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超聲波掃描”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17:4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超聲波掃描”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甲亢VS甲減與TSH、T3及T4有何關係? //www.afterroberto.com/%e7%94%b2%e4%ba%a2vs%e7%94%b2%e6%b8%9b%e8%88%87tsh-t3%e5%8f%8at4%e6%9c%89%e4%bd%95%e9%97%9c%e4%bf%82/ Wed, 23 Aug 2023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262

甲狀腺是位於頸前氣管兩側的腺體,透過吸收身體內的碘,將其轉化成T3(三碘甲狀腺氨酸)和T4(甲狀腺素),用以調節新陳代謝、生長、血壓及心跳等。至於甲狀腺分泌多少甲狀腺素,則取決於血液內的T3和T4水平:當T3、T4水平低,腦下垂體便會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簡稱TSH),刺激甲狀腺分泌更多T3、T4;相反當T3、T4過多,TSH的分泌會受到抑制。

甲亢VS甲減與TSH、T3及T4有何關係?

甲狀腺分泌失調


一旦甲狀腺的分泌異常,便會出現甲亢或甲減。簡單而言,T3、T4高而TSH水平低,便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相反,當T3、T4低而TSH水平高,便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

甲亢及甲減在香港均屬常見,並以女性患者居多。除了碘攝取不足或過量,又或服用某類藥物,自體免疫疾病也會誘發甲狀腺分泌失調,其中甲亢最常見的成因是一種名為格雷氏症(Graves’ Disease)的自身免疫病,其他成因包括甲狀腺發炎,患者會出現心跳快、手震、精神亢奮、食慾大增等徵狀;甲減患者則會像耗盡電池般,出現心跳緩慢、疲倦、怕冷、難以集中精神等。


相關閲讀: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甲狀腺增生、炎症、腫瘤疾病常見病徵 (瘤言情深)


診斷及治療方法


甲狀腺疾病未必有明顯病徵,又或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要評估甲狀腺功能有否異常,可透過抽血檢驗TSH、T3及T4,及進行甲狀腺超聲波掃描,需要時也會安排甲狀腺同位素掃描以確定甲亢是否由於發炎引起,部分病人或需要接受活檢組織化驗,排除惡性病變,有需要時可轉介至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跟進。


如確認屬甲亢,一般會先處方藥物抑制甲狀腺素的製造,療程18至24個月。如口服藥物無效,病人可考慮放射性碘治療,透過飲用放射性碘水,破壞部分甲狀腺分泌組織,惟不適用於孕婦或正餵哺母乳的婦女,而且半年內不能懷孕,以免影響胎兒。若甲亢問題持續,病人可考慮切除全甲狀腺或部分甲狀腺,但有機會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補充劑。至於甲減患者,治療方法主要是服用荷爾蒙補充劑,維持甲狀腺素於正常水平。


相關閲讀:【甲狀腺腫瘤】與大頸泡有關?出現甲亢徵狀怎辦?了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郭業東醫生

]]>
子宮肌瘤成因不明?患者或有經血過多、尿頻等徵狀  微創手術切除前的考慮因素 //www.afterroberto.com/%e5%ad%90%e5%ae%ae%e8%82%8c%e7%98%a4%e6%88%90%e5%9b%a0%e4%b8%8d%e6%98%8e-%e6%82%a3%e8%80%85%e6%88%96%e6%9c%89%e7%b6%93%e8%a1%80%e9%81%8e%e5%a4%9a%e3%80%81%e5%b0%bf%e9%a0%bb%e7%ad%89%e5%be%b5%e7%8b%80/ Fri, 21 Jul 2023 07:11: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50

子宮肌瘤(又稱為「子宮纖維瘤」)是婦女常見疾病,數據顯示每十名生育年齡的女性便有至少三人患上。臨床上子宮肌瘤成因不明,但會受女性荷爾蒙刺激而生長。大部分子宮肌瘤患者都沒有明顯徵狀,不過,部分患者亦會有不正常子宮出血,導致經血量過多和經期持續不停;或因肌瘤壓迫着膀胱,出現尿頻、排尿不清;壓着直腸致背痛、便秘等的病徵,因此絕不能掉以輕心。至於治療,什麼情况下才要進行微創手術?手術前應考慮哪些因素呢?

子宮肌瘤成因不明、徵狀不明顯? 風險因素隨年紀增加

betway体彩 婦產科專科醫生阮邦武醫生指出,一般而言女性年紀愈大,患上子宮肌瘤的風險愈高。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家族病史、肥胖、無生育經驗,以及早來經(如早於11至12歲之前)和缺乏維生素D等。

近年子宮肌瘤有年輕化趨勢,與女性遲婚、遲生育及子女數目少有關。也有指子宮肌瘤或與食物含過量荷爾蒙(黃豆類黃酮素或稱植物雌激素)有關,惟研究數據不足,兩者關係有待確認。一般而言,植物雌激素是安全可食用,對人體無害,但過量服食或會增加患有子宮肌瘤的風險。另外,醫學上亦無證據顯示服用雞隻會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

子宮肌瘤成因不明?患者或有經血過多、尿頻等徵狀  微創手術切除前的考慮因素
有部分子宮肌瘤患者或會出現以下徵狀。

留意不正常子宮出血、盤腔壓迫致尿頻、便秘

子宮肌瘤可以出現於子宮不同位置,徵狀因應肌瘤的位置和體積而異,逾五成患者都沒有明顯徵狀,大部分女士都是在體檢或常規婦科檢查時發現。部分患者亦會有病徵,以下為一些常見徵狀:

