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睡眠窒息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hu, 14 Nov 2024 06:34:0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睡眠窒息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世界糖尿病日】減少吃糖≠有效控制糖尿  必知5個因素 服糖尿病藥減肥BMI需逾27?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7%b3%96%e5%b0%bf%e7%97%85%e6%97%a5-%e6%b8%9b%e5%b0%91%e5%90%83%e7%b3%96%e2%89%a0%e6%9c%89%e6%95%88%e6%8e%a7%e5%88%b6%e7%b3%96%e5%b0%bf-%e5%bf%85%e7%9f%a5%e5%9b%a0%e7%b4%a0/ Thu, 14 Nov 2024 06:34: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83 【明報專訊】香港面臨糖尿病高發的嚴峻挑戰。根據統計,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隨着都市人生活習慣的轉變,久坐、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等因素,令糖尿病發病率持續上升。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旨在提升全球對糖尿病的認識。不少人誤以為只要減少吃糖,就可以控制好糖尿病,認清糖與糖尿病關係,幫助大家有效預防和管理糖尿病。(編按:近年針對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中,有些同時具備減輕體重作用。這類藥物是否人人適合呢?針對歐美及亞洲人士,BMI分別需超過30和27才可使用此類藥物。此外,服用這類糖尿病藥物有沒有副作用呢?)

【世界糖尿病日】減少吃糖≠有效控制糖尿  必知5個因素 服糖尿病藥減肥BMI需逾27?
糖尿病控制涉及多種因素,包括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體重管理、藥物治療等,不止減少攝取糖分這麼簡單。(Ok Sotnykov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只要減少吃糖,就可以控制好糖尿病?5個因素你要知

很多人誤以為糖尿病與「吃糖」直接掛鈎,以為只要少吃糖,病情便會受控。事實上,糖尿病控制涉及多種因素,包括碳水化合物整體攝取量、體重管理、藥物治療及生活習慣,遠不止減少糖分攝取這麼簡單。

1. 控攝取碳水化合物

不論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留意碳水化合物整體攝取量。碳水化合物包括糖、飯、麵、麵包等,都會在體內消化及分解成葡萄糖,進而影響血糖水平。因此,糖尿病人不僅要減少單純糖(例如汽水、甜品)的攝取,還要計算整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例如每餐飯量)。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據所攝取碳水化合物來調整胰島素劑量,而2型糖尿病患者則應選擇健康碳水化合物來源,例如糙米、黑米、意粉、全麥維等,這些食物升糖指數較低,進食後血糖上升較為穩定。

2. 控攝取鹽分、不健康脂肪

糖尿病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留意鹽分和不健康脂肪攝取。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進一步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鹽分攝取不超過5克(約1茶匙),同時避免食用如罐頭、即食麵等高鹽食品。另外,飽和脂肪會提高壞膽固醇(LDL)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常見於紅肉和加工肉類中。患者可食用富含奧米加-3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鯖魚)或橄欖油、堅果和種子等健康脂肪來源,減少心血管負擔,保護心臟健康。

3.體重管理

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是控制病情關鍵之一。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表示,減重3%至7%能降低胰島素抗性,有助減緩病情發展。因此,可透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地中海飲食或低熱量飲食等節食減重,或遵循營養師調節整體飲食,持續監測體重和血糖。

4. 恆常運動

運動有助增強胰島素敏感度,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應做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步走、踏單車或游泳等。研究顯示,健康飲食、恆常運動和減輕體重等生活改變,能減低胰島素抗阻,可預期降低糖化血紅素(HbA1c)達1%至2%,效果與藥物治療差不多。

【世界糖尿病日】減少吃糖≠有效控制糖尿  必知5個因素 服糖尿病藥減肥BMI需逾27?
運動有助增強胰島素敏感度,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的使用。(rudi_suardi@iStockphoto)

5. 遵醫囑服藥

正確藥物治療對於糖尿病控制十分重要。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胰島素注射,並根據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調整胰島素劑量。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早期可以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控制血糖,但隨病情進展,可能需要服用降糖藥物。遵從醫生及藥劑師指示,按時服藥是糖尿病長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若對現時服用的藥物有任何疑問,可到社區藥房尋找註冊藥劑師作藥物諮詢。


相關閲讀:糖尿上眼嚴重可致盲出現視力模糊、飛蚊症、近視突變盡早求醫嚴控血糖有望逆轉視力


知多啲:新式糖尿藥減肥 亞洲人BMI逾27才適用

近年針對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藥物中,有些同時具備減輕體重作用。當中較為顯著的兩類藥物,包括口服SGLT2抑制劑和針劑型GLP-1受體促效劑。SGLT2抑制劑主要通過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再吸收,促使多餘糖分隨尿液排出體外。這樣不僅有效降低血糖,還能增加熱量流失,達到減重效果,因此有「排糖藥」之稱。至於GLP-1受體促效劑,則以提升胰島素分泌及抑制升糖素為主要功能,促使肌肉細胞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同時減少肝臟繼續製造葡萄糖。此外,它還能減慢胃排空速度,增加飽腹感,抑制食慾,自然地減少食量。因此,這兩類藥物不僅對控制血糖有效,對某些患者來說也能達到減重效果。

【世界糖尿病日】減少吃糖≠有效控制糖尿  必知5個因素 服糖尿病藥減肥BMI需逾27?
近年針對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藥,有些同時具減重作用。(krisda Bisalyaputra@iStockphoto)

相關閲讀:【糖尿病新藥】了解新降血糖藥功效及副作用  更護心腎?降血壓兼減重?


罕見副作用:胰腺炎、膽囊炎

這些藥物減重效用被臨牀認可,GLP-1受體促效劑逐漸應用於非糖尿病患者的減肥治療。因此,網上出現不少廣告宣稱有售「減肥小筆」。在香港,目前獲批准的GLP-1受體促效劑包括利拉魯肽(liraglutide),主要用於治療肥胖症患者,特別適合因肥胖而引致其他健康問題的人士,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異常血糖或睡眠窒息症等。這類藥物在減重上的效果理想,但需要強調的是,只有BMI超過30的歐美人士及BMI超過27的亞洲人,才可使用此類藥物。此外,這些藥物屬處方藥物,必須經醫生評估後才可使用。對於體重沒有過高的健康人士來說,這些藥物未必合適。這類藥物總體上是安全,但也有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輕微副作用,亦有可能出現胰腺炎、膽囊炎等較罕見副作用。因此市民切勿盲目跟風使用。其他4類型常用口服降血糖藥
除了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還有其他常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以下是常見的類型及其作用機制:

•雙胍類藥物(biguanides,例如甲福明metformin):減少肝臟釋放葡萄糖,並提高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是2型糖尿病治療較常用藥物,具有穩定的降糖效果,副作用相對較小

•DPP-4抑制劑(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延長腸道內促胰島素效應,使胰島素分泌更穩定,同時降低升糖素的作用,幫助控制血糖

•磺胺尿素劑(sulphonylureas):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幫助降低血糖,但有可能引致低血糖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阻礙腸道吸收糖分,有助控制餐後血糖水平

至於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因此主要依賴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胰島素種類繁多,從速效到長效均有不同選擇,醫生會根據患者的需求來調整胰島素的使用方案。

