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05 Jan 2024 08:04:2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健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www.afterroberto.com/%e5%82%99%e6%88%b0%e9%a6%ac%e6%8b%89%e6%9d%be-%e9%96%8b%e8%b7%91%e5%9c%a8%e5%8d%b3%e5%85%a8%e9%a6%ac%e5%8d%8a%e9%a6%ac10%e5%85%ac%e9%87%8c%e8%a8%93%e7%b7%b4%e6%b3%a8%e6%84%8f%e4%ba%8b%e9%a0%85/ Fri, 05 Jan 2024 08:03: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852

【明報專訊】(編按:香港跑界年度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渣馬)將於本月21日舉行,距離開跑不足3個星期,去年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半馬拉松代表林穎璋提醒,準備全馬拉松到最後階段要開始減量,訓練要控制得宜,避免跑手在比賽前太疲累,影響發揮。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博士強調,跑手切忌在渣馬前夕「臨急抱佛腳」,訓練中必須要有預防受傷的概念,比賽當日更重要的是要聆聽身體的變化!兩位專家還提供了不少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調整等備戰貼士!)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渣馬(明報資料圖片)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渣馬將於本月21日舉行,港將林穎璋(左)及雷雄德博士(右)與一眾跑友分享貼士,備戰這項跑界年度盛事。(許嘉明攝)

備戰馬拉松: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策略大不同

距離渣打香港馬拉松(渣馬)開跑不足1個月,去年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半馬拉松代表林穎璋,以及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博士,從飲食、作息至訓練課表,全方面向一眾跑手分享備戰秘訣。

香港跑界年度盛事渣馬將於本月21日舉行,參賽名額回復至疫情前的7.4萬個,亞洲馬拉松錦標賽亦會同場舉行,是該項比賽第5度落戶香港。渣馬今屆續設「萬金先生/小姐」,參加馬拉松挑戰組的香港永久居民,男子在3小時內完成,女子在3.5小時內完成便可獲1萬元特別獎金,一班跑手自然期望跑出最好表現。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港將林穎璋:全半馬俱講求速耐力 賽前三四周起練30公里長課

林穎璋表示不同項目的準備策略亦不相同,如半馬(21.0975公里)及全馬(42.195公里)講求速耐力,因此在賽前3至4星期要開始跑約30公里的長課,「藉着長課,可以模擬比賽的強度」。雷博士則教路,長跑訓練必須要循序漸進,也是坊間所言的「儲里數」,他表示:「我們的肌肉及肝臟要有足夠儲備,就像汽車要加大油缸,才能駕駛長距離。有研究指出每星期累計跑64公里,跑全馬時會大大減低抽筋、跌倒、痛症等問題出現」。


相關閲讀:【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臨近比賽 控制訓練強度 勿太疲累

即使林穎璋專注半馬賽事,但他在去年10月開始為母校香港華仁書院的師兄弟特訓,衝擊全馬「sub3」籌款。他直言準備全馬拉松的理想時間為16個星期,到最後階段亦要開始減量,「臨近比賽,訓練強度一定要控制得宜否則跑手在比賽前就會覺得很疲累,發揮不到應有水準」。

雷博士:忌「臨急抱佛腳」須有預防受傷概念量力而為

港人工作繁忙,雷博士提醒大家訓練之餘,亦要好好休息,切忌在渣馬前夕「臨急抱佛腳」,訓練中必須要有預防受傷的概念,而在比賽當日更重要的是要聆聽身體的變化,「你的最佳紀錄(PB),要以安全的大前題下盡力完成」。

注意長跑肌肉、心肺負荷跟其他運動不同

除了全馬,雷博士直言半馬和10公里的訓練也不容輕視,尤其有逾3萬參賽名額的10公里賽,「即使平日有打球或做其他運動,跟跑10公里也是不同的概念,因為打球所用的肌肉、心肺功能的負荷,也與長跑不同。不要忘記過去的事故中,曾有參加10公里的跑手離世」。

每周一兩次健身室鍛煉下肢 改善跑動時穩定性

除了練跑,林穎璋和雷博士異口同聲指交叉訓練有助改善跑步成績,前者坦言較喜歡健身,透過重訓加強腹關節、身體柔軟度、機動性等表現,「我們可以藉重複動作令到肌肉產生記憶,用不同的肌肉幫助我們跑步」。長跑需不斷重複提膝、着地、後蹬等動作,雷博士表示小腿比目魚肌及腓腸肌力較好的話,亦可降低受傷風險,「不論跑甚麼距離,每星期抽一、兩日去健身室鍛煉都可以加強下肢,改善跑動時的穩定性」。


相關閲讀:運動抽筋3個應急方法 反覆出現或身體亮警號

賽前加碳  宜戒咖啡因助調理比賽狀態

作為跑手的林穎璋,直言飲食、作息與跑步表現大有關係,他更透露賽前除了「加碳」,亦會戒掉咖啡因及生冷食物,「我習慣比賽前一星期會慢慢調整生理時鐘,嘗試早睡早起,起牀後再慢跑。而且我的體質對咖啡因很敏感,所以賽前一日不會汲取含咖啡因的東西」。

雷博士補充最理想的睡眠時間為每日8小時,亦有科研指出咖啡因影響新陳代謝,繼而令睡眠質量下降,導致恢復未如理想,「飲食就等於跑步,咖啡因影響深層睡眠和肌肉的恢復,因為它更易讓你感到疲勞和虛脫」。

【備戰馬拉松】開跑在即全馬半馬10公里訓練注意事項  賽前飲食、作息、心態要調整
去年代表港隊出戰世大運及亞洲半馬錦標賽的林穎璋(圖)表示,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皆與跑步表現息息相關。(許嘉明攝)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文、圖:許嘉明

]]>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82%99%e6%88%b0%e9%a6%ac%e6%8b%89%e6%9d%be%e3%80%91%e8%b3%bd%e5%89%8d%e3%80%81%e4%b8%ad%e9%80%94%e8%a6%81%e8%a3%9c%e5%85%85%e5%a4%9a%e5%b0%91%e7%a2%b3%e6%b0%b4%e5%8c%96%e5%90%88%e7%89%a9/ Thu, 14 Dec 2023 07:36: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22 【明報專訊】香港街馬2023將於周日(17日)舉行,有近2萬名跑手參加,分為全馬、半馬及10公里。要為馬拉松做好準備,在賽前、比賽當日、中途應做好哪些準備呢?什麼時候要攝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如何提升運動表現?吃蛋白粉、補充BCAA增肌有用嗎?在健美風潮帶動下,很多健身人士選擇以蛋白粉增肌,長跑跑手也需要嗎?還有物理治療師教4招增肌耐力和5個賽前貼士,以減低受傷風險。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水分

比賽前和中途,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嗎?註冊營養師兼健身教練曾熙建議,與其臨急抱佛腳找「雞精」,不如在比賽前和中途補充足夠碳水化合物,對提升表現也十分重要,「要為長達幾個小時的運動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較蛋白質重要」。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重要來源,比賽前2小時可以吃較多碳水化合物,每公斤體重攝取1至2克,如60公斤人士,宜進食60至120克,例如1滿碗飯或2至3片麵包加果醬;同時攝取適量蛋白質和水分,如火腿、低脂芝士、脫脂奶或咖啡。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賽前吃包——馬拉松比賽前宜先攝取充足碳水化合物,若早餐不習慣吃白飯,麵包是個好選擇。(資料圖片)

