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頸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2 Nov 2024 10:02: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頸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89%af%e9%a3%b2%e9%a3%9f%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5%a2%9e%e6%82%a3%e7%99%8c%e7%97%87%e9%a2%a8%e9%9a%aa/ Tue, 12 Nov 2024 10:02: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78 【明報專訊】癌症是一個長期累積過程,有研究證明癌症與飲食有確切關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增加患癌風險,不可忽視!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有研究顯示,久坐懶做運動,或增加患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搣甩7個飲食及生活壞習慣 降患癌風險

1.常吃加工食品 致肥胖不利健康

有些人因不喜歡烹飪或出於便利考慮,經常購買即食加工食品,例如腸仔、漢堡、即食麵等。然而,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加工食品不僅導致肥胖,也增加患癌風險。加工肉製品通常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不利健康。

建議:減少外食或吃加工食物的頻率。自己煮飯相對健康。注意每餐食物搭配,蔬菜、全穀物、豆類、水果、堅果等佔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留給動物蛋白和乳製品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pexels。經常進食加工食品增肥胖及患癌風險。)

2.久坐懶動 增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表明,久坐不僅增加患大腸癌風險,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風險有關。此外,久坐還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如頸椎病和腰椎病,並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增加抑鬱和焦慮的風險。

建議:每1小時起身活動,伸腿、屈曲或升起足踝,或簡單按摩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30至40分鐘中強度運動,幫助控脂減肥

3.不吃早餐 或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

早餐非常重要。很多人為了多睡片刻,常常忽略早餐。不吃早餐可導致身體血糖供應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徵狀;更甚者可能導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便秘、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風險。

建議:每天按時吃早餐,一份理想早餐應包含以下3類食物:澱粉類主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1至2種新鮮蔬果

4.懶做體檢 易忽視癌症徵兆

許多癌症若在早期發現,有較大治癒率。然而,很多人對體檢和篩查缺乏積極,甚至忽視身體上的癌症徵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建議: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關疾病的高危群,更要注重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早治療

5.翻吃隔夜剩菜 亞硝酸鹽具致癌作用

節儉是美德,但將吃不完飯菜留待翌日翻熱再食,對健康未必理想。食物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且隔夜菜放久了會產生亞硝酸鹽,會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當日烹調食物盡可能當日食完。剩餘食物應密封保存,盡快放入雪櫃冷藏。避免將食物反覆加熱,否則可能增加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6.嗜煎炸食物 增患肺癌、乳腺癌風險

煎、炒、炸食物香口冶味,但由此產生的廚房油煙含有致癌物苯並芘,長期暴露會增加患肺癌和乳腺癌風險。此外,油煙亦有誘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

建議:烹調時不要放大量油,注意控制油溫,避免冒出油煙。同時緊記開啟抽油煙機,並遵循「早開晚關」原則,即產生油煙之前就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運行3至5分鐘;並盡量把廚房窗戶打開,促進空氣流通

7.吃過期壞掉食物 花生等易滋生黃麴毒素增肝癌風險

即使將蔬果腐爛發霉部分切掉食用,但內裏可能已經產生「致癌因子」。花生、粟米等澱粉類食物腐敗後,會滋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增加肝癌罹患風險。蘋果、香蕉等水果腐爛會產生多種黴菌毒素,吃後可能出現惡心、腸胃不適等徵狀。另外,竹木筷子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開裂,容易隱藏食物殘渣並導致發霉,亦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

建議:花生、豆類等澱粉含量高食物應乾燥密封儲存,一旦發霉,建議丟棄。盡量選擇新鮮水果,優先購買並即時食用,避免食用腐爛水果。竹木筷子使用壽命通常為半年,應定期更換,避免使用發霉物品

文:李慧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
養和調查:九成受訪者脊椎痛症影響生活  長者坐骨神經痛比率增 白領背頸痛佔多 //www.afterroberto.com/%e9%a4%8a%e5%92%8c%e8%aa%bf%e6%9f%a5-%e4%b9%9d%e6%88%90%e5%8f%97%e8%a8%aa%e8%80%85%e8%84%8a%e6%a4%8e%e7%97%9b%e7%97%87%e5%bd%b1%e9%9f%bf%e7%94%9f%e6%b4%bb-%e5%9d%90%e9%aa%a8%e7%a5%9e%e7%b6%93%e7%97%9b/ Tue, 29 Oct 2024 04:17: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38 養和醫療集團一項脊椎健康問卷調查發現,近九成受訪者過去一年曾因脊椎問題影響生活,近三成受訪者表示同時受到兩種或以上脊椎痛症困擾。調查結果亦顯示,白領人士的背痛和頸痛發病率高;至於64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中,坐骨神經痛的發病率顯著增加。脊椎退化是脊椎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長者,這類退化會引發多種併發症,例如腰背疼痛,負重時更會引致疼痛加劇或活動受限。建議市民戒煙、控制體重及適量運動,以減少病發風險。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betway体彩 副院長陳煥堂透露,該院未來數月將成立脊椎中心作跨專科共診,並已聯同港大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市民經手機應用程式上載的脊椎相片,篩查脊骨變形患者。

養和調查:九成受訪者脊椎痛症影響生活  長者坐骨神經痛比率增 白領背頸痛佔多
現需依靠輪椅出入的68歲頸椎脊髓病變患者阮太(前排)曾接受兩次手術治療,她說知道很多港人飽受嚴重脊椎問題折磨,希望以個人經驗鼓勵他人正視脊椎問題。後排左起:betway体彩 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港大臨牀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脊柱外科主任及臨牀副教授關日康、betway体彩 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高天祐、betway体彩 副院長陳煥堂、betway体彩 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骨科)主管胡永祥、betway体彩 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陸瓞驥、betway体彩 副院長翁維雄、betway体彩 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黃一華。(廖凱霖攝)

脊椎痛症常見成因:脊椎退化 長者坐骨神經痛比率增 在職者背頸痛佔多

養和今年8月蒐集813名年滿18歲香港受訪者回應,發現87%受訪者過去一年曾因脊椎問題,即背痛、頸痛或坐骨神經痛影響生活,28%同時受兩種或以上脊椎痛症影響。調查亦發現,白領人士脊椎痛症比率達九成。各年齡層方面,64歲或以上組別的坐骨神經痛比率明顯較其他年齡組別高,達41%。63%有脊椎問題的受訪者會選擇放鬆或休息緩解痛楚,32%會尋求西醫意見及治療。


相關閲讀:港人慢性痛症肩頸腰背痛佔多 適時求醫勿忍痛 了解各種治療方法


脊椎退化引發多種併發症  嚴重骨質疏鬆或致脊柱變形

脊椎退化是長者常見的脊椎健康問題之一。養和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骨科)主管胡永祥醫生表示,這類退化會引發多種併發症,例如腰背疼痛,負重時疼痛加劇或活動受限,嚴重者連翻身、起坐或行走都有困難。他提醒,嚴重的骨質疏鬆,同樣會引發脊柱變形、身高縮短、駝背;壓縮性骨折更會導致胸廓畸形丶腹部受壓,影響心肺功能;脆弱性骨折更與骨質疏鬆息息相關,常見骨折部位包括手腕丶腰椎丶髖部等。

微創手術減創傷 術後復康訓練助恢復

養和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高天祐醫生指出,長者或同時患有多種長期病症,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並與其他專科醫生,例如心臟科、神經科的醫生等,為患者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而微創手術對患者的創傷較小,亦有效降低手術風險。

養和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部主任周志平醫生強調,微創手術的復康周期較短,能減少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配合術後的專業復康訓練,有助患者更快恢復活動能力,減少術後併發症。

