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5 Jun 2020 10:17:2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恐懼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驚搭車】誰明我心:恐懼搭車被責無用 笑裏藏苦 //www.afterroberto.com/%e8%aa%b0%e6%98%8e%e6%88%91%e5%bf%83-%e6%81%90%e6%87%bc%e6%90%ad%e8%bb%8a%e8%a2%ab%e8%b2%ac%e7%84%a1%e7%94%a8-%e7%ac%91%e8%a3%8f%e8%97%8f%e8%8b%a6/ Mon, 15 Jun 2020 06:54: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28 【驚搭車】誰明我心:恐懼搭車被責無用 笑裏藏苦
笑容背後——恐懼來自「未知」和「擔心」,同時身體出現很多徵狀,令阿俊十分無助,唯有盡量避開引發驚恐的情景。(marcduf@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如果不深入了解阿俊,你或許會以為他是一個充滿陽光氣息的大男孩。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跟我談笑甚歡,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困難。他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手舞足蹈地跟我說着他從前在哪裏讀書,在哪裏工作,因而認識了那個叫他來找我的朋友。

是的,往後的每次見面,他都慣性地先來一個「報喜不報憂時段」,匯報自上次見面後的一段時間,過得怎樣怎樣好……然後才正式進入正題。

 

曾遇意外留陰影 離不開居住社區

阿俊的活動範圍就只有他居住的社區。他不駕車,不搭交通工具,靠自己一雙腿,穿梭往來他的家和工作地點、超級市場、酒樓食肆、消閒場所。自從疫情發生後,他就在家工作,也減少了外出的時間。他整天躲在自己的安全區,感覺十分自在。但是,最近心情有點忐忑,因為他需要離開居住的社區去辦一件要事,要搭交通工具,令他感到十分懊惱。

自從那次在隧道遇上交通意外,滯留在巴士兩個多小時後,阿俊對乘車產生了很大的恐懼。每次一走上巴士、小巴、港鐵或的士,就會心跳加速、胸悶和頭暈,還有一股強烈的恐懼感。自此,每當阿俊在公路上遇上交通擠塞,整個人就會十分不安,要即時離開車廂。有一次,他更堅持要打開巴士車門在公路下車,因而跟車長吵起來。他說,當時整個人被一份不能解釋的強烈恐懼感籠罩着,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我一定要即時離開車廂,如果再留下,後果就會不堪設想。」當他冷靜過來,回想當刻,明白到那恐懼是來自於一份「未知」和「擔心」,加上身體出現很多徵狀,卻又沒辦法消除,感到十分難受和無助,唯有盡量避開那些會引發徵狀的情景。

 

自覺患「怪病」 自卑避社交

自從出現驚恐情况,阿俊的生活起了很大變化,他不能在以往的公司工作,跟朋友聚會也有所限制,如果約會地點離開居所很遠,他就會用各種藉口推搪。就連家人也不甚理解,甚至覺得他「無用」,連搭車這麼簡單的事也做不到。他自己也覺得十分痛苦,理性上知道搭車和塞車不是什麼大件事,但心理和身體卻出現令他痛苦萬分的感覺。有時就連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很無用,感到十分自卑,避開社交,擔心朋友會發現他有這個「怪病」。對於這一切,他感到既無奈又無助。直至一次偶然機會,有朋友告訴他這是一個心理疾病,可以透過治療改善,他才如夢初醒,積極面對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解放身心

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法,阿俊逐步面對以往他一直逃避的情景,例如最初只搭短程車,然後逐步搭遠程車,搭行走高速公路的車……康復過程中還有這個對他不離不棄的朋友,一直陪伴他面對一個又一個「恐怖」情景、一個又一個挑戰。最後,阿俊終於可以衝出自己生活的社區,跟「區外」朋友和生活再次聯繫起來。