文:陳志鵬(藥劑連線 註冊藥劑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腺樣體發炎肥大可致兒童上呼吸道阻塞 港12歲發病率高 //www.afterroberto.com/%e8%85%ba%e6%a8%a3%e9%ab%94%e7%99%bc%e7%82%8e%e8%82%a5%e5%a4%a7%e8%87%b4%e5%85%92%e7%ab%a5%e4%b8%8a%e5%91%bc%e5%90%b8%e9%81%93%e9%98%bb%e5%a1%9e-%e6%b8%af%e7%ab%a5%e7%99%bc%e7%97%85%e7%8e%87%e9%ab%98/ Mon, 09 Sep 2024 04:15:1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68

【明報專訊】腺樣體(adenoids)位於鼻咽腔後部,和扁桃腺一樣是淋巴組織,具有免疫功能,防止病菌經鼻腔進入人體。腺樣體由出生後會一直發育,約10歲後開始逐步萎縮。腺樣體發炎肥大是兒童上呼吸道阻塞的常見成因,發病率達34%,會導致口呼吸、打鼾和兒童睡眠窒息症等問題,還有可能因為鼻腔細菌感染而引發中耳炎和鼻竇炎等。

腺樣體發炎肥大可致兒童上呼吸道阻塞 港12歲發病率高
腺樣體位於鼻咽腔後部(左)。港大研究發現兒童腺樣體肥大(右)與牙頜面畸形相關。(medicalstocks@iStockphoto)

腺樣體發炎肥大可致兒童上呼吸道阻塞 或致打鼻軒、睡眠窒息、鼻竇炎

若腺樣體肥大沒有帶來徵狀,不用治療,患者可使用噴劑或藥物改善徵狀;若情况嚴重,則需要考慮手術切除腺樣體。

網上流傳大量關於腺樣體肥大導致青少年牙頜面畸形的報道,但學術界證據並不充分。尤其是腺樣體在10歲以後開始逐步萎縮,其肥大發病率還有多高?它和牙頜面畸形有多大關係?仍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相關閲讀: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


港12歲兒童發病率高 與牙頜面畸形相關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矯齒科團隊對此推行大樣本回顧研究,原始資料來源於一個抽樣調查。該調查從香港各區隨機選取11所學校共517名12歲學童,拍攝頭顱側位X光片。研究分析X光片上的腺樣體,結果顯示,香港12歲兒童腺樣體肥大的發病率仍然很高,達到14%到19%,而且它與下顎骨後縮等牙頜面畸形相關。這個研究成果表明,我們仍然要對10歲以上香港青少年的腺樣體肥大問題給予相當重視,不能因為其可能開始萎縮而忽視其危害,應及時治療,例如腺樣體手術切除術仍然需要考慮。


相關閲讀:【鼻竇炎】 急性與慢性鼻竇炎症狀有不同 拖延治療隨時擴散至眼睛、腦部 併發症後果嚴重


文:辜岷(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矯齒學臨牀副教授)

(口齒生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www.afterroberto.com/%e9%ab%94%e6%aa%a2%e6%85%8e%e9%81%b8-%e5%ba%a6%e8%ba%ab%e8%a8%82%e9%80%a0%e8%ba%ab%e9%ab%94%e6%aa%a2%e6%9f%a5-%e8%a7%a3%e6%a7%8b%e4%b8%89%e9%ab%98%e4%b8%8d%e5%90%8c%e6%8c%87%e6%a8%99/ Fri, 21 Jun 2024 08:59: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185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是引致不同健康問題的元兇,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有助預防疾病及盡早抽出隱藏的危機。坊間有不少以「全包宴」優惠套餐作招徠,檢驗「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可避免胡亂花錢,免卻無謂的檢查,並透過檢查準確地抽出潛在的健康問題?

面對坊間眾多身體檢查的選擇,一般人難免會單純以價錢作比較。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張宇醫生指,即使是同一檢查項目,不同測試方法的準確度、靈敏度(Sensitivity)、特異度(Specificity)和陰性預測值也有差異。張醫生建議市民在進行體檢前先諮詢專業的意見,醫生會先了解求診者的病歷、家族病史及初步臨床檢查結果,以及生活習慣、過往驗身報告、平日服用藥物等資訊,按實際需要來度身訂造個人化的體檢項目。

【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坊間有五花八門的身體檢查套餐,如檢驗三高、癌症指標、肝或腎功能等,應怎樣選擇才不會做了無謂的體驗項目呢?

體檢前認清不同指標 準確驗三高

「三高」是本港常見的三大慢性疾病,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據衞生署發表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在15至84歲人口當中,51.9%受訪者患有高膽固醇血症,而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人士分別佔29.5%及8.5%。

年紀愈大,患上三高的風險就愈高,但張醫生指出,大部分人未必會意識到自己是三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上沒有節制,長遠便演變成不同的健康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及動脈粥樣硬化等。早期三高可以沒有徵狀,靜悄悄地影響身體,只有透過定期檢驗血糖、血脂及血壓,方可及早發現、盡早接受治療。

• 血糖值:空腹血糖 vs 糖化血紅素

張醫生表示,空腹血糖的敏感度不高,並會受壓力及其他疾病影響,若單憑空腹血糖的數值來診斷糖尿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未能夠被診斷出來;而糖化血紅素(HbA1c)則反映病人過去2至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况,能更準確地反映血糖真實情况。


相關閲讀:體檢解構(上)- 血液常規檢查 (養和醫度百科)

注意9個高風險因素

若求診者有以下9個高風險因素,醫生會進一步安排檢驗糖化血紅素,以及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

  • 體重指標(BMI)≥23
  • 男士腰圍≥90 cm/36吋;女士腰圍≥80 cm/32吋﹔
  • 35歲或以上;
  • 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
  • 每星期運動次數少於3次;
  • 曾患妊娠糖尿,或寶寶出生時體重超過9磅或4公斤;
  • 患有多囊卵巢症或睡眠窒息症;
  • 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或曾經中風;
  • 種族遺傳,如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印度族裔等

張醫生提醒,一般化驗室的「正常參考值」,通常只列出糖尿病指標,未有詳細列明糖尿前期指標,故不要以為空腹血糖低於7mmol/L、糖化血紅素低於6.5%便屬正常,並建議謹記3項指數的正常值: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應是5.5或以下﹔糖化血紅素正常值為5.6%或以下﹔兩小時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的正常值應為7.7或以下。

 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糖化血紅素5.7–6.4% (39–47mmol/mol)≥6.5% (48mmol/mol)
空腹血糖100–125mg/dL       (5.6–6.9mmol/L)≥126mg/dL        (7.0mmol/L)
75克口服葡萄糖耐糖測試140–199mg/dL       (7.8–11.0mmol/L)≥200mg/dL    (11.1mmol/L)

血壓:高血壓徵狀不明顯 正常血壓低於120/80mmHg

高血壓沒有明顯徵狀,若非透過恆常量度血壓,患者未必意識到自己的狀况。高血壓患者有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視線模糊、身體疲勞等徵狀,令人容易忽視,以致出現併發症時方發現患病。

張醫生指出,不論是亞洲或西方國家,都把正常血壓定義為低於120/80mmHg。他引述美國一項「收縮壓介入試驗」(SPRINT)研究指出,如成功把上壓降至120 mmHg以下,能夠分別將心血管發病率及整體死亡風險降低25%及27%。另外,根據2021年老年人血壓大型研究(STEP Trial),60至80歲長者以收縮壓達110至130mmHg為治療目標,出現中風的機會率較傳統以130至150mmHg為目標低33%,這打破了憑觀察長者比較常患高血壓,而錯誤結論為長者要有較高血壓的誤解!

