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逃犯條例”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04 Oct 2023 07:23: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逃犯條例”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抬走示威者致走光 執法非性暴力理由 //www.afterroberto.com/%e6%8a%ac%e8%b5%b0%e7%a4%ba%e5%a8%81%e8%80%85%e8%87%b4%e8%b5%b0%e5%85%89-%e5%9f%b7%e6%b3%95%e9%9d%9e%e6%80%a7%e6%9a%b4%e5%8a%9b%e7%90%86%e7%94%b1/ Mon, 09 Sep 2019 08:51: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374 抬走示威者致走光 執法非性暴力理由
被抬走光——8月5日凌晨一名少女被十多名防暴警制服及抬返警署期間,少女的長裙及內褲鬆脫「走光」,引起社會爭議。(謝偉豪繪/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引發連場衝突,當中有少女被抬入警署時走光,引起爭議。性暴力不單發生在女性身上,網傳片段看到有警察與市民爭執後當街搜身,卻未必有實質案件或偵查需要,令人覺得只是運用「警權」羞辱對方。

性暴力比子彈更便宜,更有效長遠打壓,甚至滅絕對方。這些在亂世中、落後地區的生存手段,在今天香港文明社會絕不可以接受。

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社會事件中,自6月起引起社會的熱烈關注,事件從不同媒體直播,活動中不同人士的行為及互動呈現在市民大眾的視線,引起熱烈是非公論。其中8月5日凌晨一名少女被十多名防暴警制服及抬返警署期間,她的長裙及內褲鬆脫「走光」,引起社會爭議。

歸咎少女「掙扎」、「著裙」?

市民抨擊行動中的警務人員令少女下體暴露,涉及性暴力。關注婦女性暴力團體亦譴責警方「使用不必要武力,剝奪基本人權且牽涉性暴力」。有大學教授則在社交平台留言提出「警方在急緊處理情况時,可能有過火,但見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這個女生如果要安全,就不要去那種地方」,觸發學生及網友爭議。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余鎧均當日記者會中,回應警方的行動「無任何性暴力有關情况出現」、「有找女警處理」、「由於少女『掙扎』、『著裙』而出現鏡頭見到的情况」。而當少女冷靜之後「同警務人員講其實佢係想自己行」,「當她企番係地上面時候,其實完全無任何走光情况發生」。

抬走示威者致走光 執法非性暴力理由
當街搜身——如果警察當街搜身,並沒有實質案件或偵查需要,只是運用警權來羞辱對方,亦是性暴力的一種。(資料圖片)

甚麼是性暴力?

大家的爭議主要在少女是否受到性暴力對待,以及當中責任誰屬。警方堅稱「無任何性暴力有關情况出現」,但發言人沒有解釋,為什麼警務人員介入行為中引致少女下身裸露是「無任何性暴力有關情况出現」呢?是因為只是裸露下身?是因為曾經有女警參與處理?或是因為少女「掙扎」及「著裙」?究竟什麼是性暴力呢?

現時香港法例沒有性暴力的定義,根據聯合國的定義,是「加於某人身上的任何有傷害性或不願意的性行為。包括虐待性接觸、被迫參與性行為、未得到同意下企圖/進行性行為、性騷擾、語言暴力、涉及性意味的威脅、暴露、不想的觸摸,以及亂倫」。國際的定義主要針對施暴者對受害人的行為,無論對受害人及施暴者都沒有任何豁免條款。換言之,不會因為是什麼身分、有什麼理由、之前或之後做了什麼或者不做什麼,而影響性暴力的定義。

從網上流傳的6分鐘影像中,可見十多名男警務人員圍住少女,將她抬起行了一段路,少女不斷叫喊求助,明顯是不情願的反應。由警務人員制服少女在地,抬她經過兩個馬路燈口期間,少女的下身一直裸露無人理會,連街上的路人都看不過眼,大聲指罵警察。警方一再強調有女警務人員處理,當然由女警處理會比較合適,但當時少女的下身裸露於大街,依然被十多名男警圍觀。這明顯對少女是一種性暴力行為。

 

抬走示威者致走光 執法非性暴力理由
性暴力打壓——性暴力比子彈更便宜,更有效長遠打壓,甚至滅絕對方。(資料圖片)

為何要克制的是受害人?

