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空氣污染”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5 Aug 2024 06:51:1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空氣污染”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持續耳鳴鼻塞或早期鼻咽癌信號 留意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www.afterroberto.com/%e6%8c%81%e7%ba%8c%e8%80%b3%e9%b3%b4%e9%bc%bb%e5%a1%9e%e6%88%96%e6%97%a9%e6%9c%9f%e9%bc%bb%e5%92%bd%e7%99%8c%e4%bf%a1%e8%99%9f-%e7%95%99%e6%84%8f%e5%b8%b8%e8%a6%8b%e7%97%87%e7%8b%80%e5%92%8c%e9%ab%94/ Mon, 05 Aug 2024 06:51:1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538

【明報專訊】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遇到一些看似普通的小病小痛。然而,正是這些容易讓人輕視的徵狀,可能反映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持續鼻塞經常被認為是鼻炎的典型病徵,但它亦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因此,面對這些不太起眼的病痛,應給予適當的關注,才能保持自身健康。(編按:由於鼻咽癌的早期徵狀,如持續鼻塞、喉嚨痛等,常被誤以為是普通鼻炎,因此了解鼻咽癌的警示信號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至關重要。還要多加留意鼻咽癌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持續耳鳴鼻塞或早期鼻咽癌信號 留意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持續鼻塞經常被認為是鼻炎的典型病徵,但亦有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

鼻咽癌5個常見症狀 早期信號:持續耳鳴鼻塞 勿誤以為鼻炎

據統計,不同地域鼻咽癌的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與全球大多數地區,鼻咽癌發病率約是十萬分之一。然而,在中國南方部分地區,鼻咽癌發病率提高近100倍;其中,以廣州、香港等地為主,每10萬人中可能會有80至100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 性別: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鼻咽癌
  • 地域:中國、東南亞和北非的人群患病風險較高
  •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的人更易患病
  • 病毒: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與鼻咽癌的關聯度極高,大部分患者的鼻咽癌細胞內都可發現EB病毒DNA。這種病毒主要是經由唾液傳染,EB病毒本身不會直接導致鼻咽癌,但有可能與其他因素(如遺傳易感性或環境風險因素)相互作用促進鼻咽癌的發生
  • 環境:長期暴露在有害化學物質、煙草煙霧和空氣污染物中,如石棉、甲醛等
  • 生活方式:如飲食不均衡(飲食中含有大量鹽漬魚類,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不良習慣(大量飲酒和吸煙)也可能增加患鼻咽癌的風險

相關閲讀:【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鼻咽癌 5個常見症狀和體徵:

由於鼻咽癌的早期徵狀,如持續鼻塞、喉嚨痛等,常被誤以為是普通鼻炎,因此了解鼻咽癌的警示信號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至關重要。

以下鼻咽癌的常見症狀和體徵需密切留意,包括:

  • 頸部腫塊
  • 耳朵堵塞、聽力損失或耳鳴,尤其是單側耳鳴
  • 鼻涕和唾液帶血
  • 鼻子堵塞,尤其是單側,且突然發生
  • 當腫瘤伸延至顱骨底及腦部時,可引起頭痛、臉部感覺麻痹、複視、牙關緊閉等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以上徵狀,特別是長時間存在,頻繁復發,逐漸加重或伴隨其他不適時,必須高度重視,及時就醫檢查。


相關閲讀:【耳水不平衡】 耳水不平衡4大病徵 持續暈眩兼耳鳴 聽力學家:改變飲食習慣 減少病發機會


手術難徹底除腫瘤 或有後遺症

治療鼻咽癌的方法因病情和病人體質而有差異。早期鼻咽癌通常採用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俗稱電療),這是一種利用高能量束(通常為X光)精確照射腫瘤以摧毁癌細胞的療法。治療過程中無痛,毋須麻醉或住院,接受治療後身體不會帶有輻射,也毋須隔離。

對於晚期鼻咽癌,則需要結合電療和化療來加強療效。化療是通過使用能夠殺死癌細胞的化學藥物治療,一般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形式把藥物送進體內,兩者亦可並用。

如治療後仍有殘留癌細胞,或治療後癌症復發,有時可能需要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由於鼻咽位於頭部深處,手術一般難以將腫瘤徹底清除,並可能帶來後遺症,所以目前手術通常只在某些情况下,如極早期的局部復發或頸部淋巴腺復發,才會考慮手術切除。在治療前,患者應先與醫生討論各種治療方法的可行度、風險,以確保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治療方案。

文:張明智(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www.afterroberto.com/%e6%b6%88%e5%a7%94%e6%9c%83%e6%b8%ac%e8%a9%a6-%e9%a0%ad%e9%ab%ae%e9%80%a0%e5%9e%8b%e7%94%a2%e5%93%81-%e5%90%ab%e9%a6%99%e6%96%99%e8%87%b4%e6%95%8f%e7%89%a9%e8%b3%aa-%e6%bf%95%e7%96%b9%e9%81%8e/ Mon, 15 Jul 2024 07:49: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82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50款頭髮造型用品,發現逾9成樣本檢出有害物質,當中更有部分超出歐盟、內地或本港規定,促生產商積極改善產品安全。消委會指,其中4款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而鈴蘭醛在動物實驗中對成年動物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造成影響,亦有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編按:消委會提醒,市民購買頭髮造型產品前,應細閱產品成分、使用方法和標籤資料,曾有濕疹、過敏肌膚的人士,要避免選用含香料致敏物質或可致敏防腐劑的產品,在使用頭髮造型產品後,應每日用洗髮水清潔。)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九成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或有害物質

消委會測試的頭髮造型用品包括14款定型噴霧、9款非壓縮型噴髮膠或造型護理噴霧、10款定型啫喱、泡沫或髮乳類產品、10款髮蠟和7款髮泥。測試發現,共44款檢出1至8種香料致敏物質,當中9款檢出5種或以上的香料致敏物質,另有3款樣本的香料致敏物質總檢出量超過0.5%。測試亦發現,有3款髮蠟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MIT、1款髮蠟樣本檢出的防腐劑濃度超出內地及歐盟的要求、1款定型噴霧樣本檢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超出本港規定。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用品,包括14款定型噴霧、9款非壓縮型噴髮膠或造型護理噴霧、10款定型啫喱、泡沫或髮乳類產品、10款髮蠟和7款髮泥。(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指,來自「Ida Faddy」、「SHHH」、「Deuxer」的共4個樣本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含量由0.0018%至0.014%。而「江獸髮蠟」、「SHHH」及「Deuxer」的3款髮蠟則被檢出含防腐劑MIT,含量由0.0015%至0.0095%,未能符合歐盟的相關要求,但符合內地不能超過 0.01%的要求;「江獸髮蠟」樣本同時被檢出含另一種防腐劑propylparaben,濃度為0.16%,超出內地及歐盟濃度要求。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MIT的3款髮蠟。(黃嘉禧攝)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含有歐盟禁用香料的髮型用品。(黃嘉禧攝)

