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7 Dec 2023 06:59:0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安老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新冠教訓 港大4學者倡及早為大流行做準備預防爆發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6%95%99%e8%a8%93-%e6%b8%af%e5%a4%a74%e5%ad%b8%e8%80%85%e5%80%a1%e5%8f%8a%e6%97%a9%e7%82%ba%e5%a4%a7%e6%b5%81%e8%a1%8c%e5%81%9a%e6%ba%96%e5%82%99%e9%a0%90%e9%98%b2%e7%88%86%e7%99%bc/ Thu, 07 Dec 2023 06:55: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569

【明報專訊】4名港大學者包括前政府抗疫專家顧問袁國勇和孔繁毅今日在本報撰文,針對外防輸入、鞏固公私營醫療系統、安老院、樓宇等範疇提出建議,包括於非疫情時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入境旅客,用鼻咽拭子篩檢發燒旅客;研究逐漸淘汰舊式安老院和重新定下硬件標準;研究新建高層住宅訂立防疫標準。他們指出,防疫全盤戰略應適用於應對不同潛在病源,措施不管任何病源均能抵禦,以「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在軟件、硬件甚至心態建立足夠抗疫韌性,即使疫症重臨仍生活如常。

新冠教訓 港大4學者倡及早為大流行做準備預防爆發

新冠後大流行隨時再臨 港大4學者:公院提升防疫硬件 私院須分擔壓力

新冠疫情受控,惟大流行隨時再臨。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名譽副教授龍振邦、名譽助理教授趙晞揚,以及港大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撰文回顧新冠教訓並提出建議。文章指出,現在應開始外防輸入,於非疫情時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邊境口岸準備好檢測設施,用鼻咽拭子篩檢發燒旅客,以多重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常見呼吸道病原體,成為常規,特別是來自非洲和中東等爆疫熱點者。常規制度可隨時擴至來自疑似爆疫地的入境者。

新冠教訓 港大4學者倡及早為大流行做準備預防爆發
袁國勇

文章稱要提升基礎設施、公共衛生標準,公院及實驗室檢測應急能力,醫管局及衛生署應具備快速擴大各種核酸檢測的設備、人手及技術,短時間啓動大流行模式,才能盡檢無症狀和輕症病例,隔離和檢疫接觸者,及早控疫。

新冠教訓 港大4學者倡及早為大流行做準備預防爆發
去年第五波新冠疫情衝擊公營醫療系統,公院急症室外曾放置病牀讓病人等候入院。袁國勇等4名港大學者撰文提到私營醫療機構須與公院看齊,在大流行時分擔公院壓力,部分私院病牀可轉為負壓隔離病牀。(資料圖片)

適當投資整合院舍 須重訂標準

安老院是去年第五波疫情重災區。文章提到安老院水準良莠不齊,一般環境擠迫,通風欠佳,防疫設施不足,不利感染控制;本港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千瘡百孔的系統若只小修小補,當疫症再臨,慘劇必重現,建議適當投資及重新整合護老服務,以防第五波慘况再現。

他們建議政府研究逐漸淘汰舊式安老院,重新訂立硬件標準,研究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讓安老服務提供者營運,並具備駐場醫護及醫療設施,減少院友因小病到公院,為公院減壓。硬件標準須從感染控制角度出發,包括個人空間充足,例如只提供單人或雙人房,有足夠鮮風供應及獨立抽風系統。

公院在第五波疫情近乎崩潰,文章建議私院、私營診所及門診防疫設備須與公院看齊,於大流行分擔公院壓力,私營醫療機構既有盈利可用於改善院內、診所及門診感染控制硬件,例如提升鮮風供應及病房換氣率,增加負壓隔離病房。公院病房應盡量區隔,增加鮮風供應、通風換氣率和牀位距離。

新冠教訓 港大4學者倡及早為大流行做準備預防爆發

相關閲讀:肺炎支原體潛伏期長需長時間接觸 袁國勇:成人有抵抗力 鍾南山:內地1%屬多發感染


新建住宅須符抗疫準則 舊樓改設計減垂直傳播

文章亦建議研究新建高層住宅訂立防疫標準,另改善舊大樓如排污水管和天井設計,減少垂直傳播。

應變措施適用抵禦任何病源  大疫再臨生活可如常

文章強調措施不止針對某細菌或病毒,不管任何病源均能扺禦,毋須為每種病草擬應變計劃,以「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不論軟件、硬件甚至心態,都要建立足夠抗疫韌性,即使大疫再臨,終極目標是有藥物及疫苗供應前,毋須長期停工停課,讓生活如常。