能量啫喱非人人適合 勿在賽前嘗試新食物

比賽中途,也要為身體不斷加添「燃料」。每1小時應補充30至60克碳水化合物,可考慮能量啫喱或運動飲品。曾熙指,能量啫喱糖分濃度高,或引致部分人腸胃不適,可嘗試醣分漱口法(carb rinsing),把能量啫喱含於口中,漱口5至10秒再吐出,這能刺激口腔內神經感應器(sensory receptor),「欺騙」大腦有食物,從而產生精力充沛的感覺。但此舉並沒有真正補充能量,若運動超過60分鐘,仍是要吃下能量啫喱,因此容易因能量啫喱而腸胃不適的人應及早準備,訓練腸胃適應。

她強調,「比賽前及中途不應吃從未吃過的食物和補充品,一來未必接受該口味,二來不知道腸胃能否受得住」。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曾熙(李欣敏攝)

比賽日起牀先冲暖水浴 5個貼士減受傷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高級講師、物理治療師梁澤祺強調,長跑應量力而為,「訓練不足的問題通常在比賽中段才浮現,如感到痛楚就不應勉強再跑,就算想完成賽事也應步行至終點,如因跑姿差而造成傷患,得不償失」。他提供以下賽前5個貼士,減低受傷風險:

賽前1周多拉筋,舒展肌肉、關節

在跟開賽時間相若的時間練跑,讓身體習慣氣溫、環境等變化

到海外比賽,前1天可以在開賽相若的時間去賽道附近散步,感受氣溫、環境

賽前要有充足睡眠;比賽日起牀後,宜先洗個暖水浴,活動身體,關節不會「硬邦邦」

提早到達比賽場地,做15分鐘熱身,包括慢跑、伸展和輕量肌肉訓練「喚醒」肌肉及關節


相關閲讀:渣馬備戰 物理治療師教路 賽前熱身「扮跑」更有效

毋須吃蛋白粉 太健碩不利長跑

「增肌對於長跑不是很重要。」曾熙表示,很多長跑好手,例如是肯尼亞跑手Eliud Kipchoge的肌肉量都不多;太健碩反而令身體沉重,跑得辛苦,因此毋須過分補充蛋白質。「健身人士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補充1.6至2.2克蛋白質,但長跑者每公斤體重只需補充1至1.6克蛋白質。」適量蛋白質可以防止肌肉流失和促進肌肉復元,一般從食物已可攝取足夠分量,毋須使用蛋白粉。


相關閲讀:【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素食者或需服BCAA

蛋白粉以外,聲稱能提升運動表現的BCAA(branched-chain amino acid),也受不少運動愛好者追捧。曾熙指,人體9種必需氨基酸,BCAA是其中3種支鏈氨基酸,即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纈氨酸(valine)。「如已進食足夠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肉、魚、蛋、奶及奶製品,已含有9種必需氨基酸,再補充BCAA其實沒有額外效用」,惟未能從食物中吸收足夠蛋白質的人,如素食者,就可能需要服用蛋白質補充品和BCAA。

練習時試食 觀察腸胃反應

由澳洲體育學院(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AIS)設立的運動補充品分類系統(ABCD Classification System),把運動食品和營養補充品分成A、B、C、D 4個組別。曾熙指出,BCAA列入C組,即科學證據不支持或沒有相關研究顯示能提升運動表現。至於A組的運動食品及補充品,則是有科學實驗證明,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有助提升運動表現;針對耐力運動,咖啡因、β-丙氨酸(ß-Alanine)和紅菜頭汁都屬A組。

‧咖啡因能提高神經系統警覺力、減低痛楚和減少用力的感覺,「運動前1小時,可攝取每公斤體重3至6毫克咖啡因,如60公斤就是180毫克,約為1杯double shot咖啡」,亦可選擇加入了咖啡因的能量啫喱(energy gel)。

‧β-丙氨酸是製造肌肽(carnosine)的重要成分,肌肽可以中和高強度運動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減少疲勞。但要留意,研究指持續補充β-丙氨酸至少4周,才能令肌肉肌肽水平顯著增加。

‧紅菜頭汁在跑步界愈來愈紅,曾熙指,「紅菜頭汁中的硝酸鹽(nitrate)在體內轉化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能使血管擴張,增加氧氣輸送到肌肉」。從紅菜頭、菠菜等食物中可以吸收硝酸鹽,而紅菜頭運動飲品所含的濃度和穩定程度會較高。雖然有研究指連續使用紅菜頭汁3天就可以獲得功效,但建議先在模擬練習中嘗試。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跑界新寵——紅菜頭汁是長跑界的新寵兒,有研究指它有助提升運動表現。但營養師提醒,不應在臨近比賽才嘗試新的補充品,以免身體不習慣而影響表現。(FatCamera、zeleno@iStockphoto)

訓練貼士:4招增肌耐力 免跑姿「走樣」致傷

練跑多時,馬拉松比賽就像是跑手的考試。考試殺到,有「雞精」可速成嗎?

梁澤祺指,長跑是耐力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同樣重要,「心肺功能可透過跑步訓練,大部分跑友有做;但忽略了肌肉訓練,有如死讀書而欠缺考試技巧」。提升肌耐力有助維持正確跑姿,否則肌肉力量不足,跑姿容易「走樣」,不但容易受傷,速度也下降。長跑者可重點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膕繩肌,以下4個運動可一次過滿足3個願望!均以10次為1組,每次做3組,第1至3個運動需換邊再做3組,隔天進行,習慣訓練強度後可慢慢增加次數。「肌肉訓練至少要鍛煉2至3個月才有效果」,梁澤祺提醒,從未做過肌肉訓練者,不應在臨近比賽時才開始訓練,以免肌肉痠痛,又不夠時間恢復,影響表現。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梁澤祺(資料圖片)

1. 箭步蹲

做法:前後腳站,慢慢屈膝、身體下沉(圖A),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

2. 單腳半蹲

做法:單腳站立,慢慢屈膝、身體下沉(圖B),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平衡力

貼士:起初可扶住穩定物件幫助平衡

3. 軀幹穩定髖伸展

做法:雙腳跪墊子上,雙手與肩同寬撐地,眼望地下;向上提起一隻腳,膝部維持約90度,收腹(圖C),維持3秒後回到起始姿勢

訓練:膕繩肌、臀部、腰腹核心肌肉

4. 橋式練臀

做法:躺墊子上,屈膝,雙腳與臀部同寬,雙手伸直,手掌朝下;提起臀部,身體與大腿成一直線(圖D),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臀部肌肉、跑步推進力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李欣敏攝)

相關閲讀:【長跑】錯誤跑步姿勢人疲倦 新手易犯的4個錯誤 建立跑步習慣 5種常見長跑訓練方法

示範:AFTC運動治療師曾燕填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睇片健身學瑜伽減肥增肌? 醫生提醒網上影片忌盡信 運動要適當適量 //www.afterroberto.com/%e7%9d%87%e7%89%87%e5%81%a5%e8%ba%ab%e5%ad%b8%e7%91%9c%e4%bc%bd%e6%b8%9b%e8%82%a5%e5%a2%9e%e8%82%8c%ef%bc%9f-%e9%86%ab%e7%94%9f%e6%8f%90%e9%86%92%e7%b6%b2%e4%b8%8a%e5%bd%b1%e7%89%87%e5%bf%8c%e7%9b%a1/ Fri, 26 May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480

