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9 Aug 2023 10:35:2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夏天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夏天養心秘訣 中醫:飲食少辛辣 適當配搭紅色食物紅棗、杞子、紅豆 情緒戒怒戒躁 //www.afterroberto.com/%e5%a4%8f%e5%a4%a9%e9%a4%8a%e5%bf%83%e7%a7%98%e8%a8%a3-%e4%b8%ad%e9%86%ab%e9%a3%b2%e9%a3%9f%e5%b0%91%e8%be%9b%e8%be%a3-%e9%81%a9%e7%95%b6%e9%85%8d%e6%90%ad%e7%b4%85%e8%89%b2%e9%a3%9f%e7%89%a9/ Tue, 27 Jun 2023 04:53: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663

【明報專訊】「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中醫認為臟腑功能與四季變化相關。為何夏天要養心?註冊中醫潘咨遐指出,「心藏神,主血脈,其華在面,開竅於舌」。中醫所指的心,包括心臟及「神明之心」,前者是推動血液運行的心臟,後者是無形的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編者按:養心秘訣戒大喜大悲、戒怒戒躁,飲食宜清淡少辛辣,也可以適當配搭紅色食物來養心,如紅棗、杞子、紅豆。不過,糖尿、痛風患者則慎吃。)

夏天屬火 養心秘訣「靜養」: 戒怒戒躁 飲食低鹽低脂少辛辣

心氣可從面部色澤反映出來,心氣充足則面色紅潤有光澤,心氣血虛則面色蒼白。另外,「舌為心之苗」,舌象是心的外在表現,可以反映心臟健康,例如舌質紫暗或有瘀斑,代表血脈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常見於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患者。潘咨遐強調,中醫辨證包括望、聞、問、切和結合臨牀徵狀,不能只靠舌象,若有上述徵狀或任何懷疑,應諮詢註冊中醫。

夏天屬火,對應五臟屬心。夏氣與心氣相通,炎熱天氣令心火旺盛,容易緊張、情緒波動、煩躁不安。因此夏季養生重點之一是養心。另一方面,立夏後天氣漸熱,身體出汗較多。潘咨遐解釋,中醫有「汗血同源」之說,出汗多易傷心陰、耗心陽,還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而為了適應炎熱的天氣,人體腠理(毛孔)開泄,使陽氣外散;結果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徵狀。因此,立夏養生,養心之外亦要養陽。

夏天養心秘訣 中醫:飲食少辛辣 適當配搭紅色食物紅棗、杞子、紅豆 情緒戒怒戒躁
潘咨遐(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適當配搭紅色食物養心 紅棗、杞子、紅豆

說到養心秘訣,潘咨遐直指關鍵在於「靜養」,「保持情緒穩定平和,戒大喜大悲、戒怒戒躁。可多做偏靜態的活動,如練書法、種花、下棋、閱讀等」。飲食宜以低鹽、低脂、清淡為主,少食辛辣食物,並適量吃番茄、枇杷、香瓜、山楂等蔬果,以及粟米、綠豆、芝麻等粗糧。

此外,中醫認為食物顏色與人體五臟相互對應,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可適當配搭紅色食物來養心,例如:

‧紅棗:補氣、活血、養血

‧杞子:明目、養血、補肝腎

‧紅豆:補心血、養心神

夏天養心秘訣 中醫:飲食少辛辣 適當配搭紅色食物紅棗、杞子、紅豆 情緒戒怒戒躁
中醫認為食物顏色與人體五臟相互對應,青入肝、赤入心、黃入脾、白入肺、黑入腎,建議夏天可適當配搭紅色食物來養心。(健康網圖片)

糖尿、痛風者慎吃

惟要留意,「養心」的紅色食物不等於「護心」。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紅棗和杞子,痛風患者應慎食紅豆,而山楂、杞子與薄血藥相冲,同時服用有增加出血的風險。如有疑問,宜先諮詢醫護意見。

[健康]


