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7 Feb 2020 04:00:0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人格障礙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醫賢心事:你上司有人格障礙嗎?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4%bd%a0%e4%b8%8a%e5%8f%b8%e6%9c%89%e4%ba%ba%e6%a0%bc%e9%9a%9c%e7%a4%99%e5%97%8e%ef%bc%9f/ Mon, 17 Feb 2020 03:24: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266 醫賢心事:你上司有人格障礙嗎?

【明報專訊】正所謂「三歲定八十」,性格從小時候漸漸形成,一般不會有突變。性格的形成由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基因、親子關係、小時候朋輩影響等等。而性格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反應和行為,亦影響我們對自己和別人的觀感,以及我們與人相處的溝通模式。正因為性格對我們的影響是如此廣泛和深層次,因此才會有「性格決定命運」這個說法。

如果性格極端,使一個人在不同的層面,例如人際關係、工作、家庭、情緒反應等等都出現問題,引起困擾,甚至衍生其他情緒病、藥物濫用、暴力行為等等,這種情况便可以稱之為「人格障礙」。有人格障礙的人,不一定像電影裏的變態狂魔般恐怖,有很多甚至是有一種表面上的魅力 (superficial charm),第一印象可能會使人感覺討好,但當相處日久,身邊的人才會發現問題。這類人很可能是所謂的「高功能人格障礙」,藉着自己表面的魅力,犧牲別人、爬上高位,因此,公司高層、政客等等也不乏這類人。

 

不理別人批評 自己永遠是對

自戀型人格障礙——這類人很多也是高功能的人格障礙。他(她)們喜歡以自己成為世界的中心、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充滿信心。但反過來,他們對別人的批評都不放在眼裏,不能從別人的角度思考,不明白下屬的難處,因而給人「離地」或「沒有常識」的感覺。遇上問題時,他們往往把問題怪罪於別人,自己永遠是對的。這類人因為非常自我中心,因而他們的伴侶往往是相對上隨和的,才能和他們相處。

反社會人格障礙——這類人缺乏同理心,在小時候可能已經會欺負小動物,或者其他較弱小的同伴。他們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不惜犧牲別人,而對自己傷害了別人完全不會感到悔意。因為他們不重視別人的感受,所以無論在工作、在感情上都可能給人不負責任的感覺,而當別人批評他們的時候,他們反而會用傲慢的方法來回應。

這些不同性格的元素可以同時出現,而共通點是都會使身邊的人覺得難受。可惜的是,因為性格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當我們遇上這類上司、社會領袖時,如果制度上沒有適當的制衡,還是自求多福好了!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或患反社會人格障礙 虐動物犯 傷人機率高5倍 //www.afterroberto.com/%e6%88%96%e6%82%a3%e5%8f%8d%e7%a4%be%e6%9c%83%e4%ba%ba%e6%a0%bc%e9%9a%9c%e7%a4%99-%e8%99%90%e5%8b%95%e7%89%a9%e7%8a%af-%e5%82%b7%e4%ba%ba%e6%a9%9f%e7%8e%87%e9%ab%985%e5%80%8d/ Mon, 23 Apr 2018 03:30: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3103 【明報專訊】近年常見虐待動物,甚至毒殺流浪動物的新聞,網上亦不時流傳對動物施虐的影片。英國有人倡議虐待動物罪犯應如性罪犯般,列入虐待動物犯罪名單,避免讓他們再領養動物外,也可加強大眾的警覺。

其實,虐待動物者隨時不止單純地暴力對待動物,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及麻州防止殘酷對待動物協會發表的研究指出,虐待動物者傷害他人的機率較一般人高5倍,犯下爆竊、搶劫或縱火等罪行的機率則高4倍。到底虐待動物是否病態?如何引發其他犯罪問題?小朋友也會參與?有無得醫?

