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診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07 Nov 2024 06:52:1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診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7%96%ab%e8%8b%97%e3%80%912004%e8%87%b308%e5%87%ba%e7%94%9f%e5%a5%b3%e7%94%9f%e6%b3%a8%e6%84%8f%ef%bc%9a12%e6%9c%882%e6%97%a5%e8%b5%b7%e7%ac%ac%e4%b8%80/ Thu, 07 Nov 2024 06:52: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51

【明報專訊】[編按: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均由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致。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對預防最常引致子宮頸癌的高風險HPV類型非常有效。]政府於2019/20學年起為女童於就讀小五及小六時,免費接種兩劑HPV疫苗。防護中心因應科學委員會建議,本學年將落實補種計劃,為2004至2008年出生的女生免費接種兩劑子宮頸癌疫苗,該年齡層於2019/20學年已讀畢小五,即未有在小學時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衞生署(11月6日)公布,將於12月2日開展第一階段的補種計劃。]

子宮頸癌: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  2004-08年出生女生免費補打HPV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2022年底討論子宮頸癌疫苗,在檢視海外和本地的科學實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和海外實踐經驗後,建議政府為中學女生或較年長的女童(即18歲或以下)補種子宮頸癌疫苗。衛生署公布,計劃將會分3階段進行,為期約兩年。合資格人士可免費接種兩劑疫苗,而免疫力弱的人士則需接種3劑(3劑均為免費)。參與是次計劃的合資格人士必須已登記醫健通。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補打疫苗計劃分3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將於12月2日開始,對象為就讀本港中學(包括特殊學校的中學部)中五或以上(或同等級別)的全日制女學生。學校可安排參與計劃的私營外展隊到學校免費為合資格女學生接種HPV疫苗。中心會免費提供外展接種的疫苗,並向醫生提供每劑105元的疫苗資助。

第二階段: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開展,對象為於2004年至2008年出生並於本港專上院校或大學就讀的女性香港居民。

第三階段:預計於2025上半年開展,對象為2004年至2008年出生而已經完成本地學業的女性香港居民。第二及第三階段的詳情將適時公布。


相關閲讀: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小六女童接種率達九成

中心表示,小五和小六女學童的接種率方面,於2022/23及2023/24學年,小六女學童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比率為91%,高於《香港癌病策略2019》就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覆蓋率的中期目標(70%)。

根據世衞建議所有國家引入HPV疫苗,為9至14歲的女孩在未開始有性接觸前接種,並建議對9至18歲(包括先前錯過接種的女孩和年齡較大的女孩)進行補種,以減低他們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

更多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補種計劃資訊:www.chp.gov.hk/tc/features/108084.html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接種HPV疫苗有助預防子宮頸癌。(pexels)(圖片與文中提及的疫苗無關。)

]]>
中風急救與談笑用兵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a2%a8%e6%80%a5%e6%95%91%e8%88%87%e8%ab%87%e7%ac%91%e7%94%a8%e5%85%b5/ Wed, 30 Oct 2024 02:39: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57 中風(Stroke)是香港第四大殺手,也是導致成人永久傷殘的最常見原因。中風可分兩類:腦血管栓塞導致腦血管供血中斷屬「缺血性中風」;腦內血管爆裂導致腦出血則屬「出血性中風」。在急性中風個案中,缺血性中風約佔80%。

中風治療講求爭分奪秒。若可在中風3至4.5小時內送院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注射藥物溶解血塊,打通栓塞的血管以恢復腦細胞供血,能有效減低因中風而導致殘障的機會。惟病發時間愈長,出現腦出血併發症的機會亦較大,治療成效亦受影響。

中風急救與談笑用兵

中風急救治療ASAP 2.0診斷手術爭分奪秒

醫學界一直致力讓中風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和延長治療窗,如betway体彩 採用「中風急救治療ASAP 2.0」機制,病人送院後會先接受磁力共振或電腦掃描灌注造影,確定血管阻塞位置,再以人工智能系統Rapid  Al分析影像,計算可挽救腦組織與壞死腦組織的數量和比例,可以協助臨床評估判斷患者可否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或「經動脈取血栓手術」°


相關閲讀:【小中風】兩成患者3個月內變「真中風」 提防劇烈頭痛、頭暈等中風徵狀


手術以微創方法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經大動

脈伸延至腦內動脈,再用儀器將堵塞血管的血栓取走,恢復腦組織供血,成功率可達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手術通常在發病後6小時可安全施行;亦有研究指,部分病人在中風後16至24小時內接受手術,效果依然良好。這對於睡醒時才被發現中風、病發時間難以確定的病人尤其重要。



相關閲讀:中風後遺症及併發症多跨專科團隊助復康 讓患者重拾自主生活


謹記「談笑用兵」及早發現中風

要及早發現中風,謹記「談、笑、用、兵」四字訣.「談」即言語不清或理解困難;「笑」即笑起來嘴歪,表情不對稱,「用」即半邊身體麻痺無力,一旦出現上述徵狀,要馬上找救「兵」求醫。

betway体彩 腦神經內科中心主任
蔡德康醫生

]]>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www.afterroberto.com/%e8%85%a6%e9%80%80%e5%8c%96%e8%80%85%e5%9b%9e%e5%ae%b6-%e5%bf%98%e8%a8%98%e5%9b%9e%e5%ae%b6%e8%b7%af%e7%b7%9a-%e8%88%87%e5%ae%b6%e4%ba%ba%e5%a4%b1%e6%95%a3-%e8%b9%a4%e8%b7%a1app-%e6%8c%89%e6%8e%a3/ Mon, 28 Oct 2024 08:25: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28 【明報專訊】全港現有逾10萬名腦退化患者。在筆記本寫下是日工作清單,剛到巴士站,清單連同回家路線忘得一乾二淨——腦退化症患者每日徘徊在與家人失散的邊緣。屈臣氏集團和賽馬會耆智園合作推出「耆跡守護網」計劃,在全港逾500間百佳超市、屈臣氏等全線門市的逾1200部流動裝置安裝「友里蹤跡」應用程式,協助照顧者尋找走失患者。(編按:耆智園2021年透過網上問卷訪問576名腦退化患者的照顧者,發現逾三成受訪者家中患腦退化症親人曾走失,四成則因擔心親人再走失而禁止他們單獨外出。)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供腦退化患者隨身攜帶、連接「友里蹤跡」手機應用程式的「守護蹤」電子裝置現由左方黃色扁身圓形的第一代,升級至右方白色長方體的第二代,定位系統能接收更廣信號。(鄧家烜攝)

