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子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21 Sep 2023 09:49:0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傅子健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5%8f%aa%e8%aa%aa%e5%94%94%e4%bf%82%e5%95%a9-%e8%ab%97%e5%a4%9a%e5%92%97-%e7%84%a1%e5%8a%a9%e6%89%93%e6%b6%88%e8%b2%a0/ Mon, 15 Jun 2020 04:04: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10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引發社會關注。每個個案背景和所面對問題都不盡相同,沒有周全的解決公式。不過,家長或許可透過平日留意子女一言一行,嘗試及早找出端倪加以防範。

預防勝於治療,作為家長,平日應和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建立互信並成為傾訴對象,讓孩子即使遇上挫折亦會主動暢所欲言。有時留意到孩子心不在焉、寢食難安、對遊戲失去興趣等,便要多加關心。若發現孩子在朋友間談及生死話題,或是在網絡搜尋自殺資訊,以至出現自殘行為,家長更要提高警覺。

在子女面前,許多家長即使心存懷疑卻仍迴避談及,怕會觸動孩子。但事實上,開放的討論反而可以讓孩子衝破內心禁忌,給予他們談論自身感受的機會,令他們感到身邊有人願意聆聽。若然難於啟齒,可以嘗試用以下方式打開話題:

「我留意到你最近無乜心機。我明白人心情低落嘅時候,可能連生存都覺得好攰。你最近有無類似諗法?」

「你話好攰,意思係唔係想放棄,唔想做人?」

相關文章:e代精神︰自殺有迹可尋(二)

 

「有無幻想過會點做?」

這些話題雖然沉重,作為家長亦總希望答案是否定。但緊記,一些負面的想法可能早已存在,不會因為避而不談而無故消失;家長主動打開心窗說亮話,反而能為孩子解決問題創造開端,共同尋找出路。因此,身為家長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無論什麼情况下盡量保持鎮定,以免讓孩子感到壓力。

 

「共情」態度應對 共同尋出路

若不幸發現孩子確實心存輕生之意,家長應以「共情」的態度來應對,即與孩子主動分享情緒。須明白孩子能說出內心鬱結,必定鼓起相當勇氣,家長更應予以肯定和認同其感受。「多謝你對我嘅信任,我完全感受到你嘅痛苦。」

相反,「唔係啩」、「你諗多咗啫」、「唔好咁諗啦」等否定語氣說話不僅並非安慰,反而會終止話題,令孩子更加孤獨和窘困。

孩子萌生輕生念頭原因眾多,但他們的圈子不外乎家庭、學校和網絡,要了解其心理狀况其實亦非大海撈針。若有父母間感情問題、家庭暴力、朋輩欺凌,以至學業壓力等,只要平日稍加留意,意識到危機,透過學校、社工和家庭3方合作,於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往往可避免悲劇發生。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支援貼士:保持冷靜 聆聽不批判

誰都有可能遇上身邊人情緒受困或失落,此時如何做一個合適的支援者?黃宗顯及利民會提供以下貼士:

內心平穩

聆聽者須保持冷靜,宜謹慎控制聲線緩急。若聆聽者自身情緒激動或過急回應,可能令求助者的心情更為煩躁。

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聆聽他人訴苦時,別急於提供意見或回應,如「睡一覺便會無事」;學習以不批判、尊重的態度來聆聽,當對方分享後,可嘗試覆述其說話內容,或進一步詢問了解,展示自己願意及有興趣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結伴活動

親友情緒受困時,不妨與對方結伴活動,如一同吃早餐、散步等。除了讓親友感受被陪伴,亦可轉移專注力,不會一直陷於負面思緒。

保持警覺

一旦親友萌生輕生念頭,並開始周詳計劃,便需找社工等專業人士跟進。

 

專題系列文章

]]>
e代精神:政府防疫措施 過多還是不足?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6%94%bf%e5%ba%9c%e9%98%b2%e7%96%ab%e6%8e%aa%e6%96%bd-%e9%81%8e%e5%a4%9a%e9%82%84%e6%98%af%e4%b8%8d%e8%b6%b3%ef%bc%9f/ Tue, 07 Apr 2020 03:32: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877 e代精神:政府防疫措施 過多還是不足?
(圖:網上圖片,圖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

救1人還是救5人?

