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5 Sep 2023 09:59:2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健康飲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純素乳酪原材料椰子、大豆或腰果製哪款健康? 與奶製乳酪營養比併 留意總脂肪糖分 //www.afterroberto.com/%e7%b4%94%e7%b4%a0%e4%b9%b3%e9%85%aa%e8%88%87%e5%a5%b6%e8%a3%bd%e4%b9%b3%e9%85%aa%e7%87%9f%e9%a4%8a%e6%af%94%e4%bd%b5-%e7%95%99%e6%84%8f%e7%b8%bd%e8%84%82%e8%82%aa%e7%b3%96%e5%88%86/ Fri, 12 May 2023 10:41: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302 【明報專訊】乳製品如乳酪和芝士都有不少「素」材代替。原材料從牛奶換成植物性食材,味道、風味如何?能否如乳製品般提供豐富蛋白質和鈣質?素乳酪和素芝士是否更低脂更健康?(編者按:任何食物被冠上「素食/純素」,不少人就先入為主認為是健康、有營,事實是否如此呢?市面上純素乳酪多以椰子、大豆、腰果等製成,查看成分表和比較3種食材,哪款素乳酪較健康呢?)

乳酪由牛奶發酵 純素乳酪以椰子、大豆、腰果等原材料 留意總脂肪糖分

從牛奶變成乳酪,乳糖在發酵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是令乳酪帶酸味、濃稠口感的起點;當原材料換成植物性食材,抽走乳糖,純素乳酪怎樣得出狀似奶製乳酪的風味呢?

仁安醫院註冊營養師李向明從奶製乳酪的製作過程說起。乳酪從牛奶發酵而成,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將乳糖轉化成乳酸,令到牛奶蛋白質變凝固,形成乳酪獨有的酸味和質感。而純素乳酪多以椰子、大豆、堅果等為原材料,雖然都有一定糖分,但含糖量較低,當乳酸菌發酵時,製造的乳酸較少,影響凝固效果,李向明指,「通常會加入凝固劑、稠度調節劑,或者天然的水溶性纖維(如瓜爾膠),將濃稠度調節得更理想」。

任何食物被冠上「素食/純素」,不少人就先入為主認為是健康、有營,李向明比較過市面上的純素乳酪後,卻說不一定,「有些飽和脂肪很高,有些則脂肪較低,普通奶製乳酪都有這樣情况,消費者購買時要留意其總脂肪和糖分,所謂健康,都是希望脂肪和糖分較低」。

大豆蛋白質高 堅果降壞膽固醇

市面上純素乳酪以椰子、大豆、腰果等製成,查看成分表,會見到這幾種食材排在最前。比較3種食材,大豆製和堅果製的素乳酪較健康。香港營養師協會執委、註冊營養師陸肇麟指,「大豆本身蛋白質豐富,大豆製素乳酪的蛋白質一般較高」。以一款大豆素乳酪為例,每100克有4克蛋白質,是3類素乳酪中最高,蛋白質含量可媲美一般乳酪,同時脂肪相對其他素乳酪較低。李向明補充,大豆含抗氧化物異黃酮,可阻擋自由基傷害細胞;而堅果製素乳酪如腰果,相比椰子製素乳酪脂肪較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纖維、抗氧化物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都是相對較好的素材。

在超市走一轉,會發現椰子製素乳酪較常見,李向明指,「要找到一樣食材能夠發酵,又可以使蛋白質凝固,需要有糖,椰子有椰糖,而且椰肉有很豐富的油脂,味香,口感媲美傳統乳酪,所以是製作素乳酪較熱門的材料」。但從健康角度看,卻未必是好選擇,「椰子製素乳酪需特別小心,有些不止高脂肪,更是高飽和脂肪」,進食過多會使壞膽固醇上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椰漿製高飽和脂肪 多吃傷心血管

純素乳酪原材料椰子、大豆或腰果製哪款健康? 與奶製乳酪營養比併 留意總脂肪糖分
明報製圖

看清成分表,魔鬼藏在細節中。椰子素乳酪以椰奶(coconut milk)或椰漿(coconut cream)為材料,兩者都是椰肉加水而成。椰漿較濃稠,椰肉與水的比例是4比1;而椰奶質地較稀,椰肉與水比例是1比1,李向明指,「有些(產品)很『足料』,會使用椰漿製作,飽和脂肪就更高」!以一款椰奶製素乳酪為例,每100克熱量約130千卡,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分別約10克和9克;而椰漿製的希臘式椰子素乳酪,熱量、總脂肪明顯更高,每100克熱量逾160千卡,總脂肪約16克,飽和脂肪近14克,當中飽和脂肪含量達成年人每日攝取的建議上限(20克)的七成!「元兇」不止與椰漿有關,以希臘式乳酪的方法製作都會使味道、營養素更濃縮,熱量、脂肪等因而較高。那是否應選椰奶製的乳酪?李向明表示,「無論原材料用椰奶、椰漿或者兩者一起用,(使用)比例是生產商的秘方,未必會清楚寫出,最理想都是比較營養標籤」。

「椰子作為天然食材都有益處,只是飽和脂肪略高,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不應經常吃。」陸肇麟表示,「愈來愈多研究指出,椰子含中鏈三酸甘油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可助營造較理想環境讓腸道微生物生存,而且相對容易用作人體能量,換句話說,即沒那麼容易儲存成體內脂肪」。但不建議進食過量,一星期最多吃一兩次。

奶製、素乳酪交替食 攝不同營養

奶製乳酪有齊蛋白質、鈣質,部分更具高鈣低脂、低糖選擇,營養較全面,對乳糖不耐症人士而言,乳酪是攝取鈣質、蛋白質的好來源,因乳酸菌將大部分乳糖轉化成乳酸,其乳糖含量較牛奶低。相較之下,難道純素乳酪只是為素食者而設,一般人士不建議進食嗎?「純素乳酪優勝之處,是可以用到一些有益的植物性食材,提供身體額外營養素」,陸肇麟舉例指,外國有以亞麻籽製作的素乳酪,亞麻籽是豐富的奧米加3來源,較難從一般奶製乳酪中得到。「如果是一般消費者,並非素食者,交替食用兩種乳酪都是好的飲食方法,因為飲食愈多元化愈理想,可吸收不同的營養。」

純素乳酪原材料椰子、大豆或腰果製哪款健康? 與奶製乳酪營養比併 留意總脂肪糖分
市面上愈來愈多純素乳酪,營養師提醒宜選低脂、低糖、高蛋白質及加鈣產品。(Somrakjendee、vaaseena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素乳酪種類眾多,應怎樣選擇?陸肇麟建議需要較多蛋白質的人士,可揀大豆;想心血管更健康,可選堅果製的。「進食(乳酪等)乳製品,就是想攝取鈣質,如果素乳酪有加鈣就更好。」由於素乳酪味道未必人人習慣,生產商或加入較多添加劑、糖分等,令味道更易被大眾接受,在入手前應留意糖分和添加劑。按照食物安全中心建議,每100克糖分不多於5克較為理想,添加劑盡量愈少愈好。至於總脂肪量,李向明認為每100克乳酪少於10克較可取,但當然與飽和脂肪一樣,兩者都是愈低愈好。

