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檢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17: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婦科檢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4%b8%89%e5%a4%a7%e5%a9%a6%e7%a7%91%e7%99%8c%e7%97%87-%e8%a7%a3%e6%a7%8b%e6%97%a9%e6%9c%9f%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5%ad%90%e5%ae%ae%e5%85%a7%e8%86%9c%e7%99%8c-%e5%8d%b5%e5%b7%a2/ Fri, 29 Dec 2023 04:15: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11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大多早期徵狀不明顯,容易延誤治療時機。及早發現、診斷和接受治療,有助提升患者的治癒機會和存活率。醫生會按病灶的影響範圍為病人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屬早期的婦科癌症患者一般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中或晚期、已擴散或腫瘤體積大的病人雖然未必適合接受手術,但目前也有不同方式,例如先進行放射治療及化療等,使腫瘤縮小後再做手術切除,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預後。

全子宮、兩邊卵巢切復發風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譚家輝醫生表示,女性的卵巢較細,正常大約只有3厘米,而且位於盆腔內,所以即使卵巢出現腫瘤,甚至大至10厘米,患者都可能全不知情,只出現腹脹、餐後腹部不適、輕微腹痛等不明顯的徵狀,容易被忽視。若懷疑屬卵巢癌,醫生一般會先安排超聲波檢查,一旦有異常便會安排接受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檢查癌症有否轉移。卵巢癌一般需要手術協助確診,術前病人需要接受詳細評估包括檢視腫瘤標記和惡性風險指數等,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作病理診斷,判斷癌症分期,協助醫生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

卵巢癌的第一線治療是以手術切除。譚醫生表示,由於卵巢癌復發率高,因此即使患者只有一邊卵巢患癌,為安全起見一般都會建議患者把兩邊卵巢、兩條輸卵管及全子宮一併切除,以減低復發風險。若患者希望保留生育能力,則可與視乎情況採取單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


相關閲讀:【婦科病病徵】卵巢癌徵狀如消化不良、腹脹?子宮內膜癌陰道異常出血?注意5大常見徵狀


子宮頸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

至於子宮頸癌,早期病徵包括收經後、行房後或不規則出血,但譚醫生指出,大部分早期子宮頸癌患者都沒有任何徵狀,而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測發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十分重要,當出現上述提及的徵狀都應及早求醫檢查,抽取子宮頸活組織檢驗作診斷。

譚醫生表示,大部分早期子宮頸癌患者都可以透過手術治療,手術後病人的存活率大多理想。腫瘤較小的子宮頸癌病人,可考慮接受錐形切除手術,經陰道切除子宮頸的圓錐形部分;或進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經陰道、腹部或微創腹腔鏡,切除子宮和子宮頸,部分較年輕的患者可視乎情况,保留子宮、輸卵管和卵巢,以保存生育能力。如患者年紀較大,手術及麻醉的風險較高,醫生可能會建議其他治療選項,例如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團隊幕後三大專業 各司其職精準追擊腫瘤 跨團隊合力擊退癌魔


子宮體癌低擴可採用微創腹腔鏡手術

上述講解的子宮頸癌和卵巢癌都是大眾較常聽到的,但其實最常見的婦科癌症是子宮體癌,它在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第4,每年逾1,200宗新症。譚醫生指出,子宮體癌早發現所以較不易擴散,因此早期子宮體癌的治愈率可達九成。要診斷子宮體癌,醫生可透過子宮內膜抽吸術,或進行宮腔鏡檢查和刮宮術,從子宮內膜抽取組織化驗。

一旦確診為子宮體癌,不論分期,若病人適合進行手術,手術仍屬標準治療方案。早期低擴散風險的子宮體癌患者一般可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子宮、雙側輸卵管及卵巢,不能進行腹腔鏡會建議開腹手術;高擴散風險的患者需要同時進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作仔細的手術分期,以制定合適的術後輔助治療。

譚醫生提醒,婦科癌症較常見徵狀包括陰道出血、陰道分泌帶血或有異味、陰唇疼痛、腫瘤擴散引致背或腹痛、腹部出現腫塊等等,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婦科檢查,以便及早確診和接受適當治療。他補充,早期與後期的婦科癌症,五年存活率可以相差很遠。以卵巢癌為例,第1期存活率達九成,第2期只有六成,第3期更降至只有三至四成,因此建議女性每年接受卵巢癌篩查。其他婦科癌症現時雖未有篩查指引,但如果女性有性行為,建議25歲起每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若首兩次結果正常,便可每隔3年檢查一次。

【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早期徵狀並不明顯。(明報資料圖片)
]]>
乳癌如子宮頸癌早期病徵不明顯  「全身檢查」足夠揪出乳癌嗎?(醫路同行)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5%a6%82%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6%97%a9%e6%9c%9f%e7%97%85%e5%be%b5%e4%b8%8d%e6%98%8e%e9%a1%af-%e3%80%8c%e5%85%a8%e8%ba%ab%e6%aa%a2%e6%9f%a5%e3%80%8d%e8%b6%b3/ Wed, 17 May 2023 07:58: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346

【明報專訊】(編者按:如初期子宮頸癌一樣,大部分早期乳癌病人均沒有病徵,印證了做篩查對及早發現疾病的重要。要保障乳房健康,遠離乳癌威脅,你的「全身檢查」、「婦科檢查」是否合適和足夠?怎樣才是有效而全面的乳癌普查呢?)

