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5 Oct 2023 04:44:3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中大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治療肺癌:中大首創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  大幅提高腫瘤中抗癌細胞水平 //www.afterroberto.com/%e6%b2%bb%e7%99%82%e8%82%ba%e7%99%8c%ef%bc%9a%e4%b8%ad%e5%a4%a7%e9%a6%96%e5%89%b5%e4%b8%ad%e6%80%a7%e7%b2%92%e7%b4%b0%e8%83%9e%e5%85%8d%e7%96%ab%e7%99%82%e6%b3%95-%e5%a4%a7%e5%b9%85%e6%8f%90/ Tue, 13 Jun 2023 05:15: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583 【明報專訊】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可經基因編輯方式大幅提升人類「中性粒細胞」在腫瘤中抵抗肺癌的能力,研究團隊表示,從實驗老鼠上證實「中性粒細胞」作為新一代抗癌免疫療法的臨牀潛力,並屬全球首次,有望突破現有療法的障礙,初步數據反映療法可以應用人體。團隊下一步會在大型動物身上測試,確保安全,未來希望嘗試把療法應用至治療其他實體癌,如肝癌、胸腺癌及胰臟癌等,預料5至8年內能人體應用。

治療肺癌:中大首創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  大幅提高腫瘤中抗癌細胞水平

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網上圖片)

中大首創「中性粒細胞」促癌變抗癌 治療早期肺癌

「中性粒細胞」屬人類血液中含量最高的白細胞,主要為身體抵抗微生物及病毒侵襲。研究團隊發現,「中性粒細胞」在進入肺癌腫瘤後,角色與功能會改變,並出現抗癌N1或促癌N2兩種狀態。N1細胞愈多,肺癌病人存活率愈高。團隊利用單細胞RNA測序,分析患者組織時,意外發現「中性粒細胞」在肺癌微環境中首先呈促癌N2狀態,需進一步轉化才會呈現抗癌N1狀態,突破了現有科學理論。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鍾一琿表示,在老鼠實驗發現,免疫調控分子「Smad3」基因是阻止「中性粒細胞」在肺癌微環境發展N1抗癌狀態的關鍵,因此,團隊發明全球首創的「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標靶當中的「Smad3」基因,大幅提高腫瘤中的N1抗癌細胞水平,阻止肺癌生長。研究結果已獲發明專利,亦刊載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源自血液免疫系統 副作用較低

該療法研究目前專注治療早期肺癌。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鄧銘權表示,相關技術有不少優點,例如「中性粒細胞」能從一般人血液中大量提取,克服原材料短缺問題;該細胞亦屬先天免疫系統,減少病人出現排斥反應;「中性粒細胞」也能自動追蹤腫瘤微環境,減低對其他身體組織的副作用。

料8年內應用 傳統化療標靶治療外選擇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主任杜家輝解釋,腫瘤由癌細胞和淋巴細胞及免疫細胞等其他細胞組成,形成「腫瘤微環境」。癌細胞生成源自免疫逃脫,即原本壓制癌細胞生長的免疫細胞,反過來助長癌細胞生長。建基於加強或調節身體免疫系統的免疫治療亦應運而生,令患者除傳統的化療和標靶治療外,有更多選擇,惟單獨使用作為肺癌最常用免疫療法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時,僅有三成肺癌患者受益。

]]>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b7%b1%e8%bf%91%e8%a6%96%e3%80%91%e4%b8%ad%e5%a4%a7%e7%a0%94%e7%a9%b6%e6%bb%b4%e9%98%bf%e6%89%98%e5%93%81%e7%9c%bc%e8%97%a5%e6%b0%b4-%e9%a6%96%e8%ad%89%e6%9c%89%e5%8a%a9%e5%85%92/ Tue, 14 Mar 2023 04:05: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64 【明報專訊】近視一旦出現就不能逆轉,愈早發病,出現深近視機率愈大,更有機會引發相關併發症,如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等,嚴重可致盲。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2017年起招募474名4至9歲非近視兒童,隨機分配低濃度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或安慰劑,在兩年內每晚滴一次眼藥水。研究發現,使用0.05%阿托品眼藥水的兒童,近視發病率為28.4%,使用安慰劑的為53%,首次證實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助兒童預防近視,並降低患上威脅視力眼疾的風險。(編者按:哪些人適合或不適合相關治療?有什麼副作用?治療時間需多久呢?)

