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耳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5 Aug 2024 08:00:10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耳垢”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聽力障礙】50歲後聽覺變差?耳朵不同位置原因 有別長者為何不願佩戴助聽器? //www.afterroberto.com/%e8%81%bd%e5%8a%9b%e9%9a%9c%e7%a4%99-50%e6%ad%b2%e5%be%8c%e8%81%bd%e8%a6%ba%e8%ae%8a%e5%b7%ae-%e8%80%b3%e6%9c%b5%e4%b8%8d%e5%90%8c%e4%bd%8d%e7%bd%ae%e5%8e%9f%e5%9b%a0%e6%9c%89%e5%88%a5/ Tue, 22 Aug 2023 03:56:0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238

自己或身邊的親人隨年歲漸長,會開始出現不同狀况的健康毛病,除視力障礙外,聽覺障礙亦是其中一種困擾長者的健康問題。長者聽力衰退,不但影響他們與人交流及感知能力,更有機會令他們處於種種危險當中。助聽器能讓他們「重拾」部分聽覺,但為何長者往往不願佩戴?作為家人該如何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了解長者的感受,好讓他們願意戴上助聽器

長者聽力障礙受困擾 了解聽覺變差原因  50歲後要注意

【聽力障礙】50歲後聽覺變差?耳朵不同位置原因 有別長者為何不願佩戴助聽器?
為什麼聽覺會變差?有專家指出,聽覺變差的原因可以是耳朵不同位置出現問題。

我們經常以為聽覺問題只會發生在年紀較大的人士身上,但其實聽力衰退多數於50多歲時已開始出現。betway体彩 聽力學家區建國博士解釋,聽覺變差可以是耳朵不同位置出現問題:

耳朵位置聽覺變差原因
外耳道被耳垢或障礙物堵塞
中耳
(耳膜、耳骨及中耳腔)
因發炎而出現積水,甚至耳膜穿破、耳骨硬化
內耳 (耳蝸)因為年齡導致內耳聽覺細胞退化

區博士指出,長者的聽覺受到聲量大小 (Sensitivity)、頻率辨別 (Frequency selectivity)和時間分辨 (Temporal resolution)等三方面影響。大眾都會以為長者聽覺變差,只是聲量小而「聽不到」,其實長者聽覺退化亦會影響分辨聲音頻率的能力。

長者聽力退化 先影響接收高頻率聲音

他續指,頻率即是聲音的高低音,聽力變差的長者需要兩個聲音的頻率相差較大時才能聽出來,例如「du」和「do」兩個音頻相差很小的聲音,長者難以分辨。而且長者聽力退化,首先會影響接收高頻率的聲音,再慢慢影響到接收低頻率的聲音,因此他們會聽不到部分的發音,例如「我食豉油」的「豉」/s/是高音,長者可能只聽到「我食油」,但聽不見「豉」字,容易產生誤解。除了溝通造成誤會外,外國和香港也曾有研究發現,聽力下降的長者,有機會因聽不到倒車時發出提醒行人的高頻率聲響而被意外撞倒。


相關閲讀:【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語音時間長短接近  如街、雞兩音難區分

另外,長者對聲音時間分辨的敏感程度也會下降,例如「街」是時間較長的語音,「雞」是時間較短的語音,長者可能無法區分時間長短接近的語音,因而聽不出「街」和「雞」的分別。

謹記三大要點 代入長者的「聽覺世界」

跟長者談話時,區博士建議家人應注意以下三個重點。

聲量大小:家人說話時可以稍為提高聲量或考慮佩戴助聽器。但是說話大聲,聽者不一定聽得清楚。

頻率辨別:家人可能愛莫能助,但應以同理心代入長者的感受。因為不管助聽器有多好,也要靠剩餘的聽覺細胞將不同頻率的聲音輸送到大腦,當傳送頻率功能失調,自然會影響對聲音的理解,減弱識別頻率的能力。另一方面,家人亦要明白長者的腦筋已不如年輕時靈活,他們需要完整句子才可了解說話的含義,不像年輕時般,單靠一字半句便能解讀箇中意思。

時間分辨:跟長者溝通時亦要注意說話的節奏,最好放慢語速並提高聲量,讓他們有多點時間去分析。情况就像聽外國人說英語,若對方說得太急速,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能理解說話內容。另外,長者一般較難集中精神,溝通時最好先輕拍對方,示意他們要集中精神,之後才展開對話。

助聽器功用有限 重要是溝通技巧和耐心

【聽力障礙】50歲後聽覺變差?耳朵不同位置原因 有別長者為何不願佩戴助聽器?
佩戴助聽器有助提升聽力,但長者在佩戴後,需要家人的協助或配合,才可以讓他們體驗到戴助聽器的好處。(明報資料圖片)

助聽器的原理是根據失聽的程度把聲音擴大,例如用家的高音聽力較差,便集中擴大高音。當長者初嘗試佩戴助聽器去改善聽力問題,很多時都會不適應,例如覺得周遭環境很嘈雜。區博士提醒,家人首要明白助聽器並不是「靈丹妙藥」,終究它只是個擴音機,不能把已受損的聽覺恢復正常。

再者,助聽器只是幫助把聲音擴大,不能加快大腦分析說話的意思,所以當我們與長者說話時,不妨說慢一點,讓長者有多點時間明白和分析內容,切忌太急速或說不停。


相關閲讀: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家人努力配合 讓長者重新適應新聽力

區博士指出,由於長者的聽覺退化,大腦逐漸沒有處理噪音的習慣,尤其是長者可能已失聽了一段時間,大腦已習慣了安靜的環境,當戴上助聽器,突然聽到很多以前聽不到的聲音,就會覺得很吵耳,更認定助聽器無好處、有很多雜音,從而放棄佩戴。然而,聽覺正常的人都會聽到這些雜音,因此,家人應好好跟長者解釋,這些雜音是環境聲音,一般人也會聽到,需要時間適應。