有性暴力又如何呢?是否情有可原呢?有大學教授同意警務人員的行動可能「過火」,但他又跟警方同出一轍地指摘受害人,歸咎少女「去那種地方」、「著裙」、「掙扎」;教授更提出警方沒有指出的理由,因為「急緊處理情况」、「維護社會秩序」。問題是,是否有好的理由就能如此違反人權?這些指摘背後是一種壓制;如果不想遇到這對待,就不要去那些地方,不要著裙、要乖乖地服從任何對待。我想問的是,為什麼要克制的不是施虐者而是受害人呢?這正正是以性暴力手段,剝奪女性的人身自由及社會參與,同時在鼓勵以性暴力作為操控及打壓的手段。

其實性暴力作為一種打壓、操控及脅迫屈從的手法,在衝突地區常有出現,因為性暴力比子彈更便宜,更有效長遠打壓,甚至滅絕對方。例如強姦殘害敵對社群的婦女、兒童,以侮辱、恐嚇對方,從而離開家園,令家庭、社區破裂,甚至種族滅絕。想不到這些在亂世、落後地區中的生存手段,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依然有市場。警方及教授的說法,跟這些不人道事件都是同一邏輯,在今天香港文明社會絕不可以接受。

不合理搜身 男性同受侵犯

值得關注的性暴力不單發生在女性身上。性拷問是另一種軍事、情報活動中的罪行,涉及不少男性受害人。近日網傳片段看到警察與街上市民爭執時,往往要求對方出示身分證、搜查隨身物件,部分更會要求當街搜身。從網上片段中看到的情節發展,警方未必有實質案件或偵查需要,似乎只是跟市民爭議後感到不舒暢,遂運用「警權」羞辱對方,進行不想的身體接觸令對方屈從。雖然看見的片段都是發生在男性市民與男警之間,這種當街搜身一樣是性暴力行為,包括威脅侵犯其身體、強行觸摸對方身體,以至將過程暴露人前,以矮化、凌辱對方。這些警務人員以「警權」維護自己的尊嚴的行為,實有公器私用之嫌。

終究警務人員執法目的應該是保護市民,嫌疑人士亦是市民,他們的人權都應得到保障;就算他們最終被判有罪,最多都是被判服刑,我們的法例都不會以性暴力作懲罰。在少女被迫露體的介入中,警務人員執法時不要忘記面前的嫌疑人士是一個市民、一個少女,應該想想怎樣令她不受到羞辱。正如記者會警方發言人提出少女「冷靜」之後「當她企番係地上面時候,其實完全無任何走光情况發生」,如果警方一開始就讓少女冷靜下來才行往警署,就可以避免令到少女受到性暴力傷害。

文:吳惠貞(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

編輯:陳志暘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小心過量留言變催命 善用社交平台救人救己 //www.afterroberto.com/%e5%b0%8f%e5%bf%83%e9%81%8e%e9%87%8f%e7%95%99%e8%a8%80%e8%ae%8a%e5%82%ac%e5%91%bd-%e5%96%84%e7%94%a8%e7%a4%be%e4%ba%a4%e5%b9%b3%e5%8f%b0%e6%95%91%e4%ba%ba%e6%95%91%e5%b7%b1/ Mon, 08 Jul 2019 07:35: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240 【明報專訊】近日數名青年輕生,引起社會關注,憂慮出現模仿效應;事實上,求助組織近期接獲的求助個案上升,不少年輕人表示「好灰、絕望」。專家提醒,年輕人不要為了抗爭而將自毀行為合理化,網民更不要把事件英雄化,傳媒亦不要把背後原因簡單化。

當有人留下絕望、不想活的信息時,社交平台排山倒海的留言和討論,是救命草?還是催命符?