婦女定期子宮頸癌篩查  乳癌初期病徵不明顯

最近看到衛生署發出的新聞稿,提醒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婦女定期做子宮頸癌篩查,以減低子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以下幾點值得大家關注:

•子宮頸癌為2020年香港女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七位,於2021年本港女性致命癌症中排第八位

•新增子宮頸癌個案數目由2011年391宗,增加至2020年的556宗

•縱使子宮頸癌篩查已被證實為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根據衛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只有約一半合資格婦女曾做子宮頸癌篩查

•女性應在開始有性行為前,於適當年齡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HPV疫苗)

乳癌如子宮頸癌早期病徵不明顯  「全身檢查」足夠揪出乳癌嗎?(醫路同行)
在本港女性中,乳癌是第三位的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

相關閲讀:【子宮頸癌】港每10萬女性逾7人發病 高於世衛目標 家計會推子宮頸細胞HPV合併檢測


乳癌每天平均13人確診  本港女性第三位致命癌症

讀到這裏,容許我用以下數字衝擊一下大家:

‧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於2020年錄得女性乳癌的新症共有4956宗,平均每天有13名女士確診,佔本港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28.4 %

•在本港女性中,乳癌是第三位致命癌症,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於2021年,共有791名女性死於乳癌,佔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12.4%

•在1993至2020年間,本港女性確診乳癌的個案增加逾3倍,由1993年的1152宗增至2020年4956宗

•每14名婦女中有1人有可能在一生中患上乳癌。在2020年,49%乳癌個案發生在40至59歲女性身上,年齡愈大,風險愈高

‧研究證實,乳房X光造影檢查可以減少乳癌死亡率25%至30%,是國際間標準的乳癌篩查工具。40歲以上女性,乳癌病發率比年輕女性顯著高,因此應定期做全面的乳癌普查

•醫學界至今未有疫苗等有效方法預防乳癌的形成


相關閲讀:【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及早發現乳癌 觸診檢查+乳房X光造影

有效而全面的乳癌普查,應包括專業人士的臨牀觸診檢查,以及至少每2年1次的乳房X光造影。坊間一般「全身檢查」或「婦科檢查」,由於檢查目的或重點可能各有不同,未必會齊備這些選項。

乳癌並非不治之症,若於早期發現和治療,需要接受全乳切除或化療的機率較小,能大大減低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創傷,以及醫療費用對於個人以至整個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與負擔。

如初期子宮頸癌一樣,大部分早期乳癌病人均沒有病徵,印證了做篩查對及早發現疾病的重要。要保障乳房健康,遠離乳癌威脅,你的「全身檢查」、「婦科檢查」是否合適和足夠?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可恩(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

]]>
【3大婦科癌症】了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初期病徵、篩檢、檢查、治療選擇 //www.afterroberto.com/3%e5%a4%a7%e5%a9%a6%e7%a7%91%e7%99%8c%e7%97%87-%e4%ba%86%e8%a7%a3%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5%ad%90%e5%ae%ae%e5%85%a7%e8%86%9c%e7%99%8c%e5%8f%8a%e5%8d%b5%e5%b7%a2%e7%99%8c%e5%88%9d/ Fri, 18 Feb 2022 08:27: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531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均是本港常見的婦科癌症,及早發現並積極治療,對提升患者存活率非常重要。現時子宮頸癌可定期透過檢測篩查,來判斷女士下一步的檢查方案,有助及早揪出早期病變。然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在現時較難於定期婦科檢查中篩檢出來,因此時刻留意有否不尋常的病徵並從速求醫,對於應對病情有正面作用。醫學界就上述3種婦科癌症,會按個別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果病人有意生育,在醫生充分評估下,未必會因癌症治療而令病人不能生育。

了解3大婦科癌症 定期篩查揪出子宮頸癌

betway体彩 婦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顏婉嫦醫生指出,子宮頸癌與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有密切關係,有機會因感染而演變成癌症,由於HPV是經性接觸傳播,因此建議有性行為的女士應定期接受檢測篩查。

現時本港最常用的篩查方法屬子宮頸抹片檢查(Pap Smear),一旦從樣本發現有細胞病變的結果,通常會進一步安排陰道鏡等檢查以助找出病因是否與癌症有關。近年醫學界正研究使用HPV檢測,偵測子宮頸細胞是否存在高危種類HPV的DNA或RNA,常見以HPV16或HPV18病毒作分流指標,一旦檢測到上述兩種病毒陽性,不論有否細胞異常,都反映癌前病變機會較高,會安排進一步的陰道鏡等檢查。如果檢查結果是子宮頸抹片檢查沒出現不正常病變、但有非HPV16或HPV18的其他高危種類病毒陽性,則建議在6個月或1年後再接受檢測,透過風險評估分流病人,同時減低病人不必要的憂慮。

至於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則較難從定期婦科檢查篩查出來。卵巢癌在過往有研究發現,部分收經後的女士可經卵巢癌普查驗出卵巢癌,但卻未能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因此醫學界暫時未有建議女士進行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普查。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3大婦科癌症,若出現不尋常的腹脹、經後或行房後出血等情况,應盡快求醫。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是本港常見的3大婦科癌症,若出現不尋常的腹脹、經後或行房後出血等情况,應盡快求醫。

相關文章: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缺有效篩查婦科癌症 有異樣不適速求醫

若定期婦科檢查未必能及早揪出部分婦科癌症,需時刻留意不尋常徵狀,若有異樣從速求醫變得重要。顏醫生強調,不論是早前的子宮頸癌篩查陰性,或是其他較難透過篩查來預防的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建議一旦出現病徵都應求醫,醫生一般會透過臨床問症及簡單檢查,再制定合適的檢查方案。

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初期病徵

子宮頸癌:經後、行房後或不規則出血

早期病徵可能會有經後、行房後或不規則出血,即使在數月前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結果陰性,出現上述提及的症狀都應及早求醫檢查,若子宮頸發現病灶,可即時抽取樣本進行活檢並迅速診斷。

子宮內膜癌:經後出血

常見於收經後的女士,患者年齡中位數為56歲,從未生育及肥胖人士罹患風險會較高,病徵一般為經後出血。醫生通常會先安排子宮內膜抽樣及超聲波檢查,如有懷疑,會進一步進行子宮內腔鏡及抽取組織檢查以助診斷。