相關閲讀:【痛風】急性、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


]]>
多汗症非關肥瘦 主要青春期發病 出門前塗止汗劑原來用錯 //www.afterroberto.com/%e5%a4%9a%e6%b1%97%e7%97%87%e9%9d%9e%e9%97%9c%e8%82%a5%e7%98%a6-%e4%b8%bb%e8%a6%81%e9%9d%92%e6%98%a5%e6%9c%9f%e7%99%bc%e7%97%85-%e5%87%ba%e9%96%80%e5%89%8d%e5%a1%97%e6%ad%a2%e6%b1%97%e5%8a%91/ Tue, 13 Sep 2022 02:37: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321 【明報專訊】排汗是自然生理反應,但當汗量過多,影響日常生活,就可能患上多汗症。究竟多汗症有何徵狀?少汗呢?西醫眼中,汗水少問題不大,未必需要求診;中醫則認為,若運動、進食辛辣食物後,或天氣炎熱時仍汗出很少,並非正常現象。夏天,想止住汗水,各師各法,其中很多人都會用止汗劑,但怎樣用才有效呢?很多人都以為出門前塗上止汗劑,就能止住汗水,原來……


多汗症非關肥瘦 主要青春期發病 出門前塗止汗劑原來用錯

多汗症徵狀

.每星期最少出現1次

.影響日常生活

. 25歲或之前發病

.有家族史

.並非在睡眠時出汗

.出汗地方兩邊對稱,如兩邊腋下、雙手等

符合以上任何2點,持續逾6個月,並排除因疾病或藥物引起,就可診斷為多汗症。「多汗症多數於青春期開始,若25歲以後出現,就要考慮會否是身體其他問題引致」,林嘉雯指多汗症不分男女、體型,「瘦人都會有多汗症,但肥胖會使多汗情况惡化」。

過往有不少多汗症患者向林求醫,其中一人求職面試時明明不緊張,但額頭卻冒出豆大汗珠,影響形象;有學生因手心出汗嚴重,一路考試一路出汗,連試卷也沾濕;還有女患者因擔心與男生牽手時手汗過多尷尬,不敢結識異性,影響社交。


少汗

西醫眼中,汗水少問題不大,未必需要求診;中醫則認為,若運動、進食辛辣食物後,或天氣炎熱時仍汗出很少,並非正常現象,「有可能是身體陽氣不足,蒸化無力。即是指陽氣蒸化津液,發泄於肌膚的功能減弱」。

嚴耀堅指,另一原因是身體血虛,或因汗、吐、瀉、溫熱病邪耗津傷液,因此沒有基礎物質去產生、完成排汗功能。


臭狐

林嘉雯指醫學上很難定義臭狐,診斷時主要靠患者主觀描述、病史等,「病人會告訴我們身上有一股酸臭氣味,在感覺熱、出汗、運動後尤其明顯」。多汗症與臭狐是兩回事,兩者涉及的腺體不同,臭狐氣味是「酸酸臭臭」,而多汗症氣味則是「噏」味。另外,「有臭狐的人不一定大汗,但如果同時有多汗症,會加劇體味問題」。濃味食物如蒜頭、洋葱、咖喱、酒等都會增加體味。她提醒臭狐患者需注意個人衛生,應留意腋下、乳頭、下身等出汗位置,建議洗澡時用具殺菌功能的沐浴露、清潔劑,而且多穿鬆身衣物,定期清理腋下毛髮。


相關文章:中暑 中西醫理解有別 酷熱天氣容易出現疲倦乏力、口乾、煩躁等徵狀 注意飲食宜忌 起居養生


止汗劑 原來一直用錯

暑假來到尾聲,酷熱天氣卻不肯遠離,一出門還是一身汗水,衣服上的汗印,伴隨陣陣異味,尷尬不已。想止住汗水,各師各法,由各種外用止汗產品,至注射肉毒桿菌、微波「叮」死汗腺,甚至手術切除汗腺,各有優劣。


外用產品

止汗劑宜睡前塗 用1周好轉可減量

止汗劑和香體劑

「止汗劑(antiperspirants)用法簡單風險低,而且有一定效用,綜觀多個處理汗水的方法,最多人用。」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止汗劑可用於腋下、背部等多個範圍,通常含鋁鹽或鋯鹽,原理是將這些分子滲入汗管出口,阻塞汗腺排出汗水。濃度愈高,成效愈大,但亦較易刺激皮膚,通常濃度15%至20%已足夠。她提醒,用後皮膚或會變得乾燥,可能會引起過敏,「止汗劑如含香精可能引致敏感,應盡量避開,建議選擇只得鋁鹽或鋯鹽等簡單成分的產品」。

很多人都用錯止汗劑,以為出門前塗上就能止住汗水。林嘉雯教路,睡前使用效果最好,趁皮膚乾爽、較少出汗時使用止汗劑堵塞汗管,日間就能減少出汗。連續使用1星期,當見到成效後可減少使用次數,減低致敏風險,「如果怕刺激,可以早上洗一洗;因為前一晚止汗劑已經滲入汗管,早上洗走皮膚表面的止汗劑,減低過敏風險」。皮膚易敏感、皮膚病患者,以及接受激光脫毛療程後1星期內,都不宜使用止汗劑。

香體劑(deodorants)與止汗劑最大分別,在於不含鋁鹽、鋯鹽等止汗成分,不能抑制汗水分泌;主要靠殺菌、抗菌成分如酒精,減少細菌滋生與減輕體味。


止汗劑型點揀?