知多啲:椰子製素芝士 蛋白質低

芝士的鹹香、獨特風味,俘虜不少芝士控,素芝士或許能騙過味蕾,但營養價值又如何?註冊營養師陸肇麟說,「素芝士多數用薯仔澱粉、大豆、堅果、椰子等製成,有些(原材料)甚至是根莖類蔬菜如紅蘿蔔澱粉」,然後加入酵素、發酵劑、鹽等,令到素芝士凝固,如奶製芝士一樣。

與素乳酪道理一樣,大豆、堅果製的素芝士相對健康,較低脂,但小心以椰子為原材料的素芝士,飽和脂肪較高。「提起芝士,最想從中得到的營養是蛋白質和鈣質」,陸肇麟比較素芝士和一般芝士,「乳製品富含的蛋白質和鈣質,在素芝士未必找到,參考營養標籤,素芝士蛋白質都偏低,未必是好的蛋白質來源」;大豆製的素芝士,蛋白質相對較高。記者在市面上找到3款以椰子為原材料的素芝士,其中2款完全不含蛋白質,餘下1款僅得1.5克(見左圖),遠遠低於奶製芝士的蛋白質。

鈣質方面,大豆、堅果、椰子、澱粉等本身鈣含量較低,素芝士中的鈣質需要後期添加,「但加鈣並非必需,市面上買到的素芝士不一定有鈣」。宜選擇有加鈣的素芝士,陸肇麟引述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每100克固體食物有120毫克鈣較理想,如果達240毫克則為之高鈣。

加維他命B12助造血

部分素芝士在包裝上特別聲稱添加維他命B12,為什麼呢?「維他命B12可維持神經系統健康,幫助造血,一般乳製品都會有」,較難在植物性食材找到,因此茹素人士較易缺乏維他命B12,「如果素食者挑選純素代替品時,營養標籤上有維他命B12的,都是較理想的選擇」。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7%be%8e%e9%a3%9f%e7%95%b6%e5%89%8d%e6%98%93%e5%a2%9e%e7%a3%85%e3%80%81%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f%bc%9f%e7%b3%96%e5%b0%bf%e3%80%81%e8%85%8e%e7%97%85%e3%80%81%e8%85%b8%e9%81%93/ Sat, 24 Dec 2022 00: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206 聖誕、元旦、除夕、農曆新年接踵而至,叫人心情興奮又期待。佳節當前,難免聚餐頻頻,狂歡過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狀况怎麼辦?糖尿病、腸道敏感、腎病人士又有什麼方法吃得開心又放心呢?要記住,暴飲暴食不單止令體重直線上升,更有機會導致三高、脂肪肝等問題;立即向醫生、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專家了解節日飲食宜忌、狂歡過後運動「急救術」等,讓大家吃得健康也開懷!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大時大節少不免跟家人朋友聚餐慶祝,歡度佳節的同時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節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便秘等腸胃問題。(網上圖片)


節日飲食宜忌 糖尿病患者要懂得「揀飲擇食」

【有片】點揀健康朱古力、糖果?

想送禮?甜蜜蜜的朱古力、糖果是不少人的熱選。不過,在選擇這些甜食時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營養師教路,拆解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和進食分量都要得宜,即睇點揀朱古力、糖果,可以食得「有營啲」!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節日一個接一個,聚餐亦一個接一個。平日飲食要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盡興呢?有醫生就甜品、生果、酒類等分享「識飲識食」建議,營養師還提供多項糖尿飲食貼士,既可有效控制血糖,也可以在大時大節享用美食。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糖尿飲食】不想血糖飇升?糖尿病人為三餐計計數 節日美食吃得開懷(有片)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揀飲擇食已是日常生活的指定動作。對糖尿病已有多年研究經驗的營養師指,計算食物分量十分重要,尤其是面對大量美食,更加要不忘「計數」,即使外出用餐,亦能做到盡興又安心!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正所謂「冬大過年」,即使疫情下仍有不少人選擇參茸海味作為冬至飯的烹調材料。常見海味例如海參、花膠、鮑魚、瑤柱等均含有豐富營養,但海味的營養陷阱通常在於加入過多調味料,令菜式變得高脂及高鈉,烹調時要留意什麼呢?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新年油器食得精 煎堆切半唔爆表

今年1月已是農曆新年,想起傳統的煎堆、油角、芋蝦、笑口棗等新年小食便教人期待不已!營養師盤點6種傳統油器的熱量,究竟哪種最邪惡?哪種最「抵食」?自家製又會否健康一點?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有片】營養標籤要識睇 健康有禮—餅乾、麵食有選擇

很多人都會選購餅乾、麵食等禮品送給親朋,不過在揀選餅乾和麵食時,原來單是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已經大有學問。尤其要送禮給長輩或患有「三高」等人士,怎樣才能夠送禮兼送上健康呢?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近年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節日假期接連外出用膳,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包括鹽分攝取過多、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檸茶及珍珠奶茶等、經常吃煎炸食物,以及食無定時等,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健康餐單,把握在家的時間,吃得更清淡健康。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節日過後「急救」腸胃!免受消化不良、胃脹等困擾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醫生表示,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用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聚餐吃得太豐富導致消化不良?醫生整理出以下5大建議,於節日前後提醒大家。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消化不良】胃氣脹、胃痛、胃酸倒流 氣滯皆因暴飲暴食、思慮過度?中醫教改善脾胃氣滯

本身脾胃不佳的人士,聚餐時要多加留意食物的選擇,少吃肥膩、多油、太甜的滋膩食物,以免妨礙消化。同時建議採取「少食多餐」的模式,避免一次過進食大量食物,更不應暴飲暴食。用餐時要要細嚼慢嚥,不要吃得太急,或一邊進食一邊喝湯水、不停講話等,否則除了容易吞進過多空氣外,如果食物未充分嚼碎便進入胃部,便會增加胃腸負擔。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無論是節日聚會,抑或盆菜、自助餐等大多「少菜多肉」,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而纖維太少;加上期間飲水量不足,或會導致大便較硬而難以排出。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等飲食習慣,便可大大改善便秘問題。物理治療師示範了以下3個對紓緩便秘有一定效果的簡易運動,以供大家參考。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運動減重 怎樣做最有效?

【肥胖系列】減肥運動要訣 避免體重反彈

假期太放肆,過後就要下定決心瘦身了!減肥不能單靠控制飲食,還要配合運動,才可提升減肥效果,且避免體重反彈。有效的減肥運動必須包括帶氧運動、肌肉訓練及伸展運動,運動時間的長短及強度亦要達一定水平,才能見效。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解釋,跑步、游泳及踏單車都是理想的帶氧運動。那麼,初開始運動,應保持哪種時間長度及運動強度呢?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日本和台灣流行超慢跑,跟着節拍以「慢」取勝,被稱為神奇瘦身跑法!另一邊廂,在香港的運動場上,快跑力有不逮,跑得慢又擔心被人笑「龜速」,究竟要點跑,燒脂才最明顯?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專家指出,相比其他帶氧運動,游水減肥效果更顯著,能同時鍛煉肌肉和心肺。哪一種泳式減肥最有效?冬泳會否消耗更多熱量?