卵巢癌:腹脹、餐後腹部不適、輕微腹痛

早期卵巢癌的徵狀有機會不明顯,可能只出現腹脹、餐後腹部不適、輕微腹痛等,相對容易誤會為其他問題而忽略,延誤求醫;有研究指出,如果上述症狀在1個月內反覆出現12次或以上,建議應求醫接受詳細檢查。若懷疑是卵巢癌,醫生一般會先安排超聲波檢查觀察卵巢囊腫的實性,若出現硬塊,會懷疑屬惡性腫瘤;同時亦有可能會抽取腫瘤標誌物(例如:CA125)協助診斷。

一旦超聲波檢查有異常,病人會被安排電腦掃描或正電子掃描,檢查癌症有否轉移,而由於卵巢癌在術前一般難以確診,病人通常要先接受手術,以助同時為腫瘤作病理診斷、即時切除腫瘤及判斷癌症分期,之後才可針對性地制定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安全性行為】經期不是安全期 衝紅燈小心搞出人命

治療選項多元 應對不同期數

一旦確診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卵巢癌,通常需要先透過不同方法,例如造影檢查、手術、抽取組織化驗等,來為癌症分期及判斷腫瘤體積,再按病人的身體狀況及需要,度身訂造合適的治療方案。

顏婉嫦醫生表示,概括而言,早期、無擴散、體積相對細小的癌症,會考慮手術切除腫瘤,甚至全子宮、全卵巢移除,有需要會配合放射治療及化療;中或晚期、已擴散、腫瘤體積大的病人,則未必適合手術治療,可能會先考慮放射治療及化療,個別合適的病人可能會安排標靶、免疫治療等,有助延長病人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或總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早期病情 調整治療保生育能力

部分罹癌病人可能年紀較輕,仍然希望計劃生育,未必希望接受手術移除全子宮及全卵巢。顏醫生指出,如果病情屬早期,兼且病人有意孕育下一代,可能會考慮制定保守療法。

子宮頸癌:錐形切除手術、子宮頸切除及淋巴切除手術

如病情確定為1A期,病人可考慮接受錐形切除手術,以圓錐狀方式,經陰道切除子宮頸腫瘤;如屬1B期、腫瘤少於2cm,可考慮進行根治性子宮頸切除及淋巴切除手術,保留子宮及卵巢。

子宮內膜癌:高劑量黃體酮治療

如病情屬於子宮內膜型及一級分化,磁力共振檢查顯示腫瘤僅屬表層、未有侵蝕子宮肌,醫生會考慮處方高劑量黃體酮,並且需每三個月抽取子宮內膜監察病情有否惡化。研究發現,高劑量黃體酮治療能有效控制逾50%早期癌症病人的病情,以便爭取時間,可待生育後再安排切除手術。

卵巢癌:分期手術

病人在接受分期手術時,如證實屬單邊卵巢受影響,可考慮保留子宮及另一邊卵巢。

]]>
子宮頸癌成因、常見徵狀陰道異常出血 定期柏氏抹片檢查揪出不正常病變 提升治癒率 //www.afterroberto.com/%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6%88%90%e5%9b%a0-%e5%b8%b8%e8%a6%8b%e5%be%b5%e7%8b%80%e9%99%b0%e9%81%93%e7%95%b0%e5%b8%b8%e5%87%ba%e8%a1%80-%e5%ae%9a%e6%9c%9f%e6%9f%8f%e6%b0%8f%e6%8a%b9%e7%89%87/ Fri, 11 Jun 2021 11:23: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986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女性十大癌症之一,2018年子宮頸癌新症約580宗,是女性常見癌症的第7位,比2017年上升兩位。要預防子宮頸癌,除了注射疫苗外,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即柏氏抹片檢查可以檢測到早期子宮頸細胞的不正常病變,及早發現能夠有助預防發展成為癌症。

 

相關文章:影響男女生殖器官 及早注射HPV疫苗 預防子宮頸癌與濕疣(椰菜花)

 

子宮頸癌成因HPV所致 病徵留意陰道異常出血

betway体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醫生表示,子宮頸位於子宮底部,連接子宮及陰道。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致,但受HPV影響的子宮頸細胞一般都要經歷一段較長時間,如5至10年才會演變成癌症。

子宮頸癌最常見徵狀包括不正常陰道出血,未停經的女士會出現經期與經期之間流血,而且經期流量較平常多,又或者行房後出現流血;已停經的女士,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或子宮受體癌都可能會導致陰道異常出血。若癌細胞侵犯了其他器官,甚至會影響大小便,也會出現體重下降、盆骨痛楚、背痛等。

子宮頸癌最常見徵狀是不正常陰道出血,若未停經的女士出現經期與經期之間流血,而且經期流量較平常多,便要多加留意和及早求診。
子宮頸癌最常見徵狀是不正常陰道出血,若未停經的女士出現經期與經期之間流血,而且經期流量較平常多,便要多加留意和及早求診。

 

柏氏抹片檢查 可發現早期子宮頸細胞不正常病變

張醫生指出,早期子宮頸癌和細胞病變未必會有明顯徵狀,因此很大機會需要透過子宮頸癌篩查,即柏氏抹片檢查,可以檢測到早期子宮頸細胞的不正常病變,由於子宮頸癌前期病變的治癒率非常高,及早發現能夠有助預防發展成癌症。

 

相關文章:【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子宮頸癌細胞病變 因應情况進行其他婦科、影像檢查