日常生活的高頻聲音,例如廁所沖水的聲音和烹調時所發出的「咋咋聲」,長者以往可能已聽不見或者變得很細聲,但當使用助聽器後卻突然變得刺耳。這時候家人可從另一角度向長者解釋,指出烹調時鍋鐵的碰撞聲其實是個信號,正好提醒他要留神,避免燙傷。只要他們慢慢習慣,所謂的「噪音」可助他們避開危險。 總括而言,長者佩戴助聽器後,也需要家人的協助或配合,才可以讓他們體驗到戴助聽器的好處。

]]>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8%81%bd%e5%8a%9b%e9%9a%9c%e7%a4%99%e6%9c%89%e5%be%b5%e5%85%86-%e9%99%8d%e5%99%aa%e8%80%b3%e6%a9%9f%e9%9d%9e%e4%ba%ba%e4%ba%ba%e9%81%a9%e6%87%89/ Mon, 03 Apr 2023 08:01: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931 【明報專訊】城市噪音紛沓,地盤修路聲、旁人對話聲、巴士貨車駛過的聲音等,為了聽清楚耳機的音樂,容易不自覺把音量上調,然而這未必能抵擋環境聲音,反而增加聽力受損的風險!降噪耳機能濾走環境噪音,毋須放大音量,世界衛生組織都認為降噪耳機是較好選擇。不過,有人戴上降噪耳機後卻有耳鳴、耳壓失衡、頭暈、嘔吐等不適,為何出現如此現象?(編者按:聽力障礙帶來的不便會伴隨一生,可留意以下幾個徵兆!要注意聽力受損或無法逆轉,怎樣做才能夠盡早保護耳朵,專家教你護耳4個貼士!)

聽力障礙或受損有徵兆  降噪耳機或出現耳鳴頭暈?

聽力受損的過程漫長,未必馬上察覺到。香港大學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部助理講師、聽力學家鄧麗芬指可留意幾個信號,如經常需要他人重複說話,周遭的人叫你卻不為意,平時聽歌音量漸漸提高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補充,如果在一些相對嘈吵的環境如酒樓裏難同人溝通,都是聽力變差的徵兆,建議接受詳細的聽力測試。聽力障礙帶來的不便伴隨一生,鄧麗芬表示一旦聽力受損,不止影響日常溝通、社交生活、工作,無論看醫生抑或添置助聽器亦需一定開支;另外亦有研究發現,長者聽力受損的程度愈高,患腦退化的機率就愈大,「所以年輕一代從小開始就要有對聽覺保護的意識」。

城市噪音四方八面襲來,只要戴上降噪耳機,這些噪音就會被一一消除,換來片刻耳根清淨。黃嘉輝指,耳機降噪原理分為主動與被動。被動降噪利用隔音物料,阻擋背景聲音傳遞至耳朵,達到降噪效果,戴上耳機已能隔去小量噪音;至於主動式降噪,「是透過耳機揚聲器(speaker)主動收音和分析,用不同方法消除背景聲音,最常見是製造與噪音反方向的聲波,將其抵消,相對上就會聽少了背景聲音」。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骨傳導耳機——骨傳導耳機雖然毋須放入耳道,但長時間大聲播放音 . . . . . . (設計圖片,metamorworks@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有報道指降噪效果愈強不適應或愈高

鄧麗芬指出,降噪耳機可減少耳邊雜音,聽歌時自然毋須調校至很大聲,避免高分貝破壞聽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對聽力較好的耳機款式。

不過,並非人人都適應降噪耳機,有人佩戴後出現耳鳴、頭暈、嘔吐等不適。黃嘉輝表示,「戴上降噪耳機後出現耳鳴的人,可能本身已有耳鳴,只是平時有背景聲時沒有察覺;但戴上耳機後環境安靜,或更易察覺到」。另外,有人開啟降噪功能後耳壓不平衡,感覺猶如搭高速升降機,為什麼呢?黃嘉輝引述《紐約時報》報道,採訪團隊曾量度降噪耳機在耳內造成的壓力,但找不到它與一般耳機的差異,「當中提到會不會與心理因素有關?當大腦聽不到背景聲,覺得耳朵不舒服,以為耳壓有問題,不排除這個情况,但較難透過科學證實」;該文章亦提到,耳機降噪效果愈強,不適感或愈高。

雖然主動式降噪耳機可消去大部分背景噪音,但兩名專家都不建議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用主動式降噪耳機當作保護聽覺的工具。黃嘉輝指出,職業性預防聽力受損的裝備多使用隔音(即被動降噪)的方法,它們經過嚴密測試,可準確知道阻隔到多少分貝的聲音,並需通過特定標準才可用於防備職業噪音;獲認可的聽力保護器名單中,暫未將主動式降噪耳機納入其中。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長期塞雙耳睡眠 耳垢可堵塞耳道致發炎受損

睡眠時當作耳塞又可以嗎?黃嘉輝說:「不建議這樣做,長期塞住雙耳有損耳朵健康,外耳道皮膚或會發炎、受損;另外,外耳道有自行排走耳垢機制,長期塞耳會妨礙耳垢排走,嚴重可堵塞耳道,導致發炎甚或聽力下降。」鄧麗芬補充,耳機材質偏硬,睡眠時佩戴其實不太舒適,建議使用海綿耳塞,材質柔軟,又可隨時棄置,較為衛生。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受損徵兆——若經常要他人重複說話,周遭的人叫你卻不為意,聽歌音量漸漸提高,或在嘈吵環境下難與人溝通,可能是聽力受損的徵兆。(設計圖片,9nong@iStockphoto)

85dB噪音 連續聽8小時壞耳

雖然降噪耳機對聽力的傷害,理論上比一般耳機小,但黃嘉輝強調,無論是哪一款耳機,仍需視乎實際使用時的音量和時間。當雙耳連續8小時暴露在85dB噪音環境下,聽力就會開始受損;音量每提升3dB,耳朵可忍受噪音的時間就減半。如88dB,4小時後聽力就會受損,91dB則以2小時為上限,餘此類推。

