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核心肌肉”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Mon, 11 Mar 2024 06:46:5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核心肌肉”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滑雪注意: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傷手腕 增肌力助平衡 //www.afterroberto.com/%e6%bb%91%e9%9b%aa%e6%b3%a8%e6%84%8f-%e9%9b%99%e6%9d%bf%e6%98%93%e5%82%b7%e5%85%a7%e5%81%b4%e9%9f%8c%e5%b8%b6-%e5%96%ae%e6%9d%bf%e5%82%b7%e6%89%8b%e8%85%95-%e5%a2%9e%e8%82%8c%e5%8a%9b%e5%8a%a9/ Mon, 11 Mar 2024 06:45:4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467

【明報專訊】每年聖誕或新年長假期,都是我一年一度出埠滑雪的好時間,今年也不例外。每次從滑雪場回來後的我,身心都得到舒展,返回工作崗位也特別精神爽利。但我當骨科醫生的朋友們則剛好相反,每逢冬季長假期過後,便得馬上處理一大群在期間受到運動創傷的病人,當中不少是因滑雪而受傷,需要動手術處理骨折或修補受創軟組織,忙得喘不過氣來。

滑雪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易傷手腕

誠然,不論是雙板滑雪(skiing)或是單板滑雪(snowboarding)都屬於容易受傷的活動,滑雪者需要在濕滑的斜坡上高速走動、滑行甚至跳躍,過程會產生巨大衝力,倘若控制不妥,便會發生意外受傷。例如在玩雙板滑雪時欲轉動方向或煞停,由於雙腳鎖死在滑雪板上,巨大拉力便集中於膝關節上,容易拉傷內側韌帶或造成前十字韌帶撕裂。玩單板滑雪最容易因為失去平衡而發生意外,滑雪人士在跌倒時,下意識用雙手支撐身體,因此造成手腕扭傷或骨折,或出現肩關節移位等情况。再說,當滑雪者失平衡向前俯衝,有可能撞倒障礙物甚至前方其他滑雪人士,導致他人受傷。這些意外並不罕見,每次我在滑雪場也碰見各類大大小小的受傷事件,有的甚至需要即時召喚救護車處理。

滑雪注意:雙板易傷內側韌帶 單板傷手腕 增肌力助平衡
高危運動–滑雪是高危運動,需要足夠保護裝備,運動前需要鍛煉肌肉,減低受傷風險。(設計圖片,ljubaphoto@iStockphoto)

相關閲讀:【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事前數月鍛煉 增肌力助平衡

在皚皚白雪山坡上,享受高速滑行的刺激,的確是一大樂事,是值得列入行程的項目。但鑑於滑雪的高危性質,所以不能夠把它視為文化康樂活動,需要做足預備工夫。除了穿戴足夠保護裝備如頭盔、護腕、護臀厚墊、護膝,也需要有合資格教練從旁指導及監護。但最重要的是,在出發前數個月開始鍛煉,增強肌肉力量,包括核心肌肉、股肌及大腿內側肌肉,這些肌肉群組能夠幫助保持身體平衡穩定,以及抗衡衝力及拉力,以降低跌倒及拉傷的風險。即使配備周全的護具,並得到資深教練的細心指導,在滑雪當下還是得倚靠自身肢體完成各種滑雪動作,因此足夠的肌肉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個人裝備。即使我已有10多年滑雪經驗,但每次出發前也會用數個月時間,作相關強化肌肉的運動,免得樂事變憾事。


相關閲讀:【扭傷】前十字韌帶撕裂「卜」一聲關節脫位 血水積聚關節僵硬 自我癒合難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談痛說情)

■中大痛症頻道

bit.ly/47ksJWy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Doga狗狗瑜伽=dog+yoga 人寵齊做式子 簡單一張墊隨時練習 //www.afterroberto.com/doga%e7%8b%97%e7%8b%97%e7%91%9c%e4%bc%bd-%e4%ba%ba%e5%af%b5%e9%bd%8a%e5%81%9a%e5%bc%8f%e5%ad%90-%e7%b0%a1%e5%96%ae%e4%b8%80%e5%bc%b5%e5%a2%8a%e9%9a%a8%e6%99%82%e7%b7%b4%e7%bf%92/ Fri, 23 Feb 2024 08:32:2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308

【明報專訊】Doga是近年狗狗界的流行詞,即結合dog與yoga的狗狗瑜伽,但可別誤會要訓練狗仔做出不同瑜伽動作,其實做瑜伽的是寵主,狗狗相伴在旁,又或者人寵一起完成瑜伽式子,而非要狗狗單獨做高難度動作。Doga據說有助建立人寵之間的連繫,培養默契,從而提升狗狗對主人的信任,增加其安全感及減少焦慮。Doga只需簡單準備一張瑜伽墊便可隨時練習,周末不妨在戶外玩doga,齊齊享受愉快假期。

Doga狗狗瑜伽=dog+yoga 人寵齊做式子 簡單一張墊隨時練習
Low lunge–瑜伽導師Tina(右)表示,doga是把寵物狗融入瑜伽動作,培養人寵之間的默契,如low lunge是讓狗狗坐在主人大腿上,手托緊狗狗腋下,亦要確保其盆骨有足夠支撐。(賴俊傑攝)

Doga 狗狗加入齊齊做式子 人寵增默契

瑜伽導師Tina Chan擁有8年授課經驗,4年前開始教doga。從小養寵物的她,現時有3隻狗狗,Tina的丈夫是獸醫,二人對動物都非常喜愛。談到教doga的緣起,Tina說發生得十分自然,「平日我在家練習瑜伽時,狗狗都會踏上瑜伽墊八卦或騷擾我,於是我很自然地跟牠們一起試試做。最初只是當玩玩,後來先生的姊姊在澳洲買了一本關於doga的書給我,提到doga對狗狗和主人有很多好處,令我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努力上網和看書研習」。

Tina表示很感謝丈夫支持她成為doga導師,二人還一同研習狗狗如何安全地跟主人完成各種瑜伽動作,甚至在課堂中幫狗狗做些穴位按摩作日常保健。她又指香港並沒有專為doga導師而設的認可資格,所以建議寵主找有一定經驗及資格的瑜伽導師,而導師最好有飼養狗狗經驗,熟悉牠們的性格和能力,才能確保課堂可安全地進行。

香港室內場地有限制 多戶外開班

Doga早於約20年前在美國出現,隨後在英國和澳洲也十分流行,惟香港起步較遲。Tina認為本地難題之一是難尋合適地方,「因為很多平日訓練瑜伽的室內場地,會因衛生或大廈公契原因而不容許寵物出入,所以我一般會到一些可容許狗狗進入的戶外場地開班,又或在不同商場和機構邀請下,才能到一些特別的地方教doga」。

