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7 Aug 2023 10:03:2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心理健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情緒病降低幸福感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心態(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7%97%85%e9%99%8d%e4%bd%8e%e5%b9%b8%e7%a6%8f%e6%84%9f-%e6%b3%a8%e6%84%8f%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4%bf%9d%e6%8c%81%e7%a9%8d%e6%a5%b5%e5%bf%83%e6%85%8b/ Mon, 17 Apr 2023 06:38: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058 情緒病降低幸福感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積極心態(醫賢心事)

【明報專訊】幸福感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之一,但是這個概念往往非常模糊。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同人對幸福感受和追求也不同。有些人認為幸福是擁有豐富物質財富、成功事業和名聲,另一些人則更注重人際關係、健康和精神層面的平衡。因此,追求幸福感不是一個標準化過程,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編者按:幸福感包含了哪些元素呢?長期面對壓力,會導致心理健康出現什麼問題?身體持續出現失眠、難集中等徵狀,要怎樣做呢?)

情緒病影響心理健康降幸福感 宜保持積極心態

幸福感亦包含多方面元素,包括情感、社會、心理和生理等多個層面。在情感層面,人們需要體驗愉悅、滿足和充實感;在社會層面,建立人際關係和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也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在心理層面,積極的心態、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都是影響幸福感的關鍵;在生理層面,健康生活方式和營養均衡飲食也能夠提高幸福感。

在眾多元素裏,心理健康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健康指的是個人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的健康狀態,是人們能夠適應生活、工作和社交環境的重要前提。心理健康狀態良好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受到積極情感,如喜悅、愉悅、滿足和欣喜等,因此容易感到幸福。心理健康的人亦往往更能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才能,建立自我認同的感覺,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和幸福感。在社交關係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社交關係,與他人建立積極的互動,得到支持和關懷,進而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感。在面對逆境時,心理健康的人更能平靜面對,甚至在當中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在過程中更能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在逆境裏也能保持着幸福感。


相關閲讀:【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長期面對壓力 情緒病讓幸福溜走

如果生活長期面對壓力,導致心理健康出問題,如患上抑鬱症、焦慮症等,患者會感到無助、沮喪、悲傷和失去快樂的感覺。這些負面情感狀態會降低患者的幸福感,使他們感到不快樂。情緒病亦會使患者感到孤獨和欠缺自信,導致他們避開社交活動。這樣的行為會削弱社交網絡,讓他們感到孤單和不滿足。情緒病亦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影響睡眠質素、食慾、集中力和使患者感到疲倦等。這些狀况會影響生活質素,繼而失去幸福感。情緒病患者會產生負面思想,例如自我懷疑、自我責備和憂慮。這些思想會讓他們感到沮喪、無助和焦慮,降低幸福感。


相關閲讀: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思想持續負面、失眠、難集中等徵狀 及早尋求協助

總而言之,幸福感是一個抽象概念,每人定義不同。當中,心理健康影響我們對事情的感覺,繼而影響我們能否感到幸福。雖然感受不到幸福不一定是情緒病,但這兩種情况亦很可能同時發生。如果發現自己的思想維持在負面狀態,甚至出現身體徵狀,如失眠、難以集中、疲倦等,便值得留意一下自己心理健康方面是否需要尋求協助。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www.afterroberto.com/%e7%ac%ac%e4%ba%94%e6%b3%a2%e7%96%ab%e6%83%85%e4%b8%8b36%e6%b8%af%e4%ba%ba%e9%ab%94%e9%87%8d%e5%a2%9e%e4%b8%80%e6%88%90-bmi%e6%84%88%e9%ab%98%e5%a2%9e%e7%a3%85%e6%af%94%e7%8e%87%e6%84%88%e5%a4%9a/ Tue, 21 Jun 2022 08:51: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413 【明報專訊】香港肥胖學會近日訪問逾500名市民,發現第五波疫情下,36%受訪者的體重較2019年底增加一成,而受訪者體重指標(BMI)愈高,增磅比率亦隨之上升。學會表示,隨着疫情從高位回落,惟近四成受訪者稱因久未運動,而提不起勁重拾運動習慣;亦有逾四成表示要把握機會多外出用餐。學會認為,結果反映港人出現抗疫疲勞及心理壓力,另呼籲公眾及醫學界正視肥胖症,勿讓患者獨自面對治療。


相關文章: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第五波疫下36%港人較2019年平均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愈多

第五波新冠疫情襲港高峰期間,不少市民須留家工作或改為視像上課,運動量大減,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即外出大快朵頤,致體重急升。香港肥胖學會於5月27日至6月6日,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向559名18歲或以上市民做網上調查,發現約36%受訪者體重較2019年底增加,增幅平均達一成;而受訪者BMI愈高,增磅比率亦隨之上升。

調查另顯示,37%受訪者形容疫下運動量大減,當中涉及不同原因,如九成人稱因避免感染而減少外出、八成一人因運動設施關閉而減少運動等。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香港肥胖學會訪問逾500名市民發現,第五波疫情下有36%受訪者體重較2019年底增加一成。而自稱曾減肥的受訪者中,約半數稱體重很快反彈,平均每人反彈4次。(曾憲宗攝)

相關文章:【肥胖致癌】世衛報告指歐洲33%兒童59%成年人超重 每年料逾120萬人死亡與肥胖有關 體重升致最少13種癌症


近四成受訪者:久未運動難重拾 另四成:把握機會外出用餐

香港肥胖學會創會主席袁美欣補充,有三成受訪者認為相較前四波,此波疫情更難控制或維持體重,遂感到較大壓力。隨着疫情從高位回落,市民生活逐漸復常,惟近四成受訪者稱因久未運動,提不起勁重拾運動習慣;亦有逾四成表示會趁疫情再爆發前把握機會多外出用餐。袁認為,調查結果反映港人出現抗疫疲勞及心理壓力,增肥原因與恢復堂食、久未運動有關。


