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38:0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伸展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運動抽筋3個應急方法 反覆出現或身體亮警號 //www.afterroberto.com/%e5%b8%b8%e8%a6%8b%e9%81%8b%e5%8b%95%e6%8a%bd%e7%ad%8b3%e5%a4%a7%e6%87%89%e5%b0%8d%e5%8f%8a%e9%a0%90%e9%98%b2%e6%96%b9%e6%b3%95-%e4%b8%80%e5%80%8b%e6%83%85%e5%86%b5%e6%88%96%e6%98%af%e8%ba%ab%e9%ab%94/ Mon, 20 Nov 2023 07:48: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6948 (編按:踏入舉行各類馬拉松、運動比賽的季節,除了要做好賽前鍛煉和準備外,運動期間一旦出現受傷事故,應如何應對?)不少人平日做運動時,都有可能經歷過抽筋。其實抽筋即是肌肉發生痙攣,常見發生在下肢肌肉。一般而言,運動時出現抽筋可能跟肌肉緊張或過度勞累有關,而事前做足適當的熱身及運動後拉筋,以及選用合適的裝備,都有助減低運動時抽筋的機會。然而,如果發現同一部位反覆出現抽筋情况,則有機會並非單純涉及肌肉問題,宜盡快求醫檢查。一旦運動期間抽筋應如何處理呢?物理治療師教你3大應急方法。

下肢較容易抽筋 肌肉不自主痙攣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張子偉引述美國骨科醫學會解釋,人體任何一處可以由意識控制的肌肉(即隨意肌或骨骼肌)出現不自主痙攣,便是我們平常所稱的抽筋。抽筋大多數發生在下肢,包括小腿後方的兩層肌肉,即腓腸肌及較深層的比目魚肌,以及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和大腿後方的膕繩肌等,皆是容易發生抽筋的地方。

在運動期間出現抽筋情况,應立即暫停運動,建議盡量利用以下3種方法放鬆肌肉。
在運動期間出現抽筋情况,應立即暫停運動,建議盡量利用以下3種方法放鬆肌肉。

相關文章:經常無故抽筋?解構7類人士運動前後或身體狀况的問題

正確熱身及拉筋降風險

目前仍未了解引致抽筋的確實原因。當中若果在運動時出現抽筋,可能跟肌肉緊張或過度勞累有關;另外,如身體出現脫水、或電解質出現不平衡的狀况,亦會令抽筋機會增加。

張子偉指出,要降低運動時發生抽筋的機會,建議運動前以低強度運動進行熱身,例如慢跑或急步行,令身體先感到微熱,之後再做簡單拉筋,才正式開始運動;運動後則緊記拉筋,因各組肌肉已變得疲累和繃緊,而拉筋則有助放鬆肌肉,以避免抽筋。

至於衣着方面,可穿上鬆緊度適中的運動衣及運動褲;穿着壓力襪,以及在容易抽筋的肌肉位置貼上肌內效貼布(Kinesiology tape),皆有助降低抽筋的機會。

相關文章:【儲備心率】運動強度愈高愈好?計算儲備心率 9個減低運動風險注意事項

運動時抽筋 3大應急處理

一旦在運動期間出現抽筋,張子偉指出,應立即暫停運動,並盡量利用以下3種方法放鬆肌肉:

方法 詳情
按摩 透過按摩令繃緊的肌肉放鬆
暖敷 用熱毛巾或電熱墊敷在繃緊的肌肉上,增加血液循環
伸展 針對抽搐的肌肉部分,往相反方向伸展,以助肌肉放鬆

注意抽筋位置及頻率

不過,張子偉提醒,如同一位置反覆出現抽筋的情况,則有機會跟血液循環問題有關,例如血管收窄,以至該部分肌肉的血液供應不足;亦有可能是部分神經線出現問題,令信息傳遞變差,誘發抽筋。他建議如感覺上抽筋頻率太密,而嘗試過常用的紓緩抽筋方法一段時間後,情况亦未有改善,便應求醫接受詳細檢查。

]]>
【脊椎側彎】輕微可做「跳水」伸展改善姿勢 嚴重側彎30度以上或需手術(好zone動)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4%8a%e6%a4%8e%e5%81%b4%e5%bd%8e%e3%80%91%e8%bc%95%e5%be%ae%e5%8f%af%e5%81%9a%e3%80%8c%e8%b7%b3%e6%b0%b4%e3%80%8d%e4%bc%b8%e5%b1%95%e6%94%b9%e5%96%84%e5%a7%bf%e5%8b%a2-%e5%9a%b4%e9%87%8d/ Wed, 05 Jul 2023 07:40: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736

【明報專訊】提到脊椎側彎,很多人會問是否脊椎歪了,或是脊椎變S形等。實際上,脊椎側彎細分不同類型,常聽到C形,甚至S形的脊椎側彎,可能是簡化脊椎側彎了。(編者按:較嚴重的脊椎側彎,要視乎側彎度數而定治療方法。10度以上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療,30至40度以上則可能需做手術。若經過檢查後發現情况較輕微,或者小朋友有脊椎側彎傾向,可以嘗試做以下「跳水」伸展運動,改善姿勢。)

脊椎側彎從上看脊椎或呈扭動狀態 側彎30度以上或需手術

事實上,人體活動不單是前後或左右的單平面活動,很多時都會結合前後左右,甚至旋轉扭動等動作。因此,常聽到C或S形,可能只是從背面觀察到的狀况,如果由上至下角度看,脊椎有可能是扭動的狀態。

較嚴重的脊椎側彎,可能需要物理治療,甚至做手術處理,視乎側彎度數而定。10度以上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療,30至40度以上則可能需做手術。

【脊椎側彎】輕微可做「跳水」伸展改善姿勢 嚴重側彎30度以上或需手術(好zone動)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提供)

小朋友側彎情况輕微 可做「跳水」伸展改善姿勢

若經過檢查後發現情况較輕微,或者小朋友有脊椎側彎傾向,可以嘗試做以下運動,改善姿勢。

■「跳水」伸展動作

準備動作: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伸直向上舉,手掌相疊,像跳水動作(圖A)

