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COVID-19”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14 Jun 2024 09:24: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COVID-19”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食物中毒】小心腸胃炎作怪 查找背後原因 照顧嘔吐患者5重點避免脫水  //www.afterroberto.com/%e7%96%ab%e6%83%85%e4%b8%8b%e5%98%94%e5%90%90%e7%96%91%e6%9f%93%e6%96%b0%e5%86%a0-%e6%9f%a5%e6%89%be%e8%83%8c%e5%be%8c%e5%8e%9f%e5%9b%a0-%e5%b0%8f%e5%bf%83%e8%85%b8%e8%83%83%e7%82%8e%e4%bd%9c%e6%80%aa/ Fri, 14 Jun 2024 09:04: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035

[編按:香港君悅酒店3間食肆接連出現食物中毒個案,6名兒童6月初分別在該酒店3間食肆進食雪糕後,出現腹痛、發燒、惡心及嘔吐等病徵。衛生防護中心(12日)稱個案有流行病學關聯,其中5人糞便樣本證實對沙門氏菌呈陽性。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出,無論是冷盤食物有可能因未有即時進食,容易變壞及滋生細菌,又或者吃火鍋時食物未完全煮熟便進食……都有可能引致嘔吐等腸胃炎徵狀,必須查找背後原因,因小朋友和成人長者的致嘔原因不盡相同。在照顧嘔吐患者時有哪5大重點需要注意呢?有預防方法嗎?]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6童酒店進食食物中毒 急性腸胃炎症狀:腹痛、發燒、嘔吐

4名3至5歲男童本月1日在香港君悅酒店咖啡廳進食自助餐,約36.5小時後出現病徵。一名6歲男童翌日在酒店Grissini意大利餐廳午膳,約31小時後出現病徵。另一6歲女童同日在酒店港灣壹號晚膳,約17小時後亦出現病徵。全部兒童均已求醫,其中4人入院,經治療後出院,全部情况穩定。衛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該批兒童曾進食共同食物。據悉,他們均曾進食雪糕。 衛生防護中心呼籲若本月1至2日光顧上述食肆後出現急性腸胃炎症狀,應盡快求醫及聯絡中心,中心已設立熱線2125 2371。衛生防護中心及食安中心仍在調查,包括食物及環境樣本化驗。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出,把食物置放在攝氏4至60度之間的「危險溫度」,容易令細菌滋生,提醒正確解凍冷藏食物的方法應是放在攝氏0至4度的雪櫃內或流動的冷自來水,放置在室溫超過4小時的食物不宜進食,也要確保食物徹底煮熟及翻熱。

了解嘔吐背後原因  小朋友長者有不同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張醫生強調,嘔吐這個徵狀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和成人出現嘔吐的原因不盡相同亦多不勝數。

小朋友嘔吐:可以是由食物中毒、腸胃炎、吃得太飽、鯁骨或暈車浪所致;輪狀病毒感染也屬常見;亦可因嚴重疾病如肺炎、腦膜炎、心肌炎、腸套疊及小腸氣等引起,又或者誤吃了家中的清潔劑或成人藥物都可以引致嘔吐。

成人及長者嘔吐:常見原因為腸胃炎,但亦可以因盲腸炎、嚴重便秘、耳石症、腫瘤、中風、前庭神經炎及生蛇等疾病誘發;或者手術或電療後產生腸道黏連阻塞;血糖過高亦可引起酮酸中毒致嘔吐。其他原因包括藥物副作用、精神病患及創傷,甚至有年輕女性胡亂服藥減肥,結果劑量過高而引起劇烈嘔吐。

張醫生表示,大多嘔吐都與「食錯嘢」有關,但若果是由於其他原因所致,有時醫生亦未必可以立即準確分辨背後原因,例如早期盲腸炎引起的嘔吐,有可能會以為是普通腸胃炎,直至出現典型的右腹劇痛,才能確定成因。所以重點是持續觀察症狀變化,有需要時覆診。


相關閲讀:出門旅遊慎防傳染病的5個問題  發燒腹瀉即求醫?做好3大準備減中招風險

嘔吐兼有其他徵狀 勿自行用止嘔藥

張醫生強調,處理嘔吐最重要是查找背後的原因,在確定原因前不應胡亂服藥。

「嘔吐與咳嗽一樣,都是保護身體的自然反應,例如食物中毒後嘔吐可以把毒素排出體外,所以不應自行服用止嘔藥。若嘔吐由於其他嚴重問題所致,例如腸塞,只靠藥物抑制嘔吐徵狀,反而可能會拖延病情,適得其反。」張醫生說。

他提醒市民若嘔吐同時伴隨其他徵狀,如嘔吐物帶有鮮血、暗紅血液或咖啡渣血液、腹痛、腹脹、嚴重頭痛、發燒、咳嗽、脫水,甚至休克等,可能反映問題不簡單,需要立即求醫。

對於輕微或已確定原因的嘔吐問題,一般在處方適當藥物治療後便有助減輕不適。至於由疾病引起的嘔吐,則要由病源入手,例如酮酸中毒引致嘔吐需要使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水平、由感染引起的嘔吐則需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

患者注意脫水、鉀低 補充水份勿「灌飲」

除了找出引致嘔吐的原因外,病人還要避免脫水和鉀低,故必須補充足夠水份及礦物質。張醫生表示,礦物鹽飲料需按指示比例沖調,身體才能吸收得最好,補水時亦切忌「灌飲」,而是要分開多次小量啜飲,否則可能會令胃部脹起、刺激嘔吐發作,若脫水嚴重則要安排入院「吊鹽水」補充。

嘔吐同時會清空胃內的食物令人感到肚餓,張醫生建議患者,可以進食一些稀粥加少許鹽調味,幼童則可如常飲奶,在徵狀紓緩後再循序漸進恢復正常的飲食。他提醒,注意食物衞生是預防嘔吐的重要一環,家長亦可考慮讓小朋友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作預防。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表示,嘔吐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成人和長者出現嘔吐的背後原因不盡相同,必須從病源入手才能對症下藥。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表示,嘔吐並不局限於腸胃問題,而小朋友、成人和長者出現嘔吐的背後原因不盡相同,必須從病源入手才能對症下藥。

相關閲讀:腸胃炎徵狀腹瀉、肚痛可伴隨發燒 酒精搓手未能殺滅腸病毒

照顧嘔吐患者5大重點

.留意除嘔吐外有否其他徵狀,若徵狀持續應盡早求醫

.預防脫水及鉀低,補充水份時宜分多次小量攝取,勿「灌飲」刺激胃部

.成人或長者嘔吐後可以逐步進食一些稀粥加少許鹽調味,幼童則可如常飲奶

.未能坐起嘔吐的兒童和長者,以及癲癇發作病人,應讓其側臥以防嘔吐物阻塞氣道或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

.適當處理嘔吐物及注意家居環境衞生,包括使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徹底清潔家居,以免其他家人受到感染

]]>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www.afterroberto.com/%e9%a3%9f%e7%89%a9%e4%b8%ad%e6%af%92%e6%98%af%e8%85%b8%e8%83%83%e7%82%8e%e3%80%81%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4%bd%9c%e6%80%aa%ef%bc%9f%e5%b0%88%e5%ae%b6%e6%8b%86%e8%a7%a3%e5%98%94%e5%90%90/ Fri, 03 Feb 2023 07:04: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08 近日接二連三出現懷疑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大多進食生蠔(另有燒雞)等食物後,先後出現腹痛、發燒、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悸等病徵,究竟哪些食物容易引致食物中毒?以上病徵是否就是腸胃炎作怪呢?若大魚大肉後出現胃腸飽滯,是否就是消化不良?不過,有專家指出,不要輕視嘔吐、腹瀉等病徵,因有可能是其他的患病信號,如胃酸倒流、胃輕癱、腸易激等!如何紓緩消化不良、改善腸道健康呢?專家逐一拆解。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哪些食物容易引致食物中毒?吃得太飽、太急都會出現消化不良、腸胃炎?