  • 肌瘤或會影響子宮宮腔,導致經血量過多和經期持續不停。患者也會有經痛、貧血等情况。

  • 肌瘤會壓迫着盤腔器官,引致盤腔有下墜或脹痛的感覺,當壓着膀胱,便會導致尿頻、排尿不清;壓着直腸會引致背痛及便秘。若肌瘤的位置較低或壓着尿道出口,患者或會出現小便困難,甚至無法排尿。

相關閲讀:子宮肌瘤靠「拖」應對 小心變惡


腹部持續隆起感覺硬實 應及早求醫

阮醫生提醒,由於子宮肌瘤徵狀一般不太明顯,患者容易掉以輕心,例如患者會誤當小腹隆起乃肥胖所致,以為只是減肥無效,無意求醫。其實腹部持續隆起有可能是因腹腔有子宮肌瘤,或者是卵巢腫瘤,因此若腹部隆起處感覺硬實,而且外觀不圓潤,必須格外留神,應及早求醫檢查清楚。

子宮肌瘤或影響受孕 易早產、流產

若肌瘤體積太大,有可能壓着盆腔血管,阻塞血液循環,令患者出現腳腫,以至深層靜脈栓塞,甚至引發肺栓塞。子宮肌瘤亦會影響患者受孕機會,令胚胎較難著床,容易出現流產、早產、疼痛、胎兒生長遲滯或胎位異常。患有子宮肌瘤的孕婦很大機會要剖腹產嬰,產後子宮更有可能收縮不良,導致大量出血。

微創手術適用於體積較小肌瘤 手術前4考慮因素

子宮肌瘤愈大愈多,手術便會愈複雜,大大增加手術時間和風險。因此即使未引起任何徵狀,患者若在檢查時發現子宮肌瘤,亦應定期以超聲波掃描監察其生長速度,如果達到一定體積或出現徵狀,便要及早切除。

傳統切除子宮肌瘤手術以剖腹形式進行,傷口較大、併發症較多,術後黏連亦較嚴重。醫學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引入微創手術,婦科專科醫生可利用腹腔鏡來切除肌瘤或整個子宮。至於宮腔內的子宮肌瘤,則可以經陰道和宮頸置入宮腔鏡,將肌瘤削出,毋須剖腹或切開子宮。手術是否保留子宮則取決於患者的年齡、肌瘤大小、數目和位置、生育和保留子宮的意願。患者宜先與醫生商討及了解以下考慮因素,以便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1. 手術能否紓緩或解決徵狀,例如令經期回復正常?
  2. 手術能否清除所有子宮肌瘤?短時間內復發率有多高?
  3. 手術是否複雜?例如肌瘤數目多,要切開子宮逐粒取出,傷口又大又多,很難止血和修補。
  4. 保留或不保留子宮的分別和影響。

宮腔鏡手術適用於體積較小的宮腔內肌瘤,身體表面無傷口,痛楚較低,復原較快,對子宮的損傷及術後黏連亦較少。其他位置的肌瘤需要用腹腔鏡處理,肌瘤愈大,微創手術愈困難,手術時間也相對較長,手術風險如出血、對腸道或輸尿管的損傷,甚至需要轉回剖腹手術處理的機會也較高,特別是位處盆腔後方深處狹窄位置(即子宮直腸凹窩)、接近直腸和輸尿管的肌瘤。


相關閲讀: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 女性3種常見炎症成因與徵狀 置之不理或引發不育、宮外孕等併發症?


傳統或微創手術外的治療選項

阮醫生指出,子宮動脈栓塞術(Uterine Artery Embolisation,簡稱UAE)和聚焦超聲波(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是其他治療肌瘤的選擇。UAE是一項影像導向的介入治療,將導管從腹股溝動脈置入患者子宮動脈中,注入栓塞微球以阻塞血管,令子宮肌瘤壞死和萎縮。HIFU則是一種以熱能消融腫瘤的無創技術,把一組一組能量低的超聲波聚焦於體內肌瘤,以高溫把它局部逐少消毀。然而,兩種治療至今仍未獲廣泛應用於治療肌瘤,整體治療效果亦遜於外科手術。

至於藥物治療方面,阮醫生表示,目前未有藥物可以徹底根治子宮肌瘤。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一般以荷爾蒙為主,需要長期服用,用以控制或減少經血過多或不正常子宮出血,但對於因肌瘤引起的盆腔壓迫徵狀的幫助不大,也不能控制或抑壓子宮肌瘤的生長,停藥後徵狀有機會復發。

定期檢查肌瘤防惡化

阮醫生表示,早期子宮肌瘤如無徵狀,而且體積細小,可暫時不用治療,但應定期檢查監察,因為大部分子宮肌瘤會隨時間變大及增多,每顆肌瘤的生長速度亦不同,難以預測。雖然大部分肌瘤都屬良性,但仍有惡性的機會,現時醫學造影掃描和癌指數均無法準確判斷肌瘤良惡,必須在手術切除肌瘤組織後進行病理分析。研究發現因子宮肌瘤進行手術後,發現為惡性腫瘤的風險為1,500 至2,000分之一,雖屬較低風險,但並不罕見。

一般而言,若肌瘤大小少於2至3厘米,可每一、兩年檢查一次﹔如達5至6厘米或已出現徵狀,或者肌瘤屬多發性(即多於一個位置發生),應至少每半年或一年檢查一次。阮醫生強調定期檢查是預防肌瘤惡化的關鍵,如已開始了性生活的女士,建議可一併進行宮頸抹片和超聲波檢查卵巢。

子宮肌瘤成因不明?患者或有經血過多、尿頻等徵狀  微創手術切除前的考慮因素
定期檢查是預防子宮肌瘤惡化的關鍵。

收經後子宮肌瘤會縮小或消失嗎?