青少年脊柱側彎問題 或致成人脊柱畸形

還有一些隱性的脊柱畸形或慢性病變,亦有可能因延遲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養和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陸瓞驥醫生以一些有脊柱畸形問題的成人患者為例,可以追溯到其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脊柱側彎,由於未能及時發現及處理,成年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脊柱結構性問題。建議家長應特別留意孩子在青春期的脊柱快速增長發育時,若有異常,應盡早求醫。

其他成因:脊椎腫瘤、脊髓或神經受損等病變

除了脊椎退化外,養和骨科名譽顧問醫生黃一華醫生還指出,脊椎腫瘤、脊髓或神經受損等病變也不罕見。「以脊椎轉移腫瘤為例,骨科醫生需要與腫瘤科醫生合作,提供最適切的緩和治療。有些病例可能可以採用腫瘤分離手術,使放射治療更加有效。對於某些病例,腫瘤整塊切除可降低惡性腫瘤在局部區域復發的機率,有助預後治療。」

運動過量可致脊椎問題

要減少病發風險,胡永祥建議市民戒煙及控制體重。若出現脊椎或骨骼問題,應該及早治理,以免引起其他併發症或失去日常活動的能力。他提醒,時下流行健身,市民或因運動過量或不小心而有脊椎問題,做運動也要小心。黃一華亦建議,白領人士久坐易感腰背痛,鼓勵要不時轉換坐姿,並適量運動如游泳,若懷疑牽涉更嚴重病情,就應及早求診諮詢專業意見。


相關閲讀:【腰背痛】物理治療師話你知處理疼痛四部曲避免惡化成慢性痛症


將設脊椎中心跨專科共診
伙港大研AI篩查脊骨變形

陳煥堂透露該院未來數月將設立脊椎中心,除了骨科專家外,更會涵蓋腦神經外科醫生、痛症專科醫生、復康科專家及物理治療師等的跨專科共診,並與港大臨牀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合作,研究複雜脊椎疾病及最新治療技術。黃一華補充,養和已聯同港大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市民經手機應用程式上載的脊椎相片,篩查脊骨變形患者,期望病人可及早獲治療,現正向醫管局中央研究倫理委員會申請開展研究。

]]>
頸肩痠痛或頸椎病作怪 留意6種臨牀症狀:頭暈惡心 健忘失眠 //www.afterroberto.com/%e9%a0%b8%e8%82%a9%e7%97%a0%e7%97%9b%e6%88%96%e9%a0%b8%e6%a4%8e%e7%97%85%e4%bd%9c%e6%80%aa-%e7%95%99%e6%84%8f6%e7%a8%ae%e8%87%a8%e7%89%80%e7%97%87%e7%8b%80%ef%bc%9a%e9%a0%ad%e6%9a%88%e6%83%a1%e5%bf%83/ Tue, 08 Oct 2024 09:55:4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75

【明報專訊】長期低頭伏案,頭頸前傾注視熒幕,經常聳肩、含胸(寒背)等,都會令頸肌勞損,加快頸椎退化,引致頸椎病。頸椎病病徵多樣,涵蓋全身,身體不適之餘更有可能影響情緒,屬於慢性疾病。要治療頸椎病,可透過中藥、針灸、推拿手法等紓緩肌肉繃緊,驅風散寒祛濕,促進氣血運行。(編按:頸椎病按病理可分為6型,各有不同的臨牀症狀,例如頸肩痠痛、頭暈眼花、惡心、耳鳴、視力模糊、健忘、失眠……)

頸椎30歲漸退化 或令椎體骨質增生 致各種頸椎病症狀

人體有7節頸椎,負責支撐頭部。附在頸椎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則負責控制頭部活動。頸椎約30歲開始逐漸退化,頸椎間盤退化會影響頸椎的穩定,如再加上長期姿勢不良、過度操勞、缺乏鍛煉、有傷患等,將會令頸椎退化加劇,或令衰退提早發生。頸椎退化後有可能出現生理弧度改變,椎體骨質增生,神經或血管卡壓,壓迫脊髓及刺激周邊神經或軟組織等,造成各種各樣的頸椎病症狀。

初起頸肩痠痛 嚴重可致下肢癱瘓

頸椎病按病理可分為下列各型,各有不同的臨牀症狀:

1.頸型:為頸椎病初起階段,由於頸項周圍肌肉長期繃緊,令頸椎生理弧度改變,患者出現頸肩痠痛、肌肉僵硬繃緊、頭頸活動受限,每於陰雨天、吹風受寒、勞動時症狀加重。患者亦容易發生落枕

2.神經根型:由於頸椎間盤退化或骨質增生,頸椎小關節不穩或錯位,令頸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根據受影響神經根位置,患者反覆出現同側頸、肩、臂、掌、指的疼痛或麻痹,臨牀常見,甚至影響睡眠或導致肌肉萎縮

3.椎動脈型:由於頸椎病變刺激椎動脈,造成血流障礙,導致腦供血不足。患者在頭頸活動時容易頭暈、眼花、惡心、耳鳴,甚至在旋轉頭部時,因椎動脈受卡壓而突然眼前發黑猝倒

4.脊髓型:為頸椎病重症,由於頸椎間盤突出或椎體骨質增生壓迫脊髓,患者可出現病灶以下的軀幹或下肢麻木,嚴重可影響下肢活動甚至癱瘓

5.交感型:由於頸椎退化刺激交感神經,導致交感神經功能紊亂,可影響全身。患者出現頭重、眼睛乾澀、視力模糊、耳脹耳鳴、咽喉異物感、心悸、胸悶、反酸、腹脹、異常出汗、怕冷、健忘、失眠等;有可能令患者焦慮不安、疑神疑鬼,影響情緒。此型在臨牀少見,容易漏診

6.混合型:出現兩種或以上類型之表現者,為混合型。臨牀上因頸椎問題而求診的患者多屬混合型頸椎病,很少只單獨出現一項問題

醫者可通過詢問病史、觸診檢查、功能評估,並在有需要時配合X光、CT、MRI等檢查確立診斷。至於患者適合採用何種治療,則要視乎病情、病人狀况,以及醫者經驗。

頸肩痠痛或頸椎病作怪 留意6種臨牀症狀:頭暈惡心 健忘失眠
(jetacomputer@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港人慢性痛症肩頸腰背痛佔多 適時求醫勿忍痛 了解各種治療方法


中藥祛風寒濕 行氣活血

中藥治療頸椎病,可從祛風寒濕和行氣活血兩方面入手,舒筋活絡,改善氣血運行。針對初期頸椎病,頸椎結構病變不嚴重,病情易受天氣變化、勞累等影響者,治療多採用驅風、散寒、祛濕的方法,常用中藥如葛根、羌活、桂枝、桑枝、威靈仙等。

針對病程長、頸椎結構已改變、頸項有新傷舊患者,治療多考慮行氣活血祛瘀,常用藥包括當歸、川芎、乳香、丹參、田七等。中老年頸椎病患多有筋骨退化的因素,中醫理解為肝腎不足,治療時可配搭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功效的藥物,如杜仲、桑寄生、雞血藤等。

消炎止痛:針灸疏通經絡 推拿鬆弛肌肉

針灸治療頸椎病有疏通經絡、放鬆頸肌、消炎止痛作用。局部用穴可選頸肩穴位或頭部穴位,如風池、天柱、頸百勞、大椎、天宗,以及根據「以痛為腧」的原則,選取稱為「阿是穴」的局部痛點施針。同時可根據患者症狀,循經針灸,如經常手麻者,可選配位於上肢的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建議每周治療2至3次,有需要時可配合電針加強刺激,或艾灸溫經驅寒。