相關文章:【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呼籲公眾正視肥胖症 患者不應獨自面對治療

學會現任主席徐俊苗指出,本港對肥胖的歧視甚嚴重,逾半受訪者認為肥胖者「懶做運動」、常暴飲暴食或缺乏意志力等,呼籲公眾正視肥胖症。

他續指出,肥胖患者不應獨自面對治療,需配合註冊營養師、臨牀心理學家等醫療團隊,為其制定個人化的治療建議,方能有效且不反彈地減肥

【肥胖】調查:第五波疫情下36%港人體重增一成 BMI愈高增磅比率愈多 籲正視肥胖症
香港肥胖學會主席徐俊苗(左)稱,調查結果亦反映本港對肥胖的歧視甚嚴重,呼籲公眾及醫學界正視肥胖症,在患者出現共病前攜手處理問題。右為創會主席袁美欣。(曾憲宗攝)

(新冠疫情)

]]>
【運動員心理】35%精英運動員陷心理健康危機?英國跳水王子「密密織」靜觀助減壓 //www.afterroberto.com/%e9%81%8b%e5%8b%95%e5%93%a1%e5%bf%83%e7%90%86-35%e7%b2%be%e8%8b%b1%e9%81%8b%e5%8b%95%e5%93%a1%e9%99%b7%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5%8d%b1%e6%a9%9f-%e8%8b%b1%e5%9c%8b%e8%b7%b3%e6%b0%b4/ Mon, 09 Aug 2021 04:45: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741 【明報專訊】東京奧運場上,選手在場外場內,面對一句加油、一帖惡評、責罵與期望,承受四面八方巨大壓力:捲入輿論風波的羽球手伍家朗表現失準;空手道代表劉慕裳因過於亢奮「練到嘔」;上屆奧運4金得主的美國體操選手比拉絲,更因心理原因臨時退出多項賽事。奪得兩面游泳銀牌的何詩蓓指出,比賽場上,八成是比心理,兩成是比技術和訓練。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應得到更多關注。參考運動員應對巨大壓力的方法,或許亦有助我們找到減壓良方,戰勝生活中的逆境。其中英國跳水一金一銅得主戴利在場外「密密織」也成為焦點。他受訪時表示編織既是興趣,也是常規的靜觀(mindfulness)練習,有助暫時逃離一切。由一群精英田徑選手成立的非牟利組織Athletes for Hope,指有35%精英運動員面對心理健康危機,表現包括飲食失調、倦怠、抑鬱、焦慮等。運動員總予人活力滿滿、積極向上的印象,但背後承受的壓力,實不足為外人道。

心理競賽:運動員不但要在體能、技術上用功,還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壓力,心理上也要備戰。(楊柏賢攝)
心理競賽:運動員不但要在體能、技術上用功,還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壓力,心理上也要備戰。(楊柏賢攝)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精神健康 容易誘發抑鬱症 你屬高危人士嗎? 5個簡單方法助你應對壓力

 

35%精英運動員陷心理健康危機

香港游泳代表隊前成員盧綽蘅(Karen),在港隊效力過7年,教練曾看好她出戰奧運,惟在種種壓力下,Karen未圓奧運夢就退役了,現任香港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運動心理學家的她,回想當年隊中很少同齡隊友,「孤獨感很重」; 加上性格緊張,「每每在比賽就失準」。她不懂得處理情緒,有時會「收收埋埋」不跟教練說,即使說了,教練也只說「不用怕,不要緊張,給自己多一點信心」,實際上不知道怎樣幫助她。

當時Karen懷疑自己到底是否適合游泳,甚至覺得再練也不會有好成績,終決定放棄。其後,她接觸到運動心理學,發現自信、動力和情緒管理等可以靠訓練加強。假若當年有運動心理學家在旁,會否改寫歷史?Karen說無人知曉,因為除了情緒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運動員能否堅持。

盧綽蘅(受訪者提供)
盧綽蘅(受訪者提供)

 

太專注運動員身分 形成負擔

亞洲運動心理專業聯會創會會長翁健輝指出,運動員需要鍛煉心理,面對不同壓力與挑戰。壓力大致可以分為內在和外在。

內在壓力,除了擔心達不到自己期望、「過唔到自己嗰關」,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强大心理壓力,就是「身分危機」。我們現在問何詩蓓是誰,大多會答「奧運銀牌得主」、「泳手」、「港隊代表」,但其實她同時擁有其他身分。大部分頂尖運動員都盡量把所有時間投放於訓練,當「運動員」身分變得如此重要,若他們因不同原因離開體壇,失去「運動員」身分時,對於自己定位、目標或許瞬間變得空白,這種恐懼感不時引來壓力。翁健輝形容,「就好似1張枱有4隻腳,只有1隻特別強」,運動員每天都在擔心那隻腳被奪去,其他「腳」無法支撐桌面而倒下。

 翁健輝(受訪者提供)
翁健輝(受訪者提供)

 

「一千一萬句加油變壓力」

至於外在壓力,包括來自隊友、教練的要求,還有家人朋友、市民的期望與支持。翁舉例,「一句兩句加油是激勵,一千一萬句加油,慢慢就會變成壓力,變得好像不贏不行」。Karen亦指出,外在環境因素中,隊友、教練和家人的影響很大。例如,若團隊中沒有年紀相近的隊友,沒有同儕互相支持,會感到失去與別人的連繫和繼續下去的推動力;如果教練在訓練中給予更大自由度,運動員會更有動力。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硬塞價值觀給子女,或給他們過大壓力和期望,亦會造成心理負擔,阻礙前進。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7種提升情緒的營養素(下)