子宮肌瘤受荷爾蒙刺激而生長,不少女士以為停經後再無荷爾蒙分泌,子宮肌瘤便會自行縮細,甚至消失。阮醫生解釋,事實上停經(或絕經)後,女性雌激素大幅下降,不再有月經周期和經血流出,經期引起的問題會自然解決,但肌瘤所引起的壓迫徵狀和肚脹不一定會消失。雖然子宮肌瘤大部分在收經後會縮小,但縮小程度因人而異,亦視乎肌瘤本身的大小。有部分肌瘤會維持不變,並不會縮小,甚至有小部分會繼續生長,這情况下便需要切除,確認並無癌變。

女士一般在51、52歲停經,阮醫生認為,若年紀尚輕已有嚴重徵狀,如嚴重貧血、腹部隆腫,影響日常生活和生活質素下降,難以等待收經後肌瘤慢慢消失,建議這類患者應盡快接受手術治療。

簡而言之,肌瘤在停經前變數甚多,有機會變大或出現嚴重症狀,屆時不但難以處理,患者生活質素亦有大打折扣。更嚴重者,這些肌瘤的真身有可能是腫瘤,如不及早檢查並以手術切除,隨時後患無窮。等待停經只適合接近收經年齡或手術風險太高的病人。一般患者宜及早跟進和處理,不宜盲目等待停經,令肌瘤有機會中途惡化,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
逆轉脂肪肝有法(養和醫度百科) //www.afterroberto.com/%e9%80%86%e8%bd%89%e8%84%82%e8%82%aa%e8%82%9d%e6%9c%89%e6%b3%95%ef%bc%88%e9%a4%8a%e5%92%8c%e9%86%ab%e5%ba%a6%e7%99%be%e7%a7%91%ef%bc%89/ Wed, 17 May 2023 07:47: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340

逆轉脂肪肝有法(養和醫度百科)

你了解自己的肝臟健康嗎?在本港甚為常見的脂肪肝,未必有明顯的病徵,肝臟會無聲無息地受損,如未有及時介入,最嚴重可能會引致肝癌或肝衰竭。脂肪肝主要是由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如能及早發現問題,早期的脂肪肝患者單靠改變日常生活習慣便能逆轉問題。

脂肪肝,顧名思義是肝臟積聚過多脂肪,當脂肪細胞佔整個肝臟多於百分之五,便可界定為脂肪肝。其成因大多與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例如缺乏運動、進食過多高脂食物、過量飲酒等。此外,中央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膽固醇等慢性病患者,亦有較高風險患上脂肪肝。不少人以為脂肪肝只會發生在肥胖人士身上,實際上體重正常人士同樣可能患上脂肪肝。

若果任由脂肪細胞入侵肝臟細胞,細胞便會發出信號對抗,從而引起發炎反應,長期發炎會令肝臟纖維化,令健康的肝臟細胞變得愈來愈少,最終會演化成難以治癒的肝硬化,屆時患上肝癌或肝衰竭的風險將大幅飈升。


想避免病情惡化而無法逆轉,以下兩個方法,建議大家盡快付諸實行:

1. 定期接受體檢 包括針對肝臟檢查

愈早發現脂肪肝,逆轉病情的機會愈大,因此定期接受檢查尤為重要。一般的體檢套餐通常包括抽血檢查肝功能,部分檢查亦包含超聲波掃描,能初步觀察到肝臟積聚脂肪的情况。
如果想更精準知道脂肪肝的嚴重程度,則可接受肝纖維化掃描,醫護將掃描探頭置於肝區的皮膚表面,利用瞬間彈性原理產生衝擊波,以擷取客觀的數據,了解「肝硬度」及「肝脂肪指數」,以更全面檢視肝臟的情况。


相關閲讀:脂肪肝無聲無息致糖尿病、肝硬化 營養師推四大建議 助提高逆轉機會


2. 改變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

當發現脂肪肝的問題後,最佳的「治療」方法不是任何藥物或外科手術,而是徹底糾正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例如減少進食高脂或高糖食物、戒酒、恆常進行帶氧運動,並且要小心控制慢性病的病情,以免增加脂肪肝惡化的風險。只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早期的脂肪肝有望逆轉;即使在發現之時可能已相對嚴重,仍有助改善及控制病情,避免惡化至難以治療的階段,因此不要放棄!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徐成智醫生