‧盡量企直,好像將整個人拉長的感覺

訓練動作:

‧雙手帶動上身向右側,至左側有拉扯感覺,停留10秒(圖B);換邊再做。重複3至4次

注意事項:

‧注意呼吸,不要閉氣;過程中要微微收腹,否則很容易用錯腰力

‧運動期間如有不適,馬上停止,並尋求專業意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周錦浩(註冊物理治療師)

]]>
【五十肩】非50歲專有 了解肩周炎成因 肌肉變僵硬肩關節疼痛 天氣變冷要注意(醫學滿東華) //www.afterroberto.com/%e4%ba%94%e5%8d%81%e8%82%a9-%e9%9d%9e50%e6%ad%b2%e5%b0%88%e6%9c%89-%e4%ba%86%e8%a7%a3%e8%82%a9%e5%91%a8%e7%82%8e%e6%88%90%e5%9b%a0-%e8%82%8c%e8%82%89%e8%ae%8a%e5%83%b5%e7%a1%ac/ Tue, 01 Nov 2022 06:40: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794 【明報專訊】30多歲的張小姐一次乘車時,因為沒有座位坐,需用左手拉着扶手環站着,沒想到司機突然緊急煞車,當時她左肩有一陣疼痛,下車時只感覺輕微拉扯,因要趕上班的緣故,不以為意。幾星期後,張小姐肩膀痛得連穿脫衣服都有困難,甚至半夜轉換睡姿時痛醒。直至有一次,她在茶餐廳伸出左手拉動椅子時,突然而來強烈痛楚使她尖叫起來,場面十分尷尬,她才決心正視這個問題。最終,經醫生檢查後,確診為肩周炎,又名五十肩,需要服用消炎止痛藥和接受物理治療,每天忍痛做拉筋及伸展左肩等運動,好不容易花了半年時間才康復過來。

【五十肩】非50歲專有 了解肩周炎成因 肌肉變僵硬肩關節疼痛 天氣變冷要注意(醫學滿東華)

相關文章:【有片:運動消閒】誤當扭傷手尾長 五十肩先止痛後拉筋


五十肩即肩周炎成因多 錯姿、外傷致肌肉僵硬

五十肩並非50歲專有,許多年輕人因為手臂使用過度或姿勢不正確,例如長時間滑手機、過度打電腦、經常做急促和重複的動作,或突然激烈甩手,而導致肩膀肌肉繃緊僵硬,造成局部循環不良,又或者類似張小姐的外傷都會造成肩周炎。此外,年輕人會認為自己年輕,身體修補能力強,而沒有及時和積極接受治療,使徵狀持續惡化,影響日常生活。


天氣變冷要注意 五十肩疼痛、僵硬情况加劇

五十肩主要是因肩關節附近的肌腱炎或滑液囊發炎,使患者因疼痛而不自覺地避免活動肩關節,久而久之令肌肉更加繃緊,因而令肩關節循環變差,導致許多日常需要提起或外展前臂的動作無法執行。當遇上天氣變冷,疼痛、僵硬及活動受限制的情况都會加劇,影響正常生活。


相關文章:【運動消閒】拉筋示範:簡易4招保肌肉柔軟


肌肉強度不足筋腱不靈活易致肩周炎  多鍛煉肌肉

肌肉對穩定身體十分重要。關節活動透過肌肉和筋腱帶動,若肌肉強度不足或筋腱不夠柔韌,都會增加肩膀在遭受外傷時引致肩周炎的風險。因此,我們平時應該要好好鍛煉肌肉,保持每天伸展筋腱的習慣。高舉雙手,齊來擊退五十肩!

【五十肩】非50歲專有 了解肩周炎成因 肌肉變僵硬肩關節疼痛 天氣變冷要注意(醫學滿東華)
伸展筋腱——每天伸展筋腱,預防五十肩。(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kimberrywood@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楊家詠(東華三院綜合診斷及醫療中心診所經理)

]]>
【腰背痛】姿勢不良久坐少運動 增腰背肌肉、椎間盤壓力 辦公室簡易伸展4招紓緩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8%83%8c%e7%97%9b-%e5%a7%bf%e5%8b%a2%e4%b8%8d%e8%89%af%e4%b9%85%e5%9d%90%e5%b0%91%e9%81%8b%e5%8b%95-%e8%be%a6%e5%85%ac%e5%ae%a4%e7%b0%a1%e6%98%93%e4%bc%b8%e5%b1%95%e7%b4%93%e7%b7%a9/ Mon, 03 Oct 2022 02:42: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478 【明報專訊】香港人對腰背痛一點也不陌生,根據2022年醫管局醫學報告,約有八成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最少一次腰背痛。姿勢不良、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都會增加腰背肌肉和椎間盤的壓力,加上缺乏恒常運動,造成腰背痛。生活和工作忙碌不是藉口,安坐辦公室,也可以做簡單肌肉訓練,伸展腰背、大小腿,預防和紓緩腰背痛。


相關文章: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腰背痛成因多 姿勢不良久坐少運動 增加腰背肌肉椎間盤壓力

導致腰背痛的因素很多,一般是姿勢不良或與肌肉勞損有關。忙碌的香港人長時間在辦公室工作,加上疫情嚴峻,不少上班一族改為在家工作,結果連返工放工的步行時間也大大減少。長期坐着工作,確實少了運動的機會,生活逐漸偏向靜態。

脊椎是身軀支柱,由肌肉、肌腱和韌帶來維持及支撐,並由椎盤緩衝脊椎壓力,收避震之效。脊椎任何地方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腰背痛。而盆骨與臀部及後腿側肌肉連結,故當這些肌肉繃緊或被拉扯時,就限制了盆骨動作,直接影響腰背的靈活度。當壓力集中在脊椎會導致腰部疼痛;再加上肌肉繃緊會令坐骨神經線受壓迫,亦會增加肌肉麻痹及刺痛的狀况。