頸肩痠痛或頸椎病作怪 留意6種臨牀症狀:頭暈惡心 健忘失眠
針灸治療頸椎病,有疏通經絡、放鬆頸肌、消炎止痛的作用。(kokouu@iStockphoto)

落枕肌肉痙攣 不宜强力推拿

推拿手法治療頸椎病可直接鬆弛肩頸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糾正關節錯位,有助紓緩頸椎病症狀。不良姿勢或操勞過度容易引致肩頸勞損,通常牽涉到胸鎖乳突肌、頭夾肌、肩胛提肌、斜方肌等位於肩頸的肌肉,通過局部推拿改善肌肉繃緊,理順筋絡,常用手法如「一指禪推法」、滾法、拿法等,可配合如刮痧、拔罐等治療,一般每周治療2至3次。

落枕患者如頸項肌肉處於痙攣緊張狀態,在此階段不宜强力推拿按摩,以免過度刺激令不適增加,可採用針灸配合輕柔的理筋手法幫助放鬆。嚴重頸椎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知多啲:「啪骨」整復不治本

手法復位為治療師根據病情,對患者使用牽引、旋轉、扳動等治療方法,徒手糾正關節錯位,用以整復筋骨。由於在施行手法時或會發出「咔」、「啪」的復位聲響,故俗稱「啪骨」。

頸肩痠痛或頸椎病作怪 留意6種臨牀症狀:頭暈惡心 健忘失眠
洗頭後及時把頭髮徹底吹乾,減少頸項受風寒濕邪浸襲。(maroke@iStockphoto)

注意姿勢 避風寒侵襲 伸展鍛煉

對慢性勞損患者來說,「啪骨」可修正關節錯位,暫時紓緩疼痛或改善關節活動障礙的問題,但不是長遠治本之法。只要勞損持續,已整復的關節很容易再次錯位,令病情反覆不癒。要長遠改善頸椎病,唯有注意日常工作起居的姿勢,避免感受風寒和加強伸展鍛煉。
頸椎病患者日常需留意保持姿勢正確,避免長時間低頭、頭頸前伸、聳肩、含胸等容易造成勞損的動作。使用電腦時要調整桌椅高度,使肩頸上肢可自然舒展。建議使用雙肩背包,避免經常單肩背重物。患者平日亦要注意多做仰頭、低頭、左右轉動頭部、左右側彎頭部、頭部前伸、挺胸、旋轉肩膀等伸展運動,以紓緩疲勞。避免頸部吹風受寒,例如長髮者洗頭後應及時把頭髮徹底吹乾,可減少頸項受風寒濕邪侵襲的風險。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腰背痛?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多男性30歲前病發  惡化恐全身硬直 //www.afterroberto.com/%e8%85%b0%e8%83%8c%e7%97%9b-%e5%bc%b7%e7%9b%b4%e6%80%a7%e8%84%8a%e6%a4%8e%e7%82%8e%e6%82%a3%e8%80%85%e5%a4%9a%e7%94%b7%e6%80%a7%e7%97%85%e7%99%bc-%e6%83%a1%e5%8c%96%e6%81%90%e5%85%a8%e8%ba%ab%e7%a1%ac/ Wed, 02 Oct 2024 07:31: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15

【明報專訊】(編按:腰背痛是常見的都市徵狀,世界衛生組織數年前一個大型普查顯示,超過八成人曾經及正受腰背痛困擾。雖然腰背痛多是由於肌肉勞損、脊柱不平衡、創傷,甚至坐骨神經痛所引起,但有一部分年輕患者,是因為一種較為少見的風濕病——強直性脊椎炎引致。究竟強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怎樣的慢性疾病?會令患者出現什麼徵狀?病情一旦惡化會令患者難以彎身,甚至全身硬直嗎?患者多屬男性,病發以年輕人為主?)

腰背痛?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多男性30歲前病發  惡化恐全身硬直
腰背痛是常見都市病,但部分年輕患者可能是強直性脊椎炎引致。(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個案無關,prpicturesproduction@iStockphoto)

非腰背痛影響 個案:青少年強直性脊椎炎 惡化恐全身硬直

今天,朋友帶同10多歲的兒子求診。醫生:「文弟,很久沒見!小聰已那麼大了,應該差不多考DSE吧!」

文弟:「是啊!未知是否因臨近考試,小聰經常對着電腦屏幕溫習功課,缺乏運動,所以每天都抱怨腰痛和頸痛。有時甚至連起牀也跟我們說全身非常僵硬,又經常說十分疲倦。其實這情况已經持續半年,我們已幫他換了護脊牀褥和椅子,又帶他看過跌打;家庭醫生也曾經處方消炎止痛藥,吃的時候還可以,但藥效一過又開始疼痛。所以今天特意帶他過來檢查一下。」

醫生:「小聰,可否形容一下你的情况?」

個案病發初期不以為意 兩臀刺痛背部感僵硬

小聰:「約1年前,我覺得左右兩邊臀部有些刺痛,起初以為是打籃球扭傷,吃過消炎藥好像有改善,所以不以為意,但慢慢連腰部也開始疼痛。爸媽叫我多休息,減少運動,沒想到痛楚反而愈加嚴重,有幾次半夜睡覺也痛醒。但奇怪的是,如果早上起牀時拉筋,伸展一下,又好像好一點。所以我最近每晚睡前及起牀後都會做運動,但始終覺得背部仍然十分僵硬,像機械人一樣。」

醫生:「看你的徵狀,我懷疑是一種風濕病——強直性脊椎炎。我們先安排血液檢查及影像測試,再確定治療方案。」


相關閲讀:【腰背痛】物理治療師話你知處理疼痛四部曲避免惡化成慢性痛症

自身免疫失調 休息靜止反更痛

腰背痛是常見的都市徵狀,世界衛生組織數年前一個大型普查顯示,超過八成人曾經及正受腰背痛困擾。雖然腰背痛多是由於肌肉勞損、脊柱不平衡、創傷,甚至坐骨神經痛所引起,但有一部分年輕患者,是因為一種較為少見的風濕病——強直性脊椎炎引致。

強直性脊椎炎屬於自身免疫失調的慢性疾病,主要令患者出現發炎性背痛徵狀。所謂發炎性背痛,有別於一般勞損性痛楚,它在休息或靜止時不但不能減輕疼痛感,反而會愈來愈嚴重,只有在活動後才會輕微好轉。另外,患者會有「晨僵」的情况,即早上起牀時背部會特別僵硬,有時要活動幾小時甚至延至下午才稍為紓緩。由於是免疫系統疾病,所以除背痛外,患者更會感到異常疲倦,甚或會有發燒等情况。


相關閲讀:【痛症】認識不同類別止痛藥 撲熱息痛、消炎藥、處方鴉片止痛藥、外用藥膏 有沒有副作用?

