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癌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9 Nov 2024 07:15:0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癌症”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www.afterroberto.com/%e8%82%ba%e7%99%8c%e6%83%a1%e5%8c%96%e5%bf%ab-%e5%ad%98%e6%b4%bb%e7%8e%87%e7%b4%84%e5%85%a9%e6%88%90-%e5%b0%88%e5%ae%b6-%e8%82%ba%e7%89%87%e8%82%89%e7%9c%bc%e9%9b%a3%e8%be%a8%e8%85%ab%e7%98%a4/ Tue, 19 Nov 2024 07:15:0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416

【明報專訊】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逾半患者確診時已屬末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形容,肺癌是「極不友善」的癌症,惡化速度以月計。(編按:肺癌可於一年內由初期演變至晚期,相較大腸癌由發現小瘜肉至確診或需10年,加上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無徵狀,至中後期才會出現咳血、呼吸時胸口痛等病徵,令存活率減低。)他又引述研究數據稱,末期患者5年存活率跌至一成,相反第一期確診者達九成,及早診治非常重要。[編按: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研究人工智能(AI)篩查肺癌,據悉初步探討利用AI分析公立醫院病人肺部X光片。有份制定指引的公共衛生專家稱,肉眼難憑肺片判別腫瘤,不排除加入AI可提升準繩度,值得試行並蒐集數據研究,以制定未來篩查方向。]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肺癌2022年新症有55.1%屬末期,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肺癌是「極不友善」的癌症,病徵於患病中後期才出現,故大部分個案較遲確診,令存活率偏低。圖中電腦顯示的是2021年肺癌新症數據,訪問當日醫管局尚未更新2022年數據。(賴俊傑攝)

肺癌惡化速度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醫管局數據顯示,肺癌是本港最常見和最致命癌症,2022年錄得5707宗新症及3782宗死亡;55.1%新症屬第四期,18.4%屬第一期。數據顯示本港肺癌患者的一年存活率為54%(即確診一年後仍生存的比率),5年存活率跌至21.8%。
黃至生說,肺癌惡化速度快,可於一年內由初期演變至晚期,相較大腸癌由發現小瘜肉至確診或需10年,加上早期肺癌患者大部分無徵狀,至中後期才會出現咳血、呼吸時胸口痛等病徵,令存活率減低。

肺癌惡化快 5年存活率約兩成 專家:肺片肉眼難辨腫瘤 可試行AI蒐數據

多地採LDCT篩查 專家:適時更新指引

英國、美國及台灣等地近年陸續使用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篩查肺癌(見表),但本港專家小組指引指出,海外研究顯示LDCT有約兩成假陽性機率。黃至生說,LDCT能清晰看到腫瘤,輻射量是傳統電腦掃描的三分之一,海外已常用;至於假陽性風險,他說由於篩查後須檢驗活組織確認,變相要接受不必要的侵入程序。不過,他強調篩查非百分百準確,海外一般接受約八成準繩度。

黃說本地有團隊正做LDCT大型研究,專家小組會適時檢視數據並更新肺癌篩查指引。他建議本港若推行肺癌篩查,可涵蓋50至74歲並有一個高風險因素的人,例如屬長期煙民、有近親家屬病史等。

知多啲:醫局早用AI睇肺片 研舊片辨高危者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研究人工智能(AI)篩查肺癌,據悉初步探討利用AI分析公立醫院病人肺部X光片。根據政府專家小組現行指引顯示,本港暫無數據支持推行肺癌篩查,尤其不建議篩查肺片,但未觸及AI應用。有份制定指引的公共衛生專家稱,肉眼難憑肺片判別腫瘤,不排除加入AI可提升準繩度,值得試行並蒐集數據研究,以制定未來篩查方向。有資深急症室醫生表示,公院已廣泛使用AI分析肺片多年,有效轉介並跟進個案。

肺癌是本港最致命癌症,及早診治至關重要。醫管局於2017年起在指定普通科門診試用AI分析肺片,以識別肺炎或癌症等,2021年擴至所有普通科門診及急症室。《施政報告》提出研究AI篩查肺癌,據悉政府考慮到不少病人以往曾因其他病而在公院照過肺片,研究方向包括探討利用AI分析舊肺片,以識別高風險患肺癌者,具體方案尚待研究,例如針對的年齡群組等。


相關閲讀:【本港十大癌症】乳癌新症超越大腸癌位列第二 肺癌續居首


專家組指引不建議查肺片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癌症預防及普查專家工作小組負責制定各類癌症的篩查建議,小組最新於去年檢視外地研究等數據後,總結本港目前無證據支持推行肺癌篩查,並明確指出不建議篩查肺片。專家小組成員、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說,X光主要診斷骨骼及硬組織,醫生肉眼較難識別腫瘤,故海外已少用肺片篩查肺癌,較常用低劑量電腦掃描。

近年有研究顯示AI分析大腸鏡影像、乳房X光造影等可及早診斷患癌,美國亦有用AI辨識活檢組織化驗結果。黃至生說,暫未見大型研究證實AI分析肺片有助肺癌患者提早確診,但不排除AI可為醫生肉眼補漏拾遺,且分析公院現有肺片毋須招募病人和額外資源,認為值得試行。

黃說,專家小組制定篩查指引須基於研究數據,例如證實有助提早確診,或能增加存活率,建議醫管局試行AI篩查時蒐集數據研究,了解準確度、假陽性機率等,日後供專家小組參考。他稱若數據顯示AI肺片篩查準確度與其他篩查工具相若,可考慮更廣泛應用。


相關閲讀:【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響警號 癌症期數0至4期治療、存活率有不同


急症醫生:或現假性須臨牀判斷

有不具名的公院資深急症室醫生稱,目前已很常用AI分析普通科門診和急症室病人肺片,分析報告會指出有問題的結節,而由於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故醫生收到報告後須臨牀判斷,決定轉介其他檢查或專科跟進。他稱現做法行之有效,暫未聞會擴展應用範圍。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推行癌症篩查須考慮成本效益,建議當局釐定何謂高危群組,如年齡、吸煙歷史和家族病史等,又關注高危者若很久沒在公院照肺,是否便無法識別患癌。他說目前公營醫療體系負擔沉重,認為長遠須將肺癌篩查放至基層醫療,配合健康控制,預防高危者演變成患癌。