【腰背痛】姿勢不良久坐少運動 增腰背肌肉、椎間盤壓力 辦公室簡易伸展4招紓緩
肌肉繃緊——長時間維持着一個姿勢不變,不論是坐下或站立,都會增加腰背肌肉和椎間盤壓力,並引起肌肉痠軟、繃緊或疼痛。(kokouu@iStockphoto)

痛楚可延至肩頸 出現麻痺或乏力徵狀

聰明的上班族或許對保持良好姿勢有所認識,但原來長時間維持着一個姿勢不變,不論是坐下或站立,都會增加腰背肌肉和椎間盤壓力,並引起肌肉痠軟、繃緊或疼痛,甚至出現臀部及大腿肌肉痛楚、麻痹或乏力等徵狀。如果長期置之不理,會把問題延伸至肩頸部位,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如果你已有一定程度的腰背痛,必須盡早求醫。


每半小時郁一郁 配合伸展更理想

既然了解到長時間維持着一個姿勢是導致痛症的元兇,那麼不論在工作或休閒時,能夠養成經常改變身體姿勢的習慣,可大大有效地讓上班族紓緩腰背痛。現時市面上有一些電動升降桌,目的是要讓用家在工作期間不時改變坐姿或站姿,然而添置這些設備需要一定的開支,而最為經濟又有效的方法,就是工作時每隔半小時起身動一動,改變身體姿勢,如能做簡單伸展運動就更理想,這樣可避免增加腰背的壓力,從而減輕痛楚。

文:姚憶然(聖雅各福群會中風復康計劃物理治療師)

編輯:朱建勳


相關文章:腰痛不可看輕 腰椎間盤退化或需手術治療


知多啲:辦公室簡易運動

以下的伸展運動主要是紓緩導致腰背痛的相關肌肉訓練,正確姿勢能令該肌肉感受到拉扯及伸展感覺,如果出現疼痛及不適,可以嘗試調整次數並減少伸展的幅度。

每組動作建議維持15至30秒,重複3至4組,雙腳重複動作。在辦公室或家中都可輕易練習,如有疑問,必須向治療師查詢。


臀部及盆骨肌肉訓練

.坐在穩固椅子上,將右腳踝放在左膝上;盡量保持腰背挺直

.上半身往前向下壓以加深肌肉的拉伸,臀部及盆骨肌肉會有拉扯感

.如有不適將上半身慢慢向後移


【腰背痛】姿勢不良久坐少運動 增腰背肌肉、椎間盤壓力 辦公室簡易伸展4招紓緩
辦公室簡易運動 (受訪者提供)

大腿後側肌肉訓練

.坐在穩固椅子上,伸直左腳並確保腳跟着地,腳板向上屈

.雙手按着左膝以避免膝蓋屈曲,盡量保持腰背挺直

.將上半身往前向下壓以加深肌肉的拉伸,大腿後側肌肉會有拉扯感

.如感到疼痛就將上半身慢慢向後移,減少伸展的壓力


小腿肌肉訓練

.站立,面向牆,雙手伸直與肩膀同高度,雙手用力壓按牆壁,盡量保持腰背挺直

.右腳踏前,膝蓋彎曲;左腳往後伸展,左膝盡量伸直及確保腳跟着地,小腿肌肉會有拉扯感

.如有不適,可將後腳稍微移前


盆骨訓練

.坐在穩固椅子上,盡量保持腰背挺直,雙手放在盆骨兩側

.雙手協助盆骨向前推(有收腰挺胸感覺),停留5秒;然後雙手協助盆骨向後推(有收腹感覺),又停留5秒。此為1組,重複動作8至10次


【腰背痛】姿勢不良久坐少運動 增腰背肌肉、椎間盤壓力 辦公室簡易伸展4招紓緩
(受訪者提供)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運動消閒】伸展鬆肌 減肌腱黏連 改善「媽媽手」 //www.afterroberto.com/%e4%bc%b8%e5%b1%95%e9%ac%86%e8%82%8c-%e6%b8%9b%e8%82%8c%e8%85%b1%e9%bb%8f%e9%80%a3/ Mon, 10 Jun 2019 07:04: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483 【明報專訊】拇指肌腱急性發炎時,手腕橈側會劇痛、發熱和腫脹等,此時應適當休息及冰敷患處。當急性發炎減退後,可以做簡單伸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拇指活動幅度和減輕肌腱黏連。以下伸展運動針對媽媽手涉及的肌腱。長期使用拇指,應定時伸展,放鬆肌肉。伸展時應感到該肌肉有輕微拉扯,維持動作15秒,每邊重複3次。

運動消閒,伸展,媽媽手,拇指肌腱急性發炎,物理治療助理甘詠怡
(作者提供)

