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精神分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22 Jan 2024 07:31:5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精神分裂”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www.afterroberto.com/%e7%b3%96%e5%b0%bf%e8%97%a5%e7%95%b6%e6%b8%9b%e8%82%a5%e9%87%9d-%e8%82%a5%e8%83%96%e7%97%87-bmi%e2%89%a530%e5%8f%af%e6%89%93-%e5%89%af%e4%bd%9c%e7%94%a8%e6%88%96%e8%87%b4%e5%8f%8d%e8%83%83%e5%98%94/ Mon, 22 Jan 2024 07:23: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996

【明報專訊】從荷李活名流到超級富豪,近年都對俗稱「減肥針」的Ozempic趨之若鶩。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曾稱,靠注射Ozempic和節食減重近14公斤,使這款原為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一躍成為「減肥神藥」,在全球掀起搶購潮。Ozempic這款針劑藥物,雖然減重成效明顯,卻並非完全「無痛減肥」。有用家表示注射後體重快速下降、反胃、失去食慾,甚至出現自殺念頭。在肥胖症成全球健康問題的今天,Ozempic的出現帶來哪些好處與隱憂呢?[編按:有醫生指出,Ozempic與Wegovy(專治肥胖症藥物)皆屬醫生處方藥物,一般建議BMI≥30,或者BMI≥27.5並有肥胖相關的併發症如三高人士使用,若屬不太肥的人使用這些藥,減重效果不太顯著。有些人未經醫生處方下自行注射的情况更是不理想。]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本身用作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Ozempic,因減重效果顯著,爆紅成「減肥神藥」,一度掀起搶購潮。(enisaksoy、CR@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治療糖尿病藥物當減肥針打?須配合節食運動 68周減重14.9%

Ozempic這款針劑藥物,本來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應用在治療二型糖尿病上,減重則屬非標籤用途(off-label use)。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陸安欣指,Ozempic內含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是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透過模仿體內的GLP-1,可刺激胰島素分泌,有效降低血糖。後來臨牀研究發現這個成分還可同時減重,「主要有兩個途徑。首先,下丘腦的飽覺中樞(satiety centre)主宰進食欲望,那裏都有GLP-1受體,(透過注入GLP-1)可以抑壓食慾;其次,它會令到腸胃蠕動減慢,吃少少食物已覺得飽」。隨着Ozempic大熱,藥廠後來加推專治肥胖症的Wegovy,兩者成分一樣,但Wegovy劑量較高,最高可達2.4毫克。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運動配合–使用Ozempic,須配合飲食和運動,如只依賴藥物,而沒有改善生活習慣,一停藥,體重可能會反彈。(torwai@iStockphoto)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陸安欣(受訪者提供)

Ozempic含司美格魯肽 減脂肪同時減少肌肉量

有研究發現,在沒有糖尿病的肥胖人士身上(BMI≥30;或者BMI≥27並有1種或以上的肥胖相關疾病),每星期注射1次2.4毫克司美格魯肽,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68星期後體重平均下降14.9%,而安慰劑組別(僅飲食與運動)則降2.4%。「這是這麼多款減肥藥中,目前(減重成效)最厲害的一種!」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FDA過去審批用作治療肥胖症的口服藥,大概能減去7%至10%體重,司美格魯肽的減重成效明顯較好。實際效果因人而異,袁美欣有病人使用司美格魯肽約半年, 體重從170多公斤減至130多公斤,減幅逾20%。她強調,一定要配合飲食和運動,「如果只依賴藥物,而沒有改善生活習慣,一停藥,失去唯一幫忙控制體重的因素,體重可能會反彈。」陸安欣補充,這類藥減脂肪以外,同時也會減少肌肉量,使新陳代謝變慢,都有可能令體重增加。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袁美欣(受訪者提供)

Wegovy專治肥胖症 港未有供應

Ozempic和Wegovy分別在2019和2023年在本港註冊使用,但兩名醫生都指本港市面暫未有Wegovy供應。Ozempic是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袁美欣指通常會考慮處方予同時有糖尿病和肥胖問題的患者,「八成糖尿病患同時有肥胖問題,此藥主要針對他們。患肥胖症病人中,基本上我會檢查有沒有糖尿病,就算未確診,只是糖尿病前期或已有胰島素阻抗,他們都是適合人選」。同時有脂肪肝、病齡較短的病人亦適用此藥,「它可減少脂肪在肝臟積聚,而且病齡較短的人,肝腎功能較健全,藥物副作用也較低」。病人對打針的接受程度、用藥歷史、藥物價錢等,亦是用藥的考慮因素。

「有時遇到有嚴重肥胖症的病人,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衍生嚴重併發症時,我們會向病人解釋清楚,這款藥用作減肥的版本在香港暫時未有,在病人理解情况下,會將Ozempic作off-label使用。」袁美欣補充。

副作用:反胃 嘔吐 肚瀉 便秘 減磅太快或致膽囊發炎

與傳統口服減肥藥物相比,司美格魯肽副作用較集中在腸胃方面,如反胃、嘔吐、肚瀉、便秘等。陸安欣指,這些副作用一般會隨着使用時間而慢慢減少。處方時,她會先從較低的劑量開始,用一段時間後,若腸胃沒有不適,才會調高劑量,「但亦有部分患者因反胃、作嘔或腸胃不舒服,決定不再使用」。袁美欣亦指,一些腎功能較差的人使用後,腸胃蠕動變得很慢,可能演變為腸塞,減磅幅度太快亦可能導致膽囊脹大,甚至發炎,但不常見。


相關閲讀:糖尿病|7類口服糖尿藥副作用有不同?服藥後會增磅?醫生拆解5個關於糖尿藥的問題

處方藥物 建議至少BMI逾27使用 勿自行注射

Ozempic與Wegovy皆屬醫生處方藥物,有些人未經醫生處方下自行注射,兩名醫生都認為情况不理想。一般建議BMI≥30,或者BMI≥27.5並有肥胖相關的併發症如三高人士使用,「如本身不太肥的人使用這些藥,減重效果不太顯著;而如果GLP-1分泌沒有問題,強行注射額外分量,副作用可能較多」。袁美欣續指,病人自行使用,未必知道遇上哪些副作用應停用、用藥到幾時等,「始終經醫生評估過病人體質後才處方,會較為安全」。

