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21 Nov 2024 07:19:4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反式脂肪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e7%89%9b%e6%b2%b9-%e4%ba%ba%e9%80%a0%e7%89%9b%e6%b2%b9-%e5%a1%97%e6%8a%b9%e9%86%ac%e6%88%90%e5%88%86%e7%87%9f%e9%a4%8a-%e7%89%9b%e6%b2%b9%e7%9a%84%e8%aa%a4%e8%a7%a3/ Thu, 21 Nov 2024 07:19: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426

【明報專訊】早前有顧客在連鎖快餐店發現,平時跟餐的新西蘭牛油(butter)轉換為另一款slightly salted spreadable(有鹽塗抹醬),質疑是假牛油,擔心會影響健康。人造牛油(margarine)、塗抹醬(spreadable)、純素牛油(vegan butter),無論包裝、顏色,甚至是香氣和味道,都很貼近天然牛油(butter)。這些牛油和仿牛油產品有什麼分別?從營養角度,哪一種較可取?(編按:人造牛油/植物牛油是素食者的選擇?天然牛油含高飽和脂肪,人造牛油則含反式脂肪,應如何取捨?關於牛油,以下4個誤解你要知。)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設計圖片,Arx0nt、kazmulk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牛油源自乳製品 人造牛油經氫化產生反式脂肪
塗抹醬不經氫化 軟身易塗抹

無論是塗抹麵包或烘焙糕點,不時使用天然牛油和人造牛油。相較之下,是次「牛油之亂」的主角塗抹醬,大家或者相對陌生。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食品及健康科學學系系主任陳舜宏指,天然牛油源自乳製品,透過高速攪拌將脂肪從液體分離,再凝固而成。人造牛油則主要來自植物,經氫化過程將液態植物油轉為固態,但過程中會產生損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因而衍生塗抹醬。塗抹醬一般是將植物油或乳製品(如牛油、奶粉)與乳化劑、穩定劑混合,形成固態,不經氫化過程;「塗抹醬放入雪櫃,不會如牛油般堅硬,偏軟身,容易塗上麵包,故稱spreadable(可塗抹的)。」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不同地方對牛油產品成分有不同規範,一般以產品總脂肪含量及奶脂含量區分。(Veni vidi…shoot@iStockphoto)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陳舜宏(受訪者提供)

塗抹醬脂肪較少 加添奧米加3

除了製法差異,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指,不同地方對牛油產品成分有不同規範,一般以產品總脂肪含量及奶脂含量區分。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設立的食品法典委員會,有以下標準:

牛油:含奶脂不少於80%

人造牛油:總脂肪含量不少於80%,其中奶脂不多於3%

脂肪塗抹醬(fat spreads):總脂肪含量介乎10%至80%,其中奶脂少於3%

混合脂肪塗抹醬(blended fat spreads):植物油混合牛油而成,總脂肪含量介乎10%至80%,奶脂多於3%

有人質疑是次連鎖快餐店的塗抹醬不是牛油,擔心影響健康,梁曦允指,「spreadable脂肪比例相對較低,又額外添加奧米加3,其實應該較天然牛油健康」。不過其主要脂肪並非來自牛奶,或欠缺天然牛油的香氣與味道。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梁曦允(受訪者提供)

對牛油的4個誤解

人造牛油又稱為植物牛油,是素食者的選擇?天然牛油含高飽和脂肪,人造牛油則含反式脂肪,應如何取捨?關於牛油,總是有很多誤解。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人造牛油雖以植物油製成,但可能加入脫脂奶粉、乳固體,不等於純素牛油。(fcafotodigital@iStockphoto)

Q&A:植物牛油未必純素 或含脫脂奶粉
Q:人造牛油等於純素牛油?

A:人造牛油主要以植物油製成,如棕櫚油、橄欖油、葵花籽油等,故又稱為植物牛油。不過梁曦允指,「植物牛油」這名字其實帶有誤導。「以植物牛油為名,令很多人以為當中沒有牛奶成分,對素食者或牛奶過敏人士相對安全,其實不一定。」她曾細看部分「植物牛油」成分表,發現有些會加入脫脂奶粉、乳固體(milk solids)等,不屬純素產品。純素牛油應以不同植物油混合而成,不含任何動物脂肪,用家應小心選擇。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牛油和仿牛油產品有什麼分別?哪一種的營養價值較可取?(pexels)

天然牛油也有反式脂肪
Q:反式脂肪只存在於人造牛油?

