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情緒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Tue, 19 Nov 2024 04:47:31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情緒病”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強迫症患者重複想法+重複行為紓內心焦躁 身邊人同找出焦慮根源 勿催逼治療 //www.afterroberto.com/%e5%bc%b7%e8%bf%ab%e7%97%87%e6%82%a3%e8%80%85%e9%87%8d%e8%a4%87%e6%83%b3%e6%b3%95-%e9%87%8d%e8%a4%87%e8%a1%8c%e7%82%ba%e7%b4%93%e5%85%a7%e5%bf%83%e7%84%a6%e8%ba%81-%e7%84%a6%e6%85%ae%e6%a0%b9%e6%ba%90/ Tue, 19 Nov 2024 04:47:2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411

【明報專訊】「強迫症」這個中文譯名,有點以偏概全,令外界感覺其徵狀相當可怕。此症英文名是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簡單而言,是由重複思想(obsessive thoughts)及重複行為(compulsive behavior)兩部分組成。患者因為有重複想法(如害怕污糟或物件不對稱等),需要透過相應重複行為(如重複洗手或排列物件),紓緩內心的焦躁與不安。值得留意的是,重複行為並不僅限於洗手、冲涼或其他與健康衛生相關的舉措。患者的行為模式及種類非常多樣化,包括重複檢查、說話、排列文件、抄寫、心算、祈禱等。

強迫症患者重複想法+重複行為紓內心焦躁 身邊人同找出焦慮根源 勿催逼治療
強迫症患者的重複徵狀,可以解讀成在困境中掙扎求存,透過重複行為紓緩內心的焦慮與不安。(設計圖片,Kudryavtsev Pavel@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強迫症=重複思想+重複行為 行為模式多樣化:洗手、檢查、抄寫

從人本主義與存在主義角度解釋,任何精神病徵狀,對當事人而言都有存在意義及價值,是他們應對惡劣狀况與高度壓力時所作的回應。因此,面對強迫症患者,助人者與身邊人不宜只聚焦於病徵,而是要了解他們過去經歷或現在處境。

以我讀大學時重複抄筆記為例子,當年大學尚未電腦化,我因擔心筆記內容不齊全及排序無條理,影響之後複習,於是一次又一次重抄筆記,有少少瑕疵也不滿意,要抄4、5次方才罷休。此外,我亦會不斷覆核文件與功課,出門後不時折返檢查有沒有關門。

另外,我接觸過一個年輕個案,他曾被父母送往內地居住2、3年,返港後擺脫不到被遺棄的感覺,會不斷重複洗衫及不同清潔行為,就像要洗走罪孽,讓自己舒服些。

強迫症患者重複想法+重複行為紓內心焦躁 身邊人同找出焦慮根源 勿催逼治療
強迫症重複行為不限於洗手,也可能重複檢查、說話、排列文件、心算、祈禱等。(Pranay Chandra Singh@iStockphoto)

重複徵狀非洪水猛獸 患者多處事認真、力求完美

想一想,我和這名年輕個案的重複想法及行為,都是由心而發,屬於自發行為,可以解讀成在困境中掙扎求存的方法。再說,相關行為雖然構成困擾,但我們至少能夠維持學習、工作以至社交等,生活功能未至嚴重受損。當事人在重複思想與行為困擾下仍然奮力掙扎,維持正常工作與作息,這也反映了人的堅韌。

由此可見,重複徵狀並不是洪水猛獸,當事人呈現的性格,更多屬於處事認真、注重細節,甚至力求完美。他們甚至可以在自己專屬範疇取得不錯成就,英格蘭前足球明星碧咸便是表表者。

重症增頻率力度 干擾生活陷惡性循環

當然,若重複想法及行為未及處理,或當事人面對壓力增加,就有可能發展成重症;即重複行為已不足以紓緩焦慮,需要增加頻率與力度,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干擾作息生活,甚至陷入失學失業等狀况。

藥物以外  與患者找出焦慮不安根源

說到底,重複思想及行為是人受壓或面對逆境時所作的回應,求醫和用藥有助紓緩病情,但與患者一起回顧及探索過往經歷,找出焦慮與不安根源更為重要。有些時候,若壓力來自家人,後者更要調校相處或管教方式,從根本處為當事人鬆綁。

知多啲:面對嚴重強迫症患者 身邊人共情同理 勿催逼治療

強迫症若進入嚴重狀况,患者就像被重複徵狀吞噬,陷入不能自拔的狀態。這時候,家人切忌給予壓力,催逼治療以求盡快減少重複行為。因為這樣只徒添患者壓力,甚至令他們自責,更難從惡性循環中走出來。再者,緊張的家庭氣氛和爭拗,對改善病情也沒有幫助。


相關閲讀:反覆洗手消毒疑似強迫症? 及早關注 減低強迫行為和思想影響


患者怕停止重複行為帶來「災難」

表面上,重症患者好像活在自己世界中,抗拒改變,但只要細心了解,其實他們都想走出來,只是害怕停止重複行為會帶來「災難」,例如因清潔衛生不徹底導致感染惡疾,因此無法踏前一步。 與重症患者相處,說教與施壓並沒有用,最重要是共情同理,讓他們感到有人理解自己的痛苦。另外,要給予足夠時間與空間,讓他們按照個人步伐慢慢走出來;過程中,患者若能維持個人興趣或喜好,焦躁情緒得到短暫放鬆,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發掘患者內在能力 個案聚焦重視工作 增求變動力

另外,助人者運用優勢觀點(strengths perspectives)協助患者探索對未來期盼,或聚焦於他們重視的東西,也可增加求變動力。優勢觀點是美國社會工作學者在1980年代提出,強調以正面角度看案主,探索並發掘他們內在能力與外在資源。我遇過一名中年男士,非常重視自己的工作,認定工作是他的個人價值;當重複檢查與清潔行為嚴重干擾工作,他便開始嘗試減少重複行為,努力克服引致的焦慮恐懼。

套用這患者的說話,他成功從人生谷底中反彈,過程中甚至沒有倚賴藥物,展現了人的韌力。

文:丁惟彬(香港中文大學社工系講師)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83%85%e7%b7%92%e9%80%9a-%e7%86%b1%e7%b7%9a-%e9%9a%94%e7%a9%ba%e6%80%a5%e6%95%91-%e8%81%86%e8%81%bd%e5%9b%b0%e6%93%be/ Tue, 12 Nov 2024 08:36: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371 【明報專訊】政府推出的「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去年底啟用,營運機構利民會接受本報專訪稱,截至今年9月底熱線接聽9.2萬宗來電,平均每日約340宗,熱線側重「傾偈」,向情緒受困者提供社交支援,回歸人與人之間有溫度的對談,「可以有一個真人耐心聆聽,一起渡過呢個難關」。利民會總幹事黃建隆希望日後能恆常化服務,說見證港人更願意傾訴情緒,希望情緒通能連結彼此,守望相助。(明報記者 楊晨)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去年底啟用的「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營運機構利民會稱截至今年9月底收到約9.2萬個求助來電。該會總幹事黃建隆(左)說,情緒通強調「傾」,希望透過直接對話連結彼此,資深接聽員KK(化名,右)則形容自己是「情緒急救員」,即時包紮來電者的情緒傷口,並用溝通及關係提供情緒支援。(黃志東攝)

