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Oct 2020 07:47:4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單車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www.afterroberto.com/%e4%b9%85%e4%bc%91%e9%81%8b%e5%8b%95%e6%87%b6%e4%bc%b8%e5%b1%95-%e7%97%a0%e7%97%9b%e4%ba%8b%e5%b0%8f%e7%82%92%e8%bb%8a%e4%ba%8b%e5%a4%a7/ Thu, 15 Oct 2020 07:16: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682 【明報專訊】受疫情所困不能外遊,城內遠足郊遊活動成為大熱,加上「單車屯馬線」新啟用,不少市民趁假期動起來。

急症科專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提醒,如市民平日少做運動,突然增加運動量,容易因體力不支或身體未能適應引致意外,隨時樂極生悲!即使只是享受家庭樂的單車遊,也不要忘記運動前後做伸展,減低受傷風險。

近日剛開通的新單車徑,吸引很多人前往,惟啟用數天便發生意外,一名女子踏單車落斜時疑失控翻車,頭部重創一度昏迷,其兒子則輕微擦傷。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表示,失平衡跌倒是常見的單車意外,可引致擦傷、撞傷,甚至骨折或關節脫位。因技術不足未能控制下斜坡的速度,以致失控「炒車」的意外屢見不鮮,亦有致命個案。根據運輸署2019年道路交通意外宗數統計,涉及單車的意外數字達1738宗,傷亡人數有1799人,當中8人死亡。

應佩戴保護裝備、頭盔

「疫情關係,市民大多留在家中,有段時間沒有運動。突然做大量運動或是參與體能要求較高的活動,容易導致意外。」蕭提醒,在單車徑踏單車可作為運動和娛樂活動,而不是去比賽,「在不適合競賽的單車徑上,大家不要踩太快,需要顧及路面上其他使用者安全。如果要爬頭,應確保附近有足夠位置」。另外,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和頭盔,可以減輕因意外而造成創傷。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蕭粵中(資料圖片)

 

鎖鞋「脫卡」不及 招「零速跌車」

熱愛運動的註冊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早前已試踩新單車徑。他說,元朗至上水路段經過許多村落路口,標記明示單車徑終止,車手需要下車推車。不過,不少人因穿上鎖鞋扣着腳踏,停車時如未能及時「脫卡」,讓支撐腳着地,有可能導致連人帶車「零速跌車」倒地,造成骨折。他亦留意到許多車手沒有戴頭盔,「普通踩單車時速都可達20公里,如果跌倒時頭部落地,可致腦部創傷,嚴重會死亡」。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吳俊霆(資料圖片)

放假去郊遊、踏單車,想玩得安全又開心?吳俊霆建議,在運動前、運動期間及運動後都做伸展運動,紓緩繃緊和痠軟的肌肉;平日亦要做肌力訓練,保持體能狀態。熱身運動(warm up)可以喚醒肌肉,更快進入狀態,減少受傷;緩和運動(cool down)則可以令肌肉血液加快循環,提升復元力,從而減少肌肉痠痛。大部分伸展運動都會重複做3至5次,每次維持15秒,才能有效伸展繃緊的肌肉。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蘇智鑫攝)

 

急救心得:懷疑脫骱骨折 避免移動傷者

秋高氣爽的10月,是遠足郊遊旺季。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提醒,不論是踏單車或遠足遇到意外,為傷患急救前,應先確保周遭環境安全。以單車意外為例,在車來車往的單車徑做急救,有可能被撞倒,應請他人協助控制交通路面情况,指揮附近的騎車人士。如患者已不省人事,應盡早召喚救護車。一旦懷疑有關節脫位或骨折,受傷肢體有可能變形和嚴重腫脹,此時應避免移動患者的關節。若是輕微損傷,可使用急救用品止血、包紮傷口。先用乾淨敷料在傷口上直接按壓止血,並以清水冲洗傷口再包紮,有需要再到醫療中心作檢查和處理。

秋日遠足 勿輕視中暑危機

雖然已踏入秋天,但太陽仍然猛烈,如果遠足路徑較長或位處高地,沿途暴露於陽光之下,亦會出現熱病有關的徵狀,例如熱痙攣、熱昏厥,甚至中暑。近期亦不時有驟雨和雷暴,出發前要留意天氣預報。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小心中暑 —— 秋高氣爽,但猛烈太陽仍不容輕視,若行山路徑少樹蔭,沿途暴露於陽光之下,容易出現熱病有關的徵狀。(資料圖片)