相關閲讀: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相關閲讀:


定型噴霧全含VOC 其中1款超本港規定上限 環保署正跟進

另外,消委會按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的建議方法,檢測14款定型噴霧的VOC含量,含量最高的1款樣本為「TRESemme」,含量達77%,超出本港《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訂下的最高可容許限值、即55%;「AVEDA」及「Kevin Murphy」兩款樣本的VOC含量則達上限,消委會稱,相關資料已轉交環保署跟進。環保署指,接獲測試結果後已立即展開調查,結果與消委會相若,現正就超出規例上限的噴髪膠作進一步調查,如發現進口商違反規例會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消委會亦表示,大部分樣本的標籤欠缺重要資料,其中近4成、即19款樣本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成分列表;17款無標示任何有效期資訊。消委會促請供應商改善產品標籤,以保障消費者健康和提升資料透明度。多款樣本檢出芳樟醇及檸檬烯這兩款香料致敏物質, 含量全部超出歐盟須標示該等香料致敏物質的上限,惟部分樣本欠標示。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VOC含量超本港規定上限的定型噴霧。(黃嘉禧攝)

相關閲讀:轉季濕疹又發作從頭到手腳7個日常護理方法 紓緩皮膚痕癢減惡化機會


消委會:細閱產品成分和標籤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髮

消委會提醒,市民購買頭髮造型產品前,應細閱產品成分、使用方法和標籤資料,曾有濕疹、過敏肌膚的人士,要避免選用含香料致敏物質或可致敏防腐劑的產品,在使用頭髮造型產品後,應每日用洗髮水清潔。

]]>
抗藥性惡化主因:誤用和過量使用抗生素 全球研究:空氣污染增抗藥性現象 //www.afterroberto.com/%e6%8a%97%e8%97%a5%e6%80%a7%e6%83%a1%e5%8c%96%e4%b8%bb%e5%9b%a0-%e8%aa%a4%e7%94%a8%e5%92%8c%e9%81%8e%e9%87%8f%e4%bd%bf%e7%94%a8%e6%8a%97%e7%94%9f%e7%b4%a0/ Wed, 09 Aug 2023 04:45: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2055

【明報專訊】一項國際研究顯示,誤用和過量使用抗生素仍是抗藥性惡化的主因,但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令到抗藥性增加,對全球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是首次有研究顯示全球範圍空氣污染如何影響抗藥性。(編者按:報告更提出,改善空氣質素有助降低抗藥性,並大大減少死亡個案和因抗藥性感染引致的經濟損失。)

誤用和過量使用抗生素致抗藥性惡化 全球研究:空氣污染抗藥性愈明顯

今次研究分析全球116個國家由2000至2018年的數據,顯示誤用和過量使用抗生素仍是抗藥性惡化的主因,但研究發現,無論哪個洲或國家,空氣愈污染,抗生素抗藥性就愈明顯,PM2.5污染物水平每升高10%,抗藥性就會增加1.1%,而近年兩者關連度有增加趨勢。如果趨勢持續,到2050年,全球抗藥性將會增加17%,每年因此導致的死亡人數將達到84萬。PM2.5污染物來自道路交通、工業和燃煤等,數據顯示全球有達73億人面對不安全的PM2.5水平。

抗藥性惡化主因:誤用和過量使用抗生素 全球研究:空氣污染增抗藥性現象
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上月底受加州「約克大火」(York Fire)影響,空氣污染嚴重。研究顯示,PM2.5微粒會增加人類身上的抗生素抗藥性。(法新社)

相關閲讀:【呼吸道感染】研究: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


改善空氣質素 有助減低死亡個案

今次研究只屬觀察性質,未有分析箇中原因,但研究作者指出,數據顯示PM2.5污染物上含有抗藥性細菌和抗藥性基因物質,它們能夠透過環境傳播,並直接被人吸入體內。報告提出,改善空氣質素有助降低抗藥性,並大大減少死亡個案和因抗藥性感染引致的經濟損失。


相關閲讀: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研究在《刺血針-地球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期刊發表。

(衛報)

]]>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www.afterroberto.com/%e5%be%9e%e4%be%86%e4%b8%8d%e5%90%b8%e7%85%99%e4%b8%8d%e9%a3%b2%e9%85%92-%e7%82%ba%e4%bd%95%e6%82%a3%e4%b8%8a%e8%82%ba%e7%99%8c/ Wed, 12 Apr 2023 05:12: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014 【明報專訊】愈來愈多肺癌病人是非吸煙人士。這些病人都會問:自己從來不煙不酒,為何會患上肺癌呢?近年生物醫學研究發現,肺癌成因和肺部某些細胞發炎有關。無獨有偶,中醫認為肺癌病人大多是肺陰虛、肺有火。如何貫通中西醫兩方面的知識,減低患肺癌的風險呢?

