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濕疹”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04 Oct 2024 07:58:3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濕疹”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頭髮護理】頻密洗頭頭油更多?頭皮都要防曬?多頭油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www.afterroberto.com/%e9%a0%ad%e9%ab%ae%e8%ad%b7%e7%90%86-%e9%a0%bb%e5%af%86%e6%b4%97%e9%a0%ad%e9%a0%ad%e6%b2%b9%e6%9b%b4%e5%a4%9a-%e9%a0%ad%e7%9a%ae%e9%83%bd%e8%a6%81%e9%98%b2%e6%9b%ac-%e5%a4%9a%e9%a0%ad%e6%b2%b9/ Fri, 04 Oct 2024 07:58:3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39

【明報專訊】早上洗完頭,秀髮乾淨順滑,但出門跑一轉,頭髮就變得油膩黏笠,髮型扁塌,實在影響儀容。對付頻繁出油的頭髮,唯有勤清潔;但傳聞頻繁洗頭反而令頭油分泌更旺盛?乾洗噴霧能否解燃眉之急?想保持頭髮乾爽潤澤,中西醫從不同角度講述頭髮保養秘訣。

【頭髮護理】頻密洗頭頭油更多?頭皮都要防曬?多頭油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AI製圖@iStockphoto)

頭油何來?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到底「頭油」從何而來?註冊中醫郭瑩瑩指,頭油是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皮脂腺位於毛囊周圍,會根據天氣、身體需要及體內荷爾蒙水平而分泌油脂,來保護和滋養頭皮及頭髮。

分泌油脂本是身體正常機能,為何會發展至令人困擾的程度?郭瑩瑩指,高溫天氣、攝入過多油膩食物,又或荷爾蒙失調,如處於青春期、月經前、孕期等荷爾蒙變化劇烈時期,都容易導致皮脂腺分泌增加。此外,受遺傳因素影響,或患上皮膚炎症如脂溢性皮炎等,都會令皮脂腺過度活躍,分泌較多油脂。

油頭垢面,除了影響外觀,對皮膚和頭髮的傷害或比想像中嚴重。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指出,汗水中的油脂緊貼在頭皮上,油脂不易蒸發,堆積過多會阻塞毛孔,容易引起頭瘡,更有可能刺激頭皮,使其發癢,引致敏感性頭皮或濕疹;嚴重也可能出現紅疹、多頭皮屑等脂溢性皮炎的症狀,炎症嚴重還有可能破壞毛囊,導致脫髮

頻密洗髮更易出油無依據

洗髮是對付頭油最有效方法,但坊間傳聞,頻密洗髮反而更容易出油。林嘉雯澄清,此說法沒有依據。在炎熱的日子,每天洗髮是正常頻率;若是油性髮質,可根據具體情况增加洗頭頻率;對於正常或偏乾髮質來說,每天洗髮多次或每次洗髮時重複用洗髮水,則有可能過度清潔,令頭皮變得乾燥、敏感,但不至於增加油脂分泌。

林嘉雯表示,對大部分人來說,正確洗髮要點是溫和、避免刺激。首先,水溫最好在37℃左右,過熱會刺激頭皮,傷害髮根。其次,選擇溫和、成分簡單的洗髮水,夏天選用控油功效洗髮水,冬天可側重保濕功效。而在洗髮過程中,不要用指甲抓頭皮,應用指腹按摩免傷頭皮;使用風筒吹乾頭髮時,避免溫度過高,否則會傷害髮質。

讓頭髮自然風乾,不使用風筒,會否更有利頭皮、頭髮健康?郭瑩瑩指,自然風乾雖然避免了頭髮因高溫造成過度脫水、乾燥斷裂,但頭皮長時間處於潮濕環境,容易滋生細菌或真菌,引發頭皮炎症;也會容易受寒,導致風寒頭痛或血液循環受影響。因此建議適當吹乾,保持頭皮乾爽。

頭皮都要護理:戴透氣帽防曬 每周換枕套

每日面部護膚程序,不少人都會一絲不苟,但頭皮的日常保護常被忽略。很多人出門前面上都塗防曬霜以防紫外線傷害,但忽略了頭皮也需要防曬。林嘉雯建議,陽光普照的日子,可選戴透氣帽子,既能防曬又不會令頭皮毛孔呼吸不暢。至於晚上,與頭皮接觸時間最長的物件是枕頭,枕頭容易堆積大量細菌,建議每周更換一次枕套。

郭瑩瑩補充,要頭皮健康,有充足睡眠,保持情緒舒暢也很重要,「長期缺乏良好睡眠,導致內分泌失衡、氣血失調,從而影響毛髮生長周期,而精神壓力也會引發皮脂分泌失調,加重頭皮油脂問題」,她建議可嘗試冥想、瑜伽、輕量運動等放鬆心情。


相關閲讀:【頭髮護理】乾性/油性髮質11個護髮貼士 點揀洗頭水、護髮素?無矽、含咖啡因、中藥有效?


西醫意見:乾洗噴霧未能除油污 用後徹底清潔

髮型影響儀容。市面上不少美髮用品,有助提升儀容,但會否傷害髮質?使用時有什麼需要注意?

◇定形產品 勿接觸頭皮

原理:其中一類產品是含特殊黏合劑和凝固劑,以物理方式固定髮型;另一類產品是通過化學反應使頭髮變硬,從而達到定形效果

注意事項:
.盡量不接觸頭皮,使用後若頭皮不適應立即停用
.使用後要徹底清潔
.避免選購含致敏及刺激成分,如香料羚蘭醛(BMHCA),已證實有致敏風險,且可能影響生育功能及內分泌系統;或防腐劑甲基異噻唑啉酮(MIT)、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等都有致敏風險;高濃度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如乙醇(ethanol)、二甲醚(dimethyl ether)等,可能刺激眼睛、鼻腔及喉嚨

◇乾洗噴霧 不能長期代替洗頭水

原理:產品中粉末如粟粉、米澱粉等成分能吸住頭髮的油脂,令頭髮看起來不油膩;事實上油、灰塵等污垢仍然黏在頭髮、頭皮上

注意事項:
.可暫時使用,不能長期代替洗頭水
.產品中粉末可能吸入呼吸系統,不建議患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使用
.使用後若頭皮不適立即停用;用後徹底清潔

◇直髮夾/鬈髮器 先用抗熱髮尾油

原理:加熱板會產生高溫,熱能傳遞到頭髮後,熱力短暫改變頭髮間的氫鍵,令其產生記憶,達到直髮或鬈髮的效果

注意事項:
.溫度過高會將頭髮水分蒸乾,破壞頭髮蛋白質,溫度宜控制在150℃至180℃之間,若頭髮較粗硬,則在200℃或以下.使用時遠離頭皮,以免燙傷
.使用前,可先塗有抗熱功能的髮尾油保護頭髮,減輕傷害。但要小心選擇合適髮尾油,部分沸點低,沒有抗熱功能,高溫會使其蒸發,傷害頭髮

【頭髮護理】頻密洗頭頭油更多?頭皮都要防曬?多頭油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直髮夾溫度宜控制在150℃至180℃之間,避免破壞頭髮蛋白質。(ASETRI@iStockphoto)

(資料提供︰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


相關閲讀: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


中醫意見:黑豆黑木耳補腎護髮 按穴助頭髮生長

常聽說以形補形,有指黑色食物能養護頭髮,是真是假?註冊中醫郭瑩瑩解釋,在中醫角度,腎氣不足可以導致脫髮,而黑色食物有補腎作用,所以會推薦多進食黑色食物,例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加上黑色食物通常富含維他命、礦物質及抗氧化成分,能夠滋養頭皮,促進毛髮生長。所以適量食用黑色食物,對改善頭髮狀况有一定幫助。但要注意均衡飲食,根據身體狀態調整,不能單一依賴某類食材。

頭油分泌旺盛的人士,在熱天時要避免進食過多煎炸熱氣食物,如燒烤物、薯片等,避免引發心火上炎;適當服用清涼食材,如綠豆、薏米、百合等。體質濕熱人士,飲食更要保持清淡,適當戒口,可以適量進食瓜類、茯苓、赤小豆等清熱利濕食物。

【頭髮護理】頻密洗頭頭油更多?頭皮都要防曬?多頭油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五行理論中,黑色與腎相關,黑色食物如黑豆有補腎作用,助生髮。(kunchit2512@iStockphoto)

清熱利濕: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

材料:老黃瓜1條、赤小豆20克、白扁豆15克、紅蘿蔔1根、蜜棗4枚、陳皮1角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老黃瓜去皮切大塊,紅蘿蔔去皮切塊;鍋中加入約2500毫升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滾,轉文火煮約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另外,按摩頭部穴位有助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幫助毛囊生長頭髮。睡前及起牀後可按摩右列穴位50至100下︰