此外,在地形不平坦的山徑遠足,容易絆倒、擦損,甚至關節脫位。從高處失足墮下更會造成嚴重創傷。本身運動量或練習不足,突然參與體能要求高的運動,容易誘發哮喘心臟病。行山徑難度有高有低,應選擇合適自己的路線,以及預早計劃撤退路線。另外,避免行非指定的行山徑,亦不要獨自行山。

飲食補給:飯粥運動前不宜 麥包麥皮助延長體力

遠足或踩單車「長征」,往往花上半天甚至一整天,準備「糧餉」亦十分重要。註冊營養師李振洋有以下建議:

久休運動懶伸展 痠痛事小炒車事大
李振洋(資料圖片)

 

運動前:蛋白質維持飽足感

碳水化合物可為身體提供能量,複合性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一般纖維含量較高,例如全麥麵包、麥皮(圖)、大麥類,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不會讓血糖急速上升,有助延長體力和飽足感,尤其適合長距離或長時間運動。糖、白飯、白粥則含有單一碳水化合物(simple carbohydrates),容易被身體消化、吸收,升糖指數高,不宜於運動前進食。另外,運動前攝取蛋白質,有助維持飽足感,例如無糖或低糖豆漿、低脂牛奶、低糖乳酪。

 

運動期間:香蕉、番薯 方便補給

運動過程中,身體流失水分和電解質,不少人會選擇電解質飲品。需要注意運動飲料的糖分含量,建議選擇低糖版或粉末冲劑,可自行調節濃度,稀釋2、3倍更佳。如果路徑比較長,可帶備香蕉、番薯、能量棒等方便攜帶的食物,適合途中補給。但要留意能量棒的營養標籤,消委會早前檢視市面38款能量棒及小食棒,九成屬「高糖」(每100克超過15克糖)。

 

運動後:雞蛋、堅果 修補身體組織

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和複合性碳水化合物,有助恢復及修補身體組織,例如雞蛋三文治、無添加花生醬、堅果、低糖乳酪等。不少健身人士在運動後飲「大隻奶粉」增肌,但人體不能吸收過量蛋白質,每餐最多僅能吸收約20克。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1.mp4;

]]>
炒單車濕碎?斷脊椎癱一世 //www.afterroberto.com/%e7%82%92%e5%96%ae%e8%bb%8a%e6%bf%95%e7%a2%8e-%e6%96%b7%e8%84%8a%e6%a4%8e%e7%99%b1%e4%b8%80%e4%b8%96/ Mon, 21 Sep 2020 09:05: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394 【明報專訊】單車是近年非常熱門的運動,老少咸宜。香港運動員如黃金寶、李慧詩在國際賽事的卓越成就,進一步帶動單車熱潮,每年香港單車節吸引數千名單車愛好者參加。

炒單車濕碎?斷脊椎癱一世
單車意外每年2000宗——根據運輸署統計,香港每年單車意外數字約有2000宗,當中鎖骨和手腕骨折最常見,而脊椎骨折可引致終身殘廢。(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oa55、kumikomini@iStockphoto)

不過,根據運輸署統計,香港每年單車意外數字約2000宗。單車速度可以相當高,時速可達50至60公里;單車意外,常見是骨折,當中鎖骨和手腕骨折最常見,而脊椎骨折可引致終身殘廢。

脊椎骨折是嚴重創傷,屬於高能量受傷。大家不要以為脊椎骨折只發生在交通意外或高處墮下,其實不少運動也可以引致脊椎骨折。最近一名青年競速滑冰運動員,於一次海外比賽中,被對手撞到,滑向外牆,背部受創,引致胸椎骨折。幸好只是壓迫性骨折,沒有傷及神經,需要休息3個月及接受物理治療,便可康復。

但不是每個運動員脊椎創傷都是這般幸運。德國「單車女王」禾高(Kristina Vogel),是2012年女子團體競速賽及2016年女子爭先賽奧運金牌得主,於2018年一次單車訓練中發生意外,以時速60公里撞向石屎賽道,脊骨重創,第七節胸椎斷裂,中樞神經受壓,以致胸口以下的身體失去感覺,半身癱瘓。