「我終於自由了!」這是阿俊在最後一節跟我見面時所說的話。我看見他重拾笑臉,就像第一次見面時那個燦爛的笑容,不過這次不同的,就是這個笑臉背後再沒有愁苦了。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
4招提升疫境下的心理質素 //www.afterroberto.com/4%e6%8b%9b%e6%8f%90%e5%8d%87%e7%96%ab%e5%a2%83%e4%b8%8b%e7%9a%84%e5%bf%83%e7%90%86%e8%b3%aa%e7%b4%a0/ Tue, 12 May 2020 07:11: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637 【明報專訊】「面對困難,應保持樂觀心境」,這道理人人明白,但突如其來的疫症,難免令人感到不安、焦慮、恐懼,有些人甚至胡思亂想,放大問題的嚴重程度,令心情更糟糕。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講師王蓓恩和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鮑偉豪提供 4 招,幫助大家保持心理健康。

4招提升疫境下的心理質素
資訊fact check——網上充斥不同抗疫方法或產品資訊,因此更需要培養fact check習慣,判斷方法是否可信?產品是否合用和可靠,以免誤用無效抗疫產品而造成「假安全感」,反而提高感染風險。(李佩雯攝)

 

  1. 超前思維:
    面對現時出現的各種危機,鮑偉豪認為不要聚焦在「危」,應着眼於「機」,「困難時,放眼在如何找到出路。疫情過後仍要生活,想像疫情結束之後的打算,將之變成目標,並善用這段時間充實自己」。
  2. 回顧過去:
    每個人也曾經歷低潮,回顧過去遇到困難時,是如何克服?透過重拾回憶來增加信心面對目前挑戰。
  3. 與親友保持聯繫:
    即使不便與朋友相聚見面,也可用視像或語音通話,與信任的人傾訴,多花時間和一些讓你感到快樂的人相處。
  4. 學習慢活:
    留在家裏時,學習「慢一點」的生活態度。王蓓恩說:「學習放慢,對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人來說可能很難熬,要給自己多一點包容和耐性去嘗試。在家時做一些平日因忙碌而沒辦法完成的事,如斷捨離、清理手機照片、整理電子郵箱檔案、收拾家裏堆積的信件或書本、網上學習新知識、記錄一些簡單但值得感恩的事……重新實踐身心靈平衡的生活習慣。」
]]>
【武漢肺炎】心理學家:困鑽石公主號郵輪 長期隔離倘不見天日 憂乘客易抑鬱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3%80%91%e5%bf%83%e7%90%86%e5%ad%b8%e5%ae%b6%ef%bc%9a%e5%9b%b0%e9%91%bd%e7%9f%b3%e5%85%ac%e4%b8%bb%e8%99%9f%e9%83%b5%e8%bc%aa%e3%80%80%e9%95%b7%e6%9c%9f/ Wed, 19 Feb 2020 04:35: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460 【武漢肺炎】心理學家:困鑽石公主號郵輪 長期隔離倘不見天日 憂乘客易抑鬱
「鑽石公主號」郵輪(路透社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停泊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船上港人隔離近半個月,有人已極度憂慮,若他們本周順利回港,仍須再隔離14日。有心理學家提醒,在船上隔離的人長期被困室內,不知何時可回港,也不知會否受感染,更可能無法接觸陽光,種種因素導致容易出現抑鬱,建議政府安排他們回港入隔離中心後,要安排心理學家協助。

 

倡派專家入營輔導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張傳義解釋,人們靠一些日常小事維持心情,例如吃好吃的東西、呼吸新鮮空氣、做運動、與親人會面等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往往都能支撐住一個人的情緒。他說被困船上,這些事情全都不能做,會失去生活的滿足感。加上如果室內無窗,這些人看不到陽光,情况會更差。根據研究,如長時間失去陽光刺激腦部,腦內神經傳遞物會失平衡。

他補充,船上乘客長期處於擔心「唔知幾時中招」,「人面對未知是最恐懼的,已經確診反而可能更好,起碼知道能醫治就好了」,種種原因加起來,會造成這批港人精神上的困擾。而滯留湖北的港人同樣要面對未知何時可回港,亦不知內地資訊真確性,都會造成心理壓力,但他們起碼能偶爾外出,看到陽光,某程度上或比被困郵輪的港人好。

當這批人回港後,張傳義認為他們會抱有不少期望,覺得能重獲自由,但最重要是要給予他們準確信息,例如需在何處隔離、隔離多久,切勿給他們假希望,或讓他們感覺「再被流放多一次」,「如果他們再有第二次被拋棄的感覺,會把第一次遭遇的情緒加乘到第二次」。

