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自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25 Jun 2024 09:12:5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自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5%92%e7%ab%a5%e5%8f%8a%e9%9d%92%e5%b0%91%e5%b9%b4%e6%83%85%e7%b7%92%e5%9b%b0%e6%93%be-%e9%81%a9%e6%99%82%e4%bb%8b%e5%85%a5%e9%81%8a%e6%88%b2%e6%b2%bb%e7%99%82/ Tue, 25 Jun 2024 03:29: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230

近年學童自殺事件接連發生,單在2023年全港中、小學向教育局匯報 32 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屬五年新高。及早辨識受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十分重要,惟他們未必能夠透過言語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如何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行為和表現了解背後的問題呢?有臨床心理學家和遊戲治療師指出,情緒受困擾的兒童可能會成績變差、經常發脾氣、發惡夢、封閉自己,甚至出現自殘等不同行為或情緒等變化。除了臨床治療外,也需要家庭及學校方面的配合和協作,亦可考慮適時透過遊戲治療介入,讓孩子以非言語方式表達內心所想,解開他們的心鎖,讓父母或家人了解和明白他們的心聲和需要,減少悲劇發生。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受情緒困擾的兒童及青少年未必能夠透過言語表達其內心世界,作為家長或師長,如何能夠從他們的日常行為和表現了解背後的問題呢?

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不容輕視  源於父母情緒及學業壓力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引述香港中文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兩成半6至17歲學童在過去一年內曾受到至少一種精神疾病困擾,包括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對立性反抗症和品行障礙、焦慮症、抑鬱症及睡眠問題等,情况跟外國研究相若。當中最令人關注是近4%受訪學童過去一年曾有自殺想法,中學生的比率更達8.4%,情况不容忽視。

她指出,學童的情緒會受到父母、朋輩等影響,常見導致負面情緒的原因包括學業壓力、人際關係及家庭問題等,若一直未有妥善處理,便有機會漸漸萌生自殺念頭。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副主任馮淑敏,呼籲家長多加留意子女的行為及情緒變化,當子女出現負面情緒時,應避免批判、質問或指責他們。

注意子女行為、情緒、身體表現變

當小朋友或青少年面對情緒困擾,未必懂得清晰表達,需要父母或師長從他們的日常表現尋找蛛絲馬迹。馮淑敏表示,孩子有可能在不同方面出現變化,例如行為方面會出現成績變差、無精神,甚至封閉自己、不說話等;情緒表現則可能經常坐立不安、反應過敏、容易煩躁及哭鬧,覺得自己無能力應付一切人和事,甚或對將來失去希望;身體方面亦可能出現各種不適,如經常失眠及發惡夢等,甚至有鎅手、鎅大腿等自殘行為。

個案分享父母、學校欺凌 萌自殺念頭 

她分享了17歲芷君(化名)的個案。「芷君與父母的關係疏離,在學校亦受到欺凌,加上面對重要的大學入學考試,種種壓力令她出現難以集中精神、逃避上課等情况,更有過『想被車撞死掉便算』的悲觀念頭。」馮淑敏表示,芷君後來被診斷為適應障礙及抑鬱症,除了臨床心理輔導幫助疏導情緒和引導她的想法外,也約見她的父母了解情况,希望加強他們之間的溝通,修補關係,並聯絡學校駐校社工幫助在校內協調。馮淑敏強調,在輔導情緒受困的學童,最重要是找出問題所在,明白他們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再制訂適合的治療方案,同時需要家庭及學校方面的配合和協作。

行為表現不等內心真正想法 家長應了解背後原因

「開心大本營」行政總裁、遊戲治療師鍾雅芬表示,兒童或青少年同樣面對不少壓力,但由於未必找到適當渠道宣洩,遂以不同行為「求救」,例如用打火機燒自己、掹頭髮、打頭及搣手指等自殘行為最為明顯。

「在知悉孩子打人、在學校不守規矩亂跑或有尿床等行為時,部分家長都會很直接地認定小朋友是頑皮或不聽話,但要明白這背後可能隱藏着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有些孩子會因為讀書壓力過大,見到擦膠便會大叫、咬斷鉛筆,也有個案是每當看到0字或圓形物件便十分害怕,因為擔心考試得『零雞蛋』。」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開心大本營」行政總裁、遊戲治療師鍾雅芬表示,遊戲治療利用各種工具,包括玩偶、繪畫、沙盤等,讓孩子透過玩樂的方式抒發內心情緒。

臨床治療+遊戲治療 助學童走出情緒困擾

兒童及青少年未必懂得透過言語表達內心感受和想法,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兒童,因此可透過遊戲治療等方式,了解及紓緩他們的情緒。鍾雅芬強調,遊戲治療師所用到的遊戲及工具都經過精心設計,當中會運用到隱喻、投射、角色扮演及治療性故事等作為「鎖匙」,遊戲治療師會因應小朋友的需要使用合適的「鎖匙」解開孩子心鎖。

【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遊戲治療師會因應小朋友的情况,為他們設計不同的遊戲治療方案,透過隱喻、投射、角色扮演及創作故事等方式,讓孩子以非言語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相關閲讀:【睡眠與疾病】睡眠質素好 深層睡眠少惡夢

個案分享:父親離世表面冷靜 發惡夢尿頻  遊戲治療抒發內心感受

陳女士(化名)的女兒,親眼目擊陪伴在側的父親突然心臟病發去世,加上從外地回港居住,需要重新適應學校生活,遇到不少壓力。陳女士表示女兒一直「很冷靜、沒有經常哭喊,7、8歲已表現如大個女,更會安慰我。」惟漸漸女兒經常發脾氣及搣手指,更常發夢見到喪屍,並且有尿頻情况,一小時內已要多次上廁所,最令陳女士驚慌的是女兒曾在逛商場時從高層望向地下說「想跳下去找爸爸……」。

鍾雅芬表示,女孩輾轉獲轉介接受遊戲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了解到她不哭泣並不代表不傷心,而是出於愛錫媽媽不想他人擔心,故刻意避談父親。經過治療後,女孩的情緒、尿頻等問題都得以改善,要尋死見爸爸的念頭也沒有再出現。

家長注意:從小培養健康生活模式 勿動輒批判指責

馮淑敏直言,明白大部分家長當知道孩子有情緒問題必定會十分緊張,但要妥善處理小朋友的情緒,家長首先要管控自己的情緒,並且要給予空間和時間,耐心聆聽孩子的需要和感受,不應以批判、質問或指責孩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否則只會更難了解子女遇到的問題,甚至令他們覺得自己「無用」而封閉起來。

馮淑敏強調,家長可以幫助子女從小建立健康生活的模式,建立緊密的親子關係,以及培養其獨立處理能力,日常相處宜帶出正向人生的道理,包括樂觀、正面及懂得感恩的思維,以及學習面對挫敗及逆境的能力。


相關閲讀:小孩表達抑鬱焦慮情緒或跟成人不同 家長注意6個表現3大壓力來源

親子時間要專注 多戶外活動有效溝通

鍾雅芬稱,這一代父母都講求親子時間,但要注意與子女日常相處,關鍵在於「專注」,親子時間應放下電話,專注地進行交流和互動,謹記打遊戲機及看電視等都並不是合適的親子活動,建議家長多與子女到戶外走動接觸大自然,她表示曾有個案家長透過定期與孩子露營等戶外活動,成功令小朋友戒除打機癮。

為及早辨識及支援有需要的學童,養和醫療集團成立的「養和山村義工隊」,今年選定「開心大本營」為受惠機構,今年三月透過步行籌款籌得近50萬元,旨在用於資助小一至中六受情緒困擾的學童,參與學童情緒健康計劃,讓他們適時接受精神科醫生、遊戲及創意藝術治療師、心理輔導員及社工等的綜合心理及情緒支援服務,早日擺脫情緒困擾,健康地成長。