【頭髮護理】頻密洗頭頭油更多?頭皮都要防曬?多頭油成因:炎熱、食物過油、荷爾蒙失調
(明報製圖)

(資料提供︰註冊中醫郭瑩瑩)

文:陳真紀、實習記者周可欣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www.afterroberto.com/bbq%e9%a3%9f%e6%9d%90%e3%80%91%e7%b4%a0%e7%87%92%e7%83%a4%e7%84%a1%e5%95%96%e5%a5%bd%e9%a3%9f%ef%bc%9f%e6%95%99%e4%bd%a0%e8%87%aa%e8%a3%bd%e4%b8%83%e5%bd%a9%e8%94%ac%e6%9e%9c%e7%93%9c%e8%8f%9c/ Fri, 13 Sep 2024 03: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92

【明報專訊】入秋兼中秋將至,不少人喜歡約三五知己燒烤聚會。BBQ少不了雞翼、腸仔、牛扒、金沙骨……幾乎離不開高脂肉類。不如換換口味,來一個高質「素」BBQ。別以為燒蔬菜瓜果單調又不夠飽,其實素BBQ食材十分豐富,更可以完全滿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等營養需求,再加上自家製較低脂低鈉的醬汁、醬料,好味有營!

BBQ食材啖啖肉飽和脂肪兼高鈉 致肥易傷心血管

BBQ是家人朋友聚會的熱門選擇,尤其有家庭式電烤盤,更可隨時開爐。不過大家容易掉入「燒肉」的健康陷阱,香港港安醫院膳食及營養部主管、註冊營養師黃志榮表示,BBQ食材一般以高飽和脂肪的肉類為主,腸仔、丸類、紅腸等加工食物,以及雞翼、金沙骨、牛仔骨等近骨的肉類,飽和脂肪及鈉質含量非常高,過量攝取不僅導致體重增加,更會使體內壞膽固醇濃度上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盡量少吃。

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需要較長時間消化分解,過量攝取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而進食太多油膩食物如羊架、金沙骨、雞翼等,會令消化不良徵狀加劇。加上BBQ食材中蔬菜比例較小,減慢腸道正常蠕動;雖然有人會燒蔬菜菇菌,但多數會添加牛油,因而導致飽和脂肪攝取量增加,加重心血管負擔。

高溫烤肉釋致癌物

另外,在高溫烤肉過程中,脂肪及蛋白質產生化學反應,其中會產生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及雜環胺(HCAs),並隨煮食溫度提高而增加,這兩種物質被認為會增加患癌症風險。煙霧中的化學物質在與食物接觸時,還會使更多PAHs附在肉類表面。此外,肉類中的蛋白質會隨烹調溫度上升而變性,尤其是在燒烤時,高溫對蛋白質分子結構造成損害,進而降低營養價值。

素燒烤食材宜七彩多樣 較低脂低卡富含纖維

相比之下,素食燒烤較健康,主要食材有豆類、蔬菜及水果;脂肪和熱量較低,且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氧化物,有助保持血糖穩定,調節膽固醇水平,同時刺激腸道蠕動,增強腸道健康。此外,植物性食物因不含肌肉組織及油脂,高溫燒烤時不會如肉類一樣釋放PAHs和HCAs,降低癌變風險。

想在中秋佳節約親友享用一頓高質「素」燒烤,能否滿足一餐的營養需求?黃志榮指出,關鍵在於食物選擇要多樣化,建議選擇不同種類及顏色蔬菜及水果,例如茄子、菇菌、彩椒、菠蘿等,以補充膳食纖維、礦物質、抗氧化物及維他命。

而一頓營養均衡主餐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碳水化合物方面,可選擇根莖類蔬菜如番薯、南瓜、粟米、薯仔,它們還能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他命及抗氧化營養素,惟要注意食用分量,否則熱量容易超標,影響健康。

至於蛋白質,可由各種豆類及大豆製品如硬豆腐、豆腐乾、天貝、枝豆等攝取,以每100克硬豆腐為例,當中含約12.8克蛋白質。硬豆腐質地較結實不但適合燒烤,而且鈣質含量達200毫克,遠高於含25毫克鈣質的嫩豆腐,是良好鈣質來源。此外,建議選擇健康脂肪來源,包括牛油果油、橄欖油、亞麻籽油等。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素食燒烤–素食燒烤也能滿足一餐的營養需求,選擇不同顏色的健康食材,可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亦能補充膳食纖維及維他命。(鄭寶華攝)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避選加工、油炸食材

不過,黃志榮提醒,素食燒烤雖然較燒肉健康,但亦有健康陷阱需要注意。部分素食產品如素雞、素腸、素肉丸、素午餐肉等,在加工過程中添加調味料及油脂,使鈉質及飽和脂肪含量上升。長期攝入過多鈉和飽和脂肪,會引致肥胖、高血壓,誘發心血管疾病。此外,經油炸處理的食物如豆卜、風琴豆腐、炸豆腐等,熱量及反式脂肪都很高,會使體內壞膽固醇增加及好膽固醇減少,同樣危害心血管健康。因此,建議以原型植物性食物為主如豆類、根莖類、蔬菜等,盡量避免加工及油炸產品,以減少額外熱量、脂肪及鈉質的攝取。

多款高質「素」串燒 五顏六色又有營

素燒不限於粟米和雜菌,花點心思設計素食串燒,把五顏六色蔬果串在一起,吸睛又有營,配搭自家製醬汁,更添風味。黃志榮和香港港安醫院二廚林宇光推介以下高質素串燒——金針菇紫菜卷、玉子燒、照燒豆腐、小甘筍蘆筍、馬蘇里拉芝士蘑菇、薯仔拼蒜頭、椰菜花、鷹嘴豆蔬菜餅拼蘋果、塞浦路斯芝士拼桃、扒雜菜、燒菠蘿和韓式年糕。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李祖怡攝)

相關閲讀:【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食譜:DIY阿根廷燒烤汁 低脂低鈉

醬汁是燒烤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應限於蜜糖和沙嗲醬,預先醃製的肉類再塗上蜜糖或現成醬汁,熱量、脂肪、鈉質、糖分含量不容忽視。以100克燒烤醬為例,約150千卡熱量;而鈉質有1119毫克,超出世衛建議每人每天攝取2000毫克上限一半。至於蜜糖,每100克約含277千卡熱量;包括72克糖,等於約14.5粒方糖。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李祖怡攝)

100克蜜糖=14.5粒方糖

黃志榮建議,可用天然調味料如黑椒、孜然粉、辣椒粉取代現成醬汁;亦可考慮較低脂低鈉的醬料,如香草油(迷迭香、百里香、蒜、橄欖油)、咖喱(馬沙拿、黃薑粉、菜油)、香草醬(紫蘇葉、意大利番荽、松子仁、蒜、巴馬臣芝士)、韓式辣醬(辣醬、蒜、辣椒、蜜糖)、素燒肉汁(豉油、味醂、昆布)等。

他更推薦自行製作燒烤醬料,並請來林宇光示範,製作冶味的阿根廷燒烤汁(chimichurri)。

阿根廷燒烤汁(chimichurri)

材料:芫荽、乾葱、墨西哥辣椒、番荽碎、香草、黑椒碎、紅椒、蒜蓉、些厘醋、橄欖油各適量

做法:
1. 切碎芫荽、乾葱、墨西哥辣椒
2.加入番荽碎、香草、黑椒碎、紅椒、蒜蓉
3. 加入些厘醋、橄欖油,攪拌即成


相關閲讀:【高血壓】上下血壓130/90合標準嗎?高血壓沒有症狀 慎防中風等併發症 改善飲食由低鈉開始

中醫意見:竹庶茅根馬蹄水「下火」

「熱氣」又稱為「上火」,註冊中醫潘咨遐指出,燒烤容易熱氣的原因是食材經過燒烤後性味偏熱,火熱導致身體水分津液不足,容易喉嚨乾燥、生口瘡、牙齦腫痛等;加上燒烤肉類通常添加不同醃料和調味料,屬於肥甘厚味,會影響脾胃功能並導致濕熱。

【BBQ食材】素燒烤無啖好食?教你自製七彩蔬果瓜菜串燒配低脂低鈉醬汁有營 
潘咨遐(受訪者提供)

茄子苦瓜性涼勿狂吃

食物屬性有溫、熱、寒、涼、平之分,宜根據個人體質調配膳食。雖然茄子、苦瓜性涼,但不要為了平衡燒烤的上火就大量食用,因為過量食用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而且不能完全抵消燒烤帶來的上火。脾虛、氣虛人士進食過多寒涼食物會令脾胃損傷,容易令手腳更冰冷、胃痛和腹瀉。

