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壓力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27 Sep 2023 10:49:4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創傷後壓力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創傷後壓力症】睇恐怖血腥畫面後情緒不安持續 誘發ASD或PTSD 徵狀失眠、麻木、閃回、負面認知…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e3%80%91%e7%9d%87%e6%81%90%e6%80%96%e8%a1%80%e8%85%a5%e7%95%ab%e9%9d%a2%e5%be%8c%e6%83%85%e7%b7%92%e4%b8%8d%e5%ae%89%e6%8c%81%e7%ba%8c/ Mon, 12 Jun 2023 10:05: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576 【明報專訊】鑽石山商場殺人案、元朗電鋸謀殺案、馬鞍山流浪狗被輾,以至韓國梨泰院人踩人慘劇等新聞,在網絡上瘋傳相關影片和圖像,還有繪影繪聲的帖文,有市民看罷這些血腥恐怖畫面後情緒不安。雖然香港暫時沒有正式數據,但外國早有研究指出,媒體及網絡平台傳播大型災難事件,對大眾的心理帶來影響,可引起急性壓力症(ASD),常見徵狀包括失眠、情感麻木,甚至有點慌失失;若不及時處理,更可導致創傷後壓力症(PTSD)。(編者按:根據專業指引,當一個人直接或間接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後,可能會出現「閃回」(flashback),或逃避、麻木、過度警覺,以及產生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面認知及情緒等徵狀。)

【創傷後壓力症】睇恐怖血腥畫面後情緒不安持續 誘發ASD或PTSD 徵狀失眠、麻木、閃回、負面認知...

什麼是急性壓力症ASD及創傷後壓力症PTSD常見徵狀

傳統新聞媒體講求專業操守,過分血腥暴力的畫面會經處理後才刊出。但由網民拍攝的相片、直播影片,或閉路電視的片段等,因未經編輯處理,畫面較「震撼」,亦很容易被肆意瘋傳。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呼籲,「當(看了影片後)情緒不安,感覺影響到日常生活,就需要盡快見專業人士接受評估治療」。臨牀心理學家盛綺婷亦提醒:「若大家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有這些情况,愈早求醫,治癒機會就會愈大。」

ASD:失眠、麻木 不自控恐慌 迴避不看新聞

張漢奇指出,一般人看到暴力血腥新聞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但膽小一族就要多加注意,「因為人有自我保護機制,當見到有人受傷害就聯想到自己受傷害,膽小的人較大可能受環境影響,產生可怕的想法;不過這些都不列為情緒問題,只是一種心理狀態,不算大問題」。

然而,若看罷這些血腥殘暴的片段後,持續感到不安,不能自控地恐慌,狀况發生在1個月內,一般會視為急性壓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簡稱ASD),常見徵狀包括失眠、情感麻木,甚至有點慌失失,就是「從後面拍他,會成個人彈起」;迴避不想看新聞,即使不再出現令人驚恐的畫面;亦可能常常發夢回想起事發畫面,長遠對生活和工作都構成影響。

當ASD徵狀影響到生活,張漢奇說就需要接受專業人士評估及治療,不一定是藥物治療,可以從心理治療出發。但如果患者感到難以集中精神,醫生或視乎情况,處方低劑量安眠藥或鎮定劑短期服用,讓他們容易度過這段恐慌日子。

媒體網絡引發PTSD不足4% 直接或間接經歷創傷或出現「閃回」

不好好處理急性壓力症,會否惡化至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盛綺婷解釋:「根據專業指引,當一個人直接或間接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後,可能會出現『閃回』(flashback),腦海再次出現創傷情景及回憶;或逃避、麻木、過度警覺,以及產生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面認知及情緒等徵狀。若以上徵狀及情緒持續逾1個月,並影響到日常生活,就可能納入PTSD範疇。」

盛綺婷指出,媒體及網絡傳播災難事件,或會為大眾帶來負面情緒,但根據外國研究指出,由媒體及網絡傳播而引發的PTSD不足4%。「人類的心理機制上有一個自然的痊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面對外來壓力所帶來的傷痛,以及災難事件所帶來的不安。普羅大眾在閱讀近期商場謀殺案、演唱會舞台意外、工業意外、肢解案等,普遍會感不安;但重複出現的片段、繪影繪聲的描述,可能會令某些人感到親歷其境,情緒因而受困擾。」

