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骨枯”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03 Jul 2024 09:57:1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骨枯”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www.afterroberto.com/%e5%b9%b4%e8%bc%95%e6%82%a3%e7%99%8c%e6%96%b0%e7%97%87%e5%a2%9e-%e6%b8%af%e4%b9%b3%e8%85%ba%e7%99%8c-%e7%94%b2%e7%8b%80%e8%85%ba%e7%99%8c-%e5%a4%a7%e8%85%b8%e7%99%8c%e5%a2%9e%e9%95%b7%e6%9c%80/ Wed, 03 Jul 2024 09:57: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04

【明報專訊】曾捐80萬元援助癌症兒童的癌症患者楊嘉驃、抗癌YouTuber張天允,兩名90後都在早前先後離世,令人驚覺,原來癌症與年輕人的距離,沒有想像中遙遠。近年,專家留意到15至39歲的年輕癌症患者不斷增加。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旗下監察流行病的SEER資料庫數據顯示,過去40年來年輕人患癌個案增長30%。(編按:有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年輕人患癌,因在免疫系統最強的時候患癌,代表癌細胞很惡,不怕免疫系統;隨着年紀增長,抵抗力愈來愈弱,即使打贏第一場仗,之後有較大可能復發……)在花樣年華患癌,人生規劃被打亂,年輕罹癌人士面對怎樣的困難與挑戰呢?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多重打擊–數據顯示,過去40年15至39歲的癌症患者人數增加30%,他們復發或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更高,同時要面對家庭、職場、財政等困難與挑戰。(設計圖片,模特兒與內文提及個案無關/pocketlight@istockphoto)

15至39歲年輕患癌新症增 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癌症多發生在中老年,常被以為與年輕人沾不上邊。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穎樂指,「雖然大部分癌症病人都較年長,年輕人佔少數,不過年輕人患癌數字有增加趨勢」。她引述SEER資料庫數字,2019年全球約有120萬年輕患癌者(15至39歲)的新症個案,佔整體個案5%,但比對過去40年,卻增加30%。

至於香港,據本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21年錄得1590宗年輕患癌者新症,佔全港癌症新症4.1%。從2012至2021年的10年間,年輕人最常見患上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鼻咽癌、卵巢及腹膜癌,其中乳腺癌(增19.5%)、甲狀腺癌(增19.3%)和大腸癌(增23%)的個案增長率最多。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多與基因有關 加工肉、污染、肥胖致癌病年輕化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表示,年紀輕輕患癌,多與基因有關;但隨着年紀增長,基因影響逐漸減少,相對地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的影響提高。不過即使遺傳了癌症基因,亦不一定會患癌,還需視乎有沒有風險因素誘發癌症發生。他舉例,有些人一輩子吸煙可能都不會患上肺癌,但有些煙齡較短的煙民卻患癌,可能他們本來體內已有癌症基因,再被吸煙這高危因子誘發出來。

什麼因素使愈來愈多年輕人患癌呢?「除了基因,可能與西方飲食文化有關」。年輕一代喜歡吃加工食物如火腿、香腸、午餐肉等,加工肉類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級致癌物,與煙、酒等同級,即有充分證據顯示可對人類致癌;另外,肥胖亦是致癌因素,世衛研究指肥胖可令最少13種癌症的風險提升。陳穎樂亦補充,環境污染、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增患癌風險。

「治療癌症是一輩子的事」

有人認為,發生在年輕身上的癌症較惡,較難根治?陳穎樂引述研究指,年輕患者存活率與年長患者分別不大,根治與否主要視乎癌症類別和期數。但謝耀昌指,「年輕人患癌,是很差的預兆」,因為在免疫系統最強的時候患癌,代表癌細胞很惡,不怕免疫系統;隨着年紀增長,抵抗力愈來愈弱,即使打贏第一場仗,之後有較大可能復發。陳穎樂亦指,除了復發,部分癌症治療或提高患上第二種癌症的風險,「所以需要長期接受檢查,監察病情」。

「年輕人與長者患癌,無論在社會上、家庭角色等都面對很不同的挑戰。」陳穎樂說,在學的患者,需要長期停學接受治療,復課時身邊社交圈子或已經不同,甚至連上學都成問題,對社交生活造成影響;已投身社會的成年人,「他們正值發展事業的階段,又或是家庭經濟支柱,患癌令所有事情暫停,面臨經濟負擔」。

謝耀昌續說,「治療癌症其實是一輩子的事,需要經常做檢查,留意癌症會否復發,對於病人或康復者而言都是很大的壓力」,所以有些患者或對拍拖、建立家庭感到猶豫。癌症治療亦會影響生育能力,減少精子或卵子,如患上婦科或腹腔癌症的病人,電療、化療可損害子宮或卵巢,在開展治療前醫生都會了解病人的生育意願,建議雪卵或保存精子等,讓他們將來有機會生育。陳穎樂表示,因此作為醫生,不只需要關注病情本身,還需要考慮年輕患癌者面對的社交問題、心理需要、生育意願等,為他們提供支援。

三大警號:長期疲累、無故減重、有腫塊 盡快求醫

年輕人身體不適時,較少聯想到癌症,或因而延誤求醫。港大臨牀腫瘤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穎樂提醒以下幾個警號,雖未必是癌症,但建議盡早求醫,詳細檢查:

長期疲累:經常沒精打彩,即使睡眠充足仍覺得睏倦,或者沒有怎樣活動或工作,仍覺得很疲累
無故減重:沒有刻意運動或節食,體重在兩個月內下跌5%
摸到腫塊:在乳房或者甲狀腺摸到硬塊


相關閲讀:關於年輕人患癌的4個問題 九成人患白血病、淋巴癌、乳癌等9類癌症

不煙不酒飲食少油炸 有家族病史宜早檢查

「飲食對預防癌症頗為重要。」她提醒應避免食用高鹽高糖與油炸食物,不煙不酒,少吃紅肉,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花等。

她又建議,如有家人曾患乳癌、卵巢癌,或者相關癌症遺傳病史,年輕人應該去檢查自己有沒有帶有家族遺傳的基因變異,如:BRCA1、BRCA2基因,兩者與乳癌、卵巢癌、胰臟癌、前列腺癌等有關,早發現就可早預防。