時速可達60公里 最常傷鎖骨手腕

單車是近年非常熱門的運動,老少咸宜,又不用特別場地,只要有一部單車即可。再者,香港相繼出現出色單車運動員如黃金寶、李慧詩。他們在國際賽事的卓越成就,進一步帶動單車熱潮。近年香港舉辦單車節吸引數千名單車愛好者參加,可見單車深受香港市民熱愛。新冠病毒疫情擴散,亦令踏單車成為市民大眾假日消遣好活動。

不過,大家千萬要注意安全。根據運輸署統計,香港每年單車意外數字約有2000宗,這顯示踏單車亦是高危運動之一。關於單車意外,常見是骨折,當中鎖骨和手腕骨折最常見。因為單車速度可以相當高,在公路飛馳可以達時速50至60公里。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其中脊椎骨折甚至可引致終身殘廢。

脊椎骨折根據受傷位置可分為頸椎、胸椎和腰椎骨折。而依嚴重程度,可分為(見圖1):

炒單車濕碎?斷脊椎癱一世
單車意外每年2000宗——根據運輸署統計,香港每年單車意外數字約有2000宗,當中鎖骨和手腕骨折最常見,而脊椎骨折可引致終身殘廢。(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oa55、kumikomini@iStockphoto)

1. 壓迫性骨折(compression)
較低能量下引致的骨折,侵犯椎體前半部,神經創傷 的機率較小,受傷椎體較穩定

2. 爆裂粉碎性骨折(burst)
高能量墮下所致,整個椎體出現骨折粉碎,碎骨有可能壓迫神經,引致神經痛損傷。脊椎支撐會受影響造成畸形

3. 彎曲伸展型骨折(flexion-distraction)常見於緊急煞車,腰背高速前後移動引致脊椎骨前後完全斷裂,有如罐頭開蓋一樣,神經及內臟都有可能受創,脊椎亦會不穩定

4. 脫骱型骨折(fracture-dislocation)是最嚴重的骨折型,神經必定受損,脊椎不穩定

 

輕傷戴腰封 傷神經變形須開刀

當懷疑脊骨嚴重受傷,切勿移動傷者。假若傷者脊椎骨折,隨便移動,以免構成二次創傷,傷及神經。大家可先檢視傷者是否有呼吸、心跳,以及意識是否清醒。如果清醒,可詢問傷者下肢是否有知覺,以初步了解神經是否受創。旁人應盡快報警求助。

X光可以對骨折作初部診斷,而脊椎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可以更詳細檢測骨折的地方,分辨出哪類型的脊椎骨折及判斷脊骨的穩定度。當懷疑神經線受壓,病人便需要照磁力共振確定受壓嚴重程度。

3大因素決定治療方式:
1)脊椎的變形程度;2)脊椎的穩定度;3)神經受損程度

3大治療方針:
1)穩固受損脊椎;2)為受傷的神經減壓;3)矯正脊椎變形

 

檢查神經 螺絲固定脊椎

炒單車濕碎?斷脊椎癱一世
螺絲固定——爆裂粉碎性骨折或彎曲伸展型骨折患者,因全個椎體受損,穩定度受影響,通常需要動手術,以螺絲固定脊椎。(作者提供)

醫生會根據以上3大因素以及3大治療方針處理脊椎受傷的患者。例如壓迫性骨折通常椎體前半骨折,神經創傷機率微,脊椎穩定度一般不受影響,畸形輕微。大多數傷者可作保守治療,佩戴腰封或護甲,及以物理治療止痛,較少機率需要開刀。如是爆裂粉碎性骨折、彎曲伸展型骨折或脫骱型骨折,因為全個椎體受損,穩定度會受影響,神經創傷及變形會較嚴重,通常需要動手術。如果神經沒有受壓,一般只需以螺絲固定脊椎。假若神經被碎骨擠壓,便需要切骨把神經鬆解,再以螺絲固定骨折部分。

手術後,骨折癒合一般也十分理想,但神經復元程度就需要視乎骨折位置、創傷嚴重程度、治療時間及個人復元能力。就如禾高的胸椎嚴重骨折,神經嚴重受創;即使經過多次手術,下半身依然失去知覺。