民主社會崇尚多元價值,民意分歧屬正常現象。以美國為例子,最近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一項調查報告,研究美國人對抗疫認真程度的看法,發現有三成受訪者認為全國各地民眾反應過激,同時又有四成受訪者認為社會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不足。面對不同的聲音,政府不論是把所有資源放到抗疫戰場上,或是審慎地考量社會長遠發展之可持續性而控制開支,當中如何平衡各方持份者,從來是棘手的政治難題。

香港亦經歷相同情况,如應否限制旅客入境、規範飲食娛樂行業等議題,社會往往陷入兩難局面。當中的考量,好比英國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Ruth Foot)在1967年提出的著名倫理學思想實驗「軌道車問題」(the trolley problem)——有一輛壞了煞車掣的軌道車在鐵路上高速行駛,遠處有5個人被綁在路軌上,無法彈動,而軌道車前方有一分岔路,路的另一端也有1人被綑綁着。問題是:你面前有一轉軌桿,拉一把便能把軌道車轉入分岔路,如果選擇什麼都不做,5人便會被軌道車直接撞死;若然拉動桿子,軌道車將會切換到分岔路,輾過另1人,換回5條生命。拉不拉桿子,正是選擇兩難之所在。

據統計,大部分人會選擇拉桿,拯救最多生命。但在道德層面來看,決定不拉桿亦有其道德考慮。拉桿這個動作,本身便成為一個殺人行為,只要想像一下,和被綁在分岔路上那人對望的情景,便不難理解內心會浮現的掙扎,反正另外5人本來就會被輾死,根本與我無尤。畢竟親手殺人和見死不救,在心理層面是兩碼子的事。

 

經濟成本vs.人文成本

把問題放諸社會資源分配,那些推崇人文倫理、把生命價值視為神聖的,多傾向贊成積極採取一切抗疫措施,即使犧牲任何經濟代價都在所不惜;功利主義者則可能側重權衡各項方針之利弊,質疑對疫情是否有過度反應,甚至會從犧牲老弱對社會負擔之影響這個角度去考量。這些分歧,揭示了「經濟成本」與「人文成本」之間的衝突,亦為各界提供多一個討論框架。

是次疫情,可謂是對全球所有領導者管治能力的一場重要考核。不論是「無為而治」抑或是「迎難而上」,面對疫情迫在眉睫,各國政府更應扮演牽頭角色,採納最大公約數,做好溝通工作,適時扶持弱勢,凝聚各階層共識,才能嬴得民心,帶領全民抗疫。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應對疫戰 先要戰勝恐慌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6%87%89%e5%b0%8d%e7%96%ab%e6%88%b0-%e5%85%88%e8%a6%81%e6%88%b0%e5%8b%9d%e6%81%90%e6%85%8c/ Mon, 17 Feb 2020 04:42: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323 e代精神:應對疫戰 先要戰勝恐慌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新型肺炎疫情日益嚴重,媒體報道的,都離不開一些負面消息。在這樣的氛圍下,普羅市民在心理上承受極沉重的壓力。一方面需要為糧食口罩等物資短缺而擔心,另一方面又憂慮經濟下滑導致就業不保。常人尚且寢食難安,對於一些弱勢群組、情緒上較為脆弱的人士,又或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他們可能因為對疫情感到無力而更受困擾,可能擔心自己會因而喪命,以致出現茶飯不思、徹夜失眠、精神長期處於繃緊狀態、思想不能集中、腦海裏經常盤旋着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等情况。當他們出現這現象,其實已經踏入了恐慌性情緒。

 

假消息滿天飛 恐慌擴散

從前我們常說,資訊就是力量。不過,這是有前設的:所謂資訊,從來是指有權威、有公信力,經嚴謹考證之前提下發布的消息。可是在手機互聯網年代,人人都可以是發布者,資訊根本是氾濫,我們很難去求證消息的來源真偽,即使有人生經驗的人士,亦會受紛亂的資訊影響。尤其是一些嘩眾取寵之言論,更往往因吸睛而被多番轉載,繼而催生更大範圍的恐慌擴散。