不煙不酒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發炎「助攻」引發癌症

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症,可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

‧癌症初始期(tumour initiation)

‧癌症啟動期(tumour promotion)

‧癌症發展期(tumour progression)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密切關係——研究發現,癌症與細胞組織發炎有密切關係,肺細胞長期發炎會加速癌症形成。(utah778、Mohammed Haneefa Nizamudeen@iStockphoto/明報製圖)

癌細胞3個變異階段 正常肺細胞出現基因突變

正常細胞要變成侵略的癌症細胞,必先經過這3階段變異。假如任何情况能夠阻斷這3個階段的變異,癌細胞便會消滅於萌芽,不能發展成傷害身體的癌症。最容易理解是第三階段癌症發展期,當細胞變異到了最後階段 ,最後守住關口的便是身體免疫力。假如免疫力不足,不能制止癌細胞衝破第三階段,便會形成真正的癌症。

第一階段癌症初始期,主要和細胞的基因變異有關。第二階段癌症啟動期,研究發現與細胞組織發炎密切相關。


相關閲讀:【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煙草致癌物傷肺細胞 長期發炎加速形成癌症

以肺癌為例,傳統認知是減少吸煙就會減低肺癌風險,因為煙草內有很多致癌物,這些致癌物會損傷正常肺細胞基因,引起肺細胞基因突變。隨病人年紀愈大和吸煙年數愈長,身體的基因修復機制不能夠完全回復煙草致癌物所引起的基因破損,正常肺組織細胞產生了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就像街道的垃圾,當垃圾愈積愈多,但清道夫人數卻愈來愈少,垃圾堆積便會臭氣熏天),使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這便是第一階段的癌症初始期。

但如果只有第一階段基因突變的肺細胞,沒有第二階段的癌症啟動期「助攻」, 這些變異細胞不能完全形成為癌症。以往並不肯定什麼在「助攻」, 但現在研究發現組織發炎便是第二階段的助攻。原來當肺細胞長期發炎,會吸引巨噬細胞(tumour associated macrophage)走到發炎細胞內,這些在肺部的巨噬細胞會不斷分泌發炎因子,可以促進原本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基因變異肺細胞,加速生長變成癌症。

研究:藥物抑發炎因子 減肺癌風險

幾年前發表的一個大型研究(CANTOS trial),研究本來目標是透過一種免疫球蛋白去抑制體內一種發炎因子(interleukin 1 beta,下稱 IL-1β),希望用這一種藥物減低重複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因為由冠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肌梗塞,和血管有炎症有很大關係)。這個大型研究無意中發現,研究參與者注射了藥物壓抑IL-1β減低身體發炎,肺癌發生機率隨之也降低;而且用藥劑量愈大,肺癌發生率愈低。這無意中證實了,臨牀上若能夠壓抑肺部發炎,確實是可以減少肺癌的發生(當然不能夠用這隻藥去治療肺癌)。

回到非吸煙人士身上,究竟他們為什麼會患上肺癌呢?在香港,不少非吸煙人士所患的肺癌通常是帶有獨特基因變異,最常見是EGFR基因突變。這類肺癌廣為人知的是,可以利用針對EGFR突變的標靶藥來治療。那麼,EGFR這一類基因突變為何會在肺細胞出現?答案雖然未完全清楚,但近來研究發現可能和年紀大基因破損有關;亦即是說不像吸煙人士般接觸了特別的致癌物,而是肺部細胞修復正常基因突變細胞的能力,隨年紀大機能減退。近來甚至有研究發現,在沒有肺癌的人抽取一些肺組織細胞來檢測,正常肺組織細胞也可以帶有EGFR基因突變。那麼,即是說不是單有EGFR基因突變,就一定會出現肺癌。


相關閲讀:【世界無煙日】吸煙令患癌風險大增 電子煙無助戒煙反上癮 中西醫戒煙有法


PM2.5微粒可致肺部發炎

原來另一關鍵是空氣污染。空氣中PM2.5微粒會引起肺部發炎,促進第二階段的癌症啟動期。PM2.5微粒在大氣中的濃度愈高,出現這一類EGFR肺癌的機率也愈高。這項結果無論是在實驗室老鼠當中,或是在公共衛生統計學方面都有相對的研究支持。所以空氣污染引起肺部發炎,可能是肺癌一個主要的成因。

另外,吸煙同時間影響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因為吸煙一方面提供致癌物,引起第一階段的基因變異,也直接導致肺部長期發炎。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空氣污染——空氣中PM2.5微粒會引起肺部發炎。PM2.5微粒濃度愈高,出現EGFR肺癌的機率也愈高。(資料圖片)

中醫理論:養肺良方:睡眠足忌吃辣 郊外做運動

中醫藥方面,一直以來中醫認為肺癌病人是肺陰虛、有虛火。肺有虛火,轉換到現代術語,其實就是肺有長期發炎的意思。

肺有虛火的症狀,包括長期乾咳、喉嚨乾、皮膚乾,以及容易受外邪感染。中醫認為利用簡單食療,例如:沙參、麥冬、梨,是簡單養陰降火的方法。另外,降肺火要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吃辛辣和熱氣食物,避免經常發怒。這些生活調適轉換到現代醫學也有根據,因為充足睡眠能夠協助修補DNA破損(第一階段),經常吃高熱量等熱氣食物會促進細胞發炎(第二階段),所以中西醫藥有時確實是一脈相承。

中醫養肺的方法還包括常到郊區做運動。所謂肺氣需要舒張,就是說要多到郊區空氣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的運動,促進肺部健康。這與練氣功的人,要在人流低的郊區練功,道理如出一轍;避免吸入城市中的污染空氣,確實是可以減低肺部發炎。

有趣的是,傳統智慧選購房屋時,一般也不希望在最繁忙的大街,反而喜歡靜中帶旺,甚至在郊區選購大宅。原來確實是有健康的意義在其中。

【肺癌】從來不吸煙不飲酒 為何患上肺癌?肺細胞長期發炎加速癌症形成
舒張肺氣——中醫養肺方法包括常到郊區做運動,以及到空氣好的地方,多做深呼吸,舒張肺氣。(Maridav@iStockphoto)

文:蘇子謙(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4%bd%a0%e9%82%84%e5%9c%a8%e6%88%b4%e5%8f%a3%e7%bd%a9%e6%98%af%e7%84%a6%e6%85%ae%e7%bf%92%e6%85%a3%e7%be%8a%e7%be%a4%e5%bf%83%e7%90%86%e5%88%86%e6%9e%903%e5%a4%a7%e9%87%8d%e8%a6%81%e5%9b%a0/ Fri, 24 Mar 2023 04:35: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45 【明報專訊】口罩令解除了,許多市民仍然選擇戴口罩,為什麼呢?這種現象背後,反映我們對健康和安全的擔憂和防範意識,以及戴口罩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編者按:市民繼續戴口罩的3大重要因素是什麼呢?焦慮?日常習慣?羊群心理?且看逐一拆解。)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3大因素:戴口罩予安全感和保護感 減焦慮