Tina近年亦曾跟不少慈善團體及商業機構合作,如Hong Kong Dog Rescue(救狗之家)與FoodSport(膳動衡)的籌款活動、香港瑰麗酒店工作坊等,讓本地寵主對doga加深了認識。她表示,doga只需準備一張瑜伽墊便可隨時練習,有時她亦會在一些寵物主題活動中舉辦doga課程。


相關閲讀:普拉提與瑜伽有不同 注意普拉提運動6大要點 強化核心肌肉助緩和腰痛


知多啲:小型犬較適合 在家勿亂試Doga

Tina主持的doga課堂一般為45分鐘,首15分鐘為冥想、呼吸練習及伸展熱身,讓狗狗適應,也讓寵主的身體作好準備。之後便開始練習瑜伽式子,如果主人和狗狗狀態許可,可合作完成一些partner doga式子,如抱起狗狗放在大腿上等。某些動作會視乎狗狗的種類而改變,如中至大型犬,她通常都只讓狗狗安靜坐在主人身旁。

她表示導師的臨場觀察也十分重要,而且寵主不應隨便在家與狗狗亂試,以免受傷。在課程尾段,主人跟狗狗會一起躺下來大休息(Savasana),而在課堂中段亦會教授一些狗狗的穴位按摩。她指課堂的平和氣氛同樣會感染到狗狗,讓狗狗放鬆的同時,寵主也會感覺療癒。

Doga狗狗瑜伽=dog+yoga 人寵齊做式子 簡單一張墊隨時練習
穴位按摩–在瑜伽動作中可混合部分穴位按摩,常見按摩位置有風池、腎俞及曲池穴。舉例風池穴在狗狗耳朵及頭中間的接合位,可用手指上下輕揉,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楊柏賢攝)

相關閲讀:完美主義者出現焦慮症而不自知?對己對人標準過高怕出錯致壓力大


文:顏燕雯

狗狗模特兒:忌廉 & Mochi

美術:謝偉豪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rucking%e9%81%8b%e5%8b%95%e6%98%af%e4%bb%80%e9%ba%bc-%e6%8f%b9%e8%b5%b7%e8%83%8c%e5%8c%85%e8%b2%a0%e9%87%8d%e6%ad%a5%e8%a1%8c%e8%a1%8c%e5%b1%b1/ Fri, 15 Dec 2023 04:23:3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658

【明報專訊】步行運動變奏多,簡單如揹着加重背包步行,其實已可加強鍛煉。社交媒體上搜尋#Rucking,出現不少軍人揹起迷彩大背包負重前行的訓練影片,同時又夾雜一般人穿上負重背心或負重背包步行的運動短片,這種軍人訓練方式近期在網上爆紅,相關影片瀏覽量已逾2000萬!Rucking容易入門,可鍛煉全身、控制體重(減肥)、預防骨質疏鬆。近期天氣颯爽,正是時候揹背包起行!(編按:Rucking難度雖然較低,但有物理治療師提醒需做齊熱身,配備適合的裝備外,還要注意以下3個錯誤姿勢。)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lzf@iStockphoto)

rucking初屬軍人訓練鍛煉心肺 揹起負重背包減肥兼操肌

Rucking是揹着加重背包或背心的訓練方式,最先出現在軍事訓練ruck march中,目的是加強士兵心肺功能,並確保他們逃命的同時可護及裝備周全,近年卻在民間流行起來,搖身一變成為都市男女熱門運動。外國不少網友拍片分享rucking日常,又大談運動好處、建議姿勢等,分享運動樂趣。

物理治療師趙之逸指rucking爆紅,不無原因。首先容易上手,「基本上只要一個背包,再加一些重物就可以,如罐頭、大水瓶等」;另外,rucking變化很多,「除了跑步、步行,還可以融入workout,如揹着背包做弓箭步、深蹲」,以提升運動強度。香港中文大學醫院黃鍾鈞運動醫學及康復中心教授劉敏昌指,這項在外國流行的運動,在香港也很適合,「香港很多人喜歡行山,其實都可將它融入其中,在天氣颯爽的時候操練」。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趙之逸(鄧家烜攝)

操肌:鍛煉肩背腿核心肌

Rucking可鍛煉身體多處肌肉。劉敏昌指,上身背負重量,需要肩膀、背部和核心肌肉協助維持動作穩定和平衡重量,同時它對小腿、股四頭肌、臀大肌等下肢部分亦有一定要求。有研究發現,背負加重背包可助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和耐力。Rucking不止對肌肉要求高,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和耗氧量亦會增加,可助提升耐力和心肺功能。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劉敏昌(張淑媚攝)

防骨質疏鬆:負重運動刺激「成骨細胞」變活躍

除了增強肌肉力量,rucking負重特性可促進骨骼健康和增加骨質密度。趙之逸解釋,骨骼中「成骨細胞」負責增添新的骨組織,而「破骨細胞」則去除老舊或受傷的骨組織。隨年紀增加,破骨細胞的分解速度會逐漸超越成骨細胞的造骨速度,使骨質密度減少。做負重運動時,骨骼受力增加,刺激成骨細胞變得活躍,有助提升骨質密度,減低骨質疏鬆的風險。對於有骨質疏鬆的長者而言,若經過醫生或物理治療師評估,關節或心肺功能能夠應付的話,都可玩rucking。惟身兼物理治療師的劉敏昌提醒,負重後始終對心肺功能有更高要求,長者或可透過其他運動預防骨質疏鬆。


相關閲讀:骨質疏鬆日丨突然腰痛?咳嗽彎腰致骨折?未到中年骨質密度下降?補鈣3大謬誤 附高鈣餐單

減肥:比一般步行 多消耗50%熱量

「Rucking是燃燒熱量的上佳運動,很多較肥胖的外國人都借此減肥。」在專門推廣rucking的網站上,可見有人分享成功減肥例子,甚至聲稱透過rucking減去100磅。減肥需要配合飲食與運動,但單就rucking而言,劉敏昌引述研究指出,rucking相比沒有負重的一般步行,可多消耗50%熱量。而且負重愈高,消耗的熱量愈多。

非人人適合:腰痛、關節退化、患心血管病不宜

雖然rucking難度低,但未必人人適合。劉敏昌表示,「關節痛、關節退化,或心臟、血管有問題人士,都不鼓勵做這種負重運動。」另外,有腰骨痛、椎間盤突出等患者亦應避免,他們若背負重物,或令腰部問題惡化。