美食當前易增磅、消化不良?糖尿、腎病、腸道敏感人士要吃得開懷?附飲食提案+運動急救有法
]]>
【跌倒】40歲後肌肉流失 平衡力反應變差  young old防跌3招鍛煉下肢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b7%8c%e5%80%92%e3%80%9140%e6%ad%b2%e5%be%8c%e8%82%8c%e8%82%89%e6%b5%81%e5%a4%b1-%e5%b9%b3%e8%a1%a1%e5%8a%9b%e5%8f%8d%e6%87%89%e8%ae%8a%e5%b7%ae-young-old%e9%98%b2%e8%b7%8c3/ Tue, 19 Jul 2022 08:08: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796 【明報專訊】防跌意識、防跌運動很重要。人到young old(初老),神經系統速度轉慢,尤其40歲後,支撐身體的重要肌肉開始流失,肌肉開始鬆弛,平衡力轉弱。但有多少young old會在意這些變化,適時準備呢?不少Young old的生活仍然活躍,日程精彩:友儕結伴行山,閨密逛商場雞啄唔斷,走路時眼不離手機。如此分心,一個不留神,就很容易跌倒受傷!防跌是young old的必修科,以下有「防跌3招」,教練說只要勤加練習,平衡力定會提升。

【跌倒】40歲後肌肉流失 平衡力反應變差  young old防跌3招鍛煉下肢

40歲後失肌 平衡反應變差 young old要防跌

連日來天氣真是壞透,密不透風,翳焗難耐,氣壓奇低,簡直就像活在一個氣炸鍋內。不單人感到窒息,相信連個天也好像閉氣待發,隨時作勢咆哮。執筆前一晚,突然飛來一大群「大水蟻」。門窗雖然已裝上蚊網,但也抵擋不了牠們。當眼見幾隻大水蟻竟然飛透紗窗掉進熱湯內時,我便知道要下雨。果然,翌日起來,黑黑沉沉,天好像從未曾亮過,整天夾雜雷聲和暴雨。

當準備出門時,天文台已發出黃色暴雨警告。由於職責所在,不能不外出,我唯有盡量小心開車。沿途暴雨像密集的水箭一支一支直射擋風玻璃,水撥已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前面景象仍然是模糊不清。若要前行,只能認清方向,加倍小心。收音機傳來廣播人對駕駛者體貼的叮囑:「天氣惡劣,要小心駕駛。要與前車保持距離,一定要留意燈號,切勿超速,小心地滑。」


相關文章:【Young Old健康】Young Old 防老養生有法 小改變生活模式 大改善預防老人病出現(附:7個防老養生法則)


小心跌一跤扭傷骨折 跌倒與平衡力有關

是的,小心地滑啊!千萬別掉以輕心,因為一個不留神,很容易會滑倒受傷。因此,「小心地滑」確是一個應景的忠告。最近我接到數宗因跌倒受傷的病人,他們多是我輩young old。老同學Ricky退休後1個月,返大學探舊同事途中在梯間摔倒,扭傷腳踝、撞傷了頭,要住院個多月才能康復。病人女兒在屋苑平台差錯腳,跌了一跤、腳骨骨折,不能陪媽媽來診所覆診。至於翠絲的情况更糟糕,由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

翠絲母親去年尾意外跌倒,出院後的生活要依賴他人照顧。由於外傭遲遲未能到港,翠絲要一邊上班,一邊扛起照顧母親的重責。幸好丈夫老余剛退休,當起「一家煮夫」、「大小家務執事」及「輪椅操作員」,翠絲才能勉強挺過這段漫長的「外傭真空期」。不過,正當僱傭中介公司通知翠絲,外傭聘任快有眉目,她卻在街上好端端的跌了一跤。

翠絲無奈地說:「在急症室等了6小時才見到醫生。醫生說:我的腳骨折,不可以受力,不能走動,要坐輪椅,批出兩個月病假。」她續問:「福哥,我為何會無端端跌倒?」

跌倒與平衡有很大關連。平衡力必須依賴一套完整的神經系統,足部知覺神經,感應下肢關節,經神經線傳至脊骨中樞神經,再傳至腦袋,發出指令。還要依賴視覺神經、內耳神經、脊椎神經、中樞神經等系統不斷協調,才可保持平衡。平衡系統一般在2歲開始發展,直至10、20歲為巔峰期。巔峰一過,各種機能都會隨歲月慢慢退化。


50歲開始 身體重心擺動大

40歲後,支撐身體的重要肌肉,如身軀核心肌肉、大腿肌肉會開始流失。肌肉一經流失,平衡反應便會變差。下肢關節,包括膝關節、足部關節,亦會隨歲月而退化。當關節活動能力減弱、轉動範圍變窄,跌倒風險便自然增加。研究發現:從50歲開始,身體重心擺動幅度大,跌倒風險會較年輕時幾何級數地增加。年紀愈大,風險愈高。因此,說得殘忍一點,跌倒多是年齡惹的禍。

「哼!聽你這麼說,我更氣憤。我不是很老!」翠絲不忿地說。

沒錯,翠絲不算很老,最多只是young old。不過人到初老,神經系統傳導速度轉慢,感官靈敏度相對遲緩,機能反應當然亦已下降。肌肉開始鬆弛,平衡能力明顯會轉弱。事實如此,但有多少young old會在意這些變化,並適時準備和適應呢?

Young old的生活仍然活躍、步伐緊密、日程精彩。友儕三五成群,結伴行山;閨密同逛商場,東張西望,邊行邊說,雞啄唔斷;就算獨自上街,無論在車廂內、在步行中,也分秒必爭,眼不離手機、追蹤每刻變幻的資訊,甚至邊行邊覆WhatsApp。我有好友更會一邊駕駛,一邊開視像會議呢!試問一下,如此分心,young old又怎能不「出事」呢?

「既然如此,你有何武林秘笈可供參考?」翠絲問。


相關文章:肌少症|長者體型偏瘦、肌肉量少是正常?慎防肌少症 50歲開始「練大隻」減跌倒風險


3招練下肢 增身體穩定度

防跌是young old的必修科啊!課程並不複雜。首先,我們做任何舉動也不可掉以輕心,要提高專注力,不可一心二用。就算是走路、上落樓梯、起身站立、踏進浴缸等平常不過的舉動,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專心地去做。我們更要認清自己身體的改變,凡事要量力而為。縱使心態可常保年經,畢竟身體狀態漸進初老。所以,一切爬高爬低、上山下海、左兼右顧、multi-tasking等高難度操作,一定要多加留意。

其次,提升平衡能力,肌肉訓練亦是young old必要多做的功課。持續的訓練可減慢平衡力下降速度。若不想跌倒,我們便要多下工夫,勤做下肢運動,如耍太極、跳健康舞、扶着泳池邊踢腿、拉筋等。不過,就個人而言,健身訓練對我至為受用。早於10多年前,一直熱中的羽毛球也要停止,因為我正面對肌肉流失的問題。我意識到要鍛煉肌肉和平衡力了。在朋友介紹下,每星期都跟教練上健身課。教練Ken sir根據我當天身體狀况,設計不同肌肉組別訓練;經常鍛煉的有背肌、四頭肌、腹肌和胸肌。至於平衡力訓練,更是每堂必不可少。

記得有一次,我邀請Ken sir為幾個退休好友辦了一個防跌午餐工作坊,席間他示範及解說以下「防跌3招」

1.單腿抬膝

作用:提升足踝關節的反應和穩定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收腹,保持腰背挺直;右膝提起至90度,維持15至30秒。左右腳交替訓練為1組,練習2至3組