文:嚴永藝(骨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運動消閒】踩出香港:鍛煉全身肌力 踩得更輕鬆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81%8b%e5%8b%95%e6%b6%88%e9%96%92%e3%80%91%e8%b8%a9%e5%87%ba%e9%a6%99%e6%b8%af%ef%bc%9a%e9%8d%9b%e7%85%89%e5%85%a8%e8%ba%ab%e8%82%8c%e5%8a%9b-%e8%b8%a9%e5%be%97%e6%9b%b4%e8%bc%95%e9%ac%86/ Tue, 12 Dec 2017 04:04: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1245 【明報專訊】不少人以為踩單車全靠腳力,梁志賢說只對了一半,除了要加強大腿的股四頭肌及小腿肌力,手臂及腹部亦同樣重要,「踩單車不能單靠臀部支撐身體,尤其是長時間行駛,否則臀部會很快感到痛楚,必須借助手臂及腹部分擔;而且上半身夠穩定,亦可減少身體擺動。身體少擺動的好處是可慳力兼提升踩踏效率」。以下動作只要每星期練習一次,已可有效提升肌力。

■上臂

做法:站直身體,用垂下的右手握實一支盛載500毫升液體的水樽,然後伸直向前提起至齊肩,維持30秒後右手回到垂下位置,再換左手重複相同動作,左右手各做10次。加強版的動作可將前臂提起成90度,然後將手臂打橫舉起至齊肩,維持30秒後放下,同樣左右手各做10次。

作用:支撐身體重量、減輕臀部負擔。

■腹部

做法:平躺地上,以雙手前臂及手肘支撐,將上半身抬高。穩定身體及鎖緊腹部後,將雙腿凌空抬起並保持伸直,維持30秒後放下,重複做10次。加強版的動作與入門版相若,但上半身只需稍為抬高,雙手前臂及手肘也不要用力支撐地面。注意頸部要放鬆,因頸部發力容易拉傷肌肉。

作用:提升上半身穩定性及減輕臀部負擔。

■股四頭肌

做法:站直身體,先用右腳向前跨出一步,再將身體向下壓成弓步,直至大腿與小腿成90度角,然後換左腳跨前向下壓,重複相同動作;向前跨步30秒後可轉身往回走,連續走10次即可。

作用:提升踩踏及抽起腳踏的肌力。

■小腿及腳踝

做法:站直身體,雙手輕扶欄杆,提高雙腳腳踭,只用腳尖支撐身體,維持動作30秒後,腳踭慢慢垂下至離地約1厘米停止,之後再次提高腳踭。重複動作10次即可。

作用:強化小腿及腳踝肌力,減少拉傷及足底筋膜炎風險。

示範:前香港單車代表隊員及單車教練梁志賢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12/HET20171205_01.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2/c32ad172f85c387271322be6d59bf35e.jpg;

]]>
【運動消閒】備戰單車節專家﹕倘空氣差要鼻吸口呼 //www.afterroberto.com/%e5%82%99%e6%88%b0%e5%96%ae%e8%bb%8a%e7%af%80%e5%b0%88%e5%ae%b6%ef%b9%95%e5%80%98%e7%a9%ba%e6%b0%a3%e5%b7%ae%e8%a6%81%e9%bc%bb%e5%90%b8%e5%8f%a3%e5%91%bc/ Thu, 07 Sep 2017 03:11: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9486 【明報專訊】由旅遊發展局主辦的第三屆香港單車節將於下月8日舉行,設有30及50公里賽,挑戰參賽者耐力。單車體適能教練建議選手到在沙田體育學院至大埔廣福邨之間的單車徑備戰;物理治療師指出,新手膝蓋外側及肩頸易有痛症 ,建議多做熱身。

建議體院至廣福單車徑練習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單車體適能教練溫振豪表示,新舊選手都可到沙田體育學院與大埔廣福邨之間單車徑練習,因單車徑以平路為主,亦有路牌指引,較為安全。他指出,該路段約11公里,建議選手根據大會建議時速,沿單車徑來回訓練。

溫振豪表示,參加者可於健身室加強訓練,透過增加啞鈴負重鍛煉肌肉的負重能力和耐力。他又提醒參加者,練習時應用口鼻一起呼吸,盡量吸入最多的氧氣;若空氣質素差,就要轉為鼻吸口呼。

