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關節變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13 Sep 2024 04:47:3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關節變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9%a2%a8%e8%ac%ac%e8%aa%a4-%e6%b6%88%e7%82%8e%e6%ad%a2%e7%97%9b%e5%be%8c%e4%b8%8d%e6%88%92%e5%8f%a3%e6%88%96%e6%93%85%e5%81%9c%e8%97%a5-%e5%b0%bf%e9%85%b8%e7%b5%90%e6%99%b6%e5%8f%8d%e8%a6%86/ Fri, 13 Sep 2024 04:46: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02

【明報專訊】痛風(Gout),就像不速之客,毫無預兆來「敲門」;發作時關節積聚尿酸結晶,猶如小刀在關節內「切割」,帶來難以忍受的劇痛,摸不得,走不動。除了先天因素,痛風跟糖尿病一樣,是「吃出來」的富貴病。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當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尿酸結晶就會在關節內沉積。若不正視,不僅會導致關節損傷變形,尿酸結晶也會在血管、腎臟等沉積,造成慢性發炎,長遠可引發多種共病,包括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等。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Mono@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知多啲:痛風常見5個謬誤——誤信偏方、胡亂停藥 小心加重病情

痛風患者有一些常見謬誤,導致延誤或加重病情。

1.依賴民間偏方
錯誤:許多人聽信民間偏方,如服用特定草藥、飲用某種湯水等
正確方法:痛風是代謝性疾病,應接受正規醫療診斷和治療。草藥和偏方缺乏科學驗證,分分鐘延誤病情,甚至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2.服藥不規律
錯誤:病人在症狀緩解後自行調整藥物劑量,甚至停藥
正確方法:痛風治療需要長期穩定地控制尿酸水平,應遵循醫生建議,規律服藥

3.忽視潛在併發症
錯誤:痛風患者常忽視可能的併發症,如腎結石、腎功能不佳等
正確方法:定期全面體檢,及早發現並處理痛風相關的併發症,減少長期健康風險

4.忽視早期徵狀
錯誤:忽視早期徵狀,不及時就醫,導致病情惡化
正確方法:出現痛風徵狀,例如關節劇痛、紅腫時,應及早就醫診斷和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5.飲高糖飲品
錯誤:飲大量含糖飲料,可以促進排泄尿酸
正確方法:每天至少飲8至10杯水,有助稀釋尿酸並促進排泄。研究發現,每攝取1克果糖,尿酸可在2小時內升1至2mg/dL

(資料來源: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吳善巍)

消炎後忘了痛風 尿酸結晶傷心腎

關於痛風,一直令人聞而生畏,事關急性發作時令人痛不欲生;但大部分病人在消炎止痛後,就將問題忘得一乾二淨。香港港安醫院——荃灣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吳善巍指出:「痛風好發位置是大腳趾第一蹠趾關節和膝關節,亦可以影響其他關節和軟組織,包括手指關節、肘關節,甚至耳廓。痛風是常見的代謝性疾病,體內尿酸積聚過多並形成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劇烈的疼痛和炎症。」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痛風可影響身體不同關節和軟組織,包括手指關節、肘關節,甚至耳廓。(Tharakorn@iStockphoto)

家族史、基因突變 影響腎代謝尿酸

人體所有組織含有一種叫「嘌呤」的物質,當細胞代謝時,嘌呤被分解,產生尿酸。吳善巍指出:「痛風的先天成因主要來自遺傳,包括家族史、基因突變等;這些先天因素會導致腎臟代謝尿酸功能不足,增加患痛風的風險。除此之外,痛風成因多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痛風患者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因為某些食物含有高嘌呤,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從而引發或加重痛風症狀。」

高血壓糖尿病 增尿酸形成加重痛風

每逢大吃大喝的節日,又或秋冬火鍋旺季,就是痛風發作高峰期。吳善巍解釋:「痛風有分急性和慢性。進食大量高嘌呤食物,如紅肉、海鮮和動物內臟等,會增加體內尿酸水平;而攝取大量酒精,則會干擾尿酸的排泄,誘發痛風急性發作。而慢性痛風則由於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周圍組織中長期沉積所致。與急性痛風發作不同,慢性痛風通常會導致長期關節炎症,最終引致關節變形和喪失活動功能。」很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和代謝綜合徵等共病,都會增加尿酸形成或降低尿酸的排泄,加重痛風病情。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吳善巍(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用藥+改善飲食 減少痛風發作

他補充:「有病人在症狀緩解後,繼續大魚大肉,認為只要痛風沒有發作,就可以繼續食。值得留意的是,痛風發作通常需要一定的尿酸水平和結晶沉積。有些人尿酸水平較高,但沒有達到發作的臨界值,因而沒有出現徵狀;但長遠而言,高嘌呤飲食仍可能導致尿酸水平上升和痛風發作的風險。因此,控制尿酸值在正常範圍,是有效治療痛風的唯一途徑。」

目前治療痛風以藥物和飲食控制為主,常用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秋水仙鹼(colchicine)和類固醇等,用於紓緩急性發作的疼痛和炎症。而降尿酸藥物如別嘌醇(allopurinol)和非布司他(febuxostat)則用於控制慢性痛風,降低尿酸水平。吳善巍指出:「病人尿酸值應維持低於0.36mmol/L,口服降尿酸藥物須長期服用,有效溶解尿酸結晶和降低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建議痛風1年發作2次或以上、30至40歲較年輕開始發作,或腎功能不佳病人,應諮詢醫生,考慮及早服用降尿酸藥。」


相關閲讀:【痛風】尿酸濃度波動引發痛風發作 早期發病關節紅腫熱痛 多喝水助排走尿酸鹽(養生帖)


結晶沉積皮膚致潰瘍感染 或需截肢

雖然大多數病人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和改善飲食生活習慣來控制病情,但某些嚴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香港港安醫院——荃灣骨科專科醫生霍偉明指出:「如果痛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例如關節已變形至無法穿鞋,甚至行走,就可能要考慮手術。」若結晶沉積在皮膚表面形成潰瘍,可能會導致感染,若病人同時患有糖尿病,免疫系統較弱,傷口癒合能力亦較差,「潰瘍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導致壞死或組織損傷,一旦損傷嚴重到無法修復時,醫生可能會考慮截肢以防止感染擴散」。

針對痛風的手術治療,取決於病情嚴重程度、受影響關節和病人整體健康狀况。霍偉明解釋:「常見有結石移除手術,將結晶沉積物移除,從而減輕疼痛並恢復關節功能。若尿酸結晶在關節中長期沉積,造成關節損傷、變形或功能喪失時,例如關節軟骨磨損導致『骨磨骨』,就需要做關節融合術,以幫助病人重拾活動能力和減少疼痛。若關節損傷及變形嚴重,且其他治療無效時,就可能要置換人工關節,以重建正常的關節功能。」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霍偉明(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痛風5大成因 適當戒口尿酸濃度可減15% 高危人士:男性、肥胖、高血壓要注意


