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筋腱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21 Jun 2024 10:18:06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筋腱炎”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www.afterroberto.com/%e5%8d%8a%e6%9c%88%e6%9d%bf%e5%89%b5%e5%82%b7-%e6%b2%bb%e7%99%82%e8%a6%81%e5%88%86%e5%8d%80/ Mon, 21 Sep 2020 09:08: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8399 【明報專訊】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纖維軟骨,每邊膝部有內側和外側半月板,其功用是減少大腿股骨和小腿脛骨之間的摩擦,分擔膝關節負荷和作為吸收膝關節震動的「墊子」。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直腳抬腿——手術後首星期,病人可做簡單的直腳抬腿訓練,以維持肌肉基本活動。(明報製圖)

運動發力不當、轉向不穩傷膝

半月板傷患分為退化性及創傷性。隨年歲增長,半月板有可能出現退化,失去部分原有的緩衝吸震能力;而半月板創傷,原因不外乎關節在不正常姿勢下發力不當、負重情形下扭轉膝關節、過度伸張形成巨大內翻(或外翻)旋轉壓力、跳起後落地控制不穩。患者常見於欖球、足球或羽毛球等運動,需要做出許多加減速、轉向跑動、跳躍的運動員。

半月板損傷患者膝關節間隙處有壓痛點,會疼痛、腫脹、不能伸直或過度屈曲,行走於高低不平的路、上落樓梯時較明顯不適,走路急轉彎時傷腳有刺痛,有時活動時可聽到有微響聲。這與其他膝痛原因,如筋腱炎、關節退化等徵狀大同小異,治療方案卻不盡相同,為免延誤治療,小傷變大傷,建議由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診斷。

 

癒合取決血供應 無法修補須切除

姿治通鑑:半月板創傷 治療要「分區」
圖1(明報製圖)

組織損傷能否癒合,取決於血液供應是否充足,因此半月板受傷位置對於能否自癒十分關鍵。半月板之外緣,即接近皮膚肌肉處,血液循環較足夠,一般稱為紅區(red zone);半月板之內緣,即關節深處,缺乏血液循環,一般稱為白區(white zone),基本上難以癒合(見圖1)。如果傷患小而穩定,位於紅區,值得保守治療,給予時間觀察及讓其慢慢修復;如果出現於白區,且屬於大而不穩定的破裂,則要考慮微創切除部分半月板或修補半月板。微創手術一般建議「能補則補」,不能補才考慮切除,已有不少文獻反映,雖然兩種手術都能治療膝患,但切除部分半月板較大可能引致膝關節提早退化。

術後復康訓練很重要,一般分為4階段,每階段需時因人而異,取決於傷患嚴重程度、手術種類及患者體能條件等。

1. 術後首星期需要較多保護,只可作簡單復康運動,例如:靜止蹬腿(static quad)、直腳抬腿(straight leg raise)、低阻力單車、下肢拉筋等;修補手術後需短暫使用手杖步行,減少膝部負重。首星期目標為保護患處及維持基本肌肉活動。

2. 之後一星期可增加肌肉訓練,如微蹲、蹬腿機(leg press)、健身單車、步姿訓練,多以腳踏實地的運動為主,加強關節的本體感覺。

3. 第三星期應循序漸進地加強復康運動,如靠牆無影櫈、半蹲、急步走,並加入平衡訓練,進一步增加關節活動幅度、肌肉力量及控制,目標是膝部活動幅度及步姿如常。

4. 最後是運動專項訓練,物理治療師按患者需求設計訓練,內容廣泛,可以是加減速跑步、衝刺、跳躍、力量、速度訓練等。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運動傷患及術後復康人士而設的物理治療服務,查詢:2783 3636

文:黃愉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

 

]]>
埋首工作長用手機 致組織受傷 物理電療 運動踢走一身痛症 //www.afterroberto.com/%e5%9f%8b%e9%a6%96%e5%b7%a5%e4%bd%9c%e9%95%b7%e7%94%a8%e6%89%8b%e6%a9%9f-%e8%87%b4%e7%b5%84%e7%b9%94%e5%8f%97%e5%82%b7-%e7%89%a9%e7%90%86%e9%9b%bb%e7%99%82-%e8%b8%a2%e8%b5%b0/ Mon, 03 Aug 2020 08:33: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7702 【明報專訊】香港人生活緊張,經常維持同一姿勢埋首案頭工作,或長時間使用手機及電玩;加上缺乏運動,體能下降,令身體組織容易受傷,引致不同程度的痛症。根據一項本地調查,過去1年間曾患有持續或間歇痛症超過3個月的人口高達10.8%。最常見的痛症,超過四成屬肌肉骨骼痛。

痛楚很多時候會影響情緒及心態,造成惡性循環。痛症處理成為都市人經常面對的挑戰,可採用藥物及非藥物綜合療法以治標,配合改善姿勢及生活調適去治本。藥物治療必須在療效與長期服用後遺症之間取得平衡,是故非藥物療法漸成治療肌肉骨骼痛症的重要一環。