 

防止自殺, 同理心,
拯救窗口——若社交平台應用得宜,可成為拯救窗口,有助支援情緒受困的人士。(明報製圖)

 

負面留言如求救 即支援勿批判

上周三,有人在社交平台留下遺言,多名網友紛紛留言勸阻,並自發組隊到處尋找事主,最終阻止了悲劇再次發生。社交平台成為救人線索,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表示,當用戶寫下負面留言,如「灰到爆」、「生無可戀」等,猶如發出求救信號,親友看見時,要盡快作出相應支援,「這是窗口,讓大家知道這人有些危險,需要找身邊人支援」。

然而,有人質疑此等留言只為引人注意。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強調「Rather to be wrong than to be sorry」,要用同理心看待,不要批判求助者,「說到生命的時候,是不能夠錯過,沒有第二次機會」。看到有人留言想做傻事後切勿忽視,如果認識事主,最好直接找他;如果找不到或不認識事主,亦可留下安慰說話或分享個人經歷,但留言不要太氾濫及過量。

 

防止自殺, 同理心,
葉兆輝(李祖怡攝)

 

打氣勿氾濫 忌簡單化輕生原因

葉兆輝補充,網民留下「唔好死呀!」、「一個都不能少!」等打氣字句,向事主表達關心是需要的。但如果已有大量相關信息時,反而有可能吸引一些缺乏自我認同,或者想得到關心的人去仿效。

鄭寶君補充,於近日的《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中,不少年輕人於社交平台公開發表感受,是一個宣泄途徑。「過程中會產生共鳴感, 當朋友留言或給讚時, 對用家來說,是『我明白你』、『我贊同你』。我經常覺得對年輕人來說,社交平台是互相聯繫的一種方法。」但鄭提醒,社交平台盛行,影響力更勝傳統主流媒體,因此大眾在社交平台發表言論或感受時,需應用得宜,否則或會助長自尋短見的風氣。

近期連串悲劇發生後,輿論多把事件與《逃犯條例》掛鈎。但葉兆輝提醒,大眾切勿把背後原因簡單化,把反對修例看作是單一歸因。輕生者可能生前已遇到很多生活難題或情緒困擾,覺得生命沒有什麼意義,「假如沒有『反送中』事件,他們可能都有自殘傾向;而『反送中』的出現或許是一個觸發點,令他們覺得『死都可能變得有意義』」。他提醒大家,不要因為反對修例而合理化自毀行為,「你愛這個社會、這班年輕人和同伴的時候,你更加不應該捨他們而去」。

 

求助個案激增 長期絕望響警號

無可否認,《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備受關注,大眾的情緒多少受到影響。賽馬會青少年網上情緒支援平台「Open噏」,去年開始提供24小時服務,求助者可利用即時信息與輔導員傾談。負責計劃統籌的葉兆輝表示,近期情緒求助個案大增,由以前每日約60宗增至近300宗,求助者表示感到無奈、絕望、無助。

 

防止自殺, 同理心,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續分析箇中情緒,聽到年輕人以「好灰」一字眼來形容感受,有感自己不能控制社會事件及政府回應,失去話語權,因而產生無力感。至於「絕望」情緒,鄭表示,若長期感到絕望,已為自殺警號,「這些感覺很危險,當個案形容自己失去所有希望時,是令人擔心的警號」。

 

由絕望急變冷靜 或危險徵兆

絕望情緒可能化成行為徵兆,讓身邊人有所察覺。鄭指出,部分人會交託重要物品予他人保管,猶如交代身後事,亦會講出一些負面說話,如「我都不會有明天」、「生無可戀」等;另一部分人會出現退縮行為,如拒絕社交、對平日感興趣的事失去動力等,又或者搜尋傷害自己的方法。但她強調,並非每個輕生者皆有徵兆,有些人更會由悲傷絕望急劇轉變至冷靜平淡,「因為他們想到以死解脫」。她提醒,如發現身邊人有以上徵狀時,需多加陪伴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自覺無助失敗 快尋求協助