新冠一「疫」,令很多人已習慣了在家中運動,他們會一邊看網上教學影片,一邊學習健身、瑜伽等運動。隨便在網站一搜,相關運動教學短片數以萬計,內容包羅萬有,不少都聲稱「短時高效」,只須簡單數個步驟便可擁有完美身段。有骨科專科醫生提醒,做運動必須量力而為,不同的運動對體能的要求各有不同,若為了減肥或增肌胡亂嘗試,超出身體負荷,有機會令肌腱受損,甚至縮短運動壽命。

睇片「速食」健身瑜伽 隨時傷膝髕股關節

betway体彩 骨科專科醫生黃惠國醫生表示,運動看似簡單,但其實講求個人化,需要注重「適當」及「適量」。為了追求完美體態而過度操練,又或者平日疏於運動,隨便參考一些網上運動教學影片,一心「速食」,很可能會得不償失,換來周身病痛。

網上影片觀眾橫跨不同年齡,內容難以顧及不同人士的體質。以深蹲為例,片中人在示範時姿勢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對肌肉的強度及關節柔軟度卻有一定要求。黃醫生表示,如果平日甚少運動,肌肉不夠強壯、關節欠靈活,若深蹲的姿態或用力不正確,久而久之有機會令膝蓋腫痛,也見過患者「未學行,先開走」,手持啞鈴負重深蹲,就更加危險,甚至令「髕股關節」(Patellofemoral Joint)磨損及移位,嚴重更需要手術治理。

睇片健身學瑜伽減肥增肌? 醫生提醒網上影片忌盡信 運動要適當適量
近年流行的HIIT,若本身疏於運動,肌肉不夠發達,在進行密集式的劇烈運動時容易拉傷或扯傷肌肉,甚至在跳動時腳肘迅速著地,導致跟腱撕裂。

相關閲讀:【步行運動】間歇式步行助減肥 倒後行練平衡 4種步行變奏 研究:日行4400步死亡率跌41%


深蹲、HIIT講求肌肉強度及關節柔軟度

近年非常流行的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講求肌肉的爆炸力,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劇烈運動,期間有短暫休息,以達到加強心肺功能及「燒脂」效果。黃醫生指出,如果本身疏於運動,肌肉不夠發達,在進行密集式的劇烈運動時容易拉傷或扯傷肌肉;某些動作需要肌肉急速收縮,例如跳動時腳肘迅速著地,亦容易導致跟腱撕裂。

肌肉愈痛不等於增肌 源於肌肉乳酸積聚

很多人誤以為運動或健身後肌肉痠痛便代表肌肉量有所增加,甚至認為愈痛愈有效,黃醫生說這實屬誤解,其實肌肉痠痛源於運動後有乳酸積聚,一般人在運動後翌日會感到肌肉有少許痠軟,大多在一、兩日後回復正常。若在運動後感到「周身散晒」,痛楚有如受傷,而且一、兩天後仍未消退,很大機會是運動過量,甚至是受傷,或者該項運動並不適合,建議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網上影片針對廣大群眾,指導或建議未必人人適用,而且運動只是「操肌」、消脂的其中一環,黃醫生提醒必須配合適當均衡飲食,並視乎個人能力和狀態選擇合適和適量的負重訓練,先打好基礎,若只是在健身室或家中埋頭苦練,看着影片亂試亂跟,隨時「未健身,先傷身」。凡事量力而為,適可而止,若對運動效果有一定要求,或者打算進行密集式訓練的人士,可以尋找專業人士的指導或意見,方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及益處。


相關閲讀:【報復式運動】久休復出體適能下降 行山、跑步、健身易受傷拗柴 運動前後做足準備


]]>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ab%94%e8%83%bd%e4%b9%8b%e5%b7%94%e3%80%91%e6%b8%be%e8%ba%ab%e8%82%8c%e8%82%89%e6%9c%aa%e5%bf%85%e5%8a%9b%e9%87%8f%e6%9c%80%e5%bc%b7%e6%93%8d%e8%82%8c%e9%81%8e%e6%80%a5%e6%98%93%e5%8f%97/ Mon, 27 Feb 2023 08:13: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672 【明報專訊】韓國實境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成為城中熱話,吊單槓、單對單搶球、拉動1.5噸船等比賽項目緊張刺激,選手的身形也備受矚目。參賽者個個幾乎都是肌肉型健身男女,賽前大家或會覺得「爆肌大隻佬」應佔盡上風,但從比賽過程可見,肌肉型未必「贏硬」,為什麼?冠軍終出爐,37歲的混合健身選手兼韓國前單板滑雪代表克服各種體能挑戰,淘汰99名對手,奪得3億韓圜(約180萬港元)獎金。節目不停強調要找出最完美體格,冠軍體格是否等同完美?節目引起了操肌潮,「操」之過急會帶來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問題?還有什麼要留神?「build肌」最少有3大竅門,你又知道和做到幾多?


體能之巔引起操肌潮 渾身肌肉非力量最強?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擊敗99名選手——37歲的混合健身選手兼韓國前單板滑雪代表禹秦熔(左圖)擊敗99名選手,勝出韓國實境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Netflix截圖/spawns@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100個「手瓜起腱」的大隻仔女,一看就知肌力不凡。節目其中一關要參賽者抬起巨石,維持最長時間者勝出。健美選手金強敏肌肉爆棚,卻在早段落敗,打破不少人以為肌肉型必然是最大力,甚至體能各方面都是最強的觀念。

力量輸出 腦比肌肉圍度更重要

「要提升肌肉力量,肌肉圍度不能太小。」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說。在解釋什麼因素影響肌力大小之前,先了解肌肉如何生成。每次訓練,對肌肉而言都是一次破壞,為肌肉帶來「良性撕裂」,然後透過足夠睡眠、營養攝取修復撕裂。完成整個修復過程後,肌肉纖維變大,增加肌肉圍度,並提升肌肉每次收縮發力的力量,即愈有力。

「但純粹看肌肉圍度不代表體能最好、肌力最大」,因為力量的輸出,還視乎神經系統控制與協調;例如搬石頭時,需要大腦發信號到手部肌肉,才能發力搬動石頭。潘指,「腦部能否募集到足夠運動神經元,協調手肌肉收縮發力,(比起肌肉圍度大小)更重要」。一些很健碩的選手,如果肌肉協調力一般,神經系統未能靈活地控制肌肉收縮,單用蠻力其實很浪費力氣,使他們無法在一些需要技巧的動作上施力,從而令速度放慢,不利於遊戲表現。

3種「力」:力量、爆發力、肌耐力

健美選手公認「大隻」,他們的訓練追求肌肉圍度,講究肌肉線條,肌肉質素與其他同樣肌肉豐滿的人士如運動員、消防員等不同。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首席物理治療顧問、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解釋,「力」分為3種,包括力量,爆發力、肌耐力,即是很大力、很快產生力量和力量持久,「除此以外還有肌肉肥大(hypertrophy),主要是肌肉尺寸大,健美比賽就需要這種」。各個訓練目標的訓練次數、重量都有不同,力量訓練通常是次數少、重量高;肌耐力訓練次數多、重量低;肌肥大的訓練則介乎兩者之間,因此「健美選手不是最大力,但又不會只能舉得一兩下重物」。

