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良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5 Sep 2023 09:31:2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余秋良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醫徹中西:肌腱撕裂 肩痛手難舉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8%82%8c%e8%85%b1%e6%92%95%e8%a3%82-%e8%82%a9%e7%97%9b%e6%89%8b%e9%9b%a3%e8%88%89/ Mon, 02 Nov 2020 05:08: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37 【明報專訊】分享病人案例可以讓中醫西醫看到各有盲點。香港的中醫,背向內地面向世界,容易取經,有大學支持;西醫有尖子帶領,達國際水準。只要中醫西醫能同心合一,香港必成為國際醫療焦點,做出大家效法的中西醫模式。

醫徹中西:肌腱撕裂 肩痛手難舉
雙管齊下——右肩不能舉起,透過西醫對各肌腱的了解,又以中醫對身體虛實的通曉,對症下藥。(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PORNCHAI SODA@iStockphoto)

一名年長女士因右肩不能舉起而求診。兩月前,她提大袋時右肩關節發出咿軋音,當時不痛;第二天隱隱作痛、乏力,右手只能向前提高30度且難維持。掃描見右棘上肌肌腱(胛骨岡上肌)接近完全撕裂,右棘下肌肌腱亦出現異質性的變化。兩名骨科醫生認為要手術修復,但病人想先試保守治療,做了兩個月物理治療,但效果不彰。

來診時,病人右手前舉至30度無力維持,不能向外舉,有隱痛,舉手時右肩明顯高聳。觀她整體虎背熊腰,這或因上斜方肌繃緊所致;旋肩沒有阻力,按壓沒痛點,但按棘上肌則少許隱痛,受拉扯張力增加痛楚。

 

中西藥物齊下 磨損肌腱重獲功能

病人要求轉介針灸推拿,但診症之後,我建議先做中西醫藥物治療。她納罕。我解釋說,修補撕裂當然要手術,但若在一條磨蝕成洞的破褲,直接縫合修補,旁邊部位因縫合而少了虛位,已磨損的組織被拉扯致增加破裂;所以應先利用藥物令病人「上肉」,令磨損肌腱重獲正常組織功能,不讓針灸推拿或手術增加拉扯加添磨損。

用藥一段時間後,病人肌力和肌肉控制已明顯上升,右臂容易提舉;5星期後,更開始向旁舉。

雖然舉手明顯進步,但舉手時聳肩仍未解決。其實首診時已看到病人右肩前傾的不良姿態,但當時未可判斷是否與病關聯。及至這刻,就解釋了右肩前傾並非傷後引起,而是長期問題所致。病人回想以往雖無痛症,但多年常用右手拖拉行李,總覺右肩不適。估計她右肩膊前傾、手臂內旋的不良姿勢,導致過度伸展傷及右肩肌腱韌帶,軟組織不勝負荷而勞損,再借力引發今次嚴重肌腱撕裂,傷患不是單次用力過度所致。

治療後右肱骨前移明顯減少,但右肩前傾沒有改善,反映問題由不良姿勢引起,需要處理。於是微調治療方向,加入解決右肩前傾的運動。運動後病人右肩前傾逐漸減少,肩功能和穩定回復正常。

從西方醫學角度看,肌腱康復能力有限,如遇到嚴重肌腱撕裂,修復手術是唯一可行方案。單次因傷撕裂,這無可厚非;如不是單次急傷者,若未能判斷旁邊磨損組織,可再破壞而伴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物理治療加中醫 分析病因減風險

判斷組織損傷並不簡單容易,中醫一般也常先作針推。而在我診所跟診的物理治療師,可透過觀察病人對治療反應和病史,辨析病人是因錯誤姿勢引致右肩長期勞損,再引致傷患,對症下藥。藉西醫對各肌腱的了解,又以中醫對身體虛實的通曉,避免不因應整體對策而引起的風險,更能解決問題。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中醫抗病毒——防、擋、治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4%b8%ad%e9%86%ab%e6%8a%97%e7%97%85%e6%af%92-%e9%98%b2%e3%80%81%e6%93%8b%e3%80%81%e6%b2%bb/ Tue, 28 Apr 2020 03:43: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484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情到今日不可收拾之時,各界評論比比皆是。醫學上、政治上、社會上……每日充斥大量資訊。