病人戒口:紅肉內臟海鮮避之則吉

痛風病人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高嘌呤食物會升高體內尿酸水平,引發或加重痛風症狀。以下是痛風病人應避免吃喝的食物飲品。

痛風5個謬誤 消炎止痛後不戒口或擅停藥 尿酸結晶反覆發作傷心腎  
痛風病人避免飲以高果糖玉米糖漿製成的運動飲料。(leonori@iStockphoto)

高嘌呤食物:
紅肉和內臟:如牛肉、羊肉、豬肉、肝臟、腎臟等
海鮮:貝類(如蜆、扇貝)、鯖魚、沙甸魚、鰻魚和鯛魚等

蔬菜:菠菜、蘆筍、蘑菇、西蘭花

豆類:豆腐、豆漿、豌豆、乾扁豆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大都含高鹽、高糖和不健康脂肪,導致尿酸水平升高

過量酒精:
啤酒釀造過程中使用的酵母和其他成分會增加形成尿酸結晶,而其他烈酒的酒精則影響尿酸的排泄

含糖飲料:
高果糖玉米糖漿製成的飲料,尤其是汽水和運動飲料,會影響尿酸的排泄和增加形成尿酸結晶

資料來源: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吳善巍

文:葉凱欣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關節痛非長者專利 分辨兩種常見關節炎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7%af%80%e7%97%9b%e9%9d%9e%e9%95%b7%e8%80%85%e5%b0%88%e5%88%a9-%e5%88%86%e8%be%a8%e5%85%a9%e7%a8%ae%e5%b8%b8%e8%a6%8b%e9%97%9c%e7%af%80%e7%82%8e/ Wed, 31 Jul 2024 09:31: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99 關節痛屬關節炎常見徵狀之一,可以發生於大關節如髖或膝關節,或小關節如手指。很多人都以為關節炎是「老人病」,未必知道年輕人士也有機會受關節炎困擾。關節炎有分不同種類,最常見的分別是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它們有不同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必須要準確診斷,方能對症下藥,避免關節變形惡化至影響活動能力。

關節痛非長者專利 分辨兩種常見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組織長期勞損所致,雖然較常見於長者,但年輕人也可能因為勞損或運動創傷而引發。醫生會處方(NSAIDs)助抒緩痛楚,並配合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改善徵狀。較嚴重退化的病人或需考慮手術置換受影響的關節,最常見為膝關節置換。


相關閲讀: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因為免疫系統失調,自我攻擊體內關節或周遭組織而引起。大部分病人於中年時期發病,但也有機會發生於任何年齡人士身上,患者以女性較多。最先發病可於手腳大小不同的關節,大受影響的關節會有關節疼痛腫脹,還會出現晨僵,若不及早處理,嚴重的甚至會變形,影響活動能力。醫生會按病人的情況處方不同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緩解病情抗風濕藥。自90年代末生物製劑的出現,可以為病情較嚴重的病人控制徵狀,副作用相對較少。


相關閲讀:【膝痛】對付膝關節炎3種注射藥物:類固醇、透明質酸、高濃度血小板功效和副作用 止痛兼減慢關節退化?


關節痛非骨質疏鬆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是患上骨質疏鬆的高風險群組,因為慢性發炎會增加骨質流失,加上治療若有用到類固醇,導致骨骼強度減弱,增加骨折發生的機會。不少人也誤以為關節痛是骨質疏鬆所致,但其實兩者並無關係。骨質疏鬆通常沒有明顯徵狀,最好是透過吸收足夠鈣質和維他命D,多做負重運動,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發生。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李家榮醫生

]]>
痛風腳趾公、膝關節痛僅尿酸積聚警號 正視背後慢性疾病減發作機會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9%a2%a8%e8%85%b3%e8%b6%be%e5%85%ac-%e8%86%9d%e9%97%9c%e7%af%80%e7%97%9b%e5%83%85%e5%b0%bf%e9%85%b8%e7%a9%8d%e8%81%9a%e8%ad%a6%e8%99%9f-%e6%ad%a3%e8%a6%96%e6%85%a2%e6%80%a7%e7%96%be%e7%97%85/ Wed, 27 Dec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780

【明報專訊】痛風是一種常見的急性骨骼痛楚疾病,經常發生於腳趾公、腳跟及膝關節位置,發作時患處突然出現紅腫熱痛。有說痛風名稱由來,是因患處即使被風輕輕吹過,也可引發劇痛。痛風發作來得又急又烈,卻不難處理,透過消炎止痛藥及其他特效藥便可有效止痛。不少患者有見痛楚能夠輕易紓緩,便掉以輕心,滿以為再發作時才看醫生,或自行購買止痛藥便可輕鬆把痛風打發掉。在醫生角度來說,痛風患者也如輕風般,止痛後便瞬間消失。(編按:痛風患者體內尿酸過多,有可能是腎臟功能出現毛病;或跟代謝綜合徵有關,例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過胖等。)

痛風發作尿酸積聚警號 結石破壞關節皮膚潰爛

然而,痛風發作只是一個警號,提示患者體內尿酸代謝出現毛病,以致過多尿酸積聚於關節引發炎症及痛楚。止痛只能治標,如沒有正視尿酸過高的問題,有可能令痛風重複發作,以致患處關節變形,或形成痛風結石破壞關節及造成皮膚潰爛;而且經常服用消炎止痛藥也會增加患上胃潰瘍、腎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相關閲讀:痛風5大成因 適當戒口尿酸濃度可減15% 高危人士:男性、肥胖、高血壓要注意

痛風或與腎臟功能、代謝綜合徵有關

此外,痛風患者體內尿酸過多,有可能是腎臟功能出現毛病,無法排出尿酸所致,而痛風也跟代謝綜合徵有關,例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過胖等。

因此,從醫生角度來說,處理痛風最大考驗不是止痛,而是讓患者不要在止痛後便如風般消失離開,應好好正視與痛風相關的一系列慢性疾病,盡早接受檢查及治療;以及明白止痛只解燃眉之急,治本還得從降尿酸着手,才能減少痛風發作的機率。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止痛治標 降尿酸入手減痛風發作機會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和飲食習慣,目前有不少有效的降尿酸藥物,當中以別嘌醇(allopurinol)最為普遍使用。它透過抑制身體產生尿酸,令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下降,是有效治療痛風的藥物。然而少數患者服用別嘌醇後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包括發燒、發冷或頭痛,然後出現皮疹、水疱等,患處感到紅腫痕癢,甚至帶來可致命的史蒂芬斯–強森綜合徵(Stevens-Johnson syndrome)。研究發現,帶有HLA-B 5801基因人士較容易發生上述過敏反應,建議在服用別嘌醇前先做基因測試,了解出現過敏反應的風險,以選擇適合的降尿酸治療。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談痛說情)

