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麥棨諾”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2 Nov 2020 05:48:3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麥棨諾”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突變暴躁抑鬱 鬧分手? 伴侶放負 聆聽陪伴拆彈 //www.afterroberto.com/%e7%aa%81%e8%ae%8a%e6%9a%b4%e8%ba%81%e6%8a%91%e9%ac%b1-%e9%ac%a7%e5%88%86%e6%89%8b%ef%bc%9f-%e4%bc%b4%e4%be%b6%e6%94%be%e8%b2%a0-%e8%81%86%e8%81%bd%e9%99%aa%e4%bc%b4%e6%8b%86%e5%bd%88/ Wed, 04 Nov 2020 04:00: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150 【明報專訊】「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2020」委託中大做抽樣電話訪問,結果發現近六成受訪者精神健康不及格。

社會運動,加上疫情一波接一波,或多或少對精神健康構成負面影響。如果身邊伴侶是一個負能量炸彈,天天放負,作為最親密的另一半,都會感到無力。面對負能量爆棚的伴侶,如何一起走出低潮?

突變暴躁抑鬱 鬧分手? 伴侶放負 聆聽陪伴拆彈
麥永接(資料圖片)

當一個人患有情緒病,身邊人首當其衝。
「今個星期我不想去街……」女友說。
男友忐忑猜想:「女友不想拍拖了嗎?是不是不再愛我?」

伴侶突然變得脾氣暴躁鬱鬱不歡,拒絕見面溝通,未必是分手徵兆。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患者,有時會失去溝通的動力和興趣,令人誤以為雙方關係出問題。但先要了解原因,或可能是情緒問題。另一半應給予空間和耐性,接受伴侶有精神壞的日子,不是完美的時間,要有同理心聆聽對方感受。

突變暴躁抑鬱 鬧分手? 伴侶放負 聆聽陪伴拆彈
麥棨諾(資料圖片)

 

探討不開心原因

假如懷疑伴侶受情緒困擾,身邊人或許難以開口着他尋求協助。精神科專科醫生、性治療師麥棨諾以抑鬱症患者為例,患者背後都有不同故事,另一半不是去處理他的徵狀,而是要明白他為何不開心。溝通時切忌讓他感覺到「我幫你解決問題」、「你成日脾氣好差、情緒不好,去看醫生啦!」這樣患者通常不會去求醫。當出現情緒病,患者最常見的徵狀是失眠,另一半可以試着說:「你身體不適又失眠,我陪你看醫生,去處理一下睡眠問題。」對於患者而言,睡眠問題比較迫切,由此角度出發,勸他看醫生成功率和接受程度都會較高。

 

陪見醫生 助全面評估

當然,最好與伴侶一同見醫生,因為醫生除了要知道患者的主觀申訴之外,身邊人客觀的描述,有利全面評估。再者,陪同患者看醫生,也是情感上支持,令伴侶感到彼此同行。加上身邊人經常感困擾,不知道患者何時病發,如一起看醫生,醫生解釋病情,例如什麼情况下會出現某些問題,另一半也能掌握一些技巧去應對。

麥棨諾強調陪伴同行的重要,另一半宜在態度和情感上做支援。無論伴侶有多負面,另一半的態度就是「聆聽、接納、明白,與他同行」。一個人不開心時,想另一半了解、明白自己為何不開心,而不是尋求解決困擾的方法;另一半只需要聆聽、陪伴,但這點往往被忽略。尤其當伴侶哭泣時,切忌說:「唔好喊,你再喊我好煩!」這樣會令人感覺「哭是不應該」,患者會覺得自己全盤被否定。

 

感到煩厭 需檢討關係

另一方面,身為另一半的你,若真心有一刻念頭:「你唔好喊啦!我好煩……」就要檢視雙方關係是否出現問題,反省是否對伴侶感到煩厭,若感情生變,「這不是錯,一段關係要識得開始,也要識得放低」,麥棨諾說。

情緒病患者或會害怕另一半不接納自己,不願坦白病情,「如果另一半愛你,不會介意你有什麼病。情緒病跟其他病一樣,都是身體的疾病。患者有責任通知另一半」。而另一半亦要知道,若伴侶經常情緒低落,應思考背後原因,共同面對困難,助對方走出傷痛,負能量便會愈來愈少,「你愛這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你選擇與對方一起,就要接受他的背景和情緒反應,陪伴他一同面對負面情緒」。