你還在戴口罩是焦慮?習慣?羊群心理?分析3大重要因素(醫賢心事)
(設計圖片,Tomwang@iStockphoto)

首先,焦慮是影響市民繼續戴口罩的一個重要因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了我們防範病毒的重要工具。對於一些人來說,戴口罩已經成為一種安全感和保護感。口罩的防護作用得到廣泛認可,人們意識到戴口罩有效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而除了新冠病毒,口罩亦能防止流感等病毒傳播。因此當口罩令解除後,有市民可能擔心病毒再次傳播,選擇繼續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戴口罩如刷牙洗臉 成生活一部分

其次是日常習慣,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戴口罩可以減少空氣污染和塵埃帶來的不適,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功用。因此,即使口罩令解除,許多人仍然習慣戴口罩,因為它已經成為生活中一部分。而且,之前購買的口罩還沒有用完,市民可能出於實際考慮而繼續佩戴。

羊群心理:傾向跟隨大眾行為免被弧立

另一個因素是羊群心理。羊群心理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指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情况下,傾向跟隨大眾的行為和看法。在過去一段日子,戴口罩已成為社會共識。因此,當口罩令解除初期,大部分市民會先觀察其他人有沒有除下口罩。當還有很多人在戴口罩時,其他人也會跟隨,以避免被排斥和孤立。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社交、面容焦慮 戴口罩減不安

對於一些社交焦慮患者來說,戴口罩可以減低社交焦慮,減輕他們在人群中的不適和緊張,減少他們對別人關注和評價的擔憂,可更加自在。因此,即使解除了口罩令仍然選擇戴口罩。

另外,面容焦慮也是有些人繼續戴口罩的原因之一。面容焦慮是指對自己外表和形象感到不安和不滿,這心理現象在缺乏自信的人中容易出現。戴口罩可以遮蓋面部,減輕這些人對外表和形象的焦慮和不安。

總的來說,市民已習慣了戴口罩,現在要改變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相信隨着大家對疫情的恐懼減輕,戴口罩的人將愈來愈少,進一步使其他人也跟隨。大家對除下口罩的不習慣,相信亦會隨時間慢慢適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www.afterroberto.com/%e9%bc%bb%e6%95%8f%e6%84%9fvs-%e8%8a%b1%e7%b2%89%e7%97%87-%e8%87%b4%e6%95%8f%e5%8e%9f%e6%9c%89%e4%b8%8d%e5%90%8c-%e7%a9%ba%e6%b0%a3%e6%b1%a1%e6%9f%93%e5%8a%a0%e5%8a%87%e8%8a%b1%e7%b2%89%e7%97%87/ Mon, 06 Mar 2023 05:05: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19 【明報專訊】鼻敏感在香港頗普遍,花粉症則較少見。日本的花粉症盛行,更稱為「國民病」,常見由柳杉和柏樹的花粉引起過敏反應。東京都政府預測,今年春季花粉量比去年同期高出2.7倍,到日本旅行要小心花粉症嗎?香港花卉展覽周五開鑼,身處繽紛花海,要提防花粉症來襲嗎?(編者按:究竟引發兩症發作的致敏原有何分別?有研究指空氣污染都有可能令花粉症發作,如何減少發作和紓緩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徵狀呢?)


致敏原有不同 鼻敏感:塵蟎、動物毛髮 花粉症:花粉刺激 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karinsasaki@iStockphoto/資料圖片)

針對鼻敏感和花粉症,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李立言指出,過敏性鼻炎即鼻敏感,分為全年性和季節性過敏。主要由塵蟎、霉菌、動物毛髮、昆蟲等致敏原引起;至於花粉症,通常由花粉導致。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李立言(受訪者提供)

花粉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致。李立言解釋,當致敏原(花粉)刺激身體產生免疫球蛋白E(IgE),並黏附在肥大細胞上,下次再接觸致敏原時,已帶有IgE的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化學物質,引起鼻塞、打噴嚏、流鼻水、鼻癢等徵狀,有時還會導致過敏性結膜炎,出現眼睛發癢、流眼水等。另外,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在花粉症致病機制同樣起重要作用。當人體接觸到花粉時,淋巴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可刺激嗜酸性粒細胞生成,使其釋放化學物質引發過敏徵狀。


相關閲讀:【鼻敏感】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可治癒鼻敏感?洗鼻10個步驟


風力傳播花粉細而輕 較易吸入引發花粉症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汁液有毒——繡球花汁液具毒性,賞花時應眼看手勿動,不要為「打卡」而壓爛繡球花。(資料圖片)

花粉症與花粉的傳播方式、環境、遺傳基因等因素息息相關。香港教育大學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偉展表示,植物為了繁殖下一代,花粉通常要從一株植物傳播到另一株植物,過程稱為授粉。部分植物能夠自花授粉,有些是靠風力或昆蟲動物作為傳播媒介。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李偉展(受訪者提供)

藉風力傳播授粉的植物(風媒花),花粉產量一般較多,而且細小和輕,甚至小至2.5微米,肉眼看不見(一條頭髮直徑約70微米)。風媒花外表通常不豔麗且沒香味,例如松樹、白樺、白千層、楓樹等,花粉依靠風力在空中飄散,相對容易被吸入體內,從而誘發花粉症。

以昆蟲傳播花粉的植物(蟲媒花)如玫瑰、牽牛花、蘭花等,大多顏色豔麗或芳香撲鼻,從而吸引昆蟲。雖然蟲媒花都可能引起花粉症,但由於花粉粒一般較大、重而黏,所以難以在空氣中飄散,不至於引致花粉症大規模流行。

在日本,花粉症罪魁禍首主要是柳杉和柏樹。根據東京都福祉保健局資料,幾乎全年都有不同種類植物傳播花粉,其中柳杉傳播期約在2月初至4月下旬,柏樹則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左右。遊客春遊日本會患上花粉症嗎?