食物中毒因「生食」之過?嘔吐腹瀉 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

刺身、海鮮、肉類「生食」陷阱 增感染病毒和寄生蟲風險

刺身、海鮮是不少港人的至愛,不過,醫生提醒尤其是「生食」三文魚、生蠔,甚至是各式肉類的「新鮮」味道時,食物本身可能已存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或在處理過程中已受污染,或會造成食物中毒,而且生吃有機會感染寄生蟲,一旦感染會出現哪些病徵呢?

刺身、海鮮、肉類「生食」陷阱 增感染病毒和寄生蟲風險


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有醫生指出,很多人以為嘔吐大多與「食錯嘢」有關,但原來早期盲腸炎都可以引起嘔吐,而小朋友和成人出現嘔吐的原因亦不盡相同。例如小朋友嘔吐:可以是由食物中毒、腸胃炎、吃得太飽、鯁骨或暈車浪所致;成人及長者呢?照顧嘔吐者又要注意哪5大事項呢?

嘔吐的原因有「無限可能」!醫生建議在照顧嘔吐患者時,要注意以下5大重點。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有醫生表示,0至1歲初生嬰兒最常見的傳染病是急性腸胃炎,因為當他們會把手或者小物件放進口內,若帶有病原,例如輪狀病毒就會引致腸胃炎,一般會出現肚瀉、嘔吐、發燒、小便量減少等病徵,最令人擔心的是有可能引致脫水……

【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急性腸胃炎可由多種不同病原體引起。常見病原體包括病毒(如諾如病毒及輪狀病毒)和細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門氏菌)。病毒引發的腸胃炎在香港全年都會發生,冬天較為活躍。至於傳播途徑除了主要經飲用或進食受污染食水或食物外,諾如病毒可經嘔吐時飛濺出帶病毒噴沫傳播。

腸胃炎丨衛生處方:病毒性腸胃炎 天氣轉冷易中招

注意其他患病信號:胃酸倒流、幽門螺旋菌感染、腸易激、胃輕癱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不過,有醫生提醒,消化不良亦有可能跟身體患病的信號有關,例如胃酸倒流、胃潰瘍、幽門螺旋菌感染、腸易激綜合症等,原因何在?有哪些治療方法和對付消化不良呢?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中心駐院醫生,傅邦彦醫生

【腸易激綜合症】腹脹持續便秘或肚瀉 照大腸鏡無發炎病變 有可能腸易激作怪

腹部脹痛持續?大便習慣改變,如經常便秘或肚瀉?照大腸鏡報告亦不見異常?莫非是「腸易激綜合症」?原來此病並不罕見,有可能因為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有關係。

腸易激——腸易激綜合症,估計香港現時患病率6.6% ,成因與飲食習慣、不良情緒及過往腸道感染等有關。(設計圖片,Kamonchai Mattakulphon@iStockphoto)

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都市人可能都曾有過進食後胃脹、「個胃頂住」的經歷,以為是消化不良之過,但若上述情况持續出現,甚至一進食便嘔吐,有可能與胃輕癱(Gastroparesis)有關,哪些人較容易出現胃輕癱呢?照胃鏡檢查時跟消化不良患者會出現什麼不同情况?

胃輕癱 vs 消化不良|經常胃脹、無法進食、嘔吐?病徵易混淆 兩類人士易有胃輕癱 留意體重下降是警號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有腸胃炎、肚屙或傷風感冒等前期病史的人士注意!原來大多數吉巴氏綜合徵患者在發病前都會出現以上病史。究竟什麼是吉巴氏綜合徵(Guillain-Barré syndrome)?這種罕見而嚴重的急性神經系統疾病,會令患者出現四肢疼痛,甚至麻痹、肌肉漸漸無力等病徵……

腸胃炎肚屙肚痛致吉巴氏綜合徵?免疫系統攻擊周邊神經系統令肌肉無力麻痺 康復訓練知多啲

專家教路:哪些食物易「中毒」?對付食滯便秘、改善腸道有法

食白果會中毒?常見含天然毒素7種蔬果 食安中心教你點防食物中毒

食白果會中毒?發芽的馬鈴薯有毒?食未經煮熟的鮮金針、四季豆等都有引致嘔吐、噁心?常見含有天然毒素的7種蔬果你又知道多少呢?如何減低中毒風險呢?

食物中毒是腸胃炎、消化不良作怪?專家拆解嘔吐、腹瀉背後的患病信號

【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自助餐、任食放題、大魚大肉過後,便秘了、增磅了或消化不良,點解決?吃消脂消腩、排毒通便、減肥阻吸收等的補充劑有用嗎?有方法可以消滯通便?專家逐一拆解箇中迷思,還教你「食、飲、動」3招「急救」!

【消化不良】 食滯便秘增磅點解決?營養師拆解消脂消腩補充劑迷思 教你3招「急救」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益生菌有助腸胃健康?真的嗎?多食發酵食品如泡菜、芝士、乳酪等對健康有幫助嗎?即看營養師逐一拆解,還要知道進食發酵食物的3大注意事項!

【益生菌】食益生菌有益腸胃健康?進食發酵食品3大注意事項
]]>
【皮膚癌】澳洲70歲或以上長者逾半皮膚癌 教導市民塗防曬保護皮膚 (膚見)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a%ae%e8%86%9a%e7%99%8c%e3%80%91%e6%be%b3%e6%b4%b270%e6%ad%b2%e6%88%96%e4%bb%a5%e4%b8%8a%e9%95%b7%e8%80%85%e9%80%be%e5%8d%8a%e7%9a%ae%e8%86%9a%e7%99%8c/ Wed, 02 Nov 2022 04:47: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807 【明報專訊】回想今年6月到澳洲旅遊探親,剛抵達澳洲悉尼時,見到街上大多數人都沒有戴上口罩,只有在公共交通如火車及巴士上,有較多人戴上,才知道澳洲的政府,只建議市民盡量在公眾及室內地方戴上口罩保護自己。當然,市民仍然可以自由選擇。(編者按:澳洲皮膚癌發病率比其他地方高,為什麼呢?)