「耳蝸毛細胞會隨着年紀增長受到破壞,通常50、60歲開始聽力退化。」不過新一代用耳機的不良習慣,使聽力受損問題年輕化。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逾11億青少年及年輕人面對聽力喪失的風險,元兇之一正正就是長期用耳機聽音樂。「何謂聽力受損?大部分人在隔音房最低可聽到0至25dB的聲音,但如果需要調高音量至26dB或以上才聽得到,就是聽力受損。」黃嘉輝指可接收的最低音量範圍介乎26至40dB是輕度弱聽,41至55dB為中度弱聽,56至70dB為中重度弱聽。「由噪音引致的聽力受損,通常是感音性失聰,即耳蝸受損,令到傳送音量下降,不能逆轉,沒有手術或藥物可改善,所以應保護雙耳,以免受到噪音的影響。」

知多啲:骨傳導耳機 使用不當也傷耳

耳機款式多,常見有耳罩式,掛在外耳道口的耳塞式,深入耳道的入耳式,還有針對運動人士設計的骨傳導耳機。骨傳導耳機毋須塞入耳道傳聲,大聲播音樂,就不會損害聽力嗎?

耳機傳播聲音途徑主要有兩種,傳統如耳罩式、耳道式和入耳式耳機都是經空氣傳播。聽力學家鄧麗芬解釋,聲音經外耳道傳到耳膜,產生震動,然後由3枚耳骨傳入內耳,耳蝸內毛細胞受刺激後,將神經信號經聽覺神經傳送至大腦,完成整個傳聲過程。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ttsz@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或直接傷害內耳毛細胞

至於骨傳導耳機,「運用骨傳聲原理,直接震動骨頭,將聲音『打』入內耳,不經外耳道、耳膜和3枚耳骨」。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舉例,市面上骨傳導耳機款式部分夾在太陽穴兩旁,有些則夾在耳旁或掛在耳後。這類耳機又稱「開放式耳機」,因耳道不被堵塞,在聽音樂時亦能保留周遭的環境聲。

哪款耳機對耳朵較好?「沒有哪一款耳機較好,最主要視乎個人習慣,如果長期大聲聽音樂(逾85dB),任何一款都會影響聽覺。」黃嘉輝說,別以為只有耳罩式、耳塞式或入耳式等經外耳道傳聲的耳機可損害聽力,骨傳導耳機一樣可造成傷害,「噪音引致的聽力受損是指耳蝸內毛細胞受到破壞,骨傳聲耳機同樣會傳聲至耳蝸,開得大聲,都會使聽力受損」。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黃嘉輝(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護耳4貼士:不超最大音量60% 聽1個鐘休息

聽力受損或無法逆轉,因此應盡早開始保護耳朵,避開不良的聽歌習慣:

1. 記住60/60:耳機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60%,使用耳機60分鐘後讓耳朵休息。不單耳機,音樂節、演唱會的噪音水平亦很高,觀賞過後耳朵有「wing、wing」聲,代表音量過大,應讓耳朵休息

2. 留意最大音量提示:現時部分耳機或手機有最大音量提示,超出某個音量後就會警告。如果平時聽歌音量超出建議,聽得太大聲,耳朵或已出現某程度的損害,建議檢查

3. 選用貼合耳形、具降噪功能耳機:有效減低噪音後,可以用較低音量來聽音樂,切記音量仍不可高於最大音量的60%

4. 靈活開關降噪模式:若在街上戴着降噪耳機,應調校至保留環境音的模式,因隔去周邊環境聲或會帶來危險,假如過馬路時,聽不到汽車的鳴笛聲或行人的呼叫聲,可釀成意外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忌長戴耳機——年輕一代習慣長戴耳機,專家建議聽1小時後就需讓 . . . . . . (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部助理講師、聽力學家鄧麗芬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嘉輝世界衛生組織

聽力障礙有徵兆 降噪耳機非人人適應 或耳鳴頭暈耳壓失衡 護耳4個貼士
 鄧麗芬(張淑媚攝)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4%e7%a8%ae%e8%80%b3%e7%96%be%e3%80%91%e8%80%b3%e7%9f%b3%e3%80%81%e8%80%b3%e6%b0%b4%e4%b8%8d%e5%b9%b3%e8%a1%a1%e3%80%81%e8%81%bd%e5%8a%9b%e4%b8%8b%e9%99%8d%e3%80%81%e8%80%b3%e9%b3%b4-%e4%bb%a4/ Fri, 20 May 2022 09:06: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889 【明報專訊】一個早上,在診所看了4名病人。事有湊巧,4人都是80多歲老太太,都是由女兒陪同前來,都向我投訴精神狀况差。經診斷後,4人都患有耳疾。耳疾困擾,苦不堪言,不能忽視。(編者按:耳石移位令整個人「氹氹轉」,每次眩暈約維持1至2分鐘;耳水不平衡會令患者同樣眩暈,但不同的是持續天旋地轉,甚至出現嘔吐;聽力下降呢?是長者常見的問題;還有持續的耳鳴,像是關不掉的噪音會令患者疲憊不堪、神經衰弱。4種耳疾問題逐一拆解。)

4種耳疾問題: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影響生活——耳疾不單影響聽力,還可能引起頭暈、眼花、嘔吐,影響精神狀態和日常生活。(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AsiaVision@iStockphoto)

耳石移位 起牀翻身眩暈2分鐘

第一個病人覆述病况時,她壓根兒沒有想到自己的疾病與耳朵有關。老太太女兒焦慮地轉述母親病况:「媽媽頭暈得厲害,已有個多月了。血糖、血脂、血壓都驗齊,急症室也去過兩次。服用醫生處方藥物後,就整天在睡,一起身就暈,躺下又暈,她不敢郁動,連轉身都不敢,不知怎麼辦!」

