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8 Aug 2024 08:10:0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世界衛生組織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世衛證逾40奧運選手感染新冠  全球病例確診率持續上升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8%a1%9b%e8%ad%89%e5%a5%a7%e9%81%8b%e9%81%b8%e6%89%8b%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5%85%a8%e7%90%83%e7%97%85%e4%be%8b%e7%a2%ba%e8%a8%ba%e7%8e%87%e6%8c%81%e7%ba%8c%e4%b8%8a%e5%8d%87/ Thu, 08 Aug 2024 08:10: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561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包括在巴黎奧運男子100米蛙泳摘銀的英國隊名將比迪在內的逾40名運動員,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又警告隨着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全球病例出現新的上升趨勢。

世衛證逾40奧運選手感染新冠  全球病例確診率持續上升
世衛證逾40奧運選手感染新冠病毒。(法新社,圖為巴黎奧運在香港時間7月27日凌晨揭幕。)

世衛:逾40奧運選手感染新冠病毒  

今屆奧運有逾40名運動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29歲的比迪是在上周日男子100米蛙泳獲得銀牌後翌日「中招」,其團隊證實他比賽當日已感身體不適,至於另一被視為澳洲隊奪牌希望、擅長女子1500米自由式的柏莉絲達,也因確診而被迫退賽,但這名22歲新星最終仍在女子4×200米接力賽取得一面金牌。

84國家地區新冠確診率續升

WHO屬下的流行病和大流行準備和預防部門主管雲姬克荷芙稱,來自84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顯示,新冠病毒確診率已持續數周攀升,「許多國家無論處於哪個季節,感染新冠病毒病例近幾個月都大增,包括這屆奧運……所以逾40名選手染疫並不令人意外」。


相關閲讀:【新冠後遺症】研究:患者5日內服用輝瑞口服藥 助減重症死亡風險

英泳將比迪批選手村食物有蟲

另外,近3屆奧運取得3金3銀的比迪透露,有運動員發現選手村提供的魚類食物有蟲,投訴這屆奧運的膳食水平遠低於上兩屆,且每次需等候半小時才取得食物,甚至排隊取食物沒有排隊系統可言。

]]>
新冠變異株EG.5傳播力高 世衛列「需留意變異株」 許樹昌料第三代疫苗有效防感染重症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ae%8a%e7%95%b0%e6%a0%aaeg-5%e5%82%b3%e6%92%ad%e5%8a%9b%e9%ab%98-%e4%b8%96%e8%a1%9b%e5%88%97%e9%9c%80%e7%95%99%e6%84%8f%e8%ae%8a%e7%95%b0%e6%a0%aa/ Fri, 11 Aug 2023 07:1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076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9日)宣布,將目前在中國和美國迅速傳播的新冠變異株EG.5,列為「需留意的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但強調和其他變異株相比,EG.5未對公共健康構成更大威脅。至於本港,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過去一周(7月30日至8月5日)新冠活躍程度持續下跌,EG.5佔整體個案5.3%,與上周相若,較4周前的3.4%增1.9個百分點。有專家認為EG.5傳播力較高但未見重症風險增加,現有原始及二價新冠疫苗仍有效防重症。

許樹昌:新冠變異株EG.5傳播力高 未增重症 世衛列「需留意變異株」 

新冠變異株EG.5傳播力高 世衛列「需留意變異株」 許樹昌料第三代疫苗有效防感染重症
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冠病毒構想圖。(美國疾控中心網站圖片)

EG.5又稱Eris,是Omicron亞變種XBB.1.9.2的後代。美國疾控中心(CDC)上周六公布數據顯示,EG.5佔目前全美新冠確診個案的17%以上,已成為主流病毒株。中國、韓國、日本和加拿大也發現感染EG.5個案。世衛指出,儘管EG.5的感染率、增長優勢和免疫逃逸能力更高,但迄今沒迹象顯示會導致更嚴重的症狀,對全球公共健康構成的風險仍屬「低」級別,但提醒EG.5仍可能造成感染病例激增,在部分國家或全球成為主流新冠變異株。

全球佔比由7.6%升至17.4%  美中迅速傳播 韓日加拿大錄感染個案

世衛周三將EG.5列為「需留意的變異株」,屬監察變種病毒級別中的「第二級」。世衛將監察新冠變異株分為3級,由低至高依次為「監視下的變異株」、「需留意的變異株」和「需關注的變異株」。

世衛自今年5月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以來,向世衛通報疫情數據的成員國數量大幅下降。世衛指這將妨礙打擊新冠病毒。

(路透社/衛報)


相關閲讀:新冠每半年出現高峰?孔繁毅:抗體每6個月下跌 料市民反覆感染 高峰或變弱


EG.5為XBB.1.9.2後代 與XBB.1.5刺突蛋白相同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將新冠變異病毒株EG.5列為次等級的「值得關注的變異株」,本港亦錄得相關個案。衛生署昨稱,本港於今年4月16至22日該周內錄得首宗EG.5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過去一周(7月30日至8月5日)新冠活躍程度持續下跌,EG.5佔整體個案5.3%,與上周相若,較4周前的3.4%增1.9個百分點。有專家認為EG.5傳播力較高但未見重症風險增加,現有原始及二價新冠疫苗仍有效防重症,相信外國正研發針對XBB.1.5的第三代疫苗會更有效防感染及重症。

