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9 Oct 2024 07:34:4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中醫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www.afterroberto.com/%e6%9b%b4%e5%b9%b4%e6%9c%9f%e7%97%87%e7%8b%80%e5%81%9c%e7%b6%93%e5%89%8d-%e5%8d%b5%e5%b7%a2%e5%8a%9f%e8%83%bd%e8%a1%b0%e9%80%80-%e6%bd%ae%e7%86%b1-%e6%83%85%e7%b7%92%e6%b3%a2%e5%8b%95-%e4%b8%ad/ Tue, 29 Oct 2024 07:22: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50 【明報專訊】女性在45至55歲之間會踏入俗稱「更年期」的圍絕經期階段,身心狀况都會變化,部分女士會面對令人困擾不適的問題。中醫認為,更年期本身並非病態,當腎精漸衰時,如果受體質、起居、飲食、情志等影響而無法適應變化,可導致失調。這些失調可以透過中醫療法校正。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身心變化 《黃帝內經》指女性到了七七(即49歲)歲時,臨牀上出現停經、卵巢功能衰退、失去生育能力等,中醫認為,更年期本身並非病態。(設計圖片,lielos@iStockphoto)

更年期症狀:停經、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停經後仍維時

身體狀况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黃帝內經》中有記載男女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身體盛衰演變過程。女性到七七(即49歲)時,「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臨牀上出現停經、卵巢功能衰退、失去生育能力外,還可出現潮熱、情緒波動等身心變化。這些身心變化通常在停經前已開始,到停經後持續一段時間直至身體適應,整個更年期維時約3至5年。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更年期可能出現停經、潮熱、情緒波動等身心變化,一般在停經前開始,到停經後持續一段時間。(設計圖片,Doucefleur@iStockphoto)

體虛少休 誘發絕經前後諸證

若女性在更年期出現令人困擾的問題,如潮熱、手足心熱、盜汗、煩躁、口乾、眼睛乾澀、皮膚乾癢、失眠、月經紊亂、劇烈情緒波動等,導致影響日常生活,這個程度便算作失調,中醫稱為「絕經前後諸證」。成因主要為身體無法適應更年期腎衰的生理變化,出現腎陰虛或心腎不交的失調。先天體質屬於陰虛、血虛,或情志不舒、長期勞神、休息不足、過食辛熱者,都容易出現絕經前後諸證。

絕經前後諸證的中醫治療策略,主要為補益肝腎、滋陰清熱、養血安神,常用方劑為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由宋代醫家錢乙創製,記載於《小兒藥證直訣》,為東漢醫家張仲景「腎氣丸」之變方。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淮山)、澤瀉、茯苓、牡丹皮6種中藥組成,前3種補腎滋陰,後3種清熱降火,按比例合用以補益為主,清熱為次。


相關閲讀:更年期徵狀可持續7年?應對停經、潮熱、尿頻等問題要有法


六味地黃丸變方 各有主治功效

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又衍生了不少變方,各有不同特性和主治功效:

  • 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知母、黃柏,加強清熱效果,適用於熱象比較明顯的人士,如潮熱、手足心熱、煩躁比較強烈者
  • 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上枸杞子、菊花,加強清肝養肝作用,適用於容易頭暈頭痛、眼睛乾澀者
  • 麥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加強斂陰功效,針對盜汗、煩躁不安較明顯者
  • 明目地黃丸:顧名思義針對目暗不明、視物昏花者,為六味地黃丸加當歸、蒺藜等,有養血、益精、明目的作用

至於六味地黃丸的原始方「腎氣丸」,又名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八味腎氣丸,方劑成分除了包含六味地黃丸6種藥物外,還有藥性偏溫熱的炮附子和桂枝,有溫補腎陽作用;適用於畏寒肢冷、乏力、夜尿清長、精神委靡不振等陽虛表現較明顯者,在治療絕經前後諸證時亦會根據辨證使用。

心腎不交 多夢易醒

由於腎水不足,不能制約心火,中醫稱作心腎不交,患者常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心悸等與心神不寧相關的症狀。治療方面宜滋陰養血、清熱安神,常用方藥如天王補心丹、酸棗仁、麥冬等,可與六味地黃丸合用。

紓緩不適:針灸調理更年期 應付失眠頭痛胸悶

針灸有助改善絕經前後諸證,有疏通經絡、調整臟腑的作用,具體能調節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機能,建議每周2至3次,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太溪、太衝、腎俞等有補腎、滋陰、清熱效能的穴位。心神不寧、失眠者可加配神門、心俞,以養心安神;頭脹、頭痛者可加配風池、百會,以平肝熄風;胸悶氣窒、情志不舒者可加配足三里、中脘,以理氣健脾。

要減輕更年期不適反應,首先要對這個生理轉變過程有正確、正面認識,明白這是人生必經階段,需要積極面對,適應變化,做好心理建設。基於體質差異和後天條件不同,在圍絕經期每個女性的反應和調治細節都不一樣,毋須比較;要客觀看待網上資訊,有需要時向值得信任的專業人士諮詢。總之更年期不適反應都有辦法紓緩。

45至55歲更年期症狀停經前已出現:卵巢功能衰退、潮熱、情緒波動 中醫如何對付?
更年期可能出現停經、潮熱、情緒波動等身心變化,一般在停經前開始,到停經後持續一段時間。(設計圖片,Doucefleur@iStockphoto)

避吃辛辣燥熱

至於日常的養生調攝,在飲食方面,建議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多吃蔬果,補充足夠水分,避免濫用溫補,以防上火。作息方面應注意要有充足睡眠,使身體得以充分休息,避免過度思慮勞神,要學習放鬆減壓,養成運動健體的習慣。在更年期階段情緒容易起伏不定,建議可多與他人分享感受,不要鑽牛角尖。如情緒長期受到困擾,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


相關閲讀:40歲前停經?卵巢早衰 影響女性生育及健康 人工方法協助懷孕


知多啲:男人也有更年期 55歲起 腎虛相關

手如果更年期的意思是「生育能力伴隨全身各方面機能逐漸由盛轉衰」的話,那麼不論男女都會有更年期。男性更年期通常在約55至60歲開始,比女性遲,常見表現包括體能及活力減退、容易疲勞、腰膝痠軟、健忘、情緒波動、夜尿增加、性能力下降等,中醫認為也是與腎虛有關。

如果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困擾日常生活及影響精神情緒,同樣可以通過中醫療法調治。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戒煙】耳穴治療助減輕煙癮及失眠 衛生署提供免費中醫試用服務 //www.afterroberto.com/%e6%88%92%e7%85%99-%e8%80%b3%e7%a9%b4%e6%b2%bb%e7%99%82%e5%8a%a9%e6%b8%9b%e8%bc%95%e7%85%99%e7%99%ae%e5%8f%8a%e5%a4%b1%e7%9c%a0-%e5%85%8d%e8%b2%bb%e4%b8%ad%e9%86%ab%e8%a9%a6%e7%94%a8%e6%9c%8d%e5%8b%99/ Mon, 27 May 2024 08:25: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008

【明報專訊】下月是「六月.戒煙月」,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推出連串活動,包括上周五(5月24日)至7月31日期間,向有意戒煙者提供不多於兩周的免費中醫戒煙耳穴貼試用計劃,市民可致電或網上預約,亦可到博愛醫院屬下48間診所或逾30輛流動醫療車接受服務。衛生署控煙酒辦稱會視乎實際情况,不排除擴展計劃。