1周後情緒未改善 快尋專業協助

個人的精神和心理素質,還有背後的情緒支援,都會影響PTSD的風險。張漢奇解釋:「性格比較畏首畏尾,或者不能承受壓力的人,看到災難事件出現,或會比較容易受困擾;但如果他們有適當渠道宣泄,例如主動找朋友討論和傾訴,排解心理上的恐慌,亦有助減低情緒困擾。」正所謂病向淺中醫,盛綺婷認為,如果發覺自己在面對災難事件時,情緒較平常不穩,不妨先觀察1周,看看問題有無日漸消減,其間不妨向身邊信任的親友傾訴。如果1周後情緒未見改善,最好尋求專業人士幫助。

PTSD患者或出現「解離」狀態 發呆眼神空洞

萬一患上PTSD,患者可能出現「解離」的情况──忽然會覺得身邊事情或環境變得不真實──嚴重會影響日常生活。盛綺婷說:「患者有時會進入了一個發呆、眼神空洞的境界。」另一方面,患者可能會對一些固有信念有根本的動搖和改變,對很多事情產生負面觀感及不信任,這時候需要盡快尋求專業人士,及早治療。

要減低由外界資訊誘發的ASD或PTSD風險,首先要由自己做起。「當看到這些報道而感到不安,要懂得暫時抽身而退,不宜再多看;如果自知意志薄弱,不妨叫身邊的朋友幫忙提醒自己停止閱覽。」盛綺婷提到,與此同時,千萬不要因為自己沉迷看這些資訊而自責;另外,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做一些紓緩心情的活動,也有助排解不安的情緒。

知多啲:情緒病患高危 勿追看不安片段

本身有焦慮症或抑鬱症的人,會較易患上急性壓力症(ASD)。但世界每天都會發生不同的事,新聞報道有時避無可避,如何防止患上ASD呢?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指出,「首先,當初次看到這些新聞片段已感到不安,就不要再追看;若覺得情緒困擾渾身不自在,不妨找信得過的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從而紓緩不安感。如有宗教信仰,可以找教友傾談。」如不安感覺仍未紓緩,就需要見精神科專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作初步診斷;如心理治療未能紓緩,或需要考慮藥物幫助。事實上現時抗焦慮和抗抑鬱藥物都有不錯療效,如血清素、SNRI(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精神科醫生亦會考慮處方安眠藥和鎮定劑。此外,醫生亦會建議患者同時接受心理治療,視乎個別情况或需要作認知行為治療。

情緒支援熱線

因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暴力事件而受情緒困擾的市民,可向下列機構尋求專業協助。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24小時):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24小時電話熱線:2343 2255

香港紅十字會Shall We Talk心理支援服務熱線:5164 5040

文:張家蕙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新冠肺炎】擔心染疫死亡壓力大 可致創傷後壓力症 //www.afterroberto.com/%e6%93%94%e5%bf%83%e6%9f%93%e7%96%ab%e6%ad%bb%e4%ba%a1%e5%a3%93%e5%8a%9b%e5%a4%a7-%e5%8f%af%e8%87%b4%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 Tue, 06 Oct 2020 03:00: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561 【明報專訊】2003年SARS襲港,奪去299人性命,社會瀰漫一片愁雲慘霧。其中在淘大花園出現大規模爆發,期刊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在2005年請來903名淘大花園居民接受研究調查,發現SARS相關的污名(stigma)影響了大多數居民,並在工作、人際關係、學校教育等領域受到迴避、侮辱、邊緣化和排斥。

【新冠肺炎】擔心染疫死亡壓力大 可致創傷後壓力症
(Tomwang@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模特兒跟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當年在醫管局工作,曾接觸SARS康復者,有人患上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PTSD),部分人需長期服藥。2009年刊於醫學期刊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有關SARS倖存者的長期精神狀態研究,招募了90名倖存者,發現自SARS爆發以來,有58.9%人患上精神疾病;而爆發後30個月,25.6%患上創傷後壓力症,15.6%有抑鬱症。

