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潛意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01 Jun 2020 07:51:19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潛意識”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醫賢心事:父母慣性貶低控制 埋情緒病伏線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f%bc%9a%e7%88%b6%e6%af%8d%e6%85%a3%e6%80%a7%e8%b2%b6%e4%bd%8e%e6%8e%a7%e5%88%b6-%e5%9f%8b%e6%83%85%e7%b7%92%e7%97%85%e4%bc%8f%e7%b7%9a/ Mon, 01 Jun 2020 07:51:1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6968 【明報專訊】童年陰影對我們的影響深遠。比較明顯的「童年陰影」可以是來自身體,甚至性侵犯;但更常見的,是父母慣性的批評、貶低、控制,或者是有意或無意的忽略、情感上的要脅,又或是父母之間不和,使到還是小孩的我們承受着大人之間的情緒。

醫賢心事:父母慣性貶低控制 埋情緒病伏線

童年是建立信任、自立、自律、自我發展和身分認同的時候。如果童年時遭父母不斷批評、控制,我們便會潛意識地自覺得一無是處,什麼也做不好。情感上被忽略的小孩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容易產生自卑、倔強、孤獨的個性。小孩子對父母之間的問題和對父母的情緒亦十分敏感,會長遠地影響他們對親密關係的觀念,例如害怕建立親密關係、不能信任親密關係而害怕被丟棄等等。

這些童年陰影會留下烙印,影響我們對自己、對別人和對世界的觀感。這些都會成為情緒病的伏線。當我們自卑,我們可能會強迫自己付出加倍努力。但當遇到批評的時候,我們便會分外敏感,容易怪責自己,又或是因為覺得不被理解而感到憤怒。這些不會是單一事件,因為童年陰影會使我們對這些情感上的侵犯分外敏感,所產生的自卑、孤獨感會反覆出現,影響着我們與自己和與其他人的互動。當這些模式反覆出現總有一天令情緒出現問題。焦慮症、抑鬱症等會使負面思想更嚴重,更難感受到愛。

 

反覆感到自卑孤獨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童年不愉快的影響深遠,亦增加患上情緒病的風險。治療情緒病十分重要,否則便更難累積正面思想和更難感受到別人的關愛。而在治療情緒病的同時,當病人慢慢跟醫生建立關係,感受到原來有人關心自己,這種關係本身亦是一種靈丹妙藥。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e代精神:集體歇斯底里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f%bc%9a%e9%9b%86%e9%ab%94%e6%ad%87%e6%96%af%e5%ba%95%e9%87%8c/ Mon, 09 Dec 2019 03:36:2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739 e代精神:集體歇斯底里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上世紀初,著名瑞士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提出,創傷會在人的潛意識裏,造成某種心理「情意結」。所謂情意結,是指藏在人的心理狀態中,一種強烈而無意識的衝動,即使相隔多年,只要有任何資訊出現或提示,哪怕是極少的相關度甚或是牽強的解讀,都可能觸發極端情緒和行為。這些情緒和行為有時可以是一股正面推動力,比如童年時受虐待,長大後對受欺凌的事情特別關注,最後投身相關社會工作,這些情意結便是正面。當然,當情意結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曾經受傷害的人,長大後把負面經歷發泄在別人身上,這便是心理病。

歷史中政權交替,社會總會出現意識形態上的轉型,人民往往因改變而產生疑慮。若這些疑慮無法被釋除,變成某些人的創傷,即使當權者因束手無策而採取鴕鳥政策,亦會被視為冷暴力,予人溫水煮蛙的感覺,形成「情意結」。因此每次社會動盪,不論根源是政治或是經濟問題,這些「情意結」都會引發社會運動,形成新的創傷。當大眾情緒一次又一次被挑起,每每卻在熱情過後逐漸冷卻消失,表面上,社會秩序回復平靜,但歷史帶來的創傷會造成新的「情意結」,在集體潛意識裏牢固植根。

 

暴力破壞 背後藏恐懼

多次社會運動後,當大眾經歷了多次希望幻滅,感覺一切原地踏步,內心自然生出更多懷疑,開始對現實失去信任,也因此對於任何大台的號召難以投入。相反地,對於一些能夠讓人耳目一新的說法,不論是嘩眾取寵,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言論,只要敢說,敢跟主流意見不一樣,就可以引起注目甚至是喝彩,亦就是所謂的後真相(post-truth)。