不少人燒烤時會飲涼茶「下火」,潘咨遐提醒,雞骨草、夏枯草性質寒涼,飲用前應先諮詢中醫意見;她推介竹庶茅根馬蹄水,清熱利濕;或燒烤後吃一個雪梨,亦可​​清熱潤肺。

竹庶茅根馬蹄水

材料(4人分量):
竹蔗1斤、馬蹄8粒、茅根1束、水4公升

做法:
1.清洗所有材料
2.馬蹄去皮,竹蔗對半切開
3.所有材料加水煲滾後以大火煮約5分鐘,蓋上鍋蓋,轉小火煮1小時至出味
4.加入適量冰糖煮溶即成

注意:

孕婦、濕疹、糖尿病、容易腹瀉肚痛人士慎飲

■有片睇
中秋節素食BBQ
tinyurl.com/3n9c69rh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衣物中殘留甲醛成分有無致癌風險?可致皮膚過敏紅腫 //www.afterroberto.com/%e8%a1%a3%e7%89%a9%e4%b8%ad%e6%ae%98%e7%95%99%e7%94%b2%e9%86%9b%e6%88%90%e5%88%86%e6%9c%89%e7%84%a1%e8%87%b4%e7%99%8c%e9%a2%a8%e9%9a%aa%ef%bc%8d%e5%8f%af%e8%87%b4%e7%9a%ae%e8%86%9a%e9%81%8e%e6%95%8f/ Wed, 04 Sep 2024 03:49: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37

【明報專訊】不少人在購買新衣時開始留意甲醛(CH2O)殘留問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及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均將甲醛歸類為可致癌物質,到底衣物中殘留的甲醛成分有無致癌風險?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去除甲醛?

甲醛歸類為可致癌物質 可刺激皮膚過敏 長期接觸可致鼻咽癌

甲醛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劇毒、易燃的氣體。它不僅會刺激皮膚、喉嚨、肺部和眼睛,職業上長期接觸甲醛,亦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導致鼻咽癌、結腸癌、腦瘤等。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環境中甲醛濃度保持在0.08ppm(即0.1mg/m³)以下對人體相對安全,而這也是多數國家及地區室內甲醛濃度限值。簡言之,日常環境中接觸低濃度甲醛不足以致癌。流行病學研究報告顯示,接觸甲醛平均水平1.34mg/m³以下和峰值水平5.36mg/m³以下的人群中,鼻咽癌發病率並未增加。

游離甲醛通過汗液被吸收 含量不足致癌

衣物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衣物染色牢度和防皺性能,會使用固色劑;塗料印花工藝也常使用含甲醛的自成體系交聯劑。這些化學物質中的甲醛與衣物纖維結合,確保衣物色彩鮮艷和形態穩定。然而,衣物出廠時可能殘留甲醛,其中未與纖維固定部分稱為游離甲醛。由於甲醛能溶於水,未清洗新衣物中游離甲醛可能會通過汗液等途徑被人體吸收,但這種吸收極為微小,甲醛含量和暴露時間遠未達到致癌水平。


相關閲讀:【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或引發急性眼不適、咳嗽、流淚

然而,這並不意味可以完全忽視甲醛的存在。雖然衣物中殘留甲醛在一般情况下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可能引發一系列皮膚問題,如過敏、紅腫等。此外,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還可能引發急性眼部不適徵狀、咳嗽、流淚等反應。對於敏感人群來說,這些影響可能更為顯著。

衣物中殘留甲醛成分有無致癌風險?可致皮膚過敏紅腫
衣物中殘留甲醛在一般情况下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可能刺激皮膚過敏紅腫,若職業上長期接觸甲醛,有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導致鼻咽癌等。

相關閲讀: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新衣物宜先洗後穿 有效除殘留甲醛

新衣通過清洗,可有效去除殘留甲醛及其他有害物質。此外,購買衣物時盡量選擇天然材質,如棉、麻、絲等衣料;此類材質毋須使用過多化學處理劑,甲醛殘留量相對較低。另選擇經過合格檢測的衣物,並在穿新衣前先清洗,可以減少接觸甲醛。享受時尚帶來的愉悅與自信的同時,不忘呵護自身健康,營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

文:曾偉光(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瘤言情深)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易誘發皮膚癬病或反覆發作:汗多皮脂旺盛、脾胃濕熱、氣虛正氣不足人士 //www.afterroberto.com/%e6%98%93%e8%aa%98%e7%99%bc%e7%9a%ae%e8%86%9a%e7%99%ac%e7%97%85%e6%88%96%e5%8f%8d%e8%a6%86%e7%99%bc%e4%bd%9c-%e6%b1%97%e5%a4%9a%e7%9a%ae%e8%84%82%e6%97%ba%e7%9b%9b-%e8%84%be%e8%83%83%e6%bf%95%e7%86%b1/ Tue, 27 Aug 2024 09:27:3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786 【明報專訊】天氣炎熱加上出汗多,容易誘發皮膚疾病,「癬」是其中一種常見皮膚病。[編按:臨牀上常見癬病,包括:頭癬、手癬、足癬、體癬、股癬、花斑癬/汗斑、灰指/趾甲等。]皮膚癬屬於真菌感染,中醫認為與身體機能失調有一定關係,導致病邪侵襲身體,而身體狀况欠佳也會使感染惡化和妨礙康復。治療上配合中醫療法扶正祛邪,促進痊癒。

易誘發皮膚癬病或反覆發作:汗多皮脂旺盛、脾胃濕熱、氣虛正氣不足人士
天氣炎熱加上出汗多,容易誘發皮膚病,而「癬」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常見皮膚癬病:頭癬、足癬、灰甲 體質失調影響皮膚狀態

中醫對癬病認識已久,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已經對癬的症狀、分類、治療等有詳細描述,並認為癬病發生與起居生活不潔,以致風、濕、蟲、毒侵襲有關,大約相對現代「感染」的概念。臨牀上常見癬病,包括頭癬(白禿瘡)、手癬(鵝掌風)、足癬(腳濕氣)、體癬(圓癬)、股癬(陰癬)、花斑癬/汗斑(紫白癜風)、灰指/趾甲等。中醫在古時對癬病認識多為濕熱侵襲,可引起皮膚紅疹、水疱、糜爛等症狀。病久則化燥傷血,皮膚會粗糙脫屑,病情反覆不癒。儘管現在我們都認識到皮膚癬的發病與真菌感染有關,但中醫認為癬的發生和體質狀况仍有一定關係。體質失調會影響皮膚及身體的狀態,增加致病機率,也影響病情發展和康復。

易誘發皮膚癬病或反覆發作:汗多皮脂旺盛、脾胃濕熱、氣虛正氣不足人士
真菌感染–皮膚癬與真菌感染有關,但中醫同時認為體質失調影響皮膚狀態,增加致病機率。(設計圖片,chanakon laorob@iStockphoto/明報製圖)

汗多皮脂旺盛 利微生物滋長

脾胃濕熱內蘊者,皮膚亦有可能受影響,常見包括出汗較多、皮脂分泌較旺盛、皮垢較多、體味較濃烈等,這些均有利微生物滋長,增加感染風險。若不幸受到感染,證屬濕熱者易見較鮮艷的紅疹,皮膚痕癢、長水疱、滲液、潰爛的情况也會較嚴重。除此之外,濕熱偏盛之人還有易長粉刺、大便質黏而臭、口黏口苦、舌苔黃膩等表現。

易誘發皮膚癬病或反覆發作:汗多皮脂旺盛、脾胃濕熱、氣虛正氣不足人士
脾胃濕熱內蘊者受到感染,皮膚易見較鮮艷的紅疹,皮膚痕癢、長水疱、滲液、潰爛亦較嚴重。(Pornpak Khunatorn@iStockphoto)

紅疹明顯重清熱 傷口潰爛重祛濕

要改善體內濕熱問題,中醫可採用清熱祛濕策略,運用藥性寒涼的中藥清熱,同時以有健脾燥濕或利尿功能的中藥去除體內濕邪,紓緩皮膚長紅疹、痕癢、糜爛、滲液的症狀。在癬病治療中,常用清熱中藥包括金銀花、野菊花、苦參、黃芩、黃柏、茵陳等,常用祛濕中藥包括土茯苓、薏苡仁、淡竹葉等。臨牀上如果紅疹表現較明顯,會着重清熱;傷口潰爛、滲液較多者,則偏重祛濕。患處在下半身(如足部、會陰)者,辨證時多會考慮下焦濕熱,用藥會偏重清熱利尿滲濕。如患處痕癢劇烈,中醫認為與風邪有關,治療可配合驅風止癢,常用藥有荊芥、蒺藜、白鮮皮、地膚子。患癬病日久者常見皮膚乾燥脫屑,伴隨痕癢,痕癢症狀往往在晚上尤甚,中醫認為與血虛風燥有關,可配合養血驅風的藥物如當歸、白芍等。