研究:28%人因新冠高度焦慮

事隔17年,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會否跟SARS一樣觸發精神疾病?黃宗顯引述Psychosomatics的一個相關研究,對象是來自190個內地城市的1738名市民,發現28%人有高度焦慮、17%患抑鬱症、8%有壓力和情緒困擾。抑鬱症核心徵狀包括情緒低落、對以往喜愛事情失去興趣,情况持續逾兩星期;其餘徵狀包括想法負面、缺乏動力、容易疲倦、胃口改變等。

黃宗顯
黃宗顯(李祖怡攝)

「新冠患者擔心自己能否康復,會否染病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很大心理壓力。」當壓力事件對生命構成威脅,不論是直接經歷、親身目擊,還是從親人、朋友得悉事件,都可能引致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侵入性徵狀(intrusion symptoms),例如重複想起染病經過、發噩夢、回閃、接觸類似創傷事件的情景時有情緒或生理反應。若徵狀持續逾1個月,對生活、工作、社交帶來困擾,則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再踏足同一個地方或染病時送往的醫院,就會情緒不安。」當年SARS時,黃宗顯其中一個病人是醫護人員,入院治療的地方正是他工作地點。當勾起染病回憶時,他除了感到不安,亦會心跳、手震。

此外,創傷後壓力症患者會有逃避行為,不想經過事發地方、不願談及有關事件。在認知及情緒上亦有負面的改變,例如對事物失去興趣、覺得與他人疏離、對自己或世界有過於消極的想法等。患者亦會在情緒喚醒和反應性有所改變,如難以集中、容易煩躁、難以入睡、出現暴力行為、過度警覺等。

黃宗顯表示,新冠疫情持續,感染人數多且遍佈全世界,預計將來香港或其他地方的人,有精神情緒障礙的風險比SARS時更高。他提醒,SARS康復者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新冠患者亦都要知道他們同樣有風險。如果有精神疾病徵狀,盡快求醫。

 

]]>
疫情社運衝擊 七成人現抑鬱症狀 港大調查:四成現創傷後壓力症狀 //www.afterroberto.com/%e7%96%ab%e6%83%85%e7%a4%be%e9%81%8b%e8%a1%9d%e6%93%8a-%e4%b8%83%e6%88%90%e4%ba%ba%e7%8f%be%e6%8a%91%e9%ac%b1%e7%97%87%e7%8b%80-%e6%b8%af%e5%a4%a7%e8%aa%bf%e6%9f%a5%ef%bc%9a%e5%9b%9b%e6%88%90%e7%8f%be/ Sat, 08 Aug 2020 04:00: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768 【明報專訊】本港過去一年受社會運動及疫情衝擊,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調查發現,社會運動及疫情令逾三分之一受訪者同時有兩項精神健康問題的症狀。團隊今年2至7月用電話或問卷訪問11,493名香港市民,近半是25歲以下,73.7%受訪者出現中、高度或嚴重抑鬱症狀,40.9%出現中至高度創傷後壓力症狀;當中36%同時出現兩種中至高度症狀。

疫情社運衝擊 七成人現抑鬱症狀 港大調查:四成現創傷後壓力症狀

 

36%同現兩種症狀
25歲以下症狀較嚴重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陳友凱形容,同時出現兩種症狀是警號,因日後較難處理及治療。另外,24歲或以下年輕人出現較高程度症狀的比率,較其他年齡組別高。

陳友凱指出,症狀可分「反應性」及「非反應性」,如遠離壓力來源後,例如去消遣郊遊一天,症狀得到改善,即為「反應性」;如症狀沒改善,則可能是進入疾病狀態。

如持續發噩夢 須尋專業協助

調查指出,在出現中等至嚴重症狀的受訪者中,45.5%是非反應性症狀。陳友凱說,過去一年社會事件及疫情在香港反覆地持續出現,短期內未見終點,市民一直受外在環境改變刺激,或難以判斷症狀是否反應性。他建議如有創傷後壓力症狀,例如創傷事件發生多於一個月後仍有回憶重現、發噩夢等症狀持續,或抑鬱症狀在環境改變下仍沒改善,應尋求專業協助。