血脂:壞膽固醇增心血管病風險 可考慮3項檢查

高血脂是指血的低密度膽固醇(LDL-C)、即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簡稱HDL-C)濃度過低;當多餘的脂肪長期囤積在血管內壁上,會造成動脈硬化,引起血管阻塞,繼而導致心臟疾病如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病變如腦梗塞或是腦出血。

對於有高膽固醇血症或高風險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人士而言,張醫生建議可考慮接受以下3項檢查:

多普勒(Doppler頸動脈超聲波檢查:能呈現頸動脈中的血塊,有否「頸動脈狹窄」的情况,有助揪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又稱「小中風」)、糖尿病及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測試:能反映發炎程度,若數值高於2mg/L,代表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

脂蛋白(a)(Lp(a))脂蛋白(a)會令血管產生粥樣硬化、炎症和增加血栓機會,可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指標,歐洲動脈硬化學會建議成年人最少接受一次相關檢查。

以上檢查均有助醫生更準確地評估求診者的心血管風險,決定需否接受藥物治療,以及監察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水平。


相關閲讀:血糖失控易引發心臟病 糖尿病患者風險增24倍 及早控制三高為上策

慎選身體檢查項目 勿單憑價錢作考慮

張醫生提醒,定期進行體檢對預防疾病固然非常重要,但檢查後的跟進輔導及具體治療方案亦需要認真處理,才可以達到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目的,因此應該慎選適合自己的身體檢查項目,切忌單純以價錢作為考慮因素。

]]>
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www.afterroberto.com/%e5%a4%b1%e7%9c%a0%e5%9b%b0%e6%93%be%e6%b8%af%e4%ba%ba-%e6%b7%b1%e5%b1%a4%e7%9d%a1%e7%9c%a0%e6%9c%89%e5%b9%be%e9%87%8d%e8%a6%81-%e6%94%b9%e5%96%84%e7%9d%a1%e7%9c%a0%e8%b3%aa%e7%b4%a0/ Fri, 15 Mar 2024 04:18: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516

3月15日是世界睡眠日 (World Sleep Day),藉此希望引起大眾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質的關注。中大醫學院調查發現,四成受訪港人平日睡眠少於7小時,32%屬中度或以上失眠,當中有求助的人一成曾接受認知行為治療(CBT-I)等心理治療。每晚輾轉反側、扎醒後難再入睡、睡眠時有嚴重鼻軒……究竟怎樣才算是睡得好呢?深層睡眠又有多重要呢?下午補眠又有沒有作用?忽視睡眠窒息症有什麼後果?專家逐一拆解失眠7大成因,還要學習睡眠衛生Do’s & Don’ts和提升睡眠質素貼士。

港人三成受失眠困擾 中大:CBT-I改睡眠習慣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去年8月至今年2月訪問本港4283名成人,發現41%受訪者平日睡少於7小時,亦有32%屬中度或以上失眠,其中一半過去一年無求助。調查發現大部分求助者曾服藥,10.5%曾接受心理治療(見表)。

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兼卓敏精神科學教授榮潤國稱,不少失眠者選擇服藥,但藥物只能短暫幫助,CBT-I才能長遠改變失眠者習慣和認知。他指出,失眠不是睡得愈久愈好,CBT-I會建議失眠者限制牀上時間,戒掉牀上用電話等陋習,讓身體習慣在牀上只會睡覺。

該院精神科學系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8600萬元,去年2月起推出為期3年半的「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目標為1萬名成年失眠者配對「睡眠教練」,提供CBT-I等個人支援。身兼計劃項目經理的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銀燕說,計劃提供階梯式支援,若有需要更可轉介心理治療師,做「家居睡眠檢查」,了解是否另有原因導致失眠,例如睡眠窒息等。若屬中度或以上失眠,「睡眠教練」會每周透過電話提供個人支援,於計劃期內持續跟進。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 Don’ts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失眠的成因有很多,常見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及早確認造成失眠的源頭,才能夠「對症下藥」,第一線治療是建立良好睡眠習慣,協助調整生活和睡眠,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在深層睡眠(中睡期、深睡期)的階段,大腦皮層處於停止活動、完全休息的狀態,因此對消除疲勞有較大作用。然而,深層睡眠只佔了整體睡覺時間的一至兩小時,其餘時間都是處於淺層睡眠(淺睡期、輕睡期)及快速動眼期。

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睡眠時間夠未必代表好?輾轉難入睡、扎醒4個常見問題 10個提升睡眠質素小貼士

即使睡得「夠」,未必代表睡得「好」。一般而言,18至64歲人士睡眠時間為7至9小時,小童及長者的時間亦有所不同,有信心睡得「夠」「好」嗎?

睡眠時間夠未必代表好?輾轉難入睡、扎醒4個常見問題 10個提升睡眠質素小貼士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上牀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相信不少人也有此經驗,但什麼程度才算是失眠?慢性失眠代表什麼?需要吃安眠藥?有副作用嗎?還是要尋求協助?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午間小睡可提神,但原來超過30分鐘卻可能有反效果!至於午睡姿勢,有研究指出仰臥午睡20分鐘較容易進入深層睡眠,若突然醒來,反會影響精神狀態……即看午睡補眠貼士!

【睡眠時間】午飯後補眠20分鐘 提神兼減心血管病風險?快速入睡3點要注意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窒息症患者在睡眠時會有嚴重的鼻鼾,鼻鼾聲會間中停止,或會中斷十秒以上,然後突然再大聲響起……這疾病可引致高血壓、心律不正、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家人或枕邊人若有懷疑,應及早求醫!

【肥胖系列】睡眠窒息症 嚴重鼻鼾、經常扎醒勿輕視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有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以下情况:經常覺得疲倦、日間隨時可入睡、睡覺時不斷轉身,又或是初確診糖尿病及高血壓等人士,宜及早求醫,建議考慮接受睡眠測試,以了解問題是否源於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無論服食安眠藥或是不同成分的助眠補充劑,可以改善睡眠質素嗎?會有什麼副作用?長期攝取褪黑激素是否安全?哪些食物有助入眠呢?中醫方面對失眠的成因又有什麼看法?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人體有一名為「褪黑激素」(melatonin)的荷爾蒙,擔任調節生理時鐘的角色,一般在晚上會開始分泌,褪黑激素愈多,便會愈易入睡。身體分泌褪黑激素的多寡原來與飲食有關。有營養師表示,它與體內的「色氨酸」(tryptophan)及胰島素含量有密切關係……

【睡眠與疾病】告別失眠之苦  教你從飲食入手
]]>
【世界肥胖日】港逾五成人屬肥胖超重  增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因素 健康減肥有法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8%82%a5%e8%83%96%e6%97%a5-%e6%b8%af%e9%80%be%e4%ba%94%e6%88%90%e4%ba%ba%e5%b1%ac%e8%82%a5%e8%83%96%e8%b6%85%e9%87%8d-%e5%81%a5%e5%ba%b7%e6%b8%9b%e8%82%a5%e6%9c%89%e6%b3%95/ Mon, 04 Mar 2024 04:32: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364

編按:每年的3月4日被定為「世界肥胖日」,衞生署呼籲市民關注肥胖問題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2024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題是「讓我們談論肥胖和……」,鼓勵更多人就肥胖問題展開跨領域對話。衞生署發言人說,肥胖是多項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二型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及睡眠窒息症。根據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本港15至84歲人士之中,32.6%屬肥胖,22%超重,37.8%屬中央肥胖……如何健康減肥?怎樣才能有效管理體重不反彈?做哪些運動適合自己呢?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全球成人肥胖率在過去40年間上升了約3倍,衞生署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亦發現,高達近五成年齡介乎15至84歲人士屬超重和肥胖。要控制體重是否難上難的事呢?要進食哪些食物、吃多少才是健康飲食呢?