醫徹中西:中醫抗病毒——防、擋、治
分享經驗——現時內地已有很多新冠肺炎的中醫診療經驗,希望中醫治療及防疫力量,能在香港及世界都發揮作用。(設計圖片,4X-image@iStockphoto)

內地重視中西醫合作,而今次疫情在內地是藉着中西醫合作,各盡其職:呼吸急救、醫院設計、中藥治理、中西防疫等等得以控制。其中突出了中藥的強處,使人明白中醫除了在日常調理外,更可在急病大展其所能。國務院公開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各省各家也有提供很多中藥方劑。

對應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更加重要。因為今次疫情不同2003年SARS,當年廣州、香港是疫情中心,代表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的我和醫管局高永文醫生共同邀請廣東省中醫藥專家林琳教授到港,歷史性中西醫合作治療SARS,令我對疫情治理有更深入認識。今次香港屬二線感染地區,防疫顯得更重要,而至今世界各國也需做好防疫工作。

高危族要「擋」 普通人要「防」

防疫應是中醫強項。西醫說的維他命C抗氧化劑也不錯,但中藥更勝一籌。2月開始,我集合中國南北及香港專家提出的8條中藥防疫方,再因應香港南方水土不同,與一位著名的溫病中醫專家,用了很多時間分析研究,寫了一條為接觸病者高危人員「擋」病毒的方劑。另外,也寫了一條為普通人「防」病毒方劑。防、擋、治,是對抗病毒不同的理念,因應每個階段的不同安全比對效益而配合治療需要。

與醫管局溝通,知道他們並不是沒有在這方面工作。中西醫本來有很多好的理念,中醫重視個體變化而有不同方劑,西醫則重視安全及依循證據。所以,要推出為醫護人員而設的中藥方,需要有確實數據證明是安全而防疫的方劑;3月尾,與大學及藥廠開展行動,讓有需要人員於網上登記接受服用。

總之,現時內地已有很多新冠肺炎的中醫診療經驗,希望中醫治療及防疫力量,於疫苗久久未出之時,在香港及世界都發揮幫助。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左右不對稱病人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5%b7%a6%e5%8f%b3%e4%b8%8d%e5%b0%8d%e7%a8%b1%e7%97%85%e4%ba%ba/ Mon, 23 Mar 2020 03:48: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491 醫徹中西:左右不對稱病人
脈象露端倪——細心比較病人左右手的脈象,或可顯示疾病端倪。(undefined undefined@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63歲女病人求診,主要想調理身體,細問下病情複雜:4歲時曾跌倒,不以為意;32歲再次滑倒,照X光時才知4歲時髖骨受傷,回想起背脊痛超過18年。

 

舌頭右縮 右手指特別彎

她腸胃、經期正常,53歲才收經。但最近10年,每天有輕微頭痛、怕冷和疲倦,她只當作是小毛病;近1年開始容易小便失禁,運動氣量差了,左右膝蓋痛,最近連手指也有不妥,兩手第五指前端彎曲,右手更甚,還有特別是舌頭前端右邊縮了。

她問是否氣虛血虛所致,我說不是這樣簡單,因為她舌頭右縮、右邊手指特別彎,右髖骨也有問題,全部都是右邊,就是右邊身體出問題。她質疑真確否,因為自覺左邊痛感較大。我再指出她右眼比較凹陷,這時病人才說注意到右臉比較扁下,更說出脊骨X光顯示右邊的病變較明顯。我解釋,正因為右邊身體萎縮,使她多用左邊支撐,以致左邊多痛一點。

另一個病人的診斷亦引起學生們興趣。他兩年前來診,當時因為多年鼻水問題,還有疲累、腳冷、鼻鼾。醫治一段時間後,這兩年身體也算不錯。今次來診,是因為近3個月來右手不時變紫,每月有2至3次,持續數小時,沒痛沒癢,任何時間也會發生,不關乎早晚,也不覺身體有其他問題。醫院裏血液檢查、心臟電腦掃描、血管超聲波都做過,找不出原因。最近一星期情况加劇,變紫的手感到痹,而左手一直沒有問題,他平時亦是用左手為主,也沒有骨痛。整體來說,他仍然怕冷有鼻水,但因常常跑步而改善不少,睡眠6至7小時,精神不錯。