A:人造牛油因為反式脂肪而為人垢病。陳舜宏解釋,植物油氫化過程,會改變脂肪酸的化學結構,順式不飽和脂肪酸的雙鍵會有部分變為飽和脂肪酸,部分則轉為反式不飽和脂肪酸,「當植物油完全氫化,理論上不會有反式脂肪,只在部分氫化時才有可能出現反式脂肪」。但氫化程度是隨機,「因為分子變化很小,生產商只見液態油變為固態,量產過程中未必留意到有幾粒分子未完全氫化,導致反式脂肪的出現」。另外,據消委會資料顯示,完全氫化植物油的成品很硬,不易塗抹,市面上因而較少見到完全氫化植物油的產品。

不過,梁曦允補充,天然牛油都有反式脂肪。細菌會在反芻動物腸道內將不飽和脂肪轉化,產生天然反式脂肪。消委會在2022年測試市面上牛油、塗抹醬、人造牛油等樣本,發現天然牛油的反式脂肪含量為每100克含2.28至5.0克,較其他組別高。以市面上一款有鹽牛油為例,每100克含5克反式脂肪,而另一款橄欖植物牛油的反式脂肪,每100克僅有0.5克,明顯較低。

有見於反式脂肪的壞處,近年世界各地減少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港府亦在去年落實禁止進口和銷售任何含部分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PHOs)食物和油脂,減少從食物中攝取到的反式脂肪。

橄欖油、葵花籽油製品較佳
Q:與仿牛油產品比較,天然牛油較可取?

A:牛油和仿牛油產品邪惡,原因離不開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梁曦允指,「飽和脂肪會提升體內壞膽固醇水平;而攝入過量反式脂肪,不止增壞膽固醇,還一併降低好膽固醇」。但她補充,近年以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仿牛油產品,基本上反式脂肪都很低,「當然有一些產品混入較高奶脂比例,內裏反式脂肪就會與天然牛油差不多」。因此選購時,「不止留意反式脂肪比例,更要留意總脂肪、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因兩者含量遠高於反式脂肪」,對健康影響較深遠。

比較天然牛油、人造牛油與塗抹醬,站於熱量或脂肪控制角度,梁曦允認為塗抹醬相對可取,「塗抹醬脂肪比例少於80%,而且當混合了較高比例植物來源脂肪,其脂肪量、熱量都會較低」。選擇塗抹醬及人造牛油時,建議挑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產品,「通常產品包裝會標榜添加奧米加3,或在營養標籤特別標示」;另外,可留意產品選用哪些植物油,橄欖、葵花籽、芥花籽、菜籽等植物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屬好油脂。「對比椰子油或棕櫚油,飽和脂肪與牛油差不多,如產品大多數使用這些植物油,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與天然牛油分別不大」。

拆解牛油、人造牛油、塗抹醬成分營養有分別 關於對牛油的4個誤解
(MarianVejcik@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知多啲:橄欖油 堅果醬 搽麵包更有營

「無論是牛油或仿牛油產品,都是脂肪類食物,屬食物金字塔頂層,應控制攝取量,不宜多吃。」註冊營養師梁曦允提醒,根據食物安全中心建議,以每日攝取2000千卡熱量的成人為例,每日總脂肪攝取上限為60克,飽和脂肪為20克,而反式脂肪少於2.2克,「一般建議每個正餐攝取2茶匙脂肪(約10克),不會限制脂肪來自橄欖油、牛油或堅果等」。

塗抹麵包想更健康,可選橄欖油和意大利醋,「有些尺寸偏小的牛油果,一日吃半個已等於2茶匙脂肪,可以將牛油果壓成醬塗抹麵包,或配上雞蛋、煙三文魚等」。腰果醬、開心果醬、花生醬等堅果醬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都是有營選擇。


相關閲讀:椰子油衰過豬油牛油 九成屬飽和脂肪 愈食愈肥

牛油煙點低易出煙變色  塗抹醬未必適合加熱

牛油常用作烘焙或烹調,增添香氣和風味。換上人造牛油或塗抹醬,又可否加熱呢?THEi食品及健康科學學系系主任陳舜宏指,「塗抹醬成分各有不同,不一定適合高溫加熱,故不宜用來煮食;而人造牛油狀態較穩定,煮食沒問題,惟其香氣是後期加入,較易揮發」,色香味未及天然牛油。

他提醒,牛油煙點較低,約150℃至175℃,當加熱至100℃,水分蒸發後,就會開始分解,容易出煙和變色,他建議如煎牛扒時想加添牛油香,宜最後才加,並縮短加熱時間。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www.afterroberto.com/%e9%a3%9f%e7%94%a8%e6%b2%b93%e7%a8%ae%e8%84%82%e8%82%aa%e9%85%b8%e6%af%94%e4%be%8b%e6%9c%89%e5%88%a5-%e6%a4%b0%e5%ad%90%e6%b2%b9-%e6%a9%84%e6%ac%96%e6%b2%b9-%e4%ba%9e%e9%ba%bb%e7%b1%bd%e6%b2%b9/ Fri, 26 Apr 2024 04:23: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18