明報記者 張逸羲

]]>
【本港十大癌症】乳癌新症超越大腸癌位列第二 肺癌續居首 //www.afterroberto.com/%e6%9c%ac%e6%b8%af%e5%8d%81%e5%a4%a7%e7%99%8c%e7%97%87-%e4%b9%b3%e7%99%8c%e6%96%b0%e7%97%87%e8%b6%85%e8%b6%8a%e5%a4%a7%e8%85%b8%e7%99%8c%e4%bd%8d%e5%88%97%e7%ac%ac%e4%ba%8c-%e8%82%ba%e7%99%8c%e7%ba%8c/ Mon, 18 Nov 2024 06:29:3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407

【明報專訊】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於2022年錄得3.5萬宗癌症新症,較2021年下跌8%,其中肺癌仍然位列最常見癌症首位,乳癌則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二位。有專家表示,政府近年逐步擴大大腸癌篩查計劃,不排除數據反映計劃有效防止高危個案演變患癌,惟須觀察多數年和進一步研究確認。

本港2022十大癌症 乳癌新症第二多超越大腸癌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表示,本港2022年錄得35,373宗癌症新症,較2021年減少3089宗,但仍多於2020年宗數,而整體數字由1992年起維持平穩上升趨勢。

所有癌症減8% 肺癌續居首

該中心又稱,在詮釋2020至2022年數據時,應考慮新冠疫情對癌症評估及診斷模式帶來的異常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5個主要癌症共佔本港所有癌症新症58%,最常見是肺癌,有5707宗(見圖),而乳癌(5208宗)則首度超越大腸癌(5190宗)成為第二位,但其新症宗數則低於2021年。

至於男性和女性最常見5種癌症排名與2021年一樣,肺癌仍是男性最常見癌症,女性則為乳癌。

【本港十大癌症】乳癌新症超越大腸癌位列第二 肺癌續居首

男肺癌佔多 女乳癌第一

死亡數字方面,本港2022年有14,717人死於癌症,平均每日40人,死亡人數較2021年減少391人。五大致命癌症排名與2021年相同,首3名分別為肺癌、大腸癌和肝癌,共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逾半。

每30人一曾患癌 乳癌較普遍

中心表示,本港截至2022年初有約24.2萬人曾於過去20年患癌,即每30人有一人曾患癌,其中曾患乳癌最普遍,有約5.5萬人。

中心表示,過去10年患癌的人口一般對醫療系統造成最大負擔,截至2022年初有約17.7萬人於過去10年間患癌後仍活着,其中77.3%為55歲或以上。


相關閲讀:養和質子治療中心全面運作 料每年為逾400乳癌、前列腺癌、兒童癌病等患者 精準對付癌細胞


2022年新症同跌 專家:或因擴大腸篩查見效

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牀教授兼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主席鄺靄慧說,據她了解,醫管局初步評估乳癌新症增加速度較快,而大腸癌篩查計劃近年逐步擴大,從時間點推斷不排除計劃有效防止高危個案演變患癌,惟暫未有確實數據證實,認為須再觀察和研究。


相關閲讀:【大腸癌】排便習慣改變響警號 癌症期數0至4期治療、存活率有不同


倡當局分析新冠致延診否

鄺靄慧稱海外有研究顯示新冠疫情令癌症患者延誤確診,本地則無相關研究,未能確定疫情是否導致本港2022年癌症新症數目下跌的主因,認為醫管局可考慮進一步研究和分析,以更了解本地癌症情况。

]]>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4%b8%8d%e8%89%af%e9%a3%b2%e9%a3%9f%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5%a2%9e%e6%82%a3%e7%99%8c%e7%97%87%e9%a2%a8%e9%9a%aa/ Tue, 12 Nov 2024 10:02:3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78 【明報專訊】癌症是一個長期累積過程,有研究證明癌症與飲食有確切關聯,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增加患癌風險,不可忽視!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有研究顯示,久坐懶做運動,或增加患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搣甩7個飲食及生活壞習慣 降患癌風險

1.常吃加工食品 致肥胖不利健康

有些人因不喜歡烹飪或出於便利考慮,經常購買即食加工食品,例如腸仔、漢堡、即食麵等。然而,這些高熱量、低營養的加工食品不僅導致肥胖,也增加患癌風險。加工肉製品通常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不利健康。

建議:減少外食或吃加工食物的頻率。自己煮飯相對健康。注意每餐食物搭配,蔬菜、全穀物、豆類、水果、堅果等佔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留給動物蛋白和乳製品

7個不良飲食生活習慣 增患癌症風險 
(pexels。經常進食加工食品增肥胖及患癌風險。)

2.久坐懶動 增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表明,久坐不僅增加患大腸癌風險,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疾病風險有關。此外,久坐還可能導致肌肉骨骼問題,如頸椎病和腰椎病,並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如增加抑鬱和焦慮的風險。

建議:每1小時起身活動,伸腿、屈曲或升起足踝,或簡單按摩膝關節,促進血液循環;每天堅持30至40分鐘中強度運動,幫助控脂減肥

3.不吃早餐 或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

早餐非常重要。很多人為了多睡片刻,常常忽略早餐。不吃早餐可導致身體血糖供應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等徵狀;更甚者可能導致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便秘、胃炎、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風險。

建議:每天按時吃早餐,一份理想早餐應包含以下3類食物:澱粉類主食、雞蛋牛奶等優質蛋白、1至2種新鮮蔬果

4.懶做體檢 易忽視癌症徵兆

許多癌症若在早期發現,有較大治癒率。然而,很多人對體檢和篩查缺乏積極,甚至忽視身體上的癌症徵兆,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建議:增強定期體檢的意識,尤其是有家族史或相關疾病的高危群,更要注重癌症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治、早治療

5.翻吃隔夜剩菜 亞硝酸鹽具致癌作用

節儉是美德,但將吃不完飯菜留待翌日翻熱再食,對健康未必理想。食物在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且隔夜菜放久了會產生亞硝酸鹽,會產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亞硝胺,增加癌症風險