滴阿托品眼藥水 兒童近視率低安慰劑組近半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中大全球首證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兒童近視。年約11歲的Hailey(右)自2020年參與中大的研究,每晚滴0.05%濃度眼藥水。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主任譚智勇(左)昨在記者會上示範為Hailey滴眼藥水。(馮凱鍵攝)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有助兒童預防近視。中大醫學院於2017至2020年招募474名4至9歲的非近視兒童,參與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預防近視的研究,參加者的父母至少一人有近視。研究團隊經初步眼科檢查後,將兒童隨機分配到0.05%濃度組、0.01%濃度組和安慰劑共3組,要求兩年內每晚雙眼滴一次眼藥水,再每4個月隨機訪問一次。

研究結果顯示,0.05%濃度組兒童的近視發病率(即兩年內任何一隻眼多於50度近視)為28.4%,而使用安慰劑的發病率為53%,證實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預防近視。有關研究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研究團隊將開展下一階段研究,了解阿托品眼藥水結合紅光療法的療效和安全性。


相關閲讀:青光眼隨時偷走視力致盲 及早控制眼壓 藥物、手術治療方法多


父母無深近視遠視度高者不適合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解釋,阿托品眼藥水刺激眼底的脈絡膜,令其增厚,減少眼球變長,有更多「遠視儲備」,即可降低變成近視的機率。他說,並非提倡所有兒童都需要滴阿托品眼藥水預防近視,醫生會視乎有否高危因素,包括父母有否深度近視,以及是否年紀小但較少「遠視儲備」;例如個案有150度至200度遠視,絕不建議滴用該眼藥水。

建議滴至15歲 長遠可防近視併發症

【深近視】中大研究:滴阿托品眼藥水 首證有助兒童預防近視 長遠可防青光眼等併發症

至於治療需時多久,卓稱視乎家長欲控制子女的近視程度,一般建議滴至14、15歲。他又說,研究亦顯示與安慰劑組比較,滴眼藥水未增畏光、敏感性結膜炎等副作用機率。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講座教授彭智培說,近視一旦出現就不能逆轉,愈早發病,出現深近視機率愈大,青光眼、黃斑病變、視網膜脫落和白內障等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也愈高,嚴重可致盲。他說戴眼鏡或接受激光矯視手術均無法矯正眼球過長問題,無助減低出現近視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需及早預防或延緩近視發病。


相關閲讀:黃斑點病變 深近視屬高危 昔日致盲眼疾 今激光、超微創手術助挽救視力


個案:母900度 11歲童兩年每晚滴暫沒近視

個案:母親近視達900度、年約11歲的Hailey於2020年起參加中大有關的研究計劃,每晚滴0.05%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初時她右眼75度遠視,左眼25度遠視,兩年多過後,右眼度數不變,左眼75度遠視,暫未見有近視情况出現。

Hailey稱滴眼藥水時沒有感到不適,「開頭有小小矇矇的,慢慢滴慣就沒有這種感覺」。其母張太稱深近視非常影響生活,亦擔心患其他眼疾,疫情下女兒多用了電子產品,每日至少3至4小時,幸無近視問題。

稱初感眼矇 滴慣後無不適

張太說女兒每晚會自行滴眼藥水,已成習慣,「近視戴着眼鏡打波游水都會有影響,她都不希望像媽媽一樣,戴眼鏡不方便」。

]]>
【癌症】惡性腫瘤出現肺轉移?中大機械人輔助無創「微波叮熟」癌細胞全球首例 術後兩日內出院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9%8c%e7%97%87%e3%80%91%e6%83%a1%e6%80%a7%e8%85%ab%e7%98%a4%e5%87%ba%e7%8f%be%e8%82%ba%e8%bd%89%e7%a7%bb%ef%bc%9f%e4%b8%ad%e5%a4%a7%e6%a9%9f%e6%a2%b0%e4%ba%ba%e8%bc%94%e5%8a%a9%e7%84%a1/ Fri, 10 Mar 2023 04:17: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44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由去年10月起,已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為3名病人做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6個肺轉移組織,全部病人都沒有失血及併發症,並在手術後兩日內出院。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教授吳士衡指出,相關技術仍在臨牀研究階段,目標在全球完成145例,又指技術有望在今年底普及,並應用在原發性肺癌患者上,預計全港每年可治療百多名病人。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 癌症晚期手術衍生副作用

中大醫學院成為全球首間院校運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完成以微波消融術治療轉移性的肺腫瘤。吳士衡表示,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出現癌細胞轉移時,經常會移至肺部(稱「肺轉移」),而肺轉移出現在癌症晚期階段,患者通常曾經接受手術治療,或正接受化療,而治療衍生的副作用已經對病人生理或心理造成不少負荷。