Rucking裝備簡單,一個背包就能隨時起行。不過就要選對背包,趙之逸指索繩袋、幼肩帶統統不適合,因為背包需承受至少10至20磅重物,肩帶過幼會勒緊雙肩,並不舒服;建議選肩帶較闊,而且有軟墊的款式,助分散重量和壓力。另外,盡量選擇較扁身的背包,否則放入重物後,物件向後墜,身體或為了抵消這股重量,而不自覺向前彎,當背包愈重,就彎得愈前,容易導致腰痠背痛。「最好背包有內格,讓重物貼近身體,而且盡量放近上背。」背包亦應有胸扣和腰帶,「胸扣幫忙將重量從雙肩分散,而腰帶就可將部分重量轉移到盆骨,減少肩膀受力,還可訓練下肢力量」。背包內應放什麼?兩人都說非常隨意,如運動專用的槓片(weight plate)、壺鈴,或日常可見的袋裝米、水瓶、書等,都可為背包加重。


相關閲讀:睇片健身學瑜伽減肥增肌? 醫生提醒網上影片忌盡信 運動要適當適量

背包重量:自己體重8%至15%負重量起步

在軍事訓練ruck march中,士兵須手持步槍,揹上至少重35磅背包,3小時內步行19公里。一般人rucking毋須如此嚴格,劉敏昌建議從自己體重8%至15%的負重量起步,再因應訓練進度慢慢每5至10磅加重。「一般而言,一般人負重不宜超過體重30%,否則較難完成長距離步行,也容易增加身體損耗。」新手起行,可每星期運動2至3次,每次15至30分鐘,待身體適應後再慢慢增至30至60分鐘或以上。除了可以加長運動時間、負重量來提升難度,亦可以增加步行速率,以較短時間完成同一步行距離。「行斜路也是一個progression」,斜坡對心肺功能要求更高,不過對下肢關節的損耗較大,不建議在太斜的斜坡練習,而且較適合年輕人。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重物貼近身–Rucking用的背包宜有內格,讓重物貼近身體,以免重物向後墜時,身體為了抵消這股重量而不自覺向前彎。(鄧家烜攝)

注意正確姿勢:身體保持正中 步行腳跟先落地

另外,Rucking雖然難度較低,但物理治療師劉敏昌提醒需做齊熱身,為小腿、大腿、腰部拉筋,並且宜穿上行山鞋,配上一雙吸汗、材質不滑溜的襪子,減少在運動時腳部在鞋內移動,以免長水疱。還要避免以下錯誤姿勢。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正確姿勢–Rucking時身體應保持正中姿勢,頭、頸、肩膀避免過分前傾,而步行時腳跟先落地,雙手自然擺動。(鄧家烜攝)

蹬直膝蓋 ╳
揹負重物步行長時間後,身體為了減少疲累,容易出現不良姿勢。物理治療師趙之逸翻查文獻,表示當肌肉疲累時,有些人或會蹬直膝蓋,減少肌肉出力;他解釋,步行時屈膝可將壓力分擔到大腿肌肉上,若肩上已經有不少重物,步行時又減少屈膝,壓力直接由關節承受,容易使膝蓋、髖關節和腰部受傷。

腳掌落地 ╳
行路時若不是腳跟落地,而是整個腳掌落地,會削減大腿肌肉幫助緩衝的作用,增加膝蓋受傷風險。揹重物步行時,身體應保持正中姿勢,頭、頸、肩膀避免過分前傾,而步行時腳跟先落地,雙手自然擺動,減少不良姿勢帶來的不適和疼痛。

手腳額外負重 ╳
部分人為了加強訓練效果,或會在手腕、腳踝等位置另外負重,但劉敏昌不建議,「將重量放在上身如背部時,所有(背部)以下的肌肉都可用到;但單綁沙包在手腳,只是部分肌肉組群受力,此舉還有可能增加關節磨損」,更會影響手腳正常擺動,所以不宜額外加重。

rucking運動是什麼?揹起背包負重步行行山 減肥操肌防骨質疏鬆 3錯誤姿勢要注意
不良姿勢–當揹上重物時,身體容易前傾抵消這股重量,除了提醒自己保持正中姿勢,也可以扣上背包的胸扣和腰帶,幫助分擔肩膀重量。(鄧家烜攝)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82%99%e6%88%b0%e9%a6%ac%e6%8b%89%e6%9d%be%e3%80%91%e8%b3%bd%e5%89%8d%e3%80%81%e4%b8%ad%e9%80%94%e8%a6%81%e8%a3%9c%e5%85%85%e5%a4%9a%e5%b0%91%e7%a2%b3%e6%b0%b4%e5%8c%96%e5%90%88%e7%89%a9/ Thu, 14 Dec 2023 07:36: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522 【明報專訊】香港街馬2023將於周日(17日)舉行,有近2萬名跑手參加,分為全馬、半馬及10公里。要為馬拉松做好準備,在賽前、比賽當日、中途應做好哪些準備呢?什麼時候要攝取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如何提升運動表現?吃蛋白粉、補充BCAA增肌有用嗎?在健美風潮帶動下,很多健身人士選擇以蛋白粉增肌,長跑跑手也需要嗎?還有物理治療師教4招增肌耐力和5個賽前貼士,以減低受傷風險。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攝取多少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水分

比賽前和中途,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嗎?註冊營養師兼健身教練曾熙建議,與其臨急抱佛腳找「雞精」,不如在比賽前和中途補充足夠碳水化合物,對提升表現也十分重要,「要為長達幾個小時的運動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需求相較蛋白質重要」。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重要來源,比賽前2小時可以吃較多碳水化合物,每公斤體重攝取1至2克,如60公斤人士,宜進食60至120克,例如1滿碗飯或2至3片麵包加果醬;同時攝取適量蛋白質和水分,如火腿、低脂芝士、脫脂奶或咖啡。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賽前吃包——馬拉松比賽前宜先攝取充足碳水化合物,若早餐不習慣吃白飯,麵包是個好選擇。(資料圖片)

能量啫喱非人人適合 勿在賽前嘗試新食物

比賽中途,也要為身體不斷加添「燃料」。每1小時應補充30至60克碳水化合物,可考慮能量啫喱或運動飲品。曾熙指,能量啫喱糖分濃度高,或引致部分人腸胃不適,可嘗試醣分漱口法(carb rinsing),把能量啫喱含於口中,漱口5至10秒再吐出,這能刺激口腔內神經感應器(sensory receptor),「欺騙」大腦有食物,從而產生精力充沛的感覺。但此舉並沒有真正補充能量,若運動超過60分鐘,仍是要吃下能量啫喱,因此容易因能量啫喱而腸胃不適的人應及早準備,訓練腸胃適應。

她強調,「比賽前及中途不應吃從未吃過的食物和補充品,一來未必接受該口味,二來不知道腸胃能否受得住」。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曾熙(李欣敏攝)

比賽日起牀先冲暖水浴 5個貼士減受傷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高級講師、物理治療師梁澤祺強調,長跑應量力而為,「訓練不足的問題通常在比賽中段才浮現,如感到痛楚就不應勉強再跑,就算想完成賽事也應步行至終點,如因跑姿差而造成傷患,得不償失」。他提供以下賽前5個貼士,減低受傷風險:

賽前1周多拉筋,舒展肌肉、關節

在跟開賽時間相若的時間練跑,讓身體習慣氣溫、環境等變化

到海外比賽,前1天可以在開賽相若的時間去賽道附近散步,感受氣溫、環境

賽前要有充足睡眠;比賽日起牀後,宜先洗個暖水浴,活動身體,關節不會「硬邦邦」

提早到達比賽場地,做15分鐘熱身,包括慢跑、伸展和輕量肌肉訓練「喚醒」肌肉及關節


相關閲讀:渣馬備戰 物理治療師教路 賽前熱身「扮跑」更有效

毋須吃蛋白粉 太健碩不利長跑

「增肌對於長跑不是很重要。」曾熙表示,很多長跑好手,例如是肯尼亞跑手Eliud Kipchoge的肌肉量都不多;太健碩反而令身體沉重,跑得辛苦,因此毋須過分補充蛋白質。「健身人士每日每公斤體重需補充1.6至2.2克蛋白質,但長跑者每公斤體重只需補充1至1.6克蛋白質。」適量蛋白質可以防止肌肉流失和促進肌肉復元,一般從食物已可攝取足夠分量,毋須使用蛋白粉。


相關閲讀:【大隻奶粉】拆解蛋白粉成分、類型 要增肌蛋白質有幾重要

素食者或需服BCAA

蛋白粉以外,聲稱能提升運動表現的BCAA(branched-chain amino acid),也受不少運動愛好者追捧。曾熙指,人體9種必需氨基酸,BCAA是其中3種支鏈氨基酸,即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纈氨酸(valine)。「如已進食足夠優質蛋白質食物,包括肉、魚、蛋、奶及奶製品,已含有9種必需氨基酸,再補充BCAA其實沒有額外效用」,惟未能從食物中吸收足夠蛋白質的人,如素食者,就可能需要服用蛋白質補充品和BCAA。

練習時試食 觀察腸胃反應

由澳洲體育學院(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AIS)設立的運動補充品分類系統(ABCD Classification System),把運動食品和營養補充品分成A、B、C、D 4個組別。曾熙指出,BCAA列入C組,即科學證據不支持或沒有相關研究顯示能提升運動表現。至於A組的運動食品及補充品,則是有科學實驗證明,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有助提升運動表現;針對耐力運動,咖啡因、β-丙氨酸(ß-Alanine)和紅菜頭汁都屬A組。

‧咖啡因能提高神經系統警覺力、減低痛楚和減少用力的感覺,「運動前1小時,可攝取每公斤體重3至6毫克咖啡因,如60公斤就是180毫克,約為1杯double shot咖啡」,亦可選擇加入了咖啡因的能量啫喱(energy gel)。

‧β-丙氨酸是製造肌肽(carnosine)的重要成分,肌肽可以中和高強度運動時產生的酸性物質,減少疲勞。但要留意,研究指持續補充β-丙氨酸至少4周,才能令肌肉肌肽水平顯著增加。

‧紅菜頭汁在跑步界愈來愈紅,曾熙指,「紅菜頭汁中的硝酸鹽(nitrate)在體內轉化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能使血管擴張,增加氧氣輸送到肌肉」。從紅菜頭、菠菜等食物中可以吸收硝酸鹽,而紅菜頭運動飲品所含的濃度和穩定程度會較高。雖然有研究指連續使用紅菜頭汁3天就可以獲得功效,但建議先在模擬練習中嘗試。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跑界新寵——紅菜頭汁是長跑界的新寵兒,有研究指它有助提升運動表現。但營養師提醒,不應在臨近比賽才嘗試新的補充品,以免身體不習慣而影響表現。(FatCamera、zeleno@iStockphoto)

訓練貼士:4招增肌耐力 免跑姿「走樣」致傷

練跑多時,馬拉松比賽就像是跑手的考試。考試殺到,有「雞精」可速成嗎?

梁澤祺指,長跑是耐力訓練,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同樣重要,「心肺功能可透過跑步訓練,大部分跑友有做;但忽略了肌肉訓練,有如死讀書而欠缺考試技巧」。提升肌耐力有助維持正確跑姿,否則肌肉力量不足,跑姿容易「走樣」,不但容易受傷,速度也下降。長跑者可重點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和膕繩肌,以下4個運動可一次過滿足3個願望!均以10次為1組,每次做3組,第1至3個運動需換邊再做3組,隔天進行,習慣訓練強度後可慢慢增加次數。「肌肉訓練至少要鍛煉2至3個月才有效果」,梁澤祺提醒,從未做過肌肉訓練者,不應在臨近比賽時才開始訓練,以免肌肉痠痛,又不夠時間恢復,影響表現。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梁澤祺(資料圖片)

1. 箭步蹲

做法:前後腳站,慢慢屈膝、身體下沉(圖A),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

2. 單腳半蹲

做法:單腳站立,慢慢屈膝、身體下沉(圖B),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平衡力

貼士:起初可扶住穩定物件幫助平衡

3. 軀幹穩定髖伸展

做法:雙腳跪墊子上,雙手與肩同寬撐地,眼望地下;向上提起一隻腳,膝部維持約90度,收腹(圖C),維持3秒後回到起始姿勢

訓練:膕繩肌、臀部、腰腹核心肌肉

4. 橋式練臀

做法:躺墊子上,屈膝,雙腳與臀部同寬,雙手伸直,手掌朝下;提起臀部,身體與大腿成一直線(圖D),維持3秒後回起始姿勢

訓練:臀部肌肉、跑步推進力

【備戰馬拉松】賽前、中途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長跑毋須蛋白粉增肌?5個貼士減受傷風險
(李欣敏攝)

相關閲讀:【長跑】錯誤跑步姿勢人疲倦 新手易犯的4個錯誤 建立跑步習慣 5種常見長跑訓練方法

示範:AFTC運動治療師曾燕填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中風後遺症及併發症多跨專科團隊助復康 讓患者重拾自主生活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a2%a8%e5%be%8c%e9%81%ba%e7%97%87%e5%8f%8a%e4%bd%b5%e7%99%bc%e7%97%87%e5%a4%9a%e8%b7%a8%e5%b0%88%e7%a7%91%e5%9c%98%e9%9a%8a%e5%8a%a9%e5%be%a9%e5%ba%b7/ Thu, 02 Nov 2023 03:55:2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5186

急性中風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損害,讓患者出現半身癱瘓、喪失‎感覺、失語症、認知功能受損等併發症及後遺症,嚴重程度視乎病變的範圍和位置。中風後復康治療的目標是盡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縱然治療未必能完全逆轉中風的影響,但會從活動能力、吞嚥、溝通、膀胱控制等方面着手,希望能令患者恢復基本的自理能力,重拾自主生活。