葉兆輝指出,高危人群如單親家庭、失去雙親、缺乏社會支援、自尊低、情緒病患者,特別容易產生自殘念頭;一旦自覺精神健康出現問題,譬如感到抑鬱、情緒不穩定,應主動尋求協助,「It is okay not to be okay!尋找幫助不是弱者的行為」。他表示,抑鬱症患者通常有無力感、無助感、失敗感。如果想參與近期的遊行集會,建議與朋友結伴;而尋求作伴或幫助時,最好找充滿正能量的朋友,避免負能量疊加。

 

氣憤失望? 找人傾傾

最近日子很難過?
感到迷惘、氣憤、失望……不如找人傾傾。
香港紅十字會: 3628 1180
新生精神康復會:www.nlpra.org.hk/tc/pnp/feature-topics

明愛連線 Teen 地:9377 36662339 3759 www.facebook.com/caritasinfinityteens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生命熱線: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18288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fb/WeChat:hkopenup

SMS:9101 2012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忌轉載遺言、淒美化事件 避免模仿效應

伸出援手:子女感「無力」 多陪伴聆聽

]]>
【精神健康】腦中不斷回閃衝突畫面 提防急性壓力失調 //www.afterroberto.com/%e8%85%a6%e4%b8%ad%e4%b8%8d%e6%96%b7%e5%9b%9e%e9%96%83%e8%a1%9d%e7%aa%81%e7%95%ab%e9%9d%a2-%e6%8f%90%e9%98%b2%e6%80%a5%e6%80%a7%e5%a3%93%e5%8a%9b/ Tue, 25 Jun 2019 04:25:5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895 【明報專訊】《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引發大規模警民衝突,警察向示威市民開槍。無論你是身處現場,或是守在電視、手機前的香港人,這陣子都可能在鬧情緒:傷心、驚嚇、憤怒、恐懼、徬徨。

心理健康,ASD,急性壓力失調
(noipornpan@iStockphoto/資料圖片/明報製圖,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影像回閃——醫生提醒,若經歷創傷事件後3天或以上,腦海仍不斷回閃事發場面(Flashback),並迴避相關人與事,有可能是患上急性壓力失調。

你有沒有因而導致日常無法集中精神工作、無故流淚、失眠、發噩夢,甚至出現影像回閃、迴避相關的人與事?小心患上急性壓力失調。

早前網上瘋傳6月12日影片,示威者據稱受示威區兩旁催淚彈「夾擊」,爭相湧入中信大廈,險釀成「人踩人」事故。事後,有臨牀心理學家接獲求助,求助者失眠,不時浮現事發畫面,患上急性壓力失調(Acute Stress Disorder,下簡稱:ASD)。

經歷創傷常失眠 迴避相關人與事

片段中所見,數以百計示威者在中信大廈門口,催淚彈在人群中爆開,畫面即傳來示威者的尖叫聲。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表示,早前接獲一名示威者求助,當事人身在現場,感到「被追殺」。事後經常失眠,腦海不時浮現事發畫面;而每次聽到類近催淚彈爆開的聲響,或看到身穿藍色恤衫的行人時,均會聯想事件,感到害怕,並迴避有警察的地方。陳雅文說,這名求助者確診患上急性壓力失調。

在過去兩周,因《逃犯條例》修訂及連串示威衝突,勾起不少港人的情緒。陳雅文表示,較普遍的情緒為生氣、無助、傷心、失望等,部分人亦會緊張事態發展,經常追看新聞。她分析,部分人不在示威現場,但「好想做些事」,便會追看新聞,「一方面擔心出事,亦夾雜少少內疚的情緒,思考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她指出,以上情緒及行為均為正常反應,「純粹追新聞的行為,不屬於ASD」。

追看新聞受驚流淚 持續逾3天或中招

除了追新聞,部分人或會無故流淚,有較大的情緒起伏。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周偉浩表示,部分人經歷或目睹創傷事故,會受驚流淚、神情呆滯,「即俗語上的魂魄不齊」。他指出,以上為急性壓力反應,多維持數小時至3天,隨後自然消失,不會構成太大問題。

