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曾祈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Wed, 02 Oct 2024 04:16:55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曾祈殷”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佛山廣州中山登革熱感染個案增 衛生防護中心:港今年逾70宗輸入佔多數 //www.afterroberto.com/%e4%bd%9b%e5%b1%b1%e5%bb%a3%e5%b7%9e%e4%b8%ad%e5%b1%b1%e7%99%bb%e9%9d%a9%e7%86%b1%e6%84%9f%e6%9f%93%e5%80%8b%e6%a1%88%e5%a2%9e-%e8%a1%9b%e7%94%9f%e9%98%b2%e8%ad%b7%e4%b8%ad%e5%bf%83/ Wed, 02 Oct 2024 04:06:0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03

【明報專訊】廣東不少港人北上消費熱點均出現登革熱個案,截至9月22日已錄得逾2000宗本地感染,其中港人常到的佛山、廣州、中山錄得較多個案,深圳9月9至22日則錄得70宗,寶安區、龍崗區、羅湖區及福田區都有本地感染。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現時廣東登革熱個案較多,港人北上有感染風險,返港後有可能加劇本地登革熱疫情,建議政府在口岸播放廣播提醒返港者留意。

衛生防護中心:71宗登革熱個案 67宗屬輸入

衛生防護中心稱,今年本港共錄得71宗登革熱個案,包括67宗輸入及4宗本地感染,而今年截至9月26日的臨時數字共有8宗輸入個案是在內地受感染,一人在潛伏期到過廣州,而單是9月20至26日一周內就錄得7宗傳入個案,其中6人潛伏期內曾到佛山,餘下一宗到過印度。

中心引述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資料稱,廣東省過去3個月登革熱個案增加,今年7及8月分別為233及1220宗,大部分屬本地感染。

全省月內逾2000 佛山一周285

翻查廣東省各城市衛生健康部門公開資料,今年第38周(9月16至22日)廣東全省新增登革熱感染764宗,較對上一周減少11宗。佛山市錄得最多新增個案,共285宗(見表),皆為本地感染;而港人最常去的深圳新增33宗,寶安區、龍崗區、羅湖區及福田區皆錄得本地感染。

佛山廣州中山登革熱感染個案增 衛生防護中心:港今年逾70宗輸入佔多數

相關閲讀:登革熱二次感染變重症?憂DEET驅蚊劑影響兒童健康?醫生教3種驅蚊之選

曾祈殷:做好防蚊措施 清晨傍晚少到郊外

不少港人乘周末及國慶假期相連「北上」,曾祈殷表示,廣東登革熱高峰期通常是每年6至11月,而現時其感染個案較多,國慶假期北上一定程度有感染風險,若本港登革熱輸入個案增加,則本地登革熱感染有可能加劇,籲政府和市民警惕,做好預防措施。他提醒從登革熱嚴重地區返港者留意健康情况等,北上要做好防蚊措施,如清晨及傍晚避免前往郊外地區。

防護中心回應,已加強於口岸及跨境交通工具向旅客宣傳防蚊,並派發預防資訊,亦已通知口岸管理人員及跨境運交通工具營運者有關登革熱資訊,保持環境清潔並加強滅蚊工作。

]]>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www.afterroberto.com/%e6%85%8e%e9%98%b2%e4%be%b5%e5%85%a5%e6%80%a7%e4%b9%99%e5%9e%8b%e9%8f%88%e7%90%83%e8%8f%8cst283-%e8%99%95%e7%90%86%e6%b7%a1%e6%b0%b4%e9%ad%9a-%e9%a0%90%e9%98%b2%e6%84%9f%e6%9f%93/ Mon, 16 Sep 2024 04:17:1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12

【明報專訊】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近月再度在港爆發,至今證實27人感染,當中兩人死亡。衛生防護中心14日晚回應本報查詢稱,由於感染個案曾到訪分佈全港7區共14個街市,當局懷疑有問題的淡水魚或涉及批發層面,而中心13日得悉石湖墟街巿一個零售淡水魚檔的樣本基因序列與個案脗合後,隨即聯同漁護署到供應該魚檔的長沙灣淡水魚批發市場視察,並採集環境樣本化驗分析。要預防感染乙型鏈球菌ST283,中心提醒以下3點要注意,包括:在接觸或處理生的淡水魚時應戴上手套,如在接觸或處理淡水魚後出現傷口發炎或發燒等病徵,應立即求醫。同時,亦應避免食用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記者昨點算石湖墟街市內有24個魚檔,其中5個賣淡水魚。有魚檔員工說工作時會盡量戴手套,但有時為方便也會除下。(曾憲宗攝)

近4年3次爆發侵入性乙型鏈球菌  

翻查資料,本港近4年有3次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爆發,集中於9至10月,3次爆發至少11人死亡。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認為,3次ST283集中在9至10月爆發因夏季水溫升高,有利細菌在養殖場繁殖。

中心表示,於上月28及29日到較早發病個案曾到訪的街市,包括石湖墟街市蒐集樣本化驗。石湖墟街市淡水魚檔東主林先生向本報記者憶述,8月27日後有人員到場向每名魚販派發印有關於ST283資訊的紙張。數日後,有檢測人員到其攤檔檢走一塊淡水魚魚肉,其後到每個魚檔掃拭砧板及刀採集樣本,並詢問魚檔人員是否有發燒等症狀,同日下午再有人員到場以漂白水洗地及擦抹魚檔內外。他說不知道哪一魚檔樣本與個案脗合,不見有魚檔淡水魚被銷毁及帶走。

食環署回應稱,9月11日及12日為石湖墟街市內所有淡水魚檔清潔消毒。防護中心回覆稱,9月13日始得悉石湖墟街市一個零售淡水魚檔內採集的環境樣本和魚樣本ST283基因序列型與部分個案脗合。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石湖墟街市淡水魚檔東主林先生說,政府人員上月底曾到場派發印有關於乙型鏈球菌的單張,內容包括其病原體、病徵及傳播途徑等。單張顯示日期為2024年8月27日。(曾憲宗攝)

患者多於發病前曾接觸淡水魚

防護中心披露更多患者資料,27名病人當中沒有從事魚販、養漁相關工作,當中兩人需進一步確認病發前的暴露史,其餘在發病前皆曾處理或接觸淡水魚。兩名死者分別為75歲女及74歲男,當中一人有長期病患,而中心正向醫管局索取另一人的進一步臨牀資料。

中心綜合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基因分析結果後,認為是次ST283群組與淡水魚有關,由於病人遍佈各區,認為受影響的淡水魚並非來自個別街市,而可能涉及批發層面。現階段調查發現個案曾到訪7區共14個街市,不排除涉及的街市會隨個案數字上升而增加。中心已聯同食環署加強相關街市的清潔消毒,並監察從業員健康狀况。


相關閲讀:扁桃腺炎症狀發燒咽喉兩側痛 勿混淆傷風感冒 積膿嚴重可致心臟受損

曾祈殷倡乙鏈列須呈報病 及時以抗生素治療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認為,政府可考慮將ST283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內須呈報傳染病,要求所有醫生若發現懷疑或證實個案,須通知衛生防護中心,以作流行病學監察及控制。他又建議衛生署應盡早公布相關資訊,提醒市民感染乙鏈的病徵。他引述外國文獻稱,如患者未獲及時並適切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可達三成至五成。

