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損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01 Nov 2024 04:48:01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勞損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痛症】注意4招遠離媽媽手  雙手擰毛巾練前臂手腕肌力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6%b3%a8%e6%84%8f%e9%81%a0%e9%9b%a2%e5%aa%bd%e5%aa%bd%e6%89%8b-%e6%93%b0%e6%af%9b%e5%b7%be%e7%b7%b4%e5%89%8d%e8%87%82%e6%89%8b%e8%85%95%e8%82%8c%e5%8a%9b/ Fri, 01 Nov 2024 04:42: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75

【明報專訊】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不止是媽媽育兒期間的煩惱,也是都市人常見痛症之一。狄奎凡氏症學名為狹窄性腱鞘炎,是指拇指伸肌腱和外展肌腱在橈骨莖突(位於腕關節外側)附近受到壓迫和發炎的現象。讀者可以嘗試握拳,將拇指包在拳頭裏,然後將手腕向小指方向彎曲,如果此動作引起疼痛,則有可能患上媽媽手。

媽媽手成因:長時間重複拇指和手腕動作致勞損

由於此病症常見於頻繁抱嬰兒、正經歷育兒期的媽媽,故俗稱「媽媽手」。然而,任何需要長時間重複拇指和手腕動作人士都可能受到影響。例如育嬰人士、園丁、髮型師、音樂家等。另外,現今大家「機不離手」,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無論是用手機打字、滑動熒幕,還是用鍵盤打字,這些反覆手腕動作都容易加劇肌腱和腱鞘之間的摩擦,造成勞損。

【痛症】注意4招遠離媽媽手  雙手擰毛巾練前臂手腕肌力 
需要長時間重複拇指和手腕動作的人士都容易造成勞損,增加「媽媽手」的出現。(pexels)

相關閲讀:【媽媽手】抱BB、扭毛巾都痛?手腕軟組織過度勞損發炎致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肌肉訓練不可少(談痛說情)


主要症狀:拇指側痛 活動範圍受限

拇短伸肌和拇長外展肌分別負責拇指的伸展及外展動作。它們的肌腱由一個共同的腱鞘包覆,負責協助拇指活動。當腱鞘發炎或變厚時,肌腱在移動過程中受到壓迫,導致疼痛與不適。這種發炎多半發生在橈骨莖突部位,特別是拇指和手腕頻繁做重複動作時,肌腱和腱鞘之間的摩擦增加,因而導致發炎。

媽媽手主要症狀為手腕拇指側疼痛,拇指活動範圍因而受到限制,例如伸展拇指或手腕旋轉時感到困難。這疼痛亦可能會由拇指側的手腕一直延伸至前臂,並在用力握東西或轉動手腕時加劇痛楚。患處一般會有輕微腫脹,甚至有硬塊。


相關閲讀:痛症「常客」彈弓指 手指拉筋、握球助放鬆 鍛煉上背至手臂肌肉可預防


4招遠離媽媽手

儘管媽媽手有時是難以避免,特別是對新手媽媽或某些職業人士,但採取以下措施可以有效減少發病風險:

1.避過度使用拇指和手腕
長時間做重複動作時,應定時休息,讓手腕得到充分的休息。

2.保持正確姿勢
抱嬰兒時,應避免單一姿勢持續太久,可選擇使用嬰兒背帶或其他輔助工具來減輕手腕的負擔。

3.手部肌力和柔韌度訓練
在家中每天以雙手擰乾濕毛巾,左右手交替10至15次,每次維持擰乾姿勢5秒來強化前臂和手腕的肌肉。另外亦可將雙掌合攏,五指貼緊,慢慢地將所有手指展開並盡量伸直,使手掌與手指成最大角度,維持20秒;每天做最少3次來增加手指的柔軟度。

4.避長時間用手機或鍵盤
現代人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來愈長,適當限制使用時間並定時休息,可以有效減輕手腕壓力。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提供物理治療服務,詳情可致電2783 3616或登入bit.ly/ymca_mamahand查詢。

文:王凱婷(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姿治通鑑)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網球肘成因:手腕手肘重複勞損過度用力 急性發作手部發熱腫脹 紓緩及預防5個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7%b6%b2%e7%90%83%e8%82%98%e6%88%90%e5%9b%a0-%e6%89%8b%e8%85%95%e6%89%8b%e8%82%98%e9%87%8d%e8%a4%87%e5%8b%9e%e6%90%8d%e9%81%8e%e5%ba%a6%e7%94%a8%e5%8a%9b-%e6%80%a5%e6%80%a7%e7%99%bc%e4%bd%9c/ Fri, 12 Jan 2024 03:53: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27

【明報專訊】拿起咖啡杯發現手腕無力,扭毛巾時手肘外側不適但又沒有明顯創傷,伸展手腕時手肘有疼痛不適感,這些都是網球肘(醫學名稱:肱骨外上髁肌腱病變,lateral elbow tendinopathy)常見病徵。網球肘十分常見,不要以為只限於網球運動員,經常使用電腦的文職人員、家庭主婦、清潔工人、廚師,以及其他運動愛好者,亦有可能患上網球肘。

網球肘因手腕手肘重複勞損過度用力所致

網球肘多是由於手腕、手肘重複勞損或手腕錯誤過度使力所致。成因要先從手前臂組織結構開始了解。手臂外側有一組肌肉群,由肱骨外上髁一直延伸到手腕及手指,此為手腕伸肌。這組肌肉群控制手腕、手指伸展,當我們拿起或用力握緊物件時,便會使用到手腕伸肌。

日常生活中,長期重複手腕屈伸動作,加上錯誤用力令手指和手腕關節過度伸展,因而令手腕伸肌和連接至肱骨外上髁的肌腱過度使用,慢慢出現微小斷裂和損傷,進而導致炎症反應和疼痛,故網球肘醫學名稱為肱骨外上髁肌腱病變(lateral elbow tendinopathy)。

徵狀:手握球拍、切菜無力 肘部僵硬腫脹

網球肘徵狀繁多,包括手肘外側有一點疼痛,或用力時手肘外側不適疼痛,這種疼痛可能延伸至前臂。此外,提重物時肘部感到加劇疼痛,有時候在握球拍或切菜時感到手部無力,甚至肘部出現輕微僵硬和腫脹。

網球肘是常見慢性痛症,風險因素包括需經常重複手部活動,例如需要長時間操作滑鼠或鍵盤的人員,以及頻繁從事維修工作的技工等;其他風險因素包括不正確提舉方法,前臂腕伸肌的柔韌度和力量不足,肩部和手臂周圍肌肉不平衡等。

當網球肘急性發作時,如有發熱、腫脹等情况,建議多休息手部,暫時避免可能引起疼痛的活動,如作球拍運動、搬運重物、長時間使用滑鼠。當急性炎症減退後可以開始復康運動。以下可提升肌肉柔韌度和恢復肌肉力量的家居運動,有助治療網球肘。