父母皆過敏 子女遺傳機率約30%

李立言表示,不是人人都對花粉過敏。花粉濃度高低是誘發花粉症的外在因素,而遺傳基因是主要內在因素。花粉症有一定遺傳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性疾病,子女過敏機率約10%;如果父母雙方皆有過敏,子女就有約30%的機率出現過敏。


相關閲讀:全港首個脫敏免疫治療研究 證有效治療合併過敏症 改善鼻敏感、濕疹、哮喘病情


建議:戴口罩、抗組織胺藥物傍身助止痕、打噴嚏

數據顯示,哮喘患者同時較易患上敏感性鼻炎,李立言建議他們到花粉症流行地區或花卉展,可佩戴口罩阻擋花粉,並帶備抗組織胺藥物,有助止痕及控制打噴嚏、流鼻水徵狀,約30分鐘見效;嚴重的話可能需要類固醇噴鼻劑,通常連續使用5至7天才見效,建議哮喘患者在出發前1、2星期開始使用。如出現花粉過敏徵狀,一般在遠離致敏原後1至2日即可減輕徵狀。


賞花眼看手勿動 繡球花汁液有毒

李偉展補充,花卉展覽通常展出繽紛豔麗的蟲媒花,花粉較大,通常要靠近嗅聞才會吸入花粉,所以遵守賞花禮儀,眼看手勿動,不要觸摸或摘下花朵,加上戴口罩,已可減低致敏風險,市民去花卉展覽不必太憂慮。

特別一提,賞花除了小心花粉,也要提防有毒花卉。今屆花卉展以繡球花為主題花,繡球花的汁液有毒,世界各地均有因修剪繡球時意外接觸汁液而引起過敏性皮炎的個案,日本曾有餐廳誤把繡球葉入饌導致數人食物中毒。過敏者應避免直接接觸繡球花的汁液,市民亦不要為「打卡」而壓爛繡球花,以免有毒汁液流出。


知多啲: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空氣污染——車輛揚起的灰塵混合花粉在空氣傳播,使其更容易接觸到人的眼睛、鼻和喉嚨,可能會使花粉症惡化。(資料圖片)

花粉症,顧名思義與花有關,理論上在花草樹木繁茂的郊區更常見?答案可能不是。即使生活在市區,亦不一定倖免於花粉症。教大科學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偉展解釋,空氣中污染物如塵蟎和廢氣都是致敏原,會刺激呼吸道引起不適,而空氣污染亦會使花粉症更嚴重。今年發表於科學期刊PLOS ONE的研究發現,城市化和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白樺樹花粉的過敏原濃度,並影響蛋白質結構,導致蛋白質的過敏度增加,可能令花粉症更常發作。


郊區兒童較少過敏

此外,交通污染可能會使花粉症惡化,因為車輛會揚起灰塵,混合花粉並在空氣傳播,使其更容易接觸到人們的眼睛、鼻和喉嚨。當受污染的花粉再次黏附在污染物,便會增加花粉的致敏度。

李偉展續指,多項研究發現,與城市的兒童相比,生活在郊區或常接觸農場的兒童較少患上過敏症。2000年刊於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的研究指出,奧地利農場的兒童患花粉症、哮喘和過敏症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他們從小親近大自然,對花粉產生免疫耐受(immunotolerance),免疫系統漸漸「適應」特定抗原,但長大後突然接觸就未必獲得免疫耐受。


中醫意見:按穴茶飲 扶正固本改善鼻鼽

中醫並無「花粉症」、「過敏」的名詞,但根據臨牀表現可歸類於鼻鼽(類似過敏性鼻炎)、癮疹(相當於風癩,又稱蕁麻疹)等範疇。從中醫角度,花粉症的主要表現是癢,譬如眼鼻和皮膚痕癢等。註冊中醫潘咨遐指,癢多因風邪引起,瘙癢位置游走不定,尤其春天多風、秋天氣候乾燥,容易引發皮膚癢。花粉症不一定是皮膚瘙癢,部分患者可能會打噴嚏、咳嗽、流鼻水等。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潘咨遐(資料圖片)

中醫認為,花粉症患者的體質大多屬於肺、脾、腎虛,衛表不固(人體防禦系統不足),當受風寒或風熱夾雜花粉的外邪入侵,容易造成體內邪正相爭,導致肺氣宣降功能失常。肺主氣且通調水道,調節全身氣機和水液運行;同時,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若肺氣不宣,就未能正常發揮各種生理功能,外邪容易從口鼻、皮毛入侵,引發花粉症。

鼻敏感vs.花粉症 致敏原有不同 空氣污染加劇花粉症發作
(明報製圖)

治療花粉症,中醫以扶正、固本、祛邪為主。中藥以外,還會用針灸和天灸治療。此外,按壓相關穴位(見圖)可改善花粉症徵狀,用拇指或食指按摩,用力適度,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約2至3分鐘。


桑葉菊花薄荷茶 清熱明目

最後,潘咨遐介紹「桑葉菊花薄荷茶」,有助紓緩花粉症引起的鼻子不適,飲用前建議先諮詢中醫。

材料:桑葉6克、杭菊花9克、薄荷3克、熱水150毫升

做法:用水浸泡10分鐘,再用熱水冲

作用:疏風清熱、明目通竅

註:G6PD患者不要加薄荷;孕婦慎服

文:利楚兒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關注小兒哮喘留意咳嗽氣促喘鳴徵狀 及早治療增「斷尾」機會 //www.afterroberto.com/%e9%97%9c%e6%b3%a8%e5%b0%8f%e5%85%92%e5%93%ae%e5%96%98%e7%95%99%e6%84%8f%e5%92%b3%e5%97%bd%e6%b0%a3%e4%bf%83%e5%96%98%e9%b3%b4%e5%be%b5%e7%8b%80-%e5%8f%8a%e6%97%a9%e6%b2%bb%e7%99%82%e5%a2%9e%e3%80%8c/ Mon, 15 Aug 2022 00: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094

哮喘是常見兒童疾病之一,若幼童出現咳嗽、氣促、喘鳴等徵狀便需分外注意。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在明報副刊網上講座中指出,如沒有及時處理已出現的徵狀,有機會嚴重影響兒童身心發展,嚴重更可致命,因此建議及早求醫,以助有效控制病情,減低哮喘發作機會。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一般由感染或過敏引起,例如氣管發炎、病毒感染,或經接觸花粉、塵等致敏源而引致。吳國強醫生指出,哮喘的病徵是氣管收窄,患者容易出現反覆咳嗽,特別會在晚上「咳醒」,運動時容易感到氣促及胸悶, 醫生透過聽診能聽出「hehe 」聲的喘鳴現象。