建議新手多做熱身

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表示,不少新手因為練習或賽前熱身不足,例如只集中大腿及小腿部位,忽略膝蓋外側伸展,長時間運動會導致膝蓋外側的筋膜組織繃緊,產生疼痛。他又指出,部分新手容易緊張,手握單車把手時前臂肌肉收縮,令肩頸出現痛症,因此要多做熱身運動,讓肌肉適應訓練狀態。

周錦浩提醒業餘選手要注意肌肉痛症問題,若膝蓋外側疼痛,難以在單車節前改善痛楚,便需要在訓練及比賽時使用護膝及肌效貼展緩痛症。

另外,溫振豪為參賽者制訂備戰攻略,建議參加者利用賽前的一個月每周按照課程訓練,每次不少於一個半小時。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20170907gg007.jpg;//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735d5e33d8863fe0291354491f45b740.jpg;

]]>
【運動消閒】單車對決 戶外踩車燒脂快 //www.afterroberto.com/%e5%96%ae%e8%bb%8a%e5%b0%8d%e6%b1%ba-%e6%88%b6%e5%a4%96%e8%b8%a9%e8%bb%8a%e7%87%92%e8%84%82%e5%bf%ab/ Mon, 22 Aug 2016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4c45e6dc5e4e5fdfe2d500ff6f78930d 【明報專訊】無論踩健身單車還是戶外踩單車,都是強身瘦身的熱門運動。

健身中心的單車班,隨節拍時快時慢,阻力時大時小,踩到識飛;真實上路,踩車節奏快慢可自行調節,以為較輕鬆,事實卻是表現大減、腰痛連連?

同一速度,戶外踩單車和健身單車,消脂效果是否一樣?健身單車不會「炒車」失平衡,是否較為安全?兩種單車如何分高下?請來香港單車隊前成員、物理治療師聯手拆解!

「戶外踩單車、踩健身單車,其實難以評價高下,很視乎個人需要。健身單車,不受天氣影響,更可邊煲劇邊踩車,有助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再者,健身單車有一定減肥、訓練下肢的效果,若難以每天跑步、游水,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說。乍聽之下,健身單車好處頗多,可否完全取代單車?

安全度?健身單車勝!

原來訓練不足、肌力較弱或過量運動,無論戶外踩單車或踩健身單車,同樣可致膝關節、大腿股四頭肌、膕繩肌等勞損受傷。不過梁澤祺認為還是健身單車安全度較高,「健身單車緊鎖在原地,對平衡力的要求較低,很少出現失平衡、跌倒的意外」。

小心「甩腳」撞傷骨

雖然很少跌倒,但健身單車,仍需注意「甩腳」風險。「健身單車,不少仍使用舊式的『兜踏』,僅用索帶包緊腳掌前端,有時多踩兩下,索帶會自動鬆脫,又或一邊踩車,一邊聽快歌,情緒高漲愈踩愈快,更易導致『甩腳』。甩腳後,車輪和腳踏仍在快速轉動,如雙腳不及時縮開,隨時把皮膚扯下,甚或打斷腳骨。」香港單車隊前成員李伯榮(右圖)再三提醒,使用健身單車,首要找出煞車掣,一旦甩腳立即按下,停止腳踏轉動。戶外踩單車時,不少人加裝鎖踏(俗稱Lock踏),透過扣鎖,令鞋底、腳踏緊密接連,力度可傳遞得更好,以及大幅減低甩腳風險。

燒脂效果?戶外踩單車勝!

「同樣的心跳率、同樣的時間,戶外踩單車燒脂的效果較佳。」身兼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的李伯榮說。

日曬風阻路面摩擦耗體力

他解釋﹕「健身單車於室內或開動空調下進行,流汗相對較少。戶外踩單車,涉及風阻、溫度等因素,例如風阻較大,便需動用更多肌力,才能令單車穩步前進;陽光下流汗較多,也會加速新陳代謝。戶外踩單車,也涉及車輪與路面的摩擦,以常見的柏油路為例,雖然有助輪胎抓緊地面,沒那麼容易滑車,卻會構成較大的阻力,需動用更多的體能。」

肌肉訓練?戶外踩單車勝!