在這種意識下,社會慢慢走向一個什麼都不信任的氛圍,加上當廣泛瀰漫着不安之感覺,任何謠傳亦會引起恐慌,當情緒和感覺主導思想和判斷,而非事實根據,最終便出現集體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繼而便是展示式的暴力,肆意破壞。表面上像是表達不滿,但本質上更可能只是掩飾內裏的恐懼。

從來長治久安並非靠鐵腕抑壓,當權者充耳不聞更非等同無為而治。最重要還是因應經濟周期或是政治風向帶來的震盪,了解對市民帶來之創傷。創傷本身並沒有客觀定義,有人覺得打針是苦事,亦有人認為紋身是快感。要真正了解,便要像心理學家般,以同理心代入主觀感受,解開負面「情意結」,方可令之不再成為溝通和相處的障礙。唯有真正的溝通、對話及和解,社會方能和諧。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精神健康】醫賢心事:不由自主追看新聞 或患情緒病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4%b8%8d%e7%94%b1%e8%87%aa%e4%b8%bb%e8%bf%bd%e7%9c%8b%e6%96%b0%e8%81%9e-%e6%88%96%e6%82%a3%e6%83%85%e7%b7%92%e7%97%85/ Mon, 18 Nov 2019 08:27: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400 【精神健康】醫賢心事:不由自主追看新聞 或患情緒病

 

【明報專訊】這幾個月,情緒病求診病人數目持續高企,相信與近日社會動盪,導致整個社會,甚至家庭裏的氣氛緊張有關。當我們看見暴力、有人受傷等新聞,情緒自然會被帶動,掀起憤怒、無助等感覺。

出現這些情緒是人之常情,證明你是一個有感覺的正常人,並沒有問題;但若發現自己不能停下來,要無止境地繼續接收這些資訊,潛意識被這些資訊所帶來的情緒控制,也就是說,不由自主,這才是問題。

這些新聞有很強烈信息和畫面,本身已經能夠牽動一些人的情緒。如果當中報道內容跟我們自身經歷有關,更容易產生共鳴。這些聯繫因為在潛意識層面,所以是不明顯。例如,小時候家庭管束得嚴厲,使自己情緒十分壓抑、沒有反抗的空間。當長大後看見社會一些不公平、有人被欺壓的事情,因過去沒有處理好的創傷,會令我們對這些事情感覺更大,使無助感和憤怒等情緒更快、更強烈地跳出來。

過去沒有處理好的情緒,會在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的行為。例如,過去自己受傷害時感受到無助,現在看到有人被欺壓,感覺便會特別強烈。因為潛意識地希望幫助受害者,所以特別關心新聞內容,追着收看,過程之中整個人變得特別緊張。而因為這份關心,當身邊人不像自己般關心,甚至乎持相反意見的時候,便容易激起憤怒和孤獨感,甚至疏遠別人或容易和別人吵架。

這些背後的情緒如果一直持續,是步向情緒病的先兆。如果發現這些情緒強烈而且持續,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找醫生。治療第一步是穩定當下情緒,然後慢慢加深自己對情緒的了解,從而慢慢處理舊日累積下來的情緒。

相信社會動盪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
伊人醫事:孩子醉了? //www.afterroberto.com/%e4%bc%8a%e4%ba%ba%e9%86%ab%e4%ba%8b-%e5%ad%a9%e5%ad%90%e9%86%89%e4%ba%86/ Mon, 04 Nov 2019 07:45: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2176 伊人醫事:孩子醉了?