張醫生表示,大約八成子宮頸癌細胞都屬於鱗狀細胞癌,其餘屬於腺狀細胞癌症和比較罕見的案例,例如小細胞癌、淋巴瘤或者一些轉移性癌症。當病人接受篩查後發現子宮頸細胞病變,仍需要按情况進行進一步婦科檢查,包括陰道鏡或抽取活組織檢驗才能判定確診與否。同時需要配合影像檢查,包括磁力共振或正電子掃描,檢視癌細胞有否侵犯其他器宮,例如子宮頸兩旁、陰道或淋巴組織,以明確地分辨期數。

 

同步放化療縮小腫瘤 近距離放射治療殺癌細胞

治療方面,第1至2A期,若腫瘤少於4厘米,最標準的治療方法是切除子宮及子宮頸,再檢查淋巴看看有否出現擴散或轉移。若第2期、腫瘤大於4厘米,手術未必能夠完全切除癌變位置以及手術創傷會較大,有機會需要考慮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

至於第三及第四期,如癌細胞已擴散至子宮頸外的器官,治療一般會分為兩個階段,先進行同步化療及放射治療,其中化療會使用順鉑藥物(Cisplatin),一星期一次,療程最少5個星期,以及進行25次盆腔放射治療,有一半以上機會能縮小腫瘤;之後會進行近距離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此為根治性治療,以高劑量輻射近距離殺滅癌細胞,減少對其他器官的傷害。

 

影像導航調節治療範圍、劑量

張醫生指出,隨科技進步,近年放射治療的技術已改良不少,也大大減少了治療後的副作用。例如在放射治療過程中,現時可利用影像導航來衡量劑量和適用範圍,確保所使用的劑量足夠。此外,盆腔放射治療亦可利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集中照射腫瘤位置,以減少對其他部位的影響。整個過程會同時使用磁力共振影像導航,由於病人每次接受治療時的姿勢不相同,加上體內腫瘤與器官會不斷移動,利用影像導航技術可讓每次治療都看清楚所有組織的位置,以作出適合的改變,目的是希望在最精確的位置施行治療。

]]>
兩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 衛生署未證與疫苗有關 專家:美國逾3萬孕婦已接種mRNA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5%85%a932%e6%ad%b2%e5%ad%95%e5%a9%a6%e6%8e%a5%e7%a8%aebiontech%e7%96%ab%e8%8b%97%e5%be%8c%e6%b5%81%e7%94%a2-%e8%a1%9b%e7%94%9f%e7%bd%b2%e6%9c%aa%e8%ad%89%e8%88%87%e7%96%ab%e8%8b%97%e6%9c%89%e9%97%9c/ Thu, 15 Apr 2021 05:03: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017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晚公布兩名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流產的個案。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表示,一般情况下,約有一至兩成孕婦會流產,當中早孕期流產較常見,美國現有逾3萬名孕婦接種mRNA疫苗,BioNTech和Moderna各佔一半,初步2000名孕婦數據顯示,流產率介乎一成至兩成,與背景發生率相若。衛生署稱目前未有證據顯示流產與疫苗有關。有接種中心表示,一般會拒絕孕婦接種,除非孕婦要到高風險地區等,並已諮詢其婦產科醫生,獲評為適合接種。

兩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 衛生署未證與疫苗有關 專家:美國逾3萬孕婦已接種mRNA疫苗
衛生署昨公布兩名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流產,其中一人於接種後3天下腹出血,並排出死胎兒,胎齡估計約23至24周;另一人在接種後8日流產。圖為荔枝角公園體育館的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孕婦可否接種疫苗? 美研究:BioNTech莫德納有效保護母嬰 港專家建議高風險孕婦先諮詢醫生

 

兩32歲孕婦打BioNTech復必泰後流產 一懷胎逾5月

本港逾60萬人已接種首劑新冠病毒疫苗。衛生署昨公布兩宗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的個案,涉及兩名同為32歲的女子。其中一人於4月8日到聖保祿醫院接種疫苗,觀察期間沒有不適紀錄,她在10日驗孕呈陽性,翌日、即接種後3天發現下體出血和下腹痛,並排出胎兒,同日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胎兒證實死亡,她至昨日情况穩定。醫管局評估胎兒重量,估計胎齡約23至24周。據醫管局資料,該女子未能提供清晰的妊娠資料;當局在事主流產翌日通報衛生署

另一名女子於3月23日在彩虹道羽毛球中心接種BioNTech,觀察期間亦無不適紀錄,她在接種後兩天(3月25日)驗孕陽性,於31日、即接種後8天因下體出血,到伊利沙伯醫院求診,被診斷為流產,目前已出院。
衛生署醫管局於4月8日、即事發後8天通報事件。被問到為何事隔多天才通報,伊利沙伯醫院回應稱,因病人病情關係,醫療團隊要較長時間安排檢查及測試,以確立病徵相關的診斷。

兩32歲孕婦接種BioNTech疫苗後流產 衛生署未證與疫苗有關 專家:美國逾3萬孕婦已接種mRNA疫苗
BioNTech – 輝瑞新冠疫苗(法新社)

 

相關文章:嬰兒出生後感染新冠病毒 醫生:身體免疫反應可製造抗體 中大:3歲下患者逾四成無病徵 倡幼兒驗糞截隱形傳播

 

專家:孕婦接種應完成首3月產檢 美mRNA疫苗未見較高流產率

衛生署補充,本港2017至2019年間,每年約有3500至3900人次自然流產。中大婦產科學系教授潘昭頤表示,一般情况下,約有一至兩成孕婦會流產,當中早孕期流產較常見,美國現有逾3萬名孕婦接種mRNA疫苗,BioNTech和Moderna各佔一半,初步2000名孕婦數據顯示,流產率介乎一成至兩成,與背景發生率相若。

潘指出,若孕婦希望接種疫苗,應先完成首3個月產檢,排除唐氏綜合症等流產風險才接種。被問到女士接種前須否驗孕,她說部分驗孕棒於受孕後兩周內未必驗出陽性,經期是否準確亦因人而異,若不希望接種後懷孕,應確保安全性行為。