【戒煙】耳穴治療助減輕煙癮及失眠 衛生署提供免費中醫試用服務
耳穴治療原理為利用「王不留行籽壓丸貼」敷於8個耳穴表面,包括交感、神門、口、胃、氣管、肺、內分泌及皮質下。煙癮輕者可集中貼在耳朵最上及最下方4個穴位。(黃嘉妍攝)

衛生署免費提供中醫耳穴治療助戒煙

耳穴治療原理為利用「王不留行籽壓丸貼」敷於8個耳穴表面,戒煙者可每一至兩小時或煙癮發作時按壓耳穴,每次3分鐘,透過刺激穴位令大腦分泌肽類物質以代替尼古丁,減輕煙癮及失眠等退癮徵狀。使用者建議每兩日更換耳穴貼,左右耳每次輪流貼上。

【戒煙】耳穴治療助減輕煙癮及失眠 衛生署提供免費中醫試用服務
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主任封螢(右)表示,今年增加煙稅後,署方戒煙求助熱線來電較平日增8倍,每次加稅後戒煙服務查詢或熱線來電升幅最顯著。左為博愛醫院註冊中醫師鄧欣恩。(黃嘉妍攝)

相關閲讀:【世界無煙日】吸煙令患癌風險大增 電子煙無助戒煙反上癮 中西醫戒煙有法

非入侵性物理刺激 指較針灸戒煙易接受

博愛醫院註冊中醫師鄧欣恩表示,博愛中醫屬下約200個服務點會為參與者事前評估,有需要者可返回診所更換耳穴貼。鄧稱耳穴貼不具藥性,僅為非入侵的物理刺激,但提醒正服用抗凝血藥物者及孕婦不適合使用。被問到需長期貼在耳上或降低戒煙者使用意欲,她指耳穴較針灸方便和易受大眾接受,有助吸引戒煙者嘗試。


相關閲讀: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鼓勵吸煙者踏出戒煙第一步

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主任封螢表示,計劃旨在提供即時輔助,鼓勵吸煙者踏出第一步嘗試戒煙,又說有研究指戒煙首兩周退癮徵狀較嚴重,若參與者兩周後仍有意繼續接受服務,可考慮參與署方的戒煙服務。封螢說,吸煙者除了受化學作用影響,亦有心癮,故僅靠中醫耳穴貼並非全面戒煙服務,輔導同樣重要。

封螢稱過去多年署方與博愛醫院為逾1.5萬名戒煙者提供以針灸及輔導為主的中醫戒煙服務,去年派發約3000份一星期戒煙藥物(尼古丁替代療法)試用裝且受歡迎,冀今年可吸引更多人戒煙。

]]>
肺癌兩病例 中醫藥如何配合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7%99%8c%e5%85%a9%e7%97%85%e4%be%8b-%e4%b8%ad%e9%86%ab%e8%97%a5%e5%a6%82%e4%bd%95%e9%85%8d%e5%90%88%e6%a8%99%e9%9d%b6%e8%97%a5%e7%89%a9%e5%8f%8a%e5%85%8d%e7%96%ab%e6%b2%bb%e7%99%82%ef%bc%9f/ Mon, 08 Apr 2024 04:50: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06

【明報專訊】上期說到中藥在抗癌的作用(重溫:https://link.mingpao.com/82009.htm),抗癌西藥發展近10年出現爆發潮,傳統化療慢慢變成次要角色,各種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成為治療癌症的骨幹藥物。(附兩個肺癌病例)中醫藥如何配合這些新式治療,將會是中西醫結合治癌的未來研究方向。【抗癌中藥的運用二之二】

肺癌兩病例 中醫藥如何配合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mesh cube、tatniz、Moussa81、koosen、marilyna、marilyna、peterschreiber.medi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中醫藥如何配合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很多人誤以為中醫一成不變。事實上,在中醫2000多年歷史裏是不斷向前發展。舉例說,第一本中藥著作《神農本草經》只記載了365種中藥,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已記載1892種。來到現代《中國藥典》的中藥數目就更多,2015年版藥典收載藥品5608種,2020年版擴充到5911種。而不同年代的中醫,治病手法也不斷進步,可見中醫藥其實是不斷擴張和發展的學科。面對癌症這相對棘手的疾病,中醫也不會故步自封,不會拒絕現時西醫各種治癌方法,內地現在趨勢也是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症。

肺癌兩病例 中醫藥如何配合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中醫藥如何配合各種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等治療癌症呢?

近10年來,抗癌西藥發展迅速,傳統化療變成次要角色,各種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成為骨幹藥物,無論在根治率、生存期和副作用方面都大有改善。舉例說,近年俗稱「聰明炸彈」的新型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嶄露頭角,這種把標靶藥和化療二合為一的藥物,能夠達到比化療藥物更強的抗癌作用,同時副作用相對輕微。而電療技術也日益進步,精準度提高,副作用減少。

這些新型藥物對身體產生的變化,可以用中醫學理論去理解和作出相應處理。舉例說,有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注射PD-1抑制劑後,出現身體疲倦、甲狀腺功能減低,或引發身體各部分發炎反應,如皮膚發炎出疹;或免疫系統過激引起肝炎、肺炎等。中醫有句說話叫「壯火食氣」,免疫治療在中醫角度來說是一種激發火熱的藥物,身體產生大量「熱氣」而引起的症狀(類似現代醫學的發炎反應),反過來會耗損正氣,形成了一方面熱氣一方面氣虛的症狀。所以用中藥配合免疫治療時,多會共同使用清熱和補氣的藥物。

長水疱停免疫治療 轉服中藥腫瘤受控

舉兩個病例。一名約70多歲病人,確診肺癌並已擴散,使用免疫治療後療效很好,腫瘤受控。但用藥1年多後,出現嚴重的皮膚副作用,全身出現類似天皰瘡的水疱,需要停止免疫治療,皮膚逐漸改善,但無奈癌細胞在頸部和腋下淋巴擴散復發。病人害怕副作用,拒絕接受化療,改用中藥抗癌治療,半年後發現淋巴的腫瘤再次受控。這個病人的治療效果,很大機會是免疫治療首先激發了免疫系統,再加上中藥相輔相成而來。


相關閲讀:【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按西醫療法靈活配搭中藥

另一名是三期肺癌的病人,由於原發腫瘤較大,再加上肺氣腫引致肺功能不足,不能做手術切除。治療方法是先用化療加免疫治療縮小癌細胞,再接受30次電療,完成後需要注射1年免疫治療作為鞏固治療。這療程的最大風險是,當電療和免疫治療在短時間內並用,電療雖能夠激發免疫治療產生協同效用,但最怕是免疫系統過激引發肺炎,嚴重甚至致命。因病人本身走路會氣喘,所以在治療期間配合中藥益氣補肺;另外他的處方中也經常看到白花蛇舌草,病人問是否用於抗癌?白花蛇舌草主要用來清熱解毒,減低肺火,希望減少引發嚴重肺炎的風險,並不是用來抗癌。由於這個西醫治療方案功效顯著,最擔心只是嚴重副作用,所以在接受免疫治療期間,中藥方不需要用太多抗癌藥物,只集中補氣清熱,相得益彰。

