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腸化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9:48:5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腸化生”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www.afterroberto.com/%e5%b9%bd%e9%96%80%e8%9e%ba%e6%97%8b%e6%a1%bf%e8%8f%8c%e5%bc%95%e8%87%b4%e8%83%83%e8%84%b9-%e8%83%83%e7%97%9b-%e5%8f%8a%e6%97%a9%e6%aa%a2%e6%9f%a5%e6%b2%bb%e7%99%82/ Thu, 14 Sep 2023 08:04:3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729 胃部負責處理每天進食的食物,若偶然隱隱作痛,大多數人都會自我「診斷」為消化不良或腸胃問題,但事實又是否如此簡單?香港約有四成人帶有幽門螺旋桿菌,當細菌潛伏於偏酸的胃內,有機會由初期沒有病徵,慢慢演變至胃黏膜發炎或潰瘍,從而產生胃脹、胃痛、反芻嘔吐、食慾不振等徵狀。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提醒,若出現以上不適徵狀宜盡早求醫,要診斷是否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可進行吹氣測試,甚至胃鏡檢查,以減低胃癌的威脅。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香港約有四成人帶有幽門螺旋桿菌,有機會在初期毫無病徵,直至演變至胃黏膜發炎或潰瘍,才會產生胃脹、胃痛、反芻嘔吐、食慾不振等徵狀。對於幽門螺旋桿菌,大家又認識幾多呢?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引致胃癌?

胃癌是本港常見癌症的第六位,2020年共錄得逾1100宗新症,胃癌的死亡數字也是排第六,實在不容忽視。徐醫生指出,除了吸煙、酗酒、家族病史、飲食及環境等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亦是其中一個引起胃癌的風險因素。

他解釋,雖然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演變成胃癌的機率不算高,但過去有研究發現,80%至85%的胃癌病人都帶有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的帶菌率在胃癌較盛行的東南亞地區亦較高,而西方國家的胃癌則較多是由於胃酸倒流所引致。

徐醫生表示,胃癌與其他癌症一樣,愈早發現治癒的機會愈高,病人存活率也較高,惟早期胃癌病徵並不明顯,因此臨床所見不少胃癌個案,在確診時已屬較晚期或已步入擴散階段,影響治療成效。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表示,幽門螺旋桿菌帶菌者未必有明顯徵狀,可透過空腹吹氣測試得知是否受感染。


相關閲讀:【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可引起胃黏膜發炎、胃潰瘍

在香港,每10人便有3至4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因為沒有出現病徵,大部分帶菌者都毫不知情。徐醫生稱,此菌最愛潛藏在分泌胃酸的胃竇,由於酸性環境有利幽門螺旋桿菌生存,它便會在胃內慢慢引起黏膜發炎及潰瘍等情况,令人出現胃脹、胃痛、反芻嘔吐、食慾不振等徵狀,不過要演變成胃癌一般需時3至40年,故不建議無病徵的帶菌者動輒進行驗菌或治療,惟已出現上述徵狀的人士則可作進一步檢查。

檢查方法最常用及最準確的是空腹吹氣測試,也可於身體檢查項目中加入驗血及驗糞便,以檢驗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部分長期胃痛、或出現體重下降、進食後嘔吐、大便呈深色的病人有需要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讓醫生查看胃部結構、黏膜狀態等,以評估胃癌的風險,同時可以取樣本種菌,有助找出患者對哪種藥物呈抗藥性,再配對合適的藥物。

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若出現長期胃痛、進食後嘔吐或大便呈深色等徵狀的人士,可進行胃鏡檢查,以評估胃癌風險。

抗生素及降胃酸藥 殺滅達八成幽門螺旋桿菌

徐醫生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由糞便和口水傳播,若飲用或進食了被帶菌者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食水或食物便有機會受感染,因此患者的家庭成員也容易受感染,然而徐醫生認為一般同枱食飯而感染的機會不高,原因是幽門螺旋桿菌在非酸性環境下不易生存。由於不會即時出現徵狀,故要查找染病源頭並不容易。

