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1 Apr 2020 05:31:01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兒科專科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兒童健康】 發育遲緩有警號?兒童成長3個階段 影響因素各有不同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7%ab%a5%e5%81%a5%e5%ba%b7-%e7%99%bc%e8%82%b2%e9%81%b2%e7%b7%a9%e6%9c%89%e8%ad%a6%e8%99%9f/ Thu, 30 Jan 2020 03:48: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811 【兒童健康】 發育遲緩有警號?兒童成長3個階段 影響因素各有不同
小孩子成長過程主要分為3個階段:幼兒期(Infancy)、童年期(Childhood)及青春期(Puberty),成長速度因人而異。若發現兒童成長或發育遲緩,宜轉介專科醫生跟進。

 

什麼是發育遲緩呢?由小孩呱呱落地一刻開始,就不斷成長及發育,主要分為3個階段:幼兒期(Infancy)、童年期(Childhood)及青春期(Puberty),成長速度因人而異。「幼兒期」在媽媽懷內便開始,直至約兩歲,生長速度主要受營養影響。

「童年期」受荷爾蒙,例如生長激素及甲狀腺荷爾蒙的影響會愈來愈大;到「青春期」,生長激素、甲狀腺荷爾蒙及性荷爾蒙則是影響發育的重要因素。究竟有什麼因素會影響發育呢?男性和女性在性早熟或發育緩慢方面又有何不同呢?

 

SGA跟發育遲緩有關?

betway体彩 兒科專科醫生盧忠啟醫生指,如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生長緩慢,會成為「小於胎齡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簡稱SGA),即嬰兒出生時體重或身長比胎齡相同者的平均體重或身長低兩個標準差,長遠或會引致發育遲緩。除了影響成年時的身高外,患者在約五、六十歲時有較大機會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約八成SGA可以在出生後6個月追回正常發育速度,九成SGA在兩歲後追回,但如果到4歲後,身高仍與同齡兒童有一定差距,一般難以追回正常發育進度,需要注射生長激素。

 

高度差異大 發育或遲緩

怎樣為之發育不正常呢?盧醫生解釋,如果小童高度或身長較正常華人兒童標準低或高過兩個標準差,就屬於發育不正常,建議小童可參與政府提供的學童保健計劃,每年量度身高、體重、血壓等,亦會檢查脊柱,一旦發現兒童生長遲緩,就會轉介專科醫生跟進。

另一常見影響初生嬰兒發育的疾病,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失調,每2500至3000名小童就有一名患有,初期可以毫無病徵。目前本港出生的嬰兒一出世就可以接受相關篩查,只要在3個月大前確診及治療,則可減低日後智力及發育受影響的機會。

其他影響兒童發育的情况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腎衰竭、普達威利症候群(第十五對染色體異常)、特納綜合症(Turner Syndrome)等,患者一般較同齡者矮小。目前本港公立醫院為這些病人提供生長激素治療,直到生長至正常成人高度。

 

識別青春期發育緩慢或性早熟

青春期發育異常 男女性早熟、發育緩慢定義不同

青春期的發育速度主要與性荷爾蒙有關,盧醫生指出,青春期的發育異常主要是發育緩慢及不正常性早熟,男女的性早熟及發育緩慢定義不同(見表一),而有數據反映有百分之5至10性早熟女童及四成性早熟男童腦部結構出現問題,例如患有腫瘤,他們可能需要接受磁力共振造影檢查,及早識別腦部問題。

 

表一:性早熟或發育緩慢男性及女性定義

男性 女性
性早熟 睪丸在9歲時開始增大 胸部在7歲前持續發展、10歲前有月經
發育緩慢 14歲後仍無發育迹象 12歲半後仍無發育迹象

盧醫生提醒,父母應要留意小孩的發育進度,如有疑問就應及早向醫生查詢,讓醫生提供專業建議,並商討檢查及治療方案。

 

兒童發育 注意日常營養及運動

日常營養及運動對兒童發育十分重要,父母應要讓子女養成定期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包括每天運動約45至60分鐘、多吃蔬果、每天喝一杯牛奶以補充鈣質等。父母亦可以定時記錄子女身高及體重,定期與醫生商討他們的發育進度,以便及早應對發育期間遇到的問題,令小朋友能夠健康、愉快地成長。

]]>
兒言自得:虐兒案背後的道德考慮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8%99%90%e5%85%92%e6%a1%88%e8%83%8c%e5%be%8c%e7%9a%84%e9%81%93%e5%be%b7%e8%80%83%e6%85%ae/ Mon, 29 Jan 2018 02:47: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174 【明報專訊】幼童被虐待至死,聞者傷心,聽者流淚。「虎毒不食兒」,是什麼樣的父母,才會對天真無邪的稚齡子女下如此毒手?社會上每逢發生這樣的慘事,輿論都要找人問責,今次這宗慘案,罪魁禍首無疑是行兇者,但是社會上有不少意見,認為和受害者或其家庭有緊密接觸的人士,應該一早察覺到受害者曾遭虐待的蛛絲馬迹,要是他們能及時向有關當局舉報,或可避免慘劇。今次事件,輿論矛頭直指女童就讀的學校,肯定給校長老師帶來無比壓力。