知多啲:「減肥針」自殺風險惹疑慮

去年7月,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接獲報告,指有2宗使用Ozempic和同是GLP-1類藥物Saxenda後有自殺念頭的個案,當局現正介入調查。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指,糖尿病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是一般人兩倍,另外,如果患者對體重很耿耿於懷,令他很有壓力,都可能會影響情緒,或增加自殺風險,故不容易分辨是否藥物導致。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有用家報告使用Ozempic後出現自殺念頭,歐盟藥物管理局介入調查。(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bymuratdeniz@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減肥】BMI 25以上屬肥胖 醫學瘦身新招:藥物、縫胃手術、新一代減肥胃水球知多啲

月初發表研究 未發現增自殺念頭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陸安欣引述本月初在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團隊翻閱24萬名患有過重或癡肥人士的健康紀錄,比較他們用司美格魯肽與其他減重藥物後有沒有出現自殺念頭或行為,結果未見用藥後增加相關風險。不過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接觸過有個案使用GLP-1類藥物後情緒低落,所以我們從低劑量開始處方,如果發覺病人情緒出現問題,會考慮停藥,或者商量其他方案」。

另外,部分精神科藥物會出現體重增加的副作用,減低病人服藥意願。鑑於司美格魯肽的減重效果突出,在外國有精神科醫生會處方予精神科病人,希望病人更願意遵從醫囑。而初步研究發現,如果病人受精神科藥物致肥問題困擾,但處方糖尿病藥metformin後減重效果一般,當他們轉用司美格魯肽後降體重成效不錯。本港有相同困擾的病人能否受惠?

黃宗顯指,病人增重的原因有很多,精神病本身可能令病人長期動力較低,不常活動;或受情緒困擾的人,一有壓力就大量進食,本身都容易有增重問題。藥物方面亦有一定影響,如治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的抗精神病藥,還有抗抑鬱藥、情緒穩定劑等,都容易讓人變胖。以抗精神病藥物為例,藥物可能影響大腦血清素、多巴胺等分泌,又或使大腦中負責控制體重的瘦素減少,令病人胃口大開。「當留意到病人用藥後體重增加許多,我們需要弄清楚究竟是不健康生活習慣,還是藥物引致」,再決定換藥或是從生活層面介入,透過飲食和運動改善。如果成效不彰,有醫生會處方metformin,「有數據顯示,它用在沒有糖尿病的病人身上,可減少體重增加,甚至回復正常水平」。至於用司美格魯肽作減重用途,在香港仍算新事,以他所知,本港暫未有處方予精神科病人處理體重過重問題,故難以評論是否可行,相關研究亦不多。他沒有處方過減重藥物,「病人每次覆診,我都會量體重、血壓,所以他們身體有任何變化我都會一早知道,不會讓他們體重去到很重時,才想方法處理」。

糖尿藥當減肥針?肥胖症、BMI≥30可打?副作用或致反胃嘔吐便秘 小心腸塞膽囊發炎
黃宗顯(受訪者提供)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www.afterroberto.com/%e6%8a%91%e9%ac%b1%e7%97%87-%e5%a4%a7%e8%85%b8%e5%bd%b1%e9%9f%bf%e5%a4%a7%e8%85%a6-%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130/ Wed, 30 Dec 2020 08:1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225 【明報專訊】現今全球約有3.5億人不幸患上抑鬱症及其他情緒問題。最近一個研究再次指出這些人的腸道微生態出現嚴重失衡,並發現40多種細菌可能導致情緒失調甚至抑鬱症。這研究結果於美國受廣泛報道,引起公眾關注。大家可有想過,究竟誰主宰我們的思想?常言道,「思想主宰命運」,我們可以從調節腸道微生態而改變命運嗎?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細菌、病毒分泌物 影響大腦運作

其實腸道微生態影響我們的思想及大腦運作,並非是今日才發現的事實。過去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把抑鬱症或精神分裂患者的糞便放入老鼠的腸道,牠們便出現類似的徵狀。為什麽?原來細菌及病毒會分泌某些化學物質(neurotransmitters),影響大腦的運作。當腸道微生態失衡,大腦便受着失衡的化學物質影響而引發不同的思維反應,可能導致或加劇抑鬱徵狀。

 

移植腸道微生態 可改善抑鬱

更有趣的研究發現,某些細菌組合可增加令我們感覺「開心」的化學物質,從而對抗抑鬱症,其作用與抗抑鬱藥類似。香港中文大學的腸道菌群研究團隊透過腸道微生態移植,可以改善個別人士的抑鬱徵狀及小童的情緒行為問題,進一步指出微生態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思想,為廣大的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我們的孩子自小已建立多元化的腸道微生態,我相信下一代可以變得更健康更快樂。初生嬰孩的腸道有如一頁白紙,研究指出自然分娩、餵哺母乳、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減少含乳化劑的食物,可以建立健康的微生態,從而減低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食太多「益菌」 反而更失衡

對於成年人來說,要改善失衡多年的腸道微生態並非易事。我們的科研團隊發現近四成香港人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最近我們分析了一群十分注重個人健康、經常服用健康食品的人,發現他們的腸道微生態失衡不但沒有改善,反因腸道有太多作用不大的所謂益菌而變得不夠多元化。其實不是所有標榜為「益菌」的都對人體有作用。我個人認為這些追求健康的人只得到一個假象,疾病的威脅並沒有減少,一個平衡的微生態更為重要。

現今科學家正努力不懈,針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研發更有效的配方。相信於可見的將來,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微生態失衡而對症下藥。利用大數據研發的配方可以幫助一般市民大眾,對於患上比較複雜或嚴重疾病的人,腸道微生態移植將會成為他們的希望。

 

文:陳家亮

]]>
知多啲:病人自覺無病 勿爭辯 快求助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7%97%85%e4%ba%ba%e8%87%aa%e8%a6%ba%e7%84%a1%e7%97%85-%e5%8b%bf%e7%88%ad%e8%be%af-%e5%bf%ab%e6%b1%82%e5%8a%a9/ Mon, 23 Dec 2019 04:40: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065 【明報專訊】部分精神病患病識感弱,自覺無病,拒絕求醫。作為患者親友,如何處理?