世衛於當地時間周三發表報告分析,EG.5為XBB.1.9.2後代,與XBB.1.5的刺突蛋白相同;EG.5最早今年2月錄得,過去4周全球佔比由7.6%升逾倍至17.4%,截至8月初約三成個案來自中國,其次為佔近兩成的美國。

許樹昌料第三代疫苗11至12月可到港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EG.5傳播力較高但未見重症風險增加,現有疫苗產生的T細胞反應仍有效減重症及死亡。他相信第三代疫苗將更有效防感染及重症,待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後,本港衛生署轄下科委會或須討論接種建議,料本港11至12月可引入。


相關閲讀:許樹昌料今波流感再現高峰期 籲成人及小童待10月接種針對冬季流感新疫苗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稱,實驗室及現實世界數據均顯示EG.5複製力較快,短期內佔比或大增,暫無數據顯示增重症風險,仍須監察,呼籲毋須過慮。他稱變種不會逃脫T細胞反應,料疫苗仍有效防重症,建議年滿80歲長者等高危者及與上次感染或接種相距半年者打加強劑。他稱科委會暫未計劃討論第三代疫苗,相信要待更多數據面世才決定。

]]>
【新冠變種】XBD由BA.2.75.2及BF.5譜系混合 BQ.1.1屬Omicron BA.5分支 專家:變異病毒種類多 或已有本地個案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ae%8a%e7%a8%ae-xbd%e7%94%b1ba-2-75-2%e5%8f%8abf-5%e8%ad%9c%e7%b3%bb%e6%b7%b7%e5%90%88-%e5%b0%88%e5%ae%b6%e8%ae%8a%e7%95%b0%e7%97%85%e6%af%92%e7%a8%ae%e9%a1%9e%e5%a4%9a/ Thu, 20 Oct 2022 09:18: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710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有Omicron新冠變異病毒株新亞系流入本港,10月18日首錄「XBD」本地個案和BF.7的輸入個案,19日再新增一宗XBD亞系個案;至於XBB個案已累計99宗案(19日);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截至10月19日零時),衛生署公共衛生化驗服務處在本港的輸入個案當中,發現多宗XBB、XBD、BA.2.75.2、BA.4.6、BF.7、BQ.1.1亞系個案。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稱,衛生防護中心不會為所有本地個案分析病毒株,不排除社區已有更多其他亞系的本地個案未被發現。世界衛生組織周三(19日)表示,正追蹤逾300種Omicron亞系變種病毒株,所有Omicron變種病毒株都展現出更強傳染力,以及能避開免疫系統的特性。而新冠疫情仍列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納入強檢或願檢盡檢人士注意: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自費/免費檢測措施(更新2022年10月18日)


Omicron變異病毒株種類多 潘烈文:XBD由BA.2.75.2及BF.5譜系混合 或已有本地個案

首錄「XBD」個案的是23歲女患者曾接種3劑新冠疫苗,居於觀塘,出現喉嚨痛、頭痛和惡心病徵,為首宗本地感染的新亞系個案,惟衛生防護中心未有交代個案檢測陽性日期、感染途徑等。另一宗本地XBD亞系個案涉及一名58歲女子,居於東區,已接種3劑疫苗,沒有出現病徵。

對於本港社區首現新亞系個案,潘烈文向本報表示,XBD是由BA.2.75.2及BF.5譜系混合,料其致病性並無增加。他提醒市民應有心理準備,日後有愈來愈多不同變異病毒株在本地出現,由於衛生防護中心不會為每宗本地個案做全基因分析判斷其病毒株,加上並非所有染疫市民都呈報,他不排除其他新亞系已有本地個案,未被發現。


許樹昌:BQ.1.1屬Omicron BA.5分支 繁殖速度更快

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日前(15日)於商台《政經星期六》表示,現時本港新冠病毒即時繁殖率升至超過1,即感染者可將病毒傳染多於一人,加上有新變異病毒株亞系輸入,預料本港確診數字會「上少少」,但因接種現有新冠疫苗後的T細胞功能不會受變異影響,仍有效預防感染後出現重症的風險。

許樹昌稱,在輸入個案中發現的首宗BQ.1.1變異病毒株,為Omicron BA.5分支,繁殖速度會更快,他估計若BQ.1.1成為本港主流病毒,相信確診數字會上升。他又說,目前本港有8成市民已打3針,強調只要打齊3針,即使出現更多變異病毒株亦毋須擔心,相信感染個案為「輕症多、重症少」,醫療系統能足而應付。他預計,隨全球開始復常,變異病毒株的種類會愈來愈多,認為短時間內仍須繼續打針,但期望變異病毒會「愈變愈溫和」,變成類似感冒情況,或不需要打針。