噴霧裝

優點:使用方便

缺點:噴灑分量不均勻;或誤吸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影響呼吸道。建議對準腋下,避免誤吸噴霧或噴到眼睛,並應在通風環境下使用

走珠裝

優點:容易控制分量

缺點:容易沾污衣服

膏裝

優點:質地較水潤,適合皮膚乾燥人士

缺點:比起走珠裝不易控制分量

資料來源: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消費者委員會


多汗症非關肥瘦 主要青春期發病 出門前塗止汗劑原來用錯

相關文章:【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止汗濕紙巾

近年熱賣的殺菌止汗濕紙巾,標榜抹一抹瞬間涼浸浸,感覺既降溫又殺菌止汗。浸大國際學院學術統籌主任(健康科學)潘宛芬說,濕紙巾方便攜帶和使用,隨時可抹走汗水,而且不少產品加入酒精成分,加速水分揮發,以達短暫「止汗」效果,亦會加入香精除臭和薄荷令人有冰涼的感覺。但她提醒,酒精、香精或化學合成的薄荷,均可能刺激皮膚,引致乾燥、痕癢、泛紅,甚至敏感,建議不要抹面,只適宜局部使用。


天然止汗產品

不少標榜天然的止汗產品,如止汗水晶、消臭石、止汗粉、香薰等。林嘉雯指出,止汗產品需含鋁鹽和鋯鹽才有效止汗,至於標榜天然如蘇打粉、爽身粉、粟粉等,「止汗功能非常有限,只是吸去皮膚表面上的汗水,讓你覺得沒那麼濕,並非堵塞汗管減少出汗」。一些聲稱可止汗的水晶產品,她亦認為效果有限。


小貼士:脫腋毛減汗味

林嘉雯指出,腋下毛髮面積不小,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汗臭,因此脫毛可以減少汗味,還可以間接減少汗水滯留,「毛髮可將汗水困於腋下,透過脫毛就能讓汗水蒸發得較快」。

]]>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www.afterroberto.com/%e8%85%8e%e7%b5%90%e7%9f%b3-%e8%aa%a4%e4%bb%a5%e7%82%ba%e8%85%b0%e7%97%9b-%e5%a4%8f%e5%a4%a9%e6%82%a3%e8%85%8e%e7%b5%90%e7%9f%b3%e9%ab%98%e5%b3%b0%e6%9c%9f/ Mon, 01 Aug 2022 05:01: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965 【明報專訊】夏天是患腎結石的高峰期,加上疫下生活習慣改變,進一步增加患結石風險。當尿液中代謝物難以稀釋,沉澱在泌尿系統會漸成結石,影響排尿功能。腰痛是腎結石常見症狀,惟不少病人誤以為是腰痠背痛,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可致急性腎衰竭。有醫生提醒,腎結石最關鍵成因是飲水不足,無論是預防或減低復發風險,必須要有足夠水分。尤其是戶外活動或工作,流汗更多,每隔1小時補充500至600毫升運動飲品。即使曾患腎結石的人更要比正常分量多……


腰痛:腎結石常見症狀 少飲水尿液無法稀釋代謝物易結石

近日,不但歐美受熱浪衝擊,華南也進入全年最高溫及潮濕的「三伏天」。走到街上,汗流不止。正常人1天尿量約1500至2000毫升,每天排尿次數約6至8次,每次排尿約250至350毫升。尿液主要成分是水,約佔96%;其餘是鈣質、磷質、鎂質、阿摩尼亞、草酸、蛋白質等代謝物,它們亦是形成腎石結晶體的物質。若飲水不足,尿液無法稀釋代謝物,致其濃度過高,容易沉澱在泌尿系統中,逐漸形成結石。泌尿系統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出現結石,例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而根據不同結晶體物質,可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結石等,當中以草酸鈣結石佔大多數。