歐陽國樑表示,思覺失調精神分裂等精神病患因腦內分泌不正常,產生幻覺及幻聽,分不清真假,欠缺病識感,「對病人來說,那些幻覺是絕對真實的東西」。他指出,除了出現幻覺及幻聽的病人,部分嚴重抑鬱症患者情緒十分低落,出現自殺念頭,他們的腦海被「了結生命便是最好的選擇」的想法長期佔據,致病識感較弱。

精神病,
▲交代病况——醫生建議,如果病人願意求診,家屬需確保醫護人員獲得充足資訊。(kazoka30@iStockphoto,圖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身邊人有病不求醫,或否認自己有病,家人或會與其爭辯,甚至強迫病人入院。歐陽國樑表示,以上做法未必合宜,家人應避免爭論,亦毋須認同病人想法,以免令病人深陷負面思緒。他建議,如病人曾在醫院求診,家屬可聯絡醫院求助,與醫護人員商討治療方案;如病人未曾求診,家屬可撥打坊間協助精神病患及家屬的熱線

如果病人願意求診,歐陽國樑提醒,家屬需確保醫護人員獲得充足資訊;因為病人病識感弱,未必完全交代到自己情况,甚至隱瞞病情。建議家屬預先寫信予門診,或私下約見醫生,清晰交代病人的病况。

■精神健康支援熱線

懷疑家人精神健康出問題,不知如何支援?不妨找人傾傾。

醫院管理局24小時精神科熱線:2466 7350

利民會即時通:3512 2626

思覺失調服務計劃(EASY):2928 3283

扶康會精神健康諮詢專線:8100 5555

浸信會愛羣精神健康諮詢熱線:2535 4135

]]>
e代精神:多角度觀察 別以顏色入罪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5%a4%9a%e8%a7%92%e5%ba%a6%e8%a7%80%e5%af%9f-%e5%88%a5%e4%bb%a5%e9%a1%8f%e8%89%b2%e5%85%a5%e7%bd%aa/ Mon, 19 Aug 2019 06:21: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1035
e代精神:多角度觀察 別以顏色入罪
圖片來源:(JulNichols@iStockphoto)

【明報專訊】疾病分類學(Nosology),顧名思義,就是一門將各類疾病作有系統分類的學科。疾病分類的原則,是根據病因、病理,組織形態、解剖等作出分類。比如世界衛生組織,每10年便會修訂一次《國際疾病分類》,目的就是讓世界各地(美國除外,有自己的一套)的醫療機構建立診斷的基礎,更是公共衛生組織統計發病率的標準,亦為保險行業作理賠的依據。

可是,上世紀的疾病分類礙於對生物學沒有足夠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病與病灶之間的確實關係。例如,因為早年沒發現瘋狗症之病原體,當時只是根據一些早期徵狀,把這種被狗咬過之後的行為變異,分類為精神病之一種;又因缺乏對人體新陳代謝之認識,沒有區分一型和二型糖尿病,令單一治療在同樣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不同患者,出現天淵之別的反應。

硬歸類分化社會 無助理性討論

科技進步,很多疾病分類已很清晰,比如透過血液化驗便能知道求診者有沒有糖尿病; 做心臟電腦掃描便知道患者有否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可是在精神科的領域,各種行為心理病的分類依然模糊。比如精神分裂病(出現幻覺和妄想)和躁狂抑鬱症(情緒徘徊高漲和抑鬱兩極)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在臨牀上,確有大量患者同時出現兩種病之不同輕重程度病徵,以至醫學界採納向度的取向(dimensional approach),把這類看成一個光譜(Spectrum),即不同病者有不同傾向,以至各個傾向亦有不同輕重之分,好比形容一種味道,用品酒師的語言,某酒有很重花味和少許木味等。若硬要把某患者歸類為某一種病,那是過分依賴類別取向(categorical approach),而忽略當中一些細節分別,導致妄下判斷,治療不能個人化。

現代社會,人都喜歡分類,如把自己歸為黃或藍,非黑即白。套用疾病分類學曾經面對過的困難,不難理解,說自己黃的一群不可能想法價值觀完全一致,說是歸藍的取態與判斷亦不可能一模一樣。常見撐什麼的請進群組、反對什麼的請自動unfriend退出之呼籲,若只把個別突出之人士之言行亂扣某一派帽子,只會令社會分化,無助理性討論,更莫說凝聚力量,共建和諧。

精神科的診斷,都是靠醫生經驗,透過和病者長期的接觸和了解。看人亦然,要多角度觀察,別以顏色入罪,別讓深交多年的朋友因為一場社會運動而決裂。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知多啲:縮胃手術非人人適合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7%b8%ae%e8%83%83%e6%89%8b%e8%a1%93%e9%9d%9e%e4%ba%ba%e4%ba%ba%e9%81%a9%e5%90%88/ Mon, 10 Sep 2018 03:55: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4947 糖胖症是近年比較新興的概念,外科專科醫生唐琼雄表示,目前國際認可用於治療糖胖症的手術,只有縮胃手術及胃繞道手術。這兩種手術都是透過縮減胃的容量,同時改變荷爾蒙機制,治療糖尿病。雖然減重效果顯著,不過,術後病人的飲食、生活及運動習慣必須改變,才能確保效果持久。

術後或需長服補充劑

現時香港約有9.8%人患有糖尿病,即每10人就有1人患病;約六至七成病人屬肥胖,而當中只有少於1%人接受了手術。唐琼雄表示,不是所有糖胖症病人都適合手術,以亞洲地區人士來說,若BMI超過37.5(肥胖三期)並同時患有糖尿病,醫生會強烈建議病人做手術,因這類病人單靠藥物不能控制好血糖。若BMI介乎32.5至37.4(肥胖二期),服用口服糖尿藥不能好好控制糖尿病,亦可考慮手術,因有這類病人的胰島素抗阻很高,影響降糖功能,手術治療效果會較顯著。如BMI低於27.5,醫生一般不會建議手術,因手術效果不太顯著,應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此外,以下情况也不適合做手術:

(1)胰腺功能極差的病人,只能打胰島素針治療

(2)若病人有遺傳病,經常有飢餓感,亦不適合做手術,因即使成功減重,亦易復發

(3)若病人患有情緒病如抑鬱症、精神分裂等,亦不適合做手術,因術後需要飲食習慣配合,當中部分病人或會因未能保持過往的飲食習慣,增加自殺風險

(4)如患荷爾蒙或內分泌失調,例如腦下垂生瘤,就應先治療問題源頭,而非減重

至於手術潛在風險,唐琼雄稱相當於微創切除膽囊手術,約0.1%病人會有生命危險,另外還有其他併發症風險:

縮胃手術

早期併發症:包括出血及滲漏,風險約為5%。若出現這些情况,手術可改善有關問題。

遠期併發症:有一成病人出現胃酸倒流,需用藥物控制。此外,術後3至9個月內,病人或會脫髮,原因可能與身體正在調節營養吸收,或飲食習慣改變有關,之後會重新長出頭髮。

胃繞道手術

早期併發症:手術較複雜,因此出血、滲漏、脗合口狹窄等併發症均有可能發生,風險約為5%。

長遠併發症:可能需要終生服用維他命或其他微量元素補充劑,因食物繞過胃部及十二指腸,吸收減少。由於手術把胃的近端駁至小腸,胃酸缺乏膽汁中和,有一成病人會於小腸接近胃的脗合口發生潰瘍,需要藥物或介入性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9/7bdb72b6d93749a9b16034e6cc74c71a.jpg短暫脫髮——縮胃手術病人的營養吸收改變,或會導致短暫脫髮。(ipopba@iStockphoto);

]]>
科大揭引發精神病基因變異機理 //www.afterroberto.com/%e7%a7%91%e5%a4%a7%e6%8f%ad%e5%bc%95%e7%99%bc%e7%b2%be%e7%a5%9e%e7%97%85%e5%9f%ba%e5%9b%a0%e8%ae%8a%e7%95%b0%e6%a9%9f%e7%90%86/ Wed, 13 Dec 2017 03:01:3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1257 【明報專訊】科大神經科學及結構生物學家張明傑領導的科研團隊,近日發現導致人類患上精神分裂與其他嚴重精神疾病的機理,原來當一種人類蛋白DISC1編碼基因出現異變時,便會打斷其與Ndel1蛋白複合物的形成,可能導致嚴重精神病。

本港有約4萬人確診患上精神分裂症,科學家一向知道精神病的成因與一種人類蛋白DISC1中的編碼基因出現異變有關,該蛋白負責控制包括腦部神經元生長等細胞活動,但未有人得知DISC1如何與其他蛋白互動,導致影響腦部發展。

科大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張明傑及其團隊從研究DISC1與另一種蛋白質Ndel1所組成的複合物的高解像結構中,發現其運作機制,Ndel1蛋白本在腦神經元生長及許多腦部活動中擔當重要角色,但當DISC1編碼基因出現異變後,便會打斷其與Ndel1形成的蛋白複合物,減慢腦部神經元生長,可能導致精神分裂與其他嚴重精神疾病。

臨牀應用相距遠 或助開發療法

張明傑說,基礎研究中所作出的發現可能與臨牀應用相距甚遠,但他相信科學家踏出的每一小步,對奠定未來醫學應用的基礎很重要,或有助開發新療法與藥物。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12/f7956597d9e7966cd386073bef8ee800.jpg科大生命科學部講座教授張明傑(右)與研究助理教授葉菲(左)發現引致精神病的人類蛋白DISC1基因的結構運作機制。(科大提供);

]]>
【認知障礙症】港大重新認識海馬體如大腦的心臟 刺激可增感官反應 //www.afterroberto.com/%e6%b8%af%e5%a4%a7%e9%87%8d%e6%96%b0%e8%aa%8d%e8%ad%98%e6%b5%b7%e9%a6%ac%e9%ab%94%e5%a6%82%e5%a4%a7%e8%85%a6%e7%9a%84%e5%bf%83%e8%87%9f-%e5%88%ba%e6%bf%80%e5%8f%af%e5%a2%9e%e6%84%9f%e5%ae%98%e5%8f%8d/ Mon, 18 Sep 2017 23:29: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0059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令患者逐漸失去記憶,香港大學昨日發表一項新研究,發現海馬體如大腦的心臟,為治療提供新方向。研究發現,大腦內掌管短暫記憶的海馬體若受低頻活動刺激,可增加左右腦海馬體之間的連接性,對治療認知障礙症具潛在意義。同時,海馬體所受的刺激,可激活大腦皮層區域內視覺、聽覺和體感的連接性,並增強視覺感知反應達20%,打破過往指海馬體是被動組織的看法。

人的左右腦均存在一個海馬體,負責短暫記憶和空間定位導航,可幫助人類記住去過和想去的地方。海馬體受損可導致短期記憶力衰退和定向障礙,現時已知海馬體功能性連接減少,與認知障礙症有關。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林護基金教授吳學奎領導的研究團隊,斥資約700萬,約4年前起研究不同頻率刺激對海馬體及大腦皮層下,各個感官皮層的反應,並於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結果。

對治認知障礙有潛在價值

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陳維達表示,研究團隊以囓齒類動物大鼠為實驗對象,利用光遺傳學技術,以光纖對其大腦內海馬體的神經細胞,傳輸約1秒1次的低頻光刺激,再透過磁共振功能成像技術監測大腦活動,發現低頻刺激有助加強左右腦之間海馬體的連接性,意味對海馬體進行神經調節,有可能對臨牀治療認知障礙症有潛在價值。研究團隊指出,海馬體與精神分裂、癲癇和創傷後壓力症等疾病亦有緊密關係,有關技術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和研究治療方案。

低頻刺激 視覺反應升20%

結果亦發現,海馬體受到的低頻刺激,可經內嗅皮層,到達大腦皮層中視覺、體感和聽覺等皮層區域,並增強對應感官的感知反應,其中視覺感知反應提升幅度可達20%。研究團隊指出,結果推翻過往認為海馬體是被動組織的看法,反指海馬體有着如大腦心臟般重要的角色,可主導大腦皮層感知等多方面表現,對未來了解大腦網絡連接的起源是重要一步。

團隊預計未來5年內有關技術可應用於人體測試,未來將繼續發掘其他主導大腦的區域,並研究可否透過光遺傳學等技術治療疾病。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de034999f76afecbbe0aa38a612a3e97.jpg;