相關文章: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澳洲皮膚癌發病率奇高

不用戴口罩,開始時感覺到很自由,亦令香港朋友們嫉妒。可惜這得意忘形的快感只維持很短時間,因為當想到如果不幸感染COVID-19,這個假期便要自動延長最少1個星期或以上(因為當時6月,香港政府仍然要求感染後最少14天,以及登機前24小時內快速測試呈陰性,才可以登機回港)。還有,當時澳洲跟香港一樣,要求染疫者須在家隔離1星期,不能外出和見朋友。所以,我不再有太多考慮,決定做好個人防疫措施,盡量像香港一樣嚴謹,因不想受到感染而壞了整個假期。

雖然現在的澳洲人,已慢慢回復pre-COVID的生活模式,但先前因疫情在家工作,產生了另類問題。那段日子,一方面令員工減少通勤時間和費用,另一方面公司可以縮小寫字樓租用面積,減輕成本之餘亦可以維持工作效率,這可是一舉兩得。一些國家如英國或澳洲,居家面積比較大而往返寫字樓路程比較遠,好處更加明顯。但如果從系統思考角度分析,當一個新的動作持續出現,可能對於系統內其他參與者產生持續負面效果。例如寫字樓附近的咖啡館、餐廳酒樓、健身室和超級市場等,也是另一個頗大的經濟體系,它們亦僱用很多員工。如果大多數人繼續留在家中工作(新動作),對另一體系中的員工(其他參與者)生計會造成很大影響。這令地方政府非常頭痛,要盡快拿出方案令大家重回寫字樓工作。


【皮膚癌】澳洲70歲或以上長者逾半皮膚癌 教導市民塗防曬保護皮膚 (膚見)
澳洲政府只建議市民盡量在公眾地方戴上口罩,但市民可以自由選擇。(資料圖片)

70歲或以上長者 逾半皮膚癌

澳洲陽光非常充足,加上大氣中臭氧層出現一個窿,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這裏的皮膚癌發病率比其他地方高。70歲或以上長者,3個中有2個患皮膚癌,而每年有逾2000人死於皮膚癌。

至於最毒的黑色素癌,澳洲的發病率也是在世界每個年齡群中名列前茅。所以走在街中會看到很多宣傳,教導市民怎樣在戶外活動時保護皮膚,指導塗防曬的好處。


相關文章:【防曬】選擇防曬霜 PA幾多+才適合?建議皮膚白淨揀 3+以上 古銅膚色選1至2+


及早驗測皮膚癌可降死亡率

除了保護皮膚免被曬傷之外,及早驗測皮膚癌也可以降低死亡率,澳洲已經有掃描全身黑色素瘤的MoleMap,這儀器可幫助醫生及早驗測皮膚癌和提供適切治療。香港雖然亦有不少皮膚癌患者,但人數遠不值投資以上儀器作普查用途,故只憑目測和皮膚鏡(dermoscopy)作檢查。

文:黃偉傑(皮膚科專科醫生)

]]>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7%96%ab%e4%b8%8b%e5%a4%96%e9%81%8a%e5%bf%85%e5%82%996%e5%af%b6%e5%82%8d%e8%ba%ab-%e4%b8%8d%e5%b9%b8%e6%9f%93%e7%96%ab%e9%99%84%e6%b1%82%e5%8a%a9%e5%af%a6%e7%94%a8%e8%b3%87%e8%a8%8a/ Fri, 21 Oct 2022 08:32:5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725 【明報專訊】「視乎當地疫情,外遊時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感染新冠及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家庭醫生林永和說……「0+3」入境檢疫安排實施後,塵封的行李箱終於再派上用場!疫情新常態下外遊,興奮之餘難免緊張和擔心,外地的口罩措施大都已鬆綁,出遊還戴不戴口罩?出發要帶多少平安藥才足夠?要接種流感疫苗?疫情下外遊,萬一在外地確診新冠,怎辦?要注意旅遊保險會否涵蓋新冠病毒?購買旅遊保險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專家教大家疫下外遊行李必備6寶傍身,讓大家安心出遊!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納入強檢或願檢盡檢人士注意: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自費/免費檢測措施(更新2022年10月18日)


疫下外遊必備6寶 第1寶:針對新冠病徵藥物

疫情下外遊,同時要面臨染疫風險。林永和同時叫大家不用過分擔心,只要做好準備,就可以放開心情玩。外遊前請教相熟醫生、藥劑師,配備合適藥物,「數量視乎行程,一般兩星期以內行程,預5天分量已可」;其中包括針對新冠相關病徵的藥物,如退燒、止咳、化痰、鼻水、消炎止痛藥和喉糖等,若有小童同行,應備「高燒藥水」布洛芬(ibuprofen)和「低燒藥水」撲熱息痛,「已接種3針疫苗人士,通常5日內症狀就轉為輕微」。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設計圖片,onurdongel、kolesnikovserg、Volodymyr Kalyniuk@iStockphoto/資料圖片)

第2寶:平安藥 + 多備兩周以上長期病藥

另外,還應準備一般平安藥,如暈浪丸、敏感藥和藥膏等。惟長期病患出門時,除行程所需的藥物分量外,建議多預備兩周至1個月藥物,因為如果回港上機前感染新冠,或需7至10日才轉為陰性,若需要留醫或出現其他狀况,可能延後1、2個星期才能回港,「如果藥物不足就『弊傢伙』。例如血壓藥不吃1、2星期就不太好」,早有預備就能以防萬一。


第3寶:酒精搓手液、口罩

藥物之外,還有以下抗疫法寶!在香港,酒精搓手液和口罩是必備的抗疫孖寶,到防疫措施較寬鬆的地方外遊,是時候擺脫它們了吧?不,林永和建議帶酒精搓手液,隨時隨地可清潔雙手。而即使旅遊地點沒有強制佩戴口罩,可考慮在公共交通工具、人多擠迫的室內戴口罩。另外,一旦有病徵,可以先戴口罩,「有幾聲咳可能是普通傷風,但萬一數日後發現是新冠,戴了口罩,就能減低傳染家人的風險」。準備每天每人約兩個口罩,但注意兒童口罩可能較難在外地購買,可按需要預備更多。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林永和(受訪者提供)

第4寶:快測包

去旅行也要帶着快測包嗎?林永和指,雖然外地也買到,但可以自備一些慣用、覺得可靠的快測包;也可視乎地點、行程考慮數量,若計劃去一些人多地方如主題公園,或需要準備較多快測包。


第5寶:探熱器、血氧儀

林永和建議,帶備準確度較高的耳探式探熱器,而長期病患,如有心血管、呼吸道疾病人士,可考慮帶脈搏血氧定量計(簡稱血氧儀),「有咳嗽、呼吸困難等徵狀,就可以用血氧儀,多一個客觀指標參考是否需要看醫生」。SpO2讀數在95%以上屬正常,1日可量度數次,觀察有沒有變差的趨勢,如果持續低於94%又有身體不適,就應求醫。


第6寶:備簡單病歷 供當地醫生參考

無論是否感染新冠,「如果病情嚴重,服藥後1天情况惡化便應該求診」。林永和提議,出發前先了解目的地醫療、診症等安排(詳見「實用資訊」)。他亦提醒,長期病患可以向醫生索取簡單病歷(包括藥物敏感紀錄)及醫生處方藥單,假設病情轉趨嚴重或感染新冠,外地醫生能了解病人病史,處方藥物時亦可參考,例如一些新冠口服抗病毒藥有禁忌症,也會與其他藥物對冲,「如果病人腎功能較差,處方帕克斯洛維德(Paxlovid)時就要用低劑量」。另外,建議購買合適旅遊或醫療保險(詳見「旅遊保QA」)。


出發前兩星期打流感針

「希望大家打齊3針(新冠疫苗)才去旅行,最好加上流感針!」林永和表示,雖然現時世界各地流感仍未特別活躍,但由於大家體內的流感抗體普遍偏低,在外地又可能會除口罩,可考慮在出發前兩星期打流感針,減低感染風險。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50歲以上人士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 長者打肺炎球菌疫苗等的9個問題(更新10月10日)


實用資訊:外遊期間染疫 求助有法

旅程中突然中招很徬徨!了解熱門旅遊地的遊客確診及求醫資訊,萬一旅途中確診新冠病毒亦不怕手足無措!