建議:當日烹調食物盡可能當日食完。剩餘食物應密封保存,盡快放入雪櫃冷藏。避免將食物反覆加熱,否則可能增加細菌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6.嗜煎炸食物 增患肺癌、乳腺癌風險

煎、炒、炸食物香口冶味,但由此產生的廚房油煙含有致癌物苯並芘,長期暴露會增加患肺癌和乳腺癌風險。此外,油煙亦有誘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風險。

建議:烹調時不要放大量油,注意控制油溫,避免冒出油煙。同時緊記開啟抽油煙機,並遵循「早開晚關」原則,即產生油煙之前就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後讓抽油煙機運行3至5分鐘;並盡量把廚房窗戶打開,促進空氣流通

7.吃過期壞掉食物 花生等易滋生黃麴毒素增肝癌風險

即使將蔬果腐爛發霉部分切掉食用,但內裏可能已經產生「致癌因子」。花生、粟米等澱粉類食物腐敗後,會滋生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增加肝癌罹患風險。蘋果、香蕉等水果腐爛會產生多種黴菌毒素,吃後可能出現惡心、腸胃不適等徵狀。另外,竹木筷子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開裂,容易隱藏食物殘渣並導致發霉,亦可能會產生黃麴毒素

建議:花生、豆類等澱粉含量高食物應乾燥密封儲存,一旦發霉,建議丟棄。盡量選擇新鮮水果,優先購買並即時食用,避免食用腐爛水果。竹木筷子使用壽命通常為半年,應定期更換,避免使用發霉物品

文:李慧妍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d%90%e5%ae%ae%e9%a0%b8%e7%99%8c%e7%96%ab%e8%8b%97%e3%80%912004%e8%87%b308%e5%87%ba%e7%94%9f%e5%a5%b3%e7%94%9f%e6%b3%a8%e6%84%8f%ef%bc%9a12%e6%9c%882%e6%97%a5%e8%b5%b7%e7%ac%ac%e4%b8%80/ Thu, 07 Nov 2024 06:52:1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51

【明報專訊】[編按: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幾乎所有子宮頸癌均由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致。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對預防最常引致子宮頸癌的高風險HPV類型非常有效。]政府於2019/20學年起為女童於就讀小五及小六時,免費接種兩劑HPV疫苗。防護中心因應科學委員會建議,本學年將落實補種計劃,為2004至2008年出生的女生免費接種兩劑子宮頸癌疫苗,該年齡層於2019/20學年已讀畢小五,即未有在小學時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衞生署(11月6日)公布,將於12月2日開展第一階段的補種計劃。]

子宮頸癌: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  2004-08年出生女生免費補打HPV疫苗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於2022年底討論子宮頸癌疫苗,在檢視海外和本地的科學實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和海外實踐經驗後,建議政府為中學女生或較年長的女童(即18歲或以下)補種子宮頸癌疫苗。衛生署公布,計劃將會分3階段進行,為期約兩年。合資格人士可免費接種兩劑疫苗,而免疫力弱的人士則需接種3劑(3劑均為免費)。參與是次計劃的合資格人士必須已登記醫健通。


相關閲讀:【三大婦科癌症】解構早期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補打疫苗計劃分3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將於12月2日開始,對象為就讀本港中學(包括特殊學校的中學部)中五或以上(或同等級別)的全日制女學生。學校可安排參與計劃的私營外展隊到學校免費為合資格女學生接種HPV疫苗。中心會免費提供外展接種的疫苗,並向醫生提供每劑105元的疫苗資助。

第二階段:預計於2025年第一季開展,對象為於2004年至2008年出生並於本港專上院校或大學就讀的女性香港居民。

第三階段:預計於2025上半年開展,對象為2004年至2008年出生而已經完成本地學業的女性香港居民。第二及第三階段的詳情將適時公布。


相關閲讀:子宮頸癌關注月 籲公眾關注子宮頸癌 定期接受篩查


小六女童接種率達九成

中心表示,小五和小六女學童的接種率方面,於2022/23及2023/24學年,小六女學童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比率為91%,高於《香港癌病策略2019》就完成接種兩劑HPV疫苗的覆蓋率的中期目標(70%)。

根據世衞建議所有國家引入HPV疫苗,為9至14歲的女孩在未開始有性接觸前接種,並建議對9至18歲(包括先前錯過接種的女孩和年齡較大的女孩)進行補種,以減低他們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

更多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補種計劃資訊:www.chp.gov.hk/tc/features/108084.html

【子宮頸癌疫苗】2004至08出生女生注意:12月2日起第一階段免費補打HPV疫苗
子宮頸癌是本港女性十大常見及致命癌症之一,接種HPV疫苗有助預防子宮頸癌。(pexels)(圖片與文中提及的疫苗無關。)

]]>
糖尿病患研究:有效控血糖即糖化血紅素低於7% 大腸癌肝癌風險減三成   //www.afterroberto.com/%e7%b3%96%e5%b0%bf%e7%97%85%e6%82%a3%e7%a0%94%e7%a9%b6-%e6%9c%89%e6%95%88%e6%8e%a7%e8%a1%80%e7%b3%96-%e5%a4%a7%e8%85%b8%e7%99%8c%e8%82%9d%e7%99%8c%e9%a2%a8%e9%9a%aa%e6%b8%9b/ Thu, 31 Oct 2024 06:40: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68 【明報專訊】糖尿病患常見併發心血管疾病,港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若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即糖化血紅素(HbA1c)低於7%,可減低罹患肝癌和大腸癌風險約三成。參與研究的港大內科學系李國賢基金教授(腸胃學)司徒偉基說,醫生以往較少提醒糖尿病人患癌風險,建議患者參與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以及檢測乙型肝炎和定期驗血檢驗肝纖維化。

糖尿病患研究:有效控血糖即糖化血紅素低於7% 大腸癌肝癌風險減三成  
糖尿病患常見併發心血管疾病,但有研究指及早管控血糖,可減患癌風險。(網上圖片)