相關閲讀:【網球肘】手腕伸肌勞損致病變發炎無力 網球肘5個徵狀 誰是高危一族 4招改善方法

【伸展運動】

以下運動維持15秒,重複3次為1組。每天2至3組。換邊再做。

‧手腕伸肌伸展運動

右手肘伸直,手腕向下屈。左手將右手背向內拉,直到右手前臂有輕微拉扯感覺(圖1)。

‧手腕屈肌伸展運動

右手肘伸直,手腕向上屈。左手將右手掌心向內拉,直到右手前臂下有輕微拉扯感覺(圖2)。

網球肘成因:手腕手肘重複勞損過度用力 急性發作手部發熱腫脹 紓緩及預防5個貼士
(作者提供)

【肌力強化運動】

以下運動每邊可重複5至10次為1組。每天2至3組。換手再做。

‧前臂肌肉鍛煉

右前臂放在桌面邊緣或椅子扶手上,手背朝天,輕握毛巾,將手腕向上提高,前臂保持不動,手腕向上提起時應感到前臂肌肉收緊,維持5秒,慢慢放下手腕。重複上述動作,改為手心朝天,將手腕向上提高(圖3),慢慢放下。

進階運動:使用水樽或啞鈴代替毛巾(約1個200毫升水樽注滿水)

‧手握力訓練

毛巾放在手心,也可用泥膠或軟練力球代替。慢慢握實,保持5秒(圖4),然後放鬆。

註:復康訓練應該根據個人情况和徵狀調整,以上運動絕不能取代經專業人士評估後的治療方案

預防5個貼士:維持健康姿勢 定期調整及轉換姿勢

預防網球肘,日常維持健康姿勢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貼士:

1. 首先,搬運或提起重物時,使用雙手以分散壓力,並保護手腕和前臂不過度負荷。

2. 對於文職人員,特別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士,注意操作鍵盤和滑鼠時的手腕姿勢,手腕盡量保持平放,避免前臂過度伸展。

3. 避免長時間重複使用前臂肌肉的動作,例如清潔窗戶時,嘗試左右手交替,以緩解肌肉緊張。調整工作程序或交替安排不同類型工作也是一個好方法。

4. 定期安排小休時間。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建議每30至45分鐘變換姿勢,並作簡單伸展運動和活動上肢關節,以避免關節僵硬。

5. 使用輔助工具能減少前臂和手腕壓力,例如使用購物手推車或肩膊式購物袋,減少手腕和前臂的負擔。

通過適當日常護理,調整及轉換姿勢,避免前臂過度用力,以及堅持伸展和強化運動,可有效預防網球肘。如持續不適,應尋求專業建議和治療。


相關閲讀:引起手麻痹的原因:睡姿不良、肩頸勞損、身體虛弱手冰冷(醫食因緣)

文:張凱茵(聖雅各福群會物理治療師)

(運動處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痛症】坊間拉腰治療?電熱棒?特效紓痛精油?慎防跌入「高科技」陷阱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5%9d%8a%e9%96%93%e6%b2%bb%e7%99%82-%e9%9b%bb%e7%86%b1%e6%a3%92-%e7%89%b9%e6%95%88%e7%b4%93%e7%97%9b-%e6%85%8e%e9%98%b2%e8%b7%8c%e5%85%a5%e9%ab%98%e7%a7%91%e6%8a%80%e9%99%b7/ Wed, 20 Sep 2023 03:57: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859 【明報專訊】作為處理痛症的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我了解痛症對患者帶來多大的困擾,他們多麼渴望解除這苦惱,所以他們在常規治療以外,在坊間尋求其他方法紓痛實屬無可厚非。然而不少患者卻誤墮陷阱,小則損失金錢,重則痛楚加劇,賠了夫人又折兵。(編者按:為紓緩腰背痛,有患者會選擇坊間的「拉腰治療」療程,結果腰痛沒有減輕,反令下肢有麻痺感;亦有選擇電熱棒、紓痛精油等的方法來紓緩痛症,真是有「特效」嗎?)

痛症困擾患者 為紓痛坊間「高科技」治療 慎防陷阱

其中常見謬誤是以為no pain, no gain,相信要先捱過劇痛,才能讓痛楚消失。即使身體的痛楚在接受坊間所謂「療程」後變本加厲,仍然耐着性子、帶着痊癒期望繼續下去。事實上,在痛症治療過程中,即使痛楚沒有明顯改善,卻絕不會讓病情變差。倘若接受數次「治療」後痛楚程度或痛楚位置增加,應立即中止「療程」,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曾有腰背痛患者接受坊間「拉腰治療」後,不僅腰痛沒有減輕,下肢更出現麻痹感;經檢查後,發現原本腰椎退化沒有改善之餘,腰部周邊組織更出現新的腫脹傷患,令病情變得更棘手。也曾有患者跟我分享,即使發現坊間的「治療」令痛楚加劇,卻由於已預先支付一大筆款項而無法退款,只好硬撐至「療程」完成。故此,在接受坊間治痛「療程」時,建議患者逐次繳付費用,然後視乎效果再決定是否繼續。


相關閲讀:痛症難忍 慎防短痛變長痛


電熱棒與暖包功效差不多 紓痛精油未見「特效」

另外,坊間常以一些艱澀難懂的高科技詞彙,包裝各式各類治痛方案,吹噓其紓痛效果,以收取高昂費用。但只要仔細解讀,便不難發現這些「高科技」都是常用的物理治療技巧,例如電熱棒與幾十元暖包在功效沒有太大分別;「特效」紓痛精油跟一般按摩油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醫學上有一種學說名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就是當患者相信某種方法具有療效,即使該方法沒有產生實際作用,患者都會感到病情得到某程度上的紓緩。故此那些「高科技」、「新穎」紓痛方案所宣稱的成效,並不那麼神奇,往往是病人本身的能力。

【痛症】坊間拉腰治療?電熱棒?特效紓痛精油?慎防跌入「高科技」陷阱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改善慢性痛症 患者應配合糾正姿勢、鍛煉肌肉

最重要的是,痛症患者需要對治療存有合理期望,接受及學習與痛共存。除了因癌症或重大創傷所引致的痛症外,一般因勞損或退化所帶來骨骼肌肉慢性痛症,均難以透過治療達到徹底消除,仍有輕至中等程度痛楚出現。這時,患者除了按時接受治療外,也應調適生活習慣,包括糾正姿勢、鍛煉肌肉、作息有序等,主動地擁抱痛楚。抱持這種態度,便不會輕易墮入各類紓痛陷阱。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談痛說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脊椎病成因多 肌肉扭傷針灸 脊椎移位或需手術 診治大不同(醫徹中西) //www.afterroberto.com/%e8%84%8a%e6%a4%8e%e7%97%85%e6%88%90%e5%9b%a0%e5%a4%9a-%e8%82%8c%e8%82%89%e6%89%ad%e5%82%b7%e9%87%9d%e7%81%b8-%e8%84%8a%e6%a4%8e%e7%a7%bb%e4%bd%8d%e6%88%96%e9%9c%80%e6%89%8b%e8%a1%93-%e8%a8%ba/ Tue, 04 Jul 2023 08:07: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727