【癌症】惡性腫瘤出現肺轉移?中大機械人輔助無創「微波叮熟」癌細胞全球首例 術後兩日內出院
中大醫學院去年10月利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完成以微波消融術治療轉移性的肺腫瘤手術,全部病人都沒有失血及併發症。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教授吳士衡(左)及名譽臨牀助理教授劉穎虹(右)介紹治療過程。(曾憲宗攝)

免連健康組織一併切除

他續稱,以手術切除是肺轉移常規治療方式,但手術會造成創傷,亦可能損害肺部健康組織;相反,運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療屬無創手術,不會造成傷口,大部分病人手術後亦不會感到痛楚及出血,而且手術毋須切除肺組織,因此不會損害任何健康組織,可為病人保存最多肺部功能。


相關閲讀:【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


機械人輔助「叮熟」肺轉移組織

病人接受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前須全身麻醉,醫生會利用導航平台操控支氣管鏡,再將用作消融的導管探頭,準確放進肺轉移組織位置,釋放微波能量「叮熟」癌細胞,手術後一個月,醫生會為病人做電腦掃描,跟進治療效果。


鏡管探頭準確伸進肺部

吳士衡解釋,由於包括癌細胞在內的活細胞於超過60℃環境下都會壞死,手術原理就像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將肺轉移組織「叮熟」,目前微波消融術可消融不大於2至2.5厘米的肺轉移組織。

一名完成微波消融術的70歲男病人曾於2020年患上大腸癌,先後做過兩次外科手術,處理阻塞性腸臟腫瘤,以及接受多次化療和電療。不過,醫生在病人接受化療期間,發現他兩邊肺均出現肺轉移,後來確診為腸癌轉移。該名男病人接受微波消融術後至今,沒有失血及出現併發症。


料全港每年可治百多病人

吳士衡預計威院每年約有30至40個病人適合接受這項手術,全港總共每年可治療百多名病人。

]]>
兒言自得:新春快樂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6%96%b0%e6%98%a5%e5%bf%ab%e6%a8%82/ Wed, 29 Jan 2020 07:52: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735
兒言自得:新春快樂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新春伊始,先向各位讀者拜個年,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家宅平安,萬事如意,最重要的是今年勝舊年。

上期說到我的病人敏敏,無端端給醫生處方了皮質類固醇,而且服用了一段不短的日子,以致出現了月亮臉(moon face)、水牛肩、肚腹肥胖等副作用。有讀者關心她身體能否完全康復。我在這裏給大家報喜,敏敏的檢驗結果顯示她腎上腺功能健全,沒有受到壓抑。相信在我們指導監察下慢慢停藥,她的免疫系統會完全康復,生長和身形體態,以及所有身體機能,都會回復正常。只是經此一役,敏敏媽對「退燒聖手」吳醫生信心盡失,除了立即給敏敏另找醫生,還決定向醫務委員會投訴吳醫生專業失當,希望他能從中得到教訓,不再害苦其他病人。

今年新歲,應該是我在中大執教最後的一個農曆新年,因為明年便會從大學退休。回想過去數十載行醫教學,經歷過許多苦與樂,不過肯定的是樂多苦少。在醫學院任教,最樂的是為社會培育了許多醫生。我讀醫時一位老師曾告訴我,今天的學生,明天是同事,最終是照顧自己的醫生,真的一點也不錯。除了教學,行醫也令我其樂無窮,回顧其中一樁樂事,竟也與類固醇有關。

 

新手處方類固醇 3天誤植3個月

許多年前,當我還是醫院兒科部門主管時,有一天突然收到急電,說有病人家屬在門診部鬧事,要求我調停。事緣有一個患哮喘的小病人明仔,哮喘發作服用了私家醫生的藥未有好轉,被轉介到我們的門診部。應診的年輕醫生W給他處方3天的類固醇,1個月後覆診,並囑咐明仔媽,若明仔服藥後沒有好轉,便要帶他到急症室求診。那時醫管局剛引進電腦病人紀錄和處方,W醫生在輸入電腦時,陰差陽錯把3天誤植為3個月。1個月後明仔媽帶明仔來覆診,W醫生發覺明仔變得面圓身厚,似是長期服用類固醇的表徵,翻查電腦紀錄才發覺自己擺了烏龍,明仔已服用了整整1個月的類固醇!她馬上向明仔媽承認錯誤並道歉,更老實地向她解說類固醇的副作用。明仔媽一向視明仔為心肝寶貝,聽了後立刻失控變得歇斯底里,初出茅廬的W醫生不知如何是好,唯有向我求救。

明仔媽得知我是部門主管,加上白髮蒼蒼,似乎回復了一點信心,情緒也稍平復,但仍恐嚇說要是明仔有任何不測,她也不想活了,W醫生也不會有好下場。我唯有耐心地好言相慰。最後她回復理智,表示只要我保證明仔沒事,又答允親自為明仔定時長期覆診,以保證他健康成長,她可以暫不追究。

