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6 Sep 2023 10:14:1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心悸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貧血原因】缺乏鐵質致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逾80%港人攝鐵不足 貧血忌亂吃補充品(附含鐵質食物) //www.afterroberto.com/%e8%b2%a7%e8%a1%80%e5%8e%9f%e5%9b%a0-%e7%bc%ba%e4%b9%8f%e9%90%b5%e8%b3%aa%e8%87%b4%e9%a0%ad%e6%9a%88%e5%bf%83%e6%82%b8%e5%85%8d%e7%96%ab%e5%8a%9b%e4%b8%8b%e9%99%8d-%e9%80%be80%e6%b8%af%e4%ba%ba/ Thu, 09 Jun 2022 09:52: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187 【明報專訊】食物安全中心於2014年的研究指,逾80%香港成年人從膳食攝入的鐵質低於建議攝取量,以20至49歲女性為例,每日攝取量僅達建議的四成。而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於2018年做過統計,顯示超過一半捐血人士需要暫緩捐血,原因都是血紅素不達標,部分是缺鐵性貧血所致。缺乏鐵質可導致貧血、頭暈、心悸、乏力和免疫力下降等!香港物質豐富,為何仍會缺鐵?進食補鐵補充品是否可行?攝入過多,或引致肝臟、心臟問題?此外,近期網上流傳,有港媽將鐵片放入飯煲,聲稱可為米飯增加鐵質!以為這是毫無根據的偏方?原來有研究證實可有效補充微量鐵質。不過,選鐵不對、料理不對、時間不對,都會影響鐵質吸收和食物味道!

鐵需求量增——懷孕中期、後期及哺乳期婦女均比一般人需要攝取更多鐵質。(設計圖片,kokoroyuki@iStockphoto)
鐵需求量增——懷孕中期、後期及哺乳期婦女均比一般人需要攝取更多鐵質。(設計圖片,kokoroyuki@iStockphoto)

 

缺乏鐵質可致貧血、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香港營養師協會執委、註冊營養師陸肇麟表示,很多香港人有偏食習慣,可能未有進食足夠鐵質豐富食物;另外,不少人愛在餐後喝茶、咖啡等,內含單寧影響鐵質吸收。除單寧外,鈣質亦會影響鐵質吸收。陸肇麟建議含單寧飲品(包括茶、咖啡、紅酒等)及鈣質豐富食物或補充品(如牛奶、鈣片等),應盡量與正餐分隔1至2小時食用。

根據衛生署指引,不同性別和年齡人士,鐵質每日攝取量不同:

。成年男性/滿50歲(更年期後)女性: 約12毫克

。18至49歲女性/懷孕初期女士 :20毫克

。哺乳期女士 :24毫克

。懷孕中期女士 :24毫克

。懷孕後期女士 :29毫克

50歲前的女性需要攝取較多鐵質,陸肇麟解釋,「是因為每月經期流失血液,而鐵是製造血紅素的主要元素」。血紅素存於紅血球內,負責運送氧氣至身體各細胞和器官。衛生署資料顯示,缺乏鐵質可導致貧血、頭暈、心悸、面青唇白、疲倦乏力、免疫力下降和精神難集中等,但輕度缺鐵未必會有以上徵狀。

 

相關文章:【貧血飲食】預防貧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是什麼?營養師:肉食/素食鐵質攝取飲食手冊

 

鐵質食物+燈籠椒青豆 吸收更佳

「肉類的鐵質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紅肉和海產貝殼類含量豐富。」陸肇麟表示,紅肉中以牛肉有最多鐵質(見表);海產則以八爪魚的鐵質較豐富。

植物性食物方面,木耳、菠菜是蔬菜中相對較高鐵的選擇;堅果種子類食物,「以芝麻最多,其次的葵花籽、腰果、開心果等都含有鐵質」。要提高鐵質攝取量,可嘗試在不同食物中添加芝麻,例如麥皮、沙冰、白飯等。惟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屬非血基質鐵,吸收率不及肉類,建議「素食者在吃豐富鐵質食物時,可連同維他命C豐富的食材(如奇異果、橙、燈籠椒、青豆等)一起進食,幫助鐵質吸收」。

一般成年人每天應進食5至8両(或每餐一個掌心大小)瘦肉、家禽、海產或豆類,若其中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含豐富鐵質,理論上有助減低患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 富含鐵質食物(每100克)

肉類:

牛肉(熟) 4.1毫克

羊肉(熟) 2.7毫克

豬肉(熟) 1.8毫克

 

海產類:

八爪魚(熟) 9.5毫克

蠔(熟) 8.1毫克

青口(熟) 6.7毫克

 

蔬菜類:

木耳(乾) 5.5毫克

菠菜(熟) 3.6毫克

莧菜(熟) 2.3毫克

 

堅果及種子類:

芝麻 14.6毫克

葵花籽 6.8毫克

腰果 6毫克

(資料來源: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頭暈】中醫稱眩暈 重則天旋地轉惡心嘔吐 腎虛精血不足?偶發頭暈怎麼辦?