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主要利用抗生素及降胃酸藥物,其殺菌率達八成,但若屬抗藥性細菌則可能需要進行2至3次治療才能成功,因此病人完成一次療程後,相隔4至8星期便需要再做幽門螺旋桿菌測試,以檢視治療成效。

康復後可再次感染  慎防循環傳播

此外,約有3%至5%的康復者會再次被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要再次接受治療,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同住家人為帶菌者,因共用浴室,或曾接觸其嘔吐物而產生交叉感染,故此醫生通常會建議病人的同住家人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查,以杜絕循環傳播。


相關閲讀:本港胃癌存活率僅四至五成 7個胃癌高危因素 注意幽門螺旋桿菌致胃部長期發炎


注意胃癌「突擊」:腸化生、萎縮性胃炎

清除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減低胃部出現癌變風險,但胃部以下兩種情况同樣需要注意,以防胃癌「突擊」:

。腸化生:源於慢性胃炎令黏膜細胞出現變化,若出現異常增生便屬於癌前病變,最快可於數個月至一年演變成胃癌。

。萎縮性胃炎:胃黏膜會變薄、分泌腺出現萎縮,增加胃癌的風險,常見於相對較少胃酸的胃體。

「護胃」五法 不鼓勵斷食減肥

要增強胃部健康,徐醫生建議從飲食入手,日常注意飲食均衡及定時,還有以下五個「護胃」貼士:

1. 盡量少吃難消化及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負擔

2. 避免吸煙、少飲酒及咖啡

3. 少吃高鈉、醃製類及加工類食物

4. 多吃高纖及高抗氧化物的蔬果

5. 每日三餐按時進食,如有肌餓感便要進食,避免大量胃酸分泌刺激及增加胃部發炎風險

近年盛行以斷食來減肥,如168間歇性斷食法,會否影響胃部健康?徐醫生提醒,長時間不進食除了會引起消化不良外,膽囊亦有可能因而積聚大量膽汁,增加形成膽石的風險,故不鼓勵長時間斷食。

]]>
腸化生增患胃癌風險很高嗎?年年照胃鏡有必要嗎?(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235) //www.afterroberto.com/%e8%85%b8%e5%8c%96%e7%94%9f%e5%a2%9e%e6%82%a3%e8%83%83%e7%99%8c%e9%a2%a8%e9%9a%aa%e5%be%88%e9%ab%98%e5%97%8e-%e5%b9%b4%e5%b9%b4%e7%85%a7%e8%83%83%e9%8f%a1%e6%9c%89%e5%bf%85%e8%a6%81%e5%97%8e/ Thu, 17 Aug 2023 10:40: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136

【明報專訊】剛剛過去的星期三,一名中年女士前來求醫。她素來着重身體健康,每年都做全身檢查。大約5年前的一次例行檢查,醫生發現她的胃部有發炎的迹象,而活檢化驗證實有「腸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這是一種慢性胃炎,有可能導致胃癌!」醫生說。「醫生,我的風險很高嗎?可有藥物治療嗎?」「腸化生會增加胃癌的風險,這情况無藥可醫,妳每年回來做胃鏡檢查吧。」醫生回答說……

腸化生患者沒胃癌風險因素 變癌風險低

腸化生增患胃癌風險很高嗎?年年照胃鏡有必要嗎?(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235)
有胃癌家族史、胃黏膜萎縮、出現大範圍腸化生及吸煙等,都是導致胃癌的風險因素。(網上圖片)

陳女士(化名)繪影繪聲地憶述當年她與醫生的對話。於是她便年年接受胃鏡檢查,每次化驗報告都顯示有腸化生的情况。「醫生,我的情况怎樣?生活飲食需要避免什麼?」「都是跟以往差不多……多吃蔬果、少吃鹹魚之類,明年再回來照胃吧!」過去幾年她不單花了不少醫療費用,而且看不見出路,不禁自問:「難道我要做胃鏡檢查直到80歲?」