埋首工作長用手機 致組織受傷 物理電療 運動踢走一身痛症
慢性痛症——都市人埋首工作、生活節奏緊張,各種慢性痛症愈趨普遍,痛楚會影響情緒及心態,造成惡性循環。(kokouu@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刺激生理反應 加速傷患癒合

物理治療是一種建基於循證醫學的非入侵、非藥物療法,利用人體生理對物理刺激所作出的反應來達到治療目的,所謂物理刺激包括電能、光波、水力、冷凍、熱能、磁力等。隨科技進步,引進了各類紓緩鎮痛及促進復元的電療儀器。一般來說,受損組織癒合需經過3個階段:發炎、修復及重整。透過不同物理電療儀器,可加速受損組織癒合以減輕痛楚並加速復元。以下為大家介紹4種常用電療儀器:

1. 干擾電流

由兩組中頻電流結合,於中層深度組織產生與生物電流頻率相近的人工電流,達到鎮痛及修復作用。生物電流可以使血管舒張、改善血液循環、改變細胞膜滲透度、減少水腫及紓緩炎症。

此外,使用吸盤式電極還有按摩功效。電流強度按患者可承受之電量調節,適用於較大面積範圍或中層深度組織,如腰背肩頸等。

2. 磁療

以高速轉變的電磁脈衝通過受損組織,可消腫去瘀、消炎鎮痛、促進細胞組織修復;亦可增加骨質密度,促進骨折癒合,適用於骨折及骨質疏鬆患者。使用磁療時,電磁板不需直接接觸患處,電磁波能穿透衣物甚至石膏。接受磁療時,除肌肉震動外,患者不會有其他不適感覺。

3. 超聲波

埋首工作長用手機 致組織受傷 物理電療 運動踢走一身痛症

超聲波治療儀輸出的能量,比用作診斷的超聲波大。模式可選持續或脈衝,前者有溫熱效果,加強組織局部血液流量和促進細胞修復;後者有震動效果,打散受損組織的結痂和黏連,加速重整癒合。適合治療肌腱鈣化、肌腱炎等。治療師會因應患者受損部位的深淺度及面積範圍,選用適合的聲波頻率及計算治療時間。先在超聲波傳感器頭部塗上啫喱,治療時治療師須保持傳感器緊貼患者皮膚並不停打圈,以及按需要調節能量強度及打圈速度,避免能量聚焦燒傷患者。

4. 衝擊波

分為聚焦式或擴散式。擴散式能量分散,適用於表層及範圍較大的受損面積;聚焦式能量則較集中,用於較深層受損組織,發出能量較超聲波高,能穿透更深層組織,縮短康復時間。它可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癒合,鬆解黏連組織,適合治療慢性鈣化性筋腱炎、韌帶等軟組織發炎及肌肉勞損,如網球肘、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氏筋腱炎等。患者一般接受數次治療便見療效。治療期間,患者會感覺微痛或痠軟,患處或有輕微紅腫。治療師可調校頻率、氣壓及更換治療頭,助患者適應,以達最佳療效。


建立良好作息 運動預防勝治療

各電療儀器有不同療效,但也需配合適當運動、飲食、休息以鞏固成效。各類電療儀器都有不同禁忌症(如心臟起搏器、惡性感染、腫瘤、皮膚損傷、血凝固失調等),接受治療前必須由註冊物理治療師評估及處方。

埋首工作長用手機 致組織受傷 物理電療 運動踢走一身痛症
預防痛症——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可預防痛症,例如多運動,保持骨骼和肌肉強健。(ariwasabi@iStockphoto)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痛症患者於公營醫療系統往往需要輪候多時;加上都市生活節奏緊張、各種慢性痛症愈趨普遍及年輕化,預防痛症才是主要關鍵,最有效措施就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包括培養運動習慣,保持關節柔韌、骨骼及肌肉強健、良好平衡力及心肺功能,補充足夠營養及水分等,適當時候休息、保持樂觀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也十分重要。

文:葉毓秀(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成員、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廖偉龍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有片】孖住阿媽做運動 母親節健康快樂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c%89%e7%89%87%e3%80%91%e5%ad%96%e4%bd%8f%e9%98%bf%e5%aa%bd%e5%81%9a%e9%81%8b%e5%8b%95-%e6%af%8d%e8%a6%aa%e7%af%80%e5%81%a5%e5%ba%b7%e5%bf%ab%e6%a8%82/ Mon, 04 May 2020 11:12:3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558 【明報專訊】還有6天就是母親節,受疫情影響,難以跟媽媽出外慶祝?不如一齊留在家中,孖住阿媽做運動啦!媽媽辛勞持家,身上總有不少勞損痛症。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伙拍65歲何媽媽,示範有助改善和預防痛症的運動,在母親節為媽媽送上健康!