伸展3招

1. 手腕屈肌伸展

伸直左手,手掌向前,手肘伸直。右手疊在左手掌,慢慢把左手腕向自己方向拉,直至感到前臂(手掌面)有拉扯感。換手再做。

2. 手腕伸肌伸展

伸直左手,手背向前,手肘伸直。右手疊在左手背,慢慢把左手腕向自己方向拉,直至感到到前臂(手背面)有拉扯感。換手再做。

3. 拇指筋腱伸展 握緊右手,拇指放在手掌心內。手腕慢慢向下屈,直至感到拇指有拉扯感。換手再做。
煉肌2式

以下肌力運動有助鍛煉拇指及手部肌力,建議左右各做10次,每天重複3組。

1. 拇指阻力外展

橡筋套在5隻手指,拇指以外的4隻手指合攏一起,並與手掌成直角。拇指向外展直至感到少許阻力,維持3至5秒。

2. 握力訓練

手握捲起的手巾,慢慢握緊手巾,其間感到手指頭也有用力,維持10秒。

示範:物理治療助理甘詠怡

註:如果懷疑有媽媽手,請盡早求醫,及早得到合適治療能加強治療效果

如欲了解更多物理治療資訊, 歡迎瀏覽physio.sjs.org.hk

相關文章:
長玩手機傷拇指 少男都有「媽媽手」

【運動消閒】伸展鬆肌 減肌腱黏連 改善「媽媽手」

白領坐姿差 上交叉現身 頸梗膊痛 嚴重致肌肉萎縮

【運動消閒】改善坐姿 防頸背繃緊

【運動消閒】姿治通鑑:腰椎鍛煉三部曲

]]>
【運動消閒】好Zone動:側爬伸展 腰背鬆一鬆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81%8b%e5%8b%95%e6%b6%88%e9%96%92%e3%80%91%e5%a5%bdzone%e5%8b%95%ef%bc%9a%e5%81%b4%e7%88%ac%e4%bc%b8%e5%b1%95-%e8%85%b0%e8%83%8c%e9%ac%86%e4%b8%80%e9%ac%86/ Mon, 10 Dec 2018 03:03: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906 【明報專訊】很多人都知道,不要「翹腳」坐,不要過分側重於一邊拿重物,但壞習慣很難完全戒掉。不如實際一點,請有翹腳習慣的人,兩邊輪流「翹」;拿重物時也要左右手交替,避免過分使用某一邊的肌肉。

【運動消閒】好Zone動:側爬伸展 腰背鬆一鬆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AASFP)提供)

愈坐愈「攣」 變長短腳

除了上述小貼士,今期介紹一個簡單伸展動作:跪姿側爬。有別於平常以站立姿勢做側身伸展,這動作的重點是伸展腰側兩旁的腰方肌,因為經常翹腳或側身拿重物,會令一邊腰方肌長期縮短,引致軀體側彎。

腰方肌是連接肋骨和盆骨的肌肉,當腰方肌縮短而坐姿又沒有改善,有可能愈坐愈「攣」,甚至有些人會因腰方肌縮短,導致盆骨高低而出現長短腳。

腰方肌縮短亦會令腰背繃緊或僵硬,如果每天早晚做跪姿側爬伸展動作,一段時間後,便會發覺腰側肌肉明顯放鬆。不過,因為腰方肌縮短通常是長年累積而成,並非一時三刻可以放鬆得到,所以做腰方肌伸展需要較多耐性,大約3個月至半年,就會發現長期堅持的成果。

跪姿側爬

要點:

A:膝靠胸前跪姿,手肘觸地

B:一邊手跨過另一側,盡量伸延手臂,感到同側軀幹的外側有伸展感覺

訓練要項:

頻率:左右各維持10至30秒

呼吸:保持自然呼吸

常見錯誤:伸展時閉氣

註:上述訓練,效果因人而異,須留意身體情况,如疼痛不適,應馬上停止,並建議尋找物理治療師或專業人士進一步檢查

文:周錦浩(註冊物理治療師)

]]>
【運動消閒】5式運動 促進肌肉協調 女士受傷風險減五成 //www.afterroberto.com/5%e5%bc%8f%e9%81%8b%e5%8b%95-%e4%bf%83%e9%80%b2%e8%82%8c%e8%82%89%e5%8d%94%e8%aa%bf-%e5%a5%b3%e5%a3%ab%e5%8f%97%e5%82%b7%e9%a2%a8%e9%9a%aa%e6%b8%9b%e4%ba%94%e6%88%90/ Tue, 14 Aug 2018 03:56: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680 【明報專訊】一份由澳洲拉籌伯大學及美國馬約診所合作研究的報告指出,透過神經肌肉訓練(Neuromuscular training)促進肌肉協調,可以大大減低女士前十字韌帶受傷的風險達五成,訓練內容包括三方面:動態熱身(Dynamic warm up)提升體溫,促進血液流量及活動所需肌力;臀部神經肌肉訓練(Hip specific neuromuscular program)加強臀部肌力及協調性;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exercise),可訓練爆發力,有助控制肌力。

(1)抱膝弓步轉腰
做法:先提起右腳至臀部高度,雙手抱膝,然後右腳向前跨步下蹲,背部挺直,雙膝成90度角,上身向右轉動,換邊再做,10次為1組,做兩組,其間休息60秒
目的:增強臀大肌、股四頭肌、平衡力及膝蓋的協調能力
注意:跨步向前時重心不可向前傾,後腳膝蓋盡量接近地面但不可貼地

(2)左右來回側跳
做法:在地上放兩件物件作目標,兩者相距約1米,先向左側跳,左腳單腳落地,雙手隨之向左擺,換邊再做。左右來回跳為1次,跳5次,做3組,其間休息90秒
目的:提升臀部及股四頭肌肌力、髖關節穩定性、平衡力;訓練跳躍後的着地技巧
注意:膝蓋及腳尖保持向前,動作要流暢,落地盡量穩定,避免要原地跳躍修正動作

(3)側身平板提腳
做法:雙腳縛上彈弓帶,側躺,以右手手踭及右腳掌外側撐起上身,全身挺直成一直線。左腳向外提起,然後緩緩放下。換邊再做。每邊各做12次為1組,共做3組
目的:提升軀幹穩定性及臀大肌肌力
注意:留意腰部要挺直,提腳時別向前移

(4)單腳踏板跳躍
做法:先以右腳踏上約10厘米的平台,順勢舉高雙手原地輕輕跳起,着地後向後踏回到開始姿勢,換邊再做。每邊各跳5次為1組,共做3組,其間休息90秒
目的:增強臀部及股四頭肌肌力、髖關節穩定性、平衡力;鍛煉跳躍後的着地技巧
注意:膝蓋及腳尖保持向前、落地時力度要輕柔及屈膝

(5)單腳平衡拍球
做法:左腳站在平衡訓練軟墊上,穩定後提起右腳至懸空,右手拍波30秒,換邊再做。左右各做1次為1組,共做2組,其間休息60秒。如難度太高,可直接站在地面
目的:增強平衡力、臀部肌力、髖關節穩定性
注意:膝蓋及腳尖保持向前

示範︰物理治療學生何文天、嚴詩婷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808/FEA20180803_01.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91ee67fa25d91a95055135831626e33.jpg(蘇智鑫攝);