中風患者9個常見後遺症及併發症

  • 神智不清
  • 吞嚥困難
  • 營養不良
  • 壓瘡
  • 肌肉痙攣
  • 深層靜脈血栓塞
  • 肩關節半脫位和上肢疼痛
  • 語言及溝通障礙
  • 抑鬱

相關閲讀:隱源性腦中風年輕人高危?拆解5大隱藏病因 對症下藥減再中風風險


復康黃金期長達一年 跨專科復康治療至關重要

betway体彩 復康科專科醫生周志平醫生指出,中風復康治療的黃金期須按病情而定,最長可達一年。由於中風對患者身體影響甚廣,很多時都要在跨專科復康團隊的協助下,進行長時間密集訓練,以提升復康效果。

跨專科復康團隊包括:復康科專科醫生、復康科專科護士及社康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義肢矯形師。

  • 復康科專科醫生
    復康科專科醫生會先為患者作初步評估,確定身體各部位是否喪失機能及嚴重程度,如四肢活動能力、吞嚥、溝通、自理能力、排便及膀胱控制等。醫生亦會先了解患者的神經狀態是否穩定,以及是否有足夠認知功能重新學習,繼而制定可實現的治療目標。

  • 復康科專科護士及社康護士
    復康科專科護士會指導患者有關沐浴、如廁等日常生活技能,並安排患者定時服藥及護理皮膚。如有需要,醫生會安排社康護士上門為患者提供綜合及持續性家居護理、治療和指導,讓患者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安心休養。

  • 物理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肢體及手腳功能受損情况,訂立分階段治療方案,當中包括密集地訓練手腳及核心肌肉以改善肌肉協調、功能電刺激(即利用電流刺激乏力的四肢,讓神經系統重新學習,提高活動能力)、束手誘導(訓練患者多使用「中風手」)、普拉提、平衡訓練等加強患者的肌肉協調和平衡力。如患者需依賴其他人攙扶才能步行,可以利用懸吊系統進行「機械人步態訓練」,它可承托患者的體重和模仿步行動作,並在附有遊戲軟件的跑步機上作重複步行訓練,有助改善步態及耐力。

  • 職業治療師
    職業治療師會利用不同方法和輔助工具,協助中風患者重返家庭、工作及社會,恢復獨立及有意義的生活:
  • 上肢功能評估及訓練,包括溫度感知測試、觸覺感知測試、手部功能測試和訓練,以及評估及建議改裝進食工具
  • 認知功能評估及訓練,有助改善患者專注力、記憶力及計算能力等
  • 日常生活自我護理評估及訓練
  • 家居評估、環境改裝及照顧者訓練
  • 就輪椅的選擇提供評估和意見,讓患肢得到適當支持,以及減少痛症、脫骹及壓瘡的機會
  • 輔助設備評估和訓練,既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及安全,亦可減低照顧者的負擔

  • 言語治療師
    言語治療師會評估中風患者的溝通功能及提供改善建議,亦會進行臨床吞嚥檢查,觀察患者進食時的徵狀,如有否咳嗽、聲線混濁、吞嚥費力等,或利用吞鋇X光造影檢查(VFSS)及內視鏡吞嚥檢查(FEES)判斷患者吞嚥能力,再利用以下方法改善患者溝通及吞嚥問題:
  • 口部與喉部肌肉強度與協調訓練
  • 語言(說話、理解、閱讀、書寫)及發音訓練
  • 聲線訓練
  • 餐飲質類(Meal Texture)及稠度處理
  • 建議餵食姿勢及技巧
  • 刺激訓練,包括電刺激、反射刺激等

  • 義肢矯形師
    義肢矯形師會為患者度身訂造肢具,以固定、支撐及保護患肢,繼而改善患肢的機能,例如適當地承托軟癱患肢,可防止其攣縮及出現壓瘡;又或使用功能性腳托,可有效改善步姿。

相關閲讀:吞嚥困難|經常「濁親」、「落錯格」?了解吞嚥動作4階段 及早處理免致吸入性肺炎


「神經可塑性」助神經功能逐步回復

醫學上有所謂「神經可塑性」,是指尚未受損的神經網絡或可代替已受損神經組織的原有功能。臨床實驗顯示,積極和密集的物理治療,有利腦部功能重組,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周醫生解釋,要改善中風後的神經功能,首階段主要將目標放在改善腦部缺血、出血或腦水腫等情况,令未完全受損的神經功能逐漸回復正常,後期則會專注於腦內神經網絡的功能重組,整個過程或維持數月至一年。

中風後遺症及併發症多跨專科團隊助復康 讓患者重拾自主生活
中風後復康治療的目標是盡可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希望讓患者恢復基本的自理能力,重拾自主生活。

照顧者要謹記「欲速則不達」


復康治療的最大目標,是協助患者盡可能恢復中風前的自理能力和狀態,例如重新站立及走路。周醫生強調,復康治療是長期作戰,着重循序漸進、逐步達成一個又一個短期目標,因此家人和患者不宜期望短時間內會有重大轉變,以免徒增壓力。無論是患者還是照顧者,都應調整心態、管理情緒和注意建康,切勿操之過急。

]]>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www.afterroberto.com/%e5%b8%b6%e6%b0%a7%e9%81%8b%e5%8b%95-%e9%9c%b9%e9%9d%82%e8%88%9e%e5%b8%b8%e8%a6%8b%e6%97%8b%e8%bd%89-%e5%80%92%e7%ab%8b-%e9%a0%b8%e8%83%8c%e8%85%b0%e4%b8%8a%e8%82%a2%e6%98%93%e5%8f%97%e5%82%b7/ Tue, 19 Sep 2023 06:45:4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803

【明報專訊】本周六(23日)開幕的第19屆杭州亞運會,首度將霹靂舞(breaking)納入為正式競技比賽項目,香港霹靂舞代表隊將派出4名舞者應戰,在10月6日登場。(繼上屆東京奧運的滑板、運動攀登及衝浪後,霹靂舞亦將迎來奧運首秀,成為明年巴黎奧運的新增項目。)從風車、頭轉到定點動作,霹靂舞既是藝術亦是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同時講究手腳協調、肌肉力量;不論男女老幼,都可按身體狀况,選擇合適強度,齊齊舞動全身。(編者按:霹靂舞屬帶氧運動,但舞者的頸、背及腰是較經常受傷的位置,例如用手過量牽扯至腰背受傷,或是如做風車動作時上下身扭動引致扭傷等 ……如何減少受傷機會呢?)