以上例子可見,了解到新的西藥抗癌治療,反過來可以指導中藥用藥的方針。

肺癌兩病例 中醫藥如何配合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
近年各種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成為治療癌症的骨幹藥物,然而或會引致身體各部分發炎,配合清熱和補氣中藥,能緩和這些副作用。(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FatCamera@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質子治療狙擊癌細胞 縮短治療次數減副作用


臨牀試驗不足 阻礙中醫藥發展

中醫藥發展最大困難之處,是不少藥方和療法未經非常嚴格的臨牀試驗。不少中醫藥研究只屬實驗室研究或一些臨牀案例(case study),相對於西藥大多數有嚴格的三期臨牀研究,中醫藥需要更多臨牀試驗。而其中最大困難之一,是嚴格臨牀試驗需要大量資金和大藥廠統籌,惟傳統中草藥和西藥不同,很難申請專利,所以缺乏投資之下發展試驗較為落後。

香港政府近年開始投放資源研發中藥,希望在不久將來會有更大的突破。與此同時,使用中藥材作癌症治療或研究,其中一個關鍵是劑量和原藥材質素,這方面也需要努力制訂質素水平標準。

無論是單用中醫藥,或中西醫協作來治療癌症,還需要很多研究和實踐工作。由於每個病人的病情不同,病人如在治療癌症時希望加入中醫藥治療,務必先請教自己的主診醫生和中醫。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王翠麗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6%98%93%e6%bf%80%e8%82%9a%e7%97%9b%e8%85%b9%e7%80%89%e9%9b%a3%e5%bf%8d-%e7%a0%94%e7%a9%b6-%e5%a5%bd%e7%9d%a1%e7%9c%a0%e8%b3%aa%e9%87%8f%e7%ad%89%e7%bf%92%e6%85%a3%e5%8a%a9%e9%a0%90%e9%98%b2/ Mon, 11 Mar 2024 06:35: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58

【明報專訊】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俗稱「玻璃肚」,一般15至30歲發病,病徵包括經常肚痛、腹瀉、便秘及肚脹等,生活飽受困擾,有病人因病不敢外出用膳或坐長途車,有港孩15歲已罹患。中大醫學院團隊一項研究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資料作大數據分析,隨訪逾6萬人平均12.6年,發現5項健康生活習慣有助預防腸易激,愈多患病風險就愈低,並揭示3類與飲食無關的行為,即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能顯著降低患病風險,當中尤以「瞓得好」最重要,為預防策略帶來啟示。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中大中西醫聯手進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五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預防腸易激,其中發現高質量睡眠最重要。左起為參與研究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黃志東攝)

腸易激綜合症非腸道結構引起  一般15至30歲發病

腸易激屬常見功能性腸胃病,非由腸道結構問題引起,屬腸腦交互作用障礙,一般15至30歲發病,六分之一成人患者每月發病,4%每周。香港不少小孩返學就肚痛,5至6歲開始出現,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稱,約六成到15至18歲演變成腸易激,五分之一患者有家族集群現象,反映有遺傳因素。

中大研究:瞓得好預防玻璃肚 5習慣助預防

過往研究顯示5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減低腸易激風險,包括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高飲食質量及適量飲酒,中大團隊以大數據分析評估行為與腸易激病發率關係。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數據庫,2006至2010年招募37至73歲沒確診腸易激的64,268名成年人,隨訪至2022年,最終961人確診腸易激、佔1.5%。

研究發現,有高睡眠質量、高強度運動、從不吸煙的研究對象,比起無相同行為者患腸易激風險減少27%、17%和14%;高飲食質量和適量飲酒則與預防該病的單獨聯繫較弱,但與其餘3種行為聯合效果顯著。另一發現是健康生活行為愈多,患腸易激風險就愈低。團隊認為改變生活方式可成為腸易激初級預防策略,指今次研究的5項習慣在中醫治療腸易激的手冊早有記載,中大透過大數據及循證醫學將中醫的理論證實效用,有關研究在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後,獲多個英美媒體報道。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已發病遵5習慣 未必可扭轉病情

本身是註冊中醫師的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表示,研究結果反映「最緊要是瞓得好」,「反而不是擺落口的東西重要點」。他指「睡覺會養肝」,睡得不好肝功能差,肝負責調理氣的運行,尤其腸胃,若運行不暢順會出現肚痛、便秘等類似腸易激情况,即所謂「肝鬱脾虛」。他指肝具調節腸胃消化特殊功能,故中醫透過醫治肝去醫治腸胃。他說肌肉和腸胃屬土,若透過運動鍛煉好肌肉,腸胃便會好。

胡志遠指出,腸易激不單腸胃出問題,而是牽涉與腦之間系統連接出現失調,腸胃最後控制室在腦,故當有壓力或睡得不好可致胃痛或肚痛,也觀察到患者若睡得不好症狀隨即轉差;適量運動則有助減壓、腸胃蠕動、令腸道免疫系統更穩定。若患者遵守5項行為能否逆轉病情?胡說「一旦撻着火警鐘」,可能單靠生活改變都不能逆轉,唯盼透過中西醫治療改善。研究採用英國數據庫對港人參考性有多大,胡志遠說「一定要在香港做一個(同類研究)先知」,但強調腸易激在種族和地域差異不大,雖然部分習慣例如喝酒在英國較香港普遍,但其他流行病學上看不到很大種族差異,故認為今次數據在香港的適用性高。他說以往無類似研究,今次研究重要臨牀意義是可透過推廣健康作息和飲食生活習慣,減少腸易激發生。

籲30歲起養成習慣 預防其他慢病

鍾志豪說不希望市民30多歲才養成上述習慣,建議由青少年開始,指不止可預防腸易激,對不少慢病亦具預防效果。他建議市民按世衛建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例如快步走、打羽毛球、抹地抹窗,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運動,並跟從「得舒飲食」,不喝酒或適當喝酒。


相關閲讀:【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醫學滿東華)

失眠按揉內關太衝兩穴 助寧神疏肝理氣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本身註冊中醫師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表示,中醫針對腸易激綜合症有臨牀診療指南,平日會根據病人主要症狀,診斷為泄瀉、便秘和腹痛等,提供不同治療方法如針灸和中藥。她引述過往研究數據指患者接受針灸、針刺或電針治療後可有效緩解整體症狀的機率,包括腹痛、腹脹、大便次數和性質等,分別是服用西藥的1.29、1.25和1.21倍。

何輝輝表示,中醫一直重視「治未病」,中醫臨牀診療指南本身已提及今次研究所指的5項健康生活行為,今次研究則提供實證支持這些日常建議。不少中醫古文獻對這些健康生活行為早有見解,以適量飲酒為例,她說少量飲酒有利氣血運行,增強精神;做運動方面,久卧會傷氣,長久靜坐則會損傷肌肉。

睡眠方面,何輝輝說當人睡眠時,血會歸儲藏於肝,肝得血而能滋養雙眼。她說,晚上11時至凌晨1時屬膽經時辰,凌晨1至3時屬肝經時辰,肝膽關係緊密,提醒市民晚上11時前睡覺,對肝膽最好。常說「肝鬱脾虛」,她以五行理論解釋,指肝屬木,脾屬土,若肝不健康,「就會剋住土」。

