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情緒失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明報健康網 Fri, 15 Mar 2024 04:06:53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6.2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23/08/cropped-homelogo-1-32x32.png Search Results for “情緒失調” – 明報健康網 - 必威进入 //www.afterroberto.com 32 32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f%8c%e8%b2%b4%e5%8c%85%e3%80%91%e8%82%a9%e9%a0%b8%e4%b8%8a%e8%82%a2%e7%97%a0%e7%97%9b%e5%8b%9e%e6%90%8d-%e9%95%b7%e6%9c%9f%e4%bd%8e%e9%a0%ad%e6%a9%9f%e4%b8%8d%e9%9b%a2%e6%89%8b-3/ Thu, 25 May 2023 08:00:08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1465

【明報專訊】今時今日智能電話已經成為日常不可或缺之物,它能帶給我們生活上的方便,但同時也對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對經常「機不離手」的人來說,可能因為姿勢不良致頸、肩、上肢勞損,也有可能因為長期專注用眼而出現眼睛疲勞或視力問題,更有可能因滑手機「上癮」而出現休息不足、壓力過大、焦慮等精神情緒失調。(編者按:長期低頭者肩頸痠痛易勞損外,甚至會在頸胸椎交界處長出突起的軟組織增生,俗稱「富貴包」,患者甚至會因頸椎間盤退化而引起神經、血管卡壓,以及骨質增生等,這些病變可統稱為頸椎病。了解長期低頭的3大隱患。)

隱患1:長期低頭聳肩 頸肩上肢勞損 富貴包或致頸椎間盤退化

不少人使用手機時沒有注意保持姿勢正確,出現長期低頭、聳肩等不良姿勢,以致肩頸肌肉持續收縮繃緊,因過用而勞損。

患者除肩、頸、上背繃緊痠痛外,還有頭頸活動不順暢、頭暈、耳鳴、咬合不正、上肢麻痹等症狀。長期低頭者甚至會在頸胸椎交界處長出突起的軟組織增生,俗稱「富貴包」,妨礙仰頭動作。此類患者在接受身體檢查時常會發現位於頸部兩側的胸鎖乳突肌過度緊張、頸椎生理弧度消失(頸椎變直)、頸椎小關節錯位,甚至因頸椎間盤退化而引起神經、血管卡壓,以及骨質增生等,這些病變可統稱為頸椎病。

中醫認為若長時間姿勢不良,妨礙氣血運行,造成經絡瘀滯,不通則痛。在治療方面可從改善局部病灶狀態入手,運用針灸、推拿等治療手段,放鬆肌肉,理順筋絡,改善氣血運行。針對頸椎病的常用穴包括風池、完骨、天柱、頸百勞、肩井、天宗、後溪等。如兼具上肢麻痹、痠痛等症狀,可選用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穴(見圖一),以及患處局部的「阿是穴」(壓痛點)。若經檢查發現頸椎小關節有錯位問題,可通過推拿及復位手法矯正。

要預防頸肩及上肢勞損,在使用手機時應保持正確姿勢,避免長期低頭、聳肩,建議將手機舉起與眼睛平視,並每隔30分鐘做2至3分鐘的肩頸單方向伸展運動,包括仰頭、低頭、左右轉動、左右側彎、頭部前伸,以及順逆時針旋轉肩關節等,鬆弛頸肩肌肉。如經常感覺肩頸繃緊,可熱敷患處,艾灸、拔罐、刮痧等亦有紓緩作用。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都市人長期低頭、聳肩等不良姿勢,容易導致肩頸肌肉繃緊和勞損。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影響身心——不少人都有滑手機上癮問題,無時無刻漫無目的地瀏覽屏幕,時間過長影響身心健康,如上肢勞損,引起焦慮等。(設計圖片,Edwin Tan@iStockphoto)

隱患2:視物昏花 眼澀不適 長遠影響視力

當眼睛長時間專注凝視近距離物件時,容易造成眼肌疲勞,以致視物昏花、對焦能力下降等,長遠影響視力導致近視。除此之外當眼睛長期盯着發光屏幕,可令眨眼次數減少,容易出現眼乾、眼澀等不適。

中醫理論認為肝主目,肝開竅於目,《內經》云:「肝受血而能視。」若用眼過度,久視傷血,會導致肝血不足,無法濡養眼睛,從而出現眼花、視物不清、眼睛乾澀不適,甚至出現怕光、飛蚊、迎風流淚、眼瞼肌肉不自主跳動等,皆與血虛、陰虧有關。治療方面可以採用補肝血、養肝陰的辦法,常用中藥包括枸杞子、桑椹、黑芝麻、何首烏等,中藥方劑可用杞菊地黃丸、左歸飲、四物湯等。

針灸或穴位按摩治療一方面可選用位於眼睛周圍的近部穴位,如攢竹、絲竹空、睛明、四白(見圖二)等,另一方面可選用有養肝、滋陰補血作用的遠部穴位,如位於手上的內關、養老,位於下肢的三陰交、光明、昆侖等,可針刺或以中等力度按揉,以改善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並放鬆眼周肌肉。

為預防眼睛疲勞,建議每當注視屏幕1小時,便要讓眼睛休息5分鐘,可閉目養神或遠眺戶外風景,以放鬆處於緊張狀態的眼肌。若在專注用眼時感覺視力模糊、頭脹、眉心重墜,可閉目運睛2至3分鐘,配合摩擦、按揉眼周穴位,以紓緩疲勞。眼睛乾澀者可透過多眨眼,以及按揉太陽、絲竹空等穴位,以刺激淚水分泌。如果本身屬於肝腎陰虛體質,易見口乾、眼乾、皮膚乾燥、煩躁、多夢者,便要更加留意眼睛保養,切忌過用。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明報製圖)

相關閲讀:【有片】WFH長期低頭致頸生富貴包? 骨折風險增七成 窒礙腦供血


隱患3:影響睡眠質素 焦慮壓力大

不少都市人都有滑手機「上癮」問題,無時無刻都想着要操作手機,不止令手機使用時間過長,而且當「機不傍身」或網絡信號欠佳時,常會感到緊張焦慮、坐立不安,非要拿出手機漫無目的地操作一番不可。