【明報專訊】(編者按:脊椎病有很多情况,椎間盤問題或肌肉骨骼不夠強壯,亦可因為勞損或體質虛弱所致。)一名拿着拐杖的婦人,向我查問,若脊椎L2、L3有問題,找中醫還是西醫。我問病人是誰?她說不是自己,我回覆:「脊椎L2、L3有問題,西醫或中醫有什麼可以做,我都可以詳細解釋。若問某人接受中醫或西醫診治較好,就需要見到他本人,了解整個情况,才能清楚判斷。」她似乎不滿意這個答案,說自己接觸過病人,已教他找中醫了。我本無話可說,但她仍然希望我認同她說找中醫較好。

脊椎病成因:椎間盤或肌肉骨骼問題 肌肉扭傷針灸 脊椎移位或需手術

脊椎病有很多情况,椎間盤問題或肌肉骨骼不夠強壯,亦可因為勞損或體質虛弱所致。舉例說,一個肥人,一個年輕人,還有需要拐杖的我,若3人的L2、L3都出現問題,治療考慮大大不同。個人身體狀况、痛楚來自創傷還是勞損、慢病或急症等多方面都要考慮。治療急症肌肉扭傷,針灸可以立即見效,但同樣是急症,出現嚴重脊椎移位,就可能需要動手術。慢症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身體虛弱的實在需要中醫藥幫助,但可能同時需要手術糾正。總言而之,要見到病人才可以給合適意見。但上述婦人依然堅持中醫對肌肉骨傷最好,我唯有說:「你的意見可能是好,也希望病人得到幫助;他看中醫時,應會得到中肯的意見。」

脊椎病成因多 肌肉扭傷針灸 脊椎移位或需手術 診治大不同(醫徹中西)
視乎病况——治療脊椎疾病,要視乎病人身體狀况、創傷或勞損、慢病或急症,中西醫各有優勝。(設計圖片,Makidotvn@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中西醫結合治頭痛 水中太極治療痛症

身兼中醫和西醫,因為知識較廣,可給病人分析和判斷哪一種治療最適合。可惜常常遇到一些人,收錄了很多意見,或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把自己當「名醫」,自行教人如何醫治;但要知道,臨牀功夫並不是這麼簡單。

今年3月做了一個肌骨痛症研討會,反應不錯,由中醫、西醫等各方專家解說不同問題:為什麼肌肉骨骼疼痛問題未能解決,中西醫結合治理頭痛,針灸治療肌骨痛症,肌骨問題基層醫療參與的重要,局部麻醉劑治療疼痛,水中太極治療痛症成效,以及如何達到舒穩適身模式。我很喜歡這個研討會的設計,不是中醫西醫隨意對疾病的解釋,而是針對治療目標作多方面的探討,其實醫治病人一樣需要這般模式。


相關閲讀:【耳鼻喉問題】 偏頭痛成因不明?寫「頭痛日記」揪出誘因 留意5大徵狀 勿混淆嚴重腦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專題系列文章

]]>
腰背痛高危族注意! 鍛煉深層武器護腰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8%83%8c%e7%97%9b%e9%ab%98%e5%8d%b1%e6%97%8f%e6%b3%a8%e6%84%8f-%e9%8d%9b%e7%85%89%e6%b7%b1%e5%b1%a4%e6%ad%a6%e5%99%a8%e8%ad%b7%e8%85%b0/ Mon, 02 Dec 2019 06:30: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573
危險動作
危險動作——經常搬運重物,姿勢不當,可致肌肉急性扭傷或慢性勞 . . . . . . (baona@iStockphoto,設計圖片)

【明報專訊】腰背痛,令人行動不便、坐立不安,十分困擾。醫學報告指80%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最少一次腰背痛。而超市倉務員、店舖理貨員、機場行李處理員等經常搬運重物的工種,更是高危族。若不注意提舉及搬運重物的姿勢,稍一不慎就易拉傷腰背肌肉,加速腰部勞損和退化,有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腰椎疾病。

提舉地上重物最常見又最高危的動作是,站立彎下腰,伸手拿起重物,然後腰部發力抬起重物,再扭動腰部將重物放下。如果貨物重量或體積超過自己可以負擔,強行發力提起貨物和扭動腰部,都會令肌肉無法負荷而拉傷,導致腰肌發炎和繃緊,引起腰部劇痛及短暫影響腰部活動能力,嚴重會直接導致腰椎受傷,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

 

重複不良姿勢 累積勞損

若貨物並非太重,未必即時受傷,但重複不良提舉姿勢卻會導致腰部疲勞和勞損,腰背肌肉長期繃緊,加速腰椎退化,引致更嚴重的慢性腰椎痛症。當腰椎累積一定勞損,肌肉疲勞變弱,繼續不良搬運動作又會大幅增加腰肌受傷風險。

不論是提舉和移動貨物還是搬運行李,日復日的恆常工作,需要多加留意每個步驟細節。要預防受傷及慢性痛症,需要留意個人能力、工作環境安全、貨物重量和數量、使用工具,及注意正確姿勢。

 

量力而搬 用工具找幫手

評估個人能力

  • 提舉或搬運前,先評估自己體力是否足夠,是否需要找幫手
  • 評估及計劃提舉方式及搬運路線,盡量減少提舉重物時間和搬運距離
  • 工作前先熱身

確保工作環境

  • 留意通道暢通,確保搬運貨物時不會受阻,同時亦要留意搬運路線有否潛在危險,例如突出的尖角及凹凸不平的路面
  • 不要把貨物堆疊過高,如需要搬運在高處的貨物,使用合適的梯或機器,避免舉手高於膊頭提舉重物

留意貨物重量和數量

  • 如貨物太重,盡可能分件搬運、找幫手或使用機械處理
  • 如需要搬運的貨物或行李太多,可善用手推車等用具幫忙

使用輔助工具

  • 穿著合適服裝和具保護力的工作鞋
  • 善用合適搬運工具

由於工作需要較多體力勞動,強健的體魄有助提高工作效率,減低受傷風險。平日多鍛煉腰部深層肌肉,游水、行山等活動有助強化腰肌強度,增強腰部穩定度和保護能力。在工作前後,多做腰部運動伸展肌肉,紓緩疲勞,減低受傷風險。

如不幸在提舉或搬運時腰部受傷,要即時停止工作,諮詢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意見。當然,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夠做到上述的預防措施和改善提舉搬運的姿勢,將能大大減低受傷風險。