■中大痛症頻道

bit.ly/47ksJWy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痛風】急性、慢性治療有別 痛風4個階段 注意尿酸水平 適當戒口減攝取嘌呤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9%a2%a8%e6%80%a5%e6%80%a7-%e6%85%a2%e6%80%a7%e6%b2%bb%e7%99%82%e6%9c%89%e5%88%a5-%e7%97%9b%e9%a2%a84%e5%80%8b%e9%9a%8e%e6%ae%b5-%e6%b3%a8%e6%84%8f%e5%b0%bf%e9%85%b8%e6%b0%b4%e5%b9%b3/ Mon, 23 May 2022 08:56: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901 【明報專訊】在中醫角度,痛風有急性、慢性之分,其臨牀症狀、病機、治療對策都有分別。急性痛風屬於「熱痹」,為風濕熱邪侵襲,治療要清熱、祛風濕、通絡;慢性痛風屬於「濁瘀痹」,為脾虛、肝腎不足,痰濁、瘀阻沉積,治療要健脾化痰、活血逐瘀、補益肝腎。無論是急性抑或慢性痛風,日常起居飲食的養生調護都十分重要,有助預防發作、減輕病情。臨牀上痛風症可分成4個階段。此外,在痛風的間歇階段,或者在尿酸值偏高但臨牀上無症狀時期,中醫主張透過日常起居飲食的養生改善體質,保持身體狀况穩定;西醫認為痛風原因是體內「嘌呤」代謝失調,因此主張通過節制飲食,減少攝取嘌呤。究竟痛風患者需要戒口的食物,除了動物內臟、蝦、蟹、貝殼類海產,還有哪些呢?

 「節節」失據——痛風好發位置包括第一蹠趾關節、足踝關節、腳跟、膝關節,多在半夜至清晨突然發作。(設計圖片,ThamKC@iStockphoto)
「節節」失據——痛風好發位置包括第一蹠趾關節、足踝關節、腳跟、膝關節,多在半夜至清晨突然發作。(設計圖片,ThamKC@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痛風4個階段 急性與慢性痛風 治療有不同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患者並無不適症狀,但驗血時可發現尿酸值偏高(>7.8mg/dL)。

2. 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

患者因尿酸水平過高,尿酸鹽結晶積聚於關節,刺激免疫系統出現炎症反應,可見關節劇烈紅腫熱痛。好發位置包括第一蹠趾關節(大腳趾頭)、足踝關節、腳跟、膝關節。多在半夜至清晨突然發作,症狀可持續數天至兩周。

3. 痛風間歇期

此時患者如能妥善控制尿酸水平,則病情可維持穩定;否則痛風關節炎可反覆發作,或演變成慢性痛風。

4. 慢性痛風石關節炎期

由於痛風日久,尿酸持續沉積,患者可在四肢關節出現痛風石,伴隨關節炎經常發作,影響日常活動;甚至導致關節變形,更有可能影響血管和腎功能。

急性痛風 飲食不節 濕熱蘊結

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時,患者常見關節紅腫發熱,劇烈疼痛(甚至不能觸碰),影響活動。按中醫理解,屬「熱痹」或「風濕熱痹」。風濕熱痹的形成,與體內濕熱蘊結有關。由於長期飲食不節,如嗜食肥甘厚味、暴飲暴食,導致體內積聚濕熱。當身體失調到一定程度,再吹風受寒,或夜間陰寒偏盛之時,經絡不行,濕熱痹阻,便可引起受影響的關節紅腫熱痛,出現急性炎症表現。

熱痹的中醫治療,可通過內服中藥清熱、祛濕、活血通絡。常用中藥包括防己、威靈仙、蒼朮、黃柏、川芎、桃仁等,中藥方劑可選用記載於《溫病條辨》的宣痹湯、記載於《丹溪心法》的「治上中下疼痛方」、白虎桂枝湯等。

飲食不節——長期飲食不節,體內積聚濕熱,再吹風受寒或夜間陰寒偏盛之時,經絡不行,濕熱痹阻,致關節紅腫熱痛。(設計圖片,sevendeman@iStockphoto)
飲食不節——長期飲食不節,體內積聚濕熱,再吹風受寒或夜間陰寒偏盛之時,經絡不行,濕熱痹阻,致關節紅腫熱痛。(設計圖片,sevendeman@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慢性痛風 脾肝腎不足 瘀血阻滯

如果痛風關節炎經常反覆發作,尿酸值持續超標,病情有可能進入慢性痛風階段。患有慢性痛風的人不僅經常出現關節炎,而且隨着尿酸不斷沉積於關節及鄰近軟組織,受影響部位可出現俗稱「痛風石」的尿酸結晶贅生物。由於關節炎頻繁發生,加上關節受破壞,有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嚴重影響外觀及活動功能,少數慢性痛風患者還可出現痛風性腎病。

中醫認為慢性痛風的病機,本在脾虛、肝腎不足,以致氣血兩虛、筋骨失養;標在痰濁、瘀血阻滯,妨礙經絡氣血運行。在治療方面,以關節炎反覆發作、關節僵硬或變形、關節周圍出現痛風結節者,辨證多屬痰瘀互阻,需要化痰逐瘀祛邪,常用方藥包括當歸、丹參、土茯苓、薏苡仁、身痛逐瘀湯等。而腰痠腿軟、乏力、麻痹,每遇操勞或天氣變化時症狀加重者,辨證多屬肝腎不足,需要補益肝腎扶正、強壯筋骨,常用藥包括秦艽、桑寄生、牛膝、杜仲、獨活寄生湯等。臨牀上慢性痛風的患者多數屬於虛實夾雜,治療通常要兼顧祛邪和扶正兩方面。

痛風對策:戒口多喝水 避吹風淋雨

在痛風的間歇階段,或者在尿酸值偏高但臨牀上無症狀時期,中醫主張透過日常起居飲食的養生改善體質,保持身體狀况穩定;西醫認為痛風原因是體內「嘌呤」代謝失調,因此主張通過節制飲食,減少攝取嘌呤。痛風患者需要戒口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蝦、蟹、貝殼類海產、沙甸魚、椰菜花、菠菜、蘆筍、豆類、菇類、啤酒、長時間熬煮的肉湯(老火湯)等。

做運動減肥 改善尿酸代謝

預防痛風發作,除了戒口外,中醫更強調避免體內積聚濕熱。因此凡是屬性偏向濕熱食物,如肉類、辛辣油膩食物、甜食等,皆需節制食用。多飲開水(每天至少兩公升)有助身體通過小便排出體內過多尿酸。

養成做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避免超重和肥胖,可改善尿酸代謝。避免吹風受寒、淋雨冒濕,或過分飲食生冷,可減少受風寒濕邪侵襲,繼而妨礙經絡氣血運行的風險。雖然在醫學上痛風無法根治,但通過妥善調控,可使病情及身體狀態都保持穩定,有助預防關節炎反覆發作及痛風病情惡化。