「情緒通」日均接340來電 常見精神困擾:家庭、身體、壓力

「傾吓,好嘛?」是情緒通的宣傳標語。黃建隆多次強調熱線最主要透過「傾偈」提供情緒支援,每日來電高峰期為下午5時至晚上11時,最常見來電原因為精神困擾,其他包括家庭關係、身體狀况、工作壓力、遭受親友離世或移民等生活變故。

下午5至11時來電高峰 340宗轉介社區中心社署醫局

情緒通會適時向來電者提供社區資源或服務等資訊,亦會轉介有需要個案至中長期的精神健康服務跟進。自去年12月27日啟用以來,截至今年9月底,熱線接聽9.2萬宗來電,並以書面形式轉介340宗個案至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社署照顧者支援熱線、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及非政府機構等。另有6宗需警方跟進的危急個案,如來電者出現企跳等自殺行為。

情緒通標誌為一條線串起兩個聽筒,分別代表接聽員和來電者。情緒通可同時接聽最多6條線路來電,並可因應情况調配人手以同時接聽最多30條線路來電。利民會稱,接聽員需接受30小時培訓,亦會在兩名督導的指導下接聽來電,督導亦會對部分個案初步評估,提供更深度支援。

【精神健康】「情緒通」熱線18111 隔空「急救」 聆聽困擾傾偈渡難關 冀恆常化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會適時向來電者提供社區資源或服務等資訊,亦會轉介有需要個案。(pexels。圖片僅供參考。)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接聽員:首要「止血」穩情緒 避免說「唔好咁諗」

KK(化名)2016年起任利民會熱線「即時通」接聽員,9月以資深接聽員身分加入情緒通,他說培訓時會設置不同場景並角色扮演,模擬不同類型求助,接聽員亦會定期討論來電個案及支援方案。

「情緒急救員」,KK如此形容自己的角色。他說接到來電第一件事就是穩定來電者情緒,「喺佢情緒最辛苦嘅時候,我哋先簡單包紮住佢先,等佢止咗血」,而接聽員最重要是接受來電者情緒,並做好承受情緒的準備,盡量避免「唔好咁諗」之類的字句。

KK說,熱線強調以人為本,「唔係用藥物去處理好多嘢,係用關係同溝通」。黃建隆說過去數年受疫情等不同限制影響,人與人的關係有所疏離,希望情緒通能促進人與人的對話,「如果我哋可以直接對話,就多一啲了解,少一啲批判,希望可以做到守望相助」。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近年港人趨願「多講一啲」

利民會2011年起提供24小時精神健康支援熱線,直至情緒通啟用,黃建隆說公眾精神健康意識逐漸提升,港人由「有啲唔願意講自己嘅情緒狀况」到「願意多講一啲,亦留意多一啲身邊人」。

他提及利民會營運情緒通熱線合約期為18個月,強調市民對情緒通需求不小,希望能恆常化服務,並透露正與政府研究更好地銜接地區康健中心等基層醫療服務。

]]>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e4%b8%96%e7%95%8c%e7%b2%be%e7%a5%9e%e8%a1%9e%e7%94%9f%e6%97%a5-%e6%8e%a8%e5%8b%95%e8%81%b7%e5%a0%b4%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Mon, 07 Oct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8055

世界心理衞生聯盟將每年10月10日定為世界精神衞生日,以提高公眾關注精神健康。今年活動的主題為「優先關注職場精神健康由此刻做起(譯自”It is time to prioritize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許多人或誤以為沒有精神疾患便等於精神健康,其實良好的精神健康還包括有效應對生活壓力、發揮潛能並為社會做出貢獻。促進精神健康可為僱主及僱員雙方帶來好處。有研究指出,僱員的工作滿意度和幸福感愈高,愈能減低倦怠感及缺勤率,並可提高生產力,激發潛能及創意,同時可為企業提升形象,吸引及挽留人才,獲取顧客及社會的認同及支持。

2024世界精神衞生日:推動職場精神健康 (衛生處方)
不要以為沒有精神疾患即等同精神健康,其實良好的精神健康還包括有效應對生活壓力、發揮潛能,並要為社會做出貢獻。若在職場中,能夠進一步促進精神健康,可為僱主及僱員雙方帶來好處。(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建職場精神健康

為推動職場精神健康,我們鼓勵更多僱主支持並簽署《精神健康職場約章》,透過與僱員一同實踐有關的行動項目,共建精神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部分建議如下:

僱主/管理層:

  • 調整工作時間,安排彈性工時
  • 靈活及人性化的工作安排
  • 調整目標和職責,讓員工發揮所長
  • 保持雙向溝通

僱員:

  • 尊重及支持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
  • 避免使用「痴線」、「白卡」等帶有偏見的詞語
  • 避免以患者的精神健康問題開玩笑,或輕視他們的狀况

以下的方法亦有助在職人士管理壓力,促進精神健康:

  • 平衡工作及休息
  • 培養健康興趣,拒絕以吸煙、飲酒等不良方式減壓
  • 定時、適量及均衡飲食,避免情緒化飲食
  • 肯定自己的工作貢獻,勿過度自我批評
  • 保持社交聯繫,與人分享、互相支持
  • 遇上精神健康問題時主動求助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正視職場上的污名化

要推動職場精神健康,還需要對抗「污名化」。常見的「污名化」包括視受精神困擾人士為具性格缺陷、無法正常工作、不可靠、懶散、危險、無法康復等。

職場上的「污名化」打擊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向外求助的意願,致問題惡化,造成更大損害,更難復元及融入社會。

事實上,在接受合適的治療後,很多復元人士亦可以在工作上發揮所長,與同事和諧相處,為團隊繼續效力。

如想獲取更多精神健康資訊,請瀏覽「陪我講Shall We Talk」專題網站(https://www.shallwetalk.hk)或《精神健康職場約章》專題網站(https://mentalhealthcharter.hk)。

撰文:何宗偉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高級臨床心理學家)

]]>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www.afterroberto.com/%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5%85%ac%e9%99%a2%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7%a4%be%e6%9c%83%e5%a3%93%e5%8a%9b%e7%b6%93%e6%bf%9f%e7%92%b0%e5%a2%83%e6%9c%aa%e6%94%b9%e5%96%84/ Thu, 19 Sep 2024 07:04:4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945 【明報專訊】患思覺失調38歲男子日前在北角疑病發襲擊家人遭警員開槍擊斃,再掀社會關注精神病患支援。醫管局數據顯示,公院上年度跟進30.94萬精神病患,人數過去10年增近半,但同期精神科醫生增加不足兩成,平均每名醫生要多跟約154名患者,最新醫患比例達1:775.4。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有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醫生說,部分同事更要跟進過千患者,預料情况只會惡化。有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建議加強基層醫療篩查和介入,並透露委員會將討論北角個案和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

精神科醫生:病患比例1:775.4  精神病患10年增近半

醫管局數據顯示,該局由2013/14年度跟進約20.81萬名精神病患,增約48.7%至2023/24年度30.94萬人,同期精神科醫生由335人增至399人,即每名醫生由10年前平均跟進621.2名病人增至最新的775.4名(見圖)。精神科門診總求診人次同期亦由79.12萬增約23.7%至97.9萬。而最新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2個月有5.2萬宗新症,緊急和半緊急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維持於目標的一周和4周內;各聯網穩定新症最長輪候84至100周,較去年同期的57至95周長。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醫局預留1.27億聘人支援