相關閲讀:超加工食物是美味的健康殺手?4類加工食物你要識 營養師教你選擇4個貼士

個案:臨畢業確診牙骨癌 教師夢難圓

27歲的陳芷晴,自2019年起受牙痛困擾,一直找不到原因。止痛藥只能短暫紓緩,停藥後痛楚就變本加厲。2021年她再向牙科求診,神經線敏感度檢查發現異常;再照X光,找到牙骨左方有一處陰影,轉介至菲臘牙科醫院接受磁力共振掃描、電腦斷層掃描、口腔切片後,確診牙骨癌。

「確診當下心情很忐忑,一方面終於找到痛楚原因;另一方面卻想,我這麼年輕就患癌,之後的路怎樣走?當下有很多負面情緒。」當時芷晴正修讀教育文憑,只差3個月就修畢,成為小學體育與數學教師。她問可否待學業完成後再做手術,但醫生指腫瘤快速惡化,已侵蝕牙骨,最終唯有停學1年。

因腫瘤位置問題,手術極複雜,需要接受切除腫瘤、下顎骨等5個手術,並緊接化療和電療。她憶述過程痛苦,喝水如「被玻璃割」;又因為從右腳取走腓骨重塑下顎,術後需重新練習走路,手術時亦拔去下排多顆牙齒,發音咬字有困難,需靠每日讀報紙練習說話。

後遺症纏身 癌魔再叩門

手術1年後,她回到校園繼續學業,「那時我天真地以為,完成治療後就可繼續夢想,沒料到康復路如此漫長,還有這麼多後遺症」。她不止長期受耳鳴困擾,電療也引致頸部肌肉纖維化,每朝睡醒都會頸痛,而且出現嚴重牙骨骨枯,傷口不斷發炎流膿,難以植牙,說話比以前吃力。無法做全職,只能到癌症中心做義工,偶爾做代課教師。去年她欲嘗試新療法阻止骨枯蔓延,療程前照X光,卻發現肺部有個乒乓球般大的陰影,癌細胞擴散至肺部,「那一刻心情再次跌到谷底」。為免增加身體負荷,她暫停代課,持續做電療控制病情。


相關閲讀:是乳腺癌嗎?乳腺結節原因及兩種常用檢查方法  5點注意降風險

年輕患者互助互勉

在接受牙骨癌治療期間,芷晴加入由年輕患癌者成立的互助平台青少年癌症基金會「青春頌」,不時籌辦運動班、興趣小組、健康講座,連結和幫助同路人。

未有青春頌前,本港沒有專門支援年輕癌患者的機構,芷晴參加過其他癌症組織的活動,很多時她都是最年輕的一人,「其他參加者會好奇,問我這麼年輕患什麼癌症、做過什麼療程,這樣被問我其實有點不舒服;而且他們常聊湊孫、煲湯等話題,我又搭不上嘴」,因此她認為一個年紀和人生經歷都相近的病友組織,讓同路人「圍爐取暖」非常重要。今次癌症復發,她的情緒一度跌落谷底,幸得同路人分享和傾訴,才慢慢撐過來。

年輕患癌新症15至39歲40年增30% 港乳腺癌、甲狀腺癌、大腸癌增長最快
連結同路人–陳芷晴(圖中央黑色運動服女士)加入「青春頌」, 為年輕癌症患者籌辦運動班、 興趣小組、健康講座。(受訪者提供)

青少年癌症基金會

網址:www.ychk.org

查詢:9574 5529(WhatsApp)

「家支援」社區紓緩治療App

下載:shorturl.at/cmzEX

文:張淑媚

編輯:黃振宇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www.afterroberto.com/%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9%95%b7%e6%9c%9f%e6%9c%8d%e7%94%a8%e9%a1%9e%e5%9b%ba%e9%86%87%e5%89%af%e4%bd%9c%e7%94%a8%e5%a4%9a-%e5%a2%9e%e9%aa%a8%e6%9e%af-%e5%bf%83%e8%87%9f%e7%97%85/ Thu, 23 May 2024 11:01: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92

【明報專訊】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對身體重要器官造成不能逆轉的傷害,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自身免疫,傷害心、腎、腦、造血功能等;二是因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包括白內障、骨枯、骨質疏鬆等。歐洲風濕病學會(EULAR)早前更新用藥指引,建議病情活躍的紅斑狼瘡患者減少甚至停用類固醇,加入生物製劑治療以助加速控制炎症。類固醇在紅斑狼瘡的治療上應扮演什麼角色?生物製劑是否終極答案?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可對身體重要器官和組織包括心、腎、造血功能等,造成不能逆轉的傷害。(TarikVisio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治療紅斑狼瘡 服用類固醇消炎快 長期副作用多增心臟病風險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輕微患者會有皮疹和關節炎,嚴重則會出現器官性發炎。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蘇晧指出,系統性紅斑狼瘡涵蓋寬度很廣,若病人主要器官和組織受到較大影響,即屬重症。 

「選擇治療方案時,首先要看病情嚴重程度。」蘇晧表示,「籠統來說治療紅斑狼瘡方法分兩大類。第一類是非藥物治療,包括減少曬太陽,足夠休息,均衡飲食等,對病情的控制十分重要;第二類就是藥物,由於紅斑狼瘡病理是免疫系統過分活躍,引發各種炎症,所以常會使用免疫調節劑,以減低免疫系統的活躍程度」。

類固醇也是常常用到的藥物,包括外塗藥膏、口服藥、局部注射、靜脈注射(吊藥)等不同劑型;當中最常用是口服或靜脈注射類固醇。蘇晧形容它是一柄兩刃劍,「類固醇的消炎作用毋庸置疑,優點是見效快,所以在紅斑狼瘡治療上很常用;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增加白內障、骨枯、骨質疏鬆甚至心臟病的風險」。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曾做一項研究,12,233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跟進平均8.7年,發現當中860名(約7%)出現嚴重心血管病。蘇晧進一步解說,「當我們將其他因素以統計學方法控制之後,發現類固醇的使用和心血管病風險有具體關係,同時發現類固醇劑量若在每天5mg或以上,就會增加嚴重心血管病的風險」。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用藥物–紅斑狼瘡(lupus)病理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引發各種炎症,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是常用的藥物。(digicomphoto@iStockphoto)