●泰國

如在當地染疫,症狀輕微或無症狀患者毋須接受隔離,但出門時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泰國COVID-19專線:1422

fb:PR Thai Government


●日本

若懷疑確診,不宜直接到醫院,當局建議向附近就診諮詢中心(bit.ly/3RNMTzQ)諮詢,再安排接受檢測。目前輕症或無症狀者毋須接受隔離,外出時須佩戴口罩,並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Japan Visitor Hotline:050 3816 2787

詳情:bit.ly/3rFUG8l


●新加坡

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而沒有身體不適者,首72小時(3日)須留在酒店或住所隔離,72小時後自行快測,若呈陰性就可解除隔離,否則須繼續隔離直到結果呈陰性

新加坡衛生部COVID-19諮詢熱線:1800 333 9999

詳情:bit.ly/3eeu9vy


●韓國

若出現疑似病徵,可致電韓國疾病管理廳諮詢熱線1339,並到醫療機關或鄰近保健所(名單:bit.ly/3fE5VLC)接受檢測,若結果呈陽性,需接受7日隔離。一般情况下1339熱線及保健所人員會建議旅客在網站Wehome(www.wehome.me)尋找允許確診者隔離的酒店自主隔離

韓國疾病管理廳諮詢熱線:1339

韓國觀光公社韓國旅遊翻譯諮詢熱線:1330

詳情:bit.ly/3RMaC3k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旅遊保QA:保險注意涵蓋新冠 索賠要有醫療證明

未出發先興奮?慢着!疫下出遊有更多不確定因素,旅程受各地疫情和防疫政策影響,同時要面臨染疫風險,萬一旅途中確診新冠病毒而要滯留當地,怎麼辦?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建議,出遊前應購買旅遊保險,「疫情下外遊,要注意旅遊保險會否涵蓋新冠病毒」,保障旅途中因染疫而衍生的費用。市面上旅遊保險產品多樣,旅行社或機票訂購網站加配的旅遊保險或未夠全面,他建議貨比三家,看清楚每一間保險公司的保障範圍、賠償細節和注意事項。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張偉良(受訪者提供)

●涵蓋新冠病毒的旅遊保險,一般有什麼保障?

答:除了一般行李遺失、旅程延誤等,現時大部分旅遊保險產品都將新冠病毒納入延伸保障,部分產品針對旅程中染疫有以下保障:

•染疫後在外地的醫療費用,提供每日住院現金津貼、強制隔離檢疫現金津貼

•回港後覆診費用

•因染疫需提早結束旅程而無法取回或要額外支付的交通和住宿費用

•回港後指定時間(一般14日)內確診新冠病毒,提供每日強制隔離現金津貼和覆診費用,一般適用於社區隔離設施隔離(不包括酒店或家居)


保費愈貴愈好?

答:價錢按旅程長短日數而定。一般旅客投保時「會着重保費多於保障」,但其實保險產品費用相差只有幾十元,反而要留意保障範圍是否適合自己。


哪些與疫情相關情况不獲賠?

答:需視乎每份保險條款,以下列出部分不獲賠情况:

•簽證被拒、入境被拒、航班取消

•旅遊目的地或港府要求入境人士接種疫苗,但旅客沒有接種或未達到接種要求

•因疫症大爆發,旅行目的地的疫情嚴重,自行決定取消旅程


索賠時需準備什麼文件?

答:需要登機證、機票等證明出發及回程日期,並要當地醫療報告或醫療證明(英文版)、住院及醫療單據、核酸檢測報告等,「確診後一定要求醫,若沒有相關證明文件就無法索賠」。


疫下旅遊買保險,還有什麼要注意?

答:部分旅遊目的地要求入境旅客需有旅遊保險,確保有能力承擔在當地染疫後所衍生的醫療費用;以新加坡為例,要求未符合疫苗接種要求的旅客,需至少有一份達3萬新加坡元(約16萬港元)醫療保障的旅遊保險。建議出發前查詢旅行社或航空公司,目的地是否需要一份由保險公司發出的旅遊保險證明文件,如要,宜提早準備相關文件

資料來源: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


新冠疫下外遊必備6寶傍身 不幸染疫附求助實用資訊
0+3入境檢疫安排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9%95%b7%e8%80%85%e5%be%8c%e9%81%ba%e7%97%87-%e9%95%b7%e6%96%b0%e5%86%a0%e4%bb%a4%e6%80%a7%e6%83%85%e8%a1%8c%e7%82%ba/ Mon, 20 Jun 2022 08:53: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401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香港也不能倖免。頭四波疫情因嚴格把關,確保了香港安老院舍長者平安和健康;然而,今年2月第五波疫情來襲,安老院舍終全面失守,超過九成院舍爆疫,眾多院友受感染,死亡個案中約55%為安老院長者或殘疾院舍院友。險些走進鬼門關的新冠康復長者,雖然病毒檢測已呈陰性,卻有不輕的後遺症,除身體不適,還有嚴重心理問題。人是留下來,卻是眾多需要的起點。


長者新冠康復出現後遺症 性情行為有變化 

我是一名資深護師,在香港老年學會專責安老院舍推行晚晴服務,在此分享一個親身經歷。

「廖姑娘,有家屬搵你,澳洲的來電!」接過電話,對方先自我介紹,她叫咪咪,移居澳洲多年,來電求助。咪咪的母親陳太今年87歲,多年來居住在一間質素很好的安老院舍。她沒有嚴重疾病,平時用扶行腳架協助行動,意識非常清晰;至今年3月中出現咳嗽,經檢測證實感染新冠病毒。陳太被送入院舍另一樓層,隔離了整整10日,轉為陰性後才送返原本房間。

陳太以前開朗活潑,沒想到經染疫隔離後,性情行為起了很大變化,像變成另外一個人。她變得驚青、瞓唔安坐唔落、無信心、無心機、䒐䒏、恐懼、失眠,進食時又覺得鯁住喉嚨。雙腳更因乏力而曾經跌倒,幸無大礙。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設計圖片,圖中模特兒跟文中個案無關,sasirin pamai@iStockphoto)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開朗婆婆大變臉 不時抱怨「自己無用」

她每天與子女通電話時都哀聲嘆氣,「自己無用,死了更好」;有時候說「死啦,死啦,我以後再染疫,就行唔到㗎喇」!如果是親戚朋友來電,她的態度稍為溫和些,但仍不時抱怨:「個心好煩,好陰功。」家人懷疑她有創傷後遺症或抑鬱症,希望找專科醫生檢查。

我向咪咪仔細解釋,老人家面對環境轉變,適應能力相對較弱,而感染新冠的病人需要一段時間康復,才可回復正常生活,所以陳太的焦慮及情緒低落應屬暫時情况,可能找老人科專科醫生較合適,並建議她與家人商量後再決定。

我之後充當接洽人,與咪咪在港的弟弟大偉聯絡。4月初,陳太短暫離開院舍外出見醫生,算是丁點的社交活動,能夠呼吸一下外邊空氣,也可紓解內心的鬱結吧!