相關文章:排尿有問題?尿液顏色異常、氣味濃烈要留神(附5種尿液顏色可能涉及的原因)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設計圖片,peakSTOCK@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夏天腎結石高峰期 士多啤梨高草酸 嗜茶啡小心

為何夏天是腎結石個案的高峰期?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出,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成因:

地理原因

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夏天氣溫高逾30℃,在街上逛一圈已汗流浹背,一般人在炎熱環境下每小時脫水量約275毫升;若再加上飲水不足使排尿減少,就容易引致腎結石。

繁忙生活節奏

很多人到了有口渴感覺,才會主動喝水,其實這時體內可能缺水0.5至1公升,若再加上夏天多汗,進一步加劇缺水問題。

飲食習慣

不少人愛以茶或咖啡代替白開水,而半發酵黑茶(如普洱、鐵觀音)、咖啡等均屬高草酸。水果雖是夏日消暑解渴良品,但備受歡迎的士多啤梨、布冧等亦屬高草酸。當體內草酸濃度提高,就會增加腎結石風險。此外,不少人飲食習慣偏向重口味,食物的鈉含量偏高;當體內鈉質增加,會導致鈣質從尿液中流失,在尿液中更易與草酸結合,誘發腎結石形成。

新冠疫情令大家的日常生活模式改變,亦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張皓琬指出,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不少人選擇進食維他命C補充劑,欲提升身體抵抗力。這類補充劑每粒劑量介乎500至1000毫克,相等於每日建議攝取量5至10倍之多,如果長期攝取過量維他命C,可能會在體內轉化為更多草酸,亦增加腎結石形成的風險。


相關文章:【腎石】少飲水易生腎石?尿液顏色愈深代表什麼?生活中如何保護腎臟健康?


常吃火鍋 尿酸高致結石

「此外,近年發現不少20、30歲患者尿酸水平偏高,引致尿酸結石。原來大家在疫情期間多留家吃火鍋,不少湯底和食材的嘌呤(又名普林,purine)含量較高,例如動物內臟、肉類、肉類熬製的湯底、海產類(尤其是貝殼類)、豆及豆製品、酒精類飲品等。嘌呤被身體消化後,產生尿酸,尿酸水平上升,增加尿酸結石的形成。」張皓琬提醒,腎結石最關鍵成因是飲水不足,無論是預防或減低復發風險,必須要有足夠水分。不同年齡人士身體活動量與代謝率略有不同,飲水量因人而異,可透過飲水方程式計算每人每日飲水量。


飲水方程式

50歲以下:體重(公斤)×35毫升

50至65歲:體重(公斤)×30毫升

65歲以上:體重(公斤)×25毫升

例子:1名30歲人士,體重55公斤,每天飲水量:55×35毫升=1925毫升,然後除以8(每天8杯水),就代表每杯水應有分量。


2小時飲1杯水 白開水為主

張建議大家每2小時飲1杯水,逐啖逐啖慢慢飲。這8杯水可以包括白開水、湯水,或其他飲料如果汁等;但白開水比例要超過1半(最少有4至5杯),其餘飲料應適可而止,以免令身體攝取過多鈉質、糖分等。如果戶外活動或工作,流汗更多,每隔1小時補充500至600毫升運動飲品,既補水,還可補充身體流失的重要礦物質。曾患腎結石的人更要比正常分量多,女性每日喝2公升,男性則喝2.5至3公升。

【腎結石】誤以為腰痛 夏天患腎結石高峰期?嗜咖啡茶小心?少飲水尿液濃度過高易結石
多飲水——腎結石最關鍵成因是飲水不足,無論預防或減低復發風險,必須要有足夠水分。(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個案:結石引發腎積水 肚痛誤當腸胃炎

腎臟位於背後兩側腰窩處,若因結石梗阻尿路,可致腰痛或下背痛,所以腰痛是腎結石常見徵兆之一。不過有時初期症狀因類似其他疾病,導致延誤求診。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早前就接觸過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因為突然肚痛持續2天,先向普通科醫生求診,後經轉介看泌尿外科專科。「超聲波檢查發現,輸尿管有結石,導致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引發兩邊腎臟積水,左邊腎臟有水腫,右邊腎臟亦有少少水腫。如果發展至兩邊同時水腫,可致急性腎衰竭,嚴重可致命。由於結石沉積在輸尿管,所以她沒有一般腎結石常見的腰背痛感覺,反而是腹痛,誤以為是腸胃炎。」

