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X光造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5 Oct 2023 05:02:4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乳房X光造影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乳癌關注月】關注乳房健康 評估乳癌風險(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9%97%9c%e6%b3%a8%e6%9c%88-%e9%97%9c%e6%b3%a8%e4%b9%b3%e6%88%bf%e5%81%a5%e5%ba%b7-%e8%a9%95%e4%bc%b0%e4%b9%b3%e7%99%8c%e9%a2%a8%e9%9a%aa-%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Fri, 24 Sep 2021 03:11: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425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10月就是「國際乳癌關注月」,希望藉此提醒大家關注乳房健康,預防乳癌。

乳癌早期症狀未必能輕易察覺。婦女應熟悉自己乳房平常的外表和觸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乳房有沒有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如果發現任何異常,應盡快求醫。及早發現乳癌,並適時接受治療,可以提高存活率。

婦女應熟悉自己乳房的外表和觸感,也要多留意乳房有沒有出現不尋常的變化,盡快求醫,及早發現乳癌有助提高存活率。
婦女應熟悉自己乳房的外表和觸感,也要多留意乳房有沒有出現不尋常的變化,盡快求醫,及早發現乳癌有助提高存活率。

 

相關文章:【乳癌食療】患者常見的3個飲食問題 營養師拆解治療前後選低脂、低糖、高纖食物原因 減復發風險

 

預防乳癌和其他癌症 從均衡飲食、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酒做起

要預防乳癌和其他癌症,婦女應該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例如均衡飲食、恆常進行體能活動、維持健康體重及腰圍(以體重指標介乎18.5至22.9之間及女士腰圍於80厘米以下為目標),避免飲酒和不要吸煙等。母乳餵哺也可以減低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

此外,進行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有助在未出現任何症狀前及早發現乳癌。政府「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早前根據香港大學一項有關本地乳癌風險因素研究的結果及其他科學實證,就本地的篩查建議作出修訂。

 

乳癌風險評估工具 了解罹患乳癌風險

就一般年齡介乎44至69歲的婦女,如某些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組合令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應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適合本地婦女使用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例如由香港大學所開發的工具 – www.cancer.gov.hk/bctool),會按照一籃子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初經年齡、第一次生產年齡、直系親屬(母親、姊妹或女兒)乳癌病史、良性乳腺疾病歷史、體重指標及體能活動量,評估個人罹患乳癌的風險。婦女可以根據評估的風險水平,與醫生一起就乳癌預防及篩查作出更全面的考慮。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評估工具並非用作診斷受評估婦女是否罹患乳癌。簡而言之,即使評估結果為風險較平均人口高,也不表示將會患上乳癌。同樣地,被評估為罹患乳癌風險較平均人口低的婦女,仍須多加關注乳房健康和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對評估結果有任何疑問,應該諮詢你的家庭醫生。

 

相關文章:【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乳癌篩查建議

至於屬專家工作小組歸類為罹患乳癌風險達中至高水平的婦女,有關評估工具無法準確評估其患上乳癌的風險。就此,專家工作小組作出下列乳癌篩查建議:

高風險婦女(例如確認帶有BRCA1/2基因突變等),應諮詢醫生意見及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風險屬中等的婦女(即只有一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或之前確診患上乳癌,或有兩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之後確診患上乳癌),應諮詢醫生意見及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婦女接受乳癌篩查前,應先諮詢醫生以了解潛在的好處和風險。

 

乳癌篩查先導計劃

順帶一提,為期兩年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已於9月6日展開。於計劃初期,衞生署在轄下的三間婦女健康中心透過使用個人化乳癌風險評估工具,為參與婦女健康服務的合資格婦女評估她們罹患乳癌的風險,並適當地為她們提供乳癌篩查服務。有關婦女健康服務的詳情和服務對象,可瀏覽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tc_chi/main_ser/woman_health/woman_health.html

為了提升市民大眾對乳癌的關注,衞生署製作了全新宣傳短片「關注乳房健康 時刻守護自己」(https://youtu.be/dcjnR_01qKM),歡迎大家分享給親友。了解更多預防乳癌的資訊,請瀏覽癌症網上資源中心:www.cancer.gov.hk/breastcancer