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betway体彩 副院長暨養和山村義工隊總隊長陳煥堂醫生表示,養和一直以不同方式關懷弱勢社群,積極履行社會企業責任,此乃秉承betway体彩 創辦人之一、前任院長李樹芬醫生成立「李樹芬醫學基金會」的其中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致力支援醫療相關的慈善項目。除了透過與不同基金會合作,資助有經濟需要的病人在養和接受醫療服務,養和亦鼓勵醫護及員工參與義工活動服務社群,如上門探訪為長者量血壓及解釋藥物用途、舉辦公眾健康教育講座等,善用自身專業回饋社會。  

]]>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9%82%8a%e7%b7%a3%e4%ba%ba%e6%a0%bc%e9%9a%9c%e7%a4%999%e5%80%8b%e4%b8%bb%e8%a6%81%e5%be%b5%e7%8b%80-%e6%b8%b4%e6%84%9b%e8%a2%ab%e6%84%9b%e6%83%9c%e5%ae%b3%e6%80%95%e8%a2%ab%e9%81%ba%e6%a3%84/ Thu, 16 Nov 2023 06:50: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330

【明報專訊】今年7月刊登於醫學期刊BMC一篇學術文獻,是本港少數有關邊緣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調查研究。研究成功訪問了376名市民,當中16%出現相關徵狀。當然,有徵狀並不等於有病,但此病多始於青少年時期,患者自我傷害行為比率較高,情况令人關注。(編按:邊緣人格障礙的9個主要徵狀是什麼呢?若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有可能被確診。治療方法除了透過藥物控制外,還有哪些呢?)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francescoch@iStockphoto)

知多啲: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非常害怕被親近的人拋棄,會歇斯底里阻止其發生

•人際關係緊張而不穩定,對人看法盤旋於過分理想化或全盤否定之間

•自我形象與價值持續不穩定

•至少展現兩類對自己有害的行為(過度消費、危險駕駛、厭食、濫藥或性濫交等)

•持續展現,或要挾作出自我傷害的行為,包含自殺及自殘

•情緒不穩定,持續展現暴怒、焦慮、驚恐或絕望沮喪等

•長期感到空虛或無聊

•不適當展現,以及無法控制發怒

•間歇存有被迫害想法,以及出現解離情况

(註:只要符合其中5項或以上,就有可能被確診)

資料來源:《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V)

強烈情感需要 全情投入關係 害怕被遺棄

多年前一名社工系教授預計,基於家庭結構變化,多了很多單親或並非由父母直接照顧子女的家庭,本地邊緣人格障礙個案會愈來愈多。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核心情感,就是渴望被愛惜(thirsty for love and care),同時也極度害怕被遺棄 (fear of abandonment)。正因為這強烈的情感需要,當事人可以很快投入一段愛情或友情關係,不止全神貫注,也會展現極大的需索,要求對方無時無刻陪伴自己。

出於害怕被遺棄的心理,每當見到伴侶或好友與他人接觸,他們很容易嫉妒,甚至懷疑對方是否就此拋棄自己,因此大發雷霆。另外,患者也會透過極端方式,例如自殘去引發關注,力圖縛住喜歡的人,令對方無法離開。

記得多年前入行不久,曾遇上一名中年單身男士,久不久便因服食過量藥物入院。而每次住院,他都會要求見同一名女社工,也很享受對方的噓寒問暖,倘若醫院安排另一名社工,他會大發脾氣拒絕合作。我當年年資尚淺,未能理解該男士的心態,回頭再看這段助人經歷,才體會到案主寂寞難耐;在外人眼中,他的行為極不理性,甚至有點自欺欺人,但當代入他的心態,其不惜自殘,是為了剎那的溫暖,縱使出院後又回復孑然一身,他仍然感到非常值得。

邊緣人格障礙9個主要徵狀 渴愛被愛惜害怕被遺棄 知多啲:藥物以外的治療
渴望愛惜–邊緣人格障礙患者渴望被愛惜,同時極度害怕被遺棄;患者難以建立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對人看法呈兩極 眼中只有「大好人」或「大壞蛋」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對人的看法兩極,他們看不到一個人同時可以有好壞兩面,只會將遇到的人分為「大好人」(all good) 或「大壞蛋」(all bad) 。有趣的是,同一個人,無論是伴侶、朋友甚至社工,曾幾何時被視為天使,但轉瞬間又被當作魔鬼。曾見證一名年輕女子,原本視好友為閨密,及後因對方未能全程陪伴自己,並為她不喜歡的人講說話,觸發了她的暴怒情緒,更在社交媒體公開討伐,昔日閨密最終變成陌路人,好友亦因此感到受傷。

可以想像得到,上述激烈舉措,令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難以建立既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由於他們喜怒無常的表現,在生活圈子中很容易被視為「麻煩人」。而每一次關係的終結,都會加強患者「被遺棄」的失落感。

可以想像得到,上述激烈舉措,令邊緣人格障礙患者難以建立既長久又穩定的關係,身邊人無論有多大包容,多會吃不消而離去。由於他們喜怒無常的表現,在生活圈子中很容易被視為「麻煩人」。而每一次關係的終結,都會加強患者「被遺棄」的失落感。

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煎熬

人際關係持續挫敗,觸發了患者的空虛感,感到自己存在毫無價值與意義,部分或會透過吸毒或酗酒排解苦悶,也有不少自殘行為,尤其是年輕一代,𠝹手行為並不罕見,他們期望借此宣泄苦悶,以肉體痛楚掩蓋內心痛苦,找到存在感。


相關閲讀: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治療方法:學習控制憤怒  免升「三級大火」

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透過藥物去控制情緒,同時有「辯證行為治療」,協助患者了解並接受負面情緒,學習以正確方式控制憤怒,從而避免每次都演變成「三級大火」,「燒傷」別人之餘也「燒傷」自己。

除了上述方法,研究同時指出,邊緣人格障礙多源於患者在成長過程遭受創傷,因為曾經被遺棄或傷害,不安與憤怒在內心不斷累積,並無法肯定自己。研究提倡推行「創傷知情照顧」模式:助人者(包括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致力營造安全而不批判的氛圍,與患者一起回顧生命歷程,讓對方了解創傷與病情的關係,減少自我批判與標籤。

此外,基於患者對人的情感有很大需索,接手這類個案時,社工多強調「約法三章」,例如一早規定見面密度或時間,不過此舉強調建立界限,會令對方嗅到社工的防衛心,進一步感到被排斥,互信無從建立。

輔導者放下心防 拉近距離

從事個案工作多年,深深感受社工同業對邊緣人格障礙患者的固有看法,認為他們要求過高,甚至戲謔他們是「VIP」,強調相處時要加倍小心,避免被對方「食住」。然而,這種處處設防的態度,令患者難以感到被接納。而無論是嚴重或輕微個案,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是渴望與人連結。

所以說,輔導工作萬變不離其宗「旨」:真誠、接納、肯定與理解,遠遠比醫療標籤來得重要。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4%bb%80%e9%ba%bc%e6%98%af%e9%9b%a3%e6%b2%bb%e6%80%a7%e6%8a%91%e9%ac%b1-%e8%85%a6%e7%a3%81%e6%bf%80%e6%b2%bb%e7%99%82-%e5%99%b4%e9%bc%bb%e6%96%b0%e8%97%a5%e6%88%90%e6%95%88/ Fri, 08 Sep 2023 05:32: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641

【明報專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算,5%成年人患抑鬱症,全球患者多達2.8億。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的大型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近兩成抑鬱新症仍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整體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逾五成,部分人更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謂難治性抑鬱,即患者先後使用2種或以上抗抑鬱藥,每種藥劑量足夠,患者依從醫生指示準時用藥,但經過6至8周後,其抑鬱病徵都無法減少一半或以上……(編者按: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亟需關注–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PRImageFactory、takasuu@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難治性抑鬱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患者高52%

港大、中大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學者,自2014年開始跟進全港8223名在公立醫院確診抑鬱症的新症病人,為期6年。其間有1479人(18%)經歷了2次治療失效,需接受第3種治療,屬難治性抑鬱;當中78人(5.3%)在該6年間離世。分析發現,這類患者較常有自殘行為,綜合死亡風險較一般抑鬱病人高52%;部分人也會罹患心臟病、慢阻肺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他們是重症中的重症。」參與研究的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表示,難治性抑鬱值得關注,因為病人不單自殺率更高,抑鬱情緒亦影響身體其他機能,「心臟病多些,與自殺無關之死亡率也上升」。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陳秀雯(受訪者提供)