身為主管,部門的醫生一時大意令病人受苦,我當然要負上責任。明仔媽的要求不算過分,我非常樂意答允她的要求,平息了一場風波。時光荏苒,不知不覺明仔已經定期覆診了10多年。他每次覆診,明仔媽一定跟隨。事實上明仔的哮喘控制得很好,每次覆診我都有機會和他們母子閒話家常。通過這些對話我可以分享到他們家庭的喜悅,例如明仔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他哥哥分配到公屋可以放心結婚等等。

能分享病人的喜悅,肯定是身為醫生的樂趣。前天明仔來覆診,他說他很明白自己是「超齡」兒科病人,但希望我繼續為他覆診直至退休。他的請求,對我來說,也是一樁樂事。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
兒言自得:兒童健康與福祉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5%85%92%e7%ab%a5%e5%81%a5%e5%ba%b7%e8%88%87%e7%a6%8f%e7%a5%89/ Mon, 02 Sep 2019 04:22:1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280 【明報專訊】聯合國在2015年9月的高峰會上制訂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呼籲所有國家,不論貧富、國籍、地域、種族、宗教,立即行動起來,為消除貧窮,提高全人類的健康和福祉水平,包括提供普及教育及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同時在促進經濟發展之餘,亦以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為己任。17個目標之中,有多個和兒童有直接關係,尤其是第3號目標:「促進全人類健康和福祉」(Ensure healthy lives and promote well-being for all at all ages),這目標雖然和「全人類」有關,但最主要的對象肯定是兒童。

SDG
kiankhoon@iStockphoto

聯合國在2016年1月1日正式推廣這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措施,並為各個目標進度制訂指標。有關3號目標的指標,是期望到了2030年,婦女因懷孕及生產過程致死的宗數,每10萬個活產個案中少於70宗;新生兒(出生後28天內)死亡率,每千名活產兒中減低到12宗或以下;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率,亦由每千名活產兒中減低到25宗或以下。

我們生活在香港,市民的健康指數,和其他地方相比,可說是首屈一指,對上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指標,當然會覺得是非常卑微的訴求。可是,有不少地方,尤其是一些貧窮的非洲國家,不論是經濟發展、兒童教育、衛生健康、生活環境等,都極端落後,要達到這些指標着實不容易。

非洲窮國 10嬰兒1個活不過28天

聯合國對SDG項目的推廣落實態度很認真,每年都發表進度報告。根據2019年有關第3號目標的SDG報告,單在2015年,全球與妊娠有關的孕產婦死亡個案,便有30.3萬宗,比起以往,雖已有進步,但離既定指標尚有一段距離。至於新生兒死亡率,2017年的數字是千分之十八,這比起2000年的千分之三十一,足足減少了41%。同期間,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有顯著改善,由2000年的千分之七十七,下降至2017年的千分之三十九,降幅是49%。

香港新生兒死亡率低 靠幾代人努力

上述數字,是全球的平均數,可是現實真的是不公平,大部分的死亡個案,都集中在那些貧窮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孕產婦死亡率,三分之二都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貧瘠非洲國家發生,這地區的新生兒死亡率,大多數超過千分之七十五,甚至超過千分之一百,即是說,在這裏出生的嬰兒,10個就有1個活不過28天。

回顧香港,我們的孕產婦死亡率差不多是零;2018年的新生兒死亡率是千分之零點九;5歲以下的兒童死亡率是千分之二點零八。這些數字,在全球即使不是名列榜首,也在三甲之列,是其他地區的羨慕對象。可是我們要知道,這些驕人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唾手得來的,是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奮鬥打拚,把香港打造成一個美好的健康城市,才有今天的成績。上世紀50年代,即在嬰兒潮或香港的「銀髮族」出生的那個年代,香港的新生兒死亡率超過千分之三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更高達千分之九十五。 隨着70、80年代經濟起飛,隨之而來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突飛猛進,香港市民健康指標才有今天的成就。唯望全香港人,對這來之不易的成果,珍而重之。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兒言自得:「不願為相,只願為醫」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4%b8%8d%e9%a1%98%e7%82%ba%e7%9b%b8-%e5%8f%aa%e9%a1%98%e7%82%ba%e9%86%ab/ Mon, 03 Jun 2019 03:50: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308 兒言自得:「不願為相,只願為醫」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乍看本文標題,讀者必定以為我寫錯了,標題套用的成語,不應該是「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嗎?怎麼把原句改頭換面,意思也和原意大相逕庭?