醫管局回覆本報稱,2024/25年度預留約1.27億元額外撥款,包括進一步增聘個案經理、加強精神科住院和門診服務的護理人手、支援專職醫療和朋輩支援員,以及加強精神科長效針劑治療。該局會適時檢討成效,並按需要推行補充措施,進一步縮短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和改善求診安排。

專科醫:社會壓力升 料病患續增

曾任職公院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社會壓力愈大且對求診更開明,相信醫管局精神病患只會愈來愈多,「無論加幾多人都好難(足夠)」。她說,受內部人手編配和社會情况影響,曾聽聞部分醫生要跟過千宗個案;自己亦試過一個下午看40個症,即平均5分鐘一個,只能自行編配時間,「有些個案可能傾耐些會改變到,便會耐少少」。她認為支援精神健康要「全民皆兵」,若患者親友、同事、鄰里甚至保安均有相關認知並了解社區支援,可避免更多悲劇。

學者倡及早安排社工跟 避惡化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說,近年社會氣氛和經濟環境未見改善,精神病患者增加是預料之內,看不到可「扭轉乾坤」。他說精神科醫生需時培訓,亦難靠引入海外醫生,建議及早介入情緒困擾者並安排社工、臨牀心理學家等照顧,避免病人惡化至需由醫生跟進。

政府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認同,須在基層醫療層面及早篩查和介入,而推出不久的地區康健中心篩查計劃需時顯現成效,建議未來在更多地區推行,並加強透過家庭醫生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處理輕微抑鬱、焦慮及失眠個案,處方簡單抗抑鬱藥。

病情惡化有徵兆  未必及時能「捕捉」

北角慘劇死者病情一直穩定並準時覆診,張頴宗說病情惡化一般有徵兆,但現實環境複雜,未必及時「捕捉」得到,希望家屬不要自責;又稱委員會將討論有關個案,研究如何及早識別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惡化。他提醒今次死者只因特定情况觸發情緒,呼籲社會不應將精神病與暴力掛鈎。

覆診者稱住院逾月終獲重新校藥

患有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去年接受本報訪問時談到,每次公院覆診會見不同醫生,只得寥寥數分鐘問診。他一直希望與醫生商討調校藥物,卻遲遲未有機會,他昨再受訪說早前疑因藥物問題引致抽筋和咬傷舌頭,一度留醫深切治療部,住院逾月期間終獲另一精神科醫生重新校藥,現時有感服藥副作用較小,病情更穩定,「可能之前每次覆診不同醫生就不敢轉藥,照開以前藥物」。

【精神健康】公院精神科醫生與病患1:775.4  社會壓力經濟環境未改善  料病患續增
患思覺失調的61歲阿Wing(化名,上)去年9月入院經醫生調校處方後,現時每日仍需服用10多顆藥丸,加上其他身體疾病,家中儲藥多得駭人。由於每次服藥數量多且分量略有不同,親友會幫他將藥丸分類放在膠盒。(鍾林枝攝)

曾因藥物問題抽筋入ICU

20多年前起出現幻覺和幻聽的阿Wing,患有思覺失調、抑鬱、焦慮和睡眠癱瘓症,由公院精神科跟進,現時每3個月覆診。他說過去一年政府和社會更關注精神健康,有感現時覆診醫生會多問幾句,更詳細了解病徵,但每次仍由不同醫生看症,覆診時間與以往相若,「因為病人多,已經好好了,沒有辦法」。

阿Wing每日要服用10多顆藥丸,其中一種藥日服9顆,他去年9月因家中藥物不足而停服數日,有天頭暈抽筋,更咬傷舌頭,幸好友人助召救護車。他最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一周,轉送精神科病房約一個月,其間有醫生為他重新校藥和持續監察副作用,「醫生都話無理由每次要食9粒這麼多」,現時覆診已改用新處方。

社協倡持續提供社康外展

跟進阿Wing情况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說,阿Wing一直希望與醫生商量校藥,但每次覆診不同醫生且時間有限,到入院才有機會調校,身體卻已變差。她說阿Wing獨居、社交網絡較弱,需多些社區支援,曾有社康護士探訪卻只跟進約一年,認為醫管局應為有需要者持續提供外展。

日前北角警員開槍案死者亦患思覺失調,屬嚴重精神疾病個案,阮淑茵認為社康護士或個案經理可擔當監察和聯繫角色,及早識別個案惡化,並轉介至合適社區資源。她說雖然病患現可直接聯繫個案經理,惟曾聽聞有個案「3日都找不到人」,建議設立途徑讓患者及家屬在緊急情况下直接聯繫求助,例如透過「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普通科門診公私協作:兩年66人參與 學者:須教育精神問題不一定看專科

公立醫院精神科病患人數持續增加,醫管局前年5月起將「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擴至精神科專科門診,邀請輕微情緒問題且病情穩定者轉由社區家庭醫生跟進。醫管局回覆本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有66名精神科病人參與計劃。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質疑杯水車薪,資源用以聘請醫生或更有用。

計劃資助病人每年10次到私家醫生求診,收費50元等同醫管局普通科門診,醫生每次另可獲361.2元資助。醫管局回覆稱,截至7月底有519名私家醫生參加計劃,其中41人具備精神科相關專業訓練,而獲邀參加計劃的病人都適合在社區基層醫療繼續跟進,他們可從醫生名單按意願選擇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說,平均每個聯網少於10名病人參與,醫管局須檢討參與率低原因,並稱醫生資助額吸引力不大,「用這麼多資源,會否將錢用來聘請或培訓專科醫生更好?」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認識情緒病症狀3大範疇 有別壓力反應

學者:家庭醫生處理輕症 可減標籤作用

中大社工系講師丁惟彬認為,家庭醫生有能力處理輕症並可減低標籤作用,但得悉部分備有精神醫學培訓的家庭醫生仍對處方安眠藥等有保留,認為須加強社會教育以改變風氣,讓大眾明白有精神健康問題不一定要看專科,可選擇其他支援。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港大精神醫學系臨牀副教授張頴宗說,委員會最近會議未有談及上述計劃,但認同須檢討成效,例如「會不會病人覺得繼續這樣(留在精神科門診)也很穩定,來拿藥又有專科醫生,沒有原因要去家庭醫生?」他亦建議檢視其他下放精神科門診病人的途徑。

]]>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3%80%9115%e6%ad%b2%e4%bb%a5%e4%b8%8b%e9%9d%92%e5%b0%91%e5%b9%b4%e8%87%aa%e6%ae%ba%e7%8e%8710%e5%b9%b4%e9%ab%98-%e5%a5%b3%e7%94%9f%e9%a3%887%e5%80%8d/ Wed, 11 Sep 2024 06:4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882

【明報專訊】 昨日(10日)是「世界防止自殺日」,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公布本港自殺數據,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去年顯著上升,該組別自殺死亡個案由2022年7人增至去年24人,以自殺率計見10年新高,當中女童自殺率更急升7.4倍,去年共16名女生自殺。中心總監葉兆輝稱情况令人憂慮。他續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中心認為,女性更重視人際關係,踏入青春期易受荷爾蒙變化影響情緒,故自殺率更高。葉慨嘆昔日疫下長期停課犧牲了全港學童精神健康,造成的成長缺口影響深遠,各界應共同努力填補,否則難言自殺潮會否持續。