多男性30歲前病發 3個月腰背痛持續及早求醫

最令人擔心是,如果不及早診斷及治療,脊椎關節會因發炎而被侵蝕,骨骼外圍增生,新生骨骼會融合,令脊椎關節位無法活動,使腰部失去靈活度。隨病情惡化,症狀會伸延至胸椎及頸椎,脊骨前端韌帶變硬,令椎間互相緊連,病人難再彎身或轉動,病情發展至後期,連腰椎至臀部之間及肩膊和腳踭亦會受影響,全身幾乎完全硬直。

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多是男性,病發多在30歲前,在香港估計每1000人約有2至8名患者。由於病發時正值年輕的黃金時期,這種疾病對病人的學業、工作及社交均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如果自己或家人已超過3個月腰背痛或持續跟腱發炎,切勿掉以輕心,及早向醫生了解原因。

文:葉文龍

(東華三院綜合診斷及醫療中心臨牀服務總監)

(醫學滿東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年紀大周身痛?長期受痛症折磨只能忍?復康治療查找痛楚根源紓緩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5%b9%b4%e7%b4%80%e5%a4%a7%e5%91%a8%e8%ba%ab%e7%97%9b%ef%bc%9f%e9%95%b7%e6%9c%9f%e5%8f%97%e7%97%9b%e7%97%87%e6%8a%98%e7%a3%a8%e5%8f%aa%e8%83%bd%e5%bf%8d%ef%bc%9f%e5%be%a9%e5%ba%b7%e6%b2%bb%e7%99%82/ Mon, 26 Aug 2024 03:59: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774

痛症是都市人常見的健康困擾,不少曾經歷創傷、頑疾或手術的病人長期飽受痛症煎熬,對長者而言尤為普遍。他們的痛楚部位各有不同,有時來自單一的患處,有時卻難以分辨痛楚源頭。痛感也不盡相同,有如觸電、火燒、針刺或刀割等,嚴重時甚至會痛得令人寢食難安。有復康科專科醫生表示,「復康」的概念不應被局限於緩解治療或術後痛症,若能在評估病情階段融入復康治療,適當地運用非手術治療和確立手術的必要性,可針對地幫助長者病人紓緩並管理痛症。

痛症難忍?從痛楚根源出發  制定個人化復康計劃

betway体彩 復康科專科醫生周志平醫生指出,對於患有頸椎及腰椎痛症、長期糖尿病或類風濕病人而言,除了局部疼痛以外,手腳麻木及疲倦也是常見的病徵。診症時,醫生會詳細記錄痛楚的性質、位置、與身體活動的關係、可能觸發和紓緩痛楚的活動等,從而安排合適的檢查,以確定病源,並對症下藥為病人安排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即使病人未能回復原有的活動能力,也期望能夠協助他們適應病患,減低痛楚及重拾合理的活動水平(Re-adaptation)。

周醫生解釋,從疼痛的性質而言,痛楚可以分為因身體組織受到損害而引起的「創傷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或是因神經系統受到損害而引起的「神經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以及兩者混合的疼痛反應。對於創傷性疼痛,譬如因為肢體受傷、跌倒或手術後引致的創傷,可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甚至嗎啡類藥物;對於神經性疼痛,許多時需要神經傳導測試和肌電圖檢查來確診,並使用抗癲癇類及抗抑鬱類的藥物來處理。

醫生會為病人找出疼痛位置及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在完成初步診斷後或者會安排病人作進一步檢查。周醫生表示,如病人有手腳麻痹及無力、脊椎及四肢痛症等問題,神經傳導檢查和肌電圖檢查能有助準確鎖定病因,為病情評估提供可靠的客觀數據,幫助制定治療方案,進一步確認進行手術的必要性。


相關閲讀:港人慢性痛症肩頸腰背痛佔多 適時求醫勿忍痛 了解各種治療方法


了解疼痛

疼痛性質創傷性疼痛 (Nociceptive Pain)神經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
成因因身體組織受到損害而引起,如因肢體受傷、跌倒或手術後引致的創傷  因神經系統受到損害而引起,大多需要用神經傳導測試和肌電圖檢查來確診
藥物治療可考慮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嗎啡類藥物可考慮使用抗癲癇類、抗抑鬱類的藥物

另有以上兩種混合的疼痛反應

復康科作初步評估  非手術治療優先

周醫生續指,以較常見的脊椎腰背疼痛為例,病人可以首先由復康科醫生作初步評估。香港大學創傷及矯形外科部於2010年邀請了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物理醫學及復康科教授Professor Andrew Haig為訪問教授。他所參與的一項研究分析了逾1500 名脊椎腰背痛病人的治療進程,患者首先由物理醫學及復康科醫生作出評估,並運用非手術方法治療痛症,結果成功地減少了約25%的手術個案。

周醫生表示,「復康」一詞常被認為是治療或手術後的下一階段計劃。然而,要減低病人因受到創傷、頑疾或手術帶來的疼痛影響,「復康」評估更應該在治療和手術之前開展,令病人在處理疼痛和康復的路上走得更為輕鬆。


相關閲讀: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復康評估判斷神經系統受損程度  協助釐定治療方案

周醫生分享,曾有病人患有腰椎椎管狹窄多年,間歇性出現腰背劇痛,每次接受止痛藥治療和物理治療後痛楚都能夠改善,他亦很自律地維持正常體重及保持運動習慣,但痛楚復發次數和嚴重程度隨着年齡增加,令愛好運動及行山的他感到十分氣餒。他一直擔心手術的風險,旁人都勸他不要在「大陣」上動刀。

有一次他腰痛復發求醫,醫生發現他雙腳力量輕微下降,便為他進行了神經傳導和肌電圖檢查,證實腰椎神經線已開始有壞死迹象,將逐漸出現雙下肢麻痺及乏力的情况,因此建議他及早接受腰椎神經減壓手術,經骨科專科醫生施刀,再配合復健運動療程後,病人得以完全康復,之後更能攀上各地的著名山峰。

年紀大周身痛?長期受痛症折磨只能忍?復康治療查找痛楚根源紓緩有法
痛症令人困擾,如何紓緩或擺脫這種煎熬?betway体彩 復康科專科醫生周志平醫生指出,若能在查找疼痛根源及評估病情階段融入復康治療,如運用非手術方法治療,可幫助病人紓緩和管理痛症。(相片:pexels)
]]>
【痛症】調查:43 %慢性疼痛逾3月 半數影響睡眠、工作 養和:勿忍痛適時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8%aa%bf%e6%9f%a5-%e6%85%a2%e6%80%a7%e7%96%bc%e7%97%9b-%e5%8d%8a%e6%95%b8%e5%bd%b1%e9%9f%bf%e7%9d%a1%e7%9c%a0-%e5%b7%a5%e4%bd%9c-%e9%a4%8a%e5%92%8c-%e5%8b%bf%e5%bf%8d%e7%97%9b/ Fri, 19 Apr 2024 03:52: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792

【明報專訊】養和醫療集團一項調查發現,76%受訪者稱過去一個月曾經歷疼痛,當中最常經歷的疼痛部位為肩頸痛,其次是腰背、頭、手腳和膝蓋。逾40%出現持續3個月或以上的慢性疼痛問題,當中三成受訪者表示會求醫。betway体彩 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張志偉稱,求醫比例雖然並非不合理,但相對低,提醒慢性疼痛者除止痛外,找出痛症原因亦很重要,應適時求醫「唔好忍痛」。

【痛症】調查:43 %慢性疼痛逾3月 半數影響睡眠、工作 養和:勿忍痛適時求醫
養和早前就港人疼痛和疼痛管理習慣調查,逾四成受訪者有持續3個月以上的長期痛症。圖左起為betway体彩 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兼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該院副院長陳煥堂、該院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兼麻醉科專科醫生李振垣及張志偉。(賴俊傑攝)

調查:四成人疼痛逾3月 當中三成人會求醫

養和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一季展開調查,收集3018名成年受訪者意見,了解他們疼痛和處理方法。27%受訪者疼痛持續一年以上,逾半表示疼痛涉及多於一個部位。至於痛症對生活的影響,近六成人認為影響睡眠作息,受訪者認為工作效率、情緒和精神健康、社交及人際關係等亦受影響。

【痛症】調查:43 %慢性疼痛逾3月 半數影響睡眠、工作 養和:勿忍痛適時求醫


相關閲讀:【痛症】認識不同類別止痛藥 撲熱息痛、消炎藥、處方鴉片止痛藥、外用藥膏 有沒有副作用?