小兒哮喘若失控 日後患慢阻肺病機會增

家族遺傳是其中一個兒童患上哮喘的風險因素。假如母親患有哮喘,子或女患上哮喘的風險比其他兒童大兩倍;父親患有哮喘,兒子患上哮喘的風險大四倍。吳醫生表示,母親懷孕時吸煙、接觸二手煙及處於空氣污染的環境等,有機會影響胎兒氣管發育而導致氣管構造較窄;未滿38周的早產嬰兒亦較常有氣管狹窄的問題,出生後較容易因感染而出現喘鳴現象。如果兒童在三歲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而導致患有細支氣管炎,也會引致喘鳴,增加患上哮喘的機會。

吳醫生引述研究指出,30%兒童會在三歲前出現喘鳴,以及半數兒童會在六歲前出現喘鳴,而這些有喘鳴的兒童當中,有40%會在六歲後發展成哮喘。如病童未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他們長大後會有較高風險演變為成人哮喘,甚至慢性阻塞性肺病,屆時可能連簡單走路亦會氣喘。

量化病情有助調節藥物劑量

要有效控制哮喘,需要準確監察病情的變化。吳醫生表示,由於部分兒童的哮喘徵狀不明顯,因此需透過峰值呼氣流量測試(PEF)來量度哮喘的控制情況。患者向峰速計的管道用力吹氣以測試氣流速,假如早晚兩次測試結果相差兩成或以上,即代表哮喘病情控制欠佳。

對於不能用力及快速地呼氣的兒童,可使用強制震盪技術(Forced oscillation technique)來量度正常呼吸下的氣管阻力,以判斷氣管有否收窄;或可測量呼出的一氧化氮含量,以了解氣管發炎程度,醫生可按結果調節藥物劑量。此外,病童或其家長每日填寫哮喘日記,記錄每日病情狀況及用藥習慣,亦是重要的診斷和監察的工具,有助量化病情,讓醫生調整藥量。

類固醇是治療哮喘的重要藥物,不少家長或擔心有許多副作用。吳醫生解釋,哮喘藥主要是吸入式藥物,類固醇劑量是口服藥的百分之一,屬安全劑量,而且藥物直接用於氣管,而且不會進入身體循環。兒童吸入藥物後,可漱口清潔口腔,有助進一步減低藥物副作用。氣管發炎是引發哮喘的重要因素,但患者未必有明顯徵狀。吳醫生強調,家長如因兒童停止咳嗽、感覺上有好轉而停藥,此舉會對病情控制有重大影響,因為持續無徵狀的發炎會導致氣管的平滑肌及上皮組織增厚,令氣管內空間收窄,減低哮喘「斷尾」機會。病童需要持續三個月至半年無徵狀,做運動及吃冷凍食物都沒有不適,醫生才會因應情況,考慮開始減藥。

遠離致敏源增強氣管健康

患哮喘的兒童氣管敏感,容易受外來刺激令哮喘發作。吳醫生提醒,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助控制哮喘病情,因此家人切忌在家中吸煙及燒香,煮食時要關上廚房門,以阻隔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如家中有人吸煙,可考慮使用裝設高效濾網(HEPA)的空氣清新機。家中若有飼養貓狗亦要小心,如兒童已患上哮喘或對貓狗過敏,應盡量避免貓狗跳上病童的睡,以免受貓狗毛髮刺激氣管而引起哮喘;不過,幼兒如在兩歲前已曾接觸貓狗,則有助身體適應,減低患哮喘的風險。

吳醫生指出,運動可增強氣管健康,幫助肺部發展,更有助哮喘「斷尾」,建議兒童應多做需要應用雙臂的運動,例如乒乓球及羽毛球等運動。然而,他提醒病童在做運動前15分鐘應使用氣管舒張劑,或在運動前一小時服食「孟魯司特(Montelukast) 」,防止運動期間引發哮喘。此外,不論是進行運動或戶外活動,出門前要留意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室外環境做運動。

奉行健康飲食亦相當重要,建議每星期進食三至四餐深海魚及適時曬太陽,攝取足夠維他命D及奧米加3脂肪酸;每日進食兩份生果及三份蔬菜,可依照「彩虹飲食」來選取蔬果進食,有助攝取充足抗氧化物;亦要避免進食過量餐桌鹽及豉油,保持氣管健康。如兒童有偏食情況,應及早跟醫生商量,以判斷是否跟食物敏感有關,否則應確保兒童有均衡飲食。

]]>
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www.afterroberto.com/%e5%85%92%e7%ab%a5%e5%93%ae%e5%96%98%e9%9b%a3%e6%96%b7%e5%b0%be-%e5%ae%b6%e9%95%b7%e6%b3%a8%e6%84%8f-%e5%8f%8a%e6%97%a9%e8%a8%ba%e6%96%b7-%e5%8b%bf%e8%87%aa%e8%a1%8c%e5%81%9c%e8%97%a5-7%e5%80%8b/ Mon, 11 Jul 2022 08:25:5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687 哮喘是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患者早於兩、三歲已可能出現咳嗽、喘鳴及呼吸不順等徵狀,尤其多見於運動或大笑大哭過後,若沒有適當處理或輕視這些徵狀,有機會嚴重妨礙孩子的身心發展,甚至致命。有醫生指出,有部分家長因擔心吸入式類固醇的副作用或認為孩子的徵狀稍為緩減,便自行停藥,惟孩子的氣管炎症根本從未「清零」,有機會令氣喘不斷復發,或致哮喘斷尾無期。


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指出,本港大約有一成兒童患有哮喘,除了大家認知的「hehe」聲的喘鳴外,慢性咳嗽都是兒童常見的哮喘徵狀。慢性咳嗽是指持續出現咳嗽4星期或以上,多為乾咳,發作時不是一、兩聲咳嗽,而是持續咳十多下,有時更會從睡夢中「咳醒」。

不過,由於小朋友未必懂得表達自己呼吸不順,需要家長觀察和判斷。吳醫生指,若小朋友容易疲倦,例如玩耍一會便要休息;喘氣不斷、說話困難、呼吸時頸部出現青筋等,都需要加倍注意。