]]>
跟幻聽講和 惡言變蜜語 用「心」回應 揪出假「聲」 //www.afterroberto.com/%e8%b7%9f%e5%b9%bb%e8%81%bd%e8%ac%9b%e5%92%8c-%e6%83%a1%e8%a8%80%e8%ae%8a%e8%9c%9c%e8%aa%9e-%e7%94%a8%e3%80%8c%e5%bf%83%e3%80%8d%e5%9b%9e%e6%87%89-%e6%8f%aa%e5%87%ba%e5%81%87%e3%80%8c%e8%81%b2/ Sun, 21 May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2aaca27ee049680d51e7113a32f6f7b6 【明報專訊】夜闌人靜,家傑聽到有人跟他說:「你嫲嫲快要死了!」他不是做夢,也不是撞鬼。

「聽聲者」——普遍被稱為「幻聽者」,一般人往往敬而遠之,只因為對他們的世界不了解。

根據國際幻聽者支持團體「聽聲網絡」(Hearing Voices Network)的資料,有幻聽的人大概佔人口3至10%。除了長期有幻聽者,也有部分人出現一次性的偶發幻聽,受訪人士中有75%都曾有此經驗,情况可算普遍。

家傑大學畢業那年開始聽到「聲音」,距今差不多9年多,但「聲音」並沒有因為歲月而減退,反而伴隨着家傑不同的經歷,「聲音」與他建立了深厚的關係。由於家庭經濟問題,父母不贊成家傑升讀大學,希望他盡快投身職場,幫補家計。因家傑堅持升學,令他與父母關係破裂,他隨後離家搬往與祖母同住。

半夜「警告」嫲嫲快死

於2008年初次聽到「聲音」的時候,家傑以為是受到屋邨童黨的滋擾,這些「童黨的聲音」令他焦躁不安,他以為只要搬離祖母家,便可避過這些聲音,重新做人。

但「聲音」並沒有因此而放過家傑。有一次,家傑在半夜時又聽到有人跟他說:「你嫲嫲快要死了!」家傑馬上打給祖母,但她並沒有接電話,家傑以為聲音是真的,立即報警。當他搭的士急忙趕到祖母家時,幸好發現只是虛驚一場,家傑擁抱着祖母說自己不孝,認為自己不應留下祖母獨居。翌日祖母相約家傑及其父母一起吃飯,促成了家傑和父母第一次的和好,所以家傑認為「聲音」幫助了他修補與父母的關係,不認為自己要去看醫生。

家傑對「聲音」的好感也只限於這一次,隨之而來的是無止境的滋擾。由於「聲音」不絕於耳,令家傑睡不好,精神狀態又差,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他更因為「聲音」而承受巨大精神壓力,時常無故大哭。

家傑最終抵受不住「聲音」的煎熬而辭去工作,靠積蓄生活,其後更加要靠領綜援過日子,而家傑又因為家用問題與母親再次鬧翻。由於申領綜援,家傑被安排參與社區服務,遇到一個一同掃樹葉的大叔,他的一席話令家傑反思現况。

「我們都算是這個社會上最低層的人了!連找工作都沒有人願意聘請。」家傑反思自己為何大學畢業只有兩年,年輕力壯,卻如此落泊。他不但長期受「聲音」煎熬,對身為大學畢業生卻要靠領綜援過活亦難以接受,負面情緒不斷增加。

面對沉重壓力,家傑已到達想尋死的階段。在「聽聲」3年後,家傑終於鼓起勇氣,向社工求助和求醫。經醫生診斷,證實家傑患上精神分裂症並開始服藥;後來再經社工鼓勵下嘗試與家人修補關係,並獲體恤安置公屋單位。環境雖然改變,但家傑內心依然空洞。找工作處處碰壁,加上揮之不去的「聲音」,令他再次封閉自己,過隱青的生活。

幸好,家傑在此時遇到一位啟發他重新思考與「聲音」關係的人。「人,最重要活得開心和過得有意義。」社工的說話對家傑如當頭棒喝,他願意嘗試敞開心扉,再次接觸人群。在社工鼓勵下,他參加了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的「聲音小組」,小組內感受到同路人的支持,從中領略到「聲音」不同的意義,以及學習到各式各樣與「聲音」共存的方法。這些新經歷讓家傑明白到,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並不一定要令幻聽消失,即使有幻聽也可活得精彩,這全在乎自己的選擇。他重新思考目標及信念,想到「聲音」就如家人一樣,不是自己可以選擇,既然如此,何不嘗試跟「聲音」共存。

化敵為友 主動談心

家傑沒有辦法完全分辨「聲音」的真偽,但憑多年「聽聲」經驗及對周邊環境的觀察,他多多少少也可以意識到「聲音」的來源。為免尷尬或引起其他人的奇異目光,如果他在公眾場合聽到一些不知真偽的「聲音」,他決不開口回應,只會默默在心裏回答,如果此時「聲音」作出相應回覆,他便知道這些「聲音」並不是來自真實世界。

對「聲音」態度的改變,令家傑與「聲音」關係由敵對變成「親人」。現在,他在獨處的時候,「聲音」甚至會對他說鼓勵、安慰的話。在晚上睡不着的時候,他也會主動找這個心靈陪伴傾談。家傑終於找到一個與「聲音」共存的方法。他陸續參加了不同的活動,認識不同的新朋友。後來成功入職「朋輩支援工作員」的工作,明白到自己患病的經歷可以與人分享,給予同路人希望。家傑真正體會到精神病不是人生的結局,而是成長的一個階段,學懂與病共存,人生也可活得精彩。

■知多啲

學習與「聲」同行

自1987年至今,約30個國家相繼成立了「聽聲網絡」(Hearing Voices Network),在不同地區推行「聲音小組」。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的社工參考國際聽聲網絡的經驗,2014年以互助小組的方式舉辦「聲音小組」,讓擁有類似經驗的組員能自由分享「聽到聲音」、「見到影像」、「嗅到東西」及其他特別經驗,從中互相支持和鼓勵,重拾對生活的信心。現時,擁有「聽聲」經驗的人士負責帶領小組活動。