照顧者按掣報失 裝置掃描定位

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期望計劃能將香港塑造為腦退化症友善社區。

耆智園與科大3年前合作研發手機應用程式「友里蹤跡」,照顧者先在程式輸入患者資料,再讓患者隨身攜帶體積小於半隻手掌的「守護蹤」電子裝置。「守護蹤」有定位功能,照顧者憑程式能掌握患者的大概位置。若發現患者走失,照顧者可按「報失」鍵,程式會將失散消息通知其他安裝程式的用家,只要用家在裝置開啟藍牙,裝置便能自行收發信號。一旦「守護蹤」進入用家裝置50米範圍內,裝置便能掃描定位,協助照顧者偵測和尋回失散親人。

【腦退化者回家】忘記回家路線、與家人失散 超市等裝友里蹤跡App 照顧者按掣報失
屈臣氏集團和賽馬會耆智園合作推出「耆跡守護網」計劃,協助偵測及尋找走失的腦退化症患者 。左起為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屈臣氏集團企業傳訊及屈臣氏品牌營銷總監李民漢、百佳超級市場董事總經理吳逸群、百佳旗下TASTE店舖經理吳翹暉,以及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雙幸。(鄧家烜攝)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洞悉阿茲海默症8個先兆行為轉變宜及早診斷對症下藥延病情


3年尋回140宗 攜醫生證明申請

團隊稱應用程式創立至今3年,下載量超過5萬,共收到350宗報失,當中140宗尋回。計劃早前收到創科署近900萬元資助,擴展應用程式和升級裝置的定位系統。耆智園至今已派發逾4300個「守護蹤」,有需要者帶同腦退化醫生證明書到耆智園便能申請。

屈臣氏集團將成為全港首個零售商和耆智園合作推出「耆跡守護網」計劃。屈臣氏集團企業傳訊及屈臣氏品牌營銷總監李民漢表示,沙田、觀塘、東區、黃大仙和葵青區是全港最多走失個案的地區,集團在這些地區有近150間門市,有信心擴大程式網絡覆蓋率達1.5倍。

百佳旗下TASTE店舖經理吳翹暉憶述,曾遇見一名70多歲伯伯在店內罐頭貨架前徘徊近一小時,詢間得知他想買糖果給女兒。吳後來協助伯伯致電女兒,才發現女兒已40多歲,伯伯原來患有腦退化。百佳超級市場董事總經理吳逸群形容超市是「長者集中地」,集團已為逾萬名員工提供逾8000小時培訓,識別腦退化患者,期望前線能提供協助。

耆智園2021年透過網上問卷訪問576名腦退化患者的照顧者,發現逾三成受訪者家中患腦退化症親人曾走失,四成則因擔心親人再走失而禁止他們單獨外出。郭志銳希望計劃為照顧者提供另一選項,在保障患病親人自由同時,放下害怕親人走失的心頭大石。


相關閲讀:【照顧者】以老護老365日無休壓力大 專家:勿待問題惡化 及早了解社區支援


]]>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www.afterroberto.com/%e9%98%bf%e8%8c%b2%e6%b5%b7%e9%bb%98%e7%97%87-%e8%85%a6%e9%80%80%e5%8c%96%e7%97%87%e7%97%85%e7%a8%8b-%e6%bc%ab%e9%95%b7%e5%91%8a%e5%88%a5%e6%b4%bb%e5%9c%a8%e7%95%b6%e4%b8%8b/ Fri, 25 Oct 2024 08:41: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20 【明報專訊】[編按:Alzheimer’s(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是腦退化症的一種,與年齡有密切關連,年齡愈大,罹患風險愈高。]當腦退化病人連最親近的人也認不出時,就是沒有過往、沒有將來,只有當下的人。高錕太太黃美芸曾在訪問中說:「無論他們變得如何,還是應該有權利開心地生活。」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是一場持久戰!照顧者得先裝備自己,尋找外援,務必將照顧重擔減輕!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腦退化症病程可長達8至10年,是一場持久戰,照顧者要裝備自己,尋找外援。而家居亦要補充醫療設施,如醫療牀、輪椅等。(byryo@iStockphoto)

腦退化病程可達10年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減重擔

步入小禮堂,第一眼見到達哥大頭照片掛在中央。相信任何認識他的人,看到照片時,心裏必定即時泛起暖意,甚至不自覺地咧嘴含笑,向他回應。達哥是長青開心果,我們常說:「同達哥一齊,個個鐘頭都是happy hour(歡樂時光)。」在追思會中,大家盡是不捨與感恩。

達哥生於1933年,足足比我大22年,但不要以為年齡差距會把我們拉開;相反,我們每次見面就是「雞啄唔斷」,因為大家有太多共同話題。達哥喜歡攝影,對相機極有研究;對於每款型號操作竅門、如何擊中拍攝效果,他總能如數家珍。除此,達哥是熱愛旅行的拍友,邊旅遊邊拍攝的經驗,他說來眉飛色舞,而聽者亦悠然神往。另外,他更是一名資深茶客,對普洱茶學問尤其淵博。所以,我和他又怎會沒有話題呢?記得達嫂(達哥的太太)曾認真地問過:「咁啱channel,你們是否失散了的兄弟呢?」

當然,達哥與我沒有血緣關係,相識只因為達嫂是我工作上的「大家姐」。她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輩,數十年前我剛轉往醫院老人科工作時,她已是高級的護士領導人。當時無論大小醫生、老嫩護士,一碰到達嫂總會心悅誠服地冠以Miss字。達嫂退休後某一天,回來醫院找我,問道:「梁醫,我想refer阿達給你看。可以嗎?」老師有命,我當然樂於效勞。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腦退化症病程漫長,照顧者宜先尋找外援,以減輕照顧的重擔。(圖片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

缺皮質醇 須終身服補充藥

所以,我與達哥第一次見面時,他的身分是我的病人。他患有愛迪森氏症(Addison’s disease),是缺乏足夠皮質醇(cortisol)所致。皮質醇由腎上腺分泌,是人體重要荷爾蒙,可發揮調節及代謝功能。當人體遇上感染、病變或受壓時,皮質醇可協助抵抗。相反,如缺乏就會疲倦不堪,潰不成軍,甚至喪命。對愛迪森氏症患者來說,皮質醇補充至為重要,他們需要終身無間斷地服用補充藥物。

因此,達哥每次覆診時,我總會提醒:「老兄,一定要記得食藥,否則後果嚴重。生病或手術前要告知醫生,加大皮質醇劑量!」達哥聽後,總是笑嘻嘻回應:「收到,doctor。我知道我是『無兵司令』!沒有外援肯定『死梗』。你放心,你給我的『補給兵』,我依時依候食硬佢!嘻嘻。」