在美成「疫症」 1年720萬兒童受害

虐兒行為令人髮指,猶幸嚴重的虐兒個案在香港並不多見,跟其他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相比,可說小巫見大巫。根據美國政府2017年發表的官方統計,2015年報稱曾被虐待的兒童數目多達720萬,這差不多是香港人口的總數。這七百多萬人中,疏忽照顧佔75.3%,虐打佔17.2%,性侵佔8.4%,精神虐待佔6.9%;因虐待致死的兒童,共1670至1740名;其中80%行兇者是受害人的父、母,或父母都有份參與。被虐兒童中,以1歲以下嬰兒佔最大多數。有專家認為,虐兒在美國已成為疫症,席捲全國。有保護兒童機構的主管曾慨嘆:過去10年,超過2萬名美國兒童在家中被親人取去性命,這數目是命喪於伊拉克和阿富汗衝突中美軍總數的4倍。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統計,每4個家庭中便有1個有暴力或性侵犯的問題,兒童是最軟弱無力的一群,往往便成為暴力或性侵事件的受害者。虐待兒童在美國這麼「流行」,美國人對兒童被虐警覺性應該很高了吧,可是事實上不少嚴重虐兒個案,雖然在受虐早期已有迹象,足以令鄰居、老師、親友,甚至社工或其他相關人士產生懷疑,可是及早向有關當局舉報的卻不多,往往要拖延到孩子受虐程度極端嚴重,甚至身死,才被執法當局發現。

怕錯誤舉報惹官司 或致家庭破裂

不舉報的原因很多,當然冷漠和事不關己的心理可能是其中之一,可是即使是有心人,舉報孩子的父母或家人虐待兒童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要是舉報錯了怎麼辦?會不會因此給人控告墮入法網?在外國,的確有錯誤舉報人家虐待孩子的人士給告到官裏的例子。在英國,曾有醫生誤診孩子受到父母虐待而官司纏身,要勞煩高院法官在2005年頒下案例:即使醫生誤判,父母也不能向醫生興訟,用意是避免寒蟬效應以保障兒童。

即使撇開法律上的考慮,道德上的考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錯誤舉報人家虐待兒童,可能對其家庭造成莫大傷害,令父母和子女之間心理上產生隔膜,甚至難以彌補的裂痕,嚴重的更導致家庭破裂。在加拿大,便曾有社工根據自己的準則,認定一條原居民村子裏的不少兒童,都受到父母虐待,向當局舉報,當局亦根據該社工的報告,把父母和子女隔離。後來雖然查明指控都不屬實,可是在偵查期間,受疑父母個個被其他村民未審先判當成虐兒罪犯,被隔離的子女也以為父母犯了彌天大罪,對他們失去信任。即使那些父母被證清白後,父母子女之間的隔膜也難以修補,他們的心理創傷也難以癒合。

虐兒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我們當然要嚴懲那些滅絕人性的殺兒兇手,但亦要探討其背後的社會因素,不應過責他人。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2/未命名.png;

]]>
兒言自得:想老人所想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6%83%b3%e8%80%81%e4%ba%ba%e6%89%80%e6%83%b3/ Sun, 05 Mar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f46f00ce0a26dd7e39d3b619e66e6586 【明報專訊】今年春節假期和一班醫生朋友飯敘,觥籌交錯之間,話題不期然帶到將於明年落成的兒童醫院。老李是兒科醫生,多年來一直鼓吹香港應和中外大城市看齊,擁有至少一所兒童醫院;憧憬着明年理念成真,興奮地不斷自吹自擂說政府願意斥資建院,全仗他多年游說之功,還洋洋自得地說:「全科醫院都是以成人病人為中心,當權的都是內科外科大夫,兒科是少數民族,只有靠邊站。現在有了兒童醫院,兒科終於站起來了,可以為兒童多做點工作。」

老人科、精神科被忽略

老李這番話可惹惱了年輕時已是憤青,現在是憤怒中年的老張。老張是老人科大夫,一向不遺餘力抨擊政府的醫療政策,「香港的新生兒和嬰兒死亡率全世界最低,顯示香港的兒童保健和醫療都是世界頂尖,花百多億建兒童醫院只是錦上添花」。我身為兒科醫生,正想「撐」政府說醫療服務水平高處未算高,更上層樓有何不可,老張已憤憤不平繼續發炮:「可是你看看老人家,有病在急症室等上好半天還未見到醫生,見罷了醫生需要入院,病房卻騰不出病牀接收,可能要在急症室甚至走廊等一兩天。政府這樣分配資源,簡直是昏了頭腦。」我一時語塞,老李也不知如何反應,思索之間,本來一向寡言的精神科大夫老林忽然插嘴:「豈獨是老人科,精神科不也是備受忽略?說了這麼多年缺乏精神科醫生,政府也認同,可是做過什麼來?不單是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都很不夠。總之老人和精神病患者都是弱勢社群,被遺忘也是活該。」說到最後,一向溫柔敦厚的老林已經語帶譏諷,憤世嫉俗之情溢於言表。