「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出處,據說是宋代大儒范仲淹曾經到廟宇求籤,問蒼天鬼神自己他日是否做得成宰相,哪知老天不賣帳,籤詞竟然說「不」,范仲淹心有不甘,馬上再求一籤,並向蒼天稟告,說既然做不成宰相,做個好醫生總可以了吧(「不然,願為良醫」),怎知籤詞仍然說否。范仲淹失望之餘,唯有慨嘆: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之志也。

 

一窩蜂選醫學院 絕非好事

范仲淹本來是想當官,位極人臣,希望可以藉高位為百姓謀幸福,做不成宰相,他退而求其次,希望可以當個好醫生,濟世活人。我說的「不願為相,只願為醫」,是因為眼見現在許多青年學子,成績好的,一窩蜂湧去報讀醫學院要當醫生,不但不願當官,也不管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只要成績及得上醫學院的門檻,便拚了命要往醫學院攢,把其他科目看成次選,每年文憑試放榜,醫學院都包攬了絕大部分的「狀元」、尖子,不禁有感而發。

 

大學裏有許多科目供新生選擇,大學畢業生踏入社會,也有眾多行業以供考慮。按道理,對不同科目不同行業有興趣的尖子,分佈應該較平均,不可能只集中在單一科目。記得我當年入讀大學時,醫科雖算熱門科目(事實上,當年中學畢業能進大學的,不足2%,大學所有科目都是熱門科目),其他院系,也招攬了不少尖子高材生,其中尤以工程學院,特別是電子工程學系,是許多「狀元」級同學的至愛;按自己興趣才能,選讀文、理、社會科的狀元尖子也不少。畢業後,修讀專業課程的,大多成為專業人士,在自己專業範疇發展。攻讀非專業科目的,除了在社會各行各業大展所長,進入政府當行政官、政務官,或其他職系的公務員的也不少。

 

時移世易,醫科成了一支獨秀的「神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理安在?依我看,這不是一個健康的趨勢。

 

健康成熟的社會,應該是多元發展,青年學子在求學期間,有機會按着志趣發展所長,發揮創意;社會經濟多元化,可以提供就業機會給不同科目的畢業生。可惜過去數十年,香港經濟轉型,本來蓬勃的工業日漸式微,亦錯過了機會把低端工業「騰籠換鳥」進化為高端工業。工廠北移,工業逐漸消失,大學的工程科成了重災區,大學畢業後就業機會少,尖子自然對工科卻步。經濟單元發展造就了金融業獨領風騷,令商科曾經一度成為「神科」,可是數次金融泡沫爆破導致的經濟危機,又嚇怕了許多學子。至於當官,雖然以往被稱為「金飯碗」,但自從政府多年前取消了公務員長俸制,「政府工」已沒有以前吸引,加上近年政治環境欠佳,政府官員不易做,甚至有高官自嘲「官不聊生」,大大減低了學子當官的意欲。

 

在香港當醫生無疑是不愁沒有工作,收入穩定的專業,但香港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要是所有尖子都只嚮往當醫生,未必是香港之福。

 

相關文章:

兒言自得:醫生執照試前世今生

兒言自得:醫生執照試

兒言自得:反疫苗 麻疹捲土重來

兒言自得:殺雞取卵 – 視光師濫收費用「一鋪清」醫療券

兒言自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作者簡介:中大副校長,專攻新生兒,論盡奇難雜症,月旦醫護界二三事

文:霍泰輝

]]>
兒言自得:醫生執照試前世今生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9%86%ab%e7%94%9f%e5%9f%b7%e7%85%a7%e8%a9%a6%e5%89%8d%e4%b8%96%e4%bb%8a%e7%94%9f/ Wed, 22 May 2019 05:02: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8986 【明報專訊】上期談到成立醫生執照試,是為了安頓一群在內地取得醫科資格,在港定居卻不能執業的醫生,時人稱之為「大陸醫生」。那時到港行醫的外地醫生,主要來自英國、愛爾蘭、澳洲等英聯邦國家,他們的醫生資格獲香港承認,可隨時來港執業,「大陸醫生」卻沒有這優惠。執照試的原意,便是給他們一個在港合法行醫的機會,所以當年的執照試,亦被稱作「大陸醫生試」。

 

醫生執照試,海外醫生,中大,霍泰輝,兒言自得
(資料圖片)