相關閲讀:【胃癌系列】 胃癌初期易跟消化不良混淆?解開慢性胃炎、腸化生與胃癌關係之迷


高危一族:有胃癌家族史、大範圍腸化生、吸煙人士

我翻查她的紀錄後,發覺陳女士除了有局部位置的腸化生外,並沒有其他導致胃癌的風險因素。其實腸化生是因為慢性發炎而形成的一種胃黏膜變化,主要成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吸煙、攝取高鹽及煙熏食品。雖然腸化生在理論上有可能演變成胃癌,可是只有那些同時擁有多個風險因素的人士才是真正的高危一族,包括有胃癌家族史、胃黏膜萎縮(gastric atrophy)、出現大範圍腸化生及吸煙人士。


相關閲讀:【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單單「腸化生」 不值得年年照胃鏡

於是我向陳女士解釋:「我覺得你的真實風險很低,不值得年年照胃鏡。」她感到很驚訝,便追問:「陳醫生,腸化生不是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嗎?」於是我嘗試用「六合彩」的比喻去解釋她的風險:「有腸化生人士患上胃癌的相對風險,比沒有這現象的健康人士高出約5倍,聽起來真的有點嚇人。可是實際機率又有多高呢?以一個健康人士為例,他一生人患上胃癌的機率有如中六合彩頭獎,而有腸化生的人士患胃癌的機率便約是中二獎。中六合彩二獎固然比中頭獎的機會高出5至於6倍,但一生人又有多少機會中二獎呢?」

其實,單以腸化生為唯一因素所導致胃癌的機率很低,所以至今也沒有公認的國際指引如何處理這問題。我個人認為,只有高危一族才值得考慮年年照胃鏡。像陳女士這些常見案例,定期胃鏡檢查真的可以預防胃癌嗎?既然沒有明確的國際指引,我會根據個別人士的風險評估作不同建議。我相信凡事應以病人而非疾病為本,用個人化的建議才能夠消除不必要的憂慮。


相關閲讀:【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文:陳家亮(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健康]

]]>
持續消化不良恐胃炎 增胃癌風險 查找胃炎5大高危因素 胃鏡檢查要麻醉嗎? //www.afterroberto.com/%e6%8c%81%e7%ba%8c%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6%81%90%e8%83%83%e7%82%8e-%e5%a2%9e%e8%83%83%e7%99%8c%e9%a2%a8%e9%9a%aa-%e6%9f%a5%e6%89%be%e8%83%83%e7%82%8e5%e5%a4%a7%e9%ab%98%e5%8d%b1/ Tue, 08 Jun 2021 07:31: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2932 不少上班族因為工作時間長、食無定時,加上壓力大,導致經常出現胃痛、胃脹、飽滯不適、火燒心等消化不良徵狀,如果徵狀持續可能需要接受胃鏡檢查找出原因。有醫生指出,持續胃炎(Gastritis)更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甚至演變成萎縮性胃炎,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引致胃炎的5大高危因素是什麼呢?什麼情况下才需要接受胃鏡檢查呢?

相關文章: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持續消化不良 胃炎致胃壁「腸化生」增胃癌風險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醫生表示,消化不良是一種徵狀,除了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亦可能是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等,甚至是癌症的先兆。

別以為胃炎只是小事!唐醫生指,胃炎會對胃壁造成破壞,持續胃炎不但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更會演變成萎縮性胃炎,一直沒有理會令胃壁出現「腸化生」現象,即腸道的黏膜細胞出現在胃壁,便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

持續胃炎不但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更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注意以下5大高危因素。
持續胃炎不但會影響胃部消化功能,更會增加患上胃癌的機會。注意以下5大高危因素。

胃炎5大高危因素 4種情况照胃鏡查找病因

胃炎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煙、喝烈酒、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服用某些消炎藥、多進食刺激性食物等。要分辨萎縮性胃炎和一般胃炎,必須透過胃鏡檢查:萎縮性胃炎在胃鏡觀察下,胃壁黏膜會呈偏白色,並且出現胃壁變薄情况,相反一般胃炎從胃鏡下觀察,會呈紅色,出現急性發炎現象。