逾60%亞洲病者併發腎炎

香港大學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腎病科專科醫生葉逸軒表示,儘管長期使用類固醇有很多副作用,但仍屬於紅斑狼瘡的標準治療。以紅斑狼瘡引起的腎炎為例,「系統性紅斑狼瘡症可攻擊身體每一個器官,當中最嚴重併發症包括腦炎和腎炎。亞洲的紅斑狼瘡病人,超過60%會併發腎炎(西方約40%至50%)。紅斑狼瘡初次發病年齡以15至40歲為主,年輕病人免疫系統較活躍,併發腎炎風險更高」。

紅斑狼瘡腎炎表徵包括水腫、蛋白尿,顯微鏡下會看見小便有很多紅血球,小部分病人甚至出現血尿。有些人在驗身抽血時發現腎功能有偏差,追查後才發現患有紅斑狼瘡。「一旦確診急性紅斑狼瘡,不論影響的是皮膚或腎等器官,現時標準治療都是使用類固醇加其他藥,例如抗癌藥或免疫抑制劑。」葉逸軒說。

然而類固醇的副作用始終是一大問題,所以醫學界一直都在研究不同方法取而代之,生物製劑是方向之一。葉逸軒形容生物製劑是一個重大突破,「尤其針對紅斑狼瘡腎炎,近年有生物製劑針對箝制B淋巴細胞活躍因子,令B淋巴細胞增生的活躍程度減低,從而減少它製造破壞抗體,也減少對紅斑狼瘡病人腎臟的破壞」。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葉逸軒(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生物製劑×標準治療 緩解腎炎

生物製劑對紅斑狼瘡腎炎病人的具體幫助,葉逸軒歸納5點:

1.臨牀研究發現,當生物製劑加上標準治療,病情緩解比率高於沒有使用生物製劑的病人。只要病情緩解並管理得宜,不少病人可正常生活

2.使用生物製劑病人,某部分免疫指標(辨別病情活躍度)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病人理想

3.針對長期預後,包括將來出現腎衰竭或慢性腎病的比率,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組別更理想

4.紅斑狼瘡復發比率,暫時所得數據顯示比沒有用生物製劑的病人低

5.用了生物製劑的病人,可以減少用類固醇

「通常生物製劑要配合標準治療一起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有多個國際中心包括香港所參與的第三期臨牀研究顯示,在標準治療之上加入生物製劑,可提升療效而副作用不會增加。」葉說。

蘇晧表示,由於生物製劑的臨牀數據愈來愈多,國際最新治療建議已有明顯改變,「目標首先要紓緩病情,而同時間類固醇劑量不能太高。例如因加入了生物製劑,長遠使用類固醇的劑量由以前7.5mg降至5mg,甚至停用類固醇,在治療紅斑狼瘡來說是平衡了療效與副作用」。

【紅斑狼瘡】長期服用類固醇副作用多 增骨枯、心臟病風險 生物製劑成效?
蘇晧(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知多啲:類固醇不能突然停用 生物製劑昂貴負擔重

生物製劑並非全無副作用,也有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但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蘇晧指出,世界各地研究或臨牀資料均顯示此風險屬合理水平,毋須過慮,「反而應注意,雖然使用生物製劑有機會減少使用類固醇,但類固醇不能突然停藥,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必須依照醫生指示循序漸進(突然停藥可能會因急性腎上腺機能不全而導致嚴重或致命的併發症);也不要因類固醇有副作用就害怕使用,當病情需要使用類固醇時,它是十分有效」。

腎病科專科醫生葉逸軒亦指出,生物製劑暫時還不是完美答案。「它的醫學效用沒有什麼懸念,真正難處是價格。紅斑狼瘡病人使用生物製劑,一是自費,二是符合某些條件而獲得醫管局資助,但資助門檻並不低。若病人經濟條件充裕,可能沒有問題;若病人屬於經濟條件較差的階層,政府會包底;最困難是中間夾心階層,往往有需要卻未必能順利使用生物製劑。」

他續說,「在國際會議上也曾討論這問題,去到一些並不富裕的地方又怎樣呢?例如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病人能否負擔這些新藥呢?政府有否財力包底呢?若根本不能夠落地,藥物如何有效意義也不大。其實香港某程度也面臨同樣問題,當中涉及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一個社會究竟應撥多少資源資助某種病人使用相對較昂貴的藥,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根據資料,藥費視乎病情及不同醫生收費而定,私家專科醫生每月藥費約$30,000至$60,000;若獲醫管局安全網資助,一般每月$7,000至$8,000;另還有其他資助,例如聖雅各福群會社區藥房等。

文:謝志榮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www.afterroberto.com/sars%e5%8f%8a%e6%96%b0%e5%86%a0%e5%ba%b7%e5%be%a9%e8%80%85%e4%bb%8d%e6%9c%aa%e8%b5%b0%e5%87%ba%e8%ba%ab%e5%bf%83%e5%89%b5%e5%82%b7-%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5%86%80%e8%a9%95/ Tue, 21 Mar 2023 08:16: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21 【明報專訊】廿年前,2003年2月SARS無聲滲入香港,短短數月無情地帶走了299人的生命,先後共1755人染疫,當中包括當時47歲的救護員何錦華。廿年後的春天,SARS康復者疫症記憶和恐懼猶未退去之際,港人在路途上已再走過另一場歷時逾3年的新冠疫情。任憑年月過去,如何走出身心陰霾,對於一眾SARS康復者仍是終生課題,依然並肩同行的精神科專科醫生寄望社會毋忘這群SARS康復者外,也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康復者: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病毒 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篤信佛教的SARS康復者何錦華(圖)受訪時,穿上禮佛時所穿的「海青」,說SARS為他帶來身心創傷,除了間中向心理學家求醫外,為免家人過憂,他最終都是要靠自己走下去,亦有感宗教為他帶來更多力量。(鄧宗弘攝)

事隔17年,冠狀病毒在2020年重臨香港,喚醒何錦華心底一隅的恐懼,「未中(新冠)之前好驚,不知道究竟中咗會點,會不會好似SARS咁要插喉、入ICU(深切治療部)呢?」。先後感染SARS及新冠,他除了發現後者病徵較輕微,也意會到原來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仍未痊癒。