全文詳見:

龍振邦、趙晞揚、孔繁毅、袁國勇:復常備疫如戰時 瘟君再臨如平時

https://link.mingpao.com/81190.htm

]]>
安老2.0:東京照護Café 特製蛋糕換銀髮微笑 //www.afterroberto.com/%e6%9d%b1%e4%ba%ac%e7%85%a7%e8%ad%b7cafe-%e7%89%b9%e8%a3%bd%e8%9b%8b%e7%b3%95%e6%8f%9b%e9%8a%80%e9%ab%ae%e5%be%ae%e7%ac%91/ Tue, 06 Oct 2020 03:49: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567 【明報專訊】Café近門口位置放了一個蛋糕櫃,上面擺滿精緻的蛋糕甜品,有cappuccino、tiramisu、紅草莓等各種不同味道。這間坐落於東京都文京區本鄉的咖啡店Kamulier,店外熙來攘往,驟眼看還以為是年輕人會到的咖啡店,但咖啡店卻背負着重大任務——Kamulier是一間日本照護咖啡店,專為有咀嚼及吞嚥困難的人製作及推廣容易咀嚼的美味軟餐甜品。

安老2.0:東京照護Café 特製蛋糕換銀髮微笑
引起食慾——廚師巧妙運用水果酸度,刺激起咀嚼及吞嚥困難者的口水分泌,讓他們重拾飲食樂趣。(作者提供)

「Kamulier」這名字一點都不簡單,「Kamu」日文意思是咀嚼,「-lier」是來自侍酒師「sommelier」一詞,意思是指咖啡店為所有人調製容易咀嚼且美味的食物。

去年這時候,我們團隊第二次到訪Kamulier。踏入小店第一刻,迎來親切的一句「歡迎光臨」,以及和藹可親的店長志水香代90度鞠躬。志水香代是店長也是導師,同時也是一名蛋糕師傅和牙齒助理。她表示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甜品,客人吃得開心便是她的最大期望。「A sweet for a smile」,她說希望以美味甜品換來微笑。

 

以低糖食材、開胃水果炮製

為讓有咀嚼及吞嚥困難人士吃到美味的甜品和蛋糕,店內所有甜點都採用了特別的食材,例如低糖食材和新鮮忌廉。廚師會巧妙運用水果的酸度,以達至引起咀嚼及吞嚥困難人士口水分泌的效果。除了甜品外,咖啡室也有各式各樣即食照護食品、口腔清潔用品、輔助食具等。志水香代也會舉辦工作坊,與照顧者分享如何製作容易吞嚥的軟餐。

每次探訪志水香代,都令人感到相當溫暖親切。她為有需要人士製作美味食物的使命感染了每一個人。而且我們理念非常相近,皆認為「食」是生活的基本,也最直接影響長輩的健康和生活質素。常說長輩最重要「食得好、睡得好、生活健康」,這也就是家人的幸福!

因工作關係,我常到訪安老院舍,看見長輩們吃流質糊餐時吃得不好,邊吃邊嗆咳,甚至不肯吃,身體日漸瘦弱。看到他們的無助,都心感不安。香港是美食之都,但長輩晚年時不能享受自己喜歡的味道,甚至不能為自己下決定,實在無奈。

日本安老服務最重視的其中一部分,是透過飲食提升長者生活質素。軟餐技術早於20年前開始,當時一群專業醫護人士,包括牙醫、護士等等,發現長者進食時不停嗆咳,於是發明了軟餐酵素技術。至今軟餐已經在日本非常普遍,大部分醫院、老人院都有供應。我們早於2018年便把日本軟餐技術本地化,製作富有港式風味的軟餐美食給有吞嚥困難的長者及患者,並希望透過資訊分享,幫助吞嚥困難患者重拾飲食樂趣,讓他們生活得更有尊嚴,同時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享受進食是健康生活基礎

很多人問我們為何推廣軟餐。如志水香代一樣,我們希望長輩能活得開心,對生活有期望。如果患吞嚥困難的是我們身邊的長輩或父母,我們會盡力找尋讓他過得更舒服的方法,讓他於晚年時活得有尊嚴,至少可以享受「食」這個基本權利。