沒有完美體格 訓練視乎目的

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空有蠻力並非所向無敵,「節目改名也有心思,是叫《體能之巔》不是《力量之巔》」。周錦浩表示,各個比賽項目考驗不同體能要素,包括力量、耐力、敏捷度等,要勝出各個關卡,才算是體能上整體優勝。節目聲稱為探尋最完美體格而打造,最後贏家的體格是完美嗎?潘梓竣指,「針對這個比賽,冠軍(混合健身(crossfit)選手禹秦熔)的體格不錯,crossfit就是講求綜合能力,可見他無論力量、心肺耐力、肌耐力、身體協調各樣也很平均,才可脫穎而出」。但周錦浩和潘梓竣均認為,沒有完美體格,只有理想體格,每人都應視乎個人需要和目的去訓練體能。

大眾中庸之道 強身健體減疾病

健康體能應是體適能,即「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及應付日常活動的能力」。周錦浩解釋,體適能可分為健康相關體適能元素,即心肺耐力、身體組合(脂肪百分比)、柔韌度、肌力與肌耐力,以及競技相關體適能元素,包括敏捷、速度、平衡、協調、爆發力、反應能力。每個人日常活動都不一樣,成年人、長者與精英運動員的需求有很大差別,「最理想體適能是各方面平均,但在競技層面,平均不能幫助取勝,一定要有針對訓練」。他舉例,獨木舟選手一般都針對上肢訓練,下肢較瘦削;馬拉松跑者着重提升肌耐力,而非肌肉力量和爆發力。至於普羅大眾,則可採取中庸之道,關注各項健康體適能元素是否足夠應付日常生活,強身健體、減少疾病,例如訓練肌力有助買米,柔韌度好能減低扭傷風險,心肺耐力良好的話,在火警逃生時也不怕行樓梯行到氣喘。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相關閲讀:【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知多啲:BMI不知脂肪肌肉比例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明報專訊】BMI經常用作衡量一個人身高體重是否符合標準,亞洲人如超過22.9便代表過重;但兩個同是200磅的人,一個有大肚腩,另一個全身肌肉,他們的BMI可能一樣!

「BMI沒有分辨體重內的肌肉與脂肪比例,所以對於運動員和健美人士,未必是一個好的指標評價他們的身形。」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指出,體脂率與FFMI(fat-free mass index)較為合適。體脂率即是身體脂肪重量佔總體重的百分比,成年男士體脂率介乎10%至20%,女士則介乎20%至30%;而運動員的體脂一般較低,男士5%至10%,女士15%至20%。不建議男士和女士體脂率分別低於3%和13%,體脂過低可構成健康風險。

至於FFMI指標,男士平均值為17至20,低於17即比平均值低;而女士平均值為14至16,低於14則比平均值低。

潘梓竣指,FFMI主要用來衡量健身人士的肌肉量是否達到天然極限,台灣較常用此指標,香港則較常用體脂率評估。


相關閲讀: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健身熱潮:「build肌」竅門:食得好 瞓得好 練得好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攝蛋白質——從飲食中攝取充足蛋白質,才能有效增肌。(piotr_malczyk@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真人騷《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十分火熱,引發健身熱潮。「大家關注選手的同時,有人嘗試挑戰節目內的比賽項目,到公園或健身中心狂操引體上升!」香港健身Guide籌委組及調查組主席邱益忠表示,冬天至翌年春天一向是健身行業淡季,特別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後,很多人報復式旅行,運動意欲近乎零;《體能之巔》卻帶起健身熱潮,不少男女都想變得像參賽者般健美。瘋狂健身操肌,會否引起問題?

【體能之巔】渾身肌肉未必力量最強?操肌過急易受傷 「build肌」3大竅門  
邱益忠(資料圖片)

「操」之過急易傷

註冊物理治療師周錦浩提醒,「操」之過急,容易受傷,「過往不少個案,為了在暑假變得健碩,每年5、6月都有不少人因健身而受傷」,最常見是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要由一般體型操練至一身肌肉,「需時以年為單位,快則半年,正常要1年訓練」。想在夏天騷肌,現在便要開始特訓!但要操練得安全又有效,竅門是「食得好、瞓得好、練得好」,三點缺一不可。

食得好 加倍攝取蛋白質

周錦浩指出,「build肌」的建材是蛋白質,一般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攝取0.8克蛋白質,增肌人士則需要約1.5克。

瞓得好 操每組肌肉隔48小時

周錦浩表示,訓練令肌肉纖維撕裂,通過充足休息,配合適當營養攝取,身體才能修復肌肉纖維及增肌。教大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潘梓竣補充,一般建議同一肌群的訓練至少隔48小時,讓肌肉有足夠時間復元;有些健身人士或運動員會以「梅花間竹」方法操練,「一日操上身,一日操下身,再操上身」。

練得好 懶練背肌易受傷

周錦浩提醒,起初應由肌耐力開始鍛煉,「喚醒」肌肉後才訓練肌力。要清楚健身目的和體能狀况,選取合適訓練方法和器械,受傷很多時都因器械不合適而引致。潘梓竣留意到有些人為了拍照好看,只練胸肌、二頭肌,而不操練背部,有訓練不均衡的情况,「人體有如積木,如果缺少某部分,整個人的骨架就會不夠穩陣,容易受傷、影響運動表現,所以建議一個好的肌肉訓練,需要涵蓋全身肌肉。」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4%a7%e9%9a%bb%e5%a5%b6%e7%b2%89%e3%80%91%e6%8b%86%e8%a7%a3%e8%9b%8b%e7%99%bd%e7%b2%89%e6%88%90%e5%88%86%e3%80%81%e9%a1%9e%e5%9e%8b-%e8%a6%81%e5%a2%9e%e8%82%8c%e8%9b%8b%e7%99%bd%e8%b3%aa/ Tue, 30 Aug 2022 09:36: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244 【明報專訊】大家愈來愈重視健康,運動健身風氣盛行,24小時健身中心成行成市。健身室內總會看見身邊有人手握一個搖搖杯,發出「啪嗒啪嗒」聲音,搖勻杯內冲泡的蛋白質補充劑。這類健身奶粉/大隻奶粉,不少人會用來輔助運動訓練,市面產品林林總總,到底有何分別?為何蛋白質對人體如此重要?是否只有飲用蛋白粉才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相關文章:維持良好免疫力 4類營養素不可少 攝取蛋白質、維他命C、鐵質和鋅質食物知多啲


練大隻?增肌?蛋白粉主要成分:乳清蛋白和酪蛋白

乳清蛋白(whey protein)和酪蛋白(casein)都是構成牛奶的蛋白質,亦是運動人士常用的蛋白粉的主要成分。

乳清蛋白佔總蛋白質含量的20%,容易消化及含豐富的支鏈胺基酸,尤其是亮胺酸,對於肌肉生長和修復起關鍵作用。除了牛奶,紅肉也是天然富含亮胺酸的食物。研究指出,2至3克亮胺酸可以最大程度地刺激肌肉的合成,建議選擇每份含有20至25克優質蛋白(見知多啲)的蛋白質補充劑。


【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分離/濃縮乳清蛋白 增肌效果相若

市面上乳清蛋白主要有3種類型:

1. 濃縮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一般含有70%至80%蛋白質,以及小量碳水化合物(乳糖)和脂肪