哮喘發作非小事 影響兒童身心發展

別以為哮喘只是會令兒童偶爾氣喘的小毛病,更不要誤以為一年發作兩、三次僅是小事,實際病情可令孩子的身心發展受影響。

「玩耍對小朋友十分重要,但哮喘會損害其體能和表現,降低他們的成功感而變得不開心,身心失衡會損害生活質素。」吳醫生強調,不妥善控制哮喘可能會令小朋友發展為敏感體質,「病童一旦同時患有哮喘及鼻敏感,有機會令其患上睡眠窒息,長遠可損害智力和情緒,對學業、家庭和社交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指出,兒童哮喘愈早治療效果會愈理想,家長切勿自行停藥,以免氣管炎症未能「清零」,有機會導致日後年復年地復發,更難「斷尾」。

氣管炎症未「清零」 哮喘年復年復發

吳醫生指,即使孩子在一年內哮喘只發作數次,其實已反映氣管持續有發炎,年復年的炎症可以對其氣管造成永久性傷害,令哮喘更易發作;患者更可能因為氣管收窄,到30、40歲或已無力走幾層樓梯。反之若在病人出現氣喘後的兩至三年內持續有效地控制病情,目標令炎症「清零」,約六至七成的孩子有望在6歲後哮喘「斷尾」。

早診斷、早治療是控制哮喘及增加斷尾機會的關鍵,即使病童的徵狀受到控制,仍需要持續用3至6個月的藥物,原因何在?吳醫生強調:「氣管的炎症一般在非常嚴重時才會產生徵狀,所以表面看似『零』徵狀並不等於沒有發炎。」


切勿因擔心類固醇副作用自行停藥

吳醫生續指,不少家長或憂慮使用類固醇有副作用,故孩子的症狀稍為減退便動輒停藥,令氣管持續受炎症影響和破壞。「其實用於治療哮喘的噴劑,類固醇含量相當低,一般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反而過早停藥,令氣管持續發炎,最終可導致氣管永久性收窄,屆時只要遇到輕微的刺激便足以誘發氣喘。」

他表示,病童接受肺功能、噴氣及抽血檢查,便能知道氣管是否有發炎。現時治療哮喘有不同的藥物選擇,包括類固醇噴劑,亦有非類固醇噴劑,醫生會視乎病人對藥物的反應而制定用藥建議,有時更會加入長效氣管舒張劑,如效果仍欠佳會考慮使用針對炎症因子的生物製劑,以盡快控制病情。


哮喘可致命 愈早治療成效愈理想

吳醫生提醒家長,哮喘發作可以十分嚴重甚至致命,若發現小朋友呼吸不順,使用醫生處方的緊急藥物後,仍然未見改善,「甚至見到孩子繼續摸著胸口感到不舒服,呼吸時急促及出現青筋,說話上氣不接下氣等情况,便要立即求醫,如待唇色變紫或暈倒才送院可能已太遲。」

與其他疾病一樣,哮喘愈早治療控制,效果會愈理想;若哮喘發展至中至嚴重程度,治療成效可能事倍功半。吳醫生多次重申,患哮喘的病童,應及早斷症和用藥控制炎症,經評估後再逐步減藥、停藥,有助減少甚至避免復發,小朋友長大及成年後很大機會不再受哮喘威脅。

哮喘跟先天及後天因素影響有關。吳醫生表示,假如父母有相關病史,又或是氣管發育較差的早產嬰兒,這些小朋友都有較大患上哮喘的機會。至於後天因素則與感染、食物、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故此要預防小朋友患哮喘及發作,不妨注意以下7個小貼士:


預防兒童哮喘7個小貼士:

.懷孕時切忌吸煙及要遠離二手煙,並要攝取足夠的營養

.母乳餵哺至嬰兒9至12個月大

.經常保持家居乾爽清潔

.遠離空氣污染,包括在家中使用明火煮食時要關上廚房門、空氣污染指數太高時孩子不宜長時間逗留室外

.讓孩子每日做最少1小時運動至出汗

.孩子每天應吃2份水果及3份蔬菜,以及1杯添加維他命D的奶製品

.如孩子有呼吸道感染,及早治療可以減低氣管受損的機會

預防哮喘的其中一個貼士是要每日運動,不少家長或擔心運動會誘發氣喘,對孩子構成危險。吳醫生強調,運動對於控制及改善哮喘猶為重要,孩子如能恆常在空氣質素良好的環境下,每天運動最少1小時,有助強化氣管以減少發作;如發現運動時的確出現氣喘情況,醫生會處方預防藥物讓孩子在運動前使用,以降低氣喘發作的機會。


「解構小兒哮喘」明報副刊FB Live直播

日期:2022年7月21日(星期四)

時間:20:30 – 21:00

講者:吳國強醫生(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

查詢電話:2515 5437

專科醫生Q&A 立即提問:https://link.mingpao.com/72678.htm

]]>
【十大常見癌症】早期肺癌病徵或難察覺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不同期數多元治療手法 //www.afterroberto.com/%e5%8d%81%e5%a4%a7%e5%b8%b8%e8%a6%8b%e7%99%8c%e7%97%87-%e6%97%a9%e6%9c%9f%e8%82%ba%e7%99%8c%e7%97%85%e5%be%b5%e6%88%96%e9%9b%a3%e5%af%9f%e8%a6%ba-%e9%9d%9e%e5%90%b8%e7%85%99%e6%82%a3%e8%80%85%e5%a4%9a/ Wed, 02 Mar 2022 08:05: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658 肺癌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根據醫管局數字,每年新增的確診個案平均約有5000人。不少肺癌患者由於在病情初期未必會出現病徵,甚至X光檢查亦無法發現,往往病情已屆後期才能確診。然而,現時已推出不同療法,按病人的病情及需要來選用,冀能穩定病情免於惡化,延長存活期,或有望根治。

 

吸煙屬肺癌風險因素 非吸煙患者多患肺腺癌

betway体彩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指出,吸煙是其中一個風險因素會引致肺癌,通常會引致鱗癌或小細胞癌等類型。然而,非吸煙者同樣有機會患上肺癌,本港的非吸煙肺癌患者通常屬腺癌的類型,風險因素與吸煙的關係不大,而是跟空氣污染及化學物質有關,例如汽車、工廠排放的廢氣,石棉等,均有機會誘發肺癌。

 

相關文章:【本港十大常見癌症】致命癌症首3位:肺癌、大腸癌及肝癌 注意胰臟癌新症10年增九成

 

肺癌病徵:咳嗽、痰中帶血、胸痛 早期難察覺

羅醫生表示,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若腫瘤生長在肺部較邊緣的位置,而非接近氣管、胸膜等位置,上述病徵未必一定出現;而X光檢查亦因為有其技術上的限制,假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有可能會看不見,因此不少病人往往到病情的中、晚期才能發現。現時一般會建議例如吸煙者等高危人士,定期接受低劑量的電腦掃描,冀能盡早揪出病情屬早期的個案並安排治療。

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早期病徵並不容易察覺,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故不少病人到病情中、晚期才能發現。(網上圖片)
肺癌病徵可能會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問題,惟早期病徵並不容易察覺,如腫瘤太細小或是「隱藏」起來,故不少病人到病情中、晚期才能發現。(網上圖片)

 

先分辨肺癌屬原發性?轉移性?