【明報專訊】良友共敘,美酒佳餚,愈夜愈熱鬧。雖然已過了孩子上牀睡覺時辰,但翌日是假期,大家都沒有回家的意思。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明明喝酒的是大人,「發酒瘋」的卻是孩子。幾個男孩走路歪歪斜斜,站不穩,索性躺在地上打滾,狂野大笑。平日文靜害羞的女孩,一反常態,捉着大人衣袖,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一向口若懸河的表弟,突然不愛說話,獨自坐在客廳一角傻笑,對牢空氣指指點點。

我的小女兒更是不堪,竟然脫了衣服,跳上沙發扭來扭去,唱歌跳舞,嚇得我立刻像個美式足球員般撲上去,把她拉入洗手間。

到此境况,家長們都不得不宣布派對結束;雖未盡興,但孩子們的健康始終優先。

睡眠不足如醉酒 失自制能力

身為父母皆知道,當幼兒玩累了,表現可以非常嚇人:吵鬧叫喊、橫衝直撞、亂發脾氣、興奮過度,大體上就是成年人喝醉的模樣。

為何會這樣的呢?

先說醉酒。酒精能抑制中樞神經,當腦部皮質層的活動減弱時,潛意識的思想情感便逐漸浮面,使人做出心中想做、平日卻以理性抑壓着的行徑。

同時,腦內的星形膠質細胞,會釋放出一種叫腺苷的神經傳遞物質,令人無法集中精神,失去自制能力;這種情况,跟睡眠不足時頗為相似。

當成年人睏倦時,仍會用理性控制自己,掙扎着維持清醒,不會胡亂說話和行動。然而,小孩子們才不會考慮那麽多;抑制能力一去,便盡情地表現真我,看起來便跟喝醉酒差不多了。

「睡駕」反應慢 危險度比擬酒駕

當然,「睡眠不足」和「酒精」對腦袋的實際影響不盡相同,各有非常複雜的機制,且有不少部分的是科學家未能完全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睡眠不足時駕駛,其危險程度,可能足以跟醉酒駕駛比擬。

美國加州大學於2016年在Nature Medicine發表實驗結果,證明睡眠時間被剝奪,會破壞腦細胞互相交流的能力,信號傳遞時間變長,而視覺轉化為意識的速度也會變慢。

換言之,一個缺乏睡眠的司機,看到行人出現在車子前面,他的神經傳送信息速度會比正常人慢,大腦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感知到眼睛看到什麽。如此一來,煞車的反應就會遲了,交通意外的風險大大提高。

所以,充足的睡眠,不僅關乎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對於父母們的反應思維也是無比重要。為了一家大小的平安與健康,假日派對要適可而止,別玩得不知時辰、樂而忘返!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
醫賢心事:衝突中的不安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8%b3%a2%e5%bf%83%e4%ba%8b-%e8%a1%9d%e7%aa%81%e4%b8%ad%e7%9a%84%e4%b8%8d%e5%ae%89/ Mon, 05 Aug 2019 08:34:2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753 【明報專訊】近日社會氣氛緊張,很多人的情緒也受到影響。曠日持久的對立局面漸漸消耗我們的意志。在社交媒體中,可以看到傷心、絕望、憤怒、不被理解等情緒在翻滾。社交媒體就是社會的縮影。所以,如果近日你的情緒也受到困擾,你並不孤單。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人一般不喜歡負面情緒。面對負面情緒的第一個反應,普遍是想它消失。很自然地,我們會分析問題所在、研究解決問題,從而消滅負面情緒。但若因為外在因素而令問題不能即時解決,往往便產生問題,無助、憤怒隨之而起。

更甚的是,我們可能無意識地把憤怒投射到身邊的人身上,而身邊的人也可能因為本身的負面情緒而攻擊我們。這樣便深化了負面情緒的影響。試想想,當看了衝突的新聞,本身已感到很不安,而身邊的人卻表現興奮地說:「活該!」這時候,近日累積起來的憤怒便一發不可收拾。當家人之間開始吵架,我們便連休息、喘氣的機會也沒有,開始步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容許情緒存在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負面情緒定會出現,若你能看見它存在,它反而不會在你的潛意識中作怪而影響你;當面對困境時,憤怒、失望定會存在,急着要情緒消失反而會增加沮喪的感覺。而且,這種「急着要負面情緒消失」的狀態,亦容易影響判斷。例如,家人之間的立場明明各有極端,沒有可能三言兩語說服對方,但因為不安的情緒使我們動了氣,希望對方馬上「降服」,這是沒有可能的。

容讓情緒存在,就如給情緒一個容器,使它不會四處濺出、迫使你無意識地作出回應,或是濺傷你身邊的人,亦令他們同時攻擊你。要做到這種覺察並不容易。必須多留意自己的情緒,透過反覆練習,就如修行一樣,慢慢才會有成果呢!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相關文章:

醫賢心事:一句「新年快樂」招壓力?

