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關節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8 Oct 2024 08:47:1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關節痛”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退化性關節炎vs.骨質疏鬆症 病因症狀大不同 服葡萄糖胺、鈣補充劑? //www.afterroberto.com/%e9%80%80%e5%8c%96%e6%80%a7%e9%97%9c%e7%af%80%e7%82%8e-%e9%aa%a8%e8%b3%aa%e7%96%8f%e9%ac%86%e7%97%87-%e7%97%85%e5%9b%a0%e7%97%87%e7%8b%80-%e8%91%a1%e8%90%84%e7%b3%96%e8%83%ba-%e9%88%a3%e8%a3%9c/ Mon, 28 Oct 2024 08:47: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32

【明報專訊】常聽到病人問:「藥劑師,我經常全身骨痛,應該要補充鈣質還是葡萄糖胺?」要回答此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這兩種疾病,既常見又容易讓人混淆。

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疾病 骨質疏鬆症:骨骼疾病 病因症狀大不同

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疾病,隨着年齡增長、過度使用關節、肥胖及關節舊患等因素,覆蓋在骨頭末端的軟骨組織開始退化磨損,削弱其緩衝及避震作用,導致骨頭直接摩擦,造成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活動受限。膝關節處於下肢,承受壓力和衝擊較大,因此通常最早及最常受影響。患者或感到關節在活動時有「卡卡」聲,並且在長時間站立或走路後疼痛加劇。

退化性關節炎vs.骨質疏鬆症 病因症狀大不同 服葡萄糖胺、鈣補充劑?
退化性關節炎是是關節疾病,覆蓋骨頭末端的軟骨組織退化,導致骨頭直接摩擦,造成關節疼痛、腫脹、僵硬。(tofumax@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關節痛非長者專利 分辨兩種常見關節炎


葡萄糖胺補軟骨功效待確定

部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會選擇服用保健食品——葡萄糖胺。關節軟骨主要成分為蛋白聚醣,而葡萄糖胺是製造蛋白聚醣原料之一,透過直接補充葡萄糖胺,理論上可促進合成製造軟骨的過程,發揮修復關節軟骨強韌度的作用,但目前研究數據對葡萄糖胺臨牀功效仍待確定。


相關閲讀:【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鈣質攝取量不足 骨質疏鬆症者可服鈣補充劑

另一方面,骨質疏鬆症是骨骼疾病,因年齡、性別(尤其是更年期後女性)、營養不良、某些藥物影響和缺乏運動等不同原因,令骨骼內鈣質流失,骨質密度降低,骨骼變得脆弱,從而增加骨折風險。大部分骨質疏鬆症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徵狀,通常透過骨質密度測量發現;或者當骨質流失到一定程度,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情况,甚至在輕微碰撞跌倒後發現骨折,病情已屬嚴重程度。

骨質疏鬆症患者若日常飲食的鈣質攝取量不足,可使用鈣補充劑,並搭配維他命D3以加強鈣質吸收。一般建議成人每日由飲食及鈣補充劑中攝取的鈣質總和為1000至1200毫克,個別人士因應自身狀况,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意見,選擇合適的鈣補充劑。

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都常見於老年人,且皆能導致身體活動受限,但病因和症狀卻截然不同,屬於兩種不同疾病。了解這些差異有助及早識別和治療,從而改善生活。如有相關徵狀,建議尋求醫療專業人士評估。

文:邱文珊
(東華三院中銀香港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

(醫學滿東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關節痛非長者專利 分辨兩種常見關節炎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7%af%80%e7%97%9b%e9%9d%9e%e9%95%b7%e8%80%85%e5%b0%88%e5%88%a9-%e5%88%86%e8%be%a8%e5%85%a9%e7%a8%ae%e5%b8%b8%e8%a6%8b%e9%97%9c%e7%af%80%e7%82%8e/ Wed, 31 Jul 2024 09:31:0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99 關節痛屬關節炎常見徵狀之一,可以發生於大關節如髖或膝關節,或小關節如手指。很多人都以為關節炎是「老人病」,未必知道年輕人士也有機會受關節炎困擾。關節炎有分不同種類,最常見的分別是骨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它們有不同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必須要準確診斷,方能對症下藥,避免關節變形惡化至影響活動能力。

關節痛非長者專利 分辨兩種常見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組織長期勞損所致,雖然較常見於長者,但年輕人也可能因為勞損或運動創傷而引發。醫生會處方(NSAIDs)助抒緩痛楚,並配合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改善徵狀。較嚴重退化的病人或需考慮手術置換受影響的關節,最常見為膝關節置換。


相關閲讀:手部關節腫痛?分辨勞損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銀屑病關節炎成因和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因為免疫系統失調,自我攻擊體內關節或周遭組織而引起。大部分病人於中年時期發病,但也有機會發生於任何年齡人士身上,患者以女性較多。最先發病可於手腳大小不同的關節,大受影響的關節會有關節疼痛腫脹,還會出現晨僵,若不及早處理,嚴重的甚至會變形,影響活動能力。醫生會按病人的情況處方不同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緩解病情抗風濕藥。自90年代末生物製劑的出現,可以為病情較嚴重的病人控制徵狀,副作用相對較少。


相關閲讀:【膝痛】對付膝關節炎3種注射藥物:類固醇、透明質酸、高濃度血小板功效和副作用 止痛兼減慢關節退化?


關節痛非骨質疏鬆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是患上骨質疏鬆的高風險群組,因為慢性發炎會增加骨質流失,加上治療若有用到類固醇,導致骨骼強度減弱,增加骨折發生的機會。不少人也誤以為關節痛是骨質疏鬆所致,但其實兩者並無關係。骨質疏鬆通常沒有明顯徵狀,最好是透過吸收足夠鈣質和維他命D,多做負重運動,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發生。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
李家榮醫生

]]>
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89%ad%e5%82%b7%e3%80%91%e5%89%8d%e5%8d%81%e5%ad%97%e9%9f%8c%e5%b8%b6%e6%92%95%e8%a3%82%e3%80%8c%e5%8d%9c%e3%80%8d%e4%b8%80%e8%81%b2%e9%97%9c%e7%af%80%e8%84%ab%e4%bd%8d-%e8%a1%80%e6%b0%b4/ Mon, 29 Jul 2024 07:26: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048 (編按:女子重劍「世一」劍手江旻憓在巴黎奧運個人賽過關斬將,終於首奪奧運金牌,她曾於2017及2019年兩度膝蓋前十字韌帶斷裂,過去被問到傷勢只是說「膝蓋好傻」並輕輕帶過,但其港隊重劍教練Tavi(Octavian-Petru Zidaru)卻指愛徒經歷十字韌帶的傷患需要開刀,她不是每日,而是每分鐘都在經歷艱苦時刻,為她感到非常自豪,成為奧運冠軍之路絕不易行。)【明報專訊】前十字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簡稱ACL)位於膝關節中央深處,是一條長約3厘米、闊約1厘米的韌帶組織。有專家指出,前十字韌帶斷裂,膝關節會變得不穩定,一般走路未必有太大問題,但當運動比賽時,特別是需要急停和轉向的動作(如滑雪、球類運動等),膝關節容易扭傷,引致軟骨及半月板損傷,增加創傷性關節炎的風險。