詳細問症下,發現結石出現與她的飲食習慣有關,原來她平時不習慣喝水,每天只喝兩杯咖啡,每天只得兩次小便。

「近年這類年輕病人為數不少,平時飲水不足,自覺小便次數極少不成問題。幸好接受治療後,她很積極改變生活習慣,每天飲足夠水分,以防腎結石復發。」


知多啲:高檸檬酸食物 助減腎石形成

有傳聞指膠原蛋白補充劑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泌尿外科專科醫生張皓琬指出,進食膠原蛋白補充劑後,體內會把所富含的甘氨酸和羥脯氨酸轉化成草酸,暫時未有研究證實膠原蛋白補充劑與腎結石有顯著關連。但要提提大家,腎結石有復發可能,接受過碎石治療後,若依舊少飲水,又不糾正飲食習慣,仍然進食高風險食物,1至2年就可能復發。

她建議患者應避免相關風險食物,如草酸鈣結石患者,應避免高草酸的食物;尿酸結石患者應避免高嘌呤食物等。此外,檸檬酸在尿液中和鈣結合,增加鈣離子濃度,可降低草酸鈣結晶的發生,所以多吃高檸檬酸食物有助減低腎石形成,檸檬水、奇異果是不錯選擇。


文:黎芸迪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www.afterroberto.com/%e7%9d%87%e6%88%90%e5%88%86-%e5%88%86%e8%be%a8%e7%9c%9f%e5%81%87%e9%9b%aa%e7%b3%95-%e5%8f%a3%e6%84%9f%e6%84%88creamy-%e9%a3%bd%e5%92%8c%e8%84%82%e8%82%aa%e6%84%88%e9%ab%98/ Fri, 29 Jul 2022 07:10: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921 【明報專訊】挑選雪糕杯、雪條、雪糕批時,除了選喜歡的口味之外,你還考慮什麼?可有想過,手中的「雪糕」原來不是雪糕?早前網民把內地雪糕品牌「鍾薛高」置於31℃室溫下近1小時,又有人疑似用打火機火攻,雪糕不融不化,引起大眾對雪糕成分及添加劑的關注。想食真雪糕,有專家教路,首選成分表較短,而成分需包含cream、牛奶和雞蛋黃3種製作雪糕的天然成分。有營養師亦提醒,口感愈creamy 的雪糕,飽和脂肪愈高,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增加心臟病風險。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真假雪糕?成分受規管  3成分製成:牛奶、忌廉、糖 傳統加入雞蛋黃

35℃高溫下,大啖一口雪糕,涼透心!雪糕是不少吃貨的夏日寵兒,但有沒有想過,吃下的雪糕三文治、芒果雪條、雪米糍等,並非真雪糕?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健康及食物安全理學課程(食物安全)客席講師吳亦詩指,雪糕主要由3種成分製成:牛奶、忌廉(cream)和糖,製作過程中加入約50%空氣;傳統雪糕製作也常加入雞蛋黃,使口感更豐厚濃郁。雪糕成分受法例規管,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雪糕當中脂肪不得少於5%,糖不得少於10%,脂肪以外的奶類固體不得少於7.5%,否則產品不能以「雪糕」命名。

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便利店或快餐店出售的產品,名稱是:綠豆冰凍甜點、 frozen dessert bar、雲呢拿味冰凍甜點、朱古力新地。因為不符合雪糕定義,這些冰凍或冷藏甜點大都標籤為冰凍甜點(frozen confection)。那麼,它們的主要成分又是什麼呢?

想知道答案,就要學懂查看標籤上的食物成分表,吳亦詩說,該成分排序愈前,代表使用比例愈高;以雪糕為例,優質雪糕永遠是忌廉排首名,甚至標明使用比例。「Cream是雪糕的脂肪主要來源,比例愈高,口感愈順滑」,亦令雪糕口感更「厚身」。其次是牛奶,當中的油脂能帶來絲滑質地,故全脂牛奶製作的雪糕,口感較佳。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AlexRaths@iStockphoto)

相關文章:【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植物油排序愈前愈不健康

惟記者發現,多款雪糕或冰凍甜點成分中有棕櫚油及椰子油,有的則列出含植物油。註冊營養師萬侃指出,某些植物油是不可忽視的健康陷阱,例如棕櫚油、棕櫚核仁油、椰子油等是飽和脂肪的來源。吳亦詩表示,植物油在成分表中排序愈前愈不健康。