對比健身單車,戶外踩單車涉及的肌肉較多。「健身單車,緊鎖在原地,基本上只活動到下肢,即使提升了單車機的阻力,動作仍然維持不變,對於腰背的運用,遠遠不及戶外踩單車。」梁澤祺說道。

上斜落斜動用全身肌肉

他補充:「在路面上落斜,需大量使用腰背肌肉平衡;轉彎時則需使用更多腹內外斜肌;操控方向盤、調節方向時也增加肩膊、二頭肌、三頭肌的參與。戶外踩單車涉及更多肌肉,算是全身運動。」

反應訓練?戶外踩單車勝!

健身單車踩得好順好快,絕不代表在戶外踩單車時運動表現一樣良好!「關鍵在於,路面突發情况太多,突然衝出的路人、凹凸的路面、紅綠燈轉燈。」李伯榮說。

兼顧速度、時間、路况

他舉例說:「港隊訓練時期,我們在西貢、大嶼山練習,曾有隊友反應不及,被衝出來的牛群撞倒!如何在眾多因素下,同時兼顧速度、時間、反應,這是健身單車絕對無法鍛煉出來的。」

上身肌肉太弱 踩街恐受傷

踩慣健身單車,若想真正踩上路面,如何準備?「的而且確,戶外踩單車,較有效訓練上身肌肉。但若上身肌肉太弱,隨時鍛煉未成反受傷,踩上路面前,可透過捲腹、平板支撐等,練好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等,減少腰背痛風險。其次,則是規劃路線,在家踩開1小時健身單車,便應選擇時間相若的路線,以免負荷過重。然而,一星期踩足7天單車,無論室內、戶外,不停重複相近動作,容易勞損特定肌群,最好的方法,還是跑步、游水、球類、重量訓練,輪流進行,訓練效果更多元,也避免同一肌群的勞損。」梁澤祺教路。

文:陳雅君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823/leisure/_23VU007_.jpg梁澤祺(資料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823/leisure/_23VU002_X.jpg李伯榮提醒,使用健身單車小心「甩腳」 。(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無論踩健身單車還是戶外踩單車,都是強身瘦身的熱門運動。

健身中心的單車班,隨節拍時快時慢,阻力時大時小,踩到識飛;真實上路,踩車節奏快慢可自行調節,以為較輕鬆,事實卻是表現大減、腰痛連連?

同一速度,戶外踩單車和健身單車,消脂效果是否一樣?健身單車不會「炒車」失平衡,是否較為安全?兩種單車如何分高下?請來香港單車隊前成員、物理治療師聯手拆解!

「戶外踩單車、踩健身單車,其實難以評價高下,很視乎個人需要。健身單車,不受天氣影響,更可邊煲劇邊踩車,有助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再者,健身單車有一定減肥、訓練下肢的效果,若難以每天跑步、游水,確實是不錯的選擇。」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說。乍聽之下,健身單車好處頗多,可否完全取代單車?

安全度?健身單車勝!

原來訓練不足、肌力較弱或過量運動,無論戶外踩單車或踩健身單車,同樣可致膝關節、大腿股四頭肌、膕繩肌等勞損受傷。不過梁澤祺認為還是健身單車安全度較高,「健身單車緊鎖在原地,對平衡力的要求較低,很少出現失平衡、跌倒的意外」。

小心「甩腳」撞傷骨

雖然很少跌倒,但健身單車,仍需注意「甩腳」風險。「健身單車,不少仍使用舊式的『兜踏』,僅用索帶包緊腳掌前端,有時多踩兩下,索帶會自動鬆脫,又或一邊踩車,一邊聽快歌,情緒高漲愈踩愈快,更易導致『甩腳』。甩腳後,車輪和腳踏仍在快速轉動,如雙腳不及時縮開,隨時把皮膚扯下,甚或打斷腳骨。」香港單車隊前成員李伯榮(右圖)再三提醒,使用健身單車,首要找出煞車掣,一旦甩腳立即按下,停止腳踏轉動。戶外踩單車時,不少人加裝鎖踏(俗稱Lock踏),透過扣鎖,令鞋底、腳踏緊密接連,力度可傳遞得更好,以及大幅減低甩腳風險。

燒脂效果?戶外踩單車勝!