【新冠變種】XBD由BA.2.75.2及BF.5譜系混合 BQ.1.1屬Omicron BA.5分支 專家:變異病毒種類多 或已有本地個案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資料圖片)

美BQ.1及BQ.1.1佔新症一成 白宮顧問:或改疫情跌勢

Omicron各種新亞系在全球各地傳播,BQ.1和BQ.1.1在美國已佔新個案逾一成。美國白宮首席醫療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警告,BQ.1及BQ.1.1有可能改變當地感染、入院和死亡個案下降的趨勢,促國民注意防疫,強調不可過早宣稱抗疫勝利。他相信針對Omicron的疫苗加強劑可提供保護。

另外,本港一名無接種的31個月大男嬰周一(17日)因發燒往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其後檢測陽性並於兒科深切治療部留醫,情况危殆。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向本報透露,懷疑男嬰出現急性壞死性腦炎,正等候磁力共振(MRI)檢查。他補充,男嬰曾須打強心針搶救並插喉,現需用6種藥物控制血壓和停止抽筋。他估計男嬰於就讀幼稚園受感染,強調染疫兒童重症需長時間復康,呼籲家長盡快帶同子女接種新冠疫苗。


【新冠變種】XBD由BA.2.75.2及BF.5譜系混合 BQ.1.1屬Omicron BA.5分支 專家:變異病毒種類多 或已有本地個案
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新冠病毒構想圖。(美國疾控中心網站圖片)

相關文章:【新冠陽性】核酸檢測和快測患者或康復者 5個熱線查詢方法 指定診所、居家隔離須戴電子手環4個須知(更新9月14日)


世衛:正追踨Omicron亞系逾300種變種病毒株 仍列最高警戒級別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周三(19日)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是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降低警戒級別言之過早。世衛緊急委員會上周開會並作出結論,新冠疫情仍列最高警戒級別的「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世衛在2020年1月宣布新冠疫情構成PHEIC。世衛正追蹤逾300種Omicron亞系變種病毒株。世衛新冠疫情技術負責人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稱,所有Omicron變種病毒株都展現出更強傳染力,以及能避開免疫系統的特性。(法新社/中央社)

(新冠疫情)

]]>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www.afterroberto.com/%e8%a2%81%e5%9c%8b%e5%8b%87%e7%a0%94%e7%a9%b6%e5%9c%98%e9%9a%8a%ef%bc%9a%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6%82%a3%e8%80%85%e6%88%b4%e5%8f%a3%e7%bd%a9%e8%bc%83%e5%81%a5%e5%ba%b7%e8%80%85%e6%88%b4/ Tue, 19 May 2020 03:36: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748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及一些歐美國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初,質疑無足夠證據顯示全民戴口罩對防疫有用。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以其建立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證實,口罩可有效減低非接觸傳播,即呼吸道飛沫或空中飛沫傳播,感染率下降最少一半。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圖)領導的研究團隊,將感染病毒及健康的倉鼠分別置於兩組籠中,並以外科口罩分隔,分別模擬染病者及健康者佩戴口罩,結果發現佩戴口罩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率。(蘇智鑫攝)

研究團隊已建立針對研究新冠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早前已證實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團隊上月實驗,以倉鼠模型測試外科口罩對防止傳染的功效。

 

染疫者戴罩較健康者戴罩有效

團隊將13隻已感染病毒的倉鼠與39隻健康倉鼠做3輪測試,兩批倉鼠分別置於兩組籠中,以風扇將空氣由染病倉鼠吹向健康倉鼠,當中一輪測試兩籠之間無外科口罩,另兩輪則於兩籠中間以外科口罩分隔,分別模擬染病倉鼠及健康倉鼠戴口罩。結果顯示,在無口罩阻擋下,66.7%健康倉鼠在7日內感染病毒;若健康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感染率下降一半至33.3%;若在染病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健康倉鼠感染率更下降至16.7%。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戴罩倘染疫 病毒量少程度輕

結果發現,防止感染者散播病毒比健康者抵擋更有效。袁國勇解釋,正如感染者不戴口罩,飛沫除可直接噴人,更令周遭環境都有病毒,有更多間接接觸傳播的可能。他又相信,若染病者及健康者同時戴口罩,感染率會更低。另外,他說戴口罩者即使感染到,病毒量亦較少,病的嚴重程度亦較低,可降死亡率。

袁國勇說,實驗證實了戴口罩防疫的重要,他理解近日天氣炎熱下,市民或會抗拒戴口罩,但呼籲市民尤其在室內及封閉的場所,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入辦公室、商場等必須戴口罩;若在室外較通風地方,須保持足夠社交距離才可不用戴。

 

被問銅芯口罩效用 「有好過無」

至於政府派發的「銅芯抗疫口罩」或其他布口罩是否同樣有效,袁國勇稱「有好過無」;昨日他未有戴上銅芯口罩,他說不是不相信銅芯口罩,而是因為「好易甩出嚟」。

(抗疫新階段)