相關閲讀:【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乳癌】女性癌症致死第三號殺手 滿40歲無病徵者 建議每兩年乳癌普查(醫路同行)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5%a5%b3%e6%80%a7%e7%99%8c%e7%97%87%e8%87%b4%e6%ad%bb%e7%ac%ac%e4%b8%89%e8%99%9f%e6%ae%ba%e6%89%8b-%e5%bb%ba%e8%ad%b0%e6%af%8f%e5%85%a9%e5%b9%b4%e6%aa%a2%e6%9f%a5/ Mon, 15 Aug 2022 04:11: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117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乳癌為全球最常見癌症。在過去20、30年間,本港女性確診乳癌的個案更加有倍增趨勢。乳癌由1994年起成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也是婦女癌症致死的第三號殺手。時至今日,香港平均每天有13名女士被診斷出乳癌。跟絕大部分其他癌症一樣,年紀愈大,風險愈高;香港患者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而大概每14名婦女中就有1人患上乳癌。


相關文章:【乳癌】由初生到50歲常見的乳房問題 乳腺增生、水囊、乳癌 自我乳房檢查為健康把關


滿40歲無病徵女士 每兩年乳癌普查

要對抗乳癌對婦女以至整個社會的威脅,我們提倡「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科技進步及更多治療選擇,令乳癌的治癒率提高。早期發現乳癌,並立即接受治療的患者,存活率都相當高,須接受全乳切除手術或化療的機率較低,醫療費用也較少;而定期檢查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其中一個關鍵。

我們鼓勵40歲以上女士參與乳癌普查計劃,即使沒有病徵都應該每約兩年接受定期檢查。乳癌普查一般包括醫生臨牀觸診及乳房X光造影,而由於亞洲婦女乳腺組織多較密集,3D乳房X光造影再配合超聲波掃描能夠更有效檢測出早期乳房病變。如果普查有異常狀况,就可能需要進一步診斷程序。  

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掃描,都是常用的乳房影像檢查方法,各有自己的功用跟角色;醫生會按女士的年齡、病徵、檢查目的等選擇。兩者多數有互相補足的作用;某些女士只需接受其中一種檢查,某些則要加照又或是多於一種檢查,絕不表示做了一種就毋須做第二種。 


【乳癌】女性癌症致死第三號殺手 滿40歲無病徵者 建議每兩年乳癌普查(醫路同行)
及早察覺求醫——任何年紀的女士都應該熟悉自己的乳房,發現任何變化時,應及早求醫。(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超聲波 X光檢查 不是二揀一

雖然本港八成乳癌患者均是40歲以上,可是並非年輕就絕對不會患病。再者大部分患者都沒有高危因素,所以任何年紀的女士都應該熟悉自己的乳房,知道它們的外觀和質感,當發現有任何變化時,例如持續的乳房硬塊、乳頭分泌等,就能及早察覺及求醫。 

日理萬機的你,即將要開始忙碌的一天嗎?需要你關心操勞、花上心神時間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你有考慮過要包括「她們」麼?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陳可恩(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

]]>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www.afterroberto.com/%e7%bd%95%e8%a6%8b%e7%97%85-%e5%8e%9f%e7%99%bc%e6%80%a7%e8%86%bd%e6%b1%81%e6%80%a7%e8%86%bd%e7%ae%a1%e7%82%8e3%e5%a4%a7%e5%be%b5%e7%8b%80/ Fri, 05 Aug 2022 07:11: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014 當感到疲倦,一般人睡一覺後精神便會回復飽滿。若長時間疲倦未有改善,並伴有皮膚痕癢及全身皮膚變深色,就要特別留意,因為可能與一種罕見的疾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有關,此疾病常見有3大徵狀,患者中九成都是女性,必須盡早診斷並治療,否則當膽管持續發炎,或會影響肝臟組織,嚴重或致肝硬化


相關文章:【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徵狀不明顯  體內抗體攻擊膽管致發炎 嚴重可致肝硬化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表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是由於膽管長期發炎,導致膽汁積聚肝臟內,令肝組織受損。醫學界目前仍未完全掌握此病的成因及誘發因素,但相信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病人的體內製造抗體攻擊膽管細胞,由於膽管負責運送膽汁到腸道;一旦膽管受到破壞,膽汁便無法排走,一直不理會的話,會引致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事實上,有不少病人是在出現肝硬化後,才發現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所致。


【罕見病】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3大徵狀:持續疲倦、皮膚痕癢及變深色  膽管持續發炎可致肝硬化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屬罕見病,若長時間感到疲倦,並伴有皮膚痕癢,尤其在手臂、腿部和背部等位置,加上全身皮膚變深色,就要特別留意。(網上圖片)

九成患者多為女性吸煙及有家族史人士注意

此疾病的病發年齡多為50至60歲,九成患者都是女性,吸煙人士及家族有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患者,有較大機會患上此病。徐醫生指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病徵不明顯,即使出現病徵,徵狀也並非十分特別,加上此疾病屬罕見,令醫生難以立即聯想到可能是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常見3大徵狀

1. 持續疲倦:患者會感到異常疲倦,即使休息和睡覺後仍覺沒有精神。

2.皮膚痕癢:通常在手臂、腿部和背部位置,但不會伴隨紅疹、風癩、皮膚紅腫等。

3. 全身皮膚變深色:由於身體無法排走多餘膽汁和毒素,膽黃素累積皮下便會令皮膚變深色。


相關文章:紅斑狼瘡症|女性患者居多 常見症狀皮膚出紅疹 嚴重可影響心臟、腦部器官 治療後可否懷孕?醫生解構風險


驗抗體、免疫球蛋白肝穿刺助確診

當懷疑病人患上此病,醫生需要進行肝纖維化掃描及超聲波掃描,在腹部表面以非入侵方式量度肝臟有否纖維化或硬化,先排除肝臟的結構問題,並透過檢驗血液中的「抗粒線體自身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以及IgM免疫球蛋白是否比一般高,加上肝臟穿刺抽取細胞,如發現有發炎的膽管細胞便能確診。