個案:「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

今年38歲的思敏,在高壓家庭及校園欺凌下成長,19年前開始先後患上思覺失調、抑鬱症及驚恐症。她在2016年首次計劃輕生,寫下遺書,相約好友吃飯道別,幸朋友察覺異常,慰問了一句:「你是否想自殺?」那刻她當場嚎哭,且接受對方勸告打消念頭。

然而,她在2017年經歷好友輕生過世,既自責又遺憾,導致抑鬱復發;2018年中,思敏常常出現幻聽:「我站在商場圍欄,覺得地下有人對我說:『下來吧,你跳下來會很舒服!』」她察覺到病情復發,自行往急症室求醫。同年8、9月,她跟家人鬧翻,被送往醫院,在病房以牀單3度上吊。

思敏在精神科病房留醫4個月後出院,在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接受輔導,再加入「同路人」支援小組,遇到其他面對喪親之家屬,才明白自己並不孤單。時至今日,思敏仍在接受治療,每天服用3種精神科藥物。近月,她又經歷同事輕生,抑鬱情緒惡化,幻覺幻聽再現,遂主動要求精神科提早覆診及加藥,並尋求心理輔導。

回顧歷年應對抑鬱,她強調:「輔導和藥物最幫到我,藥物可控制病徵,當沒有幻覺幻聽,人會清醒些、精神些,就可以接受輔導。當聽得入耳,便可梳理性格和行為上的謬誤及問題,可以想辦法去改變一些行為。」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有研究發現,即使患者願意求診,仍有近兩成抑鬱新症會慢慢變成「難治性抑鬱」。(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溝通建立「病識感」 更勝強迫求醫

不少精神科病人「病識感」低,拒絕求診或不肯服藥,怎麼辦?

抑鬱症及驚恐症患者思敏,以及妻子是抑鬱症康復者、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主席周萬長,兩人都強調若患者缺乏病識感,不願接受治療,會影響復康進展;家屬強迫患者接受治療,隨時有反效果。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周萬長(受訪者提供)

病識感,即患者知道自己患病,願意配合就醫及治療;同時也牽涉有關疾病的經驗,例如知道自己出現了病徵,明白為何要診治,治療的重要等。

現於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擔任活動幹事的思敏,以同路人身分,向家屬提供教育及支援。她直言部分情緒病患者不承認有病,甚至反斥家人「我無病,你才有病」。她忠告,若患者並非有自殺或傷人危險,別強迫患者求診,或「捉」他們入院,「若強行叫白車,即使入到醫院,醫生開到藥,如他們不承認患病,也不會持續食藥」!

思敏重申,家屬需要跟患者有良好溝通,有助「收風」,病者願意分享他們想法或病情,「但如果關係差,你永世不會知道其狀况」。即使患者不肯求醫,家屬可憑其覆診紙,代表患者到專科門診見醫生,反映患者新近狀况。

思敏以自身經驗為例,患者要有病識感,才明白用藥前後之分別,認知藥物療效,「每次病發或接近病發,會立即求助,令自己不會掉進谷底」。當患者感到家屬的愛與關懷,一旦病情生變,家屬提出陪伴覆診,亦較易獲患者正面回應。

什麼是難治性抑鬱?腦磁激治療、噴鼻新藥成效?患者:建立病識感勝強迫求醫
學習共存–嚴重抑鬱病人,要與醫護合作按時按量用藥,且學習與病共存。(WanjaJacob@iStockphoto)

家屬宜先建互信 再逐步了解

周萬長不諱言,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有病識感,反觀抑鬱、躁狂等精神科病人,因認知及情緒受影緒,尤其在病發時,或較難明白治療的重要。要慢慢讓患者恢復病識感,家人先要在溝通下工夫,與患者建立了互信,便可在對方情緒穩定時,找合適時機了解其拒絕就醫或服藥之原因,讓對方認識發病先兆,並分析其情緒波動時間,以至未有治療之後果。周強調,家屬在患者復元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家人要多認識情緒病資訊,當局亦應加強向家屬提供相關培訓。

■抑鬱症患者很怕聽到的說話

1. 你可以積極一點嗎?

2. 你有病,就服藥吧!

3. 你其實可以選擇令自己好過一點!

4. 你不要想那麼多!

5. 你不去想,便不會有事,就不會有抑鬱!

6. 你開心點吧,不要再想過去的事了!

7. 開心要做人,不開心又要做人,為何要不開心呢?

8. 你看我那麼多壓力,都無抑鬱啦!

資料來源:抑鬱症患者思敏、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陳秀雯

■精神病患者家屬資源一覽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精神康復者家屬資源及服務中心

查詢:2560 0651

網址:carer.bokss.org.hk

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

查詢:2144 7244

網址:www.familylink.org.hk/home.html

香港精神健康家屬協會

查詢:5606 7551

電郵:hkarm1994@gmail.com

防止自殺及情緒支援24小時求助熱線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明愛向晴軒:18288

生命熱線:2382 0000

協青社:9088 1023

文:譚以和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創傷後遺症】災難後的傷痛持續? 了解創傷後壓力症4個主要症狀 (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5%89%b5%e5%82%b7%e5%be%8c%e9%81%ba%e7%97%87-%e4%ba%86%e8%a7%a3%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4%e5%80%8b%e4%b8%bb%e8%a6%81%e7%97%87%e7%8b%80/ Mon, 01 Aug 2022 04:42: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954 【明報專訊】災難是傷痛的。但不幸的是,在我們的一生裏,直接或間接地都需要面對災難。相信在過去幾天,香港人面對演唱會發生嚴重意外,或多或少都感到震驚、傷心、難過和憤怒。牽涉人為因素的災難比起天災更容易勾起這些情緒,因為我們都會想:「意外能避免嗎」、「為什麼會這樣」。


災難是傷痛的 愈熟悉愈感同身受

大家對意外中受傷的偶像愈熟悉、愈有親切感,便愈感同身受,在事件中感到受傷害。我們對偶像都帶着不同程度的愛,當心愛的人受到傷害,那種痛既深刻亦持久。偶像在事件中若嚴重受傷或有後遺症,整體社會的傷痛亦必定延長。

在社交平台上瘋傳的意外畫面,使意外直接呈現眼前、歷歷在目。即使我們完全不認識傷者,這些畫面亦足以激起我們的恐懼和惻隱之心。恐懼源於在一個熟悉的地方,竟然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這種惶恐感覺會使我們擔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看見傷者受傷倒地的畫面,那種無助、無能為力感覺實在叫人沮喪。

災難後有不安情緒十分常見。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與焦慮,周遭事物都很容易令我們聯想到災難而陷入這些情緒;也可能會感到絕望和空虛,變得焦躁、憤怒、悲傷,對生活失去動力和興趣。

災難發生後,每個人面對傷痛的反應都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情緒變得灰暗,會無緣無故地哭,感到緊張和焦慮,影響食慾,甚至失眠。也有人想要避開一切會令他們觸景傷情的人和事,嘗試沉醉其他事物去麻醉自己,甚至想以酒精或藥物令自己暫時忘記傷痛。

災難的傷痛可導致我們不能集中、容易分心、影響記憶力、無法做決定、腦海不斷重複災難畫面、做重複的噩夢、衝擊我們原本的世界觀或信仰。

這些情緒在災難後頭幾天十分常見。如果這些徵狀慢慢好轉,不太影響日常生活,我們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慢慢復元。但如果徵狀持續1個月或以上,便可能是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遠離創傷壓力環境 困境下倖存 重建美好生活


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主要包括

腦海裏不斷出現關於意外的畫面

腦海裏不由自主地出現意外的畫面,感受親歷其境的感覺,做關於意外的噩夢,當接觸到關於意外的資訊時非常不安

逃避接觸關於意外的資訊和場景

因為太痛苦,患者會避開關於意外的資訊和場景,以避免勾起與意外相關的情緒。患者可能會不願意談及意外,或不願意到意外相關的地方

負面情緒

絕望、無助、悲傷、失去動力、感到麻木、不能感受到快樂、對自己和世界感到失望。這些症狀和災難發生後頭幾天出現的情緒狀態相似,但更持續和對生活整體的影響更深更廣,甚至影響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對世界失去信心

