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英偉亮”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1 Apr 2020 08:21:4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英偉亮”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健康新知:不煙不酒 乳癌為何選中我? //www.afterroberto.com/%e5%81%a5%e5%ba%b7%e6%96%b0%e7%9f%a5-%e4%b8%8d%e7%85%99%e4%b8%8d%e9%85%92-%e4%b9%b3%e7%99%8c%e7%82%ba%e4%bd%95%e9%81%b8%e4%b8%ad%e6%88%91%ef%bc%9f/ Tue, 08 Oct 2019 05:55: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816 健康新知:不煙不酒 乳癌為何選中我?
大壓力增風險——長期感到大壓力是乳癌發病誘因之一。(undefined undefined@iStockphoto,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粉紅10月,是每年一度「國際乳癌關注月」。乳癌是香港婦女最常見癌症,位列香港婦女致命癌症第3位;香港女性平均每15人有1個於一生中患上乳癌,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6歲。

Why me?是不少乳癌患者的疑問。

「Why me?我無家族史,不煙不酒,飲食均衡,為何乳癌選上我?」陳小姐,40歲,未婚,從沒有考慮生兒育女;她是公司高層,每天辛勤工作,平日亦注重飲食健康,說到壞習慣,便是缺乏運動和睡眠時間較少。一個沒有不良嗜好的事業女性,在一次定期乳房檢查時發現罹患乳癌,晴天霹靂,難以接受。無奈的是,癌症本來就不一定有迹可尋。

女強人高危? 壓力大運動少增風險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2016年有4108宗女性乳癌發病個案,同年有702名女性死於乳癌,分別佔癌症總數26.6%及12.2%。除了家族史,缺乏運動、飲食西化、遲婚和遲生育都會增加患乳癌的風險。過往有研究顯示,婦女一生人經歷多於521個月經周期,患乳癌的風險會高出1.5倍,因為每次月經來潮,荷爾蒙刺激乳腺。

另有研究指高學歷女性的乳癌發病率亦特別高,值得關注的是,長期壓力也是乳癌誘因之一。以陳小姐為例,她要應付龐大工作量,每天工作15小時亦非罕見,即使沒有不良嗜好,但長期受壓,加上沒有時間做運動和睡眠,都間接增加患上乳癌風險。

近半體檢發現 四成無病徵

不過,隨着港人對定期身體檢查的意識提高,很多時無病徵的早期乳癌亦能及早發現。要知道,近一半乳癌個案是在體檢時發現,而且約40%乳癌並沒有病徵。一旦發現乳房有異、出現硬塊、皮膚紅腫,以及乳頭分泌帶血等乳癌徵狀,便應及早求醫並接受乳房造影等相關檢查。

一般來說,醫生會有個「分數表」,以鈣化點密度來評分,並建議病人下一步該怎樣做。1至2分屬良性纖維瘤、周期性乳房變化等良性問題,不用過分擔心;3分亦屬良性,但病人需要每半年檢查,密切觀察;4分便需要接受影像性檢查和抽針檢查,抽取乳房組織細胞或活組織,以確定組織屬良性還是惡性。

乳腺異型增生 跟乳癌只差一線

另一方面,不少女性檢查時發現有乳腺非典型性增生,這跟乳癌只是一線之差,不正視的話,最終亦會演變成乳癌。乳腺非典型性增生,又稱不典型增生或異型增生,是一種病理診斷,指的是上皮細胞異乎常態的增生,表現為增生的細胞大小不一,形態多樣,核漿比例增大,核分裂可增多但多呈正常核分裂像。細胞排列較亂而且細胞層次增多,可視為「癌前病變」。面對乳腺非典型性增生,一般建議視作腫瘤來處理,把增生部分切除會較理想,以防止日後變成乳癌。

不論乳腺非典型性增生或乳癌,外科手術為第一步治療。外科手術可分為局部切除及全乳房切除。若是較小的乳癌腫瘤,可考慮局部切除手術,只把腫瘤及附近乳腺切除,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減少對病人生活質素的影響。但是,病人於局部切除手術後必須配合輔助電療或放射治療。而腫瘤較大、年長病患或會因身體狀况等不同原因未必完全適合接受電療,故醫生會建議病人接受全乳房切除,避免手術後的附加治療加重病人負擔。不過全乳房切除,又或局部切除配合輔助電療,其治病效果及存活率也是相同,須考慮腫瘤的大小和分佈而決定。