瀏覽手機時間過長,尤其在夜晚,有可能妨礙睡眠,使休息時間減少,且降低睡眠質素,如難以入睡、早醒、多夢等。若用餐時邊吃邊滑手機,有可能影響消化,造成胃氣脹、胃痛等。「機不離手」亦可導致精神過度緊張,引起頭痛、心悸、冒汗、尿頻等與壓力過大相關的不適。

中醫認為壓力過大、過度勞神容易引起精血耗損,且妨礙氣機運動。精血虧虛者常見面色蒼白無華、精神委靡、睏倦欲睡、頭暈耳鳴、舌淡、脈象沉細。若經常焦躁不安,身體處於燥熱、火盛的狀態,則常見身熱盜汗、心悸、口乾、舌紅等。如果思慮過多,思則氣結,氣機不暢者可致胸悶、呼吸不暢、胃氣脹痛、月經不順等。

針對精血虧虛、燥熱偏盛的「心腎不交」失調,中醫治療既要補益精血(常用方藥如六味地黃丸),也要清熱寧心(常用方藥如天王補心丹),氣機失調者可配合理氣舒鬱。運用針灸或推拿調節精神狀態,可選用手部的內關、神門、勞宮(見圖三),以及位於下肢的陰陵泉、三陰交、太衝(見圖四)。

要避免過度消耗精力,日常建議調整心態,妥善分配時間,不要把時間表塞得密密麻麻,不做「無事忙」。使用手機要有節制,對資訊內容需有取捨,要給自己閒適、放空的空間,學習靜養、調神,保持充足睡眠,達到生活張弛有度、動靜平衡。在日常飲食方面,建議少吃辛辣、燥熱刺激的食物,以免傷陰助火。多吃瓜菜、水果等可補充津液、減輕燥火,而且能幫助消化。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妨礙睡眠——夜晚滑手機有可能降低睡眠質素。(設計圖片,amenic181@iStockphoto)
【富貴包】肩頸上肢痠痛勞損 長期低頭機不離手 3大隱患
(明報製圖)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www.afterroberto.com/%e3%80%90%e5%a4%b1%e7%9c%a0%e3%80%91%e6%8b%86%e8%a7%a3%e5%ae%89%e7%9c%a0%e8%97%a5%e6%88%96%e5%8a%a9%e7%9c%a0%e8%a3%9c%e5%85%85%e5%8a%91%e7%9a%84%e6%95%88%e7%94%a8%e5%92%8c%e5%89%af%e4%bd%9c%e7%94%a8/ Tue, 14 Mar 2023 03:34:15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40752 【明報專訊】應睡時不睡,想睡時卻睡不了;欠下一堆睡眠債,如何償還?你選擇「高息一筆清」的安眠藥,還是「低息分期」的助眠補充劑?(編者按:失眠怎辦呢?無論服食安眠藥或是不同成分的助眠補充劑,可以改善睡眠質素嗎?會有什麼副作用?長期攝取褪黑激素是否安全?哪些食物有助入眠呢?中醫方面對失眠的成因又有什麼看法?)

安眠藥成效快 副作用較大 助眠補充劑成效慢 副作用較小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還睡眠債——欠下一堆睡眠債,服用安眠藥就像透支信用卡,可以即時還清,但副作用較大。(RyanKing999、da-vooda@iStockphoto/明報製圖)

香港人不少是夜貓子,最愛在夜闌人靜時享受me time,玩社交媒體、煲劇、睇YouTube,各適其適。但me time背後犧牲了睡眠時間和質素,更嚴重是招致失眠。失眠,怎辦呢?

安眠藥分兩類,家庭醫生雷浩然解釋,一種是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效果較長久,另一種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則屬短效。兩者均以化學作用快速地產生鎮靜及助眠效果。


相關閲讀:睡得好嗎?|每晚有進入深層睡眠嗎?醫生教你5件事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有助增強免疫力、整理記憶、情緒


失眠如欠睡眠債 勿長期服用安眠藥或補充劑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注意分量——一些助眠產品標榜成分天然,但醫生提醒使用過量也可能出現副作用。(simarik@iStockphoto)

除了醫生處方安眠藥,市面上亦有不少助眠補充劑或草藥,成分包含草本類(如纈草根、薰衣草、西番蓮)、褪黑激素(melatonin)、鎂(magnesium)等,聲稱有助入眠。雷浩然指出,助眠補充劑效用較慢,主要為補充身體上不足。而無論是由天然植物煶煉或是化學合成,服用過量仍可能引起副作用。

失眠有如欠下睡眠債。雷浩然形容,服安眠藥就像透支信用卡來還債,雖然可以即時還清(成效快),但要支付高息,承受較大副作用,不可以長期使用;助眠補充劑則像分期還款,效果較慢,但利息較低,即副作用較小。

褪黑激素副作用:白天嗜睡、頭痛及頭暈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WanjaJacob@iStockphoto)

不同成分的助眠補充劑,副作用又有沒有分別?註冊營養師潘卓琳表示,褪黑激素的副作用包括白天嗜睡、頭痛及頭暈。現時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攝取褪黑激素是否安全,但若短期使用,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安全。而壓力大的人較容易流失鎂,因而容易疲倦、焦慮、暴躁及緊張,進一步影響抗壓能力,形成惡性循環;但服用過量鎂可能會引致腹瀉、嘔吐及腸胃不適。長期病患及長期服用藥物的人,服用補充劑前應諮詢醫生,以防藥物交互的副作用。

西番蓮或改善精神病患焦慮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雷浩然(受訪者提供)

至於草本類助眠補充劑,潘卓琳引述2006年一份研究,指纈草根(valerian root)茶可能有助改善睡眠質素,但研究質素參差,欠缺有力證據。另有研究顯示,每天攝取80毫克薰衣草油有助紓緩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素,但研究對象是221名焦慮症患者,需要更仔細的研究證實薰衣草的用處。至於西番蓮(passion flower)即是熱情果花,一個綜合9個臨牀研究發現,西番蓮可能改善精神病人面對的焦慮、失眠、壓力及抑鬱症狀,透過減壓可改善睡眠。