人生來有一種天生自我保護的好奇心,當對某事情愈擔心,便愈想知得更多,目的是令我們提高警覺。可是,當我們不停地去搜尋關於疫情的資訊,到頭來會令我們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不能篩選與過濾一些渲染性的煽情報道,令自己不能冷靜下來、避免踏入恐慌之餘,隨便分享更可能造成集體恐慌。因此,要避免沉溺於無止境的網絡世界,我們應限制自己的資訊接收來源,只留意有公信力的發布機構,反覆參照和對比,便恍如在心理層面上「戴上口罩」,截斷恐慌「疫情」透過虛擬環境傳播,保護自己的心理不隨便受干擾。

人之所以徬徨,往往是出於對事情的不了解,怕自己對情况沒法掌握。要明白,雖為普羅市民,但只需保持個人和家居衛生,確保U形去水位定時注水,冲廁前蓋上廁所蓋,避免和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勤洗手,不隨便擦眼睛、鼻和口,基本上便可以大大減低受感染風險。明白這些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的,只要保持冷靜,緊守崗位,沉着應戰,更不妨留意防疫下一些人性光輝之報道,比如互助、救弱、公益活動等,保持對自己、對人和對社會之信任,避免被情緒牽着自己走,就不會自亂陣腳,疫情亦終必可受控。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孤獨傷身=日吸15支煙?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5%ad%a4%e7%8d%a8%e5%82%b7%e8%ba%ab%e6%97%a5%e5%90%b815%e6%94%af%e7%85%99/ Mon, 13 Jan 2020 03:22: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316 e代精神:孤獨傷身=日吸15支煙?
毫無養分——作者指現代人依賴社交網絡的溝通模式,毫無養分可言。(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科技日益進步,過去十多年間,互聯網和手機發展迅速,社交網絡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偏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愈來愈遠。2018年有大型普查顯示,有超過七成受訪者認同感覺與別人疏離,更有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偶爾感覺到極孤獨,結果比十多年前之同樣研究為差。更有研究指出,孤獨對健康帶來的影響,堪比每日吸15支煙。

 

被動孤獨≠主動獨處

孤獨是一種被動和消極的情緒,不能和主動去選擇及享受的獨處混為一談。根據社交需要理論(Social needs theory),人生來就需要與人聯繫,需要相互關愛。如果現有人際關係滿足不了這種需要,人便會感到孤獨。而孤獨不僅是指找不到可傾訴的知己,還有作為旁觀別人高興的孤立感。而這正是社交網絡所帶來的問題:現代人依賴社交網絡的溝通模式,可以稱之為「零食式社交」(Social snacking),無論是睡前、醒來,或乘車,只要一有空閒,便會覺得無聊,拿出手機掃社交網絡。只是,所看的總離不開朋友的吃喝玩樂,隨便「派like」、一個emoji,比應酬更形式、更膚淺、更單向,恍似零食一般只為滿足口慾,卻毫無養分可言。

 

沉迷網絡失社交能力 惡性循環

網絡和孤獨亦可以是一種惡性循環的關係。長期依賴社交網絡和emoji,社交技巧便會生疏,當面對面時不懂打開話題、交談不知怎麼應對,便會出現社交恐懼,尤其是當發現想像和現實不符,自己並不像幻想般成功、完美、受歡迎,為了尋求情感上的支持和滿足,便唯有轉投網絡世界,躲在手機背後當意見領袖,甚至沉湎於遊戲、短訊、拍照等,影響了工作或學習等正常生活,成為了一種行為上的癮,要放下手機時就更容易感到孤獨。