霹靂舞屬帶氧運動 旋轉、倒立動作考全身肌肉運用

霹靂舞充滿視覺衝擊,將高難度的旋轉、快速腳步移動、各種倒立定格等動作組合成舞蹈。作為香港第一代B Girl,亦是港隊出戰亞運的隨團教練,香港霹靂舞協會負責人簡威玲(Bgirl Ling)跳舞已踏入第23個年頭,樂見霹靂舞逐漸普及。回想她的學舞之路,中學時一次機緣巧合下,於尖沙嘴海旁目睹一群人在跳街舞,便對這項運動着迷,開始學習,後來更將興趣化為職業,成為跳舞導師。現在舉辦大大小小的舞班及體驗活動,令年輕一代更容易接觸霹靂舞。

她指,霹靂舞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街頭,屬於街舞之一,發展至今成為影響全球青少年的文化藝術,深受年輕人喜愛。作為亞運「新面孔」,結合音樂、舞蹈及運動的霹靂舞是一種很能引人觀賞的舞種,同時具備很強的競技成分,兩名舞者在隨機音樂下,以一對一形式對決(battle),舞蹈中涉及旋轉、倒立等高難度動作,對選手的力量、全身肌肉運用是一大考驗。

簡威玲分享,霹靂舞動作大致可分4類,包括搖滾步(toprock)、排腿(footwork)、定點(freeze)及大地板(powermove),每一種都講求力量運用與肢體協調。搖滾步自由度較高,配合音樂節奏彈跳及搖擺,並包含腳踏動作;排腿主要是用手支撐下,雙腳展示一系列步伐,常見基本舞步如6步排腿(6 step)、瘋狂交換(crazy commandos,CC)、掃腿(sweep)等,而舞者也會創作新步法,因此隨時都有變化;定點則是定格動作,常見以頭或手支撐身體倒立;而大地板受體操及武術影響,難度甚高,常見的如背轉(backspin)、風車(windmill)、頭轉(headspin)等動作便屬於此類。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明報製圖)

物理治療師:訓練全身肌肉、協調能力 戴護具做足熱身

物理治療師趙之逸指出,與大多數舞蹈一樣,霹靂舞屬帶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提升身體代謝能力等。而且跳霹靂舞時,無論四肢、軀幹到頭頸都會用到,可鍛煉全身肌肉之餘,還有利訓練協調能力,尤其是用手支撐身體的定點動作,「生活中較少用手做支撐動作,平時亦不會支撐這麼長時間,可訓練到手的協調能力,還有柔軟度,甚至肌肉耐力等」。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趙之逸(受訪者提供)

霹靂舞作為運動有不少好處,趙之逸認為:「霹靂舞有不同的舞步、動作,有分不同難度,無論長者或小朋友都適合玩,最重要有專業人士指導。」只要學懂正確地完成動作,了解自己身體狀况,選擇適合自己強度,並注意安全,就可放心嘗試。不過,「長者宜避免一些對肌肉力量需求較高、衝擊力較大的動作,因為他們可能有骨質疏鬆或關節退化」;另外跳舞時戴好護具,做足全身上下的熱身,如手腕的伸展、掌上壓、波比跳等,避免受傷。

事實上霹靂舞極具個人風格,學習時需要對自己身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根據自身優勢加以練習。而簡威玲強調,最重要是有足夠肌肉力量,「有肌肉才有力量,有肌肉支撐,就能減少受傷」。


相關閲讀:【帶氧運動】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姿錯能改)


練肩膀旋轉肌群 護肩關節

想做好各式各樣動作,趙之逸建議加強鍛煉全身肌肉,尤其是上肢力量,「如三頭肌、二頭肌、前臂肌肉等,有助保護手腕;亦要訓練肩膀旋轉肌群,保護肩膀關節」。旋轉肌群指圍繞肩膀關節4條肌肉,包括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當要做出以手支撐身體、在空中定格的動作時,旋轉肌群可助穩定肩膀,減少受傷。

「核心肌肉都很重要,它最主要功能是將力量從上肢傳至下肢,反之亦然,幫助發力。當核心肌肉強度不足,動作做得不好看之外,還會無法持久地支撐身體,增受傷風險。」因此簡威玲補充,舞者經常練習平板支撐,從而充分鍛煉核心肌肉。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平板支撐–霹靂舞是一項運用全身肌肉的舞種,尤其需要核心力量,更需經常鍛煉,如做平板支撐。(黃志東攝)

頭頂壓牆 鍛煉頸部肌肉

趙之逸亦建議鍛煉頸部肌肉,訓練頸的柔軟度和承受力度,因為當用頭部做動作時,若頸部肌肉不夠力,身體重量就會壓至頸椎,引致頸椎受傷。他指熱身時除了將頸部拉向左右兩側伸展肌肉外,亦可以面向牆站立,在頭頂墊上毛巾,將頭壓向牆壁在頸上施力,讓頸部習慣受力。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鍛煉頸肌–跳霹靂舞需鍛煉頸部肌肉,可面向牆站立,將頭壓向牆壁在頸上施力,讓頸部習慣受力。(明報製圖)

受傷風險:頸背腰上肢 受傷重災區

B Boy和B Girl空翻、頭轉等動作看得人瞠目結舌,他們挑戰自我,追求一個比一個更高難度的動作,但這類高難度動作具有一定危險,物理治療師趙之逸指尤其是彈跳較多、衝力較強的動作,如前後空翻,這類動作不易控制,出現意外的風險也較高,「後空翻時如果不是手腳而是頭頸落地,可能出現頸肌肉受損、頸椎受損,嚴重甚至可影響活動能力」;而一些手落地的動作,若手的力量不足、反應不及,都有可能使頭頸落地,同樣較高風險,「如果是骨頭、肌肉等受傷,始終會康復,但中央神經系統受損,復元能力就會差很多。」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前後空翻風險高

依簡威玲的經驗,舞者的頸、背及腰是較經常受傷的位置,例如用手過量牽扯至背腰受傷,或是如做風車動作時上下身扭動引致扭傷等。趙之逸亦翻閱過各地霹靂舞者的受傷資料,「雖然不同地方的流行動作都不同,受傷部位或有分別,但相對其他舞蹈,霹靂舞因上肢承受的力度較大,較常受傷」,如手腕、關節、肩膀等;其次為膝蓋、腳踝,他續指,「下肢肌肉較大,主要用作承受身體的重量,但上肢肌肉較小,承重能力沒那麼好,所以當反應不及和力量不足,都會增加上肢受傷風險」,輕則肌肉拉傷、韌帶撕裂等,嚴重甚至可致骨裂、骨折。

【帶氧運動】霹靂舞常見旋轉、倒立 頸背腰上肢易受傷 考驗全身肌肉運用
簡威玲(黃志東攝)