求醫查找疼痛原因 先以非藥物後介入治療

經歷疼痛的受訪者中,過去一個月最常經歷的疼痛部位為肩頸,佔逾六成;約三成表示不清楚疼痛原因。調查亦發現,近六成受訪者選擇以休息緩解疼痛,三成會選擇求醫。張志偉說,大眾缺乏對慢性疼痛的認識,提醒若患者持續3個月或以上經歷疼痛,並已排除感染及腫瘤風險,所用治療未能有效改善疼痛,應尋求痛症科治療。

betway体彩 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李振垣說,門診醫生會透過臨牀診斷找出痛因,包括超聲波、抽血、影像等方式,亦會因應患者病况轉介至其他專科,進行跨專科治療,並舉例稱曾有肺癌病人因腫瘤壓迫神經而劇痛,長時間難入睡,甚至無法平躺做電療治療癌症,為病人安排藥物紓緩痛症時需視乎其腫瘤情况。

【痛症】調查:43 %慢性疼痛逾3月 半數影響睡眠、工作 養和:勿忍痛適時求醫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個案:因肺癌致脊椎劇痛無法躺平影響電療

張志偉亦提及,現時本港醫學培訓中關於疼痛方面的知識不足,相比其他地方「十分落後」,課堂時間有限,導致不少醫學生畢業後或不清楚疼痛管理方面的轉介,建議大學檢視。

政府擬修例容許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師毋須醫生轉介而直接為病人服務,李振垣認為「(有醫生轉介)會好少少」,指每年在他診治下確診的癌症個案有2至3宗,「擔心(無轉介)走漏咗一啲嘢」。

]]>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www.afterroberto.com/%e5%bf%8d%e8%80%85%e9%9a%9c%e7%a4%99%e9%81%8b%e5%8b%954%e9%a1%9e%e9%97%9c%e5%8d%a1-%e8%80%83%e9%a9%97%e9%80%9f%e5%ba%a6%e5%b9%b3%e8%a1%a1%e6%8c%87%e5%8a%9b%e7%88%86%e7%99%bc%e5%8a%9b/ Mon, 04 Mar 2024 08:09: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391

【明報專訊】若有看過日本綜藝節目《極限體能王Sasuke》或歐美改編版本Ninja Warrior,對於忍者障礙運動(ninja obstacle)應該不陌生,參加者在限時內鬥快飛簷走壁,通過多道障礙。由於對體能要求極高,節目吸引不少運動員參加,慢慢演變成專項運動,不止有專門訓練場地,還衍生出專業選手,甚至成為4年後奧運項目的一部分。修煉「忍術」講求身體協調、速度、平衡力、爆發力。每道關卡各有難度,怎樣才可克服障礙,成為現代忍者?

忍者障礙運動 4類關卡多樣化 講求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徒手爬坡、捉繩擺盪、手指抓牆前進,如忍者一樣飛簷走壁,正是近年冒起的忍者障礙運動。國際現代五項總會去年落實,以類似忍者障礙運動的賽事來取代馬術,與劍擊、射擊、賽跑及游泳組成新現代五項,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中亮相。

國際現代五項總會(UIPM)去年宣布,以忍者障礙運動為靈感,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設立障礙賽,取代馬術成為現代五項的項目之一。雖然官方尚未公布實際比賽規格、障礙物項目,但參考去年舉行的測試賽,形式跟忍者障礙運動類似。10種障礙物分佈在直線賽道上,參賽者須跑過斜板,抓緊圓環擺盪前進,快步走過平衡木等,最後徒手爬上弧形高台按停計時器,完成賽事。

「忍者障礙運動結合體操、攀石和飛躍道(parkour)。」運動教練鍾衍洋在2017年開始接觸這項運動,他指有些關卡與體操一樣講求平衡力,有些如攀石般需靠指力爬行,有些則如飛躍道一樣擺盪身體在杆上前進。運動涉及全身肌肉,如大腿、下背、前臂、手指肌肉,尤其是核心肌群。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鍾衍洋(鄧家烜攝)

「飛簷走壁」障礙賽 登2028奧運

物理治療師吳迦諾指,忍者障礙運動對參賽者的身體質素要求很高,「在多樣化的關卡上,需結合全身力量。身體協調能力也很重要,例如參賽者要懂得控制身體,利用搖擺製造動力,在半空向前移動」。他認為這類動作難度較高,不單講求力量,還要手眼協調,準確捉住下一個目標。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吳迦諾(受訪者提供)

吊環關卡易傷手腕肩

以吊環為例,依靠身體搖擺產生動力,在半空中捉住下一個目標,講求上半身及核心力量的爆發力;亦因需要連續地輸出力量,除了考驗手、肩的肌力,肌肉耐力也重要。另一方面,擺盪前進動作關乎核心肌群的力量,涉及腹直肌、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以維持腰椎穩定,控制腹部力量、轉向及幅度。若想表現更好,建議做死蟲式(deadbug)動作訓練,提升腰椎穩定,令控制腹部搖擺的力量更集中。

他提醒,這類關卡有可能令手腕受傷,日常訓練重複做上舉動作,亦容易出現肩膀痛症,如肩夾擠綜合徵。這個徵狀亦常見於姿勢不良,如頸椎過度前傾,或因肌力不協調,頸部肌肉力量不足及胸肌過於繃緊等。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擺盪技巧–忍者障礙運動結合體操、攀石和飛躍道,當中有不少擺盪動作,如圖中lache,需要參加者從一支杆擺盪到另一支。鍾衍洋(圖)指訣竅是當擺盪到最高處時放手,然後頂腹、頂臀、上半身向前靠,再捉住下一支杆。(鄧家烜攝)

跳躍落地 盆骨不穩失平衡

至於地面障礙關卡,如快速跑過斜板,吳迦諾指,通關關鍵除爆發力及速度外,更講求踩上斜板一刻保持盆骨穩定,還有單腳平衡力。「若跳躍落地的時候,盆骨不穩定就很容易會令身體傾斜,然後跌倒;而單腳的平衡力不足,落地時亦會踩得不穩。」他指,平日想訓練平衡,最簡單就是單腳站立,以及進階版的閉眼單腳站立;若想提升爆發力及速度,建議接受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強化下半身跳躍動作,例如利用跳箱、欄架或負重背心去增強跳躍力及腿部爆發力。


相關閲讀:【跌倒】40歲後肌肉流失 平衡力反應變差  young old防跌3招鍛煉下肢


做好基本功 增肌力、穩定度

障礙運動涉及不同類型的關卡,他認為最重要是先做好基本功,求快前先要增強穩定,「若肌肉力量或穩定度不夠,就會很容易跌倒,或受傷如扭傷」。

4類障礙關卡 各有考驗

雖然距離2028年奧運還有一段時間,但香港近年有不少地方都能體驗忍者障礙運動。障礙類型多變,鍾衍洋開設的訓練場就有近40項考驗。他指障礙物可大致分為4大類: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吳迦諾(受訪者提供)

■Four steps

1.速度型

需快速通過障礙物,如跑過斜板、徒手爬上弧形高台。

例子:Four steps
玩法:參加者需連續跳過4塊斜板,練習場內斜板距離為97厘米,比賽一般是1.2至1.5米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鄧家烜攝)

心得:考反應、雙腳協調、距離判斷、速度等。例如跨步要多大、單腳或雙腳踏板等,講求臨場判斷。鍾衍洋說:「這障礙最易受傷是腳踝,如踩的地方不平,就有可能扭傷;其次是膝蓋,或在失平衡仆倒時受傷。」物理治療師吳迦諾建議,平日在家可用箱子代替障礙物,反覆跳上箱子,訓練腳踝平衡力

■Slackline(扁帶)

2.平衡型

在幼細橫木、鋼管、扁帶等行走。

例子:Slackline(扁帶)
玩法:從扁帶一端走到另一端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鄧家烜攝)