醫衛局長盧寵茂昨呼籲巿民應戴手套處理淡水魚,以避免感染。本報記者昨早到石湖墟街市,不少魚販及市民都說不知乙鏈感染爆發,有買淡水魚的市民說不會戴手套處理淡水魚。

慎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處理淡水魚後傷口發炎、發燒應即求醫 3招預防
石湖墟街市昨仍見有市民徒手揀魚,包括揀鹹水魚(圖)。有淡水魚檔東主稱已盡量洗淨淡水魚,並提醒顧客回家戴手套處理。(曾憲宗攝)

有市民赤手摸魚 魚販:會戴手套 受傷難免

徐太稱每周會到街市買淡水魚一次,當得知乙鏈爆發奪命,她說:「係咩?我經常幫襯魚檔。」她說戴手套處理生的魚無法徹底清除魚鱗,不會考慮,笑言不擔心,但會盡量小心。淡水魚檔員工陳先生說工作時會戴手套,但切割淡水魚有時無可避免會受傷,「就算戴手套都會被魚鰭插傷」。

盧寵茂籲勿徒手碰 免食淡水魚生

盧寵茂昨提醒巿民不要徒手觸碰淡水魚,尤其若手有傷口就應戴手套,亦不要進食未經煮熟的淡水魚或淡水魚魚生,如有不適應盡早求醫,接受抗生素治療。他說,2021年本港亦曾爆發約50宗感染ST283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ST283本存在於環境中,尤其是淡水魚,當局是次經常規監察在醫院病例中發現個案,強調十分重視事件。


相關閲讀:乙型鏈球菌感染增9人 原因部分曾接觸淡水魚 可引發腦膜炎、敗血症 死亡率可達11% 預防感染乙型鏈球菌4個貼士

預防感染 3點要注意

衛生防護中心會向醫生發信,呼籲他們提高對乙型鏈球菌感染個案的警覺。要預防感染乙型鏈球菌(ST283),中心提醒,應經常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並經常保持手部清潔和適當處理傷口,尤其注意以下3點:
1.處理水產時應戴上手套:無論是水產或食肆的從業員、市民等,應避免徒手直接接觸水產或污水為減低感染風險;即使在選購水產時應避免直接觸碰水產,亦不應使用店鋪提供的毛巾。若雙手接觸過未經完全烹煮的水產,應盡快使用梘液和清水洗手。建議在家中處理水產時亦應戴上手套,處理有關食物後應充分潔手;

2.切勿進食任何淡水魚刺身、未經烹煮或未完全煮熟的淡水水產:若進食火鍋食物或含有水產的粥品,應確保食物徹底煮熟,食物的中心溫度須至少達到攝氏75度,以消滅致病菌;

3.雙手有傷口切勿直接接觸水產:若在處理水產的過程中造成傷口,須立即徹底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妥善覆蓋。若發現傷口感染,應立即求醫。

]]>
【冬季流感】香港醫學會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5%86%ac%e5%ad%a3%e6%b5%81%e6%84%9f-%e9%a6%99%e6%b8%af%e9%86%ab%e5%ad%b8%e6%9c%83%e5%91%bc%e7%b1%b2%e5%b8%82%e6%b0%91%e7%9b%a1%e5%bf%ab%e6%8e%a5%e7%a8%ae%e6%b5%81%e6%84%9f%e7%96%ab%e8%8b%97/ Fri, 13 Sep 2024 04:48: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01 香港醫學會建議市民於冬季流感高峰期前盡快接種疫苗。醫學會會長鄭志文表示,今年初開始的冬季流感高峰期維持7個月,估計原因包括流行的病毒轉變及新冠病毒仍然活躍,又提到今年7月有兒童同時感染甲型流感及新冠病毒而引致腦炎,呼籲市民應盡早接種疫苗。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提醒,季節性流感疫苗可以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醫學會:目前3種類型流感疫苗 滅活、減活噴鼻式及重組疫苗均有效安全

政府7月起就《施政報告》展開公眾諮詢,鄭志文表示,醫學會早前提交意見書,建議政府將接種流感疫苗的資助計劃,擴展至涵蓋所有成年人士,認為對基層健康很有幫助。


相關閲讀:流感高峰注意6徵狀盡快求醫 提防上呼吸道感染併發腦膜炎及肺炎致命


曾祈殷:流感疫苗、麻疹、德國麻疹疫苗可同時接種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目前三種類型的流感疫苗,即滅活疫苗、減活噴鼻式疫苗及重組疫苗,均證實有效及安全。另外,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今年7月時曾指,1988年後出世人士面臨麻疹疫苗失效的風險,曾祈殷提醒,季節性流感疫苗可以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同時接種。


相關閲讀:麻疹5個病徵發燒咳嗽出紅疹 潛伏期7至21天  港11個月大嬰確診 歐洲個案飈44倍


]]>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5%ad%94%e7%b9%81%e6%af%85%e7%ac%ac%e4%ba%94%e6%b3%a2%e5%85%a9%e9%a1%9e%e9%ab%98%e5%8d%b1%e7%be%a4%e7%b5%84%e6%9f%93%e7%96%ab%e5%be%8c%e9%ab%94%e5%85%a7%e7%97%85%e6%af%92%e9%9b%a3%e6%b8%85%e9%99%a4/ Tue, 28 Mar 2023 04:20:3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888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感染在港已演變成風土病,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亦估計新冠疫情6、7月或輕微反彈。他另倡議在港、九及新界3區各設傳染病中心,提供負壓病牀及較佳的實驗室設施,以防疫情再次爆發。另外,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建議政府可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孔繁毅:曾接受器官移植、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難清毒 炎症持續或需集中照顧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曾祈殷(左)呼籲公眾於疫後勿掉以輕心,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李輝(右)建議政府優化院舍防疫注射計劃,引入對長者較好的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補充,相關患者炎症會持續一段時間,多數須處方3至4周類固醇,痊癒率達七至八成,港大正蒐集相關數據展開研究。


孔繁毅料疫情6、7月輕微反彈 倡設傳染病中心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資料圖片)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孔繁毅接受港台專訪稱,第五波疫情結束後6個月,部分患者體內抗體或已降至低水平,料年中疫情或輕微反彈,但料大部分個案病徵輕微。他倡議在港、九及新界設傳染病中心,各提供300至500張負壓病牀、增設實驗室設施,另大幅增加內科病牀及醫護人手等,以防再爆疫。

醫管局回覆本報時,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增設傳染病中心;發言人稱局方在SARS疫情已提升防治大型事故及傳染病能力,包括各聯網已設感染控制組,安排前線醫護的感染控制培訓等,而去年6月亦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加強對外協調和聯繫工作。醫衛局則稱,政府會持續總結經驗,將已優化和有效的方案常規化。(明報記者)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研究指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夾擊 死亡率高6倍