【性本善】醫賢心事:有情緒病 性事必然無心無力?

醫賢心事:冲涼冲好耐 強迫症警號?

醫賢心事:勿輕視抑鬱症

]]>
e代精神:依賴社交媒體 不知不覺「確認偏見」 //www.afterroberto.com/e%e4%bb%a3%e7%b2%be%e7%a5%9e-%e4%be%9d%e8%b3%b4%e7%a4%be%e4%ba%a4%e5%aa%92%e9%ab%94-%e4%b8%8d%e7%9f%a5%e4%b8%8d%e8%a6%ba%e7%a2%ba%e8%aa%8d%e5%81%8f%e8%a6%8b/ Mon, 22 Jul 2019 04:41: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516 【明報專訊】資訊發達的年代,互聯網就在口袋,時局變幻莫測,讓每個人都想掌握到第一手資訊。社會急促的步伐,衍生了一股即食文化,帶來都市人只有短暫專注力的負面影響。一些社交媒體、即時通訊、直播短片、懶人包等便成為很多人的資訊來源。

 

確認偏見
篩選資訊——互聯網群組互動,會因個人取向選擇資訊,容易導致確認偏見。(strixcode@iStockphoto)

 

資訊渲染情緒 難獨立思考

人類是群體生活之物種,傾向依附相同興趣和理念之群體。社交網絡和即時傳訊工具的出現,更催化了各式各樣群組之形成。我們會獲邀請加入群組,和某人在網絡上結識,亦能選擇斷交或退出。用家透過這些不斷的互動,在有意無意之中,會憑藉一些以個人取向和價值觀作比較之準則,主動或被動篩選了資訊的種類及來源。這種資訊提供機制,會營造一種令人感到客觀和真實的新聞氛圍。人若是盲目追隨瀏覽,會導致「確認偏見」(Confirmation Bias),令人沉醉於和自己立場一致之報道,在潛意識中不斷鞏固個人理念。

 

確認偏見並非互聯網時代產物,而是一種人類既有之自我防禦機制,以保護情緒和自尊。舉例說,當我們對某人有好感時,即使身邊的人對他如何批評,我們都可能無視他的缺點而只聚焦他的好處;又例如占卜之所以能預知未來,可能只是當人在問卦後,才特別留意那些符合預言的蛛絲馬迹;亦有很多投資者深信超賣後必然反彈,忽略基本因素而盲目投機,都是確認偏見的例子。

 

持批判思維 平衡正反陳述

年輕人應該關心社會議題。如果只看即時通訊之轉發,瀏覽社交媒體,長期依賴懶人包,甚至只是道聽塗說,而非事事尋根究柢,所能接收到的資訊必定渲染着情緒。被情緒牽着走,便難有獨立思考和客觀判斷,最終只會導致選擇性吸收,思想流於非黑即白,令意識走向極端。

 

青春本來應該揮霍生命,把握機會盡情追逐理想。懷着滿腔熱血之時,亦千萬要保持批判思維來閱讀信息和新聞,須平衡正反兩方面的陳述,分析信

息來源,不避看不同政見、不同觀點的報道和文章,不散佈或轉發煽情的人身攻擊和侮辱的謾罵,多作公開和理性的討論,哪怕在爭取自己理念之路上,遇着有理無理之挑戰,都能振振有詞,理直氣壯。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www.afterroberto.com/%e7%8d%a8%e5%8a%9b%e6%b9%8a%e4%bb%94%e6%8b%92%e6%8f%b4%e6%89%8b-%e5%96%ae%e8%a6%aa%e5%aa%bd%e9%ac%b1%e7%88%86/ Mon, 03 Jun 2019 09:41: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386 【明報專訊】親子關係可以帶來快樂,然而單親家長卻可能面對巨大壓力。獨力養育小朋友,當中的痛苦及心力難以言喻,再堅強的家長也可能有撐不下去的時候。與其長期壓抑情緒,倘能踏出一步向身邊人求助,讓情緒得到宣泄,尋求同路人的提點與支持,有助修補親子關係,也可讓生命展開新一頁。