「同樣的心跳率、同樣的時間,戶外踩單車燒脂的效果較佳。」身兼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高級私人體適能教練的李伯榮說。

日曬風阻路面摩擦耗體力

他解釋﹕「健身單車於室內或開動空調下進行,流汗相對較少。戶外踩單車,涉及風阻、溫度等因素,例如風阻較大,便需動用更多肌力,才能令單車穩步前進;陽光下流汗較多,也會加速新陳代謝。戶外踩單車,也涉及車輪與路面的摩擦,以常見的柏油路為例,雖然有助輪胎抓緊地面,沒那麼容易滑車,卻會構成較大的阻力,需動用更多的體能。」

肌肉訓練?戶外踩單車勝!

對比健身單車,戶外踩單車涉及的肌肉較多。「健身單車,緊鎖在原地,基本上只活動到下肢,即使提升了單車機的阻力,動作仍然維持不變,對於腰背的運用,遠遠不及戶外踩單車。」梁澤祺說道。

上斜落斜動用全身肌肉

他補充:「在路面上落斜,需大量使用腰背肌肉平衡;轉彎時則需使用更多腹內外斜肌;操控方向盤、調節方向時也增加肩膊、二頭肌、三頭肌的參與。戶外踩單車涉及更多肌肉,算是全身運動。」

反應訓練?戶外踩單車勝!

健身單車踩得好順好快,絕不代表在戶外踩單車時運動表現一樣良好!「關鍵在於,路面突發情况太多,突然衝出的路人、凹凸的路面、紅綠燈轉燈。」李伯榮說。

兼顧速度、時間、路况

他舉例說:「港隊訓練時期,我們在西貢、大嶼山練習,曾有隊友反應不及,被衝出來的牛群撞倒!如何在眾多因素下,同時兼顧速度、時間、反應,這是健身單車絕對無法鍛煉出來的。」

上身肌肉太弱 踩街恐受傷

踩慣健身單車,若想真正踩上路面,如何準備?「的而且確,戶外踩單車,較有效訓練上身肌肉。但若上身肌肉太弱,隨時鍛煉未成反受傷,踩上路面前,可透過捲腹、平板支撐等,練好腹橫肌、腹內外斜肌等,減少腰背痛風險。其次,則是規劃路線,在家踩開1小時健身單車,便應選擇時間相若的路線,以免負荷過重。然而,一星期踩足7天單車,無論室內、戶外,不停重複相近動作,容易勞損特定肌群,最好的方法,還是跑步、游水、球類、重量訓練,輪流進行,訓練效果更多元,也避免同一肌群的勞損。」梁澤祺教路。

文:陳雅君

圖:黃志東、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90.jpg李伯榮提醒,使用健身單車小心「甩腳」 。(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823/leisure/_23VU007_.jpg梁澤祺(資料圖片);

]]>
【運動消閒】專業工具:滾筒訓練台 戶外車室內踩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81%8b%e5%8b%95%e6%b6%88%e9%96%92%e3%80%91%e5%b0%88%e6%a5%ad%e5%b7%a5%e5%85%b7%ef%bc%9a%e6%bb%be%e7%ad%92%e8%a8%93%e7%b7%b4%e5%8f%b0-%e6%88%b6%e5%a4%96%e8%bb%8a%e5%ae%a4%e5%85%a7%e8%b8%a9/ Mon, 22 Aug 2016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d02f7e1cadcab670bf5f3c6345185399 【明報專訊】除了健身單車,還有一種滾筒式訓練台,將整架單車放上訓練台,便可在室內使用。「職業單車手頗常使用,一來是訓練時,可直接用回出賽的單車,有助熟悉感覺;二來是賽場空間有限,訓練台很小型,只要挑一個小角落,便可用來熱身、事後鬆筋。」至於一般市民,會否建議使用?「滾筒式訓練台,頗為考驗平衡力,一不小心容易失足,建議有一定技巧才使用。其次練習初期,建議靠牆進行,方便失平衡時借力。」李伯榮說道。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823/leisure/_23vu205.jpg(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除了健身單車,還有一種滾筒式訓練台,將整架單車放上訓練台,便可在室內使用。「職業單車手頗常使用,一來是訓練時,可直接用回出賽的單車,有助熟悉感覺;二來是賽場空間有限,訓練台很小型,只要挑一個小角落,便可用來熱身、事後鬆筋。」至於一般市民,會否建議使用?「滾筒式訓練台,頗為考驗平衡力,一不小心容易失足,建議有一定技巧才使用。其次練習初期,建議靠牆進行,方便失平衡時借力。」李伯榮說道。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0823/leisure/_23vu205.jpg(明報製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