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酸甘油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3 May 2024 07:09:0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三酸甘油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單靠低脂飲食難控三酸甘油脂 營養師提醒注意3個熱量陷阱 //www.afterroberto.com/%e4%b8%89%e9%85%b8%e7%94%98%e6%b2%b9%e8%84%82-%e8%86%bd%e5%9b%ba%e9%86%87-%e5%96%ae%e9%9d%a0%e4%bd%8e%e8%84%82%e9%a3%b2%e9%a3%9f%e9%9b%a3%e6%8e%a7%e4%b8%89%e9%85%b8%e7%94%98%e6%b2%b9%e8%84%82/ Mon, 13 May 2024 07:09: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30

「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是都市常見的慢性病,相信港人對此並不陌生,但其實第四高:高三酸甘油脂,同樣不能忽視,不少人會將高膽固醇與高三酸甘油脂混為一談,甚至誤以為只需要奉行低脂飲食,就可以順理成章同時控制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的問題。究竟要如何改善飲食,才能妥善控制三酸甘油脂的水平?營養師提醒,日常飲食中有以下3個熱量陷阱值得注意!

高三酸甘油脂:增罹患心臟病及中風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解釋,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同是血內脂肪的成分,亦是人體最常見的脂肪類型。其化學結構為甘油(Glycerol)及三條脂肪酸(Fatty acids),有助人體儲存熱能、保持體溫、運送脂溶性維他命A、D、E、K,以及保護器官、內臟功能,使神經系統和皮膚正常運作。

三酸甘油脂超標常見於中央肥胖人士。腹部的脂肪細胞,容易影響新陳代謝及出現抗胰島素情况,引致血液內的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水平出現紊亂,增加三酸甘油脂量,並減低好膽固醇的數量,令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經常處於高水平。三酸甘油脂過高會令血液變得較濃稠,會增加血塊堵塞血管風險,從而增加罹患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單靠低脂飲食難控三酸甘油脂 營養師提醒注意3個熱量陷阱
三酸甘油脂過高人士要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外,更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整體熱量的攝取,尤其外出用餐時應注意食物的總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資料圖片)

首要控糖分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三酸甘油脂過高患者或誤以為只需要戒掉所有肥膩食物,奉行「低脂飲食」,就等同於能妥善控制三酸甘油脂的水平。不過,陳勁芝指出,除了在飲食上控制脂肪攝取,高三酸甘油脂患者應首要控制糖分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攝取過量碳水化合物時,多餘的熱量便會轉存為三酸甘油脂:同時,進食碳水化合物會令胰島素上升,胰島素會促進身體把碳水化合物轉為三酸甘油脂。因此三酸甘油脂過高人士除了要減少進食高脂肪食物外,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整體熱量攝取亦很重要,建議患者在出外用餐或選購包裝食品時,應注意食物的總熱量及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關閲讀:【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日常飲食注意三大熱量陷阱

陳勁芝表示,日常飲食其實有不少熱量陷阱需要注意,例如:

  • 上班族外出用餐時或會選擇「碟頭飯」,它不但含高碳水化合物,更可能會淋上高鈉、高脂的醬汁,不利健康。
  • 應酬及聚會少不免會飲酒,攝取過多酒精亦會提升三酸甘油脂的水平。
  • 即使一日三餐都奉行健康飲食,從不喝酒,都需要留意另一個隱藏陷阱,因為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來源未必一定是來自米飯及麵食,事實上零食、含糖飲料、甜品等同樣含有相當高的糖分,閒時喜歡吃零食、甜品的人士要特別小心,盡量減低攝取量。

相關閲讀:膽固醇的奇妙「實用數字」

降三酸甘油脂水平:攝取奧米加三脂肪酸 + 帶氧運動

要妥善控制三酸甘油脂的水平,陳勁芝建議,高三酸甘油脂的患者除了控制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攝取量之外,日常可進食亞麻籽,以及不同深海魚類,如三文魚、鯖魚及沙甸魚等,最好每星期最少2至3份,每份3安士(85克),以增加奧米加三脂肪酸的攝取量,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水平。另外,患者每周應進行最少150分鐘中強度的帶氧運動,透過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都有助改善三酸甘油脂的水平。

]]>
【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7%b3%96%e5%b0%bf%e7%97%85-%e9%ab%98%e8%a1%80%e7%b3%96%e5%a2%9e%e4%b8%ad%e9%a2%a8%e6%a9%9f%e6%9c%832%e8%87%b34%e5%80%8d-%e4%ba%86%e8%a7%a311%e5%80%8b%e4%b8%ad%e9%a2%a8%e9%a2%a8%e9%9a%aa%e5%9b%a0/ Tue, 12 Oct 2021 08:07: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676 中風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患者通常50歲以上,但近年數字顯示中風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除年紀外,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肥胖等不健康生活習慣都是中風的風險因素,其中糖尿病人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4倍,因此如何預防中風對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以下提供了糖尿病人預防中風的10個貼士。