牛奶香蕉奇異果 改善睡眠質素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潘卓琳(受訪者提供)

食物中天然成分亦有助入眠,潘卓琳建議睡前飲1杯牛奶、吃1條香蕉或2個奇異果。牛奶含有豐富蛋白質及色胺酸,幫助人體合成褪黑激素,改善睡眠質素;香蕉含豐富的鎂和鉀,幫助放鬆肌肉,亦含色胺酸,幫助人體合成褪黑激素。至於奇異果是低卡水果,維他命C及E、抗氧化劑和血清素含量豐富,亦有助入眠。

■助眠補充劑功效

褪黑激素 調校生理時鐘

.減少入睡前時間,改善整體睡眠質素

.沒有安眠藥的依賴問題,但不可取代安眠藥

.縮短因時差引起的睡眠障礙及生理時鐘混亂

.紓緩壓力,因欠缺褪黑激素或導致抑鬱及情緒失調

鎂 助放鬆易入眠

.有助放鬆令人較易入眠

.幫助骨骼及牙齒正常發育

.幫助心臟、肌肉及神經維持正常功能

.通常同時補充鈣和鎂,鈣鎂「黃金比例」是2比1

中醫助眠攻略:情緒管理 陰陽調和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小米安眠——小米能健脾安眠,提高腦內的色胺酸,有助入眠。(dangolimage@iStockphoto)

中醫臨牀上失眠常見有3種原因,註冊中醫朱穎詩解釋,第一種是肝鬱化火證,因壓力大,經常捱夜或過度勞累所致,同時有頭暈、頭脹、雙眼現紅筋、耳鳴、口乾、口苦等徵狀;第二種是心脾兩虛證,會在久病或身體虛弱時出現,伴有經常感到疲倦、頭暈、心慌、胃口差、肚脹等,不少新冠康復者失眠都屬這個原因;第三種是陰虛火旺證,在更年期較常見,經常感到心煩心慌、晚上多汗、潮熱及頭暈。

註冊中醫潘健燊則表示,陽入於陰謂之寐,人需要陰陽調和才能安睡,就好像「老公(陽氣)每晚要返屋企陪老婆(陰分),大家先可以好好瞓覺」。

朱穎詩、潘健燊由起居飲食、食療、呼吸法、按穴4方面,提供全方位助眠攻略。


相關閲讀:【失眠原因】1/4青年受失眠困擾 睡眠、壓力與精神健康有關 如何解「睏」?


起居飲食 核桃做零食 小米煲糖水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明報製圖)

‧在生活及工作上避免心情鬱結或發怒而傷肝,思慮太多亦會傷脾

‧正餐少吃傷脾胃的辛辣及煎炸食物

‧下午3時至晚上6時吃5至8粒核桃作零食。核桃可補腎安神,尤其適合過度用腦或多夜尿、腰痠等腎虛型失眠的人。核桃亦含有褪黑激素,有助改善睡眠質素

‧晚飯後約7至9時吃安神糖水(百合40克,銀耳10克,冰糖30克,酸棗仁30克,小米50克/約4人分量;所有材料加4至5碗水煲1小時),有助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當中小米是「助眠聖手」,能健脾安眠,提高腦內的色胺酸量,有助入眠

食療 清肝化痰寧神湯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朱穎詩(受訪者提供)

春天開始釋放陽氣,大腦受影響而未能放鬆,體內陽氣被壓抑,形成肝膽鬱熱的體質,影響睡眠質素;加上濕氣偏重,若平日喜歡吃薯片及朱古力等濕熱零食,又欠缺運動,令濕氣滯留體內,阻礙氣血循環,出現半夜易醒、盜汗等痰熱擾心現象。

‧清肝甜睡湯

【失眠】拆解安眠藥或助眠補充劑的效用和副作用 教你從食物、按穴、呼吸法改善睡眠質素
潘健燊(受訪者提供)

適合肝膽鬱熱者,徵狀包括多夢易醒、火爆易怒、胸脅脹痛、經常嘆氣、口苦、眼乾帶紅筋、小便赤痛

功效:清肝利膽,瀉火安神

材料(3至4人分量):

雞骨草、桑葉、夏枯草各15克,蜜棗兩粒,豬骨250克(素食者可用腰果代替),陳皮半塊,生薑2片

做法:將中藥材洗淨,豬骨汆水,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入清水10碗,猛火煲滾轉中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化痰寧神湯

適合濕氣重者,徵狀包括常感到睡不夠、多夢易醒、心煩不安、喉嚨容易有痰、胃口差、作嘔作悶、口黏口臭

功效: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材料(3至4人分量):

生、熟薏苡仁各15克,茯神20克,陳皮1塊,白蘿蔔適量,芒果核2個,豬瘦肉3両(素食者可以用腰果代替)

做法:將材料洗淨,豬瘦肉汆水,切件放入煲內,加清水10碗,猛火煲滾轉中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 龍眼百合茶

功效:養心安神

材料(1人分量):

龍眼肉10克、百合6克、紅棗5顆

做法:藥材放入500毫升水中,煮30分鐘後飲用

478呼吸法 放鬆身體

用鼻吸氣4秒,閉氣7秒,再慢慢從嘴巴吐氣8秒,以上3個步驟為1個循環,每晚做4次。透過吸氣4秒吸入更多氧氣,閉氣7秒有助氧氣徹底進入血液,吐氣8秒可以減緩心跳,令肺部排出二氧化碳,降低交感神經興奮程度,放鬆身體,幫助入眠。

