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風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1 Apr 2020 08:13:4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反修例風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醫賢心事:滿腦子想抗疫 小心焦慮症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6%bb%bf%e8%85%a6%e5%ad%90%e6%83%b3%e6%8a%97%e7%96%ab-%e5%b0%8f%e5%bf%83%e7%84%a6%e6%85%ae%e7%97%87/ Mon, 10 Feb 2020 05:54: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096  

 

醫賢心事:滿腦子想抗疫 小心焦慮症
憂慮難免——肺炎殺到,口罩供應緊張,多區出現人龍購買口罩,就連超市都出現糧食搶購潮。臨牀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出於自我保護和生存機制,面對危險,憂心焦慮在所難免。(Tomwang@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模特兒跟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我是精神科醫生,肺炎跟情緒健康表面上好像沒有大關係,但實際並非如此。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近日不自覺地又看多了facebook?每次看到網上流傳關於疫情的新聞時,又有什麼感覺呢?

壓力對我們的影響會累積。當我們持續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精神壓力一直累積,便會漸漸出現焦慮、失眠等徵狀。香港在過去幾個月裏社會氣氛緊張,很多人已經出現焦慮的徵狀。現在可以說是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這次肺炎疫情的威脅,因為對自身安全的威脅更大,會引發更大的恐懼。

 

持續高度戒備 精神壓力累積

在之前幾個月的反修例風波裏,若市民沒有直接參與遊行示威,一般只是從社交媒體裏看見相關消息,極其量也只是偶然在街上看見衝突場面,然後急步走過。雖然整體社會氣氛緊張,但還比較有「自主權」置身事外;這次肺炎疫情則是全民皆兵,起碼每人也要為口罩張羅。肺炎病毒因為無影無形,感覺就像無處不在,那種受威脅的感覺更加持續,更加防不勝防。而市民亦沒有選擇權不參與這場抗疫戰。

在之前的日子裏,香港整體的情緒健康狀况已經急轉直下。當市民還未能從之前的焦慮復元之際,又要繼續應對當下的疫情,精神壓力便漸漸超出負荷。農曆新年前後因為大家還在急着找口罩,無暇照顧自己的精神狀况,但有些之前本來穩定了好一陣子的病人,精神又開始變得緊張,有復發迹象。人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在當前的社會狀况下,出現情緒問題實在是不足為奇。有時候,可能患者本身已經有一些自身的壓力來源,已經出現了一些如失眠等輕微的情緒病徵狀,整個社會的緊張氣氛只是最後一根稻草,使情緒問題進一步浮現出來。焦慮不安、腦海內常常想着應對危機的方法、疲倦、半夜醒來、身體疼痛等等,也是焦慮症的徵狀,值得留意。

肺炎疫情使大家生命受威脅,而情緒病則使大家活着受苦。若真的出現情緒困擾,早日尋求協助便能在風雨飄搖的日子裏重新感受生活的平安。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精神健康】有片:唔使睇醫生?狂追新聞 傷心失眠 脾氣暴躁 香港人係咪有病? //www.afterroberto.com/%e7%8b%82%e8%bf%bd%e6%96%b0%e8%81%9e-%e5%82%b7%e5%bf%83%e5%a4%b1%e7%9c%a0-%e8%84%be%e6%b0%a3%e6%9a%b4%e8%ba%81-%e9%a6%99%e6%b8%af%e4%ba%ba%e4%bf%82%e5%92%aa%e6%9c%89%e7%97%85/ Thu, 19 Sep 2019 09:00: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04 【精神健康】有片:唔使睇醫生?狂追新聞 傷心失眠 脾氣暴躁 香港人係咪有病?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持續,社會紛爭不斷,無論抱什麼立場、身在現場與否,目睹衝突場面都會有不同的情緒湧現,甚至迎來一個又一個的無眠夜。情緒大上大落,應如何處理?懷疑患上情緒病,需要睇醫生嗎?醫生提醒大家,要幫到自己才能幫助別人和社會,情緒問題絕對不容忽視。

■ 問醫生

◆麥:麥基恩(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 一嬲就打人,可控制嗎?

問:遇上令人憤怒的情况,如何控制衝動情緒?