 

適時放棄 才是真正「堅持」

動機也相當重要,外在動機包括成功帶來名氣或獎項;但Karen指有內在動機較理想,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愛,最有推動力。她很認同何詩蓓說:「a happy swimmer is a fast swimmer」,一件事情如果帶來開心、幸福、刺激的感覺,你就會更加想做,表現亦會更好。

不過,Karen特別提到,別誤會運動心理學是要「唔理三七廿一」地堅持,放棄並不等於懦弱。翁健輝也指出,不正視自己心理狀况而强行上場,並非真正的運動精神。例如比拉絲正視自身問題後決定退賽,他認為是好事。「在體操上,出現空中失感(the twisties)等心理障礙會增加受傷的風險。」他認為,懂得適時放棄一些比賽,對整個運動生涯來說或許才是真正的「堅持」。

美國體操選手比拉絲因心理困擾突然宣布退賽,翁健輝認為並非壞事,指正視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新華社)
美國體操選手比拉絲因心理困擾突然宣布退賽,翁健輝認為並非壞事,指正視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新華社)

 

運動心理學 助選手身心達「巔峰」

運動心理學與一般心理輔導,有何分別?

翁健輝解釋,一般心理輔導,臨牀心理學家集中處理與病理相關的心理問題;運動心理學家則集中研究和協助運動員爭取佳績,當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巔峰表現(peak performance),是指一個人在某個場合中做出最佳表現,需要體能、技術、心理都達到最佳狀態,才能成就巔峰。

翁補充,就算是一般人也有機會遇上只此一次、不容有失的特定場合,需要發揮最好表現,如外科醫生做手術、見工面試、結婚等,同樣面對巨大壓力,與上場比賽十分相似,本文的技巧和理論也可套用其中。

 

知多啲:英國跳水王子「密密織」減壓

東奧賽場裏,健兒的英姿固然吸睛,但在觀眾席上「織織復織織」的英國跳水一金一銅得主戴利也是場外焦點。他受訪時表示編織既是興趣,也是常規的靜觀(mindfulness)練習,有助暫時逃離一切。

運動心理學家盧綽蘅(Karen)鼓勵運動員像戴利一樣,在訓練之外找一些嗜好,如烹飪、畫畫、瑜伽等,放鬆減壓。而靜觀是訓練專注力的良方,例如戴利編織時把手機放在一旁,專心一志去做一件事,「現時大家都很喜歡multi-tasking,吃飯時會滑手機或看電視,專注力不停在轉移」,靜觀就正好訓練single- tasking。

熱愛編織的英國跳水選手戴利,坐在觀眾席上「密密織」。運動心理學家指,運動員在練習以外尋找興趣可減壓,配合靜觀更能訓練專注力。(東京奧運IG圖片)
熱愛編織的英國跳水選手戴利,坐在觀眾席上「密密織」。運動心理學家指,運動員在練習以外尋找興趣可減壓,配合靜觀更能訓練專注力。(東京奧運IG圖片)

 

專注當下 不回想得失

專注力對運動員很重要,無論順境逆境,都必須專注當下。比賽每分每局輸贏都會牽引情緒,但比賽時間緊迫,不應該費神回想之前的得失。例如「劍神」張家朗就表示自己在落後時,只想「一劍一劍地打好……一分一分地追上」,Karen認為是一個好例子,因為要專注集中下一步怎麼做。在心理訓練中,她常問運動員:「你這一刻最重要是什麼?」

 

接受負面情緒 不批判

此外,靜觀主張「接受負面情緒」,如不安、憤怒和緊張,重點在於拋棄標籤;Karen舉例,運動員在賽前很緊張,於是設法令自己不緊張,「找到方法當然好,但找不到就會更惆悵」。其實,緊張只是情緒的一部分,毋須標籤正面或負面,反而應學習留意自己情緒和反應,如緊張時會有不安感,更可能會肚痛,但不必批判,慢慢學會接受。Karen表示,此練習對一般人也受用。

亞洲運動心理專業聯會創會會長翁健輝亦分享處理壓力3大方向,包括行為、認知和情緒。

「行為」是以實際行動或活動調節狀態,從而減低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靜坐、織毛衣、看動漫、跳舞甚至睡覺等。戴利正是一個好例子,利用編織讓自己進入另一個狀態,有時候是純粹抽離運動場景,有時候則是放鬆。每個人都需要時間去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發展或尋找出一些模式,用「行為」解決心理問題。

 

呼吸法改善心理健康

「認知」是幫助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嘗試在重新認識事件的過程中找到其他思考面向,跳出負面框框;至於「情緒」,人的心理健康其實也受生理影響,尤其是神經傳導系統及內分泌系統,透過不同呼吸法或動作,可調整身體化學機制,改善心理健康。

 

文:李欣敏、唐可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失眠服藥解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青少年減病發率 預防失眠6個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5%a4%b1%e7%9c%a0%e6%9c%8d%e8%97%a5%e8%a7%a3%e6%b1%ba-%e6%8e%a5%e5%8f%97%e8%aa%8d%e7%9f%a5%e8%a1%8c%e7%82%ba%e6%b2%bb%e7%99%82%e6%9c%89%e5%8a%a9%e9%9d%92%e5%b0%91%e5%b9%b4%e6%b8%9b%e7%97%85%e7%99%bc/ Fri, 05 Mar 2021 07:00: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431 【明報專訊】失眠問題困擾不少港人,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在2015至2018年進行全球首個針對有家族失眠病史的高危青少年研究,發現失眠能夠預防,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青少年,比起對照組的失眠風險減低逾七成。研究結果在兒科醫學期刊Pediatrics發表。