身體和情緒反應

患者會容易擔心意外發生、容易被「嚇到彈起」,出現失眠、難以集中和容易暴躁等情緒變化,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共同面對

災難發生後,整個社會也面對惶恐與不安。我們可以多跟身邊人表達自己的感覺,從共鳴中找到支持,把感覺說出來有助情緒轉化。

焦慮的情緒會使我們不由自主地查看與意外相關的信息,過程中反而使我們更焦慮。我們可以多觀察自己的情緒,容讓情緒存在,亦要提醒自己不要無止境地重複回看相關資訊。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到能夠令自己放鬆的事情上。但要注意避免過度工作或沉醉在某一事情來逃避情緒,凡事適可而止。避免使用酒精或濫用藥物來處理情緒,因為長遠來說反而會有反效果。

注意身體狀况,保持運動、維持適量和健康的飲食、作息定時,也有助情緒健康。保持自己的生活規律,規律往往能給人一種安定和可控的感覺。

當然,如果最後能調查出意外的原因,和找出避免的方法,大家會覺得在這次不幸的意外中能有一點改進的空間,減少下一次不幸的風險,心靈上也會有一點安慰。

最後,希望受傷的舞者能夠渡過難關。

【創傷後遺症】災難後的傷痛持續? 了解創傷後壓力症4個主要症狀 (醫賢心事)
擔心身邊人——恐懼源於在一個熟悉的地方,竟然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意外,這種惶恐感覺會使我們擔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情緒健康】《香港醫學雜誌》刊兩宗罕見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 醫生:案例半年近20宗 精神科醫生:若疫下長困家中易現焦慮、抑鬱 //www.afterroberto.com/%e6%83%85%e7%b7%92%e5%81%a5%e5%ba%b7-%e9%a6%99%e6%b8%af%e9%86%ab%e5%ad%b8%e9%9b%9c%e8%aa%8c-%e5%88%8a%e5%85%a9%e5%ae%97%e7%bd%95%e8%a6%8b%e5%ad%b8%e7%ab%a5%e5%a1%9e%e7%95%b0%e7%89%a9%e5%85%a5%e9%ab%94/ Thu, 22 Apr 2021 05:09:0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187 【明報專訊】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出疫下兩宗罕見的青少年塞異物入體內事件,同樣發生在停課期間,當中有自閉徵狀的12歲男童,將逾70厘米長電線塞入尿道,結果需割開部分陰莖從尿道取走電線;另有15歲少年將長10厘米的洗頭水樽塞入肛門。撰寫報告的醫生稱,新冠肺炎疫情下,體內異物案例增加近一倍,半年內已有近20宗,建議政府、家長及學校要注意學童情緒健康。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說,學生在疫下被困家中影響情緒,易現焦慮及抑鬱等,可能做出高風險行為或自殘。

【情緒健康】《香港醫學雜誌》刊兩宗罕見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 醫生:案例半年近20宗 精神科醫生:若疫下長困家中易現焦慮、抑鬱

 

《香港醫學雜誌》兩宗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電線塞尿道需手術

根據《香港醫學雜誌》報告,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去年疫情下出現兩宗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當中12歲男童去年6月因尿道痕癢,在家將至少70厘米長電線塞進尿道,約20厘米長的電線末端外露。之後男童有血尿及痛楚,其母親嘗試移除電線不果,前往威院求醫。

男童尿道電線纏成一團,醫生幫他麻醉後亦未能取走電線,最終做割開尿道手術取走異物。男童兩日後出院,並要使用導尿管兩星期。威院小兒外科醫生馮智衡說,男童陰莖受到永久傷害的機率不大,性功能受損的可能亦較低。

報告引述男童母親稱,一家人最近由台灣移民到香港,兒子難以適應學校及日常生活,而他經常獨留在家,情緒更差。臨牀心理學家診斷男童有自閉特徵,並對電線有強烈興趣,建議持續接受心理輔導。

【情緒健康】《香港醫學雜誌》刊兩宗罕見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 醫生:案例半年近20宗 精神科醫生:若疫下長困家中易現焦慮、抑鬱
根據刊於《香港醫學雜誌》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報告,一名12歲自閉症男童去年6月因尿道痕癢,將闊4毫米的電線塞入尿道。X光影像顯示男童尿道內有打結成一團的電線(圖中箭嘴),至少有70厘米長,連接至體外的電線則有20厘米長(圖中線條)。(《香港醫學雜誌》圖片)

 

個案:15歲男便秘困擾 網上學用樽塞肛

另一宗個案發生於去年5月,15歲少年在網上尋找偏方解決便秘,然後將10厘米長、3厘米闊的洗頭水樽塞入肛門,他其後到急症室求醫,X光片顯示洗頭水樽位於橫結腸附近位置,少年留院一晚後自行排出洗頭水樽。醫護教導他以均衡飲食或服用瀉藥解決便秘,並要求其父母多注意兒子行為。

報告指出,兩宗個案家長報告子女社交及情緒受疫情影響,希望政府、家長、學校及醫護注意學童情緒健康,並向他們提供支援。

【情緒健康】《香港醫學雜誌》刊兩宗罕見學童塞異物入體內個案 醫生:案例半年近20宗 精神科醫生:若疫下長困家中易現焦慮、抑鬱
《香港醫學雜誌》披露,一名15歲少年在去年5月,將10厘米高、約3厘米闊的洗頭水膠樽塞入肛門,膠樽停留在男生橫結腸附近位置(圖中右上箭嘴)。(《香港醫學雜誌》圖片)

 

醫生:半年近20宗體內異物案 連續現不尋常案例

馮智衡說,青少年體內異物案件不常見,以往住院治療案例每年約20至30宗,多為兒童吞入異物,但故意把異物放進肛門或尿道比較少見,約數年才有一宗;疫情期間體內異物案例有上升趨勢,半年內已有近20宗,亦連續出現不尋常異物案例。他提醒,異物放進肛門輕則疼痛流血,重則可造成阻塞,甚至弄穿直腸或結腸引發腹膜炎;若尿道曾經受過傷害和需要手術修補,長遠有可能出現尿道狹窄,嚴重受傷可能勃起不良。

 

精神科醫生:易因太悶影響情緒或「搵嘢搞」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常務)陳國齡表示,學生在疫情下被困家中多時,容易因太悶而影響情緒,出現焦慮、抑鬱等,亦可能會「搵啲嘢搞」,做出高風險、探索性的行為。她又稱,有小學生復課後即要面對考試及大量功課,返校後又要保持社交距離,無法如昔日與同學談天、追逐玩樂,導致期望落差,造成很大壓力。她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因活動大量減少,情緒更易受影響,造成更易發脾氣,甚至自殘。

陳國齡建議,家長應為子女訂立時間表,除了上課,吃飯、睡覺、社交、玩樂等活動都要包括在內,例如疫情嚴重可透過Zoom讓子女與同學聊天,以保持社交及期待感,不至無所事事,但家長應避免陪子女Zoom上課,否則會令子女感到壓力。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

]]>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5%8f%aa%e8%aa%aa%e5%94%94%e4%bf%82%e5%95%a9-%e8%ab%97%e5%a4%9a%e5%92%97-%e7%84%a1%e5%8a%a9%e6%89%93%e6%b6%88%e8%b2%a0/ Mon, 15 Jun 2020 04:04: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10
e代精神:只說「唔係啩」、「諗多咗」 無助打消負面念頭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近日接連出現學生輕生個案,引發社會關注。每個個案背景和所面對問題都不盡相同,沒有周全的解決公式。不過,家長或許可透過平日留意子女一言一行,嘗試及早找出端倪加以防範。

預防勝於治療,作為家長,平日應和子女保持良好溝通,建立互信並成為傾訴對象,讓孩子即使遇上挫折亦會主動暢所欲言。有時留意到孩子心不在焉、寢食難安、對遊戲失去興趣等,便要多加關心。若發現孩子在朋友間談及生死話題,或是在網絡搜尋自殺資訊,以至出現自殘行為,家長更要提高警覺。

