情感需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12 Jun 2024 09:02:3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情感需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www.afterroberto.com/%e5%96%aa%e5%81%b6-%e9%9b%a2%e5%a9%9a%e6%84%9f%e5%ad%a4%e5%96%ae-%e8%80%81%e4%be%86%e6%89%be%e5%80%8b%e4%bc%b4%e5%9b%b0%e9%9b%a3%e9%87%8d%e9%87%8d-%e6%ad%a3%e8%a6%96%e9%95%b7%e8%80%85%e6%83%85/ Wed, 12 Jun 2024 08:2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14

【明報專訊】76歲老翁與比他年輕30載的女子結婚,成為城中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但焦點多集中在家人間的金錢糾紛,卻忽略長者的情性需要。長者喪偶或離婚後,感情孤單無依;想重新找個伴,卻被貼上「為老不尊」、「臨老入花叢」的標籤。當長者有了新伴侶,家人則會擔心受人非議,甚至懷疑對方欺騙感情和財產,不予支持。老來想找一個伴,似乎困難重重。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正視需求–長者對親密關係的需要不應被忽視,專家認為社會應該對長者拍拖持開放的態度,欣賞他們在晚年仍然擁有熱情。(Nalinee Supapornpasupad@iStockphoto)

喪偶、離婚感孤單 長者找個伴是臨老入花叢、為老不尊?

喪偶或離婚後的長者,除要忍受失去配偶的傷痛,也要面對日後孤單無伴的生活。傳統「從一而終」的觀念,令不少孤獨長者抑壓感情需要。

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創會會長及現任副會長邱貴生表示,不少喪偶長者抱着「從一而終」的傳統觀念,認為自己應該忠於已故配偶,即使想尋新伴侶,內心也充滿矛盾和掙扎,尤其擔心家人或朋友不理解。惟他認為,長者應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感情需要。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邱貴生(資料圖片)

子孫親友 無法代替伴侶陪伴

喪偶後經歷憂傷十分正常,尤其若兩人本來感情深厚,衝擊尤其巨大。長者可能會抑鬱、自我否定、內疚,甚至覺得應該隨伴侶而去;但憂傷會隨時間慢慢改變,如果能夠妥善處理情緒,長者通常能夠較快地恢復正常生活。重建社交圈子,展開新社交生活,都有助跳出憂傷。但若憂傷情緒持續,並伴有強烈的內疚和失落感,則可能需要尋求專業輔導甚至藥物幫助。

退休後離開工作崗位,社交圈逐漸縮小,再加上伴侶離去,寂寞感強烈,更渴望尋求陪伴。在長者喪偶的過渡期間,家人不應忽視長者對親密關係的需要,尤其是與家人關係較疏遠的長者,對於尋求伴侶的欲望或更強烈。邱貴生指,與年輕時相比,晚年對情感需求和親密關係有不同的渴望;年輕時通常追求更多親密接觸,年老時更多的是尋求一個陪伴。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認為,社會應該對長者拍拖持開放態度,欣賞他們在晚年仍然擁有熱情,無論是愛情、伴侶的陪伴,還是性方面,仍然抱有盼望。「不忠於逝去的配偶」是封建觀念,無疑在逼迫和壓榨長者。無論生前兩人感情如何深厚,過世的配偶相信也希望在世的人好好生活下去;子女更無權阻止長者去追求愛情或者陪伴,子孫或親友的陪伴亦無法代替伴侶之間的陪伴。「子女或照顧者都要給長者有自由度去開心,經歷一個新的關係,何必要他一個人孤獨終老?」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渴望陪伴–步入老年,離開工作崗位,社交圈逐漸縮小,再加上伴侶離去,寂寞感強烈,更渴望尋求陪伴。(imtmphoto@iStockphoto)

子女強行阻撓 愈難愈愛

至於擔心長者受騙,程翠雲認為「這種擔心很正常」,但不應因而反對或阻止長者尋找新的感情。若擔心長者受騙,邱貴生和程翠雲皆認為,子女可以善意提醒,但不宜過分保護和無理批判。

