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義博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08 Feb 2019 04:53:1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張傳義博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扭曲記憶 泄露心事 潛意識作怪 //www.afterroberto.com/%e6%89%ad%e6%9b%b2%e8%a8%98%e6%86%b6-%e6%b3%84%e9%9c%b2%e5%bf%83%e4%ba%8b-%e6%bd%9b%e6%84%8f%e8%ad%98%e4%bd%9c%e6%80%aa/ Fri, 08 Feb 2019 04:45: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871 【明報專訊】附圖中三名選舉候選人,憑直覺,你會投票給誰?香港心理學會會長張傳義表示,候選人A或是多數人的選擇,「因為西裝骨骨令人聯想到專業,感覺可信賴和依靠」。選擇A,原來也與人的潛意識有關。潛意識十分神秘,自己不能察覺,卻又與我們關係密切,很多行為其實都受潛意識影響和控制。潛意識對我們也很重要,缺少了,大腦恐怕會「當機」不能運作,甚至令我們無法生存。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明報製圖

未解釋潛意識之前,再來一個實驗:假如現在給你看三張照片,一張是金髮女孩,一張是棕髮女孩,最後一張是黑髮女孩,你認為誰的智商較低?

在美國社會,向來有金髮美女比較笨的印象。這與潛意識有什麼關係?張傳義解釋,「可能是因為從小到大受媒體或社會文化影響,金髮美女依靠美貌而非頭腦的想法已植入腦中,但人們並不為意」。

如果我們要把眼前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視覺信號都作個別處理,重新定義並尋找關聯,恐怕會嚴重影響大腦運作,甚至難以生存。所以很多時候潛意識會把我們看到的人事物分類並貼上標籤,以加速對外的反應。

潛意識難察覺 主宰大部分行為
多年來,研究心智的科學家致力研究潛意識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潛意識到底和意識有何分別?

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心靈比喻為一座冰山,意識(conscious)只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前意識(preconscious,又稱下意識)是潮汐漲退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unconscious)是埋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佛洛伊德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小部分由意識控制,大部分則由潛意識主宰,而且是自動地運作,人難以察覺。

張傳義進一步解釋,「『意識』是人察覺得到的心理活動,包括意念和動機,就像你現在讀這篇文章,你的意識正在集中在這些字上;『前意識』介乎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無法時時察覺,但只要稍加注意,能以聯想方式加以回憶,帶入『意識』中。舉例,當你從住所出發往公司時,你毋須集中注意力去想每一步要怎樣走,『前意識』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潛意識』就像一個大容器,裝着各種本能、不被接受的想法、感受和記憶等,我們無法察覺它的存在,但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的行為。」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潛意識標籤了醫生等於專業和可信,有些廣告演員穿上白袍扮演醫生,張傳義表示,「我們不察覺的情况下,廣告告訴我們,他們是專家。」(DragonImages@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幫助偵測環境 回應外界刺激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Leonard Mlodinow所著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指出,潛意識在人類演化早期就開始發展了,讓物種能應付生存,幫助偵測環境、回應外界刺激等。潛意識可以快速、精確的處理語言、感官信息等,讓意識專心處理更重要的事情。

◆潛意識影響言行舉止

○捏造事實
記憶和回憶,並非以寫入和讀出這種形式運作,每次回憶也是一個重寫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只記得重點,細節靠想像來填補,當中或會不自覺地捏造了事實。張傳義說:「人腦不是相機,不能同一時間記下所有事情,受潛意識影響,我們對留意的事情也有選擇性。譬如你和一個人交談,通常專注看着對方的眼睛及樣子,而對方穿什麼顏色衣服、有沒有戴首飾,你未必記得,回想時,部分細節可能加入了個人想像。」

張傳義表示,「由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在法庭上,同一證人的供詞也可能不盡相同。此外,如何盤問證人,有可能影響對方的記憶。例如問:『你目睹的交通意外,涉事車輛是什麼顏色?』另一問法,『你目睹的交通意外,涉事車輛是否紅色?』第二種問法會增加證人認為車輛是紅色的可能。」

○操控意識
我們不假思索的判斷、感覺和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猜不透,因為平時我們對潛意識的存在難以察覺。Leonard Mlodinow在書中舉例,「我接受這份工作,因為想面對新挑戰」,但其實你對贏得掌聲更有興趣;「我喜歡那傢伙,因為他很好笑」,但你喜歡的可能是他的笑容,因為讓你想起母親。

○控制表情
臉部表情也受潛意識控制。我們佯裝笑時,只需牽動臉部肌肉裝出笑容。然而,有些肌肉不能由意志來控制,真正的表情是假裝不了。Leonard Mlodinow在書中以笑為例,真誠的笑容牽涉到眼輪匝肌,把眼睛附近皮膚拉向眼球,看起來像魚尾紋。此外,我們的手勢、體態、表情,以及說話時流露的態度,都會無意間透露出我們想表達的信息,但我們卻不察覺。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一些臉部表情也受潛意識控制,而我們能辨識不同表情的微細差別,真情還是假意,笑容會透露出來。(ddukang@iStockphoto提供)

心理防衛機制 老闆鬧人 小狗當災?
或許你聽過這一比喻,員工遭受老闆責罵後,員工回家罵太太、太太罵小孩、小孩踢小狗。當人感到委屈、憤怒時,會將情緒轉移到較安全的情境下釋放,例如向弱者發泄,這是身體其中一種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以減少自身承受的壓力和焦慮,這機制在潛意識裏運作,不容易察覺。談防衛機製的由來之前,須了解佛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他把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

本我:人類最原始衝動的直覺,驅使人追求快樂、滿足欲望。
自我:本着現實原則,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反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
超我:管制與壓抑本我的衝動,以滿足社會的期待與要求。

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繫,當三者矛盾對立時,會產生壓力和焦慮,這時便會啟動「防衛機制」。防衛方法有多種,除了轉移,還包括否認(Denial)、抑制(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退化情感(Regression)等。

以瑪利被男友拋棄為例:
瑪利認為她並沒有被男友拋棄(否認);
瑪利仍愛着她的男友,所以她認為男友還是愛着她(投射);
瑪利認為男友愛上別人(合理化)。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今期專家﹕張傳義博士 – 香港心理學會會長、註冊臨牀心理學家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