2.單腿畫弧

作用:透過擺動腿部,改變身體重心,鍛煉身體活動時的穩定度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收腹,保持腰背挺直;右腳提起,以腳尖由前方12點開始,向外畫弧形至3點方向,停留3至5秒,返回12點方向,再停留3至5秒,畫弧1分鐘。左右腳交替訓練為1組,每次練習2至3組

3.跨步抬膝

作用:強化大腿力量,同時改善肌肉、神經系統的反應及協調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挺胸收腹;抬起右腳,重心向前移動,跨步下蹲後,重心向後移動,右腳用力蹬,隨後快速抬高右膝,重複12至15下。左右腳交替訓練為1組,每次練習2至3組

Ken sir告知只要勤加練習,平衡力一定會提升。因此,我將以上「3招秘笈」全數傳了給翠絲。希望她在康復後能多加鍛煉。作為young old,身體雖然開始退化,但只要能保持樂觀心態、注意健康飲食、經常運動健身、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相信我們的老化速度必定會遲緩,下半場人生必定會精彩。

除此,注意平衡、小心地滑亦很重要!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健康減肥】假期暴食?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怎辦?專家教你有營飲食慎防三高、脂肪肝 //www.afterroberto.com/%e5%81%87%e6%9c%9f%e6%9a%b4%e9%a3%9f-%e8%82%a5%e8%83%96-%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4%be%bf%e7%a7%98-%e6%9c%89%e7%87%9f%e9%a3%b2%e9%a3%9f%e6%85%8e%e9%98%b2%e4%b8%89%e9%ab%98-%e8%84%82/ Fri, 04 Feb 2022 02:00: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326 農曆新年連續幾日假期窩在家中,加上疫情關係未能夠四出拜年,正餐以外,蘿蔔糕、年糕、煎堆、油角、糖果、朱古力……暴飲暴食指數直線上升,更隨時出現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怎辦?醫生、營養師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飲食、健康、減肥攻略貼士,尤其是本身已是三高、脂肪肝等人士,更不能掉以輕心,以下的健康飲食法則,你又知道和實踐到多少呢?

大時大節吃得多了,不想過胖、出現三高或脂肪肝?怎樣才能夠健康減重呢?
大時大節吃得多了,不想過胖、出現三高或脂肪肝?怎樣才能夠健康減重呢?


【朱古力「迷」思一】智選黑朱古力 淺烘焙抗氧化含量高

【朱古力「迷」思一】智選黑朱古力 淺烘焙抗氧化含量高

打開全盒或是開工跟上司、同事拜年,十居其九都會見到朱古力的蹤影!由於含有抗氧化物,近年更搖身一變成為健康食物。在眾多朱古力產品當中,黑、白、牛奶哪一種朱古力是有「營」之選?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海味營養一覽】鮑魚、花膠、海參、瑤柱營養豐富 注意烹調慎防高鈉高脂陷阱

每逢傳統節慶,餐桌上或多或少都會有海味,營養師指出海參、花膠、鮑魚、瑤柱等都非常健康,屬低脂肪、高蛋白質、高礦物質,以及多種不同微量營養素。不過,要特別留意烹調時用的調味料,避免高脂、高鈉陷阱……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節日一個接一個,又要重新部署減肥計劃,近年流行的斷食、生酮飲食法等之外,還有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糖尿飲食】節日美食當前要戒口兼控制血糖?營養師:糖尿病人「識飲識食」食得開心又放心(有片)

平日飲食要戒口的糖尿病人,怎樣在節日當前吃得開心兼放心呢?甜品走糖可淺嘗、水果當早餐切忌「飯後果」、選擇升糖指數較慢的紅酒……看看醫生和營養師怎樣吃?

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經常進食後長時間感到「未落格」?甚至有胃痛、胃氣?醫生指出,這種功能性消化不良,與生活或飲食時間不規律、工作壓力等不無關係。不要以為只是消化不良而已,如果徵狀持續,建議都要立即求醫!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出現胃氣、胃脹、易飽易滯等都是消化不良的症狀,醫生表示大部分消化不良都是與生活習慣相關,尤其是飲食,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喝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如何以5招對付消化不良?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便秘】3個簡易運動天天做 踢走便秘 排便暢順

新年期間飲食習慣差,例如少菜多肉、攝取過多動物脂肪而纖維太少、飲水不足等,都有機會引致便秘。其實只要天天做一些簡易小運動,已有助促進腸道蠕動及強化肌肉力量,再配合攝取足夠的纖維和水份等飲食習慣,便可大大改善便秘問題。有排便問題的朋友,立即試試吧!

【腸胃毛病系列】及早發現脂肪肝可望逆轉 4個護肝飲食貼士

【腸胃毛病系列】及早發現脂肪肝可望逆轉 4個護肝飲食貼士

食得是福,但必須注意:肥胖人士患上脂肪肝的機會,較標準體重人士高11.6倍!怎樣健康減肥?甚至逆轉脂肪肝呢?即睇營養師教路!

【運動消閒】知多啲:懶人無藉口 在家也可「跑步」

【運動消閒】知多啲:懶人無藉口 在家也可「跑步」

帶氧加負重運動成效高,不過要懶人走到健身室或戶外運動,總是藉口多多。物理治療師教路,「家中同樣可做帶氧運動,例如原地快跑及跳繩,至呼吸及心跳加快及流汗,最好是持續20分鐘或以上,成效才理想」。在家中做快跑或跳繩,記得要在瑜伽墊上進行,避免前掌受傷。

【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恆常自行量血壓可有效監察着自己的血壓水平,但由於血壓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在不同情况下會有所波動,必須注意5大事項,包括測量時間、姿勢、次數等,準確量度有助更有效地監察血壓,放假期間都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况!

]]>
【減肥】間歇斷食 vs 生酮 原理、成效、副作用話你知 營養師:斷食營養較均衡 易持續實行 //www.afterroberto.com/%e6%b8%9b%e8%82%a5-%e9%96%93%e6%ad%87%e6%96%b7%e9%a3%9fvs%e7%94%9f%e9%85%ae-%e5%8e%9f%e7%90%86-%e6%88%90%e6%95%88-%e5%89%af%e4%bd%9c%e7%94%a8%e8%a9%b1%e4%bd%a0%e7%9f%a5-%e7%87%9f%e9%a4%8a%e5%b8%ab/ Wed, 10 Nov 2021 08:22: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016 【明報專訊】減肥,近期最受追捧的是間歇斷食和生酮飲食,兩方追隨者都聲稱短期迅速減磅,很吸引吧!斷食法和生酮飲食,哪一種較有效?168、186、5:2……這些近年流行的間歇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原理及成效是怎樣呢?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中的「酮」又是什麼呢?實際操作又如何?兩種減肥方法又有什麼好處、副作用是什麼呢?你又是否適合採用呢?