 

籲政府重建市民信心

被問到政府及社福界可如何幫助情緒受困的市民,陳友凱認為政府面對最大的問題,是情緒受困者對公營機構的信任在過去一年社會事件中大打折扣,故政府要重建市民信心,「要有彈性、要保障他們(求助者)私隱」。

明報記者
(疫情第三波)

]]>
片段閃不停 終日發呆痛哭 好友離世 陷創傷後壓力症 //www.afterroberto.com/%e7%89%87%e6%ae%b5%e9%96%83%e4%b8%8d%e5%81%9c-%e7%b5%82%e6%97%a5%e7%99%bc%e5%91%86%e7%97%9b%e5%93%ad-%e5%a5%bd%e5%8f%8b%e9%9b%a2%e4%b8%96-%e9%99%b7%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 Mon, 02 Mar 2020 04:3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738
創傷後壓力症
不是弱者——任何人面對可怕經歷後,都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絕不是弱者的表現。(Kittiya@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阿軒的好朋友阿銘幾個月前自殺了,就在兩人促膝長談的那個晚上。之後一星期,阿軒沒說話,沒吃過什麼,整天躲在房間。他來見我,整整一個月都沒說一句話,只是放聲痛哭或呆着流淚……

自從那件事情發生後,阿軒整整一星期沒有說話。媽媽說他也沒有吃過什麼,整天躲在房間,關着燈,躺在牀上,卻睡不着。這天他來見我,我問他是否願意跟我談談,他起初沒有回應,過了一會就點了一下頭。我說他媽媽告訴我有些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就放聲痛哭起來,哭了很久很久,我看着他,陪伴他哭。就這樣哭了個多小時,然後他抹了眼淚,站起來離開我的房間,沒說過一句話。我以為他不會再來見我,怎知下星期同樣的時間,他又來了。這次,他仍然沒有說話,只是一直在流淚,過了一小時,他站起來離開了我的房間,也是沒有說過一句話。往後兩個星期同樣的時間,他都有來,也是沒有說話,發呆坐着流淚。

一個月後,我聽到他說第一句話:「可以給我紙筆嗎?」他低頭寫着,我也選擇用文字回應他:

「生存真是這樣痛苦嗎?」

「是你現正經歷的感覺嗎?」

「可以避免嗎?」

「有些痛苦是可以避免,但有些卻是無可避免。」

「嗯!」

又是一陣漫長的「死空氣」,然後他離開了房間。

 

不停怪責自己:「為什麼」「如果」……

阿軒的好朋友阿銘幾個月前自殺了,就在兩人促膝長談的那個晚上,就在他跟他話別後聽到巨響的那一刻。他怪責自己為何察覺不到他的絕望,他的決定。這天以後,阿軒腦海就沒有停過湧出那個晚上的對話、以往跟阿銘相處的片段,還有很多的「為什麼」、「如果」、「應該」……他一閉上眼睛,這些片段就會出現,還有很多噩夢,以致他不敢睡覺,精神愈來愈萎靡。白天上課完全不能集中精神,什麼也不想做,完全不想外出。他的情緒很波動,大部分時間也很低落,也很容易受驚。有時他突然會感到很驚慌,好像回到那天晚上跟阿銘一起;有時又像是自己置身於阿銘倒下的現場,突然間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像快要昏倒。這些情緒突襲,在過去兩個月令阿軒感到既崩潰又無助。

 

情緒崩潰 難以入睡

這幾個月來,見過不少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的人,阿軒是其中一個,他們都是遇過不同程度的創傷,例如有親友突然離世、面對社會突變和暴力場面而身心受創、遇到突發嚴重事故如交通意外等,他們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徵狀(見右表)。如果這些徵狀在數星期後漸漸消失,就稱為急性壓力反應;但是,如果徵狀持續,並對身心和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研究顯示,每3個經歷過創傷的人,其中1人便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創傷後壓力症
(明報製圖)

 