失眠服藥解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青少年減病發率 預防失眠6個貼士
失眠問題困擾不少港人,怎樣預防或改善失眠呢?(網上圖片)

 

研究人員向20間中學派發篩查問卷,邀請最少一名父母有失眠問題的青少年做詳盡評估,將242名符合條件(有輕微失眠徵狀,無其他精神疾病或健康問題)的青少年納入研究,平均15歲。當中一半青少年最少接受3節認知行為治療小組活動,治療內容包括教授睡眠及失眠知識、辨別扭曲概念、放鬆練習等,另一半人作對照。兩組人均要呈交睡眠日記,再於6個月及1年後跟進。

中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表示,結果發現參與小組的青少年失眠病發率僅5.8%,對照組則高達20.7%,即有參加治療者失眠發病率下跌71%。

失眠服藥解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青少年減病發率 預防失眠6個貼士
中大、港大及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研究本港242名有家族失眠歷史的中學生,發現有參與認知行為治療的青少年失眠發病率降七成。中學期間常失眠的Tommy(右一)過往一周失眠兩日,經治療後減至平均一個月失眠一晚。右二為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左二為系主任榮潤國。(黃心悅攝)

 

相關文章: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睡不着感壓力 變惡性循環

理大三年級生Tommy中三時參與計劃,他稱當時一周失眠兩日,「好想瞓,數綿羊分散注意力但覺得無用,令自己更唔想瞓」。參加治療後,他說了解到「失眠並不恐怖」,如因睡不着而感壓力,則變成惡性循環,更難入睡。

疫情下Tommy偶爾也感焦慮而失眠,「會諗自己係咪下一個」,但現在他學會了失眠時不要在牀上做其他事,分開工作及睡覺的地方,失眠就落牀閱讀至有睡意為止,現在失眠情况已較中學時期改善,一個月只會失眠一次。

失眠服藥解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青少年減病發率 預防失眠6個貼士

 

相關文章:【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學者:僅一成青少年求助

中大精神科學系主任榮潤國指出,過往面對失眠問題,市民大多服藥解決,只有10%青少年會就失眠求助,忽略失眠的重要。他盼能有更多資源,持續在社會層面研究預防失眠,亦希望與教育局合作製作預防失眠治療影片。

]]>
網上開學 注意屏幕後情緒 //www.afterroberto.com/%e7%b6%b2%e4%b8%8a%e9%96%8b%e5%ad%b8-%e6%b3%a8%e6%84%8f%e5%b1%8f%e5%b9%95%e5%be%8c%e6%83%85%e7%b7%92/ Mon, 07 Sep 2020 05:00: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155 【明報專訊】開學月,素來被視為學生輕生高峰期。今年情况特殊,因新冠病毒來襲,學生無法正常上學。學生面對「停課復課再停課」,過了不一樣的學年;不少學校已於上星期開學,吃過早餐穿上校服,打開電腦參加網上開學禮。校園生活搬到網上平台,學生壓力會否減輕?電腦屏幕背後,如何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

網上開學 注意屏幕後情緒
網上授課——暑假結束,新學年暫時網上授課,教師與學生隔着屏幕,要照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難度。(yangphoto@iStockphoto)

本周四(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CSRP)2018年數據顯示,本港15至24歲的青年自殺率為每10萬人有9.5人。每逢新學年師長都特別緊張,擔心開學壓力、校園欺凌等影響學生情緒,出現輕生念頭。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鍾杰華指,輕生議題複雜,涉及多重因素,與社會環境轉變、心理和生理因素有關,例如疫情、家庭爭拗、工作困難、自信心低、藥物等都有影響。

授課形式轉變 或擔心升學感壓力

今年網上開學,情况會否不一樣?鍾杰華相信,大、中、小學生經過幾個月來的網上課堂經驗,新學期再次網上開學已早有準備,壓力可能比初時低。而英國《衛報》報道,日本在今年4月(當地在4月開學),自殺率較去年同期大跌20%,估計與疫情下減少上班上學有關。

但是,面對未知的校園生活,難免會感到壓力。「不論是哪種授課形式,學生都需要適應開學的種種轉變,有一定的壓力,多多少少會有情緒出現。」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補充,新學年暫時繼續網上授課,學生面對的壓力因人而異。不嚮往校園生活、朋輩關係一般,甚至在學校是被欺凌的一群,網上授課讓他們的壓力減少;另一邊廂,重視學業的學生,或擔心授課形式轉變會影響學習和升學,造成心理壓力。

透過屏幕 難看表情評估情緒

另外,教師不能面對面見學生,要評估他們的情緒有一定難度。「教師對着屏幕,分開廿幾三十格,每格仔的大小幾厘米乘幾厘米,不容易察覺到學生的表情和反應。」何永雄認為,網上遙距教學令專注力較弱、支援需求較高的學生特別容易受忽略;加上每節課堂時間不多,難兼顧教學和學生的需要。「以前可在課外活動期間接觸學生,了解他們的情緒狀况,但疫情下,這些機會已不復再。」他建議教師在課堂以外,花點時間與學生網上交流,聊聊生活近况,從中了解學生的情緒。

更新教學法 增匯報分享

要留意每個學生的需要,網上教學比傳統授課更困難。不過鍾杰華表示,網上學習雖有其限制,但可以透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改善。例如為高小至中學生提供自學時間,然後在堂上匯報,由學生分享他們的看法,既可了解學習進度,亦有助評估個別學生的情緒表現。高年級學生適合小組學習,最多3人一組,並匯報討論結果。「要改變傳統教法,應給予同學多些機會分享,而教師的角色是讓他們從不同角度看觀點。」即使課室轉到網上平台,亦不能失去同學互相交流的機會。