口服膽酸類藥控制膽管發炎

徐醫生指出,早年此疾病稱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但近年被正名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因是部分病人只是膽管發炎,只要在疾病發現初期以藥物治療,有助延緩肝硬化的程度。

確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的患者可以服用藥物控制病情,口服膽酸類藥物(Ursodeoxycholic acid)可有效控制膽管發炎,改善皮膚痕癢及變深色等徵狀,長遠目標希望減低演變成肝硬化的機會。

]]>
【頭暈】暈眩原因多 月經痛? 低血鈉? 心臟有問題? 臨床問診助找出致暈元兇(附緊急應變方法) //www.afterroberto.com/%e9%a0%ad%e6%9a%88-%e6%9a%88%e7%9c%a9%e5%8e%9f%e5%9b%a0%e5%a4%9a-%e6%9c%88%e7%b6%93%e7%97%9b-%e4%bd%8e%e8%a1%80%e9%88%89-%e5%bf%83%e8%87%9f%e6%9c%89%e5%95%8f%e9%a1%8c-%e8%87%a8%e5%ba%8a%e5%95%8f/ Fri, 16 Apr 2021 12:09:2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073 不少人都可能曾經感受過頭暈的感覺,部分甚至嚴重至昏倒、失去知覺。引致頭暈背後的原因五花八門,有急症科專科醫生指出,頭暈可以是源於女性月經痛引致的頭暈,亦可以是長者低血鈉問題,甚至可以是心臟問題,有機會是致命警號。一旦自身出現頭暈問題、或遇到有人頭暈時,最重要是有合適的緊急應變方法,並盡快送院作詳細檢查,揪出致暈元兇。

【頭暈】暈眩原因多 月經痛? 低血鈉? 心臟有問題? 臨床問診助找出致暈元兇(附緊急應變方法)
引致頭暈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女性月經痛,亦可以是長者低血鈉問題,甚至可以是心臟問題,有機會是致命警號。

 

頭暈原因有很多 臨床問診找出元兇

betway体彩 急症科專科醫生岑健醫生表示,引致頭暈的原因非常廣泛,當病人求醫時指自己有頭暈問題,臨床問診十分重要,一般會問以下問題,以讓醫生初步判斷應安排哪種跟進檢查:

1. 感到頭暈時正進行什麼活動

2. 具體描述頭暈當刻的感覺

3. 以往曾否發生類似的情况及頻率

4. 是跌倒後感到頭暈,抑或感到頭暈後跌落倒

 

心跳紊亂致突然暈眩

岑醫生指出,部分較為年輕的個案在出現暈眩後求醫,經檢查後或一切正常,惟仍有需要作更詳細檢查,因為暈眩的原因有可能涉及心臟問題,例如心跳紊亂、心肌肥厚等問題。醫生會根據臨床診斷,可能會安排心電圖、心臟超聲波掃描、甚至是建議進行基因等檢查。她舉例指,曾有病人被發現是基因問題導致心跳紊亂,令患者會突然暈眩,一旦未有適切治療,有可能於未來釀成更嚴重的致命意外,病人之後獲安排安裝心臟起搏器,以防心跳紊亂令病人突然失去知覺。

 

長者頭暈或低血鈉

長者出現頭暈的原因跟年輕人有所不同,因此一般會做較全面的檢查,岑醫生指出,臨床檢查會包括量度血壓、血糖、血鈉、心跳等。如果發現病人血壓過高,會考慮中風的方向;血壓過低,則會考慮胃腸出血的方向。而長者常見的頭暈原因,有可能是因腎臟功能退化而引致的低血鈉問題,長者如果喝太多水,或服用太多不同種類的藥物,都有機會令他們血鈉降低,血鈉水平因退化而未能適度調節,引致暈眩。

 

血壓降致暈 緊急應變先平躺

岑醫生指出,如果是腹痛或經痛引致的暈眩,有可能會令嘴唇變白,這代表血壓下降,可先做一些應急處理,例如先讓身體平躺在地上,讓心臟及腦部處於水平,之後把腳抬高一點,令血液可供應至腦部;如果在街上,病人可先坐下,身體傾向腳部,待疼痛散去後,如有需要應盡快求醫。萬一遇到其他人有暈眩,可以協助其坐下或平躺,請求其他人不要圍觀,並盡快召救護車。

岑醫生重申,絕不能輕視頭暈這項症狀,因為它可以是致命疾病的警號,例如癲癇症、心跳紊亂、電解質水平異常等,及早求醫,盡量將頭暈時的細節向醫生交代,以讓醫生判斷並安排最合適的檢查及治療,避免釀成嚴重後果。

]]>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www.afterroberto.com/%e7%99%8c%e7%97%87%e7%af%a9%e6%9f%a5-%e8%82%ba%e7%99%8c-%e5%a4%a7%e8%85%b8%e7%99%8c-%e4%b9%b3%e7%99%8c-%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8%a9%95%e4%bc%b07%e5%80%8b%e9%ab%98%e5%8d%b1%e5%9b%a0/ Fri, 26 Feb 2021 11:56: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276 癌症屬本港的頭號殺手,罹癌人數按年攀升,然而及早透過適當的檢查發現癌症,則可盡快介入治療,以延長存活率,甚至有機會根治。不過,癌症篩查五花八門,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都有個別的篩查方法,應如何選擇呢?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素懷醫生解釋,決定接受哪一種癌症篩查前,都應先諮詢醫生,因為醫生會按照每位病人的個別背景,基於7個高危因素,針對性地建議相對合適的篩查項目,惟需注意癌症篩查只適合無任何病徵人士的檢測,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應盡早諮詢醫生,以安排檢查及治療。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癌症篩查只適合無病徵人士,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