老師竟變學生

考獲執照的「大陸醫生」,要在醫院實習18個月,職稱為「Extern」,工作性質和本地醫學院畢業的實習醫生「Intern」差不多。和我共事過的早期Extern,許多是年高德劭的資深醫生,其中一位前輩令我特別印象深刻,他年過70,以前是內地一著名大學的內科教授,年輕時拿過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到美國留學。他學識淵博,閱歷深廣,我根本不敢對他以上司自居。他完成實習向我告別,才告訴我過幾天便會到美國定居,和兒子團聚,不會在香港行醫。我問他費這麼大氣力考試為啥,他說只是為了不服氣受歧視,要證明「大陸醫生」也不比別人差。

除了實習,當年所有Extern都要在星期六到瑪麗醫院上課,由港大教授講師向他們講解香港的本土病。有一次輪到我授課,題目是「小兒感染性腸胃炎」,怎知坐在前排的「學生」,竟有3名是我港大微生物學的老師,我對腸胃病毒和細菌感染的認知,以及為那堂課準備的教材,都是他們教的。魯班門前弄斧,臨陣退縮已太遲,唯有老着面皮「頂硬上」,那一小時的課,令我度日如年。

雖然執照試的主要對象是內地醫生,可是從來都開放給其他國家,我便曾遇過從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地專程來港考試的現職醫生,他們主要是給香港醫生的高薪吸引,希望碰碰運氣,通過執照試「脫貧」。

 

及格率低得可憐

到了1980年代,從內地來的考生愈來愈多,他們普遍比早期的考生年輕,水平也較參差。有些考生為了執照試,不惜破釜沉舟,放棄所有工作,寒窗苦讀兩三年不等,甚至花錢找本地現職醫生惡補。其中有一部分考生是港人子弟,他們到內地的僑辦大學攻讀醫科,目的就是為了考取執照試回港執業。其中成功例子似乎不多,反而大失所望佔了多數。

臨近97,執照試因為香港回歸起了變化。首先是終止承認英聯邦國家的醫科資格,所有外地畢業的醫生,要來港執業必先考取執照試。道理很簡單,香港回歸祖國後,總不成繼續讓英聯邦醫生有特權在港行醫,而向「大陸醫生」說不吧!執照試的英文名稱也改了,由Licentiate Examination改為Licensing Examination;實習期亦縮短為12個月,和本地畢業生看齊;Extern的名稱也取消了,和本地實習醫生一律稱為Intern。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就是低得可憐的及格率。

當年當局成立執照試,並非為吸引人才。近年人口老化以及其他社會因素,令醫療服務供不應求,醫生短缺引發民怨,當局取態才有所改變。醫委會把執照試次數由每年1次加為2次,又給考生提供考試範圍,便是希望多些外地醫生考取執照試來港服務,可是似乎成效不彰。今次醫委會幾經周折通過的新方案,是否真能吸引有質素的外地醫生,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兒言自得:殺雞取卵 – 視光師濫收費用「一鋪清」醫療券

兒言自得:乘人之危

兒言自得:一蟹不如一蟹?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骨骼「偵」奇:「跳躍者膝」疼痛難走路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兒言自得:醫生執照試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9%86%ab%e7%94%9f%e5%9f%b7%e7%85%a7%e8%a9%a6/ Mon, 06 May 2019 05:32: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8626 【明報專訊】因為醫生荒,香港竟然變成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地方,市民怨聲載道,紛紛要求引進外地醫生以解燃眉之急,同時指摘醫生業界保護主義色彩太濃,架設重重關卡以阻外地醫生來港執業,其中包括有意在港行醫的非本地畢業醫生,必先考取的醫生執照試。

 

兒言自得 醫生執照試 醫務委員會 外地醫生 公共醫生申訴大會
兩醫生工會舉行「不在沉默中谷爆」公共醫生申訴大會,約60名醫生出席。(李紹昌攝)

 

原為內地來港醫生而設

香港醫務委員會設立醫生執照試,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主要對象是一群在內地畢業、在港定居的醫生,他們當中不少是經驗豐富,在內地醫院和醫學院當主任、教授的資深醫生,其中有些還是我在港大的老師。他們沒有醫生執照不能行醫,憑着醫學底子在醫學院覓得教席,執教一些毋須執照也可任教的科目,好像解剖、生理、微生物等非臨牀科目。當年成立醫生執照試的目的,是要給這些內地醫生一個在港行醫的機會,考試旨在評估他們的醫學水平是否足夠,完全沒有吸引外來醫生到港行醫的考慮。最早期的執照試,只有筆試和口試兩部分,沒有臨牀試。我還記得第一次執照口試在瑪麗醫院舉行,兒科和內科的考官併在一組。當年內科人才濟濟,當考官的都是資深的教授級人物;兒科則人丁單薄,連我這初出茅廬的小子也當上考官,和我「拍檔」的,竟然是我敬畏的老師達安輝教授。達教授對考生很客氣,不會用刁鑽問題為難他們,打分也公道寬鬆,經我們那一組考核的考生,大部分都拿到及格分數。