知多啲:霹靂舞評分 看技術創意音樂感

世界運動舞蹈總會(WDSF)霹靂舞規則,採用Trivium評分系統,裁判會以Body、Mind、Soul共3個範疇評分,每個範疇下細分2個準則,即共6項分數,分別是技術、多樣、創意、個性、表演及音樂感。簡威玲解釋,即是要展現舞者的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包括技巧、難度及連貫度;在1分鐘內,配合音樂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其中要包含原創和多樣的動作,表達強烈的個人風格。

文:陳真紀、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痛症】按摩兼放鬆橫膈膜 紓緩頑固肩膊痛膝痛 (好zone動)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6%8c%89%e6%91%a9%e5%85%bc%e6%94%be%e9%ac%86%e6%a9%ab%e8%86%88%e8%86%9c-%e7%b4%93%e7%b7%a9%e9%a0%91%e5%9b%ba%e8%82%a9%e8%86%8a%e7%97%9b%e8%86%9d%e7%97%9b/ Mon, 04 Sep 2023 08:22:0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3522 【明報專訊】長時間伏案工作不但導致肩頸痛,亦會影響胸腔及肋骨間的張力,形成疼痛。有些病人長年坐在辦公桌前處理文書工作,不單止感到呼吸不暢順和肩頸痛,甚至覺得腹部附近的內臟或橫膈膜附近位置過緊,有拉扯的感覺。

橫膈膜過緊 肩膊膝痛 呼吸不順

在臨牀上,有些人肩膊痛或膝外側痛,都有可能是由於橫膈膜張力及肋骨間肌肉張力太繃緊而導致,所以放鬆橫膈膜可能是其中一個紓緩痛症的方法。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橫膈膜屬核心肌 影響姿勢穩定

很多人都會問,橫膈膜不是用作呼吸嗎?為什麼與身體痛症及姿勢有關?在科學角度而言,身體的核心肌肉夠強,姿勢會保持得比較好,腰背痛問題亦會少一些。所謂核心肌肉,除了指腹肌之外,還包括了橫膈膜,如果橫膈膜過緊(張力過強)或肌力不足(過弱),都有可能是一些頑固痛症的源頭。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按摩橫膈膜

【痛症】按摩兼放鬆橫膈膜 紓緩頑固肩膊痛膝痛 (好zone動)
(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提供)

今次教大家做一個動作,讓橫膈膜得到適當放鬆,除了對呼吸有幫助之外,有時對紓緩頑固痛症亦有幫助。

準備動作:將手指沿肋骨下方位置輕輕按壓,找一個感覺最痠軟的位置

按摩動作:在感到痠軟的位置,輕輕左右按壓大約30秒(圖),重複3至4次

注意事項:

‧注意呼吸,不要閉氣

‧不需要太大力按壓,有少許痠軟感覺即可

‧如有不適應馬上停止,尋求專業意見

文:周錦浩(物理治療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痛症】練習樂器令肩頸肌肉關節痛 成慢性痛症源頭 (談痛說情) //www.afterroberto.com/%e7%97%9b%e7%97%87-%e7%b7%b4%e7%bf%92%e6%a8%82%e5%99%a8%e4%bb%a4%e8%82%a9%e9%a0%b8%e8%82%8c%e8%82%89%e9%97%9c%e7%af%80%e7%97%9b-%e6%88%90%e6%85%a2%e6%80%a7%e7%97%9b%e7%97%87%e6%ba%90%e9%a0%ad/ Fri, 14 Jul 2023 07:14:4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818

【明報專訊】(編者按:有調查發現,六成專業樂手均受到慢性痛症困擾,可見肌肉痠痛、關節疼痛不是老人家或運動員的「專利」。)小女自小學習長笛及鋼琴,目睹她由最初五音不全、零碎地叮叮咚咚,到能夠一氣呵成吹奏及彈奏出一篇又一篇優美樂章,知道這是她每天至少花上1至2小時認真練習所得的成果;但與此同時,看着她彈琴時愈見前傾的頭顱,以及完成長笛練習後,搥着肩頸喊痠痛時,便了解到練習樂器正為她的肌肉及關節帶來不輕的負擔。

練習樂器涉肌肉關節活動 頭不正、肩不挺 致慢性痛症

練習樂器看似是靜態活動,但當中牽涉不少肌肉關節活動,例如彈奏鋼琴時,要讓10隻指頭準確按動不同琴鍵,當中需要動用肩關節、手肘、手腕及手指關節;演奏小提琴時也得倚靠手臂不斷拉動琴弓,才能奏出悠揚樂韻。當關節持續地發力及活動,便有可能產生各種勞損,例如手指關節勞損、網球肘、肩關節炎等。

【痛症】練習樂器令肩頸肌肉關節痛 成慢性痛症源頭 (談痛說情)
肌肉痠痛、關節痛等並不是老人家的「專利」。(明報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痛症】關節痛、膝痛、肌肉痛服止痛藥了事?超聲波檢查神經線 直接注射藥物紓緩痛楚


持續上肢活動令雙肩靠攏 形成駝背

此外,大部分樂器演奏都是由上肢操作。持續上肢活動,會令前方胸肌不斷收緊,結果雙肩向內靠攏,令背部弓起來形成「駝背」。還有不少人練習鋼琴時,為了看清琴鍵位置或置於前方的琴譜,總會不自覺把頭顱向前傾;或是在拉奏小提琴及吹奏長笛時,頭部長期傾側。這些種種「頭不正、肩不挺」的姿勢,會成為日後慢性痛症的源頭。難怪有調查發現,六成專業樂手均受到慢性痛症困擾,可見肌肉痠痛、關節疼痛不是老人家或運動員的「專利」。

強化核心肌肉群 全身肌肉均衡鍛煉

作為媽媽,我支持孩子學習樂器,陶冶性情,發展多元興趣,習得一技傍身;但作為醫生,我也同時關注孩子的身心均衡發展,因此需要在樂器練習及保護肌肉關節中取得平衡,例如給予足夠休息,保持姿勢正確和強化肌肉。需要強化的肌肉不僅包括演奏樂器經常使用的上肢肌肉組,還有維持身體平衡的背部肌肉群,以及支撐上身挺直的核心肌肉群。

以小女為例,她一方面專注於長笛和鋼琴練習,另一方面我讓她練習瑜伽,既可增強臂力,也可強化背肌及核心肌肉群,糾正她「駝背」的問題。除了瑜伽,游泳也是可訓練全身肌肉的運動,讓整個身體也得到均衡鍛煉。