另外,本港經歷3年新冠疫情後終復常,縱觀過往經驗,有安老院舍代表指剛過去冬季,院舍面對新冠及流感高峰期雙重夾擊,長者與員工面對歷來最艱鉅時刻。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呼籲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則建議政府優化院舍防疫注射計劃,考慮採購對長者保護力更好的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本港每次有傳染病爆發時,院舍總是首當其衝。曾祈殷表示院舍長者較多患有長期疾病及缺乏自理能力,以過往流感高峰期為例,院舍爆發情況亦會較嚴重,長者送院率較其他高風險群組高。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若同時感染流感病毒,情況令人擔憂。本港及外國都有研究顯示,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感染,兩種病毒互相干擾,壓抑免疫系統,增加病毒破壞力,令患者病情更嚴重,死亡率甚至高6倍。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加強保護

目前已有3款不同技術的流感疫苗已在港註冊使用,包括滅活流感疫苗、減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各款疫苗生產技術有異,當中最常見的滅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均適用於包括院友在內的長者。美國CDC及英國JCVI等衛生部門亦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優先接種高劑量四價流感滅活疫苗、四價佐劑疫苗或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為提高長者健康保障,曾祈殷建議政府可利用科學數據為基礎,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
【內地疫情】感染Omicron死亡率降 鍾南山倡改稱新冠感冒 坊間「早點大家陽(感染)」稱想法不正確或出現新變異株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85%a7%e5%9c%b0%e7%96%ab%e6%83%85%e3%80%91%e6%84%9f%e6%9f%93omicron%e6%ad%bb%e4%ba%a1%e7%8e%87%e9%99%8d-%e9%8d%be%e5%8d%97%e5%b1%b1%e5%80%a1%e6%94%b9%e7%a8%b1%e6%96%b0%e5%86%a0%e6%84%9f/ Fri, 16 Dec 2022 09:14: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156 【明報專訊】呼吸疾病權威專家鍾南山昨(15日)在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開講,表示感染Omicron的死亡率已降低到相當於季節性流感,實際是新冠上呼吸道感染,簡單說應稱為「新冠感冒」。他又指出坊間有關「早也陽(感染)晚也陽,不如早點大家陽」的想法不正確,因為「大家陽」會影響工作、生活秩序,而且短時間大規模感染有可能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他日前更指出,農曆新年快到了,強烈呼籲加強新冠疫苗接種。他進一步表示,用異種疫苗(溝針)加強免疫,效果明顯提高。


相關文章:醫學會料冬季流感高峰今年底出現 曾祈殷:參考澳洲或流行H3N2易重症死亡


鍾南山:Omicron死亡率相當季節性流感 稱「早點大家陽」或出現新變異株

鍾南山指出坊間有關「早也陽(感染)晚也陽,不如早點大家陽」的想法不正確,因為「大家陽」會影響工作、生活秩序,而且短時間大規模感染有可能導致新的變異株出現。

至於網上流傳Omicron變異株在中國「北強南弱」的說法,他表示廣州等地主要是BA.5.2,北京等地主要是BF.7,總體來看兩種毒株沒有明顯差異。中醫權威專家張伯禮則指出,北京感染者數量比其他城市多,除了人口密度大,還因為BF.7毒株比其他變異株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北京為了應付大量發燒患者,已在各區體育館開設方艙發燒門診,繼前日西城區、朝陽區之後,石景山區、豐台區昨也分別啓用體育館發燒門診,東城區則在工人文化宮開診,為16至65歲發燒患者診症開藥。上海也加强發燒門診擴充,其中,龍華醫院騰出獨立樓棟,專門接受陽性發燒患者。

【內地疫情】感染Omicron死亡率降 鍾南山倡改稱新冠感冒 坊間「早點大家陽(感染)」稱想法不正確或出現新變異株
上海龍華醫院擴充發燒門診,騰出獨立樓棟設置新冠感染者發燒集中診治區域。求診者需出示48小時內核酸陰性報告,現場也提供抗原檢測。圖為求診者排隊等待採樣。(中新社)

專家:感染Omicron後須接種疫苗 反覆感染有重症風險

另外,內地網上近日熱傳「最佳染疫時間表」,聲稱按照新冠感染後康復時間計算,某些時間點中招會錯過聖誕、元旦或農曆新年,並稱感染等於打了加强針,鼓吹「早陽(感染)早好」。對此專家提醒,感染新冠病毒並不能終生免疫,且反覆感染依然有一定重症風險。

對於「早陽早好」說法,中新社昨引述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曾稱,即使曾經感染Omicron,還是要做好防護,且感染後也有必要再接種疫苗。此外,Omicron更容易導致再感染,反覆感染依然有一定重症風險,也會傳染給身邊長者、長期病患。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可作第3第5針 藥廠第4針數據:55歲以上接種中和抗體增幅超原始疫苗近4倍(更新12月2日)


北京少數人雙重感染新冠、流感 Omicron發熱一般2至3天

隨着冬季來臨加上防疫放寬,北京等地發燒門診患者近日激增。呼吸疾病權威專家鍾南山對此表示,近期出現發燒的原因不單純是感染新冠,也有不少是流感,「有少數人可能是雙重感染」。他建議發燒病人可先在家做新冠快測,「Omicron的發熱一般是2到3天,若沒什麼其他感覺居家就行,流感也是這樣」。


快測包賣斷市 藥監局再批3款

《南方都市報》報道,繼連花清瘟等藥物出現漲價、缺貨情况後,北京等地市面的抗原快測包也售罄,部分網店平台藥店漲價近兩倍。據國家藥監局網站,當局再批准3款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截至目前已有39款抗原試劑獲批。

此外,23名臨牀一線專家日前(10日)發布共識稱,「宣肺敗毒顆粒」治療輕型、普通型新冠,可縮短患者住院、核酸轉陰時間,紓緩發熱、咳嗽、乏力、腹瀉等症狀。中醫專家張伯禮表示,該藥在武漢抗疫期間曾發揮重要作用。


鍾南山:不能用兩年前方法看待Omicron

鍾南山(8日)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現在不能用兩年前的一些方法來看待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因為現在病毒傳染性極強,但是致病力大大減弱,「呼吸人」有責任為國家政策貢獻看法和力量,順應當前形勢,更好地優化防控政策。

【內地疫情】感染Omicron死亡率降 鍾南山倡改稱新冠感冒 坊間「早點大家陽(感染)」稱想法不正確或出現新變異株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新社資料圖片)

鍾:「腦霧」非新冠後遺症 籲「溝針」加強免疫

另外,鍾南山(9日)接受央視訪問,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後遺症表示,醫學上對於後遺症有嚴格的定義,是指疾病造成的損害終身存在;一些新冠產生的症狀,包括記憶力不好、所謂的「腦霧」(思維遲緩、模糊)等情況,隨着時間進展,不斷改善健康狀態,它會慢慢消失,「我們不叫它後遺症。我目前還沒看到特別明顯的對器官引起長期功能不全的案例。」