達哥就是一個開朗、樂觀、積極,甚至是頑皮的人。他點子多多,每次見面,總送我們一些新奇小玩意,如:聲控自動摺疊器、手掌大小五用背囊、九式水果去皮機……有時就弄出一盒盒隱世美食,如朱古力榴槤餅、秘製雞屎藤、八寶銷魂雞等。不過,最使大家開懷的是他與老妻同遊時一堆堆趣聞。所以,達哥每3個月的1次覆診,就是診所內歡樂時光,一直維持10多年,達哥亦由病人身分成為我的知心老兄。

阿茲海默症:年齡愈大 罹患風險愈高

不過,在2015年開始情况有變。達嫂向我說出達哥的徵狀,希望安排檢查。老實說,未做檢查,大家已多少猜到結果。但是,診斷還是要做。一般來說,醫生評估包括詳細病歷、藥物、身體檢查、精神及記憶評估等;還需要一些檢驗,如血液測試。而為進一步找出腦部問題,還可能安排電腦斷層掃描或磁力共振檢查。而我安排達哥接受正電子掃描檢查,由於他的腦部退化病變很明顯。

有了結果,我就告訴達嫂:「是 Alzheimer’s(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症),已過了早期。」阿茲海默症是腦退化症的一種,與年齡有密切關連,年齡愈大,罹患風險愈高。達嫂聽了之後,只是「啊」了一聲,沒有再追問下去了。這也不奇怪,一個在老人科病房打拼幾十年的人,長年與老人疾病打交道,又怎會不清楚腦退化症呢?

腦退化症惡化 說話不清鬧脾氣拒服藥進食

雖然如此,我仍忍不住叮囑達嫂:「達哥現在大腦功能已明顯受損,無法正確連結記憶,產生出來的混亂信息會引致妄想及游走。日後會陸續出現失語、失禁、失能、日夜顛倒、吞嚥困難等,相信你最清楚。所以,一定要及早做好準備,目前只有你倆同住,遲早出事。你也接近80歲,不可能是家中唯一照顧者。快快着手聘請外傭姐姐幫忙。一般腦退化症病程可長達8至10年,肯定是持久戰!無論如何,你得先裝備自己,尋找外援,蒐集資源,內應外合,務必要將照顧重擔減輕!」

達嫂果然是一名聰慧賢妻,達哥在她照顧下活得自在。但是,腦退化症仍是會惡化。約4年前,達哥開始說話不清,常因未能表達而鬧脾氣,又因吞嚥困難經常拒絕進食。而最頭痛是,他有時不肯服用皮質醇補充藥物。為此,他在2年間3次進出醫院,每次情况都極為嚴重。尤其在2021年那次,達哥染上嚴重吸入性肺炎,血壓降得奇低;抗生素及物理治療也未能將肺內痰涎清除。達哥呼吸衰竭,血氧驟降至警號,但二氧化碳卻高企。若不做進一步治療,達哥必死無疑。

究竟是「做」還是「不做」呢?當時大家經過一番掙扎。「做」是指支氣管鏡手術,將儀器放進肺內把痰清除,然後再施以抗生素治療;同時亦要用上胃管餵食,開始時用鼻胃管,穩定之後,再做胃造口管道。從此,達哥便只能用胃管進食。「不做」就是什麼介入性手術也不做,讓病人自然停止呼吸。

達嫂目睹過不知多少苟延殘喘、生不如死的病人,決定是十分艱難。然而,經過徹夜難眠及與女兒充分商量後,達嫂終於告訴我:「上兩次在醫院吊皮質醇藥物後,他都能『醒目』地回家。我期望只要餵到藥,他或者可以再撐多一下。所以,我們希望再給大家多一次機會。梁醫,你就安排做吧!」


相關閲讀:【認知障礙症】洞悉阿茲海默症8個先兆行為轉變宜及早診斷對症下藥延病情


回家安心自在走最後一程

於是,胸肺科醫生立即替達哥做了手術。兩星期後,達哥肺炎康復,食物及藥物可透過胃造口喉管餵食,精神及血壓都穩定,可以回家了。但出院時,達嫂提出了請求:「梁醫,你可否以後來家裏看阿達?我們已決定無論將來發生什麼事,都不會送阿達進醫院。大家已有心理準備,他有多久時間,我們就聚多久。安靜地在家,阿達必定是最安心,而我們亦是最放心。」

從此開始,我每隔兩星期便家訪達哥一次。他們已搬往與女兒同住,新家除了面積較大,照顧人手亦有輪替及增添;而且補充了不少設施,除了醫療牀、步行架及輪椅外,還有吊機、坐磅、沐浴椅、氧氣機及各種護理用品。設備恍如一間標準醫院病房,但佈置依足老房子的模樣。莫說達哥,我每次到訪也感到舒適自在。

出院後,達哥雖然已不能走動,但達嫂仍會替他編排日常活動;每天有用餐、運動、電視、音樂、沐浴的時間等。很多次我到訪時都是達哥的電視時間,他盯着電視,時而微笑,時而開懷,不捨得移開視線;尤其看到孫儷在《甄嬛傳》的舉動時,彷彿像一個小粉絲。不過,當時的達哥連最親近的老妻也認不出。他是沒有過往、沒有將來,只有當下的人。

【阿茲海默症】腦退化症病程長達8至10年 漫長告別活在當下 照顧者盡早尋外援
只有當下–腦退化症病人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只有當下。(設計圖片,模特兒非文中提及人物,M Isolation 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照顧者】以老護老365日無休壓力大 專家:勿待問題惡化 及早了解社區支援