腸易激肚痛腹瀉難忍 15至30歲發病 研究:好睡眠質量等5習慣助預防 
中大中西醫聯手進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五項健康生活行為有助預防腸易激,其中發現高質量睡眠最重要。左起為參與研究的中大中醫學院博士研究生何輝輝、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鍾志豪,及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胡志遠。(黃志東攝)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腹痛腹脹按足三里太白兩穴

至於其他緩紓症狀方法,何輝輝建議病人腹痛或腹脹時按揉腿部的足三里或太白穴位,具調理脾胃作用。不少港人睡得差,倘失眠或精神緊張,可按揉位於手腕的內關穴和位於腳部的太衝穴,具寧心安神、疏肝理氣之效。她建議每日穴位按摩3至4次,每次10至15分鐘。

明報記者 陳柔雅

]]>
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www.afterroberto.com/%e6%9b%b4%e5%b9%b4%e6%9c%9f%e7%97%87%e7%8b%80%e6%9c%83%e6%8c%81%e7%ba%8c%e5%a4%9a%e4%b9%85-%e8%8d%b7%e7%88%be%e8%92%99%e6%b2%bb%e7%99%82%e5%ad%98%e9%a2%a8%e9%9a%aa-%e4%b8%ad%e9%86%ab%e5%82%b3%e6%8e%88/ Thu, 18 Jan 2024 09:50: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07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生理轉折期,常常伴隨著一系列的症狀,包括潮熱、盜汗、失眠、情緒波動、頭痛、陰道乾澀等症狀,令女性苦不堪言。這些症狀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女性身體內分泌系統出現劇烈變化所致,對女性身心均帶來難以適從的轉變。究竟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如何才能緩解更年期症狀?這次請來德善堂註冊中醫陳宇琪解答女性熱切關注的更年期問題。

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每位女士出現的更年期症狀各有不同,中醫需針對患者的體質及證型進行個別化調理,才能有效改善。

更年期不適源於「腎氣衰」

根據研究顯示,更年期症狀通常會持續數年至十年不等,但持續時間因個人而異,每位女性所經歷的症狀也不盡相同。陳醫師指出,更年期症狀的出現與女性腎氣的變化密切相關,當女性接近49歲時,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腎陰陽平衡受到影響,進而引發一連串的更年期症狀。因此,中醫通常將更年期症狀歸納為「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虛、腎虛肝鬱、心腎不交」等病機,並針對此類病機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以緩解更年期症狀,並促進臟腑平衡和健康。

更年期五大證型的症狀

腎陰虛﹕月經提前、經量變少;及出現潮熱、五心煩熱、頭暈、眼乾等。

腎陽虛﹕月經數月不來,一來就血崩;及面色蒼白、體型浮腫,出現尿頻、夜尿、手腳以至下腹冰凍等。

腎陰陽虛﹕混合「腎陰虛」及「腎陽虛」的症狀;經常忽冷忽熱,易感染風寒、感冒等。

腎虛肝鬱﹕常感焦慮、抑鬱、煩躁,情緒起伏波動等。

心腎不交﹕失眠、心驚、心悸等。

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不少女士常擔心「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陳醫師指若不採取任何治療,更年期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2年,嚴重者5至10年也不定。

中醫個人化調理 加固腎氣成關鍵

在更年期症狀的治療方面,中醫主要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即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病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中藥調理和針灸等,以調理身體內分泌系統,平衡陰陽,改善腎氣虛弱等問題為目標。陳醫師補充,「中藥的治療重點為補腎益氣,從固護脾胃開始,產生精微物質來滋養腎臟,同時通過針灸調治脾腎有助維持內分泌平衡。

至於中藥內調方面,陳醫師表示針對腎陰虛的患者,處方多採用左歸丸,方中包括熟地、山茱萸、龜板等藥物,以滋養腎陰;對於腎陽虛的患者,採用右歸丸,涵蓋熟地、山茱萸、鹿角膠等藥物,以補益腎陽;對於肝火旺盛、難以入睡的患者,可以搭配刮痧、放血等理療方法以泄肝火和濕熱。若患者精神壓力較大,也可在藥劑中加入柴胡、白芍等疏肝的中藥。此外,中醫亦會為患者進行腹部艾灸,溫經通絡,溫補脾胃和子宮,調節氣血運行,同樣有助舒緩更年期症狀。陳醫師續稱﹕「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個過渡期,關鍵是要保持充足的腎氣。脾胃健康,腎氣良好,更年期症狀自然會減輕。」

西醫荷爾蒙治療 恐增癌變風險

西醫治療一般採用荷爾蒙補充劑,通過補充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來緩解更年期症狀,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增加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患者停藥後,雌激素水平不穩定,更年期症狀亦會再度復發。此外,若本身有子宮內膜移位,曾進行卵巢手術或易有血栓形成的患者亦不宜服用雌激素補充劑。在相比之下,中醫治療更年期症狀更精準、靈活、溫和,能夠針對個人體質進行個別化調理,透過中藥滋陰補腎疏肝,調整陰陽平衡以舒緩更年期不適,達致標本兼治。

中醫治療更年期  三個月內即可見效

更年期症狀究竟會持續多久?陳醫師表示這取決於個人體質而定,女性亦不必過於憂慮更年期症狀的持續時間,「一般情況下只需兩至三個月的中醫治療,便可緩解更年期的不適症狀。但對於部份患者而言,在不採取任何治療的情況下,更年期症狀通常會持續1至2年。若症狀較為嚴重者,潮熱、出汗、失眠等不適症狀可能會持續5至10年也不等。然而,也有部分患者在閉經後可能不再出現任何明顯的更年期症狀。」

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在採取中醫治療後,部分更年期症狀通常在兩至三個月內得到明顯改善。

從三方面入手 輕鬆過渡更年期

對於「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的問題,陳醫師強調,更年期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無法避免。對此,她建議女性應從飲食、運動及睡眠三方面來調整生活方式,以緩解更年期症狀。

飲食調理:女性約35歲時,脾胃功能下降,胃口及消化功能亦相應下降,因此保持脾胃功能的平衡是非常重要。陳醫師提醒踏入更年期的女性,應避免攝入過多容易削弱脾胃功能的食品,如甜品和乳製品。另外,米飯被認為是最養胃氣的食物之一,每天至少要食用一頓米飯,以保持食物攝入的平衡。

適度運動:鍛煉大腿肌肉有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維持身體的平衡和健康,減輕更年期症狀。

充足睡眠:按時入睡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更年期的管理很重要。荷爾蒙在人入睡後開始活動,而夜晚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因此,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以免耗費陽氣,導致腎氣虛弱。


自製簡易食療-甘麥大棗湯(適用於出現潮熱出汗、失眠等症狀)

甘麥大棗湯有助養心寧神、清熱瀉火,可有效舒緩更年期症狀不適,讓女士不再苦陷於更年期症狀,及會持續多久等煩惱。

材料:浮小麥、大棗、甘草

用量:30克浮小麥、10顆大棗、20克甘草

1200毫升水量,煲至剩餘約600毫升左右

一日內分2-3次飲用(每次約200毫升)

注:在使用此方劑前,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建議。

更年期症狀會持續多久?荷爾蒙治療存風險?中醫傳授三大要訣 幫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德善堂註冊中醫師 陳宇琪