2. 分離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 isolate

蛋白質濃度較高,通常佔90%,而碳水化合物(乳糖)和脂肪的含量更低

3. 水解乳清蛋白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

來自上述兩種蛋白,只是蛋白質已被分解成較細小的分子,原則上會更快被消化和吸收,然而這對增肌有無更顯著幫助,仍有待考究。

當蛋白的純度愈高,所涉及的加工程序便會愈多,因此分離乳清蛋白比濃縮乳清蛋白昂貴。然而研究顯示,兩者對改善肌肉大小與力量並無顯著差異。

另一種蛋白粉酪蛋白,佔總蛋白質含量80%。由於它會在胃部凝結,需要較長時間消化,一般較常在睡覺前使用,所以較少出現在辦公室或健身房。


補充劑雖方便但不全面

除了健身人士會飲用蛋白粉外,食量較小、胃口長期欠佳、蛋白質吸收能力減弱、蛋白質需求增加的銀髮族或營養失衡人士,亦有可能需要攝取這類含豐富蛋白質的營養補充品。這類型的蛋白粉常在藥房和醫療用品店找到,內裏主要蛋白質成分與運動人士常用的同屬乳清蛋白,至於所採用的乳清蛋白類型就因品牌而異。

與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相比,蛋白質補充劑固然方便,但並非提供全面營養,如總熱量與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即使大量增加蛋白質攝取,身體都會運用蛋白質來產生能量,有可能削減其功效。

因此,蛋白質並非愈多愈有效,亦需要考慮其他營養需求。若時間充裕、環境許可、胃口容得下,從均衡飲食中攝取足夠蛋白質才為理想之選。

文:邵嘉晞(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註冊營養師)

編輯:朱建勳


相關文章: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知多啲:肉類大豆 提供優質蛋白

蛋白質在身體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作促進生長發育和修補組織,如修補肌肉、參與製造酵素和荷爾蒙,以及維持免疫系統、頭髮與指甲的健康;蛋白質亦是提供能量的3大營養素之一。一般成年人的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約需0.8至1克。以一名60公斤成年人為例,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48至60克。常見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有肉類、 家禽、魚類、奶品類、雞蛋、堅果和豆類等。一隻雞蛋和一杯牛奶各提供6至8克蛋白質,100克熟牛柳則有約30克蛋白質。

除了留意蛋白質的攝取量外,質素亦極為重要。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如食物含有所有身體無法製造的必需胺基酸,便是高生物價值蛋白質,又稱「優質蛋白」。大多數優質蛋白都來自動物,大豆是少數的優質植物蛋白。如未能從飲食中獲取所有必需胺基酸,會影響肌肉生長及修復。


【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在日常食物中,肉類、魚類、奶品類、雞蛋等也含有豐富蛋白質。(Aamulya@iStockphoto)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報復式運動】久休復出體適能下降 行山、跑步、健身易受傷拗柴 運動前後做足準備 //www.afterroberto.com/%e5%a0%b1%e5%be%a9%e5%bc%8f%e9%81%8b%e5%8b%95-%e4%b9%85%e4%bc%91%e5%be%a9%e5%87%ba%e9%ab%94%e9%81%a9%e8%83%bd%e4%b8%8b%e9%99%8d-%e8%a1%8c%e5%b1%b1-%e8%b7%91%e6%ad%a5-%e5%81%a5%e8%ba%ab%e6%98%93/ Sat, 07 May 2022 02:30: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716 【明報專訊】第五疫情回穩,社交距離防疫措施再鬆縛,運動場、健身室重開,大家摩拳擦掌要「報復式運動」!然而物理治療師提醒,大家久休復出,體適能下降,無論行山、跑步或健身,都要先提升肌力、平衡力防受傷;運動後做足拉筋、補水防痠痛、防拗柴。運動前後應要做足哪些準備?物理治療師更教路,做好下肢肌力訓練和肩膊強化訓練,有助全身上下都做好準備。

動態熱身——近日疫情緩和,大家急不及待出外「報復式運動」,惟物理治療師提醒,久休後突然做劇烈運動容易受傷,出發前宜做足準備!動態熱身如緩步跑、急步行等,有助肌肉作好準備及提升關節溫度。(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動態熱身——近日疫情緩和,大家急不及待出外「報復式運動」,惟物理治療師提醒,久休後突然做劇烈運動容易受傷,出發前宜做足準備!動態熱身如緩步跑、急步行等,有助肌肉作好準備及提升關節溫度。(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久休復出報復式運動 體適能減弱 關節負荷增易受傷

疫情高峰期,運動機會減少甚至歸零,體適能減弱,物理治療師藍芳指,「如果一下子做劇烈運動,尤其現在天氣開始炎熱,身體未必調節得到」,身體反應力也需要時間去鍛煉,「shut down幾個月,一開始就劇烈運動,反應不來就容易發生意外」。

藍芳遇到有人「報復式運動」,一口氣行山8小時,之後膝痛、腳跟痛;「因為熱身不足,加上太久沒有戶外活動,肌肉已變弱,突然長時間運動,關節負荷劇增,引致關節發炎,甚至受傷」;也有個案行山時跌傷腰骨「整親大陣」,因平時少曬太陽,可能有骨質疏鬆問題,一旦跌倒,輕則脊椎倒塌,重則骨折。尤其是45歲以上女士骨質疏鬆風險較高,所以要做好準備工夫才去登山遠足。

 

相關文章: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每周2次緩步跑鍛煉心肺 在家做深蹲平板支撐

藍芳教路,如沒有定期運動習慣,建議每星期做2次簡單心肺功能鍛煉,如急步行、緩步跑、踩單車等;最好在室外做,因為溫度、濕度等會影響身體反應。另外,也要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去健身室用機械操練,最快最有效」,但在家也可以做深蹲、箭步蹲、平板支撐等,或考慮做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

藍芳(資料圖片)
藍芳(資料圖片)

 

單腳企跳繩練小腿防拗柴 平衡訓練不可少

此外,平衡訓練也不能忽視,如模擬行鋼線或閉上眼單腳企立最少半分鐘,亦可跳繩,「就算沒有繩,原地模擬跳繩也可。單腳、雙腳、左右腳輪流、單腳跳幾下然後交替等,是很好的小腿鍛煉」。她解釋,「腳腕有很多神經感應細胞,其反應及運作主要由小腿肌肉控制」,如果小腿的反應好,有效避免拗柴。她建議每星期做2、3次肌力和平衡訓練。

 

急步行熱身 中途每45分鐘小休

平日做好準備,行山當天也要做熱身運動。藍芳表示,以往常說拉筋熱身,但近10多年發現運動前拉筋,未必有助防止受傷,反而約15分鐘的動態熱身,如緩步跑、急步行等令肌肉作好準備及提升關節溫度,反應力會較好。她鼓勵在中途休息時做伸展,「尤其是下肢伸展,如小腿、大腿前後、髖關節,拉一拉筋,可以減低疲勞」。長時間運動下,中段需要讓肌肉和關節休息,所以每45分鐘至1小時就要小休;但不建議休息太久,否則再起動會影響表現,「休息15至20分鐘,喝足夠水、吃輕量食物,補充能量,加上少少拉筋就繼續行」。

「我自己也有跑步和行山,有時看見有人兩手揈揈就上山,未有帶足夠的水。」藍芳提醒,香港5月時潮濕悶熱,排汗量也高,應每行30至45分鐘就補充約200毫升水,約4小時路程要帶2公升水,超過半日路程至少帶3公升水,「因為缺水加上疲勞,很容易肌肉抽筋、中暑」。