 

文:衞生署非傳染病處醫生黎淑梅醫生

]]>
【乳癌】早期徵狀不易察覺 時刻關注乳房健康 留意6個不尋常變化(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6%97%a9%e6%9c%9f%e5%be%b5%e7%8b%80%e4%b8%8d%e6%98%93%e5%af%9f%e8%a6%ba-%e6%99%82%e5%88%bb%e9%97%9c%e6%b3%a8%e4%b9%b3%e6%88%bf%e5%81%a5%e5%ba%b7-%e7%95%99%e6%84%8f6%e5%80%8b/ Mon, 08 Mar 2021 09:25: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465 【明報專訊】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藉此提醒大家關注乳房健康,預防乳癌。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在2018年有超過4600名女性新確診,2019年有逾850名女性死於乳癌。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指出,乳癌第一至三期的5年相對存活率(76%至99%)明顯較第四期(30%)高,顯示愈早發現乳癌,愈早接受治療,可以提高存活率。因此,提升對乳房疾病的警覺,及早識別乳癌,十分重要。

 

相關文章:【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乳癌早期徵狀未必能輕易察覺。婦女應熟悉自己乳房平常的外表和觸感,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洗澡、換衫和搽潤膚露時,多留意乳房有沒有出現不尋常變化,例如:

.乳房出現硬塊

.乳房的大小或形狀改變

.乳房或乳頭皮膚有異樣,例如變紅、呈鱗片狀、變厚或猶如「橙皮」

.乳頭附近出疹、內陷或有分泌物

.乳房或腋下新出現持續的不適或疼痛

.腋下有新增硬塊或皮膚變厚

如發現任何異常,應盡快求醫。

【乳癌】早期徵狀不易察覺 時刻關注乳房健康 留意6個不尋常變化(衛生處方)
圖片資料來源:網上圖片

 

政府委託香港大學作香港乳癌研究,分析本地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因素,設計了一套適用於香港華裔婦女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研究結果發現除年齡因素外,其他因素包括:有直系親屬(母親、姊妹或女兒)曾患乳癌,曾診斷患有良性乳腺疾病,從未生育或第一次生產年齡較大(30歲或以上),初經年齡較早(11歲或以下),超重和肥胖(體重指標為23或以上),以及缺乏體能活動。

奉行健康生活有助預防乳癌,例如恆常體能活動,維持健康體重及腰圍,避免飲酒等。如果女性在較年輕時生育,並延長母乳餵哺期,也有助減低患乳癌風險。

 

相關文章:【乳癌】診斷三部曲 術前化療、標靶治療縮小腫瘤 為患者盡量保存乳房

 

依風險高低 適時造影篩查

此外,以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亦能及早發現乳癌,以便患者獲得適時治療。乳房X光造影是一種常用的篩查方法。政府「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就不同乳癌風險水平的婦女作出下列篩查建議:

.高風險婦女(例如確認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應諮詢醫生意見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中等風險婦女(即只有一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或之前確診乳癌,或有兩名直系女性親屬在50歲之後確診乳癌),應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

.其他一般婦女,如年齡介乎44至69歲而有某些組合的個人化乳癌風險因素(包括有直系親屬曾患乳癌,曾診斷患有良性乳腺疾病,從未生育或第一次生產年齡晚,初經年齡早,體重指數偏高和缺乏體能活動),令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建議她們考慮每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造影篩查,並建議使用合適的風險評估工具評估乳癌風險

然而,所有篩查測試均有局限,且並非百分百準確,可能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婦女若考慮接受乳癌篩查,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想了解更多乳癌預防及篩查的資訊,可瀏覽www.cancer.gov.hk/breastcancer,今年稍後會提供由香港大學設計的乳癌風險評估工具。

 

文:劉昌志(衛生署非傳染病處高級醫生)