「有效控制血糖」指糖化血紅素低於7%

研究團隊利用醫管局數據,辨識2005至2013年間88,468名新確診糖尿病患者,並持續追蹤血糖等狀况,觀察期中位數為7.2年、最長13年,其中1229人(1.4%)確診大腸癌。團隊另辨識2001至2016年146,430名新確診糖尿病患者並追蹤狀况,觀察期中位數為7年、最長17年,其中1099人(0.8%)患上肝癌,1430人(1%)出現肝臟失代償,即有黃疸病、眼白變黃、腹水、肝昏迷等併發症,亦有978人(0.7%)死於肝病。


研究發現有效控制血糖的病人,即糖化血紅素(HbA1c)低於7%,可減低28%患大腸癌風險,亦可減低13%出現大腸瘜肉風險。患者若控制HbA1c低於7%,可減低30%肝癌風險、24%肝臟失代償風險及30%肝病死亡風險,高風險病人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帶菌者更可減低40%肝癌風險。

兩項研究均顯示HbA1c水平愈高,患大腸癌和肝癌風險亦愈高(見表)。研究已於國際醫學期刊《腸胃》及《營養藥理學與治療學》刊登。

糖尿病患研究:有效控血糖即糖化血紅素低於7% 大腸癌肝癌風險減三成  

相關閲讀:【血糖監測】傳統「篤手指」vs 智能儀CGM 選擇與否3個考量 拆解驗血糖三大迷思


糖尿病患併發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糖尿上眼 及早管控血糖可減患癌

本身是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的港大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李智豪稱,醫生一般會提醒糖尿病患併發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和糖尿上眼的風險,而隨着醫學進步,病人現更易管理血壓和膽固醇,年紀漸長便有更高風險患癌。對於政府近年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篩查糖尿病,他稱可及早為病人管控血糖,亦可減患癌風險。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港大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張嘉盛說,現有大便隱血檢測和驗血等途徑篩查大腸癌和肝癌,但市民依從程度偏低,是次研究則顯示可透過控制血糖減低該兩種癌症發生率。

糖尿病患研究:有效控血糖即糖化血紅素低於7% 大腸癌肝癌風險減三成  
港大醫學院研究發現若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可減低罹患肝癌和大腸癌風險約三成。港大內科學系李國賢基金教授(腸胃學)司徒偉基(左二)建議糖尿病患者參與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及檢測乙型肝炎和定期驗血檢驗肝纖維化。左一為港大內科學系臨牀副教授李智豪,右一為該學系臨牀副教授張嘉盛,右二為患有糖尿病和曾確診肝癌的74歲病人陳先生。(鍾林枝攝)

相關閲讀:【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倡乙肝篩查涵蓋未打疫苗者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由地區康健中心和家庭醫生篩查乙肝,以預防肝癌。研究病毒性肝炎多年的司徒偉基建議篩查計劃可涵蓋所有未曾接種乙肝疫苗者,即1988年前出生的港人或2002年前在內地出生者,並須為帶菌者制定治療跟進方式。他說糖尿病人更應篩查乙肝,並須定期檢驗肝纖維化。

]]>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6%97%a5%e8%a1%8c%e8%90%ac%e6%ad%a5-%e6%b8%9b%e5%bf%83%e8%a1%80%e7%ae%a1-%e4%ba%8c%e5%9e%8b%e7%b3%96%e5%b0%bf%e7%97%85-%e7%99%8c%e7%97%87-%e9%a2%a8%e9%9a%aa-%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Thu, 31 Oct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62 市民生活繁忙,不少人沒時間進行運動,甚至須長期久坐,導致體能活動不足。體能活動不足和久坐時間過長,均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癌症等非傳染病的風險。(編按:步行是一項既簡單又易於實行的體能活動,如何逐步建立步行的習慣?怎樣才能夠達到日行萬步的目標呢?)

衞生署調查:四分一成人體能活動量不足

根據衞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接近四分之一的18歲或以上人士體能活動量不足,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 (下稱「世衞」) 建議的帶氧體能活動水平。另外,約七分之一的15歲或以上人士表示,每天維持坐着或躺着的時間長達10小時或以上。

按世衞建議,成年人應每星期進行最少 150 至 300 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至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等量的中等和劇烈強度所組合的體能活動,才可獲得顯著健康裨益。我們亦應限制久坐時間,多作體能活動。

恆常體能活動 提升心肺功能、強化肌肉骨骼

恆常的體能活動有益健康,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和骨骼、降低患非傳染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 二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風險,而且更可改善精神健康,減少抑鬱和焦慮的症狀。

要長遠建立持續運動的習慣,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健康狀况等選擇合適的體能活動。


相關閲讀:糖尿病人運動要恆常 帶氧、負重運動助穩定血糖 計算心跳率反映運動強度、成效


步行簡單兼易於實行 拾級達日行萬步目標

相信大部分市民每天都需要步行。步行是一項簡單而易於實行的體能活動,鼓勵大家養成步行的習慣。我們可先從短距離步行開始,例如通話時來回踱步、行樓梯替代乘搭電梯或升降機等,然後因應自己的身體狀况、能力、節奏和個別情况,逐漸增加步行距離、步數、強度和持續時間,將日行步數的目標逐漸提升至 10000 步。

除步數之外,步速亦影響活動量水平。一般來說,步速達至每分鐘100步為快步行,屬於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若持續一星期維持每天快步行約20至30分鐘,便能達到世衞建議的帶氧體能活動水平。

我們亦鼓勵大家相約家人、朋友或同事一起步行,例如結伴到海濱長廊、公園、健步行徑及郊野公園等戶外地點步行,既可增加運動量,亦可欣賞風景,促進身心健康。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步行是一項簡單而易於實行的體能活動,可以因應自己的身體狀况、能力和節奏逐漸增加步行距離、步數、強度和持續時間,不難做到日行 10000 步的目標。(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步行運動】間歇式步行助減肥 倒後行練平衡 4種步行變奏研究:日行4400步死亡率跌41%