不要沉淪在不必要的比較。害怕在人前展露自己拙劣的社交技巧,因而消極地把自己收起來逃避現實,對於孤獨而言根本無濟於事。有時,當被孤獨感覺所籠罩,可試試從生活的細節中找尋積極的證據,想想過往成功的經驗,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成就,也是自己努力的見證;當看見別人孤獨,更可以主動上前,積極伸出友誼之手,不計較地付出,增加自己被認識和接納的機會之餘,說不定可獲得到最真摯的友誼。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集體歇斯底里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9%9b%86%e9%ab%94%e6%ad%87%e6%96%af%e5%ba%95%e9%87%8c/ Mon, 09 Dec 2019 03:36: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739 e代精神:集體歇斯底里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上世紀初,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提出,創傷會在人的潛意識裏,造成某種心理「情意結」。所謂情意結,是指藏在人的心理狀態中,一種強烈而無意識的衝動,即使相隔多年,只要有任何資訊出現或提示,哪怕是極少的相關度甚或是牽強的解讀,都可能觸發極端情緒和行為。這些情緒和行為有時可以是一股正面推動力,比如童年時受虐待,長大後對受欺凌的事情特別關注,最後投身相關社會工作,這些情意結便是正面。當然,當情意結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曾經受傷害的人,長大後把負面經歷發泄在別人身上,這便是心理病。

歷史中政權交替,社會總會出現意識形態上的轉型,人民往往因改變而產生疑慮。若這些疑慮無法被釋除,變成某些人的創傷,即使當權者因束手無策而採取鴕鳥政策,亦會被視為冷暴力,予人溫水煮蛙的感覺,形成「情意結」。因此每次社會動盪,不論根源是政治或是經濟問題,這些「情意結」都會引發社會運動,形成新的創傷。當大眾情緒一次又一次被挑起,每每卻在熱情過後逐漸冷卻消失,表面上,社會秩序回復平靜,但歷史帶來的創傷會造成新的「情意結」,在集體潛意識裏牢固植根。

 

暴力破壞 背後藏恐懼

多次社會運動後,當大眾經歷了多次希望幻滅,感覺一切原地踏步,內心自然生出更多懷疑,開始對現實失去信任,也因此對於任何大台的號召難以投入。相反地,對於一些能夠讓人耳目一新的說法,不論是嘩眾取寵,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言論,只要敢說,敢跟主流意見不一樣,就可以引起注目甚至是喝彩,亦就是所謂的後真相(post-truth)。

在這種意識下,社會慢慢走向一個什麼都不信任的氛圍,加上當廣泛瀰漫着不安之感覺,任何謠傳亦會引起恐慌,當情緒和感覺主導思想和判斷,而非事實根據,最終便出現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繼而便是展示式的暴力,肆意破壞。表面上像是表達不滿,但本質上更可能只是掩飾內裏的恐懼。

從來長治久安並非靠鐵腕抑壓,當權者充耳不聞更非等同無為而治。最重要還是因應經濟周期或是政治風向帶來的震盪,了解對市民帶來之創傷。創傷本身並沒有客觀定義,有人覺得打針是苦事,亦有人認為紋身是快感。要真正了解,便要像心理學家般,以同理心代入主觀感受,解開負面「情意結」,方可令之不再成為溝通和相處的障礙。唯有真正的溝通、對話及和解,社會方能和諧。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網絡欺凌風盛 如何自保?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7%b6%b2%e7%b5%a1%e6%ac%ba%e5%87%8c%e9%a2%a8%e7%9b%9b-%e5%a6%82%e4%bd%95%e8%87%aa%e4%bf%9d/ Mon, 04 Nov 2019 06:57: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173 <e代精神:網絡欺凌風盛 如何自保?

【明報專訊】近日再有知名韓星不幸自殺,事件再次引起大眾對網絡欺凌的關注。

網絡虛擬世界瞬息萬變,人人跟紅頂白,比現實更世態炎涼。有人敢於活出自我,逕自走偏鋒,不守世俗遊戲規則,卻得不到認同,遭遇一沉百踩,被網絡欺凌。那種荒涼和無助,令受害者感到世界對自已的否定,以至自己對世界的拒絕,繼而萌生自毁的念頭,甚至付諸實行,最終撒手塵寰。

隱沒真身 助長偏激行為

網絡欺凌是一種群體互動的結果。身處在互聯網世代,很多網民會被心理學上的「去個體化」(deindividuation)現象所影響,覺得自己身分隱沒在群組裏,降低了對個人行為的責任感,繼而放下自我約束,導致個別人士於網上比現實生活更為偏激,亦即是心理學上的「分散責任」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網絡群組之組成,往往是因應因興趣和價值觀等相近而聚合。成員之間會互相認同,對事物有相近的處理方式,便會產生一種共同價值並傾向擁護,因而令整個群組之意見變得單一,不容許客觀的分析,步入心理學上所謂「集體思維症候群」(groupthink syndrome)。