食療健脾清熱祛濕

在改善痛風的中醫食療方面,一般可從健脾、清熱、祛濕方面入手,常用中藥如土茯苓、薏苡仁、赤小豆、黨參等,以糾正體內濕熱蘊結的失調。對年老、久病,或筋骨退化較嚴重者,可輔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如杜仲、桑寄生、牛膝等。

戒濕熱食物——痛風患者避免體內積聚濕熱,屬性偏向濕熱食物,如肉類、 辛辣油膩、甜食等,皆需節制。(p_saranya@iStockphoto)
戒濕熱食物——痛風患者避免體內積聚濕熱,屬性偏向濕熱食物,如肉類、 辛辣油膩、甜食等,皆需節制。(p_saranya@iStockphoto)

相關文章:【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 五指毛桃薏仁赤小豆粟米湯

材料:

五指毛桃45克、生薏仁15克、熟薏仁15克、赤小豆12克、桑寄生15克、懷牛膝12克、陳皮6克、粟米兩條

製法:

先將粟米去皮(留粟米鬚)、洗淨、切塊,其餘材料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90分鐘,調味後即可飲用

功效:

清熱祛濕舒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www.afterroberto.com/%e9%a2%a8%e6%bf%95%e7%a7%91-%e4%ba%86%e8%a7%a3%e7%97%9b%e9%a2%a8-%e9%a1%9e%e9%a2%a8%e6%bf%95%e6%80%a7%e9%97%9c%e7%af%80%e7%82%8e-%e7%b4%85%e6%96%91%e7%8b%bc%e7%98%a1-%e9%8a%80%e5%b1%91%e7%97%85/ Thu, 28 Apr 2022 12:16: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588 資深演員曾江昨被發現倒斃於指定檢疫酒店房間內,終年87歲。《明報》據悉,曾江患風濕及「三高」,前日曾向女兒透露心口痛,女婿隨即送藥到酒店,惟未知職員有否將藥送上房。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說,若長者有風濕及「三高」,往往每日需服5至10粒藥,以保持心臟健康,一旦未有帶備充足藥物,「食少幾日藥好易出事」,或增中風或心臟病發風險。經常聽到的「風濕病」究竟包括哪些?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 (俗稱牛皮癬)、強直性脊椎炎等的成因、徵狀和治療是怎樣的呢?跟心臟病和中風有什麼關係?患者要如何提高警覺呢?至於「三高」,困擾着不少都市人,日常在飲食或運動方面又要注意什麼呢?

【風濕科】了解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銀屑病等徵狀和治療 三高患者要注意什麼?

一般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都是因為身體不同部位,包括手指、手腕、腳部等關節紅腫或疼痛而求診,若懷疑病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醫生會安排病人抽血外,還要進行檢驗類風濕因子等測試……現時早期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多,醫生提醒愈早診斷,癒後愈好,長遠更可避免關節侵蝕、變形或其他結構性問題。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

【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什麼是風濕性多肌痛症?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有機會同時或先後出現巨細胞動脈炎,兩者同屬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巨細胞動脈炎患者的主要徵狀是頭痛,以及眼血管受影響,嚴重甚至會導致失明,亦可以導致心臟病發。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身體檢查發現類風濕因子超標,是否等於確診類風濕關節炎呢?類風濕關節炎也有治療黃金期?有專科醫生指出,雖每人惡化速度不同,黃金期有長有短,但平均為6個月至1年。如能在黃金期內及早治療,有把握令病情受控,停止發炎,甚至緩解……根據研究顯示,早期治療的病人,於停藥後不復發的機率達30%。如延遲治療,錯過黃金期,機率則減半。

【有片】類風濕黃金期求醫 九成人阻關節變形

【有片】類風濕黃金期求醫 九成人阻關節變形

很多痛風患者都抗拒以長期的降尿酸治療對付這個並非每天發作的疾病。有專科醫生提醒,如痛風發作頻密,有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和影響腎功能,必須正視。治療以外,病人也需要配合戒口,認清6個常見的飲食謬誤,「識揀識食」有助預防痛風發作。

【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除了皮膚會出現蝴蝶形紅疹外,紅斑狼瘡症亦有機會影響心臟、腦部等重要器官,嚴重可危及性命。紅斑狼瘡症患者的常見發病年齡為15至45歲,女性患者比男性多,青春期年齡層的男女比例大概為9:1。為什麼呢?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紅斑狼瘡可分為皮膚性紅斑狼瘡(病情較輕)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病情較嚴重)。後者患者會出現心、肺、關節、腎、神經線,甚至大腦的組織發炎或被破壞情况。不少患者在病發時未必有面頰紅疹這些表面病徵,相反會先出現腎炎或關節發炎等情况。有醫生提醒如患者出現高燒不退、關節腫痛等情况,必須盡快尋找風濕病科醫生確定。

【紅斑狼瘡症】紅斑狼瘡不可怕 積極面對可重投健康生活

【紅斑狼瘡症】紅斑狼瘡不可怕 積極面對可重投健康生活

部分患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如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一方面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而憂慮,但另一方面則擔心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或對本身病情的影響,究竟應否接種疫苗呢?接種科興或是復必泰呢?

【新冠疫苗】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知多啲

【新冠疫苗】紅斑狼瘡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知多啲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但實際上不是癬,亦不是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銀屑病是由免疫系統疾病引起的皮膚表徵,除會影響皮膚,還會影響身體其他系統及器官,包括關節、血管、心臟等。銀屑病有多種表現方式,如:手背出現1至10厘米的皮膚變厚;軟組織發炎令整隻手指腫脹如香腸;肚臍及腋下等較隱蔽位置出現皮膚徵狀……應及早求醫診斷。

手指腫 腰痠背痛 銀屑病偷襲 關節發炎

手指腫 腰痠背痛 銀屑病偷襲 關節發炎

持續背痛,可能是姿勢不良所致?如果你是45歲以下,持續出現背痛,加上早上醒來腰背僵硬,就要小心,有可能患上強直性脊椎炎!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有心臟科醫生指出,如果病人同時罹患「三高」(血糖高、血壓高及血脂高),患上心臟病風險則會倍增,而「三高」中的血壓高及血脂高,與糖尿病亦是息息相關。故此如能及早發現及控制糖尿病病情,除了可穩定血糖水平,亦間接降低了患上「三高」及心臟病的風險……

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至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糖尿病併發症】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至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長期吸煙、肥胖、有家族病史(患者早於60歲前已發病)、缺乏運動及睡眠窒息症等都屬於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的高危因素。有專科醫生指出,「很多人早期出現血管收窄時,並沒有明顯徵狀,或有部分人是在做運動或上樓梯、斜坡時,出現胸口痛或有被壓感覺等典型徵狀,才會求醫。」即使完成俗稱「通波仔」手術後,若患者不妥善控制三高或戒煙等,仍有病發及猝死風險。