注意補水——戶外運動、行山要注意補水,即使未感口渴,也應每30至45分鐘補充約200毫升水,以免因缺水和疲勞,導致肌肉抽筋、中暑。(PhotoTalk@iStockphoto)
注意補水——戶外運動、行山要注意補水,即使未感口渴,也應每30至45分鐘補充約200毫升水,以免因缺水和疲勞,導致肌肉抽筋、中暑。(PhotoTalk@iStockphoto)

 

行山杖用錯邊 累上加累

一般遠足徑以石屎路為主,藍芳表示,穿平時慣用的運動鞋或跑步鞋已經足夠。行山靴鞋底偏硬,不習慣的人反而容易招致腳板、腳跟疲勞。至於行山杖,正確使用能夠在落斜和樓梯時卸力和平衡,減低跌倒風險。但不少人錯用行山杖,「有人以為一邊腳較累,用同一邊手握行山杖有助支撐,此舉反而加重累腳負荷,應用較fit的一邊握行山杖」。若路段有很多斜路和樓梯,擔心膝頭「頂唔順」,不妨考慮用行山杖。

 

運動後伸展「即日清」助復元

無論是行山或做其他運動,不想翌日周身痠痛,藍芳建議即時做1組伸展,「1組即是每個動作或每組肌肉都維持拉筋半分鐘,做4至5次」,然後當晚睡前再做1組,「隔天才做拉筋,復元效果較差,『即日清』最見效」;同時補充足夠水分,減少肌肉乳酸積聚,「就算不口乾,行山後都至少喝1.5公升水,排汗排尿足夠,有助肌肉放鬆」。

 

相關文章:【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深蹲+強膊 輕鬆上山

【明報專訊】腳力夠,行山當然輕鬆點,但揹背囊、垂頭看路,都會用到肩膊肌肉。物理治療師藍芳推介下肢肌力訓練和肩膊強化訓練,全身上下做好準備!

下肢肌力訓練:負重深蹲

 

做法:

站直,雙腳稍寬於肩,雙掌托起啞鈴一端(圖A),慢慢屈膝約90˚(圖B),回復開始姿勢。20至30次為1組,做4組

 

目的:

鍛煉背、腰、臀、大腿及核心肌肉

 

注意:

˙新手可先不負重,慢慢增加重量;女士最好達5公斤,男士則至少10公斤

˙眼望正前方;上身保持挺直,重心平均分佈在整個腳掌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肩膊強化訓練:彈力帶肩膊運動

做法:

站直,兩腳踏在彈力帶上,雙手各執彈力帶一端,垂直(圖C);肩膊向上縮,手肘保持伸直(圖D)。慢慢返回開始姿勢。15次為1組,做3至4組

 

目的:

強化肩膊肌肉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飲食陷阱:休閒行山運動飲品補能量 小心致肥

【明報專訊】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行山前、中途和完結後,有沒有飲食陷阱?

 

低GI澱粉質早餐「襟飽」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營養師陳星輝建議,出發前,選擇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做早餐,提供能量,如雜豆肉絲通心粉、吞拿魚三文治、原味粟米片配低脂奶和水果等。應選擇低GI(升糖指數)澱粉質,因身體消化和吸收過程較慢,飽肚感高之餘,「能量供應可維持較長時間」。

行山中途需要補充能量,不少人帶備朱古力,陳星輝指,「朱古力熱量高,可以補充熱量,但脂肪含量亦高,對於休閒型行山活動來說,太多熱量和脂肪消耗不完,變成脂肪儲存體內,變相容易肥胖」。他亦指,如果是一般郊遊,運動量很低,不需要飲運動飲品,因運動飲品大多加入糖分去提供能量,糖分用不完,同樣容易增肥。但若預期運動量大,例如跑山,則建議準備能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品。

加入糖分——營養師提醒,運動飲品大多加入糖分,如果是運動量很低的郊遊活動,不需要飲運動飲品,因糖分消耗不完易致肥。(Natalia Semenova@iStockphoto)
加入糖分——營養師提醒,運動飲品大多加入糖分,如果是運動量很低的郊遊活動,不需要飲運動飲品,因糖分消耗不完易致肥。(Natalia Semenova@iStockphoto)

 

蘋果雪梨提子 充飢補水

陳建議以香蕉、全穀物棒或即食甘栗作小食,都含豐富碳水化合物,又方便攜帶。另外,以無添加糖乾果充飢也不錯;一些較多汁水果,如蘋果、雪梨、提子,充飢之餘又可補充水分。「若預期行山超過2至3個小時,建議帶備較飽肚的食物,補充能量」,建議選方包或五穀合桃包做三文治,比腸仔包、菠蘿包等脂肪含量少;也可選原味和低脂餅乾,如水餅(water cracker)。

 

行山後食大餐要「計數」

行山後,不如去食下午茶獎勵自己?陳提醒,「要留意消耗量和熱量攝取,行山後食個大餐,攝取能量多於消耗,就達不到控制體重的目的」。根據康文署的資料,計算體能活動的熱量消耗方程式為:體重(公斤)×活動時間(小時)×代謝等值(MET)=所消耗的熱量(千卡),其中行山的MET是5.3。舉例,體重60公斤人士行山2小時,消耗能量就是:60公斤×2小時×5.3MET = 636千卡。如果行山後吃沙嗲牛肉即食麵配紅豆冰,攝取843千卡,攝取能量就比消耗多。

「運動後記住3R飲食口訣,Refuel、Repair、Rehydrate」,可以幫助身體恢復體力。陳指,應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補充能量;富含蛋白質且低脂肪的食物有助修補身體組織,當然還要補充水分。他舉例,去皮白切雞飯配無糖飲品,再加煠菜「全走」,有肉有菜又有碳水化合物,健康又能補充體力。

陳星輝(受訪者提供)
陳星輝(受訪者提供)

 

康文署普及健體運動小冊子中,列出不同活動的MET

下載:bit.ly/3EWZ4Wh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抗疫你要知】鍛煉四頭肌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a%97%e7%96%ab%e4%bd%a0%e8%a6%81%e7%9f%a5%e3%80%91%e9%8d%9b%e7%85%89%e5%9b%9b%e9%a0%ad%e8%82%8c/ Mon, 06 Apr 2020 05:40: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826 【明報專訊】

1. 健身球雙腳彎舉(Double heel Swiss ball curl)

雙腳腳踭置於健身球上,收緊腰腹及臀部,令軀幹至腳踭成一條直線;用腳踭把健身球捲至膝蓋下方,保持軀幹、髖關節、膝蓋連成一條直線,然後緩緩伸直膝蓋,返回開始位置,過程中避免腰臀位置拱起或下沉。

健身球提供一個不穩定的平面,誘導運動員使用更多核心肌群去穩定身體,也能訓練到膕繩肌於不穩定環境下離心收縮的控制能力。

若動作難度過高,可先選擇在平地上作軀幹橋(Bridging)。

2. 彈力帶深蹲(squat with resistance band)

深蹲是下肢訓練動作重要一環,動作涉及多個關節,對於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會有一定難度,其中一個最常見不良姿勢就是當蹲下時膝蓋往內夾(knee valgus)。