中心根據去年死因庭數據分析自殺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本港15歲以下自殺死亡個案中,16宗為女生,8宗為男生;以每10萬人口計算自殺率,按年升2.2倍,由0.9升至2.9,為10年新高,當中女生自殺率由0.5升至4.2,升幅7.4倍(見表)。

生命熱線高級程序策劃經理余利安稱,前線經驗反映不少家長不了解,甚至拒絕接受子女可能有精神健康問題,盼各界多討論,改善對自殺的忌諱。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及臨牀心理學家何倩恒提醒家長多留意子女,要分辨是青春期情緒化,還是精神健康出現危機,可觀察子女有否「功能上」的轉變,例如對平日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成績下滑、人際關係突變、與好友鬧翻等。她說萬一子女談及想死,不要誤解詳談會鼓勵對方實行而迴避,反而應直接討論,表達關心,才能真正幫到子女。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疫後追學業人際壓力爆煲

「如抵抗力低突多致敏原」

葉兆輝說,青少年自殺並非單一原因所致,多數同時有學業及家庭問題,而翻看去年自殺個案的時間線,很多在剛復課及開學後發生,重返校園令很多新障礙「爆發」,如要追趕學業進度、與同學和老師重建人際關係等,學童在未建立好支援網絡的新環境下面對壓力,心靈上會處於較脆弱狀態。何倩恒分析,青少年在青春期受荷爾蒙影響,情緒較波動,在此狀態下面對眾多新挑戰,猶如「一個抵抗力低的人身邊突然多了很多致敏原、要一個腳痛的人再走好多里路」,壓力會引起青年自殺念頭。她說,女生在8至13歲踏入青春期,較受荷爾蒙影響,故自殺率較男生高。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遺書顯非無交帶 多求家人原諒

葉兆輝又稱,三分之一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留下遺書,慨嘆他們並非外界以為般「無交帶」,自殺者在遺書中表現出強烈「無望感」,對未來失去信心和盼望,同時亦覺對不起家人,盼獲原諒,有個案更叮囑弟妹照顧好爸媽。

何倩恒認為,這些遺書反映家長對子女期望,不論是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子女精神健康,而「無望感」則反映青少年欠缺「成長心態」。她說成長心態本應是「今日我不成功,但我覺得若我努力,就可能會成功」,但很多青年做不到某事時會自責,認為只有結束生命才能解決困難。她說青年缺乏成長心態與社會文化有關,社會多以成績表現為讚美指標,卻很少有人讚賞一個人很努力,令他有動力進步。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做一個好的聆聽者:理解、支持和陪伴情緒病患者 釋放壓力減輕孤獨感


葉兆輝籲社會共補「成長缺口」

葉說,香港是全世界在疫下停面授課最久的地方之一,日後不應再為防疫忽略精神健康而長期停課。他說現時各界要多做工夫,打造具「幸福感」的校園環境,協助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彌補疫情兩三年空白期,否則學生繼續帶着「缺口」成長,長大後面對困難仍欠穩定支援網,對整個社會都有深遠影響。

籲檢討三層應急機制 八成未見精神問題 防自殺勿「醫療化」

政府去年底因應學童自殺潮,在全港中學推出校本「三層應急機制」,以及早識別及支援有自殺風險學生。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稱認同應及早識別,但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有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很多自殺個案事前未必有高風險徵狀,在醫療診斷下亦未必有精神病,要在眾多學生中找出有自殺風險個案較困難,當局應反思靠有關機制是否真的能識別高危學生,提醒應避免將自殺問題「醫療化」。他認為防止自殺工作應更着重強化學校及家庭功能,着力改善整體氛圍。

教局:已聘顧問檢視成效

三層機制將運作至今年底,第一層為學校及早識別及優先輔導較高自殺風險學生;第二層是若學校人手不足,教育局會將個案轉介至社署跟進;第三層為由校長轉介有嚴重精神健康需要學生予公立醫院精神科,緊急個案會優先處理。對於如何應對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上升及會否延長機制,教育局回覆稱,估計去年15歲以下輕生情况增長,與疫情期間學生社交生活受影響有關,據局方紀錄,以往疑自殺身亡個案絕大部分為中學生。局方稱會密切留意機制運作,已委聘顧問檢視機制成效。


相關閲讀:【精神健康】及早辨識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困擾個案  適時介入遊戲治療助解困


葉:或只一次責罵 一時想不開

葉兆輝說,去年15歲以下自殺個案八成生前沒有精神問題紀錄,部分或因未及早識別,但亦可能是其自殺原因無法提早識別,「可能只是一次被責罵,一時想不開」,提醒防自殺工作切忌醫療化,「不要覺得自殺一定有精神病,或有精神病一定會自殺」,改善整體校園及家庭氛圍更重要。他透露政府已委託中心檢討機制,已有校長向他反映,希望即使機制不延續,日後仍有途徑供學校求助。

研究:女長者自殺減 料因疫後重啟社交

另外,中心研究發現,去年60歲或以上自殺率由20.4稍跌至19.4,當中女性下降25.9%,男性則升近一成。葉兆輝認為,長者自殺率改善與疫後重投社區活動有關,女較男更願重啟社交,故改善較大。

報告亦發現15歲以下自殺個案中,觀塘及九龍城區佔比較高。九龍東立法會議員顏汶羽稱,兩區青少年比例較低、資源較少,亦有多舊樓和劏房戶,希望兩區學校加強支援學生。

【精神健康】15歲以下青少年自殺率10年高 女生飈7倍 專家籲留意子女「功能上」轉變勿忌諱談死
]]>
何謂酒精上癮?酗酒與情緒病有關?心病未解慎防破戒復飲 //www.afterroberto.com/%e9%85%92%e7%b2%be%e4%b8%8a%e7%99%ae-%e9%85%97%e9%85%92%e8%88%87%e6%83%85%e7%b7%92%e7%97%85%e6%9c%89%e9%97%9c-%e5%bf%83%e7%97%85%e6%9c%aa%e8%a7%a3%e6%85%8e%e9%98%b2%e7%a0%b4%e6%88%92/ Fri, 23 Aug 2024 02: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755

【明報專訊】早年曾因醉酒鬧事而決心戒酒的藝人鄭中基,早前發聲明表示自己罹患抑鬱症,再次借酒逃避現實,為解決問題,他將到美國參加戒酒中心的療程。戒酒的挑戰,停止飲酒只是第一步,預防復飲才是重點,復飲隨時比之前飲得更多。專家指酗酒只是表徵,背後或隱藏情緒壓力,需處理背後原因,才可脫離酒癮,同時要提早制訂日後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對策,預防破戒。

何謂酒精上癮?酗酒與情緒病有關?心病未解慎防破戒復飲
借酒澆愁–酒精上癮人士往往借酒精逃避現實問題。處理酒癮,需從飲酒原因着手,並需制訂長遠預防復飲的方案。(設計圖片,Domepitipat@iStockphoto)

酒精上癮 不飲酒出現焦慮失眠斷癮徵狀

何謂酒精上癮?承受酒精能力人人不同,青山醫院屯門酒與藥物依賴組顧問醫生董梓光指出,臨牀診斷時,不會以消耗酒精分量作衡量標準,「有些人因遺傳,沒有飲很多都可能有上癮問題」。診斷主要參考《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DSM)中對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use disorder)所列的徵狀,例如,需飲更多分量才達到飲酒帶來的歡愉效果,不飲酒後出現焦慮、失眠等斷癮徵狀,難以控制飲酒渴求,或者因為飲酒而在健康、社交、工作等範疇出現問題。