【世界肥胖日】有效管理體重 飲食為重要關鍵 (衛生處方)

減肥失敗體重易反彈?營養師拆解5個謬誤和竅門  輕鬆減磅不用「無啖好食」

在香港,成年人按體重指數(BMI)介乎23至25以下屬超重,而體重指數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腰圍呢?男性腰圍達90厘米或以上、女性腰圍達80厘米或以上皆屬中央肥胖。到底要成功減肥,是否一定要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及零食?三餐出外用膳便注定減肥失敗?即睇營養師教路!

減肥失敗體重易反彈?營養師拆解5個謬誤和竅門  輕鬆減磅不用「無啖好食」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近年流行各種不同的減肥方法,例如斷食、生酮飲食法等,近年亦興起以蔬菜代替碳水化合物的「仿飯減肥法」,透過進食外觀與白飯相似的蔬菜,減少熱量和澱粉質的攝取。「仿飯」是什麼?營養師提醒,進行「仿飯減肥法」除了要注意以下3點外,也非人人適合,尤其是腸道敏感、腎病、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

【減肥】仿飯 vs 斷食 vs 生酮好壞有不同 營養師提醒非人人適合:腸道敏感、糖尿、腎病患者要注意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經常外出用膳容易墮入 5 個飲食陷阱,包括鹽分攝取過多、飲水少及蔬果量不足、多飲高糖飲料例如含糖咖啡、檸茶及珍珠奶茶等、經常吃煎炸食物,以及食無定時等,對身體內外健康都會構成不良影響。不妨參考營養師提供的健康餐單,把握在家的時間,吃得更清淡健康。

【容光煥發新一年】 經常外出用膳 易墮 5 個飲食陷阱 營養師教你飲食小改變 由內「營」到外(內附3日健康餐單)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減重對預防高血壓亦十分重要,肥胖也是高血壓的成因之一。只要體重每減1公斤,血壓就可跌1度。有營養師建議,減肥最重要是控制糖分及油分,而不是戒吃白飯,注意營養均衡有助提升新陳代謝率;飯後亦可多散步,或急步行半小時,以作為運動……

【三高與中風】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醫生表示,吃得太急、太飽、太肥膩,飲用含咖啡因或有氣飲品,又或飲酒、食煙等,都與消化不良息息相關。聚餐吃得太豐富導致消化不良?醫生整理出以下5大建議,於節日前後提醒大家:

【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血壓度數由兩組數值組成,一般首個或顯示於上方數值為收縮壓(上壓),代表心臟收縮並泵出血液的血管內壓力;另一個顯示於下方的數值則為舒張壓(下壓),代表心臟放鬆時血管內的壓力。自行量血壓可有效監察着自己的血壓水平,不過要注意以下5大事項!

【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肥胖人口比例上升、遺傳等因素影響,愈來愈多年輕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患者,可能是20、30歲,部分人沒有徵狀,甚至因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才知道自己患病……一旦持續有疑似徵狀如不夠氣、胸口痛,應及早找醫生檢查。

【心臟病】了解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成因、徵狀、病發先兆及高危因素 5個關於心臟病、通波仔等治療和檢查問題

減肥失敗或因荷爾蒙問題治療糖胖症代謝手術:縮胃、胃繞道手術知多啲

當糖尿病患者同時有癡肥的問題,便是「糖胖症(Diabesity)」,控糖及減重是控制糖胖症的不二法門,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這些病人可以透過代謝手術改變消化系統的結構及荷爾蒙分泌,糾正代謝機理,有助病人重拾健康體重,甚至根治糖尿病……

減肥失敗或因荷爾蒙問題治療糖胖症代謝手術:縮胃、胃繞道手術知多啲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日本和台灣流行超慢跑,跟着節拍以「慢」取勝,被稱為神奇瘦身跑法!另一邊廂,在香港的運動場上,快跑力有不逮,跑得慢又擔心被人笑「龜速」,究竟要點跑,燒脂才最明顯?

【跑步】超慢跑每分鐘180步減膝關節受力 注意4原則 配合HIIT訓練增減肥效果

【減肥方法】分辨真假肚腩 了解成因、健康警號 肥瘦先天或後天影響?節食斷食易反彈?運動消脂成效話你知

有家庭醫生引述研究指出,「先天肥」:一個人的體重,有30%至50%受基因影響,所以後天因素影響稍微多些。至於「後天肥」主因有兩個: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導致體內攝取的熱量較消耗為多,人也自然易胖。應如何收身減肥呢?五花八門的運動消脂增肌方法,如何做才見成效?專家逐一解構。

【減肥方法】分辨真假肚腩 了解成因、健康警號 肥瘦先天或後天影響?節食斷食易反彈?運動消脂成效話你知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專家指出,相比其他帶氧運動,游水減肥效果更顯著,能同時鍛煉肌肉和心肺。哪一種泳式減肥最有效?冬泳會否消耗更多熱量?

【減肥有法】帶氧運動中游水減肥效果顯著?活動熱量消耗計算有法

]]>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www.afterroberto.com/%e4%bd%a0%e6%9c%89%e6%85%a2%e6%80%a7%e5%a4%b1%e7%9c%a0%e5%97%8e-%e7%9d%a1%e7%9c%a0%e5%86%8d%e5%9f%b9%e8%a8%93-%e7%94%a8%e9%9d%9e%e8%97%a5%e7%89%a9%e6%b2%bb%e7%99%82/ Tue, 30 Jan 2024 10:19: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069 【明報專訊】一夜無眠,輾轉反側,無論數了多少隻綿羊,依然無法入睡。大家或會嘗過這種「眼光光等天光」的滋味。最怕情况持續,演變為慢性失眠,既擔心安眠藥有不同副作用;又害怕伴隨共病,包括睡眠窒息、不寧腿,甚或抑鬱症……失眠是否真的如此恐怖?是否一定要食安眠藥?專家解謎:醫治失眠,首要重新學習睡覺。(編按:失眠人士很多時都會躺在牀上等入睡,結果愈心急想快些入睡,卻愈難入眠,久而久之對睡眠產生恐懼,更加難以入睡。有研究證實,慢性失眠患者在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後,四成獲得根治,六成病情好轉。療程期間,患者須重新學習睡眠規律,培養睡眠衛生習慣……)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salim hanzaz@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失眠定義:你有慢性失眠嗎?以非藥物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上牀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相信不少人也有此經驗,但什麼程度才算是失眠,需要尋求協助?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為失眠定義,若發現自己每周出現至少3次下述任何一種情况,並維持至少3個月;以及對日常生活、工作、社交造成困擾,即表示患上失眠。

1.上牀後30分鐘仍難以入眠

2.半夜多次醒來並難以再度入睡

3.比預算時間早起卻無法再度入睡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症 亂服安眠藥或加重失眠