 

 

]]>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8%a1%9b%ef%bc%9a%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e6%88%96%e6%88%90%e9%a2%a8%e5%9c%9f%e7%97%85%e3%80%80%e5%bc%b5%e7%ab%b9%e5%90%9b%ef%bc%9a%e5%90%84%e5%9c%b0%e7%96%ab/ Fri, 15 May 2020 08:44: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732 【明報專訊】各國相繼放寬限制和考慮重啟經濟活動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三(13日)警告,新型冠狀病毒或會成為風土病(endemic),可能像愛滋病毒(HIV)不會消失,即使疫苗面世,仍要付出「巨大努力」控制病毒傳播。世衛首席科學家預料可能需4至5年才能控制疫情。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承認各地疫情嚴重,難以斷尾,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

或成為社區內風土病毒 逾百種疫苗在研發階段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Michael Ryan)周三表示:「這種病毒或會成為社區內另一種風土病毒,有可能永遠不會消失。」他以愛滋病毒為例,說愛滋病毒雖沒消失,但人類終能跟其共處。他提醒沒人能預測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何時消失,目前有逾百種疫苗處於研發階段,但麻疹等疾病即使有疫苗,至今仍未被消滅。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則強調仍有可能控制今次疫情,對於各國逐步放寬限制,他說世衛仍建議各國保持最高警戒。

譚德塞:仍可控制 倡各國續最高警戒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法新社資料圖片)

世衛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周三向《金融時報》表示,可能要4至5年才可令新冠病毒傳播受控。她形容疫苗「似乎是目前的最佳出路」,但其成效、安全性,以至生產和公平分配等方面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一旦病毒變異,疫苗就可能失效。她認為決策者面臨最大挑戰,要權衡放寬限制的利弊及思考如何達到抗疫「新常態」。

 

張竹君: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

張竹君說不少專家明言新冠病毒難「斷根」,市民要有心理準備與病毒共存。她說各地疫情嚴重,難以斷尾,本港逾千確診,有200多人無病徵,實際患者可能比數字多,全球面對相同問題。

世衛:新型冠狀病毒或成風土病 張竹君:各地疫情嚴重 難斷尾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明報資料圖片)

連續28日沒本地感染被視為疫情受控指標,至於會否有新指標,張竹君說沒特定指標,需靠專家集思廣益,28日指標是參考其他傳染病,本港即使一段時間沒個案,但社區或有隱形傳播鏈 。她說難預計疫情發展,因屬新病毒,將「一波波爆發」抑或如流感般季節性,仍有待觀察。

(BBC/路透社/金融時報)

(抗疫新階段)

]]>
袁國勇:七成人有抗體 疫情始紓緩 現僅0.1%免疫 防護中心稱「持久戰」 //www.afterroberto.com/%e8%a2%81%e5%9c%8b%e5%8b%87%ef%bc%9a%e4%b8%83%e6%88%90%e4%ba%ba%e6%9c%89%e6%8a%97%e9%ab%94-%e7%96%ab%e6%83%85%e5%a7%8b%e7%b4%93%e7%b7%a9-%e7%8f%be%e5%83%850-1%ef%bc%85%e5%85%8d%e7%96%ab-%e9%98%b2/ Tue, 10 Mar 2020 07:32: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5128
袁國勇:七成人有抗體 疫情始紓緩 現僅0.1%免疫 防護中心稱「持久戰」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表示,病毒擴散全球,多國未能截斷病毒傳播鏈,預料疫症不會完結,相信要大部分人感染後產生抗體,疫情才會紓緩。他說目前僅0.1%人免疫,直至七成人都染病後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衛生防護中心認為按袁國勇所說,今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接受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表示,病毒已全球擴散,不少國家愈來愈無法完全截斷病毒傳播鏈,即使用圍堵策略,病例不會完全消失。他認為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獲得天然免疫抗體後,疫症才會逐漸紓緩,但難料需時多久。

 

預計免疫人數每年增加5%

袁國勇指出,現時只有0.1%的人免疫於新型冠狀病毒,預計每年會增加5%,直至七成人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他說獲內地官員告知暫未有病人痊癒後復發,港大測試亦發現本港確診者出院後,血液內抗體含量很高,推測受感染後可至少免疫5至10年。不過,他說待相關疫苗及藥物完成研究,需時一至兩年,本港沒相關行業,即使其他國家成功研發,本港或受出口限制,可能「有錢都買不到」。

 

稱部分人已對世衛失信任

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分別不大

多國先後爆疫,世界衛生組織暫未宣布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袁國勇表示,多國爆疫,部分人已對世衛失去信任,故世衛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已分別不大,各地會按數據決定如何做圍堵、紓緩、診斷和感染控制措施等。

港府已將健康申報擴展至所有入境旅客。袁國勇認為,香港可考慮要求從爆疫地區入境本港的人,先提交健康證明書,被驗出無病毒,並在當地接受14天檢疫後,方可入境。

 