 

接種中心:無規定孕婦不能打 知有孕一般會拒絕

伊利沙伯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醫療隊負責人林哲玄說,本港無規定拒絕孕婦接種BioNTech,但鑑於本港疫情穩定,且新冠疫苗在孕婦身上缺乏安全數據,香港婦產科學院早前表示,暫不建議接種計劃涵蓋一般孕婦。林又說,如有孕婦到其中心要求接種疫苗,會被拒絕,除非她有特殊情况,例如要到高風險地區,並已諮詢其婦產科醫生獲評估為適合接種。

官涌體育館接種中心醫務總監郭寶賢稱,其中心負責接種科興,該疫苗不適宜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接種,人員會在接種前查詢女士有否懷孕,或有否懷孕可能,若當事人說沒有,醫護會安排接種。至於會否查詢最後經期,他說通常不會問,亦「問唔到咁多」,因部分人經期不規律,難以作準。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

]]>
子宮肌瘤|醫學滿東華:子宮肌瘤多屬良性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ad%b8%e6%bb%bf%e6%9d%b1%e8%8f%af-%e5%ad%90%e5%ae%ae%e8%82%8c%e7%98%a4%e5%a4%9a%e5%b1%ac%e8%89%af%e6%80%a7/ Thu, 22 Oct 2020 03:58: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857 【明報專訊】某天早上,張小姐(42歲)第一次來到診所做婦科檢查。她過去從沒有不適或任何徵狀,只是想做一個徹底檢查,所以要求照一照超聲波。一照,發現子宮裏生了幾個約1至2厘米的子宮肌瘤

相信大家對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瘤並不陌生。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uterine myoma/leiomyoma)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每4個女士中,就有1個會有,大多數發生在30至50歲期間。子宮肌瘤是由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發生原因並不是十分清楚,相信與某些平滑肌細胞對雌激素特別敏感而導致。因此在受到雌激素刺激後會特別加速成長,演變成肌瘤。由此推論,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肌瘤很多時都會因雌激素逐漸衰退而慢慢縮小。

長在不同位置 出現徵狀有別

大部分子宮肌瘤並沒有徵狀,也毋須治療,通常在接受定期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但根據肌瘤大小及數目,以及生長在子宮上不同位置,可能出現不同徵狀,常見徵狀包括:

1. 經血過多、有血塊、貧血

2. 經痛、性交疼痛

3. 壓迫性徵狀:肌瘤太大可能會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尿頻/解尿困難、頻頻有便意/便秘、腹部隆起或下墜感

4. 下腹急性痛楚:如肌瘤發炎,或因血液供應不足而損壞,或扭轉引致劇痛

5. 不育:視乎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內部情况,影響小部分女性難以受孕。但子宮肌瘤引起不育機率不高於3%,所以不育女性要徹底檢查不育原因,才可把不育問題歸咎於肌瘤。

子宮肌瘤|醫學滿東華:子宮肌瘤多屬良性
經痛要留意——子宮肌瘤常見徵狀為經血過多、有血塊、貧血、經痛、性交疼痛等。(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與疾病無關,baona@iStockphoto)

引致癌症罕見

若肌瘤沒引起病徵或不適,毋須治療。定期覆診接受超聲波掃描監察,等收經後,肌瘤可自動縮小。但如肌瘤導致經血過多或貧血,一般可以用止血藥、黃體素或避孕藥來調整。如有貧血,就須補充鐵質。除非藥物控制不理想,或肌瘤太大引起壓迫性徵狀,大部分肌瘤是沒必要手術切除。手術可分單純切除肌瘤或全子宮切除,視乎患者有沒有生育計劃。只有全子宮切除才可完全根治子宮肌瘤,不會復發。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子宮肌瘤是良性。由子宮肌瘤引致癌症是十分罕見,機率為0.5%。

文:李天惠(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健康)醫生)

]]>
醫學滿東華:鍛煉盆骨底肌 減輕滲尿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ad%b8%e6%bb%bf%e6%9d%b1%e8%8f%af-%e9%8d%9b%e7%85%89%e7%9b%86%e9%aa%a8%e5%ba%95%e8%82%8c-%e6%b8%9b%e8%bc%95%e6%bb%b2%e5%b0%bf/ Mon, 21 Sep 2020 09:11: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403 【明報專訊】50歲張女士最近做例行婦科檢查,一進診症室便憂心忡忡地說:「李醫生,我近來經常滲尿。」

「張女士,不用急,慢慢告訴我。」

張女士:「我一向跑步、咳嗽和打噴嚏時都有很輕微滲尿。但近幾個月,滲尿變得頻密,得用上護墊以避免尷尬。」

醫學滿東華:鍛煉盆骨底肌 減輕滲尿
(明報製圖)

 

更年期肥胖致肌肉鬆弛

經過初步婦科和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張女士體重超標和輕微子宮下垂。

「張女士,初步估計滲尿和子宮下垂,與盆骨底肌肉鬆弛有關。有很多原因會導致盆骨底肌肉鬆弛,包括正常老化、更年期荷爾蒙變化、多次生產、肥胖和長期便秘等。我建議先嘗試控制體重和做盆骨底肌肉運動,以減輕滲尿的情况。」

張女士:「好呀!我正在努力減肥,但疫症期間確實少了外出運動,但我沒有聽說過盆骨底肌肉運動,它有什麼用處呢?」

 

輕鬆強肌防子宮下垂

「它就像幫助已經鬆弛的盆骨底肌肉做健身訓練,可以強化盆骨底肌肉以增強大小便控制能力,減少因咳嗽、打噴嚏或跳動所引起的小便滲漏,防止或改善因盆骨底肌肉鬆弛引致的膀胱、子宮或腸下垂,甚或可增加性生活滿意度。」