高錕太太:「變得如何也應有權利開心過活」

接着3年,達哥都是活在當下,沒多大憂愁。雖然已認不出我,但有人和他聊天,總是本能地反應,尤其當我和他道別時,他偶爾會揮手咧嘴作「拜拜」狀。

高錕太太黃美芸曾在訪問中說:「腦退化的家人,漸漸變了另外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人,無法跟我們像從前一樣的相處,但無論他們變得如何,他們還是應該有權利開心地過生活的。」我深信達嫂和她的女兒們肯定是做到了。今年8月一個早上,達哥在家中安然離世。我趕至為他簽署死亡證,這次道別,他雖然未能向我作出任何的回應,但我看到他嘴角微微上揚,正正就好像是說「Goodbye, my dear friend」。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www.afterroberto.com/%e8%83%83%e7%99%8c-ai%e8%83%83%e9%8f%a1%e6%89%be%e7%98%9c%e8%82%89-%e5%86%80%e8%be%a8%e8%ad%98%e6%97%a9%e6%9c%9f%e8%83%83%e7%99%8c%e6%b8%9b%e6%bc%8f%e8%a8%ba-%e4%b8%ad%e5%a4%a7%e9%a6%96%e8%a9%a6/ Fri, 25 Oct 2024 08:36: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16 【明報專訊】黑色幼長的耐熱管道伸進胃部,內裏影像在熒幕上一覽無遺。按下熒幕按鈕,一個個綠色框接連彈出來,框住的位置顯示着一粒粒細小扁平的瘜肉。中大醫學院近日和日本跨國公司奧林巴斯(Olympus)合作,引入最新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能實時識別胃癌和病變位置,成為該系統全球首個試點。該院稱,新技術有助醫生辨識早期胃癌細胞,預計在半年內開展首階段臨牀研究,期望日後廣泛使用。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中大醫學院成為全球首個測試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的基地,圖中屏幕綠色框內顯示AI系統偵測到的瘜肉。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圖)稱,新系統有望提升早期辨識胃癌的準確度。(黃志東攝)

胃癌第六大常見癌症 中大:早期胃癌瘜肉難覺察易漏診

胃癌是香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21年本港有超過1300宗胃癌新症,逾600宗死亡,發病死亡率高近五成。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引述研究指全球胃癌約有6%漏診風險,早期胃癌更難覺察。趙解釋,胃癌瘜肉比一般蘑菇形的瘜肉扁平和細小,亦無明顯顏色變化,加上內窺鏡的視野不清晰,醫生未必能檢查清楚,而醫院人手不足,每名醫生診斷大量個案,容易因疲勞而漏診。趙偉仁續稱,倘能在早期識別胃癌,其5年存活率高達97%,同時能避免「開大刀做手術」,使用胃癌內鏡便能切除瘜肉。


相關閲讀: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同類腸鏡證提高檢深率 料半年內臨牀研究 冀廣泛應用

中大醫學院3年前引入AI系統輔助大腸鏡檢查,發現系統能有效提高約四成的大腸腺瘤檢測率,遂與日本奧林巴斯合作把AI系統應用於胃癌檢查。趙偉仁指出,系統由10所中心的日本專家研發,深度分析逾10萬張日本胃癌內鏡影像。除能定位可疑胃癌瘜肉,亦能自動捕捉影像,助內視鏡檢測和診斷,甚至能快速判斷腫瘤是否良性。趙形容系統就像「師傅」,能「傍住醫生」篩查胃癌,做到「寧濫勿缺」,減漏診風險。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中大醫學院採用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辨識早期胃癌;左起為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黃志東攝)

相關閲讀:別怕照腸胃鏡辛苦 了解檢查前後三大關鍵


偵測「快過我隻眼」 對資淺醫生幫助大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則形容「AI快過我隻眼」,能提供具體實時指引,令醫生更有系統地學習,尤其對資歷淺的醫生有幫助,同時AI能連接現有內鏡儀器,相信能方便快捷地投入臨牀研究。

團隊透露將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合作,半年內開展首階段臨牀研究,邀請過百名曾患胃癌、有家族病史或有胃癌風險的高危患者接受AI系統篩查;第二階段則邀請過千人做對比研究,比較有使用和沒使用AI系統的醫生胃癌檢測率是否有分別。團隊期望能盡快收集數據,協助日後在公院使用。

]]>
【精神健康】職場不受歡迎人物?雙相情緒障礙患者 情緒兩極時高漲時低落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8%81%b7%e5%a0%b4%e4%b8%8d%e5%8f%97%e6%ad%a1%e8%bf%8e%e4%ba%ba%e7%89%a9-%e9%9b%99%e7%9b%b8%e6%83%85%e7%b7%92%e9%9a%9c%e7%a4%99/ Wed, 23 Oct 2024 04:37: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91 【明報專訊】曾有一段時間很多人談論「躁鬱症」,但在醫學上來說,躁鬱症已經是一個舊名,現在正式叫「雙相情緒障礙」(bipolar disorder),顧名思義病人情緒有兩種不同極端,有時會情緒高漲,有時會極之低落。病名改了,實際上病人在生活上碰到的問題仍是一樣,例如大多會在職場上成為不受歡迎人物。

【精神健康】職場不受歡迎人物?雙相情緒障礙患者 情緒兩極時高漲時低落
躁鬱症現在正式叫雙相情緒障礙,病人情緒有兩種不同極端。(設計圖片,maroke@iStockphoto)

雙相情緒障礙患者 情緒高漲時愈爭論愈亢奮

雙相情緒障礙病人在情緒高漲、躁狂時,一般表現包括:減少睡眠但仍精力充沛、亢奮、自信心滿瀉、思維轉數快、說話語速快、容易做出衝動行為等。驟聽似乎不太壞,有自信、思維快等都是好事。然而,若和他在同一團隊工作,感受就是另一回事。
常見情况是,這類人士情緒高漲時往往會覺得其他人工作效率太低,不及自己這麼快、這麼出色,甚至會不客氣地當面批評其他人,開會時搶着說話不讓其他人發言,令大家難於協調工作。有時他情緒太亢奮,也會容易憤怒和激動,經常在工作環境大聲斥責別人。一般在同事之間說話留三分餘地、在團隊中要論資排輩等潛規則,他們可能全然置諸不理,這樣的人又怎會受歡迎?

高漲情緒逐走向極端 影響身邊所有人

萬一你的工作環境甚至團隊中,有一個經常躁狂的雙相情緒障礙患者,首先緊記不要和他爭論,這類患者很難被說服,你和他爭論只會令他更亢奮,覺得你在挑戰他,寧願不下班也會和你爭論到底,沒完沒了。若向上司反映,把他解僱,當然消除了同事的壓力,但對解決病人的問題卻毫無幫助,他會覺得自己明明表現出色卻被人解僱。須注意,結果不一定是令他情緒低落,反而可能更高漲,因為他們中心思維是自己一點也不害怕,一定可在其他公司找到更好的工作,這種高漲情緒會一步步走向極端,最終影響了身邊所有人。


相關閲讀:【了解躁鬱症】躁鬱症自殺傾向更强烈 早求醫可減損害

藥物治療為主 配合認知行為等心理治療

因此,爭論和解僱都幫助不了職場上表現躁狂的患者,基本上這是一種病,要醫生診斷和接受治療才可以將情緒平復。現時治療雙相情緒障礙主要靠藥物,包括情緒穩定劑、抗抑鬱藥等,可以平衡腦內分泌令情緒穩定下來;加上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療法等心理治療,可為病人帶來一定幫助。