]]>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www.afterroberto.com/%e7%99%8c%e7%97%87%e7%af%a9%e6%9f%a5-%e8%82%ba%e7%99%8c-%e5%a4%a7%e8%85%b8%e7%99%8c-%e4%b9%b3%e7%99%8c-%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8%a9%95%e4%bc%b07%e5%80%8b%e9%ab%98%e5%8d%b1%e5%9b%a0/ Fri, 26 Feb 2021 11:56: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276 癌症屬本港的頭號殺手,罹癌人數按年攀升,然而及早透過適當的檢查發現癌症,則可盡快介入治療,以延長存活率,甚至有機會根治。不過,癌症篩查五花八門,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都有個別的篩查方法,應如何選擇呢?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素懷醫生解釋,決定接受哪一種癌症篩查前,都應先諮詢醫生,因為醫生會按照每位病人的個別背景,基於7個高危因素,針對性地建議相對合適的篩查項目,惟需注意癌症篩查只適合無任何病徵人士的檢測,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應盡早諮詢醫生,以安排檢查及治療。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癌症篩查只適合無病徵人士,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

 

癌症篩查7個高危因素 度身制定合適方案

陳醫生指出,大部分癌症篩查,都會基於下列因素,為每宗個案個別考量,以制定最合適的篩查方案:

1. 年齡

2. 性別

3. 身體狀况

4. 生活習慣

5. 家族遺傳病史

6. 過往病歷

7. 其他相關資訊

 

肺癌篩查:高齡吸煙人士應每年檢查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肺癌是本港的頭號殺手,陳醫生表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高危因素,若經醫生評估下,如果屬55-80歲的吸煙者,又或者戒煙不足15年,而同時在過去15年每年平均吸煙30包或以上的人士,應考慮每年接受肺癌篩查,透過低輻射量電腦掃描方法進行檢查。

陳醫生引述研究指出,電腦掃描比X光掃描能更準確和精細地顯示出肺部結構,更能有助發現早期肺癌,以便及早診斷。

 

大腸癌篩查:50歲以上每年一次大便隱血測試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大腸癌在各項癌症中有着最高的發病率,陳醫生指出,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是最常用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如果經評估後屬低風險群組,50歲以上人士可考慮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又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不過,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有例如吸煙、經常進食加工肉類等不良生活習慣這些高危因素,則應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陳醫生解釋,大腸鏡檢查能讓醫生清楚觀察大腸內情況,如發現有瘜肉,可直接在檢查過程中切除或抽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因為部分瘜肉屬癌前病變,及早發現並切除有助防止進一步惡化成腫瘤。

 

乳癌篩查:40歲以上乳癌病發率較高

陳醫生指出,40歲以上的女性,乳癌病發率比年輕女性高,因此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可考慮定期進行合適的乳房檢查,而常見的篩查方法有二維或三維乳房X光造影、以及乳房超聲波掃描。

她解釋,乳房X光造影能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乳房超聲波掃描則可輔助X光造影檢查,檢測腫塊是實體,還是內有液體的囊腫,進一步了解腫塊的性質。40歲以下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X光造影的影像可能不夠明顯,一般會選用超聲波掃描檢查。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40歲以上的女性,乳癌病發率比年輕女性高,因此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可考慮定期進行合適的乳房檢查。

 

子宮頸癌篩查:25歲以上有性經驗婦女定期HPV等測試

陳醫生指出,90%以上的子宮頸癌個案,均是因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致,通常這類病毒是由性接觸傳播,她建議25-64歲,兼有性經驗的婦女,可考慮定期接受HPV測試及子宮頸細胞檢驗(柏氏抹片),同時亦提醒女士在未有性接觸前,及早接受HPV疫苗注射,減低因感染病毒而導致罹癌的機會。

 

癌症篩查不適合有病徵者

陳醫生重申,每個個案的背景、身體狀况、涉及的高危因素等均有不同,醫生的建議及評估標準是「度身訂造」,她建議任何人士在選擇癌症篩查方法前,應先跟醫生商量;篩查完成後,醫生亦會詳細解釋及跟進報告,如有發現,會轉介相關專科作更詳細診斷和跟進。