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香港女子重劍隊星將江旻憓(右)兩度克服膝蓋前十字韌帶斷裂的傷患,終首奪奧運金牌。

「卜」一聲膝關節扭傷?脫位? 前十字韌帶撕裂積血腫痛關節僵硬

如果仔細看,前十字韌帶可以再細分為前內束(anteromedial)和後外束(posterolateral)兩條小韌帶,它們分別在膝蓋彎曲不同角度時,扮演不同角色,維持膝關節穩定。

前十字韌帶撕裂後會流血,血水積存在膝關節內,引致嚴重腫脹、痛楚,令關節僵硬,運動幅度減小,受傷後沒法繼續運動,需要馬上緊急處理(RICE)緩減炎症。不少人在韌帶撕裂時都會聽見「卜」聲響,其實這不是韌帶撕裂的聲音,當膝關節受力引致前十字韌帶撕裂時,關節會出現輕微脫位(subluxation),「卜」的一聲正是來自關節脫位,大腿骨和小腿骨互相碰撞所發出的聲音。前十字韌帶撕裂後病徵比較嚴重,甚至連走路也有困難,很多人會立即求醫。

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位於深處——前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中央深處,維持膝關節穩定。(VectorMine@iStockphoto)

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確定撕裂程度——醫生透過磁力共振,確定前十字韌帶的撕裂程度,左圖為撕裂的前十字韌帶,右圖為正常的前十字韌帶。(作者提供)

伴隨其他組織撕裂 膝關節「不快樂3人組」

大部分前十字韌帶撕裂都能透過臨牀檢查準確診斷,例如前抽拉測試(anterior drawer test)、Lachman test等,測試膝關節前後穩定度;而轉軸移位測試(pivot shift test)則能測試膝關節在旋轉扭動時的穩定度。前十字韌帶撕裂時,通常會伴隨其他膝關節組織撕裂,包括內側副韌帶(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簡稱MCL)和內側半月板(medial meniscus),合稱膝關節的「不快樂3人組」(unhappy triad)。但急性前十字韌帶創傷,外側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會比內側半月板更容易受傷,所以醫生會安排磁力共振,確定前十字韌帶撕裂程度,以及其他韌帶和半月板有否受傷。


相關文章:【膝痛】導致膝關節痛5因素:肥胖、退化、姿勢不當或糖尿等疾病 水療運動助改善


無法自我癒合 須手術重建

前十字韌帶的自我修復能力並不理想,原因它位於膝關節內,關節液妨礙了韌帶血塊形成,所以即使是利用手術修補(repair),韌帶也不能癒合。為了回復關節穩定,大部分傷者需要接受重建(reconstruction)手術。說到重建手術,大家自然問到:究竟是用什麼來重建呢?

自身後腿肌腱重建 傷口小

重建使用的韌帶,大多數來自患者自身移植(autograft),多數人使用部分後腿肌腱(hamstring graft)重建,好處是傷口比較細小,而後腿肌腱會再次生長,雖然新長出的肌腱會稍微細一點,但對跑步等活動基本上沒有影響。另外,也可以選擇用部分髕骨和髕肌腱(bone-patellar tendon-bone graft)重建,好處是癒合後最穩定,但傷口比較大,甚至會有前膝痛。

在香港,選用患者自身以外的韌帶來重建的情况較少,當中包括同種異體移植(allograft)和合成骨移植(synthetic graft)。它們雖然毋須用到自身組織,沒有捐贈區併發症(donor site morbidity)和次數限制,但相比自身移植的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一般較低,有研究指術後首年的再撕裂率(re-tear)較高。

待關節炎症過後 手術好時機

一般來說愈早做手術,效果愈好。然而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需要等待時機,最理想是待關節炎症過後,膝關節回到原來運動幅度後才做手術。現今的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會使用膝關節鏡輔助,可以同時處理半月板受傷,而且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可加快復康過程。重建手術完成後,韌帶需要約9個月復元(remodeling),其間需要以物理治療鍛煉關節幅度、肌力和關節平衡感。

文:楊旭楠(骨科專科醫生)

編輯:梁小玲

知多啲:前十字韌帶防傷 強肌vs.戴護膝

適合的運動裝備可以減少受傷風險,佩戴護膝可否減少前十字韌帶的傷患呢?研究只顯示,佩戴護膝對於已經受傷的前十字韌帶(包括曾接受重建手術的病人),有明顯減低膝傷的幫助。比較多人忽視肌力訓練的重要,研究顯示多訓練核心肌群和大腿肌肉的強度,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率可以明顯減少。

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佩戴護膝——前十字韌帶曾受傷的人,佩戴護膝可減低運動受傷的風險。(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行路都「拗柴」?物理治療師推薦4組動作 改善肌肉力量及關節反應 //www.afterroberto.com/%e8%a1%8c%e8%b7%af%e9%83%bd%e6%8b%97%e6%9f%b4-%e7%89%a9%e7%90%86%e6%b2%bb%e7%99%82%e5%b8%ab%e6%8e%a8%e8%96%a6%e5%8b%95%e4%bd%9c-%e6%94%b9%e5%96%84%e8%82%8c%e8%82%89%e5%8f%8a%e9%97%9c%e7%af%80/ Mon, 22 Jul 2024 08:30: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44

日常如果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走,甚或是在樓梯間踏空,都有機會不慎扭傷足踝,尤其是缺乏運動及經常穿高跟鞋的人士,會有較高的「拗柴」風險。有物理治療師指出,人體其實有關節修正神經反射機能,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及反應去穩定關節,從而修正失衡的動作以避免「拗柴」。治療師建議日常除了跑步外,亦可多做特定的下肢訓練,以加強肌肉力量及關節感知能力。

行路都「拗柴」?物理治療師推薦4組動作 改善肌肉力量及關節反應
缺乏運動及經常穿高跟鞋的人士,會有較高的扭傷、「拗柴」風險。

拗柴分為內翻和外翻扭傷 超過八成屬內翻扭傷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劉焯霆解釋,「拗柴」是因足踝關節過度屈曲或伸展,令關節周邊的足踝韌帶過度延伸而引致不同程度的韌帶或骨骼受傷;「拗柴」主要分為內翻扭傷及外翻扭傷兩種。在綜合性研究報告指出,超過八成至八成半的個案屬內翻扭傷,外翻扭傷雖然佔比較少數,惟很多時會傷及骨,情况較為嚴重。


相關閲讀: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穿高跟鞋、缺乏運動易「拗柴」

劉焯霆指出,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士會有較高的「拗柴」風險,因為穿高跟鞋時會令足踝的「前踝關節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處於最緊最扯的狀態,一旦失平衡便很容易扭傷該韌帶。至於平日缺乏運動的人士,因為下肢肌肉力量不足,難以在關節失衡時有充足的力量穩定關節,當未及時修正姿勢便會扭傷足踝。因此劉焯霆提醒,日常走路時應特別留意凹凸不平路面,以及注意梯間的距離,因為下樓梯時腳尖會先着地,如着地時不夠準確或跨步幅不夠闊,就會很易「拗柴」,更特別容易出現較嚴重創傷,甚至骨折。