頭暈有多種:短暫、持久、眼花、目眩、休克、天旋地轉、嘔吐不止等。引致頭暈的原因很多;所以,診斷前必須先弄清眩暈徵狀。

查問之下,老太太清晰告知:眩暈時,景物都在轉動,整個人在「氹氹轉」,她感到十分驚慌。不過每次眩暈時間不是太長,約維持1至2分鐘。所以,雖有眩暈,未曾有嘔吐及反胃。一天之中,頭暈曾發作多次,而每次都是與轉動頭部有關,最嚴重是起牀和翻身。所以很多個早晨,就算是眩暈止了,也不敢起來,只是賴在牀上,不敢移動身體。她說過往個多月大部分時間都只躺在牀上,甚少坐立,大大影響生活起居。

老太太清楚的描述使我立即想到耳石移位。耳石移位所產生的眩暈多與頭部姿勢變化有關。每次眩暈時間很短,一般不超過1分鐘,每日以早上最為嚴重。因此,我告訴老太太:「你的眩暈多數是由『耳石移位』所引致。」

「噢,什麼是耳石移位?醫生,我耳仔入面有石頭?」老太太反應敏捷地提問。

對的。內耳結構確實藏有耳石(otolith)。內耳前庭有3條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負責身體平衡。如果內藏的耳石一旦移位或脫落至其他位置,耳朵平衡功能便會受影響,誘發眩暈。醫學上稱為「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稱「耳石移位症」。

藥物未能止暈 大多自我康復

耳石移位可依據臨牀表現及特殊檢查來確定診斷。檢測是讓病人坐在牀上,讓頭轉向一側,並叫病人迅即躺下,將頭部放至低於牀的水平。只需數秒,病人出現嚴重眩暈,眼球旋轉震顫,約持續15秒。當病人坐立時,眩暈又會出現,而眼球震顫方向一般與躺臥時呈相反。

因此,若是患上耳石移位,服用止暈藥物是不能制止眩暈。不過,很多患者都能在數星期以至數月內自我康復,因為移位的耳石會慢慢被身體吸收,眩暈會逐漸改善及消失。不過,如果症狀持續,病人可接受「耳石復位術」把移位的耳石矯正過來,治療由耳鼻喉專科醫生、聽力學家或物理治療師協助。老太太耳石移位症在適當治療後有望很快消除。

耳水不平衡 天旋地轉嘔吐乏力

第二個病人,驟眼看,病情與第一個病人差不多。她的女兒告訴我:「媽媽頭暈得厲害。急症室也去過幾次。服用了處方藥物,都不能止暈。眩暈時,天旋地轉,站不穩,嘔吐至全身乏力。不知怎麼辦!」

細問病情,病人的眩暈與第一個病人的確有分別。當她眩暈時,感覺是劇烈、持續天旋地轉;而每次煎熬超過20分鐘。老太太說眩暈是隨時隨地觸發,沒有任何先兆,十分困擾及難受。當她告知還有耳鳴及聽力減弱的徵狀,我較為肯定地告知:「你應該是耳水不平衡!」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耳朵檢查——當發現聽力下降,應找醫生檢查,有助診斷各種耳疾。(設計圖片,Image Source@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眩暈逾20分鐘 耳鳴聽力減弱

耳水不平衡,正確名稱為美尼爾氏綜合症(Ménière’s disease)。成因多是內耳的耳水(內淋巴液)突然增多,導致內耳前庭的眩暈毛細胞受壓,繼而輸出錯誤的眩暈信息,使人眩暈大作。過多的耳水還會壓迫聽覺毛細胞,讓人有耳鳴及耳悶塞的感覺。

至於耳水為何會突然增加,至今原因未明。可能與病毒感染、免疫失調、遺傳因素、耳管阻塞、耳壓失效等有關。雖然耳水不平衡暫時仍未有根治方法,但是藥物治療可大致控制病情,頭暈及作嘔得以改善。

除了以藥物改善症狀外,我還告訴老太太:「長遠可在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方面入手,例如飲食要少鹽,有助減少內耳水壓,亦要盡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引發內耳水腫,對減少病發有一定幫助。」

聽力下降 退化、耳垢導致

第三名病人是我老同學Christie的媽媽,我稱為勞Auntie。Christie告知母親的聽力已轉壞多年,電視機音量開至60度仍然是聽不到,日常交談已達吵架聲量。做過檢測,是退化。醫生建議用助聽器,購入了過萬元助聽器,但她總是諸多藉口,不願使用。

「她不想用就由她,但她又常常投訴自己聽不清!阿福,我媽媽最聽你話。我帶她來見你,你叫她戴助聽器啦!」Christie預早吩咐我。

5G助聽器減噪易操作

聽力下降是長者常見的問題。在香港的健康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士有四成受訪者有聽力下降。聽力下降多由退化引起,如內耳聽覺神經退化、中耳耳骨退化等。除了退化之外,耳垢阻塞亦可影響聽力。所以,每當發現聽力下降,便應接受耳朵檢查及聽力測試,找出原因。如果是外耳耳垢引起,就要定時清理。若是內耳神經退化,可以利用助聽器來提升聽力。但一般長者,對助聽器並不熱中,其中原因包括:錯誤選擇助聽器型號、不懂正確使用、助聽器聲音信號和噪音互相干擾、接收的噪音使人煩擾等。

看過Christie帶來的助聽器後,我建議:「不如看看新型助聽器吧!『靚仔』好多。」

隨數碼科技發展,現在的耳機有不同選擇,5G助聽器不但操作容易,減噪功能亦強,我強力推薦勞Auntie試試,她亦欣然答應。

【4種耳疾】耳石、耳水不平衡、聽力下降、耳鳴 令人眩暈、嘔吐、精神狀况轉差 逐一拆解成因與症狀
提升聽力——因退化導致聽力下降,可考慮用助聽器提升聽力。(資料圖片)