按摩飲豆漿預防? 無科學根據

正確的乳癌知識亦十分重要,可避免延誤醫治。不少女士誤以為定期按摩乳房可防止硬塊增生,或多飲豆漿可防乳癌,其實都沒有科學根據。沒錯,多自我檢查有助發現乳癌,但不代表可防止乳癌發生。而正確檢查乳房時間應是經期後3天進行,要站着或仰卧,檢查乳房有否硬物、乳頭有否出血及淋巴是否腫脹。若發現硬物兩星期後仍沒有消失,便應盡快求醫。

另一方面,年紀愈大患乳癌的風險亦會愈大,建議更年期婦女服用荷爾蒙補充劑,應與醫生詳細商討以平衡罹患乳癌、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的風險。

文:英偉亮(外科專科醫生)

]]>
乳癌微創手術 滅腫瘤保乳房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5%be%ae%e5%89%b5%e6%89%8b%e8%a1%93-%e6%bb%85%e8%85%ab%e7%98%a4%e4%bf%9d%e4%b9%b3%e6%88%bf/ Mon, 05 Nov 2018 07:15: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5615 【明報專訊】乳癌是女士最常見癌症,2016年有4108名女士患上乳癌,死亡人數為702人,這兩組數字意味着很多病人得到有效治療,保住性命。

 

乳癌微創手術 滅腫瘤保乳房
針無兩頭利?——乳癌切除手術保住病人性命,但失去乳房卻對女士造成心理影響。(Tharakorn@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手術是乳癌的關鍵治療,無論是接受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的病人,都擔心影響外觀,部分人更因而失去自信。

乳癌微創手術,消滅腫瘤保留乳房,同時兼顧病人傷口和心理「微創」。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乳癌是女性癌症的榜首,而且發病人數不斷上升,2006年新症人數2584,至2016年新症人數為4108。45至64歲為發病高峰期,定期檢查乳房對女性十分重要。一旦發現乳房有硬塊,乳房皮膚紅腫,乳頭出血或異常分泌等徵狀,應及早求醫(詳見配稿)。醫生會為病人臨牀檢查,如有懷疑會安排影像掃描檢查和抽針作病理化驗,以確診屬良性還是惡性。大多數的乳房腫塊屬良性,如纖維瘤、水囊等。

 

非切除愈多存活率愈高

一旦確診為乳癌,病人該如何是好?

外科為第一步治療,手術分為局部切除及全乳切除。早期乳癌,病人不論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配合輔助電療,治病效果及存活率相同,不會「切得多,存活率就高一點」。因此,選擇哪一種手術的考慮重點,是腫瘤大小和分佈,以及病人意願。乳癌腫瘤小,相對保留乳房的機會及治療效果較佳。至於希望保留乳房的病人,由於局部切除手術必須配合放射治療才有效,有些病人因為較年長或身體狀况等不同原因,未必適合接受電療,醫生就會建議全乳切除,避免手術後的輔助治療加重病人負擔。

 

傷口小 無阻清除癌細胞

無論是全乳或局部切除,傳統手術切口較大,約4至5厘米,康復時間較長;即使是局部切除,胸口疤痕也會影響病人的心理。新的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Endoscopic Assisted Breast Surgery,簡稱EABS)可切除全乳或局部乳房,傷口相對小,約2至3厘米,復元較快,而且不影響清除癌細胞。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分兩個階段,先從腋下進行乳腺分離,再在乳暈旁做錐形乳房切除:

腋下——先從腋下做約3厘米的切口,並延伸到胸大肌,以內窺鏡沿胸大肌將乳腺組織分離;腋下傷口可同時做前哨淋巴切除

 

乳癌微創手術 滅腫瘤保乳房
(明報製圖)

 

乳暈旁——第二階段要從乳暈旁開弧形切口,利用內窺鏡沿皮下將乳腺組織分開,一直延伸至胸大肌前,將乳房切除

 