相關閲讀:髖關節痛3大高危族 或髖臼韌帶撕裂影響活動幅度、咔咔聲 5招減壓力

性訓練  強化下肢肌肉及關節感覺能力

要避免扭傷足踝,除了走路時警惕,劉焯霆建議,應多進行恆常運動強化下肢肌力,有助降低「拗柴」風險。他解釋,當步行時身體感覺到前踝關節韌帶被拉扯,就會作出自然反應,運用肌肉力量穩定關節,因此日常可針對性訓練關節感知能力,當關節不穩時能反應過來作出修正,其次是加強肌肉力量,以助順利修正。

劉焯霆指出,多做足部與地面接觸的運動,例如跑步等,亦能有效訓練關節和肌肉的強度,相反一些「不貼地」的運動如健身單車和游泳等,對減低「拗柴」風險的幫助不大。以下針對性的下肢訓練,有助訓練關節感覺能力及肌肉力量:

  • 單腳站立:有助增強關節感知能力及腳腕平衡力,起初可先在平地上站立;適應後可加強難度,在軟身的地面訓練,例如站立在軟墊上。
  • 閉眼單腳站立:平衡的關鍵在於三大元素,包括眼睛、耳朵半規管,以及關節感知,閉眼單腳站立能剔除視覺元素,有助更集中訓練關節感知。
  • 橡皮帶運動將訓練用橡皮帶綁住腳掌後,向外拉旋,有助強化足踝。
  • 屈膝單腳跳:有助鍛煉足踝關節的穩定性及下肢肌肉。

劉焯霆建議每日均可進行上述4組動作,每組動作應維持30秒至1分鐘,每次鍛煉約15至30分鐘,持之以恆鍛煉有助降低日後「拗柴」風險。

]]>
玩雙板單板滑水風險有不同 物理治療師:水上活動防受傷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7%8e%a9%e9%9b%99%e6%9d%bf%e5%96%ae%e6%9d%bf%e6%bb%91%e6%b0%b4%e9%a2%a8%e9%9a%aa%e6%9c%89%e4%b8%8d%e5%90%8c-%e6%b0%b4%e4%b8%8a%e6%b4%bb%e5%8b%95%e9%98%b2%e5%8f%97%e5%82%b7%e6%9c%89%e6%b3%95/ Mon, 15 Jul 2024 04:50: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78

夏天是水上活動的熱門季節,水上電單車、獨木舟、滑水、滑浪等活動大受歡迎,假日的西貢水域及港九各個泳灘更是人潮湧動。盡興玩樂固然重要,安全問題亦不能輕視,否則稍有不慎樂極生悲,嚴重受傷後可能會影響終身。有物理治療師提醒,進行水上活動前必須做好事前準備,評估天氣和自身安全,尤其是下水前要做足夠熱身,平日也要加強下肢肌肉鍛煉,才能盡情享受夏日的美好時光。

水上運動出發前評估天氣狀况及自身安全

betway体彩 物理治療師劉焯霆指出,各種夏日水上活動,例如游泳、滑浪、滑水、獨木舟、水上電單車等,各有不同的體力要求及安全措施,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出發前先評估天氣狀况,也應確保自己的身體情况適合進行該類活動。

鍛煉下肢肌力 做充足熱身

劉焯霆表示,充足的下肢肌肉鍛煉及運動前熱身,有助減低膝關節受傷機會。膝關節受大腿肌肉牽引而屈伸,若大腿肌力充足,可減少膝關節受壓,繼而保護關節以免受傷。另一方面,進行水上運動前應做充足熱身,喚醒肌肉後才開始進行高強度運動,否則一下子過度運用肌肉便會容易受傷。熱身亦有助增加肌肉和關節的靈活性,運動時如遇到突如其來的強大力量,肌肉反應足夠敏捷才能保護關節。如果熱身不足,肌肉本應承受的力量便會由關節代為承受,結果令關節受傷。

落水時撞擊力可致骨裂  留心正確落水方法

各項水上運動中,近年尤以滑水及滑浪較受歡迎,相關受傷個案也因此增多。劉焯霆指出,滑浪最主要涉及屈膝及擺髖等動作,若失平衡跌入水中,身體下墜時與水面產生的撞擊力容易令身體受傷。因此,若要減低跌下時的受傷風險,首先要學習正確的落水方法。初學者在第一天練習時,應由專業教練指導,確保安全。

劉焯霆續指,落水時最容易受傷的位置包括肩膊、髖部及下肢等,如進行翻騰動作後失平衡墮入水中,甚至有機會導致骨裂。如失平衡後勉強維持不倒下,膝關節有機會因過度扭動而拉傷,常見受傷位置包括內側韌帶、前十字韌帶及半月板等。

玩雙板單板滑水風險有不同 物理治療師:水上活動防受傷有法
近年滑水及滑浪等水上活動甚受歡迎,但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落水時容易令肩膊、臗部及下肢受傷。

相關閲讀:膝痛源於膝關節退化?老化、肥胖、曾骨折、韌帶受傷增風險 4招護膝運動增肌肉力量

雙板滑水易受傷 女士風險更高

近年熱門的滑水運動有兩類, 分別是單一塊板的有繩滑水(wakeboard),及兩塊板的水橇滑水(water skiing)。根據醫學期刊報告指出,前者較多導致頭部及頸部受傷;而後者較容易導致下肢受傷,包括臗關節及膝關節等。統計顯示,水橇滑水引致的創傷中,有35.9%涉及下肢。劉焯霆解釋,由於水橇滑水需要雙膝輕微内彎才能保持平衡,其姿勢讓膝關節處於最容易扭傷的狀態,受傷機會因而較高;相對之下,一塊板的有繩滑水雙腳屈曲幅度平均,受傷機會較低。

兩塊板的水橇滑水需要強健的下肢肌肉,以及較純熟的滑水技巧,故不適宜初學者。劉焯霆亦提醒,女士因身體構造原因,會比男士更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皆因女士先天盆骨較闊,令膝關節内彎幅度較大,導致膝關節較易扭傷;而男士骨盆相對窄,膝關節内彎幅度較少,故相對不容易受傷。


相關閲讀:髖關節痛3大高危族 或髖臼韌帶撕裂影響活動幅度、咔咔聲 5招減壓力

3組熱身動作 下水前要做足

要減低受傷風險,劉焯霆提醒,在下水前要做足夠熱身,平日亦應多做下肢肌肉鍛煉。可參考以下3組熱身動作:

  1. 單腳站穩,另一腳向後屈曲,並用手拉住腳背盡量貼向臀部,維持15秒。換另一腳重複上述動作,每邊各進行3次。這動作可伸展拉大腿四頭肌肌肉。
  2. 一腳伸前,另一腳屈曲,身體向下沉,保持動作15秒,然後換另一腳伸前重複動作。這動作可伸展大腿後方的肌肉(膕繩肌)。
  3. 雙腳以弓字步一前一後地分開,身傾前壓腿,維持動作15秒,然後換另一腳重複動作。各做3次。這動作可伸展小腿肌肉。
]]>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6%b4%97%e7%9c%bc%e7%94%a8%e9%8a%80%e7%8f%a0%e6%a3%92%e7%bf%bb%e9%96%8b%e7%9c%bc%e7%9a%ae%e6%b7%b1%e5%b1%a4%e6%b8%85%e6%bd%94-%e8%ad%b7%e7%90%86%e7%9c%bc%e7%9d%9b%e8%a6%81%e6%9c%89%e6%b3%95/ Tue, 28 May 2024 07:49: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015 【明報專訊】另類美容服務愈來愈多,繼採耳風潮後,近年有美容店推出「銀珠洗眼」。美容師利用銀珠棒在眼瞼內來回滑動,聲稱能「刺激淚腺」、「深層清潔眼睛」云云。不少網紅拍片體驗洗眼,大讚舒服、放鬆,紓緩眼睛疲勞……眼科專科醫生及中醫看過片段後直言「幾驚嚇」,絕不建議市民嘗試。(編按:要清潔眼內污垢或清除異物,例如沙塵、眼睫毛等異物入眼,用銀珠棒、棉棒等安全有用嗎?眼乾兼眼澀,用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洗眼液來「洗除眼內污垢」、「有助消除眼睛疲勞」等,是否又有效呢?經常使用洗眼液會有什麼影響……如何好好護理眼睛呢?)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明報製圖)

銀珠洗眼無療效 美容師錯把結膜當淚腺 護眼要小心

愈來愈多美容服務聲稱有治療功效。銀珠洗眼是近年新興清潔眼睛美容服務。眼科專科醫生伍立祺及註冊中醫潘咨遐均表示,銀珠洗眼不是中醫或西醫的醫療程序,沒有醫學根據。

從網上短片所見,美容師用銀珠棒「戳」內眼角的小洞(淚孔 punctum ),也就是淚管入口,聲稱銀珠洗眼通淚腺。伍立祺質疑,片中美容師將眼部結構「全部撈亂」,銀珠棒接觸位置是結膜,而不是淚腺;若不認識淚管結構,將銀珠棒戳進眼角容易令淚管受損,使淚管閉塞而經常流眼水。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銀珠洗眼」過程中美容師將銀珠棒接觸覆蓋眼球的結膜,甚至靠近內眼角的淚孔,是非常危險,可能會令淚管受損。(明報製圖)有異物入眼時,應先閉上眼睛一會,再眨眼數下,讓淚水自然冲走異物。而並非用手捽眼、向眼吹氣等。(prpicturesproduction@iStockphoto)

忌翻開結膜 接觸外物易發炎

片中美容師又翻開眼皮「深層清潔」。伍立祺指出,眼皮背面紅色位置是結膜,結膜是一層薄膜,覆蓋上、下眼瞼內表面及鞏膜(俗稱「眼白」)。結膜可分泌黏液和淚液來潤滑眼球,以及阻隔灰塵、細菌入侵。淚腺位於眼眶外上方眶骨內側,負責分泌淚液,在醫學上沒有所謂的「通淚腺」。類似術語有俗稱「通淚管」的淚管冲洗/探通術,用以檢查淚管阻塞,一般要先局部麻醉。

銀珠洗眼的宣傳中,聲稱可以深層清潔眼內污垢,如彩妝、異物等。伍強調,在不戴手套、沒有麻醉的情况下,直接用外物接觸結膜非常危險,「不應該翻開眼瞼露出結膜,使之暴露在空氣之中,亦不需要特別清潔結膜」,因每次眨眼,淚水都會帶走眼睛污垢。眼睛有自我清潔機制,自身天然眼淚水是最有效的潤滑和保護,而且有一定程度殺菌作用。眼淚含有溶菌酶,能夠破壞細菌細胞壁,達到殺菌作用。然而,眼淚的殺菌作用有限,不能完全消除所有細菌,「一般在皮膚、眼睫毛上共生的細菌應該都夠保護,但對於外來細菌,如用污糟手捽眼,就未必夠」。

棉棒、吹氣除異物 增感染風險

銀珠洗眼聲稱可洗除異物。伍立祺指出, 當有沙塵、眼睫毛等異物入眼,胡亂用銀珠棒、棉棒,甚至向眼內吹氣,這些做法不但無效,還增加感染風險。建議先閉上眼一會,然後不斷眨眼數下,「當有異物入眼,眼睛受刺激就會馬上『標眼水』,將異物冲出」。如果未能靠淚水排走異物,可用人工淚液(又稱人造淚水)、生理鹽水或蒸餾水冲洗眼球表面。一旦情况持續或惡化,例如張不開眼、不斷流眼水、眼痛,應找眼科醫生治理,而不是用銀珠洗眼。伍提醒,若化學品濺進眼睛,應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最好使用蒸餾水,條件不許可,緊急時也可使用自來水),並盡快求醫。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有異物入眼時,應先閉上眼睛一會,再眨眼數下,讓淚水自然冲走異物。而並非用手捽眼、向眼吹氣等。(prpicturesproduction@iStockphoto)

眼結石須醫生局部麻醉清除

部分瞼板腺功能障礙患者,眼瞼內有黃色顆粒狀眼結石,可能會感覺「刮」眼、有異物感,就需要醫生利用顯微鏡,在局部麻醉下慢慢將眼結石清除;切勿以銀珠洗眼或其他方式自行清除眼結石。伍立祺提醒,用外物刺激結膜很容易引起過敏性結膜炎或其他發炎反應。銀珠洗眼有可能弄傷結膜,在眼球表面造成傷口,細菌就可以乘虛而入,輕則導致結膜炎;若弄傷角膜或角膜附近的結膜,可導致角膜細菌感染,甚至角膜潰瘍,嚴重可能致盲。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伍立祺(受訪者提供)

中醫意見:中藥養肝腎 改善眼乾

註冊中醫潘咨遐對於銀珠洗眼聞所未聞,亦找不到文獻證明其效用。她從網上短片所見,美容師用銀珠棒觸碰眼角附近,位置雖然鄰近睛明穴,但銀珠洗眼非中醫範疇。而中醫學有眼部針灸,魚腰、攢竹、絲竹空、四白、瞳子髎、太陽、印堂,都是眼部常見的針灸穴位。不過中醫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根據病人具體情况調整治療方向。潘強調,銀珠洗眼做法危險且容易傷及角膜,處理不當可引發感染,嚴重會導致失明,因此不建議用銀珠洗眼。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潘咨遐(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風濕科】長期口乾、眼乾 小心乾燥綜合症可引發關節痛、血管炎 女性尤其注意

肝火盛 眼紅腫痛

潘咨遐引述《黃帝內經》:「諸脈者,皆屬於目……肝受血而能視」,眼睛與五臟六腑、經絡等有密切關係,肝血足能濡養於目,將養分輸送給眼睛,使眼睛明亮。《黃帝內經》又說:「肝開竅於目」,肝的部分功能通過眼睛表現出來。肝經循行路線始於足底大腳趾,經眼直達頭頂。因此,肝火旺盛時可能會引起眼睛不適,肝火盛其中一個表現是眼紅、腫痛。