香港中文大學針灸學理學碩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榮譽)學士

了解更多﹕https://bit.ly/3vaf5Hw

]]>
心紋痛勿忽視 中醫:胸痹心痛4成因 長者陽氣不足天冷易誘發 痰濕肥胖注意三高 //www.afterroberto.com/%e5%bf%83%e7%b4%8b%e7%97%9b%e5%8b%bf%e5%bf%bd%e8%a6%96-%e4%b8%ad%e9%86%ab-%e8%83%b8%e7%97%b9%e5%bf%83%e7%97%9b4%e6%88%90%e5%9b%a0-%e9%95%b7%e8%80%85%e9%99%bd%e6%b0%a3%e4%b8%8d%e8%b6%b3%e5%a4%a9/ Wed, 20 Dec 2023 03:25: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736

【明報專訊】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是常見都市殺手。一旦心肌梗塞,心臟無法將血液泵往全身,搶救不及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甚至致命。在心肌梗塞發生之前,有患者會反覆出現胸口憋悶、重壓感,可放射到下顎、肩、背、上肢,甚至引起呼吸困難,症狀在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加重。這個病徵就是心絞痛,在中醫稱為「胸痹」或「胸痹心痛」。

心紋痛勿忽視 中醫:胸痹心痛4成因 長者陽氣不足天冷易誘發 痰濕肥胖注意三高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PonyWang@iStockphoto)

中醫稱心紋痛為胸痹心痛 4成因:陽虛、痰阻、氣滯、血瘀

胸痹一症比較詳細記載是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認為「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指出陽氣衰敗,令陰寒偏盛窒礙氣血運行,會導致「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胸中氣塞」、「不得臥,心痛徹背」、「胸滿,脅下逆搶心」等症狀。對於胸痹治療,《金匱要略》提出要溫陽祛寒、行氣、化痰濁,這樣的思路在今時今日仍具有指導意義。

陽虛、痰阻、氣滯、血瘀是臨牀上常見胸痹成因,當氣血運行不暢,或陰寒、痰濁凝聚令胸陽痹阻,便會導致不通則痛。產生胸悶如窒、疲乏、呼吸困難等不適,輕則僅在體力勞動時出現,重則在平日休息狀態下亦可見。治療方面可通過溫陽驅寒、化痰、行氣、活血化瘀的方法,有助行血通脈,溫經宣痹。根據臨牀辨證,不同體質的人,其調治策略有不同側重。


相關閲讀:養和質子治療中心全面運作 料每年為逾400乳癌、前列腺癌、兒童癌病等患者 精準對付癌細胞

不同體質調理治療策略有不同

‧陽虛寒多 長者常見 天冷易誘發

常見於老年人,由於陽氣不足,陰寒凝結,寒主收引,令血脈推動無力,容易窒礙氣血運行,造成瘀滯。如果本身冠狀動脈比較狹窄,陽虛寒多的失調會較易令血液運行受阻。患者常見症狀包括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氣喘乏力、心悸頻作(類似西醫的心律不整),心痛發作時突然感到心痛如絞,痛徹肩背,每於天氣寒冷或感受風寒後容易誘發。治療方面需要溫陽祛寒、宣通心陽,常用如桂枝、薤白、細辛等藥性辛溫,有補陽、宣通作用的中藥。

‧痰濕蘊結 患者多膽固醇、血脂異常

多見於飲食不節、體重超標的壯年人,臨牀上這類患者多有膽固醇超標、血脂異常,容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及形成斑塊,使血管變窄,血液循環受阻。嗜食肥甘厚味,缺乏運動鍛煉的生活形態,容易造成痰濕積聚、氣虛、脾胃運化欠佳的失調。當痰濁上犯心胸,氣機不暢,心陽遏阻,便會出現胸痹症狀。隨痰濕持續積聚,胸悶氣緊症狀可反覆出現,而且胸痹發作會愈來愈頻密,程度愈來愈嚴重。除胸痹外,患者其他表現還包括痰多、身重、體形肥胖、舌體腫脹胖大、舌苔厚膩等。治療方面宜選用溫性藥物通陽泄濁、豁痰宣痹,常用中藥如瓜蔞實、半夏、石菖蒲等。

‧氣機鬱滯 憋悶感可擴至腋下

多見於情志不舒、經常鬱鬱寡歡之人。情志不暢,會導致肝失疏泄,妨礙氣機正常升降出入。當氣機鬱滯,血脈不運,便會形成胸痛、胸悶、呼吸不暢。證屬氣滯的胸痹,患者常感胸口隱隱作悶作痛,甚則憋悶感覺可擴展至腋下兩脅位置,症狀可在情緒鬱悶時加重。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見胃氣脹、食慾不振、經常哀聲嘆氣等。治療方面,需要疏肝理氣、活血通絡,使氣機暢通從而促進血脈暢行,常用中藥有厚樸、枳殼、柴胡等。

心紋痛勿忽視 中醫:胸痹心痛4成因 長者陽氣不足天冷易誘發 痰濕肥胖注意三高
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的人,出現氣機鬱滯,血脈不運,會形成氣滯性胸痹。(amenic181@iStockphoto)

‧瘀血停聚 激動、勞累、入夜加重

多見於平日操勞過度,或有傷患病史的人。由於傷患積瘀未消,或操勞耗傷氣血,都會使血行不暢,造成瘀滯。因心血瘀阻而引致胸痹的特點,是心胸疼痛位置固定,呈針刺痛,可痛徹肩背,每於情緒激動、勞累,或入夜後加重。患者的其他表現,包括唇舌紫暗有瘀斑、皮膚黧黑粗糙、舌色紫暗、舌面上或舌底有瘀斑瘀點等。

治療因血瘀而引起的胸痹,需要活血化瘀、溫經通脈,常用中藥包括桃仁、紅花、丹參等。

注意保暖 預防寒凝心脈致胸痹

胸痹後果可大可小,患者絕對不可掉以輕心。一旦發現在運動或體力消耗時出現胸口翳悶、呼吸困難時,建議應盡早求醫接受診治。對無即時危險,毋須馬上接受如「通波仔」手術的冠狀動脈狹窄或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一方面宜積極控制「三高」,另一方面宜調整體質,並堅持養生調攝,至少要做到穩定病情。中醫認為胸痹的成因眾多,臨牀上以陽虛和痰濁多見。一些宣稱有活血化瘀、「通血管」作用的中成藥如三七(田七)、地龍、丹參等,或西藥抗凝血藥物(薄血丸),都未必對所有出現胸痹問題的患者有效,市民大眾千萬不要過分迷信,以免耽誤病情。要有效改善胸痹病情,必須辨證施治,對證用藥。

心紋痛勿忽視 中醫:胸痹心痛4成因 長者陽氣不足天冷易誘發 痰濕肥胖注意三高
預防胸痹,要積極控制「三高」。(Tatomm@iStockphoto)

要預防胸痹或改善胸痹的病情,除了老生常談的避免暴飲暴食,節制肥膩多油的食物,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酒,放鬆減壓,維持合適體重,控制「三高」外,較有中醫特色的養生調攝建議是要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針對陽氣不足,全身整體機能下降的長者而言。他們要避免吹風受寒,並要戒吃寒涼生冷的食物和飲料,保持身體暖和,陽氣充足,身心機能活躍,有助預防因寒凝心脈而導致胸陽痹阻的問題。