自從事件發生後,阿軒持續出現壓力反應和情緒不穩,變得暴躁和低落,難以入睡或被噩夢驚醒,有時還感覺好像回到那個晚上,再次目睹一切發生。他甚至擔心會有突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長期處於戒備狀態,令精神緊張。儘管他刻意避免走近事發現場,控制自己不要回想當日的情景和以往跟阿銘相處的片段,但每次外出或見到跟阿銘年齡或身形差不多的人,回閃又會出現,整個人又陷入崩潰狀態。

 

父母耐心聆聽 予空間鼓勵

父母看見阿軒的狀態,既心痛又無助,不知道怎樣幫助阿軒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唯有聽從專業意見:耐心聆聽阿軒的感受,在適當時候,給予阿軒安慰和空間復元,留意他的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接受他在這段時間的情緒反應和鼓勵他盡量如常生活。

 

創傷後壓力症
與人傾訴——與可信賴的人傾訴,逐步走出陰霾。(~UserGI15994093@iStockphoto)

 

專業團隊治療 助走出陰霾

像阿軒的個案,是需要接受專業團隊,包括精神科醫生和臨牀心理學家的診斷和治療,讓他在感到安全的環境下透過針對治療創傷的敘事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抒發抑壓在內心的情緒,處理哀傷和創傷後壓力症等徵狀,令他回復穩定的情緒和減少因負面情緒產生的身心症徵狀。

其實,任何人面對可怕經歷後都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絕對不是弱者的表現。不要埋藏心事,與可信賴的人傾訴,重拾以往的生活模式、社交活動,待情緒回復過來,再嘗試面對因創傷事件而迴避接觸的人和事,逐步走出陰霾,重拾生活的樂趣。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專家:過度憂慮影響心理健康 穩住情緒 擺脫疫情恐慌 //www.afterroberto.com/%e5%b0%88%e5%ae%b6%ef%bc%9a%e9%81%8e%e5%ba%a6%e6%86%82%e6%85%ae%e5%bd%b1%e9%9f%bf%e5%bf%83%e7%90%86%e5%81%a5%e5%ba%b7-%e7%a9%a9%e4%bd%8f%e6%83%85%e7%b7%92-%e6%93%ba%e8%84%ab%e7%96%ab%e6%83%85%e6%81%90/ Mon, 03 Feb 2020 04:25: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986
專家:過度憂慮影響心理健康 穩住情緒 擺脫疫情恐慌
憂慮難免——肺炎殺到,口罩供應緊張,多區出現人龍購買口罩,就連超市都出現糧食搶購潮。臨牀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出於自我保護和生存機制,面對危險,憂心焦慮在所難免。(Tomwang@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模特兒跟內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隨着本地愈來愈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巿民大眾對疫情的擔憂又加添幾分,擔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一旦中招要隔離,點算?家裏口罩存貨不足?消毒酒精斷市……面對不確定的疫情,情緒難免失控,臨牀心理學家認為面對疫情,驚慌緊張乃屬人之常情,但若然情緒持續受困逾兩周,則需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專家:過度憂慮影響心理健康 穩住情緒 擺脫疫情恐慌
鄭寶君(資料圖片)

「經歷過SARS,大家對於疫症都會特別敏感,所以有不安反應也可以理解。目前疫症仍算是初期階段,大家處於一個驚慌、恐懼的情况都合理,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便可。」臨牀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表示,市民面對疫情會如何反應,視乎個人性格和處理壓力的能力,難以一概而論。不過即使政府和學者亦有向公眾解釋相關資訊,但面對快速變化的疫情,公眾始終仍有許多不安,「不一定有很多人可以理解這些資訊,即使理解亦需要去消化,甚或有些人對此疾病存有謬誤……因此,驚慌、緊張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她表示面對不確定的狀况,容易引起焦慮和不安,好像近期市面口罩短缺,市民大眾因擔心受感染而搶購。鄭寶君說同樣情况,讓她想起當年SARS爆發也曾出現口罩和糧食搶購潮,「這些反應是自我保護機制,亦是生存機制(survival mechanism),害怕死亡或者生病而衍生出來的反應。在有可能危害生命的情况下,人類一定會想辦法去生存,包括怎樣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和家人生病、找食物令自己生存……這些行為可以理解」。