程續指,為免遇到不懷好意的人,子女可以提醒長者,例如設置提款限額,或者將銀行戶口加簽授權給子女,需要「雙簽」才可提款。當發現長者頻繁轉帳且金額巨大,應及時介入。不過,長者如何運用自己的財產,意願也應該受尊重。「正如有人花十幾萬元買手袋、幾百萬元買車,有人認為亂花金錢。要是能夠換來彼此的快樂,為何要加以阻止呢?」

「開開心心過餘下的日子,已經值回票價啦!」邱貴生表示,不應該因為擔心長輩受騙,而阻撓他們發展新關係。「我們不能期望世上全是好人,沒有壞人,就算是年輕時的婚姻或親密關係中,都會遇到衰人。」年輕人亦有可能成為戀愛詐騙目標,不要隨便認定長者一定會受騙;即使最後分手收場,子女可以給予長者多些關懷和支持,助他們過渡分手期。「長者跟一般人分手一樣,都是經過一個階段再重新上路。」

程翠雲又指出,長者並非無時無刻都需要受保護,他們有一定人生經歷,可衡量自己需要什麼,患有認知障礙症另作別論;相反,子女強行阻撓或拆散往往適得其反,長者覺得子女不相信其判斷,會更堅決維護這段感情,保護對方這個「弱者」,並試圖向子女證明自己正確。

喪偶、離婚感孤單?老來找個伴困難重重?正視長者情性需要
程翠雲(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家庭聚會 認清真愛定騙子

當發現長者認識了新伴侶,家人應該先以開放態度了解來龍去脈,包括對方背景、如何認識、目前感情狀况、關係發展到哪個階段、平時約會活動等,而非不問情由就反對。程翠雲提醒,家人可與長者新伴侶多溝通,互相認識;切忌用侮辱或專橫無理的態度,要是對方有心欺騙長者,反會成為跟長者哭訴的把柄。

要分辨對方是否「情場騙子」,程翠雲建議多安排家庭聚會。若對方真誠好意,會感到被接納;相反立心不良的騙徒,通常會刻意迴避接觸家人,因為愈接觸多人,愈容易「露出馬腳」。


相關閲讀:【性生活】五六十歲女性更年期陰道乾燥影響性慾?男性勃起障礙或與心血管病有關?


知多啲:性慾隨年齡降低 仍有親密感需要

長者要開展一段新關係,從子女、生活習慣、健康、壽命等考慮點往往較多,要怎樣維持健康關係?香港性教育、研究及治療專業協會副會長邱貴生建議,長者可以先培養共同興趣,同時尊重彼此的空間,了解對方的需要;畢竟大家在晚年才相識,不能要求對方放棄自己的朋友和生活來迎合,要明白為何走在一起,而不是要求改變對方。

觸動輔導中心性治療及家庭治療總監程翠雲表示,有人看到長者牽手搭膊就認為是不正經,甚至直斥「鹹濕」、「為老不尊,教壞子孫」,其實這都是拍拖的正常交流;除非是在公眾場合做出猥褻行為,就需要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可能因認知退化,未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做出不合宜的行為。

至於性生活,性慾會隨年齡降低,但親密感的需要依然存在。邱貴生表示,長者應理解自己和伴侶的能力和需求,抱合理和實際的期望,享受愉悅的性愛,「不一定要做到『放煙花』達到高潮,而是彼此享受,覺得滿足」。程翠雲補充,性不僅僅是性器官的互動,身體其他部分也能帶來快感和滿足,親密關係不一定通過性交來建立,拖手、接吻、擁抱、身體接觸等,亦能滿足部分人對親密感的需求。她提醒,長者體力不如年輕人,或需要較長時間的刺激才有性興奮,但小心不要胡亂吃藥,特別是心臟病患者。