步行融入生活  朋友相互鼓勵監察

現時許多電子裝置均設有計步功能,如智能電話、智能手表、健身手環和計步器等,市民可訂立步數目標,並與親朋好友互相監察進度,互相鼓勵,一起達到步數目標。

衞生署分別於2022及2023年舉辦「日行萬步」活動下的步行挑戰,推廣步行帶來的健康益處,鼓勵市民增加體能活動,增強體魄,以應對非傳染病。

今年11月,衞生署將繼續舉辦「日行萬步」活動,並推出第3個階段的步行挑戰,活動以「陪我行 陪你講」為口號,讓更多市民認識步行對身心健康的益處,並鼓勵他們與朋友之間互相支持,將日行萬步融入生活之中。

【日行萬步】 減患心血管、二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風險 (衛生處方)

如欲了解更多活動詳情,請參閱:www.10000stepsaday.hk/?lang=tc

文: 李予晴醫生(衞生署非傳染病處)

]]>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8%82%9a%e8%85%a9%e6%84%88%e4%be%86%e6%84%88%e5%a4%a7%e6%81%90%e4%bb%a3%e8%ac%9d%e7%b6%9c%e5%90%88%e5%be%b5-%e6%98%93%e6%8b%9b%e4%b8%89%e9%ab%98%e4%ba%8c%e5%ae%b3/ Mon, 28 Oct 2024 09:25: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35

【明報專訊】家中衣櫃有沒有穿不下卻捨不得扔掉的褲子?總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穿上,可惜時間過去,肚腩愈來愈大,腰線一去不回。大家可知道,腹部肥胖跟代謝綜合徵有密切關係。什麼是代謝綜合徵?又與「三高二害」(編按:「三高加二害」中的三高即是指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二害則是腰圍過粗及好膽固醇不足。)有什麼關係呢?

肚腩愈來愈大恐代謝綜合徵?易招「三高二害」 增糖尿、心血管病風險
(MongkolChuewong@iStockphoto)

代謝綜合徵腰粗 易招「三高二害」 逾六成糖尿病人患此症

代謝綜合徵是指一組身體狀態同時出現失調,出現「三高加二害」。三高是指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二害則是腰圍過粗及好膽固醇不足。三高二害會增加患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各項身體風險指數都尚未超標,但已響起警號。

代謝綜合徵沒有明顯病徵,肉眼可見只有粗腰圍,患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患者患上癌症、必威西盟足球精装版 、脂肪肝、中風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比率較一般人高。因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較常人高逾5倍,因其他疾病死亡風險亦高1倍;另外,患上二型糖尿病風險也比正常人高5倍。本地有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中,62%有代謝綜合徵,死亡率高50%。過多脂肪積聚腰腹,會干擾荷爾蒙分泌,減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導致血糖過高。另外,此症加上高血壓、血脂異常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致心血管疾病。

健康飲食 少坐多動 戒煙酒

都市人習慣久坐不動,飲食偏重加工食品和糖類,代謝綜合徵患病率因而迅速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代謝綜合徵發生率與全球肥胖流行病息息相關。在香港,衛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發現,在15至84歲人口中,患有各種構成代謝綜合徵失調狀况比率介乎8.5%(血糖升高或患有糖尿病)至51.9%(血膽固醇水平升高或患有高膽固醇血症)不等 。

代謝綜合徵很大程度是不健康生活模式的後果,近年研究發現,改變生活方式和醫學干預可以預防和控制代謝綜合徵。健康飲食、減少坐着時間、不吸煙、不飲酒、增加運動量和減肥可以顯著改善失調狀况。


相關閲讀:【脂肪肝】本港四分一人患脂肪肝 與糖尿病、中央肥胖有關?了解成因、風險因素 做足4件事有望逆轉


急步行、踏單車  可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助減肥

飲食方面,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少攝取糖和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米和餅乾、增加纖維攝取,有助管理血糖水平和減少脂肪攝取。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鍛煉,如急步行、在平地或微斜道路踏單車等,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並有助減肥。保持健康體重對於改善代謝綜合徵至關重要,過重人士只要減5%至10%體重,能帶來顯著健康益處。另外,慢性壓力也會加劇胰島素抵抗,透過正念、冥想和瑜伽等減壓活動有助管理壓力。

我們應從建立健康生活模式着手,有需要使用藥物時,先諮詢醫護人員。藥物治療亦可降低血壓、控制血糖和膽固醇水平,紓緩代謝綜合徵。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定期驗三高  及早發現問題早治療

此外,定期檢測是否患上三高,有助及早發現問題,盡早接受治療。政府推行「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提供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度身訂做健康管理方案,鼓勵市民及早預防慢性疾病,減少患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年滿45歲,沒有確診糖尿病或高血壓者,可到就近地區康健中心或健康站了解詳情。

文:葉嘉瑩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護理統籌主任)

(健康點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www.afterroberto.com/%e8%83%83%e7%99%8c-ai%e8%83%83%e9%8f%a1%e6%89%be%e7%98%9c%e8%82%89-%e5%86%80%e8%be%a8%e8%ad%98%e6%97%a9%e6%9c%9f%e8%83%83%e7%99%8c%e6%b8%9b%e6%bc%8f%e8%a8%ba-%e4%b8%ad%e5%a4%a7%e9%a6%96%e8%a9%a6/ Fri, 25 Oct 2024 08:36:2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216 【明報專訊】黑色幼長的耐熱管道伸進胃部,內裏影像在熒幕上一覽無遺。按下熒幕按鈕,一個個綠色框接連彈出來,框住的位置顯示着一粒粒細小扁平的瘜肉。中大醫學院近日和日本跨國公司奧林巴斯(Olympus)合作,引入最新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能實時識別胃癌和病變位置,成為該系統全球首個試點。該院稱,新技術有助醫生辨識早期胃癌細胞,預計在半年內開展首階段臨牀研究,期望日後廣泛使用。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中大醫學院成為全球首個測試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的基地,圖中屏幕綠色框內顯示AI系統偵測到的瘜肉。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圖)稱,新系統有望提升早期辨識胃癌的準確度。(黃志東攝)