]]>
一個跳躍 拉斷前十字韌帶 女士較易中招 練肌力免受傷 //www.afterroberto.com/%e4%b8%80%e5%80%8b%e8%b7%b3%e8%ba%8d-%e6%8b%89%e6%96%b7%e5%89%8d%e5%8d%81%e5%ad%97%e9%9f%8c%e5%b8%b6-%e5%a5%b3%e5%a3%ab%e8%bc%83%e6%98%93%e4%b8%ad%e6%8b%9b-%e7%b7%b4%e8%82%8c%e5%8a%9b%e5%85%8d/ Tue, 14 Aug 2018 03:50: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678 【明報專訊】以往不時聽到NBA球員因前十字韌帶受傷,要暫別球壇,嚴重的甚至提早退休。其實前十字韌帶受傷並非運動員專利,就算不愛運動都會出事,尤其是女性。有研究指出,女性的前十字韌帶受傷風險較男性高1.5倍,要減少受傷,可透過神經肌肉訓練(Neuromuscular training),提升身體協調能力,可減低受傷風險達五成。由註冊物理治療師推介的5式運動,只要多練習就可增強下肢肌力,預防前十字韌帶受傷。

前十字韌帶連接着股骨及脛骨,主要作用是加強關節穩定,限制脛骨向前移位及向內旋轉。註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指出,很多人在弄傷前十字韌帶時,都是在做需要跳躍、急停、急轉等動作的運動,如體操、籃球、足球、滑雪和排球等,通常是單腳落地時受傷,「尤其是運動新手,下肢肌力未夠強,一不小心就出事」。曾有一名很少做運動的20多歲女士,有次跟朋友去北海道旅行,初嘗滑雪,其間失平衡跌倒,一邊腳雖插進雪內,但跌勢未止,結果扭傷膝蓋,前十字韌帶斷裂,最終要做手術。

女性受傷風險高男性1.5倍
別以為女士身形較男士嬌小輕巧,動作會較靈敏,前十字韌帶受傷的風險較少,實質上卻是相反,一份由美國多間大學包括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辛辛那提大學及澳洲的拉籌伯大學合作的研究指出,女性受傷風險較男性高1.5倍。歐陽健解釋,由於女性膝關節韌帶天生比男性幼細,加上受荷爾蒙影響,韌帶較鬆弛,大大減低關節穩定,跳躍落地時容易令脛骨向前移,導致前十字韌帶撕裂,尤其是單腳落地,臀大肌的收縮動作較男性少,緩衝不足,更易受傷。「另外,女性盆骨形狀較闊,股四頭肌的力量會較膕繩肌大,着地時會令雙膝內旋,以及脛骨被拉扯向前;而且女性的BMI指數普遍較高,增加前十字韌帶壓力,較易發生撕裂。」

或會紅腫痛 未必影響活動能力
別以為沒有運動,不做跳躍或急停動作,前十字韌帶就不會受傷,原來日常生活一些小動作也有殺傷力。有一名30多歲女士,身形偏肥,向來少做運動,有次參與公司團隊活動時,約在1米高位置跳下來,落地不穩失平衡跌倒,拉斷了前十字韌帶,需要做手術。

若前十字韌帶受傷,可能會有急性發炎徵狀,例如紅、腫及痛等,但未必會影響活動能力,因為膝關節、後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及肌肉等可補足,有助穩定關節,患者可能只會在上落樓梯時,感到膝蓋搖擺不定。歐陽健說基本上要透過臨牀檢查確診十字韌帶受傷,如有需要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磁力共振檢查。治療方面,他說並非所有患者都要做手術,會視乎患者的年齡、前十字韌帶的受傷程度和周邊組織的損傷作判斷。

長期復康訓練 防膝關節退化
治療方法大概可分為保守療法(非手術治療)及重建手術,前者是作系統性的運動訓練提升膝蓋肌力,增強穩定性。通常年長、沒有長期運動習慣、前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和沒有膝關節周邊組織(例如內側副韌帶、肌肉、膝關節內側半月板等)損傷的患者,適合接受保守治療。但如患者的前十字韌帶經常發炎不適,影響日常生活,可能需要做手術,以身體其他部位的筋腱,重建已撕裂的韌帶。

前十字韌帶受傷無論採取保守療法或重建手術,都需要長期的復康訓練。缺乏適當的復康訓練,患者可能會患上長期膝痛,而且下肢力量、平衡、關節穩定性、靈活度及控制能力都會下降,增加膝關節提早退化的風險。一旦膝關節穩定性下降,高達四成半患者無法再次參與競技運動或比賽,即使回復受傷前的運動程度,前十字韌帶亦較容易再次撕裂。

歐陽健強調,康復物理治療過程中,患者有約七成時間會接受被動式物理治療,例如物理治療師為病人伸展及按摩等,其餘三成靠病人自行練習,包括下肢肌肉訓練、平衡、神經肌肉訓練、心肺訓練和功能性訓練,鍛煉下肢力量、穩定性及靈活度。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設計合適的運動動作訓練肌肉,病人積極度對治療非常重要。

文:許朝茵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health-08142018-a1.jpg落地受傷——很多需要急停及急轉的活動,又或是跳起單腳落地時,都有可能令前十字韌帶受傷。(lzf@iStockphoto,設計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health-08142018-a2.jpg歐陽健(蘇智鑫攝);//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health-08142018-a3.jpg前十字韌帶——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內,附近有內側副韌帶等組織。(蘇智鑫攝);

]]>
【夏日系列】膝痛忌蛙泳 落水前做足伸展 游錯泳式 關節傷上傷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9%81%8b%e5%8b%95%e6%b6%88%e9%96%92%e3%80%91%e8%86%9d%e7%97%9b%e5%bf%8c%e8%9b%99%e6%b3%b3-%e8%90%bd%e6%b0%b4%e5%89%8d%e5%81%9a%e8%b6%b3%e4%bc%b8%e5%b1%95-%e6%b8%b8%e9%8c%af%e6%b3%b3%e5%bc%8f/ Tue, 17 Jul 2018 03:21: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216 大熱天時做運動,游泳可算是最佳選擇,除了不會令體溫猛升,減輕中暑的憂慮,普遍也認為游泳可減輕關節負荷,有助改善關節健康。不過,註冊物理治療師指出,要小心選用泳式,否則隨時愈游愈傷。

