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疹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9 Dec 2019 10:03:3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出疹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有片】出疹不癢 肌炎不痛 皮肌炎慎防幕後癌魔 //www.afterroberto.com/%e5%87%ba%e7%96%b9%e4%b8%8d%e7%99%a2-%e8%82%8c%e7%82%8e%e4%b8%8d%e7%97%9b-%e7%9a%ae%e8%82%8c%e7%82%8e%e6%85%8e%e9%98%b2%e5%b9%95%e5%be%8c%e7%99%8c%e9%ad%94/ Sun, 02 Ap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6d3debc409fa913c365dcc99b9b6620f 【明報專訊】藝人魯芬年初因為皮肌炎導致肺部纖維化離世,令大眾認識皮肌炎,不是一般皮膚和肌肉發炎,也不是衛生欠佳造成的感染,而是自身免疫系統出錯而致病。

然而,有10至20%皮肌炎,是由癌症誘發,因為癌細胞不受控地生長,引致有毒因子或抗體刺激身體,屬「腫瘤伴隨症候群」。因此,一旦確診皮肌炎,就要注意是否癌症來襲。這一點非常重要,本欄再次拿出來提醒讀者,勿掉以輕心。

「早前,有關於皮肌炎的報道,引起關注,不少病人專程或順道問症。」家庭醫生鄭志文說﹕「可能皮肌炎這個名稱牽涉『皮膚』及『肌肉』兩組詞語,容易令人誤會。病人會擔心地問:是否出現皮疹加上肌肉疼痛發炎,就是患上皮肌炎?」

香港每年百宗新症

「皮肌炎是免疫系統疾病,但並不普遍。在香港,每年約有100新症。一般皮疹加上肌肉痠痛不等於皮肌炎,不用過分擔心。」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郭文亮指出,一般皮炎(如:濕疹、接觸性皮炎)跟皮肌炎的皮膚表徵不同,「濕疹影響範圍比較廣,而且痕癢和腫起。皮肌炎的疹呈淡紫紅,可能帶有小小白色;而且是平的。」另外,皮肌炎有特定模式,包括:

◆眼眶周圍,特別眼皮位置,出現淡紫紅色皮疹,甚至水腫

◆手指關節,出現淡紫紅色皮疹

◆陽光照射位置(如:臉、頸和胸前)出疹

肌肉無力 初期不痛

至於肌肉徵狀,因姿勢不正確或運動過後導致肌肉發炎,會出現痛楚。但大部分皮肌炎患者肌肉發炎初期,沒有痛楚。「病人大多投訴肌肉無力,主要肩膀和圍繞髖關節的肌肉開始無力。例如坐下想站起來,不能一下子起身,需要借力。」郭文亮說。除了皮膚和肌肉的徵狀,皮肌炎典型的徵狀包括:疲倦、消瘦、發燒、關節痛、雷諾氏現象(低溫時,手腳血管不正常收縮,出現蒼白→發紫→發紅三種反應)等。嚴重的皮肌炎,可以影響其他器官,導致吞嚥困難、呼吸出現問題等。

多屬免疫系統出錯

皮肌炎大部分都是自身免疫系統出錯而引起的。原來,當中有10至20%是由惡性腫瘤誘發。「醫學上有一種paraneoplastic syndrome(腫瘤伴隨症候群),指一些徵狀是由癌症引發,不過不是癌症轉移,也不是由癌細胞直接影響。癌細胞持續生長,不受控制,可能引致有毒因子或抗體,經過血液流到其他器官,造成影響。皮肌炎是一個例子。」鄭志文解說。

郭文亮指出,皮肌炎發病高峰介乎30至50歲,男女比例1:2。年齡愈大發病,患腫瘤的可能性較高。診斷皮肌炎,除了臨牀徵狀,醫生還會替病人抽血、肌電圖檢查和磁力共振。「如果檢查找不到一些免疫系統特定標記,醫生便需要考慮會否由癌症誘發。」香港常見癌症包括大腸癌、鼻咽癌或乳癌等;醫生需要留意各種徵狀。