根據香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169章)及相關規例(169A章),任何人如採取或不採取行動,導致動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已屬虐待動物。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鮑偉豪指出,若主人粗心大意疏忽照顧寵物,只要日後改善飼養態度,問題不大。「但若是存心折磨動物,從牠們痛苦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就可能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欠同理心 暴力中找快樂或發泄

鮑偉豪說,此病症已列入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內。患者大多欠缺同理心,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等。他們表達情感的能力也欠佳,多從暴力行為中找到快樂或發泄怒氣,「患者施暴,未必想達到特定目標,可以純粹享受過程。在香港要傷害他人,難逃法網,相反虐打動物較難被揭發,刑罰亦相對較輕」。除了貓狗,昆蟲及爬蟲類也會成為施虐目標。「施虐對象未必是刻意挑選,反而向最易接觸的落手。」他說曾有病人隨手在房內捉蟑螂,把其腳部逐一拔斷,只因想看牠如何一拐一拐地行。

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的其他性格特徵,包括漠視法紀、行事衝動、愛說謊、無責任感等,容易濫藥及酗酒以尋求快感。鮑偉豪說一般人很難明白這類人的世界觀,舉例他們不覺得犯法有問題,被捕僅屬「不幸」而已。另外,患者享受使用暴力,甚至會對自己施暴,自殺風險較高,有一定的危險性。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浩賢說,臨牀上接觸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大多有犯罪背景。曾有一名30多歲男子,兒時常被欺凌和打架,品行差,成長後有打劫及偷竊紀錄;一次因吸毒入院,發現他有反社會人格障礙,平常會不時踢流浪狗發泄,心情欠佳時更有毒死流浪狗的念頭。

「他們喜歡欺凌弱者,可能從小已開始虐待動物,施虐後他們沒有太大感覺,不理會對方感受。」另外,這些病人欠缺耐性,要即時獲取滿足感,否則容易暴躁,抗壓能力較弱,易有情緒困擾,如抑鬱或情緒失控等;當稍有不如意時,便發泄在弱者身上。何浩賢強調,一般人不會透過虐待動物減壓,若有此想法,可能已有反社會人格障礙,或者其他情緒病。

成因:成長期被虐、有樣學樣

何浩賢指,醫學界暫時對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成因未有明確結論,但相信與遺傳、成長時曾受虐待或管教方式有關。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說如小朋友目睹家長虐待動物,有可能令他們以為這些行為無錯,甚至有樣學樣。「年齡愈細,影響愈深,3歲小朋友未懂得分辨是非,加上如施虐者與子女關係良好及親密,容易對家長的言行照單全收。」

鄒凱詩說有一個40多歲女士,因有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求助,細問下發現她小時候已被暴力對待,無故被父母打罵,是大家的出氣袋。由於當時社會仍接受體罰,故老師對她傷勢也不以為意。她明白自己是弱者,無力反抗,產生自卑感,便向更弱勢的對象施虐,例如向家中寵物犬拳打腳踢,更用長輩吸完的煙頭灼傷小狗,喜見牠們痛苦。成長後她有輕微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有濫藥問題,同理心不足,人際關係差,引發情緒問題。治療時主要協助她重拾自信,欣賞自己優點,接受自己不足之處;同時紓緩她兒時被虐的經驗,讓她明白錯不在她,亦要重建她與施虐者的關係。鄒凱詩說過程並非一朝一夕,以這個案為例,就用了6年時間。

何浩賢指出,現時沒有藥物治療反社會人格障礙,而且性格難改,唯有處理病人的情緒問題,教他們如何減壓及紓緩情緒,減少怒氣,從而減少施虐的念頭。

文:許朝茵

圖:許朝茵、受訪者提供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517def580027770bcf2f5b2f9629cfb6.jpg(圖:ngothyeaun、pmcdonald@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517e0538f6b9c50ed2c6e2deae87aba6.jpg何浩賢(圖:受訪者提供);//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4/517e13579a9f1819e3b97462acdfc7bf.jpg鄒凱詩(圖:許朝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