麻疹逾九成人口有抗體才停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若部分人口有抗體,傳染病就較難傳播,例如麻疹就要超過九成人口有抗體才不會傳播,她認為按袁國勇所說,這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以後都要特別留意個人及環境衛生」。

至於本港何時要改變策略,由「圍堵」變成「緩衝」,張竹君說,要視乎世衛和專家意見。她說世衛現階段仍建議各國盡力遏制疫情,以爭取時間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本港亦會繼續圍堵有病徵的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仍有六至七成未使用,暫時仍能應付,但未知今次疫情會持續到何時,會聽取專家意見,再決定醫管局服務是否需要增減。

]]>
關鍵48小時 專家憂「全球大流行」 世衛:已停用2009年疫情分類系統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9%8d%b548%e5%b0%8f%e6%99%82-%e5%b0%88%e5%ae%b6%e6%86%82%e5%85%a8%e7%90%83%e5%a4%a7%e6%b5%81%e8%a1%8c-%e4%b8%96%e8%a1%9b%e5%b7%b2%e5%81%9c%e7%94%a82009%e5%b9%b4%e7%96%ab%e6%83%85%e5%88%86/ Tue, 25 Feb 2020 08:01: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4613
關鍵48小時 專家憂「全球大流行」 世衛:已停用2009年疫情分類系統
因應疫情,威尼斯嘉年華周日宣布提早兩日結束。圖為周一有遊客戴着嘉年華面具和口罩在威尼斯遊覽。(法新社)

【明報專訊】中國大陸以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個案昨日已逾1700宗,伊朗、意大利、韓國等地疫情急速擴大,再掀疫情是否已到「全球大流行」(pandemic)階段的憂慮。有專家昨(24日)警告,過去48小時疫情出現重大變化,各國政府的抗疫策略需由遏止蔓延改為盡量減低損害。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上一次宣布「大流行」已是2009年豬流感疫情,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昨強調,目前「大流行」一詞並不符合事實,強調現時應集中火力圍堵,並為可能出現的大流行作好準備。他稱,意大利、韓國及伊朗確診個案大增令人深切關注。

伊朗傳入 科威特伊拉克首現病例

疫情除了在韓國及意大利蔓延外,中東波斯灣國家多國周一(24日)亦分別宣布首度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科威特有3宗,巴林1宗,阿曼兩宗,伊拉克1宗,全部患者都是從伊朗回國。伊朗是目前中東地區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國家,有66宗個案和12人死亡,死亡人數是中國以外最多(見另稿)。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亞美尼亞等國均已宣布封鎖接壤伊朗邊境,阿曼亦停飛伊朗。

關鍵48小時 專家憂「全球大流行」 世衛:已停用2009年疫情分類系統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昨有戴口罩的婦女到藥房購物。(法新社)

 

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管理計劃總監斯里德哈爾(Devi Sridhar)教授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在過去48小時出現明顯轉向,世衛及其成員政府如今必須考慮改變抗疫策略,由控制疫情擴散改為緩和、降低負面衝擊。有英、法專家亦指出,多宗與中國無明確傳染病學聯繫的確診個案浮現,反映疫情已過渡至社區傳播。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上周五(21日)亦首次對各地與中國無明顯關聯的病例激增表示憂慮,警告控制疫情的機會正逐漸收窄,必須迅速行動回應。

港專家不排除大流行 提封城醫藥對策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向本報稱,認為目前未到大流行階段,未來兩周需密切監察韓國疫情,不排除會出現大流行情况。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向本報稱,不排除未來會進入大流行階段,關鍵在於各國有否採取合適的防控措施。他指出,如本港進入「大流行」,即已不能用圍堵策略堵截病毒,屆時醫療系統達到非常飽和狀態,本港或需要「封城」,以及停工、停課及關閉公共交通等,防止病毒傳播。他說本港爆發豬流感時會派發藥物特敏福,但新型冠狀病毒要用混合不同抗病毒藥物的「雞尾酒」療法,各人劑量亦不同,難以實行派藥。曾祈殷續指,各國需要加強檢測、盡快找到相連個案、建立迅速通報機制,以及儲存足夠抗病毒藥物應對大流行。

關鍵48小時 專家憂「全球大流行」 世衛:已停用2009年疫情分類系統

世衛發言人亞沙雷維奇(Tarik Jasarevic)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世衛自2009年H1N1人類豬流感病毒疫情後,已不再使用當時的6級警示機制(即1級為沒有感染個案,6級為全球大流行)。亞沙雷維奇說,一般而言,全球大流行是指一種能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的新病原體在全球爆發,而目前新型肺炎則屬多國出現爆發及密集感染的情况,而部分國家目前已停止傳染。不過他強調疫情仍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可能進一步擴散,世衛就疫情的建議維持不變,並將繼續與各國合作遏止病毒擴散。

 