面對失眠,總是聽到不同勸說,「放鬆點,想辦法減減壓,無壓力,心情輕鬆,自然睡得好」。亦有些「專家」朋友說「失眠可能跟情緒病有關,處理好情緒問題就有覺好瞓」。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指出這些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失眠其實是一種睡眠障礙症,以往多歸咎於壓力和情緒問題,但經過20多年研究,我們發覺這些因素並非導致失眠的主因。反而單單只是擔心睡不着,已可形成壓力,導致失眠」。有些人亂用安眠藥,不接受針對慢性失眠的治療,令問題持續加劇,更有可能由偶發失眠演變成慢性失眠。「目前醫學界針對慢性失眠的第一線治療方案,是採取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研究證實,慢性失眠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四成獲得根治,六成病情好轉。」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即是針對睡眠相關的心理與行為治療,屬非藥物治療方法,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在2005年確認是治療慢性失眠的有效方法。研究發現,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能減低患者在夜間睡眠時出現的困擾外,還有效改善日間精神狀態。

多伴隨情緒病、睡眠窒息等共病

不過現實上,很多失眠患者都伴隨其他疾病。榮潤國解釋:「例如是情緒病、抑鬱症或焦慮症等共病;又或者其他睡眠障礙症,例如不寧腿、睡眠窒息等。了解相關病因,醫生才能決定治療方案。不過目前的治療大方向都是先採取非藥物治療,即是認知行為治療,然後才因應病情,考慮是否加入藥物作為輔助治療。」


相關閲讀:睡眠窒息分三級 輕中嚴重程度治療有不同 注意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 了解什麼是深層睡眠

睡牀辦公打機煲劇 影響睡眠認知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系列針對行為、認知和導致失眠因素的干預治療,研究證實比藥物療效更長久,亦有助降低患者服食安眠藥的劑量。治療包括5大範疇(見「睡眠再培訓」),目的是教導患者重新學習睡覺。中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陳銀燕表示:「日常行為習慣其實好影響睡眠,認知行為治療是透過睡眠教育,以及針對失眠的認知和行為策略,不但能夠治療失眠,亦可以預防失眠。」中大有份參與的失眠研究發現,有家族失眠病史的高危青少年,接受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後,比對照組患失眠的風險低逾七成。研究結果於2021年在《兒科醫學期刊》發表。

陳銀燕解釋:「療程期間,患者須重新學習睡眠規律,培養睡眠衛生習慣,例如睡前不能玩手機。失眠人士很多時躺在牀上等入睡,愈心急想快些入睡,卻愈難入眠,久而久之對睡眠產生恐懼,更加難以入睡。」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可整體提升睡眠效率,有助減少因等待入睡而出現的負面情緒,重建正常睡眠習慣,令患者可在牀上自然入睡,不必費力強迫睡覺。陳銀燕舉一常見例子,「有些人將睡牀變成工作的地方,或花費大部分時間在牀上,例如玩手機和看電視,這些不合適活動會影響睡眠認知,治療將協助患者改變這些壞習慣,包括讓患者習慣睡牀只作睡眠用途,睡不着,就先不要睡,有睡意時才上牀」。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陳銀燕(受訪者提供)

失眠可造成惡性循環 毋須強迫睡足8小時

失眠可以形成惡性循環,很多時患者會因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和不合理的觀念而導致失眠,因為失眠不單可造成睡眠不足,亦可能令人產生負面想法,到睡覺時又驚睡不着,導致壓力上升,出現憂慮及負面情緒,這又影響患者日間表現;亦有人認為要睡眠8小時才充足,在日間已不停提醒自己今晚一定要睡足8小時,無形中又給自己壓力,令失眠加劇形成惡性循環。陳銀燕指出:「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有可能不一樣,不一定都需要8小時的睡眠時間。此外,有些患者會出現一些災難級想法,覺得失眠好大件事,工作表現一定變得好差,同樣無形中產生了壓力。」

早前中大與賽馬會合作推出「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jcsleepwell.cuhk.edu.hk),透過網上平台提供睡眠知識,市民可登記成為會員參與自助睡眠課程,或接受專家分析,由專屬「睡眠教練」提供針對失眠的認知行為策略。計劃主要有3大目標,榮潤國指出:「首先是推廣睡眠健康文化,希望市民重視睡眠,因為大眾對睡覺有好多誤解,例如睡得多浪費時間;第二、根據市民的失眠情况提供不同程度的治療方案,循序漸進為參加者治療失眠;第三、提升社區對睡眠問題的支援。計劃將分階段於不同社區推行,期望於未來3年內為1萬名市民服務。」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為提升大眾對睡眠的認識,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特意設計了一個樂眠空間供有興趣的人士預約,以體驗形式推廣睡眠教育,改善睡眠質素。(受訪者提供)

睡眠再培訓 5範疇改善睡眠品質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透過以下5大範疇,以不同層面改善患者睡眠品質和習慣。在專家指導下,失眠患者須填寫睡眠日記,幫助診斷及找出導致失眠的原因和類型。

1.睡眠衛生教育
目標:教授正確的睡眠習慣

2.刺激控制
目標:重建牀與睡眠的關係,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

3.放鬆訓練
目標:減少失眠患者對失眠的焦慮情緒

4.睡眠限制
目標:加強睡眠意欲,提升睡眠質素和持續時間

5.認知治療
目標:改變患者對失眠的錯誤觀念和認知,減少對失眠過度的憂慮


相關閲讀: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睡眠障礙:夢遊、睡夢中打人、「蟻爬腳」 無覺好瞓快求醫

本港研究顯示,約三成港人出現失眠症狀,影響日常生活。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強調,大多失眠問題在適當方法及治療下都能改善。除失眠外,以下常見睡眠障礙亦可影響睡眠質素,應及早求醫。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榮潤國(受訪者提供)

‧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
歸類為異態睡眠障礙,患者會在睡夢中將夢境表現出來,例如作出踢、跳、打、叫喊和說話等行為。病情會隨時間惡化,病發初期,夢境行為會較輕微,其後愈趨激烈甚至暴力

‧阻塞性睡眠窒息
這是睡眠窒息症中最常見的一種,患者氣管會在睡眠期間反覆受到阻塞,因而發出鼻鼾、窒息的聲音,甚至停止呼吸

‧不寧腿綜合徵
歸類為神經性睡眠障礙,患者在睡眠期間常感覺腿部不適,例如似有異物爬行或蠕動,因而難以入睡,嚴重影響睡眠質素和時間

‧夢遊
歸類為異態睡眠障礙,患者會在夢遊期間作出奇怪、不當,甚至暴力行為,少數患者可能會隨處小便、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危險行為等。不過,兒童夢遊則多屬正常,一般來說毋須治療

你有慢性失眠嗎?睡眠再培訓:用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四成可根治
(ariwasabi@iStockphoto)

文:葉凱欣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5%8f%8a%e6%97%a9%e6%b2%bb%e7%99%82%e9%ab%98%e8%a1%80%e5%a3%93-%e6%b8%9b%e5%bf%83%e8%a1%80%e7%ae%a1%e7%96%be%e7%97%85%e9%a2%a8%e9%9a%aa/ Fri, 22 Sep 2023 09:41: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4120 高血壓相當普遍,卻因為沒有明顯徵狀,很多時到出現中風、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患者才得知其嚴重性。本地調查顯示,近三成15至84歲人士患高血壓,當中65至84歲的患病率更高達57.4%。據世界衞生組織(WHO)和香港衞生署指引,高血壓標準值為140/90mmHg,但據美國心臟協會2017年最新指引,要低於120/80mmHg方可界定為正常血壓,標準更見嚴格,可進一步減低心血管疾病的病發率。