 (圖:nambitomo、OksanaKiian@iStockphoto)
(圖:nambitomo、OksanaKiian@iStockphoto)

文:沈晴、張淑媚、李欣敏

3類與減肥相關的間歇斷食法 循序漸進 從1410至168

間歇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是很多名人、KOL大推的減肥法,珍妮花安妮絲頓(Jennifer Aniston)、曉治積曼(Hugh Jackman)、方力申、森美都聲稱數星期已見到明顯效果。168、186、5:2……不是什麼驚天密碼,而是近年流行的間歇斷食法。註冊營養師林思為指,與減肥相關的間歇斷食法大致分為3類:

1. 隔日斷食

一整天不進食或只喝飲品,如湯、豆漿、運動飲品等。一般1星期斷食1至2日 ,亦有人連續7天只飲低能量飲品。

2. 改良斷食

即5:2飲食法;1周5天吸收正常熱量,2天攝取日常總熱量20%至25%。

3. 限時斷食

每天在限定時間內進食;如168斷食法,是以每天24小時計算,其中16小時斷食,其餘8小時可以進食。一般斷食時間比進食時間長,如斷食18小時(186)、20小時(204)甚至23小時(231)。

相關文章:斷食法減肥|營養師拆解16/8斷食法、生酮飲食法注意事項

■ 原理及成效:見效快 12周可減8%體重

動用儲備

進食後,身體會分泌胰島素,將血糖運送至細胞來提供能量,多出的就會儲存成脂肪。當身體長時間不進食,胰島素分泌減少,身體就會動用「儲備」能量——儲存在肝臟和肌肉的糖原,以及儲存在內臟的脂肪。

容易實行

科學研究指出,無論減肥方法成效有多好,成敗關鍵來自減肥者能否依從。傳統計算熱量來控制飲食,未必人人懂得計算或有營養師指導,可能將熱量壓得太低,吃得太少太餓,難以跟從;斷食法以時間為限制,概念清楚容易實行。

減進食次數

因進食時間受限,往往由每日3至5餐變成2餐;若維持均衡飲食,吸收熱量會較少。

效果如何?林思為指,有短期研究發現,隔日斷食可在2至12星期內減3%至8%體重;與熱量控制飲食相比,一開始會較快見效,但6個月後兩者減肥效果相若。

 圖二(明報製圖)
圖二(明報製圖)

■ 營養師意見:依早餐運動習慣 安排用餐時間

168、186、204……看得眼花花,應怎樣選擇?林思為建議循序漸進斷食,從1410開始,適應後才升級至168,超過168就不建議。斷食最困難是如何安排3餐在限時內完成,大家可按早餐及運動習慣考慮。

‧無早餐習慣:168從中午開始,由中午12:00至晚上8:00期間進食

‧有早餐習慣:可嘗試1410斷食法,由早上9:00至晚上7:00進食

‧有運動習慣:需考慮運動如何融入斷食模式,應趁最後一餐1小時後仍有能量時做運動,例如用168計算,若上午9:00開始進食,最後一餐在下午5:00,放工後約晚上8:00運動時就會無力,選擇中午12:00至晚上8:00期間進食較可行

實行斷食法,很多人忽略均衡飲食。建議依從「2:1:1」餐盤選擇食物,即:50%蔬菜、25%蛋白質及25%碳水化合物(圖二)。

蔬菜:綠葉蔬菜、番茄、不含澱粉質的蔬菜
優質蛋白質:雞肉、魚、蛋、瘦肉
低升糖碳水化合物:糙米、紅米、蕎麥麵、藜麥

相關文章:【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好處:

˙降低膽固醇及血脂水平

˙降低炎症

˙減低患糖尿病、心臟病、阿茲海默症風險

副作用:

˙頭痛

˙易怒

˙胃酸倒流

˙便秘

˙疲累

不適合的人:

˙腎衰竭、癌症、心臟病等長期病患

˙孕婦、哺乳期婦女

˙兒童、青少年、年老體弱者

˙免疫缺陷、飲食失調人士

˙糖尿病患(若有意嘗試,應諮詢醫生及營養師意見,或需調整降血糖藥劑量和胰島素注射次數)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是將碳水化合物攝取限制至總熱量不足10%;而蛋白質佔20%、脂肪佔70%。此法標榜可食肉減肥,比起限制熱量、限制進食時間等方法「飽肚」,鄭欣宜、Gin Lee、勒邦占士等都是支持者。

生酮飲食,「酮」是最重要一環。平時碳水化合物會轉化為葡萄糖,提供熱量;當減少攝入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供應不足,身體處於飢餓狀態,便要燃燒脂肪作為燃料,過程中會製造酮體。

此法最初用以治療腦癇症兒童,藉着產生酮體來穩定腦神經細胞,緩解腦癇症發作。後來有人發現身體產生酮體即代表燃燒脂肪,近年成為受熱捧的減肥法。實際操作如下:

˙碳水化合物每日限20至50克

˙無限量肉類、蛋奶製品,甚至肥肉、雞皮、煎炸食物

˙脂肪不受限制,多用牛油、橄欖油、椰子油等

˙每日2杯沙律菜或1碗煮熟蔬菜,避開高碳水化合物蔬菜,如芋頭、番薯

˙部分人會服用1粒多種維他命

˙每日至少喝8至10杯水

˙每周至少有3天運動30分鐘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 原理及成效:1年後反彈明顯 招壞膽固醇

極低碳減熱量

很多人日常飲食都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刪去一類食物,攝取熱量亦減少。

抑制食慾

生酮飲食以高蛋白質或高脂肪食物為主,容易令人飽滯。正常一餐,有飯、肉和菜,通常4小時後就會餓;但若是兩塊牛扒加一片牛油,飽腹感則會較長,可避免額外進食。

消耗更多熱量

胃部需要更多熱量消化蛋白質及脂肪,比起進食其他食物,熱量消耗量較高。

實際減肥效果如何?林思為引述研究指,與低脂飲食人士比較,跟隨極低碳水化合物人士,24星期後減重較多,但壞膽固醇水平也較高。另有研究發現,實行低碳減肥人士1年後體重反彈明顯。

■ 營養師意見:違背健康飲食 不贊成

生酮飲食違背健康飲食法則,林思為不贊成使用。如果大家堅持嘗試,林思為指應選擇好的油脂,如牛油果、三文魚、橄欖油等,另外減少進食加工食物。生酮是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建議慢慢降低碳水化合物比例,從平時50%至55%,減至40%至45%、30%至40%,並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如低升糖指數的紅米、糙米、全麥意粉等。

短期副作用:

˙頭痛、疲勞等與流感類似的反應,俗稱酮流感(keto flu)

˙易怒

˙便秘

˙停經

長遠影響:

長遠影響未知。林思為在網上留意到有生酮飲食者出現健康疑問,她表示:「當出現停經、脫髮等徵狀,應考慮是否停止。這些醫療問題不應問網上群組,他們不是醫療人員;應向醫生及營養師了解。」

不適合的人:

˙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兒童及青少年

˙心臟病風險人士

˙一型糖尿病人(二型糖尿病人需與醫生商量)

˙飲食失調患者

■ 總結:「斷食」營養較均衡 易持續

斷食和生酮,哪個較好?兩者混合,效果更佳?