耳鳴 「噪音」關不掉 致失眠抑鬱

最後一個到診病人,老太太一進門便說:「醫生,隆隆聲,不停呀!整日不停鑿,我的頭頂快要被鑿穿!」

老太太的女兒告知,母親兩個多月前耳鳴大作,看過耳鼻喉專科醫生,做過檢查,除了耳道、耳膜、鼻咽檢查外,還做了鼻咽內視鏡、中耳腔功能、聽力及電腦斷層檢查等,結果是無大礙,沒有發現嚴重疾病。但老太太的耳鳴持續,這些關不掉的噪音使她失眠、抑鬱及焦慮。

與之共存 「白噪音」分散注意

耳鳴通常不被定義為疾病,但它的影響實在是煩擾不堪。搞不好,令人神經衰弱、疲憊不堪。我曾有一個舊同事,因為耳鳴請了兩個多月病假。當時她只是30多歲,當上醫生不久,差一點想辭職在家休養。因為耳鳴對她困擾不堪,令她完全睡不着,精神恍惚,甚至到達崩潰邊緣。

所以持續耳鳴,非常棘手,沒有特效藥,有時會使用抗生素、抗抑鬱藥、鎮靜劑、阿士匹靈等,嘗試改善通往耳蝸的血流和病人的精神狀態。但是這些藥物不能根治問題,尤其是鎮靜藥物,使人有倦意,容易產生意外,對長者而言,往往是弊多於利。

因此,對付耳鳴,最好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及生活方式適應去改善。認知行為療法是透過患者對耳鳴反應的改變,減低他們對耳鳴的焦慮及抑鬱感。我們可以製造「白噪音」,為患者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讓大腦專注於其他聲音而忽略耳鳴,望能將耳鳴的噪音減少。除此,亦應定期清理耳垢、避免咖啡因飲料和食物、調整可引致耳鳴的藥物、在噪吵環境中戴耳塞避免聽覺進一步受損等。

不過,遇上任何一個受耳鳴困擾的病人,我都會用自己的狀况安慰他們。希望他們覺得此道不孤,有人同行吧!因為我是資深耳鳴患者。早在20多歲時,我已是高頻失聰兼患耳鳴,被無日無之的耳鳴纏繞接近40年,一直都揮之不去。至今,我認為最有效方法是:與之共存。有了這想法之後,我有時會有中獎的喜悅:「咦!今天很清靜,為何沒了耳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www.afterroberto.com/%e6%99%ba%e9%81%b8%e5%8a%a9%e8%81%bd%e5%99%a8-%e6%b8%9b%e5%99%aa%e8%81%bd%e7%9c%9f%e5%95%b2-%e5%b0%88%e6%a5%ad%e8%aa%bf%e6%a0%a1-%e7%b6%ad%e7%b9%ab%e6%ba%9d%e9%80%9a%e8%83%bd%e5%8a%9b/ Mon, 13 Jul 2020 07:18: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402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找出原因——經常聽不清楚別人說話?電視愈開愈大聲?如果發覺自己聽力跟以往不同,不妨去做聽覺測試,排除一些耳科疾病,再按照聽力程度選擇合適的助聽器。(設計圖片,bernie_photo@iStockphoto)

【明報專訊】老爸老媽看電視,音量愈開愈大?要別人大聲說話才聽得到?

聽力下降,不少長者以為是「年紀大機器壞」所致,其實疾病、耳垢都會影響聽力。聽力常見在55至60歲開始衰退,若覺得聽不清楚,就要去驗耳。佩戴助聽器雖不能減慢聽力惡化,但可以改善溝通問題,維持正常社交。

長者聽力下降,大都是內耳功能退化所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表示,聲音從外耳收集後,經過耳道震動耳膜,亦會震動中耳3塊聽小骨,傳遞至內耳。聲音的震動刺激耳蝸內的毛細胞,最後傳至大腦,使人聽到聲音。因此,過程中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聽力。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何志謙(李祖怡攝)

55歲起聽力慢性退化 患者難察覺

聽力失調由不同成因所致,包括年齡增長、環境噪音、耳垢堵塞或其他疾病引發。何志謙表示,慢性退化可以經歷5至10年的時間,由輕度失聰開始漸漸惡化。很多病人都察覺不到這個問題,大多是身邊的家人留意到,例如把電視機的聲浪愈開愈大,或要求身邊人不斷重複說話等,都是慢性退化常見的情况。但聽力失調不是長者獨有,近來多了年輕一輩出現聽覺和耳鳴問題。他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隨身音樂播放器普及,當一個人從學生時代上學、放學坐車聽歌,一日聽大約兩小時,如果音量太大,久而久之,聽覺便開始有問題。另外,在高噪音的工廠、地盤工作而沒有做好聽覺防護措施,亦會加速聽力退化。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明報製圖)

身體疾病如耳膜嚴重破損、中耳炎,都會使聽力受阻。另外,鼻咽癌患者由於會中耳積水,減弱聽力;糖尿病則影響微絲血管,假如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可導致血管硬化和閉塞,亦會令內耳功能退化;部分聽力減退的個案則是由於耳垢堵塞耳道。

若發現聽力突然減弱,甚或聽不到聲音,可能是突發性失聰的徵狀,應盡快求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醫生通常會先做檢查,了解患者聽力下降的原因,然後安排聽力測試,以找出問題的位置。

單邊聽力失調 影響方向感

遇上單邊聽力失調(可能是先天,也可能因後天意外、病菌或病毒感染),不少長者認為仍聽見聲音,毋須理會。但何志謙指出,聲音只從一邊傳來,對日常生活會構成危險,譬如患者左耳聽力正常,右邊只餘三分之一聽力,當過馬路時有車響號,便難以分辨聲音來源的方向,影響方向感,導致反應緩慢或錯誤判斷。