文:張漢奇(精神科專科醫生)

(健康點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8%85%b9%e7%97%9b%e6%88%90%e5%9b%a0%e5%8d%83%e7%99%be%e7%a8%ae-%e9%86%ab%e7%94%9f%e6%8f%90%e9%86%92-%e7%97%9b%e6%b3%95-%e6%88%96%e6%bd%9b%e5%9c%a8%e7%96%be%e7%97%85%e8%ad%a6%e8%99%9f/ Tue, 22 Oct 2024 07:47: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80 腹痛可能是很多人身體不適時最常出現的徵狀之一,有人會因肚子劇痛而縮作一團、上吐下瀉,甚至同時出現心絞痛等徵狀。除了腸胃炎、消化不良、經前綜合症等常見成因之外,腹痛也可能是嚴重疾病所發出的警號,如急性闌尾炎、膽管炎、生蛇、心肌栓塞、大腸癌等。有醫生提醒,腹痛問題可大可小,未必每次都是輕微的腸胃不適,切勿以為僅是小毛病而耽誤求診,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多項腹痛指標  揭示潛在疾病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素懷醫生表示,當遇上病人因腹痛求診,家庭醫生會首先作出全面評估、排除惡疾及鎖定病源,以免令病情有機會惡化甚至構成生命危險。陳醫生解釋,家庭醫生會根據患者腹痛所維持的時間、腹痛的位置、疼痛的性質、痛感是否有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以及疼痛所伴隨的其他症狀等,作出第一線的病情評估與鑒別。若家庭醫生判斷病人屬於嚴重急性個案或個別器官的病變,便會將個案轉介至其他專科,以作進一步檢查和診治。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腹痛成因有很多,除了便秘、腸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見成因外,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號,如生蛇、大腸癌等。有醫生提醒,切勿以為腹痛只是小毛病而掉以輕心。

小孩腹痛  常見由便秘引致

便秘是兒童腹痛的常見原因,飲食不均衡、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情緒壓力等因素都會導致便秘。陳醫生表示,曾有一名5歲的男孩因間歇性腹痛而求診,其母稱他偶有肚痛,大便後有所紓緩,但近日因嚴重腹痛而無法上學。從前男孩相隔3、4天才排便一次,大便亦乾硬。他一向沒有學習及情緒困擾,但卻有偏食問題,抗拒吃水果和蔬菜,喝水也不多。醫生建議男童增加纖維攝取、多喝水及多做運動,並處方軟便藥物作短期紓緩之用,其後安排轉介至營養師跟進。一個月後,男孩的便秘及腹痛情况已有明顯改善。

必須注意,除了便秘外,急性腸胃炎、食物過敏、腸套疊、腹股溝疝氣等疾病同樣會引起小兒腹痛。若兒童出現劇烈肚痛、發燒、嘔吐、腹瀉、脱水等情况,必須立即求醫。

腹部劇痛  或與婦科疾病有關

陳醫生提醒,女性如受腹痛困擾應多加留意,因為由生殖器官系統引起的婦科問題,例如宮外孕、卵巢囊腫、經痛、子宮肌瘤等,都會引致腹痛。其中,以宮外孕所導致的腹痛最為劇烈,如受精卵錯誤地在輸卵管内著床,隨着胚胎愈來愈大,有可能會令輸卵管破裂出血,導致突發性腹部劇痛、心跳加快、暈眩,甚至休克,如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陳醫生表示,曾有一位30多歲女士於深夜由丈夫陪同前來求診,原因是她於當天清早已出現左下腹疼痛,隨後痛楚加劇,甚至蔓延至整個腹部,並且伴隨陰道出血、血壓偏低及頭暈等徵狀。病人獲安排接受驗孕測試,結果呈陽性,再經超聲波檢查後診斷為宮外孕破裂,需即時轉介進行緊急手術,術後情况穩定。


相關閲讀: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腹背皆痛  原來是生蛇

陳醫生指出,腹痛未必一定是由腹部器官問題引起,心臟病、肺炎、帶狀疱疹等疾病也會導致類似腹痛的病徵,須加倍留意。曾有一位60多歲病人,兩天前起床後開始左腹刺痛,隨後蔓延至左邊背部。他立即到急症室求診,結果其腹部檢查、常規血液、尿液及腹部超聲波檢查均屬正常,獲醫生處方止痛藥後回家休息。惟腹痛情况未有改善,病人再度求診。家庭醫生發現他左邊腹部沿着神經帶出現紅疹及小水泡,診斷為帶狀疱疹,俗稱「生蛇」。繼而為病人解釋病因、處方抗病毒藥和止痛藥,以及安排覆診跟進。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許多人幼年時患上水痘後痊癒,但病毒仍潛藏在神經元中,當年紀漸長或因壓力、疲勞令免疫力降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度轉為活性,因而發病。帶狀疱疹可在身體任何部分出現,病發初期,病人已有神經痛的感覺,繼而皮膚上出現紅疹及小水泡。如果懷疑患上帶狀疱疹要盡快求醫並接受治療,避免出現後遺神經痛症。此外,陳醫生亦建議50歲以上人士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從而減低病發風險或嚴重性。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腹部隱隱作痛,以為是消化不良、腸胃炎?若出現排便不暢順、大便帶血、體重顯著下降等徵狀,應立即求醫,因下腹痛或是直腸癌的警號。(明報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生蛇可再復發?72小時黃金治療期?接種疫苗可減後遺症?拆解5個生蛇常見問題

下腹隱隱痛  疑為結直腸病變

陳醫生續指,腹痛亦有機會是癌症的病徵,切勿掉以輕心。曾有一位年約70歲的男病人,多年來煙酒不離身。幾個月來下腹隱隱作痛,起初以為是消化不良,不以為意,近日卻出現排便不暢順、大便帶血、體重顯著下降等徵狀,因而求醫。醫生為病人進行探肛檢查時發現直腸中有硬塊,立即安排入院並轉介至外科醫生診治。經內窺鏡檢查及抽取組織化驗後,病人確診患上直腸癌,隨即獲安排手術及接受進一步治療。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本港最普遍的癌症之一,症狀包括腹痛、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直徑變小、貧血及體重減輕等。如果上述徵狀在短時期内出現且持續,應立即向家庭醫生求診。另外,陳醫生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有高風險因素,包括近親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吸煙、經常進食加工肉類等不良生活習慣,建議約見家庭醫生,安排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如檢查過程發現瘜肉,可直接在檢查過程中切除或抽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部分瘜肉屬癌前病變,如能及早發現並切除,能有助防止進一步惡化成腫瘤。