胃癌第六大常見癌症 中大:早期胃癌瘜肉難覺察易漏診

胃癌是香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21年本港有超過1300宗胃癌新症,逾600宗死亡,發病死亡率高近五成。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引述研究指全球胃癌約有6%漏診風險,早期胃癌更難覺察。趙解釋,胃癌瘜肉比一般蘑菇形的瘜肉扁平和細小,亦無明顯顏色變化,加上內窺鏡的視野不清晰,醫生未必能檢查清楚,而醫院人手不足,每名醫生診斷大量個案,容易因疲勞而漏診。趙偉仁續稱,倘能在早期識別胃癌,其5年存活率高達97%,同時能避免「開大刀做手術」,使用胃癌內鏡便能切除瘜肉。


相關閲讀:幽門螺旋桿菌引致胃脹、胃痛  及早檢查治療  解除胃癌威脅


同類腸鏡證提高檢深率 料半年內臨牀研究 冀廣泛應用

中大醫學院3年前引入AI系統輔助大腸鏡檢查,發現系統能有效提高約四成的大腸腺瘤檢測率,遂與日本奧林巴斯合作把AI系統應用於胃癌檢查。趙偉仁指出,系統由10所中心的日本專家研發,深度分析逾10萬張日本胃癌內鏡影像。除能定位可疑胃癌瘜肉,亦能自動捕捉影像,助內視鏡檢測和診斷,甚至能快速判斷腫瘤是否良性。趙形容系統就像「師傅」,能「傍住醫生」篩查胃癌,做到「寧濫勿缺」,減漏診風險。

【胃癌】AI胃鏡找瘜肉 冀辨識早期胃癌減漏診 中大首試用 同類腸鏡已證成效
中大醫學院採用人工智能(AI)輔助上消化道內鏡系統辨識早期胃癌;左起為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柳浩城。(黃志東攝)

相關閲讀:別怕照腸胃鏡辛苦 了解檢查前後三大關鍵


偵測「快過我隻眼」 對資淺醫生幫助大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則形容「AI快過我隻眼」,能提供具體實時指引,令醫生更有系統地學習,尤其對資歷淺的醫生有幫助,同時AI能連接現有內鏡儀器,相信能方便快捷地投入臨牀研究。

團隊透露將和威爾斯親王醫院合作,半年內開展首階段臨牀研究,邀請過百名曾患胃癌、有家族病史或有胃癌風險的高危患者接受AI系統篩查;第二階段則邀請過千人做對比研究,比較有使用和沒使用AI系統的醫生胃癌檢測率是否有分別。團隊期望能盡快收集數據,協助日後在公院使用。

]]>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e5%95%a4%e9%85%92%e8%bf%b7%e6%80%9d-%e5%8e%9f%e6%96%99%e8%a3%bd%e6%b3%95%e4%bc%bc-%e6%b6%b2%e9%ab%94%e9%ba%b5%e5%8c%85-%e5%8f%af%e4%bb%a3%e6%9b%bf%e7%b1%b3%e9%a3%af/ Fri, 25 Oct 2024 04:37: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97

【明報專訊】又到了一年一度啤酒節,不少餐廳和市集舉行慶祝派對,提供不同口味的啤酒,還有挑戰速度與酒量的競飲比賽。啤酒酒精濃度較低,許多人當水飲,更有人說啤酒原料是大麥和小麥,可以代替米飯。坊間對啤酒有不少迷思,真假難分。營養師提醒,啤酒的酒精含量和熱量都不容忽視。另一邊廂,新一份《施政報告》大減烈酒稅,立時引起各界對酒精危害的討論。其實不論酒精濃度高低,節日歡聚小酌,也應適可而止。對於各種啤酒迷思,找來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註冊營養師黃蘊芝為大家拆解。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golero@iStockphoto)

拆解啤酒6個迷思
迷思1:啤酒是「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澱粉質?

黃:這說法源於啤酒原料和製作過程與麵包相似,均使用穀物和酵母。然而,啤酒營養成分遠不及麵包。麵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纖維,但啤酒在釀造過程中,營養成分大多被分解或過濾,剩下主要是酒精和水分。飲酒帶來的健康風險,遠高於其所能提供的有限營養。

顏色有深淺 營養成分相似
迷思2:啤酒顏色愈深,含維他命B1與B2就愈豐富?

黃:啤酒顏色主要來自大麥或小麥在磨研後經過烘烤,烘烤時間愈長,顏色愈深,味道亦愈濃郁,甚至帶煙熏味道。不同顏色啤酒的營養成分大致相似,大麥、小麥和酵母本身含有豐富維他命B,但在釀酒過程中,基本上都被高溫揮發掉;即使有剩餘的維他命B,也殘留在過濾掉的啤酒渣中。因此,日常所需營養無法從啤酒中獲得。飯、麵包、蔬果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維他命B,肉類如豬肉也是維他命B1和B2重要來源,保持均衡飲食已可以攝取各種必要營養。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啤酒顏色與酒精含量並無關係,顏色的差異主要是源於麥芽烘烤時間的長短。(Anton Dobrea@iStockphoto)

淺色啤酒≠酒精含量低
迷思3:淺色啤酒酒精含量低, 可以當水飲,不易醉?

黃:啤酒酒精含量主要取決於釀造過程和使用的原料,例如發酵時間、溫度和次數,而不是顏色。例如,雙倍印度淡艾爾(double IPA)酒體顏色呈稻草至琥珀色,酒精濃度可高達10% vol;黑色的愛爾蘭斯陶特黑啤酒(Irish-style dry stout)酒精濃度反而較低,約4.1%至5.3% vol。

坊間有不少混入果汁、糖漿、冰塊等的啤酒雞尾酒,聲稱將酒精稀釋,不易醉。事實上,一罐330毫升啤酒,加入冰塊或果汁後,的確改變了酒精濃度,但若最終還是整罐喝光,攝取酒精量並未有減少,依然是一整罐的酒精分量。反而帶甜的啤酒雞尾酒因更易入口,讓人不經意多飲,忽略其酒精濃度,更容易飲過量而醉酒。

酒精阻礙燃燒脂肪
迷思4:飲餐酒或烈酒,就不會有「啤酒肚」?