網絡欺凌行為往往是拜這些心理現象所賜。只要群組當中的少數成員,因為種種原因而對他人謔笑,其他成員便會傾向認同,互相支持並加入詆譭。在一片謾罵聲中,欺凌者會變得更加高漲,繼而把行為合理化,例如批評受欺凌者根本是活該。

改網名、離開網絡非示弱

不論是被欺凌或是旁觀者,面對不公行為,噤若寒蟬只會令欺凌事件升級。被欺凌者更要懂得自我保護,明白事必有因。在網上發言前必須三思,不要隨便發放敏感或嘩眾取寵之言論,以免引起網民起哄及圍攻。當釐清責任後證實自己正面對無理指控,千萬不要對號入座,更不能示弱,不要為欺凌者的行為合理化,堅定且明確地要求對方停止,封鎖對方,並向管理人員提出反對,甚至向司法機關求助。即使要改網名甚至暫時離開網絡,亦須明白這既非懦弱屈服,只是盡保護自己最大之責任而已。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爆粗新一代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7%88%86%e7%b2%97%e6%96%b0%e4%b8%80%e4%bb%a3/ Mon, 23 Sep 2019 04:07: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38 e代精神:爆粗新一代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傳統以為,粵語粗口因其內容及性質,總令人聯想起教育水平較低之低下階層男士。可是潮流在變,近日在電視或網上直播遊行示威情况,都不乏群情洶湧的參與者,以粗口指罵,吶喊帶粗口的口號、唱粗口歌,以至眾多改圖、街招、高舉紙牌及遊行人士衣服都印有粗口字句,而當中更不乏年輕女性。

據香港《廣播條例》,含粗口內容之電視節目均禁止在合家歡或兒童節目時段內播放,而含有大量粗口之電影亦被列為三級,只准許成年人士觀看。在互聯網年代以前,此等規限對保護心智未成熟之青少年還行之有效。只是,隨着互聯網之興起以至普及,一眾網台如雨後春筍,有些更標榜以粗口作噱頭;加上網上論壇和各式的平台,由於難以監管,粗口更是百花齊放。新一代在這種語境下成長,自然認為粗口沒問題,甚至感到親切。

不尊重女性 違背普世價值

在消極的氛圍中,人總想偶爾觸碰一些社會禁忌、調皮一下。從輕鬆的角度去探討,更有人認為粗口是粵語文化之「精髓」。可是,這種所謂精髓,卻多牽涉性器官、性扭曲或暴力,其根本存在的角色就予人粗鄙低俗之印象,極其量只能說是一種次文化,難登大雅之堂。

粵語粗口常以污衊及帶鄙視的語氣描述性器官或性行為,充滿男性沙文主義,對女性有明顯不尊重的意味,突顯了傳統廣東文化之性別不平等,亦根本與人人平等之普世價值互相違背。

粗口本身更是一種沒靈魂的語言方式。粗口字在口語常中被濫用,從助語詞到狀態描述,往往一字多義,其表達之意思難以細緻地反映語者之所表達,所謂「精髓」卻根本是在減少語言之變化,對粵語文化更是一種慢性謀殺。

社會積累了怨氣,需要發泄的情緒是可以理解。可是,在眾多鏡頭前坦蕩蕩的吶喊和展示粗鄙的語言,卻令不少人士感到尷尬不已。不論講或寫粗口的人士有任何崇高的理想,其粗鄙之本質卻不會因動機而變得高尚。把抗爭口號和性器官、性暴力等扯上關係,反給予人一種侮辱了真正自由民主的感覺;而讓全世界透過傳媒和互聯網看到香港新一代的這種素質,最終亦只會令香港蒙羞。