 

相關文章:【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糖尿病人持續高血糖致血管硬化 增中風機會2至4倍

betway体彩 糖尿科護士李玲兒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異常的慢性病,當血糖過高會令血管出現發炎反應、內皮細胞功能受損、血小板容易凝聚和胰島素阻抗等問題,導致動脈血管硬化、血管收窄,從而減少血流量。一旦血液循環不良,就會對器官造成損害,若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長期持續高企,會加速心血管、腦血管和周邊動脈血管硬化,令血管和器官的損傷程度越來越嚴重,增加中風風險。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注意三高、肥胖

中風可以帶來嚴重的後遺症,要預防中風必要先了解中風的風險因素,高危人士應特別提高警覺。中風的風險因素包括以下11個:

.55歲以上人士,年紀越大,中風機會越高

.家族曾有中風病史

.高血壓:七成中風個案與高血壓有關

.高膽固醇: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腦血管收窄的機會

.高血糖:增加中風機會2至4倍

.肥胖

.吸煙:增加中風機會,男性為3倍,女性為4.7倍

.曾患心肌梗塞和心房纖顫的人士

.腦血管瘤或腦血管壁過薄,增加出血風險

.酗酒

.短暫腦缺血(又稱「小中風」),其徵狀與中風相同,包括突然言語不清、半邊身或半邊臉麻痺或無力、手腳協調出現困難等,但小中風只持續數分鐘便消失,不會造成永久殘障。研究指出約三成小中風患者會發展成完全中風,因此如果出現懷疑小中風的徵狀,應立即求醫。

 

相關文章:急性中風治療 黃金3小時?愈早診斷計算可挽救腦細胞和功能 加快病人康復進度

 

預防中風10個貼士 從健康生活習慣做起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李玲兒提醒糖尿病人應好好控制「三高」和體重,以下是10個給糖尿病人預防中風的小貼士:

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故要好好控制「三高」和體重,要預防中風,不妨參考以下10個貼士。
糖尿病患者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故要好好控制「三高」和體重,要預防中風,不妨參考以下10個貼士。

 

1. 控制血糖水平:糖化血紅素的理想水平是低於6.5%。研究顯示,空腹血糖每上升1 mmol/L或糖化血紅素每上升1%,中風的風險便增加大約六分之一。

2. 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當低密度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及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增加,會讓脂肪容易在血管壁積聚,增加患上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糖尿病人一般建議需維持LDL低於2.6 mmol/L,如有其他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或曾經患上心血管、中風等疾病,LDL的濃度需進一步降低至1.8mmol/L,而三酸甘油脂建議低於1.7mmol/L。

3. 控制高血壓: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和世界高血壓學會的指引,糖尿病和高血壓人士的理想目標血壓為上壓(收縮壓)約120至130mmHg;下壓(舒張壓)約70至80mmHg。

4. 控制體重:中央肥胖即腹腔和內臟積存過量脂肪,對血管硬化及氧化自由基的影響尤其嚴重,高血糖更會加劇其傷害,因此糖尿病人應盡量控制體重,避免體重指標(Body Mass Index, BMI)超標,以亞洲人的標準來說,若體重指標 【Body Mass Index, BMI = 體重(公斤)/身高(米)2】超過23,便是過重(overweight);若BMI 超過25,就是肥胖(obese)。亞洲男女的腰圍亦應分別維持在90厘米及80厘米以下。

5. 健康飲食:少食多餐,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遵從「一高三低」原則,即高纖、低糖、低油、低鹽。

6. 恆常運動:每星期進行3至4次體能活動,至少共150分鐘。

7. 藥物治療:按醫生指示定時服藥。

8. 戒煙

9. 避免酗酒

10. 保持心情愉快:適當處理壓力、學習放鬆。

]]>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www.afterroberto.com/%e8%86%bd%e5%9b%ba%e9%86%87%e5%8f%8a%e4%b8%89%e9%85%b8%e7%94%98%e6%b2%b9%e8%84%82-%e6%8f%90%e9%98%b2%e5%bf%83%e8%85%a6%e8%a1%80%e7%ae%a1%e7%96%be%e7%97%85-%e9%99%8d%e4%bd%8e%e5%a3%9e%e8%86%bd%e5%9b%ba/ Fri, 25 Jun 2021 03:00: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3174 三高」中的血脂高,屬其中一項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脂中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而膽固醇當中被稱為「壞」的低密度膽固醇,更是必須嚴格控制在合適的水平。以往他汀類藥物或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是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惟部分病人用藥後其膽固醇水平仍未能達標,或是受嚴重副作用之苦。近年隨着新型藥物的出現,可配合他汀類藥物同時使用,最高可降低約80%低密度膽固醇,有助病人控制病情。

 