 

左右脈有異 顯示右邊有阻塞

我檢查過後,就讓學生看病。首先是接受過物理治療訓練的學生,他按壓檢查肩膊及手部的活動情况及找壓痛點,檢查後報告沒有問題。於是請病人抬高右手至肩位並給他把脈,然後叫病人深呼吸忍着一口氣,數1至10再放下,學生已經捉着病情;再叫另一個從醫學生作同樣檢查,診斷是胸廓出口症候群,因為脈搏數到5之時已減弱。左邊同樣檢查而沒有異樣。

其實病人脈象早已顯示端倪,左右脈都細弦滑澀,但右脈尺部關部弦澀,而左脈主要有滑象,只有尺部弦而微澀,可見右邊有阻塞。病人追問為何會有阻塞,之前肩背手部檢查都沒有異樣。我解釋及顯示出病人頭部C3椎位有壓痛,右膊傾前,全部都是右邊扭曲;為了證明這診斷確實,我叫病人脫去上衣,見他右胸凸出,皆是右邊背部向前扭曲的表現。再看看病人坐下時,左邊頸斜角肌明顯凸出,但按下則鬆軟,右邊頸鈄角肌雖不明顯卻是繃緊。

做醫生多年,遇到奇難雜症看得通、醫得好時,心中喜悅。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一「網」連結中西醫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4%b8%80%e3%80%8c%e7%b6%b2%e3%80%8d%e9%80%a3%e7%b5%90%e4%b8%ad%e8%a5%bf%e9%86%ab/ Mon, 16 Dec 2019 03:16: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44

醫徹中西:一「網」連結中西醫

【明報專訊】寫了不少中西醫病症的診斷和治療,相信大家都感覺到中西醫雙方多了解溝通,對市民會有幫助。

西醫與中醫是兩個不同的醫療體系,要雙方真正而深入了解對方的確存在困難。有見及此,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常為中西醫協作努力。

2013年,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做了很多教育工作,包括大型的研討會及講座。當時我是會長,與眾人討論:「我們既做了這些活動推廣,但總不見中醫西醫有實際協作行動,這鴻溝該怎樣填補呢?」當時各人都很同意要在這方面努力,但苦思良久,前行實在不易。

經過多方討論,終於在2015年成功向創新科技署申請基金推行「中西醫醫學平台」IJOP計劃,目的是構建一個助長中西醫協作治療的環境,更藉此平台推廣雙方交流溝通,促進中西醫協作治療的發展,使業界及廣大市民受惠。記得當時創新科技署審核時,獨具慧眼,看到了其他人尚未看到的願景。兩年項目中,做了很多有意義工作,促使申請第二期資助IJOP再次成功。

 

分享知識 加深互相理解

承前啟後,2019年IJOP計劃中,包括了一個網絡平台,讓醫療業界使用,亦有部分內容給公眾瀏覽。

醫療業界方面,先以幾個專科疾病,集合各方文獻及專家經驗,創造醫療策略框架,以各病的專家組之珍貴知識、觀點和智慧,建立管理庫來幫助中醫和西醫協作。讓雙方在平台裏試行合作,包括在網絡和人際間交接聯通,希望達成一個協作渠道及系統。

平台亦會利用互動節目,促進中醫和西醫分享知識和經驗,以創新觀點,讓他們發揮所長。平台會通過多種方式,包括視頻、博客、網絡講座和社交媒體,播報專業人士和學術權威的訪問和闡述,務求加深互相理解認識。

這項目正密鑼緊鼓進行中,我十分興奮,多謝幾位好同事的經驗帶來不少啟發,多方面有新的發展,再加添了新項目,例如虛擬中西醫合作診症、中醫術語中英搜尋,為項目平添了朝氣。網絡平台即將面世(網址:www.ijopmed.org),還需要各界共獻新思維,分享心得和意見,使大家能互相激發,提高醫療知識,並為香港建立一個獨有的中西醫協作模式,公眾將能直接享受協作成果。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天氣惹事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5%a4%a9%e6%b0%a3%e6%83%b9%e4%ba%8b/ Mon, 21 Oct 2019 06:0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96 醫徹中西:天氣惹事
(Cunaplus_M.Faba@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過去多年,我喜歡觀察病人病情與天氣轉變的關係,因為我的病人不少是每兩三星期來診,可以抓緊病情小節幫助加快好轉,這樣也使我更易感受到天氣與病情轉變的關係。