張傳義認為,本身有情緒病史及容易緊張及焦慮的人,需要特別注意,如本身正服精神科藥物,通常一個療程需時4至8周,若中途停藥,可能要重新調校藥量。「若未能派專家進去隔離營觀察,亦應該安排視像會面,這樣做也能讓他們感覺被關顧。」他說,長遠而言,這些人在幾個月至一年內都需要被長期跟進,因經歷此事後,或會讓他們變得更容易緊張及憂慮。

 

(武漢肺炎)

]]>
醫賢心事:滿腦子想抗疫 小心焦慮症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6%bb%bf%e8%85%a6%e5%ad%90%e6%83%b3%e6%8a%97%e7%96%ab-%e5%b0%8f%e5%bf%83%e7%84%a6%e6%85%ae%e7%97%87/ Mon, 10 Feb 2020 05:54: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096  

 

醫賢心事:滿腦子想抗疫 小心焦慮症
憂慮難免——肺炎殺到,口罩供應緊張,多區出現人龍購買口罩,就連超市都出現糧食搶購潮。臨牀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出於自我保護和生存機制,面對危險,憂心焦慮在所難免。(Tomwang@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模特兒跟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我是精神科醫生,肺炎跟情緒健康表面上好像沒有大關係,但實際並非如此。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近日不自覺地又看多了facebook?每次看到網上流傳關於疫情的新聞時,又有什麼感覺呢?

壓力對我們的影響會累積。當我們持續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精神壓力一直累積,便會漸漸出現焦慮、失眠等徵狀。香港在過去幾個月裏社會氣氛緊張,很多人已經出現焦慮的徵狀。現在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這次肺炎疫情的威脅,因為對自身安全的威脅更大,會引發更大的恐懼。

 

持續高度戒備 精神壓力累積

在之前幾個月的反修例風波裏,若市民沒有直接參與遊行示威,一般只是從社交媒體裏看見相關消息,極其量也只是偶然在街上看見衝突場面,然後急步走過。雖然整體社會氣氛緊張,但還比較有「自主權」置身事外;這次肺炎疫情則是全民皆兵,起碼每人也要為口罩張羅。肺炎病毒因為無影無形,感覺就像無處不在,那種受威脅的感覺更加持續,更加防不勝防。而市民亦沒有選擇權不參與這場抗疫戰。

在之前的日子裏,香港整體的情緒健康狀况已經急轉直下。當市民還未能從之前的焦慮復元之際,又要繼續應對當下的疫情,精神壓力便漸漸超出負荷。農曆新年前後因為大家還在急着找口罩,無暇照顧自己的精神狀况,但有些之前本來穩定了好一陣子的病人,精神又開始變得緊張,有復發迹象。人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在當前的社會狀况下,出現情緒問題實在是不足為奇。有時候,可能患者本身已經有一些自身的壓力來源,已經出現了一些如失眠等輕微的情緒病徵狀,整個社會的緊張氣氛只是最後一根稻草,使情緒問題進一步浮現出來。焦慮不安、腦海內常常想着應對危機的方法、疲倦、半夜醒來、身體疼痛等等,也是焦慮症的徵狀,值得留意。

肺炎疫情使大家生命受威脅,而情緒病則使大家活着受苦。若真的出現情緒困擾,早日尋求協助便能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裏重新感受生活的平安。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精神健康】陪伴孩子 齊擺脫無力感籠罩 聆聽接納真實感覺 //www.afterroberto.com/%e9%99%aa%e4%bc%b4%e5%ad%a9%e5%ad%90-%e9%bd%8a%e6%93%ba%e8%84%ab%e7%84%a1%e5%8a%9b%e6%84%9f%e7%b1%a0%e7%bd%a9-%e8%81%86%e8%81%bd%e6%8e%a5%e7%b4%8d%e7%9c%9f%e5%af%a6%e6%84%9f%e8%a6%ba/ Mon, 11 Nov 2019 08:35: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365 【精神健康】陪伴孩子 齊擺脫無力感籠罩 聆聽接納真實感覺
在這個動盪時代,大家心中有很多恐懼和不安,尤其是孩子。面對這個情况,家長要陪伴,聆聽和接納她們真實的感覺。(twinsterphoto@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柔柔和媽媽也感到十分無力。這份無助感,近來一直籠罩着我們這個都市。無論是青春期的孩子或成年人,實在非常困難,有很多恐懼和不安。面對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感到無奈、無力、無助,是正常心理反應。我選擇陪伴,聆聽和接納她們真實的感覺。