借酒逃避問題 掩蓋情緒病

下班後小酌,聚會時飲酒助興,本來尋常不過,但有些人把酒精當作逃避現實的窗口。東華三院「遠酒高飛」預防及治療酗酒服務負責社工仇鳳君指,求助人對酒精危機意識低,「例如他們初期以飲酒處理失眠,久而久之需依賴酒精才能入睡,甚至愈飲愈多,從一兩罐啤酒,到需要半打甚至一打才能入睡;亦有些人發現飲酒後毋須再想煩惱事情,借酒處理當下的情緒困擾、壓力等」。

酗酒與情緒病息息相關,鄭中基提到自己患上抑鬱症,借醉逃避現實。董梓光指,遇上問題時訴諸酒精,沒有認真解決問題,令壓力愈積愈多,甚至帶來新問題,更易患上情緒病。他留意到每年向屯門酗酒診療所求診的新症患者,四至五成同時患有精神疾病,當中過半是抑鬱症。酒精上癮與情緒病共存,增加治療難度,「酒精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可令本身的抑鬱症更嚴重,使人想法更負面、無動力;亦會減低患者接受治療的誘因,因飲酒問題掩蓋抑鬱徵狀,讓人錯過背後的情緒問題;即使治療後,患者受酒精影響,對於覆診、服藥依從度都會變低,使抑鬱症更難治療」。當留意到自己或身邊人因酗酒令生活或健康出問題,應盡早求助。

「求助人來到說想戒酒,但聽下去發覺他們不止是戒酒,而是想處理背後的問題。」仇鳳君指,機構每年接收200至300宗求助,男女比例約7比3,多介乎30至49歲。求助人一般酒齡較長,令健康出問題,例如飲到「斷片」送院後,檢查發現肝酵素高、脂肪肝等而前來求助;「其次是家庭、親密關係出現問題,酒後情緒容易激動,衝突增加,希望戒酒改善關係」。長期飲酒亦會影響長期記憶,腦袋轉數、手眼協調等變慢,影響工作表現。

何謂酒精上癮?酗酒與情緒病有關?心病未解慎防破戒復飲
藝人鄭中基月初發聲明,指自己罹患抑鬱症,借酒精逃避現實,將到美國的戒酒中心接受治療。(鄭中基facebook圖片)

藥物輔助 心理支援力求治本

治療酒精上癮,着重心理輔導和行為治療。仇鳳君指,「例如因失眠而飲酒,問題源自工作壓力,當事人未必連接兩者;或在面對負面情緒時,身邊缺乏正面支援而訴諸酒精。輔導過程中,要尋找他真正的需要」。靜觀可提升戒癮人士對身體、情緒狀態的覺察;當發生衝突,比起習慣避開、以酒精處理,透過靜觀可穩定情緒,了解當下要處理的問題。

「有酒癮的人通常是『一岩一窟』,經歷過很多不好的事情,喪失很多東西,我們就要將這些碎片拼合,幫忙修補缺口。」董梓光表示,藥物可抑壓酒精渴求,例如納曲酮(naltrexone)阻擋酒精帶來的快慰、舒暢、興奮;戒酒硫(disulfiram)使人飲酒後產生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想嘔等。但藥物只是輔助,治療重心仍在於心理支援。「治療計劃中,很強調給予戒癮人士新的生活重心或意義,讓他們知道做什麼令到自己覺得有用,發展一些可以幫助減壓的事情,飲酒自然不再是一個很大的引誘。」醫護人員、社工還會幫他們建立新嗜好、社交圈子,求職和修補與家人關係,是一個長遠的治療與支援。


相關閲讀:高功能抑鬱症是什麼?旁人眼中工作生活如常 暗裏受負面情緒困擾

準備應對方案防復飲

「停止飲酒只是開端,重點是怎樣持之以恆,要想方法克服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董梓光表示,治療中醫護會與戒酒人士預測危機,準備應對方案。復飲最高危時段,是剛完成戒酒治療,無論是解難能力、壓力處理仍很不穩定,身邊人也可能半信半疑,缺乏鼓勵,這時候很容易受動搖而復飲;或者戒酒一段時間,對酒精戒心慢慢降低,見到身邊人可以節制飲酒,就猶豫是否應放棄滴酒不沾的目標。一旦復飲宜盡早坦白,分析在哪些情况下「破戒」,看看是否需要額外幫助,或重新檢視之前治療時可能遺漏的地方。戒酒人士一旦復飲或覺得前功盡廢,變得灰心,身邊人又感到失望、批評,可能很快就打回原形,甚至變本加厲。

何謂酒精上癮?酗酒與情緒病有關?心病未解慎防破戒復飲
預防復飲,除了培養新興趣分散注意力,也可加入同路人互助會,從同路人身上獲得支援與力量。(設計圖片,PonyWang@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肝癌4大高危因素 患乙肝、脂肪肝、酗酒、吃發霉食物高危

培養新興趣 同路人互助

當「破戒」接觸到酒精,就會再次上癮?董指因人而異,如果當初酗酒的原因已解決,再接觸酒精可能無問題,「但若本身不利因素如患情緒病或壓力沒有解決,又或體質上較容易依賴酒精,就有較高風險」。東華三院「遠酒高飛」預防及治療酗酒服務資深戒癮輔導員陳潔華建議,戒酒人士盡量不要再飲酒,「因為身體很容易出現飲酒的記憶」,尤其是酗酒嚴重的人,或因飲酒衍生出不同健康或情緒問題;可透過培養新興趣,預防復飲,「如運動時可轉移視線,並非只透過飲酒來處理壓力」,或加入同路人互助小組,在傾談過程感受到被理解,獲得支援與力量。

東華三院「遠酒高飛」
預防及治療酗酒服務

查詢:2884 9876

屯門酗酒戒療所
查詢:2456 8260

戒酒3個貼士:戒酒循序漸進 飲酒紀錄增決心

1. 公開戒酒想法和目標
公開承諾,群眾壓力下更有決心和動力達成目標。同時避免身邊人引誘飲酒,還可幫忙督促

2. 一下子全停難適應
如果自行嘗試戒酒,可先將原本酒量減四分之一,讓身體慢慢習慣。一下子停止飲酒可能難以適應,尤其是對酒精依賴程度很高的人,或出現嚴重酒精戒斷徵狀,如痙攣、腦癇

3. 記錄飲酒模式
記下每次喝什麼、喝多少、什麼時候喝,一個月後回顧,可找到自己飲酒的高危情景,再找方法應對。留下紀錄可加強戒酒動機,如記下每日飲4至5罐啤酒,1個月就喝下150罐,驚人數字可鞏固戒酒決心;亦可記錄買酒的花費,看到可以節省多少錢,提升戒酒動機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董梓光、註冊社工仇鳳君及陳潔華)

何謂酒精上癮?酗酒與情緒病有關?心病未解慎防破戒復飲
董梓光(張淑媚攝)