相關閲讀:【頭頸癌】留意4大警號 口腔癌、喉癌較常見 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立冬適合補益腎氣 不足者易腰膝痠軟、尿頻、月經失調 //www.afterroberto.com/%e7%ab%8b%e5%86%ac%e9%81%a9%e5%90%88%e8%a3%9c%e7%9b%8a%e8%85%8e%e6%b0%a3-%e4%b8%8d%e8%b6%b3%e8%80%85%e6%98%93%e8%85%b0%e8%86%9d%e7%97%a0%e8%bb%9f-%e5%b0%bf%e9%a0%bb/ Mon, 06 Nov 2023 09:50: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226

【明報專訊】周三(11月8日)就是立冬,根據中醫觀點,萬物在冬季時休養生息,人體應該遵循大自然節律,《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原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於冬季儲備精氣為來年做好準備。註冊中醫潘咨遐表示,冬季是最適合補益的季節,建議適量進補,尤以腎氣最重要。五臟應四時,腎與冬氣相通應,腎氣不足容易出現腰膝痠軟、怕冷、小便不順或尿頻、月經失調等情况。

立冬適合補益腎氣 不足者易腰膝痠軟、尿頻、月經失調
潘咨遐(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了解關節痛】查找腰痛膝痛病因 及早治療免後患


中醫:冬季適合補益 腎氣不足易腰膝痠軟、月經失調

惟要避免「補過頭」,選用性味溫潤的補品為宜。平補以進食甘溫清淡為原則,例如雞肉、魚類、合桃、山藥、栗子等,適用於不同的體質。當然,實際情况應該根據個人體質和當時的天氣條件而適當調整。

立冬適合補益腎氣 不足者易腰膝痠軟、尿頻、月經失調
(Kai_Wong@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膀胱過度活躍症治療:行為和口服藥物相輔相成 患者尿頻、排尿量少 嚴重可致尿失禁 (醫學滿東華)


牛羊鹿茸日日食 「燥」底易上火致便秘失眠

過於燥熱的補品不宜每天食用,例如牛肉、羊肉、鹿茸等。尤其對於燥熱體質的人來說,食用燥熱補品後可能導致上火,例如便秘、失眠、長暗瘡等。

三高、濕疹、感冒人士 不宜胡亂進補

進食過多溫燥食品容易使陽氣過於升散,與冬季陽氣潛藏的原則相違背。不論什麼體質,都切忌過多頻繁地進補和吃溫燥的食品。此外,三高、濕疹、感冒或鼻敏感患者,經常熬夜晚睡,長暗瘡人士不宜胡亂進補,否則可能加重病情。最好先諮詢中醫意見,選擇合適進補方法。

]]>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b8%a3%e9%a6%ac%e3%80%91%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8%b7%91%e6%89%8b%e8%b3%bd%e5%89%8d%e8%b3%bd%e5%be%8c-%e5%ad%b8%e8%80%856%e5%bb%ba%e8%ad%b0/ Thu, 09 Feb 2023 08:33: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44 【明報專訊】渣打香港馬拉松將於周日(12日)舉行,3.7萬人參賽。進入備戰最後階段,根據香港天文台預測,比賽當日氣溫為20至24℃,相對濕度介乎80%至100%。浸大中醫藥學院臨牀部助理教授周志豪昨稱,濕度較高在跑步時跑手呼吸定受影響,提醒新冠康復者跑手勿強迫自己完成賽事,量力而為。他建議新冠康復者賽前不要食太酸的食物,還可用蘇葉及生薑焗水飲用,亦可按摩位於胸部正中線平第四肋間隙處,約兩乳頭之間的「膻中穴」,幫助肺氣運行;賽後可飲用「清補涼」、適量食辛辣食品等。


相關文章: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康復者跑渣馬 賽前賽後飲食、失眠怎辦?中醫學者6建議

1.比賽當日天氣較濕熱,周志豪表示,跑手一般或容易感疲倦,建議賽前及賽後可飲用「清補涼」,有助保持肌肉力量,賽前防止受傷及賽後促進恢復;其中材料如淮山、蓮子及芡實更有助建脾,生熟薏米則有助去濕。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渣馬 (明報資料圖片)

賽前勿吃太酸

2.賽前飲食方面,周志豪建議跑手不要食太酸的食物,稱中醫認為脾主肌肉,過食酸或有損脾胃、傷筋及助長肝氣。對於市面大部分運動飲品都是酸性,他強調中醫不會阻止跑手飲用。


賽後適量食辣補肝

3.周志豪建議,跑手賽後可食適量辛辣食品、如葱、蒜及薑,疏通肝氣。


按穴紓緩腹痛

4.周志豪亦分享如何按適當穴位,若在比賽中途感到腹痛,他建議跑手可按摩腕橫紋上兩寸,掌長肌腱及橈側屈腕肌腱之間的「內關穴」、或上腹部正中線,肚臍上四寸的「中脘穴」,紓緩痛楚。

【渣馬】新冠康復者跑手賽前賽後 學者6建議:勿吃太酸、泡腳保暖迎開賽
渣馬開跑在即,浸大中醫藥學院臨牀部助理教授周志豪(圖)介紹多個穴位按摩方法,以供一眾跑手參考,紓緩身體不同部位痛楚。(黃迪暉攝)

按摩兩眉頭中間改善失眠

5.針對跑手賽前因緊張而難以入睡,周志豪建議跑手可按摩兩眉頭中間的「印堂」及「太陽穴」,有改善睡眠質素、放鬆心情及提神。


相關文章:【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泡腳保暖迎開賽日 減受傷風險

6.他又建議,跑手可在開跑前的日子泡腳保暖,有助「陽氣升發」,減低受傷風險;賽後可按摩小腿外側、腓骨突起處下方(即近膝頭外側)的「陽陵泉」,有助紓緩肌肉。

]]>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3%e9%a1%9e%e9%bb%91%e7%9c%bc%e5%9c%88%e6%88%90%e5%9b%a0-%e6%9c%aa%e5%bf%85%e8%88%87%e7%86%ac%e5%a4%9c%e3%80%81%e7%9d%a1%e7%9c%a0%e6%9c%89%e9%97%9c%ef%bc%9f%e4%b8%ad%e8%a5%bf%e9%86%ab/ Thu, 09 Feb 2023 08:22: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40 【明報專訊】一雙黑黑沉沉的「熊貓眼」,予人疲累不堪的印象。都市人日間忙刷手機、晚上忙煲劇,24小時金睛火眼,極度用神,又或者長期睡眠不足……眼袋、黑眼圈、魚尾紋提早報到!要解決惱人的眼周皮膚問題,首先要拆解3類黑眼圈的成因和了解到原來「熊貓眼」分為3類,如何對付黑眼圈呢?中西醫各有絕招,從選擇眼霜、穴位按摩、針灸、醫美療程等,對症下藥,守住年齡的秘密。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靈魂之窗——靈魂之窗輕易泄露年齡,提早預防黑眼圈、眼袋和魚尾紋,就能守住年齡的秘密。(Tomwang112@iStockphoto)


相關文章:世界睡眠日|你睡得好嗎?了解睡眠周期 找出失眠、鼻鼾、夜尿成因 培養助眠生活及飲食習慣


黑眼圈成因 拆解3類熊貓眼 未必與熬夜、睡眠不足有關

一對「熊貓眼」,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才形成黑黑啡啡的千年黑眼圈?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和註冊中醫蕭驪珣拆解黑眼圈類型,原來「熊貓眼」分為3類,遠不止與睡眠不足、熬夜有關!