 

知多啲:正確搬運三部曲

(黃偉健提供)
(黃偉健提供)

  1. 準備搬運時,盡量行近貨物,一隻腳放在貨物後方,另一隻腳放在貨物側邊
  2. 腰背挺直,身體盡量靠近貨物,用手掌緊握或抱住貨物,雙腿發力伸直慢慢提起貨物
  3. 避免腰部用力;整個過程需要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彎腰

伸展有道:強腰運動四重奏

(黃偉健提供)
(黃偉健提供)

腰部伸展(以下動作重複6至8次)

  • 運動一
  1. 仰臥,屈曲雙腿,腳掌貼地
  2. 緩慢向右擺動雙腿,感覺腰部有拉扯感,定住5秒
  3. 緩慢擺動雙腿向左,同樣在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5秒
  • 運動二
  1. 仰臥,雙手抱起大腿靠向身體
  2. 盡量抱住大腿向身體方向拉,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3. 緩慢放下雙腿
  • 運動三
  1. 坐在椅子上,向右轉動身軀,手放在椅子上固定,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2. 身軀慢慢向左轉,同樣手部放在椅子上固定,腰部有拉扯感時定住20至30秒

腰部深層強化運動(以下動作重複6至8次)

  1. 仰臥,雙腿緩慢提起約60至80度,膝蓋保持屈曲至90度
  2. 保持動作10至20秒,全程正常呼吸
  3.  緩慢放下雙腿

文:黃偉健(註冊物理治療師、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

示範:黃偉健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腰膝痛楚難忍 注意姿勢減勞損 //www.afterroberto.com/%e6%b3%a8%e6%84%8f%e5%a7%bf%e5%8b%a2%e6%b8%9b%e5%8b%9e%e6%90%8d/ Tue, 26 Mar 2019 22:00: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706 無論是長者或年輕人,長期姿勢不正確或關節勞損,都有機會引起膝關節痛及腰痛問題,嚴重情況下甚至需要進行手術治理。由明報健康網及betway体彩 合辦的「膝關節退化及腰骨痛診療新趨勢」講座,日前假中央圖書館舉行,專家分享痛症成因及治療方法,助患者解除痛楚。

 

腰膝痛 姿勢 勞損 膝關節痛 腰痛 膝關節退化 betway体彩
 骨科 椎間盤退變 坐骨神經痛
要維持腰椎及膝關節健康,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鄧偉文醫生(左)及高天祐醫生(右)強調預防最重要。

 

年長人士或膝關節曾經受傷人士都容易出現膝痛問題,影響行路及日常生活。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鄧偉文醫生指出膝痛情況普遍。本港約7%人口在40歲後開始出現膝關節痛,70歲後全部會有膝關節問題。

 

由於華人天生膝關節向內微彎,令關節內側受力較重,容易出現磨損及導致膝痛問題出現。相關徵狀會由痛楚開始,由最初間斷出現痛楚,逐漸演變成活動時痛楚,尤其在行斜路或樓梯時更為明顯。隨後有機會出現水腫及關節僵硬,影響關節屈曲程度,甚至完全鎖實。關節會不時發熱,出現變型,導致「O字腳」。

 

隨着關節逐漸磨損,會開始出現骨磨骨問題,引致劇烈痛楚。以往醫生會在患者的關節注射類固醇或潤滑劑,現在可利用科技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長時間免除痛楚。鄧醫生坦言,很多人誤以為要切去關節骨骼,其實只需將受損骨骼及軟骨部分磨走,然後平整表面及套上人工關節,藉此保護脛骨及股骨,避免出現骨磨骨情況。

 

精確重建膝關節表面

如果人工關節放置角度偏差,有機會出現如車輪的「省軚」情況。鄧醫生表示,70年代時只能靠肉眼判斷,現在會以電腦導航配合手術,令股骨及脛骨受力平均,延長關節壽命。導航系統能實時顯示骨骼、人工關節及手術儀器的位置,電腦系統會向提示醫生人工關節大小,放置位置及角度,有助減低問題出現的機會,提高手術質素。

 

除了全膝關節置換,醫生亦可為局部關節受損的患者,進行局部關節置換手術。鄧醫生表示,局部置換手術造成的傷口較細,可保留大部份軟組織及韌帶。但是由於人工關節與骨骼之間的接觸面減半,放置不穩會更容易出現磨損及鬆動。因此引入了機械臂手術,透過電腦實時監察患者骨骼位置,計算人工關節擺放位置以重建關節,好處是可減少手術偏差。

 

椎間盤受損難修復

脊骨由多塊椎骨組成,並以椎間盤及韌帶連繫,能夠支撐身體站立或坐下,並可保護神經線。據港大在2012年的研究發現,10位港人中7位有椎間盤退變。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表示,椎間盤位處兩塊椎骨之間,如車軚一樣具有避震功能,一旦結構受損將難以修復。另外,椎間盤長久使用會出現裂痕,導致椎間盤移位或凸出,若神經線受壓會引起腰痛,甚至造成坐骨神經痛。

 

腰痛成因很多,大多與勞損及退化有關,亦可能由創傷、癌症或感染引起。高醫生指出,姿勢不正確或缺乏肌肉訓練,都是腰痛的成因。例如坐著時「寒背」,腰部肌肉會因為受壓而出現勞損及腰痛,受壓情況持續會影響關節,令腰椎間盤退化,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預防極為重要。

 

腰膝痛 姿勢 勞損 膝關節痛 腰痛 膝關節退化 betway体彩
 骨科 椎間盤退變 坐骨神經痛
許多市民也有腰痛或膝關節痛問題,在講座內尋找解決良方。

 

各種治療方法減痛楚

大部分求醫的腰背痛的病人,都不知成因。腰椎間盤出現問題有機會導致坐骨神經痛,可以透過磁力共振造影了解軟組織有否損壞及壓著神經線。情況輕微可服食止痛藥及接受物理治療,藉此放鬆肌肉及進行運動鞏固腰椎,避免病徵復發。如腰部出現麻痺及無力等神經線受壓病徵,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高醫生解釋,可利用微創手術在背部開小傷口,放入內窺鏡將突出的椎間盤取走,也可進行內窺鏡椎間盤切除手術,手術簡單,大多可一日出院。另外,位於脊椎的小面關節也經常引起腰痛,容易與坐骨神經痛混淆。

 

常見於經常搬重物或進行高爾夫球等扭動運動人士,一般可用藥物治療,嚴重情況下可用封閉針或以射頻治療,將針刺入小面關節附近神經線,利用熱能止痛,效果可維持六個月以上。

 