利用橡筋帶置於膝蓋上方,橡筋帶會令膝蓋向內夾,逼使膝蓋要向外發力,製造一個膝蓋內夾的張力,誘導臀中肌發力,令運動員深蹲時保持穩定膝蓋。

3.分腿蹲(split squat)

同樣是下肢訓練,split squat可以減少脊椎壓力,把重量集中於單腳,引導盆骨底肌和髖關節深層核心肌肉發力,去控制平衡和穩定。留意操作時離心收縮階段應將膝蓋指向腳趾尖,避免造成膝外翻。

 

【抗疫你要知】鍛煉四頭肌
強大肌肉——股四頭肌是人體下肢最強壯的肌肉,有系統地訓練,有助膝關節的穩定。(作者提供)

註:以上動作可在家居鍛煉,初學者可毋須加入啞鈴。

示範者profile
張冠東(Rex)是一名泰拳運動員,曾經代表香港參加東亞運及國際錦標賽取得兩面金牌,為WMC世界泰拳理事會亞洲拳王、香港拳王及泰國芭東職業拳場拳王等。

]]>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www.afterroberto.com/%e7%95%99%e5%ae%b6%e6%8a%97%e7%96%ab%e8%ae%8a%e7%9b%b8%e5%a2%9e%e8%82%a5-%e5%ae%b6%e7%94%a8%e5%81%a5%e8%ba%ab%e5%99%a8%e6%9d%90%e7%94%a9%e8%b5%b0%e8%84%82%e8%82%aa/ Fri, 03 Apr 2020 09:32:3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768 【明報專訊】最近健身室、運動場都關門大吉,大家的運動量直線下降,除了身材開始走樣,腹部積聚的脂肪也引發中央肥胖的健康危機。再者,缺少可以宣泄壓力的運動練習,人也變得鬱悶。其實,想在疫境中保持運動,只需利用簡單的健身器材在家練習,一樣可以收身心健康之效。

市面的家居健身器材多如繁星,應該怎樣選擇呢?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按體適能要求和難度把器材大概劃分為3個級別,方便大家按需要揀選。他強調,不同器材也有不同使用要點,必須正確使用才會安全和有理想效果。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保持體態——想在疫情期間保持體態,可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健身器材,啞鈴體積細小,是不錯的選擇。(torwai@iSotckphoto,設計圖片)

長用電腦寒背 宜加強背部肌肉

各式運動器材可訓練身體不同部分的肌肉,選擇前也可先了解自己的需要,例如長時間安坐、用電腦工作的人士,容易因肩部、胸部肌肉緊張而出現寒背,黃永森建議這類人士最好不要集中鍛煉肩部和胸部肌肉,反而應該做一些強化背部肌肉的運動,令身體前後的肌肉比例平均、體態更好看。

 

初階

一般情况下,初學者可以安全地使用,並較容易上手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可摺合式健身單車(黃志東攝)

可摺合式健身單車

售價:$1988

特色:可摺合式設計,慳位又實用。設有8段阻力調節,單車上配有阻力帶,可同時鍛煉上半身肌肉

使用要點:使用前要調校好合適的座位高度,標準是在座位上雙膝在腳踏上稍微屈曲、可暢順地踩動踏板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工作桌健身單車(黃志東攝)

工作桌健身單車

售價:$2688

特色:單車可調校8段阻力。桌面可放置平板或筆記簿電腦,方便一邊home office或看影片,一邊訓練腿部肌肉

使用要點:建議先做腳部熱身動作,而看電腦時只宜用緩速踩踏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家居跑步機(黃志東攝)

家居跑步機

售價:$5688

特色:扶手上設有可量度心跳的手握式心率計。機身129厘米長、62厘米闊,體積細小方便擺放

使用要點:跑步時穿著運動鞋,避免腳部受傷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阻力帶(黃志東攝)

阻力帶

售價:$378

特色:可訓練全身肌肉。提供3條不同阻力的膠帶供選擇,以配合不同程度的需要

使用要點:選擇阻力帶時,宜由輕磅開始,循序漸進

 

中階

這類器材一般可以安全地使用,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識才可達至理想效果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可調校重量啞鈴(黃志東攝)

可調校重量啞鈴

售價:$1288

特色:可利用兩端的旋扭選擇不同重量的鐵餅,最重可選擇15公斤

使用要點:輕磅數可訓練肌肉耐力,重磅數訓練則有助增大肌肉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壺鈴(2公斤)(黃志東攝)

壺鈴(2公斤)

售價:$148

特色:可拿着手柄練習擺盪手臂、深蹲等動作,可訓練全身肌肉和核心肌群

使用要點:選擇重量時,可參考日常在健身室所習慣使用的磅數,如沒有去開健身室建議選最輕磅款式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手握啞鈴(黃志東攝)

手握啞鈴(一對)

售價:$208

特色:各重0.5公斤,用海綿包裹,適合女士使用

使用要點:建議雙手同時提舉啞鈴,比用單手容易平衡,也比起輪流做左右手更省時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阻力訓練翹臀圈(DECATHLON提供)

阻力訓練翹臀圈

售價:$64

特色:使用時圍繞雙腿,可做外展和內收等動作,訓練大腿和髖關節的力量

使用要點:除外展、內收等基本動作,還可側身步行、前後步行

 

高階

這類器材要安全、有效地使用,需要有一定體能和技巧,適合曾接受相關訓練的進階用家使用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健腹輪(DECATHLON提供)

健腹輪

售價:$64

特色:雙膝跪在軟墊上,雙手握着手柄慢慢向前推,然後慢慢退後回復至開始時姿勢

使用要點:除腹背肌肉外,也可同時訓練手臂和腳部的肌肉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懸掛式訓練帶(DECATHLON提供)

懸掛式訓練帶

售價:$139

特色:輕巧方便,可訓練腹部附近的核心肌群

使用要點:其中一種用法是雙手分別抓緊訓練帶兩端,把上半身慢慢前傾作半懸垂狀態

 

拳館練習者推介

繩子、沙包是拳館常見的器材。當拳館休館期間,在家中也可享受訓練樂趣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計數器跳繩(DECATHLON提供)

計數器跳繩

售價:$79

特色:跳繩是簡單且全面的帶氧運動,計數器方便統計次數

使用要點:一般家居樓底未必有充足高度,有機會觸碰天花,較適合在空曠地方練習,如村屋天台、平台等。跳繩時建議穿運動鞋以保護腳部

 

【抗疫你要知】留家抗疫變相增肥? 家用健身器材 甩走脂肪
坐地式沙包(黃志東攝)

坐地式沙包

售價:$2388

特色:沙包底部可放置最重370磅的沙袋,以保持穩定

使用要點:使用時要預留充足活動空間,避免觸碰附近的物品

 


Info

FitBoxx
查詢:8104 5000
網址:www.fitboxx.com

DECATHLON
查詢:5992 1321
網址:www.decathlon.com.hk

文:呂瑋宗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運動消閒】姿治通鑑:腰椎鍛煉三部曲 //www.afterroberto.com/%e5%a7%bf%e6%b2%bb%e9%80%9a%e9%91%91%ef%bc%9a%e8%85%b0%e6%a4%8e%e9%8d%9b%e7%85%89%e4%b8%89%e9%83%a8%e6%9b%b2/ Mon, 27 May 2019 04:28: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197 【明報專訊】有研究指出,近八成人於一生裏經歷最少一次腰背痛,部分人接受治療後情况有改善。但事實上若缺少有效運動,鍛煉腰腹穩定,腰痛很容易復發。