第一,色素型黑眼圈,即黑色素積聚在眼睛下方的皮膚,平日常揉眼睛、眼周附近缺乏防曬,或長期用力地用化妝棉摩擦皮膚,都會導致色素沉澱。亦有人先天眼周皮膚及眼窩較深色,看起來眼圈周圍黑黑的。

第二,血管型黑眼圈,常見因鼻敏感、鼻竇炎等造成血管擴張,影響血液循環,而眼周皮膚較薄,因而透出血管暗暗沉沉的顏色;睡眠不足、經常熬夜亦會使血液循環變差。

第三,結構型黑眼圈,與面部肌肉結構有關,如先天淚溝明顯、眼窩凹陷、眼袋較大,又或眼周皮膚鬆弛產生皺紋,皮膚一凹一凸出現對比,形成陰影。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改掉壞習慣——都市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如過度用眼、常揉眼睛、熬夜、睡眠不足等,都是造成黑眼圈和眼袋的元兇之一。(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精神緊張或變「青」眼圈

黑眼圈除了黑外,還有青色。蕭驪珣指「黑」眼圈多反映腎虛,「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推動人體生命運行,對健康很重要。當長時間耗神耗腦、玩樂或者熬夜,會耗用腎中精髓,造成腎虛」。至於「青」眼圈主要與肝鬱有關,當情志不暢、精神緊張導致肝氣鬱滯,血行不通,瘀血內停,胞瞼滯血不散,就會出現青黑之象。


大眼袋或脾腎虛弱

「熊貓眼」令雙目無神,再掛上眼袋,更見憔悴!林嘉雯指,眼袋是下眼瞼的脂肪,有些人先天眼瞼脂肪過厚,年紀輕輕已有眼袋;而不少人的眼袋是後天形成,「用眼過度、過度搓揉眼周皮膚等,都會導致皮膚鬆弛」,40歲後皮膚開始老化鬆弛、眼眶骨骼流失或眼部脂肪層積聚等,也會造成眼袋。

在中醫角度,眼袋與脾、腎虛弱有關。蕭驪珣指,脾虛加重體內濕氣,當濕氣聚於眼眶,會令眼瞼下脂肪層慢慢下墜,形成眼袋,多呈黃色。眼眶又與肝、脾有關,不良飲食習慣、吃喝生冷食物或捱夜等,都會使體內水分運行與代謝變差,水氣聚集,皮膚容易鬆弛無彈性,出現眼瞼下垂,形成眼袋。「先天形成的眼袋與腎虛有關,腎負責水的代謝與運行,如果先天腎虛,代謝水的功能較弱,水氣較易積聚於眼眶皮下,形成眼袋,顏色一般偏黑。」

前陣子流行畫「臥蠶」,雖然臥蠶與眼袋一樣是眼下隆起部位,但兩者予人感覺相差甚遠。「臥蠶是眼瞼下方一條凸起的橫狀肌肉,笑的時候肌肉收縮,就像眼睛在笑,看起來很可愛」,林嘉雯續說,眼袋是臥蠶下方的脂肪層,通常範圍較大,年紀愈大愈明顯,卻添憔悴。怎樣分辨兩者呢?蕭驪珣教路,對鏡子笑時,臥蠶會突起,而眼袋反而不太明顯;但當木無表情時,眼袋則清晰可見。

飲水過度或者睡得不好,都可能出現「假眼袋」,「這是水腫引起,時好時壞;但如果是先天或後天皮膚老化而出現的眼袋,會持續一段時間」。蕭驪珣不建議睡前2小時飲水過多,尤其因脾虛而出現眼袋的人士,當脾胃因水液運化失常而濕盛,一旦體內濕氣與外來的結合,進一步加重濕氣,導致氣血運行不佳,加重眼袋。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明報製圖)

相關文章:【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表情豐富易有魚尾紋

隨年紀增加,眼角漸漸顯露一道深且長的魚尾紋。林嘉雯解釋,膠原蛋白是支撐皮膚重要成分,20歲後慢慢流失,眼睛附近的皮膚較薄,膠原蛋白流失更快,使皮膚鬆弛,形成魚尾紋;「有些人面部表情豐富,經常眨眼、笑,都會較易形成皺紋。」

另外,蕭驪珣指,體質陰虛火旺人士,皮膚較乾燥,容易形成細紋;又或脾虛濕氣重,使皮膚下垂,都可能使魚尾紋更早顯現。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蕭驪珣(受訪者提供)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林嘉雯(受訪者提供)

文:張淑媚

編輯:朱建勳


相關文章:【鼻敏感】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可治癒鼻敏感?洗鼻10個步驟


知多啲:中西「睛靈」妙法

處理黑眼圈、眼袋和魚尾紋最好方法,莫過於預防眼周皮膚出現問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最重要。蕭驪珣提醒盡量晚上11時前入睡,讓肝膽經得到充分休息,維持肝膽經氣血通暢,讓肌膚保持應有的光澤與彈性。林嘉雯補充,平日多做運動,避免過度用眼,定時讓眼睛休息,不揉眼睛,並不時冷熱敷交替按摩眼周,幫助眼部血液循環。

針對眼周皮膚問題,中西醫各有妙法!

中醫蕭驪珣建議:眼部穴位按摩+熱敷

.穴位按摩

每日早晚用手指輕輕按揉眼周附近穴位,包括攢竹、睛明、魚腰、太陽及承泣穴,每次3至5分鐘,紓緩眼部疲勞和促進血液循環,持之以恆可減淡黑眼圈和讓眼袋回復緊致。

另外,可透過針灸刺激血液循環、經絡與穴位,讓眼部肌肉回復緊致,慢慢將脂肪層減少,或在臉部刮痧,促進氣血運行暢順,減輕眼袋。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明報製圖)

.熱敷

每晚以蒸氣眼罩或毛巾熱敷雙眼5分鐘,可促進眼部皮膚血液循環。至於敷青瓜、敷茶包,則作用有限;青瓜雖含維他命C,但難有效滲入皮膚,「茶包只是熱敷,但體積小、散熱快,效果不及熱毛巾」。

.食療

針對不同體質而形成的黑眼圈和眼袋,可以透過食療調理。腎虛人士可食黑芝麻、何首烏,固腎兼補益精血;而脾虛則多吃淮山、薏米、伏苓等,健脾祛濕。由肝鬱引起的黑眼圈,可飲用玫瑰花茶紓緩。

至於魚尾紋,如因脾虛濕重所致,可多吃健脾食物,如伏苓、薏米、淮山等;而陰虛火旺人士,應改變飲食習慣,少吃辣物、煎炸食物,多以沙參、玉竹滋陰。


拆解3類黑眼圈成因 未必與熬夜、睡眠有關?中西醫對付眼袋熊貓眼魚尾紋有法
(ValentynVolkov@iStockphoto)