 

煲飯加塊鐵 補鐵質有根據

此外,有網民近日在討論區發文分享,指回家吃飯時打開電飯煲,驚見一塊生鏽鐵片!網民媽媽解釋,有日本醫生說加鐵片入飯煲有助補充鐵質。以鐵補鐵有根據嗎?

以鐵補鐵在外國早有先例。很多柬埔寨人嚴重缺乏鐵質,但又負擔不起紅肉等鐵質豐富的食物,加拿大社企Lucky Iron Fish於是製造一種魚狀鐵塊,將它放入略帶酸性液體,如湯品、燉煮食物中煮10分鐘,聲稱可提供75%每日人體所需的鐵質,改善當地人的缺鐵性貧血;而日本亦有鐵器品牌推出一系列造型可愛的鐵偶,宣稱烹調料理時加入鐵偶能夠補充鐵質。

謹慎補鐵——加鐵塊煮食是補鐵妙法,還是無稽之談?專家指,鐵塊選得對、用得對,的確可補充微量鐵質,但還是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會吸收得更好、更安全。(設計圖片,violet-blue@iStockphoto/網上圖片/明報製圖)
謹慎補鐵——加鐵塊煮食是補鐵妙法,還是無稽之談?專家指,鐵塊選得對、用得對,的確可補充微量鐵質,但還是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會吸收得更好、更安全。(設計圖片,violet-blue@iStockphoto/網上圖片/明報製圖)

 

鐵須經處理無雜質 食物或沾鏽味

「用鐵器皿或加鐵煮食,追溯至1980年代已有科學研究,證實用鑄鐵器皿煮菜,會增加食物的鐵質。」香港營養師協會執委、註冊營養師陸肇麟表示,文獻指出此舉的確能幫助患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吸收鐵質,改善病情。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健康及食物安全理學課程(食物安全)客席講師吳亦詩解釋,當鐵與水以高溫加熱,在酸性環境之下會釋出鐵質,溶於水內;釋出鐵質分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有指鐵的種類、鍋的大小、烹調的溫度與酸度、時間,連攪拌多少下都會影響」。陸肇麟亦指,不是所有鐵都能加入食物中烹調,「能放入的鐵塊都經過處理,沒有雜質、污染物」。另外,如果烹煮時間過長,可能釋出過量鐵質,使菜式沾有濃烈鐵味而難吃。

吸收率25%——肉類的鐵質吸收率可達25%,較菠菜、豆腐等植物性食物高。(MAGONE@iStockphoto)
吸收率25%——肉類的鐵質吸收率可達25%,較菠菜、豆腐等植物性食物高。(MAGONE@iStockphoto)

 

嚴重貧血 單靠一塊鐵未必夠

回到港媽的案例,吳亦詩和陸肇麟都不建議用生鏽鐵片煮飯補鐵。吳亦詩指,那股鐵鏽味讓人難以忍受,白飯亦可能沾上鐵鏽色。「另一問題是,這塊鐵片從何而來?有沒有洗乾淨?可能藏有很危險的菌!」她續指,鐵塊或器皿釋出的鐵質,人體吸收率較低,不是補充鐵質的最好方法。食物中的鐵質有兩款,分為血基質鐵(heme iron)與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血基質鐵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內臟等,人體吸收率可達25%;至於非血基質鐵來自植物性食物,如菠菜、豆腐等,吸收率僅3%至8%;「從鑄鐵鍋等攝取鐵質,與植物性食物的吸收率一樣較低」。在香港有很多方法攝取鐵質,無論是食物安全角度,抑或吸收鐵質的效率,都不建議大家「煲鐵片飯」。