話你知:豬流感定性「大流行」 多國批反應過度惹恐慌

世衛1999年制定6級警示機制,但2009年H1N1人類豬流感疫情後改變有關機制。始於墨西哥的豬流感疫情估計造成最少28萬人死亡,世衛當時認為H1N1在最少兩個世衛地區引起社區感染,而且擴散速度「史無前例」,符合世衛大流行階段第6級,因此在2009年6月11日宣布疫情屬「全球大流行」,要求各國政府全力動員醫療資源,並預備防護及抗病毒藥物等物資,惟最終病毒造成的傷害與一般流感相若,不少國家批評世衛當年宣布豬流感疫情屬全球大流行是反應過度,造成不必要恐慌,並被迫購買大量疫苗等昂貴抗疫物資。

世衛時任總幹事陳馮富珍2010年曾表示,6級機制本意在於不觸發公眾恐慌下,逐漸增加社會對疫情的準備,不過事與願違。世衛其後檢討機制,2013年推出新指引,取消6級警示機制。

 

大流行期間 美准用「特殊」藥物

大流行(pandemic)沒有客觀標準,一般是指一種傳染病在全球同時威脅大量人口,它往往由全新病毒造成,極容易令人感染,並會透過簡單和持續的方式人傳人。大流行是傳染病規模中最高,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分級,下面還分別有流行病(epidemic )、風土病(endemic)和零星爆發(sporadic)。根據CDC,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大流行期間,或會開始發出「緊急使用權」(EUA)容許醫生使用沒有經FDA批准的藥物診治病人,2009年豬流感大流行時,FDA就曾臨時准許兩種藥物緊急治病。

]]>
【武漢肺炎】世衛列新型肺炎「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外交部: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戰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ad%a6%e6%bc%a2%e8%82%ba%e7%82%8e%e3%80%91%e4%b8%96%e8%a1%9b%e5%88%97%e6%96%b0%e5%9e%8b%e8%82%ba%e7%82%8e%e3%80%8c%e5%9c%8b%e9%9a%9b%e5%85%ac%e5%85%b1%e8%a1%9b%e7%94%9f%e7%b7%8a%e6%80%a5/ Fri, 31 Jan 2020 07:44: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888
【武漢肺炎】世衛列新型肺炎「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外交部: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戰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法新社)

世界衛生組織周四(30日)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願與世衛及各國,共同維護全球和地區公共衛生安全。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武漢肺炎】世衛列新型肺炎「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外交部: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戰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資料圖片)

 

世衛緊急顧問委員會主席Didier Houssin表示,有關決定是基於中國的感染人數增加,境外的確診病例上升。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過去數周大家目睹一種未知的病毒出現,並升級為前所未有的疫情爆發,憂慮病毒可能會蔓延到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他強調,不是對中國投下不信任票,相反對中方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滿信心,希望可共同限制疫情進一步擴散。目前環球多間航空公司已暫停或減少來往中國的航班,他稱世衛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遊及貿易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本着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很多舉措遠超出《國際衛生條例》要求,中方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世界衛生組織/新華社/中央社)

]]>
【有片】快狠準 脫離癌痛苦海 //www.afterroberto.com/%e6%9c%89%e7%89%87-%e5%bf%ab%e7%8b%a0%e6%ba%96-%e8%84%ab%e9%9b%a2%e7%99%8c%e7%97%9b%e8%8b%a6%e6%b5%b7/ Mon, 09 Dec 2019 03:1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726
提升生活質素
提升生活質素——對付癌症引起的疼痛,方法有很多,大原則是快、狠、準,要選對藥物、劑量合適、迅速止痛,以提升病人生活質素。(BBuilder@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抗癌路上,「癌痛」是令人痛不欲生的一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有550萬名末期癌症患者遭受中度至重度疼痛折磨。癌痛是否無得醫?長期服用止痛藥會否上癮?一旦使用嗎啡是否等同「死刑」?

事實上,目前治療癌痛的有效方法眾多,只要盡早接受治療,約九成患者可以大大減輕痛楚,重拾有質素的生活。

  • 江:江志恒(betway体彩 駐院醫生)
  • 唐:唐家輝(疼痛醫學專科醫生)

靜止痛?活動痛?

問:癌症病人因腰骨痛求診,家庭醫生如何處理?

江:一般會先問清楚病歷,以疼痛位置、性質及程度來判斷成因。另外,查問痛楚是靜止還是活動時出現,如病人活動時才痛可能是扭傷或拉傷引起;而癌痛即使在身體靜止也會出現。

痛是很主觀的感受,醫生會讓病人做「疼痛指標」評分表,嘗試以1到10分來表達疼痛程度,不過這方法有時反映不到患者真實狀况。初步評估後,先讓病人服食止痛藥並監察其治療效果,如果病人服用止痛藥後疼痛未見好轉,甚至有想嘔或晚上痛醒等不尋常病徵,便需要進一步檢查,如照X光或正電子掃描等,評估是否由癌症或其他疾病引發痛症。

【有片】快狠準 脫離癌痛苦海
(郭慶輝攝)

抑鬱情緒牽動痛楚?

問:癌症病人或康復者如有痛症,止痛藥未必有效?