「15歲那年媽媽走了,就由我照顧弟弟和妹妹,遇上任何事我也堅強面對。沒有人幫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向人求助。」這是阿儀淚流滿面的自我剖白。因與丈夫離異,她帶着兩名年幼子女寄住親友家中,其間未有申請綜援,獨力維持生計及育兒壓力令她每夜未能安睡,情緒經常瀕臨崩潰邊緣。「覺得小朋友不聽話便經常打罵他們,可是每次打完又會很後悔,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壓力爆煲——單親媽媽忙於工作,又要獨力照顧孩子起居, 缺乏支援,容易壓力爆煲。(monzenmachi@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所提個案無關)

 

一見女兒哭 不問因由打兒子

親友見阿儀情緒不穩定,遂建議她求診,醫生證實她患上抑鬱症。由於阿儀每日忙着工作及照顧子女的起居飲食,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情緒。直至去年,經社工轉介參加新生精神康復會的活動,活動主要對象為受抑鬱情緒困擾的家庭或患有抑鬱症的家長,希望各個家庭透過交流及分享,改善家庭關係。

阿儀起初不欲與人接觸,拒絕參加小組。她說從前因為情緒不穩,對子女總是缺乏耐性,常在未有了解因由下便打罵他們:「以前每當見到女兒喊,便以為是兒子欺負她,會不問因由先打兒子。」她記得兒子曾經抱怨母親不疼愛他,遂令她開始反思,自己只懂得照顧子女溫飽,卻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及身心需要。

 

參加小組分享 同路人互支持

參加小組後,阿儀得着甚多。她直言,最喜歡小組活動內的分組環節,小朋友自成一角玩耍,家長則可以共聚分享自己的困擾,互相給予意見。「難得有人關心自己,我發現自己再也不是一個人,感覺好了很多。」阿儀得到其他家長的提點,才明白遇上小朋友鬧情緒時,應先平靜自己情緒,並學習公平處理子女的相處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很想努力去做好,新生會就像點明一個方向,讓我知道該怎樣去做。」

得到同路人聆聽心事,阿儀積極改善脾氣,學習育兒方法,希望改善與子女的關係。與此同時,她亦會傾聽其他家庭的問題並給予意見。看見對方的問題得到解決,一家人重修舊好,展現歡顏,亦令她感到很滿足。儘管計劃已經完結,她與其他小組成員仍然保持聯絡,總是期待下一次的重聚。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文:譚子麟(新生精神康復會賽馬會家牽希望計劃主任、註冊社工)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7%97%85%e5%ba%b7%e5%be%a9%e8%80%85-%e7%b5%90%e4%bc%b4%e8%b5%b0%e5%87%ba%e4%bd%8e%e8%b0%b7/ Mon, 03 Jun 2019 09:17: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9381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復元道路上,家人和照顧者的參與及鼓勵不可或缺。新生精神康復會獲公益金撥款資助,設立「家屬支援服務」,通過多元化活動及培訓,協助精神病康復者的家屬建立支援網絡。復元家庭可利用中心作為交流平台,分享照顧過程中的喜怒哀樂,互相勉勵扶持,讓每個家庭都能發揮力量和優勢,在復元路上互相關愛,共同成長。服務包括:

 

教育:精神健康教育課程及講座

通過一系列課程、講座和工作坊,提升家屬對精神健康及復元的知識,促進康復者與家庭成員間雙向溝通和了解

 

網絡:身心發展活動及家屬聚會

舉辦不同興趣小組、聯誼活動,讓家屬在輕鬆環境下舒展身心,建立家庭間的朋輩支援網絡,發揮互助精神

 

參與:義工服務及領袖訓練

透過多元化義工及領袖培訓活動,提升家屬參與能力,推動家屬發揮所長,參與活動籌劃、舉辦義工服務及協助精神健康公眾教育的工作

 

查詢:3552 5250

網址:familysupport.nlpra.org.hk

 
相關文章: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兒童健康】焦慮兒睡不好 「爸媽死了怎辦?」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指導式自助治療 助解抑鬱焦慮