心跳率和高血壓的關係除血壓外,心跳率也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生理指數。正常成人靜止心跳率約每分鐘60至100下,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就可能代表有心律不正的現象,需要進一步檢查。研究上雖然有證據顯示血壓和心跳率存在一定關係,例如心跳率快的人較易患高血壓,但實際上這種關係也非必然。然而在治療高血壓上,心跳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有些降血壓藥會同時降低心跳率,所以醫生會因應病人不同的身體狀况而處方合適的降血壓藥。建議大家量度血壓時應一併量度心跳,並把這些數值準確地記錄下來,以供醫生參考。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控制飲食及服藥治療高血壓

若屬早期的肥胖型高血壓患者,透過節食、恆常運動有助降低血壓,但必須持之以恆。較嚴重的患者,例如已出現心肌肥厚等併發症,或腎臟受損而出現蛋白尿,就應及早服用降血壓藥。另外,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睡眠窒息症、有中風或心臟病家族病史的人士有較大風險出現併發症,故亦應及早服藥避免情况惡化。


相關閲讀:【高血壓併發症】中風?心臟病?消融腎動脈交感神經 微創手術對付頑固高血壓


手術治療頑固高血壓

部分患者服用多種藥物後仍未能有效控制血壓,或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則可考慮進行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交感神經系統分布於人體多個位置,當中以腎血管壁最為集中,當系統受到刺激,便會令身體進入作戰狀態,分泌更多腎上腺素,令血管收縮而導致血壓上升。

手術原理是要減低交感神經系統的活躍程度。醫生會在病人的腹股溝股動脈置入含金屬點的導管,當到達腎血管時,其金屬點緊貼血管壁並發出射頻能量消融交感神經。大部分病人的血壓於術後兩至三個月都會有明顯下降,在半年至一年後漸趨穩定,並能降低服藥劑量。惟此手術有可能令腎血管出現損傷,故術後半年至一年,病人需進行超聲波或磁力共振掃描跟進腎血管情况。

]]>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3%e5%a4%a7%e3%80%8c%e9%9d%9e%e5%85%b8%e5%9e%8b%e3%80%8d%e7%9d%a1%e7%9c%a0%e9%9a%9c%e7%a4%99%ef%bc%9a%e5%a4%a2%e4%b8%ad%e5%a4%a7%e5%90%b5%e7%a2%8c%e8%90%bd%e7%89%80%ef%bc%9f%e9%9b%99/ Tue, 16 May 2023 04:20: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321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明報專訊】提及睡眠障礙,失眠、噩夢、易醒、睡眠窒息,大家都聽得多;但還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非典型」睡眠障礙,不單影響睡眠品質,背後還可能暗藏健康隱憂。你可曾試過在睡夢中碌落牀(或與柏金遜症先)?或每晚躺下來,雙腿好像有很多螞蟻爬來鑽去,麻癢不適呢(或是「不寧腿綜合徵」、多巴胺不足)?甚至在睡覺時「不小心」遺尿(或尿道炎、前列腺增生)?以下3宗奇案,事主在睡覺時各有古怪經歷,究竟純屬意外、心理作祟,抑或是病態?且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陳詠欣一一解答。

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問題逐一拆解

奇案1︰撞鬼似的 睡夢中大砂大叫碌落牀

50多歲陳先生(化名),沒有長期病患,每晚一躺上牀就可以「秒睡」。然而陳先生近兩年卻經常在睡覺時發生離奇事件——碌落牀!「試過5、6次了,有2次及時被太太抓着,但其餘幾次就真的跌了在地,幸而每次都只是輕微擦傷手腳,沒有大礙。」陳太則形容,每次丈夫都好像「撞鬼」般,睡到半夜突然大吵大叫,之後便跌下牀。陳先生認為自己是發噩夢「嚇親」,只是扎醒後便記不起夢境了。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睡眠障礙——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很少會跌下牀,但假如情况持續發生,就當心患上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設計圖片,frenky362@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拆解︰或柏金遜症先兆

陳詠欣表示,成人透過生活經驗,建立起睡眠安全意識,所以不會像小朋友般,因在牀上鑽來鑽去而跌落牀。而且成人對牀的大小有概念,睡覺時會避免躺在牀緣位置;亦有較高警覺力,即使已進入夢鄉,但當感到手腳懸在牀外時,會馬上有意識地縮回來。所以成人相對於小孩子,跌下牀的機率較小。但陳先生已有5、6次相關經歷,就值得關注。

據陳先生描述,每次跌下牀都因為發噩夢,即是說,當時他正處於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的睡眠周期。理論上,這時全身肌肉最放鬆,即使在夢境中有跑、跳、叫等動作,在牀上應該仍然表現安靜。然而,若是患有快速眼動睡眠障礙症(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的病人,即使在REM階段,肌肉都沒有完全放鬆,因此會隨夢境做出一些複雜動作或發出聲音。陳詠欣表示,「我有一個病人,發夢被人搶袋子,於是出盡力想扯回來,怎知他其實在扯着太太的頭髮」。

RBD病人也較容易產生一些動作激烈的夢境,例如跟別人爭吵或扭打、被鬼或動物追趕等,約有三至五成病人會在睡覺時自傷,例如跌下牀、撞牆等。RBD患者以男性較多,好發年齡約60歲以上。雖然陳先生只有50多歲,但仍建議他接受多導睡眠圖測試,包括使用腦電圖記錄他睡眠時腦電波的活動,以及透過肌電圖,檢查他在REM階段中肌肉張力有無增加,以確定是否患有RBD。

之所以不能夠忽視RBD,是因為愈來愈多數據顯示,RBD似乎是神經退化病的前期階段,尤其跟柏金遜症關聯最密切。「柏金遜症患者之中,超過一半有RBD徵狀。」病人首要是注意家居安全,假如經常碌落牀,可考慮鋪上軟墊,或直接把牀褥放在地上睡覺。有需要時,醫生會處方藥物,包括褪黑激素或鎮靜劑,有助患者減少發噩夢,以至在睡夢間「手舞足蹈」。


相關閲讀:睡眠窒息分三級 輕中嚴重程度治療有不同 注意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 了解什麼是深層睡眠


奇案2︰如蟻爬腳 麻癢難耐

梁先生(化名)一直被枕邊人投訴經常「踢被」,弄得大家都睡不好。「我不想的,只是雙腳很不自在,像有螞蟻在爬來鑽去,忍不住要踢腳。」梁先生曾以為是牀單不潔或是皮膚乾燥所致,但即使換了牀單、雙腳塗上很多潤膚膏,不適感仍然存在,「太太說是心理作祟,但我覺得不是,只是無法形容那種麻麻癢癢的感覺」。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麻癢不適——不寧腿一般在晚上才發作,麻癢不適感,會影響患者睡眠品質。(設計圖片,PeopleImages@iStockphoto)