江:我們通常評估病情及病人過往服食止痛藥成效,先提供簡單止痛藥,幫他減輕痛楚;如痛症持續或病情嚴重,會轉介疼痛醫學專科醫生。盡早接受治療,痛症可以大大減輕。

若是癌病康復者來求診,他們背後恐懼的是癌病復發,往往會要求做更詳盡的全身檢查求安心。由於病人憂慮或抑鬱情緒也可以加劇痛楚,所以診症過程中同時會關心他的情緒、痛楚、睡眠及生活質素的影響。

晚期癌症才會痛?

問:癌病是否一定痛?疼痛成因是什麼?

唐:雖然不是所有癌症都會痛,但90%患者在晚期都出現疼痛。痛的成因有很多,包括腫瘤本身,當身體組織受破壞而引起疼痛,如腫瘤生長於頭部會出現頭痛,在胸椎、腰椎會有骨痛,如果腫瘤壓迫神經就會觸發神經痛,內臟器官的腫瘤影響肝臟脹大或腸塞亦會引起痛楚。另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也會產生疼痛,如化療或電療有可能傷及神經線,有些化療藥物可以令手指腳趾痛,或令口腔潰爛而引起痛楚。

手術後的痛症也相當普遍,這並非因為醫生手勢不佳。約有10至20%乳癌病人在手術後出現腋下疼痛,痛症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2、3年,有些病人痛到要服用嗎啡來止痛;約50%接受截肢及開胸手術的癌症患者更會在術後持續腳痛及心口痛。

而有些疼痛原因與癌病無關,而是由年老退化引起,如背痛及關節痛。

度身訂做止痛方案?

問:如何有效地治療癌痛?

唐:有效止痛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及介入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止痛三階梯」,是目前醫生常用的國際指引。這個標準列出對輕微、中度及嚴重痛症適用的藥物,根據疼痛程度,由最輕加至最強一步步治療。不過根據臨牀經驗,這個指引未必適用於所有病人尤其是嚴重痛症患者,我反而會以「快」、「狠」、「準」的原則來訂定治療方案。

  • 快:迅速令病人止痛;一般口服止痛藥需要半小時才有效,如果病人有急性痛或已經無法進食,就不應用口服止痛藥,可以改用靜脈注射,或新式噴鼻及含舌底的止痛藥,藥物經血液迅速被吸收,只需5至10分鐘可達止痛效果
  • 狠:很多病人擔心吃止痛藥尤其嗎啡會有副作用或上癮,因而拒絕使用高劑量藥物;即使痛症惡化,只接受醫生慢慢加藥,因此止痛效果未如理想。「狠」就是根據經驗在短時間內把止痛藥劑量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最佳止痛效果,待痛症改善後才考慮減藥
  • 準:強調診斷要準確,必須了解癌痛成因,例如由神經線引發的疼痛,一般止痛藥無效,需要服用針對神經痛藥物才可以止痛

止痛藥也是一種學問,因為每個人對藥物反應都不一樣,即使相同病情的患者服用同一類止痛藥,反應可截然不同。例如有些病人對某一類嗎啡有抗藥性或耐藥性而無法止痛,但換上另一種類嗎啡藥物,即使分量減少,反而止痛效果更顯著。所以癌痛治療必須個人化,要有耐性為病人試藥,才可找出最適合治療方案。

 

嗎啡無效就到絕路?

問:如果疼痛嚴重至連嗎啡也止不了,是否無藥醫?

唐:若患者對嗎啡藥物及其他藥物無效或產生副作用,可採用介入治療。人體不同的神經叢主宰不同內臟器官的感覺,可注射酒精或以射頻方法來阻滯神經傳遞達止痛效果。

阻滯神經的手術主要紓緩內臟器官痛症,如胃癌、胰臟癌或肝癌所引起的痛楚。手術過程很簡單,以微創用幼針在胸椎T11及T12神經線注射麻醉藥,如即時有止痛效果,再注射酒精來破壞神經線的傳遞功能,一般止痛效果可達70至85%,並可持續半年至1年。

由於治療風險低,亦可重複注射延長止痛效果,很多病人接受注射後可以減藥,甚至停止服用嗎啡。另外,有些痛症是由於腫瘤壓迫神經引起,可以脈衝射頻或熱力射頻破壞神經線的傳遞功能,止痛療效同樣顯著。

 

知多啲:抗拒嗎啡 錯失止痛良機

嗎啡是治療癌痛的靈藥?還是令人上癮的毒藥?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以多年治療痛症的經驗,為嗎啡「平反」,破解坊間對嗎啡止痛的各種誤解。