按穴助眠

按摩內關穴及印堂穴,可以順、逆時針分別按30次。

交替按摩雙手神門穴,每邊按約2分鐘。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朱穎詩、潘健燊

文:王木音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www.afterrobert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
【精神健康】經歷停課復課及環境轉變等壓力 專家:新冠疫下幼兒社交情緒調控能力較弱 //www.afterroberto.com/%e5%81%9c%e8%aa%b2%e5%be%a9%e8%aa%b2%e5%8f%8a%e7%92%b0%e5%a2%83%e8%bd%89%e8%ae%8a%e5%a3%93%e5%8a%9b-%e7%96%ab%e4%b8%8b%e5%b9%bc%e5%85%92%e7%a4%be%e4%ba%a4%e6%83%85%e7%b7%92%e8%aa%bf%e6%8e%a7%e8%83%bd/ Mon, 06 Jun 2022 08:15:57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8148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逾兩年,令學生錯過在校園學習的時光。平日負責到校支援幼兒的教育心理學家稱,疫下幼兒出現情緒起伏的密度及幅度俱增,易因小事大哭,又曾留意到幼兒身上有瘀傷,一度以為受虐待,了解後始知是幼兒不堪壓力,把自己搣到瘀傷。有就讀幼稚園K3的幼兒,3年來僅得約1年時間在校學習,有家長稱,第五波疫情期間女兒長期困家避疫,變得「黐身」,面對9月展開小學新生活,對交友、陌生環境感焦慮,近月起緊張得不斷搣手指、每周兩三次發噩夢半夜扎醒。另外,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5日)出席電台節目時稱,4月復課有4名,5月有7宗學童輕生個案令人非常憂慮,學童復課後突如其來要承受很大壓力,尤其面對測考,又指他們1至3月停課時或經歷環境轉變,如好友離校移民、父母失業甚或親人過身,而這些問題缺少學校作平台支援。他關注6月是考試季節,要加倍小心。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停課復課K3生焦慮家長壓力大 專家:疫下幼兒社交情緒調控能力較弱

就讀幼稚園K3的茵茵,過去3年間斷停課、網課面授交替,其母觀察於第五波疫情恢復面授後,茵茵不太適應,執筆技巧退步、學習專注度亦不如以前。茵茵媽媽受訪時稱,女兒自復課後常常搣手指、無故哭泣、噩夢連連,言談間女兒表露對9月要讀小一感非常緊張,對未知狀况感焦慮,如擔心小學的群體生活,與人相處;亦不熟校園環境,「去完廁所蕩失路,唔識返課室」。

茵茵媽媽稱,女兒缺少群體相處及社交的機會,如同失去童年,經過第五波疫情更變得「黐身」、失去外出動力,作為母親的她亦感很大壓力。

香港小童群益會教育心理學家黃小燕認為,小學的師生比例不及幼稚園,難個別關顧每一人,升小幼兒要學習獨立自主是一大挑戰;另一挑戰是建立社交關係,如何與人打開話匣子、互動和維持關係。黃小燕稱,疫情下幼兒較少校園生活或外出,失去透過真實場景學習社交、情緒調控的機會,令該兩方面的能力明顯較弱,「會因小事哭鬧、不懂處理社交關係」。

茵茵母親稱女兒於第五波疫情時長時間困家,寧可在家看書、玩玩具,也不會外出散步,有時情緒不穩易發脾氣。(受訪者提供)
茵茵母親稱女兒於第五波疫情時長時間困家,寧可在家看書、玩玩具,也不會外出散步,有時情緒不穩易發脾氣。(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教育心理學家建議家長 協助建立良好生活作息

秀明小學校長陳俊敏亦認為,學生適應的穩定性下降,原先建立的學習常規、朋輩社交關係,每次都因停課後需再適應,而升小同學本身已面對不少挑戰,如教學模式,要定時測考、有常規上課時間表等。她稱,留意到家長支援對幼兒成長幫助很大,學校會以同理心及參考往年經驗,更仔細規劃幼小銜接措施。她舉例稱有學校會調整測考時間,避免過早要同學測考,增加學習壓力。

黃小燕則建議家長可嘗試向子女帶動升小開心氣氛,「讓子女覺得升小有很多新奇體驗」,及協助子女建立良好生活作息、練習收拾書包等。

4月復課後11學生自殺 專家憂考試季惡化

另外,學生精神健康備受關注。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昨日(5日)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稱,今年1至3月沒有學童輕生,但當4月一復課便有4名,5月發生7宗,對此非常憂慮,認為按情况發展,學童自殺增長將達高風險級別。葉兆輝稱,學童復課後突如其來要承受很大壓力,尤其面對測考,又指他們1至3月停課時或經歷環境轉變,如好友離校移民、父母失業甚或親人過身,而這些問題缺少學校作平台支援。他又關注6月是考試季節,認為按此趨勢,6月要加倍小心。

出席同一節目的教育心理學家梁佩宜表示,學生早前經歷復課又停課,據學生向她反映,上網課及實體課吸收程度有別,「上網課聽得無咁入耳」,可以想像一段時間網課,再恢復實體,不久便要考試,師生都需追進度,尤其高小、高中學習課題緊迫,令學生承受很大壓力。她認為若返學前有適應期、考試前有更多時間準備會更理想,惟要由學校按校本情况決定。

有專家指,在新冠疫情下幼兒學習社交和調控情緒的能力也較弱。(網上圖片)
有專家指,在新冠疫情下幼兒學習社交和調控情緒的能力也較弱。(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精神健康】 營養師教你「疫」境中吃出快樂 7種提升情緒的營養素(下)

葉兆輝:運動有益精神健康 每天30分鐘以上

葉兆輝引述調查數據稱,若學生每天有30分鐘或以上時間運動,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健康、學業都有益,但課程設計時被刪走的往往都是體育課。他又提及,如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對身心是不理想,「好多學童好陰功,做功課至深夜11、12時,翌日清晨6時又要起牀回校」,認為有需要認真檢討改善學生精神健康。