 

癌症篩查7個高危因素 度身制定合適方案

陳醫生指出,大部分癌症篩查,都會基於下列因素,為每宗個案個別考量,以制定最合適的篩查方案:

1. 年齡

2. 性別

3. 身體狀况

4. 生活習慣

5. 家族遺傳病史

6. 過往病歷

7. 其他相關資訊

 

肺癌篩查:高齡吸煙人士應每年檢查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肺癌是本港的頭號殺手,陳醫生表示,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高危因素,若經醫生評估下,如果屬55-80歲的吸煙者,又或者戒煙不足15年,而同時在過去15年每年平均吸煙30包或以上的人士,應考慮每年接受肺癌篩查,透過低輻射量電腦掃描方法進行檢查。

陳醫生引述研究指出,電腦掃描比X光掃描能更準確和精細地顯示出肺部結構,更能有助發現早期肺癌,以便及早診斷。

 

大腸癌篩查:50歲以上每年一次大便隱血測試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大腸癌在各項癌症中有着最高的發病率,陳醫生指出,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檢查是最常用的大腸癌篩查方法,如果經評估後屬低風險群組,50歲以上人士可考慮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又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不過,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有例如吸煙、經常進食加工肉類等不良生活習慣這些高危因素,則應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陳醫生解釋,大腸鏡檢查能讓醫生清楚觀察大腸內情況,如發現有瘜肉,可直接在檢查過程中切除或抽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因為部分瘜肉屬癌前病變,及早發現並切除有助防止進一步惡化成腫瘤。

 

乳癌篩查:40歲以上乳癌病發率較高

陳醫生指出,40歲以上的女性,乳癌病發率比年輕女性高,因此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可考慮定期進行合適的乳房檢查,而常見的篩查方法有二維或三維乳房X光造影、以及乳房超聲波掃描。

她解釋,乳房X光造影能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乳房超聲波掃描則可輔助X光造影檢查,檢測腫塊是實體,還是內有液體的囊腫,進一步了解腫塊的性質。40歲以下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X光造影的影像可能不夠明顯,一般會選用超聲波掃描檢查。

【癌症篩查】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 評估7個高危因素度身制定篩查方案
40歲以上的女性,乳癌病發率比年輕女性高,因此這個年齡層的女性有需要在醫生的評估下,可考慮定期進行合適的乳房檢查。

 

子宮頸癌篩查:25歲以上有性經驗婦女定期HPV等測試

陳醫生指出,90%以上的子宮頸癌個案,均是因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引致,通常這類病毒是由性接觸傳播,她建議25-64歲,兼有性經驗的婦女,可考慮定期接受HPV測試及子宮頸細胞檢驗(柏氏抹片),同時亦提醒女士在未有性接觸前,及早接受HPV疫苗注射,減低因感染病毒而導致罹癌的機會。

 

癌症篩查不適合有病徵者

陳醫生重申,每個個案的背景、身體狀况、涉及的高危因素等均有不同,醫生的建議及評估標準是「度身訂造」,她建議任何人士在選擇癌症篩查方法前,應先跟醫生商量;篩查完成後,醫生亦會詳細解釋及跟進報告,如有發現,會轉介相關專科作更詳細診斷和跟進。

陳醫生又強調,癌症篩查只適合無病徵人士,如有身體不適,應立即求醫,作更詳細、深入的診斷及檢查,以找出病因。此外,不是所有癌症都有合適的篩查測試,而不少測試也有其局限或風險,以及並非所有篩查都是百分百準確,或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而減低患上癌症風險,應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例如不煙不酒、健康飲食、多做運動、接受疫苗注射等,都會有幫助。

]]>
胰臟癌|無聲殺手注意3大病徵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www.afterroberto.com/%e8%83%b0%e8%87%9f%e7%99%8c-%e7%84%a1%e8%81%b2%e6%ae%ba%e6%89%8b%e6%b3%a8%e6%84%8f3%e5%a4%a7%e7%97%85%e5%be%b5-%e8%88%87%e9%ab%98%e9%bd%a1%e7%85%99%e9%85%92%e8%82%a5/ Thu, 26 Nov 2020 11:37: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580 胰臟癌非十大常見癌症,其死亡數字卻排名第五,2018年有700多宗胰臟癌死亡個案。胰臟癌病人很多時沒有明顯病徵,到有病徵時多數已屬後期,擴散到附近其他器官、淋巴結和血管,所以也被稱為「無聲殺手」。

胰臟癌|無聲殺手注意3大病徵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胰臟癌早期沒有明顯病徵,到患者發現時多已屬後期,擴散到附近器官、淋巴結和血管,故被稱為「無聲殺手」。