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通波仔/搭橋】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及6個高危因素 早期血管收窄病徵不明顯 增病發猝死風險 手術後須妥善控制三高及戒煙

不少人都知道恆常運動對處理三高、糖尿等問題有很多好處,然而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士,如何可以踏出第一步?物理治療師建議,運動可「滲入」日常生活當中,循序漸進地提升運動量。首先一定要「少坐多行」,第二步呢?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得舒飲食法」(DASH)是針對預防和控制高血壓而設計的餐單,餐單要求多吃蔬菜、脫脂或低脂奶製品,選擇高鉀、鎂、鈣的食物,減少攝取鈉質和飽和脂肪。怎樣才能夠食得更健康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三高與中風】預防中風 DASH飲食法有效嗎? 營養師教你食得更健康

高血壓問題困擾不少都市人,若然不正視高血壓,或會演化成嚴重併發症。有營養師指出,為降低患上高血壓風險,可從改善飲食習慣開始,採取「低鈉」飲食和減重入手。戒飯是否可行呢?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
【痛風】尿酸濃度波動引發痛風發作 早期發病關節紅腫熱痛 多喝水助排走尿酸鹽(養生帖)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9%a2%a8-%e5%b0%bf%e9%85%b8%e6%bf%83%e5%ba%a6%e6%b3%a2%e5%8b%95%e5%bc%95%e7%99%bc%e7%97%9b%e9%a2%a8%e7%99%bc%e4%bd%9c-%e6%97%a9%e6%9c%9f%e7%99%bc%e7%97%85%e9%97%9c%e7%af%80%e7%b4%85%e8%85%ab/ Fri, 24 Dec 2021 07:21: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5692 【明報專訊】痛風是與尿酸代謝異常有關的關節疼痛。最初人們認為痛風是「富貴病」,後來才逐漸將痛風從風濕類的疾病劃分。數世紀前,人們推測痛風是由於腎臟喪失排泄尿酸功能或尿酸生成增加所致,直至上世紀最終確認尿酸由嘌呤形成。

相關文章: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痛風發作 關節紅腫熱痛 日輕夜重

人體每天尿酸產生量與排泄量大致平衡,三分之二尿酸鈉鹽經腎臟尿液排泄,三分之一由腸道分解排出。

至於高尿酸原因,一是尿酸生成過多,佔10%,如突發性酶異常、藥物、溶血、骨增生疾病、高嘌呤飲食等;二是尿酸排出減少而引致痛風,佔70%,如腎功能不全、代謝綜合症等;不明原因自身代謝障礙則佔20%。年齡約40歲以上男性佔90%,而女性通常在絕經後發病。

痛風早期發病特點是單關節出現反覆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尿酸濃度的波動會引發痛風發作,其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如針刺般痛,發病部位常在第一蹠趾關節,而足踝、膝關節也常被侵犯。痛風發作時疼痛是日輕夜重,常伴發熱、頭痛、心悸,而晚期可出現慢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是尿酸鈉結晶體沉積在關節軟骨、肌腱、骨、腎、軟組織內,引起關節變形、僵直、活動功能喪失。

 小心飲食——痛風屬中醫「痹證」,患者要避免吃一些引起發作的食品。(Theerawan Bangpran@iStockphoto)
小心飲食——痛風屬中醫「痹證」,患者要避免吃一些引起發作的食品。(Theerawan Bangpran@iStockphoto)

相關文章:【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利水通淋 袪瘀止痛

痛風屬中醫「痹證」範疇,也被稱為「熱毒痹」、「歷節病」、「白虎歷節」。過多尿酸是「濕濁」,與脾、腎功能失調有關。脾失健運,濕濁內生;腎氣化失司,分清泌濁失調,則排泄障礙。濕濁流注關節、肌肉形成氣血不通的痹阻,根據不同證型論治,用利水通淋、袪瘀止痛、舒筋活絡、健脾補腎等方藥。平日選用車前草15克、粟米鬚20克、生薏仁30克、土茯苓15克、蘆根15克,煎水服用。

多喝水助排走尿酸鹽

太多飲食限制會引起營養不足,往往不能完全改善高尿酸症和痛風性關節炎病程,故不能完全指望限制富含嘌呤食物治療痛風,只是避免一些引起痛風發作的食品和酒精。大量攝入液體或更為重要,保持每天排尿量2升或以上,有助尿酸鹽排出,從而減少體內沉積。患者應避免過量飲食、慎用藥物、防止過勞和感染,將有助預防和治療。

文:彭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 註冊中醫)

]]>
【類風濕關節炎】控制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知多啲 生物相似劑是什麼?為患者提供另一治療選擇 //www.afterroberto.com/%e9%a1%9e%e9%a2%a8%e6%bf%95%e9%97%9c%e7%af%80%e7%82%8e-%e6%8e%a7%e5%88%b6%e9%a1%9e%e9%a2%a8%e6%bf%95%e9%97%9c%e7%af%80%e7%82%8e%e6%b2%bb%e7%99%82%e8%97%a5%e7%89%a9%e7%9f%a5%e5%a4%9a%e5%95%b2-%e7%94%9f/ Thu, 23 Sep 2021 06:46: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415 類風濕關節炎是由於自身免疫系統失調,錯誤攻擊關節導致發炎。炎症不但可破壞關節結構,令關節變形,更大大增加相關併發症及心血管病的風險。傳統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雖然可控制炎症,減慢關節受損,但藥效有限,所以大部分病人或需合併使用多種藥物。當病人使用愈多藥物,出現副作用的機會愈大,而且一般需使用4至6星期才開始見效。近年出現的生物製劑和口服標靶藥,只需要單一種藥物便能有效控制病情,藥效亦更快、更理想。

相關文章:【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生物製劑針對發炎因子或免疫細胞 抑制發炎反應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醫生表示,現時新一代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有5種,包括4種生物製劑及一種標靶藥,合共有12種藥物可供選擇。生物製劑主要針對致病的發炎因子或免疫細胞,分別為「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白介素-6抑制劑」、「T細胞協同刺激抑制劑」和「抗B淋巴細胞生物製劑」。至於口服標靶藥物則是新型小分子藥物,針對特定「靶分子」,干擾在細胞內導致發炎的信息傳導,達致治療效果。 與傳統抗風濕藥相比,新一代藥物能更有效控制病情,令更多病人可達致緩解。

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來說,能夠控制病情是十分重要的,而使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才能讓病人關節得到保護。
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來說,能夠控制病情是十分重要的,而使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才能讓病人關節得到保護。

相關文章:【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生物相似劑價格較相宜 生產同受嚴格監管

然而,生物製劑價格高昂令不少病人未能受惠,近年本港引入了生物相似劑(Biosimilars),給病人多一個選擇。

生物相似劑的成分與原廠生物製劑相似,治療效果亦接近,故稱為生物相似劑。張醫生表示,生物製劑由蛋白質組成,其研發和生產過程複雜,因此售價較高,當藥物的專利權屆滿後,其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序便會公開。不過由於生物製劑的製作技術要求高,即使生物相似劑的氨基酸排序與原廠生物製劑相同,其蛋白質的結構在製作過程中亦可出現變化,所以不能說是完全一樣的藥物。