不過,她認為從生存角度看,一人囤積幾十盒口罩雖然可以理解;但站在社會的角度,這是不理想的現象。「是不是一定要人買我買呢?還是如一些網民所言,有半個月存貨的話,不如暫時別去搶購?人有求生本能,但同時亦有分析和思考能力。大家都可以想想,到底這些是真正有需要、理性的行為,抑或是出於一個情緒主導的行為。」鄭續指,在疫症可能將近爆發的時候,理智地判斷資訊的可信程度,反而有助生存。例如當年坊間流傳煲醋抗SARS、「盲搶鹽」,其實都沒有科學根據。

 

若焦慮持續兩周 宜求助

專家:過度憂慮影響心理健康 穩住情緒 擺脫疫情恐慌
陳雅文(受訪者提供)

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亦表示,面對危險,憂心焦慮在所難免,「是人類的正常反應,亦是保護機制」。她說有些人更會不由自主地經常留意自己的身體有否相關徵狀,處於繃緊的精神狀態;加上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取消社交活動,削弱社交網絡,胡思亂想下更易影響情緒健康。她提醒部分人會出現較嚴重的情緒及身體反應,如無法聽進疫症之外的話題、專注力下降、頭痛、腸胃問題等,甚至因過分焦慮,作出不合理的行為,如搶購5年分量的口罩、每隔10分鐘更換一次口罩等。她提醒,如果以上情緒反應及行為持續出現約兩周,須尋求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協助,以免情况惡化成創傷後壓力症、抑鬱症等情緒疾病。

 

放下手機休息 留意正面消息

關於武漢肺炎的負面資訊不斷,大家可以怎樣保持穩定心情?鄭寶君建議,如果覺得「頂唔順」,可先放下手機,暫時不瀏覽社交媒體,讓自己休息。另一方面,可以特別留意正面的消息,例如港大正研發疫苗,「在比較悲情、令人不安的日子裏,這些消息是曙光」。

而陳雅文則認為除了個人要保持穩定情緒,政府及社福機構亦須相應行動,支援社會大眾的精神健康。她指,政府宜提供仔細具體的防疫建議,讓市民感到踏實,「建議應該是愈仔細愈好,以『洗手』為例,市民也許會覺得這建議太簡單,不足以對抗疫情;但若講清楚洗手有7個步驟,要洗多少秒,市民便會有多一份踏實感」。她補充,政府須同時如實交代不確定的風險因素,配以數據來表達,讓市民更易掌握疫情風險。

她又提醒為免社區爆發,部分社福機構已停止提供面見輔導服務,「但在這段時間,本身有情緒病史的人士需要更受關注,較適宜由專業人士來跟進……若面見輔導有傳染風險,可考慮改以視像或電話方式來跟進」。

 

隔離人士 三成陷抑鬱、創傷後壓力症

由於疫情有蔓延之勢,受影響的市民或會愈來愈多,萬一不幸要被隔離,如何在家中保持正向心情?

陳雅文先引述2004年加拿大一個研究結果,該研究以2003年SARS期間,129名遭隔離的人士為對象,發現當中29%的人之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簡稱:PTSD),亦有31%的人士患上抑鬱症。研究顯示,隔離時間愈長,患者的PTSD徵狀愈明顯。她解釋,在隔離期間,當事人失去與人親身接觸的機會,或會產生「被拋棄、無人理我」的感覺,繼而情緒受困,因此照顧被隔離者的情緒也相當重要。

 

為社區主動隔離 應自我肯定

鄭寶君認為,主動做家居隔離的人,不願傳染身邊的人,亦希望盡市民責任,避免疫症帶到社區,動機正面;建議他們多作自我肯定,提醒自己所做的事是幫助社會,雖然暫時失去自由,但換來朋友、同事、鄰居減低患病的風險。此外,家居隔離的人士可替自己計劃時間表,保持有規律的生活,亦可抽時間做一些平時沒機會做的事,例如看書、看電影、執拾家居,或者花些心思準備自己喜歡的食物,當獎勵自己。

 

專家:過度憂慮影響心理健康 穩住情緒 擺脫疫情恐慌
(miya227@iStockphoto/ 設計圖片)