染SARS謝婉雯曾主診 聞死訊晴天霹靂

現年67歲的何錦華,2003年3月與妻子赴京旅遊,被團友傳染SARS,回港後入住屯門醫院隔離20日。留醫日子至今烙印腦海,他仍記得躺臥病牀時,耳邊傳來同房病人的嘆息聲、醫療儀器發出時而尖銳的警號,有感死神就在窗外凝視自己。

因屯門醫院胸肺科醫生不足,主動請纓轉到SARS病房的謝婉雯醫生,一度為何錦華的主治醫生,當他從醫院廣播得悉謝醫生染疫的瞬間,不禁晴天霹靂,「如果連醫我的人都病了,咁我點算?」

焦慮抑鬱纏繞 需看心理醫生

後來謝醫生病逝,何錦華活了下來,惟出院後要與身心後遺症搏鬥。那時看到消瘦近20磅的身驅,又深怕家人被傳染,令他飽受失眠困擾,一度想輕生遠離憂愁,多年來因焦慮、抑鬱須斷斷續續向心理學家求醫。

何錦華康復後有感心肺功能比一般人差,17年後再遇新型冠狀病毒疫症,喚醒他的恐懼。他說新冠初期未有疫苗或特效藥,對染疫病死率一無所知,擔心染疫後將重現聞氧氣的情景,名人或年輕人感染後死亡的消息、接二連三的疫情新聞令他應接不暇,一度失眠。

奈何疫下他一直求診的心理學家一度暫停診症,為免家人憂心,他選擇獨自處理不安情緒,避開悲情新聞,刻意減少外出,入升降機也與人保持距離,惟最終去年7月疫情放緩時與家人到酒店「宅度假」(staycation)時染疫。


相關閲讀:【情緒病】7個香港人1人有精神健康問題 家人伴侶如何陪伴照顧、應對助復元?


新冠如發燒感冒 過憂帶來情緒問題

曾為新冠惴惴不安的何錦華,染疫後僅現「幾聲咳」及骨痛,形容新冠猶如發燒感冒,笑言過憂反為自己帶來情緒問題。為免傳染同住孫女,他申請入住竹篙灣隔離營;相比昔日SARS病房,他說「糟糕灣」不再有危重病人氣喘聲,亦不再擔心傳染醫護,形容獨自隔離的經歷「好似好過一點」。

歲月如梭,SARS襲港已時隔廿年,同為香港沙士互助會理事的何錦華表示,療癒SARS帶來的身心創傷為一眾康復者的畢生課題。記者於某個陽光普照的中午與他做訪問,就在對話結束之際,他淡然嘆道,重談SARS經歷恍如將他帶回2003年,當晚對他來說將是另一個無眠的晚上。

精神科醫生同行 冀社會毋忘康復者

SARS及新冠康復者仍未走出身心創傷 精神科醫生冀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圖)曾在聯合醫院跟進逾百名SARS康復者。「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楊柏賢攝)

2003年的春天,一場SARS疫症匆匆走過,卻在許多人心中留下了傷痛。現時私人執業的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那時任職聯合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曾陪伴百多名SARS康復者走過難關。離開公立醫院後,即使換了身分,他與不少康復者都成了朋友,多年來繼續分享喜與悲,也見證新冠疫情再次觸碰到他們的傷口。轉眼廿年過去,他嘆道許多港人漸漸淡忘SARS,「都好的,慢慢淡忘,將件事放低」,但希望社會不要忘記一群SARS康復者。

本身是香港沙士互助會榮譽顧問的麥永接,離開公院後仍定期於周年晚宴和活動與「沙士友」共聚互相支持,談談往事與近况。他昔日跟進的康復者,不少成為了朋友,有女康復者至今仍受骨枯影響。新冠爆疫初期,他再收到她的短訊提醒做好防護。

勾起康復者恐懼 新冠不敢出門

「創傷後遺就好像一道傷疤,一直存在,會隨時間慢慢變淡,但有時觸碰到仍會痛」,麥永接說當年不少SARS康復者患上創傷後遺症,3年前新冠疫情來襲,也再次勾起許多康復者的SARS回憶,部分人甚至出現「回閃」,爆疫初期選擇不外出、常洗手、逃避看電視和新聞。

倡評估新冠對精神健康影響

SARS短短3個月,新冠卻演變成大流行,歷時逾3年,但麥永接說SARS(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如其名般,疫情來得急且嚴重,病毒和治療方法不明,社會「無望無助」,有感對病人的衝擊和創傷更深。不過,他認為新冠疫情更漫長,經歷社交距離措施、停課、經濟重創,對各階層的精神健康影響較廣闊,值得政府疫後評估,了解疫情對全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有時我覺得,我能夠醫到他們,對我的得着很多,在睇症和看人生都學會很多」,麥永接說SARS康復者除了提醒他健康與家人才最重要,他們的傷痛經歷正正提醒社會以至世界,處理疫症時不能只顧及病人的身體健康,也要兼顧精神健康。過了廿個春天,該忘掉還是記起SARS一役?麥永接說如非必要,許多康復者都不願重提舊事。他記得有一年曾在沙士互助會晚宴高唱《Try to remember》憑歌寄意,「不用經常提起(SARS),但如果okay,都可以嘗試記得,希望有天想起時再無咩影響情緒就最好了」。

]]>
【髖關節炎】常見4大成因:關節退化、骨折 痛楚持續發炎惡化 需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www.afterroberto.com/%e9%ab%96%e9%97%9c%e7%af%80%e7%82%8e-%e5%b8%b8%e8%a6%8b4%e5%a4%a7%e6%88%90%e5%9b%a0-%e9%97%9c%e7%af%80%e9%80%80%e5%8c%96-%e9%aa%a8%e6%8a%98-%e7%97%9b%e6%a5%9a%e6%8c%81%e7%ba%8c%e7%99%bc%e7%82%8e/ Mon, 20 Dec 2021 08:35: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625 【明報專訊】對運動愛好者來說,關節炎屬常見病症。關節需要承受人體重量及外來重力,例如跳躍、負重及重複運動姿勢,都會為關節帶來沉重負擔。髖關節是承受最大重量的關節,主宰日常起立、走路、坐下等基本動作。一旦患上髖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大。初期患者主要接受藥物或物理治療,但若發炎情况惡化,保守治療未能減輕痛楚,最終可能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影響生活——患上髖關節炎,影響走路和彎身動作,對日常生活影響甚大。(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Japanese Ethnicity@iStockphoto)
影響生活——患上髖關節炎,影響走路和彎身動作,對日常生活影響甚大。(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Japanese Ethnicity@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髖關節炎是什麼?常見4大成因:退化、骨折