在9日上午舉行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22」視像會議中,鍾南山作了題為《新冠奧密克戎(Omicron)疫情動態及應對》的報告。他表示,感染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株不可怕,99%感染者可在7至10天內完全恢復,重點應放在防控重症上。

鍾南山特別指出,農曆新年快到了,他強烈呼籲加強新冠疫苗接種。他進一步表示,用異種疫苗(溝針)加強免疫,效果明顯提高。(央視/人民日報)

(新冠疫情)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
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www.afterroberto.com/%e7%95%99%e7%96%ab%e8%8b%97%e9%80%9a%e9%bc%93%e5%8b%b5%e8%80%81%e5%b9%bc%e6%89%93%e9%87%9d-%e6%92%a4%e9%bb%83%e7%a2%bc%e7%95%99%e6%a0%b8%e9%85%b85%e5%a4%a9%e5%bf%ab%e6%b8%ac/ Wed, 14 Dec 2022 08:50:4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133 【明報專訊】為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避免未打針的一老一幼進入高風險場所,醫衛局長盧寵茂表示,會繼續保留疫苗通安排,即市民進入需要除口罩飲食或活動的處所,例如食肆、健身中心等地方,仍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供處所負責人查核。他提醒安心出行與疫苗通並非「絕對掛鈎」,市民除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可用「智方便」、「醫健通」、手機截圖或紙本出示疫苗通。另會取消抵港者入境首3日的黃碼安排。此外,隨着本港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加上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港人外遊意欲增加。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曾在疫情期間外遊並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英國為「外遊染疫重災區」,達48%受訪者曾於該地區染疫。另有半數受訪者表示已計劃未來6個月外遊,但僅12%會在出發前接種加強劑疫苗。有醫生提醒市民,在外遊前應了解外遊地區的染疫風險及做足防疫措施,並建議在出發外遊前14日接種二價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調整5項防疫措施 留疫苗通鼓勵一老一幼打針 撤3天黃碼保留核酸快測

政府昨宣布因應疫情發展調整五大項防疫措施,市民即日起進入處所毋須再強制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疫苗通行證」要求則維持,即進入食肆等主動查核處所仍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盧寵茂解釋保留疫苗通的科學理據時稱,是為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保護未打針的長幼,而該措施在今年初曾大幅推高接種率。

特首李家超昨早在行會前見記者時率先宣布,在審視數據及分析風險後,市民今日開始毋須掃描安心出行,另會取消抵港者入境首3日的黃碼安排。他說,港府考慮多個因素,包括現時輸入個案為本港帶來的風險較社區感染低,故認為取消黃碼亦不會增加社區感染風險。

盧寵茂昨午出席疫情記者會時公布調整措施詳情,提到近日陽性個案雖較8月和9月高,但公院服務有「比較大的進步」,現時疫情未對醫療服務造成大影響,故在醫療復常前提下,有空間增加民生經濟活動達至整體復常,決定調整5項措施,包括取消強制掃描安心出行、撤銷黃碼等(見表)。撤銷黃碼安排後,抵港者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可進入各類處所,除染疫者仍會獲發紅碼,其他抵港者會獲發藍碼。


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進入食肆、健身中心處所 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

盧寵茂說,為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避免未打針的一老一幼進入高風險場所,會繼續保留疫苗通安排,即市民進入需要除口罩飲食或活動的處所,例如食肆、健身中心等地方,仍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供處所負責人查核。他提醒安心出行與疫苗通並非「絕對掛鈎」,市民除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可用「智方便」、「醫健通」、手機截圖或紙本出示疫苗通。

多名本港專家曾質疑維持疫苗通對推高疫苗接種率的成效。被問到港府有否檢視維持措施的作用,盧寵茂稱不能以近日數字去研判措施成效,現時疫苗接種率較年初大幅提升,形容疫苗通有「很大功勞」。他說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故疫苗通沒有所謂的「日落條款」。

至於政府已有一段時間沒使用安心出行作個案追蹤,現時放寬是否太遲,盧寵茂回應稱,局方一直有檢視相關措施,惟需考慮不同因素,形容沒有一個所謂「絕對理想」的取消時間,「你話太遲,亦都可以有人話太早」。(明報記者)


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市民12月14日起毋須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但仍要展示「疫苗通行證」二維碼。(楊柏賢攝)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可作第3第5針 藥廠第4針數據:55歲以上接種中和抗體增幅超原始疫苗近4倍(更新12月2日)


調查:近三成受訪者外遊染疫 遊英近半中招

另外,隨着本港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加上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港人外遊意欲增加。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曾在疫情期間外遊並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英國為「外遊染疫重災區」,達48%受訪者曾於該地區染疫。另有半數受訪者表示已計劃未來6個月外遊,但僅12%會在出發前接種加強劑疫苗。有醫生提醒市民,在外遊前應了解外遊地區的染疫風險及做足防疫措施,並建議在出發外遊前14日接種二價疫苗。


曾祈殷:感染後免疫有效期或短至28日 康復者外遊有二次感染風險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在本月1至4日,以網上問卷訪問654名18歲至50歲市民,調查顯示,75%受訪者或親友曾於疫情期間外遊,當中27%曾在外遊期間染疫,約25%於抵達外地7日內染疫。調查又發現,市民於英國外遊時受感染比率最高,達48%,其次為其他歐洲國家及加拿大,分別為23%和19%,有17%受訪者未能如期上機返港。


相關文章【二次感染】社區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比率3% 院友高達三成 學者倡優先接種二價疫苗


醫生籲外遊14日前打二價疫苗

調查又發現,有75%受訪者表示已染疫逾3個月或以上,而已接種3劑疫苗的受訪者中,只有12%稱會在外遊前接種加強劑;有23%受訪者則表示會在外遊時「預咗中招」。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Omicron BA.4或BA.5更具免疫逃逸能力,感染後的免疫有效期或短至28日。曾祈殷稱,即使康復者外遊亦大機率受二次感染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建議,市民在外遊出發前14日應接種二價疫苗,使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提高保護力。兒科專科醫生張傑提醒,家長在外遊時要多留意兒童的身體狀况,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等徵狀,應盡快在當地求醫;他又建議,若市民外遊時在人口密集地方應戴口罩,出發前應準備足夠防疫物品及藥物,以及了解當地疫情及檢疫安排,並考慮購買適當的外遊保險。

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曾在外遊期間感染新冠病毒。該會召集人龐朝輝(中),連同兒科專科醫生張傑(左)、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右)呼籲市民外遊前接種疫苗。(曾憲宗攝)

(新冠疫情)

]]>
醫學會料冬季流感高峰今年底出現 曾祈殷:參考澳洲或流行H3N2易重症死亡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5%ad%b8%e6%9c%83%e6%96%99%e5%86%ac%e5%ad%a3%e6%b5%81%e6%84%9f%e9%ab%98%e5%b3%b0%e4%bb%8a%e5%b9%b4%e5%ba%95%e5%87%ba%e7%8f%be/ Fri, 07 Oct 2022 07:15:5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522 【明報專訊】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引述澳洲經驗估計,隨着本港逐步放寬入境限制等措施,料今年底會提早出現冬季流感高峰期,亦不排除流行引致重症和死亡風險較高的H3N2甲型流感病毒株。醫學會會長鄭志文強調,兒童、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感染流感亦有可能出現重症和死亡,疫情前每年有逾400人感染流感後死亡,呼籲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50歲以上人士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 長者打肺炎球菌疫苗等的9個問題