張女士:「聽起來好神奇,可以幫助改善我的問題。不過,這個運動很難學會嗎?」

「不會的,大部分女士可以自己掌握,當然亦可以經家庭醫生轉介物理治療師或理遺科護士指導和跟進。仰臥牀上,將雙膝輕微分開,放鬆大腿、臀部和腹部肌肉,再集中注意力運用盆骨底肌肉,即尿道、陰道和肛門肌肉,慢慢收縮和向上提升這組肌肉(見圖)。簡單來說,就像忍尿和忍放屁般。如果正確,你會有一種『向內及向上收緊』的感覺。你可以忍着5秒,再放鬆5秒,然後將忍着和放鬆這個步驟重複10次,每天做2至3回。記住做運動時要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忍氣。」

張女士:「這樣似乎不太複雜,我今晚就試試看。那麼,要做多久才見效?」

 

日常坐着站立都可做

「熟習後,可以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做家務或乘搭交通工具時,坐着或站立做。只要不在大小便期間做便可。我鼓勵你每天勤力做,有些女士需要2至6個月才見效。最後,還有一個提醒,滲尿和子宮下垂不一定因為盆骨底肌肉鬆弛,如果運動不見效或情况轉差,記得一定要看醫生,需要時作轉介和進一步詳細檢查。」

張女士:「好多謝你呀,我會跟你的建議努力做運動。」

文:李穎薇(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
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www.afterroberto.com/%e5%ad%90%e5%ae%ae%e8%82%8c%e7%98%a4%e9%9d%a0%e6%8b%96%e6%87%89%e5%b0%8d-%e5%b0%8f%e5%bf%83%e8%ae%8a%e6%83%a1/ Tue, 07 Jul 2020 09:05: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310 【明報專訊】香港每4個女性便有1人患上子宮肌瘤,不少患者飽受「血崩」煎熬,甚至貧血、暈眩、尿頻、凸肚腩。然而,超過50%患者卻毫無徵狀,肌瘤隨年月增大而渾然不知。而一直被認定為良性的子宮肌瘤,近年醫學界發現有「變惡」風險。
患上子宮肌瘤,是否必須手術切除子宮?還是等到更年期,肌瘤就會消失?

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鍾:鍾澤鏘(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阮:阮邦武(婦產科專科醫生)

誰是高危族?

問:子宮肌瘤成因為何?

鍾:子宮肌瘤即長在子宮的纖維瘤,多屬良性,高危年齡層為40至50歲,不過亦有年輕化趨勢,臨牀不時遇到30歲或以下的患者。病因不明,但已知會受雌性激素刺激而生長,例如患有子宮肌瘤的病人懷孕,肌瘤會因體內雌激素上升而增大,產後多數會縮小;若病人隨更年期停經,肌瘤有可能隨雌性激素下降而停止生長或縮小。其他高危因素包括肥胖、月經初潮較早(如早於11至12歲以前),或有家族病史。

子宮肌瘤可生長於子宮內外不同位置,子宮最外層叫漿膜,漿膜下的子宮肌瘤可向外生長,甚至生上腹腔,壓迫其他器官;還有生於肌肉層,以及子宮內膜下、於子宮內腔生長的肌瘤(見圖1)。

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圖1(明報製圖)

尿頻、凸肚、腰痛都關事?

問:子宮肌瘤有何徵狀?

鍾:患上子宮肌瘤,不一定有明顯病徵;一般因應肌瘤大小、數目、位置而出現不同病徵,大致分為3類:

‧月經問題:月經血量增加、有血塊,甚至血流不止、月經日數增長。可能引致貧血,因而頭暈、氣喘、心跳加速、長期疲倦,亦可能出現經痛

‧其他器官病徵:當子宮肌瘤太大,壓到附近的器官或組織,可引致不同病徵,例如下腹受肌瘤影響而隆起,引起腰背痛;如壓到膀胱,會有尿頻或小便困難;如壓到腸道,則可能有便秘

‧生育問題:小部分子宮肌瘤會影響生育,可能出現早產、流產或胎位異常等情况

家庭醫生會診斷子宮肌瘤大小,處方藥物紓緩病徵;若發現子宮肌瘤太大、生長異常快速,或病徵太嚴重、藥物效果不理想等,便會轉介婦產科。

陰道超聲波檢查夠仔細?

問:如何診斷子宮肌瘤?

阮:由於大部分子宮肌瘤均無徵狀,不少病人在身體檢查或因某些原因接受掃描檢查時才發現。診斷子宮肌瘤,婦產科醫生會初步為患者做婦科檢查,包括陰道及盆腔檢查;若醫生能從腹部觸診中摸得到,肌瘤可能已撐到子宮大如懷孕3個月。

至於確診子宮肌瘤,則要靠超聲波檢查,可即時知道結果。檢查方法有多種,可在腹部或經肛門進行,適合因未有性生活或子宮肌瘤太大,未能接受陰道超聲波檢查的病人。不過,大部分婦科醫生會採取經陰道超聲波檢查,因為較接近子宮,影像會更大及清晰,小至0.5厘米的肌瘤都診斷得到,同時可檢查卵巢情况。至於位置較隱蔽的子宮肌瘤,則可透過喉管在宮腔注入生理鹽水,再用超聲波探測宮腔內的肌瘤。若單靠超聲波做不到確定的診斷,則可考慮其他的造影,如磁力共振。

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林若勤攝)

只切肌瘤保子宮難斷尾?

問:如何治療子宮肌瘤?是否要做手術切除子宮?