在子女面前,許多家長即使心存懷疑卻仍迴避談及,怕會觸動孩子。但事實上,開放的討論反而可以讓孩子衝破內心禁忌,給予他們談論自身感受的機會,令他們感到身邊有人願意聆聽。若然難於啟齒,可以嘗試用以下方式打開話題:

「我留意到你最近無乜心機。我明白人心情低落嘅時候,可能連生存都覺得好攰。你最近有無類似諗法?」

「你話好攰,意思係唔係想放棄,唔想做人?」

相關文章:e代精神︰自殺有迹可尋(二)

 

「有無幻想過會點做?」

這些話題雖然沉重,作為家長亦總希望答案是否定。但緊記,一些負面的想法可能早已存在,不會因為避而不談而無故消失;家長主動打開心窗說亮話,反而能為孩子解決問題創造開端,共同尋找出路。因此,身為家長事前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無論什麼情况下盡量保持鎮定,以免讓孩子感到壓力。

 

「共情」態度應對 共同尋出路

若不幸發現孩子確實心存輕生之意,家長應以「共情」的態度來應對,即與孩子主動分享情緒。須明白孩子能說出內心鬱結,必定鼓起相當勇氣,家長更應予以肯定和認同其感受。「多謝你對我嘅信任,我完全感受到你嘅痛苦。」

相反,「唔係啩」、「你諗多咗啫」、「唔好咁諗啦」等否定語氣說話不僅並非安慰,反而會終止話題,令孩子更加孤獨和窘困。

孩子萌生輕生念頭原因眾多,但他們的圈子不外乎家庭、學校和網絡,要了解其心理狀况其實亦非大海撈針。若有父母間感情問題、家庭暴力、朋輩欺凌,以至學業壓力等,只要平日稍加留意,意識到危機,透過學校、社工和家庭3方合作,於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往往可避免悲劇發生。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支援貼士:保持冷靜 聆聽不批判

誰都有可能遇上身邊人情緒受困或失落,此時如何做一個合適的支援者?黃宗顯及利民會提供以下貼士:

內心平穩

聆聽者須保持冷靜,宜謹慎控制聲線緩急。若聆聽者自身情緒激動或過急回應,可能令求助者的心情更為煩躁。

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

聆聽他人訴苦時,別急於提供意見或回應,如「睡一覺便會無事」;學習以不批判、尊重的態度來聆聽,當對方分享後,可嘗試覆述其說話內容,或進一步詢問了解,展示自己願意及有興趣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結伴活動

親友情緒受困時,不妨與對方結伴活動,如一同吃早餐、散步等。除了讓親友感受被陪伴,亦可轉移專注力,不會一直陷於負面思緒。

保持警覺

一旦親友萌生輕生念頭,並開始周詳計劃,便需找社工等專業人士跟進。

 

專題系列文章

]]>
特殊需要 「疫」境失支援 長期照顧者見招拆招 //www.afterroberto.com/%e7%89%b9%e6%ae%8a%e9%9c%80%e8%a6%81-%e3%80%8c%e7%96%ab%e3%80%8d%e5%a2%83%e5%a4%b1%e6%94%af%e6%8f%b4-%e9%95%b7%e6%9c%9f%e7%85%a7%e9%a1%a7%e8%80%85%e8%a6%8b%e6%8b%9b%e6%8b%86%e6%8b%9b/ Tue, 28 Apr 2020 04:15: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502 【明報專訊】疫症來襲,打亂不少人的生活步伐,對於有特殊需要、長期病患等人士,影響更翻天覆地,日常生活規律被打亂,帶來不少情緒困擾。

特殊需要 「疫」境失支援 長期照顧者見招拆招
壓力爆煲——防疫期間,學校、日間中心等關閉,照顧者長時間照料特殊需要人士或長期病患,容易壓力「爆煲」。(明報製圖)

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家庭來說,留家防疫形如「困獸鬥」,照顧者壓力巨大,家庭衝突頻起。針對不同類別的家庭,社工提醒各有方法應對。

 

■智力障礙 自閉兒子 出街堅拒戴口罩

個案:一對年約70歲的夫婦,與一名年約40歲中度智障自閉症的兒子同住。疫情來襲,兒子不能如常每天到日間活動中心接受訓練,夫婦2人須分擔照顧工作,一方留家照顧兒子,另一方外出買菜及搶購口罩,壓力巨大。因智力所限,兒子防疫意識較弱,外出時不願意戴口罩,令父母十分困擾。

 

用圖像講解作息流程

 

特殊需要 「疫」境失支援 長期照顧者見招拆招
黃倩蘊(受訪者提供)

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經理兼註冊社工黃倩蘊表示,智障人士不能如常到中心訓練,情緒大受影響。由於智障人士依賴觸感及視覺來與外界溝通,例如在公園觸摸樹木,若單單在家用手機或網上教材,不能滿足其社交需要。留家日子愈長,情緒愈容易受困擾,如感到厭煩、發脾氣等,甚至出現自殘行為。

照顧者的壓力亦不輕。黃倩蘊表示,由於智障人士未必理解時間觀念,當不能如常到中心接受訓練時,生活容易失去規律,令照顧者更難處理。要減輕照顧壓力,須先重建智障人士的生活規律。建議照顧者可用圖表,每日向智障人士講解當日生活流程,劃分休息和活動時間。在活動方面,照顧者可為智障人士安排寫字練習、砌圖活動、家居運動等。若智障人士外出時拒絕戴口罩,照顧者嘗試陪同在家模擬戴口罩,以15分鐘起跳,慢慢延長時間,趁機提高其防疫意識。

 

■過度活躍症 過度催谷 ADHD兒自殘出走

個案: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初中少年,需服藥控制病情,由於專注力較弱,平日在學校上課時不時「坐唔定」。停課後,母親怕兒子的學業落後,安排補習,加緊催谷。隨着留家防疫的日子漸長,母子漸因學業問題頻起衝突,最後兒子不堪受壓,出現自殘行為,更數番離家出走。經報警及社工介入後,二人重新溝通,疏導情緒。

特殊需要 「疫」境失支援 長期照顧者見招拆招
留意情緒——家長要多留意自己的情緒,假如當日的心情惡劣如颱風來襲,便不宜多作管教,以免與子女發生衝突。(Ben-Schonewille@iStockphoto)

明愛家庭服務資深社工林詠姬表示,這名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少年,害怕沉悶,每日待家感到「不知要在家坐監至何時」,又不能與同學見面,因此感到煩躁非常。另一邊廂,母親發現兒子在家未能專注網上課堂,多次欠交功課,便加緊催逼,令母子二人的關係更為緊張。

 

學習聆聽 放下防衛機制

要化解以上衝突,林詠姬建議雙方先學習聆聽,了解對方基本需要,包括被明白、被愛、安全感及社交需要。在以上個案中,少年渴望母親明白自己的社交需要,以及近日覺得「失去自由」的感受。當少年表達自己的需要,有感獲母親明白後,防衛機制繼而軟化,二人便能恢復溝通。

除了聆聽需要,家長也可主動出擊,多關心子女。她建議家長運用不同方式,了解子女的情緒及感受,如詢問圖像化問題,「現時你心中有幾多顆石頭」、「你的心裏天氣如何」等。家長亦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天氣,假設當日的心情惡劣如颱風來襲,便不宜多作管教,以免與子女正面衝突。因自己情緒不佳時,較難與子女溝通,聆聽其需要。

 

■認知障礙 1小時上廁所20次 照顧者吃不消

個案:一名女士與患有中期認知障礙症的母親同住,有家傭協助打理家務。自疫情來襲後,母親不能到日間老人中心接受恆常訓練,待家時間較以往大增。因病影響,母親短期記憶力衰退,曾試過1小時上廁所20次,每次都要女兒協助。居家防疫日子未見盡頭,女兒已感到吃不消。

 

特殊需要 「疫」境失支援 長期照顧者見招拆招
蕭筠樹(受訪者提供)

聖雅各福群會健智支援服務中心個案經理兼註冊社工蕭筠樹表示,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弱,疫情下長期待家,難免感到侷促及煩躁,易與照顧者衝突;加上患者的短期記憶力較弱,常會出現重複行為,例如重複詢問何時恢復訓練、短時間內多次如廁等,令照顧者無從招架,難以兼顧照患者及日常事務。

面對患者的重複追問,如何應對?蕭筠樹表示,照顧者可嘗試以對方能理解的語言來溝通,舉例說,若患者重複追問何時能到中心訓練,照顧者可用「中心裝修」、「今日為公眾假期,中心不開放」等答案來簡單回應;毋須長篇大論解釋疫情下市民需待家防疫,因患者認知能力及短期記憶力退化,未必明白箇中意思。

 

與家人輪流照顧 避免獨力承擔

他強調,溝通時照顧者須保持情緒穩定。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壓力巨大,因此留家防疫期間,照顧者宜尋求家人及朋友的協助,輪流照顧患者,以免獨力承擔。同時照顧者需要設定自己的壓力指標,如留意睡眠時間,若一星期中有兩至三晚失眠,包括難以入睡,則意味着承受巨大壓力,需要減壓。

 

社區資源:非常時期 應急服務不停擺

疫情來襲,社會幾近停擺,有需要家庭如何尋求社區資源?