唐醫生提醒,如果持續出現吞嚥困難、消化不良徵狀,或者體重無故急降、大便呈黑色,都應考慮接受胃鏡檢查,正確診斷病因。

相關文章:【胃癌】胃癌三大風險因素:常吃鹽醃製品、多飲酒、少吃水果 營養師教你 護「胃」8大飲食法則

胃鏡檢查揪出萎縮性胃炎 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 減不適感

很多人都擔心做胃鏡檢查要「生吞」胃鏡!唐醫生表示,其實現時會配合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並在病人喉部噴上麻醉藥,減少胃鏡進入喉嚨時的不適。一般胃鏡檢查需時約10分鐘,醫生會把內視鏡經口腔進入病人體內,同時充氣以撐開胃部方便檢查,過程中病人有機會感到輕微喉痛、上腹膨脹、噁心等。

一旦發現患上胃炎,醫生會評估病人的情况建議適當治療,包括抑制胃酸藥物,如果確認病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便需要服用抗生素療程。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胃不適及早求醫

唐醫生提醒不論有否胃炎,平日都應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包括定時進食、少食多餐,每餐不宜吃得太飽、太快,以減輕胃部負荷;避免睡前3小時吃太飽或進食高脂食物;戒煙戒酒、多運動,好好控制壓力及情緒,若發現胃部不適相關病徵,便要及早求醫和治療。

]]>
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www.afterroberto.com/%e8%83%83%e7%99%8c%e7%b3%bb%e5%88%97-%e8%83%83%e9%85%b8%e5%80%92%e6%b5%81-%e5%8a%9f%e8%83%bd%e6%80%a7%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5%8f%8a%e5%b9%bd%e9%96%80%e8%9e%ba/ Thu, 01 Apr 2021 09:00: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079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速、壓力大,胃痛、胃氣、消化不良等情况十分常見,但背後隱藏的問題或可大可小,絕不能輕視!常見的三大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究竟病徵有何不同?要治療或預防又有什麼方法呢?

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相關文章:【胃癌系列】 胃癌初期易跟消化不良混淆?解開慢性胃炎、腸化生與胃癌關係之迷

胃酸倒流如火燒心 令食道受損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周詠文醫生表示,本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其中胃酸倒流會令人出現「火燒心」的感覺、喉龍痛等,胃酸倒流可能會令食道受損,增加患上食道炎、食道潰瘍,甚至食道癌的機會。

周醫生解釋,正常情况下胃部及食道之間的賁門括約肌,會在食物進入胃部後自動收縮,防止胃酸倒流。但如果進食後很快平躺,就有機會令胃酸倒流至食道;其他情况例如肥胖導致賁門括約肌鬆弛、橫膈膜括約肌因年長或退化而鬆弛,形成「橫膈膜小腸氣」,都會增加胃酸倒流的機會。

要改善胃酸倒流,周醫生說最簡單的方法是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着手,少食多餐、避免睡前兩小時進食及減輕壓力等。另外可服用抗胃酸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胃酸,如情况嚴重,亦可考慮接受手術收緊括約肌。

功能性消化不良 避免暴飲暴食、辛辣油膩

另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會經常胃痛、有胃氣、進食後長時間都感到「未落格」。周醫生指,這個問題在年輕人身上較常見,或與他們的工作壓力大、生活或飲食時間不規律有關。如果徵狀持續,會建議患者照胃鏡排除胃癌,及檢查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胃潰瘍等問題。

治療方面一般會處方減少胃酸的藥物,但周醫生說要徹底解決功能性消化不良,同樣必須要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暴飲暴食、進食辛辣或油膩食物及過量飲酒。

相關文章:【照胃鏡、照腸鏡】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何時要「照鏡」?6個情况下做胃鏡或腸鏡檢查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不治療易引致胃炎、胃癌

除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門螺旋桿菌亦是引致胃痛的常見原因,有數據顯示本港約四成人都帶有幽門螺旋桿菌,但只有百分三至四的人會出現胃痛、胃酸倒流等病徵。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胃黏膜輕微慢性發炎,如果一直不處理有機會導致反覆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食道癌等。