陳醫生又強調,癌症篩查只適合無病徵人士,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作更詳細、深入的診斷及檢查,以找出病因。此外,不是所有癌症都有合適的篩查測試,而不少測試也有其局限或風險,以及並非所有篩查都是百分百準確,或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而減低患上癌症風險,應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例如不煙不酒、健康飲食、多做運動、接受疫苗注射等,都會有幫助。

]]>
【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www.afterroberto.com/%e6%9c%89%e7%89%87-%e6%8f%80%e5%95%b1%e4%b9%b3%e6%88%bf%e6%aa%a2%e6%9f%a5-%e5%85%8d%e5%9a%87%e8%87%aa%e5%b7%b1-%e7%a3%81%e5%8a%9b%e5%85%b1%e6%8c%af%e9%ab%98%e6%95%8f%e5%ba%a6/ Tue, 29 Oct 2019 03:17: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067 【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andresr@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女性新症由2006年的2584人,上升至2016年的4108人。隨着防癌意識提升,不少女士都知道要定期檢查,乳房X光造影、超聲波和磁力共振檢查,各有長短,並非愈貴愈準確,應如何選擇?

◆ 梁:梁小蘭(外科專科醫生,中大醫務中心

◆ 鄭:鄭志文(家庭醫生)

乳房有事不是搵婦科?

問:檢查乳房,一定要搵婦科醫生?
鄭:女士如懷疑乳房異常,第一時間想到找婦科醫生。原來大部分有關乳房的診治並非由婦科醫生負責,例如乳腺腫瘤,無論良性或惡性都是外科醫生診治;乳房或乳頭出現濕疹或紅疹,可能要轉介皮膚科;而異常乳汁分泌,家庭醫生或婦科醫生可能將病人轉介至內分泌科,接受腦部掃描,檢查腦下垂體是否有腫瘤導致乳腺素分泌過高。

專科只是人為分設科目,到底要看哪個專科,應該先向家庭醫生查詢,上網搜尋一下也可以。至於一般乳房定期檢查,可看家庭醫生、婦科醫生或其他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醫護人員。

每月經後1星期自檢?

問:何時應該開始接受乳房檢查?
梁:建議女士20歲開始,每月做一次基本乳房檢查,最好在經期後1星期,待乳房脹痛感消退時做;已停經女士為免遺漏,應每月固定在同一天檢查。自我檢查的第一步是觀察,站在鏡前觀察左右乳房有沒有不對稱?有否出現腫脹或下陷?

【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明報製圖)

然後輪流觸摸左右乳房,檢查右乳時應高舉右手並放在頭上,以左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於乳房由外而內打圈,按壓有沒有硬塊(圖);當移至中間可輕壓乳頭,看看有否滲漏。除了檢查左右乳房,還要留意鎖骨及腋下淋巴有沒有異常腫脹。如在過程中發現有異常腫塊,乳暈或乳頭有損爛、滲漏、下陷,便應找醫生進一步檢查。另外,建議女士每隔2至3年找專業醫護作臨牀觸診檢查,這樣更保險。

帶BRCA基因 檢查提早25歲起?

問:何時需要乳房X光造影(mammogram)檢查?

梁:一般建議女士40歲或以後開始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香港乳癌基金會建議每兩年一次),觀察乳腺有否異常的微鈣化點、結構、陰影;亦可考慮超聲波檢查,透過聲納探測乳房內有否異常腫塊或水囊。兩種檢查報告相輔相成,目的是以不同方法掌握乳房內的情况。

但如女士有較高風險因素,例如曾患上非典型乳腺增生、非典型乳葉增生或乳癌,便須接受更頻密的乳房檢查,例如每年1次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如果直系家屬曾有人確診乳癌,會以患者(患乳癌的直系家屬)年齡為基準,提前10年開始接受這兩項檢查。

另外,如驗出帶有BRCA基因,屬於極高風險因素,醫生會建議於25歲後每隔6個月做臨牀觸診、乳房X光造影及磁力共振,確保及早發現癌症,提升存活率。

高風險者才用磁力共振?

問:磁力共振可看清楚細微病灶,為什麼不用作常規檢查?