減肥是很個人化的事,生活習慣、工作時間等都影響減肥效果。林思為認為,首要考慮各方法的科學根據和安全度,其次是能否配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如用膳習慣、工作時間、飲食喜好等。另外,方法是否容易持續實行,需不需要調整藥物等;根據一系列因素,再作決定。

斷食和生酮相比,林思為認為斷食法飲食較均衡,且較易持續實行;生酮飲食鼓吹進食大量飽和脂肪,缺乏纖維、鈣質、抗氧化物等營養素,或要靠維他命補充劑補充營養,違背從天然食物吸收營養的概念。

有科學家研究不同飲食法的混合效果,如間歇斷食及熱量控制,但暫時未有證實支持,林思為不建議自行嘗試。

]]>
【更年期】跨過更年期不適 女性由4方面做起 附滋補安神處方、湯水(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6%9b%b4%e5%b9%b4%e6%9c%9f-%e8%b7%a8%e9%81%8e%e6%9b%b4%e5%b9%b4%e6%9c%9f%e4%b8%8d%e9%81%a9-%e5%a5%b3%e6%80%a7%e7%94%b14%e6%96%b9%e9%9d%a2%e5%81%9a%e8%b5%b7-%e9%99%84%e6%bb%8b%e8%a3%9c%e5%ae%89/ Tue, 23 Feb 2021 07:52: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204 【明報專訊】更年期是女性人生必經階段,或多或少地影響容貌、身體、情緒、工作及健康。因此,女性應多關注自己身體變化,採取正確預防措施,健康地走過更年期歲月。

何謂更年期?這是女性從具有生殖能力到月經永久停止(即收經)、喪失生育能力的過渡期,包括停經前期、停經期和停經後期,一般介乎45至55歲。當卵巢功能逐漸退化至不具有生育功能,體內雌激素將會降低。因此,女性進入更年期後,不僅會出現生殖系統變化與月經不規則,還會面對陰道乾澀、潮熱、臉紅、失眠、情緒不穩、多汗等徵狀。

停經前,雌激素有助保持膽固醇及血壓正常。但踏入更年期,雌激素減少,膽固醇會上升,並開始沉積在血管壁上,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如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高血壓、中風等風險。此外,雌激素減少亦會令脂肪代謝出現障礙,使脂肪堆積,引起體重超重、肥胖,繼而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更年期】跨過更年期不適 女性由4方面做起 附滋補安神處方、湯水(養生帖)
圖片資料來源: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女性健康】更年期潮熱、雌激素減少 生理、心理不適因人而異 5個方法助你從容渡過

 

為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年期女性應從下面幾方面做起:

1. 健康均衡飲食,減少脂肪攝入,少食高油高鹽高糖及高膽固醇食物。選擇低升糖食物,多食穀物食品、蔬菜水果、大豆及大豆製品

2. 定期規律運動,循序漸進,待身體適應後,堅持每周不少於5天、每天不少於20分鐘帶氧體能運動,如:散步、跑步等

3. 養成良好、規律的睡眠習慣

4. 保持心境開朗,調整心態,消除壓力、憂鬱、煩躁

 

中藥調理

◆ 處方1

柴胡疏肝散加減,治則疏肝解鬱、止汗安神

材料:柴胡10克、香附10克、枳殼10克、大棗20克、五味子5克、白芍30克、陳皮5克、酸棗仁20克、煅牡蠣30克、鬱金10克、甘草6克、川芎10克、浮小麥10克、麻黃根15克

煎法:清水5碗煎成1碗,約1小時,飯後服用,每天1劑

 

相關文章:【男性健康】男士更年期知多啲 賀爾蒙分泌減 生理心理轉變屬正常 毋需羞於啓齒

 

日常保健湯

材料:玉竹20克、百合30克、龍眼肉30克、淮山30克

煎法:加瘦肉煲1小時

 

◆ 處方2

六味地黃湯加減,治則滋補肝腎、安神止汗

材料:丹皮10克、茯苓30克、澤瀉20克、地黃20克、山茱萸20克、淮山20克、石斛20克、五味子5克、百合30克、麻黃根15克、浮小麥30克、太子參20克

煎法:清水5碗煎成1碗,約1小時,飯後服用,每天1劑

 

日常保健泡茶

材料:菊花6克、玫瑰花10克

做法:開水焗茶飲用

 

文:陳竟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註冊中醫)

 

]]>
【餓死癌細胞?】戒口斷食有風險 抗癌最緊要營 //www.afterroberto.com/%e9%a4%93%e6%ad%bb%e7%99%8c%e7%b4%b0%e8%83%9e-%e6%88%92%e5%8f%a3%e6%96%b7%e9%a3%9f%e6%9c%89%e9%a2%a8%e9%9a%aa-%e6%8a%97%e7%99%8c%e6%9c%80%e7%b7%8a%e8%a6%81%e7%87%9f/ Mon, 08 Feb 2021 07:55: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960 【明報專訊】日常工作中接觸許多癌症病人及家屬,在診症過程中,大家經常問相同的問題:「醫生,有什麼食物我們需要避免?有什麼食物需要吃多一點?而又有什麼食物可能會引致癌症?」相信在很多病人心目中,飲食、進補及戒口是治療期間相當重要的一環。

希望能給癌症病人及康復者一些建議,並澄清坊間一些謬誤。

【餓死癌細胞?】戒口斷食有風險 抗癌最緊要營
食得好是抗癌成功一大關鍵,足夠營養能增強抵抗力,讓身體從治療中盡快恢復,減少併發症及副作用。(明報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tbralnina、wildpixel、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充足營養 治癌成功關鍵

很多癌症病人確診後,均收到身邊親友轉發健康資訊,當中指出不少食物含致癌物質,建議病人戒口以免癌症惡化。其實相反,食得好是抗癌成功一大關鍵,原因有三:

‧ 首先,癌症治療的手術、電療、化療等均會對身體帶來影響,足夠營養能增強抵抗力,讓身體從治療中盡快恢復,減少併發症及副作用

‧ 第二,不少研究均指出,病人若在治療期間體重大幅下降,存活率會有所下降

‧ 第三,病人需要注意足夠營養,以防止癌症惡病質(cancer cachexia)的出現。惡病質病人體重下降,肌肉及脂肪流失,體質虛弱,身體機能衰竭,往往無法接受任何治療,大大影響病人的生存機會

由此可見,過分戒口有可能影響病人的營養攝取,故在癌症治療期間戒口並不可取。

 

餓死癌細胞 欠足夠實證

坊間又有人經常提出斷食療法抗癌,此說法源自近十數年的動物研究,指節食能減低動物癌症的死亡率,延緩癌細胞的增生,並降低化療帶來的副作用。直至近年,有數篇關於短時間禁食(short term fasting-mimicking diet)的臨牀研究相繼面世,一般禁食時間為化療前24至72小時,初步數據指出短期禁食是安全,並有助減低化療副作用及提升治療效果;但有數點需留意的地方:第一,相關研究的參與人數並不多,結果仍需大型研究驗證,以便了解禁食對病人長期存活率的影響;其次,大部分相關研究對象為乳癌病人,其他種類癌症的應用仍有待驗證;再者,研究對象均擁有正常的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最後,研究所採用的是短期禁食而非長期禁食。因此,有些已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長期禁食,以期望餓死癌細胞,並無科學實證支持,反之會因營養下降而加劇病情惡化,實在萬萬不可。

【餓死癌細胞?】戒口斷食有風險 抗癌最緊要營
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若長期禁食,期望餓死癌細胞,並無科學實證支持,反之卻會因營養下降而令病情惡化。(erdikocak@iStockphoto)

 

癌症病人需戒雞戒糖?