素食者或缺鐵性貧血患者,如果沒有足夠鐵質,可否藉加鐵煮食來補鐵?陸肇麟指此方法始終不太普遍,建議從食物中攝取鐵質;由於貧血由不同原因引起,而且每人身體狀况、貧血程度不同,「如果是嚴重貧血人士,單靠一塊鐵未必足夠,或需額外的營養補充」,建議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

陸肇麟(受訪者提供)
陸肇麟(受訪者提供)

 

零食補鐵易肥 得不償失

除了以鐵補鐵,市面上有威化餅、糖果等加入鐵質,又可否幫助補鐵呢?「站在營養師角度,不太建議。」陸肇麟指,從零食吸收鐵質,一吃就很難停口,或不小心攝入額外熱量。而且威化餅屬高脂肪食物,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亦較高,即使有鐵質,同時還會攝取這些不健康的營養素,或帶來心血管病風險。至於加鐵糖果,以市面上一款加入鐵質和葉酸的糖果為例,每5克(2粒)含10毫克鐵質,鐵含量不錯,但要留意鐵的化學結構,不同結構的吸收率不同,「除非做大量運動,需額外補充糖分,否則不建議多吃」。

吳亦詩(資料圖片)
吳亦詩(資料圖片)

 

貧血先求醫 忌亂吃補充品

女士、孕婦、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較多鐵質,可以自行購入營養補充品補鐵嗎?陸肇麟表示,患者應經醫生判斷為缺鐵性貧血,在醫生建議下才去按自己所需的劑量購入鐵補充品。進食補充品後部分人或出現副作用,輕則作嘔作悶、便秘、大便顏色變深;攝入過多,嚴重或引致肝臟、心臟問題,健康人士不建議自行進食。

女士月經結束後要補鐵,首選從食物補充,「仍然不足的話可選低劑量的補充品,市面上有一些綜合維他命,都可能含鐵質,但分量不算很高,不容易出現攝取過多的情况」。購買時可留意鐵的化學結構,化學結構不一,吸收率、副作用有異。補充劑中常見的鐵形式為二價鐵(ferrous iron salts)和三價鐵(ferric iron salts),二價鐵較易讓人吸收,但可能造成便秘,三價鐵的吸收率較低,但相對會為腸胃帶來較少副作用,腸胃容易敏感人士可選後者。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心臟】出生至70歲 心跳逾25億次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什麼?教你愛護心臟勿過勞 //www.afterroberto.com/%e5%bf%83%e8%87%9f-%e5%87%ba%e7%94%9f%e8%87%b370%e6%ad%b2-%e5%bf%83%e8%b7%b3%e9%80%be25%e5%84%84%e6%ac%a1-%e8%80%81%e5%b9%b4%e6%80%a7%e5%bf%83%e5%be%8b%e5%a4%b1%e5%b8%b8%e6%98%af%e4%bb%80%e9%ba%bc/ Wed, 31 Mar 2021 11:00: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798 【明報專訊】你的心臟跳動了多少次?

由出生至70歲,心跳超過25億次。不難想像,就像一部不停運轉的機器一樣,心臟在連續不斷地工作幾十年,勢必出現疲勞現象。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出現精神疲憊、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頭暈眼花,甚至暈厥。

所以要好好愛惜心臟,透過健康飲食、養生湯水和適量運動,補益心氣。

 

出生至70歲 心跳逾25億次

若問身體中哪一個組織器官工作最辛苦,估計不少人不約而同地認為是心臟。因為它打自我們出生前便不停跳動,一直到生命結束。事實上,一個人的生命是以心臟停止搏動那一刻作為終結。如果計算一下每個人心臟跳動的次數,會發現數字巨大得令人驚訝。以一個70歲的人為例,假設心率為平均每分鐘70次,這人至今心跳次數便為:70次×60分鐘×24小時×365天×70年 = 2,575,440,000次,即是超過25億次,這絕對是天文數字。

【心臟】出生至70歲 心跳逾25億次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什麼?教你愛護心臟勿過勞
不停跳動 —— 由出生開始計算,一個70歲人士,心跳約25億次;心臟連續不斷工作幾十年,勢必會出現疲勞現象。(mustafahacalaki@iStockphoto)

 

心動過緩 胸悶氣短疲憊暈厥

中醫門診中,時常遇到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當中部分患者出現緩慢性心率失常,靜止狀態下心率低於每分鐘60次,有些人更低至40餘次;患者還常出現精神疲憊、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頭暈眼花,甚至暈厥。有些患者平時還可見到口唇青紫、舌瘀黯、脈遲澀等體徵。如不及時和適當治療,緩慢性心率失常可逐漸發展為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心臟】出生至70歲 心跳逾25億次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什麼?教你愛護心臟勿過勞
心率失常 —— 患者出現緩慢性心率失常,可致精神疲憊、胸悶氣短、心悸心慌、頭暈眼花,甚至暈厥。(boonchai wedmakawand@iStockphoto)