另外,不少產品列出多種食物添加劑,常見如乳化劑(emulsifier)「脂肪酸一甘油酯和脂肪酸二甘油酯」(E471)、穩定劑(stabilizer)「瓜耳膠」(E412)、色素「紅木素」(E160b)等,有產品更多達10多種添加劑。吳亦詩指出,食物成分表愈短,「一般代表雪糕成分愈natural」。製作雪糕及冰凍甜點時,每樣添加劑只需加入低於1%分量便足以發揮作用。雖然所用添加劑都受規管,未必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但若產品含多種食物添加劑,如乳化劑及穩定劑,「代表雪糕底打得唔好,至少有一樣貴價食材如忌廉、牛奶或雞蛋黃被取代」。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萬侃(受訪者提供)

含多種添加劑 雪糕「燒不化」

吳解釋,雞蛋黃內的卵磷脂(lecithin)屬天然乳化劑;透過乳化(emulsion)作用,能把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如水和脂肪滴(fat droplet)均勻混合,製成雪糕。而加入穩定劑可減低天然食材使用分量,令水或牛奶更「厚身」,營造creamy口感。加入乳化劑及穩定劑,亦有助在雪糕製作過程中打入更多空氣,令口感更平滑,減慢融化速度及延長保質期,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記者查看近日網上引起熱議的海鹽椰子口味雪糕的成分,發現加入多種穩定劑,如海藻酸鈉(亦稱藻酸鈉,E401)、刺槐豆膠(亦稱角豆膠,E410)、卡拉膠(亦稱鹿角菜膠,E407)等。吳亦詩指,藻酸鈉及鹿角菜膠的特性分別會使雪糕「水分更穩定,在一定溫度下較不易融化」、「質感如蒟蒻般不容易被燒着」。所以,雪糕燒不化,是因為加入多種添加劑, 而此舉或降低天然食材使用分量。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精明食雪糕——不少人愛吃雪糕消暑,但不少產品列出含有多種食物添加劑,想食得較天然,就要學懂查看成分標籤。(TAMAKI NAKAJIMA@iStockphoto)

相關文章:【心臟病】留意胸痛警號?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心律不整成因、徵狀和治療 及早預防併發症


避選加工奶粉、葡萄糖漿

另外,近年愈來愈多品牌推出「素雪糕」,按法例定義,這些不含奶類的產品都屬冰凍甜點,選購時同樣要注意食物成分。萬侃指,若純素冰凍甜點使用杏仁奶、燕麥奶、豆奶,飽和脂肪會較低,「如用椰奶(又稱為椰漿,coconut cream)做的『雪糕』,飽和脂肪相對較高,因為椰奶(每100毫升含18.5克)比全脂奶(每100毫升含2.6克)的飽和脂肪高」。

想食真雪糕,吳亦詩平日會按以下準則選取

首選成分表較短,「成分需包含cream、牛奶和雞蛋黃」3種製作雪糕的天然成分。它們排序愈前,代表使用比例愈高。以雲呢拿口味為例,她一般不會選擇含多於6至7種成分的雪糕;亦會避免選擇含奶粉、葡萄糖漿等經加工成分的產品,以及只接受最多含有1種成分相對天然、用以改善雪糕口感的穩定劑如E407a。

分辨真假雪糕 睇成分需含3天然成分:忌廉、牛奶和雞蛋黃 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吳亦詩(資料圖片)

食物安全:雪糕翻凍「縮水」惹菌

有冇試過,打開雪糕杯發現「好似唔見咗一大嚿」?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健康及食物安全理學課程(食物安全)客席講師吳亦詩解釋,這是雪糕「融化再frozen」的迹象,不宜食用。因雪糕中至少50%是空氣,在運輸過程或未夠凍環境下存放,雪糕開始融化,空氣隨之流走,再次冷藏後便會「唔見咗一大嚿」。而長時間融化的雪糕會滋生大量細菌,即使再次雪藏亦不能殺菌,吃下可引致肚瀉。