【明報專訊】食用油是人體主要脂肪來源,而油(脂肪)是重要營養素之一,跟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並列三大營養素。雖然建議攝取量應盡量低,但是不可不吃,並要注意正確選油,不同烹調方法選擇不同種類的油,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食用油中包含飽和脂肪酸(植物脂肪中有椰子油及棕櫚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及花生油等),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魚油及亞麻籽油富含Omega-3脂肪酸)3種。不同食用油中,3種脂肪酸比例各有不同,適合的烹調方式亦自然不同。(編按:哪種適合高溫烹調、涼拌?哪些有助降壞膽固醇?哪些過量攝取會增加壞膽固醇,甚或會增三高、心臟病及中風等風險呢?反式脂肪對身體有何影響?)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正確選油–食油含有不同成分的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各有不同特性,對健康的影響亦有分別。(設計圖片,Okea、GEMINI PRO STUDIO@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食用油含3種脂肪酸比例各不同
飽和脂肪酸:適合煎炸烘焙 攝過量增壞膽固醇

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呈白色固體狀,主要來源是動物脂肪,如肉類脂肪、蛋黃、牛油、全脂奶等,植物脂肪中椰子油及棕櫚油亦主要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飽和脂肪酸熔點(由固體變成液體的溫度)高,結構較穩定,所以比其他脂肪酸更適合作煎炸烘焙等高溫烹調方式。不過飽和脂肪酸攝取不宜過量,因為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進一步提高血管硬化、心臟病及中風等風險。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植物脂肪中的椰子油和棕櫚油主要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過量攝取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Magone@iStockphoto)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助降壞膽固醇 初榨橄欖油高溫易變質

不飽和脂肪酸在室溫下會呈液體狀態,主要來源是植物油。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油脂例如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及堅果油,有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是屬於應用最廣泛的家居用油。健康飲食中強調每天要有好油脂,正正是這類對健康有助益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當中初榨或冷壓橄欖油成分較不穩定,屬較為淺色及輕身的油,高溫下容易變質,煙點(由熔點至沸點中油品冒煙的溫度)低於200℃,所以不建議煎炸。而成分較穩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化學精煉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等,煙點高於200℃,可以用於煎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宜涼拌 攝過量增患三高風險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較多人認識的是屬Omega-6脂肪酸的亞麻油酸(LA)及屬Omega-3 脂肪酸的α-亞麻油酸(ALA),都是身體必需脂肪酸。因為身體無法自行製造,需從食物中吸收。魚油及亞麻籽油均富含Omega-3脂肪酸,能調節血脂組成比例,有助調整血壓、抗氧化、降低壞膽固醇、製造腦部神經細胞物質等。食用油如粟米油、大豆油等富含Omega-6脂肪酸,雖然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飽和脂肪酸有益,不過亦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因為過量Omega-6脂肪酸容易觸發身體異常免疫反應,造成慢性發炎,有可能增加患上三高或肥胖等慢性病及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

不飽和脂肪酸不耐熱,發煙點低,適合燉煮涼拌,不適合高溫料理,否則油品容易變質,變成更危險的反式脂肪,對健康有害。

總括來說,大部分油品都會在200℃或以上開始發煙及變質,所以即使煎炸時油溫也不要超過200℃,同時不建議將食油反覆煎炸使用,因為會增加變質風險,應每次煎炸時更換新的油。一般家庭常見的油炸溫度為160℃至180℃,不超越常見食用油的煙點,只要不是長時間用油煎炸並反覆使用同一鑊油,問題不大。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大部分油品在200℃以上會變質,所以烹調時油溫不應超過200℃。(kazoka30@iStockphoto)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少吃為妙:「垃圾增清道夫減」 反式脂肪「傷心」

反式脂肪產生自植物油的氫化過程,屬不飽和脂肪酸。食品製造商把植物油由液體轉為半固體,以此來延長食品保質期及增加口感。市面上以反式脂肪為主的食物,主要是以氫化植物油為材料,或用氫化植物油來烹調的煎炸及烘焙食品,例如椰絲奶油包、炸薯條、酥皮糕點、蛋撻及雞批等。另外牛和羊的奶、脂肪及其製品,如牛油,均含有小量天然反式脂肪。

食用油3種脂肪酸比例有別  椰子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烹煮錯誤惹三高壞固醇? 
反式脂肪常見於煎炸及烘焙食物中,少吃為妙。(popovaphoto@iStockphoto)

煎炸烘焙食物宜少吃

攝取反式脂肪,會增加體內壞膽固醇,同時減少好膽固醇;此舉猶如增加垃圾卻減少清道夫,結果就是大幅增加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無論任何脂肪,熱量都比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為高。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取脂肪的熱量不應超過總熱量30%,而飽和脂肪更應低至10%以下,以每日熱量2000千卡為例,飽和脂肪應少於22克;至於反式脂肪的每日攝取量,應少於每日所需熱量1%,即少於2.2克。


相關閲讀:【反式脂肪酸】研究:酥皮湯、蛋撻、響鈴卷等6食物超標 食安中心籲攝入過多增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

看成分表避氫化植物油

所以,日常飲食要盡量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食物成分表中列出:氫化植物油(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氫化脂肪(hydrogenated fat)的食物,以及煎炸及烘焙食物均含高量反式脂肪,要避之則吉。

誠然,沒有一支好油走天涯這回事,脂肪不是壞人,只是要小心選擇而已。選用適當的油,配合適用的烹調方法。聰明吃油,而不是滴油不沾,才能發揮脂肪的營養價值,令身體健康。