水有浮力,在水中做運動可以減輕關節負荷,所以坊間一直認為過重或有關節問題人士,運動應該由游泳開始。註冊物理治療師尹樂雯認同,游泳是不錯的選擇,「如有腰痠背痛等問題,可透過游泳改善。身體在水中的重量只有地面的十分之一,可大大減輕關節負荷;加上水有阻力,有助鍛煉腰背肌力」。在眾多泳式中,最多人識的是自由式與蛙式,蛙式有助強化腰背肌力;雖然自由式可動用全身肌肉,訓練較全面,但體力要求較高,故較多人選用蛙式。

急性關節發炎 不適合游泳

不過,尹樂雯補充,游泳雖較其他運動更有效減輕關節負荷,但也不是所有關節痛患者都適合,「要先了解關節痛的成因,例如急性發炎,有紅腫、痛、水腫及發熱等徵狀,游泳會加重炎症。另外,如發現游泳後關節出現發炎徵狀,又或關節痛楚嚴重兼持續一段長時間,以及有神經痛也不宜再游泳,應先諮詢專業意見,待消炎後,才可逐步恢復運動」。她說做運動時不應有任何痛楚,如有以下問題,可能要另選適合的泳式,否則愈游愈傷。

1. 膝痛:半月板撕裂 蛙式會惡化

若肌力不足,跑步、行山及踩單車都易傷膝,而且隨着年紀漸長,關節也易退化。常見毛病之一是半月板勞損,「不少中年膝痛患者在照磁力共振時,發現半月板「披口」,出現輕微撕裂,成因大多與老化有關。半月板受損後,上落樓梯、蹲下時會感覺痛楚以及關節有水腫情况,不過初期徵狀未必明顯。

尹樂雯稱如選擇蛙式,由於下半身動作要屈膝並向後蹬水,過程中會增加內側半月板的壓力,令病情惡化。如有膝痛,自由式會比較適合。

2. 肩頸痛:低頭族宜選自由式

不少港人平日欠缺肌肉鍛煉,肌力太弱,以致肌肉經常繃緊,容易有肌肉痠痛。「蛙式可強化上半背肌肉,有助改善情况。但涉及關節退化等問題如頸椎移位等,則未必適合,最好請教專家。」

尹樂雯說游蛙式要小心姿勢,例如換氣時只抬起頭部,或腰部向後屈曲太多,都會增加腰頸壓力。正確姿勢應是當雙手打開划水後,頭肩部可順着去勢自然升離水面,頭頸或腰背毋須過度用力。另外,她指出很多香港人是低頭族,日常姿勢不正確導致勞損,出現肩頸繃緊或疼痛問題,如頭頸突然向後拗,容易出現不適。故落水前要做足伸展運動,泳式可選擇自由式。

3. 腰痛:蛙式助改善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毛病,其中一個成因是久坐或久站,肌肉勞損發炎壓到神經線。尹樂雯說基本上大部分泳式也有助改善坐骨神經痛,當中以蛙式成效較理想,因向後划水時,主要用上腰部肌肉,可增強腰肌,預防及改善腰痛。不過,並非所有腰痛也適宜蛙式,如腰椎向前移的患者,應避免蛙式及自由式,反而適合背游,否則可能加重病情,令移位問題更嚴重。

另外,蝶式有助增強肩膀、上背及腰部肌肉,不過蝶式是眾多泳式中,對技巧、肌肉強度及身體協調等要求最高的,故一般不建議膝關節、腰痛及肩痛人士以此作訓練。即使原本游蝶式的人,出現痛症後,也要作復康訓練才可慢慢重拾此泳式。

運動過量加重痛症 宜循序漸進

除了揀錯泳式,尹樂雯說游泳時出汗少,較易令人不自覺運動過量,同時亦有人由其他運動轉項游泳時,誤以為自己體能強勁,以至練習過量。她說有一名50多歲男士本身是運動健將,愛好行山跑步,因膝蓋傷患而改為游泳。由於認為自己體能好,一開始便每星期游4至5天,每次約1小時。其後發現膝痛愈來愈嚴重,上落樓梯痛楚更明顯,以及有腫脹。

「因為他的運動過多,而且游泳前後欠缺伸展,膝蓋附近的軟組織及肌肉過於繃緊,增加膝蓋骨與腿骨的摩擦,導致發炎,令痛楚更明顯。此時要調節運動量及多作伸展及按摩肌肉,放鬆筋膜等。」其實有關節痠痛已是警號,即使游泳亦要循序漸進,否則運動量過高,身體未能適應,同樣會導致肌肉或關節發炎,加重病情。

尹樂雯建議平常少運動人士,如想透過游泳運動強身健體,可先從一星期游1至2次開始,每次30至40分鐘。若有關節毛病,開始游泳時則應一星期游1至2次,每次15至20分鐘。如再配合深層肌肉訓練,例如在水中步行,連續練習兩星期待身體適應後,可慢慢增加運動時間。

文:許朝茵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6b868646c72223c260fb3be3da0f2f4a.jpg紓緩痛症——水的浮力可減輕關節負荷,有助改善關節痛,但要小心選擇泳式,否則可能愈游愈痛。(torwai@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6b869982e5ee9541de0345ff58e10caf.jpg;

]]>
【長跑備戰】練馬拉松膝痛要識停 新手一周限兩跑 伸展+操肌防再傷 //www.afterroberto.com/%e7%b7%b4%e9%a6%ac%e6%8b%89%e6%9d%be%e8%86%9d%e7%97%9b%e8%a6%81%e8%ad%98%e5%81%9c-%e6%96%b0%e6%89%8b%e4%b8%80%e5%91%a8%e9%99%90%e5%85%a9%e8%b7%91-%e4%bc%b8%e5%b1%95%ef%bc%8b%e6%93%8d%e8%82%8c/ Sun, 25 Dec 2016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9acfad655dafd24f910bd9a8c81f252b 【明報專訊】渣打馬拉松於明年2月舉行,是本地運動界一大盛事,除了長跑健將,也吸引不少新手參加。新手上場,當然不想失禮,賽前頻頻操練;但胡亂加操令膝痛纏身,比賽臨近又不想停操,甚至忍痛照跑!