今年3、4月,有病人問為什麼容易流汗;到了7、8月仍有病人這樣問,有人甚至進了冷氣商場仍然出汗。我解釋是因為輻射直接進入了商場,所以冷氣不着力,加上身體已吸進了很多熱能,於是環境溫度低仍然出汗,晚上睡覺也會這樣。

另一個觀察,可能很多人都記得,就是5月初突然颳起猛烈風雨。我本準備接送女兒,天文台預測是晴天,下午卻突然颳起不止黑雨般簡單的大風大雨,連傘都吹反了。維持了1、2小時天又轉晴。數星期後再發生一次,這情况多年未見過。

香港亂局令皮膚病復發?

6月12日後香港世情變惡,至今仍影響香港人的生活和心情。當時我常常叫病人早睡就寢,少看資訊以防影響病情及情緒。有一個病人的表現使我詫異,她有一個很難醫的皮膚病,魚鱗皮病變加上濕疹,令到全身皮膚變黑變厚,已治療了多年。4年前開始好轉,近兩年她說身上見到正常皮膚,特別是腿部,手部也逐步見到正常皮膚,唯獨關節轉彎位置仍是皮厚不好看。但是一個月前,她的手腳皮膚突然又變差,除了變厚之外,還像衣服被捲着一樣,確實很少見。那時我對她說大概初秋天氣變化,加上她看資訊太多,影響情緒及病情。

由最熱中秋轉涼 多人中招

及至中秋,氣溫還是33℃,是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中秋,打破1969年的32.8℃紀錄。數天後晚間轉涼,變得乾燥,濕度低至30%左右。接着一星期,有幾個病人的皮膚出現類似捲着、拉扯表現,這種情况很少見。於是我明白之前那個女病人,是被這種秋收肅殺天氣所影響,及至中秋後天氣明顯由熱轉涼和乾時,更多人受影響。

天氣影響身體,甚至情緒行為,西醫雖有文獻提及,但一般不太關注。這種物理環境對身體的影響,是中醫的強項。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中醫治療】醫徹中西:食得唔食得——論「迎糧」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4%b8%ad%e9%86%ab%e6%b2%bb%e7%99%82%e3%80%91%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9%a3%9f%e5%be%97%e5%94%94%e9%a3%9f%e5%be%97-%e8%ab%96%e3%80%8c%e8%bf%8e%e7%b3%a7/ Mon, 18 Feb 2019 03:45: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024 【明報專訊】最近一個女病人因肚痛和惡心求診,擔心自己感染了近來人人自危的流感。細問之下,應該是她三天前吃了螄蚶所致。她很奇怪地問:「已經是三天前吃的,還會有關嗎?」病人的脈象屬滑細弦,完全沒有感冒迹象,我便對她說確實與流感無關,也不是感冒菌入腸,結果她服用簡單調理腸胃的藥後,兩天就痊癒了。

余秋良,醫徹中西,消化不良,中西醫,肚痛,惡心,生蠔,▲明報資料圖片

不同的食物,在進食後都有不同的「空窗期」,例如冷凍類食物通常在一天內就會爆發出來,至於螄蚶等海鮮,其影響可延至三天才顯現;吃火鍋,空窗期更可長達五天。因誤食引起的腸胃病症,未必會立時表現出來,有病人外遊,回港後腸胃才開始有徵狀。

進食生蠔 十天後才發病
再說一個病例,大概二十多年前,有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肚痛求診,經初次治療,徵狀未能緩解;覆診時,細問下發現他之前吃了五六隻生蠔。起初,我不能確定這跟生蠔有關,因為由進食至發病相隔了快十天。在X光檢查下發現大腸中有一團氣,把部分位置阻塞,病人雖然回家服藥但仍然肚痛;再照X光,見氣泡仍在大腸內,但位置已往下移。幾天後,病人腸道內的氣泡完全消失,方才痊癒。估計氣泡可能是蠔的反應物,終於隨大便而除。這病人因為吃蠔,前後影響了差不多三十天時間,當時的確令我大開眼界。