病徵輕微的患者可以考慮驗血或做呼氣測試,從而得知有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病徵嚴重者則建議進行胃鏡檢查。周醫生表示,不是所有帶菌者都必定要接受治療,但如果患者同時出現消化不良或胃炎,就必須及早治療,包括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的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減低演變成胃癌的風險。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疾病 主要病徵 治療及預防方法
胃酸倒流 「火燒心」、喉龍痛、聲沙、咳嗽
  • 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少食多餐、避免睡前兩小時進食、減少進食高脂食物、減壓等。
  • 藥物治療:抗胃酸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以減少胃酸
  • 手術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 經常胃痛、有胃氣、進食後長時間都感覺「未落格」
  • 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減少進食辛辣或油膩食物、戒煙、避免過量飲酒
  • 藥物治療:抗胃酸藥物及質子泵抑制劑,以減少胃酸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多數患者沒有明顯徵狀,有機會直至發展成胃炎才出現輕微病徵,如胃脹、胃氣、胃痛、食慾不振等
  • 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藥物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減低演變胃癌風險

]]>
【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8%83%83%e7%99%8c%e7%b3%bb%e5%88%97-%e6%97%a9%e6%9c%9f%e8%83%83%e7%99%8c%e5%be%b5%e7%8b%80%e5%a6%82%e8%83%83%e7%97%9b%e8%83%83%e8%84%b9-%e4%b8%89%e7%a8%ae%e6%89%8b%e8%a1%93/ Mon, 29 Mar 2021 07:00: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217 資深演員廖啟智因胃癌病逝,令人惋惜。胃癌(Stomach Cancer)位列本港常見癌症的第6位,2017年錄得逾1300宗新症。早期胃癌可以毫無徵狀,或徵狀跟胃痛、胃脹與消化不良等情况相似,容易錯失治療最佳時機。雖然胃癌的發病率因為食物衛生和儲存食物技術改進,加上隨着人們少吃了醃漬和薰製食物,多年來持續緩緩下降,但隨着年紀愈大,胃病、胃癌也不得不防!醫生提醒若出現持續胃痛、胃灼熱、吞嚥困難、大便呈黑色、體重無故下降等6種情况宜進行胃鏡檢查及早查找問題。而手術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方法,手術治療有三種:傳統開放式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及無創內視鏡手術都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即使是較晚期的個案,亦可以透過手術幫助紓緩徵狀。

【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目前胃癌的藥物治療選擇不多,手術才是根治不同期數胃癌的有效方法,包括:傳統開放式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及無創內視鏡手術等。

相關文章:【胃癌系列】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胃癌初期徵狀:胃痛胃脹 易錯失治療時機

一般而言,初期胃癌可以是毫無徵狀,或只有輕微胃部不適、胃痛或胃脹等情况,容易被疏忽而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betway体彩 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憶述曾見過年紀僅廿多歲的女病人,肚脹持續逾年也不以為意,未有求診,結果求醫時確診為胃癌第四期,並已擴散至卵巢。因此鄺醫生提醒,一旦有病徵就要及早求醫,也特別指出即使晚期或擴散的胃癌患者也有方法延緩病情,不要灰心。例如有年約40歲的晚期胃癌病人,在接受化療後成功縮細腫瘤,然後再以手術切除剩餘的腫瘤,至今已3年多,病人康復狀况不俗。

胃癌成因:與煙酒、飲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胃癌的出現與吸煙、飲酒、常吃加工食物和紅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生活壓力等有關。亞洲地區的發病率亦比較高,尤其是日本及南韓。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更可能是引發胃部癌變的第一步。

胃炎引致腸化生 癌前病變成胃癌

「胃癌的出現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由胃炎開始,慢慢發展至萎縮性胃炎,再進展為腸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癌前病變的非典型增生(dysplasia),最後才演變成胃癌,過程可能歷時5至10年,甚至更長。」鄺醫生指出,若能在進入胃癌階段之前,及早發現並處理異常的組織,便可以有效預防胃癌。