心得:鍾衍洋說:「很多新手不自覺縮緊頸部、鎖緊肌肉,希望不會跌下,但鎖緊肌肉後身體更易搖擺,反而更易跌。」此項目受傷風險不高,只有當走得太快失平衡,落地時或扭傷腳踝。他教路,扁帶彈性較高,可打開、舉高雙手以保持平衡,同時放鬆膝蓋

■Pegboard

3.力量型

牽涉較多上肢肌肉和搖擺動作,靠搖擺製造動力。

例子:Pegboard
玩法:雙手分別捉緊兩支手柄,整個人懸在半空。每次移動時,先鎖緊單邊肌肉,然後將另一支手柄從板上拔出,插到下一個洞。身體維持左右擺盪,推動前進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鄧家烜攝)

心得:這項目需要較多肌肉力量,如背肌、二頭肌、核心肌和肩膀。鍾衍洋指,訣竅在於鎖緊單邊手,穩定一邊身體後,才能較準確地將手柄插入板洞之中。此項目受傷風險不高,「因為動作較慢,但對訓練過度的人而言,或較易拉傷肌肉」

■Cliff hanger

4.指力型

製造擺盪動力,但手接觸點難度更高,如很窄的木條,考驗手指肌力為主。

例子:Cliff hanger
玩法:抓緊約4厘米闊木條,整個人懸掛半空,然後移動到下一條木條,移動時身體左右擺盪,推動前進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鄧家烜攝)

心得:木條只靠手指抓緊,難度更高,主要牽涉手指肌力,還有前臂及背部肌肉。鍾衍洋指這項目小朋友可能較成人表現佳,因他們身體較輕,而且手小,較易抓緊木條

全身熱身:熱身助肌肉「蘇醒」護腰 協調全身

忍者障礙運動牽涉全身力量,物理治療師吳迦諾提醒,玩前需做足全身熱身,令肌肉「蘇醒」,保護腰椎,並協調上下半身,從而提升運動表現。運動教練鍾衍洋建議做以下熱身: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1. 提膝跳

提膝跳至及腰高度,最理想可達胸口。落地時前腳掌觸地,而腳跟不觸地,做10下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1.提膝跳–提膝跳至及腰高度,最理想可達胸口。落地時前腳掌觸地,而腳跟不觸地,做10下(鄧家烜攝)

2. 雙手拉後

雙手手指扣起並向上伸長手臂,盡量將手臂拉到耳朵後,其間雙手需維持伸直,最後踮腳維持10至20秒;將肩胛骨打開,做搖擺動作時,搖擺幅度可更大

忍者障礙運動4類關卡 考驗速度平衡指力爆發力 做現代忍者   
2.雙手拉後–雙手手指扣起並向上伸長手臂,盡量將手臂拉到耳朵後,其間雙手需維持伸直,最後踮腳維持10至20秒;將肩胛骨打開,做搖擺動作時,搖擺幅度可更大(鄧家烜攝)

相關閲讀:【五十肩】肩膊疼痛、舉手困難未必一定五十肩?與關節勞損或舊患有關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腳踝扭傷影響肩頸繃緊「代償」疼痛? 查找頸痛源頭:自我測試胸椎活動幅度 //www.afterroberto.com/%e8%85%b3%e8%b8%9d%e6%89%ad%e5%82%b7%e5%bd%b1%e9%9f%bf%e8%82%a9%e9%a0%b8%e7%b9%83%e7%b7%8a%e4%bb%a3%e5%84%9f%e7%96%bc%e7%97%9b-%e6%9f%a5%e6%89%be%e9%a0%b8%e7%97%9b%e6%ba%90%e9%a0%ad/ Mon, 19 Feb 2024 06:39: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272

【明報專訊】頸痛對於辦公室工作和經常久坐的人十分常見,肩頸肌肉因為勞損而繃緊,導致頸痛、上肢麻痹,甚至頭痛。但頸痛成因除了源於肩頸肌肉繃緊,其他部位如胸椎轉動幅度或腰背柔軟度欠佳,亦會影響肩頸結構,從而引發疼痛。

什麼是身體「代償」?腳踝扭傷或致肩頸痛肌肉繃緊

正常脊椎有生理弧度,頸椎及腰椎會稍為向前凸,胸椎則會向後凹,形成「S」形,均勻地承托頭部及上身重量。當腰椎或胸椎繃緊,令脊椎生理弧度增加或減少時,可導致肩頸肌肉繃緊,令頸椎更難做到轉動、向前向後等動作。

由於頸椎位於身體較高位置,頸椎關節及周邊肌肉容易受較下關節的扭轉或繃緊影響。當下肢因為舊患(如足踝扭傷、膝關節炎等)影響而出現異常,上身需要適應,因而出現關節錯位。舉例說,有病人曾因為右腳踝扭傷,令腳踝不能內翻,右腳重心會稍為外傾,令下肢向右旋轉,基於我們習慣保持視線向前的原因,膝或髖等下肢關節、腰、胸椎,甚或肩膊就需要向左旋抵消腳踝扭傷的影響,這就是身體「代償」。如果肩頸是主要代償的位置,肩頸肌肉就會變得繃緊而出現頸痛。

腳踝扭傷影響肩頸繃緊「代償」疼痛? 查找頸痛源頭:自我測試胸椎活動幅度
由於頸椎位於身體較高位置,頸椎關節及周邊肌肉容易受較下關節的扭轉或繃緊影響。(yodiyim@iStockphoto)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自我測試:胸椎活動不良 肋骨拉扯繃緊

最常見出現身體代償部位是胸椎,肋骨活動不良,以及胸椎轉動欠佳亦會直接令肩頸出現代償。若感到頸痛時,可以測試一下胸椎活動幅度:

1.首先,雙手交叉放在肩膀位置

2.肩膀及上身向左或右轉,雙腳固定地上

3.若轉動幅度少於60度,或肋骨位置某處出現拉扯繃緊感,可能代表肋骨或胸椎活動度出現問題

處理頸痛,除了要處理肩頸繃緊問題外,亦需要檢查頸痛是否來自上肢或下肢舊患,甚或是因為某些不良習慣而出現上肢或下肢肌肉繃緊。物理治療師透過手法治療、肩頸肌肉伸展、核心穩定度訓練等協助病人減低肩頸痛,改善根源。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為頸痛或其他痛症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評估服務,可於bit.ly/ymneck查詢或致電2743 1702。

文:蘇文浩(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相關閲讀:【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光怕聲 中醫:臟腑失調 按穴飲食調養減發作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姿治通鑑)

]]>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e7%9d%a1%e7%9c%a0%e6%99%82%e9%96%93-%e5%8d%88%e9%a3%af%e5%be%8c%e8%a3%9c%e7%9c%a020%e5%88%86%e9%90%98-%e6%8f%90%e7%a5%9e%e5%85%bc%e6%b8%9b%e5%bf%83%e8%a1%80%e7%ae%a1%e7%97%85%e9%a2%a8%e9%9a%aa/ Fri, 13 Oct 2023 06:58: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000

【明報專訊】午後飯氣攻心,即使努力睜開眼睛,眼皮仍抵擋不了地心吸力,極需補眠。想在辦公室小睡片刻,趴在桌上睡不但引致頸痛、手麻,還得顧及旁人目光,讓人不敢安眠。日本有咖啡店引入「立睡艙」,可在私密空間來一個coffee nap充充電。可惜香港未有立睡艙,上班族如何在午間充電?原來午休時間、姿勢、環境都有講究。(編按:有不少研究指,午睡有不少好處,可以消除疲勞,令人工作、學習更專注;亦有指可增強記憶力,甚至午睡有助減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是真是假呢?上班日午睡20分鐘有助提神,趴睡、仰睡或靠在椅背睡好呢?放假時午睡一兩小時為身體充電,會否導致失眠?即看專家逐一拆解。)