 

心腎陽氣虛衰 痰瘀阻滯

老年人心動過緩,相當於中醫學「心悸」、「胸痹」等疾病範疇。發病原因主要和年老體衰、心腎陽氣虧虛有關。中醫認為,年過五十,陽氣自半,心臟陽氣不振,溫煦推動之力下降,鼓動血脈無力,從而出現心動緩慢。同時由於心臟陽氣不足,寒自內生,寒凝氣滯,推動血液運行之功能低下,致使血液瘀滯血脈之中。另外,心腎陽氣虛衰,津液運行也為之停滯,而生濕生痰。故本病屬於本虛標實之證,心腎陽虛為本,痰瘀阻滯為標。

 

改善大法:養生湯水 + 生活調攝 提升心率

【明報專訊】由於心腎陽氣虛衰,為老年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理機制,治療方面以溫陽益氣為治療大法。另外,由於痰瘀阻滯為本病的病理產物,故治療上還需兼顧活血化瘀,化痰利濕。在方藥選擇上,多以四君子湯合四逆湯為主,適當加減化裁。以下用於治療心動緩慢一張處方,大多能提升患者心率,同時改善生活品質。由於緩慢性心率失常是一種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的心臟病,建議患者接受中西結合治療,冀能得到適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材料:生曬參6至9克、茯苓12克、白朮10克、炙甘草4克、黑順片6至9克(先煎)、乾薑6克、黃芪15克、桂枝5克、丹參15克、葛根15克、枳殼10克、葶藶子10克、沙參10克、麥冬12克

用法:每日1劑,複煎,早晚分服

 

避免劇烈勞動 忌熬夜

另外,適當生活調攝,對於防止此病加重也具有重大意義。患者不要過勞,避免劇烈體力勞動和運動,但鼓勵在身體許可情况下,做輕柔的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緩慢行走等。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注意飲食營養平衡,每天攝入充足蛋白質。積極治療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另外,健康飲食和養生湯水,對補益心氣、提升心率也有一定裨益。下列的湯水方能益氣養陰,緩慢而穩妥地增強心臟搏動功能,提升心率。方中的生曬參以4至6年大者為佳,因其中有效強心成分人參皂甙的含量較多。

【心臟】出生至70歲 心跳逾25億次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什麼?教你愛護心臟勿過勞
愛惜心臟 —— 好好愛護心臟,不要過勞,做輕柔的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注意飲食營養平衡。(xavierarnau@iStockphoto)

 

材料:生曬參6克、黃芪8克、北沙參10克、麥冬10克

做法:所有材料加入瘦豬肉或烏雞,煲90分鐘即可

 

文:林志秀(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 、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營養要識】生薯汁防中風?小心寄生蟲入口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87%9f%e9%a4%8a%e8%a6%81%e8%ad%98%e3%80%91%e7%94%9f%e8%96%af%e6%b1%81%e9%98%b2%e4%b8%ad%e9%a2%a8%ef%bc%9f%e5%b0%8f%e5%bf%83%e5%af%84%e7%94%9f%e8%9f%b2%e5%85%a5%e5%8f%a3/ Mon, 11 Feb 2019 10:06: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933 【明報專訊】預防中風,不論中醫或西醫,都是一大課題。

三高人士,是中風高危一族,每當聽聞某食療或偏方有效,都躍躍欲試。數年前聲稱能醫濕疹、抗癌兼治胃潰瘍的生榨薯仔汁,又再度死灰復燃,被傳經常飲用,可預防中風,究竟是否真有其事?