安排朋輩互動 分享生活心情

不論幼稚園還是大學生,建立朋輩關係都很重要。鍾杰華建議,每星期至少騰出半小時讓學生在平台溝通,分享日常、功課、娛樂等話題,互相認識。「有些自由時間給同學,分享當日或該星期遇到的事情。」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以外的時間關心學生,就某些主題請他們分享,例如今天的心情、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等等。即使在家上學,也不要完全與同學、朋友零交流。


親子溝通:忌說「諗咁多無用」 免窒礙抒發

聆聽
用心聆聽——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和反映式傾聽等溝通技巧,讓子女知道自己在聆聽和明白對方,再鼓勵他們尋找解決方法。(Tomwang112@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疫情之下,教師遙距授課,評估學生情緒有難度;父母子女一起待在家的時間多了,應要多關心子女情緒,把握機會提升親子關係。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總監鍾杰華建議家長,可利用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和反映式傾聽(reflective listening),讓子女知道父母在聆聽和理解他,了解他的感受、困難所在;以不批評的方式回應,重述子女的意思和內容,並盡量使用他原來的情緒詞彙,然後鼓勵他嘗試解決困難,或是找同學溝通協作。在朋輩的互動過程中,加深對自己的認識,有助提高自尊心、自我概念,從而使用正面方法處理問題。

積極、反映式傾聽 引導解決問題

兒子:「我唔識做匯報啊……」

媽媽:「哦!你唔知點樣入手做匯報,所以覺得好煩係咪啊?」

兒子:「我好驚會做錯啊!」

媽媽:「你好擔心自己做得唔好犯錯。」

此時,家長可以慢慢引導他找出問題所在,以及可嘗試的解決方法。例如可以試着問:「我們會不會早點想一下匯報內容?或者挑選一個喜歡的題目去做……」

切忌說「這些很簡單!」或是「等媽咪做啦!」

若真的解決不了,家長才給予提示:「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呀?」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家長是子女重要的支持點,應該關心子女的情緒,營造有商有量的氣氛,否則當子女遇到困擾,可能寧願跟朋友甚至陌生人說,都未必會跟父母說,「這很難寄望子女在人生交叉點、重大生死關頭會跟父母說」。當子女有情緒的時候,要讓他抒發,避免一些詞句例如「唔好諗咁多,諗咁多都無用㗎啦」,反而窒礙情緒抒發。抒發過後,大家再一起找出路,讓子女知道父母支持他;但切忌從父母角度出發「點條路畀佢」。

一則新聞感想 暗藏輕生念頭

假如子女暗示或明示有輕生想法,父母不要避而不談,以為「唔講就無事」,有可能低估危機。「這些輕生想法可能一直在他腦海浮現,即使父母不談論,這想法依然存在。」何永雄舉例,子女在新聞看到有人交通意外離世,可能說:「這樣死了什麼煩惱都不用想,好似都幾好呀……」雖然不是談及子女本人,但這可能已經是一個暗示。他提醒,不要否定當事人的痛苦,亦並非要認同他以輕生來逃避痛苦的做法。先讓子女知道父母明白他的感受,之後的關懷和鼓勵更加事半功倍。若發現子女對未來「好灰暗」,感到沒有將來,就要特別小心,這是輕生者常見的心理狀况,有需要可向社工或防止自殺機構求助。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熱線/情緒支援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2896 0000
  •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 生命熱線:2382 0000
  • 明愛向晴軒:18288
  • 利民會:3512 2626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WhatsApp / SMS:9101 2012

facebook / Instagram / WeChat:hkopenup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糖尿病、妊娠糖尿患者情緒易受影響 家人、朋友正面支持成心理健康關鍵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7%b3%96%e5%b0%bf%e7%97%85%e5%a6%8a%e5%a8%a0%e7%b3%96%e5%b0%bf%e6%82%a3%e8%80%85%e6%83%85%e7%b7%92%e6%98%93%e5%8f%97%e5%bd%b1%e9%9f%bf/ Thu, 23 Apr 2020 05:31: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411
【精神健康】糖尿病、妊娠糖尿患者情緒易受影響 家人、朋友正面支持成心理健康關鍵
(網上圖片) 糖尿病是本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betway体彩 糖尿病科護士文孝慧指出,不論是一型、二型的糖尿病或妊娠糖尿患者,同樣會面對病徵、治療或擔心胎兒等引致的情緒問題,不容忽視。

糖尿病是本港其中一項最常見的慢性疾病,除了病徵及治療會對病人造成困擾外,情緒健康亦會因而受到影響;此外,孕婦一旦患上妊娠糖尿亦會有憂慮,其情緒健康不容忽視。就着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健康,患者的家人、朋友等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多關心、多陪伴、多善意提點能協助患者的思想走向正面,令患者可積極面對病情。

 

1/3 糖尿病患者有心理困擾

betway体彩 糖尿病科護士文孝慧指出,不論是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樣會面對不同情緒問題。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三分之一病人同時出現了抑鬱等心理上的困擾,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護理是24小時全天候無休,加上不同人際關係中所帶來的壓力,容易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另外,研究發現心理困擾亦有機會是源於本身糖尿病導致的皮質醇變化,水平升高有機會致抑鬱症。

 

一型患者:生活巨變難面對 誘發情緒問題

一型或二型糖尿病患者,所面對的壓力來源和心路歷程實截然不同。一型糖尿病患者受先天遺傳影響,並多於幼兒或青少年時期開始發病,需要終生與糖尿病共存,因此較容易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心理問題,同時影響人際關係。