跑步膝傷,主要因為肌肉力量不夠,正確做法是先休息養傷,再做強化肌肉運動。先養傷後操肌再開跑,才能以最佳狀態迎接馬拉松盛事。

■運動處方

強化肌肉減膝傷

‧膝痛減退後,先做拉筋及伸展運動,切忌即時操練

‧透過拉筋及伸展運動,強化跑步時用到的肌肉,減低再次受傷風險

‧如需加操,每次跑完之後冷敷膝頭,減低受傷風險

渣打馬拉松(渣馬)參加人數每年都創新高,當中不少新手參與。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表示,新手最易受膝傷困擾,「主因是開始操練時,未能好好掌握操練強度,胡亂加操所致」。一般新手操練,最初會由2至3km開始,跑步時間大約需要15至20分鐘,「但不少新手跑完之後,覺得身體並沒有問題,便在第二天立即再操,甚至加長跑步時間及距離。但其實此舉令到膝頭肌肉過分使用,沒法休息,久而久之膝傷便出現」。

梁澤祺解釋,雖然這種加操方式,不會有即時的痛楚,但由於髕骨(膝蓋骨)、髕骨肌腱(連接膝蓋骨下方的肌腱)及股四頭肌腱(連接膝蓋骨上方的肌腱)突然受到過大的拉力,長時間便會發炎,「膝頭痛,通常會在開始跑步後的三個月至半年內出現,因長時間勞損而出現疼痛」。

加操傷膝 半年後才痛

最初出現的膝傷徵狀,首先是膝頭發熱、腫脹,而且一跑就會痛。另外,長時間坐下後,站立時出現膝頭痛,亦是膝傷的警號。有部分人以為食止痛藥、消炎藥,休息一兩天不痛後便可再跑,但梁澤祺指出,膝頭肌腱及關節其實未完全康復,加上部分膝傷是肌肉強度不足所致,急於操練只會再次受傷,「最少要停跑一至兩個星期,並做一些伸展及強化肌肉運動,才能減低再次受傷的機會」。

重心傾一方 傷腰傷腳眼

膝痛初期,影響行路,亦會令身體重心傾向一方,引致腰部及腳眼受傷。想加快減低痛楚,梁澤祺教用冰敷,「膝傷時膝蓋骨本身不會發炎,主要是膝蓋骨上下方肌鍵及髕骨關節發炎,而受到地心吸力的影響,大部分發炎都集中在膝蓋骨的下方,所以用冷敷時集中敷膝蓋骨下方位置,每次敷大約10至15分鐘。如果冷敷墊剛從雪櫃取出,不想凍傷皮膚,可先鋪上毛巾才冷敷」。

練跑勿同時加時加速

除了注意受傷的處理,如何提升訓練強度亦相當重要,「一般長跑,會用加長距離或提升速度來加強訓練,但不適宜兩個數值同時更改。例如新手跑2至3km,需要15至20分鐘,平均每公里跑速為6至8分鐘之間,可在一兩星期之後,加強訓練跑25至30分鐘,但跑速依然維持每公里6至8分鐘之間。再想加操,便可再於一兩星期之後,維持跑25至30分鐘,但跑速加快至每公里5至7分鐘,餘此類推;切忌操之過急,同時加長時間及加快速度,引致膝傷」。

隔日才跑 跑完再冷敷

另外,梁澤祺提醒每次跑完之後,最好隔日再跑,「要令膝頭有充足時間休息,才能減少膝傷問題。一般新手一星期跑兩次,已經好足夠。如果仍然怕膝傷,可以在每一次加操之後,同樣利用冰敷膝頭約10至15分鐘,減低膝發炎風險」。

■五招防傷

膝傷不代表停運動

出現膝傷,行路都痛,當然亦無法練跑。但是否代表要暫停所有運動,全面休息?梁澤祺表示其實在膝痛稍退後,可做簡單拉筋及伸展運動。當膝痛完全減退,則可做強化肌肉運動,減低日後膝頭再傷風險。

◆膝痛稍退 拉筋伸展

(1) 伸展股四頭肌

站立,右手扶椅背保持平衡,將右腳向後屈曲,用左手扶住腳面,盡量將腳向上拉,維持10秒;換邊再做,完成後為一組。每次10下,每日10次。

(2) 伸展膕繩肌

坐下,雙腳伸直,將沒有受傷的腳彎曲,呈「4」字。上身向前彎,直至手觸碰到腳,保持姿勢10秒。每次10下,每日10次。

◆膝痛全消 強化肌肉

(3) 強化臀中肌

側臥(受傷腳向上),雙腳合起向前曲,上方膝頭向上提起,毋須太高,臀部有輕微拉緊感覺即可,以受傷腳為訓練重點,或可換邊再做。每次10下,每日3次。

(4) 強化股四頭肌及臀大肌

站立,然後向下微蹲,膝頭屈曲在30至40度之間,不能超過45度,同時膝頭不能伸前於腳尖位置。每次10下,每日3次。

(5) 強化股四頭肌及臀大肌、增加踏步穩定

站立,受傷腳向前踏一步並保持膝頭輕微屈曲,另一腳輕輕向上提,形成踏步動作,保持5秒,每次10下,每日3次。

示範﹕AASFP學員馮詩琪

文:勞耀全

圖:黃志東

編輯:林信君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101.jpg(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002_.jpg梁澤祺(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001_.jpg冷敷減痛——大部分膝傷都跟發炎有關,如果膝發熱及腫脹,可使用冷敷10至15分鐘,重點敷膝蓋骨下方位置,減輕痛楚。(圖:黃志東);]]>
【明報專訊】渣打馬拉松於明年2月舉行,是本地運動界一大盛事,除了長跑健將,也吸引不少新手參加。新手上場,當然不想失禮,賽前頻頻操練;但胡亂加操令膝痛纏身,比賽臨近又不想停操,甚至忍痛照跑!