葉兆輝稱,家庭關係好與壞亦影響學生精神健康,稱即便是低收入家庭,如父母願留時間與子女建立關係、一起做活動,亦有正面作用。

]]>
【新冠疫情】容易哭、發脾氣 = 情緒病?壓力爆煲致「適應障礙症」 了解臨床兩大指標 //www.afterroberto.com/%e5%ae%b9%e6%98%93%e5%93%ad-%e7%99%bc%e8%84%be%e6%b0%a3-%e6%83%85%e7%b7%92%e7%97%85-%e5%a3%93%e5%8a%9b%e7%88%86%e7%85%b2%e8%87%b4%e9%81%a9%e6%87%89%e9%9a%9c%e7%a4%99%e7%97%87-%e4%ba%86%e8%a7%a3/ Fri, 25 Mar 2022 11:58:1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7047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社交活動可免則免,不少市民因為疫情關係,日常生活、工作、學習都受影響。面對種種壓力,如果一直累積而未有適當處理,可能會導致出現類似抑鬱、焦慮症等徵狀。有臨床心理學家指出,因壓力所致的短期情緒問題,可能是適應障礙症,臨床上有兩大指標助判斷適應障礙症的嚴重程度,而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改善徵狀,但最重要的是身邊人支持。

 

相關文章:查找負面情緒「元兇」 疫情持續傷身又傷「心」 4個提升抗逆力方法

 

壓力過大致「適應障礙症」 易情緒化、發脾氣

betway体彩 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博士表示,適應障礙症患者很多時是在最近3個月內經歷無法處理的壓力,因為出現某些事件而令其承受巨大壓力。患者會變得情緒化,包括容易不開心、激動、脾氣暴躁、有危機感等,若一直沒有妥善處理、情况嚴重的話有機會演變成嚴重的精神疾病,例如恐慌症。

與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不同,適應障礙症患者多有明顯的壓力來源,而且壓力是突如其來及患者無法適應的,當壓力得到紓解後,一般約6個月就能平復。

跟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不同,適應障礙症患者多有明顯的壓力來源,壓力更是突如其來及患者無法適應……
跟抑鬱症、焦慮症等情緒病不同,適應障礙症患者多有明顯的壓力來源,壓力更是突如其來及患者無法適應……

 

兩大指標判斷適應障礙症嚴重程度

臨床上有兩大指標幫助判斷適應障礙症的嚴重程度:

一、壓力令患者造成什麼程度的痛苦、會否改變其原本性格,引致巨大的情緒及行為變化。

二、會否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大幅度收窄日常活動範圍、對日常喜好失去興趣、容易與人爭執等。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認知行為治療 學習面對壓力 重拾信心

臨床心理學家一般會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引導患者思考和分析所面對的壓力,例如引導他們思考所憂慮的事情有多大機會發生、若事情發生會有何後果、有何方法解決等,希望確立患者的信心,讓他們明白即使事情發生自己也有能力應對,誘導患者從最壞情况的牛角尖中抽離,重新專注日常生活。醫生亦會因應情况處方藥物,但由於適應障礙症的源頭是外來壓力,非生理原因,因此藥物主要有助減低徵狀,對治療適應障礙症本身幫助不大。

 

待訴苦後 給予支持

李博士指出,社交支援對適應障礙症患者而言甚為重要,提醒若果發現身邊親友出現情緒困擾,變得容易哭、發脾氣,應該待他們發泄情緒後,主動向他們表達關懷及放鬆傾談,聆聽他們的煩惱,讓積累的壓力得以釋放,不應避之則吉或採取放任態度。與患者傾訴時,亦應要比平時更有耐性,在患者釋放情緒時,毋須給予任何意見或建議,應待他們「吐完苦水」後,再表達支持及鼓勵,最重要是讓他們知道身邊有人在「撐住」,並非孤軍作戰。

 

3個小貼士面對壓力 保持樂觀心境

.面對生活壓力,李博士給予小貼士,學習改變對事件和壓力的看法,保持樂觀心境,有助避免適應障礙症:

.人生中的事情好壞參半,總不可能只有壞事發生。嘗試改變自己的視野,把目光集中在一些現有的美好事物,盡量不過分思考未來可能發生的壞事。

.即使正面對巨大壓力,如果不能改變外在環境,則學習接受壞事既已發生,但仍然有其他美好的事情可以選擇,盡可能不要過分執着與擔心。

學會活在當下,很多時壓力都是源於自己定下的目標,當與目標有距離時,無形的壓力便會由此衍生,嘗試令生活簡單化,減少無謂貪婪,珍惜現在擁有的事物,有助減低自己承受的壓力。

]]>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www.afterroberto.com/%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6%82%a3%e8%80%85%e5%be%8c%e9%81%ba%e7%a0%94%e7%a9%b6-1-3%e6%82%a3%e8%80%85%e5%8d%8a%e5%b9%b4%e5%85%a7%e5%87%ba%e7%8f%be%e8%85%a6%e9%83%a8%e7%96%be%e7%97%85/ Thu, 08 Apr 2021 06:58:59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1873 【明報專訊】英國一項涉及接近24萬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倖存者在6個月內被診斷出患上腦部或精神疾病。研究人員表示,尚不清楚新冠病毒與焦慮症、抑鬱症甚至腦退化症等疾病之間的關係,但警告相比起新冠症狀,這些涉及腦部的問題屬於長期病,將長遠影響全球社會福利系統。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分佈、預約6個步驟你要知(附兩款疫苗副作用一覽)

 

17%患焦慮症 情緒失調排第二

這項由牛津大學牽頭的研究,是至今有關新冠患者長期精神影響的最大型相關研究,236,379名被納入研究的患者大部分是美國人。研究人員分析這些人的電子紀錄後發現,在確診半年內,有34%患者被診斷出現精神或神經病症,比例較同期患上流感者高44%,也較其他呼吸道感染者高16%,顯示新冠病毒對病人造成特別衝擊。其中,出現焦慮症的患者最多,達17%,情緒失調者有14%排第二。

新冠病情嚴重至要送入深切治療部的患者中,46%被診斷出現精神或神經病症,2.7%出現出血性中風,高於毋須深切治療者的0.3%;7%在半年內中風,也高於毋須深切治療者的1.3%。另外,近2%被診斷出患上腦退化症。有關比較已盡量剔除性別、年齡、種族和其他健康狀况等因素。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研究:1/3患者半年內出現腦部疾病 更涉焦慮症、情緒失調等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專家:不排除與隔離壓力有關