文:李祖怡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過度遷就別人或致自我壓抑 失去自主權 要學懂尊重自己的界線(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9%81%8e%e5%ba%a6%e9%81%b7%e5%b0%b1%e5%88%a5%e4%ba%ba%e6%88%96%e8%87%b4%e8%87%aa%e6%88%91%e5%a3%93%e6%8a%91-%e5%a4%b1%e5%8e%bb%e8%87%aa%e4%b8%bb%e6%ac%8a-%e8%a6%81%e5%ad%b8%e6%87%82%e5%b0%8a%e9%87%8d/ Thu, 02 May 2024 08:12: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68

【明報專訊】(編按:為什麼有些人會不自覺地遷就別人?是因為渴望被接受?害怕不和諧?擔心失去關係?作者提到,過度遷就別人有可能導致自我壓抑、失去個人自主權、情感疲憊和不平等的關係。要懂得建立健康的界線和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是發展健康關係和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

過度遷就別人或致自我壓抑 失去自主權 要學懂尊重自己的界線(醫賢心事)
有些人總會不自覺地過度遷就別人,或者是因為渴望被接受、害怕不和諧,甚至是擔心失去關係?長遠對個人情緒健康或發展健康關係未必是好事。

無止境遷就別人並非長久相處之道

無止境地遷就別人並不是相處長久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線和底線,這是保護自己和維護內心平衡的重要機制。情緒、時間、物質、心力、氣力和肉體都是我們界線的要素,它們構成了個人空間和自主權。

在情緒方面,尊重自己的界線意味着要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有權利在與他人互動時保持情緒的平穩和舒適。如某人的言行觸碰到我們的情感底線,我們有權利表達出來,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感受,並尋求達成共識的方式。

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

時間也是界線的一部分。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並尊重個人節奏和需要。這意味着有權利拒絕過度的工作壓力或他人的時間侵犯,維護屬於自己的休息和私人時間。

物質界線是指對於個人財產和資源的保護。我們有權利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財物和資源,並有權利拒絕他人的不合理索取。這包括財務上的要求、個人隱私和個人空間的尊重。


相關閲讀:釋放情緒助減壓 聆聽內心聲音 培養重視自己感受的4個方法

適度分配和保護自己的心力氣力

心力和氣力的界線能保護我們的精神能量。應學會適度分配和保護自己的心力和氣力,不過度耗竭自己。這意味着我們有權利拒絕不合理的工作負荷、不必要的壓力或他人的過度依賴,並學會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對自己有意義和重要的事物上。

肉體界線是關乎身體和個人空間的尊重。我們有權利決定與別人接觸的方式和程度,包括身體接觸、個人空間保護和自主決定身體健康和福祉。

學會尊重自己的界線,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的界線,建立互相理解和接納的關係。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過度遷就致自我壓抑 情感疲憊

為什麼有些人會不自覺地遷就別人?

1.渴望被接受和喜愛:有些人渴望被他人接受和喜愛,因此願意不斷遷就他人,以獲得認可和愛戴。他們可能擔心如果不遷就他人,就會被拒絕或孤立

2.害怕衝突和不和諧:有些人對於衝突和不和諧感到不安和害怕,因此選擇遷就他人,以避免引起矛盾或爭執。他們可能希望保持和諧,甚至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之後,以避免引發衝突

3.缺乏自信和自我價值感:有些人可能缺乏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不相信自己的意見和需求有價值,因此願意不斷遷就他人。他們認為自己的意見不重要,或者擔心表達自己的需求會被他人拒絕或嘲笑

4.擔心失去關係:有些人非常重視與他人的關係,不願意因為不遷就他人而失去關係。他們害怕被孤立或疏遠,因此為了維持關係,願意不斷迎合他人

5.無法設定健康的界線:有些人缺乏設定健康界線的技巧和意識,不知道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他們習慣於遷就他人,無法辨識何時應該停止遷就,並尊重自己的界線

過度遷就可能導致自我壓抑、失去個人自主權、情感疲憊和不平等的關係。建立健康的界線和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是發展健康關係和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

想了解更多情緒病資訊,可瀏覽www.heartfulmedical.com.hk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醫賢心事)

(關心社會,關心時事,透過文字為大家解憂打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