組員在活動後表示:「我在小組裏感到被明白,認識到有創傷經歷的組員,明白不是自己一個聽到『聲音』,更能接納自己。」參加者有一個平台說出自己的感受,被認同,被接納非常重要。組員在活動中能夠學習與「聲音」共存的方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生會於2016年出版《改變幻聽的世界》一書,此書匯集了有關精神科醫學、心理治療和復元的角度,每章節均以一個真實故事作開始,幫助讀者更立體地認識「聲音」、深入了解「聲音」及「聽聲者」的世界。此外,此書亦會介紹嶄新的「聲音小組」支援模式,希望為現有的精神病患治療體系帶來新氣象。

查詢:2332 4343

網址:www.nlpra.org.hk

資料提供:新生會

文:黃宗保(新生精神康復會專業服務經理(社區服務)、註冊社工)

圖:topform84、stask、yongstick@iStockphoto

編輯:蔡康琪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2/news/_22ycz.jpg幻聽擾眠——幻聽者經常「聽到聲音」,以致無覺好瞓,精神狀態變差,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圖:topform84、yongstick@iStockphoto);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2/news/_22YC003_.jpg分「聲」真假——受「聲音」困擾的人,應向專業醫護和社工求助。若可學習分辨「聲音」真偽,可望與「聲音」和平相處。(圖:stask@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夜闌人靜,家傑聽到有人跟他說:「你嫲嫲快要死了!」他不是做夢,也不是撞鬼。

「聽聲者」——普遍被稱為「幻聽者」,一般人往往敬而遠之,只因為對他們的世界不了解。

根據國際幻聽者支持團體「聽聲網絡」(Hearing Voices Network)的資料,有幻聽的人大概佔人口3至10%。除了長期有幻聽者,也有部分人出現一次性的偶發幻聽,受訪人士中有75%都曾有此經驗,情况可算普遍。

家傑大學畢業那年開始聽到「聲音」,距今差不多9年多,但「聲音」並沒有因為歲月而減退,反而伴隨着家傑不同的經歷,「聲音」與他建立了深厚的關係。由於家庭經濟問題,父母不贊成家傑升讀大學,希望他盡快投身職場,幫補家計。因家傑堅持升學,令他與父母關係破裂,他隨後離家搬往與祖母同住。

半夜「警告」嫲嫲快死

於2008年初次聽到「聲音」的時候,家傑以為是受到屋邨童黨的滋擾,這些「童黨的聲音」令他焦躁不安,他以為只要搬離祖母家,便可避過這些聲音,重新做人。

但「聲音」並沒有因此而放過家傑。有一次,家傑在半夜時又聽到有人跟他說:「你嫲嫲快要死了!」家傑馬上打給祖母,但她並沒有接電話,家傑以為聲音是真的,立即報警。當他搭的士急忙趕到祖母家時,幸好發現只是虛驚一場,家傑擁抱着祖母說自己不孝,認為自己不應留下祖母獨居。翌日祖母相約家傑及其父母一起吃飯,促成了家傑和父母第一次的和好,所以家傑認為「聲音」幫助了他修補與父母的關係,不認為自己要去看醫生。

家傑對「聲音」的好感也只限於這一次,隨之而來的是無止境的滋擾。由於「聲音」不絕於耳,令家傑睡不好,精神狀態又差,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他更因為「聲音」而承受巨大精神壓力,時常無故大哭。

家傑最終抵受不住「聲音」的煎熬而辭去工作,靠積蓄生活,其後更加要靠領綜援過日子,而家傑又因為家用問題與母親再次鬧翻。由於申領綜援,家傑被安排參與社區服務,遇到一個一同掃樹葉的大叔,他的一席話令家傑反思現况。

「我們都算是這個社會上最低層的人了!連找工作都沒有人願意聘請。」家傑反思自己為何大學畢業只有兩年,年輕力壯,卻如此落泊。他不但長期受「聲音」煎熬,對身為大學畢業生卻要靠領綜援過活亦難以接受,負面情緒不斷增加。

面對沉重壓力,家傑已到達想尋死的階段。在「聽聲」3年後,家傑終於鼓起勇氣,向社工求助和求醫。經醫生診斷,證實家傑患上精神分裂症並開始服藥;後來再經社工鼓勵下嘗試與家人修補關係,並獲體恤安置公屋單位。環境雖然改變,但家傑內心依然空洞。找工作處處碰壁,加上揮之不去的「聲音」,令他再次封閉自己,過隱青的生活。

幸好,家傑在此時遇到一位啟發他重新思考與「聲音」關係的人。「人,最重要活得開心和過得有意義。」社工的說話對家傑如當頭棒喝,他願意嘗試敞開心扉,再次接觸人群。在社工鼓勵下,他參加了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的「聲音小組」,小組內感受到同路人的支持,從中領略到「聲音」不同的意義,以及學習到各式各樣與「聲音」共存的方法。這些新經歷讓家傑明白到,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並不一定要令幻聽消失,即使有幻聽也可活得精彩,這全在乎自己的選擇。他重新思考目標及信念,想到「聲音」就如家人一樣,不是自己可以選擇,既然如此,何不嘗試跟「聲音」共存。

化敵為友 主動談心

家傑沒有辦法完全分辨「聲音」的真偽,但憑多年「聽聲」經驗及對周邊環境的觀察,他多多少少也可以意識到「聲音」的來源。為免尷尬或引起其他人的奇異目光,如果他在公眾場合聽到一些不知真偽的「聲音」,他決不開口回應,只會默默在心裏回答,如果此時「聲音」作出相應回覆,他便知道這些「聲音」並不是來自真實世界。

對「聲音」態度的改變,令家傑與「聲音」關係由敵對變成「親人」。現在,他在獨處的時候,「聲音」甚至會對他說鼓勵、安慰的話。在晚上睡不着的時候,他也會主動找這個心靈陪伴傾談。家傑終於找到一個與「聲音」共存的方法。他陸續參加了不同的活動,認識不同的新朋友。後來成功入職「朋輩支援工作員」的工作,明白到自己患病的經歷可以與人分享,給予同路人希望。家傑真正體會到精神病不是人生的結局,而是成長的一個階段,學懂與病共存,人生也可活得精彩。

■知多啲

學習與「聲」同行

自1987年至今,約30個國家相繼成立了「聽聲網絡」(Hearing Voices Network),在不同地區推行「聲音小組」。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的社工參考國際聽聲網絡的經驗,2014年以互助小組的方式舉辦「聲音小組」,讓擁有類似經驗的組員能自由分享「聽到聲音」、「見到影像」、「嗅到東西」及其他特別經驗,從中互相支持和鼓勵,重拾對生活的信心。現時,擁有「聽聲」經驗的人士負責帶領小組活動。