相關文章: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壞膽固醇」過高可致血管變硬和收窄

血液中的膽固醇,佔70%是由人體的肝臟製造,餘下的30%則由飲食中攝取;而膽固醇可分為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以及「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若體內有過多的「壞膽固醇」會累積形成斑塊,並在動脈血管內壁積聚,令血管變硬和收窄,導致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提高,嚴重更可致命。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提防心腦血管疾病 降低壞膽固醇控血脂 新藥知多啲

 

根據歐洲心臟學會最新的指引,有以下相關慢性病病人,應控制其「壞膽固醇」在更嚴格的水平:

慢性病病人 「壞膽固醇」水平
糖尿病患者 < 2.6 mmol/L
患糖尿病逾10年或同時有高血壓、吸煙等高風險因素病人 < 1.4 mmol/L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接種新冠疫苗前後要注意的7個疑問:三高人士長期服用降血壓、血脂、血糖、 薄血丸、阿士匹靈等藥要先停藥?中藥會否跟疫苗相冲?

 

服他汀類藥物 部分病人血脂仍失控

betway体彩 內分泌及糖尿病中心主任、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盧國榮醫生指出,膽固醇高的病人一般都需要服藥控制病情,以降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他表示,最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為他汀類藥物或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然而部分病人即使按指示服藥,病情控制仍成效不彰,膽固醇指數仍然超標;亦有部分病人較難接受他汀類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例如肌肉劇痛或發炎、肝臟酵素嚴重上升等。

 

新藥知多啲:降低「壞膽固醇」被分解

近年藥物應用多了一款新藥物PCSK-9抑制劑,盧醫生解釋,由於肝臟製造的PCSK-9蛋白質能加速低密度膽固醇受體(LDL-R)的分解,若LDL-R降低會令致血液內的「壞膽固醇」上升,當「壞膽固醇」進入血管後容易積聚,漸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此款新藥是針對抑制PCSK-9蛋白質的製造,以減少LDL-R被分解,從而有助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變相降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PCSK-9抑制劑屬針劑,需經皮下注射而進入血液中,一般可每隔2至4周注射一次。研究顯示,病人配合「PCSK-9抑制劑」與他汀類藥物一同使用,最高可降低約80%「壞膽固醇」,因而得以控制病情,讓病人有多一個選擇。

PCSK-9抑制劑較常見的副作用,會有肌肉痛、背痛、一些傷風感冒的徵狀、注射位置出現紅瘀或疼痛等,一般都很輕微,使用一段日子後大部分會自動消失。

]]>
【肥胖系列】趕走脂肪肝  由改變飲食習慣開始 //www.afterroberto.com/0502-fatty-liver-diet/ Thu, 02 May 2019 09:43: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8570 脂肪肝,並非肥胖人士專利,嗜酒、嗜甜及油膩食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是「養肥」肝臟的因素。營養師建議由少飲酒、控制糖分、油分攝取量等入手,配以恆常運動及節制飲食,可以將脂肪肝逆轉。

養和特稿 肥胖 脂肪肝 營養師 飲食習慣 酒精性脂肪肝 三酸甘油脂 節制飲食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兩類,兩者皆與飲食習慣大有關連,故要預防脂肪肝,也要由飲食開始:少糖、少油、少飲酒。(網上圖片)

脂肪肝:酒精性與非酒精性

betway体彩 高級營養師陳勁芝表示,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兩類。兩者皆與飲食習慣大有關連;前者因飲酒過量,當酒精被人體吸收後及分解後會促進三酸甘油脂的合成,過量三酸甘油脂容易積存在肝臟,同時身體在代謝酒精時亦會影響肝臟分解及排走脂肪的速度。

後者呢?當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或糖分時,若身體未能充分將其使用,肝臟會將餘下部分轉化成醣原儲起備用,醣原儲起太多時,身體便會開始啟動製造脂肪的機制,脂肪積聚在肝臟細胞內,久而久之成為脂肪肝。

每日60克酒精 產生酒精性脂肪肝

預防脂肪肝,最重要從飲食開始。陳勁芝表示,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與酗酒有關,據研究顯示,每日飲用60克酒精便會產生酒精性脂肪肝,因此最重要是減少飲酒量。

勿攝取過多脂肪、糖分 配合運動減體重

患上非酒精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攝取過多脂肪、糖分,陳勁芝解釋,攝取脂肪過量會積存在肝臟,而果糖與葡萄糖相比,較易被肝臟轉化為三酸甘油脂,因此經常進食果糖含量高的食物,如汽水、含糖飲品、甜品(糖水、蛋糕)等,亦是患上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要遠離脂肪肝,立即從源頭入手,嗜甜者要減少飲用高糖分的飲品及少食甜食,再加上運動減體重,有助減低患上脂肪肝的機會。

相關文章:

衛生處方:飲酒傷身 無安全水平

【健康減肥】想踢走冬日肥肉?營養師教授五招飲食祕決 令你越食越輕

【健康減肥】煮得Smart:放工懶做大餐 來個有營輕食

【肥胖系列】夏天解渴勿選「高糖」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