腰椎間盤狹窄是常見的老人問題,主要因為退化而出現骨刺,令腰椎管道收窄,甚至因為關節磨損嚴重,造成鬆脫或移位。患者最初可能只感到雙腿酸軟,直至越行越慢,經常要停下休息才發現問題。高醫生表示,只需以磁力共振診斷及進行微創手術磨去骨刺,即可紓緩病徵,回復正常走動。

 

假如腰椎退化令腰椎骨鬆散,可進行核心肌肉運動及糾正姿勢,減慢病情惡化。另外亦可進行減壓手術改善情況,如脊椎不穩,就要考慮進行固定手術,打入螺絲釘固定腰椎,令骨骼產生融固效果支撐身體。現時會以導航技術,提升打入螺絲釘的準確度和速度。

 

【運動消閒】關節運動:復康運動 增關節活動幅度

知多啲:肩袖肌群受傷 徵狀似五十肩

分清關節囊還是肌腱受損 中年膊頭痛 未必五十肩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1.mp4鄧偉文醫生;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2.mp4鄧偉文醫生;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3.mp4高天祐醫生;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4.mp4高天祐醫生;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5.mp4問答環節;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6.mp4問答環節;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7.mp4問答環節;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8.mp4問答環節;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3/HET20190306_09.mp4問答環節;

]]>
低頭禍大增 手痺肌萎縮 4招抬頭挺胸做人 //www.afterroberto.com/%e4%bd%8e%e9%a0%ad%e7%a6%8d%e5%a4%a7%e5%a2%9e-%e6%89%8b%e7%97%ba%e8%82%8c%e8%90%8e%e7%b8%ae-4%e6%8b%9b%e6%8a%ac%e9%a0%ad%e6%8c%ba%e8%83%b8%e5%81%9a%e4%ba%ba/ Tue, 13 Mar 2018 02:44: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554 【明報專訊】手機不離手,原來不單會眼花手累,全身都可能出問題!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指出,除了經常聽到的腕管綜合症及腱鞘炎,近期有更多求診個案,是有關頸神經根病變(Cervical Radiculopathy)及脊柱後突(Kyphosis,俗稱寒背),前者更可能因為肌肉或關節過於繃緊,令手臂出現不同程度的麻痺或肌肉無力,而問題更有年輕化趨勢。

■運動處方

˙減少向下望手機及曲背

˙寒背矯正帶減頸、下巴肌肉繃緊

˙強化中斜方肌改善寒背

˙訓練豎棘肌令腰背挺直

肌肉關節繃緊 寒背加劇

低頭族一詞,泛指經常以錯誤體姿低頭使用智能手機的人。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表示,由於每個人使用手機的姿勢不同,所以身體出現問題的部位、時間亦有分別。但無論是哪種低頭族痛症,主要成因都是姿勢錯誤及勞損所致,「低頭族主要有兩個常見的錯誤姿勢,第一個是頭部經常向下望,另一個是曲背。低頭時,身體會判斷頭部有可能跌向前,頸部及背部的肌肉便需要用力拉住頭部,令相關肌肉經常拉緊,以致疲勞。此外,頭部長期向前傾亦會令頸椎天生向前彎曲的生理弧度變直,嚴重時上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勞損」。

梁澤祺綜合臨牀治療經驗,指出低頭族最常見有以下4個問題:

低頭族四大問題

1.頸神經根病變

長期低頭看手機,令頸椎肌肉及關節過於繃緊,刺激頸神經及手臂的神經,引發手臂麻痺。

2.脊柱後突

俗稱寒背,低頭使用手機時,會增加胸椎用力,形成寒背。其實不少人在發育時期揹書包,已有不同程度的寒背,之後再低頭使用手機,令問題加劇。

3.腕管綜合症

由於經常使用手指,令手腕上的筋膜繃緊,長久便會出現炎症,令手掌心麻痺。

4.腱鞘炎

經常單手使用、握實、拿起手機,都會令手指筋腱過勞而出現炎症,手指移動時會痛,同時影響手指關節柔軟度。

電腦手機日夜夾攻 手痺求診增

他指出其中頸神經根病變及脊柱後突的求診個案,近期都見上升趨勢,前者近兩年來,差不多每日都有求診個案。「以往的頸神經根病變,成因主要是長時間對着電腦屏幕工作,由於當時智能手機未普及,大部分人搭車時主要是睡覺及間中看雜誌,令頸部肌肉有放鬆機會,所以個案不算多。自從智能手機普及,不少人上班用電腦,收工玩手機,『雙管齊下』,令求診個案急升。這問題與坐骨神經痛相似,坐骨神經痛屬於下半身痛症,而頸神經根病變則為上半身痛症。」

「電子奶嘴」 害勞損年輕化

頸神經根病變,會引發什麼問題?梁澤祺指問題可大可小,「輕則只是手指麻痺,嚴重時可能整條手臂都麻痺,徵狀範圍視乎繃緊的肌肉刺激到哪一條神經線而定」。情况可以有幾嚴重?「試過有個案,舉手時不會麻痺,但一放下手臂便痺痛,而且肌肉開始萎縮,包括手肘、前臂等位置。另外,由於頸部肌肉及關節過度拉緊,導致頸痛,無法轉動頭部。」

一般患上頸神經根病變的人,主要在30至40歲之間,但亦有長者因為退休後長時間玩手機而出現問題。梁澤祺表示近年則有年輕化趨勢,情况令人擔心,「不少幼童在兩三歲已開始使用手機,由於以上提及的問題,都是日積月累而成,若他們繼續維持錯誤的姿勢,到了十多歲,可能已出現勞損而需接受治療」。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12a1471ab1edfa538fa3e99a02736ff0.jpg矯正寒背——梁澤祺提醒,寒背矯正帶不需要長時間戴上,「每日約用15分鐘即可,穿戴時間過長反而令身體習慣矯正帶的拉力,無法起矯正寒背的作用」。(圖:劉焌陶);//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12a107360ae3817febe316febac4918d.jpg多重傷害——長期「低頭」不單傷頸,更有可能導致寒背、腕管綜合症及腱鞘炎等,身體承受不同程度的勞損及痛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12a11ebe9f10bb9ebe4df540296675e4.jpg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圖:劉焌陶);//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12a139dfc66cda4167395abae3bdc30c.jpg提早勞損——以手機充當「電子奶嘴」,雖可有效令子女乖乖坐定,但卻後患無窮,勞損痛症、眼疾統統提早報到。(圖:yaoinlove@iStockphoto);

]]>
【有片:運動消閒】運動膠貼「提醒」免勞損 打救女人手痛重災區 //www.afterroberto.com/%e9%81%8b%e5%8b%95%e8%86%a0%e8%b2%bc%e3%80%8c%e6%8f%90%e9%86%92%e3%80%8d%e5%85%8d%e5%8b%9e%e6%90%8d-%e6%89%93%e6%95%91%e5%a5%b3%e4%ba%ba%e6%89%8b%e7%97%9b%e9%87%8d%e7%81%bd%e5%8d%80/ Tue, 27 Jun 2017 05: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81970071cb775bda6ab17dfee1e734cc 【明報專訊】女士們一雙玉手又纖又幼,肌力少,因此無論是全職主婦或在職女性,長時間做家務、做文書工作,容易出現網球肘、媽媽手等上肢勞損,嚴重到舉「杯」維艱,影響日常生活。