曾祈殷:參考澳洲冬季流感提早出現  或流行H3N2易重症死亡

本港防疫措施逐漸放寬,但對抗新冠之路未完,今年冬季或遭流感夾擊。多名專家和醫生近日稱憂慮冬季將爆發流感疫情,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昨出席醫學會記者會稱,由於南半球較早經歷冬季,流感爆發情况值得參考。他以澳洲為例,當地以往冬季流感高峰期為6至9月,今年則提早於5至6月發生,估計因當地放寬防疫措施,市民看輕流感、不戴口罩外出,亦出現「疫苗疲勞」等。


本港陸續放寬入境限制 人流增流感病毒流入

曾祈殷說,隨着本港放寬入境限制等防疫措施,下月亦有多個大型會議和活動,人流增加將令流感病毒更易流入本港,估計本港亦會提早於今年底爆發流感。他亦說,澳洲今次流行H3N2病毒株,較易於長期病患者引起重症和死亡;並參考世衛今年建議藥廠更新流感疫苗時加入H3N2成分,估計本港亦或流行相同病毒株。


醫學會料冬季流感高峰今年底出現 曾祈殷:參考澳洲或流行H3N2易重症死亡
接種流感疫苗 (明報資料圖片)

勿看輕流感 疫情前每年逾400人感染後亡

本身是家庭醫生的鄭志文說,近日接連有人對比新冠病毒和流感,令市民誤以為流感「流流地」而鬆懈,強調兒童、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感染流感亦有可能出現重症和死亡,疫情前每年有逾400人感染流感後死亡,呼籲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亦不要以為接種新冠疫苗便不用打流感針。

新冠疫情降溫,鄭志文建議政府全盤檢視所有防疫措施包括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限聚令和隔離令等,而未來雖或面對流感高峰,但若維持措施「去到最盡」便是杞人憂天。他提醒應盡早制定應變策略,如學校應在何等情况下須停課,或部分班別停課,讓各界更易配合。

立法會前醫學界議員、醫學會副會長陳沛然憂慮,流感高峰期將對醫管局服務構成壓力,呼籲市民盡快打流感針,亦期望醫管局盡早就牀位和人手調動方面準備,以免屆時再削減非緊急服務。

醫學會料冬季流感高峰今年底出現 曾祈殷:參考澳洲或流行H3N2易重症死亡
醫學會會長鄭志文(左)昨為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右)注射流感疫苗。曾祈殷提醒,打流感針後身體需兩周產生免疫力,呼籲盡快接種。(李紹昌攝)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呼籲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注射計劃昨展開,特首李家超昨率領多名官員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他說由於過去兩年本地流感活躍程度處於低水平,市民對流感整體免疫力較以往低,故今年打流感針較往年重要。

由10月6日起,5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可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新冠疫苗時,即場選擇同時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他們也可先行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預約系統預約同時接種兩種疫苗。

2022/23年度「政府防疫注射計劃」、「疫苗資助計劃」、「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和「院舍防疫注射計劃」已經展開,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或資助流感疫苗接種。合資格人士包括居於安老院舍的長者、殘疾人士院舍或留宿幼兒中心的院友、6個月至未滿12歲的兒童、50歲或以上人士、孕婦、智障人士和領取傷殘津貼人士。詳情可致電衞生防護中心電話(2125 2125)或參閱疫苗接種計劃專頁

(新冠疫情)

]]>
【新冠疫情】調查分析:長者對新冠病毒及疫苗有6大謬誤 快測呈陽性不申報? 二次感染徵狀較輕?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6%96%b0%e5%86%a0%e7%96%ab%e6%83%85%e3%80%91%e8%aa%bf%e6%9f%a5%e5%88%86%e6%9e%90%ef%bc%9a%e9%95%b7%e8%80%85%e5%b0%8d%e6%96%b0%e5%86%a0%e7%97%85%e6%af%92%e5%8f%8a%e7%96%ab%e8%8b%97%e6%9c%896/ Mon, 05 Sep 2022 07:56:1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9276 【明報專訊】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調查顯示,有12%的長者或其家人曾在快測陽性後不呈報,有8%長者須接受強檢但無做檢測,亦有5%長者曾呈報舊的檢測結果;亦有47%受訪者認為未來新冠病毒致病的嚴重程度會變得更輕微。二次感染的死亡及住院風險有多少呢?協進會認為調查結果反映快測呈報機制有漏網之魚,憂慮他們會繼續社交活動,更難控制疫情。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調查結果顯示長者對疫情及接種新冠疫苗的理解有6大謬誤(見表)。有專科醫生估計長者不呈報的原因包括擔心要隔離,建議當局考慮容許長者在有照顧者看顧下在家隔離,從源頭減少漏報問題。


【新冠疫情】調查分析:長者對新冠病毒及疫苗有6大謬誤 快測呈陽性不申報? 二次感染徵狀較輕?

調查:12%長者或家人快測呈陽性不報 近半料未來病徵變輕微 曾祈殷分析:6大謬誤

現時新冠病毒快速測試陽性個案須靠患者主動申報。民研上月15至16日共訪問664名60歲以上長者,調查結果發現,除超過一成受訪者沒呈報快測陽性結果外,亦有27%受訪者表示有朋友不呈報快測陽性、有10%曾草率做快測。

被問及病毒嚴重性和接種意向,有47%受訪者認為未來新冠病毒致病的嚴重程度會變得更輕微、31%認為傳染性會降低;只有10%受訪者認為60至69歲人士染疫後有較高重症及死亡風險。此外,有18%受訪者未完成接種3針疫苗,接種3劑以下疫苗的受訪者中,七成因擔心疫苗安全性而選擇不打針,有36%傾向盡量延遲甚至不接種。


相關文章:【新冠陽性】核酸檢測和快測呈陽性患者 居家隔離須戴電子手環4個須知


曾祈殷:長者有「疫苗衰退症」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調查結果顯示長者對疫情及接種疫苗的理解有六大謬誤(見表),他指現時BA.5已逐漸成為主流病毒,是傳染力最高的病毒株,憂慮長者低估疫情。

曾祈殷指長者有「疫苗衰退症」,接種疫苗後的保護反應及副作用均沒那麼強烈,認為長者毋須擔心副作用,亦應接種加強劑疫苗。他續引用第五波疫情數據,指出60至69歲長者亦算高危群組,該組別未打疫苗的感染死亡率達1.84%,對比50至59歲死亡率為0.77%,20至49歲則為0.03%至0.17%。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認為,長者不申報陽性結果的原因是擔心隔離會影響家人,他對此感憂慮,亦認為調查結果反映快測呈報機制有漏網之魚,憂慮他們會繼續社交活動,將更難控制疫情。龐補充,由於60至69歲長者仍會在社區活動,未退休者仍要上班,加上低估疫情對自己的影響,憂慮他們放下戒心,更易染疫。