文:余韋樂

(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營養服務及教育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www.afterroberto.com/%e5%a3%9e%e8%86%bd%e5%9b%ba%e9%86%87%e9%a3%9f%e7%89%a9-%e5%9a%b4%e6%8e%a7%e5%84%aa%e8%b3%aa%e8%84%82%e8%82%aa%e9%85%b8%e5%8f%8a%e8%86%bd%e5%9b%ba%e9%86%87%e6%94%9d%e5%8f%96%e5%88%a9%e5%81%a5%e5%ba%b7/ Wed, 30 Jun 2021 09:43: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266 脂肪和膽固醇,常被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然而,脂肪對人體的細胞製造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膽固醇亦有助人體各種荷爾蒙的製造,當中的「好膽固醇」更可協助清理動脈內的硬塊。因此,如何挑選及適量攝取優質的脂肪酸和膽固醇是非常重要。註冊營養師指出,對健康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可從部分食物及食油中攝取;至於本身有膽固醇高的病人,則需限制膽固醇攝取量,同時增加攝取含豐富水溶性纖維的食物,有助降低血脂水平。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膽固醇

betway体彩 營養部統籌主任、高級營養師余思行指出,血液中的膽固醇,主要分為高密度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及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前者屬上文提及的「好膽固醇」,後者如水平愈高,等同運送到動脈的膽固醇量愈高,容易積聚在血管內壁,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膽固醇大部分是由身體製造,大約2成是從食物中攝取。

至於常見的食油及天然食物中的脂肪,均是由不同的脂肪酸所組成,並有着不同比例。脂肪酸大致可分類為「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前者屬「好脂肪酸」,在室溫環境呈液體狀,可再分為單元及多元2個類別,均含有奧米加三脂肪;後者則屬「壞脂肪酸」,在室溫呈固體狀。食物中「好脂肪酸」及「壞脂肪酸」的比例多寡,決定了對健康的影響。

哪些是好膽固醇食物呢?哪些是必須注意的壞膽固醇食物呢?立即認識脂肪酸是什麼?
哪些是好膽固醇食物呢?哪些是必須注意的壞膽固醇食物呢?立即認識脂肪酸是什麼?

 

「好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除了有助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亦可提高「好膽固醇」水平,有助降低患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

主要來源:

.橄欖油、芥花籽油、花生油

.牛油果

.各類果仁

 

相關文章:拆解車仔麵高脂、高卡健康陷阱 營養師教你慎選餸菜、麵底、湯底

 

「好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有人體所需的脂肪酸──亞油酸及亞麻酸,當中亞麻酸無法由人體自行製造,必須透過飲食才能攝取。如用作代替飽和脂肪,有助降低「壞膽固醇」水平、稀釋血液濃度,降血壓及改善免疫系統功能,屬於其中一種「好脂肪酸」。但亦不可攝取太多這類脂肪酸,過多反而會影響「好膽固醇」的分量。

主要來源:

.粟米油、黃豆油、葵花籽油、紅花籽油

.各類果仁

 

「好脂肪酸」:奧米加三脂肪酸

奧米加三脂肪酸包括有亞麻酸,一般建議透過飲食才能攝取。攝取奧米加三脂肪酸能有助減低三酸甘油脂,提升血液的「好膽固醇」水平,對維持心臟健康有很大幫助。

主要來源:

.魚類:例如鯖魚、三文魚、沙甸魚、吞拿魚

.合桃、南瓜子、奇亞籽

.亞麻籽、亞麻油

 

「壞脂肪酸」:飽和脂肪酸

進食過多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會增加「壞膽固醇」及總膽固醇水平,變相提高血管硬化及患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的風險。

主要來源:

各種肉類及其提煉的脂肪:例如牛油、豬油、豬皮、雞皮

全脂奶類食品:例如全脂牛奶、忌廉、雪糕

椰子油、椰汁、棕櫚油

 

「壞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除了上述的脂肪酸外,當液體植物油經「氫化過程」變成固體植物油時,便會產生反式脂肪,由於反式脂肪的穩定性高、儲存期長,因此受到食品工業的廣泛形容。然而,人體攝取反式脂肪後不但會提升「壞膽固醇」水平,同時更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相對其他「壞脂肪酸」,它令血脂問題有更負面的影響。

主要來源:

油炸食品、西餅、酥餅、中式餅、餅乾

硬身植物牛油、起酥油

 

膽固醇屬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至於膽固醇,其實對人體亦有重要作用。余思行解釋,膽固醇有助合成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性荷爾蒙、類固醇和維他命D等,它亦是膽汁製造的重要「原材料」,而膽汁的功用是協助腸道消化及吸收脂肪。不過,如果人體內積聚過多「壞膽固醇」,會引致血管阻塞、動脈硬化,甚至中風等問題。

 

攝取壞脂肪酸會提高壞膽固醇水平

有研究發現,攝取大量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會令身體製造更多「壞膽固醇」,對比進食高膽固醇食物,體內膽固醇水平的影響更為顯著。雖然近年的研究指出,從食物攝取膽固醇並非是令膽固醇高的主因,惟進食過量高膽固醇食物仍會令血脂上升,影響心臟健康,因此仍應盡量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取量。