因此,當上肢出現輕微痛楚、痠痛時,就要及早正視,做簡單伸展運動外,亦可以跑友常用的運動膠貼幫手,拉緊肌肉,減低肌腱受傷風險。

長期做家務玩手機 易招四傷痛

東方女性的上肢力量較小,所以肩膀至手指的位置可說是受傷的重災區,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運動專研小組主席兼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浩儀指出,當中有不少是因為重複動作引致的勞損,無論是家庭主婦或在職女性,都會中招。常見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1. 手指屈肌腱鞘炎(又稱扳機指)

徵狀﹕手掌或手指關節只能作有限度的活動,同時會出現局部痛楚,嚴重時手指關節會腫脹

成因﹕經常使用手指做重複動作,例如按滑鼠、單手使用手機、做家務等

2.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

徵狀﹕前臂肌肉痛楚,同時患處外部會腫脹,嚴重可令手肘活動受限

成因﹕與重複動作和不當姿勢有關,例如鍵盤位置太高或太低、經常使用重菜刀切菜、每日拖地及掃地等

3. 拇指腱鞘炎(俗稱媽媽手)

徵狀﹕拇指的肌鍵發炎,會發熱及痛楚,嚴重時會令手部的活動能力下降

成因﹕不當的重複動作,包括經常使用拇指清洗物件、使用大手柄的用具、用拇指按壓物件等

4. 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

徵狀﹕手部或手指麻痺或刺痛,同時手部動作變得不靈活,手握力明顯下降

成因﹕手部或手腕需要用力或經常重複動作,例如鋼琴家、廚師或家庭主婦;而腕骨或腕關節曾經受創的人士亦較易患上

膠貼拉緊肌肉 分散注意力「減痛」

面對以上四種問題,何浩儀指視乎問題的嚴重性,有不同的方法處理,「如果痛楚嚴重,相關部位無法屈曲或發力,當然要第一時間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求診。但如果是早期輕微痛楚,或發現自己會經常使用手指或前手臂做一些重複動作,可利用運動膠貼作為輔助,減低問題惡化或預防受傷」。

運動膠貼有輕微的止痛功效,何浩儀解釋,並非因它有藥性,其原理是利用觸感神經來減痛,「簡單解釋是痛楚並沒有消失,而是由於膠布拉緊肌肉,令腦部更在意肌肉拉緊的感覺,所以能夠輕微減低痛楚。雖然止痛效力不高,但運動膠貼最大的作用,是提高患者對貼上膠貼肌肉的注意度,減少過度用力或發錯力而引致受傷或肌鍵發炎,所以用於預防受傷較加快復康更為有效」。

先用酒精清潔 膠貼拉長1/4

使用運動膠貼,看似簡單,但除了要貼對位置,何浩儀表示有幾點值得留意﹕

1. 貼運動膠貼前,需以酒精清潔皮膚,清除表面油脂,才能令運動膠貼更穩固

2. 如是預防受傷,只需將運動膠貼拉長原長度約四分之一;想提高保護度,才再略為拉長

3. 大部分運動膠貼不含乳膠,出現皮膚敏感的情况較低,但亦有部分人會出現敏感,首次使用或轉用新品牌,宜先剪小塊貼在皮膚上測試

4. 貼上運動膠貼之後,用手掌掃壓膠貼表面,掃走膠貼與皮膚之間的空氣,增加膠貼黏貼度

5. 運動膠貼表面有跣水功能,貼上後做家務,甚至冲涼都不會脫落

另外,在更換運動膠貼時,亦需要留意,「由於運動膠貼有一定黏力,所以撕下時,切勿向皮膚上方拉走貼布,因此舉或會令皮膚紅腫,嚴重時更有可能拉損皮膚。正確的方法,是以皮膚水平方向慢慢撕下膠貼,撕下過程切忌過急,減低皮膚受損風險」。

■運動處方 防上肢勞損

‧減少上肢重複動作

‧針對性訓練上肢肌腱

‧紓緩早期輕微痛症

‧運動膠貼預防受傷

■動作示範

一個水樽 強化上肢

只需要一個500ml水樽,訓練屈腕肌群、伸腕肌群、前臂肌肉,增強上肢力量,可以紓緩緊張的肌腱,預防上肢勞損,減低炎症發作。即使工作時間長,在辦公室都能做到。

1. 腕屈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心向上,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扶右手作固定;右手手腕上下屈曲,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屈腕肌群

2. 腕伸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心向下,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扶右手以作固定;手腕向上下屈曲,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伸腕肌群

3. 槌式彎舉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水樽口向上,左手輕托右手肘作固定;右前臂向上提,再回到水平位置,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肱橈肌

4.前臂左右旋轉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向上,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托右手肘作固定;手腕左右旋轉,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前臂肌群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小玲

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

膠樽強化上肢goo.gl/R1VwTg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6/HET20170627_01.mp4「膠樽強化上肢」;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1.jpg肌腱勞損——無論是全職主婦或是在職女性,都經常要做重複的手部動作,久而久之便會引發上肢不同位置的肌腱勞損,嚴重的更會影響日常生活。(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資料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006_.jpg沒有藥效——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運動專研小組主席兼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浩儀(左)表示,運動膠貼沒有藥效,但能分散使用者注意力,稍為減輕痛楚,但不能當止痛貼使用。(圖:劉焌陶);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2.jpg(圖:劉焌陶);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5.jpg詳細了解——如想了解更多運動膠貼的用法,可參考《肌內效貼布用法速查》一書,會有更多幫助。(圖: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女士們一雙玉手又纖又幼,肌力少,因此無論是全職主婦或在職女性,長時間做家務、做文書工作,容易出現網球肘、媽媽手等上肢勞損,嚴重到舉「杯」維艱,影響日常生活。

因此,當上肢出現輕微痛楚、痠痛時,就要及早正視,做簡單伸展運動外,亦可以跑友常用的運動膠貼幫手,拉緊肌肉,減低肌腱受傷風險。

長期做家務玩手機 易招四傷痛

東方女性的上肢力量較小,所以肩膀至手指的位置可說是受傷的重災區,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運動專研小組主席兼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浩儀指出,當中有不少是因為重複動作引致的勞損,無論是家庭主婦或在職女性,都會中招。常見的問題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1. 手指屈肌腱鞘炎(又稱扳機指)