軟餐製作只是我們其中一項工作,我們更重視軟餐為社會帶來的價值和創新。我們深信「食」是生活基本,也是健康生活的基礎。對吞嚥困難患者及家屬來說,軟餐並不只是食物,更可燃點生命的希望。我們希望能像志水香代一樣,透過食物提升長者生活質素,藉有尊嚴的飲食,讓長輩能與家人同桌同餐,為他們帶來微笑。

文:文慧妍(The Project Futurus創辦人)

]]>
袁國勇提13個安老院防疫目標 倡人均面積目標8平米 //www.afterroberto.com/%e8%a2%81%e5%9c%8b%e5%8b%87%e6%8f%9013%e5%80%8b%e5%ae%89%e8%80%81%e9%99%a2%e9%98%b2%e7%96%ab%e7%9b%ae%e6%a8%99-%e5%80%a1%e4%ba%ba%e5%9d%87%e9%9d%a2%e7%a9%8d%e7%9b%ae%e6%a8%998%e5%b9%b3%e7%b1%b3/ Wed, 30 Sep 2020 10:08: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526 【明報專訊】本港昨沒有本地新型冠狀病毒確診,但消息指元朗護老院的71歲婦前日送院後初步確診,同時驗出抗體,即相隔逾5周,本港再有安老院長者被揭染疫。為防秋冬爆疫,港大專家袁國勇向本報指出安老院等讓人長時間密集的封閉環境,屬關鍵控制點,即使戴口罩仍有染疫風險,因此提出人均面積8平方米、房間換氣率每人每秒獲10公升鮮風等目標,減少爆疫對社會造成的社經影響、減少病發率及死亡率。

元朗護老院
元朗護老院一名71歲女院友前日被送院後,驗出初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昨午5時許再有一名女院友不適由救護車送院。(鄧宗弘攝)

元朗護老院七旬婦送院驗出抗體

消息指,位於元朗鳳翔大廈1字樓的元朗護老院有一名71歲女院友前日下午送往博愛醫院後初步確診,她沒新冠病毒病徵,同時體內驗出抗體。

元朗護老院為甲二級買位私營安老院,屬高度照顧類別,提供16個資助宿位,人均面積要求為8平方米,另有58個私營宿位;設單人、雙人或三至四人房。該院舍持牌人為景耀有限公司,兩名董事同時任另外5間院舍的董事,包括元朗康德護老院。

袁國勇提13個安老院防疫目標 倡人均面積目標8平米
元朗護老院一名71歲女院友初步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昨日護老院入口落閘,期間內有職員開閘讓人進入。(賴俊傑攝)

元朗護老院入口昨午原本落閘,其間有職員開閘讓人進入。記者昨三度致電該院,查詢是否有院友染疫及需否撤離,接線員工稱工作繁忙,不便回應。

 

社署:安老院有參與第三輪檢測

社署發言人表示,自9月18日起為全港安老院等員工展開第三輪檢測,香港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合共檢測約2.46萬個樣本。元朗護老院大部分員工參與是次檢測。發言人稱社署7月8日向安老院發出信件,提醒除體恤原因外,一律不得探訪。

袁國勇提13個安老院防疫目標 倡人均面積目標8平米
元朗護老院一名71歲婦前日送院後初步確診。圖片所見該院隔板,僅比儲物櫃高一點。(社署長者資訊網圖片)

就防範秋冬爆發,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回覆本報時,列舉五大關鍵控制點(見表),其中指出長時間於密集、密閉的環境內聚集,如公共交通工具、安老院等,即使戴口罩仍可能感染。

袁國勇提13個安老院防疫目標 倡人均面積目標8平米

袁團隊巡院舍 部分涉通風問題

據了解,袁國勇團隊曾到深水埗、屯門等多間安老院視察。袁指出,本港部分院舍涉及通風問題,包括沒鮮風進入,空氣經抽氣扇吹向長者公共休息區,部分抽氣扇未能運作等;另有院舍於廁所放置洗衣機等,涉違《安老院實務守則》中洗手間不得作其他用途的規定。團隊發現有院舍共用洗手盤清潔面部及口腔,換片、導管飼餵及傷口護理等高風險護理程序,未有充分遵守指引等。