拆解︰神經系統病 多巴胺不足

有一種經常被人忽略的睡眠障礙叫不寧腿綜合徵(下稱不寧腿),和事主的情况很相似。陳詠欣表示,「有一名病人,徵狀都頗嚴重,但看醫生時無法具體描述,只說感到痠痛、抽筋、不舒服,總之就是睡不到。醫生便因為他『睡不到』而處方安眠藥,但病人服藥後情况無改善,就擅自增加劑量,結果愈吃愈多後出現夢遊。後來轉介來我們的睡眠檢查室,才知道他原來有不寧腿」。

不寧腿患者在靜止狀態時,常覺得下肢(部分人會伴隨上肢)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不適感,坐立不安,必須通過移動或活動雙腳緩解不適。「比較特別的是,此症有晝夜節律,徵狀通常在黃昏、晚間、臨睡前尤其明顯。」

不寧腿並非心理作祟,它可能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相信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有關。雖然到目前為止,未有直接科學數據證明此症會增加患腦退化症的風險;但已知的是,一些疾病例如貧血、缺乏鐵質、甲狀腺病、糖尿病、腎功能衰竭等,都有可能導致不寧腿,所以或需要進一步檢查,尋求病因。醫生會根據病人情况,制訂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是缺鐵性貧血,便可通過補充鐵質來消除徵狀;另外,多巴胺促動劑、鎮靜劑、抗腦癇類藥物,亦可減輕不寧腿患者的不適感。


相關閲讀:【世界柏金遜症日】認知障礙vs柏金遜 注意異常警號 早發現早治療 照顧者身心健康不容忽視


奇案3︰交際應酬後尿牀

睡覺本來是最放鬆的時間,但梁先生(化名)總是心慌慌,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何時又「瀨尿」。「這是間歇發生,前年狀態最差時,有1個月試過2次,平均就3、4個月『失手』一次;去年情况好些,全年只瀨濕過1次;今年就最開心,至今都平安無事。」梁先生思前想後,發現自己每次尿牀都在交際應酬後,又或是那陣子身體極度透支,為此他已經戒掉啤酒,也盡量多休息。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揪出成因——成人遺尿原因眾多,必須揪出成因,才能提升治療效果。(設計圖片,jes2ufoto@iStockphoto)

拆解︰或尿道炎、前列腺增生

成人繼發性睡眠遺尿症的診斷準則,是指原本能正常控制夜間排尿,但突然1星期有超過2次在非自願情况下尿牀,且持續發生超過3個月。雖然梁先生個案的尿牀次數並不符合確診要求,但為何會遺尿呢?也值得探討。

成人膀胱容量比嬰幼兒大,正常可儲到300至400毫升尿液,加上機能成熟,身體在睡覺時會分泌抗利尿激素,有助腎臟濃縮尿液,減少尿量。但以下情况可能會造成影響︰

1.睡前飲很多水或利尿飲品,又或是本身是糖尿病人,需要服食利尿藥物,都會導致晚上產生很多尿液

2.假如膀胱很敏感或過度活躍,會增加遺尿機率。這情况常出現在尿道炎病人,又或者是長期受便秘困擾的人士

3.正常成人尿急時會醒來去廁所,但有些人受酒精或鎮靜劑類藥物影響,會較難清醒;睡眠窒息症患者較多半夢半醒的狀態,遺尿機率也較高

4.年長男性較常有前列腺增生問題,由於尿道被擠壓,會影響排尿不清,也較容易出現遺尿

假如排除其他病症,會建議臨睡前調整水分攝取,減少飲用酒精及含咖啡因等刺激飲料,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體重,都有助改善情况。

拆解3大「非典型」睡眠障礙:夢中大吵碌落牀?雙腳麻癢難耐?成人遺尿?或暗藏隱疾
陳詠欣(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 //www.afterroberto.com/%e9%bc%bb%e6%95%8f%e6%84%9f%e6%98%93%e8%87%b4%e5%85%92%e7%ab%a5%e7%9d%a1%e7%9c%a0%e7%aa%92%e6%81%af%e7%97%87-%e6%b3%a8%e6%84%8f%e5%bc%b5%e9%96%8b%e5%8f%a3%e7%9d%a1%e8%a6%ba%e6%89%93%e9%bc%bb%e9%bc%be/ Mon, 27 Mar 2023 06:47: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58 睡眠窒息症是本港常見疾病,不少人或以為只有成人才有機會患上,但其實小童同樣有罹患風險,一旦沒有接受適切治療,對其身心發展有深遠影響,家長不應輕視。有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指出,鼻敏感是常見引致兒童患上睡眠窒息症的原因,因此治療睡眠窒息症必須由問題根源入手,有需要可能會處方口服藥、噴鼻劑,甚至讓患者佩戴呼吸機睡覺,以改善病情。


相關閲讀:睡眠窒息分三級 輕中嚴重程度治療有不同 注意鼻軒聲不斷、經常扎醒 了解什麼是深層睡眠


鼻敏感屬兒童睡眠窒息症高危因素 張口呼吸弊處多

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
鼻敏感是導致兒童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家長要多注意子女在睡覺時有沒有打鼻鼾、磨牙、張開口呼吸等情况,以及早發現有否患上睡眠窒息症。

betway体彩 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醫生引述數據指出,本港有40%兒童患有鼻敏感,鼻敏感會引致兒童鼻塞,睡覺時需要張開口用力呼吸,從而令舌頭向下墮,阻塞氣道而令他們呼吸困難,引致打鼻鼾,甚至患上睡眠窒息症;此外,睡覺時經常用口呼吸,吸入的空氣缺少了經鼻孔過濾的過程,直接刺激扁桃腺發大,同樣會阻塞氣道,導致睡眠窒息症。因此,鼻敏感是其中一個導致兒童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高危因素,令其睡眠質素欠佳。


家長留意打鼻鼾、磨牙是警號 影響睡眠質素

吳醫生指出,要及早發現兒童是否罹患睡眠窒息症,家長需要多注意兒童就寢後與日間活動時的表現。

在睡覺時段,打鼻鼾是常見被家長忽略的症狀,其實年幼子女一旦一星期有3晚以上出現打鼻鼾,患有睡眠窒息症的機會是非常高,因此家長可留意子女打鼻鼾的頻率、睡覺期間有否磨牙、張開口呼吸或出現無法呼吸等情况,上述均是睡眠窒息症的警號;此外,睡眠窒息症亦會令兒童出現復發性遺尿的問題,一般5歲以上的兒童不會再有遺尿,一旦發現有持續尿床情况,亦必須警惕,及早帶子女接受檢查。


相關閲讀:【鼻敏感】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可治癒鼻敏感?洗鼻10個步驟


影響兒童專注力 情緒易衝動

由於睡眠窒息症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睡眠質素,因此對其日間的活動亦有所影響。吳醫生解釋,兒童日間會出現專注力不足,課堂難以專注,令學習能力下降;其情緒亦會較波動,變得容易衝動,可能會經常打斷別人的說話,因此子女突然性情有變及學業成績退步,都有機會是睡眠窒息症所導致。

吳醫生強調,不要低估睡眠窒息症對兒童身心帶來的影響,一旦延誤治療,其專注力及認知能力會在成長階段受到嚴重影響,有機會演變成過度活躍症,長遠更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建議及早求醫接受檢查和治療。

精準檢查揪出問根源

要診斷兒童有否患上睡眠窒息症,吳醫生指出,醫生一般會先詳細了解其已有病徵及請家長填寫問卷,之後會安排兒童接受睡眠窒息測試,兒童在晚上睡覺時需要接駁特定的儀器,以測量呼吸頻律、血含氧量、鼻鼾聲浪等數據,由於兒童睡眠期間較容易翻來覆去,因此通常會建議家長讓子女在醫院接受測試,醫護人員可監察過程,一旦有任何儀器鬆脫,都可即時修正,診斷結果會更精準。