醫生:心理狀况比身體差

老人科專科醫生評估結論是:心理情緒狀况遠比身體情况嚴重。陳太訴苦失眠令她非常困擾,又自覺患病成了子女的負累。作為母親的醫生,以自己角色給予同理心回應,讓陳太稍感抒懷。

除了提供心理支援之外,醫生也處方鎮靜和安眠藥物,協助婆婆安定情緒和改善睡眠質素,另寫了一封信給醫院管理局社區老人評估小組跟進。同時,醫生建議院舍社工跟進輔導工作,幫助陳太盡快走出因社交孤立而導致不安的憂鬱情緒。

幾天後收到咪咪來電,感激母親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她服用安眠藥後睡眠有改善,晚上9時多上牀,半夜2時起牀,比以前已是很大進步,婆婆當然希望一覺睡到天光。

5月初咪咪再次來電,查詢為母親提供情緒輔導的資源。因為她睡眠雖有改善,但恐懼感、無信心和走路乏力情况沒有明顯進步。近期家庭又發生一些情况,導致母親心情不佳,咪咪不確定問題出自家庭原因還是新冠後遺症。

按陳太情况,似乎是新冠病毒後遺症徵狀。醫生建議一些復康運動,並協助院舍同事和家人明白陳太的情况,提供支援。

人是互動的,當院舍同事和家人了解到情况,就能夠諒解陳太為何會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亦懂得回應她的想法和情緒,對其康復十分有幫助。

【新冠康復者】感染新冠長者後遺症 長新冠令性情行為有變?心理負面情緒問題怎辦?
出現較嚴重新冠後遺症的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極需要家人和專業人員攜手合作(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知多啲:「暖暖心」計劃 紓緩照顧者壓力

【明報專訊】新冠後遺症又稱「長新冠」,根據世衛資料,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持續至少2個月。症狀包括極度疲倦、氣短、胸痛或繃緊、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腦霧)、味覺和嗅覺變化、關節痛等;症狀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臨牀上最常見是嚴重疲勞、虛弱、全身無力,心理問題包括抑鬱、焦慮、思維渙散、神思恍惚等。不少人痊癒後,身體似乎回不到從前的狀態。

抑鬱焦慮神思恍惚

年初第五波疫情嚴峻時,香港老年學會透過「賽馬會安寧頌——安寧在院舍」計劃的護士及社工,推行疫下支援工作,支援居住安老院舍而病情趨嚴重的院友、家人,解答家人對醫護照顧上的疑問,紓解焦慮不安的情緒。陳太和家人亦因此與老年學會結緣。

香港老年學會亦得到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緊急援助基金,推出「暖暖心」院舍照顧者計劃,於4月開展並維持至今年7月,協助院舍同工及照顧者紓緩壓力,幫助院舍內的新冠患者盡快走出陰霾。截稿之時,陳太女兒決定接受輔導,學習如何疏導照顧壓力,並學懂理解和回應母親的情况。較嚴重新冠後遺症患者要康復過來,極需要家人和專業人員攜手合作。

「暖暖心」院舍照顧者專線:9104 4681


文:廖進芳(香港老年學會賽馬會安寧頌高級經理(能力發展))

編輯:朱建勳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5%85%92%e7%ab%a5%e5%8f%8a%e9%9d%92%e5%b0%91%e5%b9%b4%e7%99%92%e5%be%8c%e8%a6%86%e8%a8%ba%e5%87%ba%e7%8f%be%e9%a0%ad%e6%9a%88%e5%92%b3%e5%97%bd%e7%ad%89/ Tue, 10 May 2022 08:00: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747 【明報專訊】有新冠染疫者康復後出現記憶力變差、失眠等無法解釋的症狀。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稱,在該院向其覆診的120名染疫兒童或青少年中,約9%於新冠痊癒後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若有關症狀持續超過12周,將屬「長新冠」後遺症。另外,關日華表示,今年3月至今本港有近30名染疫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介乎1歲以下至14歲,大部分未接種疫苗,故呼籲兒童及早接種。

本港3至11歲首針新冠疫苗接種率約為七成,關日華稱比率令人失望,呼籲家屬帶子女打針,讓學童可安全回校。昨日九龍灣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有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疫苗。(楊柏賢攝)
本港3至11歲首針新冠疫苗接種率約為七成,關日華稱比率令人失望,呼籲家屬帶子女打針,讓學童可安全回校。昨日九龍灣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有青少年接種復必泰疫苗。(楊柏賢攝)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面對長新冠症狀 病徵愈嚴重後遺症機率愈高?如何紓緩或預防?

 

120覆診兒童及青少年新冠康復者 9%現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第五波新冠疫情有逾190萬人染疫。關日華日前(7日)在教育局和香港兒科醫學會合辦的網上講座表示,其跟進的染疫兒童或青少年中,11人康復後出現記憶力變差、極度疲倦等後遺症,如有關症狀持續超過12周,將屬「長新冠」後遺症。有家長查詢,子女新冠康復後的不良反應是否屬於後遺症,關回覆稱,一旦兒童出現疑與新冠相關的後遺症病徵,家長應向染疫時的住院醫生查詢。

他補充,港大、教大及理工大學正合作研究,以了解新冠病毒與兒童及青少年腦部發展關係,正招募6至18歲、無植入金屬或進行心臟手術、從未或今年2月後染疫的兒童及青少年,參加者可免費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認知評估等檢查。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咳嗽疲倦持續少於2個月 長新冠影響味覺嗅覺頭痛氣促難根治 孔繁毅建議設指定門診跨專科治療

 

近30童康復後「多系統發炎」大部分未接種新冠疫苗

關日華另表示,今年3月至今本港有近30名染疫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介乎1歲以下至14歲,大部分未接種疫苗,故呼籲兒童及早接種。

關補充,本港出現上述綜合症的兒童中,數人出現急性肝炎。海外有兒童出現不明肝炎,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向本報表示,本港個案受綜合症影響,多個器官出現炎症,加上肝炎病情輕微,與海外情况相異,呼籲家長毋須擔憂。

關日華又稱,為檢測本港兒童肝炎狀况,團隊將監測患「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兒童會否出現肝炎;一旦有兒童因肝炎入院,會為其病例樣本做多項病毒檢測以調查感染源。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孔繁毅:南非數據Omicron BA.4和BA.5傳染性或高10%

另外,本港過去一周每日新增染疫個案維持在約300宗水平,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日前(7日)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表示,本港已從第五波走出來,第五波應會慢慢告一段落,預計再過一兩周,每日染疫數字會跌至兩位數。他說本港第五波感染人數多,有自然免疫屏障,估計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對疫情影響不大。至於新變種,他說據南非數據,Omicron BA.4和BA.5對打疫苗的中和抗體水平或減低15%至20%,傳染性或高10%,但對疫苗防重症和死亡的影響不大,整體對防疫影響亦不大。他又說,預計今年11月全港市民都需打第四針,估計屆時已有針對Omicron的第二代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第三針或第四針 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4月14日)

 