「雪糕一般應放置負18℃以下儲存,惟香港很多超市及家中雪櫃都不夠凍。」吳亦詩表示,若發現雪糕開始融化、不夠硬,應盡快食用,吃不完亦勿放回雪櫃儲存,以免滋生細菌。


知多啲:雪糕口感愈creamy 飽和脂肪愈高

從營養角度,應挑雪糕還是冰凍甜點?註冊營養師萬侃表示,雪糕含有較多奶類成分,鈣質含量較高,但因為規例限定了雪糕脂肪不能少於5%,糖不得少於10%,如果使用全脂奶、忌廉製成的雪糕,飽和脂肪含量會較高,「口感愈creamy 的雪糕,飽和脂肪愈高」。

市面一款雲呢拿味雪糕,每100毫升分量的總脂肪為4.7克、糖8.1克;另一款雲呢拿味大豆製冰凍甜點,每100毫升的總脂肪達6.8克、糖13.1克,「每個產品都不同,要留意營養標籤上糖分、總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增加心臟病風險,食物安全中心建議,飽和脂肪的攝入量應少於每日所需總能量的10%(以成人每日攝取1800千卡能量計算,即每日飽和脂肪攝取不超過20克)。她亦提醒,「盡量選糖分不要超標得太勁的產品」, 根據食安中心指引,每100毫升含高於7.5克糖便屬高糖。

雪條雪葩相對低卡

萬侃查看市面10款雪糕及冰凍甜點,每100毫升的熱量由85至187千卡不等,「卡路里可以相差逾倍」!她建議選每100毫升低於150千卡的雪糕或冰凍甜點作為小點,會較健康,因為「卡路里較低,糖分或脂肪都相對較低」。

另外,宜選小杯裝或小分量,避免買家庭裝後「把持不住」不停添食。她又建議選擇果汁雪條、乳酪雪糕、雪葩等,「相對來說總熱量、總脂肪都會較低,不少產品(每100毫升)熱量都約100千卡」;可選擇天然果汁製造的雪條和雪葩,但要注意果汁也含不少糖分,宜仔細參閱營養標籤。


文:植蔚卿、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大汗易招真菌 生薑薯仔止汗 塞毛孔惹皮炎 //www.afterroberto.com/%e5%a4%a7%e6%b1%97%e6%98%93%e6%8b%9b%e7%9c%9f%e8%8f%8c-%e7%94%9f%e8%96%91%e8%96%af%e4%bb%94%e6%ad%a2%e6%b1%97-%e5%a1%9e%e6%af%9b%e5%ad%94%e6%83%b9%e7%9a%ae%e7%82%8e/ Mon, 29 Jun 2020 05:14: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245 【明報專訊】盛夏來了,走在街頭,滿身大汗。車廂內,即使隔着口罩仍嗅到周遭傳來的汗味。

潮流興DIY及天然,網上流傳不同止汗及辟臭偏方,用生薑、椰子油、鼠尾草等不同成分,到底哪一條方止汗除臭效果最好?

大汗易招真菌 生薑薯仔止汗 塞毛孔惹皮炎
治標不治本——臭狐成因與體質及生活習慣有關,亂用偏方不但治標不治本,更可能令皮膚過敏。(設計圖片,Milatas@iStockphoto)

 

大汗易招真菌 生薑薯仔止汗 塞毛孔惹皮炎
註冊中醫潘咨遐(鄧安琪攝)

 

大汗易招真菌 生薑薯仔止汗 塞毛孔惹皮炎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馮偉傑(受訪者提供)

 

大汗易招真菌 生薑薯仔止汗 塞毛孔惹皮炎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受訪者提供)

偏方1:混和蒸餾水、酒精、精油甘油,製成止汗劑 ×不建議

潘:止汗劑如含有酒精或精油成分,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長期使用含酒精止汗劑,會令黑色素積聚,腋下變黑。

馮:酒精及精油帶刺激,劑量稍有偏差,會刺激皮膚,出現過敏反應,「酒精濃度太輕,止汗劑又會無用,濃度太高,又會刺激皮膚,甚至可能會輕微灼傷」。

偏方2:以生薑水冷敷或溫敷肌膚  ×不建議

潘:薑性味偏溫,具發散作用,能快速揮發汗水,有除汗臭的效果。但薑帶刺激,長時間使用,會令皮膚敏感,甚至誘發濕疹,不值得嘗試。

馮:早年接觸不少股癬患者,把生薑磨片後塗抹在患處,以為能殺滅真菌。結果因刺激皮膚,令傷口潰爛,形成刺激性皮膚炎。經治療痊癒後,患處仍見有色素沉積。

偏方3:鼠尾草浸水,再以棉花沾濕,抹在皮膚上 ×不建議 ?證據不足

潘:鼠尾草屬於草藥,並非中藥,可外敷及內服。外敷主要用作治療唇疱疹。但現時未有充分醫學根據顯示,外敷鼠尾草,能達到止汗辟臭的效果。正在服用降糖尿、降血壓藥物的人士宜避免內服鼠尾草,以免藥物相冲;孕婦及餵哺母乳的婦女亦忌用。