事實上,有很多文獻談及腸胃中存在着許多好和壞的微生物,而且都與身體狀况息息相關;而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問題就是與脾臟相關。中醫的脾臟,可以理解為現代醫學的消化與免疫系統。上月在一個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香港中西醫美容醫學學會合辦的講座中,我特別提出「脾主迎糧」,講及中醫理論中脾臟如何與身體過敏反應相關。其實,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早已指出「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意思就是脾臟能保衛身體。

脾臟如何保衛身體呢?一般中醫理解「衛」為「水谷的悍氣」,意指食物入腸之後經消化,會產生營養身體的「營氣」,同時帶動護衛體表的「衛氣」。

如果結合現代醫學,可以理解為食物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進食後,身體會作出反應,消化有益的,抵抗有害的。消化和免疫系統一起工作,讓身體吸收好的資源。中醫學的「脾臟」,可以說包涵了吸收、消化和代謝,在血液循環和淋巴系統協助下,傳送營養以滋養全身。「迎糧」指的就是當迎接糧食入口時,消化、免疫、神經及內分泌系統就開始作出反應。

近來有不少學者研究腸胃吸收,或免疫系統與腸道內的變化,甚至腸道微生物的生態系統,研究成果繁多。當中最值得注意是在分辨吃進肚子的食物是好或壞。很多動物或小孩,會對不喜歡的食物作出特別反應,除了免疫反應外,神經系統亦有這種機制,藉着腸胃內環境與大腦中海馬體的神經互動而產生記憶,慢慢形成新的吸收食物運作模式。當不能排除壞的食物或雜質,腸道就不能保持健康,身體也會產生適應性的免疫記憶,表現為過敏。身體在小時候形成的特定反應,在發育後會演變出很多變化,甚至令腸胃的微生物也產生變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維持腸道免疫系統健康,就可以預防過敏,避免產生易激或發炎的徵狀。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情志氣血與青春期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6%83%85%e5%bf%97%e6%b0%a3%e8%a1%80%e8%88%87%e9%9d%92%e6%98%a5%e6%9c%9f/ Mon, 07 Jan 2019 04:55: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290 【明報專訊】青少年時期的學習能力為未來奠定基礎,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經驗,探索和嘗試新事物,都促進了青少年之依附性到成年人之獨立性這個過渡期,當身心發育成熟時,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成熟的身體、心智和社交情感,令青少年發展成為一個積極正向的成年人。
,大腦系統,青春期,青少年,中醫,醫徹中西,余秋良,
睡眠重要——青少年時期如能取得神經傳遞、身體機能及荷爾蒙各方面的平衡,才可承受不同的挑戰,而充足的睡眠及情緒健康,對身體尤為重要。(設計圖片,recep-bg@iStockphoto)

在青春期轉化的過程中,肉體、荷爾蒙和大腦系統會發生重大變化,為形成成熟的身心做好準備,支持個人的開放和多樣化的發展,包括自我概念,應對方式和社會行為各方面。發展過程中,身體和精神特徵的優點和缺點都可能被擴大。

五神七情氣血不調 影響身心

青少年時,大腦決策往往是被衝動所主宰,這時涉及情緒反應的大腦部分已經發展得很好,之後大腦前額葉開始發育出所需要的控制力、注意力和理性,發展出平衡即時反應與預期反應的能力。所以及至成年之時,每每能在預計長期後果而能夠壓制眼前欲望、處理風險、調節情緒,形成成熟的力量,在長大後仍然需要不時重組處理,豐富應對生命各種挑戰的處理模式。