]]>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 //www.afterroberto.com/%e5%ad%b8%e7%ab%a5%e9%81%a9%e6%87%89%e9%9a%9c%e7%a4%99%e5%be%b5%e7%8b%80-%e9%96%8b%e5%ad%b8-%e8%80%83%e8%a9%a6-%e9%95%b7%e5%81%87%e6%9c%9f%e9%ab%98%e5%8d%b1-%e5%a2%9e%e6%82%a3%e7%84%a6%e6%85%ae/ Fri, 18 Oct 2024 08:40: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51 升學對小朋友來說是重要的轉變之一,而任何轉變都難免帶來壓力。由幼稚園入學、升小學、中學,甚至每個學年的開始,學生們都可能因生活上種種轉變被壓力所困擾,有些還會出現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的徵狀。究竟這種心理狀况,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家長應如何應對?若不及早處理,會否演變為抑鬱症、焦慮症呢?

不少家長都曾有這些經歷:每早要孩子起床上學甚為艱難,要不孩子賴床不加理睬、要不發脾氣大鬧一場;孩子下課後顯得悶悶不樂,連對最喜歡的零食、活動、玩手機等都顯得冷淡。家長看見孩子似有不懂或不願意表達的情緒,感到擔心卻不知從何入手。

留意學童適應障礙徵狀 對喜愛事失興趣、情緒變暴躁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表示,如果學童對於上學突然顯得很擔憂、不願上學;或在開學後對本來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如嗜好、食物、玩手機等;或有睡眠欠佳、時常發呆、時常感到疲累不堪、對社交不及以往的興趣、忟憎暴躁等情况,有可能是孩子出現「適應障礙」的行為情緒表現。

適應障礙症的患者在面對轉變所帶來的壓力時,未能適應或應對,因而引致心理、行為及情緒問題。學生除了在開學期間會出現適應障礙,考試期間及長假期亦屬高危時間。原因與學生的日常規律有變,或減少與同學見面及面對新的挑戰有關。

不斷「反芻」負面思想 增患焦慮症或抑鬱症機會

李永浩指,在未能適應轉變的背後,孩子心底裏或潛藏着一些負面的想法。有時,壓力會引發他們重複不停地想着負面的事情,心理學上稱為「反芻」(Rumination)。「舉例說,小朋友心裏會想:『如果同學不睬我怎麼辦』,這可能只是一個假想而非事實,但當他們不斷重複這個想法,變得愈來愈擔心卻沒有解決方案,最終,孩子真的會漸漸孤立自己,甚至認為只有在家中才安全,沉迷於自我的負面思想,如不能自拔會增加患有焦慮症或抑鬱症的機會。」

李永浩續稱,如我們看待自己的想法變得負面,思路屬於負面思想,往往會引致以假亂真的感受。家長可教導孩子要時常考究、檢視自己的想法。例如可問孩子:「你怎知道別人看不起你呢?」然後,逐步引導孩子探索思想的真確性:「若同學真的看不起你,他們可能會走開、你說話他們也不會給予反應。但反思你的同學卻不是,他們似乎仍很有興趣聽你的說話呢。」可引發孩子作進一步的反思:「這觀察其實反映同學實際是否跟你想像的一樣負面。」

學童適應障礙徵狀?開學、考試、長假期高危 不及早處理增患焦慮症、抑鬱症機會

「往內」「往外」看壓力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人際關係與學業成績,是許多學生的壓力來源。李永浩指,面對壓力時,可從不同層面應對:往內看、也要往外看。所謂「往內」,是指先檢視問題(壓力狀况),衡量這些壓力有多確切(假使是真切的,對自己有什麼不良影響?可以怎樣應對等。)然後,再跟孩子討論可以怎樣提升自我的適應能力。有時更可與孩子試行一些角色扮演的訓練。


相關閲讀: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藉外在支援因素 助小朋友紓緩壓力

另外,亦可以透過一些外在的支援因素(rescue factors)幫助孩子降低壓力感。例如:

朋輩支持:知道自己無論遇到挫敗或難關,都會有同學朋友的支持、「撐自己」。無論是小息時的玩伴或一起溫習的同學,這種友誼可減低孩子孤立無援的感覺。友誼的建立是自主發生的,家長老師只需從旁觀察、支持便足夠。而當孩子慢慢發現,自己也可以為朋友提供支援,也有助建立自信心。

提升孩子的自尊心:不論能力高低,自卑感往往是負面思想的源頭。如「人人都比我叻」的想法變得以偏概全(generalization),會令孩子低估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成功的證據視而不睹、也把難關想得太嚴峻。另一極端是過度的「完美主義」,以為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才是成功與完美,否則會「災難性」地認為自己是全盤失敗。事實上,每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優點及不足的地方,家長可教導孩子無需過份完美,發揮所長,同時間積極改善自己的弱點就可以了。家長如能耐心地與孩子傾談,讓孩子敞開心扉,才能引導他們從負面思緒中找到出口。

聆聽孩子的心事:只要有傾訴對象,任何情緒都會變得有出路。李永浩指,聆聽孩子時父母不應「訓話」,如此會失去與孩子互動的機會,不特難以支援孩子,更令孩子怕了父母,在家也不安心。若孩子不懂用言語表達,家長可適量提問予以引導,「其實你是否想告訴我你在學校很孤單?」、「害怕別人會怎樣看自己?」回應時,可先取用孩子自己的智慧,「你自己曾經試過如何應付這件事?」如此,孩子便會感到自己有被聆聽,自然會吐露更多內心想法,與家人一起多元地探索紓緩壓力的有效方案。


相關閲讀:【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剝洋蔥」了解孩子壓力根源 制定心理治療適應方案

當然,現實中的親子溝通並不一定那麼順利。「許多孩子來接受心理治療時,有時我都會了解:你為什麼不跟父母說?許多孩子都反映,父母對他們的說話都聽不入耳,不知道如何啟齒。」李永浩指,在輔導的過程中,臨床心理學家會如「剝洋蔥」般讓孩子表達想法,先要弄清楚孩子腦袋內思考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孩子感到有壓力,那麼,壓力的根源是什麼?如果是因為缺乏自信,或可由如何提升自信心開始。想法思路或行為傾向都需要了解,了解後就可更有系統的想出更有效的適應方案。