阮:如肌瘤不大、沒有徵狀,不一定需要做手術。但子宮肌瘤一般會隨時間慢慢變大,所以必須定期監察,當愈來愈大或出現徵狀時,就要考慮治療。

治療上,目前沒有藥物可令肌瘤永久消失或縮小。若經血過多而情况不太嚴重,醫生會處方止血藥、荷爾蒙藥控制經期,但若有血崩,甚至引致貧血,則建議手術處理。另外,不少患者因肌瘤令盆腔出現壓迫感、下墜及脹痛,或有小便問題、受孕困難、流產風險,亦需考慮手術。

手術治療,最有效方法是切除子宮,可根治子宮肌瘤,不會復發;但切除子宮後不會再有月經,亦不可能懷孕,因此不適合年輕或有生育意願的女性。這情况可考慮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但有以下注意:

‧若保留子宮,徵狀未必完全改善,復發率約15%至27%

‧多發性子宮肌瘤無法完全割清,剩下肌瘤有可能繼續生長,復發率約30%至50%

‧子宮肌瘤數目愈多、愈大,手術風險較高,或會因止血困難而可能要切除子宮

‧割去子宮肌瘤後,子宮宮壁會有傷口,懷孕時傷口有可能爆裂,尤其是由外層至宮腔較深的傷口,風險更大,醫生多建議這類女士剖腹生產。但整體而言,導致懷孕時子宮傷口爆裂只屬少數,少於100分之1。

不論切除子宮抑或子宮肌瘤,都可以微創手術,傷口較小。

微創取惡瘤有擴散風險?

問:子宮肌瘤可危及生命?會否變為惡性腫瘤?

阮:當子宮肌瘤愈來愈大,不僅令肚腩突出,影響儀容,亦可能壓到輸尿管令腎腫脹,破壞腎組織引致腎衰竭;甚或肌瘤壓住尿道出口,致排尿困難;嚴重者,肌瘤壓住盆腔,影響血液循環,引起腳腫,甚至深層血管栓塞,導致肺栓塞,可危及生命。

近年不少文獻證實,不是所有子宮肌瘤都屬良性,惡性機率佔1500分至2000分之1。所以,當發現子宮肌瘤出現特別或新的徵狀,應及早考慮手術。就發現子宮肌瘤癌變風險,醫學界對微創手術亦出現爭議。幾年前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警告,微創手術使用粉碎器將肌瘤切碎取出會帶來風險,萬一肌瘤為惡性,此舉可令癌細胞擴散。此後2至3年間,美國做子宮肌瘤微創手術的數字大為下跌,採取傳統手術的數字上升,但手術風險、併發症增加,因傳統手術後傷口爆裂、發炎,或影響腸胃問題的風險較大。所以現時不少醫生做微創手術時,先將肌瘤放入一個袋內才切碎,再經小傷口取出,此舉雖令手術難度增加,但較為安全。


知多啲:怕開刀等收經 捱痛添風險

對付子宮肌瘤,不少女士不想「捱一刀」,希望拖延至更年期,肌瘤隨雌激素下降而萎縮,這方法可行嗎?

婦產科專科醫生阮邦武指出:「曾有病人為等收經而延誤做手術,未等及收經,肌瘤卻變大了,增加手術難度及風險。」的確有部分病人收經後肌瘤縮小,但亦有患者肌瘤沒有縮小;若日後因不明原因而變大或出血,依然須靠手術處理。加上更年期有人較早、有人較遲,若病人本身病徵嚴重,每個月都在忍受痛苦,「等收經」實在不智。

此外,怕手術的患者,有人會考慮保守治療,如子宮動脈栓塞術,堵塞子宮兩條主要動脈,令肌瘤缺血而縮小及壞死;另一種方法是利用聚焦超聲波消融子宮肌瘤。但這些方法只是控制徵狀,不會移除肌瘤,肌瘤多數會隨時間再生長,有可能仍需手術處理。

為及早發現問題,建議女性自25歲,或開始有性生活後,便要定期做婦科檢查,提防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卵巢瘤等早期徵狀不明顯的婦科疾病,及早診治。

文:吳穎湘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40至50歲為高危層 有年輕化趨勢

多因素主導病徵 月經異常最普遍

先做婦科檢查 多以超聲波確診

治療以手術為主 子宮切除可根治

子宮肌瘤繼續生長 過大影響其他器官

]]>
【女性疾病】 什麼是朱古力瘤、畸胎瘤和囊腺瘤? 認清病理性卵巢囊腫 有致併發症或癌變可能 //www.afterroberto.com/%e4%bb%80%e9%ba%bc%e6%98%af%e6%9c%b1%e5%8f%a4%e5%8a%9b%e7%98%a4-%e7%95%b8%e8%83%8e%e7%98%a4%e5%92%8c%e5%9b%8a%e8%85%ba%e7%98%a4-%e8%aa%8d%e6%b8%85%e7%97%85%e7%90%86%e6%80%a7%e5%8d%b5%e5%b7%a2%e5%9b%8a/ Tue, 07 Apr 2020 04:38: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895
【女性疾病】 什麼是朱古力瘤、畸胎瘤和囊腺瘤? 認清病理性卵巢囊腫 有致併發症或癌變可能
良性的病理性囊腫中,主要有朱古力瘤、畸胎瘤和囊腺瘤3種。

婦女如有腹痛、不正常經痛等問題,莫非是朱古力瘤、畸胎瘤、囊腺瘤……?betway体彩 生殖醫學科專科醫生駱紅醫生指出,有可能是源於卵巢囊腫,如果屬生理性的,一般都毋須擔心;惟如果屬病理性,囊腫有機會愈變愈大,甚至有併發症如破裂、感染或扭轉,更有癌變的可能,因此建議及早以手術移除。病人如計劃生育,更應考慮及早在懷孕前處理較好。

卵巢囊腫徵狀未必明顯

駱醫生指出,患有卵巢囊腫的病人未必有明顯徵狀,有機會是在恆常婦科檢查或因經期不舒服而求醫時發現。如屬癌症,可能發展到後期才有腹脹、無胃口等病徵。

 