相關文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增患胃癌風險

胃腺癌 需手術治療

鄺醫生指出,胃癌只有小部分屬淋巴癌,可以用化療治理,惟大部分胃癌均為腺癌,手術是主要治療方法。至於要以哪一種手術治療,則要視乎胃癌的期數而定。

三種手術方式治療不同期數胃癌

癌前病變及極早期非潰瘍性胃癌:可以用內視鏡進行切除,好處是體外不會有傷口,胃部可以保留。病人可以在監察麻醉下進行,整個手術約一至兩小時便完成。

中期胃癌:可採用腹腔鏡切除,屬微創手術,醫生會在病人腹部開四至五個小傷口,痛楚會較傳統手術少,康復時間也較快,亦不會留下長長的疤痕,治療效果與開放式手術相約。

中後期胃癌:主要以開放式手術處理,但傷口比較長及術後痛症比較多。

至於晚期已擴散的胃癌,鄺醫生說只用手術是不可以治根的。病人可以先以化療縮小癌症範圍,如情况和反應良好,再考慮以手術切除餘下腫瘤。有部分合適的病人,可配合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會有一定幫助。

定期胃鏡檢查 戒煙酒少吃加工食物

鄺醫生建議踏入中年的人士,如胃部不適,可考慮做胃鏡檢查,以及早發現問題。而有高風險因素的人士,包括曾進行部分胃切除手術、慢性胃炎及相關家族病史等,可能需要較早及定時進行檢查。

此外,還要做好個人及飲食衛生,包括多吃新鮮蔬果、少吃加工食物、不煙不酒等,都有助減少胃部病變的出垷。

胃鏡 —— 檢查食道、胃部和十二指腸

持續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很多時都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檢查找出原因,內窺鏡是其中一項,到底內窺鏡是什麼呢?除了檢查外還有什麼功能?究竟哪6個情况下才需要照胃鏡呢?

betway体彩 內鏡中心主任、外科專科醫生陳志偉醫生表示,常見應用於消化道的內窺鏡主要是胃鏡和腸鏡。胃鏡即「上消化道內窺鏡」,可以檢查食道、胃部和十二指腸的情况,包括檢視有否潰瘍、發炎、腫瘤,以及懷疑腸道出血的原因,主要用作評估消化不良的各種徵狀,例如吞嚥困難、持續胃痛、胃灼熱、反胃、消化不良等。如有需要,進行胃鏡時醫生可為病人抽取組織分辨是良性或惡性,同時亦可以即時切除瘜肉。

陳醫生表示,胃鏡檢查需時約10分鐘,病人可選擇接受監察麻醉或注射鎮靜劑,進行檢查前會先在病人喉部噴上麻醉藥。內窺鏡經口腔進入,過程中需要一直充氣撐開胃部,檢查後病人或會感覺輕微喉痛、嘔心和上腹膨脹。

什麼情况要照胃?

.吞嚥困難

.持續胃痛、胃灼熱、反胃、消化不良

.大便呈黑色

.體重無故急降

.缺鐵性貧血,如容易疲累、血色素下降

.有家族胃癌或食道癌病史

【胃癌】持續胃痛、胃灼熱、大便呈黑色、吞嚥困難、體重下降等6情况及早照胃鏡 拆解胃癌成因、徵狀和3種手術治療

]]>
【胃癌系列】 胃癌初期易跟消化不良混淆?解開慢性胃炎、腸化生與胃癌關係之迷 //www.afterroberto.com/%e8%83%83%e7%99%8c%e7%b3%bb%e5%88%97-%e8%83%83%e7%99%8c%e5%88%9d%e6%9c%9f%e6%98%93%e8%b7%9f%e6%b6%88%e5%8c%96%e4%b8%8d%e8%89%af%e6%b7%b7%e6%b7%86-%e8%a7%a3%e9%96%8b%e6%85%a2/ Tue, 16 Jun 2020 05:52: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52
【胃癌系列】 胃癌初期易跟消化不良混淆?解開慢性胃炎、腸化生與胃癌關係之迷
胃癌初期的徵狀容易跟消化不良混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甚至會患上胃癌?慢性胃炎會演變成胃癌?跟「腸化生」又有什麼關係?

胃癌是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之一,2017年有超過1300宗新症。由於胃癌的初期徵狀不明顯,容易與消化不良混淆,因此不少患者都只當是普通胃部不適,甚至自行服食胃藥紓緩胃痛,這樣有機會延誤診治。還有經常聽到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甚至增加患胃癌風險,但原來慢性胃炎演變成胃癌的過程中,會出現「腸化生」這現象,到底什麼是「腸化生」?