肝火分為虛火和實火,虛火表現為眼睛乾澀、疲乏、頭暈耳鳴等;實火表現為眼睛紅、腫、痛,還有口乾、口苦、急躁易累、大便乾結等。潘指出,如要紓緩眼部疲勞、改善眼乾,中醫會按照病人體質處方中藥調理,例如清肝瀉火、滋養肝腎,配合穴位按摩或針灸治療。


相關閲讀:【眼敏感】家長注意小朋友眼痕常捽眼 可致結膜角膜受損、影響視力 4個紓緩眼睛敏感方法(有片)

貼士:洗眼液洗走天然淚水 得不償失

工作一整天,下班後眼睛又乾又澀,市面上有各式各樣洗眼液,標榜「洗除眼內污垢」、「有助消除眼睛疲勞」等。用法是將洗眼液倒入眼罩杯中,將眼罩杯對準眼睛並蓋上,然後在洗眼液裏眨眼。然而,眼科專科醫生伍立祺不建議使用,因為經常使用這類洗眼液,很多時會把眼睛表面的天然淚水洗走。想好好護理眼睛,伍立祺有以下貼士:

稀釋BB洗頭水抹眼瞼

  • 每日早晚洗面時,用化妝棉或棉花棒沾水,輕輕拉低下眼瞼,由眼角內向外貼着眼睫毛根部抹乾淨。上眼瞼以同樣方法清潔,輕輕拉高上眼瞼,輕抹眼瞼邊緣,過程中毋須翻開眼皮。市面有售清潔眼瞼專用濕紙巾,亦可用作日常清潔。經常化眼妝的人更要留意上下眼瞼的清潔,化妝品容易殘留積聚在臉板腺的出口
  • 想加強清潔效果,尤其是油脂分泌多的人士,可使用稀釋的不澀眼配方嬰兒洗頭水,1至2滴嬰兒洗頭水加入50毫升清水稀釋,用化妝棉或棉花棒沾水抹眼
  • 至於眼科手術前後的眼部護理及清潔,應根據醫生指示處理

熱敷軟化瞼板腺油脂

閉上眼睛,以約40℃至42℃熱毛巾或眼膜,熱敷雙眼10至15分鐘,有助軟化積聚在瞼板腺的油脂,促進正常的油脂分泌和排出(瞼板腺負責分泌油脂,形成淚水最表層的油脂層)。醫學實證熱敷能預防或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以及改善乾眼徵狀和紓緩眼部疲勞。

人工淚液紓緩乾澀

建議容易乾眼、眼睛疲勞的人使用人工淚液,成分模仿天然眼淚,可以在眼睛乾澀或不適時使用。一般每天用3、4次已足夠,在醫生指示下有時可能需要用更多次數。人工淚液分為補水或補油為主,屬於非處方藥物。如果徵狀比較嚴重,醫生會視乎情况處方特效藥水。

中醫:茶飲養肝明目

註冊中醫潘咨遐推介養眼茶飲及穴位。

杞子石斛茶

材料:杞子12克、石斛6克

做法:加入所有材料於250毫升沸水中,浸泡20分鐘,待常溫飲用(每星期飲1、2次)

功效:養肝明目、滋陰生津

注意:杞子糖分高,糖尿病患者慎服,服用前需向註冊中醫查詢

按穴紓緩炎症

用拇指每日按揉眼部穴位10至15次,以痠脹為宜,但不可按壓眼球或過分用力。

洗眼用銀珠棒翻開眼皮深層清潔?戳結膜當通淚腺?護理眼睛要有法
(明報製圖)

攢竹:
眉頭內側,有助紓緩角膜炎、結膜炎等徵狀

魚腰:
瞳孔正上方,眉毛中間位置,有助紓緩結膜炎等徵狀

絲竹空:
位於眉尾後凹陷處,改善眼睛痕癢、乾澀、疲勞

文:利楚兒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www.afterroberto.com/%e9%96%89%e7%b6%93-%e9%9d%92%e6%98%a5%e6%9c%9f%e6%b2%92%e4%be%86%e7%b6%93%e5%85%bc%e9%ab%94%e9%87%8d%e4%b8%8b%e9%99%8d-%e6%88%96%e8%87%b4%e5%8e%ad%e9%a3%9f%e7%97%87-%e7%96%be%e7%97%85%e5%be%b5/ Fri, 10 May 2024 08:41: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19

【明報專訊】月經,是女士每月的煩惱事;但一旦不出現,煩惱更大。尤其青春期女生來經最初2年,遇上連續6個月沒來月經,出現閉經(amenorrhea)徵狀,所有發育程序停擺,包括停止長高、乳房停止發育等,可能因而錯過發育期。閉經可以是許多疾病的徵狀,青春期女生連月沒來月經,伴隨體重不尋常下降及飲食行為轉變,有可能患上厭食症,還可能是甲狀腺功能失調、多囊卵巢症、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等徵狀。根據醫管局數字,過去3年公立醫院接收18歲以下厭食症新症,約有200宗。如沒適時治療,會影響腦部認知能力,甚至有生命之危。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過度減肥惹禍–女生因過度減肥而嚴重營養不良,不但會閉經,還影響不同器官功能。(設計圖片,Paper Trident、Yuliya Pushchenko@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閉經:不同嚴重疾病徵狀  厭食症、甲狀腺問題、卵巢早衰

閉經是許多疾病的徵狀。「例如甲狀腺功能失調、高泌乳素血症(即催乳素過多)、多囊卵巢症、卵巢早衰、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等。」兒科專科醫生黃敏儀指出,患者會同時出現不同徵狀,例如:

  • 厭食症患者會同時出現體重不尋常驟降;
  • 多囊卵巢症患者通常身形偏胖;
  • 甲狀腺功能失調病人身形偏瘦,但食量反而較平日多,還伴隨怕凍、疲倦等徵狀;
  • 免疫系統失調的患者,有閉經、體重下降之外,還會無原因發燒、關節痛等。

「一般透過驗血、超聲波等檢查即可確定病人情况,若個案需要由其他專科跟進,就會轉介至婦產科、內分泌科等。最重要是及早求醫,接受適當治療。」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發育停擺–青春期女生連月沒來月經,伴隨體重下降,出現閉經徵狀,可能會錯過發育期。(設計圖片,Михаил Руденко@iStockphoto)

閉經如發燒 宜及早求醫

月經周期偏離規律並不罕見,但若連續多月不見蹤影,臨牀徵狀為閉經(amenorrhea)。「青春期女生來經最初2年,因排卵周期尚未穩定,經期混亂也屬正常,但若連續6個月或以上也沒有月經,即屬閉經。至於來經逾2年的女生,排卵周期應相對規律,只要連續3個月或以上沒來月經,就是閉經。」伊利沙伯醫院兒科顧問醫生黃敏儀指出,閉經猶如發燒,可以是許多不同嚴重疾病的徵狀,患者需盡快求醫,查明因由。