黃:啤酒熱量不容忽視,一罐330毫升(酒精濃度約5% vol)含有約130至150千卡,相當於半碗飯。長期大量飲用會令熱量超標,轉化為脂肪,導致增重和肥胖,形成「啤酒肚」。不過,導致啤酒肚的不僅是啤酒,其他酒也可能令體重增加。每克酒精含有約7千卡熱量,一杯175毫升紅酒(酒精濃度約13% vol)含有約160千卡熱量。此外,酒精會阻礙身體燃燒脂肪,肝臟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以便身體利用它們,但當攝入酒精時,肝臟會優先燃燒酒精而不是脂肪。脂肪分佈位置會影響疾病的風險,如積聚於腹部,健康風險更高,因腹腔內有許多重要內臟器官,過多脂肪在器官內或周圍,會損害器官機能,增加患慢性疾病風險。就華裔成年人而言,男性腰圍逾90厘米(約35.5吋),女性腰圍逾80厘米(約31.5吋),便定義為中央肥胖

零酒精啤酒未必無酒精
迷思5:零酒精、零糖、零熱量啤酒,零負擔?

黃:零酒精、零糖、零熱量的啤酒,似乎是不錯的選擇,特別對需要控制糖分、熱量和酒精攝入量,又想享受啤酒風味的人來說。然而,飲酒時常伴隨高熱量小食,同樣會增加肥胖風險。此外,習慣了這類風味飲品,將來會更傾向於選擇飲普通啤酒或其他酒類。

值得一提,對孕婦和小朋友來說,零酒精啤酒一樣存在風險。根據法例,酒精濃度低於0.5% vol的飲品毋須標示酒精含量,因此仍可能含有小量酒精。酒精可由胎盤傳遞給胎兒,影響其發育;酒精也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由於小朋友體型較小,對酒精耐受程度低,風險相對增加。孕婦、兒童或有慢性疾病人士,應避免飲用這類所謂零酒精飲品。

此外,時下流行手工啤味道多樣,例如蜂蜜、咖啡、香茅、果香、拖肥等,有些是利用不同種類的麥芽和酵母,產生各種香氣和風味,譬如烘焙過程中產生的梅納反應使麥芽顏色加深並產生香氣,以製作出帶有朱古力、咖啡風味的啤酒;但有些則是加入香料、果汁或其他調味劑,這些額外成分可能會增加啤酒熱量和糖分。消費者選購時應特別留意是否有額外添加成分。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飲酒時常伴隨高熱量小食,不但增加肥胖風險,若過多脂肪積聚於腹部,更可能損害器官機能。(Fertnig@iStockphoto)

相關閲讀:派對常見飲料:果汁、酒精及高糖飲品慎防高熱量陷阱 附飲酒4個小貼士


啤酒花不含THC 不致幻或上癮特性
迷思6:啤酒花是大麻的「親戚」,會上癮?

黃:啤酒花是大麻科葎草屬的植物蛇麻(Humulus lupulus),與毒品大麻同科;但啤酒花不含毒品大麻中的精神活性成分(THC),不具備致幻或上癮的特性。啤酒花主要用於啤酒釀造中,提供苦味和平衡甜味,增添香氣及延長啤酒的保存期限。雖然啤酒花本身不會令人上癮,但長期大量飲酒會對酒精依賴。


相關閲讀: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知多啲:酒精危害無分烈酒啤酒 可傷肝致癌

剛於上星期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大減烈酒稅,醫療衛生界人士聯署反對,指出任何程度的酒精都會危害健康,憂慮減稅會鼓勵飲用烈酒,引發更多相關疾病。

肝臟負責處理酒精,長期飲酒對肝臟百害而無一利,嚴重可能導致酒精性脂肪肝,甚至發展成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註冊營養師黃蘊芝表示,酒被列為第一類人類致癌物,可導致肝癌、口腔癌、乳癌、大腸癌等癌症。另外,飲酒會增加肥胖風險,當體重超出正常範圍(亞洲成年人體重指標,即BMI 23至24.9屬於過重,≥25屬於肥胖)會引發許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甚至是中風。多項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酒精飲品,都對血壓有不良影響,而高血壓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中風和腎病等風險。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黃蘊芝(受訪者提供)

計「酒精單位」限制飲用量

偶然小酌不會立即引發上述疾病,但長時間累積酒精飲用量仍會影響健康;加上,這些健康風險與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如只顧飲酒而忽視其他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營養不足會增加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至於酒精對健康的即時影響,則包括頭痛、嘔吐、反應遲緩、判斷力下降、急性酒精中毒等。

有人認為「一醉解千愁」,其實要放鬆心情有很多其他健康方法,例如聽音樂或做運動。如果想喝些冰涼飲品,但又不想攝取過多熱量,可考慮飲用凍綠茶或淡茶,還可以使用家用氣泡機,加入二氧化碳製作氣泡冷茶。

黃蘊芝強調,酒精沒有安全攝取量。感受啤酒節歡樂氣氛的同時,應限制酒量,男士每天不超過2個「酒精單位」(詳見表),女士每天不超過1個「酒精單位」。惟若無飲酒習慣,便不要開始飲酒,即使是低酒精的啤酒也不例外。