鄭:Impulse control(衝動管理)對我們日常生活十分重要,例如你與人吵架,火冒三丈,想也不想就打人一記耳光;或逛街時看到很喜歡的東西,雖然很昂貴但也衝動地買了回家,後果可大可小。因此,如何控制衝動極之重要。

很多人聽說過如何管理衝動:什麼都不要做,深呼吸,由1數到10,這個方法的確有效,可以嘗試令衝動這個本能反應停下來,讓大腦再次運作,回想前因後果,才去決定有什麼行動。

不過,在衝動當刻,大家未必會想起這個方法。所以,日常要多練習,例如在收到短訊時,停下來實踐。另外,為自己錄下短片,短片中說一遍衝動管理的做法,然後不時拿出來觀看,影像在大腦中會發揮作用,亦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飾物,衝動時拿出來提醒自己。

■ 看衝突場面後茶飯不思,不正常?

問:經常看見/身處衝突場面,對情緒有什麼影響?

麥:近日香港發生很多社會衝突,而且維持了一段相當長時間,由於多數是負面新聞,大家一定有情緒反應,嚴重程度因人而異。有人看了之後會緊張,輕則心跳加速、手震;重則驚慌,甚至影響生活,茶飯不思、失眠等,但一般都不會導致精神錯亂。

大家可先嘗試幫自己靜下來,停一停,做一些鬆弛運動,例如慢慢深呼吸,重複做幾分鐘,可減低心理的緊張反應。或者做些放鬆肌肉運動:先握緊拳頭再慢慢放鬆,持續做十多分鐘,通常便會慢慢放鬆下來。如果情况沒有改善,就要向人求助,可先找家庭醫生、輔導人員,有需要就轉介心理或精神科。請緊記,有動機去求助不是懦弱行為,乃是有勇氣的表現。

若本身是比較情緒化的人,更會有強烈焦慮、憂鬱,當出現可能會傷害自己的行為,必須向人求助。

■ 有陰影怕出街,患創傷後遺症?

問:看新聞後,出街心驚膽跳,會否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麥:若身在現場,被一些突發事情「嚇親」,可視為創傷。假如出現心理或生理上的病徵,例如心情緊張、肌肉繃緊、心跳加速、手震冒汗、頭暈眼花、大小便頻密、失眠或變得嗜睡、無胃口或暴飲暴食,總之與正常生活脫節,影響日常生活,甚或影響了人際關係,就需要求助。如果在相隔一段時間後依然有嚴重的陰影,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遺症。

小部分人即使不在現場,只是觀看電視,也感同身受,像受到同樣的創傷。例如蘭桂坊人踩人事件,有人因觀看現場片段,情緒受到很大影響,結果需要求醫。

■ 不停追看新聞 = 強迫症?

問:不停追看新聞,無法集中工作,是患上強迫症嗎?

麥:停不下來是否病態?不能妄下定論,因為社會發生這麼大的事件,有好奇心或想知道事件會否影響日常生活,追看消息也屬正常。強迫症患者在理性上明白,但控制不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加上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應求助。假如確診是強迫症,醫生會處方血清素一類的藥物,切記要按醫生指示服用足夠的藥物完成療程,以免適得其反。

■ 低落情緒影響生活需求醫?

問:看新聞後情緒受困,是否患上抑鬱症?

鄭:看到衝突場面後有情緒反應,如憤怒、傷心、無助,甚至有時會失眠、做事沒有動力,都是正常。但究竟什麼時間才要去看醫生呢?我們可以循「時間、地點、人物」3方面去評估。

時間:如果一日內大部分時間也有這種情緒,導致不能做其他事情,或者持續的時間很長,維持兩至三個星期,就需要諮詢醫生意見。

地點:如在家中、公司,或跟朋友外出,在不同的場合也有情緒反應,也應考慮求醫。

人物:如果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念頭,必須找醫生協助。或發現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尤其是親戚朋友有很明顯的變化,也可能考慮諮詢醫生意見。當自己或別人發現自己有問題,也應考慮求診。

文:李欣敏
插圖: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8/HET20190801_01.mp4做好衝動管理 需多加練習;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8/HET20190801_02.mp4憤怒傷心無助 正常情緒反應;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8/HET20190801_03.mp4親身參與 或出現創傷後遺症;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8/HET20190801_04.mp4沒新訊息仍要看 或患有強迫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