【新冠疫情】調查分析:長者對新冠病毒及疫苗有6大謬誤 快測呈陽性不申報? 二次感染徵狀較輕?
昨日沙田源禾路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外,一名長者掃描「安心出行」以入內打針。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委託香港民研8月調查,結果顯示受訪長者中18%未完成接種3針新冠疫苗,而「未齊針」長者中,七成表示擔心疫苗安全性,有36%傾向盡量延遲甚或不接種。(林靄怡攝)

梁子超倡允有人照顧者在家隔離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長者不申報陽性結果有多個潛在原因,包括不相信有嚴重後果、憂慮要隔離等,他建議當局考慮容許長者在有照顧者看顧的情况下在家隔離,認為此舉可從源頭減少漏報問題。梁不建議透過強制手段要求市民申報快測陽性結果,指此舉反會令人不做檢測。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關於康復者、成人、幼童、青少年打第3、4針的7個問題(復必泰和科興疫苗)


醫局籲及早申報取口服藥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昨在疫情記者會回應時稱,希望病人會自行申報,因醫管局會主動聯絡病人,了解他們需否治療,強調如及早申報,可獲處方新冠口服藥,及早控制病情。此外,政府3月推出快測申報平台,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可使用電話的自動留言系統,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天表示,現時每日透過電話接到數十宗呈報個案。


六成染疫長者拒口服藥 有寧食清瘟

另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日前(3日)表示,留意到有市民、尤其60歲以上長者或認為病徵輕微,即使獲建議求醫「都未必肯睇,睇咗都未必肯食抗新冠口服藥」,呼籲60歲以上、沒有病徵的染疫長者「可以亦都需要服用口服藥」,以減因病情轉差而入院及死亡風險。

劉補充,醫管局會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的資料,主動致電未滿5歲、大於60歲或因病導致免疫力低的患者,了解其病情,為有需要者預約遠程醫療服務及指定診所,希望相關者盡早獲發口服藥;而較高危的患者如70歲以上,局方收到個案資料後,「基本上」會即日聯絡。


【新冠疫情】調查分析:長者對新冠病毒及疫苗有6大謬誤 快測呈陽性不申報? 二次感染徵狀較輕?

醫局主動聯絡高風險長者 誤以為「嚴重」始需口服藥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說,若市民到社區檢測中心做核酸檢測,採樣時須提供電話、身分證號碼等個人資料,衛生防護中心收到陽性報告後,會透過電腦系統將上述資料自動資料交予醫管局;而快測陽性患者則須靠患者主動呈報,「唔呈報唔會知道陽性」(見附圖)。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港台《星期六問責》稱,醫管局會主動聯絡高風險長者了解其病情並提醒患者就醫,但有患者誤以為要「嚴重啲先食(口服藥)」、或不想服食「咁勁嘅」西藥,最終只有約四成長者會服用口服藥。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醫管局:幾萬人服口服藥 可減八成住院風險 未見嚴重副作用

有處方口服藥的家庭醫生林永和向本報說,曾見求診染疫長者即使適合服用口服藥,但當中有人以「病徵輕微」、「仿效朋友經驗」為由,一度選擇服用「連花清瘟膠囊」;另有人誤解服用口服藥一定出現嚴重副作用,故取藥後未有服用。林建議家屬可多向長者解釋藥物成效,即使獲處方口服藥,亦應關心家人有否完成療程。

劉家獻補充,患者或因不同原因拒服口服藥,重申局方已為幾萬名病人處方,當中未見嚴重副作用。他引述研究稱,口服藥最多可減八成住院風險,「有啲嘢可以令到風險降低八成,大家一定要去使用」,呼籲市民如獲處方口服藥就應接受。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7%96%ab%e8%8b%97-%e6%8e%a5%e7%a8%ae%e5%b9%b4%e9%bd%a1%e9%99%8d%e8%87%b36%e5%80%8b%e6%9c%88-%e8%81%af%e5%90%88%e7%a7%91%e5%a7%94%e5%80%a1%e8%b3%bc%e5%85%92%e7%ab%a5%e7%89%88/ Tue, 02 Aug 2022 08:25:12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981 【明報專訊】醫務衛生局昨批准將科興的接種年齡門檻由3歲降至6個月大,擴大接種年齡層後適合打針的幼童,明日(8月4日)起可預約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或醫管局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打針,亦可到有提供科興疫苗的私家診所打針。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表示,研究顯示幼童打科興後有抗體,無嚴重副作用,他表示沒有針對幼童的溝針數據,不建議溝針。至於復必泰,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6個月大至5歲的幼童可打3針,劑量是成人的十分之一,即每針3微克,政府昨日未有批准降低復必泰接種年齡門檻,當局稱,正與藥商洽購特定兒童配方。政府昨亦宣布,已接種3針的50至59歲人士,4日起可在打第3針最少3個月後,打第4針疫苗。


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醫務衛生局昨批准調低科興的接種年齡下限,6個月至3歲幼童明(4日)起可打針;至於復必泰,局方稱正與藥廠洽購兒童配方。3針復必泰對5歲或以下幼童預防有病徵感染的有效率約七至八成,科興則未有相關數據。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表示,研究顯示幼童打科興後有抗體,而副作用不多,「緊急使用時不用等保護率數據」。政府昨亦宣布,已接種3針的50至59歲人士,明起可在打第3針最少3個月後,打第4針疫苗。

網上預約系統:booking.covidvaccine.gov.hk

網上預約情况:https://booking.covidvaccine.gov.hk/centre/index_tc.html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昨有家長攜同小孩到官涌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注射科興疫苗。衛生署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一致通過,調低兩款新冠疫苗的接種年齡下限至6個月大。(曾憲宗攝)

復必泰對幼童有效率八成 政府稱洽購兒童配方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主席許樹昌表示,根據本地數據,幼童染疫後嚴重、危殆死亡的風險,0至2歲是0.14%,3至4歲是0.11%。他說,聯合科學委員會檢視過兩種疫苗的數據,其中復必泰針對225名6個月至5歲幼童的第二、三期研究顯示,打3針對該年齡層預防有病徵感染的有效率約為七至八成,看不到有心肌炎、嚴重過敏、死亡等嚴重副作用,而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發燒、疲倦等(見表)。

至於科興,許樹昌說,南非有針對200名6個月至35個月大幼童的研究數據,顯示打兩針科興的抗體不錯,無嚴重副作用,其他副作用包括針口痛、發燒、咳嗽、肚瀉、嘔吐等。他說,科興針對幼童暫時只有抗體水平的數據,沒保護率數據,但因現時屬緊急使用,可不用等保護率數據。

至於兩種疫苗能否「溝針」,他表示沒有針對幼童的溝針數據,不建議溝針。他又說,幼童可在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等其他疫苗的同一日,打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復必泰或科興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運作和服務時間安排(更新5月4日)