組員在活動後表示:「我在小組裏感到被明白,認識到有創傷經歷的組員,明白不是自己一個聽到『聲音』,更能接納自己。」參加者有一個平台說出自己的感受,被認同,被接納非常重要。組員在活動中能夠學習與「聲音」共存的方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新生會於2016年出版《改變幻聽的世界》一書,此書匯集了有關精神科醫學、心理治療和復元的角度,每章節均以一個真實故事作開始,幫助讀者更立體地認識「聲音」、深入了解「聲音」及「聽聲者」的世界。此外,此書亦會介紹嶄新的「聲音小組」支援模式,希望為現有的精神病患治療體系帶來新氣象。

查詢:2332 4343

網址:www.nlpra.org.hk

資料提供:新生會

文:黃宗保(新生精神康復會專業服務經理(社區服務)、註冊社工)

圖:topform84、stask、yongstick@iStockphoto

編輯:蔡康琪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2/news/_22ycz.jpg幻聽擾眠——幻聽者經常「聽到聲音」,以致無覺好瞓,精神狀態變差,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圖:topform84、yongstick@iStockphoto);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22/news/_22YC003_.jpg分「聲」真假——受「聲音」困擾的人,應向專業醫護和社工求助。若可學習分辨「聲音」真偽,可望與「聲音」和平相處。(圖:stask@iStockphoto);

]]>
免除傳統藥物副作用 腦磁激 抑鬱另類療法 //www.afterroberto.com/%e5%85%8d%e9%99%a4%e5%82%b3%e7%b5%b1%e8%97%a5%e7%89%a9%e5%89%af%e4%bd%9c%e7%94%a8-%e8%85%a6%e7%a3%81%e6%bf%80-%e6%8a%91%e9%ac%b1%e5%8f%a6%e9%a1%9e%e7%99%82%e6%b3%95/ Sun, 22 Jan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6ba87f7f6356617d1f818e81996bc514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推算,2020年抑鬱症的發病率將僅次於心臟病,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現時香港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世衛資料則顯示,全球患者逾一億,卻只有少於四分之一人尋求治療。

面對這個疾病,傳統治療主要是口服藥,而近期引入的新療法,透過「腦磁激」(TMS)治療控制病情,給予抑鬱症患者另類選擇。

說到腦磁激治療,很多人都會自然想起電影中的「電腦」橋段,其實「腦電盪」跟「腦磁激」大有不同。

磁場波刺激腦神經元

「腦電盪」,是透過接通最小的電流,產生能量,這些電流能直接刺激腦部,令腦部產生羊癇狀態,從而作出治療。治療過程中必須全身麻醉,所以必須在醫院施行。「腦電盪」適合治療嚴重抑鬱症、精神分裂等患者,對藥物無效而病情較嚴重,例如有嚴重自殺傾向、不飲不食及多次因情緒病而尋死的患者。

「腦磁激」原理如磁力共振,儀器以強力的磁場產生力量,直接刺激和情緒有關的腦部神經網絡(左額前葉),產生輕微電流,令局部「神經元」因電流的刺激而產生去極化作用,從而釋放神經遞質。當大腦控制情緒的系統接收到信息後,原本有問題和缺乏動力的物質變得活躍,使血液流動,葡萄糖新陳代謝亦相繼提升,患者的情緒得以改善。

事實上「腦磁激」近年已非常流行,是現時唯一擁有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認證書,用作治療抑鬱症的設備;它亦是唯一經臨牀驗證非藥物治療,專為抑鬱症而設的療程。對於一些對抑鬱症藥物療程無效,或有很多副作用的病人來說是喜訊。

毋須麻醉 最快三周見效

治療期間毋須使用麻醉藥,患者或會聽到「噠噠」聲,並感到儀器在額頭有輕微敲擊,這時儀器會產生高度集中一連串等同磁力共振的磁場波,去刺激腦神經元,從而刺激原本有問題的部位,令其回復活躍的動力。整個療程為30次,患者每星期到診所3至5次,每次約37分鐘治療。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10至15次治療後,都會明顯感到有良好的效果,逾半人認為病情有好轉。

24歲的Mandy剛大學畢業,眼見身邊的同學陸續找到工作,自己卻遲遲未找到,患上了嚴重抑鬱症。Mandy對任何事物總是提不起勁,而且經常感到疲勞,於是經常賴在家中,終於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精神科診所求診。初時她服用三種精神科藥物,病情漸趨穩定,還找到了工作。惟其中的一種藥物令她胃口大增, 經一年的治療後體重增加約20磅,雖然試過換藥,但結果不如理想,要重用該三種藥,而體重增加也令她自信下降,未能完全走出陰霾。雖然我不建議她減藥,但她仍然堅持;及後她嘗試「腦磁激」治療取代藥物,在十次治療後,Mandy已感覺到病情有明顯改善,治療期間亦沒有副作用。

治療後頭部或感輕微敲打

療效方面,「腦磁激」與藥物治療成效相若,不過藥物有一定副作用,療程亦較長,一般來說患者需要服藥7至10天才見到成效,醫生這時才能開始評估藥物對病人的成效,並決定加藥或是減藥,一般來說藥物需要6至8星期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用藥後,即使患者痊癒,也需要服藥約6至9個月才能完全穩定病情。至於「腦磁激」治療,最快3星期(9至15次治療)便可看見成效,加上副作用很少,只有小部分人在治療後,頭部有輕微敲打不適的感覺,而通常在第三次治療之後,因腦部區域已經適應這些敲擊, 所以不會感到痛楚。

文: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編輯:梁小玲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101.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102.jpg刺激左額前葉——「腦磁激」原理有如磁力共振,儀器以強力磁場產生力量,直接刺激和情緒有關的左額前葉,達至治療作用。(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001_X.jpg比服藥快見效——何美怡醫生(左)指「腦磁激」治療最快3星期(9至15次治療)便看見成效,比傳統服藥快。(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推算,2020年抑鬱症的發病率將僅次於心臟病,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現時香港超過30萬人患上抑鬱症,世衛資料則顯示,全球患者逾一億,卻只有少於四分之一人尋求治療。