厭食症過去3年30新症 嚴重個案佔約兩成

「甲狀腺功能失調、多囊卵巢症、高泌乳素血症(即催乳素過多)、卵巢早衰、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有可能引致閉經徵狀。要留意的是,青春期女生連月沒來月經,還伴隨體重不尋常下降而消瘦,以及飲食行為轉變等,有可能患上厭食症。伊利沙伯醫院過去3年厭食症新症個案約30宗,當中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個案,約佔一至兩成。」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閉經是許多疾病的徵狀,包括甲狀腺功能失調。(設計圖片,sasun bughdaryan@iStockphoto)

影響荷爾蒙分泌 停止排卵

黃敏儀強調,閉經是厭食症患者其中一個常見病徵。厭食症患者的月經為何煞停?黃敏儀解釋:「過度減肥,身體嚴重營養不良,影響所及,下丘腦分泌的促黃體生成素釋放荷爾蒙(luteinising-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受到抑制,令腦下垂體減少分泌促黃體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缺乏這兩種荷爾蒙,便會停止排卵,沒有經期。」

LHRH在青春期啟動發育程序後開始活躍,刺激LH及FSH令身體開始周期排卵。兩種荷爾蒙同時負責青春期生長發育,例如乳房發育及長高等。所以正值青春期的女生,遇上閉經及嚴重營養不良,可能會錯過原定的發育程序。黃敏儀解釋:「女生的生長板閉合年齡約14歲,若患者已過青春期,就算LHRH分泌回復正常,由於生長板已閉合,再難長高,有可能導致患者成年的高度較原先預期矮小。」

心包膜積水可致命 腦萎縮影響認知

黃敏儀又指出,女生因過度減肥而嚴重營養不良,身體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減慢,所以除閉經外,還會影響不同器官的功能。「基礎代謝率減慢,身體產生保護機制,在不消耗過多能量的前提下運作,例如腸胃蠕動減慢因而出現便秘或肚瀉,也會有體溫低、血糖低、血壓偏低及心跳慢等徵狀。以心跳為例,女生正常每分鐘60下或以上,但厭食症患者只有40至50下或更低。」當患者出現嚴重營養不良,難免影響心臟和腦部運作。

「病人因嚴重營養不良,體內蛋白質不足,身體例如雙腳會積水,若心臟外圍薄膜有積水,即心包膜積水,就會有生命之危。」黃敏儀說,曾遇過嚴重個案,腦部萎縮,影響認知無法如常思考,例如偏執瘦才是靚的錯誤觀念等。腦部萎縮可以康復,但需要較長治療時間。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黃敏儀(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安全性行為】經期不是安全期 衝紅燈小心搞出人命

身高160厘米體重僅30公斤 影響營養和身體機能

據臨牀經驗,三分之一厭食症個案能完全康復,三分之一會在康復後復發,三分之一未能根治。

伊利沙伯醫院駐院營養師譚可盈稱:「出現閉經的厭食症患者已是相對嚴重。曾有身高160厘米病人,入院時體重只有30公斤,BMI指數接近危險水平(低於11),BMI正常指標是18.5至22.9。當發現女生閉經的同時有厭食症徵狀,應盡快求診,愈早求診,康復機會愈大。」

「厭食症除影響病人營養和身體機能,也涉及心理問題,所以嚴重個案入院接受治療時,我們會透過跨專業(multi-disciplinary)評估,會涉及兒科、營養師、精神科及臨牀心理學家的協作,全方位跟進。」譚可盈指出,由於患者有較長時間嚴重營養不良,需要循序漸進增加每天熱量。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譚可盈(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甲狀腺腫瘤】與大頸泡有關?出現甲亢徵狀怎辦?了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體重、月經復常 未必同步

「一般10至15歲女生,每日需要1500至1800千卡熱量。曾有個案入院時每天只進食約300千卡,胃好細。雖說胃有彈性,但很難一下子由300千卡推上1500千卡。所以經評估後,按情况由1000千卡開始,每隔2至3日做一次評估,看病人能否接受,可以的話便以每日250千卡遞增,加大每日需要吸收營養量;約需數星期,加至正常1800千卡,從而慢慢達到理想體重。不過,曾遇過個案增至理想體重後,未能回復月經。」譚可盈說。

【閉經】青春期6個月沒來經兼體重下降 或過度減肥致厭食症 了解4種疾病徵狀
攝取熱量–一般10至15歲青春期女生,每日需要約1500至1800千卡熱量。(asiandelight@iStockphoto)

一般而言,當女生回到健康體重,下丘腦分泌的LHRH很大機會隨之復常,重啟排卵周期,恢復月經。據黃敏儀的臨牀經驗,治療三數個月是基本單位,也有病人需要停學1年接受治療。

「過往遇過不少嚴重個案,就算恢復健康體重後,仍然閉經一段時間。也有部分患者即使體重未達標,卻先恢復月經。」月經周期可否重新啟動,關鍵除了是充足營養和理想體重外,下丘腦功能是否復常,至為重要。黃敏儀解釋:「部分患者下丘腦功能可能需較長時間才復元,所以即使體重恢復,仍未見月經。換言之,體重恢復與下丘腦恢復產生荷爾蒙的時間未必是同步,最終何時恢復月經也是因人而異。」

「若患者持續一段較長時間仍未恢復月經,醫護人員或會按患者情况評估,考慮處方女性荷爾蒙補充劑,情况如更年期女性在停經後會遇上不適,可透過補充女性荷爾蒙紓緩。」黃敏儀強調,只要患者重拾正常體重並恢復月經,長遠不會對生育能力構成問題。

文:王思澄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登革熱二次感染變重症?憂DEET驅蚊劑影響兒童健康?醫生教3種驅蚊之選 //www.afterroberto.com/%e7%99%bb%e9%9d%a9%e7%86%b1%e4%ba%8c%e6%ac%a1%e6%84%9f%e6%9f%93%e8%ae%8a%e9%87%8d%e7%97%87-%e6%86%82%e5%bd%b1%e9%9f%bf%e5%85%92%e7%ab%a5%e5%81%a5%e5%ba%b7-%e9%86%ab%e7%94%9f%e6%95%99%e9%a9%85%e8%9a%8a/ Fri, 10 May 2024 04:54: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15

天氣回暖,蚊蟲變得愈趨活躍,如不慎被蚊子叮咬,不但令人痕癢難耐,更有機會感染登革熱,引致發燒、頭痛、淋巴腫脹等。萬一先後感染兩種不同血清類型的登革熱病毒,更有可能演變成「重症登革熱」,有致命風險。有醫生提醒,預防蚊叮必須做足防蚊措施,如擔心兒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會有避蚊胺過敏問題或憂DEET會影響孩童健康,可考慮使用含有其他3種不同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登革熱二次感染變重症?憂DEET驅蚊劑影響兒童健康?醫生教3種驅蚊之選
一旦被蚊子叮咬,令人痕癢難耐外,更有機會感染登革熱,引致發燒、頭痛、淋巴腫脹等,不要掉以輕心。(資料圖片)

登革熱潛伏期最長約兩周 二次感或引致「重症登革熱」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數據顯示,本港今年已錄得至少20宗登革熱個案,當中包括1宗本地感染個案及19宗外地傳入個案。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鄭嘉怡醫生指出,登革熱是經由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白紋伊蚊傳播,病毒潛伏期為3至14天。白紋伊蚊常見於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故此較多登革熱個案是到東南亞地區旅遊後,因為在當地被蚊叮而感染,返港後始病發。