髖關節由股骨末端的球狀體(股骨頭)和髖臼關節組合而成,由一撮韌帶將兩者連在一起,令髖關節穩固起來。兩個骨頭匯合之處由關節軟骨覆蓋,在骨頭移動及摩擦時有潤滑作用。

若是一個運作良好健康髖關節,滑膜會製造適量潤滑液,以減低髖關節的摩擦。相反,若患上退化性關節炎,關節之間的軟骨表面長期磨損,變得不再光滑甚至粗糙。沒有了髖關節軟骨作為中間的緩衝,骨頭之間只好硬碰硬,長此下去甚至會長出骨刺,整組關節亦會變得僵硬,甚至喪失關節功能。

 嚴重骨枯——患者右邊髖關節出現嚴重骨枯(紅圈),導致不良於行。(作者提供)
嚴重骨枯——患者右邊髖關節出現嚴重骨枯(紅圈),導致不良於行。(作者提供)

 

1. 原發性關節退化

多發生於年過50歲人士身上,部分患者親屬可能有此病史,或先天性髖關節結構發育不全。患者髖關節抗壓力較弱,關節承受的壓力較大,令關節滑膜及軟骨比正常人較早出現退化迹象,骨頭直接摩擦而引起痛楚。

 

2. 缺血性股骨頭壞死

長期服用類固醇或飲酒過量,嚴重會發生缺血性股骨頭壞死。逾10年酗酒史,每日酒量超過2支大啤酒之人士,更會大大增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率。

 

3. 類風濕性髖關節炎

因自身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引起的關節炎,屬於慢性炎症疾病,患者關節會腫脹、疼痛、僵硬等,嚴重會失去關節功能。

 

4. 髖關節骨折

年長人士因肌肉及骨骼功能退化,加上反應及平衡力下降,跌倒及骨折的風險大增。而部分人因吸煙、酗酒、飲食不均而令骨質變得疏鬆及脆弱,就算輕輕跌倒也有可能引發嚴重骨折。

增骨折風險——吸煙、酗酒、飲食不均導致骨質流失,增加髖關節骨折風險。(Tomwang112@iStockphoto)
增骨折風險——吸煙、酗酒、飲食不均導致骨質流失,增加髖關節骨折風險。(Tomwang112@iStockphoto)

 

相關文章:【肩關節脫位】慣性甩骱 伸懶腰都出事? 20歲前受傷 再脫位風險近90%

 

初發病藥物及物理治療止痛

為患者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法之前,醫生首先要清楚知道患者工作性質、日常生活習慣、關節受傷原因、痛楚維持時間等;再透過臨牀檢查進一步了解患者體重、痛楚位置、關節靈活度等;最後需要X光檢查,進一步區分關節痛成因及病况,以制訂適合治療方案,一般分為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兩種。

 

.保守治療——適合初期患者

對於初期患者,醫生一般會處方口服藥物或外用貼布治療,另配合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治療止痛。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

適合持續痛楚患者

若痛楚持續甚至有惡化迹象,則需接受磁力共振檢查關節結構。當關節功能下降至影響日常生活,或面對以下幾種情况,均建議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 疼痛影響走路和彎身等日常活動

- 關節僵硬影響走路和屈曲雙腳等活動

- 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亦未能有效減輕痛楚

髖關節置換——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一般人工髖關節可使用逾20年。(作者提供)
髖關節置換——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一般人工髖關節可使用逾20年。(作者提供)

 

假體用逾20年 磨損嚴重可換

鈷鉻合金、鈦金屬、陶瓷及高密度聚乙烯(塑膠)都是近年常見的假體材料。醫生會視乎病人年紀及日常需要,選擇合適物料作股骨假體物料,令患者康復後活動更加順暢自然。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與保守治療法相比,治療時間比較短,成效更快彰顯。而隨人工髖關節耐磨技術進步,大部分人工髖關節可使用逾20年,即使是磨損嚴重亦可更換,能為患者日常生活解憂。

 

兩新科技 減人工關節脫骱風險

不少受關節炎痛楚困擾的患者,於考慮是否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時,對手術存有一些疑問,包括術後復元期、人工關節靈活度及脫骱風險等。雖然近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愈趨成熟,但仍有約5%脫骱風險。而關節置換手術兩大新科技,包括「雙界面活動髖關節」及「機械人手臂」,有效增加術後滿意度、靈活度、精準度,減低人工關節脫骱風險。

 

文:李崇義(骨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用類固醇減炎症反應 用量SARS百分之一 醫管局料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9%87%8d%e7%97%87%e6%82%a3%e8%80%85%e7%94%a8%e9%a1%9e%e5%9b%ba%e9%86%87%e6%b8%9b%e7%82%8e%e7%97%87%e5%8f%8d%e6%87%89-%e7%94%a8%e9%87%8fsars%e7%99%be%e5%88%86/ Fri, 28 Aug 2020 04:18: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043 【明報專訊】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中約4.2%嚴重至入深切治療部,醫管局分析重症病人分三大階段,最後階段病毒量雖已減,但細胞因子風暴致嚴重炎症,甚至現多器官衰竭,此時用抗病毒藥已非最有用,但用小劑量類固醇有助減炎症反應和死亡率。2003年SARS時有病人接受高劑量類固醇後現骨枯,現用量約為當年百分之一,醫管局料不會有嚴重副作用。

【新冠肺炎】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用類固醇減炎症反應 用量SARS百分之一 醫管局料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
醫管局臨牀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暨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右)表示,重症的確診者普遍出現嚴重的炎症反應,用低劑量的類固醇地塞米松有助減少炎症。(朱韻斐攝)