 

時移世易,執照試經過數番改動,又加入了臨牀試,考生更來自世界各地,不再單是內地畢業的醫生,及格率卻是愈來愈低,還記得有一年的筆試,及格人數少得可憐,可說是慘不忍睹,要整體加分,可是加分之後及格率還是單位數,遠低於百分之十。因為執照試的原意並非為吸引外來醫生,當局完全沒有任何措施幫助考生通過考試,連課程大綱和考試範圍也欠奉。當年有些同行看準商機,晚上在自己診所設帳授課,為執照試考生惡補,成了不折不扣的「補習天王」。

 

考試「不人道」 難吸引資深醫生

醫委會有明確指引,執照試的程度,應和香港兩所大學醫學院的考試相若。及格率偏低,不在於個別試卷的題目特別困難,而是因為考試的「不人道」安排:執照試的範圍包括醫學生6年所讀的科目,可是考生卻要一次過通過涵蓋所有這些科目的考試。不像本地醫科生,分開6年攻讀,每年考數科,和執照試相比,難易不可同日而語。

香港醫生人手不足,市民希望引進高水平的外地醫生來港服務。執照試的最大缺點,正正就是它對有經驗的資深醫生,完全沒有吸引力。以一個資深的腦神經外科醫生做例子,他在醫學院畢業已超過十數二十年,其間專注鑽研自己的專科,腦外科技術已登峰造極,可是他要到香港執業,卻要「溫故知新」重新溫習那些早已忘卻的婦產科、病理科、骨科、精神科、眼科、耳鼻喉科、心肝脾肺腎內科、兒科等多不勝數的科目,還要通過這些科目的考試,要吸引到高資歷的醫生來港,簡直是緣木求魚。

要吸引高水平的醫生來港服務,像新加坡那樣的免試制度值得參考,有機會下次再談。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兒言自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8%80%81%e5%90%be%e8%80%81%e4%bb%a5%e5%8f%8a%e4%ba%ba%e4%b9%8b%e8%80%81/ Mon, 11 Mar 2019 03:35: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7396 【明報專訊】上期談到電影《人吃人》(Soylent Green),竟然預計到了2022年,即3年後的今天,糧食會供不應求,老人被迫尋求「安樂死」,市民以死人為食物。文章發表後,有朋友笑罵我危言聳聽,嚇驚了許多長者老友,有「心理虐待」老人家之嫌。

 

人吃人,貧富懸殊,長者,人口老化,公立醫院,中大
馮凱鍵攝

 

電影橋段太誇張,只能當科幻片觀賞,沒有人會把它的預言當真。可是談到「心理虐待」,香港着實有不少令老人家不稱心的地方,長者患上抑鬱、感到了無生趣、意圖了此殘生的,大有人在。東方之珠富裕繁華,老人的「快樂指數」卻似乎比許多其他地方都要低,原因何在?

 

貧富懸殊孤獨憂鬱 令長者不快樂

「窮」,固然是原因之一:香港雖稱富裕,但貧富差距大得令人吃驚;不少長者老來無依、在貧窮線下掙扎求存,要快樂也不容易。可是單是窮,又似乎並非令人不快樂的唯一原因,不少經濟條件不錯的長者,也一樣鬱結終日。事實上,許多研究顯示,老人家患上抑鬱,孤獨是主要原因,孤獨老人的自殺率也特別高。老人抑鬱,不但是心理病態,同時亦和許多身體上的健康問題拉上關係,包括體能下降、腦力和自理能力退化、血壓高、心血管病變,甚至死亡。

 

護老服務良莠不齊

香港人口急劇老化,老人醫療護理問題日益嚴重,公立醫院病房爆滿,主要是因為擠滿了各種大病小病的老人家。老人院舍供不應求,公營的條件較好,但宿位少得可憐,輪候長者往往等到百年歸老也未能入住;至於私營院舍,高檔的收費昂貴,非普通市民所能負擔,平民化的則許多被人詬病條件差劣,前兩年某院舍的虐老醜聞,更令人側目。至於家居老人,獨居的容易變得孤獨,即使和家人同住,有些可能因為子女為口奔馳忽略了照顧,有些可能兩代同居時有摩擦齟齬以致關係冷漠,長者得不到應有關懷,加上缺乏社交活動,雖非獨處卻心理上感覺孤獨。

 