他時常會跟孩子打這個比喻:「一班朋友去旅行,拍了一張團體照。大家一起看這張團體相,你第一個會看哪個人?」孩子會發現,原來人們通常只會關注自己的模樣。「別人不會特別留意你,你亦不會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所以要掌握的是你怎樣可以充實自我,而不要被其他人的看法左右了你人生的大目標。」

他補充,適應障礙有時是心理困擾的表徵,如不及早處理,困擾會逐漸擴大,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抑鬱症、焦慮症等;亦有些時候,適應障礙的行為表徵,是由自閉症譜系障礙或過度活躍症等問題所引發。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其獨特之處,家長如對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感到不解,可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診斷及意見。

]]>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www.afterroberto.com/essilorluxottica%e6%8d%90%e8%b4%88%e5%85%a8%e5%a5%97%e7%9c%bc%e7%a7%91%e8%a6%96%e5%85%89%e5%ad%b8%e8%a8%ad%e5%82%99%e4%ba%88%e7%90%86%e5%a4%a7-%e6%94%9c%e6%89%8b%e5%9f%b9%e8%82%b2%e6%96%b0%e4%b8%80/ Tue, 15 Oct 2024 08:50: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26 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呼籲全球關注眼睛健康。作為全球眼鏡鏡片、鏡框和太陽鏡設計、製造及分銷的領導者,EssilorLuxottica亦趁世界視覺日宣布向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眼科視光學診所,捐贈其中一間眼科檢查房所需的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支持未來眼科視光師的培訓和發展。

致力培養未來眼科視光學專業人才

作為全港唯一提供眼科視光學教育的高等院校,理大眼科視光學院一直努力培育眼科視光師,守護本地市民眼睛健康的最前線。EssilorLuxottica香港及台灣專業視覺健康總經理潘路先生表示,今次捐贈出於公司核心價值see more and be more,「我們一直緊抱一個信念,相信健康視力會令所有人生活更好,聯合國調查指出,至2050年全球會有20億人因未有能力獲得適切服務,而令視力出現問題,EssilorLuxottica多年前成立OneSight基金,撥出營收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革新技術幫助未能受助的人,包括到偏遠地區提供驗眼服務,因此EssilorLuxottica一直相信教育的重要性,致力培養未來眼科視光學專業人才來服務大眾,希望通過提供最先進的儀器,讓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的學生獲得更好的培訓和實踐經驗,為他們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EssilorLuxottica會與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攜手推動業界發展,為社會帶來更大貢獻。」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EssilorLuxottica香港及台灣專業視覺健康總經理潘路先生(左四),聯同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左五)、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署理院長蔡璟教授(右四)、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及教授紀家樹教授(右三),一同為今次儀器捐贈進行簡單而隆重的揭幕儀式。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EssilorLuxottica香港及台灣專業視覺健康總經理潘路先生、依視路香港董事總經理蘇紋鋅先生、依視路香港商務總監梁貢賢先生,聯同理大副校長(教學)黃國賢教授、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署理院長蔡璟教授、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及教授紀家樹教授,一同為今次儀器捐贈進行簡單而隆重的揭幕儀式。

讓學生接觸最新臨床檢測科技

理大與EssilorLuxottica的合作已超過10年,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教授紀家樹教授表示,與業界合作可以令學生畢業後即時回應市場需求,「今次EssilorLuxottica的捐贈不單提升我們的教學資源,最重要是令學生能接觸最新的診斷科技,近年政府鼓勵科研,通過學習使用最新的設備,能夠刺激學生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為大眾提供更好的臨床檢測。EssilorLuxottica亦透過提供獎學金予學院的學生,鼓勵同學積極爭取更優秀的成績,並且長久以來為四年級及五年級的學生,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令他們能深入及貼切了解大眾的需要,讓學生在日後職業生涯中更具競爭力。」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EssilorLuxottica香港及台灣專業視覺健康總經理潘路先生致辭。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學院主任教授紀家樹教授致辭。

星級嘉賓分享視力煩惱

活動的星級嘉賓「超級奶爸」何基佑(Kay)帶同可愛女兒Sanna,和大家分享視力上的煩惱。近年開始患上老花的他,笑言本已有近視的他是「遠的看不清,近的也看不清」,因此十分重視女兒Sanna的視力健康。他與囡囡更即場親身體驗今次EssilorLuxottica所捐贈的設備,盛讚儀器非常先進和快捷精準,新儀器能做到無縫檢測,令他有嶄新的視光檢測體驗。他希望儀器可助家長更易掌握子女的眼睛健康狀況,減低他們患上近視的風險。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一眾主禮嘉賓進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揭幕儀式。

重點介紹四項創新先進儀器

EssilorLuxottica此次捐贈不僅涵蓋了標準的眼科視光設備,還有四項創新的先進儀器,讓理大眼科視光學院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市場上最先進的技術,從而提升他們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這4款業界最先進的儀器,均為EssilorLuxottica研發及製造:

1/ 多功能全自動眼睛生理分析儀器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能在兩分鐘內完成全面的眼睛健康篩查,包括白內障、青光眼和圓錐角膜的篩查功能,並且提供多項視覺質量問題的分析,如視疲勞和高階像差,幫助學生掌握眼睛情況。

2/ 全自動驗光儀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配備專利的光學模組,除了提升精準度,更可實現即時和連續的度數變化測量,為學生提供更準確的驗光數據。

3/ 快速、全自動客觀度數兼眼軸測量儀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設備會自動將眼軸數據與同齡兒童眼軸生長線比較,評估兒童近視風險;並透過連續的測量監測眼球變化,協助學生為兒童進行全面的近視管理。

4/ 新一代的漸進鏡配戴參數測量儀

EssilorLuxottica捐贈全套眼科視光學設備予理大 攜手培育新一代專業眼科視光師

利用先進的數碼技術取代傳統人手量度,提高精準度並測量多項個人化配戴參數,其專利技術更可分析配戴者的自然姿勢,確保最佳的視覺舒適度,讓學生熟習驗配漸進鏡的最新模式。

]]>
【世界視覺日】視力下降、眼睛退化疾病多 定期驗眼查找問題 保護視力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8%a6%96%e8%a6%ba%e6%97%a5-%e8%a6%96%e5%8a%9b%e4%b8%8b-%e7%9c%bc%e7%9d%9b%e9%80%80%e5%8c%96%e7%96%be%e7%97%85%e5%a4%9a-%e5%ae%9a%e6%9c%9f%e9%a9%97%e7%9c%bc/ Thu, 10 Oct 2024 07:32: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85