  • 誤解1:嗎啡容易上癮

唐:除非病人有酗酒或濫藥習慣,否則很少有上癮問題。反觀如果醫生提供嗎啡劑量不夠,達不到止痛效果,令病人不斷追藥,反而產生「假上癮」現象。

  • 誤解2:嗎啡副作用令病人更痛苦

唐:嗎啡的副作用包括便秘、惡心、渴睡、痕癢等,這些副作用可透過藥物緩解,而且除了便秘,其他副作用會在身體適應後慢慢減少或消失。

  • 誤解3:太早服用嗎啡,當痛症惡化時便無藥可用

唐:很多人擔心過早使用嗎啡會導致耐藥性,其實止痛藥物有很多種類,還有其他輔助藥物及介入治療,均可有效控制嚴重痛症。而且,早期癌痛容易控制,如拖延治療,或會令神經線萎縮或增生,導致控制疼痛的功能失調,使痛症變得更頑固,更難醫治。

  • 誤解4:只有垂死病人才會服用嗎啡

唐:嗎啡藥物分很多種類,藥效也不一樣,有些是針對神經痛,有些可減少便秘,有些適用於腎功能差的病人,只要用法正確,很多初期癌症患者在治療及手術後服用,並能重過正常生活。

 

文:吳敏霞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1/HET20191105_01.mp4,先找出原因 屬什麼類型痛楚;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1/HET20191105_02.mp4,需全人治療 兼顧藥物與生活心靈;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1/HET20191105_03.mp4,腫瘤脹大 或化電療過程;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1/HET20191105_04.mp4,快狠準為原則;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1/HET20191105_05.mp4,視癌痛程度 必要時用介入治療;

]]> 肺腑之言﹕吸煙害肺 你知幾多?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8%85%91%e4%b9%8b%e8%a8%80-%e5%90%b8%e7%85%99%e5%ae%b3%e8%82%ba-%e4%bd%a0%e7%9f%a5%e5%b9%be%e5%a4%9a/ Tue, 02 Jul 2019 07:36: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160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把每年的5月31日設定為「世界無煙日」。今年衛生署控煙酒辦公室除了在5月30日舉行傳媒分享會,亦在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儀式中獲得WHO頒發「世界無煙日獎」,以肯定衛生署過去30年的控煙工作和成績,令香港的吸煙率多年來持續下降。控煙酒辦與香港胸肺基金會藉着當天的分享會,向市民大衆闡述吸煙對肺部的禍害。

 

肺腑之言﹕吸煙害肺 你知幾多?
電子煙(資料圖片)

 

孕婦吸一口煙 胎兒也傷肺

從婦女懷孕後吸的第一口煙開始,胎兒的早期肺部發育就受到影響,損害長大後的結構和功能,增加日後患上肺部疾病的風險。此外,由於肺部發育在孩童和青少年期間仍然會繼續,如果他們在這段時間接觸二手煙甚至吸煙,上述禍害便會累積。

大家可能對吸煙會導致肺癌耳熟能詳,煙草含有超過的7000種化學物質裏,大概有70種致癌物。從衛生署的數據中,可以見到香港肺癌的發病和死亡率在最近30年呈下降趨勢。由於吸煙一向是肺癌頭號原因,這些數字可能與本地多年來的吸煙率下降有關。然而,肺癌仍然是本地第二最常見的癌症和頭號癌症殺手,因此預防工夫一定不能鬆懈。

各位亦可能對吸煙可引致慢阻肺病(COPD)有所聽聞,煙草燃燒時產生的刺激和氧化物質,可以損壞支氣管壁和黏膜,引致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令患者痰多咳嗽;亦可以破壞肺氣泡組織,產生肺氣腫(emphysema),令患者氣喘和呼吸衰竭。由於現時還沒有根治慢阻肺病的方法,所以除了利用藥物紓緩病情和改善肺功能外,立即戒煙以停止傷害肺功能十分重要。

 

肺部感染風險增 招惹死神

大家又是否知道,吸煙會增加肺部受到細菌和肺癆菌感染的風險呢?不單如此,有外國文獻亦指出吸煙可能增加因患上肺炎而導致死亡的機率。作為肺部感染的一個例子,肺結核(tuberculosis)在本地每年有超過4000宗新症個案。吸煙可增加受感染者患上肺結核病和其後復發的風險,亦會影響藥物治療此病的效果,甚至增加病者因肺結核病而死亡的風險。

我相信各位一定聽過哮喘(asthma)這個常見的呼吸病,然而你又是否知道吸煙會增加青少年患上哮喘的風險呢?吸煙會令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下降加劇和增加急性哮喘發作的風險。由於吸煙亦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戒煙已經是各大國際治療哮喘指引不可或缺的一環。

儘管香港在控煙的成績超卓,但是由於吸煙對身體的禍害深遠,再加上電子煙和加熱煙等潮流產品已經在歐美大為流行,而且潛在「用家」多為年輕一輩,因此針對傳統煙草和新一代相關產品的工作一定不可以鬆懈。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相關文章:

肺腑之言:「個人化」治療愈趨普及

肺腑之言:全面禁電子煙有理

【呼吸系統疾病系列】吸煙易出現鼻竇炎、慢阻肺病 增肺癌風險10倍以上

【呼吸系統疾病系列】電子煙含有害物 致病兼安全性成疑

【有片】電子煙、「女人煙」無咁傷? 慢阻肺病照樣上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