研究人員表示,暫時未知患上新冠導致精神或神經疾病的確切原因,但不排除與隔離或治療導致的壓力、失業和孤獨感有關。帶領研究的牛津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哈里森(Paul Harrison)說,雖然新冠患者患上神經或精神疾病的比例看似不高,但對全球社會的影響仍很大,因為很多症狀都會長期存在,社福系統須資源應對。另一名參與研究的專家、牛津大學精神病學專家塔凱(Max Taquet)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腦部疾病和精神疾病更為普遍。」他表示,研究未能確定相關的生物學和心理機制,但有可能因為新冠病人遠較其他病人獲得更多跟進和關注,他們因此較易出現這類病徵。他呼籲各方需緊急研究以確定這些機制,從而預防或治療這些疾病。

去年10月一項研究顯示,有五分之四的新冠入院病人出現神經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暈眩和失去嗅覺味覺等,中國武漢早前一項研究亦顯示,36%病人出現神經症狀,包括頭痛和意識迷糊等。

今次研究報告周三在《刺血針精神病學》期刊(The Lancet Psychiatry)刊登。

 

(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社/BBC)

(抗疫新階段)

]]>
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www.afterroberto.com/%e6%8a%91%e9%ac%b1%e7%97%87-%e5%a4%a7%e8%85%b8%e5%bd%b1%e9%9f%bf%e5%a4%a7%e8%85%a6-%e5%90%be%e7%94%9f%e6%9c%89%e6%9d%8f-%e9%99%a2%e9%95%b7%e9%86%ab%e7%94%9f%e5%91%a8%e8%a8%98130/ Wed, 30 Dec 2020 08:19:01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30225 【明報專訊】現今全球約有3.5億人不幸患上抑鬱症及其他情緒問題。最近一個研究再次指出這些人的腸道微生態出現嚴重失衡,並發現40多種細菌可能導致情緒失調甚至抑鬱症。這研究結果於美國受廣泛報道,引起公眾關注。大家可有想過,究竟誰主宰我們的思想?常言道,「思想主宰命運」,我們可以從調節腸道微生態而改變命運嗎?抑鬱症丨大腸影響大腦(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30)

 

細菌、病毒分泌物 影響大腦運作

其實腸道微生態影響我們的思想及大腦運作,並非是今日才發現的事實。過去也有不少研究指出,把抑鬱症或精神分裂患者的糞便放入老鼠的腸道,牠們便出現類似的徵狀。為什麽?原來細菌及病毒會分泌某些化學物質(neurotransmitters),影響大腦的運作。當腸道微生態失衡,大腦便受着失衡的化學物質影響而引發不同的思維反應,可能導致或加劇抑鬱徵狀。

 

移植腸道微生態 可改善抑鬱

更有趣的研究發現,某些細菌組合可增加令我們感覺「開心」的化學物質,從而對抗抑鬱症,其作用與抗抑鬱藥類似。香港中文大學的腸道菌群研究團隊透過腸道微生態移植,可以改善個別人士的抑鬱徵狀及小童的情緒行為問題,進一步指出微生態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思想,為廣大的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我們的孩子自小已建立多元化的腸道微生態,我相信下一代可以變得更健康更快樂。初生嬰孩的腸道有如一頁白紙,研究指出自然分娩、餵哺母乳、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減少含乳化劑的食物,可以建立健康的微生態,從而減低多種慢性病的風險。

 

食太多「益菌」 反而更失衡

對於成年人來說,要改善失衡多年的腸道微生態並非易事。我們的科研團隊發現近四成香港人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最近我們分析了一群十分注重個人健康、經常服用健康食品的人,發現他們的腸道微生態失衡不但沒有改善,反因腸道有太多作用不大的所謂益菌而變得不夠多元化。其實不是所有標榜為「益菌」的都對人體有作用。我個人認為這些追求健康的人只得到一個假象,疾病的威脅並沒有減少,一個平衡的微生態更為重要。

現今科學家正努力不懈,針對腸道微生態失衡研發更有效的配方。相信於可見的將來,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程度的微生態失衡而對症下藥。利用大數據研發的配方可以幫助一般市民大眾,對於患上比較複雜或嚴重疾病的人,腸道微生態移植將會成為他們的希望。

 

文:陳家亮

]]>
醫食因緣:補腎「施肥」最佳季節 女性煥發容光 //www.afterroberto.com/%e9%86%ab%e9%a3%9f%e5%9b%a0%e7%b7%a3%ef%bc%9a%e8%a3%9c%e8%85%8e%e3%80%8c%e6%96%bd%e8%82%a5%e3%80%8d%e6%9c%80%e4%bd%b3%e5%ad%a3%e7%af%80-%e5%a5%b3%e6%80%a7%e7%85%a5%e7%99%bc%e5%ae%b9%e5%85%89/ Wed, 29 Jan 2020 08:36:5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3764
醫食因緣:補腎「施肥」最佳季節 女性煥發容光
冬天按體質補腎,如同種花施肥,令人不易生病,減慢衰老。(torwai@iStockphoto)

【明報專訊】傳統習俗,年末「做冬」和「過年」都會吃得豐盛補益,讓勞累一年的身體,在食物、有補益作用的藥材和休息下得到充電和休養。這些民間智慧,其實蘊含深刻中醫「冬令進補」道理。

 

認清腎虛類型「有差別」進補

中醫認為「冬主收藏」,冬季是最容易填補人體氣血精華的季節。冬季也是腎臟主季,補腎最好季節。冬至開始,持續個半月到兩個月,天冷地凍,食慾旺盛,新陳代謝快,尤其是女性,恰當補腎,不但不易勞累生病,也如同施足肥料的鮮花,蓬勃怒放,容光滿面。