也許絕大多數講粗口之意圖並非真正要把其粗鄙內容實踐。只是講得多、聽得多,最終只會令不良意識潛移默化,形成對貶低女性觀念之默許。其實要發泄不滿,不妨多動腦筋,靈活運用幽默、嘲諷、相關詞等說話技巧,既能羞辱對方之餘,亦不失風範,更能令對方心悅誠服。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多角度觀察 別以顏色入罪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5%a4%9a%e8%a7%92%e5%ba%a6%e8%a7%80%e5%af%9f-%e5%88%a5%e4%bb%a5%e9%a1%8f%e8%89%b2%e5%85%a5%e7%bd%aa/ Mon, 19 Aug 2019 06:21: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035 e代精神:多角度觀察 別以顏色入罪
圖片來源:(JulNichols@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疾病分類學(Nosology),顧名思義,就是一門將各類疾病作有系統分類的學科。疾病分類的原則,是根據病因、病理,組織形態、解剖等作出分類。比如世界衛生組織,每10年便會修訂一次《國際疾病分類》,目的就是讓世界各地(美國除外,有自己的一套)的醫療機構建立診斷的基礎,更是公共衛生組織統計發病率的標準,亦為保險行業作理賠的依據。

可是,上世紀的疾病分類礙於對生物學沒有足夠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病與病灶之間的確實關係。例如,因為早年沒發現瘋狗症之病原體,當時只是根據一些早期徵狀,把這種被狗咬過之後的行為變異,分類為精神病之一種;又因缺乏對人體新陳代謝之認識,沒有區分一型和二型糖尿病,令單一治療在同樣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不同患者,出現天淵之別的反應。

硬歸類分化社會 無助理性討論

科技進步,很多疾病分類已很清晰,比如透過血液化驗便能知道求診者有沒有糖尿病; 做心臟電腦掃描便知道患者有否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可是在精神科的領域,各種行為心理病的分類依然模糊。比如精神分裂病(出現幻覺和妄想)和躁狂抑鬱症(情緒徘徊高漲和抑鬱兩極)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臨牀上,確有大量患者同時出現兩種病之不同輕重程度病徵,以至醫學界採納向度的取向(dimensional approach),把這類看成一個光譜(Spectrum),即不同病者有不同傾向,以至各個傾向亦有不同輕重之分,好比形容一種味道,用品酒師的語言,某酒有很重花味和少許木味等。若硬要把某患者歸類為某一種病,那是過分依賴類別取向(categorical approach),而忽略當中一些細節分別,導致妄下判斷,治療不能個人化。

現代社會,人都喜歡分類,如把自己歸為黃或藍,非黑即白。套用疾病分類學曾經面對過的困難,不難理解,說自己黃的一群不可能想法價值觀完全一致,說是歸藍的取態與判斷亦不可能一模一樣。常見撐什麼的請進群組、反對什麼的請自動unfriend退出之呼籲,若只把個別突出之人士之言行亂扣某一派帽子,只會令社會分化,無助理性討論,更莫說凝聚力量,共建和諧。

精神科的診斷,都是靠醫生經驗,透過和病者長期的接觸和了解。看人亦然,要多角度觀察,別以顏色入罪,別讓深交多年的朋友因為一場社會運動而決裂。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依賴社交媒體 不知不覺「確認偏見」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4%be%9d%e8%b3%b4%e7%a4%be%e4%ba%a4%e5%aa%92%e9%ab%94-%e4%b8%8d%e7%9f%a5%e4%b8%8d%e8%a6%ba%e7%a2%ba%e8%aa%8d%e5%81%8f%e8%a6%8b/ Mon, 22 Jul 2019 04:41: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516 【明報專訊】資訊發達的年代,互聯網就在口袋,時局變幻莫測,讓每個人都想掌握到第一手資訊。社會急促的步伐,衍生了一股即食文化,帶來都市人只有短暫專注力的負面影響。一些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直播短片、懶人包等便成為很多人的資訊來源。

 

確認偏見
篩選資訊——互聯網群組互動,會因個人取向選擇資訊,容易導致確認偏見。(strixcode@iStockphoto)

 