面對這個疾病,傳統治療主要是口服藥,而近期引入的新療法,透過「腦磁激」(TMS)治療控制病情,給予抑鬱症患者另類選擇。

說到腦磁激治療,很多人都會自然想起電影中的「電腦」橋段,其實「腦電盪」跟「腦磁激」大有不同。

磁場波刺激腦神經元

「腦電盪」,是透過接通最小的電流,產生能量,這些電流能直接刺激腦部,令腦部產生羊癇狀態,從而作出治療。治療過程中必須全身麻醉,所以必須在醫院施行。「腦電盪」適合治療嚴重抑鬱症、精神分裂等患者,對藥物無效而病情較嚴重,例如有嚴重自殺傾向、不飲不食及多次因情緒病而尋死的患者。

「腦磁激」原理如磁力共振,儀器以強力的磁場產生力量,直接刺激和情緒有關的腦部神經網絡(左額前葉),產生輕微電流,令局部「神經元」因電流的刺激而產生去極化作用,從而釋放神經遞質。當大腦控制情緒的系統接收到信息後,原本有問題和缺乏動力的物質變得活躍,使血液流動,葡萄糖新陳代謝亦相繼提升,患者的情緒得以改善。

事實上「腦磁激」近年已非常流行,是現時唯一擁有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認證書,用作治療抑鬱症的設備;它亦是唯一經臨牀驗證非藥物治療,專為抑鬱症而設的療程。對於一些對抑鬱症藥物療程無效,或有很多副作用的病人來說是喜訊。

毋須麻醉 最快三周見效

治療期間毋須使用麻醉藥,患者或會聽到「噠噠」聲,並感到儀器在額頭有輕微敲擊,這時儀器會產生高度集中一連串等同磁力共振的磁場波,去刺激腦神經元,從而刺激原本有問題的部位,令其回復活躍的動力。整個療程為30次,患者每星期到診所3至5次,每次約37分鐘治療。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10至15次治療後,都會明顯感到有良好的效果,逾半人認為病情有好轉。

24歲的Mandy剛大學畢業,眼見身邊的同學陸續找到工作,自己卻遲遲未找到,患上了嚴重抑鬱症。Mandy對任何事物總是提不起勁,而且經常感到疲勞,於是經常賴在家中,終於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精神科診所求診。初時她服用三種精神科藥物,病情漸趨穩定,還找到了工作。惟其中的一種藥物令她胃口大增, 經一年的治療後體重增加約20磅,雖然試過換藥,但結果不如理想,要重用該三種藥,而體重增加也令她自信下降,未能完全走出陰霾。雖然我不建議她減藥,但她仍然堅持;及後她嘗試「腦磁激」治療取代藥物,在十次治療後,Mandy已感覺到病情有明顯改善,治療期間亦沒有副作用。

治療後頭部或感輕微敲打

療效方面,「腦磁激」與藥物治療成效相若,不過藥物有一定副作用,療程亦較長,一般來說患者需要服藥7至10天才見到成效,醫生這時才能開始評估藥物對病人的成效,並決定加藥或是減藥,一般來說藥物需要6至8星期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用藥後,即使患者痊癒,也需要服藥約6至9個月才能完全穩定病情。至於「腦磁激」治療,最快3星期(9至15次治療)便可看見成效,加上副作用很少,只有小部分人在治療後,頭部有輕微敲打不適的感覺,而通常在第三次治療之後,因腦部區域已經適應這些敲擊, 所以不會感到痛楚。

文: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編輯:梁小玲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101.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102.jpg刺激左額前葉——「腦磁激」原理有如磁力共振,儀器以強力磁場產生力量,直接刺激和情緒有關的左額前葉,達至治療作用。(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123/news/_23YD001_X.jpg比服藥快見效——何美怡醫生(左)指「腦磁激」治療最快3星期(9至15次治療)便看見成效,比傳統服藥快。(圖: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

]]>
知多啲:精神分裂症≠性格分裂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c%9a%e7%b2%be%e7%a5%9e%e5%88%86%e8%a3%82%e7%97%87%e2%89%a0%e6%80%a7%e6%a0%bc%e5%88%86%e8%a3%82/ Sun, 09 Oct 2016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37c47be1ec503e21460f3b59aaf2f20b 【明報專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腦部疾病,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每100人當中便有一人患上。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患者多於年輕時首次發病,男女及不同種族人士的患病風險相若。很多人誤以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多重性格或性格分裂,其實此病主要是影響患者的精神和思想,導致行為表現異常, 而病者不會因此有多重性格或性格分裂。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精神分裂症診斷徵狀包括:

(1) 以下五項徵狀具兩個以上

.妄想

.幻聽

.混亂的言語(語無倫次,言談不合邏輯或前言不對後語)等

.嚴重紊亂的行為或缺乏行為上的反應

.負向症狀:如情感淡漠、動力和意志減退等

(2) 自從病發的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功能,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照料等方面,均顯著低於病前水平(如起病於兒童或少年期,病人的人際關係、學術或職業功能明顯低於預期水平)

(3) 病徵表現至少持續6月以上

如有疑問,應尋求臨牀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專業意見,以其診斷為準。

資料來源:新生精神康復會

]]>
【明報專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腦部疾病,屬於重性精神病之一,每100人當中便有一人患上。根據醫院管理局資料顯示,患者多於年輕時首次發病,男女及不同種族人士的患病風險相若。很多人誤以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有多重性格或性格分裂,其實此病主要是影響患者的精神和思想,導致行為表現異常, 而病者不會因此有多重性格或性格分裂。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精神分裂症診斷徵狀包括:

(1) 以下五項徵狀具兩個以上

.妄想

.幻聽

.混亂的言語(語無倫次,言談不合邏輯或前言不對後語)等

.嚴重紊亂的行為或缺乏行為上的反應

.負向症狀:如情感淡漠、動力和意志減退等

(2) 自從病發的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功能,包括工作、人際關係、自我照料等方面,均顯著低於病前水平(如起病於兒童或少年期,病人的人際關係、學術或職業功能明顯低於預期水平)

(3) 病徵表現至少持續6月以上

如有疑問,應尋求臨牀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專業意見,以其診斷為準。

資料來源:新生精神康復會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axresdefault.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