易誘發皮膚癬病或反覆發作:汗多皮脂旺盛、脾胃濕熱、氣虛正氣不足人士
改善內濕,運用藥性寒涼的中藥清熱,同時以有健脾燥濕或利尿功能的中藥去除濕邪。(資料圖片)

正氣虛弱無力抗邪 反覆發作

除內服中藥,中藥外治或浸洗亦可用於治療皮膚癬病。外治可選用成藥複方土槿皮酊;浸洗可選用有清熱解毒、祛濕、驅風等作用的中藥,製成藥液浸洗患處(見「知多啲」),常用如蒼朮、黃柏、苦參、牡丹皮、白鮮皮、地膚子等,功效包括改善感染,減輕皮膚紅癢不適,幫助皮膚修復。

氣血虛弱、正氣不足,也容易誘發癬病,並妨礙癬病康復。氣血不足可造就病邪乘虛而入,令皮膚受到感染發病;皮膚受感染後假如正氣虛弱無力抗邪,也會促使病情惡化、蔓延。有些頑癬即使長時間連續使用抗真菌藥物仍未能擺脫,反覆發作,時好時壞,以中醫見解或與患者正氣不足有一定關係,患者多為長者、長期病患,或免疫力欠佳人士。通過中西醫療法雙管齊下,一方面對抗感染,另一方面補益扶正增強體質,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攻補兼施 祛邪扶正

在補益扶正方面,氣虛者常見皮損癒合困難、反覆潰爛、皮疹色淡,其他表現包括易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慾不振、舌體腫脹或舌邊滿佈齒印等。治療可配合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五指毛桃等補氣健脾,增強抗邪力量,幫助創口修復。血虛者常見皮損蒼白、皮膚乾燥脫屑,其他表現包括頭暈眼花、精神不振、口乾、舌色淡等。治療可着重補血,臨牀常用方藥包括四物湯、熟地黃、白芍、當歸、大棗等。一般而言,用補益法醫治癬病時多數會攻補兼施,聯合清熱、祛濕、驅風的方藥,同時祛邪扶正。

知多啲:外洗祛濕 驅風止癢

預防或改善皮膚癬病,應少吃辛溫燥熱或油膩肥滯的食物,以防濕熱蘊結體內。在皮膚護理方面,平日宜穿通爽的鬆身衣物,避免穿緊身侷促服飾。出汗後應及時拭乾皮膚或替換內衣,沐浴後應盡快抹乾身體,特別要注意保持皮膚皺摺位置(如趾縫、腋下、會陰)乾爽。

相關閲讀:【頭皮痕癢】3大常見原因:頭癬 vs 頭皮濕疹 vs 頭皮脂溢性皮炎  對症治療免增脫髮危機

觸碰患處須洗手 防交叉感染

由於皮膚癬會傳染,因此觸碰患處後必須徹底洗手,勿與他人共用毛巾、鞋襪、梳子、頭飾等個人物品,慎防交叉感染。

相關閲讀:【香港腳】對付足癬外用藥多 選殺真菌或抑制 常見5類劑型 塗沫注意3件事

癬病外洗方推介

材料:蒼朮20克、黃柏20克、苦參20克、土茯苓30克、野菊花20克、牡丹皮20克、白鮮皮30克、地膚子30克

製法:所有藥材放入大鍋內,加水2公升,大火煎煮30分鐘後將藥液濾出。每次浸洗時倒出合適分量微溫藥液,用毛巾濕敷或浸洗患處,每次10至15分鐘,每日2次。藥液只宜外用,不宜內服

功效:清熱祛濕、驅風止癢

備註:用藥前應先確認皮膚無過敏情况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 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www.afterroberto.com/%e6%98%8e%e5%a0%b1-%e7%90%86%e5%a4%a7%e6%b8%ac%e8%a9%a6%e5%bc%8f%e6%b6%bc%e9%9e%8b%e6%8b%96%e9%9e%8b-%e8%b6%b3%e5%ba%95%e6%9c%80%e5%8f%97%e5%a3%93-%e6%ad%a5%e6%85%8b%e4%b8%8d%e7%a9%a9/ Fri, 16 Aug 2024 09:1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703 【明報專訊】踩屎感拖鞋,雲朵拖鞋,枕頭拖鞋……名字或市井,或詩意,或可愛;統統形容同一類時尚拖鞋,標榜穿上後猶如腳踩白雲,柔軟舒適。聽起來美好,實際上卻可能增加肌肉疲勞和關節負擔。市面涼鞋或拖鞋款式眾多,楔形、粗跟、幼跟等,究竟如何選擇一對舒適安全的好鞋子?《明報》健康版聯同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測試不同款式的涼鞋和拖鞋,比較足底壓力分佈及步態穩定度。(編按:過軟鞋底會增加拗柴和跌倒風險?楔形涼鞋不適合扁平足人士穿着?……專家逐一拆解。)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穿涼鞋或拖鞋危機四伏?請來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測試涼鞋足底動態壓力分佈及步態穩定度,以及不同鞋款和物料的特性,揪出「壞鞋子」。(Liudmila Chernetska@iStockphoto)

4款式涼鞋拖鞋測試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李祖怡攝)

踩屎感拖鞋:鞋底軟缺支撐 可拉傷足弓增拗柴風險

踩屎感拖鞋的鞋底主要由乙烯(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製成,柔韌且抗衝擊,軟硬度則視乎物料密度。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教授易潔倫表示,若鞋底太軟足底缺乏支撐,長時間穿著可致足弓拉傷和疼痛。沒有足弓支撐的鞋子,會使扁平足惡化。高足弓患者也應避免太軟鞋底,以免腳部過度下沉。此外,過軟鞋底無法支撐足踝關節和足底肌肉,降低穩定和動態平衡力,增加拗柴和跌倒風險;而且肌肉更需要發力維持平衡,愈行愈累。

易潔倫認為選擇涼鞋,在追求柔軟舒適的同時,鞋底設計宜兼顧支撐和緩衝,軟硬適中才站得穩。如果鞋底過硬或過厚,行路時前腳掌無法自然彎曲使力,持續以不自然步態行路,會造成腿部肌肉疲勞和關節疼痛。

高厚鞋底:不利平衡 楔形前腳掌受罪

另外,高厚鞋底令身體重心升高,不利平衡和步態穩定,足部肌肉需更用力維持平衡,而且影響足部對地面感知,與地面回饋較差,容易跌倒。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骨科專科醫生凌家健補充,有關踩屎感拖鞋穩定度的研究未有一致定論;有研究發現這類鞋在凹凸不平或濕滑路面會更穩定,另有研究發現會導致步幅縮短,降低步行穩定。

楔形涼鞋是另一常見鞋款,易潔倫表示,厚底楔形涼鞋使身體重心前移,降低身體穩定度,在不熟悉的地面或步行較快時可能影響平衡。楔形設計使壓力集中在前腳掌,尤其是鞋跟較高時,可能引起前腳掌疼痛或足底筋膜炎,甚至改變正常步態,長期下來或影響膝蓋、髖關節和脊椎。建議選擇前後高度差異不大的鞋款,前掌與後跟高度差約2.5厘米為宜。楔形涼鞋的足弓支撐可能不足,不適合扁平足或其他有足部問題人士。

凌家健則指,楔形涼鞋比高跟鞋「穩陣少少」,不過穿楔形涼鞋增加踝關節外側前距腓韌帶和跟腓韌帶的張力,踝關節本身不太穩定的人容易拗柴。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凌家健(受訪者提供)

測試蒐集COP軌迹 看步態穩定度

為了解涼鞋和拖鞋設計如何影響足底壓力分佈及步態穩定度,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聯同易潔倫,以及博士後研究員李嘉寶及李佩凌,測試多款涼鞋和拖鞋。由一名習慣穿高跟鞋的女性受試者,穿著不同款式涼鞋及拖鞋,鞋內放置測量整個足底的感測器鞋墊,蒐集足底壓力特徵及足底壓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軌迹。