關於這手術的成效和復發風險,台灣有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研究小組於2009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集了台灣90%以上的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數據,包含病人臨牀病徵、乳房切除手術種類、手術情况、康復時間及復發率等加以研究並發表文獻。研究中292名女性乳癌病人共進行了315次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病人平均腫瘤大小為1.8至2.2厘米,當中23.3%病人出現淋巴結轉移。26%的病人接受了內窺鏡輔助保留皮膚的乳房切除手術,74%的病人接受了內窺鏡輔助乳頭保留乳房切除術。

 

加快復元 復發率相若

研究顯示,為保留乳房,內窺鏡輔助乳房手術所花的時間會較傳統手術長,但傷口小。

或許病人會擔心:「傷口小,腫瘤切得乾淨嗎?」研究小組追蹤病人手術後3.3至68.6個月(中位數為26.8個月),約1%病人復發,死亡率為0.3%。復發率與傳統手術相若,「傷口小」不會增加復發及死亡率。有15.2%的病人出現併發症,但屬輕微且與傷口有關,如感染、炎症。

 

乳癌微創手術 滅腫瘤保乳房
(明報製圖)

 

乳癌徵狀

90%乳房腫塊都是女士自己發現,定期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的最佳方法。乳癌常見徵狀包括:

  • 乳房出現腫塊
  • 乳房或乳頭皮膚出現異樣
  • 乳房或腋下持續不適或疼痛
  • 腋下有新增硬塊或皮膚變厚
  • 乳房大小及形狀改變

如出現上述任何徵狀,就要及時求醫。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乳房自我檢查三部曲

1、站在鏡前,舉高手,觀察:

皮膚:有否異樣、皺紋、凹凸不平、不正常的泛紅等顏色轉變。

乳頭:有否異常情况,如形狀改變、結焦、疼痛或泛紅。留意乳頭有無血迹或擠壓下會否流出異物。之後把手掌放在臀部向下壓,拉緊胸肌,觀察乳房有否下陷。

2、可站立或仰臥,舉起右手,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放在右側乳房,由腋下位置開始,由外至內打圈輕按整個乳房,其間留意有沒有硬塊或不正常的痛楚。換邊再做。

3、和以前比較,乳房的大小及形狀有否不正常變化;比較左右兩邊乳房,有否異常變化。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

 

文:英偉亮(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了解乳癌】乳癌割多啲 穩陣啲? 切局部再電療 保命保乳房 //www.afterroberto.com/%e4%b9%b3%e7%99%8c%e5%89%b2%e5%a4%9a%e5%95%b2-%e7%a9%a9%e9%99%a3%e5%95%b2%ef%bc%9f-%e5%88%87%e5%b1%80%e9%83%a8%e5%86%8d%e9%9b%bb%e7%99%82-%e4%bf%9d%e5%91%bd%e4%bf%9d%e4%b9%b3%e6%88%bf/ Mon, 16 Oct 2017 05:0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416 【明報專訊】本港女性常見癌症中,乳癌排名首位,死亡率則排第3位。根據政府最新的數字顯示,2014年錄得女性乳癌新症共有3868宗,佔了女性癌症新症總數26.6%。

確診乳癌,已經三魂唔見七魄;聽聞要全乳切除,腦海一片空白。想保住性命,又想保住乳房,可以嗎?

面對全乳或局部手術,如何選擇?

外科專科醫生英偉亮指出:「乳癌比較特別,擴散與否,跟乳房腫瘤的大小未必有直接關係。有些腫瘤可以很小,甚至摸不到,但癌細胞已有擴散迹象。有些腫瘤生到很大,但也沒有擴散。」因此,手術大小(全乳或是局部切除)未必影響治病效果;反而多會是技術上的考慮。

乳房大腫瘤小 可選局部切除

所謂局部切除,就是醫生會把乳房內的腫瘤及周邊組織清除,保留乳房。病人需要經過評估,符合一定條件,方可接受此項手術。英偉亮說,其中一個考慮是腫瘤和乳房的比例。「基本要求是在清除腫瘤及周邊組織後,乳房仍可保持原狀,才考慮保留。如果腫瘤較大,連同周邊組織切除,乳房已經割去一半,保留沒有意思。」因此,乳房愈大腫瘤愈小,最為適合。