張竹君:稀釋劑量替幼童注射復必泰 技術有困難

至於復必泰,現時本港未有幼童劑量的復必泰,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已向專家初步了解,用成人劑量的復必泰稀釋讓幼童接種似乎不可行,技術上會有困難。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從成人版復必泰抽取十分之一劑量的誤差很大,但亦不能先稀釋疫苗來減低抽取難度,否則或令疫苗失效。對於政府擬採購幼童版復必泰,崔認為有難度,建議可折衷購入5至11歲兒童版,再自行抽取0.066毫升接種,劑量等同幼童版。他說藥劑師臨牀可抽取低至0.05毫升藥物,相信可應付抽取0.066毫升疫苗。

負責向香港供應復必泰疫苗的復星醫藥委託的香港公關代表稱,一直與特區政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以進一步支持香港疫苗接種計劃。


兩款疫苗均有免疫力及沒有新安全顧慮 專家建議:可接種3針

早前一名22個月大女嬰染疫後疑現腦炎,留醫深切治療部5天後至日前不治(詳見下文)。劉宇隆前日(2日)在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聯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會議後見記者,提及該名女嬰情况令人傷心,相信今次事件促使委員會達至強烈共識,為幼童提供打針機會。

專家於會上檢視疫苗早期臨牀研究數據,顯示兩款疫苗均能產生免疫力及沒有新安全顧慮。專家建議6個月大至5歲兒童可接種3針復必泰,每劑為成人劑量的十分之一,而考慮到心肌炎或心包炎風險,建議首兩劑間距為8個星期,並於第2劑至少3個月後打第3針。科興方面,專家認為6個月大至3歲以下幼兒可接種3針,劑量與其他年齡組別相同;接種間距與3至17歲相同,即首兩針相距4個星期,再隔至少3個月後打第3針。由於幼童接種復必泰劑量與成人不同,專家建議使用兒童版復必泰,但認為如未能於短期內採購,可探討稀釋成人配方至合適兒童劑量。至於採購程序、何時開放接種,劉宇隆稱有待政府公布。


專家建議幼兒及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安排(見附表)

復必泰疫苗 科興疫苗
接種年齡 6個月至5歲 6個月至3歲
每劑劑量 成人劑量的十分一 劑量與其他年齡組別相同
接種針量 建議3針 建議3針
每針間距 首兩針相距:8個星期
第3針:與第2針相隔至少3個月
首兩針相距:4個星期
第3針:與第2針相隔至少3個月
(與3至17歲相同)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第4針保護力僅多兩月?劉宇隆:18至59歲人士接種3針染疫出現重症及死亡機率接近零 長者長期病者宜打4劑


崔俊明:抽取復必泰十分之一劑量易有少許誤差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成人版復必泰十分之一劑量即0.03毫升,即使抽取時出現少許誤差,比例上亦有很大差別,強調「(藥劑師)係抽到,不過我哋都唔夠膽」,建議政府盡快購入兒童版復必泰。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昨日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美國和加拿大最近緊急批准幼童打針,惟未見家長踴躍攜子女接種,相信本港亦會出現類似情况,呼籲政府加強解說和交代科學理據釐清疑難。


倡滿50歲相隔3個月可打第4針

現時年滿60歲長者可打第4針疫苗,聯合科學委員會昨亦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在第3針後至少3個月可打第4針。

【新冠疫苗】科興接種年齡降至6個月大 明起可打 專家建議首兩針相距4星期 不建議溝針 政府洽溝兒童復必泰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資料圖片)

22月嬰疫歿 35月童屢抽筋入PICU

此外,本港新冠疫情反彈,過去5日有兩名兒童染疫後出現抽筋情况。其中醫管局日前公布染疫入院、情况危殆的22個月大的染疫女嬰延至昨午不治;另新增一名35個月大男童染疫發燒入院後數度抽筋,目前留醫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情况穩定。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昨重申,家長應盡快帶合資格兒童接種疫苗,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風險,另呼籲家有幼童的人亦應盡快打針。

劉家獻表示,日前公布的22個月大染疫女嬰,因病情持續惡化,於昨午離世。他理解公眾關注個案,惟因已交由死因裁判官跟進,不便透露詳情。他又稱,局方對女嬰離世感到難過,醫院將向其家人提供全力協助,而個案將會納入今日公布的死亡數字。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醫局籲速攜幼打針 歐家榮:疫情未見頂

本港昨公布有1525名患者正留醫,其中一人為35個月大男童。男童上周五(29日)發燒,同日到私家醫院求診,翌日核酸檢測陽性,CT值為20.7(即病毒量較高),隨後因抽筋轉往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其間在病房再六度抽筋,經靜脈注射抗抽筋藥後停止抽筋,情况穩定,「穩陣起見」現於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

劉家獻補充,男童腦部掃描暫時正常,沒腦水腫。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稱,男童就讀荃灣的綠楊幼稚園,該校近日有數宗個案,惟與男童暫時無流行病學關係。

本港連續12日新增逾4000宗陽性個案,歐家榮表示,疫情目前仍呈持續上升趨勢,每隔兩周個案數目倍升,評估疫情仍未見頂,須持續觀察才能研判疫情走勢。

(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疫苗保護力6個月後下降 哪類人士需要接種第三針增中和抗體? //www.afterroberto.com/%e7%96%ab%e8%8b%97%e4%bf%9d%e8%ad%b7%e5%8a%9b6%e5%80%8b%e6%9c%88%e5%be%8c%e4%b8%8b%e9%99%8d-%e5%93%aa%e9%a1%9e%e4%ba%ba%e5%a3%ab%e9%9c%80%e8%a6%81%e6%8e%a5%e7%a8%ae%e7%ac%ac%e4%b8%89%e9%87%9d%e5%a2%9e/ Mon, 27 Sep 2021 07:50:4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4462 【明報專訊】病毒不停變種,有人打完兩針疫苗仍受感染,到底為什麼要打第三針?有市民認為,既然病毒不斷變種,現有新冠疫苗保護力下降,「打嚟都無用」!實情是否真呢?專家一致認同現有疫苗對變種病毒仍能有保護力。為什麼?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打第三針背後主要基於3個原因,除了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會在接種6個月後開始下降外,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特定群組有其迫切需要接種第三劑以增加疫苗保護力,還有什麼原因呢?