COP是指站立或行走時,地面反作用力在腳上的作用點,其軌迹可以提供關於步態穩定度的資訊:長直線軌迹代表身體重心搖擺幅度比較小,行走時比較平穩;當軌迹出現不規則、波動,表示步態較不穩定,平衡能力下降,可能增加跌倒風險。結果發現,有後帶的楔形涼鞋和帶軟墊的粗跟拖鞋,在足底壓力分佈及步態穩定方面表現較理想;而踩屎感拖鞋足底壓力分佈最均勻,受壓也最低,惟鞋太鬆出現步態不自然的情况(見表)。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李嘉寶(左起)、葉曉雲、易潔倫、李佩凌(李祖怡攝)

■測試:量度足底壓力 覓穩定好鞋

踩屎感拖鞋 步態不自然

  • 鞋底高約4厘米;在測試鞋款中,足底壓力分佈最平均、受壓最低,而且使用EVA物料,吸震能力較好,壓力圖顯示足底綠色面積佔大多數。惟受力平均不等於平穩,缺乏適當的固定和支撐設計導致整體的穩定度較差;鞋太鬆或會「甩拖」,增加拗柴風險
  • COP軌迹偏短且不對稱,顯示步態不自然,這可能是由於拖鞋前腳掌位置較闊,不能完全包裹腳掌,宜選較貼腳款式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踩屎感拖鞋(李祖怡攝)

楔形涼鞋 步態較穩定

  • 鞋底高約7厘米,與地面完全接觸,從分佈圖可見,前掌區域出現小量高壓區,足底壓力分佈尚算平均
  • 後帶提供支撐,COP軌迹呈現較長、較直的走向,表示步態較穩定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楔形涼鞋(李祖怡攝)

粗跟拖鞋 前掌受壓 步態平穩

  • 鞋跟高約7厘米。因前後腳掌位置有軟墊,整體壓力分佈相對平均;但由於腳背有橫帶,走路起步時前掌區域受壓
  • COP軌迹筆直,左右腳步態平穩,「工」字形鞋帶設計更好地包裹足部,不易滑脫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粗跟拖鞋(李祖怡攝)

幼跟拖鞋 步態不穩 前掌受力過重

  • 鞋跟高約10.5厘米,壓力集中在前掌,鞋跟幾乎沒有受力,意味着前掌受力過重
  • COP軌迹混亂,顯示步態不穩定。左腳COP軌迹短,估計是由於右腳是重心腳,承擔較多支撐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幼跟拖鞋(李祖怡攝)

註:是次測試結果未必適用於所有涼鞋/拖鞋款式,實際穿著時的地面材質和環境、個人步態習慣、足形等因素可能會影響結果


相關閲讀:拗柴急救有法 RICE處理輕微腫痛 腳踝持續痛 嚴重可致阿基里斯腱斷裂


知多啲:患濕疹、汗多 不宜穿涼鞋

熱爆的日子,涼鞋通爽透氣。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表示,涼鞋理論上通風,減足部悶熱感,降低腳臭,但實際還取決於材質吸濕度和透氣度。天然材質如皮革、棉麻等通常較佳,腳汗易蒸發,減少細菌滋生。而草編鞋透氣度佳,但非完全防臭,需注重清潔保養,若吸收汗水而未能及時清洗晾乾,或會產生異味。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補充,穿涼鞋多數不穿襪子,容易積汗引起腳臭,且對雙腳皮膚缺乏保護,易沾污水細菌,「街上污水含菌量高,增加患香港腳、灰甲或其他細菌感染的風險」。此外,皮膚直接接觸涼鞋物料如皮革、塑膠、黏合劑及金屬,可能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建議穿涼鞋時穿襪子,並使用潤膚膏和防曬霜來保護雙腳。尤其皮膚敏感如濕疹或出汗多者應避免穿涼鞋,若必須穿著,平時可多塗潤膚霜保護雙腳。

《明報》×理大測試4款式涼鞋拖鞋 哪款足底最受壓、步態不穩易拗柴?
林嘉雯(受訪者提供)

相關閲讀:拆解夏天常見足部陷阱:5類人易有香港腳?穿人字拖或致足底筋膜炎?


選擇涼鞋時,宜考慮不同物料的特性:

真皮 自然柔軟

  • 天然透氣,吸濕力好,隨時間適應腳形,觸感自然柔軟
  • 需定期保養,價格較高,或不適合雨天穿著

PU(聚氨酯) 輕便耐磨

  • 輕便,易清潔,耐磨
  • 透氣度不如真皮,長時間穿著或不舒適

橡膠 透氣度較差

  • 耐用,易清潔,防滑,抓地力良好
  • 透氣度較差,在炎熱天氣或不夠舒適

草編 透氣度佳

  • 輕便,屬天然材料,通常具良好透氣度
  • 或不夠耐用,避免長時間浸泡或重壓

EVA 輕柔、長穿悶熱

  • 輕便,柔軟
  • 透氣度一般,長時間穿著或感悶熱

織物 輕便透氣

  • 透氣度佳,輕便,設計和顏色多樣
  • 或不如皮革耐用,需要定期清洗

文:李祖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冷氣病?長期在冷氣房易暑濕內傷 外感風寒引起胃腸感冒 //www.afterroberto.com/%e5%86%b7%e6%b0%a3%e7%97%85-%e9%95%b7%e6%9c%9f%e5%9c%a8%e5%86%b7%e6%b0%a3%e6%88%bf%e6%98%93%e6%9a%91%e6%bf%95%e5%85%a7%e5%82%b7-%e5%a4%96%e6%84%9f%e9%a2%a8%e5%af%92%e5%bc%95%e8%b5%b7%e8%83%83%e8%85%b8/ Mon, 29 Jul 2024 07:29: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91

【明報專訊】入夏以來,高溫持續不減,暑熱潮濕難耐,市民大多喜歡長時間待在冷氣十足的房中納涼避暑。過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常常會感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身體沉重、四肢無力、頭痛頭暈、眩暈、惡心、嘔吐、胃脘不適、腹脹、腹滿、腹痛、腹瀉、濕疹瘙癢、煩躁易怒等諸多不適,且伴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全身痠痛、喉嚨痛、咳嗽、畏寒、發燒等外感症狀,這便是由於暑濕內傷,並因空調所致外感風寒引起的胃腸感冒。

冷氣病?長期在冷氣房易暑濕內傷 外感風寒引起胃腸感冒
(明報製圖)

長期歎冷氣 小心胃腸感冒

緩解胃腸感冒,可以選用藿香正氣散、葛根黃連黃芩湯、半夏瀉心湯等中藥複方治療。藿香正氣散含有藿香、大腹皮、白芷、半夏、紫蘇、茯苓、桔梗、厚朴、白朮、陳皮、生薑、甘草、大棗等,可用於解表化濕、理氣和中;葛根黃連黃芩湯含有葛根、黃連、黃芩、甘草等,擅長表裏兩解、清熱止利;半夏瀉心湯含有半夏、黃芩、黃連、炙甘草、乾薑、人參、大棗等,能夠和胃降逆、消痞除滿。


相關閲讀:高血壓病徵常見眩暈、頭痛 針對4病因:濕熱天氣、更年期、飲食失調、血脂血糖


按穴增腸胃機能 緩解症狀

除使用中藥複方治療外,患者也可通過穴位按壓,自我緩解症狀,相關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見圖)等,均有助於提升腸胃機能、改善外感症狀。最後,需要重視的是除接受治療外,患者應多補充水分,常常洗手及戴口罩,讓腸胃適時休息。


相關閲讀:百日咳  VS 咳嗽 逾兩周愈咳愈嚴重 延遲醫治可併發肺炎腦癇  及時服用抗生素減併發症風險


文:寧志鵬(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課程主任)

(中醫以人為本,強調「治未病」,從起居生活、運動娛樂、食療藥膳,保健養生)

(養生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靜脈曲張可根治嗎?微創手術後病人注意3件事減復發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9%9d%9c%e8%84%88%e6%9b%b2%e5%bc%b5%e5%8f%af%e6%a0%b9%e6%b2%bb%e5%97%8e-%e5%be%ae%e5%89%b5%e6%89%8b%e8%a1%93%e5%be%8c%e7%97%85%e4%ba%ba%e6%b3%a8%e6%84%8f-%e6%b8%9b%e5%be%a9%e7%99%bc/ Thu, 25 Jul 2024 08:31:4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69

【明報專訊】下肢靜脈系統由深層靜脈、淺層靜脈及穿通靜脈組成,負責將人體去氧血液從下肢送返心臟。當靜脈內的單向瓣膜閉合不全,血液倒流並滯留在靜脈,血管壓力增大,導致靜脈擴張及扭曲,形成下肢靜脈曲張。(編按:手術是唯一根治靜脈曲張的方法,而病人接受微創手術後,亦要注意體重控制,不要長期站立,多做運動鍛煉小腿肌肉,有助減低靜脈曲張復發風險。)