青少年期要取得神經傳遞、身體機能與荷爾蒙各方面的平衡,在中醫來說也就是五神七情氣血調和,才可以增加舒穩力,承受不同的挑戰,孕育出一個心身整體的良好運作模式。

若途中發生問題,易衍生出各種精神障礙,如抑鬱症、焦慮症以及情緒紊亂,亦可影響到腸胃失調、免疫系統以至抵抗癌症的能力低下,這時就要及早找中醫和西醫糾正問題。

每個人愈能在成長期中能增益舒穩力,克服未來衝突或困難的能力就愈好,健康是選取優質的資源,讓個人可向前推進,這取決於身體各系統的良好及持續的相互作用。充足的睡眠對身體和情緒健康至關重要。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醫徹中西:西醫不能說的「身體唔好」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8%a5%bf%e9%86%ab%e4%b8%8d%e8%83%bd%e8%aa%aa%e7%9a%84%e3%80%8c%e8%ba%ab%e9%ab%94%e5%94%94%e5%a5%bd%e3%80%8d/ Mon, 11 Sep 2017 03:32: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9680 【明報專訊】最近看到一份科研報告,指出肥胖的人炎症指數會增加。其實,不止肥胖人士,很多以為與發炎無關的疾病,炎症指數也會增加。

發炎不一定細菌引起

發炎的意思不一定是細菌引起。燒傷、扭傷也會引起發炎。其實很多人在骨痛、胸痛的時候,醫生診斷為關節炎、胸膜炎,都是沒有細菌的發炎。肥胖隨之而有的炎症,可以說是身體狀况不佳的一種表現反應。

最近有一位中年男病人,六年前患上鼻咽癌,當初做了電療和化療,癌症一直沒有復發,只是口乾未能改善。但五年後,聲線開始變差,看醫生後,發覺是左邊聲帶神經半癱,斷定為最近的病變。為何在五年後才有這種病變呢?據說是神經炎或血管發炎所引起。奇怪的是為何在五年後才發生呢?來診時,他的身體完全不在狀態,所以可以說是身體狀况不好的時候,炎症會增加,這病人就是因之前鼻咽癌部位引起這些局部病變。

炎症與身體狀態息息相關

整體來說,炎症與身體狀况不好有密切關係,只是西醫不能以身體不好為診斷,既以微觀方式去解釋身體各部之時,更難說宏觀性身體不好。同樣,很多人神經衰弱、憂慮、抑鬱的時候,身體明顯不好,有些更加因身體狀况不好影響精神,炎症指數更高。以上男病人,雖然說是聲帶神經半癱影響沙啞失聲,怎樣醫都無改善,但以中醫藥療法,清痰通絡消瘀,八星期後明顯聲音響亮清晰。

中醫以臟腑氣血,痰阻瘀塞等方法去描述其中的這種變化,不失為一個可用之法。其實,西醫亦可將整體身體用微觀方法,在這方面重組思維框架,加倍精心描述以前未提及的身體全面細節,而以新診斷框架解說炎症各方面的問題。

當中醫西醫互相添補,醫學方面可以有更多進步空間。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41c9f850b1bc769341efea9365967063.jpg;

]]>
醫徹中西:治療路徑 非中即西?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6%b2%bb%e7%99%82%e8%b7%af%e5%be%91-%e9%9d%9e%e4%b8%ad%e5%8d%b3%e8%a5%bf%ef%bc%9f/ Sun, 18 Ju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d05dec27a59f146815ccc5f83e3742ee 【明報專訊】多日忙在寫報告,為剛完成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兩年的工程做綜合結果。發覺中西醫結合比以往多了很多空間,更多西醫和中醫認同,中西醫協作對市民有利。

病人利益為前提下加強合作

在香港,若中醫西醫持續地競爭以求超越對方,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現階段,雖然中西醫學在很多細處存在不相容的地方,但在某些程度上有合作空間,尤其是以病人利益為前提的情况下。

西醫學依據邏輯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上結構出紮實的根基,贏得社會的認同支持。相反,中醫學講述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講究各力量間的平衡與協調,雖然給人一種不實在的感覺,但得到民眾的支持;同時亦經歷了長遠發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學術語言,表達出整套醫學理念。

病人普遍對病情只是一知半解,要對病人闡述病情的全部並不容易,人往往受部分事實和認知而有所影響。若中、西醫學以對立形式去推廣本身的醫學,市民大眾只可憑自己的判斷,選擇其中一個較符合自己意思的方法,亦會從親朋好友的意見中,對有關信息給予好評或負評。但這如同瞎子一樣,只能相信中、西醫學各自發表的事實推演解釋。