一般建議中度至嚴重聽力失調的人士佩戴助聽器,但亞洲人多會抗拒,一方面不想被人見到,另一方面覺得戴助聽器表示自己年老退化。反而在歐洲,一些輕度至中度聽力失調人士已開始使用助聽器,因為他們發覺在日常交際、工作上有幫助,能聽清楚別人的說話;尤其是需要經常開會、出席多人談話的場合或應酬,及早戴助聽器得益更多。

助聽器是一個擴音器,能夠放大音量。佩戴後聽力仍不會回復健聽水平,亦不能減慢聽力惡化,但可以改善溝通問題,維持正常社交。何志謙認為,選擇一個合身的助聽器很重要。大多數聽覺退化的人起初是高頻聽力受損,高音較難聽得清楚。每個人聽覺失調的程度都不一樣,情况跟戴眼鏡相似,「助聽器須經聽力學家專業調校,確保用家得到最合適的設定,把噪音和迴響降至最低。如有需要,更可倒模度身訂做」。

廉價助聽器或放大噪音

不少復康店或網上商店都有售助聽器,但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聽覺中心主任、註冊聽力學家張汶詩不建議自行選購,應經過專業人士驗配,為用家合適調整,而且售後服務有保證。何志謙補充,便宜助聽器往往將所有音源放大,包括把周圍環境的噪音都放大了;相對之下高端的助聽器則可以調校不同音頻,配合聽覺失調的程度,也能減低環境嘈雜聲,例如風聲。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張汶詩(黃志東攝)

張汶詩指,不同款式的助聽器有一定程度的減雜音功能,但其他額外功能如防漏聲技術、方向性麥克風360度自動追蹤人聲,則視乎不同廠方而定。還有加配藍牙的助聽器,可以連接手機聽電話、聽歌、睇片。用家可因應生活環境、個人習慣、經濟能力而選擇。價錢較高的助聽器相對高規格,輸出的聲音更接近人聲,沒那麼機械化。現時坊間一般助聽器價錢由數百至數萬元不等,而非牟利機構如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聽覺中心,助聽器價錢約4000至3萬元。

耳內式設計 損害聽力?

網上流傳,傳統助聽器的耳內式設計會損害聽力,令聽力愈來愈差,建議使用骨傳導助聽器。張汶詩澄清,經專業人士驗配的助聽器,聲浪不會過大,不會損害聽覺。事實上,隨着年紀增長,聽力功能減弱實屬正常衰退。

骨傳導助聽器 適合無耳殼人士

至於骨傳導助聽器,原理是將聲音直接傳至內耳,毋須經過外耳或中耳,刺激耳蝸內的毛細胞。如果屬於感音神經性弱聽(內耳或聽覺神經受損所致),不論佩戴傳統還是骨傳導助聽器,兩者功效都一樣。沒有耳殼的人無法掛上耳背式助聽器,骨傳導助聽器便可幫助他們重拾聽覺。但亦要留意,骨傳導方法有可能被頭髮、皮膚、肌肉、頭骨厚度阻礙。

張汶詩補充,除了助聽器之外,輔助聽力儀器是另一個解決聆聽需要的選擇。輔助聽力儀器有擴音電話、傳話器(透過立體聲耳筒或雙耳塞傳送聲音)等裝置。譬如住在院舍的長者,家人未能夠每日探訪,他也只懂得換電芯,傳話器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基本可以應付談話、看電視。

本港未有規定必須由註冊聽力學家驗配助聽器,但張汶詩相信受過培訓的聽力中心人員較為可靠,市民可瀏覽香港聽力學會網頁,檢索註冊聽力學家名冊。私人中心收費和輪候時間不同,聽力測試的方式大同小異,不過所提供助聽器的牌子可能會有不同。一般來說,即使選配助聽器後,仍建議每1至2年定期做聽覺檢驗。

一般人又是否需要定期驗耳?暫時沒有明確建議,張汶詩觀察經驗所得,較多人在55至60歲開始衰退,覺得聽得不清楚。「如果發覺自己聽力跟以前有點不同,不妨去驗一驗耳仔,求個安心!」


聽力測試:我有無聽障?

智選助聽器 減噪聽真啲 專業調校 維繫溝通能力
(明報製圖)

自然界存在各式各樣的聲音,而人類聽到的聲音範圍有限,能聽到最細聲音範圍稱為「聽力閾」。聽力正常人士聽力閾可低於25分貝。

自我聽力測試

1. 家人常抱怨電視機或收音機的音量,要開得比別人大聲才聽得到

是□ 否□

2. 看電視的同時,若旁人在對你說話,會很難聽清楚對方在講什麼

是□ 否□

3. 常聽不清頻率較高的聲音,例如:門鈴聲、女性或小孩說話聲

是□ 否□

4. 常需要別人提高嗓門、靠近耳邊說話或經常請對方重複談話內容是□ 否□

5. 經常聽不清楚電話中對方的聲音

是□ 否□

6. 家人覺得你平常說話過於大聲

是□ 否□

7. 常聽不清楚對方說話,或聽起來很吃力

是□ 否□

8. 有人從背後喊你,或在你背後說話,卻無法聽到

是□ 否□

9. 對於較冗長的談話,因聽不清楚而易感疲倦

是□ 否□

10. 與一群人一起講話時,很難跟得上別人的速度

是□ 否□

 

結果

0-3

你的聽力健康,建議多學習護耳知識,好好保護聽力

4-6

你的聽力可能初步出現衰退,建議找專業人士,做個簡單聽力檢測

7-10

你的聽力很可能出現衰退,建議及早尋求專業人士意見

(以上並非專業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資料提供: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