靜脈曲張可根治嗎?微創手術後病人注意3件事減復發風險
下肢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單向瓣膜閉合不全,血管壓力大增,導致靜脈擴張及扭曲。(zlikovec@iStockphoto)

下肢靜脈曲張徵狀:疼痛抽筋易疲倦 微創手術可根治

下肢靜脈曲張徵狀,包括疲倦、疼痛、抽筋。患者下肢水腫,足部皮膚色素沉澱,皮膚會變厚或有濕疹導致痕癢。嚴重者更會患上血栓性靜脈炎、潰爛、出血等併發症。女性、長者、長時間站立工作者、有家族病史及肥胖人士,都較易患上靜脈曲張。醫生需透過臨牀診斷,配合超聲波檢查,確定靜脈瓣膜受損及血液倒流的位置。


相關閲讀:運動抽筋3個應急方法 反覆出現或身體亮警號


用熱力或膠水封閉倒流靜脈

手術是唯一根治靜脈曲張的方法,現在大部分情况都可用微創手術處理。醫生利用超聲波儀器監察血管狀况,在大腿製造一個比針孔略大的開口,然後把導管從開口放進靜脈,導管會發放能量(例如射頻、雷射、微波),用熱力燒灼靜脈壁令其萎縮,封閉整條靜脈,阻截血液倒流。除了利用熱力,醫學膠水黏合手術也是另外一種常用的微創靜脈曲張手術。透過導管向靜脈內注入醫學膠水,並按壓相應部位,令兩側血管壁黏合在一起,封閉有血液倒流的靜脈。

微創手術的創傷比傳統手術低,痛楚及傷疤亦較小,完成治療後,病人稍休息即可如常行走及正常活動。然而,部分病人並不適合做微創手術,例如靜脈太彎曲或太貼近皮膚表面,則需接受傳統靜脈結紮及抽取手術。現時配合超聲波導引技術,手術創傷已經比以往低。

另外,有病人沒有主軀幹靜脈倒流的問題,只有一些蜘蛛網狀血管及細小的靜脈曲張,就可以考慮接受超聲波導引凝固劑注射手術。至於穿壓力襪和口服藥物,雖可以紓緩一些人的靜脈曲張徵狀,但不能夠完全根治或減慢惡化的速度。


相關閲讀:靜脈曲張夾擊 足底筋膜炎更難治


術後病人注意3件事 減復發風險

藥物如微粒化黃酮類提取物(MPFF),可以增加血管張力,減輕術後疼痛和血腫,所以手術後醫生都會建議患者服藥,配合術後的康復進程。手術後病人亦要注意體重控制,不要長期站立,多做運動鍛煉小腿肌肉,減低靜脈曲張復發風險。

文︰鄭敏樂(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外科專科醫生)

(醫路同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6%9a%91-%e6%b6%88%e6%9a%91%e6%96%b9%e6%b3%95%e5%95%8f%e9%a1%8c-%e9%a2%a8%e6%89%87%e5%90%b9%e8%87%89%e8%87%b4%e9%9d%a2%e7%99%b1%e9%80%80%e7%86%b1%e8%b2%bc/ Mon, 22 Jul 2024 07:21: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427

【明報專訊】是日大暑,今年高溫紀錄屢被打破,7月7日更錄得今年最高氣溫34.8℃。戶外活動,感覺自己像雪糕一樣融化中!應對酷暑,大家出盡法寶,但原來頸掛風扇長期吹臉可致面癱,而退熱貼貼額頭、薄荷噴霧無助降溫;大汗淋漓下跑入冷氣間,更隨時中「陰暑」。專家點出消暑誤區,以免大家消暑不成,可能更易中暑兼傷身!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設計圖片,cem seker@iStockphoto/明報製圖)

中暑用盡法寶 拆解5個消暑問題

什麼是中「陰暑」?
楊:香港急症科醫學院急症科專科醫生楊小鳴 蕭:註冊中醫蕭驪珣指蕭驪珣


今個夏天,溫度沒有最高,只有更高!酷熱天氣,容易中暑。楊小鳴指出,熱病分為不同程度,從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到最嚴重的中暑,「正常身體透過排汗、汗水蒸發帶走熱力,但當散熱速度不夠快,體溫過高,細胞或喪失功能而壞死,嚴重可致死亡」。兒童、長者、肥胖人士等較高危;服用特定藥物如利尿劑或部分精神科藥都可能影響散熱能力,增中暑風險。楊小鳴建議,夏日活動時可留意「暑熱指數」,尤其是長期病患,當指數達30或以上,就要採取防暑措施,避免暴曬。

中醫:毛孔突收縮 熱氣被困易不適

蕭:對中醫而言,中暑還細分為陽暑與陰暑,陽暑與西醫的中暑症狀相近,而陰暑雖常見於都市人身上,卻較少人為意,「運動後或戶外工作者本身體溫很高,貪涼馬上走入溫度較低的地方,雖然為了避暑,但反而更易中陰暑」!陰暑多出現在身體經歷很大的溫差,如從高溫室外突然進入冷氣房,「本來毛孔擴張得很厲害,入到低溫環境後毛孔、微血管突然收縮;排汗能力變差,熱氣被困在體內,猶如體內在焗桑拿,易不適」,症狀如身體微微發熱,卻不出汗,想吐,沒有胃口等。預防陰暑,宜避免在高熱下出入溫差大的地方,應用溫和方法慢慢穩定體溫。

消暑誤區:風扇吹臉可致面癱 薄荷噴霧無助降溫

便攜風扇仔款式愈出愈方便,由手持「進化」到掛頸就能送來涼風。不過內地曾有男童戴着掛頸風扇午睡,睡醒後出現面癱,與風扇仔有沒有關係?

蕭:在中醫角度,面癱與風邪有關;天氣炎熱時毛孔打開,風邪有機可乘。當風邪吹到臉上,進入足陽明經和手太陽經時,容易引起臉部歪斜的症狀。不建議長期吹風扇,尤其是大汗淋漓時,亦不宜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感冒;長者應避開關節部位,否則易致關節僵硬,產生痛症;小朋友不宜將風扇放入衣服內對着肚皮吹,避免肚痛。在室內時可把風扇向牆方向擺放,透過將周圍的溫度降低,幫助散熱。

楊:面癱又稱貝爾氏麻痹症,即控制臉部肌肉的第7條神經線發炎,暫未知成因,可能與神經線受損、受壓、出現腫瘤等有關,令到患者無法控制臉部肌肉。男童用掛頸風扇後出現面癱,可能是被風扇壓到臉部神經,使神經線受損,不建議睡眠時使用掛頸風扇。另外,使用手提風扇時亦要小心,若風扇曾受猛烈撞擊、跌過地上,電池結構或已受損,使用時可能引起爆炸或火災。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風扇不宜長期對正臉部、頭部、頸部等部位吹風,否則容易產生偏頭痛和感冒。(linegold@iStockphoto)

退熱貼降溫 貼頸勝額頭

退熱貼貼額頭,散熱效果最理想?

楊:退熱貼雖清涼,但降溫成效沒有風扇明顯,如想增加降溫效果,可貼在血液流量大、血管貼近皮膚的位置,如頸部兩側、腋下、大腿等,當血液循環流動,接觸到冰涼物質時,就可較快將熱力帶走,冷卻血液,達到散熱效果。

蕭:退熱貼貼在皮膚,屬物理性降溫,相比起額頭,貼在頸後大椎穴或手腕內關穴(詳見「中醫意見」),效果更佳。不過,將冷藏過的退熱貼直接貼在穴位上,易造成不適,建議用濕毛巾抹腋下、頸部、大腿內側等位置,直接帶走汗水,更能幫助散熱。

冲凍水涼溫差太大 苦了心臟

薄荷噴霧噴在皮膚上「涼浸浸」,可助降溫?

楊:薄荷提供涼快感覺,是因為薄荷成分刺激到控制溫度的神經受體,錯誤發放信息,令人有涼快感覺,實際上身體並沒有降溫,只能讓人覺得舒服一點。

喝冰水、用凍水洗澡降溫效果明顯?