疫情爆發前,一般社區中心或服務單位逢周一至周六開放,蕭筠樹以其工作的聖雅各福群會健智支援服務中心為例,認知障礙症患者能在中心待上大半天,接受訓練同時結識朋友。但疫情來襲後,中心暫停恆常服務,只能提供應急服務,每日服務的患者由原本約60人,減至約12人。

儘管仍有社福機構提供應急服務,但在疫情之下,未必接收新個案。蕭筠樹建議,若求助者未曾於任何社福機構接受服務,但此刻需申請應急服務,如送飯、上門照顧服務等,照顧者可致電該區的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由中心轉介至仍接收新個案的社福機構。若求助個案小於60歲,可致電當區的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向社工求助。

 

網上工作坊減壓 情緒支援

林詠姬表示,社工會根據個案,視乎需要作家訪,亦可提供輔導,疏導個案情緒。亦有居住劏房的個案因疫情緣故,在家形如「困獸鬥」,社工會按情况安排短暫住宿服務。明愛家庭服務上月開始也特設「戶互傳愛」抗疫服務系列,家長可透過互聯網及手機,參與社工舉辦的減壓工作坊,亦可接受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文:鄧安琪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小心過量留言變催命 善用社交平台救人救己 //www.afterroberto.com/%e5%b0%8f%e5%bf%83%e9%81%8e%e9%87%8f%e7%95%99%e8%a8%80%e8%ae%8a%e5%82%ac%e5%91%bd-%e5%96%84%e7%94%a8%e7%a4%be%e4%ba%a4%e5%b9%b3%e5%8f%b0%e6%95%91%e4%ba%ba%e6%95%91%e5%b7%b1/ Mon, 08 Jul 2019 07:35: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240 【明報專訊】近日數名青年輕生,引起社會關注,憂慮出現模仿效應;事實上,求助組織近期接獲的求助個案上升,不少年輕人表示「好灰、絕望」。專家提醒,年輕人不要為了抗爭而將自毀行為合理化,網民更不要把事件英雄化,傳媒亦不要把背後原因簡單化。

當有人留下絕望、不想活的信息時,社交平台排山倒海的留言和討論,是救命草?還是催命符?

 

防止自殺, 同理心,
拯救窗口——若社交平台應用得宜,可成為拯救窗口,有助支援情緒受困的人士。(明報製圖)

 

負面留言如求救 即支援勿批判

上周三,有人在社交平台留下遺言,多名網友紛紛留言勸阻,並自發組隊到處尋找事主,最終阻止了悲劇再次發生。社交平台成為救人線索,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表示,當用戶寫下負面留言,如「灰到爆」、「生無可戀」等,猶如發出求救信號,親友看見時,要盡快作出相應支援,「這是窗口,讓大家知道這人有些危險,需要找身邊人支援」。

然而,有人質疑此等留言只為引人注意。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強調「Rather to be wrong than to be sorry」,要用同理心看待,不要批判求助者,「說到生命的時候,是不能夠錯過,沒有第二次機會」。看到有人留言想做傻事後切勿忽視,如果認識事主,最好直接找他;如果找不到或不認識事主,亦可留下安慰說話或分享個人經歷,但留言不要太氾濫及過量。

 

防止自殺, 同理心,
葉兆輝(李祖怡攝)

 

打氣勿氾濫 忌簡單化輕生原因

葉兆輝補充,網民留下「唔好死呀!」、「一個都不能少!」等打氣字句,向事主表達關心是需要的。但如果已有大量相關信息時,反而有可能吸引一些缺乏自我認同,或者想得到關心的人去仿效。

鄭寶君補充,於近日的《逃犯條例》修訂爭議中,不少年輕人於社交平台公開發表感受,是一個宣泄途徑。「過程中會產生共鳴感, 當朋友留言或給讚時, 對用家來說,是『我明白你』、『我贊同你』。我經常覺得對年輕人來說,社交平台是互相聯繫的一種方法。」但鄭提醒,社交平台盛行,影響力更勝傳統主流媒體,因此大眾在社交平台發表言論或感受時,需應用得宜,否則或會助長自尋短見的風氣。

近期連串悲劇發生後,輿論多把事件與《逃犯條例》掛鈎。但葉兆輝提醒,大眾切勿把背後原因簡單化,把反對修例看作是單一歸因。輕生者可能生前已遇到很多生活難題或情緒困擾,覺得生命沒有什麼意義,「假如沒有『反送中』事件,他們可能都有自殘傾向;而『反送中』的出現或許是一個觸發點,令他們覺得『死都可能變得有意義』」。他提醒大家,不要因為反對修例而合理化自毀行為,「你愛這個社會、這班年輕人和同伴的時候,你更加不應該捨他們而去」。

 

求助個案激增 長期絕望響警號

無可否認,《逃犯條例》修訂爭議備受關注,大眾的情緒多少受到影響。賽馬會青少年網上情緒支援平台「Open噏」,去年開始提供24小時服務,求助者可利用即時信息與輔導員傾談。負責計劃統籌的葉兆輝表示,近期情緒求助個案大增,由以前每日約60宗增至近300宗,求助者表示感到無奈、絕望、無助。

 

防止自殺, 同理心,
鄭寶君(受訪者提供)

 

鄭寶君續分析箇中情緒,聽到年輕人以「好灰」一字眼來形容感受,有感自己不能控制社會事件及政府回應,失去話語權,因而產生無力感。至於「絕望」情緒,鄭表示,若長期感到絕望,已為自殺警號,「這些感覺很危險,當個案形容自己失去所有希望時,是令人擔心的警號」。

 

由絕望急變冷靜 或危險徵兆

絕望情緒可能化成行為徵兆,讓身邊人有所察覺。鄭指出,部分人會交託重要物品予他人保管,猶如交代身後事,亦會講出一些負面說話,如「我都不會有明天」、「生無可戀」等;另一部分人會出現退縮行為,如拒絕社交、對平日感興趣的事失去動力等,又或者搜尋傷害自己的方法。但她強調,並非每個輕生者皆有徵兆,有些人更會由悲傷絕望急劇轉變至冷靜平淡,「因為他們想到以死解脫」。她提醒,如發現身邊人有以上徵狀時,需多加陪伴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自覺無助失敗 快尋求協助

葉兆輝指出,高危人群如單親家庭、失去雙親、缺乏社會支援、自尊低、情緒病患者,特別容易產生自殘念頭;一旦自覺精神健康出現問題,譬如感到抑鬱、情緒不穩定,應主動尋求協助,「It is okay not to be okay!尋找幫助不是弱者的行為」。他表示,抑鬱症患者通常有無力感、無助感、失敗感。如果想參與近期的遊行集會,建議與朋友結伴;而尋求作伴或幫助時,最好找充滿正能量的朋友,避免負能量疊加。

 

氣憤失望? 找人傾傾

最近日子很難過?
感到迷惘、氣憤、失望……不如找人傾傾。
香港紅十字會: 3628 1180
新生精神康復會:www.nlpra.org.hk/tc/pnp/feature-topics