相關閲讀:失眠困擾三成港人 深層睡眠有幾重要?要知Do’s & Don’ts改善睡眠質素

知多啲:香港沒有住宿戒酒中心

不時聽到荷李活影星到戒癮中心接受戒毒或戒酒治療,鄭中基亦指將會到美國的戒酒中心戒酒。精神科專科醫生董梓光指,這種住宿戒癮模式,讓戒癮人士遠離本身環境,減少接觸誘發心癮的事物。在留宿期間,專家會協助分析觸發心癮的原因,再針對源頭安排心理輔導和治療,亦會助戒癮人士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入住戒癮中心,遠離依賴的事物,同時有助尋找更能穩定情緒、處理壓力的方法,又或培養新嗜好、正面人際關係,讓戒癮者重返社區時,即使遇到會觸發飲酒衝動的情况,都可以產生抵抗力。」

香港沒有專門提供住宿戒酒的地方,戒酒人士大多留在社區接受治療;如果因飲酒而出現嚴重的精神問題,如嚴重抑鬱症、試圖自殺等,就會送院處理精神問題和酒精上癮。董梓光指,入院時間通常只有一兩個月,不足以產生明顯變化抵抗倚賴,因此回到社區後,仍需跟進治療,才可完全脫離酒癮。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DSE考生注意】放榜前後有規劃未來少疑惑(衛生處方) //www.afterroberto.com/dse%e8%80%83%e7%94%9f%e6%b3%a8%e6%84%8f-%e6%94%be%e6%a6%9c%e5%89%8d%e5%be%8c%e6%9c%89%e8%a6%8f%e5%8a%83%e6%9c%aa%e4%be%86%e5%b0%91%e7%96%91%e6%83%91-%e8%a1%9b%e7%94%9f%e8%99%95%e6%96%b9/ Tue, 16 Jul 2024 06:22: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310

各位DSE考生,很快就是讓人緊張的放榜時刻。成績揭盅往往都會激發起複雜的情緒,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DSE放榜在即 焦慮情可導致災難化

多數同學在放榜前都有焦慮情緒,大都會擔心得不到自己、父母及別人期望的成績,有些更慣性想像出災難化後果,好像「考不到最佳成績便不能入讀最心儀學系,就一定沒有前途,便白費所有努力,以後都會被人看低」般的想法,就是常出現的負面思維。

有些同學長期焦躁不安,腦海中反覆浮現不同的情境,甚至怪責自己考試之前沒有預備好、考試時大意犯錯或自己的不足之處,不斷被負面思想重複折騰。

情 有助理思考

面對影響自己前景的大事,感到不安是人之常情。明白和接納自己正在焦慮狀態是幫助有效應對的好開始。大家可做些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先紓緩緊張情緒,例如深呼吸一會、聽喜歡的歌曲、到外邊散步、做運動或和好朋友閒聊等都有助放鬆身心,之後再慢慢思考如何部署。

放榜前:作好準 效應對

如果能在放榜前掌握足夠資料,了解不同選擇,會令同學心情更為安穩。

沒有人可以全然準確地預知未來,同學可模擬兩三個最可能發生的情境。成績理想固然可喜,但若成績未如理想,亦要計劃如何應對。例如事先和家人或師長認真商討,選定數個感興趣和適合自己的學科;若有困難或疑問時,可尋求哪些人協助、或致電哪些熱線或機構查詢;情緒欠佳時,誰人可以安撫或陪伴自己等。

以上的安排令同學在放榜日有所把持,亦避免獨自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况。同學要提醒自己,認真落實計劃後,要避免「鑽牛角尖」,反覆思索或過度糾纏於細節之中。這個時候,應安排充實的日程,享受其中的樂趣,培養健康的身心迎接放榜。


相關閲讀:【DSE】考試壓力源自錯判?學生如何克服考試焦慮症?

放榜後:調節心態

面對成績欠佳,調節心態是一大挑戰,一些人往往會不其然地產生責怪自己、不停「反芻」回想做得不夠好之處、自怨自艾或與別人比較而自貶的想法,也有些人因想擺脫迷茫不安而急於找個「水泡科」,勉強報讀不感興趣的課程,錯過更適合自己的方向。

這時適宜與信任的人傾訴,慢慢接納成績和當中的情緒。同學可與父母、師長或有經驗的相熟學長及學姐開放地商討,不要只把個別大學或學系視為唯一目標,要確信成績並不代表自己所有的價值,仍可尋找其他適合自己的出路。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總結經驗 必有得着

成績以外,多年的中學生活中也有其他得着。例如努力學習到的新知識、與同學師長一起渡過的快樂時光,建立情誼、有家人支持為自己打氣等。這些正面經驗都能令我們感到溫暖鼓舞。

放榜是個里程碑,代表同學步入新的階段。不論同學日後是選擇繼續升學或向其他方向發展,希望也能以廣闊目光去看待自己寶貴的經歷,並繼續以積極的態度為自己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同學如希望了解更多有關DSE放榜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困擾的資訊,可瀏覽衞生署精神健康資訊站:

]]>
照顧者以老護更老壓力大 精神健康急救五部曲 //www.afterroberto.com/%e7%85%a7%e9%a1%a7%e8%80%85%e4%bb%a5%e8%80%81%e8%ad%b7%e6%9b%b4%e8%80%81%e5%a3%93%e5%8a%9b%e5%a4%a7-%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6%80%a5%e6%95%91%e4%ba%94%e9%83%a8%e6%9b%b2/ Thu, 06 Jun 2024 04:42:53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7072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抑鬱症將成為全球主要致殘疾病之一,也是自殺原因之一。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明顯,不單年老長者需要照顧,許多護老者亦已「登六」,成為長者一族,「以老護更老」十分普遍。在長者地區中心發現,近年不僅長者精神健康使人關注,他們的照顧者同樣承受生活壓力,極需要精神健康急救支援。[編按:若發覺有人陷入精神健康危機,可按以下五部曲(ALGEE)提供精神健康急救。]

複雜醫療護理 照顧者難應付壓力大

醫學發展迅速,各種疾病的治療選擇多了。單就長者照護上,舉例說,需要插喉管的病人,以往常見是插鼻胃喉、尿喉,他們可以出院回家護理;但現在不少病人因肺積水、腹腔水、腎病等需要插喉管引流,亦可以出院回家護理。換句話說,照顧者需要面對更複雜的照顧程序,有些程序甚至連我們的前線同工都搞不清楚,要向專業人士請教;而沒有醫學背景、沒有接受過培訓的護老者更要考慮自己是否具備照顧的能力。對家人來說,將長者接出院回家護理是難題,但送醫院或院舍照顧同樣也是難題,他們擔心醫院和院舍多細菌病毒,增加感染風險。

照顧者以老護更老壓力大 精神健康急救五部曲
很多照顧者都面對「以老護更老」的問題,所承受的壓力大,需要精神健康急救支援。

相關閲讀:【情緒病】為什麼會患上焦慮症、抑鬱症?太想解決問題? 提醒自己不忘照顧情緒(醫賢心事)


照顧者易鑽牛角尖  精神健康五部曲ALGEE

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其中約2.8億人患有抑鬱症。世衛估計,有3.8%的人口患有抑鬱症。香港人口逾750萬,按此推算,估計約有285,000人患上抑鬱症。

在社區上接觸到許多照顧者,因為不同問題鑽進牛角尖,找不到出路。於是我們積極走入社區,在教會、屋苑或車站當眼位置,接觸更多照顧者,透過健康檢查和壓力評估,找出有潛在需要的護老者,協助他們。我們提供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教導公眾協助受精神困擾人士化解危機的技巧。如果發覺有人陷入精神健康危機時,就按以下五部曲(ALGEE)提供精神健康急救:

  • Assess
    (接觸及評估)︰
    選擇合適時間及地點,評估當事人是否正面對危機,包括有沒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風險
  • Non-judgmental Listening
    (非批判聆聽)︰
    聆聽當事人感受,不妄加評論,亦不要急於解決問題;運用語言和非語言技巧,保持真誠及接納態度,感同身受並給予痊癒的希望
  • Give
    (給予支持及提供資料)︰
    給予情緒支持,陪伴當事人做喜歡的事或嘗試一起作減壓及紓緩活動,提供合適的精神健康資訊
  • ‧Encourage
    (鼓勵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鼓勵當事人向專業人士求助,如醫生、社工、輔導員或臨牀心理學家等,有需要時可陪伴當事人尋求協助
  • Encourage
    (鼓勵尋求其他支援)︰
    鼓勵當事人向親友尋求支援或使用自助方法,如鬆弛練習、運動、建立良好睡眠習慣或參加減壓課程等有助改善情緒的活動

相關閲讀:【照顧者】以老護老365日無休壓力大 專家:勿待問題惡化 及早了解社區支援


前線同工用傷風感冒比喻,感冒時大家會主動看醫生和服藥;但精神健康出現危機時,大家卻十分忌諱,精神健康其實與傷風感冒一樣,不需要害怕或逃避。我們鼓勵大家,如果發覺身邊人受精神困擾,可提供資訊支援,同時不要忽略自己的精神健康,在有需要時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文:靈實長者地區服務護老者支援服務隊

(實心實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強迫性購物症是什麼?回答11問題自我測試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 //www.afterroberto.com/%e5%bc%b7%e8%bf%ab%e6%80%a7%e8%b3%bc%e7%89%a9%e7%97%87%e6%98%af%e4%bb%80%e9%ba%bc-%e8%87%aa%e6%88%91%e6%b8%ac%e8%a9%a6%e6%9c%89%e7%84%a1%e8%a1%9d%e5%8b%95%e8%b3%bc%e7%89%a9%e9%9a%9c%e7%a4%99%e5%82%be/ Fri, 17 May 2024 04:35:5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950

【明報專訊】日圓狂跌,不少人狂掃日本貨:藥妝、手袋、電子產品……購物,或會令人身心舒暢,但當購物行為失控,導致負債累累、雜物囤積,甚至影響家人之間關係,可能是情緒病徵狀,必須正視。因為新冠疫情令消費模式轉變,「宅經濟」興起,網購成為生活習慣,購物變得更方便,會否引致更多「購物狂」(稱為「強迫性購物症」,Compulsive Buying Disorder,CBD),出現呢?(編按:CBD的成因是什麼?患者大多會伴隨着強迫症、焦慮症、躁鬱症或抑鬱症嗎?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衝動購物障礙」傾向?回答以下11個問題,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購物狂。如何減少購物衝動?專家教你9招傍身。)

強迫性購物症是什麼?回答11問題自我測試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
(Paper Trident、Rudzhan Nagiev@iStockphoto/明報製圖)

購物狂?強迫性購物症?藉購物慰藉心靈 事後有罪惡感

購物狂,曾經被收錄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III), 但由於研究數據不足及在醫學界未有一致定論,第四版已刪除有關診斷。

CBD大多數由精神及情緒問題引發,患者或伴隨強迫症、焦慮症、躁鬱症或抑鬱症等,屬衝動控制障礙行為問題,因自控能力出現障礙,患者會透過購物以獲取心靈慰藉,但購物後又出現罪惡感、迷惘,情况不斷重複。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解釋,CBD會經歷4個階段,首先是期望,經常感到一股衝動,想着一些物品及思索如何購物;緊接是準備,例如上網尋找產品資料,以及預算要怎樣付款;之後便是購物,此階段患者情緒最為高漲,並產生愉悅感;最後一個階段是消費過後感到失落,亦自覺行為有錯。

強迫性購物症是什麼?回答11問題自我測試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
強迫性購物症大多數由精神及情緒問題引發,患者或伴隨強迫症、焦慮症、躁鬱症或抑鬱症等。(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本文個案無關, takasuu@iStockphoto)

購物狂自我測試:有沒有衝動購物障礙?

想看看自己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依照以下各題同意程度填上適合選項:

A. 強烈同意
B. 有些同意
C. 不同意也不反對
D. 有些反對
E. 強烈反對

  1. 當我有錢時,會忍不住花掉一些或全部。
  2. 我經常沒計劃地購物,只是因為覺得必須擁有它。
  3. 對我而言,購物是一種面對生活壓力和放鬆的方式。
  4. 我有時覺得內心有一股力量,逼自己去購物,並不時盤算何時入手及怎樣付款。
  5. 我買了一件商品後先有愉悅感,隨後又感到內疚,並自知不太合理。
  6. 遇上節日推廣及大減價時,購物衝動更大。
  7. 有些東西買了之後,我不會給任何人看,因擔心別人會認為我浪費錢。
  8. 我花極多時間上網瀏覽購物平台,以及不由自主地尋找產品的資料。
  9. 我逛商場時,有一股不可抗拒的衝動,必須買點東西。
  10. 我經常購買不需要的產品,即使明知自己財政緊絀。
  11. 購物後常忘記買了什麼,大部分甚至從來不曾使用。

計分方式:
A=5分,B=4分,C=3分,D=2分,E=1分,如總分達36分或以上,你可能有「衝動購物障礙」行為

受CBD困擾個案 接受治療病情好轉

黃宗顯及邁步兒童發展中心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分享幾個受CBD困擾的案例:

強迫性購物症是什麼?回答11問題自我測試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
黃宗顯(受訪者提供)

個案1:強迫症患者 瘋狂購物傷感情

女性,20歲出頭,因強迫症到精神專科求診,被發現同時出現嚴重CBD,喜歡購買精品及擺設,即使疫情期間減少外出,都繼續網上購物,數量多到家中無法存放,要租用迷你倉,不但財政出現問題,更影響與同居男友感情,幾近分手。最後女事主為挽救感情而主動求醫,積極配合藥物及心理治療,強迫症病情受控,沒再瘋狂購物,和男友和好如初。

個案2:患躁鬱症 狂買衫打扮求自信

女性,20餘歲,疫情期間因工作及生活壓力,常常情緒低落而到精神專科求醫。求醫期間,醫生發現她經常濃妝豔抹,穿戴誇張,方知她經常網購衣飾,其後診斷患上躁鬱症。當她情緒高漲時,自覺要認真打扮才有自信,會不斷購買新衣服,但此舉未能紓緩情緒,反而令經濟陷入困境。最後透過藥物治療,並按治療師建議取消所有信用卡,病情逐漸好轉。

個案3:患ADHD 缺自制力借錢購物

女性,20餘歲,因工作常常犯小錯被上司責罵,情緒低落而向精神專科求診。治療初期沒明顯改善,其後她透露每次求診後便到商場購物,專買手袋,其後愈買愈多,花光所有積蓄,並向家人借錢。最後診斷她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常衝動行事缺乏自制能力。

個案4:偏執追完美感焦慮 購物減壓

男性,20餘歲,本身是資優學生,大學畢業後成為專業人士,但性格偏執,事事追求完美,家人對他亦要求極高,以致出現焦慮不安情緒,經常四出購物減壓。因本身家境富裕,起初不察覺問題,但發展下去,多張信用卡「碌爆」,家中囤積物件愈來愈多,最終向臨牀心理學家求助,接受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