柔柔是個剛剛升上中學的12歲女孩,較同齡孩子成熟。面對這次社會運動,柔柔感到十分沮喪。她沒有上街,也沒有參與任何示威活動,只是在網絡、報紙、電視上看到新聞片段,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這個城市的變化。她的心中有很多疑問:

  1. 「為什麼會有孩子中了催淚彈?」
  2. 「為什麼有伯伯被打到頭破血流?」
  3. 「為什麼學校禁止戴口罩?」
  4. 「為什麼警察跟市民對駡?」
  5. 「為什麼有人犯錯而不道歉?」
  6. 「為什麼香港已經變得不再安全?」

女兒哭訴不解城市變化

柔柔一面說,一面流淚。坐在她身旁的媽媽也在流淚,說:「不單是她,看到香港變成這樣,我也感到很無助;看到她這樣低落,我也很心痛。我實在不懂得怎樣給她答案,不知道怎樣去疏導她的情緒。因為現時眼見的事物已遠遠超過我們的道德標準。」

早在孩子念幼稚園和小學時,我們已經將最重要的做人道理和道德教育教了孩子。相比起成年人,孩子的智慧當然仍有「缺陷」,但他們的道德倫理有時會比那些有「人生經驗」的成年人更高。又或者說,就是那份赤子心和善良令他們更有道德。

最近在香港電台收聽李怡的《一分鐘閱讀》,節錄了意大利詩人但丁的一句話:「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令我的思緒沉澱了好一會兒。我日常的工作大部分時間是見孩子和年輕人,我喜歡跟孩子傾談,因為孩子的「道德」與「智慧」往往會令我們這些習慣隨波逐流生活的成年人覺醒過來。

【精神健康】陪伴孩子 齊擺脫無力感籠罩 聆聽接納真實感覺
社會衝突多月未見出路,容易引發「習得無助感」,導致抑鬱甚至輕生危機。(資枓圖片)

「習得無助感」 引發輕生風險

但丁的話:「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即是無論人的智慧怎樣增長,也不能補救道德的不足。再說淺白一點,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無論讀怎麼多書,有多麼人生經驗,居什麼高位,亦可能只會淪為一個道德敗壞的人。我認為一個人只要稍有良知,即使面對什麼壓力或衝擊,也不會觸及人性的道德底線。不過經過這幾個月,見過不少身心受創的人講述他們慘痛的經歷之後,也改變了我的想法。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經典理論。他透過一個科學實驗去證明,當實驗中的狗隻無論怎樣逃避也無法避開電擊時,最終就只會放棄、被動地接受不能控制的結果。同樣地,如果一個人無論怎樣努力嘗試,都未能改變現狀,仍舊遇到挫敗,他們只會學習到 「無論怎樣也無法改變」這個信念,最終就只有完全放棄,掉入徹底無助的抑鬱,甚至放棄生命。

這份無助感,近來一直籠罩着我們這個都市。柔柔和媽媽也感到十分無力。對於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要他們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實在非常困難。即使是成年人,在這個動盪的時代,心中也有很多恐懼和不安,何况是孩子。面對這個情况,我選擇陪伴,聆聽和接納她們真實的感覺。

相關文章:

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知多啲:因習慣麻木≠因抑鬱麻木

「話畀自己聽唔OK都可以」

雖然柔柔暫時看不到出路,走不出心情,但在她道出擔心和疑惑後,心情稍稍平靜下來。媽媽沒說什麼,只是輕輕搭着柔柔,耐心聆聽着。然後媽媽問我:「我真的感到好無力,我可以怎樣做。」

我說:「其實話畀自己聽唔OK都係可以嘅!」聽罷,這位媽媽繃緊的身體立時放軟了,淚又再流。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王俊杰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