病人經歷疾病,從中醫或西醫的治療得到痊癒後,見證他們認知的事實;可是,對於不是他們選擇的治療方式,或改用其他方式是否會得出更好療效,他們無從比較。最終,病人雖然從西醫、中醫或親朋友好獲得大量病情相關資訊,但只能選擇一個疑似最快復元的治療途徑。因此,本港中醫和西醫處於不協調的狀態下,許多病人未能及時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有見於此,有需要研究中西醫協作政策及各方的看法。其實中醫西醫可由微量至緊密的協作。這兩年接觸醫療界各方人士,希望得出一些結果可以用於臨牀醫療上,作為規劃中西醫協作的藍圖;另一方面,在專訪面談及一系列學術活動間,建立及深化人際網絡,促進中西醫協作交流團結力。過程雖然吃力但幸好有不少好的回報。

中醫西醫不求競爭以超越對方。以病人利益為前提,中醫和西醫協調會使病人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明報專訊】多日忙在寫報告,為剛完成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兩年的工程做綜合結果。發覺中西醫結合比以往多了很多空間,更多西醫和中醫認同,中西醫協作對市民有利。

病人利益為前提下加強合作

在香港,若中醫西醫持續地競爭以求超越對方,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現階段,雖然中西醫學在很多細處存在不相容的地方,但在某些程度上有合作空間,尤其是以病人利益為前提的情况下。

西醫學依據邏輯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上結構出紮實的根基,贏得社會的認同支持。相反,中醫學講述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講究各力量間的平衡與協調,雖然給人一種不實在的感覺,但得到民眾的支持;同時亦經歷了長遠發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學術語言,表達出整套醫學理念。

病人普遍對病情只是一知半解,要對病人闡述病情的全部並不容易,人往往受部分事實和認知而有所影響。若中、西醫學以對立形式去推廣本身的醫學,市民大眾只可憑自己的判斷,選擇其中一個較符合自己意思的方法,亦會從親朋好友的意見中,對有關信息給予好評或負評。但這如同瞎子一樣,只能相信中、西醫學各自發表的事實推演解釋。

病人經歷疾病,從中醫或西醫的治療得到痊癒後,見證他們認知的事實;可是,對於不是他們選擇的治療方式,或改用其他方式是否會得出更好療效,他們無從比較。最終,病人雖然從西醫、中醫或親朋友好獲得大量病情相關資訊,但只能選擇一個疑似最快復元的治療途徑。因此,本港中醫和西醫處於不協調的狀態下,許多病人未能及時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有見於此,有需要研究中西醫協作政策及各方的看法。其實中醫西醫可由微量至緊密的協作。這兩年接觸醫療界各方人士,希望得出一些結果可以用於臨牀醫療上,作為規劃中西醫協作的藍圖;另一方面,在專訪面談及一系列學術活動間,建立及深化人際網絡,促進中西醫協作交流團結力。過程雖然吃力但幸好有不少好的回報。

中醫西醫不求競爭以超越對方。以病人利益為前提,中醫和西醫協調會使病人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l-1.jpg;

]]>
醫徹中西:中醫西醫齊向前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be%b9%e4%b8%ad%e8%a5%bf%ef%bc%9a%e4%b8%ad%e9%86%ab%e8%a5%bf%e9%86%ab%e9%bd%8a%e5%90%91%e5%89%8d/ Sun, 14 May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fcb71eba566fb4a64ce2d47aaa2c1ec7 【明報專訊】近日,很多人談及中醫院,事緣香港政府已確立興建中醫院,並以中醫主導,中西醫協作的模式運作。在這方面,部分中醫師顧慮有機會出現中不中、西不西的現象。其實在香港,中醫及西醫是兩個行業,清楚分距,所以沒有這擔心的必要。我們可以理解,有些中醫師可能擔心到中、西醫齊集共同處理病症時,會把中醫的醫理打亂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了病人的好處,作為醫生或醫師,不能將好的東西留着不用來幫人,應該為病人找出及提供不論是中醫或西醫但總是最好的治理。

強化中醫 西醫方法學整理

身為中國人,當然希望中醫學術發展強大,中醫對於救治病人的確有很大的能力。與此同時,西醫在治理病人的長處亦已確立,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我在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經常說,我們目標中重要的是強化中醫,並利用西醫方法學整理,使中醫更進一步。