部分高膽固醇食物:

蛋類:雞蛋黃、鹹蛋黃、鵪鶉蛋

動物內臟:豬潤、牛肝、雞胗

海鮮類:蝦、墨魚、魷魚

 

攝水溶性纖維助降膽固醇水平

余思行指出,想降低體內膽固醇水平,可多攝取含豐富水溶性纖維的食物,例如不同蔬果、豆類、果仁類、大麥、燕麥等。她解釋,水溶性纖維在腸道內被水溶解成啫喱狀,猶如海綿般扣實膽固醇,膽固醇便會隨纖維被排出體外;此外,水溶性纖維亦同時可扣實膽汁並排出體外,由於膽汁水平下降,人體會動用更多膽固醇來製造膽汁,變相令膽固醇水平降低。

另外,植物固醇可以阻礙膽固醇吸收,亦有助減低膽固醇水平。據研究反映,若每天攝取2克植物固醇,可降低10-15%壞膽固醇。由於天然食物所含的植物固醇量不高,建議可以選擇添加植物固醇的豆奶、乳酪等食物,以增加攝取量。

]]>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8%89%e9%ab%98%e8%88%87%e4%b8%ad%e9%a2%a8%e3%80%91%e9%a0%90%e9%98%b2%e4%b8%ad%e9%a2%a8%e3%80%80dash%e9%a3%b2%e9%a3%9f%e6%b3%95%e6%9c%89%e6%95%88%e5%97%8e%ef%bc%9f-%e7%87%9f%e9%a4%8a/ Fri, 25 Oct 2019 06:51: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058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網上圖片)DASH飲食餐單要求多蔬果,可選擇高鉀、高鎂、高鈣等的食物,並要減少攝取鈉質和飽和脂肪。

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近年中風有年輕化趨勢,不再是坊間認為的「老人病」,要有效預防中風,控制血壓至合適水平是首要任務。其中「得舒飲食法」(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s, DASH )的飲食餐單究竟有什麼好處呢?怎樣才能夠食得更健康呢?

【Power Up 推介】新力活多酚(濃縮液) – 有助減輕便秘、尿酸痛風,提升抵抗力,立即網上訂購。

 

DASH飲食法 助降血壓 減中風機率

betway体彩 營養師周明欣指出,得舒飲食法是針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而設計的餐單,餐單要求多吃蔬菜、脫脂或低脂奶製品,選擇高鉀、鎂、鈣的食物,減少攝取鈉質和飽和脂肪。

研究顯示,遵循餐單飲食人士能有效降低27%中風機率,血壓正常人士可降低上壓3mmHg,下壓6mmHg、高血壓人士更能降低上壓11mmHg,下壓6mmHg,成效顯著。

每日餐單:三份蔬菜+兩份水果 

餐單分量方面,建議每人每日需進食三份蔬菜和兩份水果,譬如半杯熟的蔬菜、四分三杯沒有添加糖的蔬菜汁、一個蘋果或橙、一條香蕉,即算一份,但要注意排列上是先蔬菜後水果,而蔬菜佔的分量應較多,因進食水果過多會令攝取過多果糖、降低胰島素靈敏度。

攝取高鉀、高鈣、高鎂 蔬果堅果選擇多

至於如何食得高鉀、高鈣、高鎂呢?周明欣建議同樣可在不同蔬果中選取。

  1. 鉀質方面:可選吃深綠色的菜和有籽的水果,如半碗熟的通菜有340毫克鉀質、其次菠菜、西洋菜等等;水果方面香蕉的鉀質含量最高,一條便有325毫克的鉀,奇異果、火龍果等有籽的水果同樣含高鉀質。
  2. 鈣質方面:成年人每天需要1000至1200毫克的鈣,使用石膏粉製作的豆腐含高的鈣質,一磚已有約200毫克,其次菠菜、通菜等亦是鈣質的來源之一,高鈣奶、芝士、加鈣豆奶、乳酪、黃豆等食物亦是不俗的選擇。
  3. 鎂質方面:主要在豆類和堅果類中找到,例如乾豆、果仁、杏仁,以及綠葉的蔬菜,另外比目魚亦是高鎂質食物。

低鈉、低脂是必須

另外,周明欣亦提醒成年人每天應吸收少於2400毫克的鈉,同時亦要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飽和脂肪主要來自動物性脂肪,例如牛腩、豬手、雞翼等肉類,即食麵亦含量不少。建議男性每日飽和脂肪攝取上限少於16克,而女性則少於12克。