完成睡眠窒息測試後,會進一步安排睡眠內窺鏡檢查,注射藥物助兒童進入睡眠狀態,醫生會透過內窺鏡檢查找出阻塞呼吸的源頭,以助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度身訂造  對症下藥

吳醫生強調,睡眠窒息症的治療方案必須度身訂造,因為不同兒童患者的問題根源可以完全不一樣,如果問題主因是鼻敏感,則必須先控制鼻敏感病情,例如會處方類固醇噴鼻劑和抗敏感口服藥等,亦會教導患者用鹽水洗鼻;如果是跟扁桃腺發大有關,有需要可能會考慮切除扁桃腺;如果是上顎與下顎的形狀有問題,則可能會轉介至牙科醫生訂造牙托矯正。

肥胖患者宜戴呼吸機

如果是肥胖的兒童患者,則較適宜佩戴呼吸機,因為呼吸機能減少睡眠窒息的情况,從而增加產生飽腹感荷爾蒙的敏感度,令兒童不會經常感覺肚餓,有助減少進食,配合運動減肥,減重後能有助改善睡眠窒息的情况。

]]>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www.afterroberto.com/%e4%ba%86%e8%a7%a3%e5%a4%b1%e7%9c%a07%e5%a4%a7%e6%88%90%e5%9b%a0-%e6%b3%a8%e6%84%8f%e7%9d%a1%e7%9c%a0%e8%a1%9b%e7%94%9fdos-and-donts-%e8%a7%a3%e6%b1%ba%e8%bc%be%e8%bd%89%e9%9b%a3/ Tue, 21 Mar 2023 04:10:4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08 相信不少人都曾經歷過失眠之苦,躺在床上「眼光光」,輾轉難眠。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去年一項研究發現,近四分一青年人有失眠問題。間中失眠致翌日精神欠佳和疲倦,只需晚上補眠便可,但如果失眠問題持續,不單影響專注力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會增加患上高血壓、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及糖尿病等機會,更會誘發抑鬱、焦慮症等精神問題,部分人甚至會借酒精或藥物助眠,長遠或導致依賴酒精或濫藥。究竟何謂失眠呢?立即了解失眠的7大成因和睡眠衛生的Do’s and Don’ts,以改善難眠之苦!


相關閲讀:【失眠原因】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如何解「睏」?


何謂失眠:一周至少三晚難入睡持續3個月 7大失眠成因

了解失眠7大成因 注意睡眠衛生Do’s and Don’ts 解決輾轉難眠之苦
失眠的成因很多,常見會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若失眠問題持續並造成困擾,必須求醫對症下藥。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醫生表示,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失眠患者必須對其睡眠時間的「質」和「量」感到不滿,包括一星期至少有3晚出現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太早醒來、醒來後難以再入睡等,而且問題維持至少3個月。深受失眠困擾的人士,即使有睡覺的機會,仍難以入睡。

王醫生指出,失眠的成因很多,常見是由於壓力所致,也會因為不良習慣和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影響睡眠質素。以下是7大失眠成因:

  1. 壓力:人體的自律神經會因學業、工作及家庭等壓力而過度亢奮,引致心悸及肌肉繃緊。特別是需要夜間上班或輪班工作的人士、或要經常穿越多個時區的航空機組人員等,其生理時鐘容易受到干擾,增加失眠的風險。
  2. 不良習慣: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傍晚吃得太飽,有機會引起胃酸倒流;飲水過多則會導致夜尿;傍晚或晚上吸煙、飲用咖啡、濃茶及酒類等,也會刺激大腦。其他不良習慣例如躺在床上看電視、手機及平板電腦,或者睡房的溫度及光暗度不舒適,都會影響我們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導致難以入睡。
  3. 身體疾病:除了外在因素,一些生理上的問題也可以導致失眠,王醫生解釋,好像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躍症及糖尿病會引致尿頻,令患者夜間頻頻上廁所;甲狀腺亢奮會令患者心理及生理難以平復;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衰竭的患者亦會容易因呼吸困難而失眠。
  4. 精神疾病:失眠可以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精神疾病的徵狀之一。
  5. 藥物:某類藥物會造成失眠,例如抗抑鬱藥SSRI、治療哮喘的氣管擴張藥及某些高血壓藥。其他非處方藥物若含偽麻黃素(如通鼻塞藥),亦可引致失眠。
  6. 睡眠相關疾病:睡眠窒息症、週期性腿部抽動症及不寧腿症候群等都會影響睡眠質素。
  7. 原發性失眠:如臨床評估完全排除以上所有失眠原因,患者則屬於原發性失眠。

相關閲讀:【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睡眠測試評估失眠原因

王醫生指出,若患者因為失眠問題求醫,醫生會先透過問症了解其睡眠模式,並安排合適的身體檢查及化驗,甚至會進行睡眠測試,期間監測患者的腦電波、呼吸、心跳、眼球運動和身體動作等數據,找出是否有其他引致失眠的潛藏疾病。

衞生注項Do’s and Don’ts

定時上床睡覺及起床;限制小睡時間(最好少於30分鐘)經常小睡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寧靜,室內光線和溫度適中太餓或太飽就寢
放鬆心情,睡前可以聽聽輕鬆的音樂,或用暖水洗澡睡前飲用含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可樂或茶
如未能入睡,切忌勉強,可起來做些小事情,待有睡意時才睡睡前使用光亮螢幕,如平板電腦、手機、電視

如果能夠確認造成失眠的源頭,必須「對症下藥」,醫生亦會向病人講解良好睡眠習慣,協助調整生活和睡眠,作為第一線的治療方案,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針對失眠的心理治療之一,效果不比安眠藥遜色,而且安全得多。治療會教導患者辨識導致失眠的原因,糾正不正確的睡眠觀念,例如沒有藥物和酒精一定不能入睡等。
  • 非處方藥物:這類藥物可直接於藥房或超市購買,毋須醫生處方,例如用作傷風感冒藥的第一代抗組織胺藥,服用後會產生睡意,但要留意青光眼及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使用;至於褪黑激素對需要輪班或經常穿越不同時區人士可能有幫助,但治療失眠的效果未必顯著。
  • 處方藥物:如以上方法沒明顯效用,或在認知行為治療發揮功效前,醫生可能會處方安眠藥作短期治療,以加快入睡及增加睡眠時間。常用的安眠藥有苯二氮䓬類(Benzodiazepine),如勞拉西泮(Lorazepam)及地西泮(Diazepam),服用後可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和減少醒後的困倦感。這類藥物較適合作短期治療,若連續使用數星期有機會出現依賴性,以及影響記憶、產生幻覺、壓抑呼吸及增加長者跌倒風險。另一類非苯二氮䓬類(Non-Benzodiazepine)又稱為「Z藥」,常用的包括佐匹克隆(Zopiclone)及唑吡坦(Zolpidem),其化學結構與苯二氮卓類完全不同,但藥效、不良反應和風險相似。

正確治療失眠,對促進身心健康和提升生活質素都非常重要。王醫生提醒,如持續受失眠問題困擾,務必諮詢醫生意見,不應自行服用來歴不明的保健品或成藥,更不要自行增加處方藥物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