重症登革熱可致出血、腦膜炎 甚或致命

鄭醫生解釋,登革熱病毒大致分為4種血清類型(I、II、III、IV型),患者首次感染任何一種血清類型的登革熱病毒後,病徵可以十分輕微,甚至毫無徵狀;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淋巴腫脹、結膜發炎及關節痛等病徵,患者康復後會產生首次感染血清類型的抗體。然而,一旦患者第2次感染了其他3種血清類型的登革熱病毒,便有機會出現「重症登革熱」,除了上述提及的常見徵狀外,更有可能導致出血、腦膜炎等嚴重問題,有致命風險。

鄭醫生表示,現時並沒有針對登革熱的治療方法,醫生通常會處方紓緩徵狀的藥物。登革熱患者一般需時約一星期康復,而重症登革熱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採取支援性治療,並由醫護人員密切監察病情。


相關閲讀:遠足行山小心8 類蛇蟲蚊蜂 被叮咬症狀 專家提醒宜忌急救法

驅蚊劑有效時間 視乎避蚊胺DEET濃度

要預防感染登革熱,外出時應做足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叮咬。鄭醫生建議,應選用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因為避蚊胺能有效影響蚊子的口部和觸覺,而驅蚊劑的有效時間則視乎避蚊胺的濃度,濃度愈高,時效愈長,譬如7%濃度一般能維持2小時效用。


相關閲讀:破解四大防蚊謬誤 精油食蒜驅蚊?DEET最有效

6個月以下嬰兒應避用含DEET驅蚊劑

不過,以往曾出現小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後,出現腦癇症或血壓降低等病例,令家長十分擔憂。鄭醫生提醒,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避免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劑,而幼童亦應只使用避蚊胺濃度低於10%的驅蚊劑。如有需要,她建議家長可為兒童選用其他含不同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例如IR3535、派卡瑞丁(Picaridin)等,或是含檸檬桉樹(lemon eucalyptus)成分的精油,都有驅蚊之用。

除了適當使用驅蚊產品,鄭醫生強調,應時刻清理積水和垃圾,保持環境衞生,防止蚊蟲滋生。有別於其他品種的蚊子,白紋伊蚊較常於早上及中午時分活動,因此鄭醫生提醒,日間到郊外活動時應特別注意,建議穿着鬆身的淺色長袖衣物、長褲,同時避免使用帶有強烈氣味的香水和化妝品,以減低吸引蚊蟲埋身的機會。

]]>
風濕病=冇得醫?解構風濕病引起各種痛症 哪種情况下要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9%a2%a8%e6%bf%95%e7%97%85-%e5%86%87%e5%be%97%e9%86%ab-%e8%a7%a3%e6%a7%8b%e9%a2%a8%e6%bf%95%e7%97%85%e5%bc%95%e8%b5%b7%e5%90%84%e7%a8%ae%e7%97%9b%e7%97%87-%e6%b1%82%e9%86%ab/ Thu, 02 May 2024 06:50: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59

每逢天氣潮濕,對於風濕病患者來說,又是容易「發作」的時候,疼痛苦不堪言。風濕病在本港十分常見,很多長者都受此病困擾,令大眾誤以為這是「老人病」,但事實是不論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風濕病,當免疫系統失調,便會出現炎症反應並影響或破壞全身不同的關節,而大多都會引起痛楚。有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提醒,切勿把風濕病引起的痛症與其他病症混淆,最重要是了解不同風濕病所出現的特徵,才能知道哪種情况下要及早求醫。

風濕病=冇得醫?解構風濕病引起各種痛症 哪種情况下要求醫?
手腳關節持續疼痛和紅腫、突然背痛……或是風濕病引致的痛症,宜及早求醫。(網上圖片)

風濕病引發痛症 易跟其他病症混淆

betway体彩 風濕病科名譽顧問醫生、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李家榮醫生指出,由風濕病引致的痛症很容易與其他病症混淆,例如類風濕關節炎造成的手部痛楚會被誤以為是退化所致;強直性脊椎炎的背痛會被看作姿勢不正確;銀屑病或紅斑狼瘡的皮疹則被視為是皮膚敏感,容易因延誤醫治而令病情惡化。

有研究指出,個別的風濕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若能把握發病後首兩年的治療黃金期,及早接受得到科學實證的治療,能提升治癒機會,甚至日後有機會能停藥。原則上,其餘不同的風濕病,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可減低併發症和器官組織受損。因此了解由風濕病引起的不同痛症,有助患者懂得在適當時候求醫,防止病情惡化及減低導致殘障的風險。

風濕病=冇得醫?解構風濕病引起各種痛症 哪種情况下要求醫?

解構風濕病相關的痛症 有以下情况應求醫

關節痛
手或腳關節痛如出現以下特徵,應及早向風濕科醫生求醫:

  • 手部、膝部、腳踭或腳趾的關節持續出現痛楚及紅腫情况
  • 早上出現晨僵多於半小時,僵硬的感覺在活動後才逐漸消退
  • 對稱性的關節出現問題,例如雙手的手指關節或雙膝關節同時出現紅腫或疼痛。但要留意,約有四分之一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起初只是單關節出現問題
  • 有家族風濕病史者應及早求醫並進行相關檢查
  • 若同時出現發燒、體重下降、脫髮等問題應盡快求醫

背痛
無緣無故的背痛不應被輕視,如出現以下情况必須求醫:

  • 出現炎性背痛徵狀,包括早於40歲發病,疼痛徵狀由輕微逐漸加重的起病形態(Insidious Onset),一般以月計算
  • 痛楚會隨着身體郁動有所改善,但休息時卻沒有減輕,睡覺亦感到痛楚,甚至出現晨僵
  • 有患癌症的病史(可能是骨轉移)
  • 因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或中、高劑量的類固醇引致背痛(可能是感染或類固醇引致骨質疏鬆的椎骨骨折)
  • 神經系統受壓令下肢乏力、大便或小便失禁
  • 若同時出現發燒、體重下降、脫髮等問題應盡快求醫

肌肉疼痛
完成劇烈運動後的一、兩天,肌肉通常會疼痛。但若日常出現以下情况,便應及早求醫:

  • 痛楚持續一至兩星期
  • 出現乏力的情况
  • 吞嚥困難(食道肌肉受到影響)
  • 氣促、乾咳(肌肉炎症相關的肺纖維化)

皮膚紅疹
皮膚出現紅疹十分常見,很多時候被誤以為是敏感或濕疹,但若出現以下狀况可能是風濕科疾病的警號:

  • 面頰或眼簾上持續出現紅疹,受到陽光照射會惡化,有機會是紅斑狼瘡或皮肌炎等風濕病
  • 髮尾、後枕、手踭後方有紅色斑塊並有皮屑掉下,有可能是銀屑病
  • 手指尖或腳趾尖有痛楚的紅點,有機會是血管炎