楊:兩者雖可幫助降溫,不過冲凍水涼非人人適合,需視乎身體情况,擔心溫差太大,血管大幅收縮增加心臟負荷,不建議長期病患嘗試。

蕭:不建議。雖然可帶來短暫的舒暢,但有可能導致陰暑,因本身毛孔擴張得很厲害,突然急速收縮,熱氣被焗在體內,無法順利排汗,身體或覺不適,甚至發冷;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亦可補充電解質;洗澡前可用毛巾先抹汗,散去部分熱力。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比起飲用冰水,中醫建議喝室溫水慢慢降溫,可避免中陰暑。(mashuk@iStockphoto)

相關閲讀:【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中醫意見:刮痧消暑 按穴紓緩不適

天時暑熱,坊間指中醫刮痧可消暑。註冊中醫蕭驪珣指,「痧是氣血內的毒,阻礙氣血運行,可透過刮痧活血化瘀,疏通體表經絡,將熱氣導出體外,幫助降溫」,刮痧較適合中陽暑的人士。當在酷熱環境,感到胃口不適、輕微頭昏腦脹,可先在陰涼地方休息,補充電解質及水分,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刮痧。不過,當出現嚴重嘔吐、失去意識、呼吸急促等熱衰竭和中暑徵狀時,就應馬上求醫;「陰暑患者,較多出現腸胃不適,以中藥或其他方法調理身體會較適合」。

很多人對刮痧有誤解,以為刮得愈大力,愈紅甚至變紫則效果愈好,其實皮膚不同顏色反映不同問題。呈淡紅色或鮮紅色,代表體內有熱邪或暑氣;若是偏紫紅色,即是體內有氣血瘀阻,循環不通。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起痧,「如本身氣虛,無法將邪氣逼出體表,難以出痧;又或病情隱於深處,刮痧也不能處理」,因此不建議盲目用力、「狠毒」地刮,否則影響外觀之餘,身體亦需要較長時間和較多氣血修復。

小朋友、體弱長者、本身有皮膚問題如濕疹、牛皮癬,或BMI很低的人,都不適合刮痧,血小板量較低的人亦不宜,因刮痧是一個出血過程,身體或較難修復,有需要應找專業人士刮痧。

如怕痛,或怕刮痧令皮膚左一處紅、右一處紫,平日可按壓穴位,紓緩暑熱帶來的不適。蕭驪珣建議下列穴位按摩,按需要可分別按3至5分鐘:

  • 大椎穴
    功效:升陽益氣,退熱補虛,若此穴受寒易影響身體溫度調節,或頭痛、頸痛
  • 內關穴
    功效:紓解食慾不振、氣候引起的胃部不適
  • 曲池穴
    功效:疏風清熱,紓緩夏日中暑時的高燒、潮熱等症狀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面癱是腦中風先兆?顏面神經受感染 嘴角歪、影響皺眉、喝水、味覺 了解成因與治療


夏日食療解熱 促進食慾

天氣持續升溫,胃口盡失,中醫擅長以食療消暑,去除體內暑氣。註冊中醫蕭驪珣推薦適合夏日的食療,解熱之餘,亦促進食慾。

  • 冬瓜湯:
    冬瓜清熱、消暑;但因冬瓜利水,本身尿頻的人飲用後或有更多小便,月經期間、容易胃痛的人都不宜多吃
  • 苦瓜:
    正所謂不時不吃,夏日當造的苦瓜性寒味苦,可清熱消暑、利尿;可涼拌,煲苦瓜湯或苦瓜排骨湯;但本身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多吃
  • 西瓜:
    含水量高的西瓜是夏日水果,性寒,可助退熱;但亦因其寒涼,多吃易肚瀉,建議脾胃功能一般的人,如常胃痛、腸胃炎的人不宜多吃
【中暑】消暑方法5個問題:風扇吹臉致面癱?退熱貼散熱?薄荷噴霧冇降溫?什麼是中「陰暑」
西瓜清甜多汁,消暑一流,但屬性寒涼,不宜多吃。(MahirAtes@iStockphoto)

  • 酸梅湯:
    味道酸甜開胃,生津解渴,紓緩口乾、心煩等症狀;但始終酸梅味道帶酸,腸胃功能一般的人不宜空腹飲用;另外因酸性食物具收斂特性,月經期間飲用或使流量減少,來經時不宜飲用
  • 薏仁綠豆糖水:
    薏仁健脾益胃、利水、清熱退火,綠豆清熱消暑;不過因兩者含一定澱粉質,糖尿病患需留意攝取量,亦不建議加入太多糖調味
  • 薄荷水:
    夏日宜多補充水分,嫌清水清淡無味,可加入薄荷。薄荷具疏散風熱之效,可助改善夏天暑熱症狀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www.afterroberto.com/%e6%b6%88%e5%a7%94%e6%9c%83%e6%b8%ac%e8%a9%a6-%e9%a0%ad%e9%ab%ae%e9%80%a0%e5%9e%8b%e7%94%a2%e5%93%81-%e5%90%ab%e9%a6%99%e6%96%99%e8%87%b4%e6%95%8f%e7%89%a9%e8%b3%aa-%e6%bf%95%e7%96%b9%e9%81%8e/ Mon, 15 Jul 2024 07:49: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82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50款頭髮造型用品,發現逾9成樣本檢出有害物質,當中更有部分超出歐盟、內地或本港規定,促生產商積極改善產品安全。消委會指,其中4款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而鈴蘭醛在動物實驗中對成年動物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造成影響,亦有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編按:消委會提醒,市民購買頭髮造型產品前,應細閱產品成分、使用方法和標籤資料,曾有濕疹、過敏肌膚的人士,要避免選用含香料致敏物質或可致敏防腐劑的產品,在使用頭髮造型產品後,應每日用洗髮水清潔。)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九成檢出香料致敏物質或有害物質

消委會測試的頭髮造型用品包括14款定型噴霧、9款非壓縮型噴髮膠或造型護理噴霧、10款定型啫喱、泡沫或髮乳類產品、10款髮蠟和7款髮泥。測試發現,共44款檢出1至8種香料致敏物質,當中9款檢出5種或以上的香料致敏物質,另有3款樣本的香料致敏物質總檢出量超過0.5%。測試亦發現,有3款髮蠟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MIT、1款髮蠟樣本檢出的防腐劑濃度超出內地及歐盟的要求、1款定型噴霧樣本檢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超出本港規定。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用品,包括14款定型噴霧、9款非壓縮型噴髮膠或造型護理噴霧、10款定型啫喱、泡沫或髮乳類產品、10款髮蠟和7款髮泥。(消委會提供)

消委會指,來自「Ida Faddy」、「SHHH」、「Deuxer」的共4個樣本檢出歐盟禁用的香料致敏物質鈴蘭醛,含量由0.0018%至0.014%。而「江獸髮蠟」、「SHHH」及「Deuxer」的3款髮蠟則被檢出含防腐劑MIT,含量由0.0015%至0.0095%,未能符合歐盟的相關要求,但符合內地不能超過 0.01%的要求;「江獸髮蠟」樣本同時被檢出含另一種防腐劑propylparaben,濃度為0.16%,超出內地及歐盟濃度要求。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歐盟禁用防腐劑MIT的3款髮蠟。(黃嘉禧攝)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含有歐盟禁用香料的髮型用品。(黃嘉禧攝)

相關閲讀:查找脫髮、頭皮屑多問題根源 M字額、髮線上移與遺傳有關 掌握正確護髮之道 自然容光煥「髮」相關閲讀:


定型噴霧全含VOC 其中1款超本港規定上限 環保署正跟進

另外,消委會按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的建議方法,檢測14款定型噴霧的VOC含量,含量最高的1款樣本為「TRESemme」,含量達77%,超出本港《空氣污染管制(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規例》訂下的最高可容許限值、即55%;「AVEDA」及「Kevin Murphy」兩款樣本的VOC含量則達上限,消委會稱,相關資料已轉交環保署跟進。環保署指,接獲測試結果後已立即展開調查,結果與消委會相若,現正就超出規例上限的噴髪膠作進一步調查,如發現進口商違反規例會考慮採取法律行動。

消委會亦表示,大部分樣本的標籤欠缺重要資料,其中近4成、即19款樣本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成分列表;17款無標示任何有效期資訊。消委會促請供應商改善產品標籤,以保障消費者健康和提升資料透明度。多款樣本檢出芳樟醇及檸檬烯這兩款香料致敏物質, 含量全部超出歐盟須標示該等香料致敏物質的上限,惟部分樣本欠標示。

消委會測試50款頭髮造型產品 44款含香料致敏物質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頭
被檢出VOC含量超本港規定上限的定型噴霧。(黃嘉禧攝)

相關閲讀:轉季濕疹又發作從頭到手腳7個日常護理方法 紓緩皮膚痕癢減惡化機會


消委會:細閱產品成分和標籤 濕疹過敏肌膚人士用後要洗髮

消委會提醒,市民購買頭髮造型產品前,應細閱產品成分、使用方法和標籤資料,曾有濕疹、過敏肌膚的人士,要避免選用含香料致敏物質或可致敏防腐劑的產品,在使用頭髮造型產品後,應每日用洗髮水清潔。