文孝慧舉例,部分一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發前,均在過正常生活,但卻在青少年時期突然病發,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變成慢性病人,需要每日「篤手指」驗血糖、打針,生活習慣改變之餘,病人亦會開始擔心朋友的目光,又擔心血糖低影響表現,有時會放棄打針,令病情失控;同時他們不懂面對外界,或是被人排擠,誘發抑鬱等情緒問題。

 

二型患者:憂家人埋怨出現心結

至於二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是由於不良飲食習慣或肥胖而致病,年齡群組多是年長人士,他們由於害怕被家人責罵和埋怨,或是害怕被陌生人以有色眼鏡看待,最終無做好自我管理,病情惡化之餘,長期的心結令情緒健康同樣出問題。

 

妊娠糖尿患者:憂胎兒健康致精神緊張

妊娠糖尿患者雖然屬短暫性的疾病,惟不少孕婦對自己及胎兒的健康有憂慮,當在懷孕至24至28周時檢測的血糖水平未達標,需要進一步檢查,不少孕婦便會精神緊張。

 

家人、朋友正面支持 多關心非督促

生理問題尚可以藥物控制,心理方面則需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文孝慧強調,家人應以正面態度支持患者,例如陪伴覆診,更深入了解其病情,而非向患者施壓,或以吩咐的口吻督促患者打針食藥;作為患者的朋友,例如可在飲食方面建議患者,多關心其病情,令患者感到窩心之餘,亦能幫助他們維持健康的社交生活,對他們的情緒健康有幫助。

 

糖尿病科專科護士提供適切支援、心理輔導

她又指出,糖尿病科專科護士亦會提供適切支援,不單為病人作心理輔導,亦會跟病人的家屬、照顧者傾談,了解其關注及需要,協助整個家庭積極面對病情。糖尿病科護士還會為孕婦講解正確的妊娠糖尿知識,例如嬰兒不會有遺傳糖尿病,以及孕婦日後雖然有高於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患上二型糖尿,但透過健康生活及恆常運動習慣是可有效預防,以釋其疑慮。

]]>
衛生處方:了解抑鬱 預防悲劇 //www.afterroberto.com/%e8%a1%9b%e7%94%9f%e8%99%95%e6%96%b9%ef%bc%9a%e4%ba%86%e8%a7%a3%e6%8a%91%e9%ac%b1-%e9%a0%90%e9%98%b2%e6%82%b2%e5%8a%87/ Tue, 08 Oct 2019 08:0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55
衛生處方:了解抑鬱 預防悲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你知道嗎?每年9月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而剛好一個月後的10月10日,則是世界心理健康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在今年,兩個日子更碰巧有共同的主題:預防自殺。

自殺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自殺身亡,而自殺未遂人數更是前者的許多倍。在香港,自殺是港人除身體疾病以外的第一大死因。自殺不僅是個人的危機,也是社會問題,對當事人的家人、朋友或同事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多些關注身邊人的情况,在察覺問題時積極干預,或者可避免自殺悲劇發生。因此,預防自殺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參與。

自殺通常由多方面的風險因素引發,包括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例如財務困境、感情危機、虐待創傷等等;也包括內在的精神健康問題,而抑鬱症就是最常引致自殺的精神疾病之一。所以,了解抑鬱徵狀對於預防自殺十分重要。

常見的抑鬱徵狀包括:

  1. 持續的情緒低落——正常人日常也會經歷情緒起落,但抑鬱症患者的低落情緒會更嚴重及持久,這些低落情緒可能包括傷心、空虛、無助,甚至罪咎
  2. 喪失興趣及感受快樂的能力——患者可能會對以往的愛好不再感興趣,或不再享受生活中本應帶來歡樂的事情
  3. 顯著的食慾變化,或體重暴升或暴降
  4. 嚴重嗜睡或失眠
  5. 被旁人觀察到身心煩躁(無法安坐、來回踱步、扭絞雙手、拉扯衣服等)或遲滯(語速、思考、動作變慢,說話變少或沉默不語)
  6. 經常感覺疲勞,缺乏能量
  7.  感覺自己十分無用,不合理地過度自責和感到罪咎
  8.  難以思考或集中精神,對生活中各事猶豫不決

情緒低落持續兩周 或已抑鬱

如果同時有幾種徵狀,尤其是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低落和喪失興趣,並已持續兩周或更長時間,就可能是患上抑鬱症的迹象。另一方面,如發覺有人向你抱怨生活無出路,變得孤僻、鹵莽和漠視安全,甚至開始給親人好友寫信,送出自己珍愛的物品,便需警覺他/她是否已有自殺的念頭和計劃。若對方心意已決,很可能付諸實行,應當避免讓他/她獨處,並立即報警求助。

當你察覺身邊的人陷入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請不必過分驚慌。其實察覺徵狀已是踏出幫助他們的關鍵一步。實證證明抗抑鬱藥和心理治療都是有效抗抑鬱症的治療方法,而早期干預的療效往往會更好。因此,幫助對方及早得到專業的評估和治療極為重要。除此之外,家人或好友即使只是簡單的陪伴和聆聽,也會對患者復元發揮很大的作用。

如需了解更多關於心理健康和精神困擾的資訊及求助渠道,可瀏覽衛生署精神健康資訊站:www.chp.gov.hk/tc/features/101872.html

如需尋求專業幫助,可致電醫院管理局24小時精神科電話諮詢服務:2466 7350

文:詹柏榮(衛生署高級醫生(健康促進)