資訊渲染情緒 難獨立思考

人類是群體生活之物種,傾向依附相同興趣和理念之群體。社交網絡和即時傳訊工具的出現,更催化了各式各樣群組之形成。我們會獲邀請加入群組,和某人在網絡上結識,亦能選擇斷交或退出。用家透過這些不斷的互動,在有意無意之中,會憑藉一些以個人取向和價值觀作比較之準則,主動或被動篩選了資訊的種類及來源。這種資訊提供機制,會營造一種令人感到客觀和真實的新聞氛圍。人若是盲目追隨瀏覽,會導致「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令人沉醉於和自己立場一致之報道,在潛意識中不斷鞏固個人理念。

 

確認偏見並非互聯網時代產物,而是一種人類既有之自我防禦機制,以保護情緒和自尊。舉例說,當我們對某人有好感時,即使身邊的人對他如何批評,我們都可能無視他的缺點而只聚焦他的好處;又例如占卜之所以能預知未來,可能只是當人在問卦後,才特別留意那些符合預言的蛛絲馬迹;亦有很多投資者深信超賣後必然反彈,忽略基本因素而盲目投機,都是確認偏見的例子。

 

持批判思維 平衡正反陳述

年輕人應該關心社會議題。如果只看即時通訊之轉發,瀏覽社交媒體,長期依賴懶人包,甚至只是道聽塗說,而非事事尋根究柢,所能接收到的資訊必定渲染着情緒。被情緒牽着走,便難有獨立思考和客觀判斷,最終只會導致選擇性吸收,思想流於非黑即白,令意識走向極端。

 

青春本來應該揮霍生命,把握機會盡情追逐理想。懷着滿腔熱血之時,亦千萬要保持批判思維來閱讀信息和新聞,須平衡正反兩方面的陳述,分析信

息來源,不避看不同政見、不同觀點的報道和文章,不散佈或轉發煽情的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謾罵,多作公開和理性的討論,哪怕在爭取自己理念之路上,遇着有理無理之挑戰,都能振振有詞,理直氣壯。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小朋友手機上癮 精神科醫生:父母應先自我檢討 //www.afterroberto.com/%e5%b0%8f%e6%9c%8b%e5%8f%8b%e6%89%8b%e6%a9%9f%e4%b8%8a%e7%99%ae%e3%80%80%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f%bc%9a%e7%88%b6%e6%af%8d%e6%87%89%e5%85%88%e8%87%aa%e6%88%91%e6%aa%a2%e8%a8%8e/ Mon, 18 Mar 2019 10:22: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639 【明報專訊】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香港人使用流動電話的時間愈來愈長,乘車、逛街、用膳,人人機不離手,手機成癮有愈發普遍的迹象。

手機上癮 手機遊戲 沉迷 精神科 傅子健 低頭族

「上癮」其實關乎人類特性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出,「上癮」這現象其實關乎人類特性,任何事物只要可帶來歡樂或愉悅感覺,就容易令人上癮,像喝酒、吸煙一樣。

傅子健指,除成人以外,也有不少對手機上癮的兒童患者。很多學校要求學生把手機關掉,或放進儲物櫃,但有學生因而上課時不能集中,甚至偷玩手機,最後被罰,家長唯有帶子女求診。有一個11歲患者更因為沉迷手機遊戲,因而不斷「課金」,終被父母發現。

 

擴闊社交 建立多元興趣

面對子女出現手機上癮的徵狀,傅子健建議,家長應先了解為何子女有這樣的行為,針對原因而跟進。減癮的大原則在於拓闊子女的生活圈子,可以透過不同活動,如打球、做運動、看電影等娛樂,讓子女從其他活動尋找樂趣,減低對手機的依賴。同時,家長要檢討是否和小朋友相處的時間不足,甚或是自己也有沉迷行為,無法身教,才讓子女對手機上癮。

 

規劃生活比藥物更有效

若成癮徵狀已對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的患者,例如專注力嚴重不足,醫生會考慮處方藥物。但傅子健強調,為患者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活規劃,包括手機以外的多種娛樂和興趣,才是可持續的治療方式,比藥物更有效。

 

【睡眠與疾病系列】你有失眠嗎?安睡貼士:養成好習慣KO失眠

抄寫慢 讀漏字 只因懶? 雙眼唔合拍 孩子食死貓

美政府里程碑研究 初步數據出爐 常用手機電玩 兒童大腦皮層變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