目前本港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生物相似劑有3種,分別是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英利昔單抗(Infliximab)和利妥昔單抗(Rituximab)的生物相似劑,外國有更多選擇,其價格比生物製劑便宜三分一至一半,能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

雖然生物相似劑較原廠生物製劑便宜,它同樣受嚴格生產監管,除了「生物等效性」測試確認其分解及吸收都與原廠藥物非常接近外, 生物相似劑亦需要經過臨床測試,獲評定與原廠生物製劑有同等效果及安全性,才能推出市場。

用藥後七成病人達致病情完全緩解

張醫生說,生物製劑和生物相似劑都是較新式的藥物,如果可以及早使用,有接近七成病人能達到病情完全緩解的程度,相反傳統藥物只有三至四成病人能妥善控制病情。

藥物選擇眾多,張醫生表示,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病人的病情及個人需要、藥物對病情控制的效果、病人的經濟負擔等,並與病人共同協商,選用最適合病人的藥物。

如果撇除治療成本限制,每個病人都能使用有效藥物,張醫生估計本港約七成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可以達到病情完全緩解。張醫生強調,控制病情對類風濕關節炎病人十分重要,因為當病人關節得到保護,其生活質素得以保持,能夠如常工作,同時亦能減少併發症的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淋巴白血病、間質性肺炎等, 都可有助延長病人壽命。

]]>
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9%a2%a8%e6%88%90%e5%9b%a0%e5%a4%9a-%e5%b0%bf%e9%85%b8%e4%bd%9c%e6%80%aa%e5%bd%b1%e9%9f%bf%e9%97%9c%e7%af%80-%e6%88%92%e5%90%83%e9%ab%98%e5%98%8c%e5%91%a4%e9%a3%9f%e7%89%a9%e6%9c%89%e7%94%a8/ Fri, 07 May 2021 09:42: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510 痛風(Gout)是由於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內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刺激免疫系統而引發的關節炎。現時在香港每100人便有3人患有痛風,數目比10年前上升了一倍,成為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患者大多是40歲以上,當中以男性居多。

痛風尿酸水平過高所致 初期影響單一關節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張錚醫生表示,人體內的尿酸約八成來自新陳代謝,其餘兩成由食物內的嘌呤轉化而成,大部分尿酸會經腎臟由尿液排出,但當腎臟因為某些原因,例如肥胖、遺傳、腎功能衰退、受藥物影響等未能有效排走尿酸,就會令血液內的尿酸濃度增加,誘發痛風。

痛風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及慢性痛風,如果在病發初期未能妥善控制血尿酸濃度,痛風復發會愈趨頻密和嚴重,受影響的關節亦會愈多。

相關文章:【風濕】痛風頻發作 及早治療 預防關節變形 保存腎功能 患者須知:6大常見飲食謬誤

痛風3個階段

痛風成因多 尿酸作怪影響關節 戒吃高嘌呤食物有用嗎?預防急性痛風注意3件事
痛風主要分為3個階段,若病發初期未能妥善控制血尿酸濃度,痛風復發會愈趨頻密和嚴重。

尿酸對跟腱韌帶的影響 不容忽視

除了關節以外,尿酸亦會在跟腱和韌帶內積聚誘發炎症。足部的跟腱(例如阿基里斯韌帶)最常受到影響。由於發炎的程度較低,所以常被忽略或誤以為是勞損或運動創傷所致,但是尿酸可逐漸破壞跟腱和韌帶的結構,使其變得脆弱,即使輕微創傷亦需要較長時間復原,甚至會增加跟腱或韌帶撕裂的風險。

超聲波及雙能量電腦掃描有助確診

一般典型的痛風可透過臨床檢查、檢驗血尿酸濃度及抽取關節液等方法診斷,但遇到出現非典型徵狀或無法抽取關節液的病人,我們可以利用超聲波或雙能量電腦掃描偵測發炎關節內是否含有尿酸結晶。超聲波可以顯示沉積在軟骨表面上的尿酸結晶,而雙能量電腦掃描更可偵測到在其他軟組織內的尿酸結晶, 並準確量度其體積,有助評估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效果。

及早以藥物治療急性痛風 較易控制炎症

治療急性痛風主要透過藥物消炎止痛,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秋水仙鹼、類固醇等。愈早使用藥物,炎症愈易於受控,更有助縮短治療的時間。若以上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或復發頻密,患者則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白介素1抑制劑),更有效紓緩徵狀。

每年多於一次痛風發作 應服用降尿酸藥

根據2016年歐洲抗風濕聯盟指引,如患者每年痛風發作多於一次、形成尿酸石、曾患腎結石、早於40歲前出現急性痛風或血尿酸濃度高於每分升8毫克,就應考慮服用降尿酸藥。然而本港只有約四分一痛風患者正長期服用降尿酸藥,原因是很多患者誤以為透過飲食戒口可有效控制尿酸水平。

戒吃高嘌呤食物 難有效降血尿酸濃度

張醫生解釋,體內尿酸只有兩成透過食物中的嘌呤轉化而成,加上嘌呤是製造核糖核酸的主要元素,所以存在於所有動植物細胞,因此即使完全避免高嘌呤食物,也難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濃度。

兩類尿酸藥:抑制尿酸製造 VS 促進尿酸經腎臟排出

現時降尿酸藥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抑制尿酸製造(例如別嘌醇、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經腎臟排出(例如丙磺舒)。別嘌醇和非布司他是治療痛風的首選藥物,因為丙磺舒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療效較低,並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服用別嘌醇需要注意嚴重藥物敏感的風險,雖然罕見,但可導致患者的角膜受損、皮膚潰爛及影響肝臟功能。非布司他的療效比別嘌醇高,藥物敏感的風險亦較低,但相對昂貴,所以在醫院管理局藥物名冊中只屬專用藥物。

控制血尿酸濃度在每分升6毫克以下 可有效預防痛風及關節受損

患者服用降尿酸藥後,目標是控制血尿酸濃度在每分升6毫克以下,讓沉澱在關節和軟組織內的尿酸逐漸溶解,不但有助減少急性痛風發作,更可有效預防關節因發炎所導致的破壞。可惜現時治療痛風的成效仍未如理想,張錚醫生指出,只有三成服用降尿酸藥的患者,血尿酸濃度可控制在每分升6毫克以下。

降血尿酸不單治療痛風 更可減低腎衰竭或心血管疾病風險

高尿酸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腎衰竭的風險。張錚醫生指出,如果控制血尿酸濃度在每公升六毫克以下,可減低心肌梗塞風險,改善心衰竭的病情和死亡率,以及減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因此患者必須明白長期服用降尿酸藥對痛風具多方面的療效。