三成人服後嚴重腹瀉
醫局棄用蛋白酶抑製劑

疫情初期,本港用干擾素、蛋白酶抑制劑及利巴韋林3種抗病毒藥。醫管局臨牀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暨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說,因觀察到蛋白酶抑制劑副作用較多,醫管局將修改用藥指引以干擾素為抗病毒治療主幹,配搭利巴韋林。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稱,25%至30%接受蛋白酶抑製劑的病人出現嚴重腹瀉,當中有人一天瀉6次,故停該藥,改用利巴韋林加干擾素組合。他說目前較SARS時期用利巴韋林的劑量較低,因利巴韋林會導致紅血球溶解,當年幾乎每個病人的血紅素都跌兩度,目前少於一成人有此情况。

至於瑞德西韋,曾德賢說此藥能減病毒量以致減細胞因子風暴,但現公院只剩小量,雖再向藥廠購買,但料每次僅有數十人份量供應。

截至8月23日本港4000多名確診者中,有199人需深切治療,年齡介乎22至96歲。曾德賢說,重症者臨牀演變分3階段,首階段為早期感染期,有發燒、咳嗽等輕微症狀,體內病毒量較高;第二階段肺炎期,多在入院後一周出現,會有肺花、呼吸困難等;第三階段為巨大炎症期,病人因免疫系統反應過大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甚至多器官衰竭。

稱重症分三階段 最後極度發炎

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部門主管蘇栩頎稱,首階段用抗病毒藥反應最有效,第三階段時病毒量已降,最影響病情的是極度發炎反應,會用小量類固醇地塞米松有效減炎症,英國研究亦稱能助減死亡率,另抗炎症藥安挺樂亦能治嚴重炎症者。2003年SARS病人接受高劑量類固醇後曾有骨枯等嚴重副作用,曾德賢表示現時類固醇用量約為SARS時百分之一,且只用7至10日,料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

7月時,一名59歲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的病人,確診後多器官衰竭,發炎指數超正常水平逾50倍,需插喉和腎臟透析,情况一度非常差,蘇栩頎形容「打定輸數」,但病人接受類固醇和安挺樂治療後慢慢改善,在深切治療部留醫12日轉出普通病房。

曾德賢說,部分病人因入院時無病徵拒用藥,但病情可發展得很快,建議病人特別是高危群組盡早用抗病毒藥。

 

中國研究:約八成康復者有抗體

「二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任職資訊科技(IT)行業的33歲男子,第二度入院至第5日才驗出抗體。醫管局表示,據中國研究約八成康復者有抗體,四成無症狀者的抗體於兩個月後消失,建議康復者亦要保持個人衛生和社交距離。

截至8月19日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共收集40次康復者恢復血漿,由21人捐贈,已有36份用來治療34人。醫管局臨牀傳染病治療專責小組暨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稱,康復者血漿抗體量愈高,愈能幫其他有需要的病人,但現時缺捐贈者,盼他們能考慮捐血漿。

「二次感染」男子歐遊返港再現陽性,曾德賢稱,他首次感染時無肺花,僅發燒和輕微上呼吸道感染,兩次感染的病毒基因相比,有10多個變異基因,屬不同進化譜系。他二次感染時無病徵,入院時病毒CT值24,入院第5日升至逾32,即病毒量漸減;入院1、2、3日分別驗過抗體均是陰性,第5日才驗出抗體。

約四成無症狀者8周失抗體

曾德賢引述中國研究稱,約八成病人感染後會出現抗體,無症狀者中約四成感染後8周抗體就消失;有病徵者中,8周後約13%人抗體消失。他說,本港醫院會為康復者於出院後驗抗體,暫未見二次感染者以外的病人抗體消失,部分人半年後仍有抗體。

]]>
【有片】機械臂精準預測 導航到位 妙「手」神算換髖關節 //www.afterroberto.com/%e6%9c%89%e7%89%87-%e6%a9%9f%e6%a2%b0%e8%87%82%e7%b2%be%e6%ba%96%e9%a0%90%e6%b8%ac-%e5%b0%8e%e8%88%aa%e5%88%b0%e4%bd%8d-%e5%a6%99%e6%89%8b%e7%a5%9e%e7%ae%97%e6%8f%9b%e9%ab%96%e9%97%9c%e7%af%80/ Mon, 06 Jan 2020 03:47: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201 【明報專訊】關節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噩夢,膝與髖關節更是重災區。「人體有些組織如牙齒般,損壞了就無法恢復,只會一直惡化下去,直至服藥、打針皆無法處理,只能換上假牙。關節亦一樣,軟骨磨蝕後,要終止關節『骨撞骨』的痛楚,唯有換上人工關節。」骨科專科醫生胡永祥說。

常見的關節痛,除了退化,還有什麼成因?有何方法減痛?位於大腿骨上方的髖關節,又怎樣置換?

◆ 梁:梁玉鸞(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醫生)
◆ 胡:胡永祥(骨科專科醫生)

 

死忍「小傷」 日後難醫?

問:門診常見哪一類關節痛病人?
梁:在急症科門診遇到的關節痛,以膝關節較常見,髖關節則較少。病人按年齡區分可有不同狀况:

青少年至中年病人:大部分痛楚與受傷有關,當中以運動創傷為主,其次是意外受傷。青少年受傷常見因劇烈運動引起,事前沒有足夠熱身準備,做衝力大的運動相對較易扭傷、跌倒,尤其打籃球、網球等不時有急停動作,創傷風險相對較高

中年至老年病人:可能是交通意外、運動創傷;若出現長期痛楚,一般跟勞損、退化有關。若中老年人活動及運動量低,肌肉力量相對較差,甚至萎縮,不但保護不了關節,還會加快關節退化速度

另外,亦有些病人沒有恒常運動習慣,1年沒有打球,偶然1次運動便受傷。不少病人受傷後沒有即時求醫,只靠忍痛、減少郁動來避免痛楚,反而造成惡性循環,令肌肉愈加萎縮,肌肉力量更差,直至關節痛到難以忍受,影響日常生活才求醫,增加治療難度。

【有片】機械臂精準預測 導航到位 妙「手」神算換髖關節
(黃志東攝)

診斷先分退化或受傷?

問:門診如何幫助關節痛病人?什麼情况需轉介骨科?