至於反式脂肪,常見於鬆化、高溫焗製的食物,例如酥皮、油炸食品等,應盡量減少食用。

]]>
【腸胃毛病系列】及早發現脂肪肝可望逆轉 4個護肝飲食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5%8f%8a%e6%97%a9%e7%99%bc%e7%8f%be%e8%84%82%e8%82%aa%e8%82%9d%e5%8f%af%e6%9c%9b%e9%80%86%e8%bd%89-4%e5%80%8b%e8%ad%b7%e8%82%9d%e9%a3%b2%e9%a3%9f%e8%b2%bc%e5%a3%ab/ Mon, 12 Aug 2019 09:23: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878 脂肪肝是都市人常見的肝臟問題之一,估計現時大約有10 – 30% 香港人患有脂肪肝。過往成因一般是長期飲酒,現今則主要是肥胖、血糖及血脂偏高。脂肪正常佔肝臟重量的4 – 5%,一旦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脂)積聚超過肝臟重量的10%,便界定為脂肪肝。

 

養和特稿, 脂肪肝, 中央肥胖, 血脂, 糖尿病, 酗酒, 反式脂肪, 肝衰竭, 肝硬化,
(明報資料圖片)肥胖人士患上脂肪肝的機會,較標準體重人士高11.6倍,故煎炸、肥肉、高糖分等食物等,都要少食為佳,以減少總脂肪攝取量。

 

 

脂肪囤積三元兇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余思行指脂肪積聚在肝臟原因有三:

1. 肝臟代謝脂肪功能出現問題,未能排出脂肪﹔或

2. 大量脂肪突然湧入,肝臟來不及代謝排出;或

3. 肝臟自行製造額外脂肪

 

脂肪肝無病徵 破壞肝臟

脂肪肝患者一般並無病徵,大多是在身體檢查期間,醫生用超聲波掃描肝臟時發現。脂肪肝的風險包括糖尿病:肝臟的其中一個功能是儲存糖分,在身體需要時分泌出來,如肝功能受損,肝臟往往會分泌過量糖分,導致空腹血糖偏高。此外,脂肪細胞會影響肝臟運作,令肝臟細胞逐漸纖維化,繼而引致肝硬化,增加肝衰竭風險。

 

早發現 能逆轉

如能及早發現肝臟問題,患者可以透過飲食、運動及改善生活習慣消秏肝臟脂肪,甚至令脂肪肝完全消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發現,脂肪肝患者聽從營養師指導,改善飲食並多做運動,64%患者成功消除脂肪肝﹔未獲相關指導的患者,只有20%能夠痊癒。

 

護肝飲食貼士

  • 控制體重
    肥胖人士患上脂肪肝的機會,較標準體重人士高11.6倍,原因是中央肥胖會使脂肪代謝及儲存有變,增加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造成大量脂肪湧入肝臟,肝臟來不及分解,造成囤積。研究顯示,只要能減去5-10% 體重,已有助改善健康。
  • 減少脂肪攝取量 選擇健康脂肪
    除了要減少總脂肪攝取量外,更應多選用含健康單元不飽和脂肪的食材,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及果仁,以取代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肥肉、全脂奶、棕櫚油、即食麵、椰汁、西餅及煎炸食物,都含大量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少食為佳。
  • 減少攝取糖分
    常吃高糖分食物及高熱量飲品,會引致肥胖。一般食物中的蔗糖,有一半成分是果糖,它們有別於葡萄糖,會促進肝臟製造脂肪。這些脂肪不會運送到身體其它部位,以致大量三酸甘油脂在肝臟積聚。很多人以為少食水果就可避免果糖,其實只要不是大量進食,每天2-3個水果是必須的。
  • 避免酗酒
    長期吸收過多酒精,會削弱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酒精經胃部及小腸後會迅速進入血液,由於酒精含毒性,肝臟先會將之處理分解,如攝取過多,肝臟就來不及分解其他營養素,當中包括脂肪。此外,肝臟亦會將酒精轉化成三酸甘油脂。

 

酗酒人士患上脂肪肝的機會較常人高3.6倍。建議男士每天飲酒分量以1-2份為限,女士則每天少於1份。(每份酒精含量是360毫升啤酒、150亳升紅/白酒或45亳升烈酒)。

]]>
啡啡實實又粗糙 健康好包有樣睇 //www.afterroberto.com/%e5%95%a1%e5%95%a1%e5%af%a6%e5%af%a6%e5%8f%88%e7%b2%97%e7%b3%99-%e5%81%a5%e5%ba%b7%e5%a5%bd%e5%8c%85%e6%9c%89%e6%a8%a3%e7%9d%87/ Mon, 26 Nov 2018 10:16: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799 【明報專訊】消委會測試10款常見麵包,發現一成半樣本屬高脂或高鈉。腸仔包、餐蛋包屬高鈉高脂,算是有迹可尋;原來連沒有餡料的芝麻包、白麵包、牛角酥,也墮入高鈉高脂陷阱。

一個麵包做早餐,方便又划算,但又想兼顧健康,應如何選擇?營養師教你「目測」選出健康包。

一個腸仔包、吞拿魚包或提子麥包,或許是不少男女老幼的每天早餐。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葵涌)應用科學系講師暨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表示,麵包主要營養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微量元素如鈣及鈉等。註冊營養師李振洋表示,麵包基本成分是麵粉、水、酵母及鹽。