知多啲:靜觀15分鐘 冷靜分析現况

每日接收數以百計的疫症資訊,即使放下手機後,精神依然繃緊,如何可以放鬆心情?陳雅文建議,大家每日用10至15分鐘做靜觀練習,不但有助訓練前額葉的專注力,更有助抱持客觀態度,冷靜分析環境現况。她指出,靜觀練習宛如一個緩衝時間(buffering time),使當事人接收資訊後,不會急於反應或行動,如聽到鄰居搶購口罩時,不急於下樓搶購,相反先深呼吸,仔細思考家中存貨是否足夠,才再作決定。

 

方法:靜觀呼吸及靜觀步行

  1. 注意當下
    靜觀呼吸時,集中留意及觀察自己的身體部分,如吸氣時,空氣經鼻孔進入身體,再由鼻孔呼出,腹部隨之脹起及下降。如選擇靜觀步行,則可留意腳板及地面之間的觸感。「如果我行快一些,腳板及地面之間的感覺有何不同?如果行得好慢好慢,腳部的肌肉運動又有何不同?」
  2. 切勿批判
    即使過程中稍有分心,亦毋須批判自己,只須專注當下。若呼級或步行速度稍有改變,毋須刻意控制或調整,反而可以帶着好奇心,繼續觀察及感受身體。

 

文:鄧安琪、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精神健康】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www.afterroberto.com/%e5%b0%8d%e5%a3%93%e5%8a%9b%e7%84%a1%e6%84%9f%e8%a6%ba-%e6%83%b3%e5%93%ad%e5%93%ad%e4%b8%8d%e5%87%ba-%e6%8c%81%e7%ba%8c%e9%ba%bb%e6%9c%a8-%e5%b0%8f%e5%bf%83%e5%89%b5%e5%82%b7/ Mon, 11 Nov 2019 10:09: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350
【精神健康】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抽離無感覺——部分人經歷重大創傷後,身體會出現自我保護機制,從感官感受及周遭環境抽離,沒有任何感覺。(marcduf@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不要對暴力麻木!」「習慣不能!麻木不能!」一幕幕衝突、暴力或血腥畫面,大家慢慢司空見慣。無論是抗爭者或警方,都呼籲大眾面對暴力切勿變得麻木。

自6月12日衝擊立法會開始,反修例引發的衝突已持續5個月,大家對現况感到困擾、無力,有人變得麻木,是病態嗎?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上,麻木是逃避壓力、創傷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當麻木情緒持續,小心患上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

壓力過大 「抽離」自我防衛

註冊臨牀心理學家趙思雅說,幾乎每日都在媒體看到一幕幕衝突、暴力或血腥畫面,部分人甚至已司空見慣,情緒漸變麻木。從心理學角度看,其中一個可能是警民衝突、社會暴力升級,與人們能夠承受的程度有差距,而且覺得這些暴力、衝突事件與他們很接近,承受不了重大壓力之下,所以很多時會有情感的抽離、逃避。

「當人面對壓力時,會自然作出『反擊、逃走或僵硬』(fight, flight or freeze)的反應,麻木的感覺很多時會形容為『逃走』或『僵硬』的反應。大部分情况下,當人想逃離壓力事件,麻木的感覺會表現為敏感遞減(desensitization),當遭遇創傷、重大壓力或災難性事件,人們承受不了,通常會有敏感遞減的情緒反應,即對事件敏感度減低,表現得沒有情感,難以經歷一般的喜怒哀驚,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另一種反應是震驚(shocked),即當下感到驚慌,不懂反應,所以看來表現得麻木。」

趙思雅續指,「出現情緒麻木、沒有感覺的人,通常是親歷其境,經歷重大創傷。例如在新聞片段會見到,有些人於示威現場突然間大哭,極度驚恐、失控……但事後變得麻木,不僅是對相關事件沒有感覺,而是對其他事情都沒有太大情緒反應。」在引發成創傷後壓力症之前,大多在初期已出現急性壓力症的反應。麻木情緒是其中一種可能出現的急性壓力反應,有些患者的情緒或會起伏不定,其他徵狀包括失眠、沒有胃口、頭痛等。