已打2針和第五波染疫者 港約53%人相當於打3針 孔:自然免疫屏障高

截至昨晚,全港約331萬人已打第三針,另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逾62萬已打兩針者在第五波曾染疫,即相當於已打3針,即本港約有53%人口相當於已打3針。孔繁毅認為,本港自然免疫屏障高,疫苗接種率也高,已不需實施航班熔斷機制,只要能檢測到輸入個案、將其隔離已足夠,否則經濟活動難以恢復。他又認為,已打第三針者和已打兩針的康復者,從海外抵港後只要核酸檢測陰性,都可居家檢疫,下一步若第三針接種率達九成,且沒有新變種病毒等,抵港者只要核酸檢測陰性,可不用檢疫,但抵港後首7日應戴手帶及做核酸檢測。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要求海外抵港旅客在酒店檢疫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防止外地個案、尤其是帶新變種病毒的個案流入社區,政府很重視相關措施,會繼續檢視。

 

(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www.afterroberto.com/%e6%96%991%e8%90%ac%e4%ba%ba%e6%8e%a5%e7%a8%ae3%e9%87%9d%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6%8a%97%e9%ab%94%e6%b0%b4%e5%b9%b3%e4%bb%8d%e4%b8%8d%e8%b6%b3-%e5%85%8d%e7%96%ab%e5%8a%9b%e5%bc%b1/ Fri, 06 May 2022 06:46: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706 【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按醫管局數據估算,本港約有8萬至10萬人屬免疫力不足,料約1萬人接種3劑新冠疫苗後仍未有足夠抗體水平防感染,現時會先為這些病人處方長效抗體組合(LAAB)藥。醫管局引入了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的(AstraZeneca)抗體藥劑,助免疫力弱者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此藥屬於LAAB。孔繁毅說有血癌病人打3針未有抗體並染疫,最長一個月仍未轉陰性,部分人更變成肺炎,故不應輕視免疫力弱者染疫後果,且免疫力弱者體內病毒若長期未清,可能引致病毒出現新變種,或屬南非出現變種原因。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的報告顯示,新冠病毒肆虐首兩年估計在全球導致近1500萬人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資料圖片)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孔繁毅(資料圖片)

 

孔繁毅:有血癌病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後染疫 一個月仍未轉陰性 病毒長期未可引致病毒變種

孔繁毅表示,LAAB藥包含兩種新冠康復者捐贈的B細胞抗體,可直接注射入病人體內提供保護,由於現時藥物存量較低,會優先供應給血癌、淋巴癌、幹細胞移植者等高危者,正邀請此類病人做抗體測試,若接種兩劑疫苗後體內無抗體便可用藥,每次同時在左右手各注射一針,一個月後覆診,可提供長達6至12個月保護力,暫定相隔半年再接種。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第三針或第四針 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4月14日)

 

臨牀有高危病人打4針仍未有抗體

孔繁毅表示,瑪麗醫院已有數人使用抗體藥,均屬血癌或幹細胞移植者,暫未見副作用,並有逾百名高危病人將陸續接受抗體測試。他說有血癌病人打3針未有抗體並染疫,最長一個月仍未轉陰性,部分人更變成肺炎,故不應輕視免疫力弱者染疫後果,且免疫力弱者體內病毒若長期未清,可能引致病毒出現新變種,或屬南非出現變種原因。

他續說臨牀上有高危病人打4針仍未有抗體,認為這類病人即使打4針也不大可能有效,未必需接種第4針。

(圖片資料來源:網上圖片)
(圖片資料來源:網上圖片)

 

醫管局:190劑阿斯利康抗體藥已到港及開始使用

孔繁毅稱醫管局計劃增購同類藥物至1萬劑,而現時美國及本港僅准用一款LAAB藥,若未來更多同類藥物證實有效及獲批亦將引入。至於本港有多少人使用阿斯利康抗體藥,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昨表示,該藥有190劑已到港及開始使用,由中央統籌委員會處理,集中供應予曾接受幹細胞移植的病人,但暫未能提供確實數據。

 

世衛:全球近1500萬人死於新冠 多國低估死亡人數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周四(5日)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COVID-19)病毒肆虐首兩年估計在全球導致近1500萬人死亡,約為各國通報官方數字的3倍。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養和研究:首兩針打科興或國藥 應對Omicron 第3針後30日接種復必泰替代中和抗體呈陽性:69% 科興:7%

 

各國通報新冠死亡個案僅540萬宗

根據世衛最新估算數字,截至2021年底與新冠病毒有關的「超額死亡」(excess deaths)個案為1490萬宗,當中包括新冠病毒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死亡人數,但截至2021年12月,各國向世衛通報的新冠死亡個案僅約540萬宗。
世衞認為,多國低估死亡人數,指出漏報的死亡個案中,近半來自印度。報告認為印度有470萬人死於新冠,當中又以2021年5月至6月疫情大爆發時死亡人數最多,但印度政府僅通報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間有約48萬人死於新冠。

印度政府質疑世衛的估計數字,對其統計方法表示「關注」,不過其他研究得出的結論卻與世衛的估計相若。

印度通報目前每天新增約3000多宗新冠確診個案,市面已大致復常。圖為有穆斯林周二在新德里舊城區的賈瑪清真寺參與特別晨禱,以開始其開齋節。(法新社)
印度通報目前每天新增約3000多宗新冠確診個案,市面已大致復常。圖為有穆斯林周二在新德里舊城區的賈瑪清真寺參與特別晨禱,以開始其開齋節。(法新社)

 

(路透社/BBC)

(新冠疫情)

]]>
血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 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 或影響治療計劃(醫言有理) //www.afterroberto.com/%e8%a1%80%e7%99%8c%e6%82%a3%e8%80%85%e6%84%9f%e6%9f%93%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6%98%93%e5%87%ba%e7%8f%be%e9%87%8d%e7%97%87%e6%ad%bb%e4%ba%a1%e9%a2%a8%e9%9a%aa%e9%ab%98-%e6%88%96%e5%bd%b1/ Wed, 20 Apr 2022 09:35: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468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仍然猖獗,癌症患者尤其高危。血癌(「血癌」屬統稱,醫學界大致將這種癌症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患者免疫力下降,治療藥物令抵抗力進一步減弱;如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較容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病毒感染亦可能影響原來的治療計劃,或降低治癒機會。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及遵守社交距離限制之外,新冠病毒疫苗及最新的抗病毒特效藥皆屬對付病毒的有效武器。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第三針或第四針 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4月14日)

血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 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

60歲的陳先生早前確診高毒性淋巴癌,後來完成化療,成功控制淋巴腫瘤;不幸1個月前感染新冠病毒,幸而早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病徵輕微。兩周後康復,病毒核酸測試很快轉陰。

55歲的李先生頸部有腫塊,正電子掃描顯示全身淋巴結脹大,脾臟亦受影響,懷疑患上了高毒性淋巴癌。醫生安排李先生入醫院接受小手術,取出頸部其中一顆淋巴結作活組織檢查;入院前意外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手術被迫押後。李先生確診新冠病毒後兩個星期,基因測試仍未轉陰,手術再度押後;頸部淋巴結生長速度快,需盡快確診、及早治療。李先生最終病毒測試轉陰,淋巴結活檢確診高毒性大B細胞淋巴癌;接受標靶藥及化療後,病情迅速受控,但必須同時小心監察病毒,以防化療後免疫力低,病毒感染反彈。

20歲的王小姐多個月前確診急性白血病,情况嚴重,化療後病情受控,正等待接受哥哥捐贈異體骨髓移植。王小姐的白血病毒性高,復發風險高,必須及早接受移植,降低復發機率;不幸哥哥最近感染新冠病毒,移植手術需要延期。醫生只好繼續為王小姐化療,待哥哥康復後,再安排移植。