麵包基本成分雖然簡單,但加入不同材料和餡料,可製作出五花八門的麵包。如想避開高脂高鈉的「邪惡」麵包,營養師教從麵包的顏色、質感、軟實及饀料來選擇。

1. 金黃香軟 牛油陷阱

一片排包和一個牛油餐包,沒有邪惡的腸仔或餐肉餡,應是健康之選?非也。

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表示,憑麵包顏色可初步估計內裏油分。「避免選上黃色麵包,因很大可能用上大量牛油。牛油除可以增添香味,也避免麵包冷卻後因水氣隨熱力流失而變得乾身,依然保持油潤感覺。」

李向明表示,很多人以為排包或牛油餐包,沒有餡料,營養成分應與白方包差不多;其實排包與牛油餐包脂肪都較高。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營養資料,排包每100克約有310千卡熱量、3.4克飽和脂肪、23克膽固醇及10克糖分。白方包每100克有熱量280千卡,2.1克飽和脂肪、3.8克膽固醇、4.3克糖分。排包的熱量、脂肪、膽固醇與糖分均較白方包高。

不選黃色麵包,白色亦非首選。李向明解釋,若用上植物油或全脂奶,烘焙後亦不會令麵包顏色變黃。李振洋亦表示,白方包由精製的白麵粉製成,小麥中麥麩及胚芽被移除,維他命B和E、纖維及礦物質因而大量流失。

最理想的選擇是啡色麵包,李向明提醒,「要同時留意材料,要選上含穀麥成分如100%全麥(whole wheat)或黑麥(Rye)等,纖維含量較高及有較多礦物質如鉀等,否則深啡色的麵包,可能只是加入食用色素」。若加了葵花籽等種子作配料,更能提升纖維及營養。

2. 口感粗糙 高纖耐飽

質地粗糙的麵包,多屬高纖之選。黃蘊芝解釋:「纖維本身質感較粗,所以裸麥及穀麥等較高纖麵包,質地較粗糙。」

李振洋表示,質感幼滑的麵包,材料多是精製白麵粉,同時加入不少油分。這類麵包屬精製食品,升糖指數較高,不但令血糖波動,食用後亦較快肚餓。他教路,這類麵包除了幼滑,摸起來也有些油膩感覺,「如想食這類麵包,最好自行配雞蛋或低脂奶等含豐富蛋白質的食材,有助延長飽腹感」。另外,也可揀選有果仁、種子或燕麥等麥包,纖維含量較高,有助增加飽腹感,升糖指數亦較低,是較理想的選擇。

升糖指數是量度含碳水化合物食物對血糖影響的數值。根據香港糖尿聯會資料,葡萄糖的指數為100。食物的升糖指數可分類為高中低3種等級。(見圖1)

國際升糖指數和升糖負荷值表(International Tables of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Values)顯示,30克的乾果提子麥包的升糖指數約是47,屬低GI食物;30克的白方包則約有88GI,是高GI食物。

3. 鬆軟Q彈 隱藏高鈉

鬆軟麵包,可能是用了膨脹劑,亦可能用了較多鹽。李向明解釋,鹽有多種功能:發揮麵粉香味、令麵糰的麩質更鞏固,提升麵包體積、有助保鮮、保存麵包水分不易乾,亦可減慢酵母發酵時間,令麵包內有多些氣孔,保存更多空氣,增加彈性及鬆軟度。她舉例,外脆內軟的法包鈉量偏高,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國家營養資料庫,法包每100克約有574毫克鈉量,另一款全穀雜糧麵包每100克只得381毫克鈉,鈉量比法包少約34%。為健康着想,可選擇質感較厚實的麵包。

李向明補充,各店出售的麵包製法有所不同,熱量及鈉量等也有分別,最好看看營養成分標示。

4. 素菜餡料 增加纖維

嫌無餡麵包太單調,黃蘊芝建議,選南瓜或紫薯等蔬菜饀料,或預先將蔬果伴入麵粉內製作的麵包,如甘筍包;可提升纖維量。

李振洋同意蔬菜包有助攝取更多纖維,不過最好的選擇,是自製三文治。「自製近年流行的單片三文治(open sandwich),在一片麵包上鋪滿不同材料,可用牛油果,配以雞蛋或水浸吞拿魚,因牛油果是高鉀食物,有助排走鈉質,雞蛋及吞拿魚則可補充蛋白質。只要預先一晚預備食材,第二朝便可快速製成三文治。」他補充,日常食自製三文治,偶然進食一個邪惡麵包,滿足口腹之慾。

李向明亦建議,用麥方包自製三文治,配以生菜、番茄、火雞胸或低脂芝士,增添纖維與蛋白質。如想以麵包配搭醬料,建議薄塗一層果醬,為免過量,應用刀背輕輕刮走多餘的醬料。