西醫林嘉雯建議:對付頭號敵人紫外線

.防曬

無論是黑眼圈、眼袋還是魚尾紋,都要預防皮膚頭號敵人——紫外線,尤其是魚尾紋,因紫外線照射皮膚後產生自由基,破壞膠原蛋白,加速皮膚老化。「最重要的抗衰老工作,就是每日在眼周附近塗防曬」,因眼附近皮膚幼嫩,可用成分較溫和的物理性防曬品。


.護膚

預防皮膚老化,可選含抗氧化物的眼霜,如維他命C、維他命E、綠茶精華、葡萄籽精華等,「每次搽眼霜時,用手指頭輕輕按摩眼周」,幫助皮膚吸收之餘,同時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紓緩黑眼圈和眼袋。

而針對不同類型的黑眼圈,治療方法有別。色素型黑眼圈,可用美白成分產品,如維他命C或乳糖酸、葡萄糖酸等果酸,有助減淡色素,「但使用酸類產品要小心,因為眼周皮膚接近眼睛,如果誤入眼睛,可致化學灼燒」。血管型黑眼圈就需先治好鼻敏感、鼻竇炎等,才可改善問題。


.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欲避免皮膚因膠原蛋白減少而變得鬆弛,形成魚尾紋,可透過塗搽A醇(又稱視黃醇)、維他命A酸、果酸等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但酸類產品容易刺激皮膚,需在醫生指引下使用,懷孕婦女不適合用A醇或A酸。

市面上不少聲稱可補充膠原蛋白的食品,「其實作用不大,因為食物進入腸道後,膠原蛋白會被打散為細小分子,很難去到面部皮膚」;至於外塗含膠原蛋白護膚品,同樣成效成疑,「因為分子太大,難以滲入皮膚,塗在臉上僅能保濕而已」。


.醫美療程

處理頑固的眼周問題,醫美療程能助一臂之力。如因表情過多而產生皺紋,可注射肉毒桿菌素減淡;而眼袋可藉激光、射頻或注射膠原蛋白等紓緩。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8%a5%bf%e9%86%ab%e7%b5%90%e5%90%88%e6%b2%bb%e7%99%8c%e7%97%87-%e5%8d%b3%e7%b2%be%e6%ba%96%e9%86%ab%e5%ad%b8%ef%bc%8b%e6%95%b4%e5%85%a8%e6%b2%bb%e7%99%82/ Mon, 19 Dec 2022 06:51: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175 【明報專訊】中西醫結合治癌,是精準醫學和整全治療結合。就像踢世界盃一樣,西醫標靶藥着重找出最有實力的前鋒,攻破對方龍門,但對手會想辦法制約前鋒,情况好比標靶藥失效。而中藥處方用上十多種中藥,就像全隊球員互相配合、變陣,令對方難以識破。想贏得世界盃,最好方法是以上述兩種哲學結合運用。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

相關文章:【女性疾病】 乳癌術前化療助縮瘤 新標靶藥提升治癒率


精準醫學 vs. 整全治療

西醫腫瘤學在近十多年發生了重大改變。由以往只用化療,慢慢地變為用各種不同類型標靶藥和免疫治療。藥物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給,但更為重要的是,現在西醫腫瘤學已經變成一種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

最常見的是,不少癌症,特別是肺癌、大腸癌和乳癌,在未開始用藥之前,都會先作各種腫瘤基因測試,斷定最合適該病人的標靶藥物,或評估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為每名病人定下最合適的藥物組合,才會開始治療。相對以往在同一癌症上,病人都用同樣化療,確實是一種進步。因為精準治療不但成效更好,而且副作用一般也較輕。

那麼中醫藥治癌有沒有精準治療呢?中醫學也有類近於精準醫學,就是傳統望聞問切、辨證論治。簡單說,就是中醫會先透過望聞問切,了解每一名病人病情和當下體質等因素,才定下一個「證形」,再開出針對該病人的處方。所以即使是兩個同是肺癌的病人,兩條中藥處方可以截然不同,一個病人可能着重補氣養陰,另外一個病人可能着重活血化瘀。可以說中醫藥是度身訂做的醫學。

然而,中醫的辨證論治和西醫的精準治療,其實有很大的差異。西醫精準治療主要是透過腫瘤樣本分析腫瘤基因突變來斷定最佳用藥。中醫望聞問切主要是了解病人患病後,如何影響了身體五臟六腑,再用中藥處方去糾正五臟六腑的失衡,透過改善五臟六腑的平衡,間接發揮抗癌作用。


中西醫結合治癌症 即精準醫學+整全治療
夾擊癌細胞——西醫的精準治療是針對癌細胞,中醫的度身治療則是針對病人體質。(Mohammed Haneefa Nizamudeen@iStockphoto)

標靶藥一大弱點

所以簡單地說,西醫腫瘤學是直接針對癌細胞的精準治療,而中醫學是針對病人本身的度身訂做整全治療。

西醫標靶治療確實是很厲害的治癌武器,因為當找到合適標靶藥,用藥後腫瘤細胞一般都會快速死亡,疾病可以大幅度受控。但標靶藥有一個最大弱點,就是很多時用了一段時間後,腫瘤再度發生基因突變,產生抗藥基因令標靶藥慢慢失效。這時候便要重新抽腫瘤細胞組織,再去研究有否其他標靶藥可以使用。假如沒有,便要回歸傳統的化療。這種情况在肺癌病人身上特別多見。

中醫的整全治療,除了考慮腫瘤本身以外,更加全盤考慮病人體質和身體各樣問題。以肺癌病人為例,中醫除了考慮治療要使用針對肺癌的「抗癌中藥」,在不同階段用藥也有不同;病人起初病徵時,肺熱較重,要使用更加多清熱解毒的中藥;但過一段時間,可能病人本身有腸胃問題,脾虛有濕,引起咳嗽痰多,容易肚瀉,加上經過早前治療後熱毒已清除,反而痰濕瘀滯,就需要加上健脾化濕、化痰散結中藥。若病人在治癌過程中,不幸染上新冠病毒,出現氣喘消瘦的問題,便要加入益氣養陰的中藥,同時稍為減少清熱解毒的中藥。

另外,中醫着重生活調理治療腫瘤,例如會叮囑肺癌病人要有充足睡眠,適當戒口,針對病人體質定出合適的湯水藥膳,避免工作過量,要調節情緒等。這些生活上細節看似簡單,其實在中醫學上對於養病的病人甚為重要。所以中醫藥治癌雖然有精準的一面,但更為着重整個人體多方面同時兼顧的整全治療。


相關文章:【了解腸癌】預防大腸癌 從生活飲食習慣入手


前鋒單刀 vs. 隊友助攻

此外,一般中藥處方使用藥材數量很多,跟西藥標靶藥只用一兩種藥物截然不同。中西藥理念之不同,就像世界盃一樣,西藥標靶藥着重找出最有實力的前鋒,希望靠這名明星球員來贏得比賽,但假如這位明星球員因傷未能上陣,或踢法被識破受制(情况好比標靶藥失效),那麼球隊便會輸掉球賽。中藥處方的理念是,十多種中藥就像全隊球員互相配合,雖然沒有哪一個是突出的明星球員,但不同球員互相變陣,在平平無奇之間達到效果,對方難以識破。

想贏得世界盃,最好方法是以上述兩種哲學結合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癌,也正就是精準醫學和整全治療,兩種不同方向達到相輔相成的目標。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朱建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