【明報專訊】(編按: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視覺日,今年是10月10日,目的是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人的感知基本上超過八成透過眼睛接收,所以視覺十分重要。當年齡漸長,隨之而來一系列眼睛退化,如老花、乾眼、視覺疲勞,還有退化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病變等;近年有研究發現,視力下降與認知能力倒退關係密切。香港人均壽命約85歲,世界名列前茅。一雙眼睛要工作這麼多年,值得大家好好保護,定期驗眼。

【世界視覺日】視力下降、眼睛退化疾病多 定期驗眼查找問題 保護視力
(sabelskaya@iStockphoto)

看東西矇查查要換眼鏡?視力下降或眼睛、身體疾病引起

除了一副度數正確的眼鏡以外,我們還有其他眼科視覺需求:

「我眼睛好像矇了,可以加深一點眼鏡度數看清一點嗎?」

「配了新眼鏡,為什麼好像還看不清?」

以上都是市民常見疑問。當大家發覺看東西矇查查,第一時間想起近視、散光加深了,眼鏡度數不對了,就會想到換眼鏡。這種生活經驗基本上是有科學根據,按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最常見導致大人小童視力障礙就是未矯正的屈光度數,只有三成人是有佩戴合適度數的眼鏡。度數改變和視力變差時,除了可能是不良的用眼習慣,還可能是由於眼睛或身體的疾病所引起。正正如此,驗眼就是基本健康需要(primary care)。

但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對視力有更高要求,不止停留在配一副度數準確的眼鏡,更希望能全面保護眼睛健康。因視力清晰度不僅受度數影響,還有多種因素,包括眼睛健康狀况、視覺系統功能等,例如調節力不準確可以引致「假近視」,還有早期白內障、糖尿病上眼、黃斑點退化等。

常用電子產品 非疾病視力問題增

而當使用電子產品愈來愈普遍,不論老幼用眼愈來愈多,隨之出現不同的視力問題,當中可能是非疾病性,例如長期觀看電子屏幕出現視覺疲勞、乾眼,甚至是調節力下降出現老花徵狀;或如何有效控制小童近視加深。另外,人口老化,身體以至眼睛會慢慢出現老化改變,例如飛蚊症加劇、黃斑點老化、晶體老化變成白內障,或三高影響眼睛如糖尿上眼等。

目前全香港約有300多名執業眼科專科醫生,如果上述一些簡單問題動輒跑去找眼科醫生,眼科醫生就沒有時間處理重要和複雜的治療或手術,不符合經濟效益。社區上需要一群懂眼科及視覺科學的醫護專業,提供第一線(基層醫療)保健服務。所以,註冊視光師在基層眼科保健上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鼓勵大家定期做綜合眼科視光檢查,約1小時的會診,視光師不單着重「驗」,查找眼睛有沒有潛在問題,還擔當「教」的角色,用眼科及視覺科學知識教育市民保護眼睛,從而減輕眼科醫生的負擔。

預防慢性眼病 減輕醫療壓力

近年,政府不斷改革醫療體制,實現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將目前以治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格局,重塑以預防為重、以社區為中心的體制。視光師(第一部分)的定位正可在預防慢性眼病上發揮功效,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希望政府能在康健中心增加基層眼睛保健功能,引入社區視光師,協助中老年人士驗眼,疏導醫管局新症輪候人龍及幫助出現突發眼疾的市民。

透過向公眾推廣基層眼科保健,讓市民更了解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的專業職能,以及什麼時候需要見視光師,或哪裏可接觸到等。另一方面,建構基層醫療及第二層醫療(secondary care)轉介平台,促進不同專業的交流互動。

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視覺日,目的是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今年在10月10日,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特此在10月與10多間地區康健中心舉辦一連串護眼講座,提高市民的眼睛保健意識。詳情可留意地區康健中心網頁:dhc.gov.hk。


相關閲讀:白內障5個徵狀 視力模糊、鬼影、近視加深 延遲治療增患青光眼風險

知多啲:註冊視光師可使用診斷藥物 全面檢查眼睛

要成為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需要經過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5年專業訓練。大家或會問,註冊視光師為何有不同部分?

視光師有不同註冊部分,其實是眼科視光學在基層醫療的發展歷史。隨社會發展和進步,促使大眾對眼睛健康的要求提升。早期「視光師」沒有註冊制度,大家只知道眼睛看不清楚時去配眼鏡,眼鏡店是學徒制(俗稱跟師父),學徒只記住師父教導的驗眼「招式」,沒經過有系統的眼科視光學訓練。英美等地區,上世紀60年代已有有系統的大學訓練及法例監管,視光師可使用診斷性藥物及在基層醫療上擔當重要位置。直至1980年代,香港開始討論視光師註冊制度。當時大家對視光師的要求十分參差,如果參照西方眼科視光學的要求,符合資格的寥寥可數,普遍是從事眼鏡銷售而學了驗配眼鏡的從業員。到了1990年代,香港啟動視光師註冊制度,分不同部分註冊。而新入職視光師一律只能註冊為(第一部分),有足夠視覺科學訓練和眼科醫學知識,保障市民健康。


相關閲讀:黃斑區常見眼疾:黃斑前膜、黃斑病變可致視力模糊、影像扭曲 勿與白內障混淆

常聽朋友笑問,為什麼「賣眼鏡」要讀這麼多年書?配眼鏡以外,視光師有需要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嗎?

香港眼科視光學緊隨世界其他發達地區如美英澳加的訓練,學位課程不止有驗度數,還有廣泛知識如視覺科學、低視能復康、病理學、藥理學、學習「照眼底」檢查視網膜等。註冊視光師(第一部分)可使用診斷性藥物,包括各類型放鬆眼內肌肉的睫狀肌麻痹藥水,如阿托品;用於檢查眼內結構的擴瞳眼藥水;用於眼部局部麻醉眼藥水。診斷性藥物用於綜合眼科視光檢查,例如,為兒童驗眼時,使用放鬆眼內肌肉藥水可排除「假近視」,避免近視眼鏡度數「配深咗」;當成人驗眼時,使用擴瞳藥水檢查眼內結構,排除眼底問題如糖尿上眼。而使用局部麻醉眼藥水則可以準確測量眼壓。另外,使用熒光素顯影劑可檢查眼睛佩戴隱形眼鏡的健康狀况,例如有沒有乾眼。學習為眼睛全面檢查,是眼科視光學訓練重要一環,有助及早發現眼睛疾病,提供治療建議。

【世界視覺日】視力下降、眼睛退化疾病多 定期驗眼查找問題 保護視力
俗稱「照眼底」的視網膜檢查。(作者提供)

文:陳文彬(香港眼科視光師學會會長)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