]]>
拆解濕疹3個謬誤 抗拒用類固醇或延誤治療 查找誘發因素+藥物治療 病情可控 //www.afterroberto.com/%e6%8b%86%e8%a7%a3%e6%bf%95%e7%96%b9%e8%ac%ac%e8%aa%a4-%e6%8a%97%e6%8b%92%e7%94%a8%e9%a1%9e%e5%9b%ba%e9%86%87%e6%88%96%e5%bb%b6%e8%aa%a4%e6%b2%bb%e7%99%82-%e6%9f%a5%e6%89%be%e8%aa%98%e7%99%bc%e5%9b%a0/ Tue, 09 Jul 2024 09:45:0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45

【明報專訊】濕疹,一種令病人、家屬、醫護人員都頭痛不已的慢性皮膚病。坊間對濕疹治療有一堆謬誤和偏方,即使醫生不斷解釋,依然難以去除這些恐懼和心魔——「濕疹好難對付」、「類固醇治標不治本」……實情是,一旦病發,外用消炎類固醇應早用早着,同時及早找出引發濕疹的因素和發炎形態,避開致病原因。若發覺無助改善病情,濕疹可能不單純是皮膚病,而是系統性免疫系統病。適時轉用其他藥物,濕疹其實可防可控。

拆解濕疹3個謬誤 抗拒用類固醇或延誤治療 查找誘發因素+藥物治療 病情可控
(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內文提及疾病無關,Jajah-sireenut@iStockphoto)

拆解3個濕疹謬誤:盲目避塗類固醇 持續發炎皮膚「老人化」

濕疹謬誤和偏方眾多,令病人大感煩惱,偏偏在醫生眼中,只要病人去除心魔,聽從醫護指示並給予耐性,控制濕疹一點不難。(編按:先拆解 3個常見對濕疹治療、患者抗拒用類固醇的謬誤。)

病人對類固醇治療的抗拒,歷久不衰,有針對類固醇恐懼症(corticophobia)的研究發現,類固醇恐懼症很普遍,當中以1歲以下的中、重度濕疹病童的父母尤為嚴重。然而,因擔憂類固醇副作用而延誤治療,反而造成更多不良影響。醫生拆解常見謬誤。

拆解濕疹3個謬誤 抗拒用類固醇或延誤治療 查找誘發因素+藥物治療 病情可控
不少家長對類固醇存有謬誤結果拖延濕疹治療,反令患者皮膚發炎。(設計圖片,comzeal@iStockphoto)

1. 長期塗抹類固醇藥膏,皮膚會變乾、硬、黑,甚至生毛。
答:醫學上的外用消炎類固醇,濃度通常是0.05%或0.1%,平均每日塗1至2次,正確使用產生副作用風險低。相比之下,濕疹發作,持續發炎會令患處皮膚「老人化」,變得又硬又厚又黑。不當使用類固醇可導致患處生毛;不過,隨減少用藥和時間,皮膚質素可以得到改善。

2.類固醇藥膏只能治標,搽的時候有用,不搽就好快復發;而且用得愈久,效用愈低。
答:外用類固醇的作用是調節和減低皮膚炎症,若非患處由於長期治療不當而令皮膚變厚變硬,類固醇可以有效消炎。而所謂無法斷尾或經常翻發,主要是由於再遇引致濕疹發作的因素,包括細菌感染,吃了可引發濕疹的食物,接觸到不應接觸的物質,又或環境和氣候的改變,例如秋冬乾燥季節沒有做好保濕,與類固醇效用無關。所以要徹底斷尾,健康生活習慣尤其重要。

3. 忍無可忍,抓到患處出水流血,才迫於無奈使用類固醇藥膏。
答:如果皮膚開始流水流血,已經是嚴重的細菌感染。這時候,一般低濃度類固醇已不足以應付,需要採用更強力的消炎藥物。此外,若發現患處有金黃葡萄球菌感染,一定要先控制好這種細菌,才能修復受損皮膚。

(資料來源: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盧景勳、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

查找誘發因素+藥物治療  病情可控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盧景勳指出:「治療濕疹,醫生要透過仔細的臨牀問診,了解發病紀錄、發炎形態及發作位置等。」尤其要了解濕疹發炎形態,相當重要,「濕疹只是一個統稱,當中因受刺激物引致的接觸性皮膚炎最為常見,例如主婦手,只要找出誘發因素,避免接觸刺激物,配合藥物,治療相對容易;相反,若與身體免疫系統失衡有關,再加上皮膚天然屏障受損而引致的異位性皮膚炎,由於會反覆發作,相對難處理,特別是同時患有接觸性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

中重度患者 需系統性治療

盧景勳指出,醫學界近年在濕疹診斷和藥物治療上都有重大發展,病人若依從治療,根本毋須忍受濕疹帶來的痛苦。「首先治療目標是希望用1至2個月去控制病情,再以3至6個月去維持療效。」對於中、重度濕疹患者而言,外用消炎藥物難以改善病情,需採用系統性治療。「近5至10年發現,病情反覆及難以受控的病人,是由於自身免疫系統中Th2淋巴免疫細胞失衡,這類濕疹已不算是皮膚病,單純外用藥治療,很難徹底處理;這屬系統性的免疫系統病,需以系統性治療藥物治理。」

所謂系統性治療,包括免疫抑制劑、JAK抑制劑和生物製劑。盧景勳解釋,「傳統免疫抑制劑,透過抑壓免疫系統以控制濕疹炎症,但同時降低病人抵抗力,較容易受感染,需長期監察有否副作用,包括檢測白血球及血色素等」;而JAK抑制劑是小分子藥物,能直接進入免疫系統,抑制Th2細胞,以減少發炎性細胞激素的形成,從而改善濕疹,「臨牀治療效果快速,研究證實,近八成病人EASI分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濕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詳見「知多啲」)改善至少75%。惟此藥有可能抑制其他T細胞,需要抽血檢查觀察副作用」;至於注射型生物製劑,則透過中和與濕疹相關的發炎因子,從而減少發炎,改善病情,「研究證實,逾七成病人在接受16星期治療後,EASI分數改善至少75%。副作用是針口痛,小部分病人出現結膜炎」。

鼠李糖乳桿菌 減幼兒四成風險

盧景勳強調,控制濕疹除了依從藥物治療外,成功關鍵是靠病人的努力,控制濕疹3大因素包括保護皮膚天然屏障、用藥對付Th2免疫系統細胞,以及維持健康腸道微生態。「近年研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有七成來自腸道微生態,睡眠質素、飲食及運動等能影響腸道微生態,有助改善濕疹。」此外,目前坊間有不少針對改善濕疹的腸道微生態配方,例如鼠李糖乳桿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早於20年前已證實,若在嬰幼兒階段服用,有效減低三至四成濕疹發病風險。


相關閲讀: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九成濕疹患者5歲前發病

成人和兒童治療濕疹有分別,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指出,濕疹屬於兒童疾病,九成濕疹都在5歲前發病,成人只佔一成。治療原則是「醫得早,醫得好」,因為小朋友皮膚比較嬌嫩,容易醫得好,患處受損情况亦較容易逆轉。相反,若拖延治療,患處皮膚因反覆發作而變得又硬又黑又老化,屆時就很難復元。此外,成人較兒童容易接觸到外來刺激物,接觸性皮膚炎的發病機率亦相對較高。

韓錦倫以家居失火為喻,他說:「家裏火燭,就要救火,就如小朋友皮膚發炎,自然是要盡量滅火。皮膚發炎應當全力消炎,不能斷續用藥,應徹底滅火,不能因為害怕藥物副作用而猶豫不決。」


相關閲讀:轉季濕疹又發作從頭到手腳7個日常護理方法 紓緩皮膚痕癢減惡化機會

■知多啲:EASI濕疹分數反映嚴重程度

濕疹是常見慢性病,病情隨天氣、飲食、壓力而反覆。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盧景勳指出,醫生普遍根據EASI來評估患者濕疹嚴重程度及治療效果。

EASI主要針對身體4個區域評估,包括頭部和頸部、軀幹包括生殖器區域、上肢,以及臀部和下肢。醫生記錄患者4區域受濕疹影響的皮膚面積及嚴重程度,包括發紅、增厚/腫脹、抓傷、苔蘚化的強度,然後再按公式得出分數。盧景勳解釋:「濕疹治療目標是希望減少搔癢、發炎等症狀,並持續控制,防止復發,以提升患者生活質素。評估治療是否有效,要與治療前分數比較,EASI分數至少改善75%方為及格。」

文:葉凱欣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