單一腫瘤、遠離乳頭 效果較理想

此外,腫瘤的位置也是重要因素。「單一腫瘤,最為適合,兩個位置也可考慮。如果腫瘤分散在乳房內多個位置,局部切除效果並不理想。還有,腫瘤離開乳頭愈遠愈好。如果腫瘤貼近乳頭,在清除過程中,醫生未必可以保留乳頭。」他說,一旦無法保留乳頭,不少病人選擇全乳切除。

現今女性對於乳癌的警覺提高,及早發現的個案多了;大約40%病人適合局部切除手術。英偉亮強調,病人接受局部切除手術之後,必要配合輔助放射治療。「我會跟病人說,如果選擇局部切除,需要接受綑綁式的5個星期電療療程。病人的意願、時間、安排,甚至身體適合電療與否,也要考慮。」

顧名思義,全乳切除手術是把病人的乳房整個切除(包括乳頭及皮膚等)。接受全乳切除的病人,多數不用輔助電療,但亦視乎個別情况。「如果經過評估,不適合做局部切除,需要全乳切除;病人可以考慮切除手術後即時或後期進行重建手術。」英偉亮指出,有些病人十分注重外觀體態。

醫生多建議切除後即重建

進行乳房重建,可用病人的皮瓣(背肌皮瓣或腹直肌皮瓣)或植入物。他解釋,醫生多會建議切除手術之後立即進行重建手術:「如果情况許可,保留乳頭、乳暈和皮膚。傷口盡量做到最小,填入皮瓣,效果更加理想。」

揀選什麼手術,病人的意願亦是一個重要考慮。英偉亮舉例:「一個年輕病人,建議可以保留乳房,但她拒絕。她不想接受5個星期的電療,只想盡快重投工作和生活。對她而言,外觀不是一個考慮。」

當然,也有相反例子: 「一個30多歲的病人,不幸地在婚前確診乳癌。她了解自己的狀况,但她願意承受風險,希望可以保留乳房。」了解病人需要和期望,醫生盡量在治療和外觀上達到理想效果。

「不少人可能仍然停留舊式觀念,面對癌症,應該選擇手術、化療或是電療?現今醫學進步,處理癌症往往多管齊下,務求完全根治或者盡量控制病情。」家庭醫生鄭志文指出,乳癌採用結合治療方法,當中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電療)、化學治療(化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視乎乳癌的期數、腫瘤大小、癌細胞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醫生團隊需要合作,當中可能包括:家庭醫生、外科、臨牀腫瘤科、內科腫瘤科等。病人與醫生、醫生與醫生的溝通,十分重要。」

最後鄭志文補充:「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病人應該先跟醫生溝通,深入了解各項治療的過程和風險。醫生也會建議病人跟家人商討、跟病友傾談。如有需要,可以轉介輔導或者支援服務。」

文:麥穎姿

圖:曾憲宗、資料圖片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1.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2.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3.mp4;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4.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4b9160b29b0d217c1d05af3df9e93e66.jpg綑綁式電療——乳癌局部切除手術,醫生清除腫瘤及周邊組織,保留乳房;但病人需要綑綁式接受5星期電療。(圖:~UserGI16300243@iStockphoto);//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4b9174abf832ed8d98e224bfdf5d920c.jpgX光造影檢查——女士年過四十,應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由於腫瘤的密度較正常乳房組織高,所以X光較難穿透,形成白色影像。(香港防癌會《乳癌多面睇》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4b917f25040a1f09102c73f18309dffd.jpg(圖:曾憲宗);

]]>
【有片:了解乳癌】問醫生:術前化療縮瘤 助留乳房 //www.afterroberto.com/%e5%95%8f%e9%86%ab%e7%94%9f%ef%bc%9a%e8%a1%93%e5%89%8d%e5%8c%96%e7%99%82%e7%b8%ae%e7%98%a4-%e5%8a%a9%e7%95%99%e4%b9%b3%e6%88%bf/ Mon, 16 Oct 2017 03:47: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405 【明報專訊】:Facebook Live觀眾 :外科專科英偉亮醫生 :家庭醫生鄭志文醫生 記:記者

觀:我的朋友患有乳癌,她先做化療再做手術。由於化療效果顯著,腫瘤縮小,最終可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這情况常見嗎?