梁:磁力共振的敏感度非常高,但不會應用在普查上。因為良性水囊或脂肪瘤,在磁力共振影像下都會被表達為可疑,從而引伸出是否要抽組織化驗等問題。所以,只用於驗出BRCA基因等高風險因素的病人,或確診乳腺癌而考慮局部保留切除手術時,才會使用磁力共振。

鄭:作為家庭醫生,平常也會有病人查詢這類問題,甚至說有其他高科技的檢查乳房技術,例如紅外線、熱能探測、驗血等,雖然未必可以否定這些技術的效用,但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已有大量醫療數據及經驗,證實檢查行之有效,所以女士不應胡亂嘗試其他方法。就如磁力共振,因為假陽性風險高,或會導致抽多幾次組織化驗,而等待報告期間受怕擔憂。

自身皮瓣重建乳房?

問:確診乳癌,是否一定要切除全乳?
梁:確診患上乳腺癌,醫生一般先考慮手術治療方案,包括全乳切除及局部保留切除。如病人要求保留乳房,醫生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例如腫瘤病灶數目、腫瘤與乳房體積比例,及術後病人可否配合電療。醫生亦會為病人安排磁力共振檢查,看清楚X光造影無法顯示的微細病灶,作為參考。

如病情真的不許可,必須切除全乳,女士也不用灰心,因為現時醫學昌明,可考慮其他方案改善外觀,例如為患者重建乳房。重建乳房使用的物料分為兩大類,一是病人自己的肌皮瓣,將腹部、背部、臀部脂肪轉移至胸部重塑乳房外形;二是植入假體重塑。

【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鄧宗弘攝)

文:Genki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9/HET20190926_01.mp4,乳房問題 應向外科求診;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9/HET20190926_07.mp4,篩查定檢查 睇有冇病徵;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9/HET20190926_08.mp4,20歲以上 開始自行檢查;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9/HET20190926_09.mp4,不同年齡 檢查亦有不同;=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09/HET20190926_10.mp4,局部或全切除 整形可重現乳房;

]]>
知多啲:X光造影 年輕女性未必合用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x%e5%85%89%e9%80%a0%e5%bd%b1-%e5%b9%b4%e8%bc%95%e5%a5%b3%e6%80%a7%e6%9c%aa%e5%bf%85%e5%90%88%e7%94%a8/ Mon, 28 Oct 2019 04:23:4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080 知多啲:X光造影 年輕女性未必合用
超聲波檢查——若發現乳房有硬物,應立即找醫生檢查。圖為超聲波影像顯示乳房囊腫(箭嘴示)。(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乳房影像檢查報告,有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分級,判斷患乳癌的機率。BI-RADS是美國放射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建立的乳房影像報告及數據系統。外科專科醫生梁小蘭說:「BI-RADS評分是根據病徵及病狀,給予0至6分,因應評分設不同跟進治療。」

  • 0分:代表照得不清楚,需要額外檢查
  • 1分:代表乳腺正常
  • 2分:代表有良性發現,如水囊
  • (1及2分都毋須擔心,只需保持常規檢查)

「如評為3分,統計學上代表有2%患癌風險,醫生會建議病人6個月後接受監察性補照,看看異常狀况有否改變;如女士有較高風險因素,更會商討是否需要抽針化驗。」梁小蘭說4至5分各有不同的患癌風險百分比,一般都要抽組織確定;至於6分代表已確診癌症,須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決定治療方案。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BI-RADS系統有大型醫學研究數據證明,每個評分採用哪項治療最有成效。

乳腺密度高 X光難穿透

有年輕女士感到憂慮,30歲已要求照X光造影,梁小蘭說如遇到受情緒因素困擾的求診者,會以理性數據解釋,「因為年輕女士的乳腺密度高,X光的穿透能力有限,無法照得清楚,而且始終有少少輻射,不適宜用作長期的常規檢查」。她補充說,歐美國家的乳癌患者數字及比例均比香港多,亦只是建議女士35歲後才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香港年輕女士不應過度擔憂,如無風險因素,只需每月定期自檢及每隔2至3年找專業醫護人員作臨牀觸診檢查即可。

相關文章:【有片】揀啱乳房檢查 免嚇自己 磁力共振高敏度 X光+超聲波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