文:李祖怡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探熱針量度位置不同 判斷發燒標準也有別 醫生提醒:款式多 注意用法和清潔方法 //www.afterroberto.com/%e6%8e%a2%e7%86%b1%e9%87%9d%e9%87%8f%e5%ba%a6%e4%bd%8d%e7%bd%ae%e4%b8%8d%e5%90%8c-%e5%88%a4%e6%96%b7%e7%99%bc%e7%87%92%e6%a8%99%e6%ba%96%e4%b9%9f%e6%9c%89%e5%88%a5-%e9%86%ab%e7%94%9f%e6%8f%90/ Wed, 17 Jun 2020 08:5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173
探熱針量度位置不同 判斷發燒標準也有別 醫生提醒:款式多 注意用法和清潔方法
常見的探熱針主要分為水銀式、電子式及紅外線探熱針,至於用口探、腋探、肛探、耳探及額探等不同方式量度體溫,判斷發燒標準亦略有不同。

懷疑自己有發燒,探熱是最佳判斷的方法。市面的探熱針款式眾多、量度的位置亦有不同。惟判斷發燒的標準,每種探熱針略有不同,用錯標準容易誤判自己的病情。另外,要確保量度體溫的準確性,需注意量度的時間長度及手法,否則會得到不準確的結果。

不同量體溫方法有相應發燒標準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表示,常見的探熱針主要分為水銀式、電子式及紅外線探熱針,量度體溫的方法則有口探、腋探、肛探、耳探及額探,而上述5種量度體溫方法的發燒標準各有不同:

量度體溫方法 發燒標準
口探 >37.5°C
腋探 >37.3°C
肛探 >38°C
耳探 >38°C
額探 >36°C

關醫生解釋,口探、肛探、耳探均屬量度身體核心溫度,測量結果相對不會被外來環境所影響;但腋探和額探屬量度皮膚表面溫度,相對較易受外來環境影響,判斷發燒的標準因而訂得較為保守,多適用於快速篩查。他強調一旦發現腋探和額探的溫度超標,應盡快再以口探、肛探或耳探量度體溫,以得到更精準結果。

耳探:隨意放探熱針進耳洞 影響準確度

除了量度體溫的方法會影響結果外,忽略量度手法中的細節同樣有機會測出不準確的結果。

關醫生指出,耳探的問題在於不少人會隨意將探熱針放進耳洞中,其實正確的做法是將耳朵稍為向後和上拉,之後才能將探熱針放進去,以便對準耳膜位置測量。若接受探熱者耳垢過多、耳有積水、耳朵內發炎、配帶助聽器等,同樣會影響準確性,屆時應考慮選用其他探熱方法。

口探:兒童有咬斷探熱針風險

口探方面,探熱針應放在舌頭底下維持兩至三分鐘。如果飯後立即口探、含着探熱針開口說話、經常移動探熱針均會影響準確度。關醫生特別提醒家長勿將口探應用於6歲以下或未能合作的兒童,因為兒童有咬斷探熱針的風險,十分危險,後果嚴重。

肛探:探熱針塗上凡士林免受傷

要為嬰幼兒準確探熱,家長可選擇肛探的方式,要注意需緩慢地將探熱針放進肛門內,一般只需放入肛門兩厘米至一吋的位置,維持一至兩分鐘,當遇上阻力時應停止,強硬塞入只會令其受傷。關醫生提醒使用肛探探熱針前,必須先消毒,然後塗上凡士林才使用,以預防嬰幼兒受傷。

注意各種探熱針清潔方法

探熱針並非即棄品,重用必須注意衛生,而不同探熱針的清潔方式也有所不同。

探熱針種類 清潔注意事項
水銀式探熱針 先用紙巾抹乾,再以含70%的消毒酒精清潔,風乾後妥善儲存
電子式探熱針 需根據廠商提供的指引恆常清潔消毒
紅外線耳探式探熱針 使用前必須套上保護膠套,拔走膠套除了有衛生問題外,或會影響準確性
]]>
讀者Mail Box:耳垢「無為而治」亂挖反招炎 //www.afterroberto.com/%e8%ae%80%e8%80%85mail-box%ef%bc%9a%e8%80%b3%e5%9e%a2%e3%80%8c%e7%84%a1%e7%82%ba%e8%80%8c%e6%b2%bb%e3%80%8d%e4%ba%82%e6%8c%96%e5%8f%8d%e6%8b%9b%e7%82%8e/ Mon, 16 Dec 2019 03:21: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949

讀者Mail Box:耳垢「無為而治」亂挖反招炎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問:耳垢過多會影響聽力嗎?應該如何為小朋友清理耳垢?

答:家長見到孩童耳道有耳垢,覺得不衛生或以為會影響聽力,想自行清理。其實耳垢會自然排出,不用刻意清理,若用棉花棒、耳挖或手指挖耳,反而會把耳垢推得更深入,引發外耳炎,更有可能弄穿耳膜,影響聽力。

 

耳油軟化 堵塞自通

小量耳垢不會影響聽力,部分人或會因為耳垢積聚,感到不適或聽力減弱,可請醫生詳細檢查。假如情况不嚴重,耳垢未有完全堵塞耳道,醫生一般處方耳油,用來軟化耳垢。家長可用耳油在家為孩子清理耳垢。先讓孩子側臥,一邊耳孔朝上,將耳油滴進耳道內,繼續側臥約10分鐘後就可起來,耳垢會隨耳油自然流出,不用冲洗;先處理一邊耳道,第二天再處理另一邊。

若發現耳道被完全堵塞,或用了耳油後仍未好轉,醫生一般會先輕輕用工具挖鬆耳垢,讓耳垢與耳道壁分離,再用水冲走耳垢,由於用水的溫度、角度和力度必須適中,這個程序必須由專業人士處理。

家長也不用擔心洗頭或游泳會令耳道進水,因為水會自然流出,若不適只要輕按耳朵外側就可以讓水流走,也不建議用棉花棒或毛巾吸水,棉花棒容易弄傷耳膜,而毛巾纖維也可能弄傷耳道。

文:劉家輝(兒科專科醫生)