拆解啤酒6個迷思 原料製法似「液體麵包」可代替米飯?顏色淺即酒精含量低?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www.afterroberto.com/%e8%85%b9%e7%97%9b%e6%88%90%e5%9b%a0%e5%8d%83%e7%99%be%e7%a8%ae-%e9%86%ab%e7%94%9f%e6%8f%90%e9%86%92-%e7%97%9b%e6%b3%95-%e6%88%96%e6%bd%9b%e5%9c%a8%e7%96%be%e7%97%85%e8%ad%a6%e8%99%9f/ Tue, 22 Oct 2024 07:47: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180 腹痛可能是很多人身體不適時最常出現的徵狀之一,有人會因肚子劇痛而縮作一團、上吐下瀉,甚至同時出現心絞痛等徵狀。除了腸胃炎、消化不良、經前綜合症等常見成因之外,腹痛也可能是嚴重疾病所發出的警號,如急性闌尾炎、膽管炎、生蛇、心肌栓塞、大腸癌等。有醫生提醒,腹痛問題可大可小,未必每次都是輕微的腸胃不適,切勿以為僅是小毛病而耽誤求診,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多項腹痛指標  揭示潛在疾病

betway体彩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素懷醫生表示,當遇上病人因腹痛求診,家庭醫生會首先作出全面評估、排除惡疾及鎖定病源,以免令病情有機會惡化甚至構成生命危險。陳醫生解釋,家庭醫生會根據患者腹痛所維持的時間、腹痛的位置、疼痛的性質、痛感是否有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以及疼痛所伴隨的其他症狀等,作出第一線的病情評估與鑒別。若家庭醫生判斷病人屬於嚴重急性個案或個別器官的病變,便會將個案轉介至其他專科,以作進一步檢查和診治。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腹痛成因有很多,除了便秘、腸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見成因外,也可能是嚴重疾病的警號,如生蛇、大腸癌等。有醫生提醒,切勿以為腹痛只是小毛病而掉以輕心。

小孩腹痛  常見由便秘引致

便秘是兒童腹痛的常見原因,飲食不均衡、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情緒壓力等因素都會導致便秘。陳醫生表示,曾有一名5歲的男孩因間歇性腹痛而求診,其母稱他偶有肚痛,大便後有所紓緩,但近日因嚴重腹痛而無法上學。從前男孩相隔3、4天才排便一次,大便亦乾硬。他一向沒有學習及情緒困擾,但卻有偏食問題,抗拒吃水果和蔬菜,喝水也不多。醫生建議男童增加纖維攝取、多喝水及多做運動,並處方軟便藥物作短期紓緩之用,其後安排轉介至營養師跟進。一個月後,男孩的便秘及腹痛情况已有明顯改善。

必須注意,除了便秘外,急性腸胃炎、食物過敏、腸套疊、腹股溝疝氣等疾病同樣會引起小兒腹痛。若兒童出現劇烈肚痛、發燒、嘔吐、腹瀉、脱水等情况,必須立即求醫。

腹部劇痛  或與婦科疾病有關

陳醫生提醒,女性如受腹痛困擾應多加留意,因為由生殖器官系統引起的婦科問題,例如宮外孕、卵巢囊腫、經痛、子宮肌瘤等,都會引致腹痛。其中,以宮外孕所導致的腹痛最為劇烈,如受精卵錯誤地在輸卵管内著床,隨着胚胎愈來愈大,有可能會令輸卵管破裂出血,導致突發性腹部劇痛、心跳加快、暈眩,甚至休克,如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陳醫生表示,曾有一位30多歲女士於深夜由丈夫陪同前來求診,原因是她於當天清早已出現左下腹疼痛,隨後痛楚加劇,甚至蔓延至整個腹部,並且伴隨陰道出血、血壓偏低及頭暈等徵狀。病人獲安排接受驗孕測試,結果呈陽性,再經超聲波檢查後診斷為宮外孕破裂,需即時轉介進行緊急手術,術後情况穩定。


相關閲讀:胃酸倒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三大常見消化系統疾病 預防由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腹背皆痛  原來是生蛇

陳醫生指出,腹痛未必一定是由腹部器官問題引起,心臟病、肺炎、帶狀疱疹等疾病也會導致類似腹痛的病徵,須加倍留意。曾有一位60多歲病人,兩天前起床後開始左腹刺痛,隨後蔓延至左邊背部。他立即到急症室求診,結果其腹部檢查、常規血液、尿液及腹部超聲波檢查均屬正常,獲醫生處方止痛藥後回家休息。惟腹痛情况未有改善,病人再度求診。家庭醫生發現他左邊腹部沿着神經帶出現紅疹及小水泡,診斷為帶狀疱疹,俗稱「生蛇」。繼而為病人解釋病因、處方抗病毒藥和止痛藥,以及安排覆診跟進。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許多人幼年時患上水痘後痊癒,但病毒仍潛藏在神經元中,當年紀漸長或因壓力、疲勞令免疫力降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度轉為活性,因而發病。帶狀疱疹可在身體任何部分出現,病發初期,病人已有神經痛的感覺,繼而皮膚上出現紅疹及小水泡。如果懷疑患上帶狀疱疹要盡快求醫並接受治療,避免出現後遺神經痛症。此外,陳醫生亦建議50歲以上人士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俗稱「蛇針」,從而減低病發風險或嚴重性。

腹痛成因千百種  醫生提醒4種「痛法」或潛在疾病警號  應立即求醫
腹部隱隱作痛,以為是消化不良、腸胃炎?若出現排便不暢順、大便帶血、體重顯著下降等徵狀,應立即求醫,因下腹痛或是直腸癌的警號。(明報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生蛇可再復發?72小時黃金治療期?接種疫苗可減後遺症?拆解5個生蛇常見問題

下腹隱隱痛  疑為結直腸病變

陳醫生續指,腹痛亦有機會是癌症的病徵,切勿掉以輕心。曾有一位年約70歲的男病人,多年來煙酒不離身。幾個月來下腹隱隱作痛,起初以為是消化不良,不以為意,近日卻出現排便不暢順、大便帶血、體重顯著下降等徵狀,因而求醫。醫生為病人進行探肛檢查時發現直腸中有硬塊,立即安排入院並轉介至外科醫生診治。經內窺鏡檢查及抽取組織化驗後,病人確診患上直腸癌,隨即獲安排手術及接受進一步治療。

大腸癌又稱結直腸癌,是本港最普遍的癌症之一,症狀包括腹痛、肛門出血、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直徑變小、貧血及體重減輕等。如果上述徵狀在短時期内出現且持續,應立即向家庭醫生求診。另外,陳醫生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或每10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有高風險因素,包括近親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吸煙、經常進食加工肉類等不良生活習慣,建議約見家庭醫生,安排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查。如檢查過程發現瘜肉,可直接在檢查過程中切除或抽取活組織作病理化驗,部分瘜肉屬癌前病變,如能及早發現並切除,能有助防止進一步惡化成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