袁國勇提出多項院舍防疫目標(見表),包括增加人均面積至8平方米,牀距至少1米;與機電工程署合作改善通風問題,例如空氣應由乾淨區流向受污染區,再到室外;為導管餵食、換片、傷口護理等制定簡單、分步驟的護理程序等。

袁國勇提13個安老院防疫目標 倡人均面積目標8平米

業界:申改建需時長 籲增土地設院舍

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表示,最簡單快捷提升院舍環境的做法,是做小型工程改善通風,社署早前聯同機電工程署到不同院舍視察及評估環境。至於增加人均面積,他說社署早前成立的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提出高度照顧院舍人均面積由6.5平方米增至9.5平方米,但修例未有具體時間表並設有過渡期,形容遠水未能救近火。

陳志育續稱,目前半開放式房間不利感染控制,院友站立時咳嗽或打噴嚏噴出飛沫,或會感染其他院友,亦涉私隱問題,「若政府只小修小補,解決不到核心問題」。他補充,即使有院舍自覺環境較差要改建,要入紙申請,動輒需時數月至一年,亦無處安置已入住的院友,促請港府增撥土地予不同機構設立院舍。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的4宗輸入個案涉法國、加拿大、印度,全部沒病徵,本港至昨累計5079宗確診及1宗疑似個案。

]]>
【新冠肺炎】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 逾36%患者為65歲以上長者 張竹君:籲老人未來一兩周勿外出 //www.afterroberto.com/%e7%ac%ac%e4%b8%89%e6%b3%a2%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7%96%ab%e6%83%85-%e9%80%be36%ef%bc%85%e6%82%a3%e8%80%85%e7%82%ba65%e6%ad%b2%e4%bb%a5%e4%b8%8a%e9%95%b7%e8%80%85/ Thu, 16 Jul 2020 06:43: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448 【明報專訊】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逾36%患者為65歲或以上長者,3日內有3名長者死亡。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籲未來一兩周長者盡量勿外出。另外,伊利沙伯醫院A6病房繼同病格有3名女病人染疫,該病房昨多一名居於慈雲山的病人服務助理初步確診,院方初步調查相信她與院內感染群組無關,但該職員昨午曾上班,曾接觸病人及職員人數暫不明。

【新冠肺炎】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 逾36%患者為65歲以上長者 張竹君:籲老人未來一兩周勿外出

確診慈正邨婦 曾赴教會與教友共膳

本港昨多19宗確診,累計升至1588宗確診及1宗疑似,另有37宗初步確診。14宗本地個案中一半源頭不明,包括一名慈正邨49歲家庭主婦,潛伏期曾到教會並與教會朋友共膳。

伊利沙伯醫院A6病房首名確診的92歲婦7月12日凌晨入住,同晚對病毒呈陽性。同病格窗邊病牀77歲婦前日確診,首名確診婦對面牀的64歲癌症女病人亦初步確診。院方為62名曾接觸患者的醫護檢測,暫30人呈陰性。

【新冠肺炎】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 逾36%患者為65歲以上長者 張竹君:籲老人未來一兩周勿外出

病房助理曾休假料無關群組 昨有上班

該病房一名病人服務助理昨對病毒呈陽性。伊院昨晚稱該職員7月10至14日沒返醫院,7月12日因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到急症室,首次對病毒呈陰性,昨午上班並自願檢測,結果呈陽性。據該院初步調查,首名確診婦7月12日入院,即院內出現感染個案期間該職員正休假,相信她與院內感染群組無關,未有證據顯示她工作期間感染院內病人。

張竹君說,曾與第二名確診的77歲婦在佛教醫院同一病格的一名女病人,出院後返紅磡寶其利街的文化村專業護理安老院,獲安排住單人房隔離。文化村表示,收到佛教醫院通知後即時將負責照顧該院友的兩名員工隔離,昨收到伊院通知稱該院友初步呈陰性。

醫局擴闊入院篩查至高風險者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會擴闊入院篩查至高風險者,包括慈雲山居民,即使入院時沒流感或新冠病毒病徵仍會安排檢測。至於會否為所有入院長者檢測,他說要視乎檢測能力,冀先集中高危群組。