說到照顧老人,香港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真的應該汗顏。單是醫療一項,每年都有公院病房迫爆,病牀不敷應用的新聞。可是單是增加老人病房,讓多些年老病人住院,真的是老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服務嗎?我不是老人科大夫,可是和香港許多人一樣 ,曾經長時期照顧家裏的老人家。老人家最不想,也可能是最害怕的,就是要被迫離開熟悉的家,住進陌生的醫院。要是政府能夠提供多點老人家居照料服務,減少他們住院或到急症室的需要,可能是他們最渴望的德政。

我認識一位患了腦退化行動不良的老人家,因為膀胱機能失調,長期要通過膀胱導尿管排尿。政府雖有提供外展護士服務,每星期兩次上門給他更換導尿管,有一次他的導尿管在晚上意外脫落到體外,求助無門,唯有到公院急症室求診。老人家有長期病患,又說不清自己的病情,急症室醫生不清楚他是否有其他問題,很自然地把他送了上病房。住院期間他得了交叉感染,病得死去活來,差不多一個月後才病癒出院。經此一役,他身體明顯弱了許多,腦退化的病情也愈見嚴重。我常想,要是他脫落導尿管當晚,有受過訓練的人員上門,花十分鐘時間為他重新放置導尿管,老人家可以避過一劫,醫院也可省回不少資源。

人口急遽老化,照顧老人的政策是當務之急。制定政策和調配資源時,當局不但要急老人所急,還要想老人所想。

文:霍泰輝

(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明報專訊】今年春節假期和一班醫生朋友飯敘,觥籌交錯之間,話題不期然帶到將於明年落成的兒童醫院。老李是兒科醫生,多年來一直鼓吹香港應和中外大城市看齊,擁有至少一所兒童醫院;憧憬着明年理念成真,興奮地不斷自吹自擂說政府願意斥資建院,全仗他多年游說之功,還洋洋自得地說:「全科醫院都是以成人病人為中心,當權的都是內科外科大夫,兒科是少數民族,只有靠邊站。現在有了兒童醫院,兒科終於站起來了,可以為兒童多做點工作。」

老人科、精神科被忽略

老李這番話可惹惱了年輕時已是憤青,現在是憤怒中年的老張。老張是老人科大夫,一向不遺餘力抨擊政府的醫療政策,「香港的新生兒和嬰兒死亡率全世界最低,顯示香港的兒童保健和醫療都是世界頂尖,花百多億建兒童醫院只是錦上添花」。我身為兒科醫生,正想「撐」政府說醫療服務水平高處未算高,更上層樓有何不可,老張已憤憤不平繼續發炮:「可是你看看老人家,有病在急症室等上好半天還未見到醫生,見罷了醫生需要入院,病房卻騰不出病牀接收,可能要在急症室甚至走廊等一兩天。政府這樣分配資源,簡直是昏了頭腦。」我一時語塞,老李也不知如何反應,思索之間,本來一向寡言的精神科大夫老林忽然插嘴:「豈獨是老人科,精神科不也是備受忽略?說了這麼多年缺乏精神科醫生,政府也認同,可是做過什麼來?不單是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都很不夠。總之老人和精神病患者都是弱勢社群,被遺忘也是活該。」說到最後,一向溫柔敦厚的老林已經語帶譏諷,憤世嫉俗之情溢於言表。

說到照顧老人,香港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真的應該汗顏。單是醫療一項,每年都有公院病房迫爆,病牀不敷應用的新聞。可是單是增加老人病房,讓多些年老病人住院,真的是老人最需要、最想要的服務嗎?我不是老人科大夫,可是和香港許多人一樣 ,曾經長時期照顧家裏的老人家。老人家最不想,也可能是最害怕的,就是要被迫離開熟悉的家,住進陌生的醫院。要是政府能夠提供多點老人家居照料服務,減少他們住院或到急症室的需要,可能是他們最渴望的德政。

我認識一位患了腦退化行動不良的老人家,因為膀胱機能失調,長期要通過膀胱導尿管排尿。政府雖有提供外展護士服務,每星期兩次上門給他更換導尿管,有一次他的導尿管在晚上意外脫落到體外,求助無門,唯有到公院急症室求診。老人家有長期病患,又說不清自己的病情,急症室醫生不清楚他是否有其他問題,很自然地把他送了上病房。住院期間他得了交叉感染,病得死去活來,差不多一個月後才病癒出院。經此一役,他身體明顯弱了許多,腦退化的病情也愈見嚴重。我常想,要是他脫落導尿管當晚,有受過訓練的人員上門,花十分鐘時間為他重新放置導尿管,老人家可以避過一劫,醫院也可省回不少資源。

人口急遽老化,照顧老人的政策是當務之急。制定政策和調配資源時,當局不但要急老人所急,還要想老人所想。

文:霍泰輝

(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7-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