根據非正式統計,癌症病人最常聽到的飲食建議,第一位是千萬不要吃雞,第二位是糖分會養大癌細胞。不要吃雞的說法起源於以往不少雞隻均被注射雌激素,進食後有可能增加病人體內雌激素,增加患癌(例如乳癌)風險。現時香港已立法規管禁止為雞隻注射雌激素,如仍有擔心,可選擇標明沒有人造雌激素的雞隻;病人亦應避免體重超標,以及減少進食脂肪,因這有助減少身體將多餘脂肪轉化為雌激素。

至於糖分養大癌細胞的說法,源自糖尿病患者及因大量攝取糖分而變得肥胖,患癌風險比一般人高。但身體需保持適度血糖水平方能運作,理論上要透過戒糖將血糖清零並不可能。

政府近年提倡「少油少糖少鹽多菜少肉」的健康飲食,此對癌症康復者的整體健康大有幫助,研究亦指出,減少過多脂肪及糖分攝取能減低癌症復發率。但是,對於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病人,保持健康飲食習慣之餘,亦需注意足夠的營養攝取,切忌矯枉過正。正如平順日子,一般人不用帶刀劍出街;但上戰場的士兵必須全副武裝,方能殺敵(癌病)打勝仗。癌症病人於治療期間必須保持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多吃肉類、雞蛋、奶類製品,多攝取高碳水化合物,並可適時在食物添加蛋白粉補充,以應付癌症治療對身體的額外負擔。

 

患者康復者飲食計劃迥異

我必須強調,癌症康復者與正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兩者的飲食計劃截然不同。病人接受治療中須確保足夠營養攝取,令身體有足夠抵抗力擊退癌魔;反之康復者則要注重健康均衡飲食,以減少復發的風險。均衡飲食建議如下:

‧ 適量攝取紅肉,但避免進食加工肉類

‧ 應以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和全穀類作為熱量主要來源,亦應進食優質的蛋白質食物(海鮮、肉類、蛋及豆類製品)

‧ 減少進食高飽和脂肪的食物,選用植物油作煮食

‧ 減少高鹽及醃製食物

‧ 盡量避免油炸食物及含糖分飲料

充足營養能為癌症患者作好準備接受各式各樣的治療;而均衡健康飲食能大大減低癌症康復者的復發風險。隨着社交媒體普及,資訊氾濫,盼望大眾對癌症病人的飲食有更正確的認識。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編輯:王素怡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慢呼吸戒凍飲 增陽氣臉紅潤(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6%85%a2%e5%91%bc%e5%90%b8%e6%88%92%e5%87%8d%e9%a3%b2-%e5%a2%9e%e9%99%bd%e6%b0%a3%e8%87%89%e7%b4%85%e6%bd%a4-%e9%a4%8a%e7%94%9f%e5%b8%96/ Sat, 09 Jan 2021 02:00: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413 【明報專訊】在茶餐廳,經常聽到OL叫餐時,點選凍檸樂、凍咖啡、凍奶茶等;在辦公室,冷氣溫度普遍極低。中醫認為:上述兩情况都容易損傷體內陽氣

體內陽氣有多重要?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論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此句指出陽氣對人體的重要程度,好比大自然不能沒有太陽。人體失去陽氣的溫養,不但各方面的功能難以發揮作用,而且難以延壽。同樣,經常患病就是因為體內陽氣不足,而體內陽氣充足的人,則能夠抵擋各種致病因素的入侵,身體素質也較好,臉色紅潤有光澤,整個人顯得有精神和朝氣。

慢呼吸戒凍飲 增陽氣臉紅潤(養生帖)
損傷陽氣 —— 中醫認為經常喝凍飲,容易損傷體內陽氣。(coffeekai@iStockphoto)

陽氣不足易患病

從以下幾方面可增強體內陽氣:

1. 調整呼吸

呼吸要緩慢(不要太快呼吸)、柔和(呼吸盡量無聲)、較深(比平日的淺呼吸稍加深入),盡量吸入新鮮空氣。

2. 調節飲食

選擇有溫度、和暖的食物,服用祛濕和胃之品,如陳皮、生薑、芡實、蓮子、茯苓等;濕為陰邪,容易遏制陽氣,祛濕和胃有利於陽氣增長。

3. 調節陰陽

中醫認為在陰陽對比分類來說,動屬陽,靜屬陰。現代職業女性靜多動少,缺乏足夠鍛煉而導致缺少陽氣。要改善陽氣不足,就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恆去做適當運動。

總而言之,職業女性一定要注意呵護及提升自己的陽氣。養好陽氣,才能養好身體,不僅少患病,容顏還能更加燦爛美好。

 

■ 兩參無花果煲瘦肉 益氣養陰

材料:鮮人參1支,無花果2両,黨參1両,瘦肉半斤,蜜棗3個

做法:瘦肉汆水,無花果切片,黨參切短;鍋內燒滾水,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大火煮滾後,改用慢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功效:益(陽)氣養陰,生津潤燥

應用:用於疲倦乏力,工作效率差,記憶力下降,畏寒肢冷,易患感冒,口乾咽燥,胃口欠佳等

 

文:張群湘(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中醫副教授)

]]>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www.afterroberto.com/%e4%bd%8egi%e9%a3%9f%e7%89%a9%e6%9c%aa%e5%bf%85%e5%81%a5%e5%ba%b7-%e6%9c%89%e7%87%9f%e9%a3%b2%e9%a3%9f%e8%a6%81%e6%9c%89%e8%8f%9c%e6%9c%89%e8%82%89/ Thu, 07 Jan 2021 05:02: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387 【明報專訊】食物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愈低,就等於愈健康?

無可否認,吃低GI食物,血糖的升幅較緩慢,有助保持血糖穩定。不過,高脂食物的GI也可能偏低,因為身體需要更多時間消化吸收。2021年剛開始,拆解升糖指數迷思,有助新一年建立真正的健康飲食策略。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anusorn nakdee、MarianVejcik、wachira aekwiraphong、StockPhotosArt@iStockphoto/資料圖片)

 

坊間有不少聲稱低GI的食品,電視或網上亦常見低GI產品廣告,很多人相信低GI食物比較健康。究竟GI是什麼?低GI真的較健康嗎?

 

問:GI是什麼?

答:GI的全名是Glycemic Index,中文譯為升糖指數,是量度人體進食含碳水化合物食材後血糖上升速度的數值,從0至100分。GI愈高,血糖上升速度愈快,相反GI愈低血糖就升得愈慢。(右圖表為高、中、低GI定義及食物例子)

 

長時間烹調、加工食物 GI較高

問:有何因素會影響升糖指數?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熟成影響——蔬果熟成程度,會影響升糖指數高低。例如生香蕉升糖指數約30,熟成後升至51。(資料圖片)

 

答:升糖指數受食物的消化速度影響。在烹調上,一些經長時間烹調的食物或經加工精製食物,GI較高,例子包括白粥、白麵包、薯蓉、果蓉或果汁。食物熟成度亦影響升糖指數,例如生香蕉升糖指數約30,熟成後可以升到51。相反,食物纖維量愈高,升糖指數就愈低。食物脂肪含量和蛋白質含量亦會影響食物的GI,因身體需要更多時間消化吸收。

 

長期「低GI」 或致營養不均

問:食物GI愈低就愈健康嗎?