]]>
研究:樂觀者更可能活逾85歲 美學者推測與較能抗壓力有關 //www.afterroberto.com/%e7%a0%94%e7%a9%b6-%e6%a8%82%e8%a7%80%e8%80%85%e6%9b%b4%e5%8f%af%e8%83%bd%e6%b4%bb%e9%80%be85%e6%ad%b2-%e7%be%8e%e5%ad%b8%e8%80%85%e6%8e%a8%e6%b8%ac%e8%88%87%e8%bc%83%e8%83%bd%e6%8a%97%e5%a3%93/ Wed, 28 Aug 2019 09:56: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260 【明報專訊】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時常「慶幸擁有半杯水」多於「埋怨僅得半杯水」的樂觀者,不止一般相對長命,活過85歲的機會也更大。有心理學者認為,這與樂觀者較能控制情緒和較少壓力有關。

 

樂觀者,活逾85歲,抗壓力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該項探討樂觀與長壽關係的研究,分析了兩個舊有長期研究的數據。第一項涉及69,744名平均70歲的女護士,自2004年起追蹤評估其樂觀程度至2014年;另一項涉及1,429名平均62歲的男士,評估年期是1986年至2016年。

衡量過教育背景、婚姻狀况、人際關係、慢性疾病、抑鬱等因素後得出的結果顯示,最樂觀組別的女士整體上比最不樂觀組別者長壽15%;最樂觀男士則長壽近11%。

 

屬正面「心理社會資產」

研究指出,樂觀心態不止與長壽有關,亦特別與能否活至85歲或以上,即研究團隊定義為「特別長壽」的階段有關。數據顯示,最樂觀組別的女士較最不樂觀組別者,有多20%機會活到85歲。

考慮到樂觀者可能有較健康生活方式,研究人員亦評估了各人的運動水平、飲食、吸煙和飲酒習慣,結果亦得出樂觀者較長壽的相同結果。

撰寫上述研究報告的醫學院副教授、臨牀研究心理學家萊維納.李(Lewina Lee)說:「這項研究具有很強的公共衛生意義,因為它表明了樂觀是一項具有延年益壽潛力的心理社會資產(psychosocial assets)。」研究報告周一刊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與這項研究無關的三藩市金門大學消費者心理學者亞羅(Kit Yarrow)指出,樂觀者自覺較能克服障礙,較不易放棄及能從挫折中恢復過來,便較少壓力。她說:「壓力是嚴重損害健康的殺手。」。樂觀者較不可能有抑鬱、絕望和消極這些衍生疾病的因素,傾向能吃好睡好、交朋結友和感恩等,這皆是長壽原因。

 

(衛報/ScienceDaily)

]]>
【精神健康】知多啲:看元朗打人報道 驚恐患者無法上班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7%9c%8b%e5%85%83%e6%9c%97%e6%89%93%e4%ba%ba%e5%a0%b1%e9%81%93-%e9%a9%9a%e6%81%90%e6%82%a3%e8%80%85%e7%84%a1%e6%b3%95%e4%b8%8a%e7%8f%ad/ Mon, 19 Aug 2019 07:40: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021
【精神健康】知多啲:看元朗打人報道 驚恐患者無法上班
(noipornpan@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近日社會衝突愈演愈激烈,本身患有情緒病的人,病情容易反覆。精神科專科醫生麥基恩指,近日,很多病人要求提早覆診,說病情變差了,緊張、心跳加速、失眠不安的情况增加。他們大都沒有到過衝突現場,只是觀看有關資訊已受影響。一晚半晚失眠不太要緊,但長期失眠對健康的影響很大。最常見導致情緒病復發原因,除了病人突然停藥外,就是連續幾晚失眠,因此必須正視。

家庭醫生鄭志文亦指,有一名患有驚恐症的病人,害怕乘車,尤其過隧道,每次過隧道前都要下車,接受治療後逐漸康復中;但在看到「721」元朗西鐵站打人事件後,病情再次變得嚴重,完全無法到車站乘車上班,需夤夜找臨牀心理學家治療,可是情况並不理想,翌日還是不能出門上班,需要轉介專科醫生作進一步治療。

 

「你有壓力」好過「你有精神問題」

當身邊人情緒失控,如何「急救」?鄭志文指出,如果對方有傷害自己的行為,需要在安全情况下阻止對方。而另一個看似簡單,但其實需要技巧的就是聆聽,實際上專注地聆聽,為別人分擔情緒也十分有效。不過他提醒,做任何事也要先充實自己,情緒急救也是要經過訓練才可以實踐,首要條件是要在安全情况下進行。

而要說服情緒受困的人求醫也不容易。麥基恩教路,比直接指出當事人有精神問題,嘗試說他可能有壓力,對方較容易接受。因為「精神問題」會令人理解為他內在有問題,而「壓力問題」則是受外在因素影響,因此換個說法會令他們較願意去求助。

 

只看文字報道 減情緒影響

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情緒病來襲前我們有沒有方法先下手為強?麥基恩指,要保持精神健康,要作息定時、有充足睡眠和恆常運動等,一些較靜態的運動,包括瑜伽、太極等,都對放鬆心情很有效。如果發現自己很容易受外界壓力影響,不時情緒緊張,就應停一停,不要逞強,亦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他指出,如看到新聞報道感到不安,可看少一點較容易牽動情緒、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和圖片,只看文字報道,減低對情緒的影響,或者可以請家人看完後說給你聽,以及等心情較好時才觀看。另外,亦應避免在睡前半小時觀看有關畫面,以免影響睡眠質素。

「不要自責太多。」鄭志文表示,有些人責任感很重,認為自己是社會一分子,一定要出一分力,不能接受在紛亂的局面中,還去看喜劇、做運動、娛樂,「這個想法未必正確,可能需要分配好時間,要幫到自己才能幫到別人和社會」。