徵狀﹕手掌或手指關節只能作有限度的活動,同時會出現局部痛楚,嚴重時手指關節會腫脹

成因﹕經常使用手指做重複動作,例如按滑鼠、單手使用手機、做家務等

2.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

徵狀﹕前臂肌肉痛楚,同時患處外部會腫脹,嚴重可令手肘活動受限

成因﹕與重複動作和不當姿勢有關,例如鍵盤位置太高或太低、經常使用重菜刀切菜、每日拖地及掃地等

3. 拇指腱鞘炎(俗稱媽媽手)

徵狀﹕拇指的肌鍵發炎,會發熱及痛楚,嚴重時會令手部的活動能力下降

成因﹕不當的重複動作,包括經常使用拇指清洗物件、使用大手柄的用具、用拇指按壓物件等

4. 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

徵狀﹕手部或手指麻痺或刺痛,同時手部動作變得不靈活,手握力明顯下降

成因﹕手部或手腕需要用力或經常重複動作,例如鋼琴家、廚師或家庭主婦;而腕骨或腕關節曾經受創的人士亦較易患上

膠貼拉緊肌肉 分散注意力「減痛」

面對以上四種問題,何浩儀指視乎問題的嚴重性,有不同的方法處理,「如果痛楚嚴重,相關部位無法屈曲或發力,當然要第一時間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求診。但如果是早期輕微痛楚,或發現自己會經常使用手指或前手臂做一些重複動作,可利用運動膠貼作為輔助,減低問題惡化或預防受傷」。

運動膠貼有輕微的止痛功效,何浩儀解釋,並非因它有藥性,其原理是利用觸感神經來減痛,「簡單解釋是痛楚並沒有消失,而是由於膠布拉緊肌肉,令腦部更在意肌肉拉緊的感覺,所以能夠輕微減低痛楚。雖然止痛效力不高,但運動膠貼最大的作用,是提高患者對貼上膠貼肌肉的注意度,減少過度用力或發錯力而引致受傷或肌鍵發炎,所以用於預防受傷較加快復康更為有效」。

先用酒精清潔 膠貼拉長1/4

使用運動膠貼,看似簡單,但除了要貼對位置,何浩儀表示有幾點值得留意﹕

1. 貼運動膠貼前,需以酒精清潔皮膚,清除表面油脂,才能令運動膠貼更穩固

2. 如是預防受傷,只需將運動膠貼拉長原長度約四分之一;想提高保護度,才再略為拉長

3. 大部分運動膠貼不含乳膠,出現皮膚敏感的情况較低,但亦有部分人會出現敏感,首次使用或轉用新品牌,宜先剪小塊貼在皮膚上測試

4. 貼上運動膠貼之後,用手掌掃壓膠貼表面,掃走膠貼與皮膚之間的空氣,增加膠貼黏貼度

5. 運動膠貼表面有跣水功能,貼上後做家務,甚至冲涼都不會脫落

另外,在更換運動膠貼時,亦需要留意,「由於運動膠貼有一定黏力,所以撕下時,切勿向皮膚上方拉走貼布,因此舉或會令皮膚紅腫,嚴重時更有可能拉損皮膚。正確的方法,是以皮膚水平方向慢慢撕下膠貼,撕下過程切忌過急,減低皮膚受損風險」。

■運動處方 防上肢勞損

‧減少上肢重複動作

‧針對性訓練上肢肌腱

‧紓緩早期輕微痛症

‧運動膠貼預防受傷

■動作示範

一個水樽 強化上肢

只需要一個500ml水樽,訓練屈腕肌群、伸腕肌群、前臂肌肉,增強上肢力量,可以紓緩緊張的肌腱,預防上肢勞損,減低炎症發作。即使工作時間長,在辦公室都能做到。

1. 腕屈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心向上,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扶右手作固定;右手手腕上下屈曲,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屈腕肌群

2. 腕伸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心向下,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扶右手以作固定;手腕向上下屈曲,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伸腕肌群

3. 槌式彎舉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水樽口向上,左手輕托右手肘作固定;右前臂向上提,再回到水平位置,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肱橈肌

4.前臂左右旋轉

做法:右手手握水樽,手向上,前臂成水平,左手輕托右手肘作固定;手腕左右旋轉,做8至10下,換邊再做。兩邊完成為1組,每次做2至3組。

訓練:前臂肌群

文:勞耀全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小玲

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

膠樽強化上肢goo.gl/R1VwTg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6/HET20170627_01.mp4;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1.jpg肌腱勞損——無論是全職主婦或是在職女性,都經常要做重複的手部動作,久而久之便會引發上肢不同位置的肌腱勞損,嚴重的更會影響日常生活。(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資料圖片);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006_.jpg沒有藥效——香港物理治療學會運動專研小組主席兼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浩儀(左)表示,運動膠貼沒有藥效,但能分散使用者注意力,稍為減輕痛楚,但不能當止痛貼使用。(圖:劉焌陶);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2.jpg(圖:劉焌陶);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27/leisure/_27vw205.jpg詳細了解——如想了解更多運動膠貼的用法,可參考《肌內效貼布用法速查》一書,會有更多幫助。(圖:受訪者提供);

]]>
手機打機 影響腕管嗎? //www.afterroberto.com/%e6%89%8b%e6%a9%9f%e6%89%93%e6%a9%9f-%e5%bd%b1%e9%9f%bf%e8%85%95%e7%ae%a1%e5%97%8e%ef%bc%9f/ Sun, 11 Ju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163297079f2f62ff7d3b661328a3b586 【明報專訊】鄭:鄭志文醫生 葉:葉永玉醫生 觀:Facebook Live 觀眾

觀﹕經常用手機打機,會否導致腕管綜合症?

葉﹕使用手機打機,視乎什麼動作。如果只是拇指活動較多,容易令拇指勞損。如果需要用到每隻手指,手指的屈肌腱也容易勞損。腕管內的屈肌腱一旦發炎腫脹,正中神經線就會受到卡壓,導致腕管綜合症。

■平放雙手打字 每15分鐘休息

觀﹕工作需要經常打字,會否導致腕管綜合症?

葉﹕手指打字,屬於重複性動作,容易出現勞損。切勿採用手腕、手掌懸空的姿勢打字。打字時,前臂和手腕應該平放、處於自然舒服位置。打字時間不宜過長,每隔15至20分鐘,需要休息1至2分鐘。另外,配合簡單的上肢伸展運動,減低肌肉張力和關節壓力。

鄭:因為上肢活動是整體性的,其實不單止打字姿勢,我們也要注意使用電腦的事項,包括:環境、光線、工作台的設計、座椅高度等。使用電腦,應當採用自然和放鬆姿勢。即使如此,長時間保持着同一姿勢,也可導致筋肌勞損。因此定時休息和伸展運動,十分重要。

■肌腱轉移 恢復拇指功能

觀﹕我的媽媽83歲,雙手確診腕管綜合症。做過物理治療,也戴了手托半年,但效果不太理想。她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葉﹕病人的麻痺得不到紓緩,十分困擾。除了感到不適,也會影響晚間睡眠。是否需要手術,先要探討病情。例如:活動功能有否受損?有否影響日常生活?