病理性囊腫大部分是良性

卵巢囊腫主要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生理性是因為生育期內的女性在每次排卵時都出現囊腫,通常會自行消失;至於病理性囊腫則會持續存在,甚至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大,而囊腫則再細分為良性及惡性,大部分是良性居多。

 

良性的病理性囊腫中,主要有以下3種:

子宮內膜異位囊腫(朱古力瘤) 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以外的位置,最常見於卵巢表面。當患者來經後,子宮內膜剝落,卵巢上的子宮內膜亦會流血,長久積聚下形成的血瘤。
畸胎瘤 由卵巢上殘餘胚胎細胞再演化生長而成的腫瘤,內裏可有多於一層細胞,及包含不同組織,包括頭髮、牙齒、骨骼、皮膚脂肪等。
囊腺瘤 卵巢皮層形成的良性腫瘤。

 

超聲波掃描檢查分辨囊腫性質

駱醫生指出,要分辨卵巢囊腫的性質,病人需接受超聲波掃描檢查,如估計是生理性水囊,會觀察兩至三個月,囊腫之後若縮小或消失,很大機會屬生理性;如果發現囊腫內有特別情况,有可能是有血的朱古力瘤,或有牙齒的畸胎瘤。一旦在掃描下出現異常,如囊腫形態不規則或實心等,很大機會是惡性,需要再做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抽取血液檢驗癌指標等。

 

手術治療 切除病理性囊腫

一般而言,生理性囊腫可採取觀察態度,待其自行消散;病理性囊腫則不論良性、惡性均建議積極處理,施手術移除,因為其體積會愈變愈大,有可能會出現併發症,例如破裂、過重而出現扭轉,甚至癌變,手術切除後可釐清腫瘤性質,而且可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孕婦囊腫破裂或致早產

另外,計劃生育的女士如發現卵巢囊腫,並且已發展至容易引致扭轉的狀態,亦應及早在懷孕前處理,因懷孕時荷爾蒙改變令韌帶鬆弛,會增加扭轉機會;懷孕期間囊腫一旦破裂更可能引致腹膜炎,或刺激子宮導致早產。若果是病情輕微的朱古力瘤,而又不打算生育,則可考慮採用藥物來控制其長大速度,未必需要施手術承受風險。

]]>
更年期潮熱、雌激素減少 生理、心理不適因人而異 5個方法助你從容渡過 //www.afterroberto.com/%e5%a5%b3%e6%80%a7%e5%81%a5%e5%ba%b7-%e6%9b%b4%e5%b9%b4%e6%9c%9f%e6%bd%ae%e7%86%b1-%e9%9b%8c%e6%bf%80%e7%b4%a0%e6%b8%9b%e5%b0%91/ Thu, 14 Nov 2019 10:14: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312
更年期潮熱、雌激素減少 生理、心理不適因人而異 5個方法助你從容渡過
每個女士都要經歷更年期,生理和心理變化程度卻各有不同,但只要當體內女性荷爾蒙分泌重新平衡,徵狀便會得以紓緩,再配合健康均衡的飲食、多做運動、懂得充實自己和調整心態,便可緩解更年期的徵狀。

更年期是女性在人生中的必經階段,是自然過程而非「疾病」。由於更年期期間,卵巢功能衰退令雌激素下降,導致生理和心理均會產生變化,伴隨各種不適徵狀出現。因此女性應及早認識更年期,積極採取以下5個方法,從容面對及處理各樣徵狀,建議諮詢醫生意見及評估身體狀况,度身訂做治療方案。

更年期:45至55歲間開始 

betway体彩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崔綺玲醫生指出,婦女普遍於45至55歲之間踏入更年期,屆時卵巢開始老化致功能衰退,排卵及荷爾蒙(如雌激素)分泌逐漸減少,影響子宮內膜周期性剝落及出血,令月經周期變得不規則,經血量亦有改變。當婦女超過一年以上沒有來經,同時排除懷孕、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其他現象,便可界定為停經。

雌激素下降致生理不適

當身體雌激素水平降低,女士除了會停經及停止排卵外,生理變化亦會導致不少徵狀出現。例如潮熱問題會令臉部、上身,甚至全身突然漲紅發熱,產生熾熱不適感覺,亦會有渾身出汗、心跳加速等情况;陰道黏膜層會變薄,失去潤滑及彈性,致性交時會不適及疼痛;部分婦女的泌尿系統肌肉會失去彈性,引致尿頻或失禁。

好膽固醇下降可引起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鈣質流失易骨質疏鬆

此外,好膽固醇會下降、壞膽固醇則上升,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同時骨骼中鈣質會快速流失,骨質組織呈疏鬆現象,容易出現骨痛、駝背,甚至造成骨折。

生理不適 影響心理

婦女會在更年期期間因上述的生理變化及徵狀,致情緒有較大起伏,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容易煩躁、善忘、精神難以集中、失眠,甚至抑鬱等。

待女性荷爾蒙分泌重新平衡 徵狀漸紓緩

崔醫生表示,每個女士經歷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程度,都各有不同,部分人會很強烈,亦有人會很輕微,而這些變化只屬暫時性。當體內女性荷爾蒙分泌重新平衡,徵狀便會得以紓緩,建議女士可在更年期時採取以下方法緩解徵狀:

  1. 健康均衡飲食
  2. 避免刺激性飲食(辛辣、酒精、咖啡因)
  3. 每星期最少3次運動,令骨骼強壯、強化心肺功能
  4. 多做盆骨底肌肉運動,以緩解尿頻或遺尿
  5. 充實自己的生活及調整心態面對更年期

接受檢查度身訂造治療方案

她又指,婦女最好諮詢醫生意見,接受基本全身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肝功能、膽固醇測試、乳房造影、盆腔檢查、婦科超聲波檢查、骨質密度測定等檢驗,評估身體狀况,從而度身訂做一套處理或治療方案,以順利渡過更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