梁:醫生首先會問症,詢問病人的受傷原因、痛楚持續時間,以及工作性質、飲食習慣等基本資料,繼而臨牀檢查,了解體重、關節痛楚位置、關節靈活度,以及有否出現紅、腫、熱、發燒、皮膚發炎等情况,之後安排X光檢查。當區分關節痛成因屬退化或受傷後,便會制定治療方案,可處方口服藥物或外用貼布治療。

內服:分為止痛藥、消炎止痛藥、放鬆肌肉藥物

外用:貼布有紓緩(如薄荷成分)或含藥性的止痛膏布

建議配合物理治療,如超聲波治療止痛,並學習正確負重和運動姿勢,避免再次受傷,進而透過訓練強化肌肉,保護關節。如痛楚持續,醫生會建議接受磁力共振檢查結構,再轉介骨科。

 

髖關節勞損難剪腳甲?

問:什麼情况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
胡: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常跟年紀大關節勞損退化有關,或因飲酒太多或服食類固醇藥物致股骨頭骨枯,亦有些特別情况如髖關節位置有腫瘤、嚴重受傷等。病人大部分因髖關節疼痛求診,亦有不少病人起初以為腰痛引起,經檢查後才發現是髖關節問題。髖關節勞損退化的徵狀包括蹲下、彎腰穿襪子、剪腳甲較困難,或走路不正常、長短腳等。

【有片】機械臂精準預測 導航到位 妙「手」神算換髖關節
術前計劃——利用智能機械臂系統,醫生手術前可在電腦計劃髖臼杯安裝的位置。(受訪者提供)

軟件即時設計假體模型?

問: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有什麼新技術?

胡:近年最突出的新技術是智能機械臂,該技術於2012年引入做部分膝關節置換手術,現時已發展到應用於全膝關節、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好處是令手術更精準。智能機械臂由3個部分組成,包括電腦及特製軟件、導航系統以及機械臂。手術前,醫生會為病人髖關節做電腦掃描,將資料輸入電腦後,利用特製軟件即時設計出髖關節假體的立體模型,預計假體的大小、手術時安放位置,於手術期間利用導航系統,於病人髖關節及不同位置取得資料,將之與術前電腦掃描資料配合。而手術移除損壞骨骼、安裝假體過程中,均根據電腦預測的差距、角度、時間執行,由機械臂精準地處理,大大提高手術安全度。

 

假體按患者骨質選材?

問: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假體,有什麼選擇?

胡:髖關節主要靠股骨頭及髖臼組成,早期人工股骨頭多使用不鏽鋼,髖臼位置使用聚乙烯(塑膠)材料;經幾十年發展,物料已大為改善。現在人工髖臼有一部分用鈦金屬作底部支撐,內裏物料用上高密度聚乙烯或陶瓷,而股骨假體則一般用鈦金屬或鈷鉻合金,耐用度較高。

【有片】機械臂精準預測 導航到位 妙「手」神算換髖關節

醫生會視乎病人身體狀况及需求,選擇合適物料,如病人年紀較大、股骨有骨質疏鬆,股骨假體物料多採用鈷鉻合金配合骨水泥,才能將假體鑲嵌得穩妥;而年輕病人一般會採用鈦金屬,因鈦金屬製的人工假體硬度和彈性與人類的真骨接近,但需要較健康的骨質才能應付。如病人平時不太活躍,會傾向用陶瓷材料;但如病人活躍、活動量大,則多採用高密度聚乙烯,配合合金或陶瓷股骨頭。

九成的人工髖關節可使用超過10年。不過,有些因素會影響其耐用度,包括患者活動量、體重及術前髖關節損壞程度,如發現患者的人工關節磨損嚴重,可安排更換。

知多啲:生活配合防「甩骱」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接連股骨(即大腿骨)與骨盆,它主要由股骨上方圓球形的股骨頭,以及凹陷如碗狀的髖臼接合而成。一般人髖關節痛,成因多由退化引起,走路及日常活動令股骨頭受力,兩邊軟骨磨蝕、關節慢慢磨損所致。

一般治療方案會由淺入深,簡單如服食止痛藥,若成效不大,則會考慮打針。傳統為注射類固醇藥物,新式療法是注射血清素或透明質酸。但髖關節注射不如膝關節般簡單,不能在一般診所進行,因髖關節位置較深入,亦鄰近重要的血管神經,需要輔助儀器,由骨科專科醫生以X光或超聲波一邊監察位置,一邊準確注射。

骨科專科醫生胡永祥說,退化引起的髖關節勞損,一般會令股骨頭與髖臼兩邊軟骨皆磨蝕而損壞,甚少出現單邊損壞,這些情况下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併發症是「甩骱」(假體脫位),機率約3%至6%,原因可能是手術處理得不理想,或病人在生活上不配合,如術後初期腳部屈伸過度、經常蹲下等,而病人身體瘦弱乏力、肌肉萎縮等因素,亦會增加「甩骱」風險。

若非退化問題,而是跌倒引起的股骨頸骨折,髖臼仍保有完整的軟骨,則可考慮半髖關節置換手術,對醫學技術要求較低、併發症及風險較低,亦較易復元。

文:吳穎湘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2/HET20191216_01.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2/HET20191216_02.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2/HET20191216_03.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2/HET20191216_04.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912/HET20191216_05.mp4;

]]>
針對治療:運動抗膝退化 矯正鞋墊改善足弓 //www.afterroberto.com/%e9%87%9d%e5%b0%8d%e6%b2%bb%e7%99%82-%e9%81%8b%e5%8b%95%e6%8a%97%e8%86%9d%e9%80%80%e5%8c%96-%e7%9f%af%e6%ad%a3%e9%9e%8b%e5%a2%8a%e6%94%b9%e5%96%84%e8%b6%b3%e5%bc%93/ Mon, 23 Sep 2019 09:35: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679
針對治療:運動抗膝退化 矯正鞋墊改善足弓
來源:Sports Alignment力學矯正中心

【明報專訊】治療要針對成因,由足弓問題引起的O形或X形腳可訂製矯正鞋墊來改善;若問題來自膝關節退化,如果起始徵狀不嚴重,不必立即做手術。

何嘉棋建議病人先保持適當體重,多鍛煉四頭肌,如游水、踏健身單車,「強化肌肉後,膝痛自然減輕。然而,膝部的角度不會因為做任何運動而改善。骨骼結構問題引起,運動只能減輕痛楚」。他續指,姿勢導致的腳形問題,可以藉運動改善,譬如訓練臀部肌肉、小腿、腳掌肌肉,有助改變內、外八字腳的姿勢,從而減少X形腳和O形腳的傾向。