羅醫生指出,在制定治療方案前,一般會先為病人分辨其肺癌是屬於原發性,抑或是轉移性。他解釋,因為有部分癌症,例如乳癌、腸癌等,都有機會擴散至肺部,需為病人進行電腦掃描便能得知腫瘤的範圍,如果屬轉移性,則有需要抽取原發灶的組織化驗,了解腫瘤的特性,再針對各部位,包括轉移性肺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肺結節莫非肺癌來襲? 正確診斷、定期監察肺部 隨時可免「一刀切」

 

肺癌不同期數 調整治療手法及目標

肺癌大致上可分為第一期至第四期,羅醫生表示,病人在不同期數,其治療目標及手法均有所不同:

第一、二期:早期的肺癌一般會建議以手術切除腫瘤作為首選治療方案,之後加上輔助治療,冀能根治。

第三期:中期的肺癌需視乎腫瘤的大小來決定治療方案。如果腫瘤的體積相對大而不適宜手術,醫生有可能會先安排化療、電療等其他治療,冀能將腫瘤縮小,以便進行手術切除,仍以根治為目標。

第四期:一般晚期的肺癌已較難根治,通常會以穩定病情,延長存活期作為首要目標。目前晚期肺癌除了化療外,亦可採用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前都必須先抽取組織進行病理基因化驗,以了解基因突變的部分是否與可獲得的標靶藥相吻合,檢測需時一星期;如果標靶治療並不適合,則會再研究免疫/化學治療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屬互不相容,甚難雙管齊下。

羅醫生強調,每種治療均有其副作用,醫生會判斷病人的身體狀况、病情等因素來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病人、病人家屬及醫護三方可多作溝通,以制定出對病人適合的抗癌計劃。

]]>
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爆發個案續增 6 成涉幼稚園、幼兒中心 周六起停課 梁子超: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有不同 //www.afterroberto.com/%e4%b8%8a%e5%91%bc%e5%90%b8%e9%81%93%e6%84%9f%e6%9f%93-%e5%ad%b8%e7%ab%a5%e7%88%86%e7%99%bc%e5%80%8b%e6%a1%88%e7%ba%8c%e5%a2%9e6%e6%88%90%e6%b6%89%e5%b9%bc%e7%a8%9a%e5%9c%92/ Thu, 12 Nov 2020 08:24: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9326 本港近日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截至今(12日)早9時半,衛生署共錄得171宗,超過1900人受影響,其中101宗、即近六成涉及幼稚園、幼兒園暨幼兒中心或幼兒中心,局方非常關注,情況令人憂慮。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港台節目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上呼吸道感染的傳播途徑不同,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而引致感染的病毒已經風土化,一般會透過飛沫、接觸或空氣等傳播。食物及衛生局陳肇始今宣布全港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本周六(14日)起暫停面授課堂或服務14天至11月27日。

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爆發個案續增 6 成涉幼稚園、幼兒中心 周六起停課 梁子超: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有不同
(資料圖片)

相關文章:上呼吸道感染|單日增 9 間學校爆發個案涉逾300學生職員 曾祈殷: 一窩蜂式感染 料非新冠病毒或流感 防疫響警號

 

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病徵: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陳肇始指出,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反映儘管已強制戴口罩,學校亦採取感染控制措施,但幼兒年紀小,治理能力相對較弱,故出現爆發;她稱,考慮到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疫情嚴峻、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加上幼兒個人衛生情況、幼稚園或幼兒中心較多群體活動和互相觸摸等因素後,決定暫停面授課堂。她稱,相關部門會檢視情況,再決定是否延長安排。

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爆發個案續增 6 成涉幼稚園、幼兒中心 周六起停課 梁子超: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有不同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鍾林枝攝)

梁子超:學童衛生意識低 易交叉感染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於11日在港台節目中表示,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其實年年都有」,而引致感染的病毒已經風土化,一般透過飛沫、接觸或空氣等傳播,加上秋冬天氣轉涼及空氣污染,幼兒衛生意識低,復課後互相接觸的活動增加,或增加交叉感染風險,令幼兒園出現多宗感染。

新冠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傳播途徑不同

梁子超續指,新型冠狀病毒與上呼吸道感染的傳播途徑不同,相信學校未必有新冠病毒群組感染。 梁子超稱,新型肺炎爆發一般影響年紀較大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13歲以下兒童,病徵一般較輕微和不明顯,他們很少成為傳播源,即使歐美地區復課,不少兒童確診新冠病毒個案是由成年人傳染。

宜接種流感疫苗

他呼籲,學童若有上呼吸道感染就不要上學,要待病徵消失24小時後才上學;並提醒市民要接種流感疫苗,可避免和新型冠狀病毒混淆診斷,並減輕醫療負擔。

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涉日前的9間學校包括:旺角樂希幼兒學校、沙田粵南信義會腓力堂愛鄰幼兒學園、麗港城迦南幼稚園、深水埗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九龍城迦南中英文幼稚園、東涌善一堂逸東幼稚園、元朗八鄉中心小學、灣仔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及九龍城民生書院小學,共涉及259名學生,年齡介乎2至9歲,病徵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其中以東涌善一堂逸東幼稚園爆發所涉人數最多,共54名學童受影響,年齡介乎3至6歲。

衛生防護中心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

衛生防護中心日前表示,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近日錄得在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有所增加,中心會為出現爆發個案的學校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為受影響班別的師生檢驗新型冠狀病毒,並會建議有關班別於未獲得檢測結果前停課不少於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