英:乳癌治療,一般先考慮手術。有些不幸個案(例如:乳房的腫瘤很大,手術無法有效控制),並不適合手術處理。視乎情况,病人可能先行接受化療,希望腫瘤縮小,再以手術處理。

另外,術前化療也可有其他應用。若病人腫瘤較大(但又未到不適合做手術的地步),往往需要全乳切除。但若病人不願接受全乳切除,可以先行考慮術前化療,令到腫瘤縮小,之後再做手術,從而增加局部切除以保留乳房的機會。術前化療對於某些種類的乳癌最為有效,視乎期數和癌細胞的特性。

■術前化療保乳 約30%成功

記:希望保留乳房,接受術前化療,有什麼需要考慮?

英:術前化療,有利有弊。我們只是假設化療針藥有效,萬一無效或腫瘤縮小程度未如理想,都不可以達到局部切除的做法。

另外,如針藥有效對付腫瘤,但是腫瘤的體積並沒縮小。癌細胞死了,不過影響的範圍仍然維持原狀。換句話說,病情好轉,但仍然不適合做局部切除手術,不能保留乳房。整體來說,大約30%的術前化療可以令不能保留乳房變成可保留乳房。

■割多割少 存活率一樣

觀:全乳切除和局部切除的效果是否相同?

英:不論全乳切除或局部切除配合輔助電療,在治病效果及存活率的層面看,是一樣的。意思即是,割得多,不等於存活率會高一點。但是如果純是復發率,局部切除稍為高一點。

■多管齊下 綜合治療減副作用

觀:電療可否代替切除乳房手術?

英:電療不可以代替手術。乳癌主要採用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等。視乎病情,醫生會建議最合適方案。一般情况,先以手術清除腫瘤;然後配合輔助治療,減低局部復發率及全身擴散的復發率。

鄭:現今治療乳癌,往往多管齊下。乳癌比較特別,由於乳房腫瘤經過血液或淋巴擴散的風險較大,多會先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手術過後,對於有可能擴散的癌細胞,需要局部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加以處理。每項治療都是針對不同東西,不能代替。同時,綜合處理可以減少每項的劑量,從而減少副作用,這正是團隊醫生合作的精要所在。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4.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88.png;

]]>
【有片:了解乳癌】知多啲:清除腋下淋巴致手腫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6%b8%85%e9%99%a4%e8%85%8b%e4%b8%8b%e6%b7%8b%e5%b7%b4%e8%87%b4%e6%89%8b%e8%85%ab/ Mon, 16 Oct 2017 03:37:2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400 【明報專訊】確診乳癌,無論選擇全乳或局部切除,由於癌細胞可能會通過淋巴系統擴散,鄭志文問:「進行全乳或局部切除手術,是否需要切除淋巴?」

急凍切片化驗或可保淋巴

「不論全乳或局部切除手術,淋巴處理是一樣。」英偉亮解釋,切除全乳,可以在同一個傷口處理淋巴腺。至於局部切除,則要視乎刀口位置;許多時候也會多開一個傷口處理淋巴。

由於手術前無法有效評估癌細胞有否擴散,為安全計,從前的做法是清除腋下所有淋巴腺。淋巴受損,隨之而來的後遺症是手腫(淋巴水腫)。「現今做法是,手術期間(不論全乳或是局部)找出前哨淋巴,切除後即時送到化驗室進行急凍切片,化驗。如前哨淋巴發現有擴散,仍然需要標準做法,清除腋下所有淋巴腺。如果沒有擴散,可以考慮保留腋下淋巴腺,避免手腫。」他說。

英偉亮補充,現時沒有方法可以避免淋巴清除手術後的手腫問題,但是有不同方法可以紓緩。「若癌細胞擴散至腋下淋巴腺,同樣會手腫;隨着癌細胞的生長,手腫的程度比起全淋巴清除手術過後更加嚴重。」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709/HET20170928_03.mp4;//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4b91c0e7d7ecfbd391652729b0b7c287-1.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