 

資料提供:新生精神康復會

]]>
扭曲記憶 泄露心事 潛意識作怪 //www.afterroberto.com/%e6%89%ad%e6%9b%b2%e8%a8%98%e6%86%b6-%e6%b3%84%e9%9c%b2%e5%bf%83%e4%ba%8b-%e6%bd%9b%e6%84%8f%e8%ad%98%e4%bd%9c%e6%80%aa/ Fri, 08 Feb 2019 04:45:3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871 【明報專訊】附圖中三名選舉候選人,憑直覺,你會投票給誰?香港心理學會會長張傳義表示,候選人A或是多數人的選擇,「因為西裝骨骨令人聯想到專業,感覺可信賴和依靠」。選擇A,原來也與人的潛意識有關。潛意識十分神秘,自己不能察覺,卻又與我們關係密切,很多行為其實都受潛意識影響和控制。潛意識對我們也很重要,缺少了,大腦恐怕會「當機」不能運作,甚至令我們無法生存。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明報製圖

未解釋潛意識之前,再來一個實驗:假如現在給你看三張照片,一張是金髮女孩,一張是棕髮女孩,最後一張是黑髮女孩,你認為誰的智商較低?

在美國社會,向來有金髮美女比較笨的印象。這與潛意識有什麼關係?張傳義解釋,「可能是因為從小到大受媒體或社會文化影響,金髮美女依靠美貌而非頭腦的想法已植入腦中,但人們並不為意」。

如果我們要把眼前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視覺信號都作個別處理,重新定義並尋找關聯,恐怕會嚴重影響大腦運作,甚至難以生存。所以很多時候潛意識會把我們看到的人事物分類並貼上標籤,以加速對外的反應。

潛意識難察覺 主宰大部分行為
多年來,研究心智的科學家致力研究潛意識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潛意識到底和意識有何分別?

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把心靈比喻為一座冰山,意識(conscious)只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前意識(preconscious,又稱下意識)是潮汐漲退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unconscious)是埋藏在水面下的大部分。佛洛伊德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小部分由意識控制,大部分則由潛意識主宰,而且是自動地運作,人難以察覺。

張傳義進一步解釋,「『意識』是人察覺得到的心理活動,包括意念和動機,就像你現在讀這篇文章,你的意識正在集中在這些字上;『前意識』介乎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無法時時察覺,但只要稍加注意,能以聯想方式加以回憶,帶入『意識』中。舉例,當你從住所出發往公司時,你毋須集中注意力去想每一步要怎樣走,『前意識』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潛意識』就像一個大容器,裝着各種本能、不被接受的想法、感受和記憶等,我們無法察覺它的存在,但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的行為。」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潛意識標籤了醫生等於專業和可信,有些廣告演員穿上白袍扮演醫生,張傳義表示,「我們不察覺的情况下,廣告告訴我們,他們是專家。」(DragonImages@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幫助偵測環境 回應外界刺激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Leonard Mlodinow所著的《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指出,潛意識在人類演化早期就開始發展了,讓物種能應付生存,幫助偵測環境、回應外界刺激等。潛意識可以快速、精確的處理語言、感官信息等,讓意識專心處理更重要的事情。

◆潛意識影響言行舉止

○捏造事實
記憶和回憶,並非以寫入和讀出這種形式運作,每次回憶也是一個重寫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只記得重點,細節靠想像來填補,當中或會不自覺地捏造了事實。張傳義說:「人腦不是相機,不能同一時間記下所有事情,受潛意識影響,我們對留意的事情也有選擇性。譬如你和一個人交談,通常專注看着對方的眼睛及樣子,而對方穿什麼顏色衣服、有沒有戴首飾,你未必記得,回想時,部分細節可能加入了個人想像。」

張傳義表示,「由於人的記憶並不可靠,在法庭上,同一證人的供詞也可能不盡相同。此外,如何盤問證人,有可能影響對方的記憶。例如問:『你目睹的交通意外,涉事車輛是什麼顏色?』另一問法,『你目睹的交通意外,涉事車輛是否紅色?』第二種問法會增加證人認為車輛是紅色的可能。」