午飯後補眠 先咖啡後睡眠20分鐘叉足電

東京原宿一間咖啡廳,2021年開業時以舒適為賣點,為上班族提供咖啡和午睡空間;早前更大搞新意思,引入「立睡艙」。立睡艙是一個圓柱體睡眠艙,高2.5米、寬1.2米,設計有點像電話亭。艙內有支撐點承托臀部、小腿和腳底,用家將頭部趴在臂墊便可站着睡覺,臂墊和座墊高度皆可調節,以配合不同身形的用家。咖啡廳為此推出「睡眠套餐」(825日圓/約43港元),包括1杯咖啡和在立睡艙睡30分鐘;更建議上班族飲完咖啡馬上睡,強調午睡20分鐘就能「叉足電」,精神飽滿地繼續工作。

咖啡因耐受度不同 非人人適合

「有研究發現150毫克咖啡因再加15分鐘午睡,比起單獨飲高劑量咖啡因的咖啡或午睡,提神效果更好!」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解釋,身體攝入咖啡因後,從腸胃、血液再到腦部約需20分鐘,當飲完咖啡後午睡20分鐘,醒來時已清除身體的疲勞感,然後咖啡因開始發揮效力,兩者加乘下會更提神!不過,人人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同,部分人或會有心跳加快甚至焦慮等副作用,咖啡因亦有可能影響夜間睡眠,coffee nap未必適合所有人。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梁重皿(受訪者提供)

睡逾30分鐘 醒來更疲累

午間小睡可提神,但超過30分鐘卻可能有反效果。梁重皿指,「有研究發現,10分鐘午睡有明顯益處,但如果睡過多,就有可能導致睡眠慣性」。睡眠慣性是指,當睡得太長時間,有可能從淺層睡眠進入到深層睡眠,當在深層睡眠階段被叫醒,身體會有不良反應,如頭暈、頭痛、疲累、昏昏沉沉等,影響認知能力和工作學習的表現。因此午睡約10至20分鐘效果最好,逾30分鐘則可能進入深層睡眠,醒來時更疲累。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勿超30分鐘——午間小睡可提神,但超過30分鐘可能讓人醒來時更疲累,選擇半躺或站着午睡,能避免進入深層睡眠,達到清除疲勞的效果。(設計圖片,PeopleImages@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仰睡20分鐘易進入深層睡眠

至於午睡姿勢,梁重皿說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不宜躺臥。有研究指出仰臥午睡20分鐘較容易進入深層睡眠,「如果在這一刻醒來,就會影響精神狀態」。她認為半躺或者站着午睡,可維持在淺層睡眠狀態,避免從深層睡眠蘇醒後的疲累。

半躺勝立睡 趴睡姿勢差 頸椎受壓致痛

細看立睡艙的設計,物理治療師歐陽健指,艙內雖然有支撐點,但仍會令肌肉繃緊,身體未必完全放鬆,「最好的睡姿是讓身體肌肉放鬆,四肢關節在自然舒適位置,以及脊椎保持自然生理弧度」;再加上立睡時需要趴睡,是比較差的姿勢,「其中一個原因是對頸椎有不良影響,因趴睡時頭部會轉向一邊,頸部兩邊肌肉張力不平均,頸椎其中一邊壓力較大 ,長遠來說會造成頸痛」。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趴睡頸痛——趴睡是上班族常見午睡姿勢,因頭部轉向一邊令頸椎其中一邊壓力較大,容易造成頸痛。(kitzcorner@iStockphoto)

點止提神:食飽睡一睡 減心血管病風險

香港上班族普遍沒有午睡習慣,飯氣攻心時只能偷偷在座位「閉目養神」。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指,「吃飽飯想睡覺,是自然生理現象,英文叫post-lunch dip(午餐後低落),即是指吃完飯後能量就像處於低谷」,估計是因為身體將血液輸送到腸胃幫助消化,腦部供血減少,容易感到睏倦,「而且食飯時身體會釋放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CCK),會激活大腦內與睡眠相關區域」。而當食用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或飲品,血糖水平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胰島素將食物中的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再變成褪黑激素,會讓人更感到疲累、昏昏欲睡。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提升工作表現–上班族午睡片刻,消除疲勞,更加專注,有助改善工作表現。(imtm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高升糖食物當午餐 睡意更濃

有不少研究指,午睡有不少好處,可以消除疲勞、改善工作和學習表現,「午睡可以提升工作準確度,因為減輕了疲勞,腦筋運作速度提高,工作更專注」;亦可增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如情緒記憶、邏輯處理等。有研究發現,午睡還可減低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上班日午睡20分鐘有助提神,那麼放假時午睡一兩小時為身體充電,會否導致失眠?梁重皿指,「其實與睡眠量有關,如偶爾午睡一兩小時,可能令人當晚沒那麼早睡,但這不是失眠,只是將睡覺和覺醒的循環延遲了」。


相關閲讀:避免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足、心臟病等併發症 患者身心護理最重要 慎防血糖失控


午睡貼士:戴耳塞眼罩 助快速入睡「充電」

午飯時間寶貴,怎樣能快速「充電」?

1.製造易睡環境

「想容易入睡,其實是要減低環境刺激」,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指,平時用腦,腦電波會變得活躍,外界刺激如光線、聲音等都會影響,入睡就是要將這些腦電波減慢。如果有需要,可戴上耳塞、眼罩或用外套蓋頭,以隔絕外界刺激。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舒適入睡–午睡時可戴上眼罩和耳塞,減少環境刺激,更易入睡。另若椅背較低,可戴上頸枕承托頭部。(ChamilleWhite@iStockphoto)

2.靠椅背或頸枕支撐

趴睡時彎腰令腰背壓力增加,側頭令肩頸疼痛,即使正面趴睡亦會屈曲頸椎和頭,令頸部肌肉繃緊。物理治療師歐陽健指出,桌子高度愈低,彎腰幅度愈大,腰背壓力就更大;建議靠在椅背上小睡,避免身軀彎曲,若椅背較低,可戴上頸枕承托頭部。

3.紓緩醒後肩頸不適

趴睡是上班族午飯時間常見睡姿,但因長時間維持不恰當姿勢,不少人醒後都感到肩頸或腰背痠痛。歐陽健建議做伸展運動,有助放鬆肌肉,紓緩趴睡導致的肩頸及腰背痛,在辦公室或家中都可輕易做到。若出現疼痛或不適,可調整伸展的幅度或次數。

i.肩頸伸展︰右手按住頭部,慢慢拉往右並向下壓,雙肩放鬆,至頸部有拉扯感,停留10秒。換邊再做,交替持續做10組。

ii.腰部伸展︰坐直,轉腰向左邊,雙手放左邊椅子把手或椅背上,不要勉強轉太大角度,直至有拉扯、繃緊感覺後停留10秒,換邊再做,交替持續做10組。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歐陽健(受訪者提供)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www.afterroberto.com/%e5%b8%b6%e6%b0%a7%e9%81%8b%e5%8b%95-%e9%9c%b9%e9%9d%82%e8%88%9e%e5%b8%b8%e8%a6%8b%e6%97%8b%e8%bd%89-%e5%80%92%e7%ab%8b-%e9%a0%b8%e8%83%8c%e8%85%b0%e4%b8%8a%e8%82%a2%e6%98%93%e5%8f%97%e5%82%b7/ Tue, 19 Sep 2023 06:45: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803

【明報專訊】本周六(23日)開幕的第19屆杭州亞運會,首度將霹靂舞(breaking)納入為正式競技比賽項目,香港霹靂舞代表隊將派出4名舞者應戰,在10月6日登場。(繼上屆東京奧運的滑板、運動攀登及衝浪後,霹靂舞亦將迎來奧運首秀,成為明年巴黎奧運的新增項目。)從風車、頭轉到定點動作,霹靂舞既是藝術亦是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同時講究手腳協調、肌肉力量;不論男女老幼,都可按身體狀况,選擇合適強度,齊齊舞動全身。(編者按:霹靂舞屬帶氧運動,但舞者的頸、背及腰是較經常受傷的位置,例如用手過量牽扯至腰背受傷,或是如做風車動作時上下身扭動引致扭傷等 ……如何減少受傷機會呢?)