預防急性痛風:避免酒精、動物肝臟、多運動

張醫生提醒,雖然避免高嘌呤食物不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濃度,但仍有助減少痛風發作。除了高血尿酸水平,研究證實脂肪酸、酒精亦可誘發痛風,因此要預防急性痛風,必須注意以下3件事:

.避免飲酒(特別是烈酒或啤酒)

.避免進食高果糖飲品、動物的肝臟、大量海鮮等

.多做運動,避免因肥胖而導致腎臟減少排出尿酸。

]]>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www.afterroberto.com/%e8%a1%80%e7%b3%96%e5%a4%b1%e6%8e%a7%e9%9a%a8%e6%99%82%e8%ae%8a%e7%b3%96%e5%b0%bf%e8%b6%b3-%e6%8f%90%e9%98%b24%e5%80%8b%e8%ad%a6%e8%99%9f/ Fri, 20 Nov 2020 08:36: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478 足部健康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但卻常被患者忽略,若發現4個警號,則要提高警覺!因為腳上一個輕微傷口,已足以引起很多足部問題,如細菌感染及發炎,甚至導致爛腳、關節變形而可能要截肢。其實糖尿病未必一定會爛腳,關鍵是妥善控制血糖,加上適當護理雙腳,包括定期檢查足部,已可以預防糖尿足的併發症,留住雙腳無問題。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糖尿病在香港十分常見,每10個成年人便有一人患病,而65歲或以上人口更是每4人便有1人的血糖過高。糖尿病的影響廣泛而長遠,全身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包括雙腳,但往往最易被患者忽略。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逆轉糖尿病腎病 遵循9大法則控制飲食做起

糖尿病可引致糖尿足 注意4個警號

betway体彩 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出,部分糖尿病人平日沒有留意足部狀况,有些中年糖尿病患者直至糖尿足發生傷口感染,出現腳腫及發燒入院,才知道自己患病,亦有病人因為細菌入侵趾骨造成骨髓炎,最後要截除腳趾保命。

陳家倫提醒,若發現雙腳有傷口但不覺痛、手指腳趾等出現麻痺或針刺等異常感覺、走短路程容易感疲倦、腳部冰冷等,都要提高警覺,可能是糖尿足來襲!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betway体彩 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提醒,糖尿病人日常要注意足部健康,以避免引發併發症致爛腳或截肢。

糖尿病引致4種常見足部問題

陳家倫闡釋,糖尿病可令足部出現多種問題,包括以下4種:

1/ 足部感覺變弱:即使腳有傷口也不覺痛,以致未能及早發現問題。

2/ 傷口難癒合:因血液循環轉差及高血糖導致增加感染風險,令傷口較一般人難癒合。

3/ 雙腳易疲累:患者步行時容易感到乏力易攰,出現間歇性跛行或走很短路程已需休息。

4/ 腳結構出現變化:腳型有可能漸漸變成「爪狀」或形成更嚴重的夏科氏關節的足部畸形,受力點的改變令足部更容易出現傷口,卻又因為感覺弱而未必能及早發現。

糖尿足併發症可截肢 5年內死亡機會可達七成

他強調,糖尿足初時未必有明顯徵狀,但卻可慢慢地影響下肢,導致變形及嚴重感染等併發症,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截肢。「在香港需要截肢的病人中有一半均由糖尿病所導致!」

陳家倫表示,有部分糖尿足病人誤以為截肢後可以「一了百了」,跟糖尿病說再見,但其實是錯誤觀念。「潰瘍等問題可以繼續出現在患肢餘下的部分或另一隻腳,而且截肢後病人的活動能力大降,對身體及血糖控制都有很大的影響,故此5年內的死亡機會可達七成。」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血糖失控?撃退糖尿病由重啟恆常運動開始 物理治療師:7個重要建議

糖尿患者每年足部檢查 及早發現併發症

國際指引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最少要做一次全面的足部檢查,併發症風險愈高的病人則要更頻密檢查。足部檢查涵蓋多個範疇,包括足部的保護性感覺、血液循環、皮膚和趾甲狀態,以及足部形態和結構變化。

「感覺測試可以利用10克單纖軟絲去觸碰病人的皮膚,評估患者對微細觸碰的反應,又或利用儀器發出輕震動,若患者無法感知便可能反映神經末梢已受破壞,失去保護性感覺功能,令足部更易受傷和難察覺。」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單纖軟絲測 試可反映病人的足部感覺是否有異常。

此外,還可以利用敲打測試神經反射功能,足部血液循環狀况則可以儀器量度足背和近足內踝的踁後血管脈膊和血壓以作判斷。至於皮膚及足部形態則可經由觀察了解。

他強調,定期檢查的目的是要及早發現糖尿病的併發症,以便採取措施應對,亦可提示患者及醫生更嚴格控制血糖水平,部分問題如血管阻塞引致血液循環差,則可轉介血管外科跟進。

陳家倫坦言,有部分病人可能覺得需「除鞋見人」較為尷尬,加上並不知道應向哪個專科求診,導致疏忽或延誤了足部的病變問題。其實病人如有需要,可先諮詢醫生或足病診療師,及早檢查以防患未然。

他提醒,糖尿病患者日常要做足雙腳護理,以減低足部出現創傷而引發嚴重後遺症。

【糖尿病】血糖失控隨時變糖尿足 提防4個警號 日常護理雙腳有法 免爛腳截肢
量度足部的血壓和脈搏有助了解血液循環是否正常。

糖尿病患者日常護理雙腳貼士:

1/ 每日檢查雙足狀况:查看雙腳是否有傷口、瘀斑、水泡或紅腫等症狀,腳底則可用鏡子幫助觀察。

2/ 揀選合適的鞋履:確保鞋內有足夠空間但不能過於寬鬆,鞋子質料要柔軟及透氣,並宜以縛帶或魔術貼調節鬆緊度。由於雙腳的形狀會隨年紀有所改變,每次買鞋都要重新試穿。

3/ 保持足部乾爽:洗澡後要盡快抹乾雙腳,腳汗較多則宜較頻密更換襪子。

4/ 由他人協助修甲:可由家人協助剪腳甲以減少剪傷皮膚的機會。

]]>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9%a0%90%e9%98%b2%e5%bc%b7%e7%9b%b4%e6%80%a7%e8%84%8a%e6%a4%8e%e7%82%8e-%e6%88%92%e7%85%99%e5%a5%bd%e9%81%8e%e4%ba%82%e9%a9%97%e5%9f%ba%e5%9b%a0/ Mon, 09 Nov 2020 08:49: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209 【明報專訊】不少人受背痛困擾,以為是姿勢不良所致?如果你是45歲以下,持續出現背痛,加上早上醒來腰背僵硬,就要小心,有可能患上強直性脊椎炎

強直性脊椎炎是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除了背痛、僵硬,原本一節一節的脊椎,融合成一條,影響活動幅度。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背痛注意 —— 強直性脊椎炎是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大多數是年輕男士,如背痛已維持一段長時間,就要找醫生詳細檢查。(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Makidotvn、porcorex@iStockphoto) 

 

陳:陳素懷(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譚:譚皓珮(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無視背痛 脊椎融合無彎轉?