依以上說來,女性不分年齡,冬天都要「無差別補腎」?當然不是,關鍵取決於是否腎虛,以及腎虛類型和程度。

  1. 腎精少——過清過輕飲食
    女士崇尚「清食」或「輕食」,摒棄五穀雜糧或低澱粉質,此舉常被讚「食得好健康」。見過一些太太用海參、藍莓、薑黃、奶昔、香蕉打成漿,每天早上一杯,卻見她肌膚甲錯(皮膚乾枯皺縮,肌膚粗糙如魚鱗一樣交錯)、手腳冰冷、脾胃虛弱經常腹脹。這些貌似低膽固醇或抗氧化食物,並沒有帶來健康的臟器和外表。也見過每天健身,只食雞胸肉和蔬菜沙律,體重一年之內下降50磅,練出多條腹肌線條而沾沾自喜,但不到50歲卻中風的病例。至於節食減肥,導致月經失調、閉經甚至卵巢早衰的病人,幾乎每天可以遇到。
    中醫認為腎藏精,指腎臟有儲存精氣的作用,這個精氣有兩個來源,一是源於父母的生殖之精,叫「先天之精」;二是出生以後,機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成分和臟腑代謝產生的精微物質,叫「後天之精」,均衡營養、食物充足會不斷生成「後天之精」,腎的精氣才會充盈。腎臟把這兩種精保存好,不讓它無故流失,才能使之發揮正常生長發育、行經、生育、水液代謝、呼吸吐納等生理效應;才能有挺拔的身軀、堅固的牙齒和美麗的烏髮。相反,腎的精氣會因飲食缺失而導致不足,或會提早出現駝背、白髮、牙齒脫落,發育也不好。
  2. 腎氣虛——過勞透支亞健康
    腎氣虛,是指人的精力不足,體力不夠,經常感到疲乏。由於腎主管生殖,生長功能不足或生殖功能下降(包括性功能和生殖能力)尤為腎氣虛的明顯徵狀,平常最多見的亞健康,就是屬於腎氣虛範疇。所謂「亞健康」,即是經常出現疲勞,即使長假休息後仍覺疲累,精力不濟伴腰痠、失眠、脫髮、白髮、記憶力減退、耳鳴、尿頻,或月經不調、情緒失調、面容憔悴
    等。滿身都是小毛病,到醫院檢查卻沒有發現實質的疾病,這就是「亞健康狀態」,中醫認為是腎氣虛表現,多由於長期精神緊張、體力腦力嚴重透支而成,如果不予以及時治療,就會進入「不健康狀態」的疾病狀態。
  3. 腎陰虛——手腳冰冷脾氣大
    腎陰是指腎的「陰津」、「陰血」,是人體重要的體液,中醫認為人體的津液和血是在腎陰的促進下生成,對人體有潤澤作用。所以,「腎陰旺」,則津血充足,肌膚溫潤如玉;「腎陰虛」則津虧血少,如同河牀水少乾枯,出現皮膚缺水鬆弛、眼睛乾、陰道乾、月經量少等乾燥徵狀;另人體也會失於寧靜,心煩意亂、容易發脾氣,晚上心不靜則入睡困難,血不夠又早醒。陰虛也令血不夠,虛火會上炎,潮熱煩熱、口乾咽燥,但手腳冰冷。
    腎陰虛的原因很多,比如年輕時月經過多,孕產過多導致,嗜食辛辣、情志抑鬱不舒、房勞無度等因素也會造成。晚睡也是其中一個腎陰虛的重要原因,熬夜暗耗陰血,肝藏血,「人臥血歸於肝」,即人平躺安靜休息時血歸藏於肝臟,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血液向外佈散,以供給機體活動需要,肝腎同源,所以晚睡消耗陰血,導致腎陰不足,腎陰不足反過來又睡不好,是惡性循環。
  4. 腎陽虧——精神委靡難成孕
    腎陽又稱為人體的「真陽」、「元陽」、「真火」,如同太陽對於地球一樣重要,關乎人體一切臟腑功能產生和運動。腎陽足,人體的功能活動興奮、活躍,產生能量多,熱量多,整個人熱氣騰騰、龍精虎猛;反之新陳代謝慢,人體生理功能和活動弱,精神委靡、反應遲鈍、面浮肢腫、手腳冰冷。坊間所說的「宮寒不孕」就是腎陽不足,子宮失於溫煦而導致的不孕症。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指出,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所以有了月經,之後具備生育功能;到了「七七四十九歲」,天癸走了,身形走樣,喪失生育能力。避開女孩生長發育不說,生殖方面而言,女性從14歲到60歲和腎都有密切關係,腎氣涵蓋了下丘腦、卵巢和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我在授課時,經常用「豆腐花-豆腐-老豆腐-豆腐乾」來比喻人體女性卵巢衰老的變化過程,到了卵巢縮小變硬的豆腐乾狀態便很難再返到從前。

中醫認為,28歲是女性生長發育生殖的鼎盛時段,之後雖然月月有信,其實靜靜在衰退,不要以為還每月來月經就很年輕,其實卵巢無聲無息慢慢在變老。從年輕時月經非常規律,容易懷孕;到月經不太規律,不容易懷孕;到月經周期縮短或延長,之後到無排卵的月經,到絕經,就是絕經之後最初幾年,卵巢皮質還是有小量女性荷爾蒙分泌,外表照樣可以很年輕。好像有輔助生育經歷的女性就會知道,月經正常,人看上去也很年輕,但是不論用什麼方案都取不到足夠的卵,卵巢大倉庫的儲備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卵巢儲備不足或者卵巢低反應),這就是徹徹底底的腎虛。

 

食得好推介:湯水滋養腎陰

冬令補腎湯水

材料:枸杞子10克、桑椹10克、鐵皮石斛6克、粉葛30克、紅棗10粒、龍眼7粒

製法:所有材料先水中浸泡半個小時,加入2小碗水,煲成1小碗

飲用方法:每星期2次,連續服用4星期左右

枸杞子滋養腎陰,桑椹和鐵皮石斛合補益肝腎、生津潤燥,粉葛能夠補腎調整內分泌,紅棗龍眼補氣血,加在鐵皮石斛粉葛中,燥熱之性被抵消,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上品中藥材,可較長時間服用。