情緒起伏大 伴失眠無胃口頭痛

面對重大壓力事件或感到生命受威脅,情緒麻木是正常出現的反應,但如果麻木感覺持續,而又與創傷或暴力事件有關,或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須及早求助。如果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有可能演變成不同的情緒病,例如焦慮症、抑鬱症等。

【精神健康】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陳國齡(資料圖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瑪麗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陳國齡表示,在精神病學上,麻木情緒(numbness)會出現在不同情况,其中一情况與抑鬱有關。她指出,部分抑鬱症患者情緒低落,對周遭事物失去感覺,出現麻木狀態,「抑鬱病人形容麻木的感覺是:沒有感覺、想哭但哭不出來,比低落的情緒更辛苦」。

或出現「解離狀態」 忘記創傷經過

除了抑鬱,陳國齡指出部分人經歷重大創傷後,會出現解離狀態(dissociative state),從感官感受及周遭環境抽離,沒有任何感覺,甚至不能憶起創傷事件的經過,「解離徵狀是一個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的壓力或經歷的創傷很大,會出現這種情况」。

陳舉例指,有個案曾目睹子女墮樓身亡後,出現解離狀態,「家長撲上去時,子女的身體已經支離破碎,家長的精神狀態不同了……不太記得事情發展經過,只是記得小部分激烈情緒或畫面。」她指出,解離狀態並非精神疾病,但若同時有失眠、茶飯不思等情况,並持續4星期,則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需要求醫。

【精神健康】對壓力「無感覺」 想哭哭不出 持續麻木 小心創傷後遺

影響工作——當情緒麻木影響日常生活、工作,便需要尋求心理輔導。(tuaindeed@iStockphoto,圖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影響生活、心理質素差 快求助

麻木是防衛機制,持續麻木情緒與其心理背景有關;尤其大部分患有情緒病的人士,抗逆能力較低,或者某些人心理質素本身已經不太好,譬如曾親睹或遭受家暴,對於暴力行為特別敏感,較容易對於時下社會暴力出現抽離、麻木的情緒。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心理輔導?趙思雅總結出以下3點:

  • 麻木情况持續多於一個月
  • 麻木情緒影響日常生活、社交、工作等
  • 過去曾否經歷壓力事件,或本身心理質素不佳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www.afterroberto.com/%e5%a4%b1%e7%9c%a0%e5%8f%8a%e8%8c%b6%e9%a3%af%e4%b8%8d%e6%80%9d-%e5%8f%af%e7%82%ba%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 Tue, 25 Jun 2019 03:59: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888 【明報專訊】「6.12事件」發生至今近兩周,你仍受失眠、不安等困擾,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嗎?急性壓力失調徵狀會隨時間減退,但亦可能變成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簡稱:PTSD)。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周偉浩引述2017年澳洲研究顯示,約一半ASD(急性壓力失調)青少年患者病發兩個月後,病情轉為較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他解釋,以事發時間計算,ASD徵狀最長只維持1個月,如果徵狀持續超過1個月則為PTSD。他因此提醒ASD患者,若於事發後兩周徵狀惡化,如茶飯不思或出現自殺念頭,便需尋求專業治療,以免惡化成為PTSD。

 

周偉浩又提醒,部分PTSD患者於事發後兩個月才發病,事前沒有ASD徵狀,「可能因為事發後,患者眼下仍要處理很多事務,未及出現情緒反應」。

 

ASD與PTSD徵狀相近,但後者較嚴重,需尋求專業治療。周指出,近八成PTSD患者同時有其他精神問題,如抑鬱焦慮、濫用酒精和藥物,徵狀持續期以年計算。他指出,確診患上PTSD,患者可透過「創傷聚焦認知行為治療法」,在安全環境及專業人士的協助下,重述事發經過,配合行為,改變創傷記憶所附帶的情緒感受。

 

陳雅文舉例指出,假設患者經歷創傷後,認為事發地區不安全,一直不敢再踏入該區;認知行為治療法以此介入,透過帶領患者重返該區,讓患者知道現時該地區已經安全,不會對其構成危險,藉此改變其原先的感受。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腦中不斷回閃衝突畫面 提防急性壓力失調

【心理健康】情緒急救:家人分享經歷 耐心聆聽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指導式自助治療 助解抑鬱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