然而,周偉浩指出,若徵狀維持3天以上,腦海不時浮現事發畫面及影像,則偏向屬ASD徵狀。他進一步解釋發病原理,患者面對巨大創傷及壓力時,會出現不少心理反應,引致交感神經系統過分活躍,經常處於「逃生」狀態,「即使危險已消失,患者仍在那個狀態中,隨時拉緊身心,預備『走佬』」。他指出,多項研究證實,當人經歷過創傷,即生命受威脅或嚴重傷害身體的事故後,約一至兩成會出現ASD徵狀,如容易發噩夢、情緒較易波動及抽離、出現逃避行為等。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周偉浩,急性壓力失調
周偉浩(鄧安琪攝)

懂自我減壓 大多毋須治療

陳雅文表示,性格緊張、對壓力較敏感的人、曾患有情緒病或有創傷經歷的人,都是ASD高危族。但即使沒有以上高危因素,一般人也可能出現ASD徵狀,視乎當事人如何接收創傷經驗。她以中信大廈圍困事件中的示威者為例,「事發時,那人覺得自己會死亡。她形容當時的感覺時,用上『被追殺』這字眼」。

一旦患上ASD,是否需要尋求專業治療?陳雅文表示,只要適當疏導情緒及減壓,大部分ASD患者均毋須接受治療,「若患者懂得自我減壓,徵狀大多會慢慢消失。所以現時指引是,即使患者有ASD,也不一定要接受治療,相反可用監察式等待(Watchful Waiting),即多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態,等待徵狀慢慢消失」。

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家,陳雅文,急性壓力失調
陳雅文(鄧安琪攝)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情緒急救:家人分享經歷 耐心聆聽忌批判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
【心理健康】情緒急救:家人分享經歷 耐心聆聽忌批判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6%80%a5%e6%95%91-%e5%ae%b6%e4%ba%ba%e5%88%86%e4%ba%ab%e7%b6%93%e6%ad%b7-%e8%80%90%e5%bf%83%e8%81%86%e8%81%bd%e5%bf%8c%e6%89%b9%e5%88%a4/ Tue, 25 Jun 2019 04:14: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891 【明報專訊】親歷巨大創傷或壓力後,有人會無故流淚或脾氣暴躁。陳雅文解釋,這源於當事人經歷創傷時,身體啟動逃生機制,當刻抑壓情緒,事後負面情緒才逐漸浮現。她以「逃難」作比喻,逃難時,飛快把物件塞入行李箱,其後行李箱不勝負荷「爆篋」。面對「爆篋」,當事人毋須驚慌,在安全環境下,重述經歷和感受,猶如執拾行李,重新整理回憶。

 

心理健康,ASD,急性壓力失調
(monzenmachi@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切忌批判——聆聽當事人分享創傷經歷時,緊記耐心聆聽陪伴,切忌批判對方的感受。

 

電視劇金句「煮個麵你食」,是支援情緒受困的人常用對白。透過煮麵,可以打開話匣子,但周偉浩提醒,當身邊親友經歷創傷事故,切忌逼對方重述事發經過,否則或令對方感到受壓,造成反效果;相反,若當事人主動講述經歷時,緊記耐心聆聽及陪伴,不要批判對方感受。

陳雅文建議,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家人可一同表達及分享情緒感受。她舉出一個真實個案,受近日《逃犯條例》修訂事件影響,一名任職教師的母親既緊張事態發展,亦擔心參與示威的兒子及學生安危,但見兒子連日來情緒激動,生怕再三談論事情會火上加油,「其實她可以表達及分享自己感受,與兒子的情緒同步,但過程中緊記避免太多分析」。

 

節制看相關新聞時間

照顧他人前,需先照顧自己的心靈需要。周偉浩表示,經歷創傷後,不需害怕紓發感受及封閉自己,宜維持日常社交生活。他又引述美國加州大學2014年的研究,研究針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發現人們即使不在事發現場,如果接觸相關新聞的時間愈長,愈容易出現ASD(急性壓力失調)徵狀。因此他提醒,不論在事發現場與否,人們應節制觀看相關新聞及影片的時間。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腦中不斷回閃衝突畫面 提防急性壓力失調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