低GI食物未必健康 有營飲食要有菜有肉
升糖指數——GI愈高,血糖上升速度愈快。(AlexRaths@iStockphoto )

答:不一定。GI只是其中一個參考數值,並不完全代表食物一定健康。如上文提及,脂肪含量可以影響食物的升糖指數,因此一些油炸或高脂肪的食物可以有低升糖指數,例如即食麵(GI:47)、春卷(GI:50)、牛角包(GI:46)均屬低GI食物,但卻是令膽固醇上升的高脂食物,並不健康。另外,一些本身含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有較低升糖指數,例如一些代餐或健身蛋白飲品,也是「低GI」,但其實是因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只含大量蛋白質及脂肪。不建議長期依賴這類食品,因為只食用這類飲食,營養不均衡,身體會缺乏由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營養素。

 

有營配搭 菜、優質肉降GI

問:怎樣選擇健康飲食?

答:緊記GI只是其中一個參考數值,除了解食物GI值,亦應注意食物營養配搭,即使選高GI食品,適量配上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或含豐富蛋白質的優質肉類及選用健康植物油類,便可將GI降低,更可吸收不同健康營養素!

 

*GI值數據來源:澳洲悉尼大學GI Database

 

文:李天立(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社區營養服務註冊營養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罐頭不一定邪惡?營養師:先看營養標籤、成分排位(附:常見罐頭最高和最低的營養數值表) //www.afterroberto.com/%e7%bd%90%e9%a0%ad%e4%b8%8d%e4%b8%80%e5%ae%9a%e9%82%aa%e6%83%a1-%e5%85%88%e7%9c%8b%e7%87%9f%e9%a4%8a%e6%a8%99%e7%b1%a4%e6%88%90%e5%88%86%e6%8e%92/ Wed, 07 Oct 2020 04:57:3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585 【明報專訊】疫情一波接一波,大家已不再盲目搶米搶廁紙,但都要學會未雨綢繆,儲備一點糧餉,應付隨時爆發的下一波疫情。新鮮食物保鮮期有限,要儲糧,少不了罐頭和急凍食物。但雪櫃位置有限,罐頭又高鈉高脂;留家抗疫想食得健康,如何選擇罐頭?如何烹調減低邪惡度?新鮮食材又應如何儲存?

罐頭不一定邪惡?營養師:先看營養標籤、成分排位(附:常見罐頭最高和最低的營養數值表)
(Olesia Shadrina@iStockphoto)

「罐頭鯪魚、扣肉、午餐肉、五香肉丁、回鍋肉、罐頭湯等,鈉質及脂肪含量極高,每日食用100克左右,差不多達世衛建議每日鈉攝入限量的一半,建議少吃。」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葵涌院校應用科學系講師、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到住所附近一間超級市場,參考罐頭食品營養標籤,而得出以下觀察。

雞肉較低脂

午餐肉用豬肉製成,但有生產商或會混入「下欄肉」如脂肪、內臟,都是高脂食材。雞肉相對脂肪較少,有生產商用雞肉製成加工肉罐頭,脂肪含量比豬肉午餐肉為低,但產品較少有。

罐頭不一定邪惡?營養師:先看營養標籤、成分排位(附:常見罐頭最高和最低的營養數值表)
留意標籤——選購罐頭時,要留意食物標籤,當中食物成分表列出的食材,比例最多的排在首位。(FangXiaNuo@iStockphoto)

避免油炸

多款罐頭鯪魚中,脂肪含量每100克食物介乎30至60克,當中脂肪量最高為罐頭鮮炸鯪魚(60克),可見食材經油炸後的脂肪含量提高。

罐頭湯少飲

罐頭湯鈉質含量不低,少飲為妙。偶爾飲一次,建議加入適量清水,每人每次飲用一碗便夠,並在餐膳中搭配蔬果,以增加鉀質的攝取來平衡鈉質;同時進食全穀類食物,增加纖維攝取量。

走汁走油

超市中不乏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罐頭,如焗黃豆、粟米粒、吞拿魚、蘑菇等。惟這類食品部分有油浸或芡汁,鈉質含量不算低。選擇時,要注意以下事宜:

1. 選較低卡口味,如吞拿魚分為油浸及鹽水浸兩類,鹽水浸脂肪含量較低,相對健康

2. 有汁液的罐頭,宜先用開水冲洗,去除食物表面過多汁液

3. 不要用罐頭芡汁撈飯,盡量減低鈉質的攝取

不一定「邪惡」 搭配食材夠均衡

罐頭不一定是邪惡,當中亦蘊藏一些營養要素,如吞拿魚有蛋白質、奧米加三脂肪酸。想食得健康均衡,烹調時,不妨花心思配搭不同食材,以罐頭吞拿魚為例,可配全麥麵包、新鮮番茄、生菜,製成三文治;或可考慮吞拿魚炒蛋,再加上番茄或菜粒等炮製家常小菜。

黃蘊芝強調,是次觀察只涵蓋一間超級市場小量產品,並非正式和全面調查,只可作為參考。

罐頭不一定邪惡?營養師:先看營養標籤、成分排位(附:常見罐頭最高和最低的營養數值表)
(明報製圖)

她提醒,選擇罐頭食品,必須先留意營養標籤,再根據世衛或食物安全中心的建議標準,計算合適分量。有些罐頭上印有「減少50%鈉質」等聲稱,不代表是低鈉,「該數據是比較同類的罐頭,雖然減少了一半鈉質,但鈉質不一定低。要知悉準確的營養素數值,還是要閱讀營養標籤」。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建議,包裝列明鈉含量超過600毫克(按每100克計)為高鈉,低鈉則少於120毫克(按每100克計)。若包裝上列明脂肪含量多於20克(按每100克計)為高脂,低脂則為不超過3克(按每100克計)。

看成分排位 知比例高低

另外,還要留意食物成分表列出的食材,比例最多的排在首位,若是糖、油、鹽排在最前,產品的糖分、脂肪和鈉質相對高。另外,罐頭表面必須完整無缺,不能凹也不能凸。因被硬物撞擊或其他原因而致凹陷,不止影響罐頭外觀,亦有可能在撞擊時造成肉眼看不到的微細裂孔,外面的空氣或細菌可以內進,污染罐內食材。至於罐頭凸出或變形,則可能存有空氣,或有細菌滋生,同樣不宜進食。其他考慮因素還有商舖是否有信譽、罐頭生產地的監管等。

吃剩勿連罐放雪櫃冷藏

罐頭買回家後,應儲存在通風、乾燥、陰涼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影響罐頭品質。罐頭經高溫殺菌,未開封前,儲存於室溫便可。如開封後未必可一次過吃掉一個罐頭,黃蘊芝表示,由於罐頭的金屬容器接觸過空氣後,可能產生化學反應,如果把餘下食品連同罐頭放進雪櫃冷藏,可能影響食品的品質。「較理想的方法,是用保鮮紙或盒儲存剩餘的食品,放進雪櫃。不過,大家最好選購細罐的罐頭,分量剛夠一餐,省卻儲存煩惱和食物安全問題。」

文:黎雅麗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