胰臟癌3大病徵腹痛、無故體重下降、黃疸等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陳詩正醫生表示,胰臟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來分解食物,也會分泌胰島素及升糖素等荷爾蒙控制血糖,因此若胰臟出現問題,會影響消化及吸收,令患者無故消瘦。而胰臟的外形就好像一條魚,分為胰頭、胰身及胰尾,如果腫瘤在胰臟頭的話,會壓着膽管,阻礙膽汁排到小腸,患者的眼白及皮膚會變黃,大便顏色亦會較淺,同時腫瘤會令胰腺無法分泌足夠的消化酶,令身體難以分解脂肪,大便會帶油份,變得滑溜。另外腫瘤在胰臟頭和胰臟身的患者,有機會因為腫瘤壓着腹腔內神經線而出現腹痛。

 

早期難察覺 與高齡、煙酒、肥胖有關

胰臟癌與高齡、吸煙、酗酒、肥胖有關,年輕患者若沒有喝酒或吸煙,則有機會與家族遺傳基因(例如BRCA1或BRCA2基因變異)有關。陳醫生表示,沒有病徵的胰臟癌病人,多數通過身體檢查而發現,例如血液中的膽管酵素及胰臟酵素高於正常水平,或者透過腹部超聲波掃描看到膽管腫脹。

不過,由於上述情况主要是因為位於胰臟頭的腫瘤壓着膽管引致,如果腫瘤位於胰身或胰尾,則不會出現此情况,加上胰臟位於腸胃後方腹腔較深入的位置,胃、肝臟、大腸等會阻擋超聲波探頭探視,亦是胰臟癌難以被察覺的原因。陳醫生提醒,如果病人出現腹痛,同時體重無故下降,應考慮進行全身磁力共振掃描,如發現腫瘤就能夠及早治療。

 

早期: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切除胰臟 後期:放射或藥物治療

治療方面,陳醫生表示,視乎腫瘤位置及患者的情况而定。如果患者病情屬早期,大多可考慮採用腹腔鏡或開腹手術,切除部分胰臟和脾臟,也可能要把膽囊、十二指腸、部分胃部一併切除,甚至全胰臟切除。切除胰臟後,胰臟酵素及胰島素分泌會減少,需要服藥協助消化和控制血糖。至於較後期的胰臟癌個案,未必適合接受手術切除,則可考慮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

陳醫生亦指出,由於癌細胞可經神經線、淋巴腺及血液擴散至其他器官,因此胰臟癌的復發率相當高,特別是已經入侵血管,例如肝門靜脈,癌細胞很容易經血液擴散至肝臟,甚至身體其他位置,所以很多時手術時會連同腫瘤附近淋巴、神經線一併切除。

另外,近年發現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簡稱IPMN)與胰臟癌有關。IPMN分為兩類,第一類與胰腺管直接相通,有兩成機會演變成胰臟癌,因此會建議病人將腫瘤切除;第二類則與胰腺管不相通,演變成癌症的機會較低,但病人仍需密切監察,如果發現水囊不斷變大,或開始出現粒狀物質,會建議病人盡快做手術切除。

]]>
子宮肌瘤|醫學滿東華:子宮肌瘤多屬良性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ad%b8%e6%bb%bf%e6%9d%b1%e8%8f%af-%e5%ad%90%e5%ae%ae%e8%82%8c%e7%98%a4%e5%a4%9a%e5%b1%ac%e8%89%af%e6%80%a7/ Thu, 22 Oct 2020 03:58:5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857 【明報專訊】某天早上,張小姐(42歲)第一次來到診所做婦科檢查。她過去從沒有不適或任何徵狀,只是想做一個徹底檢查,所以要求照一照超聲波。一照,發現子宮裏生了幾個約1至2厘米的子宮肌瘤

相信大家對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瘤並不陌生。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uterine myoma/leiomyoma)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每4個女士中,就有1個會有,大多數發生在30至50歲期間。子宮肌瘤是由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發生原因並不是十分清楚,相信與某些平滑肌細胞對雌激素特別敏感而導致。因此在受到雌激素刺激後會特別加速成長,演變成肌瘤。由此推論,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肌瘤很多時都會因雌激素逐漸衰退而慢慢縮小。

長在不同位置 出現徵狀有別

大部分子宮肌瘤並沒有徵狀,也毋須治療,通常在接受定期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但根據肌瘤大小及數目,以及生長在子宮上不同位置,可能出現不同徵狀,常見徵狀包括:

1. 經血過多、有血塊、貧血

2. 經痛、性交疼痛

3. 壓迫性徵狀:肌瘤太大可能會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尿頻/解尿困難、頻頻有便意/便秘、腹部隆起或下墜感

4. 下腹急性痛楚:如肌瘤發炎,或因血液供應不足而損壞,或扭轉引致劇痛

5. 不育:視乎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形狀和內部情况,影響小部分女性難以受孕。但子宮肌瘤引起不育機率不高於3%,所以不育女性要徹底檢查不育原因,才可把不育問題歸咎於肌瘤。

子宮肌瘤|醫學滿東華:子宮肌瘤多屬良性
經痛要留意——子宮肌瘤常見徵狀為經血過多、有血塊、貧血、經痛、性交疼痛等。(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個案與疾病無關,baona@iStockphoto)