【新冠肺炎】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 逾36%患者為65歲以上長者 張竹君:籲老人未來一兩周勿外出
紅磡寶其利街的文化村專業護理安老院(圖),一名曾留醫佛教醫院的女院友出院後返院舍入住單人房隔離,與她同一病格的77歲女病人其後確診。該院友昨初步對病毒檢測呈陰性。(李紹昌攝)

有32名院友染疫的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有限公司昨多一名57歲男院友初步確診。本月9日入院的90歲女院友(第1350宗)昨午在東區醫院離世,為3日內第二名離世院友。劉家獻稱她有心臟病及糖尿病,起初情况穩定,前日轉差。

7月12日確診89歲男患者(第1450宗)昨晚離世,他居於彩輝邨彩華樓,有長期病患。翻查資料,10名離世患者中8人為長者,最少5人患糖尿。劉家獻說年長及有長期病的人感染新冠肺炎後易有併發症,死亡機率較高。

自7月5日起,238宗本地個案中87人為長者,佔36.6%。張竹君提到,明白很多長者平日會外出買餸或飲茶,但希望未來一至兩周盡量留家,若要買餸可由家人或子女代勞,並呼籲家人留意長者健康,倘不適要盡早求醫。

 

]]>
實心實意:院舍終老 去者無牽掛 留者無遺憾 //www.afterroberto.com/%e5%af%a6%e5%bf%83%e5%af%a6%e6%84%8f%ef%bc%9a%e9%99%a2%e8%88%8d%e7%b5%82%e8%80%81-%e5%8e%bb%e8%80%85%e7%84%a1%e7%89%bd%e6%8e%9b-%e7%95%99%e8%80%85%e7%84%a1%e9%81%ba%e6%86%be/ Mon, 16 Dec 2019 04:47: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85
實心實意:院舍終老 去者無牽掛 留者無遺憾
舒適安寧——「安享終老院舍中」服務,希望晚期長者可以在熟悉環境中,在家人陪伴下,舒適安寧地離世。(keko-k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一天,護養院內的長者和護理人員,看見一個很感人的畫面:一位長者的太太每天都很細心地協助丈夫進食,這天她如常把食物一匙一匙地送到丈夫嘴裏,他慢慢吃着吃着,然後緩慢地閉上眼睛,安然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晚期長者離世時舒適安寧,家人懷着平靜的心與年老至親度過最後歲月,是靈實護養院19年前開展「安享終老院舍中」服務的初心。

服務推展初期,對於讓長者在安老院舍自然死亡,不送進醫院搶救的做法,大部分家屬、前線護理人員、業界以至整個社會,都尚未準備好去接受。但意想不到的是,上一代長者卻勇於面對死亡,可能因為他們年輕時曾經歷戰亂,或者他們昔日在家鄉見慣老人於家中離世,所以對自然死亡的接受程度較高。有些經常出入醫院的長者,對院友離世處之泰然:「我喺醫院時,有一次第二朝瞓醒,隔離牀嗰個已經去咗!」甚至有長者說:「如果我可以瞓瞓下就走咗都幾好吖!」

 

部分家屬不容自然死亡

當護理人員與家屬談到要否把晚期長者送進醫院,以減輕其承受的折磨,有些家屬對這個選擇感到詫異,他們覺得不應輕易容許自然死亡,而是要努力搶救,而且在他們當中,不少人將死亡視為負面的事,有些人甚至害怕或逃避談及死亡。

 

互信尊重 達成共識

有鑑於此,靈實護養院會跟曾經表示願意在院舍離世的長者及其家屬商議,安排家庭會議,除長者及其家屬外,護養院院長、主診醫生、個案經理、社工、院牧等專業團隊成員均會出席,坦誠溝通。護養院會解釋長者的病情、「安享終老院舍中」服務的每個步驟和細節,以及服務優點和限制。而長者和家屬如有疑問,可即場提出,由專業人員解答。透過會議,護養院可了解長者和家屬對服務的期望,從而達成讓長者在生命晚期階段自然死亡的共識,讓雙方做好準備,確保長者其後在合適情况下,減少接受不必要的延長生命治療(life sustaining treatment),也不需再進出醫院,以免脆弱的生命屢受折騰,而他們可繼續住在護養院,由家人24小時陪在身邊,寧靜地作最後的相聚。