]]>
【減壓好Apps】心理學家:讓用家專注當下 達放鬆效果 //www.afterroberto.com/%e5%bf%83%e7%90%86%e5%ad%b8%e5%ae%b6-%e8%ae%93%e7%94%a8%e5%ae%b6%e5%b0%88%e6%b3%a8%e7%95%b6%e4%b8%8b-%e9%81%94%e6%94%be%e9%ac%86%e6%95%88%e6%9e%9c/ Mon, 05 Aug 2019 08:52: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758 【明報專訊】無論你是黑白黃藍,每天掃手機,大家都透不過氣來,壓力爆燈。

現代人機不離手,手機既是壓力源頭,亦可變成減壓放鬆的工具。網絡上聲稱放鬆減壓助眠的Apps林林總總:呼吸練習、填色遊戲、音樂治療……這些程式究竟能否減壓放鬆?有教育心理學家表示,程式如沒有研究支持,減壓效果成疑,下載前須注意。

練習靜觀
練習靜觀——坊間具研究實證的減壓手機應用程式並非難尋,當中部分程式設聲音導航,帶領用家練習靜觀。(takayuki@iStockphoto/屏幕截圖)

在手機程式商店搜尋「減壓」、「放鬆」字眼,旋即出現數以百計的應用程式,有腦力遊戲、填色遊戲,當中部分需要收費。應如何選擇才選得精明?

新生精神康復會教育心理學家陳鑑忠表示,如要評論應用程式是否有效,需要知道程式有無研究支持,用家可查看開發者曾否做過相關研究。

 

讓用家專注當下 達放鬆效果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兼賽馬會心導遊計劃項目經理陳子盈表示,大部分標榜具放鬆減壓的應用程式,都是透過令用戶專注當下來達至目的。她引述2010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的研究指,不少人每日有近一半時間不能專注當下,傾向回想過去或擔心未來,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因此,當用戶使用應用程式時,不排除能透過專注其中,達到放鬆效果,但論及成效,則需要看看研究數據。

陳子盈
陳子盈(受訪者提供)

具研究實證的應用程式並非難尋,本地大學及社福機構按研究結果,推出不同手機應用程式助港人「鬆一鬆」。

 

聲音導航練靜觀 遠離負面思緒

名稱:newlife.330

開發單位:新生精神康復會

下載:App StoreGoogle Play

「newlife.330」提供一系列附有聲音導航的靜觀練習,當中長達21日的練習設有不同主題,如失眠、痛症等。程式另設單元練習,讓用家在不同處境中練習靜觀,放鬆心情。例如在「坐車」一單元練習中,聲音導航會帶領用家在身處人多擠迫的車廂時,留意身體最能覺察呼吸的部分,如小腹、鼻孔。

 

陳鑑忠表示,程式推出每個靜觀練習前,皆做過相關研究,確保成效。在以失眠為題的靜觀導航練習,新生精神康復會曾跟中大心理學系合作研究,208名受失眠困擾的參加者經練習後,逾八成人能改善入睡困難、太早睡醒的情况,近七成參加者改善了睡前難以放鬆的情况,如肌肉緊張、心跳加速等。

 

靜觀練習平均需時約3至5分鐘,是否確能即時減壓或情緒急救?陳鑑忠不諱言,用家初期練習後,或會不以為然,未覺有較大的心理變化,但長遠使用,對精神健康有益。他解釋,靜觀練習旨在提升用家的覺察能力,透過集中一呼一吸及身體感官,與負面思緒保持距離,有更大的空間選擇情緒反應。他舉例指,「例如在街上路過時,見到有花盛開,如果我們專心望一望,那一刻或已令我們在辛苦中得到滋養,但因為我們的察覺能力不足,有時會錯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一站式心理支援 按評估提供服務

名稱:賽馬會心導遊計劃

開發單位: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新生精神康復會;「說書人」協辦

下載:App StoreGoogle Play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是一個網上一站式心理支援平台。年滿18歲的用家下載手機應用程式,登記做會員並完成心理健康評估後,程式會根據評估結果及個別需要,提供網上訓練及服務,如認知行為訓練等。

 

陳子盈表示,中大於2017年發表研究,探討用家透過使用手機應用程式參與網上靜觀、自我慈悲及認知行為治療課程的成效。研究結果發現,857名參加者接受為期4周的網上課程後,有效提升其精神健康,減少情緒困擾。她指出,「心導遊」按研究數據實證,推出不同網上自學心理支援課程。

 

有別坊間標榜放鬆的應用程式,陳子盈表示「心導遊」採用「階梯支援模式」(Stepped Care Model),按用家需要,提供3個層次的服務:

  • 若參加者的情緒支援需要不太高,程式會提供情緒認知的資訊,如日常困擾小錦囊
  • 若參加者懷疑出現中度情緒困擾,程式會建議參加者接受為期6周網上課程,如針對非建設性的反覆思考的認知行為治療,並由心理健康主任跟進,預防抑鬱或焦慮徵狀
  • 若參加者懷疑出現嚴重情緒困擾,程式安排參加者與心理健康主任會面,作進一步跟進

 

僅輔助忌沉迷 兩周持續低落宜求診

雖然部分手機Apps具研究實證,但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補充,減壓應用程式對紓緩緊張、壓力或有些幫助,但也不要沉迷或花太多時間在此,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及忽略根本問題。以失眠為例,如患者本身對睡眠產生恐懼或已經對睡覺有壓力,這些應用程式都未必有用。減壓遊戲和應用程式可作為輔助,但一定不能代替心理治療。如在兩星期內,大部分日子都心情低落,或者持續地過分擔心,影響睡眠、胃口、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應尋求專業協助。

陳雅文
陳雅文(資料圖片)

 

文:鄧安琪、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減壓好Apps】打機分散注意力 紓緩壓力

【減壓好Apps】放慢呼吸 啟動副交感神經鬆一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