建「長者邨」 一箭數鵰

近年少看本地電視台的自製節目,但早前無綫電視播映的紀錄片集《長命百二歲》卻頗有意思,其中一集介紹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太陽城(菲尼克斯)的老人聚居中心,裏面設有許多體育休閒康樂文娛設施,這些設施除了為長者提供娛樂及強身健體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有社交和集體溝通交流的機會。住在這裏的老人家不會覺得孤獨,反而會樂不思蜀,子孫來不來探望也不當一回事。

 

香港地少人稠,當然不可能像太陽城那樣建平房作長者屋。但我忽發奇想,要是政府用公帑建幾幢上百層大厦的「長者邨」,免費讓非牟利及商營機構分層經營老人院舍,當可容納數以萬計的長者。由於不用支付昂貴租金,院舍有更多經費提高服務質素。和太陽城一樣,邨裏有大量社交文娛設施讓長者抗「獨」。還有,邨內這麼多大的族群,自然要有醫療服務,包括上門應診的服務,這當可大大減少長者動輒被送到醫院的需要,有助紓緩公立醫院的擠迫狀况,這是一箭數鵰的方案。

 

花三數百億公帑,還要面對官商勾結的責難,政府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才有可能採納我的奇想方案。「安得廣廈千萬間,讓香港長者共歡顏」,難、難、難。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
中大研發 2000幼園生助建資料庫 兒童對App讀字 發音障礙即評估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5%a4%a7%e7%a0%94%e7%99%bc-2000%e5%b9%bc%e5%9c%92%e7%94%9f%e5%8a%a9%e5%bb%ba%e8%b3%87%e6%96%99%e5%ba%ab-%e5%85%92%e7%ab%a5%e5%b0%8dapp%e8%ae%80%e5%ad%97-%e7%99%bc%e9%9f%b3%e9%9a%9c%e7%a4%99/ Mon, 09 Jul 2018 03:42: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103 兒童常會口齒不清、發音錯誤,常見的情况如把「水」讀成「隊」,家長未必能判別是否屬發展遲緩。中文大學工程學院與醫學院於2015年起合作,研發兒童發音障礙篩查工具手機應用程式,期望用手機App可以量度兒童發音準確度及是否有語言障礙。程式尚未正式推出,研發團隊預計明年將工具帶到幼稚園試驗。

研發團隊由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博士生吳詠儀、電子工程學系本科生伍思銳及碩士生江藝等組成,創作香港首套廣東話兒童發音快速評估工具。團隊以一年時間到本港16間幼稚園,收錄共2004名3至6歲兒童,讀出127個目標字詞的語音,建立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資料庫。

剪輯上萬語音波形去雜音

伍思銳認為最困難是剪輯好上萬個單字語音的波形(waveform),提高模型準確度,「收錄的原始數據包含雜音,需以較費時但有效的方法,即人手切割無用的waveform」。

3至6歲兒童適用

工具用以評估3至6歲兒童的語音發展,如成功研發,家長可以程式錄下子女讀出「旗」、「D」及「婆」3個字詞的發音,經語音識別系統分析得出識別結果、正確讀音及判斷結果「normal(正常)」或「disorder(異常)」。

127詞彙供評估

團隊期望程式正式推出時,可包含127個詞彙供評估,並即時出報告,建議家長採取措施。吳詠儀强調,工具僅用以評估兒童患有語言障礙的機率,無法取代言語治療師的診斷。

吳指若兒童在指定年歲仍未發出指定語音組,或其發音錯誤模式屬非正常範圍,則可能患有語音障礙。她解釋,兩歲半兒童能發出雙唇音,如「波」、「媽」(見圖);另有兒童錯用發音器官,如以下排牙齒與上唇咬合發出f音,則屬不正常的發音錯誤模式。

無法取代治療師診斷

惟吳指造成發音錯誤原因衆多,包括口肌結構發展、遺傳、智力,及語境如家人廣東話發音不正、由外傭照顧等,故確實需要臨牀判斷;3到6歲則屬言語治療黃金期。

尚未推出 明年幼園試驗

該評估工具贏得2018「挑戰杯」全國賽香港區選拔賽資訊技術一等獎,及創新項目專項獎。

團隊預計明年可於幼稚園免費試驗。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cee83e97ece8f1a20172a0fea69b9e67.jpg研發中的手機App可錄下兒童讀出「旗」、「D」及「婆」3個字詞的發音,經語音識別系統分析,得出讀音識別結果、正確讀音及判斷結果;//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20180709_A8_明報港聞_更正.jpg;//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cee863edcbb7d90946ba9578536282d0.jpg 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博士生吳詠儀(右起)、電子工程學系碩士生江藝及本科生伍思銳等,正研發廣東話兒童發音快速評估手機App,以便家長及教師及早識別兒童是否屬於語言障礙。(馮凱鍵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