近年,延長生命治療與否引起不少話題和討論。「安享終老院舍中」主張減少不必要的延長生命治療,讓被確診患有不可逆轉的長期病或癌症的長者,接受自然死亡的安排。那麼,接受服務的長者及其家屬是否需要簽署同意書?「安享終老院舍中」至今服務超過120名長者,他們及其家屬都不把簽署同意書放在第一位,因為促使他們作出決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信任,以及彼此建立的緊密關係。

再者,護養院根據多年來經驗,了解到若要求家屬簽同意書,他們反而有一種「簽紙讓家人死亡」的罪疚感,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壓力。而且院方與長者及其家屬是透過家庭會議達成共識,這已經是互信和尊重;而且在緊急關頭,有些家屬或會不忍心讓至親離開,而想將他/她送到醫院急救,即使家屬先前已承諾讓長者自然死亡,但護養院也尊重和容許他們改變主意。

有人擔心若不事先簽妥同意書,家屬會否在長者離世後,投訴護理人員不盡力搶救?說真的,在服務推行以來,護養院從未接獲家屬投訴,這證明家屬相信長者的決定是出於其最後的意願,而他們亦相信護養院給予其至親尊重、關愛及適切服務。其中一名姓王的長者(下稱王伯)因癌症復發,在2002年經常穿梭於醫院和護養院之間,他最後一次入住醫院時表現得十分抗拒,在醫院內大吵大鬧,不能平靜下來。其家人在兩天內不斷要求護養院把父親接回院舍。護養院同工商量後,與醫院商討並取得出院同意,在兩小時內將長者接回院舍照顧及安排適當的治療。

王伯回到令他安心的地方後,頓時平靜下來;兩星期後,他在護養院自己的牀上離世。王伯走最後一段路的情景,在其家人及護理人員心中,留下美麗的印記。

王伯的堅持,反映了「安享終老院舍中」服務讓長者的意願得以實踐,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被熟悉的同工照顧,並在家人陪伴下離世。不僅大大減少家人的掛慮,也讓至親的遺願得以實踐,家人既安心又感激。

 

讓長者平靜地達成遺願

由此可見,護養院與晚期長者建立互信及良好關係,令院舍成為他們最後的「家」,而他們選擇「安享終老院舍中」,就是將其最後的心願,化作自己和家人的祝福。

 

文:林玉貞(基督教靈實協會靈實護養院前任營運總經理、註冊護士)

 

]]>
切合長者需要 住院舍非壞事 慎選安老院 用齊眼耳口鼻 //www.afterroberto.com/%e5%88%87%e5%90%88%e9%95%b7%e8%80%85%e9%9c%80%e8%a6%81-%e4%bd%8f%e9%99%a2%e8%88%8d%e9%9d%9e%e5%a3%9e%e4%ba%8b-%e6%85%8e%e9%81%b8%e5%ae%89%e8%80%81%e9%99%a2-%e7%94%a8%e9%bd%8a%e7%9c%bc%e8%80%b3/ Mon, 16 Dec 2019 04:40: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81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老化,人均壽命延長,長者日常起居需要照顧的比重漸增,當家人未能完全承擔時,就會考慮入住安老院。面對此重大決定,長者及家人心裏會浮現很多問題,應該如何選擇呢?

 

入住與否 徵詢專業意見

當長者健康狀况轉差至家人無力照顧時,入住安老院成為其中一個選擇。不過,作決定前,一家人要坦誠溝通,審慎考慮不同情况,如評估長者自我照顧能力、健康衰退速度、家人照顧能力、經濟承擔預算、社區照顧服務,以及其他可行照顧方案(如聘請家傭)等,有需要可徵詢專業人士意見,如覆診時詢問醫生、護士或社工等。必須緊記,入住安老院不一定是不好的決定,反而可以是最妥善及最為長者設想的選擇。

切合長者需要 住院舍非壞事 慎選安老院 用齊眼耳口鼻
妥善晚年選擇——決定入住安老院未必是一個不好的決定,反而是家人共同承擔下、最妥善及最為長者設想的晚年選擇。(設計圖片,Satoshi-K@iStockphoto)

院舍分資助非資助

「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是香港安老政策的宗旨。即以多元化家居照顧服務支持長者在家安老;當長者因個人、社會、健康及其他原因而未能在家中居住,政府就會提供住宿照顧,讓長者安享晚年。按長者不同程度的護理需要,由低至高護理程度劃分為: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