醫學界大致將血癌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
醫學界大致將血癌分成三大類,包括: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

病毒感染或影響原來癌症治療計劃 降低治癒機會

70歲的張太早前確診高毒性淋巴癌,剛完成化療,療效理想。張太一直沒有聽從醫生建議,未有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雖然張太非常小心,但最終仍然感染新冠病毒,肺炎迅速惡化,最終不治,非常可惜。

65歲的何太多年前確診超高毒性淋巴癌,接受標靶藥及化療後病情受控;最近淋巴癌不幸復發,再度接受治療,包括化療及自體血幹細胞移植,腫瘤受控。何太非常抗拒接種新冠疫苗,最終感染新冠病毒;醫生即時處方最新的抗病毒特效藥物,病毒感染受控。

相關文章:【血癌病徵】認識血癌三大類: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影響造血、免疫能力

戴口罩、勤洗手、接種新冠疫苗仍是有效武器

血癌患者免疫力下降,治療藥物令抵抗力進一步減弱;如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較容易出現重症,死亡風險高。病毒感染亦可能影響原來的治療計劃,或降低治癒機會。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及遵守社交距離限制之外,新冠病毒疫苗及最新的抗病毒特效藥皆屬對付病毒的有效武器。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新冠康復者】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咳嗽疲倦持續少於2個月 長新冠影響味覺嗅覺頭痛氣促難根治 孔繁毅建議設指定門診跨專科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6%80%a5%e6%80%a7%e5%be%8c%e9%81%ba%e7%97%87%e4%b8%bb%e8%a6%81%e7%97%87%e7%8b%80%e5%92%b3%e5%97%bd%e7%96%b2%e5%80%a6%e6%8c%81%e7%ba%8c%e5%b0%91%e6%96%bc2/ Tue, 19 Apr 2022 10:55: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448 【明報專訊】根據世衛去年的報告,「長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的長期後遺症,患者或出現「腦霧」、肌肉疼痛、疲倦、氣促、咳嗽、抑鬱等症狀,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並持續至少兩個月,且不能透過其他診斷解釋。本港第五波疫情至今已累計逾118萬宗陽性個案,而部分康復者的「後遺症」並未隨檢測轉陰性而完結。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指出,新冠康復者中除了「腦霧」及抑鬱等症狀,有人頭痛至影響工作及氣促等,一般較難根治;另有老人科醫生發現有新冠長者病癒後吞嚥困難。孔建議本港設立跨專科聯合治療方案,為有需要者提供指定門診服務

【新冠康復者】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咳嗽疲倦持續少於2個月 長新冠影響味覺嗅覺頭痛氣促難根治 孔繁毅建議設指定門診跨專科治療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面對長新冠症狀 病徵愈嚴重後遺症機率愈高?如何紓緩或預防?

 

觀察3000新冠康復者半年 急性後遺症、長新冠主要症狀有不同

孔繁毅表示,由去年初開始,瑪麗醫院跟進逾3000名覆診的新冠患者,觀察至少半年,根據世衛定義,當中少於3%人出現長新冠。世衛估計全球約一至兩成新冠康復者出現中、長期後遺症。孔繁毅說,西方國家新冠患者出現長新冠的比例可超四成,估計本港比率較低,與確診者較早獲適切治療、有助減低併發症有關。

 

孔繁毅:長新冠患者18至90歲都有 長者較易出現

瑪麗醫院跟進的個案中,有長新冠病人出現頭痛,嚴重至影響工作;另約20人嗅覺受損,大部分接受維他命A及香薰治療後嗅覺可回復七成。孔繁毅說,長新冠患者「18至90歲都有」,當中長者較易出現長期後遺症,估計與身體儲備較少、多有長期病、較多新冠重症有關。年輕人較常出現味覺、嗅覺喪失等問題;長者則較多氣促,大多在治療後3至6個月內好轉。

 

新冠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為咳嗽、疲倦 長新冠:味覺或嗅覺問題、頭痛、氣促

孔繁毅說,持續少於兩個月的症狀屬「新冠急性後遺症」,通常在12周消退,主要為咳嗽、疲倦等;但味覺或嗅覺問題、頭痛到影響工作及氣促等則較難根治,容易是長新冠。不論出現急性後遺症或長新冠,規律的睡眠和運動均有助改善,他呼籲康復者如有需要必須求醫。他說本港暫未有指定地方專治「長新冠」,建議設跨部門聯合治療方案,為有需要者提供指定門診服務。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23間指定診所、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短訊電子表格連結、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佘達明:有長者吞嚥困難神志轉差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稱,不少長者身體機能原是「掹掹緊」,感冒都可能影響身體功能,在其診治的長者當中,不乏染疫後出現吞嚥困難、走路乏力或神志轉差,曾有八旬婦康復後吞嚥能力退步,即使在水中加入凝固粉仍會嗆到,另出現「腦霧」症狀,「問佢飽定餓都唔係好識回應」。

佘達明補充,上述問題通常在新冠康復後半個月內恢復正常,「後生可能兩三日好番,但老人家可能要幾個星期」。他建議染疫長者攝取充足營養,有良好休息,家人亦可多與其聊天或翻看舊相簿,但若長者神志混亂,建議盡早求醫。
食衛局及醫管局回覆查詢稱,公立醫院會為新冠康復者安排覆診,會因應病人個別臨牀情况提供其他復康服務。公立醫院出院病人或完成隔離者,在出院日期或完成隔離日期起計6個月內可參與「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接受最多10次免費服務。被問到會否考慮為出現長新冠等後遺症的康復者提供指定門診服務,醫管局稱會定期檢討各項醫療服務及評估需求,為病人提供適切服務。

截至4月15日,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有逾32萬名60歲或以上長者染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出現「長新冠」的病人較多為老人家,估計與其身體機能儲備較少、多有長期病、較多新冠重症有關。圖為位於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的新冠指定診所,3月中第五波高峰時有不少長者求醫。(資料圖片)
截至4月15日,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有逾32萬名60歲或以上長者染疫。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表示,出現「長新冠」的病人較多為老人家,估計與其身體機能儲備較少、多有長期病、較多新冠重症有關。圖為位於橫頭磡賽馬會普通科門診的新冠指定診所,3月中第五波高峰時有不少長者求醫。(資料圖片)

 

學者:每日兩三康復童患「多系統發炎綜合症」

另外,截至4月15日,本港累計逾7萬名11歲或以下兒童染疫。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柏強表示,本港近日仍每日有2至3名染疫兒童康復後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重申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而言,Omicron變種病毒殺傷力可以很大。該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稱,外國有患上述綜合症的病童神經系統或心臟因此受影響,呼籲兒童及早接種疫苗。

葉柏強日前在商台《政經星期六》說,本港兒童在過去幾波疫情染病率偏低,加上未有接種疫苗,體內沒有抗體,感染Omicron的殺傷力可以很大。他說,未打針的染疫童病毒量較高,病毒繁殖速度較快,部分個案在康復後三四周後出現「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即腦部及腎臟等多個器官發炎,大部分需在深切治療部(ICU)留醫,並要插喉或打強心針。

 

相關文章:【兒童染疫】第五波染疫兒童出現兩大病徵:神經系統問題及上呼吸道嚴重感染 感染Omicron12%發燒抽筋比例超流感

 

部分康復後三四周現 ICU留醫

他透露近日本港幾乎每日都有兩三個「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新症,團隊正留意有關病童康復後會否出現影響心肺或活動能力的長期後遺症。