 

精神病警號

突變暴躁抑鬱 鬧分手? 伴侶放負 聆聽陪伴拆彈
(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生活上難免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偶然有不開心、負面情緒,實屬正常。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若情緒持續兩星期或以上,影響以下幾方面,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警號。

  • 脾氣
    例如:突然情緒高漲、暴躁、緊張
  • 生理徵狀
    例如:胃口大減/大增、失眠、頭痛
  • 思想/性格改變
    例如:思路超乎現實
  • 日常生活、社交、學業、工作
    例如:突然變得冷漠,不想與人接觸

 

Dos & Don’ts:切忌「攬晒上身」

當伴侶受情緒困擾,另一伴可能會手足無措。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認為,身邊人要了解相關資訊,但網上資訊質素參差,宜參考信譽良好網站,或找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工幫忙。切忌「一個人攬晒上身」,精神科疾病需要心理或藥物治療,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此外,伴侶應調節自己的角色,避免化身成治療師,甚至強迫對方配合,應協助病人尋找適當支援。

作為照顧者,麥永接提醒,不忘要照顧自己身體和精神健康,有足夠睡眠和運動,以及屬於自己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他總結了一些Dos & Don’ts(見圖):

突變暴躁抑鬱 鬧分手? 伴侶放負 聆聽陪伴拆彈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與疾病無關,narith_2527@iStockphoto)

知多啲:了解成長背景 掌握情緒變化

伴侶性格負面、經常不開心,常常感情用事,或是受成長家庭背景影響。精神科專科醫生、性治療師麥棨諾提到,一名中年女士經常十分焦慮、驚恐、手心冒汗、心跳加快,而且發作頻密。她丈夫沒嘗試了解太太因何事不適,只着她看醫生,後來甚至抱嫌棄態度:「怎麼你經常都不舒服,這裏不妥那裏又不妥,你看醫生啦!」其實太太患有情緒病,由於童年父母離異、與兄弟姊妹不和,失去安全感;而丈夫經常因工作不在家,她擔心自己的婚姻會與父母一樣,因丈夫太忙沒時間相處而分開,種種不安情緒日積月累。直到二人見醫生時,與她結婚廿載的丈夫才發現太太有這樣的童年。這名太太因童年經歷,難對人建立信心,並且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脆弱,甚至結婚的時候,也可能抱有這種懷疑的態度,所以經常擔心夫妻關係脆弱。太太需要做心理治療,二人亦要接受夫婦治療,增加彼此認識,丈夫才能夠掌握太太的情緒變化。

 

婚前輔導 心靈交流

開展一段關係,需要了解雙方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溝通不止是片面交談,飲茶食飯之類,心靈上交流是重要的」。麥棨諾提醒,別胡亂開始一段關係,應先了解和接受對方背景,之後相處才會容易一點。

「我與你走下去,你的過往即是我的過往,我有責任去了解。」此外,也不要忽略婚前輔導,結婚前先了解大家,及早知道預期有什麼情况出現。「因了解而分開,總好過一段好torturing(折磨)的婚姻。最後即使結不成婚,但對方可能覺得你是最了解他的好朋友。」
文:李祖怡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個案:焦慮工作不順 召妓發泄反加壓 //www.afterroberto.com/%e5%80%8b%e6%a1%88%ef%bc%9a%e7%84%a6%e6%85%ae%e5%b7%a5%e4%bd%9c%e4%b8%8d%e9%a0%86-%e5%8f%ac%e5%a6%93%e7%99%bc%e6%b3%84%e5%8f%8d%e5%8a%a0%e5%a3%93/ Mon, 23 Sep 2019 07:26: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61 個案:焦慮工作不順 召妓發泄反加壓
影響生活——當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受到影響,滿腦子只想去嫖妓、發生性行為等,便需要尋求醫生協助。(Tomwang112@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

【明報專訊】麥棨諾表示,曾有病人感到工作壓力大,工作時丟三落四遭上司罵,於是藉召妓紓緩壓力。不過,召妓對他造成經濟壓力,後來他發現自瀆也可以抒發壓力。他最初自瀆的對象是幻想出來,漸漸在街上見到穿著性感的女士,已經勾起他自瀆的衝動,要馬上找個地方自己解決,甚至那一刻有衝動想跟着女士回家。