 

行樓梯「咯咯聲」 手術紓痛楚

如果膝關節退化痛楚影響到日常生活,如行路時不順暢、上落樓梯「咯咯聲」連帶痛楚、蹲下站不起來,可以考慮手術。何嘉棋分享一個個案,病人雙腿呈O形,經X光檢查後發現有膝關節退化及骨枯,「個『樁』不是石屎地,而是沙石地,行多兩行已支撐不到體重。而O形腳愈來愈嚴重,就像『椿』倒塌,地陷般似的。」在3個月之間,病人左腳變形的情况惡化,膝痛加劇。病人接受手術更換人工關節後,痛楚和變形情况都隨之改善。

何嘉棋直言,手術後腿形會變直,但這只是「甜品」,做手術的目的是移除膝痛,而不是為了美觀。他認為若只是純粹外觀上「唔靚」,做手術矯形未必值得。

相關文章:
增強肌肉訓練 減輕關節受壓
【有片】腿變形成因多 運動未必拉得直 O形:膝退化 X形:或免疫系統疾病

]]>
養和醫療集團醫學/健康講座 (2019年5月) //www.afterroberto.com/%e9%a4%8a%e5%92%8c%e9%86%ab%e7%99%82%e9%9b%86%e5%9c%98%e9%86%ab%e5%ad%b8%e5%81%a5%e5%ba%b7%e8%ac%9b%e5%ba%a7-2019%e5%b9%b45%e6%9c%88/ Thu, 25 Apr 2019 03:50: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8298 養和醫療集團醫學/健康講座 (2019年5月)

題目:牙齒美容系列講座 – 全瓷牙貼面
講者︰本院牙科醫生
日期:08/05/2019(星期三)
時間:6:30pm – 7:30pm
地點: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22樓牙科中心
報名熱線:2855 6666

 

題目:矯視及老花手術新發展
講者︰陳頌恩醫生
日期:09/05/2019(星期四)
時間:6:00pm – 7:00pm
地點: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21樓眼科中心
報名熱線:2855 6699

 

題目:激光白內障手術及老花視力矯正新趨向
講者︰范舒屏醫生
日期:20/05/2019(星期一)
時間:6:30pm – 7:30pm
地點:betway体彩 李樹培院七樓演講室
報名熱線:2835 8890

 

題目:牙齒美容系列講座 – 美白牙齒
講者︰本院牙科醫生
日期:22/05/2019(星期三)
時間:6:30pm – 7:30pm
地點: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22樓牙科中心
報名熱線:2855 6666

 

題目:矯視及老花手術新發展
講者︰張叔銘醫生
日期:23/05/2019(星期四)
時間:6:00pm – 7:00pm
地點: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21樓眼科中心
報名熱線:2855 6699

 

題目:骨枯及髖關節炎的治理
講者︰鄧偉文醫生
日期:28/05/2019(星期二)
時間:6:00pm – 7:00pm
地點:betway体彩 李樹培院七樓演講室
報名熱線:2835 7890

]]>
兒言自得:一蟹不如一蟹?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8%a8%80%e8%87%aa%e5%be%97%ef%bc%9a%e4%b8%80%e8%9f%b9%e4%b8%8d%e5%a6%82%e4%b8%80%e8%9f%b9%ef%bc%9f/ Mon, 17 Dec 2018 03:28: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981 醫療水平向前走

醫學界一向講究尊卑長幼,當然也存在世代矛盾。和老一輩醫生聚會,都少不免要聽他們對新生代醫生的牢騷。由言行舉止以至對工作的賣力程度,都是「老人家」的挑剔對象。似乎前輩醫生對年輕醫生最不滿的地方,是他們即使畢業了不少年,技術和經驗的累積仍不足令上司放心讓他們獨當一面:「想當年,我們學東西多快,實習完畢,再在醫院做三、五年,我們多大的手術也懂得做,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哪像現在的新醫生,當了院士成了專科醫生,還是什麼也不懂,事事要請示我們這些老鬼!」

兒言自得:一蟹不如一蟹?
時代改變——今天的實習醫生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不容許「胡作非為」。(gpointstudio@iStockphoto)

聽前輩醫生的不平鳴,似乎醫學界真的是「一蟹不如一蟹」,可是不爭的事實是,醫學是不斷進步,醫療水平也不斷提升。單看今天的外科手術的成功率和病人存活率,比以往的好了不知多少倍。以我自己的專業新生嬰兒科為例,不但新生兒死亡率比以前的低得多,許多以前活不了的早產兒,現在都可以正常存活。新生兒和嬰兒存活率、人均壽命等,都顯示現代香港人的健康和醫療水平都比上一代高,那麼「一代不如一代」的評語卻是從何說起?

不再如舊日「胡作非為」

上一代的醫生比現代的醫生是否真的更聰敏更有質素?事實是:單看「經驗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我們那一代的「老」醫生,當駐院醫生時學懂的醫學知識與技術,的確比新世代醫生要快得多。但卻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苦了的是病人。記得當年我當實習醫生時,晚上收症多是單打獨鬥,當值的正式醫生鮮有露面。有一晚有病人入院時有明顯休克迹象,要緊急靜脈輸液搶救,可是他的休克狀况令四肢血管收縮找不到靜脈,有需要割開皮膚找尋,再把插管放進靜脈為病人輸液,可是這個手術我從來沒做過,唯有馬上向當值的正式醫生求救,可是他的回覆卻是出人意表:「這手術很簡單,你懂得怎樣做嗎?」「今天是我第一天當實習醫生,可是我從書本上看過怎樣做」,我不好意思地回答。「那好極了,你就跟書本做吧!不用再煩我。」眼看病人情况愈來愈危急,我唯有硬着頭皮,根據腦海中的記憶施手術,終於完成輸液過程。類似的事件,在我一年的實習醫生生涯,屢見不鮮。

今天的實習醫生,絕對不可能有類似經驗,他們備受關注,部門主管和上司都以病人福祉為前提,不容實習和年資淺的駐院醫生胡作非為,要他們慢慢地學,學懂了通過評估才可在病人身上應用,以策安全。

要是你是病人,你會選擇通過哪一個培訓模式的醫生給你診治?

文:霍泰輝(中大副校長、兒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