長者院舍分為資助宿位及非資助宿位兩大類,全港現時約有744間院舍,長者可按個人情况作合適選擇。資助宿位包括由政府直接資助志願機構提供資助的宿位、透過向私營院舍購買宿位及由合約院舍提供的資助宿位,合共27,551個;而非資助宿位即政府沒有向該些院舍提供資助,包括私營安老院、自負盈虧及合約院舍中提供非資助宿位,共有47,368個。

如長者要入住政府資助或買位的院舍,可透過社會福利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申請,評估員會就申請人的自我照顧能力、身體機能、記憶及溝通能力、行為情緒等方面狀况、環境危機和應付日常生活能力等作全面評估,從而識別申請人是否適合入住。輪候入住津助宿位時間約25至40個月;收費方面,津助院舍約1660至2060港元。政府向私營院舍購買宿位的收費為1656至2060港元,等候入住時間約9個月。若長者及家人選擇入住私營安老院舍,則可自行到該院舍詢問,收費當然較高,但毋須輪候。

 

選擇安老院 五官十要訣

全港現時約有550間私營院舍,應如何選擇?首先要明白入住安老院是一個重要抉擇,所以必須仔細考慮,家人最好先陪同長者前往參觀心儀院舍,實地考察環境、職員工作態度及服務水平;參觀時索取院舍單張,以便了解院舍服務。

切合長者需要 住院舍非壞事 慎選安老院 用齊眼耳口鼻
五官助選院舍——利用五官感覺協助選擇院舍,包括眼到:觀察院舍環境設施;耳到:聽院舍口碑;口到:問一下院友或家人對院舍意見;鼻到:房間/洗手間等是否有異味。(作者提供)

選院舍時,用五官感覺協助,包括眼到:觀察院舍環境設施;耳到:聽院舍口碑;口到:問一下院友或家人對院舍意見;鼻到:房間/洗手間等是否有異味。還要親身到院舍細心留意以下10要訣:

  1. 院舍必須獲得社會福利署發出有效牌照
  2. 院舍詳細列明各項收費
  3. 環境光線充足、清潔舒適、空氣流通、沒有異味及設備保養妥善
  4. 洗手間設有充足衛生設備及地面乾爽
  5. 院舍重視保障院友個人私隱
  6. 院舍內的長者面容開心、祥和及安泰
  7. 護理專業人手充足,可為長者提供適切照顧
  8. 職員對長者態度友善及關懷備至
  9. 膳食適合長者的健康需要
  10. 院舍位置就近家屬,方便家人經常到訪探望及有否其他增值服務等(如設有註冊或登記護士當值、護送及陪診服務)

 

護理水平首要考慮

為長者福祉着想,選擇一間能滿足長者照顧需要的院舍是很重要。在經濟能力許可下,長者應該按其健康狀况,選擇最舒適的安老院。

入住院舍多為健康欠佳的長者,故院舍護理水平應為首要考慮。但對非從事醫護工作的人士來說,不容易作出選擇。而不少安老院舍標榜自己是什麼級別,獲一些管理認證,但需留意這些賣點只能反映院舍達到某程度人手或管理的標準,未能顯示其照顧方面的真正水平。目前,香港老年學會「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是本港較為全面評審安老院舍服務水平,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入住院舍初期,長者多會出現適應問題,未必習慣院舍群居生活,亦懼怕與親友疏離。這是正常現象,長者不必過分擔心,先嘗試了解院舍起居作息安排,嘗試調節配合,多參與院舍活動,增加對院舍認識與歸屬感。

 

需時適應 擴闊圈子

長者亦要主動結識院舍職員及院友,擴闊生活圈子,多溝通多明白,有助加快適應院舍生活。若遇到適應困難,可向院舍負責人、社工及家人尋求協助。

 

家人探望起監察作用

長者入住院舍後,有家人經常探望,可讓長者感到家人雖然不同住,但還是非常重視及關心自己,這點非常重要。家人要與院方不時交流意見,按長者身體轉變協商妥善照顧方法;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家人經常探訪可起監察院舍服務質素的積極作用,確保院舍持續提供穩定及高水平的服務。

 

文:趙迪華(香港老年學會副總監)

編輯:廖偉龍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