「治療皮肌炎,需高劑量的類固醇。每公斤體重用1毫克的口服類固醇。如果病人50公斤,就用50毫克。」郭繼續說﹕「如果藥物反應很差,就要再次考慮隱藏腫瘤或其他可能性。」

郭文亮對一名病人印象深刻,「十多年前,有一位年長病人。他患的是典型皮肌炎,不過血液檢查沒有皮肌炎標記。我嘗試查找腫瘤,當時可以做的都做過了,包括電腦掃描、胃鏡、腸鏡、大便檢測……還是找不到。唯有按作皮肌炎治療,但用藥一段時間,病人開始流鼻血,才發現是鼻咽癌。」他說,現今醫學科技進步,可以幫助醫生準確診斷。例如正電子掃描可作全身癌症掃描,偵測癌蹤。醫治好癌症,皮肌炎就會痊癒。

20%病人可停藥

問及皮肌炎的治療前景,郭文亮說,皮肌炎的病人數目不多,因此醫學研究也有限,「 2000年有研究數據指出,約20%皮肌炎病人可以完全停藥,餘下80%需要不同藥物繼續治療。另一個長達5年的研究(由2001至 2006年),皮肌炎的存活率達90%。而影響皮肌炎治療前景的因素包括:發病超過6個月才求診、癌症、皮肌炎影響肺部纖維化;皮肌炎影響心臟、食道肌肉或呼吸肌肉,前景也會較差。」

郭文亮提醒,「無故消瘦、發燒、關節痛(尤其早上的小關節痛)、晨僵超過半小時、肌肉無力(不能梳頭、不能由梳化站起來)等徵狀,需要找醫生檢查」。

文:麥穎姿

採訪:鄭寶華、勞耀全

圖:黃志東、郭文亮提供

編輯:林信君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1.mp4濕疹+肌肉痛=皮肌炎?;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2.mp4癌症誘發皮肌炎;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3.mp4亂食補品 免疫系統愈食愈亂;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403/news/_03ya101.jpg(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403/news/_03YA003_.jpg皮疹紫紅帶白——皮肌炎病人的皮疹呈淡紫紅色,帶小小白色,不痕癢,不凸起。(圖:郭文亮提供);]]>
【明報專訊】藝人魯芬年初因為皮肌炎導致肺部纖維化離世,令大眾認識皮肌炎,不是一般皮膚和肌肉發炎,也不是衛生欠佳造成的感染,而是自身免疫系統出錯而致病。

【有片】出疹不癢 肌炎不痛 皮肌炎慎防幕後癌魔
(圖:黃志東)
然而,有10至20%皮肌炎,是由癌症誘發,因為癌細胞不受控地生長,引致有毒因子或抗體刺激身體,屬「腫瘤伴隨症候群」。因此,一旦確診皮肌炎,就要注意是否癌症來襲。這一點非常重要,本欄再次拿出來提醒讀者,勿掉以輕心。

 

「早前,有關於皮肌炎的報道,引起關注,不少病人專程或順道問症。」家庭醫生鄭志文說﹕「可能皮肌炎這個名稱牽涉『皮膚』及『肌肉』兩組詞語,容易令人誤會。病人會擔心地問:是否出現皮疹加上肌肉疼痛發炎,就是患上皮肌炎?」

 

香港每年百宗新症

「皮肌炎是免疫系統疾病,但並不普遍。在香港,每年約有100新症。一般皮疹加上肌肉痠痛不等於皮肌炎,不用過分擔心。」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郭文亮指出,一般皮炎(如:濕疹、接觸性皮炎)跟皮肌炎的皮膚表徵不同,「濕疹影響範圍比較廣,而且痕癢和腫起。皮肌炎的疹呈淡紫紅,可能帶有小小白色;而且是平的。」另外,皮肌炎有特定模式,包括:

  • 眼眶周圍,特別眼皮位置,出現淡紫紅色皮疹,甚至水腫
  • 手指關節,出現淡紫紅色皮疹
  • 陽光照射位置(如:臉、頸和胸前)出疹
  • 肌肉無力 初期不痛

 

至於肌肉徵狀,因姿勢不正確或運動過後導致肌肉發炎,會出現痛楚。但大部分皮肌炎患者肌肉發炎初期,沒有痛楚。「病人大多投訴肌肉無力,主要肩膀和圍繞髖關節的肌肉開始無力。例如坐下想站起來,不能一下子起身,需要借力。」郭文亮說。除了皮膚和肌肉的徵狀,皮肌炎典型的徵狀包括:疲倦、消瘦、發燒、關節痛、雷諾氏現象(低溫時,手腳血管不正常收縮,出現蒼白→發紫→發紅三種反應)等。嚴重的皮肌炎,可以影響其他器官,導致吞嚥困難、呼吸出現問題等。

 

多屬免疫系統出錯

皮肌炎大部分都是自身免疫系統出錯而引起的。原來,當中有10至20%是由惡性腫瘤誘發。「醫學上有一種paraneoplastic syndrome(腫瘤伴隨症候群),指一些徵狀是由癌症引發,不過不是癌症轉移,也不是由癌細胞直接影響。癌細胞持續生長,不受控制,可能引致有毒因子或抗體,經過血液流到其他器官,造成影響。皮肌炎是一個例子。」鄭志文解說。

 

郭文亮指出,皮肌炎發病高峰介乎30至50歲,男女比例1:2。年齡愈大發病,患腫瘤的可能性較高。診斷皮肌炎,除了臨牀徵狀,醫生還會替病人抽血、肌電圖檢查和磁力共振。「如果檢查找不到一些免疫系統特定標記,醫生便需要考慮會否由癌症誘發。」香港常見癌症包括大腸癌、鼻咽癌或乳癌等;醫生需要留意各種徵狀。

 

「治療皮肌炎,需高劑量的類固醇。每公斤體重用1毫克的口服類固醇。如果病人50公斤,就用50毫克。」郭繼續說﹕「如果藥物反應很差,就要再次考慮隱藏腫瘤或其他可能性。」

 

郭文亮對一名病人印象深刻,「十多年前,有一位年長病人。他患的是典型皮肌炎,不過血液檢查沒有皮肌炎標記。我嘗試查找腫瘤,當時可以做的都做過了,包括電腦掃描、胃鏡、腸鏡、大便檢測……還是找不到。唯有按作皮肌炎治療,但用藥一段時間,病人開始流鼻血,才發現是鼻咽癌。」他說,現今醫學科技進步,可以幫助醫生準確診斷。例如正電子掃描可作全身癌症掃描,偵測癌蹤。醫治好癌症,皮肌炎就會痊癒。

 

20%病人可停藥

問及皮肌炎的治療前景,郭文亮說,皮肌炎的病人數目不多,因此醫學研究也有限,「 2000年有研究數據指出,約20%皮肌炎病人可以完全停藥,餘下80%需要不同藥物繼續治療。另一個長達5年的研究(由2001至 2006年),皮肌炎的存活率達90%。而影響皮肌炎治療前景的因素包括:發病超過6個月才求診、癌症、皮肌炎影響肺部纖維化;皮肌炎影響心臟、食道肌肉或呼吸肌肉,前景也會較差。」

 

郭文亮提醒,「無故消瘦、發燒、關節痛(尤其早上的小關節痛)、晨僵超過半小時、肌肉無力(不能梳頭、不能由梳化站起來)等徵狀,需要找醫生檢查」。

 

文:麥穎姿

採訪:鄭寶華、勞耀全

圖:黃志東、郭文亮提供

編輯:林信君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1.mp4濕疹+肌肉痛=皮肌炎?;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2.mp4癌症誘發皮肌炎;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3/HET20170309_03.mp4亂食補品 免疫系統愈食愈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