驗血+查 助診斷風濕病

李醫生表示,由於單憑徵狀很難診斷屬哪些風濕病或其他問題所引起,故需以專業的判斷及檢查方法才可診斷出風濕病。

風濕科專科醫生會先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習慣、運動史及病史等等,再作出臨床判斷和檢查。檢查方面,一般會安排病人抽血,檢驗血液中、尿酸指數、發炎指數(如C-反應蛋白及紅血球沉降度)、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簡稱RF)、抗環瓜氨酸抗體(Anti-CCP)和抗核抗體(ANA)等水平,配以X光及超聲波或其他影像檢查,從而分析哪些徵狀與風濕有關,哪些是源於肌肉、筋腱、骨膜等問題。


相關閲讀:【痛症】類風濕關節炎早期徵狀不明顯 關節紅腫疼痛?宜早診斷早治療減關節侵蝕

對付風濕病 治療方法知多啲

近年風濕病跟其他疾病一樣,在治理上有不同方面的進步和突破。李醫生指,患者不應諱疾忌醫,治療方案是按病情所需作不同的配對,方法包括:

  •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即時紓緩痛楚
  • 類固醇藥物:是由人體內皮質醇激素演變而來,可有效消炎及改善病情免疫調節藥物/傳統抗風濕藥:可減低免疫系統活躍程度,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 生物製劑:比其他藥物較具針對性,副作用較少,近年個別種類的費用已經明顯下調
  • 骨科手術:關節微創手術、滑膜切除以及關節置換
  • 物理治療:有助紓緩痛楚及強化肌肉,改善活動能力
  • 職業治療:關節保護、手部訓練、生活和工作上的調整、具保護性質的支架
  • 營養師:對不同的風濕病給予適當指引/建議


相關閲讀:【痛症】認識不同類別止痛藥 撲熱息痛、消炎藥、處方鴉片止痛藥、外用藥膏 有沒有副作用?

風濕病有得醫 把握黃金治療期對症用藥

李醫生強調,風濕病科的疾病絕非「冇得醫」更不能「慢慢醫」,及早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作出診斷,把握黃金治療期並用藥到位,能大大提升治癒效果,甚至停藥的可能性。

]]>
猴疱疹病毒5分鐘可入細胞致神志不清  感染初期似感冒傷口紅腫發燒肌肉痛 //www.afterroberto.com/%e7%8c%b4%e7%96%b1%e7%96%b9%e7%97%85%e6%af%92%e8%87%b4%e7%a5%9e%e5%bf%97%e4%b8%8d%e6%b8%85-%e6%84%9f%e6%9f%93%e5%88%9d%e6%9c%9f%e4%bc%bc%e6%84%9f%e5%86%92%e5%82%b7%e5%8f%a3%e7%b4%85%e8%85%ab%e7%99%bc/ Fri, 05 Apr 2024 04:22: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693 【明報專訊】本港首錄人類感染B病毒(猴疱疹病毒)個案,37歲本地男子被猴子襲擊後感染,上月21日神志不清送院,3日證實感染B病毒,昨(4日)仍危殆。衛生署回覆稱人全球至今僅50宗人類感染B病毒個案。有傳染病專家稱感染者初期會傷口紅腫、發燒和肌肉痛等,病毒5分鐘內可進入中樞神經後會令人嘔吐、頭痛和神志不清。感染者若無及時服用抗病毒藥可併發腦炎,死亡率達八成,建議被襲後盡早求診。漁護署同日出稿,呼籲市民切勿在猴子面前進食,避免直視猴子眼睛,免被視為挑釁。

猴疱疹病毒5分鐘可入細胞致神志不清  感染初期似感冒傷口紅腫發燒肌肉痛

感染猴疱疹病毒5分鐘內可進入細胞致嘔吐神志不清 何栢良:受襲即清水洗傷口15分鐘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全球首宗人類感染B病毒於1932年發現,至今有50宗,包括一宗人傳人,其中21人、即約四成病歿,大部分因被猴子咬、抓感染。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於商台節目稱,B病毒感染人類極罕見,病毒5分鐘內可進入人體細胞,市民受襲後需盡快以清水連續冲洗傷口15分鐘。

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向本報稱,B病毒潛伏期介乎3天至1個月,由於人體無免疫力,感染後毒性很強;猴子接觸史對診斷很重要,若無及時服用抗疱疹病毒藥「阿昔洛韋」,死亡率達八成。

B病毒潛伏期3日至1個月 感染初期發燒肌肉痛似感冒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說,感染者初期會傷口紅腫、發燒和肌肉痛等,病毒進入中樞神經後會令人嘔吐、頭痛和神志不清;B病毒人傳人機率很微,過往一宗涉及夫妻共用藥膏。他稱懷疑感染者需連續兩周服用抗病毒藥作預防,治療則需用最少數周的針劑抗病毒藥。


相關閲讀:血管炎種類多、徵狀多變難察覺 注意四警號:皮疹、發燒、關節痛、疲倦 宜及早求醫


事主無密切接觸者 全球歷來50宗21歿

男事主今年2月下旬於金山郊野公園遭野猴襲擊,上月21日神志不清送院,前日證實感染B病毒。衛生署回覆稱人類感染B病毒的密切接觸者為同住家人,暫未發現該個案有密切接觸者,已通知醫管局提醒醫生即時通報懷疑個案,無計劃將其列為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本報記者昨到金山郊野公園觀察,仍有遊人與野猴接觸。漁護署出稿呼籲市民切勿接觸猴子。該署數據顯示,本港過去3年每年錄得5至8宗猴子傷人,大部分傷勢輕微。漁護署呼籲市民切勿在猴子面前進食,避免直視猴子眼睛,免被視為挑釁。

猴疱疹病毒5分鐘可入細胞致神志不清  感染初期似感冒傷口紅腫發燒肌肉痛
金山郊野公園是野猴棲息地,昨有市民向猴子伸手示意手上無食物。衛生防護中心前天公布,一名37歲本地男子今年2月下旬在該公園被猴子襲擊,日前證實感染B病毒,情况危殆。(曾憲宗攝)

野猴常見於金山、獅子山及城門郊野公園,漁護署稱2007年起每年委託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為上述棲息地猴群避孕或絕育,至今絕育逾1900隻;猴群出生率由2009年約60%跌至近年約32%,過去3年總數保持約2000隻。該署推算現時絕育比率約七成,將加強巡邏提醒市民勿靠近或接觸猴子。署方數據顯示,過去3年共檢控383人涉違例餵飼野生動物,每宗罰款約200至3000元。

猴疱疹病毒5分鐘可入細胞致神志不清  感染初期似感冒傷口紅腫發燒肌肉痛


相關閲讀:【瘧疾】瘧蚊叮咬出現發燒、嘔吐等5個徵狀可併發貧血、昏迷 慎防蚊子傳播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


金山停車場人猴「聚腳點」 關注者倡遷移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兼創辦人麥志豪認為,並非所有人被猴襲擊均會舉報,相信漁護署數據低於實際。他認為金山每日有人餵猴,惟執法不足,金山表位停車場更是人猴「聚腳點」,建議移除或搬遷,重新設計道路,令猴子可不經馬路上落山,配合禁餵宣傳和執法達到人猴分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