○操控意識
我們不假思索的判斷、感覺和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猜不透,因為平時我們對潛意識的存在難以察覺。Leonard Mlodinow在書中舉例,「我接受這份工作,因為想面對新挑戰」,但其實你對贏得掌聲更有興趣;「我喜歡那傢伙,因為他很好笑」,但你喜歡的可能是他的笑容,因為讓你想起母親。

○控制表情
臉部表情也受潛意識控制。我們佯裝笑時,只需牽動臉部肌肉裝出笑容。然而,有些肌肉不能由意志來控制,真正的表情是假裝不了。Leonard Mlodinow在書中以笑為例,真誠的笑容牽涉到眼輪匝肌,把眼睛附近皮膚拉向眼球,看起來像魚尾紋。此外,我們的手勢、體態、表情,以及說話時流露的態度,都會無意間透露出我們想表達的信息,但我們卻不察覺。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一些臉部表情也受潛意識控制,而我們能辨識不同表情的微細差別,真情還是假意,笑容會透露出來。(ddukang@iStockphoto提供)

心理防衛機制 老闆鬧人 小狗當災?
或許你聽過這一比喻,員工遭受老闆責罵後,員工回家罵太太、太太罵小孩、小孩踢小狗。當人感到委屈、憤怒時,會將情緒轉移到較安全的情境下釋放,例如向弱者發泄,這是身體其中一種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以減少自身承受的壓力和焦慮,這機制在潛意識裏運作,不容易察覺。談防衛機製的由來之前,須了解佛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他把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

本我:人類最原始衝動的直覺,驅使人追求快樂、滿足欲望。
自我:本着現實原則,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反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
超我:管制與壓抑本我的衝動,以滿足社會的期待與要求。

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繫,當三者矛盾對立時,會產生壓力和焦慮,這時便會啟動「防衛機制」。防衛方法有多種,除了轉移,還包括否認(Denial)、抑制(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退化情感(Regression)等。

以瑪利被男友拋棄為例:
瑪利認為她並沒有被男友拋棄(否認);
瑪利仍愛着她的男友,所以她認為男友還是愛着她(投射);
瑪利認為男友愛上別人(合理化)。

心理學,潛意識,張傳義博士,

●今期專家﹕張傳義博士 – 香港心理學會會長、註冊臨牀心理學家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知多啲﹕理解心理因素 遏制潛意識影響 //www.afterroberto.com/%e7%9f%a5%e5%a4%9a%e5%95%b2%ef%b9%95%e7%90%86%e8%a7%a3%e5%bf%83%e7%90%86%e5%9b%a0%e7%b4%a0-%e9%81%8f%e5%88%b6%e6%bd%9b%e6%84%8f%e8%ad%98%e5%bd%b1%e9%9f%bf/ Fri, 08 Feb 2019 04:33:3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16866 【明報專訊】受潛意識的影響愈深時,就愈需要透過意識來遏制它。不過,前提是我們能否辨識及遏制影響我們的自發衝動和情緒,張傳義以遲到和討厭人「藐嘴」的行為解釋。

 

心理學,潛意識, 遲到
習慣遲到的人如有意識提早出門,信息重複輸入大腦,或許能改善。(PhotoBylove@iStockphoto提供)

 

有些人習慣遲到,沒有預留足夠時間出門,經常要趕時間,令到自己很緊張。張傳義表示:「起牀後,梳洗、換衣服、上廁所等行為,由潛意識自動化操作,心裏已有預算要花多少時間,不用每天重新計算。習慣遲到的人,如果有意識地每天提早10分鐘出門,當提早出門重新成為習慣,或可改善遲到問題。不過,為什麼會有遲到這一習慣,原因可能涉及更深層的潛意識,需要對症下藥。」

 

另一些情况,則需要理解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才能克服或改善。「例如有人每次看到人藐嘴便感到莫名生氣,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如果從精神分析角度去了解,有可能與童年有關。譬如他在小時候每次受到母親責備,母親總會藐嘴,導致他長大後也不自覺地討厭藐嘴的人。然而當他了解到這一原因,明白藐嘴的人不是他媽媽,或許能改善這一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