【Power Up 推介】益多康 – 檸檬橄欖多酚(濃縮液) – 100%無毒檸檬及橄欖無糖發酵,有助增強抵抗力,立即網上訂購。

腸化生:胃部長期發炎 致胃黏膜變異

betway体彩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徐成智醫生解釋,「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生」,是指胃黏膜的上皮細胞變成了類似腸黏膜的上皮細胞。正常情况下,胃會分泌胃酸幫助消化食物,同時分泌黏液保護胃壁不受胃酸等侵蝕,而腸道的細胞則負責吸收食物營養及水分;但如果胃部長期發炎,胃黏膜可能會出現變異,即是「腸化生」,令正常的胃黏膜細胞,轉變成好像腸黏膜細胞的吸收功能,亦失去了分泌保護黏膜的功能。

腸化生分三階段 演變胃癌機率較高

當變異不受控制時,便有機會發展成癌症,這稱為「異常增生」,亦可以說是癌前病變階段。

「腸化生」分為輕微、中度、嚴重三階段。有「腸化生」的人士,演變成胃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約百分之五,但會否轉化為癌症,也需視乎多方面因素,例如家族病史、飲食習慣等。

長期吸煙、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屬高風險

徐醫生提醒,高風險人士包括長期吸煙、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家族中有胃癌歷史等的人士應特別留意,應考慮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及避免進食高鈉及醃製等加工食物。
定期檢查和及早治療 有助預防癌變

要確診「腸化生」,需要進行胃鏡,取胃黏膜活組織樣本化驗。雖然目前「腸化生」未有根治方法,但如果能夠及早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炎等問題,接受適當治療,有助預防癌變,因此定期檢查十分重要。

徐醫生說,如果發現病人的胃黏膜已出現「腸化生」,便有需要定期覆診跟進,醫生會根據化驗報告而建議照胃鏡的頻密程度。

]]>
讀者Mail Box:懶理慢性胃炎 小心癌上身 //www.afterroberto.com/%e8%ae%80%e8%80%85mail-box-%e6%87%b6%e7%90%86%e6%85%a2%e6%80%a7%e8%83%83%e7%82%8e-%e5%b0%8f%e5%bf%83%e7%99%8c%e4%b8%8a%e8%ba%ab/ Mon, 14 Oct 2019 10:24: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900
讀者Mail Box:懶理慢性胃炎 小心癌上身
(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問:慢性胃炎會否導致胃癌?如何預防慢性胃炎?

答:慢性胃炎最常見成因,是幽門螺旋菌感染導致胃黏膜持續發炎。雖說是發炎,超過九成感染者沒有病徵,因而難以察覺,這亦是導致胃癌的主因,不能輕視。

50歲以上 逾半感染幽門螺旋菌

幽門螺旋菌感染十分常見,佔約二至三成人口;50歲以上有超過一半人受感染,但很多時要到胃潰瘍胃出血等併發症出現時才察覺,部分更直至胃有腫瘤才發現,延誤診治。

幽門螺旋菌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家人之間最容易互相傳染。日常必須注意個人衛生,用膳時建議用公筷,可減低感染風險。

研究指胃部長期發炎,有可能誘發癌前病變,令胃部細胞變異,學術上稱為「腸化生」,在這情况下,即使殺死胃部的菌,患胃癌的風險已經增加,因此愈早發現胃部感染,愈早治療才是上策。

照胃鏡最準 適合高危人士

不論有沒有胃部不適的病徵,或家族有沒有胃癌病史,各年齡階層人士,都建議檢查有無感染幽門螺旋菌。只要透過照胃鏡、抽血、驗大便或吹氣測試就檢驗到,過程並不複雜,準確度超過八成,當中照胃鏡可說是近乎百分百準確,並可同時檢驗胃部情况,適合較高危人士。

一旦發現感染幽門螺旋菌,只需服用特效抗生素一至兩星期,九成人士可徹底治療,復發率低。否則不幸確診胃癌,治療將會複雜得多,身體負擔也較大。

答:黃子群(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