 

健身,物理治療,背痛,姿治通鑑
(明報製圖)

 

背腹的肌肉和軟組織相互影響,其運作對脊椎穩定系統有重要影響。當中胸腰筋膜連接腰骨、肋骨和髂骨,包裹胸背脊椎及腰脊椎的內部肌,用來鞏固腰部脊椎。而腹部內深層之腹橫肌是由前腹伸延,其收縮會拉着胸腰筋膜,包圍腰部令其成為一個天然的腰封。倘若脊骨受損錯位,腰筋膜拉力失衡,長久會引致脊椎提早出現退化性損耗。

一個有效提升腰椎穩定的運動計劃,大致可分為3個遞進階段:

 

1、腰部深層肌肉之恢復活動(Muscle reeducation)

位於腰椎上下前後、肌肉層深處的4組深層肌肉,若控制得宜,對鞏固腰椎發揮重要的功能。它們分別為:

  • 腰椎上方的橫膈膜(diaphragm)
  • 前腹的大塊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muscle)
  • 背部沿腰椎棘突間由上而下的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s)
  • 下陰部位呈菱形的會陰肌(pelvic floor muscle)

 

2、深層肌肉於不同體姿下之控制能力(Dynamic stabilisation)

掌握恢復深層肌肉的方法後,便需要學習在不同體姿下使用深層肌肉,以保持腰脊椎及盆骨於穩定的位置,例如:平卧姿、伏臥姿與坐姿等。此階段的運動會以不同姿勢進行,活動幅度由中至大,務求提升脊椎的控制能力。

 

3、深層肌肉於日常活動下之感應控制能力(Functional specific stabilization)

掌握如何於不同身體位置下使用深層肌肉後,便需要提升脊椎的本體感應度,以鍛煉深層肌肉於失平衡、突然轉變方向或做複雜的身體動作時,仍能合時及協調地收緊肌肉,鞏固腰椎。

鍛煉深層肌肉改善腰背痛,需要由重新學習操控這些肌肉的收縮開始,再延伸至應用於日常活動,透過重複練習,便能慢慢掌握箇中技巧,增強脊椎穩定。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腰背物理治療及臨牀普拉提(Pilates)運動班

查詢:2783 3636

 

文︰羅培楷(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
【運動消閒】不用踮腳轉圈 芭蕾把杆健身練核心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81%8b%e5%8b%95%e6%b6%88%e9%96%92%e3%80%91%e4%b8%8d%e7%94%a8%e8%b8%ae%e8%85%b3%e8%bd%89%e5%9c%88-%e8%8a%ad%e8%95%be%e6%8a%8a%e6%9d%86%e5%81%a5%e8%ba%ab%e7%b7%b4%e6%a0%b8%e5%bf%83/ Wed, 07 Mar 2018 03:04: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2479 【明報專訊】潮流掀起一股健身熱,不少藝人在社交網站展示「操肌」成果,成為一眾男士們立志鍛煉的目標。健身中心推出的器材、課程五花八門,吸引初學者一試究竟。像源於歐美的芭蕾把杆健身,近年也在香港普及。配合芭蕾把杆的健身動作,訓練肌肉線條之餘,更能增強身體靈活性。

對健身稍有研究的人,或會聽說過芭蕾把杆健身(Barre-based Fitness)。提到「芭蕾」兩字,人們或會先入為主,認為是講求體態優美,男士尤其敬而遠之,事實上不然。

把杆健身聽來新鮮,但配合芭蕾把杆的訓練方法,最早可追溯至半個世紀前。1950年代,德國舞蹈家Lotte Berk因為一次背部受傷經歷而突發奇想,自創出混合芭蕾舞步的物理治療動作。時至今日,芭蕾把杆健身發展蓬勃,於網上搜尋,同樣的名字已能找到數十種訓練方法。

有的忠於傳統,訓練中糅合經典芭蕾動作,亦有借助把杆作力量鍛煉的新興方式。健身中心Pure Fitness最近亦有推出新的芭蕾把杆課堂。有別於傳統芭蕾舞訓練,這裏的學員不需穿輕薄的足尖舞鞋,也不用踮起腳尖做動作。

結合普拉提 訓練力量、心肺功能

不用踮起腳延伸,別以為訓練就會變得簡單輕鬆。Pure Fitness導師Juan Raches形容,課堂集多元化訓練於一身,因此「very intensive(非常密集)」。42歲的Juan,曾於家鄉哥倫比亞修讀體育教育學士,本身具12年普拉提(Pilates)教學經驗。來港7年的他,首次任教芭蕾把杆健身。

「我喜歡教別人健身,幫助他們提升生活質素。我之所以選擇把杆健身,因為喜歡它結合了三個元素:力量訓練、心肺功能訓練和普拉提。」這裏的把杆健身課程以集合多項元素作賣點。

記者當天親身到場一試究竟。熱身後,導師將學員分成兩組,一半的人先到把杆旁邊,先做多款配合阻力帶的練習,重點提升力量和心肺功能;另一邊廂,其他學員則被安排於房間中央,進行針對核心肌肉的普拉提訓練。每部分完結後,雙方交換,學員便可趁機休息。全程有兩名助教在旁協助指導。

「我希望挑戰學員,60分鐘的訓練裏,力量、柔軟度、核心肌肉、心肺功能等,每個範疇都有改善。我們着重的是複合式訓練。」Juan說。

Juan提及的複合式訓練,是指同一個動作,需要運用多個關節,旨於訓練兩組或以上的肌肉群。訓練中牽涉愈多肌肉群和關節,除有助整體肌肉增長外,亦能有效訓練身體協調能力。如有個動作要求學員面對把杆,雙手來回拉動阻力帶,而下半身就保持半蹲姿勢。一個簡單動作,其實分別在訓練兩部分肌肉。別小看60分鐘的課堂,運動量一點也不少。

■ 物理治療師的話

操肌最忌「未學行先學走」

註冊物理治療師藍芳(Ida)看過導師示範部分動作後,認為課堂設計原意良好,適度練習對身體有裨益。本身有教授普拉提的她指出,把杆健身一部分動作,本質上跟普拉提如出一轍,兩者皆集中訓練腰、腹、頸三部分的核心肌肉。

順應潮流,人們紛紛走到健身房「舉鐵拉機」。Ida指訓練要達到最好效果,基本功要做好。「應該先練好核心肌肉再build up。有些人做力量訓練,很久都加不了重量,有可能是核心肌肉不夠強。」強化這些深層肌肉後,訓練自然事半功倍。操練肌肉最忌「未學行先學走」,Ida說,過往不乏初學者因使用健身器材不當而受傷的個案。運動本是有益身心,但必須量力而為。都市人生活繁忙,有頸背痛或肌肉疲勞也不自覺,很多時以為透過運動能夠紓緩疲累,往往會本末倒置。她提醒大家,如果運動後肌肉愈來愈緊,或長期感覺疼痛,應盡早求醫。

文:嚴智暘

圖:黃志東、嚴智暘

編輯/梁小玲

美術/Anni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d6b0b70d72c194a834e8359564f476a.jpg把杆健身課堂中,導師(左一)不時從旁指導學員,確保他們每個動作都姿勢正確。(圖:黃志東);//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3/dd6b1c09b80ae976f5bce8750cc066a8.jpg藍芳(Ida)(圖:嚴智暘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