 

外國有病童神經系統心臟受影響

關日華向本報稱,自3月初至昨日,本港共15名輕症兒童康復後出現上述綜合症,年齡3至11歲,數據正作詳細統計,日後將有調整。他補充,外國有病童的神經系統或心臟因此受影響,團隊正跟進本港個案的情况。

 

(新冠疫情)

明報記者:何珮瑚

]]>
【新冠康復者】快速測試陽性康復者接種新冠疫苗及圍封強檢安排 梁子超: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減疫苗功效、心肌炎等風險較高 //www.afterroberto.com/%e5%bf%ab%e9%80%9f%e6%b8%ac%e8%a9%a6%e9%99%bd%e6%80%a7%e5%ba%b7%e5%be%a9%e8%80%85%e6%8e%a5%e7%a8%ae%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5%8f%8a%e5%9c%8d%e5%b0%81%e5%bc%b7%e6%aa%a2%e5%ae%89%e6%8e%92/ Fri, 01 Apr 2022 08:00: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145 【明報專訊】衛生署3月7日推出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快測申報系統),供由2月26日起快測陽性人士登記。市民持感染或康復證明可豁免於短期內再打新冠疫苗,快測申報系統登記紀錄亦屬證明。不過,兩類康復者未能用該系統申報,分別是2月25日或之前快測陽性者,以及2月26日後快測陽性但康復前未申報者。政府曾指快測陽性結果的相片不屬康復紀錄,立法會議員劉國勳稱,上述兩類人將要遵從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須強檢時亦不獲檢測豁免。早前政府將第三針「疫苗通行證」要求提早一個月至5月31日推行,若未完成接種的新冠康復者怎辦呢?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昨日(3月 31日 )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康復者登記平台預料在5月推出,請市民耐心等候。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如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會減低疫苗功效,心肌炎等副作用風險亦較高。他建議未申報者應待康復後3個月才打新一針。

【新冠康復者】快速測試陽性康復者接種新冠疫苗及圍封強檢安排 梁子超: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減疫苗功效、心肌炎等風險較高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陽性患者在家等候送院怎辦?醫管局23間指定診所、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短訊電子表格連結、電話會診服務(附專家14建議予家人)

 

快測陽性康復者未有呈報可電郵衛生署 梁子超:康復短期內接種新冠疫苗心肌炎風險較高

衛生署昨回覆本報查詢稱,未有在採取樣本當日或翌日在快測平台呈報檢測陽性的市民,可電郵衛生署,署方若認為理由可接受,會為市民處理,3個月內署方已記錄的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以及已向署方申報的快測陽性個案,毋須接受強制檢測。食衛局回覆,個別康復者如獲醫生簽發醫學豁免證明書,可於有效期內豁免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衛生署會發指引,訂明醫生向康復者簽發豁免證明書前須參考相關證明文件。

據疫苗通行證要求,18歲或以上者現要打第一針,4月30日至5月30日要打第二針,5月31日或之後,如第二針後滿6個月則要打第三針。如曾染疫者正處康復後的6個月內,或染疫前已打第二或第三針,可豁免接種。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如康復後短期內打針會減低疫苗功效,心肌炎等副作用風險亦較高。他建議未申報者應待康復後3個月才打新一針。

政府3月7日推出快速測試陽性人士申報系統,供2月26日起快測陽性的患者網上登記。不過有系統啟用前已驗出快測結果陽性的患者,在2月25日已康復,未能用系統登記以取得感染證明。(受訪者提供)
政府3月7日推出快速測試陽性人士申報系統,供2月26日起快測陽性的患者網上登記。不過有系統啟用前已驗出快測結果陽性的患者,在2月25日已康復,未能用系統登記以取得感染證明。(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理大研究:4成新冠康復者6至12個月仍受長新冠困擾 持續疲勞、下肢乏力 康復八式助復元(附短片)

 

康復者登記平台料5月推

(更新)政府將第三針「疫苗通行證」要求提早一個月至5月31日推行,康復者暫時未有方便形式證明自己曾經染疫而豁免接種疫苗,以進入表列處所,早前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曾稱會推出一個共通電子平台予康復者。他(3月31日)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康復者登記平台預料在5月推出,請市民耐心等候。徐德義說,以往康復者需透過出院紀錄,或需曾在衛生署登記平台登記過,證明自己曾感染,場所掌管人執行起來比較「遴迍」,因此正籌劃一個平台讓市民使用,政府不同部門正在努力。

 

康復者憂須打針影響身體

政府擬5月推康復紀錄二維碼,供康復者用作疫苗通行證。二維碼推出前,康復者可使用康復或感染證明,如患者用快測申報系統登記,成功申報短訊或電子紀錄則為康復或感染證明。不過快測申報系統只接受採樣兩天內的測試結果,2月26日後快測陽性卻未申報的康復者,不能後補網上申報;另2月25日或之前快測陽性患者亦不能使用該系統,兩者如只做了快測並在家隔離至康復,則難證明自己已康復或曾受感染。

黃小姐2月21日快測陽性,她在家居隔離至2月25日轉陰性。當時她全家染疫,無法外出領取深喉唾液測試樣本瓶,衛生署熱線亦無人接聽。她在快測申報系統啟用前已康復,現只得數張不被視為康復紀錄的快測結果陽性相片。她指自己因政策未完善而無法申報,現無渠道證明曾染疫,須為疫苗通行證打針,憂短期內接種影響身體。

鄭小姐於3月11日快速檢測陽性,19日轉陰性。她本以為只有染疫首天才可網上申報,錯過了日子,康復後她才知確診期內任何一天陽性結果都可申報,現已不得再網上登記。她嘗試致電衛生署及醫管局熱線求助不果,向指定診所要求發出接種豁免證明書亦遭拒。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港大醫學院研究:12歲以上接種兩劑復必泰後患心肌炎風險較一針多6倍 稱青少年相隔12周打第二針已有保障

 

指定診所醫生:1/5病人沒申報快測陽性

有在指定診所工作的醫生表示,近日多個病人「求診不求醫」,只想醫生簽發豁免證明,當中五分之一為快測陽性卻未向當局申報,但無文件證明病人曾染疫,他未能發出免針紙。

劉國勳稱,以政府指引角度,無申報可視為無感染或康復紀錄,須跟隨疫苗通行證接種要求,並遵從強檢要求。他指遲申報者可嘗試發電郵補交資料,但無證明者料難處理,認為政府應設實體中心協助市民補辦漏報事宜。

 

HA Go非會員可預約指定診所

(更新)另外,目前全港有23間指定診所,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3月31日稱,醫管局手機應用程式「HA Go」中「預約指定診所」功能將拓展到第二階段,今午12時起服務便會提升。屆時,從沒在醫管局登記、未曾使用醫管局醫療服務,或持有香港身分證以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的人,只需更新應用程式,即使未曾註冊「HA Go」會員的市民,也可預約指定診所,「讓更多人可以使用」。她又稱,指定診所的名額「有喺度」,呼籲有需要的病人登記。何婉霞指出,截至昨午1時,共有102,700人次使用指定診所服務,其中1.3萬人次經過關愛專線預約。透過「HA Go」預約指定診所的則超過1.4萬人。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染疫康復者注意:建議未接種新冠疫苗者3個月後接種首劑 已打2針者毋須接種第3針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