陷惡性循環 瘋狂召妓

「醫生你救一救我!我覺得自己性上癮……」該病人終向醫生求助。麥棨諾發現病人患有焦慮症,因為一直受情緒問題困擾沒有處理,而影響工作表現,「情緒焦慮可能令他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容易重複犯錯,於是繼續被上司責備。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情緒一直迴旋,跌至谷底。在這個壓力下,他召妓去幫助自己紓緩。由最初久不久一次嫖妓,增至每星期一次,然後日日一次」。

對症下藥 從容面對工作

「我們要尋根究柢,究竟為什麼他當初會用『性』扣連這個回饋機制(犒賞系統),令自己開心。」麥棨諾認為,性上癮背後的成因才是需要處理的問題。焦慮症的患者通常比較敏感和緊張,處於很大壓力的狀態。透過藥物治療焦慮症,該患者召妓的次數亦減少。就算遭上司責罵,他也可從容面對,不再需要召妓發泄情緒。

麥棨諾提醒,性上癮只是徵狀,要了解當中的嚴重程度,因為背後可能潛藏心理或生理上的問題。當發覺個人生活、家庭、工作受影響,譬如犧牲了本身的興趣、家庭生活,只是想去嫖妓、發生性行為等,便需要尋求醫生的協助。

相關文章:

謬誤拆解:日做兩次≠性上癮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
謬誤拆解:日做兩次≠性上癮 //www.afterroberto.com/%e8%ac%ac%e8%aa%a4%e6%8b%86%e8%a7%a3-%e6%97%a5%e5%81%9a%e5%85%a9%e6%ac%a1-%e6%80%a7%e4%b8%8a%e7%99%ae/ Mon, 23 Sep 2019 07:19: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62 謬誤拆解:日做兩次≠性上癮
「大食」無罪!——性行為次數多是否性上癮?只要伴侶能夠配合,這不是一個問題。(santypan@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偷食出軌,往往被指「衰鹹濕」,甚或把好色與性上癮掛鈎。「鹹濕」與性上癮有什麼分別?到底男性是否較容易出現性上癮徵狀?請來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棨諾、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邱貴生,為大家逐一拆解常見謬誤。

無力自控 阻日常生活

1. 性上癮因為「鹹濕」?

麥:有人對性行為次數多、性需求大感到疑惑,是不是性上癮呢?事實並非如此,譬如雄性激素過多、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都會令人性慾增加,性需求較大,但不一定會性上癮。上癮是不能夠控制,要靠這東西給自己一種歡愉。「鹹濕」、「大食」不等於性上癮。除非日思夜想滿腦子都想着性愛,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不然有些人可能每日要1、2次性行為,而伴侶配合到的話,這不是一個問題。

謬誤拆解:日做兩次≠性上癮
人易上癮?——根據統計,有性上癮徵狀患者以男性較多,這或與社會文化、價值觀有關。(yanyong@iStockphoto)

性上癮女性數目或被低估

2. 性上癮者以男性居多?

麥:從情緒病角度看,雖然女性患者較多,但有抑鬱症未必同時會性上癮,因為並非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會用性來解決不開心。

根據統計,有性上癮徵狀的患者以男性較多。然而,這可能與社會文化、價值觀有關。男性較容易向醫生表達自己的性問題或性需要,譬如「我性慾好大」、「我好大性需要」。礙於社會風氣,女性對於性比較羞於啟齒,但不代表她們沒有這些問題;女性性上癮者的數字可能被低估。加上,雄激素過多會使性慾增加,而男性體內的雄激素本來就比女性多,故男性有性上癮的可能較大。

禁慾如塞鼻孔「禁鼻水」

3. 性上癮要禁慾?

邱:不能否定有人可以做到禁慾,完全不接觸性事,不看與性相關的東西,但性上癮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禁慾就好像壓力煲,沒有排氣口的話,最後「砰」一聲爆開。有性慾是自然的,如果沒有渠道表達,禁慾也終究可能會「爆煲」。

麥:性上癮要禁慾,等於流鼻水用紙巾塞着鼻孔「禁鼻水」,此做法根本沒有處理問題。如果禁慾是解決性上癮問題的辦法,相信宗教領袖不會有性醜聞。

相關文章:

個案:焦慮工作不順 召妓發泄反加壓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www.afterroberto.com/%e6%80%a7%e4%b8%8a%e7%99%ae%e5%b0%8b%e5%9b%a0%e6%b2%bb%e6%9c%ac-%e7%a6%81%e6%85%be%e7%84%a1%e7%94%a8%e5%8f%8d%e7%88%86%e7%85%b2/ Mon, 23 Sep 2019 07:14: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60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揪出兇手——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性上癮」不是可診斷的疾病,而是一個徵狀。他提醒,不要忽略背後的成因。(Arseniy45@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鹹濕、好色,都是性上癮的錯?一旦被發現出軌偷食,中外男星都曾歸咎於性上癮這個「病」——被指一腳踏多船的香港藝人張致恒,疑患性上癮求醫;桃色新聞滿天飛的加拿大歌手Justin Bieber,亦曾自爆性上癮。

究竟什麼是性上癮?

性愛次數頻密、經常心思思想看色情片、召妓、對伴侶不忠、多個性伴侶,到底是「鹹濕」,抑或是性上癮(Sexual addiction)?究竟性愛是否能夠成癮?性上癮又是否一個疾病?

食色性也 人類基本需要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邱貴生(資料圖片)

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院長、認可性治療師邱貴生表示,對於性上癮是否存在,醫學界未有統一的想法。「有人認為沒有性上癮這回事,就好像食飯,一個人好鍾意食飯,但沒理由說成『食飯上癮』。無辣不歡、經常吃辛辣的食物,難道又是上癮?各人需求不同,有人喜歡麻辣,有人喜歡普通辣。」他以食物作比喻,認為性與食物都是很基本的需要,故難以界定是否成癮。

精神科專科醫生、認可性治療師麥棨諾指出,「上癮」就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能自拔,諸如酗酒、吸毒。「從濫藥、酗酒、性行為得到的滿足感不會持續,片刻開心,但不久便會消失。因此,他們會繼續用相同的方法去尋找開心,找到『門路』去令自己有那種感覺。」他解釋,大腦的犒賞系統(reward system)是一個回饋機制,透過這類行為,令腦部產生一些安慰和興奮的分泌物,令人開心,於是繼續下去,甚至不能自拔。

強迫性性行為與性上癮相似

性上癮尋因治本 禁慾無用反爆煲
麥棨諾(李祖怡攝)

邱貴生補充,在精神病學分類中,成癮有幾個因素,最主要是其行為影響工作、生活、家庭、伴侶關係。另一方面,他們曾經嘗試改掉這些行為,甚或會有罪疚感,但仍是改不了。性上癮雖然未有明確(醫學)定義,但的確有求助者在性方面未能自控,影響到工作、與伴侶關係變差等。他提到一名求助者,被發現在公司瀏覽色情網站,收到公司警告信;在家中又經常躲在房間裸聊、觀看色情片,與太太的性生活減少。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8年將強迫性性行為(Compulsive sexual behaviour)列入第11版《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1),其特徵是持續地未能控制強烈、重複的性衝動或衝動所致的重複性行為。雖然強迫性性行為與性上癮的情况相似,不過WHO認為強迫性性行為是否構成成癮的表現,仍需更多科學研究。

雖然性愛能否成癮未有一致的結論,但所謂「性上癮」又是否一個疾病?要不要接受治療?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DSM-5),沒有將「性上癮」列入其中。美國性教育家、輔導者及治療師專業協會(AASECT)亦指出,目前沒有足夠的實證支持性上癮是精神疾病。

八成情緒壓力引發問題

麥棨諾表示,性上癮不是可診斷的疾病,而是一個徵狀,「就如流鼻水,可能是敏感、鼻炎、感冒引起。醫生要找出所謂的性上癮,這個徵狀背後的診斷,例如抑鬱症、焦慮症、雄性激素過多、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前額葉受損」。他提醒,不要忽略性上癮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舉例來說,腦部的前額葉負責管理自控能力,一旦中風或腦部有腫瘤,有可能影響前額葉,令患者性格大變,甚至對性慾的渴望失去恰當控制。「無論毒品、性、打機、飲酒,任何上癮都是源於背後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常見是情緒病,例如抑鬱症、焦慮症。」性上癮有不同的成因,其中以情緒、壓力問題最為常見,大約佔八成。

文:李祖怡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個案:焦慮工作不順 召妓發泄反加壓
謬誤拆解:日做兩次≠性上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