霹靂舞屬帶氧運動 旋轉、倒立動作考全身肌肉運用

霹靂舞充滿視覺衝擊,將高難度的旋轉、快速腳步移動、各種倒立定格等動作組合成舞蹈。作為香港第一代B Girl,亦是港隊出戰亞運的隨團教練,香港霹靂舞協會負責人簡威玲(Bgirl Ling)跳舞已踏入第23個年頭,樂見霹靂舞逐漸普及。回想她的學舞之路,中學時一次機緣巧合下,於尖沙嘴海旁目睹一群人在跳街舞,便對這項運動着迷,開始學習,後來更將興趣化為職業,成為跳舞導師。現在舉辦大大小小的舞班及體驗活動,令年輕一代更容易接觸霹靂舞。

她指,霹靂舞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街頭,屬於街舞之一,發展至今成為影響全球青少年的文化藝術,深受年輕人喜愛。作為亞運「新面孔」,結合音樂、舞蹈及運動的霹靂舞是一種很能引人觀賞的舞種,同時具備很強的競技成分,兩名舞者在隨機音樂下,以一對一形式對決(battle),舞蹈中涉及旋轉、倒立等高難度動作,對選手的力量、全身肌肉運用是一大考驗。

簡威玲分享,霹靂舞動作大致可分4類,包括搖滾步(toprock)、排腿(footwork)、定點(freeze)及大地板(powermove),每一種都講求力量運用與肢體協調。搖滾步自由度較高,配合音樂節奏彈跳及搖擺,並包含腳踏動作;排腿主要是用手支撐下,雙腳展示一系列步伐,常見基本舞步如6步排腿(6 step)、瘋狂交換(crazy commandos,CC)、掃腿(sweep)等,而舞者也會創作新步法,因此隨時都有變化;定點則是定格動作,常見以頭或手支撐身體倒立;而大地板受體操及武術影響,難度甚高,常見的如背轉(backspin)、風車(windmill)、頭轉(headspin)等動作便屬於此類。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明報製圖)

物理治療師:訓練全身肌肉、協調能力 戴護具做足熱身

物理治療師趙之逸指出,與大多數舞蹈一樣,霹靂舞屬帶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身體代謝能力等。而且跳霹靂舞時,無論四肢、軀幹到頭頸都會用到,可鍛煉全身肌肉之餘,還有利訓練協調能力,尤其是用手支撐身體的定點動作,「生活中較少用手做支撐動作,平時亦不會支撐這麼長時間,可訓練到手的協調能力,還有柔軟度,甚至肌肉耐力等」。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趙之逸(受訪者提供)

霹靂舞作為運動有不少好處,趙之逸認為:「霹靂舞有不同的舞步、動作,有分不同難度,無論長者或小朋友都適合玩,最重要有專業人士指導。」只要學懂正確地完成動作,了解自己身體狀况,選擇適合自己強度,並注意安全,就可放心嘗試。不過,「長者宜避免一些對肌肉力量需求較高、衝擊力較大的動作,因為他們可能有骨質疏鬆或關節退化」;另外跳舞時戴好護具,做足全身上下的熱身,如手腕的伸展、掌上壓、波比跳等,避免受傷。

事實上霹靂舞極具個人風格,學習時需要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根據自身優勢加以練習。而簡威玲強調,最重要是有足夠肌肉力量,「有肌肉才有力量,有肌肉支撐,就能減少受傷」。


相關閲讀:【帶氧運動】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姿錯能改)


練肩膀旋轉肌群 護肩關節

想做好各式各樣動作,趙之逸建議加強鍛煉全身肌肉,尤其是上肢力量,「如三頭肌、二頭肌、前臂肌肉等,有助保護手腕;亦要訓練肩膀旋轉肌群,保護肩膀關節」。旋轉肌群指圍繞肩膀關節4條肌肉,包括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當要做出以手支撐身體、在空中定格的動作時,旋轉肌群可助穩定肩膀,減少受傷。

「核心肌肉都很重要,它最主要功能是將力量從上肢傳至下肢,反之亦然,幫助發力。當核心肌肉強度不足,動作做得不好看之外,還會無法持久地支撐身體,增受傷風險。」因此簡威玲補充,舞者經常練習平板支撐,從而充分鍛煉核心肌肉。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平板支撐–霹靂舞是一項運用全身肌肉的舞種,尤其需要核心力量,更需經常鍛煉,如做平板支撐。(黃志東攝)

頭頂壓牆 鍛煉頸部肌肉

趙之逸亦建議鍛煉頸部肌肉,訓練頸的柔軟度和承受力度,因為當用頭部做動作時,若頸部肌肉不夠力,身體重量就會壓至頸椎,引致頸椎受傷。他指熱身時除了將頸部拉向左右兩側伸展肌肉外,亦可以面向牆站立,在頭頂墊上毛巾,將頭壓向牆壁在頸上施力,讓頸部習慣受力。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鍛煉頸肌–跳霹靂舞需鍛煉頸部肌肉,可面向牆站立,將頭壓向牆壁在頸上施力,讓頸部習慣受力。(明報製圖)

受傷風險:頸背腰上肢 受傷重災區

B Boy和B Girl空翻、頭轉等動作看得人瞠目結舌,他們挑戰自我,追求一個比一個更高難度的動作,但這類高難度動作具有一定危險,物理治療師趙之逸指尤其是彈跳較多、衝力較強的動作,如前後空翻,這類動作不易控制,出現意外的風險也較高,「後空翻時如果不是手腳而是頭頸落地,可能出現頸肌肉受損、頸椎受損,嚴重甚至可影響活動能力」;而一些手落地的動作,若手的力量不足、反應不及,都有可能使頭頸落地,同樣較高風險,「如果是骨頭、肌肉等受傷,始終會康復,但中央神經系統受損,復元能力就會差很多。」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前後空翻風險高

依簡威玲的經驗,舞者的頸、背及腰是較經常受傷的位置,例如用手過量牽扯至背腰受傷,或是如做風車動作時上下身扭動引致扭傷等。趙之逸亦翻閱過各地霹靂舞者的受傷資料,「雖然不同地方的流行動作都不同,受傷部位或有分別,但相對其他舞蹈,霹靂舞因上肢承受的力度較大,較常受傷」,如手腕、關節、肩膀等;其次為膝蓋、腳踝,他續指,「下肢肌肉較大,主要用作承受身體的重量,但上肢肌肉較小,承重能力沒那麼好,所以當反應不及和力量不足,都會增加上肢受傷風險」,輕則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等,嚴重甚至可致骨裂、骨折。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簡威玲(黃志東攝)

知多啲:霹靂舞評分 看技術創意音樂感

世界運動舞蹈總會(WDSF)霹靂舞規則,採用Trivium評分系統,裁判會以Body、Mind、Soul共3個範疇評分,每個範疇下細分2個準則,即共6項分數,分別是技術、多樣、創意、個性、表演及音樂感。簡威玲解釋,即是要展現舞者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包括技巧、難度及連貫度;在1分鐘內,配合音樂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其中要包含原創和多樣的動作,表達強烈的個人風格。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