跑步膝傷,主要因為肌肉力量不夠,正確做法是先休息養傷,再做強化肌肉運動。先養傷後操肌再開跑,才能以最佳狀態迎接馬拉松盛事。

■運動處方

強化肌肉減膝傷

‧膝痛減退後,先做拉筋及伸展運動,切忌即時操練

‧透過拉筋及伸展運動,強化跑步時用到的肌肉,減低再次受傷風險

‧如需加操,每次跑完之後冷敷膝頭,減低受傷風險

渣打馬拉松(渣馬)參加人數每年都創新高,當中不少新手參與。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註冊物理治療師梁澤祺表示,新手最易受膝傷困擾,「主因是開始操練時,未能好好掌握操練強度,胡亂加操所致」。一般新手操練,最初會由2至3km開始,跑步時間大約需要15至20分鐘,「但不少新手跑完之後,覺得身體並沒有問題,便在第二天立即再操,甚至加長跑步時間及距離。但其實此舉令到膝頭肌肉過分使用,沒法休息,久而久之膝傷便出現」。

梁澤祺解釋,雖然這種加操方式,不會有即時的痛楚,但由於髕骨(膝蓋骨)、髕骨肌腱(連接膝蓋骨下方的肌腱)及股四頭肌腱(連接膝蓋骨上方的肌腱)突然受到過大的拉力,長時間便會發炎,「膝頭痛,通常會在開始跑步後的三個月至半年內出現,因長時間勞損而出現疼痛」。

加操傷膝 半年後才痛

最初出現的膝傷徵狀,首先是膝頭發熱、腫脹,而且一跑就會痛。另外,長時間坐下後,站立時出現膝頭痛,亦是膝傷的警號。有部分人以為食止痛藥、消炎藥,休息一兩天不痛後便可再跑,但梁澤祺指出,膝頭肌腱及關節其實未完全康復,加上部分膝傷是肌肉強度不足所致,急於操練只會再次受傷,「最少要停跑一至兩個星期,並做一些伸展及強化肌肉運動,才能減低再次受傷的機會」。

重心傾一方 傷腰傷腳眼

膝痛初期,影響行路,亦會令身體重心傾向一方,引致腰部及腳眼受傷。想加快減低痛楚,梁澤祺教用冰敷,「膝傷時膝蓋骨本身不會發炎,主要是膝蓋骨上下方肌鍵及髕骨關節發炎,而受到地心吸力的影響,大部分發炎都集中在膝蓋骨的下方,所以用冷敷時集中敷膝蓋骨下方位置,每次敷大約10至15分鐘。如果冷敷墊剛從雪櫃取出,不想凍傷皮膚,可先鋪上毛巾才冷敷」。

練跑勿同時加時加速

除了注意受傷的處理,如何提升訓練強度亦相當重要,「一般長跑,會用加長距離或提升速度來加強訓練,但不適宜兩個數值同時更改。例如新手跑2至3km,需要15至20分鐘,平均每公里跑速為6至8分鐘之間,可在一兩星期之後,加強訓練跑25至30分鐘,但跑速依然維持每公里6至8分鐘之間。再想加操,便可再於一兩星期之後,維持跑25至30分鐘,但跑速加快至每公里5至7分鐘,餘此類推;切忌操之過急,同時加長時間及加快速度,引致膝傷」。

隔日才跑 跑完再冷敷

另外,梁澤祺提醒每次跑完之後,最好隔日再跑,「要令膝頭有充足時間休息,才能減少膝傷問題。一般新手一星期跑兩次,已經好足夠。如果仍然怕膝傷,可以在每一次加操之後,同樣利用冰敷膝頭約10至15分鐘,減低膝發炎風險」。

■五招防傷

膝傷不代表停運動

出現膝傷,行路都痛,當然亦無法練跑。但是否代表要暫停所有運動,全面休息?梁澤祺表示其實在膝痛稍退後,可做簡單拉筋及伸展運動。當膝痛完全減退,則可做強化肌肉運動,減低日後膝頭再傷風險。

◆膝痛稍退 拉筋伸展

(1) 伸展股四頭肌

站立,右手扶椅背保持平衡,將右腳向後屈曲,用左手扶住腳面,盡量將腳向上拉,維持10秒;換邊再做,完成後為一組。每次10下,每日10次。

(2) 伸展膕繩肌

坐下,雙腳伸直,將沒有受傷的腳彎曲,呈「4」字。上身向前彎,直至手觸碰到腳,保持姿勢10秒。每次10下,每日10次。

◆膝痛全消 強化肌肉

(3) 強化臀中肌

側臥(受傷腳向上),雙腳合起向前曲,上方膝頭向上提起,毋須太高,臀部有輕微拉緊感覺即可,以受傷腳為訓練重點,或可換邊再做。每次10下,每日3次。

(4) 強化股四頭肌及臀大肌

站立,然後向下微蹲,膝頭屈曲在30至40度之間,不能超過45度,同時膝頭不能伸前於腳尖位置。每次10下,每日3次。

(5) 強化股四頭肌及臀大肌、增加踏步穩定

站立,受傷腳向前踏一步並保持膝頭輕微屈曲,另一腳輕輕向上提,形成踏步動作,保持5秒,每次10下,每日3次。

示範﹕AASFP學員馮詩琪

文:勞耀全

圖:黃志東

編輯:林信君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101.jpg(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002_.jpg梁澤祺(圖:黃志東);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226/news/_26YD001_.jpg冷敷減痛——大部分膝傷都跟發炎有關,如果膝發熱及腫脹,可使用冷敷10至15分鐘,重點敷膝蓋骨下方位置,減輕痛楚。(圖:黃志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