明愛連線 Teen 地:9377 36662339 3759 www.facebook.com/caritasinfinityteens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389 2222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生命熱線: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18288

「Open噏」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網址:www.openup.hk

fb/WeChat:hkopenup

SMS:9101 2012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知多啲:忌轉載遺言、淒美化事件 避免模仿效應

伸出援手:子女感「無力」 多陪伴聆聽

]]>
家庭連結 踢走抑鬱 //www.afterroberto.com/%e5%ae%b6%e5%ba%ad%e9%80%a3%e7%b5%90-%e8%b8%a2%e8%b5%b0%e6%8a%91%e9%ac%b1/ Mon, 20 Nov 2017 03:50: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910 【明報專訊】抑鬱症發生,不獨因為個人生理疾患或心理脆弱,也與生活壓力、環境適應、性別角色定型、社會服務措施配套等息息相關。而當家中有成員有精神疾患時,整個家庭運作和家人情緒都很容易被打亂。

協助抑鬱症患者,應該多管齊下,除了運用藥物和心理治療幫助控制情緒,還要探究引起不適的環境因素,為受困擾的家庭尋找出路,才能讓生活重回正軌。

■個案一

焦慮新移民媽媽 子女也遭殃

小田(化名)老家在廣西,十年前在深圳打工時結識後來的丈夫,結婚後辭工搬到香港,與丈夫及公婆同住一個狹小的公屋單位。女兒出生後小田經歷產後抑鬱,三年後兒子出生時,小田的抑鬱狀况進一步加深且伴隨焦慮。對她來講,來港後的生活與預期有很大落差,農村長大的她昔日住屋雖然不優越但很寬敞,香港擠迫的家庭環境讓摩擦更易發生;加上生活習慣差異,常常與公婆發生矛盾。

自責不懂教養屈到病

小田隻身在港,沒有朋友可傾訴;初來時因不會說廣東話,不敢主動與社區鄰里交談,養育兒女遇到困難時常常覺得求助無門。作為全職主婦,小田希望丈夫分擔照顧子女和家務責任,但又認為他掙錢養家已不易,不應再拿家務事煩他。

她常因為教養子女的挫敗而深深自責,而這種挫敗常常源自她的成長背景與香港現實的不配合。例如,教女兒默書時把繁體字寫成簡體字,女兒捱老師罵後轉向小田投訴「乜都唔識」;兒子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和言語發展遲緩,小田常收到教師投訴兒子行為問題,令她自責和自貶「不會教仔」。這種自卑令她迴避與教師接觸和溝通,結果讓人誤會她疏忽管教。兒子需要密集的言語治療,但從診斷到等待接受服務,很長時間都找不到適切的支援服務。並且,她認為自己帶鄉音的廣東話連累了兒子的語言學習。深深的自責、無助、焦慮,常常把她拉入抑鬱的深淵,她曾多次服藥過量、試圖自殺。

沒有人是一個孤島,人的情緒總是與周遭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尤其是家人之間。當家中有成員有精神疾患時,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行很容易被打亂,轉而以此疾患相關的管理與應對為中心,諸多家庭問題由此產生。

親子壞情緒相扣 惡性循環

在小田的例子中,兩個孩子非常受母親情緒的影響。每當母親情緒低落,兩個孩子都非常擔心,認為是自己不乖令母親生病。兒子的發展障礙和特殊需要令小田看不到他的優點,總以管教和斥責的方式對待,令他更缺自信。又因兒子牽扯了小田絕大部分精力,導致她對女兒關注不足,令女兒覺得自己不被疼愛,缺乏安全感。丈夫雖然理解小田的困難,卻不知如何支持與安慰,一方面家庭經濟負擔和工作壓力大,另一方面也常常被太太爆發的情緒嚇到不知所措。語言障礙和各方面欠缺自信,讓小田和家人困獸鬥。

■個案二

妻疑夫不忠陷抑鬱 一家困獸鬥

在另一個家庭故事,我們亦看到個人情緒、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之間的相互糾纏和惡化。阿香(化名)與丈夫結婚多年,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丈夫疼愛、一對青春期的兒女健康聰明學業成績驕人;直到三年前懷疑丈夫有婚外情,阿香性情大變並且患上抑鬱症。

婚姻衝突延伸到親子衝突

出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和維持家庭完整的想法,阿香不敢與別人提及這傷痛。鬱鬱寡歡的她把負面情緒發泄在子女身上,原本循循善誘的她變得脾氣暴躁,親子關係惡化。與她最親近的小女兒不堪壓力,亦變得非常抑鬱,出現自殘行為;大兒子則為母親反覆投訴父親的婚外情而厭煩,言辭之間對母親不夠尊重,經常發生正面衝突。當丈夫試圖調停,阿香又因心中對丈夫的怒氣而不配合。他們的婚姻衝突轉化為親子衝突,繼而損害作為父母的權威而無法有效地教養子女,這又加劇阿香的抑鬱情緒。

小田和阿香的故事並非個別例子,父母受抑鬱症困擾的家庭中有很多相似故事。抑鬱症從來不止是別人的故事,在我們經歷人生的起伏跌宕和社會變遷時,都可能陷入此漩渦。基於這層理解,我們在看待抑鬱症時應持更寬容的態度和更廣闊的視角,多方介入協助患者及其家庭走出陰霾、擺脫抑鬱漩渦。不再將患者病態化,而是探究引起他們不適的環境因素,以及在困難中為家庭尋找出路的方法。

多家庭小組 過來人分享應對方法

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然而,協助患者重建生活秩序,則需要家人關愛和社區支持。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與新生精神康復會轄下香港賽馬會資助的「家牽希望計劃」,過去三年運用「多家庭小組」,協助有過度活躍症的小孩和家長,有顯著成效。多家庭小組將有相似經驗的家庭組織在一起,通過互動,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協助家庭發現和運用自身資源,積極應對精神健康問題對家庭的影響,擴大社會支持網絡,運用自身和社區的力量走出陰霾見彩虹。

■家牽希望計劃

查詢或報名:3552 5253(新生精神康復會李麗華姑娘)

■知多啲

環境因素積壓 引爆情緒病

政府統計處2014年數字顯示,全港有近15萬人受情緒病困擾。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的描述,抑鬱症患者往往經驗明顯且持續(連續兩周或以上)的情緒困擾(例如低落、悲傷或空虛),對幾乎所有活動都失去興趣,且感覺疲憊、精力不足,思考力或專注力減退,在社交上明顯退縮,日常生活功能受損,反覆想到死亡或不斷浮現有關自殺的想法。

對付抑鬱症,一向多從個人的生心理層面出發,並基於此提供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調節腦內化學物質而使身心正常運作,心理治療則着重矯正非理性思維和負面想法,調整患者的情緒和行為。

助患者察覺危機 認識自身資源

人是群居動物,既有生物屬性更具社會屬性。所以,在對付抑鬱症,不單要從生理和心理層面出發,更要理解患者其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患者成長背景、過去創傷經驗、現在所處社會文化環境、婚姻家庭狀况、子女發展階段和特點等等。它們相互作用,形塑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及與他人的互動方式。對於抑鬱患者而言,他們在這些互動中累積負面經驗和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進一步維持或加劇抑鬱狀况。

協助抑鬱症患者,應該多管齊下,既要讓他們對自己狀况有警覺,又要協助他們覺察和認識自身資源,在抑鬱漩渦靠近前避開,在陷入漩渦後努力打破惡性循環,依靠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力量讓生活逐漸回到正軌。

文:馬麗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夏麗麗(研究員)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1/565bdfa7a690092fc4a1911f9e3b4398.jpg多管齊下——父母患上抑鬱症,子女的情緒亦容易受牽連。協助抑鬱症患者,應多管齊下,除藥物和心理治療外,還需要家人關愛和社區支持。(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圖:liza5450@iStockphoto);