網購風氣不會助長「購物狂」

雖然現時網購風氣盛,但黃宗顯不認為會令「購物狂」增加。他指出,患者必須本身有此傾向或其他情緒、精神問題才會引發。朱嘉麗亦指出,疫情後確有不少人有焦慮及抑鬱,她曾接觸過有患者購買大量口罩、消毒用品及檢測產品囤積家中,不過,那是由於情緒影響了理智分析,與網購普及化無直接關係。而且,不少CBD患者為了購買心頭好,會不惜長途跋涉,故不存在因購物方便了,令患者增加的情形。

強迫性購物症是什麼?回答11問題自我測試有無衝動購物障礙傾向
朱嘉麗(資料圖片)

相關閲讀:反覆洗手消毒疑似強迫症? 及早關注 減低強迫行為和思想影響

藥物+認知行為治療 大多痊癒

黃續說,CBD患者經常在腦海盤算購物計劃,如不實行便會焦慮不安,必須透過購物來釋放情緒,有不少病患如上述案例,俱為20出頭的年輕女性,而她們求診原因均不是失控購物,而是各種情緒問題。CBD患者一般都有精神科或情緒病「共病」,女性佔八、九成,平均發病年齡為30歲,他們需借助購物紓緩負面情緒,部分更因購物引發快感,令心癮愈來愈大。不過,患者只要透過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大多數都能痊癒。

朱嘉麗補充,CBD要分階段治療,大部分病患雖知自己問題所在,卻無法自控,故治療除了心理層面,亦要與精神科或家庭醫生合作,利用藥物控制情緒,再輔以減壓練習、認知行為治療,最重要一環是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她舉例說,會建議患者取消信用卡、每天限帶現金數額、想購物時盡量找人陪伴,以及多問自己購物需要,拖延購物時間線,制衡衝動。


相關閲讀:【情緒病】血清素低一定會患抑鬱症?服藥處理情緒徵狀 再找壓力成因 (醫賢心事)

知多啲:9招減購物衝動 只買「絕對需要」商品

  • 購物前先把想買的物品詳細列出,分析它是「想要」、「需要」或是「絕對需要」,釐清只買「絕對需要」,刪除「想要」的商品。
  • 遇上商品引誘時,告訴自己一周後再考慮,立即離開現場,延遲想要的欲望
  • 學習增加金錢敏感度與財務管理,減低衝動購物
  • 不重複購買相同或類似產品
  • 避免在節日推廣或大減價時逛商店
  • 只帶足夠日常生活的現金金額出門
  • 若無法控制使用信用卡,將卡交親友保管或索性取消信用卡
  • 請家人或親友陪伴逛街,勸阻你的購物衝動
  • 培養有意義的興趣和活動,轉移注意力,例如運動、看書、聽音樂、做家務、向人傾訴等,取代衝動購物的行為

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黃宗顯、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

文:彭彥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過度遷就別人或致自我壓抑 失去自主權 要學懂尊重自己的界線(醫賢心事) //www.afterroberto.com/%e9%81%8e%e5%ba%a6%e9%81%b7%e5%b0%b1%e5%88%a5%e4%ba%ba%e6%88%96%e8%87%b4%e8%87%aa%e6%88%91%e5%a3%93%e6%8a%91-%e5%a4%b1%e5%8e%bb%e8%87%aa%e4%b8%bb%e6%ac%8a-%e8%a6%81%e5%ad%b8%e6%87%82%e5%b0%8a%e9%87%8d/ Thu, 02 May 2024 08:12:24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6868

【明報專訊】(編按:為什麼有些人會不自覺地遷就別人?是因為渴望被接受?害怕不和諧?擔心失去關係?作者提到,過度遷就別人有可能導致自我壓抑、失去個人自主權、情感疲憊和不平等的關係。要懂得建立健康的界線和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是發展健康關係和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

過度遷就別人或致自我壓抑 失去自主權 要學懂尊重自己的界線(醫賢心事)
有些人總會不自覺地過度遷就別人,或者是因為渴望被接受、害怕不和諧,甚至是擔心失去關係?長遠對個人情緒健康或發展健康關係未必是好事。

無止境遷就別人並非長久相處之道

無止境地遷就別人並不是相處長久之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線和底線,這是保護自己和維護內心平衡的重要機制。情緒、時間、物質、心力、氣力和肉體都是我們界線的要素,它們構成了個人空間和自主權。

在情緒方面,尊重自己的界線意味着要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有權利在與他人互動時保持情緒的平穩和舒適。如某人的言行觸碰到我們的情感底線,我們有權利表達出來,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感受,並尋求達成共識的方式。

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

時間也是界線的一部分。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並尊重個人節奏和需要。這意味着有權利拒絕過度的工作壓力或他人的時間侵犯,維護屬於自己的休息和私人時間。

物質界線是指對於個人財產和資源的保護。我們有權利決定如何使用自己的財物和資源,並有權利拒絕他人的不合理索取。這包括財務上的要求、個人隱私和個人空間的尊重。


相關閲讀:釋放情緒助減壓 聆聽內心聲音 培養重視自己感受的4個方法

適度分配和保護自己的心力氣力

心力和氣力的界線能保護我們的精神能量。應學會適度分配和保護自己的心力和氣力,不過度耗竭自己。這意味着我們有權利拒絕不合理的工作負荷、不必要的壓力或他人的過度依賴,並學會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對自己有意義和重要的事物上。

肉體界線是關乎身體和個人空間的尊重。我們有權利決定與別人接觸的方式和程度,包括身體接觸、個人空間保護和自主決定身體健康和福祉。

學會尊重自己的界線,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的界線,建立互相理解和接納的關係。


相關閲讀:情緒困擾非朝夕 留意8個行為表徵 減長者患抑鬱症焦慮症風險

過度遷就致自我壓抑 情感疲憊

為什麼有些人會不自覺地遷就別人?

1.渴望被接受和喜愛:有些人渴望被他人接受和喜愛,因此願意不斷遷就他人,以獲得認可和愛戴。他們可能擔心如果不遷就他人,就會被拒絕或孤立

2.害怕衝突和不和諧:有些人對於衝突和不和諧感到不安和害怕,因此選擇遷就他人,以避免引起矛盾或爭執。他們可能希望保持和諧,甚至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之後,以避免引發衝突

3.缺乏自信和自我價值感:有些人可能缺乏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不相信自己的意見和需求有價值,因此願意不斷遷就他人。他們認為自己的意見不重要,或者擔心表達自己的需求會被他人拒絕或嘲笑

4.擔心失去關係:有些人非常重視與他人的關係,不願意因為不遷就他人而失去關係。他們害怕被孤立或疏遠,因此為了維持關係,願意不斷迎合他人

5.無法設定健康的界線:有些人缺乏設定健康界線的技巧和意識,不知道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他們習慣於遷就他人,無法辨識何時應該停止遷就,並尊重自己的界線

過度遷就可能導致自我壓抑、失去個人自主權、情感疲憊和不平等的關係。建立健康的界線和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是發展健康關係和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

想了解更多情緒病資訊,可瀏覽www.heartfulmedical.com.hk

文:何浩賢(精神科專科醫生)

(醫賢心事)

(關心社會,關心時事,透過文字為大家解憂打氣)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