【有片】孖住阿媽做運動 母親節健康快樂
送上健康——在疫情之下,今年母親節未必能與媽媽逛街購物、食大餐慶祝,不如留在家中,一齊做雙人運動啦!物理治療師何淑玲(左)與何媽媽(右)示範幾招改善和預防痛症的運動。(設計圖片,黃志東攝/archideaphoto@iStockphoto)

肌肉強度低 增關節壓力

媽媽每天買餸煮飯做家務,一年365日年中無休,關節肌肉長期勞損,隨着年紀增長,出現不同程度退化。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Horlick)表示,關節隨年月日的活動,當修復過程減慢,會變成痛症或發炎。50歲後,若運動量不足、肌肉強度低,關節的壓力便會增加,容易引起膝痛、肩膊痛和腰痠背痛。

膝關節炎 紅腫發熱變形

在長者中,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於膝部。行樓梯、蹲下起身都會增加膝關節壓力,如果出現軟骨磨蝕、大腿四頭肌力不足,行路時體重壓着膝關節,容易造成膝關節炎。何淑玲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膝部紅腫發熱,嚴重會關節變形。最好在二三十歲開始鍛煉四頭肌和膕繩肌,增強關節穩定。

舉手反手繃緊 或五十肩

肩膊痛亦是長者常見痛症,其中肩周炎普遍出現在50歲以上,所以又名「五十肩」。如果發覺舉高手、反手扣胸圍時,感到肩膊僵硬和繃緊,有可能患上肩周炎。肩關節囊發炎,導致肩膊活動受影響。肩膊曾經受傷、跌倒脫骱、骨折或筋腱炎患者,都較容易患上肩周炎。物理治療師會按照患者情况,利用超聲波、電療、針灸,加上橡筋帶配合關節運動,幫助患者改善痛症。

拉筋按摩 紓緩腰背痛

另外,不少長者都有腰背痛。長期姿勢不良、背部肌力弱,下腰椎第四、五節容易有骨刺,令周邊組織發炎,引起坐骨神經痛。由於長者椎間盤水分比較少,有可能出現脊椎擠壓。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的神經線,如果脊椎或肌肉繃緊受壓,會出現腰痛、腳痛和腳部麻痹。「物理治療師會先處理急性的傷患,之後要持之以恆做強化腰背運動和拉筋,避免復發。」

何淑玲續指,大部分腰骨痛都可以避免。如出現急性痛症,應找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處理;若只是普通腰骨痠軟,譬如行路行得久或之後感到腰骨痠痛,大多是因為肌肉較弱和繃緊,可以做拉筋運動放鬆或按摩紓緩。

4式雙人運動 每日15分鐘趕走痛症

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設計了4式雙人運動,每日約花15分鐘,透過活動關節、強化肌肉、鍛煉平衡和增加肌肉柔韌度,改善身體痛症。在母親節孖住阿媽一齊做,子女亦可以當做預防痛症的運動。

【有片】孖住阿媽做運動 母親節健康快樂
(黃志東攝/影片截圖)

■第一式:強化膝關節

做法:

  1. 背對背站立,腰背緊貼健身球(可用枕頭代替)
  2. 雙腳分開至肩寬
  3. 微微蹲下,屈膝約45度
  4. 慢慢起身,重複動作
  5. 連續做3分鐘

注意:膝關節不要超越腳尖

◆進階版

目的:如第一式體力能應付,可加入旋轉動作,強化四頭肌,活動腰、肩、頸

做法:

  1. 背對背站立,腰背緊貼健身球/枕頭
  2. 雙腳分開至肩寬,雙手持普拉提球(可用水樽代替)
  3. 微微蹲下,屈膝約45度
  4. 下盤保持穩定
  5. 向左轉以雙手傳球,對方右轉雙手接球
  6. 連續做2分鐘,換邊再做

注意:膝關節不要超越腳尖

■第二式:鍛煉腹肌、強化膝關節

做法:

  1. 二人腳對腳平躺
  2. 互相貼着腳板
  3. 雙手放頸後,慢慢用腰力蜷腹
  4. 維持蜷腹動作,保持呼吸
  5. 雙腳懸空踏單車,持續3分鐘

注意:下背貼地,頸部不要過前屈,避免以頸部發力

■第三式:平衡訓練、穩定關節

做法:

  1. 手搭着對方肩膊
  2. 單腳站立,另一腳掌放在大腿上
  3. 動作維持1分鐘
  4. 換邊再做

注意:腳掌不要放在膝關節

■第四式:伸展腹肌、放鬆四頭肌

做法:

  1. 面對面站立,媽媽右手貼着女兒左手,舉起
  2. 單腳站立,女兒右手提起右腳,媽媽左手提起左腳
  3. 用力輕輕將腳後拉
  4. 維持20秒,每邊做5下

注意:手握腳踝對上小腿骨,不要握腳掌

示範:註冊物理治療師何淑玲、何太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