]]>
對人歡笑背人愁 隨時爆煲 揭開隱形抑鬱快樂假面具 //www.afterroberto.com/%e5%b0%8d%e4%ba%ba%e6%ad%a1%e7%ac%91%e8%83%8c%e4%ba%ba%e6%84%81-%e9%9a%a8%e6%99%82%e7%88%86%e7%85%b2-%e6%8f%ad%e9%96%8b%e9%9a%b1%e5%bd%a2%e6%8a%91%e9%ac%b1%e5%bf%ab%e6%a8%82%e5%81%87%e9%9d%a2%e5%85%b7/ Mon, 02 Oct 2017 04:43: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197 【明報專訊】上周再有中學生懷疑輕生,接連不斷有年輕人自尋短見,令人關注他們的情緒問題。

抑鬱症患者一定「苦瓜乾」?原來不少病人「對人歡笑背人愁」,徵狀未必明顯,難以被察覺。美國搖滾樂隊Linkin Park主音Chester Bennington於年中自殺,事發前36小時與兒子及親友共敘天倫,不似受情緒困擾。這些隱形患者,往往病情惡化甚至有意尋死始被發現,可能延誤治療。

10個抑鬱約2個「隱形」
很多人認為抑鬱患者必然情緒低落、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沒心機打扮;但其實不少患者特別是年輕一族,衣著光鮮,經常笑容滿面,外表難以察覺。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根據臨牀經驗指出,10個抑鬱症患者中,有1至2個是徵狀不明顯的隱形患者,主要歸為3類。

■第1類﹕曾被孤立或欺凌
因以往不快經驗,不敢隨便表達自己。有一名18歲女病人,小學時在學校受欺凌,長大後為免再受傷,便戴上假面具示人,盡力討好身邊人,忘了自己的需要。後來,她受學業及人際問題困擾時,向家人透露自己抑鬱不快樂,但家人卻不相信,更說﹕「你這樣也叫有情緒病的話,我都係抑鬱。」直至病情惡化,自殘?手及打牆,出現無活力、經常喊、失眠、有強烈尋死念頭等徵狀,家人才正視,找學校社工,經評估後,發現她情緒指數很差,要緊急轉介專科醫生。

■第2類﹕邊緣人格障礙
邊緣人格障礙的人,自信心較低,對外界沒有安全感,擔心被別人排斥,很需要跟別人建立關係;但他們內心情緒波動大,難於控制情緒,有自毁傾向。有些較「沉靜」的患者,擔心被拒絕及批判,傾向隱藏情感,最後變得孤立痛苦。
有一名20多歲有邊緣人格障礙的女士,小時候父母離異,生活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即使有不滿也不敢開口說,經常展現開心的一面。後來在感情及親人關係出問題,影響情緒,日間表現仍然正常,但晚上則失控?手自殘,情緒很波動,亦有尋死念頭,被家人發現求醫。

■第3類﹕男士逞強 長者不懂說
男士是隱形病人的高危一族,他們先天不愛透露感情,加上認為男子漢要捱得,向人求助猶如弱者,很多時不肯求醫。有一名男士,因父親經常飲酒,自幼受家暴,經常感不安,長大後也常常不快樂,又不善於表達情感。結婚後出現生活壓力,借酒發泄,最後變成酗酒,出現失眠、無胃口、無心機、尋死等抑鬱徵狀。起初太太建議他求醫,但他拒絕,後來太太自己求醫,丈夫陪伴在側,發覺求診過程感覺不壞,最後他也願意接受治療,改善情緒後,酒也少飲了。
另外,很多長者亦不懂表達情感,卻透過身體呈現,由抑鬱轉化為生理問題,醫生要抽絲拆解。有一個老人自跌倒後行動不便,康復後不斷出現痛症,食止痛藥都未能紓緩。經一連串檢查後,發現身體沒問題,而是跌倒後情緒受困,患上抑鬱;處理情緒後,身體慢慢好轉。

或有意尋死始被發現
衛生署數字顯示,香港每100名成年人,便有3個抑鬱症患者,每10名長者便有1人有抑鬱症徵狀,但逾半患者沒有尋求協助。
麥永接指出,初期抑鬱症患者,未必要食藥,可以透過運動、減壓方法等改善,但上述的隱形患者,因為忽略病情,有些確診時病情已是中期至嚴重,不單要用藥和心理治療,同時要兼顧患者背後心理及性格問題,如不安全感、擔心隨時被拋棄、自我價值低等問題。情緒問題可以藥物處理,但性格特質則要通過心理治療,了解自己並作出調整,需要較長時間作全面治療及評估。若不根治背後因素,日後隨時復發。

別說「你抑鬱,我仲抑鬱」
麥永接補充,隱形患者的徵狀未必即時被察覺,直到情况不斷惡化,延誤求醫,甚至來不及求助便做傻事。他建議,不妨留意身邊親友的社交平台,發現有人發出尋死信息,或言行有自殘、情緒波動、生理不適等。主動聯絡並聆聽,聆聽時要附以同理心,千萬別說「你抑鬱,我仲抑鬱」等否定對方感受的說話,錯失幫助對方的機會。

■知多啲
負能量王 或患持續性抑鬱障礙
除了隱形抑鬱,另一種稱為持續性抑鬱障礙(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病人亦較少主動求助。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持續性抑鬱障礙的徵狀,是患者感到不開心,但程度不及抑鬱症。他們思想悲觀,一直不開心,甚少快樂記憶,認定自己無力改變事實,不敢對未來有太高期望,怕期望愈大失落愈大,「世界是無法改變,認命吧」,但不覺得自己有病。他們思想負面,凡事不抱希望,但仍可維持正常生活社交,「認為和朋友一起時要勉強陪笑,皮笑肉不笑」。

「即使在風和日麗的公園內,他們都會用悲傷的角度,在美好事情中看到負面。」簡單說,就是「負能量王」。

學習以不同角度理解事物
有一名海外留學生,自細喜愛音樂,「明明希望考入音樂系,但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到音樂家,怕失敗不敢嘗試,對未來亦無計劃,隨意聽從父母建議讀商科」。原來他人生觀從小已非常負面,每年的生日願望是「可以捱到下一年」,生活沉重。

後來他眼見修讀音樂系的朋友發展良好,相比下認定自己無成就想放棄音樂。「其實相比起來,他朋友每日有很多時間鑽研音樂,但他則集中在自己不足之處。」後來出現抑鬱徵狀,對音樂失去興趣,自己察覺到問題,「長此下去,我人生豈非變得很灰暗」。

他不快樂的情緒愈來愈強烈,後來女友勸喻求醫,才知自己患有持續性抑鬱障礙,服用抗抑鬱藥外,同時需要接受認知行為治療,以不同角度理解事物及重建自信心,一般接受15至20次才有效。「讓患者明白,所謂性格是持續的行為模式,其實可以改變。」療程完成後可以好轉,沒有徵狀,但未必可以樂觀地生活。

長期出現徵狀 不覺有異
抑鬱症患者,情緒可於兩星期內急速低落,對比數周或數月前的自己,當時自己情緒正常、開朗,不似現在般鬱鬱不歡,從中察覺到情緒出現變化。而持續性抑鬱障礙患者,會長期出現徵狀,自己也習慣了而不覺有異,部分患者由親友逼勸或惡化至抑鬱才求醫。通常有子女後較願意求助,避免負面情緒感染子女。

鄒凱詩指出,持續性抑鬱障礙,徵狀是患者感到不開心,伴隨以下其中兩個或以上徵狀(過去兩年內,未試過沒徵狀多過兩個月):
‧無胃口或胃口過盛
‧失眠或嗜睡
‧疲累無力
‧自尊心低
‧難以集中及欠判斷力
‧缺乏希望
文:許朝茵
圖:許朝茵、資料圖片(本版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疾病無關)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01-1.jpg隱形抑鬱——不少抑鬱患者雖有徵狀,但拒絕展現於人前,「外表快 . . . . . . (圖:RyanKing999@iStockphoto,設計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02-1.jpg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資料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03-1.jpg拒做弱者——男士通常怕予人軟弱感覺,不喜表達自己情緒,寧願「 . . . . . . (圖:yanyong@iStockphoto,設計圖片);//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04.jpg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圖:許朝茵);//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0/05.jpg長期低落——持續性抑鬱障礙患者抱有悲觀思想,對所有事物充滿負 . . . . . . (圖: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設計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