陳:外敷草藥時,消毒過程十分重要,因野生草藥表面或含細菌。腋下皮膚容易痕癢,一旦抓破皮膚,外敷草藥液帶有細菌,有可能感染傷口。曾有濕疹患者使用偏方金銀花水塗抹患處,最後因金銀花表面的微生物入侵傷口,造成感染。另一方面,現時未有充分醫學證據顯示鼠尾草能辟汗臭,故不宜嘗試。

偏方4:洗澡後,用椰子油按摩腋下,敷上薯仔薄片,慢慢按摩至薯仔汁自然乾透,形成粉狀。  ×不建議

潘:腋下肌膚柔嫩,如使用過量椰子油,有可能令皮膚毛孔閉塞,出現油脂粒,滋生細菌。

陳:偏方利用薯粉來吸收皮膚表面的水分,保持乾爽,做法就如在身體塗抹爽身粉,兩者效果相似。但注意長期使用這方法,粉狀物有可能堵塞毛孔,令油脂不能排出,滋生細菌,引致毛囊炎、粉瘤等問題。另有偏方提及,洗澡後會令皮膚酸鹼度改變,致細菌有機可乘,因此使用椰子油,恢復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但以上說法欠根據,皮膚表面能自行調節微酸度,毋須刻意塗抹椰子油。

外出備濕毛巾抹汗 避吃濃味食物

以上偏方均行不通,陳俊彥建議,想止汗辟臭,宜從生活細節入手,如外出時帶備濕毛巾,烈日當空下,每隔半小時至45分鐘抹走汗水。另外,大汗的人宜穿吸汗的衣服,有助減少汗水停留在皮膚表面。

潘咨遐建議,如受臭狐困擾,宜先諮詢註冊中醫,查明病因,對症下藥。由於體臭與情緒壓力、濕熱體質有關,不妨放鬆心情,避免吃刺激及濃味食物或飲酒,以免加重體內的濕熱之毒。若汗臭問題嚴重,可剃去腋毛,減少汗水及細菌黏附在腋毛。

 

消除臭狐 止汗抗菌雙管齊下

汗水的酸臭味從何而來?原來與大汗腺有關。陳俊彥表示,大小汗腺各有不同的功能。大汗腺主要分佈在腋下、大腿內側及臀部等位置,會分泌出蛋白質及油脂,當大汗腺分泌物被細菌分解時,形成脂肪酸,傳出阿摩尼亞的臭味;至於分佈全身的小汗腺,負責分泌水分及鹽分,若水分長期侷在皮膚上,就容易滋生細菌。

肝膽濕熱致多汗現體臭

潘咨遐表示,由中醫角度,體臭問題多見於肝膽濕熱體質的人士,除腋下多汗、帶有異味,不少患者也有胸悶納呆、口苦黏膩等徵狀。患者體內濕熱之毒旺盛時,身體更會大量出汗,形成體臭。另外,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容易使五臟功能失常,導致內分泌失調,汗腺分泌紊亂,身體大量排汗,引起體臭等問題。

皮膚變深色有皮屑 感染真菌

針對臭狐,西醫及中醫各有辦法。馮偉傑表示,治療患者時,需先檢查其出現體臭的地方有否存真菌,假若該處有皮屑,顏色變深,有可能已感染真菌。情况輕微者,可處方抗真菌藥膏,但若情况嚴重及感染範圍較大,則需處方口服抗真菌藥物。一般而言,大部分個案經清除真菌後,體臭問題已大幅改善,若病人仍覺體臭味濃烈,醫生便會處方止汗劑。

潘咨遐表示,如患者因肝膽濕熱體質致臭狐問題,中醫多會處方清熱祛濕的藥材,如土茯苓、赤小豆及夏枯草等,同時建議病人改善生活習慣。除了內服中藥,病人也可選擇針灸,通過調理氣血,達至氣血調和,改善臭狐問題。在針灸上,中醫會針刺天樞、內關、太衝等穴位,留針約20至30分鐘。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陳淑安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