引致癌症罕見

若肌瘤沒引起病徵或不適,毋須治療。定期覆診接受超聲波掃描監察,等收經後,肌瘤可自動縮小。但如肌瘤導致經血過多或貧血,一般可以用止血藥、黃體素或避孕藥來調整。如有貧血,就須補充鐵質。除非藥物控制不理想,或肌瘤太大引起壓迫性徵狀,大部分肌瘤是沒必要手術切除。手術可分單純切除肌瘤或全子宮切除,視乎患者有沒有生育計劃。只有全子宮切除才可完全根治子宮肌瘤,不會復發。一般而言,絕大部分子宮肌瘤是良性。由子宮肌瘤引致癌症是十分罕見,機率為0.5%。

文:李天惠(東華三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健康)醫生)

]]>
【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www.afterroberto.com/%e9%bc%bb%e5%92%bd%e7%99%8c-%e6%97%a9%e6%9c%9f%e9%bc%bb%e5%92%bd%e7%99%8c%e5%be%b5%e7%8b%80%e4%b8%8d%e6%98%8e%e9%a1%af-%e9%bc%bb%e5%a1%9e-%e9%a0%b8%e5%81%b4%e8%84%b9/ Mon, 24 Aug 2020 06:51: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976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曾執導《天若有情》、《保持通話》、《新警察故事》等電影的他,於去年底拍攝新片《怒火》期間感不適,檢查後證實患上鼻咽癌末期。鼻咽癌又稱為「廣東癌」。鼻咽癌長期位列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香港人發病率偏高,尤其男士……究竟鼻咽癌早期的徵狀是否難以察覺呢?長時間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屬家族遺傳病嗎?跟常吃鹹魚或飲食習慣有關嗎?還有哪些風險因素呢?治療鼻咽癌是否只有放射治療呢?若想治未病,但又沒有明顯病徵或家族病史,應檢測哪些癌症項目呢?

【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資料圖片)

頸部無痛腫脹 小心癌病警號

60歲的陳先生有吸煙習慣,兩星期前發現頸部兩側有多顆凸起腫塊,一直沒散去,於是求醫。醫生臨牀檢查發現他的頸部淋巴脹大,按壓時沒有痛楚,認為不尋常,因此安排陳先生接受超聲波掃描檢查,結果發現……

醫學滿東華:頸部無痛腫脹 小心癌病警號

 

 

醫言有理:病毒基因測試 攔截「廣東癌」

有專科醫生指出,廣東人的「鼻咽癌」與「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密切關係,但遺傳因素亦可能同樣重要。檢查血漿中的「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DNA數量,或有助發現鼻咽癌,及早醫治,療效一般較理想。至於治療方面,利用「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治療鼻咽癌,效果理想,尤其早期鼻咽癌,預後甚佳。「化學治療」(Chemotherapy)亦有不錯療效。

醫言有理:病毒基因測試 攔截「廣東癌」

 

360°狙擊鼻咽癌細胞 攤薄輻射量 副作用大減

鼻咽癌的徵狀一般都不太明顯,例如鼻塞、聽力衰退等,所以大部分病人確診鼻咽癌時,已屬第三、四期,癌症已擴散至淋巴、頭及其他地方。有專科醫生指出,如果發現得早,屬於第一期鼻咽癌,只需接受電療療程,超過九成機會可以治癒。

360°狙擊鼻咽癌細胞 攤薄輻射量 副作用大減

 

【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鼻咽癌(資料圖片)

 

【頭頸癌症知多少】認識鼻咽癌成因與診斷

有專科醫生指出,在香港逾一半病人在初次求診時,鼻咽癌已轉移至頸淋巴核。「如家中有成員曾患鼻咽癌,其他家屬患病機會則大增幾百倍……」

【頭頸癌症知多少】認識鼻咽癌成因與診斷

 

 

癌症全面睇:鹹魚增鼻咽癌風險?

不少人認為某些生活習慣會增加患癌病風險,其中鼻咽癌,因為廣東、福建、港澳、台灣沿岸一帶屬高發病率的地方,廣東的發病率為世界平均值的25倍。有說是區內居民嗜吃鹹魚等醃製食物有關?鼻咽癌的病因並未完全明確,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有三大風險因素誘使病發風險上升,包括:家族遺傳、環境因素、EB病毒。

癌症全面睇:鹹魚增鼻咽癌風險?

 

癌症全面睇:末期鼻咽癌毋須過分悲觀

癌症全面睇:末期鼻咽癌毋須過分悲觀

朋友說他患上了4C期鼻咽癌,請問是否代表他的癌症已到末期?鼻咽癌的存活率有多少?治療鼻咽癌是否很少以外科手術醫治?接受放射治療一般療程要多久?治療過程痛嗎?需要麻醉嗎?

 

【年年做體檢】 體檢6個問題你要知 未病要先防 切忌過度檢查(附:一表解讀主要體檢項目)

要做到未病先防,其中年年做體檢是預防疾病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人到中年。不過,癌症指標有很多,若沒有明顯病徵或家族病史,應檢測哪些項目呢?有專科醫生建議,可檢驗較普遍的癌症便可以,如大腸癌、肝癌、肺癌及鼻咽癌,女士則加上卵巢癌、子宮頸癌及乳癌……

【身體檢查】有關體檢的6個問題 檢查項目愈多愈好?如何解讀檢身報告?一表解讀主要體檢項目

 

抗癌食品僅輔助 不能取代治療

抗癌食品僅輔助 不能取代治療

在抗癌路上,有部分病人擔心化療的副作用而想中止治療、又或者以抗癌 / 健康食品取代傳統治療、治療期間又想服食中藥希望加快療效……專家逐一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