相關閲讀:【網球肘】手腕伸肌勞損致病變發炎無力 網球肘5個徵狀 誰是高危一族 4招改善方法


【痛症】練習樂器令肩頸肌肉關節痛 成慢性痛症源頭 (談痛說情)
 運動痛症頻道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
【腰背痛】訓練內層核心肌群 向BB學習 手腳朝天胸式腹式呼吸並用(談痛說情)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8%85%b0%e8%83%8c%e7%97%9b%e3%80%91%e8%a8%93%e7%b7%b4%e5%85%a7%e5%b1%a4%e6%a0%b8%e5%bf%83%e8%82%8c%e7%be%a4-%e5%90%91bb%e5%ad%b8%e7%bf%92-%e6%89%8b%e8%85%b3%e6%9c%9d%e5%a4%a9%e8%83%b8/ Wed, 26 Apr 2023 09:33: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148

【明報專訊】核心肌肉訓練,是治療或紓緩腰背痛的重要部分。患者學習一些爬行、轉身動作來強化核心肌肉,不少人笑言恍似初生嬰兒的日常活動,其實正好道出部分事實——骨骼肌肉未成熟的初生嬰兒,由於能夠同時有效聯繫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讓圓滾的腹部脹起如酒桶般,形成強大的核心肌力,能夠輕易做到以腰背做支撐的「手腳朝天」動作。所以部分訓練核心肌肉的動作與嬰兒行為舉動相似,並非巧合,而是有其道理。

練內層核心肌肉紓緩腰背痛 與BB胸腹呼吸手腳朝天動作相似

只是隨年紀漸長,人們未能有效同時運用胸式及腹式呼吸,尤其是在情緒緊張的時候,更趨向只使用胸式呼吸,令腹部核心肌群缺少鍛煉機會。而一般人也不會刻意訓練核心肌群,倘若再加上姿勢不良,又或一些疾病因素如腹部曾做過手術、盆腔肌肉鬆弛、患上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原因,更會進一步削弱核心肌群的力量。核心肌力對支持身體的穩定、平衡,以及日常活動和運動扮演重要角色,倘若力量不足,會造成肌力失衡,也會加重腰椎關節的壓力,引發腰背痛。

【腰背痛】訓練內層核心肌群 向BB學習 手腳朝天胸式腹式呼吸並用(談痛說情)
鍛煉內層核心肌群,可以上一課「BB班」,模彷嬰兒躺在牀上配合呼吸,雙手雙腳同時離地活動。(pexels photo)

相關閲讀: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平板支撐、單車式蜷腹訓練 鍛煉外層核心肌群

愈來愈多人意識到核心肌群對腰背健康的重要,各種強化運動也愈來愈流行。不過,現時流行的運動訓練,如單車式蜷腹、俄羅斯扭腰、平板支撐和超人式平板支撐等,都只着重鍛煉外層核心肌群,包括腹直肌(即「6塊腹肌」的肌群)、腹內/腹外斜肌、豎脊肌等,但未能觸及內層核心肌群,即腹橫肌、多裂肌、盆底肌及橫膈膜,令訓練未能達至最理想圓滿的效果。

如要達到「內外兼備」,可再配合我們與生俱來便懂得的深呼吸,即同時以胸式及腹式呼吸,便能夠鍛煉內層核心肌群;此外一些針對腹橫肌的運動訓練,也有助強化內層核心肌群;當然也可以上一課「BB班」,模彷「內層核心肌群達人」初生嬰兒般,躺臥在牀上或軟墊上,配合呼吸,再把雙手雙腳同時離地活動。你會發現這些動作一點也不容易,卻對預防及紓緩腰背痛帶來顯著幫助。


相關閲讀:【帶氧運動】腹式呼吸2個步驟 3吸2呼跑步法 提升心肺功能(姿錯能改)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
【生蛇】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免疫力下降帶狀疱疹伺機發作  72小時內服藥減後遺症 (談痛說情)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94%9f%e8%9b%87%e3%80%91%e7%aa%81%e7%84%b6%e8%85%b0%e7%97%9b%e5%87%ba%e7%96%b1%e7%8b%80%e7%b4%85%e7%96%b9%e5%85%8d%e7%96%ab%e5%8a%9b%e4%b8%8b%e9%99%8d%e5%b8%b6%e7%8b%80%e7%96%b1%e7%96%b9/ Wed, 08 Mar 2023 07:58: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37 【明報專訊】有長者長期受到不同大小痛症困擾,在習以為常下,即使腰部無故疼痛起來也不以為意,視之為等閒事,尤其是痛處沒有紅腫瘀青,只自忖年紀大就是病痛多的尋常表現。(編者按:無故腰痛,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所引發,是否因身體免疫力下降便會生蛇?會出現哪些症狀?生蛇後會有後遺症嗎?打「蛇針」有效嗎?)


相關閲讀: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生蛇:免疫力下降病毒伺機發作 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是警號  

實情是,痛楚是一個警號,告訴我們身體哪兒受到侵襲破壞而需要處理。這些損傷並不局限於拉扯碰撞的外傷,也可以是病毒細菌在身體作怪。

【生蛇】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免疫力下降帶狀疱疹伺機發作  72小時內服藥減後遺症 (談痛說情)
無故腰痛,有可能是生蛇引發的疼痛。

就長者而言,腰部在沒有受到外力衝擊狀况下出現痛楚,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它由匿藏於神經線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致,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或年長令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病毒便伺機發作,引致痛楚,而腰部是常見發病位置之一。

皮膚現紅疹 72小時內服抗病毒藥物減神經痛

一般人認知當中,生蛇除了帶來疼痛,患處還會出現疱狀紅疹,但在病發初期未必出現這些皮膚症狀。在這段時期,它看似跟一般腰患分別不大,容易讓人掉以輕心,患者很多時待紅疹出現後才醒覺要處理!

目前治療帶狀疱疹的抗病毒藥物,需要在紅疹出現後72小時內服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包括降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出現的機率。醫學文獻顯示,約10%至20%生蛇患者在痊癒後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不時產生如閃電、針刺、火灼般的神經痛,可持續數個月至數年不等,並且沒有有效的處理方法,是一種非常棘手的後遺症。

因此腰部無故出現刺痛,尤其是痛楚位置較接近皮膚表面或帶點痕癢,輕輕觸摸也產生灼痛感的話,便需要密切留意患處;倘若出現疱狀皮疹,便得趕緊求醫處理。


相關閲讀:生蛇7大症狀 孔繁毅引述研究:確診新冠者免疫力降 半年內生蛇風險仍增 籲接種「蛇針」


曾患水痘者 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生蛇

儘管只有曾患水痘的人士,身上才帶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而引發生蛇;但在臨牀上,看見不少人士由於對兒時記憶模糊,或當年病情輕微,而誤會自己未曾感染水痘,毋須擔心生蛇找上自己而輕忽相關症狀。

建議50歲或以上打蛇針

由於帶狀疱疹可引發神經痛,並有可能造成肺炎、腦炎、失明、失聰等嚴重後遺症,因此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也發出指引,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兩劑帶狀疱疹疫苗(蛇針),以減少生蛇及相關併發症。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