在今年3月,我們舉辦了一連兩天的中西醫研討大會,主題是「結合醫學前沿——臨牀挑戰與路向」,座談會於星期六的特別醫學工作坊,就幾個特定的病種邀請西醫專家及中醫專家,一起講述疾病治理的挑戰,更在現場提出一些病例,與在場中醫及西醫一起討論及了解可行的治理方法;並如何使用互相可取可補的形式,將中、西醫治療的好處配合發揮出來,得到在場的中醫、西醫贊同。

方便病人中西醫雙管齊下

香港的病人在治療疾病的時間,會遇到很多困難。當然病人可選擇只看中醫或西醫其中一方,但病情比較複雜的,會同時找中醫及西醫治理,常見輾轉尋覓,在中醫西醫之間不明朗的亂轉,枉費了很多時間和資源。如何讓病人找到治療的簡單直接合適路徑,實在是我們中西醫療界應有的責任。

當日的大會上,我亦介紹了中西醫結合的可行性,借用一些例子使各方明白,只要擁有中醫及西醫的知識,相加智慧,治理的成效更為簡單及顯著。那日,更再用些病例表現出,操作可以只用內服藥,毋須外部治療而達到之前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轉變,是靠着中西醫基礎深入研究重新擴展理解到的智慧,希望西醫中醫明白及真正了解可行的辦法及選擇。

總之,在香港這個有高度國際醫療水準的地方,實在不願見到因中醫與西醫的溝通不足而引起市民的治療困難。總要,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找到國際級的醫療方法,把中西醫放在最好的地方聯手,讓其他國家看好。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
【明報專訊】近日,很多人談及中醫院,事緣香港政府已確立興建中醫院,並以中醫主導,中西醫協作的模式運作。在這方面,部分中醫師顧慮有機會出現中不中、西不西的現象。其實在香港,中醫及西醫是兩個行業,清楚分距,所以沒有這擔心的必要。我們可以理解,有些中醫師可能擔心到中、西醫齊集共同處理病症時,會把中醫的醫理打亂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了病人的好處,作為醫生或醫師,不能將好的東西留着不用來幫人,應該為病人找出及提供不論是中醫或西醫但總是最好的治理。

強化中醫 西醫方法學整理

身為中國人,當然希望中醫學術發展強大,中醫對於救治病人的確有很大的能力。與此同時,西醫在治理病人的長處亦已確立,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我在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經常說,我們目標中重要的是強化中醫,並利用西醫方法學整理,使中醫更進一步。

在今年3月,我們舉辦了一連兩天的中西醫研討大會,主題是「結合醫學前沿——臨牀挑戰與路向」,座談會於星期六的特別醫學工作坊,就幾個特定的病種邀請西醫專家及中醫專家,一起講述疾病治理的挑戰,更在現場提出一些病例,與在場中醫及西醫一起討論及了解可行的治理方法;並如何使用互相可取可補的形式,將中、西醫治療的好處配合發揮出來,得到在場的中醫、西醫贊同。

方便病人中西醫雙管齊下

香港的病人在治療疾病的時間,會遇到很多困難。當然病人可選擇只看中醫或西醫其中一方,但病情比較複雜的,會同時找中醫及西醫治理,常見輾轉尋覓,在中醫西醫之間不明朗的亂轉,枉費了很多時間和資源。如何讓病人找到治療的簡單直接合適路徑,實在是我們中西醫療界應有的責任。

當日的大會上,我亦介紹了中西醫結合的可行性,借用一些例子使各方明白,只要擁有中醫及西醫的知識,相加智慧,治理的成效更為簡單及顯著。那日,更再用些病例表現出,操作可以只用內服藥,毋須外部治療而達到之前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轉變,是靠着中西醫基礎深入研究重新擴展理解到的智慧,希望西醫中醫明白及真正了解可行的辦法及選擇。

總之,在香港這個有高度國際醫療水準的地方,實在不願見到因中醫與西醫的溝通不足而引起市民的治療困難。總要,把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找到國際級的醫療方法,把中西醫放在最好的地方聯手,讓其他國家看好。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_24YC007_.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