問:背脊痛,只是姿勢不良引起,小問題而已?

陳:視乎背痛狀况,醫生會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背痛維持了多久,如果是最近出現,可能只是運動或姿勢不良引致扭傷,病情很快改善;如背痛已維持一段時間,便要考慮是否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癌症或細菌(如肺結核)感染。此外,病人脊椎如因創傷或退化,令脊椎收窄壓着神經線,會導致四肢麻痹乏力,甚至失禁,要即時轉介專科醫生跟進。這些問題可以很嚴重,以強直性脊椎炎為例,如病人脊椎由一節節融合成一條,可導致站立及步行困難,而且無法逆轉,絕不可以輕視。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明報製圖)

臀痛膝腫 脊椎炎的錯?

問:如何分辨背痛是否強直性脊椎炎引起?

陳:背痛可分為機械性背痛(mechanical back pain)及發炎性背痛(inflammatory back pain)。前者因姿勢不良、肌肉和關節勞損引起,而強直性脊椎炎則屬發炎性背痛。

機械性背痛只要多加休息,數星期就會復元,但發炎性背痛通常會持續3個月或以上,而且當身體靜止時會特別痛,半夜更可能痛醒。晨僵是強直性脊椎炎典型徵狀,即早上醒來病人會感到關節僵硬,而且維持30分鐘或更長時間。

強直性脊椎炎還會出現其他徵狀,由於發病位置為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即盆骨與尾龍骨之間的關節出現發炎,所以病人臀部亦會感到疼痛。病情也可能影響周邊關節發炎,如髖關節、膝蓋等,受影響關節會腫脹、發炎或積水等。此外,約四成病人會出現關節以外的器官炎症,例如眼睛、皮膚、腸道和心血管等發炎。醫生經過問診及檢查後,如懷疑病人患上強直性脊椎炎,便會將病人轉介風濕病科醫生接受評估及治療。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蘇智鑫攝)

 

45歲前發病 男性居多?

問:帶有HLA-B27基因,就會患上強直性脊椎炎?

譚:強直性脊椎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成因並未明確。男性較常見,男女比例約3至4:1。患者大多數是年輕男士,徵狀通常於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出現,甚少大於45歲發病,香港每1000人約有3人患有強直性脊椎炎。約90%患者擁有HLA-B27基因,帶此基因者患病風險較大。香港約有7%人口帶有HLA-B27基因,可幸這些人士發病機率只是2%。研究相信,除了基因外,還有環境刺激因素誘發強直性脊椎炎,例如感染或腸道微生物群生態失調。另外,銀屑病關節炎(俗稱牛皮癬關節炎)、發炎性腸道疾病、虹膜炎等患者也可能出現脊椎關節炎徵狀。

【痛症】正視強直性脊椎炎 戒煙好過亂驗基因
(蘇智鑫攝)

初期照X光易走漏眼?

問:如何診斷強直性脊椎炎?

譚:如背痛持續多於3個月,患者年齡小於45歲,再評估背或關節痛特性,衡量家族病史及其他相關徵狀後,醫生如懷疑是強直性脊椎炎,會安排進一步檢查。病人須接受X光及磁力共振影像診斷,因為強直性脊椎炎首先影響骶髂關節,盆骨X光可判斷骶髂關節有否縮窄、侵蝕或融合;但X光未必能發現病發初期徵狀,或需靠靈敏度和特異度高的磁力共振,偵測骶髂關節發炎狀况,避免耽誤病情。

另外,抽血檢查HLA-B27基因,亦是其中一個參考指標;其他發炎指數如血沉降(ESR)、C-反應蛋白(CRP)可以判斷病情活躍度。醫生綜合上述資料,按國際診斷標準評分作出診斷。

 

帶遺傳基因不代表會患病?

問:基因測試,可否預防強直性脊椎炎?

譚:強直性脊椎炎有遺傳性,如果擁有HLA-B27基因,家族同時有近親患此病,患病風險增加至20%。不過,雖然HLA-B27基因對診斷有參考價值,但由於只得2%發病機率,所以並不建議胡亂接受基因測試。

另一方面,研究證實吸煙會大大增加損害脊椎關節機率,高風險人士必須戒煙。

 

知多啲:無法根治 生物製劑紓緩病情

強直性脊椎炎是免疫系統疾病,現時沒有方法根治,治療目標是幫助病人減輕痛楚及僵硬程度,保持脊椎活動能力及防止變形。

 

消炎藥一線治療 減骨增生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譚皓珮說,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物(NSAIDs)是強直性脊椎炎第一線治療,主要用來紓緩炎症,減低痛楚。大部分病人服用後徵狀有顯著改善,只需要疼痛時服用。但若病情活躍,醫生會建議在一段時間內服用全劑量以控制徵狀,有部分研究指出此能減少脊椎關節融合及骨增生。傳統NSAIDs常見副作用是增加消化性潰瘍風險。新一代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COX-II 抑制藥)能減少上述副作用,但長期服用仍會增加腎臟和心臟疾病風險,因此須徵詢醫生意見。

至於改善病情的風濕藥類,如「柳氮磺胺嘧啶」(Sulfasalazine),有調理免疫系統作用,可紓緩患者周邊關節炎,如手腳關節炎症,但對中軸關節如頸椎、胸椎、腰椎和髂關節等炎症,效果有限。

譚皓珮指出,如病人先後服用兩隻非類固醇止痛藥的最高劑量超過2至4個星期,病情持續活躍,便需要考慮進一步治療。現時治療強直性脊椎炎的生物製劑分兩大種類,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anti-TNF)及抗白細胞介素-17A(anti-IL-17A)。臨牀研究顯示這兩類生物製劑療效顯著,能快速控制關節發炎,部分研究指出如果及早並長期使用生物製劑可避免脊椎關節變形。抗腫瘤壞死因子也能治療強直性脊椎炎相關的虹膜炎和腸炎。

生物製劑透過注射使用,作用是抑制免疫系統,所以會增加感染風險。使用生物製劑前,醫生會詳細評估,例如隱性肺結核檢查,以確保安全使用。不過,病人須長期注射藥物,一旦停用病情可能復發。如病人因財政或其他問題,可與醫生商討減藥,其間配合消炎藥物紓緩病情。

 

文:wongyim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www.afterrobert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2.mp4,運動時痛楚減 休息時更痛;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3.mp4,大關節或發炎 嚴重可影響視力;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4.mp4,男性患者較多 具遺傳性;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5.mp4,與家族病史有關 不能靠單一檢查斷症;https://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07_06.mp4,藥物分三類 視嚴重程度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