生薯汁,營養要識,寄生蟲,中醫,濕疹,抗癌,胃潰瘍,中風,手痺,心悸,四肢麻木,
▲生食有風險——薯仔生長於泥土,容易受污染,若處理不當,生食或生榨汁液飲用,增感染寄生蟲風險。而發芽的薯仔帶有天然毒素,不適宜進食。(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泥土內生長易污染 不宜生食
薯仔汁在近年被視為萬能食療,網上流傳能醫濕疹、抗癌、胃潰瘍等不同問題,不少傳聞都已被破解,大部分都沒有實際作用。至於今次用在預防中風的偏方,又是否成立?根據《中華本草》所指,薯仔性平、味甘,註冊中醫陳敏表示,其實薯仔在中醫的定位,主要和米飯相似,具有益氣健脾,屬正氣食品,但沒有什麼特別功效,「最多只能說薯仔含有鉀,對於心血管健康有益。不過重點是薯仔生長於泥土之內,處理不當,好易受污染或有寄生蟲,不建議生食或生榨汁液飲用」。

生薯汁,營養要識,寄生蟲,中醫,濕疹,抗癌,胃潰瘍,中風,手痺,心悸,四肢麻木,▲陳敏(資料圖片)

5病因致中風 用藥各不同
對心血管有益,或許會令人出現可預防中風的無限聯想,不過陳敏解釋,在中醫角度,中風的病因眾多,可將問題分為風(肝風/外風)、火(肝火/心火)、痰(風痰/濕痰)、氣(氣逆/氣滯)及瘀(血瘀),五個原因都是臟腑失調引致,而每種成因所使用的中藥,各有不同;並不能單靠「心血管有益」便能解決問題。在中醫學分析,中風高危人士可分為4大類:

1. 勞逸失度
長時間過度勞累而引致積勞成疾,當中除了涉及工作過度、休息時間少之外,亦與房事過多有關。由於過度勞累會耗傷腎水,水不制火,出現陽亢風動。

2. 飲食不節
飲食沒有節制,肥甘厚味,同時飲酒過度,便會脾虛生痰,風痰濕生熱,熱極生風。而風火痰熱內盛,竄犯絡脈,上阻清竅。

3. 情志所傷
長期抑鬱、憂慮,或突然發怒,鬱怒傷肝所引致。

4. 氣虛邪中
天生體質氣血不足,易精神不振、疲倦無力、容易出汗、懶言懶動、頭暈嗜睡等,令脈絡空虛,風邪乘虛而入,氣血痺阻而出現血瘀,痰濕內盛,而閉阻經絡。

中風,不少人以為是老人病,但陳敏指出,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臨牀上有不少年輕患者,雖然以40歲以上較多,但亦有20至30歲病人求診,而且不是幾年才出現一次。其中除了因為本身有遺傳問題影響發病,亦與年輕人壓力大、煙酒過多、肥甘厚味及不注重健康有關」。

生榨薯仔汁不能預防中風,又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中風?陳敏表示,「要預防中風,中醫會由『宜慎起居、節飲食、遠房事及調情志』入手。其中慎起居即是要作息有序,能有充足的休息,減少勞逸失度的問題。節飲食則是減少進食肥甘厚味的食物,以低油、低糖及味道清淡為主。遠房事則避免行房次數過多,不應過度縱慾。至於調情志為控制好喜、怒、憂、思、悲、驚、恐等情緒,以減少因情志所傷而出現的中風問題。」

除了從生活習慣入手,陳敏稱亦可因應中風成因,再配合不同中藥來調理身體,「例如因火(肝火/心火)而令身體出現問題,可使用菊花泡茶飲用,而因氣(氣逆/氣滯)令身體出現問題時,亦可配合山楂、神曲來達到健脾和胃及消食的效果。至於因瘀(血瘀)而令身體出現問題,則可使用三七、黃芪這些具有補氣血的中藥材食用。而出現不同徵狀時,亦可混合不同中藥來服用,因不同情况用藥分量有所不同,應先諮詢中醫意見才使用」。

預兆:手痺、心悸、四肢麻木
中風高危一族,要隨時留意身體發出警號,及早求診。陳敏指出,如果突然出現手痺、頭痛、心悸、四肢麻木等問題,可能是中風預兆。「首先當然是排除了一些相關的疾病,例如胃病、心律不整等,如本身沒有其他相關病患出現,就要盡快求醫。」至於中風病發時,視嚴重程度病徵亦有所不同,「嚴重者會出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徵狀,情况較輕微者則出現食飯時嘴不受控、口眼歪斜等病徵,但無論是嚴重或輕微徵狀,都應立即送院救治」。

生薯汁,營養要識,寄生蟲,中醫,濕疹,抗癌,胃潰瘍,中風,手痺,心悸,四肢麻木,
▲中風年輕化——陳敏指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除了遺傳因素,亦與年輕人壓力大、煙酒過多、吃肥甘厚味食物有關。(sevendeman@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文:勞耀全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