]]> 知多啲:耳仔「通波仔」 擴闊耳咽管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8%80%b3%e4%bb%94%e3%80%8c%e9%80%9a%e6%b3%a2%e4%bb%94%e3%80%8d-%e6%93%b4%e9%97%8a%e8%80%b3%e5%92%bd%e7%ae%a1/ Mon, 23 Jul 2018 07:39: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309 【明報專訊】嚴重鼻敏感,令耳咽管口經常閉塞,坐升降機也會耳痛,耳壓未能改善,或需手術治療,方法有兩種。

傳統刺穿耳膜通氣。醫生在耳膜上裝上通氣管道,調節耳壓,成功率高,但一般只能維持9個月至1年,之後通氣管道會如耳垢般自然跌出來,有需要可再做。

近十年出現的另一種技術,原理像通波仔,利用導管經鼻孔進入至耳咽管口,再泵起導管上的氣球約10秒,將四周的軟組織推開,擴闊管口。根據2015年德國明斯特大學研究,有622名病人接受治療,部分是治療雙耳,手術成功率約七至八成,成效維持5年,但要全身麻醉,適合曾接受傳統耳膜導管手術但復發人士。而由於有二至三成人接受通波仔手術後無效,所以黃德彰表示,他為病人通波仔時,也會同時放入傳統通氣管。

Q&A:耳垢太多 可致耳壓失衡

問:耳垢多會導致耳塞?上機前清理有幫助嗎?

黃:耳垢太多或戴耳機聽歌,會阻塞外耳道,讓外耳道與耳膜中間有空氣停留,自製密封環境,就算耳咽管暢通,也會令耳壓失衡。但不建議自行清理耳垢,因大部分人毋須刻意處理耳垢,身體會自行排走,用棉花棒清潔反有可能將耳垢推入耳道。若耳垢過多,導致耳谷耳塞等不適,應找醫生處理。

減肥太快 影響聽力

問:耳咽管閉塞會出現耳痛,哪些人耳咽管口長期張開?

黃:耳咽管口長期張開,坐飛機時不受影響,但說話時聲音好像走入耳內,出現回音。有文獻指出與減肥過急有關,耳咽管口附近的脂肪縮小,令管口擴大。曾有名30多歲女士,數月內減去30磅後發現聽力有異,求醫後增肥10磅,聽力始回復正常。另外,孕婦生育後因水腫減退,管口變闊至長期打開,但一段時間後會回復正常。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health-03b-07232018.jpg;

]]>
【耳鳴】問醫生:耳鳴原因多 可發炎可生癌 //www.afterroberto.com/%e5%95%8f%e9%86%ab%e7%94%9f%ef%bc%9a%e8%80%b3%e9%b3%b4%e5%8e%9f%e5%9b%a0%e5%a4%9a-%e5%8f%af%e7%99%bc%e7%82%8e%e5%8f%af%e7%94%9f%e7%99%8c/ Mon, 18 Sep 2017 07:05: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026 耳鳴
耳朵結構——聽覺系統結構精密,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3個部分,任何一部分出了問題,都可以影響聽力。
【明報專訊】

:家庭醫生鄭志文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陳鍵明醫生

:Facebook Live 觀眾

 

觀:為何會有耳鳴?是否聽覺受損?

陳:耳鳴不是一個疾病,它是一個病徵。這個病徵的背後有很多可能性。醫生會先檢查耳朵,輕微的問題可以是耳垢或外耳道發炎;嚴重的可以是神經線受損,甚至聽覺神經腫瘤。另外,因為耳鼻相通,不一定是耳朵問題才會出現耳鳴。例如:鼻咽癌常見或最先出現的徵狀是耳鳴。一旦出現耳鳴,不容忽視;建議找醫生詳細檢查,查出原因,根治問題。

鄭:每天都有耳鳴病人前來求診。根據個人經驗,不少人都誤解耳鳴。「鳴」即響亮,或者多了一些聲音的意思;聽不清楚不是耳鳴。醫生先要跟病人好好溝通,界定耳鳴的意思,才能跟進。

 

玩App測聽力兒戲

觀:有電話 App 提供聽力測試(包括聽覺的敏銳度、在噪音中聽到說話的能力等),可信嗎?

陳:坊間有很多聽力測試 App,不能夠一概而論。一個正規的聽力測試,需要合適的環境及精準儀器。這些 App 可以十分粗略的測試聽覺,但並不能準確分析,無法得知聽覺神經細胞受損的層面和程度。如有疑問,建議向醫生求助。

觀:給予大家一些參考資料,一個正規的聽覺測試及評估大約需數百元。如有需要,不妨詢問家庭醫生,作出轉介。

 

經常耳水不平衡 恐損聽覺神經

觀﹕耳水不平衡出現耳鳴,會否導致失聰?

陳:耳水不平衡是一個常見問題。在耳鼻喉科範疇,耳水不平衡即是內耳耳壓過高;由於內耳裏的黏膜受壓,導致耳鳴、頭暈、神經線弱聽等徵狀。如果沒有好好控制病情,耳水不平衡可能復發。而每次復發,聽覺神經可能受損;復發愈密,聽覺神經愈來愈差。至於耳水不平衡導致失聰,並不常見;但也視乎病人的年齡、體質、有否其他內科疾病、有否退化問題等。

鄭:很多病人以為耳水不平衡是一個病徵;它其實是一個疾病,徵狀包括:旋轉性的暈眩(可能由於改變姿勢或移動頭部引起)、反胃、作嘔等。雖然簡單藥物可以治理,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關係到內耳問題,醫生需要作出詳細檢查,排除腫瘤、中風、糖尿等嚴重疾病。

 

聽覺衰退 高音最先消失

觀﹕做了聽力測試,結果是有些高音聽不到。聽覺開始退化,會否日漸變聾?

陳:相比中音和低音,高音聽覺神經比較脆弱。因此,當我們的聽覺開始衰退,高音會先行退化。如果病人出現高音弱聽,最困擾的就是聽不到門鐘或者電話響聲。我們日常說話,夾雜高中低音;尤其英語,比較高音。不論看電視或是對話(尤其英語),病人往往會說聽到「一嚿嚿」聲音,聽不清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