文:許朝茵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1.jpg揀包秘訣——營養師教路,可從麵包的顏色、質感、軟硬及餡料,分辨出「好包」。(wxin、pidjoe@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2.jpg(明報製圖);//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3.jpg黃蘊芝(受訪者提供);//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4.jpg李振洋(受訪者提供);//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5.jpg李向明(受訪者提供);//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6.jpg圖1(明報製圖);//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11262018-d7.jpg自製三文治——營養師推介,以麥方包配上蔬菜及雞蛋或水浸吞拿魚作三文治,低脂有益。(資料圖片);

]]>
最高鈉腸仔包 小童吃兩個近爆表 營養師囑一周只吃一次 低鈉選提子麥包 //www.afterroberto.com/%e6%9c%80%e9%ab%98%e9%88%89%e8%85%b8%e4%bb%94%e5%8c%85-%e5%b0%8f%e7%ab%a5%e5%90%83%e5%85%a9%e5%80%8b%e8%bf%91%e7%88%86%e8%a1%a8-%e7%87%9f%e9%a4%8a%e5%b8%ab%e5%9b%91%e4%b8%80%e5%91%a8%e5%8f%aa%e5%90%83/ Fri, 16 Nov 2018 02:48: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722 【明報專訊】港人常以麵包作早餐,消委會及食物安全中心測試巿面110個麵包樣本,發現一成半屬高脂或高鈉,當中平均鈉量最高的類別是芝麻包;以每個計算,最高鈉則是腸仔包,一個可有540毫克鈉,即兒童吃兩個即貼近每日攝取上限。白方包鈉量亦不容忽視,製成一份火腿三文治後,鈉含量近700毫克。有營養師提醒,家長應避免讓兒童長期攝取過多鈉,建議兒童一周只吃一次腸仔包這種高鈉食品。

芝麻包平均鈉量最高

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測試10種、共110個麵包樣本,發現芝麻包平均鈉量最高,每100克含480毫克鈉,高於整體的300毫克水平,較平均含420毫克的腸仔包高14% 。但芝麻包沒饀料,重量較輕,每個重53至80克不等,故實際每個包的鈉量由200至400毫克,腸仔包每個重84至120克,因此鈉量較高。

一成半麵包高脂高鈉

測試的腸仔包中,「山崎麵包」腸仔卷每100克含640毫克鈉,屬「高鈉」食物,亦是測試中最高鈉樣本,單食一個已攝取540毫克鈉。世衛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少於2000毫克,中國營養學會建議4至6歲兒童每日鈉攝取量是1200毫克,上述腸仔卷鈉量分別佔成人及兒童鈉上限近三成及五成。

白方包高鈉 夾火腿高上加高

至於白方包,平均每100克含420毫克鈉,相等於腸仔包。「櫻桃麵飽西餅」的白方包每100克含500毫克鈉,雖每片鈉量僅220毫克,但以兩片製成三文治,鈉量即倍增至440毫克,若配以一條含260毫克鈉的腸仔,或一片235毫克鈉的火腿,製成三文治後鈉量各約700毫克。

註冊營養師詹兆洲認為,不少家長以麵包作兒童的早餐,但麵包鈉量不低,加上其他食物亦含鈉,建議兒童每周只食一次腸仔包,避免吸收過多鈉。他說世衛雖未有兒童攝取鈉的準確標準,但曾建議與成人熱量攝取量掛鈎,參照現時成人每日建議攝取熱量2000卡路里,兒童則是1000卡路里,推算兒童每日鈉攝取量亦不應多於1000毫克。

鈉量相對較低的有甜餐包、提子麥包、菠蘿包,平均每100克含鈉110至140毫克,測試中最低是上環「喜利餅店」的小麥包和石硤尾「安樂麵飽公司」餐包,平均每100克含鈉21毫克,參照本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多於120毫克鈉可稱為「低鈉」,測試中共有17個樣本屬「低鈉」。

雞尾包一個達脂肪上限四成

除了鈉量,有13款麵包屬「高脂」食物,即每100克含逾20克總脂肪,包括10款牛角酥和3款雞尾包,牛角酥樣本每100克含總脂肪23至31克,但牛角酥較輕,按每個麵包計算,雞尾包的總脂肪含量較高,達15至26克。以測試中總脂肪含量最高的灣仔「天樂烘焙」雞尾包或荃灣「麵包先生」雞尾包計,單吃一個已攝取26克脂肪,相當於世衛建議每日總脂肪限量的39%。

牛角酥反式脂肪最多

最高反式脂肪類別屬「牛角酥」,平均每100克含0.7克反式脂肪,當中最多反式脂肪是「美心西餅」牛角酥,每個0.72克,佔攝取上限逾三成。

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吳志翔表示,製麵包時加鹽可穩定發酵過程,穩定麵糰發酵速度,但高鈉可致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高脂肪及反式脂肪會增加患心臟病、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風險。他建議消費者買包前參閱營養標籤,並保持均衡飲食。

明報記者

(消委報告)

https://video3.mingpao.com/inews/201811/20181115pay04.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life-11162018-a1.jpg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調查中最高鈉的腸仔包來自山崎麵包,一個84克的腸仔包含540毫克鈉。(曾憲宗攝);//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1/health-life-11162018-a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