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湯水,要知道自己是陰虛、陽虛還是氣虛,還是需要去找專業有經驗中醫師諮詢才可以判斷和用藥。

 

文:汪慧敏(香港中醫學會會長)

]]>
中醫教路:糖尿≠消渴病 苦瓜可紓「上消」 //www.afterroberto.com/%e4%b8%ad%e9%86%ab%e6%95%99%e8%b7%af%e7%b3%96%e5%b0%bf%e6%b6%88-%e6%b8%b4%e7%97%85-%e8%8b%a6%e7%93%9c%e5%8f%af%e7%b4%93%e4%b8%8a%e6%b6%88/ Mon, 15 Jul 2019 07:33:26 +0000 //www.afterroberto.com/?p=20407 【明報專訊】不少人認為,西醫的「糖尿病」即是中醫的「消渴病」,仁濟醫院下葵涌中醫中心註冊中醫麥俊堅指出兩者有別,治療方法亦各異。「治療消渴病時,中醫辨證以審視病機為本,目的以解除徵狀為主;而西醫治療糖尿病的目的,則以控制血糖水平為主。」

消渴病的病因與多吃肥甘厚味食物、長期情緒失調、體力勞動過度等有關。從中醫角度,消渴病可分為上消、中消、下消,病機分別為心肺、脾胃、肝腎有熱,多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上消患者臨牀表現以口乾、口渴多飲為主;中消患者多吃且常感到肚餓、大便乾;下消徵狀以尿頻量多、口唇皮膚乾燥為主。

 

苦瓜
苦瓜(資料圖片)

 

苦瓜清心明目 助瘡瘍癒合

「消渴病與糖尿病有重疊相似之處,但兩者並不完全相同。糖尿病的典型表現為多尿、口渴多飲、易飢多食、體重下降,部分徵狀與消渴病類似。譬如病人口乾、飲很多水,中醫便會聯想到與上消有關。」麥俊堅分享其中一個消渴病的個案,病人有定期看西醫,驗血沒有糖尿病,不過到中醫看症時發現患有消渴病的中消。簡言之,消渴病患者未必有糖尿病。

 

那麼苦瓜對於消渴病有沒有作用?

麥俊堅認為,苦瓜對上消患者較為有幫助,「苦瓜的主要功效是清心熱。其中,上消與心肺熱有關」。根據中醫古籍記載,《滇南本草》及《本草綱目》提到苦瓜,苦、寒、無毒;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隨息居飲食譜》亦有對苦瓜的描述:「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血滋肝,潤脾補腎。」麥俊堅指出,苦瓜味苦性涼,清熱明目,有助瘡瘍癒合,緩解盛夏心煩身熱,治療目痛屬心火引起者,「在中醫角度,苦瓜屬於食材,性味相對平和。但味苦性涼,不宜經常進食」。

 

中醫教路:糖尿≠消渴病 苦瓜可紓「上消」
麥俊堅(受訪者提供)

 

雜糧粥減消渴徵狀

想減低消渴徵狀,麥俊堅推介雜糧粥,有清泄胃熱、健脾補津的功效,適合中消氣津兩虧、多食易飢、口乾多飲、大便乾結的人士服用。

 

雜糧粥

材料:蓮子(去芯)15克、芡實15克、雪耳15克、綠豆15克、紅豆15克、生薏米15克、冰糖適量(以微甜為度,不超15克)、水約700毫升

製法:綠豆、紅豆、蓮子、芡實浸泡1小時,瀝乾備用;除雪耳外,其他材料加入水中,煎煮30分鐘;雪耳浸泡15分鐘,去芯洗淨;最後10分鐘加入雪耳及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全部材料均為甘味;甘味入脾,能補益脾胃;雪耳養陰生津,補脾開胃

 

相關文章:

【中醫治療】穴位貼士:對應「三消」 按穴清熱滋陰

【夏日系列】吃粥消暑熱 養胃補氣祛濕

【中醫治療】養生帖﹕夏季養陽之灸

【中醫治療】烏髮食療:黑豆湯、芝麻糊 滋養肝腎

中西藥隔8小時食 一樣相冲 體內相遇影響藥效

]]>
健康情報:胃脹胃痛注意! //www.afterroberto.com/%e5%81%a5%e5%ba%b7%e6%83%85%e5%a0%b1%ef%bc%9a%e8%83%83%e8%84%b9%e8%83%83%e7%97%9b%e6%b3%a8%e6%84%8f%ef%bc%81/ Sun, 30 Jul 2017 16:00:00 +0000 //www.afterroberto.com/?guid=2cd13fa8a70eebd37801a9dad0ff3813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定期舉行「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專題講座」,八月將講解治療腸胃不適,以及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都市人生活緊張、食無定時、飲食不節,中醫如何治療胃脹、胃氣、胃痛等腸胃疾病

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更年期多發生於45至55歲婦女身上,卵巢功能衰退,荷爾蒙分泌減少。講座會探討更年期絕經、潮熱、盜汗及情緒失調等徵狀,介紹不同體質的治療及保健法

講者﹕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師蔡穎輝及余嘉欣

日期﹕8月20日(周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中午12: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費用﹕免費

查詢﹕8100 0538

網上報名﹕www.scm.hku.hk/files/Media/Event/centrallibrary2017

整理:鄭寶華

]]>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定期舉行「中醫藥防治常見病專題講座」,八月將講解治療腸胃不適,以及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中醫治療腸胃不適

都市人生活緊張、食無定時、飲食不節,中醫如何治療胃脹、胃氣、胃痛等腸胃疾病

更年期婦女如何調治體質

更年期多發生於45至55歲婦女身上,卵巢功能衰退,荷爾蒙分泌減少。講座會探討更年期絕經、潮熱、盜汗及情緒失調等徵狀,介紹不同體質的治療及保健法

講者﹕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師蔡穎輝及余嘉欣

日期﹕8月20日(周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中午12:00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費用﹕免費

查詢﹕8100 0538

網上報名﹕www.scm.hku.hk/files/Media/Event/centrallibrary2017

整理:鄭寶華

//www.afterrobert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8/_02.jpg;

]]>