病人83歲,如果生活上有家人照顧,可以選擇簡單的鬆解手術,改善麻痺。但如果她需要增進手部功能,則要進行肌腱轉移手術。簡單來說,醫生會從病人手部其他位置取出肌腱,取代原來失去功能的大魚際肌,令到拇指功能得以恢復。不過,因為病人年紀大,加上手術比較複雜,她先要經過專科醫生評估是否適合進行全身麻醉。

■媽媽手、滑鼠手、彈弓指、網球肘點分?

觀﹕媽媽手、滑鼠手、彈弓指和網球肘,有什麼分別?

葉﹕它們都是手部因為勞損引致的病症。

‧拇指腱鞘炎(俗稱媽媽手):拇指經常需要用力,過度勞損,導致控制拇指的兩條肌腱與外圍的腱鞘發炎疼痛。

‧扳機指(俗稱彈弓指):手指腱鞘或滑液囊出現炎症,令到手指的活動不暢順。患者有時需要藉助外力才能把手指伸直,並感到「咔」響聲。

‧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腕管內的正中神經線受到擠壓,導致拇指、食指、中指和半邊無名指麻痺;嚴重更會令到拇指力量減弱。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肘部外側骨膜及肌腱因為勞損或受傷引致發炎。當手指、手腕或手臂用力,患者就會感到前臂肌肉疼痛。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12/news/_12ya105.jpg打機勞損——除了用手機打機,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重複動作,容易導致手指屈肌腱勞損,令腕管內屈肌腱發炎。(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家庭醫生鄭志文醫生 葉:骨科專科醫生葉永玉 :Facebook Live 觀眾

觀﹕經常用手機打機,會否導致腕管綜合症?

葉﹕使用手機打機,視乎什麼動作。如果只是拇指活動較多,容易令拇指勞損。如果需要用到每隻手指,手指的屈肌腱也容易勞損。腕管內的屈肌腱一旦發炎腫脹,正中神經線就會受到卡壓,導致腕管綜合症。

■平放雙手打字 每15分鐘休息

觀﹕工作需要經常打字,會否導致腕管綜合症?

葉﹕手指打字,屬於重複性動作,容易出現勞損。切勿採用手腕、手掌懸空的姿勢打字。打字時,前臂和手腕應該平放、處於自然舒服位置。打字時間不宜過長,每隔15至20分鐘,需要休息1至2分鐘。另外,配合簡單的上肢伸展運動,減低肌肉張力和關節壓力。

鄭:因為上肢活動是整體性的,其實不單止打字姿勢,我們也要注意使用電腦的事項,包括:環境、光線、工作台的設計、座椅高度等。使用電腦,應當採用自然和放鬆姿勢。即使如此,長時間保持着同一姿勢,也可導致筋肌勞損。因此定時休息和伸展運動,十分重要。

■肌腱轉移 恢復拇指功能

觀﹕我的媽媽83歲,雙手確診腕管綜合症。做過物理治療,也戴了手托半年,但效果不太理想。她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葉﹕病人的麻痺得不到紓緩,十分困擾。除了感到不適,也會影響晚間睡眠。是否需要手術,先要探討病情。例如:活動功能有否受損?有否影響日常生活?

病人83歲,如果生活上有家人照顧,可以選擇簡單的鬆解手術,改善麻痺。但如果她需要增進手部功能,則要進行肌腱轉移手術。簡單來說,醫生會從病人手部其他位置取出肌腱,取代原來失去功能的大魚際肌,令到拇指功能得以恢復。不過,因為病人年紀大,加上手術比較複雜,她先要經過專科醫生評估是否適合進行全身麻醉。

■媽媽手、滑鼠手、彈弓指、網球肘點分?

觀﹕媽媽手、滑鼠手、彈弓指和網球肘,有什麼分別?

葉﹕它們都是手部因為勞損引致的病症。

‧拇指腱鞘炎(俗稱媽媽手):拇指經常需要用力,過度勞損,導致控制拇指的兩條肌腱與外圍的腱鞘發炎疼痛。

‧扳機指(俗稱彈弓指):手指腱鞘或滑液囊出現炎症,令到手指的活動不暢順。患者有時需要藉助外力才能把手指伸直,並感到「咔」響聲。

‧腕管綜合症(俗稱滑鼠手):腕管內的正中神經線受到擠壓,導致拇指、食指、中指和半邊無名指麻痺;嚴重更會令到拇指力量減弱。

‧肱骨外上髁炎(俗稱網球肘):肘部外側骨膜及肌腱因為勞損或受傷引致發炎。當手指、手腕或手臂用力,患者就會感到前臂肌肉疼痛。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612/news/_12ya105.jpg打機勞損——除了用手機打機,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指在鍵盤上重複動作,容易導致手指屈肌腱勞損,令腕管內屈肌腱發炎。(資料圖片);

]]>
醫護之言:兩招強化腿肌 預防跑山勞損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ad%b7%e4%b9%8b%e8%a8%80%ef%bc%9a%e5%85%a9%e6%8b%9b%e5%bc%b7%e5%8c%96%e8%85%bf%e8%82%8c-%e9%a0%90%e9%98%b2%e8%b7%91%e5%b1%b1%e5%8b%9e%e6%90%8d/ Sun, 07 May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8c8066c4895b147c4bb7c4d2785bc425 【明報專訊】Stone有段時間頻密參賽,跑山經常上落,膝腿勞損引致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髂脛束是強韌的纖維組織,經大腿外側與股外側肌部分連接,之後連結到小腿脛骨,提供膝部外側的穩定度。一旦髂脛束筋膜摩擦至發炎,痛楚從膝蓋外側開始,甚至會痛至大腿,令腿部不能屈曲。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指,出現痛症應即時按摩紓緩,下山後冰敷膝腿痛楚位置。她示範以下動作訓練四頭肌肌力,強化大腿肌肉的支撐力,預防ITBS出現: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08/news/_08yf101.jpg(圖:洪慧冰);]]>
【明報專訊】Stone有段時間頻密參賽,跑山經常上落,膝腿勞損引致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髂脛束是強韌的纖維組織,經大腿外側與股外側肌部分連接,之後連結到小腿脛骨,提供膝部外側的穩定度。一旦髂脛束筋膜摩擦至發炎,痛楚從膝蓋外側開始,甚至會痛至大腿,令腿部不能屈曲。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指,出現痛症應即時按摩紓緩,下山後冰敷膝腿痛楚位置。她示範以下動作訓練四頭肌肌力,強化大腿肌肉的支撐力,預防ITBS出現: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08/news/_08yf101.jpg(圖:洪慧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