多方面考慮——專家認為,在決定何時為特定群組注射第三針疫苗時,應考慮接種疫苗種類、中和抗體水平高低、疫苗接種率等因素。(mathisworks@iStockphoto)
多方面考慮——專家認為,在決定何時為特定群組注射第三針疫苗時,應考慮接種疫苗種類、中和抗體水平高低、疫苗接種率等因素。(mathisworks@iStockphoto)

 

3原因接種第三針加強劑 產生中和抗體對付變種病毒

本地專家組以至多國政府,已開始研究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加強對高風險群組的保護。以色列於7月開始為國民接種第三針,最初由60歲以上開始。「所謂『第三針』,即是『加強劑』,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以加強保護效能。」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指出,打第三針背後主要基於3個原因:

林緯遜(受訪者提供)
林緯遜(受訪者提供)

 

1. 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隨時間下降。中外有關疫苗抗體的研究都發現,中和抗體水平在接種6個月後開始下降,換言之,疫苗保護力亦因而下降。

2. 醫學界早已預料病毒會不停變種,而且會愈變愈厲害。目前來說以delta變種病毒影響最大,其傳染力比原始病毒高得多,基礎繁殖率(R0)高達8(原始病毒為2.5),身體需要有更高的中和抗體水平對付變種病毒。此消彼長下,就需要接種加強劑。

3. 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特定群組有迫切需要接種第三劑疫苗。「當初疫苗進入中期以至第三期臨牀測試時,都排除了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包括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和愛滋病患者等。到新冠疫苗全面接種後,始發現這些人士接種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不足,甚至完全無法產生抗體,因而需要接受第三劑以增加疫苗保護力。」林引用《新英倫醫學雜誌》研究作例子,「研究追蹤一批曾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士,接種兩劑mRNA(復必泰)新冠疫苗後,只有四成人產生足夠中和抗體,接種第三劑後則增至近七成,反映加強劑對這群組的重要」。

打第三針——年初曾接種兩針科興的行會成員葉劉淑儀,稱抗體已跌至無法偵測,近日應betway体彩
邀請,參與第三針臨牀研究。(葉劉淑儀facebook)
打第三針——年初曾接種兩針科興的行會成員葉劉淑儀,稱抗體已跌至無法偵測,近日應betway体彩 邀請,參與第三針臨牀研究。(葉劉淑儀facebook)

 

相關文章:關於抗體測試、接種新冠疫苗的5個問題 針後無發燒?抗體水平下降疫苗失保護?

 

免疫系統受損 難產生足夠抗體

除了免疫系統受損人士,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醫護人員、院舍職員,還有經常接觸入境者的機場、口岸工作人員,以至警隊都屬於高風險群組,中和抗體需長期維持高水平,應優先接種第三劑疫苗。」

什麼時候打第三針最適合,就要因應完成接種頭兩劑疫苗的時間。現時有多個國家開始為「高風險群組」打第三針,大都是早於去年12月開始為國民接種疫苗,此刻中和抗體水平逐步下降。此外,這段時間「補針」,有助預防秋冬再度大規模爆發感染。林緯遜補充:「當然,在決定何時為特定群組甚至全民接種第三針時,應先考慮當地接種疫苗種類,所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有多高?此外,疫情形勢和疫苗接種率都是考慮因素。」林舉例,新西蘭在嚴密封關下,只有零星確診個案;菲律賓則疫苗覆蓋率偏低,接種了兩劑的人口不足兩成,兩國均沒有讓國民打第三針的迫切需要。

至於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開會討論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問題。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會後表示,接種者將來需要補打1針,特別是免疫系統失調的人,例如曾接受器官和骨髓移植、服抗排斥藥的病人和長者。曾祈殷指出:「就目前接種率來看,相信好大可能有剩餘疫苗,給高風險群組接種第三劑也屬合適做法。」

高風險群組——長者、免疫力較差、癌症病人等,或有需要接種第三針疫苗。(Chalffy@iStockphoto)
高風險群組——長者、免疫力較差、癌症病人等,或有需要接種第三針疫苗。(Chalffy@iStockphoto)

 

半年後保護力下降 仍減重症風險

英美均有研究發現,接種兩劑mRNA新冠疫苗,保護作用在6個月後開始減弱。對一般人而言,不等於疫苗無保護效用,仍然有效減低死亡率、住院以至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不過,以下類別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即使接種新冠疫苗,身體都無法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則被界定為高風險人士,相對有需要打第三針。包括:

.年紀較大,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士

.曾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正服用抗排斥藥人士

.患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包括紅斑狼瘡症、強直性脊椎炎等病人

.接受抗癌藥物的人士

.接受愛滋病藥物治療的人士

.服用壓抑免疫系統藥物的人士,如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藥物治療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 今起接種中心派發「即日籌」擴展至所有合資格年齡人士(附派發「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地點)

 

知多啲:中和抗體不足 淋巴細胞支援

【明報專訊】始見於印度、傳染力更高的delta變種病毒,已橫行超過90個國家,令全球確診數字不斷上升。有市民認為,既然病毒不斷變種,現有新冠疫苗保護力下降,「打嚟都無用」!實情是否真呢?專家一致認同現有疫苗對變種病毒仍能有保護力。為什麼?得先從疫苗的保護效能說起。中和抗體水平可以量化,較容易表達,但不能忽視B和T淋巴細胞的保護力。即使中和抗體水平隨時間下降,B和T淋巴細胞也能發揮功效。

 

.中和抗體水平 迅速反擊

接種新冠疫苗後,免疫系統產生中和抗體,日後一旦有新冠病毒入侵,中和抗體就能迅速反擊,阻止病毒入侵細胞。目前雖然沒有一個標準界定何謂有效水平,但普遍認為水平愈高,保護力愈好,特別是對抗變種病毒。

 

.B淋巴細胞 產生免疫反應

新冠疫苗能產生記住新冠病毒的B淋巴細胞,有助人體於將來再次對抗相同病毒。日後一旦再次入侵身體時,這些記憶細胞就會產生免疫反應,產生大量抗體和T淋巴細胞,清除入侵的病原體。

 

.T淋巴細胞 攻擊感染細胞

新冠疫苗能產生具識別和殺死新冠病毒的T淋巴細胞,身體一旦受新冠病毒感染,這些T淋巴細胞會直接攻擊那些已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令病原體無法在細胞與細胞間互相傳播。

 

資料來源: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

曾祈殷(資料圖片)
曾祈殷(資料圖片)

 

知多啲::專家:港人口密集 難全面解禁

【明報專訊】新加坡早前宣布開關,「與病毒共存」,卻因確診數字回升而重新收緊防疫限制;而香港繼續以「清零」為防疫目標。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兩者並無牴觸,可以並存。「清零是我們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態度,須保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態度,不能輕率。一旦有感染爆發,須有尋根究柢的心態。而所謂與病毒共存,則是在經過近兩年的抗疫過程裏,我們明白到,新型冠狀病毒就好似愛滋病毒一樣,不是個別政府可控制或消滅,這個病毒可能繼續存在多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應該從不同方向,尋求方法對抗,包括研發針對的抗病毒藥、準確的快速測試和更有效的疫苗等,直至有一天可以消除此病毒。」

因應目前本港情况,曾祈殷認為無條件仿效英國、新加坡等國家近乎全面解禁。「香港始終人口高度密集,居住環境狹窄,一旦有感染爆發,會傳播得好快;加上目前疫苗接種率不高,長者尤其偏低,防疫措施不能鬆懈。此外,西方國家如英國,即使有確診個案,若屬無徵狀或病情輕微,都只會要求患者居家隔離。相反香港所有確診患者都會被送往醫管局轄下醫院隔離治療。在高傳染力的delta變種病毒威脅下,放寬防守措施必然會令疫情反彈,公營醫療系統無法承受大規模感染爆發。」

人口密集——香港人口密集,一旦有感染爆發,會迅速傳播。(資料圖片)
人口密集——香港人口密集,一旦有感染爆發,會迅速傳播。(資料圖片)

 

文:葉凱欣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